

祥翊製藥(興)公司新聞
台灣祥翊製藥公司昨(16)日宣布,其開發中的抗癌新藥TMN-T和潰瘍性結腸炎治療藥物MSL-T,已分別與美國S公司簽訂了美國市場的專屬授權合約。這項合約為祥翊帶來的簽約金與階段里程碑金總計達260萬美元(約新台幣8,320萬元),並將在藥品上市後共享銷售分潤。
根據合約內容,祥翊將負責TMN-T及MSL-T的研發與生產,並協助相關領證事宜。同時,S公司將獲得未來在美國市場的上市藥證,並負責上市後的推廣與銷售。這次合作是祥翊與S公司繼今年5月簽署肺纖維化藥物NTN專屬授權後的又一次擴大合作,兩家公司在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下,將共同搶攻全球最大的美國學名藥市場商機。
祥翊董事長吳永連對此表示,非常高興能夠深化與S公司的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將持續透過這種合作模式,將優質的產品帶向市場,為病患提供安全且高效的治療選項。
祥翊可依這兩項藥物的開發進度,收取簽約金與階段里程碑金等合計達260萬美元(約新台幣8,320萬元),未來藥品上市後也將共享銷售分潤。
根據雙方合約內容,祥翊負責TMN-T及MSL-T的研發與生產、並協助相關領證事宜,S公司可取得未來在美國市場的上市藥證,以及負責上市後推廣與銷售。
這是繼今年5月與S公司簽署肺纖維化藥物NTN的專屬授權後,秉持合作共贏理念,雙方再次擴大合作,藉由維持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攜手搶攻全球最大的美國學名藥市場商機。
祥翊董事長吳永連表示,很高興能深化與S公司的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將持續透過此合作模式,共同將好的產品推向市場,提供病患安全且高效益的治療選項。
**祥翊製藥多重抗癌藥大賣 躍居第二大主力**
台灣製藥大廠祥翊製藥(6676)今日宣布,其研發的多重抗癌用藥 CPA-I 自去年 12 月於美國上市後,銷售成績亮眼,短短半年內就成為公司的第二大主力產品。
祥翊指出,由於美國銷售夥伴持續追加訂單,導致產能供不應求。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已向美國 FDA 申請將生產線由半自動改為全自動生產,預計最快今年底前可獲核准,屆時產能將可擴增兩倍,並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市場預估,明年 CPA-I 的營收貢獻有望躍升為祥翊的第一大亮點,帶動公司整體業績成長。祥翊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 2.33 億元,年增 31.68%,主要因藥品需求增加及 CDMO 新案挹注所致。
祥翊指出,由於美國銷售夥伴仍持續追加訂單,產量供不應求,公司已向美國FDA申請將產線由半自動轉至全自動生產,最快今年底前可獲核准,屆時預估產能可擴增二倍,並有助降低生產成本。依目前市場需求推估,明年CPA-I的營收貢獻有機會躋身第一大,並同步帶動公司整體業績的成長。
祥翊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33億,年增31.68%,主要來自藥品需求增加,帶動銷售及分潤成長,及CDMO的新案業績同步挹注。
**祥翊製藥看好營運倒吃甘蔗 第4季獲利有望轉正** 台灣老牌藥廠祥翊製藥(6676)昨天舉行法說會,樂觀預估今年營運將逐步好轉,第4季營運可望迎來強勁動能,單季獲利有望轉正,正式邁入成長期。 祥翊董事長吳永連表示,今年將加速推動「一藥多證、多國齊發」的全球布局。除了美國市場看好多重抗癌藥CPA-1今年的成長動能外,現有原料藥的美國市場外,已在美國上市銷售的婦科用藥CPT針劑產品,今年也將向沙烏地阿拉伯、英國等地申請藥證。在CDMO接單方面,今年也有望獲得日本及印度等新客戶訂單。 祥翊去年合併營收4.28億元,年增19.2%,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攀升至66%,同步創下新高;稅後虧損6,332萬元,每股虧損降至0.44元,較前一年度大幅收斂。法人估計,祥翊今年營收目標挑戰6億元,年增四成,第4季單季營收能達1.5億元,當季獲利將可轉正。 祥翊目前共有六項藥品分別處於美國、台灣、中國等地的藥證審查階段,有機會在今年取證挹注營收。年目標再向美國、台灣、中國、沙烏地阿拉國、英國、墨西哥等地,合計提交七項藥證申請。 吳永連表示,今年將以五大策略內外並進,包含優化品項選擇、整合產品開發、極大化產品價值、優化產能利用以及策略聯盟國際化,加速公司國際化腳步,同步提升競爭力。
**祥翊製藥優化策略 今年樂觀轉盈**
祥翊製藥(6676)董事長吳永連表示,公司將加速藥證申請和優化產品組合,今年力拚單季轉盈,全年營運樂觀。
吳永連指出,祥翊將採「一藥多證」策略,開發高活性學名藥,包括美國市場銷售額超過 6 億美元的 CLB 多發性硬化症藥物和肺纖維化用藥 NTN。
此外,祥翊將持續強化產品一體化,自行研發和生產原料藥和製劑,提高成本競爭力。目前已有六項藥品在全球各地申請藥證,預計今年將有取證挹注營收。
祥翊目前在美國市場已上市七項產品,法人預估,公司年營收達 6 億元即可損益兩平。在藥證增加和市場開拓下,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超過 1.5 億元,帶動單季轉盈。全年營收成長率上看 20%~30%。
吳永連表示,祥翊聚焦開發高活性與專利挑戰(P4)學名藥產品。 目前在美國FDA審查中的多發性硬化症藥物CLB即為P4產品,美國市場 年銷售額大於6億美元。另一開發中肺纖維化用藥NTN,也屬於P4產品 。
在產品一體化策略上,祥翊已上市的多重抗癌藥CPA-I及2項凝血劑 產品AMA-S、AMA-T,從原料藥到製劑全由祥翊自行開發與生產,由於 擁有智財權保障,並掌握高品質的原料供應,也提高成本競爭優勢。
吳永連表示,目前共有六項藥品分別處於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等 地的藥證審查階段,有機會在今年取證挹注營收;主力布局的美國市 場,祥翊已上市七項產品。法人表示,祥翊年營收6億元即可達損平 ,在藥證增加和市場開拓下,預期第四季營收可望逾1.5億元帶動單 季財報轉盈,全年營收成長率上看20%∼30%。
祥翊董事長吳永連表示,今年將加速「一藥多證、多國齊發」的全球布局,除了美國市場看好多重抗癌藥CPA-1今年成長動能之外,除了現有原料藥美國市場之外,已在美國上市銷售的婦科用藥CPT針劑產品,今年也將向沙烏地阿拉伯、英國等地申請藥證;在CDMO接單方面,今年也有望獲得日本及印度等新客戶訂單。
祥翊去年合併營收4.28億元,年增19.2%,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攀升至66%,同步創下新高;稅後虧損6,332萬元,每股虧損降至0.44元,較前一年度大幅收斂。
法人估,祥祤今年營收目標挑戰6億元,年增四成, 第4季單季營收能達1.5億元,當季獲利將可轉正。
祥翊目前共有六項藥品分別處於美國、台灣、中國等地的藥證審查階段,有機會在今年取證挹注營收。年目標再向美國、台灣、中國、沙烏地阿拉國、英國、墨西哥等地,合計提交七項藥證申請。
吳永連表示,今年將以五大策略內外並進,首先是「品項挑選優勢化」,聚焦開發高活性與專利挑戰(P4)學名藥產品。美國FDA審查中的多發性硬化症藥物CLB即為P4產品,美國市場年銷售額大於6億美元。另一開發中肺纖維化用藥NTN,也屬於P4產品。
其次是「產品開發一體化」,祥翊在原料藥與各型製劑具有成熟的整合開發與商業量產能力,已上市的多重抗癌藥CPA-I,以及兩項凝血劑產品AMA-S、AMA-T,從原料藥到製劑全由祥翊自行開發與生產,可掌握高品質的原料供應。
第三是「產品價值極大化」,祥翊今年將擴大爭取美國以外的上市機會,開創新營收來源。已在美國上市銷售的婦科用藥CPT針劑產品,今年將向沙烏地阿拉伯、英國等地申請藥證。
第四是「產能利用最適化」,為確保產能的有效利用,鎖定爭取國際客戶的長期供貨訂單,優化CDMO營收組合。預計今年有機會新增印度與日本客戶,擴大CDMO的業務規模。
最後是「策略聯盟國際化」;除持續推進與國內同業的合作案外,將積極在日本、歐洲、美國等海外市場建立策略聯盟,加速公司國際化腳步,同步提升競爭力。
祥翊製藥再創紀錄!自主研發的凝血劑AMA-S獲美國FDA核可上市
台灣知名製藥公司祥翊製藥(6676)在28日公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自主開發的凝血劑Aminocaproic Acid Solution(AMA-S)成功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核准上市。這是祥翊製藥今年以來取得的第二張美國学名藥證,目前累計已經擁有8張美國学名藥證,而公司的研發團隊還在美國、中國、台灣等地積極推進其他產品的藥證申請工作。
祥翊製藥的董事長吳永連在記者會上表示,公司近年來在全球藥證的布局不斷加速,這對於公司的運營成長帶來了新的動能。AMA-S這款產品與公司已經上市的AMA-T凝血劑有著相同的成分,適用於治療出血性疾病以及手術後的異常出血。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AMA-T是錠劑,有500mg和1000mg兩種劑量,而AMA-S則是懸浮液劑型。
吳永連指出,AMA-S的上市將與經銷夥伴進行洽商,並力圖在第一季正式開始出貨。他強調,透過AMA-T的成功經驗,AMA-S從研發到取得藥證的時間和成本都得到了大幅度的縮短。目前,這兩款產品的API到製劑都是由祥翊製藥自行開發和生產,這樣的自主性不僅保證了品質,還能夠有效控制成本。
對於無法吞嚥藥物的病患來說,AMA-S的藥物順從性更好,這為醫師和病患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對於祥翊製藥而言,AMA-S的上市將加強公司的產品組合,透過包裝式聯合銷售,預期將會提升整體銷售水平。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QVIA的數據,AMA-T在美國市場的年銷售額接近1000萬美元,祥翊製藥在其中的市占率約為一成。而AMA-S的近一年全美銷售額已經達到1200萬美元。隨著AMA-S正式出貨,兩種劑型的綜效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大AMA藥物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對公司的營收和獲利將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祥翊董事長吳永連表示,公司在全球藥證布局持續加速,有助蓄積 營運成長新動能。此次獲准上市的AMA-S,與旗下已上市銷售的AMA- T具相同主成份,適應症同為治療出血性疾病,同時用於手術造成的 異常出血。二個藥品的差異處在於AMA-T是錠劑(500mg、1000mg二種 劑量),AMA-S為懸浮液劑型,將與經銷夥伴洽商後續相關銷售事宜 ,力拚第一季正式出貨。
吳永連表示,憑藉AMA-T的成功經驗,大幅縮短AMA-S從開發到取證 的時間與成本,目前這二個品項從API到製劑皆由祥翊自行開發與製 造,擁有智財權及掌握高品質的原料供應與成本控管。另外針對無法 自行吞嚥的病患,AMA-S具有更好的藥物順從性,提供醫師與病患多 元的選擇;對公司來說,AMA-S上市之後,將強化產品組合,透過包 裹式聯合銷售,有助提升整體銷售水平。
根據IQVIA資料,AMA-T在美國市場的一年銷售額約近1,000萬美金 ,祥翊拿下約一成市占;而AMA-S近一年的全美銷售額約1,200萬美元 ,待祥翊的AMA-S正式出貨後,藉由兩種劑型的綜效,有助進一步擴 大在整個AMA藥物的市占率,對公司的營收與獲利貢獻也將同步提升 。
祥翊製藥大放異彩!美FDA核准CPA-I上市,搶攻每年10億美元市場
台灣藥廠祥翊製藥(6676)近期宣布了一個讓全台灣人都引以為傲的消息,那就是他們與美國夥伴共同開發的學名藥針劑CPA-I,已經通過美國FDA的核准,正式開始上市了!這對祥翊來說,不僅是第七張美國學名藥證,更是他們在癌症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CPA-I適用於治療淋巴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固體惡性瘤等多種癌症,是一種利基型產品。這次上市,祥翊將能夠認列階段里程碑金,以及藥品上市後的銷售分潤。首批藥品已經全力趕製,目標在12月前出貨,搶攻每年超過10億美元的市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QVIA的數據,與CPA-I相同成份的藥品,近一年在美國的銷售額已經達到約1億美元。目前市場上並無原廠藥銷售,僅有五個替代學名藥。而CPA-I從原料藥到製劑,都是祥翊自行開發並生產,擁有完整的智財權保障,並能夠有效掌握原料供應與成本控制,這將使它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
未來,祥翊將透過在美國合作夥伴的完善通路,在當地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這次CPA-I的上市,不僅是祥翊製藥的里程碑,更是台灣藥業的榮耀,我們為祥翊製藥的成功點讚!
祥翊製藥再創紀錄!與美國夥伴攜手開發的癌症新藥CPA-I獲FDA核准上市,預計年底前出貨
臺灣製藥大廠祥翊製藥(6676)於昨日(27日)公布重大喜訊,與美國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治療多重癌症的学名藥針劑產品Cyclophosphamide(CPA-I)正式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上市。這是祥翊製藥首個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的高活性癌症用藥,適用於治療淋巴腺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固體惡性瘤等,屬於利基型針劑產品。
祥翊製藥擁有高活性產線,這也是美國合作夥伴看重與祥翊合作的一大原因。CPA-I成為祥翊第七張美國学名藥證,除了可以認列里程碑金外,合作夥伴也積極進行該学名藥的上市銷售準備。公司預計首批藥品將在12月前出貨,並再認列階段里程碑金,以及藥品上市後的銷售分潤。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QVIA的數據顯示,與CPA-I相同成分的藥品在美國近一年的銷售額約為1億美元,目前市場上已無原廠藥銷售,僅有五個替代学名藥。CPA-I從原料藥到製劑全由祥翊自行開發並生產,擁有智財權保障,並能夠掌握高品質的原料供應與成本控制,將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未來,透過美國合作夥伴在當地建立的完善通路,祥翊有望取得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祥翊製藥在營運方面也表現亮眼,受惠於藥品銷售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的穩定成長,累計前三季營業收入達2.78億元,年增長率為24.22%,保持良好的成長動能。目前,公司在美國、中國及台灣等地共有六個產品處於藥證審查階段,其中美國兩個品項已完成FDA實地查廠,有機會在未來一年內取得證照並上市。
祥翊製藥表示,CPA-I是公司首個獲准上市的高活性癌症用藥,適應症為治療淋巴腺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固體惡性瘤等,屬於利基型針劑產品。祥翊擁有多數學名藥製造廠不具備的高活性產線,這也是美國合作夥伴重視與祥翊合作的原因之一。
CPA-I為祥翊的第七張美國學名藥證,除可認列里程碑金外,合作夥伴已積極進行該學名藥的上市銷售準備,首批藥品力拼12月出貨,屆時祥翊可再認列階段里程碑金,以及藥品上市後的銷售分潤。
根據IQVIA資料顯示,與CPA-I相同成份藥品近一年的全美銷售額約1億美元,目前市場上已無原廠藥銷售,僅五個替代學名藥,而CPA-I從原料藥到製劑全由祥翊自行開發並生產,擁有智財權保障,並可掌握高品質的原料供應與成本控制,將極具競爭優勢,未來透過美國合作夥伴在當地布建的完善通路,可望取得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受惠藥品銷售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的穩定成長,祥翊累計前三季營業收入為2.78億元,年增24.22%,保持良好成長動能。目前在美國、中國及台灣等合計有六個產品處於藥證審查階段,其中美國有兩個品項已完成FDA實地查廠,有機會於未來一年內取證上市。
CPA-I是祥翊首個獲准上市的高活性癌症用藥,適應症為治療淋巴 腺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固體惡性瘤等,屬於利基型產品。
CPA-I為祥翊的第七張美國學名藥證,除可認列里程碑金外,合作 夥伴已積極進行該學名藥的上市銷售準備,首批藥品力拚12月出貨, 屆時祥翊可再認列階段里程碑金及上市後的銷售分潤。
根據IQVIA資料顯示,與CPA-I相同成份藥品近一年的全美銷售額約 1億美元,目前市場上已無原廠藥銷售,僅五個替代學名藥,而CPA- I從原料藥到製劑全由祥翊自行開發並生產,擁有智財權保障,並可 掌握高品質的原料供應與成本控制,將極具競爭優勢,未來透過美國 合作夥伴在當地布建的完善通路,可望取得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祥翊製藥近日來傳出大新聞,宣布跟泰宗醫藥簽署合作意向書,兩家台灣藥廠將攜手進軍國際市場!這次合作,將從原料藥開發、製劑生產到藥品銷售全面展開,看來是個強強聯手的大好契機啊! 根據合作意向書,祥翊將幫助泰宗開發新藥U101的原料藥,這個藥物專門用來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目前正在台灣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未來,這個藥物還將進一步與泰宗合作生產製劑,這對祥翊來說,不僅提升了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的產能利用率,還能夠加強泰宗的產品競爭力。 而泰宗也將利用自身的銷售通路,幫助祥翊在美國已上市的藥品拓展兩岸及東南亞市場,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多元營收的挹注。 泰宗董事長徐煥清對這次合作相當有信心,他說,U101是全球首個非抗生素藥物療法,預期未來上市後,將對拓展國際市場有很大的幫助。而祥翊董事長吳永連也表示,與泰宗的合作,將展現祥翊的垂直整合能力和一站式CDMO服務的競爭力,同時也將幫助祥翊在美國的藥物快速開發新市場。 目前祥翊已經擁有6張美國藥證,未來只要選擇合適的品項,與泰宗的合作就有機會帶領他們進軍亞洲市場。這次祥翊製藥的跨步,真的是相當大膽且具有前瞻性的決策啊!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對台灣藥廠的未來表現吧!
根據意向書,祥翊將協助泰宗開發與製造新藥U101原料藥,供應泰 宗旗下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rUTI)三期臨床試驗使用,未來將延 伸至製劑的生產合作。合作案除有助提升祥翊CDMO產能利用率,也可 強化泰宗的產品競爭力;泰宗運用既有銷售通路,針對祥翊在美國已 上市的藥品,協助開發兩岸及東南亞等市場,為雙方帶來多元營收挹 注。
泰宗董事長徐煥清表示,U101是全球首個非抗生素藥物療法,適應 症為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正在台灣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收案,也規 畫於歐美啟動三期臨床試驗;與祥翊成為策略夥伴後,預期對U101日 後上市拓展國際市場將有很大助益。
祥翊董事長吳永連表示,與泰宗的合作,一則可展現祥翊經美國F DA查廠及日本厚生省核發醫藥品海外製造業者認定,從原料藥到製劑 的垂直整合能力,及具多樣性獨特產線的一站式CDMO服務的競爭力; 一則對祥翊在美國已上市藥物,透過泰宗在兩岸及東南亞的經銷團隊 協助,快速開發新市場。目前祥翊擁有6張美國藥證,未來選擇合適 品項,雙方有機會再攜手進軍亞洲市場。
祥翊製藥近期喜事連連,不僅上半年與CDMO客戶合作,成功向衛福部食藥署遞交罕見疾病新藥上市許可申請,還榮獲台灣發明專利,現在又再下一城,首度協助客戶完成孤兒藥資格認定申請。這次祥翊製藥與客戶攜手的新藥開發,不僅是公司新藥開發與送件申請的里程碑,更展現了祥翊一站式服務的實力。由於祥翊也參與了新藥的共同開發,未來將能夠分享新藥上市後的銷售利潤,對公司營收成長帶來新動能。
祥翊製藥董事長吳永連表示,這次與客戶共同開發的藥物是台灣新成分新藥(NCE-2),專門用於治療一種罕見疾病。祥翊利用獨家專利製程技術,自主開發出具常溫穩定的新藥成份,這對終身服藥的患者來說,將帶來更好的用藥便利性和更佳的服藥順從性。如果這款新藥能夠順利通過TFDA的審查,將對患者及整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祥翊製藥的這次成功,不僅是公司在罕見疾病藥物開發領域的重大突破,也再次證明了公司在藥物研發和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祥翊製藥將繼續堅持創新,為社會帶來更多治療罕見疾病的希望。
這是祥翊首度協助客戶完成新藥開發與送件申請 CDMO 指標案,充分展現祥翊一站式服務為客戶帶來的成效,由於祥翊也參與該新藥的共同開發,未來可望分享新藥上市後的銷售利潤,挹注營收成長動能。
董事長吳永連表示,本次與客戶共同開發的藥物屬於台灣新成分新藥(NCE-2),適應症為治療一種罕見疾病,祥翊以獨家專利製程技術自主開發出具常溫穩定的新藥成份,若能順利獲 TFDA 審查通過,將能替終生服藥患者帶來更好的用藥便利性與更佳的服藥順從性。
台灣股市週末點評:祥翊製藥表現亮眼,興櫃股漲幅領先,電子股、生技醫療類股受關注
櫃買中心統計,至昨(4)日的本周303檔興櫃股漲多於跌,但因市場觀望聯準會動向,總成交額降至88.1億元、成交股數降至1.36億股、成交筆數降至9.5萬筆,三項數據皆低於前一周。
領漲族群則與前一周差異不大,資金點火生技醫療、文創、食品等類股。其中,晶鑽生醫周漲幅19.8%、長照股青松健康15.1%、負責學名藥及代工的溫士頓漲114.6%、致力於高端藥品開發與製造的祥翊漲11.3%、大型連鎖藥局股佑全-新漲10.8%、食品生技的漢田生技漲10.5%;值得一提,佑全-新股價昨日盤中最高來到194.5元創新高,隨後遭獲利回吐,終場下跌2.6%收187元。
在電子股部分,以Kalay雲端服務收入為主的物聯漲17%、半導體族群之一的鈺寶漲16.3%、車用電子凱銳光電漲12.9%。另外,電子商務商品銷售的欣新網漲13.6%、文創股光禹國際漲11.9%、碳權概念股之一的華懋漲11.7%。
本周新面孔,大眾投控旗下強固電腦廠攸泰科技(6928)於3日起興櫃掛牌交易,股價持續上演蜜月行情,一度衝上80.3元。至於4月底掛牌的五檔新兵,本周以來呈現漲跌互見,其中,水資源股兆聯實業、高精密馬達傳動系統製造廠商碩陽電機漲幅介於5-7%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