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投信(公)公司新聞
分析今年來前十強美股基金的前三大產業比重,持股比重最高的產 業清一色是資訊科技,占比在3成至6成不等,其他以非核心消費、通 訊服務、健康醫療等具成長性類股為主,顯見美股基金在這波由AI啟 動的多頭行情下,績效跟著美股水漲船高。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表示,美國在就業市 場與民間可支配所得持續推升消費力的環境下,整體綜合採購經人指 數已回到擴張區間,根據FactSet預期,2024年美股通訊、健康醫療 、資訊科技及非核心消費產業將優於整體產業表現,並推升美國整體 企業獲利年增幅至雙位數10.9%,特別是因應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 型的需求,今年雲端服務商將持續擴增資本支出來佈建AI算力,使A I伺服器市場繼續蓬勃發展,有利於相關類股表現。
去年AI爆發讓市場看見美國科技巨頭的獲利能力,雖然美股科技大 廠的本益比目前達28倍,明顯高於小型科技股平均17倍的本益比水平 ,但看好AI熱潮方興未艾,且整體產業進入起飛期,預期即使高檔後 出現震盪整理,中長線大型科技股仍將繼續成為推升美股上漲的動力 。
統一投信指出,由於AI新應用的落地尚在起飛階段,相關設備需求 持續爆發性成長,未來各種產業將迎來顛覆式變革,每次新科技革新 都會驅動資本市場大波段漲勢,AI強勢企業坐擁大者恆大的優勢,可 望持續扮演重要關鍵領頭羊。
投信法人建議,若要搭上美股今年的成長列車,建議聚焦資訊科技 、非核心消費與通訊服務產業的成長型企業,且該公司最好為具有市 場定位優勢、議價能力及強勁營收成長的龍頭股,預料隨著聯準會貨 幣政策趨於溫和,美國經濟將持續以溫和的步伐擴張,其將有利於推 升企業未來的表現潛力。
統計至今年2月19日,美股市值前10強大洗牌,與AI相關企業高達 8家,大多較一年前同期快速成長,且檔檔都是搭上AI題材、市值龐 大、成長快速的「迅猛龍」等級尖牙股;透過在台股掛牌的統一FAN G+ ETF(00757)就可以一口氣打包「8龍」入手,搭上金龍年獻瑞行 情。
比較前一年同期市值榜單,破兆美元企業當時僅有微軟、蘋果、谷 歌3家,今年新增輝達、亞馬遜、Meta(臉書)。
同時,今年新進榜前10大的企業包括:Meta、禮來、博通,掉出榜 外的則為往年常踞榜上的VISA、聯合健康保險集團、埃克森美孚石油 公司,可看出主流AI題材助長科技巨擘的市值暴風式成長,並超車取 代了傳統大企業,掀起市值排名更迭。
進一步觀察市值翻倍的企業,繪圖晶片大廠輝達目前牢牢掌控全球 AI晶片市場,帶動市值狂飆到1.79兆美元,排名從全美第7名衝上第 3名,年增率高達240.88%,今年市值可望挑戰2兆美元。
Meta也強勢進軍人工智慧,不但重組關鍵AI研究部門,且自研AI晶 片,大舉補充AI發展的「彈藥庫」儲備,市值暴漲至上兆美元,年增 率169.31%,排名從第11名前進至第6名。
博通在網路通信、半導體技術及儲存技術上都扮演領先者角色,去 年市值不到2,500億美元,但隨著股價迭創新高,市值攀升至5,831億 美元,排名也從第29名快速竄升,首度躋身前10強,市值年增率134 .81%,成長也相當驚人。
統一投信表示,由於AI新應用的落地尚在起飛階段,相關設備需求 持續爆發性成長,未來各種產業將迎來顛覆式變革,每次新科技革新 都會驅動資本市場大波段漲勢,AI強勢企業坐擁大者恆大的優勢,可 望持續扮演重要關鍵領頭羊。
尤其是00757追蹤的FANG+尖牙股指數,其成份股與美股市值強者高 度重疊,逢低拉回都是好買點。
台股創新高潮不斷,ETF基金也水漲船高,統一投信成為焦點!近期統計48檔台股ETF中,有10檔創下收盤價新高,讓超過87萬投資人笑開懷。高股息ETF基金依然是市場熱門,今年元大、統一、國泰等投信紛紛推出新品,有望將整體規模推升至上兆元。
除息旺季來了,多檔高股息ETF基金透過高配息吸引資金湧入,成為市場熱門標的。20日除息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完成第三次年化配息率10%的填息,讓超過52.3萬受益人共享豐收。接下來,國泰永續高股息也將除息,三年多來已連續配發13季配息,並完成填息,近期交易也明顯熱絡。
台股高股息ETF在三年內檔數翻倍增加至17檔,規模從2020年的不到千億元,到2023年暴衝至逾8,500億元,單年規模成長1.33倍。今年上半年,統一、元大等高股息ETF新基金加入,將挑戰兆元規模,成為首個兆元股票基金類型。
消息來源指出,除了3月將開始募集的統一、元大投信外,多家投信也將在上半年推出台股高股息ETF,且「月配」幾乎成為標配。投信法人預期新基金將成為台股穩定活水來源,以目前近9,000億元規模推估,今年台股高股息ETF有挑戰破兆元實力,可望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單一股票基金類型。
台股昨日(20日)再創歷史新高,終場上漲117點至18,753點,投資人心情雖然好,但也有人擔心台股是否已經達到高點。根據專家分析,台灣景氣復甦期間,股市往往會有亮麗表現,預計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會優於去年,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合適的台股ETF參與行情。 國發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台灣景氣對策燈號分數已回升至20分,連續兩個月呈現黃藍燈,代表景氣轉向。過去20年來,台灣曾經出現五輪藍燈轉為黃藍燈後的景氣復甦行情,台股期間漲幅從27.28%至99.32%不等,平均漲幅達到56.84%,年化報酬率約17.61%。 統一投信指出,當台灣景氣從藍燈回升至黃藍燈時,這表示台灣經濟環境改善,台股多處於底部持穩或反轉上揚的階段。預計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優於去年,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即將在3月1日開募,這款ETF追蹤的指數具有高夏普值特色,是投資人衡量風險與報酬後,CP值相對優異的新選擇。 凱基優選高股息30基金經理人顏良宇預期,短期內台股震盪機率較高,市場對2024年降息次數的預期已由六次下修為四次,不利資金動能。美國AI晶片指標股即將公布財報,有望刺激AI族群股價。但市場對其財報的預期極高,因此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的機會有限,投資人應慎防波動過大個股。 元大投信則表示,3月11日將有首檔結合巴菲特價值投資,以及月配息設計與10元發行價的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開募。過去五年,臺灣價值高息指數平均殖利率達8.6%,2023年更高達14.4%,這款ETF提供與追蹤股價動能或頻繁交換投資風格不同的高股息存股策略。
統一投信近期對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升幅進行了分析,並對未來的市場走向提出了看法。根據統一投信的研究,雖然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增幅超過了預期,顯示美國通膨情況並未如市場預期那樣受控,但美國聯準會會議卻表示3月不會進行降息,將降息預期時間推遲至5月。這一決定讓市場對降息的期待延後,而通膨指標依然高企,可能導致降息時機的延後。 在這樣的背景下,統一投信強調,即使降息時間被推遲,但升息的尾聲已經接近。因此,對於長天期美債ETF的投資,投資者應該持續看多,並參與降息後的利多行情。統一投信指出,從去年10月19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首次跌破5%以來,長天期美債ETF因利率下降而開始反彈,目前國內共有九檔20年期以上的美債ETF,平均漲幅接近9%,表現亮眼。 永豐20年美公債ETF經理人周彥名進一步表示,即使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升幅高於預期,使得降息時機可能進一步延後,但投資者不必過於關注降息的具體時間點。他建議投資者透過分批布局的方式,持續投資於長天期美債ETF,以參與降息循環帶來的債券利多。 周彥名也提醒,由於長天期美債ETF可能會因資金大量湧入而產生溢價,投資者在布局時應注意折溢價情況,避免買貴。 對於美國政府公債,統一投信認為它具有最高的A評級信用評等,是全球最安全的政府債券之一。因此,對於債券資本利得的投資,統一投信建議投資者選擇市場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長天期美債ETF。目前市場上長天期美債ETF的持債內容差異不大,因此可以從入手價格選擇。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的指數所有成分標的均為最高評級Aaa級債券,價格親民,適合積累更多張數。
高股息ETF依舊是人氣指標,今年元大、統一、國泰等投信都將推 出台股高股息ETF基金搶市,有望推升整體規模站上兆元。
台股ETF基金除息旺季到,多檔高股息ETF基金祭出高配息吸引資金 搶進,成為近期台股熱門標的,其中20日除息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 TF,完成第三次年化配息率10%的填息,更是讓52.3萬多的受益人息 利雙收,接下來擁有近120萬受益人的國泰永續高股息也將除息,成 立三年多來,已連續配發13季配息且次次完成填息,近期交易也明顯 增溫。
台股高股息ETF在三年內檔數翻倍增加至17檔,整體規模從2020年 不及千億元,2023年規模暴衝至逾8,500億元,單年規模成長1.33倍 ,統計今年以來規模已經增加近400億元,上半年統一、元大等高股 息ETF新基金加入,將可望挑戰兆元規模,成為首個兆元股票基金類 型。
據了解,除3月確定將開始募集的統一、元大投信,多家也將在上 半年推出台股高股息ETF,且「月配」幾乎成為標配,投信法人預期 新基金將成為台股穩定活水來源,以目前近9,000億元規模推估,今 年台股高股息ETF有挑戰破兆元實力,可望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單一股 票基金類型。
據國發會數據,最新公布的12月台灣景氣對策燈號分數已回升至20分,連續兩個月亮起代表景氣轉向的黃藍燈。而統計過去逾20年數據顯示,台灣曾經出現五輪藍燈轉為黃藍燈後的景氣復甦行情,台股期間漲幅從27.28%至99.32%不等,平均漲幅達到56.84%,換算為年化報酬率則在9.79%至23.11%之間,平均年化報酬率約17.61%。
統一投信表示,台灣景氣從代表低迷的藍燈回升至景氣轉向的黃藍燈時,顯示台灣總體經濟環境改善,台股多處於底部持穩或是反轉上揚的起始,後續景氣復甦期間,台股中長期多有不錯表現。
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優於去年,而即將在3月1日開募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追蹤的指數具備高夏普值特色,是投資人衡量風險與報酬後,CP值相對優異的投資新選擇。
凱基優選高股息30基金經理人顏良宇表示,預期短期內台股震盪機率較高,近期市場對於2024年降息次數的預期已由六次下修為四次,不利資金動能;而美國AI晶片指標股即將公布財報,有望進一步刺激AI族群股價。
惟市場對於其財報的預期極高,因此出現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的機率有限,提醒投資人慎防波動過大個股,採用低波動因子與下行風險指標的高股息ETF,能適時剔除弱勢股為成分股汰弱留強。
元大投信指出,3月11日也將有首檔結合巴菲特價值投資,以及月配息設計與10元發行價的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將展開募集。根據臺灣指數公司數據,臺灣價值高息指數自2018年以來,過去五年平均殖利率達8.6%,2023年更高達14.4%,相較於追逐股價動能,或是頻繁交換投資風格,可提供不一樣的高股息存股策略。
回顧2022年此波升息循環開始,利率敏感度較大的長天期債券ETF率先反應,因而大跌,但從去年10月19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首度跌破5%起,受惠於利率下降的長天期債券ETF,展開反彈走勢,目前國內共有九檔20年期以上的美債ETF,截至上周五(16日)平均漲幅將近9%,表現不俗。
永豐20年美公債ETF經理人周彥名表示,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高於預期,使得降息時機有可能進一步延後,但無論在今年的何時降息,降息趨勢已經確立,投資人不必臆測何時降息,建議透過分批布局的方式,持續投入資本利得空間相對大的長天期美債ETF,來參與降息循環的債券利多。
周彥名提醒,受惠於即將降息帶來的利多,長天期美債更是投資人關注焦點,不過資金若在短時間大量湧入長天期美債,可能導致相關ETF產生溢價情形,在布局美債ETF時也應注意折溢價情形,避免買貴。
統一投信表示,降息有利債券市場眾所皆知,但挑選標的是一大學問,美國政府公債具有最高的A評級信用評等,為全世界最安全的政府債券之一,卡位債券資本利得,首選對市場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長天期美債ETF。目前市場上長天期美債ETF的持債內容差異不大,因此可從入手價選擇,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指數所有成分標的信評均為最高評級Aaa級債券,價格親民,可以累積更多張數。
台股高股息ETF去年可是風光無兩,尤其在AI熱潮帶動下,它就像插上了翅膀,成為了投資圈的新寵。你別看它現在火熱,規模年內翻倍,人氣也飆升超過八成,這可是個不可小看的勢頭。估計再來個幾個月,規模就直指兆元大關啦! 據CMoney統計,截至15日,台股高股息ETF共有17檔,總規模已達到9,374.17億元,佔全體ETF規模的23.07%。投資人數也飆升至419.5萬人,佔全體ETF投資人的46.7%。回顧2023年,ETF規模大增1.5兆元,但高股息ETF和債券ETF卻是留得住投資者的明星產品。統一投信、元大投信這些大家伙,也紛紛加入戰團,準備在3月推出新產品。 像是統一投信推出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就是市場上唯一月底領息的ETF,這一點可是讓它跟其他產品有明顯差異。再來看元大投信,他們準備推出的「元大臺灣價值高息」,發行價最低,保管費也最低,真的是超親民。 農曆年後,ETF除息潮將至,加上台股ETF沒有募集金額的上限,後市看漲勢頭無可限量。中信成長高股息經理人張圭慧也對台股長期表現持續看好,建議投資人可以把握機會,布局抗跌的台股高股息ETF。
根據CMoney統計至15日,盤面上台股高股息ETF一共17檔,規模達9,374.17億元,占全體的4.06兆元的23.07%;高股息ETF人氣旺盛,投資人數為419.5萬人,占全體896.84萬人的46.7%。
回顧2023年整體ETF表現,規模大舉增加1.5兆元或64.1%,來到3.88兆元,但進一步看產品別可以發現,其實僅高股息和債券兩類產品留住投資人,尤其台股高股息ETF不僅是投信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留住規模的利器,不少業者旗下都不只一檔高股息ETF。
金龍年投信業者摩拳擦掌,統一台灣高息動能擬於3月1日、元大臺灣價值高息擬於3月11日開幕,台股高股息ETF再掀新戰場。
根據了解,目前已經送件審核的還有新光台灣高息優質成長、兆豐台灣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等ETF,不少業者也正積極評估中。
統一投信是台股主動式基金的常勝軍,旗下統一全天候是台股基金的淨值王,且也是共同基金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最大業者,首次跨足台股的ETF市場,推出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具備唯一月底領息機制,與市面上既有標的在月中領息時間做出區隔。
國內共同基金規模最大業者元大投信,也即將推出旗下第三檔的台股高股息ETF-元大臺灣價值高息,金額上最親民,除10元的發行價最低外,保管費0.03%也是五檔月月配ETF中最低。
台股高股息ETF新兵來勢洶洶,而且台股ETF沒有募集金額的上限,加上農曆年後2月ETF除息潮即將來臨,既有商品持續吸金下,金龍年台股高股息ETF規模將強勢挑戰兆元大關。
展望後市,中信成長高股息經理人張圭慧持續看好台股長期表現,在風險機會並存下,建議投資人可布局跟漲抗跌的台股高股息ETF。
台股高股息ETF在(2023)年表現亮眼,各家投信紛紛加入競爭,去年共推出六檔新產品,總數達到17檔,預計今年將突破20檔。專家建議,投資人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布局策略,退休族群可著重在風險較低的高股息商品,而年輕族群則應該考慮資本利得。目前台灣掛牌的高股息ETF共有17檔,其中成立滿一年的有11檔,其中六檔近一年的含息報酬甚至超越大盤兩倍,表現驚人。 去年新上市的六檔高股息ETF包括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永豐ESG低碳高息等,而今年預計將有四檔新產品掛牌,其中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與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將於3月開始募集。新光台灣高息優質成長、兆豐台灣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等也陸續提交申請。 統一投信強調,投資者可以根據指數成分股的調整時間,選擇投資效率最高的台股高股息ETF。由於台股具有節奏性,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主旋律,這對ETF的投資效率影響很大。多數ETF的指數成分股調整集中在4月至6月,但若要精準卡位高息股,每年的首次成分股調整最佳時間是在5月,而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將在5月進行成分股調整,並以股利排序,迎來6月的除權息旺季。 元大投信則建議,對於退休時間還有30至40年的年輕投資者,不必將配息率作為唯一考量,應該盡可能利用複利的優勢,擴大投資的潛力。
【金融新聞】近來,儘管聯準會降息預期落空,但台灣債券ETF市場卻異常活躍。統一投信旗下的多檔債券ETF在除息日前規模不斷攀升,顯現出強烈的吸金能力。專家建議,在美貨幣政策未明朗化之前,投資者應該採取「先領高息、再等降息」的策略,尤其是在降息循環即將啟動之際,美公債殖利率的上升為優質債券ETF提供了布局的機會。 根據CMoney統計,自2月份以來,規模增長最多的前十檔債券ETF主要聚焦於長天期投資等級債。其中,元大美債20年ETF規模增加超過66億元,位居首位;國泰A級公司債ETF增長逾22億元,排名第二。群益投等新興公債、群益AAA-AA公司債、新光A-BBB電信債、復華新興企業債等也都有超過4億元的規模增長。新光投等債15+、群益投資級公用債、富邦新興投等債的規模也維持正增長。 新光投等債15+ETF經理人王韻茹指出,由於全球股市在元月漲幅較大,指數位置拉高,加之AI、半導體等利基類股持續受到看好,機構法人看準今年美國利率可能轉向降息,加上2024年美國大選年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溫,這些因素都促使資金轉向加碼投資等級債券等ETF以尋求避險。 元大投信表示,在美國基準利率轉折點,債券將因利率風險降低而受益,從過去美國暴力升息階段的高波動中脫身,重拾固定收益的避險性質。凱基ESG BBB債15+基金經理人劉書銘則預計,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上半年降息機率大為提升,美國2024年將有3至5碼的降息空間。 劉書銘還提到,債券籌碼面也有利於債券價格表現,預計2024年債券總發行金額將維持在1.2至1.3兆美元,到期債券金額將上升至8,200億美元,淨發行金額可望降至2011年以來最低點,供給放緩將有助於投等債後續表現。在降息前,BBB級債券因其較高的殖利率和較低的風險與波動,預計將吸引市場的關注。
為了幫助投資人更深入了解櫃買市場,並推廣多樣化的交易新制與特色商品,櫃買中心將在3月15日舉辦2024年度的首場講座。這場講座不僅會有總體經濟、台股投資、特色商品以及交易制度等多元主題的專題演講,還將邀請來自各個專業領域的講師為大家深入解析。 今年櫃買中心不僅與去年合作的多家證券商及投信公司如大昌、元大、元富、兆豐、第一金、統一、富邦、華南永昌等八家證券商及中信、元大、統一等三家投信公司繼續合作,還特別邀請了永豐金證券、永豐投信,以及富邦投信等三家公司加入,共同在全台各地舉辦28場次講座。這些講座將涵蓋國際經濟局勢、台股市場投資展望等議題,並特別安排了多場關於ETF、ETN等指數商品的專題演講,幫助投資人掌握投資關鍵策略。 為了讓更多投資人能夠參與,櫃買中心特別提供多元參加方式,包括台北場次將同步採網路線上影音直播,部分場次還會錄製影音檔供後續觀看。投資人可以至櫃買中心網站(www.tpex.org.tw)點選連結觀看直播或錄製影片。 關於講座的詳細時間、地點及專題演講內容等活動詳情,都可以在櫃買中心網站上查詢及進行報名。最令人喜悅的是,這些講座全部「完全免費」,自2月26日9時起開放投資大眾報名。無論是對於初入投資市場的新手還是希望提升理財力的老手,這些講座都將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趕緊報名參加吧!
法人表示,在美貨幣政策未明朗化前,2024年債券主軸宜「先領高息、再等降息」,尤其在降息循環啟動前夕,隨美公債殖利率走高,正是提供優質投資等級債券ETF布局買點。
根據CMoney統計,2月以來規模成長最多的前十檔債券ETF,主要多以長天期投資等級債為主,其中又以元大美債20年ETF增加逾66億元最多,國泰A級公司債ETF也成長逾22億元居次,其他像群益投等新興公債、群益AAA-AA公司債、新光A-BBB電信債、復華新興企業債也都增加4億元以上,至於新光投等債15+、群益投資級公用債、富邦新興投等債,2月以來規模也維持正成長。
新光投等債15+ETF經理人王韻茹表示,全球股市元月漲多,指數位置拉高後,除AI、半導體等利基類股持續看好外,機構法人資金看準今年美國利率轉向降息可能,加上2024美國進入大選年,但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卻不斷升溫,元月以來紛紛轉向加碼投資等級債券等ETF尋求避險。
元大投信也表示,在美國基準利率轉折點,「維持」高利率到正式降息這段期間,債券將受惠於利率風險降低,一改過去美國暴力升息階段的高波動,重拾固定收益避險性質,目前全球大型法人對於債券走多已有共識,美銀全球經理人調查報告指出,多數經理人看好在降息預期基調下,債券將是2024年各資產的最大贏家,重押債市比重為近20年來最積極。
凱基ESG BBB債15+基金經理人劉書銘指出,2024年貨幣政策轉向已成定局。
觀察全球主要央行上半年降息機率大為提升,預計美國2024年將有降息3至5碼的空間。
債券籌碼面也有利債券價格表現,預計2024年債券總發行金額將維持在1.2至1.3兆美元水位,到期債券金額升高到8,200億美元,淨發行金額可望降至2011年以來最低點,供給放緩也有助投等債後續表現。
劉書銘表示,2024年降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投資等級債中利差最寬、風險與波動幾乎與投等債無異的BBB級債,提供相對誘人殖利率,在降息前可望吸引市場青睞。
櫃買中心表示,本年度除持續與去年合作的多家證券商及投信公司(包含大昌、元大、元富、兆豐、第一金、統一、富邦、華南永昌等八家證券商及中信、元大、統一等三家投信公司)合作舉辦講座之外,另為擴大宣傳層面,特別再與永豐金證券、永豐投信,以及富邦投信等三家公司合作,共計於全台各地舉辦28場次講座,各場次都會邀請專業講師解析國際經濟局勢、台股市場投資展望等相關議題。
另為增進投資人對指數化商品的投資概念,特別安排多場ETF、ETN等指數商品投資相關主題的專題演講,對於有意掌握投資關鍵策略,提升理財力的投資人,將會有很大的助益。有關投資講座相關場次資訊,已公布於櫃買中心網站,內容精彩可期。
櫃買中心並指出,為提供投資人多元的參加方式,台北場次均同步採網路線上影音直播及部分場次錄製影音檔,歡迎投資人至櫃買中心網站首頁點選連結觀看。有關「櫃買投資人講座」的場次時間、地點及專題演講內容等活動詳情,請連線至櫃買中心網站(www.tpex.org.tw)查詢及進入報名網頁。此外,本講座各場次皆「完全免費」,自2月26日9時起開放投資大眾報名,歡迎有興趣的投資人踴躍報名。
統計目前所有在台掛牌的高股息ETF共有17檔,成立滿一年以上的有11檔,其中六檔高股息ETF近一年含息報酬贏大盤逾二倍,包括凱基優選高股息30、元大高股息、大華優利高填息3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永續高股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報酬介於49.4%至34.9%之間,遠勝加權指數15.9%的漲幅表現。
去年共有六檔高股息ETF掛牌,包括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永豐ESG低碳高息、中信成長高股息、群益半導體收益、兆豐永續高息等權、台新永續高息中小等。
而最新資料顯示,今年預計有四檔將掛牌,3月即將開始募集的有兩檔,包括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與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分別將於3月1日與3月11日募集。
接下來則還有新光台灣高息優質成長、兆豐台灣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等已送出申請。
統一投信指出,投資人可以用指數成分股調整時間,挑出投資效率最高的台股高股息ETF,因為台股具備節奏性,隨著企業財報公布和特有的除權息旺季,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主旋律,使指數成分股調整時間影響ETF的投資效率。
而多數台股高股息ETF指數成分股調整落在4月至6月,但要精準卡位高息股,每年首次成分股調整最佳時間是在5月,而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會在5月調整成分股並以股利排序,迎接6月開始的台股除權息旺季。
元大投信指出,台灣龍頭企業的成長力十分可觀,建議對於距離退休時間長達30至40年的年輕小資族,無須以配息率作為唯一考量,應盡可能擴大複利優勢。
金兔年來到,台灣投信市場也迎來了豐收的一年。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截至2023年底,台灣境內基金總規模已經突破6.73兆元,這個數字相比前一年增長了1.87兆元,增幅高達38.7%。其中,復華、群益投信等八家投信公司表現特別亮眼,帶動整體市場的成長。 回顧過去一年,台股在金兔年開紅盤,一開始就大漲逾500點,並成功收復年線。雖然下半年市場出現了一些震盪,但最終還是逆勢上漲,站在萬八大關之上。高股息ETF因為受惠於存股熱潮,成為國內投資人的新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和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等產品,規模都突破了千億元。 在ETF市場方面,2023年台股ETF增加了6,211.8億元,增幅達到78.6%;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也增加了1,524.6億元,增幅為44.8%。而去年美債市場雖然陷入熊市,但因為殖利率創新高,吸引了法人及一般投資人進場,讓海外債券ETF規模大增8,109.5億元,增幅高達66.9%,成為去年基金總規模創新高的主要推手。 就單一基金公司來看,去年規模增長幅度超越整體平均的投信業者共有八家。其中,復華投信規模增加1,910億元,增幅達72%,位居第一。其他如群益、永豐、統一、元大、大華銀、中國信託投信等,在台股基金及ETF市場都有出色的表現,規模增長幅度都超過了五成。 展望金龍年,復華投信指出,儘管Fed降息預期延後,但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仍然強勁,有利股市維持多頭漲勢。投資者可以關注受惠於AI趨勢的台股、美股等市場及概念題材。在債市方面,因公債與投資等級債殖利率處於相對高位,預期在降息環境下,長期持有將有較高的期望報酬。
台灣投信市場近期表現亮眼,2023年加權指數上漲26.83%,帶動台股基金淨值向上攀升。在這波市場熱潮中,統一投信的台股基金成為焦點,尤其是「統一奔騰基金」,規模增幅超過八成,吸引眾多投資者關注。根據統計,統一投信發行的135檔台股基金中,有11檔基金的規模達到百億等級,去年規模皆呈現成長。其中,「統一奔騰基金」以81.23%的規模增幅,奪得成長冠軍,去年規模從126.46億暴增至209.73億,淨值更是從122.41元一路飆升至209.73元,增幅高達71.33%,成為科技型基金淨值王。除了「統一奔騰基金」外,統一投信的「統一黑馬基金」及「統一大滿貫基金」也分別以40.66%及30.58%的規模增幅入榜,讓統一投信成為入榜基金檔數最多的投信公司。統一投信指出,台灣景氣領先全球復甦,今年台股企業獲利預計將恢復成長,加上聯準會將進入降息循環,對台股基本面及資金面都將是利多。因此,投資者可以考慮布局優質台股科技型基金,把握科技股的高速成長動能。
回顧台股在金兔年開紅盤當日就大漲逾500點並收復年線,儘管下半年出現震盪,但走勢倒吃甘蔗站上萬八大關,高股息ETF受惠存股熱興起,成為國內投資人新寵,造就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等千億規模旗艦產品。
統計2023年台股ETF增加6,211.8億元、增幅達78.6%;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也增加1,524.6億元、增幅44.8%。去年陷入熊市的美債市場,因殖利率頻創新高,吸引法人及一般投資人進場撿便宜,讓已是類型規模第一大的海外債券ETF大增8,109.5億元、增幅66.9%,成為去年境內基金總規模創新高的主要功臣。
若就單一基金公司分析,去年規模增長幅度超越整體平均的投信業者共有八家,復華投信規模增加1,910億元、增幅72%居冠,其次則是群益、永豐、統一、元大、大華銀、中國信託投信等,在台股基金及ETF市場多有著墨,帶動規模漲幅皆有五成以上,表現突出。
展望金龍年投資趨勢,復華投信表示,Fed降息預期延後,但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上升,仍有利股市維持多頭漲勢,可聚焦受惠AI趨勢的台股、美股等受惠市場及概念題材;債市部分因公債與投資等級債殖利率位於相對高點,預期在降息環境下有機會帶來較高的長期持有期望報酬。
這11檔指標性台股基金,去年規模增幅從17.23%至81.23%不等,增幅居冠的「統一奔騰基金」,去年規模暴增81.23%至126.46億,規模成長來自於淨值增加及資金流入,在加權指數尚未回到歷史高點時,統一奔騰基金淨值率先在去年屢創新高,從122.41元高速成長至去年底的209.73元,增幅高達71.33%。這檔基金不僅是投信科技型基金淨值王,也是唯一一檔淨值超過200元的科技型基金。
除了統一奔騰基金以外,統一投信旗下還有2檔基金入榜,為「統一黑馬基金」及「統一大滿貫基金」,去年規模增幅分別達40.66%及30.58%,使統一投信成為入榜基金檔數最多的投信。
統一投信表示,台灣景氣領先全球復甦,今年台股企業獲利預計將恢復成長,加上聯準會將進入降息循環,基本面及資金面雙利多有望帶動台股震盪走高,並以受惠AI趨勢的科技股為主流,投資人可以布局優質台股科技型基金,掌握科技股高速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