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投信(公)公司新聞
統一投信近期表現亮眼,旗下多檔基金在疫情後的市場環境中,依然能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投資回報。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統一投信的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更是成為穩健型投資人的新選擇。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在25檔基金中(僅計算主基金級別)有九檔成功創造正報酬,其中,該基金在各期間的表現都名列前茅,今年累計報酬超過15%,大幅超越同類型基金的-1.66%平均報酬。
統一投信的這一成績,主要得益於其精準的投資策略和快速的資產調整能力。該基金採取小組決策模式,由股票及債券團隊共同管理,首先分析全球經濟情勢,判斷各區域成長動能,然後決定採取攻擊或防禦的配置策略。
在疫情爆發前,該基金以穩定獲取資本利得報酬為主,疫情後則進行了資產配置的調整,減碼高收益債,提高投資級債、公債與黃金比重,並保留更多現金部位等候時機加碼。在市場反彈後,則採取高收益債與投資級債各半的均衡策略,並重點布局疫情受惠的大型科技成長股。
目前,該基金的最新配置是股票占六成,主要配置於美國、大陸、台灣及日本;債券部位約三成,成熟國家及新興市場各半;ETF則以醫療及黃金為主,用意在平衡系統風險。
對於未來的市場展望,統一投信表示,預期第二季為全球經濟低點,下半年逐步復甦。股市方面,因疫情興起的居家工作(WFH)讓企業數位轉型加快,雲端服務、資料中心、電子商務等需求大幅提升,長線看好。債市方面,高收益債估值偏低,未來有表現空間,高評級企業債看好國營企業債或龍頭企業債。
統計跨國投資多重資產類型基金今年以來績效,25檔基金(僅計算 主基金級別)有九檔繳出正報酬,其中,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 各期間皆名列前茅,今年來賺逾15%,大幅優於同類型平均的-1.66 %。從基金公司旗下多重資產基金表現,可看出股債團隊如何因應金 融亂局,如何快速調整資產內容及配比,創造優於市場與同類基金的 超額報酬。
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採取小組決策模式,由股票及債券團隊 共同管理,首先分析全球總體經濟情勢,研判各區域成長動能,決定 採取攻擊或防禦的配置,分配股票、債券及避險資產如期貨或黃金E TF的比重。接著由股票團隊挑選未來三至五年具營運成長動能的個股 ,目標是積極創造Alpha值(超額報酬);債券團隊則是尋找評價低 估,未來具資本利得空間,且兼具穩定收益的優質債券。
據了解,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在1月疫情爆發前是以穩定獲 取資本利得報酬的配置為主,疫情爆發後,減碼高收益債,提高投資 級債、公債與黃金比重,保留更多現金部位等候時機加碼;5月市場 反彈,改採高收益債與投資級債各半的均衡策略;股票則是重點布局 因疫情受惠的大型科技成長股。
目前基金最新配置是股票占六成,配置於美國、大陸、台灣及日本 ;債券部位約三成,成熟國家及新興市場各半;另外ETF以醫療及黃 金為主,用意在平衡系統風險。
統一投信表示,預期第二季為全球經濟低點,下半年逐步復甦。股 市方面,因疫情興起的居家工作(WFH)讓企業數位轉型加快,雲端 服務、資料中心、電子商務等需求大幅提升,長線看好。債市方面, 高收益債估值偏低,未來有表現空間,高評級企業債看好國營企業債 或龍頭企業債。
統一投信海外股票團隊今年表現亮眼,在全球股市多空激烈交戰的背景下,旗下七檔基金上半年在全球一般股票型、全球多重資產型、亞洲區域股票型等三大類別中,均躍居前十強,顯示出投資研究功力深厚。在這波全球股市跌宕起伏中,統一投信的基金表現突出,為投資人帶來正報酬,成為市場上的焦點。
在眾多基金中,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上半年以29.5%的績效勇奪全球一般股票型類別第一,顯示其在新科技領域的投資眼光。同時,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也以15.44%的績效位居第七,顯著超越平均水準。而在跨國投資的多重資產類型中,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以9.38%的績效獲得第二,這款基金透過投資於大型成長股、債券、黃金與醫療ETF等多元資產,有效分散風險,對於穩健型投資人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亞洲區域股票型方面,上半年同類型基金平均績效為負,但統一投信旗下四檔基金成功逆勢上漲,包括表現最佳的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基金,上半年績效達到15.59%。這四檔基金分別是統一亞太基金、統一大龍印基金、統一亞洲大金磚基金,在印度及多數東南亞股市兩位數跌幅的情況下,仍能維持正報酬,證明統一投信的投資策略與風險控管能力。
總結來說,統一投信在上半年展現出強大的投資實力,不僅在全球市場中穩坐巔峰,更在波動不斷的股市中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投資回報,實至名归地成為市場上的佼佼者。
上半年全球股市跌多漲少,統一投信七檔海外股票基金皆為正報酬。其中,在全球一般股票型類別,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上半年績效29.5%,排名第一,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上半年績效15.44%,排名第七,而同類型基金平均僅有1.1%,績效大幅領先。
在跨國投資多重資產類型,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上半年績效9.38%,排名第二,同類型平均為-4.94%。這檔基金投資於大型成長股、高評級或國營企業發行的債券、具有防禦及避險特性的黃金與醫療ETF,資產配置多元分散。穩健型的投資人納入多重資產基金做為衛星配置,有平衡資產組合功用。
亞洲區域股票型方面,上半年同類型基金平均績效是-4.45%,這類型基金僅九檔交出正報酬,前十強基金裡,統一投信旗下基金就占了四檔,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基金上半年績效為15.59%排名領先,其他三檔入榜的優等生為統一亞太基金、統一大龍印基金、統一亞洲大金磚基金,在印度及多數東南亞股市都還有兩位數跌幅之際,維持住正報酬。
台灣的統一投信海外股票團隊今年表現亮眼,在上半年就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根據最新數據,統一投信旗下共有7檔基金在全球一般股票型、全球多重資產型、亞洲區域股票型等類別中,躍居前10強,各期間績效皆名列前茅,顯示出團隊在股市波動中依然能為投資人創造正面的投資成果。 隨著全球股市在3月份遭遇重挫,跌幅達三至四成,第二季度雖然逐漸回穩,但截至上半年結束,大部分股市仍呈下跌趨勢,MSCI AC世界指數上半年跌幅達7%。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統一投信的7檔海外股票基金卻全部取得正報酬,實屬不易。 在眾多基金中,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以29.5%的上半年績效榮獲全球一般股票型類別第1名,而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也以15.44%的表現排名第7,這些成績遠超過同類型基金的1.1%平均水準。這些優異的成績背後,是統一投信團隊對市場趨勢的精準預判和迅速的持股配置調整。 在跨國投資的多重資產類型中,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上半年績效達9.38%,排名第2,而同類型基金的平均表現為-4.94%。該基金透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包括大型成長股、高評級債券、黃金與醫療ETF等,以及股票和債券團隊的精誠合作,實現了靈活的資產比重調整和跨區域投資布局。 對於尋求穩健投資的投資人來說,統一投信的多重資產基金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它不僅能夠平衡資產組合,還能在波動中提供避險功能。 在亞洲區域股票型基金方面,統一投信旗下基金在10強中佔據了4席,其中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基金以15.59%的上半年績效位居第一,其他三檔優秀基金分別為統一亞太基金、統一大龍印基金和統一亞洲大金磚基金。(黃英傑報導)
全球股市在3月大跌三至四成後,第2季雖已逐漸收復失土,但統計年初至今,大部分股市仍是下跌,僅少數股市上漲,MSCI AC世界指數上半年跌幅7%。統一投信7檔海外股票基金皆為正報酬。
其中在全球一般股票型類別,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上半年績效29.5%,排名第1,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上半年績效15.44%,排名第7,而同類型基金平均僅有1.1%,績效大幅領先,主要也是靠著團隊能量,預判趨勢變化並迅速調整持股配置。
在跨國投資多重資產類型,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上半年績效9.38%,排名第2,同類型平均為-4.94%。這檔基金投資於大型成長股、高評級或國營企業發行的債券、具有防禦及避險特性的黃金與醫療ETF,資產配置多元分散,由股票及債券團隊共同合作,按照總經趨勢由上而下方式,靈活調整各類資產比重,以及歐美亞等不同區域占比。穩健型的股市投資人,在亂世中納入多重資產基金做為衛星配置,有平衡資產組合功用。
亞洲區域股票型方面,同類型平均是-4.45%,這類型基金僅9檔交出正報酬,前10強基金裡,統一投信旗下基金就占了4檔,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基金上半年績效為15.59%排名領先,其他3檔入榜的優等生為統一亞太基金、統一大龍印基金、統一亞洲大金磚基金。(黃英傑)
統計上半年全球各產業類股漲跌,以涵蓋成熟國家與新興國家的MSCI AC世界指數為代表,11大產業表現最強勁的是資訊科技類股,若再看全球聚焦不同標的科技類股指數,尖牙股指數今年上半年漲幅32.25%,高居所有指數之冠。
統一投信表示,在疫苗上市前,各國解封後多數仍會要求適度社交距離,部分大型企業也決定讓居家工作成為常態,例如臉書宣布未來5到10年有五成員工將採取遠距工作,推特、谷歌、微軟及亞馬遜也表示要繼續實施居家工作。此外,部分國家疫情仍未獲得控制、國與國邊境未完全解封,再加上企業成本控制,預料跨境商務旅行亦是恢復緩慢。
未來,不論工作或生活對科技的需求會持續深化,受惠長線趨勢的科技股將是強者恆強,統一投信建議基金投資人可布局由專業經理人主動選股的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定期定額長線投資。
若對科技趨勢有興趣也有基本了解,喜歡精準打擊、樂於追求高獲利且能承受波動的投資人,可考慮在證券市場分批買進主題明確的尖牙股ETF「統一FANG+ETF(00757)」,一次掌握全球最頂尖10家創新科技龍頭股,涵蓋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影音串流、社群媒體、電動車五大主流領域,只投資最強企業,還兼顧產業分散性。(黃英傑)
【台北訊】今(2023)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在疫情影響下經歷波動,但隨著疫苗上市和各國逐步解封,市場逐漸回穩。根據統計,全球股市今年以來的跌幅已從3月的-32%收斂為-7%,其中,資訊科技類股表現最為亮眼,轉為正報酬,並已有12%的漲幅。 在台灣,統一投信旗下的海外科技產業基金也表現出色,不論是主動或被動式投資,都位居同類型基金之冠。其中,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的報酬率達到26%,大勝同類平均的-1.2%,而國內唯一追蹤尖牙股指數的統一FANG+ETF(00757)也漲幅逾28%,大幅領先其他海外股票ETF。 統一投信分析,由於疫苗的上市,未來解封後各國可能仍會維持適度的社交距離,部分大型企業也將居家工作制度化。例如,臉書已宣布未來五到十年將有五成員工採取遠距工作,推特、谷歌、微軟及亞馬遜也將繼續實施居家工作政策。這將進一步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科技股將成為市場的強者。 統一投信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雖然目前市場對科技股的估值有所擔憂,但他建議投資人可以繼續看好科技股,並認為下半年股市將更加關注企業的獲利成長。他指出,目前企業獲利已停止下修,下半年有上修空間,而科技股因獲利高成長特性,本益比將進一步提升。 郭智偉進一步指出,他看好的長線投資方向包括雲端軟體,這將因居家工作使用量的提升而受益。美國半導體業將因美中科技戰後市占率的回升而受益。短線來看,蘋果下半年將推出新一代5G智慧手機,相關供應鏈也將有表現空間。
統一投信表示,在疫苗上市前,各國解封後多數仍會要求適度社交 距離,部份大型企業也決定讓居家工作成為常態,例如臉書宣布未來 五到十年有五成員工將採取遠距工作,推特、谷歌、微軟及亞馬遜也 表示要繼續實施居家工作。未來,不論工作或生活對科技的需求會持 續深化,科技股將是強者恆強,建議基金投資人可布局由專業經理人 主動選股的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定期定額長線投資。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目前投資人擔心科技股估 值過高,但他認為,下半年仍應繼續擁抱科技股,目前股市已過評價 回升階段,未來股價推升將會重視獲利成長,目前企業獲利已停止下 修,下半年有上修空間。而科技股因獲利高成長特性,原本就享有較 大盤更高的本益比,如果是極低利率環境,更是水漲船高,再搭配受 疫情干擾而較複雜的經濟結構,法人資金更集中在相對有前景的科技 股,尤其是大趨勢產業龍頭股,本益比將進一步推升。
郭智偉看好的長線投資方向包括:雲端軟體,受惠居家工作將進入 使用量提升階段。美國半導體業將受惠於美中科技戰之後的市占率回 升。短線上,蘋果下半年將推出新一代5G智慧手機,相關供應鏈有表 現空間。
台灣股市在近期經歷波動後,顯示出投資人對於長期投資策略的偏好日益增加。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數據,5月份全體投信定期定額扣款筆數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1月)成長了13%,扣款金額則成長了14%。這一數據反映出,在市場波動期間,投資者更傾向於採用定期定額的策略來進行投資。 在新增扣款筆數最多的前10名基金中,台股基金、科技股票型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表現亮眼。其中,統一投信的5檔基金佔據了相當比例,這些基金分別是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統一強漢基金、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 統一投信強調,其「高潛力市場x得獎團隊基金x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投資公式,是基金投資者獲得豐厚回報的關鍵。該公司建議,在股災低檔時加碼投資,可以迅速擴大投資報酬率。 近期,統一投信新推出的「日日扣」功能,允許投資者每天都可以進行扣款,申購或變更的生效日只需一個工作天。這項新功能在尚未正式對外發布時,已經有許多舊客戶利用來危機入市,趁股市大跌時買進更多單位數。 隨著股市在4月和5月的回升,投資者信心逐漸增強,但對於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仍感到擔憂。因此,許多大額投資者選擇了「天天扣款」的策略,並且有不少原本投資個股的客戶,因擔心企業經營風險,轉而申購由專業經理人操作的股票型基金。
5月較前一月新增扣款筆數最多的前10名基金,主要是台股基金、科技股票型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其中,統一投信就占了5檔,分別是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統一強漢基金、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
統一投信表示,「高潛力市場x得獎團隊基金x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公式,是基金投資人獲取豐厚回報的最佳策略,若趁股災低檔加碼,還能快速擴大報酬率。
由於統一投信旗下多檔基金長期績效穩健,在3月新上線定期定額「日日扣」功能,每天都可以是扣款日,申購或變更的生效日只需一個工作天,尚未正式對外發布時,已有不少舊客戶利用這項新功能危機入市,在3月下旬新增多個扣款日,趁股市大跌後撿便宜,買進更多單位數。
4月、5月隨著股市回升,投資人信心增強,但又擔心經濟前景不明或爆發第二波疫情,單筆投入不容易抓進場點,因此也有不少大額投資人改成「天天扣款」;另外,也有不少原本有在投資個股的客戶,擔心現階段企業經營風險高,萬一選錯股票風險大,於是調配資金申購由專業經理人操作的股票型基金。
台灣金管會對統一投信進行嚴重處分,揭開內控疏失與違規操盤事件
【台北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昨日揭露,統一投信劉姓、張姓經理人涉嫌長期操盤基金時,利用人头戶進行同步買賣相同股票,且公司對基金經理人手機無法進行有效控管。金管會對此事件作出嚴厲處分,對涉事經理人處以180萬元罰款,並解除其職務。
統一投信因內控疏失嚴重,金管會還對總經理、內部稽核主管進行三個月業務限制,並限制四大業務,包括近期內不得申請投資外國事業、設立分支機構,在大陸地區參股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等。
統一投信表示,對於前經理人的違規行為已嚴肅處理,並將追究其法律責任。公司強調,已全面加強內控管理,並將持續改善,以保護投資人權益,並努力創造良好績效。
金管會發現,劉姓經理人利用弟弟的帳戶進行交易,並未向公司報告;張姓經理人則涉嫌洩漏內部消息進行交易。金檢指出,這兩位經理人的違規行為已持續超過三年,而金管會早在2013年就要求投信公司限制基金經理人使用個人手機,但統一投信未對經理人個人手機進行有效控管。
由於統一投信內控疏失大,金管會還停止總經理、內部稽核主管三 個月執行業務、且限制四大業務,並且命令統一投信委託非該公司財 務報告簽證會計師事務所之會計師,針對其改善後之內部控制執行情 形進行專案審查。
統一投信受到的四大業務限制,一是最近三個月內不得向金管會申 請投資外國事業或設立分支機構、在大陸地區參股投資證券投資基金 管理公司。二是最近半年不得申請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兼營期貨 信託事業。
三是公司內部控制之設計或執行有重大缺失,金管會得退回或不核 准其申請(報)募集基金案件。四是申請政府基金全權委託投資業務 將受影響。
統一投信指出,針對前經理人違反從業人員規定之個人違失行為, 已從嚴處置,並將追究其應負之法律責任,以維權益,以儆效尤。統 一投信已全面加強加嚴內控管理,並遵循主管機關之要求,持續改善 ,以杜絕相關情事,公司重視投資人之權益,將持續秉持投資專業, 以努力創造良好績效為目標,回報投資大眾的託付。
郭佳君指出,金管會在對統一投信辦理一般業務檢查時發現,公司 前基金經理人劉姓經理人利用弟弟的帳戶為相同個股買賣且未向公司 申報交易情形,而張姓經理人也是利用職務上所知悉的消息洩漏予三 個人,從事有價證券交易活動、或於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從事個股交易 期間,利用他人帳戶為相同個股買賣且未向公司申報交易情形。
金檢發現這二位經理人違規情況長達三年以上,且金管會早在201 3年就已經要求各投信公司,基金經理人上班時間不能使用個人手機 ,結果統一投信只控管公司設備,卻沒有控管經理人的個人手機。
國內基金市場在疫情影響下,定期定額投資的熱度不斷攀升。根據統計,5月份全體投信定期定額的扣款筆數與金額均較疫情發生前成長超過一成,其中台股基金、科技股票型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焦點。投信投顧公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全體投信定期定額扣款筆數達69.8萬筆,較疫情發生前(1月)成長13%,扣款金額38.27億元成長14%。若與2019年同期相比,扣款筆數成長15%,扣款金額成長達20%,顯示投資人對定期定額策略的接受度提高。
在5月新增扣款筆數最多的前十名基金中,台股基金、科技股票型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佔據主要位置。若從投信公司定期定額扣款筆數、金額及人數來看,統一投信以5.38億元的扣款金額、超過10萬筆的扣款筆數,位居冠軍。自3月股災以來,統一投信每月扣款筆數及金額已連續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
統一投信表示,4、5月股市回升,投資人信心增強,但對經濟前景和疫情再起的擔憂也讓不少投資人選擇「天天扣款」策略,以分散投資風險。此外,為了降低個股投資風險,不少投資人轉向專業經理人操作的股票型基金。展望下半年,統一投信看好美股、科技股、大中華股市與台股,並認為定期定額是最佳投資策略。
富邦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許佳君建議,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疫情與中美衝突,並在台股拉回時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布局。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則強調,定期定額具有平均成本的優勢,並建議投資人利用智慧理財機制,如日日扣停利加碼機制,以增加投資效益。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發展亮麗,統一投信的定期定額扣款業務更是異軌飛揚。5月份,全體投信的定期定額扣款筆數達到69.8萬筆,比起疫情發生前(1月)的數字,成長了13%,扣款金額則達38.27億元,成長了14%。與去年同期相比,扣款筆數和金額分別成長了15%和20%,顯示在股市波動後,投資人對於定期定額策略的青睐有加。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最新數據,5月新增扣款筆數最多的前十名基金,主要集中在台股、科技股和大中華股。其中,安聯台灣智慧、安聯台灣大壩、統一全球新科技以及安聯台灣科技等基金,在5月的定期定額扣款筆數均較上月增加超過800筆。值得注意的是,統一投信在這十檔基金中,佔據了五席,顯示其市場競爭力的強大。 統一投信表示,採用「高潛力市場x 得獎團隊基金 x 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公式,是基金投資人獲取豐厚回報的最佳策略。尤其當股市處於低檔時,加碼投資更能快速擴大報酬率。 展望下半年行情,統一投信預期全球經濟逐漸恢復秩序,資金寬鬆,各國政府加大振興經濟力度,股市將獲得強力支持。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的領頭羊,其經濟情況對全球市場具有重要影響。雖然大循環周期中會有短期的波動,但整體而言,下半年股市行情值得期待。 在台股選股布局上,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指出,科技電子族群將是未來盤面強勢重點,包括5G相關、半導體、雲端伺服器、iPhone供應鏈等。傳統產業方面,則可關注受惠於台灣經濟和消費市場回溫的餐飲及飯店族群。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5月全體投信定期定額扣款筆數69.8萬筆,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1月)成長13%,扣款金額38.27億元成長14%;如果跟2019年同期相比,扣款筆數成長15%、扣款金額成長達20%,顯示在股市修正後,加上波動劇烈階段,投資人更願意採用定期定額策略。
5月較前一月新增扣款筆數最多的前十名基金,主要是台股基金、科技股票型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若再看投信公司定期定額扣款筆數、金額及人數,則是由統一投信居冠,5月扣款金額5.38億元、扣款筆數超過10萬筆,而且,自3月股災以來,統一投信每月扣款筆數及金額已連續三個月刷新該公司的歷史新高。
統一投信表示,4、5月隨著股市回升,投資人信心增強,但又擔心經濟前景不明或爆發第二波疫情,單筆投入不容易抓進場點,因此也有不少大額投資人改成「天天扣款」,例如,原本想單筆申購100萬元的客戶,改為每天扣款1萬元,分散在三個月內投入;另外,也有不少原本有在投資個股的客戶,擔心現階段企業經營風險高,萬一選錯股票風險大,於是調配資金申購由專業經理人操作的股票型基金。
展望下半年行情,統一投信表示,全球逐漸恢復經濟秩序,資金史上最寬鬆,各國政府加碼振興經濟,「政策托底」規模史無前例,是推升股市最大動能。不過,轉趨樂觀同時,仍有疫情再起以及中美關係變化等不確定風險,相對看好美股、科技股、大中華股市與台股,定期定額仍是最好的策略。
富邦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許佳君表示,短線上應持續關注疫情與中美衝突,可能造成台股延續震盪整理,然而受疫情衝擊後評價偏低的個股,仍相對有成長潛力,故長線而言,對台股仍持正面看法,短線若有明顯拉回,仍是中長線布局機會,建議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台股基金。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定期定額具平均成本的優勢,可在市場高檔時,一筆錢買到的單位數較少,但在市場位於低檔時,同一筆金額則可買到較多單位數,長期下來,基金的平均購買成本就會降低,以「日積月累、聚沙成塔」的複利投資方式累積財富,同時更建議投資人利用投信業者推出智慧理財機制,像聰明又簡單的日日扣停利加碼機制,來幫自己投資理財增加效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5月較前一月新增扣款筆數最多的前十名基金,主要是台股、科技股、大中華股類型,前四名為安聯台灣智慧、安聯台灣大壩、統一全球新科技以及安聯台灣科技,5月定期定額扣款筆數皆較上月增加逾800筆。
其中,被積極加碼的前十名基金中,統一投信占了五檔,分別是統一全球新科技、統一強漢、統一台灣動力、統一大滿貫、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安聯投信占了三檔:安聯台灣智慧、安聯台灣大壩、安聯台灣科技,另外,國泰投信也有兩檔,為國泰科技生化、國泰中小成長。
統一投信表示,「高潛力市場x 得獎團隊基金 x 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公式,是基金投資人獲取豐厚回報最佳策略,若趁股災低檔加碼,可快速擴大報酬率。
展望下半年行情,統一投信表示,全球逐漸恢復經濟秩序,資金史上最寬鬆,各國政府加碼振興經濟,「政策托底」規模史無前例,是推升股市最大動能。
美國仍是帶領全球景氣長期向上的火車頭,只是,在大循環周期裡會有小周期起伏。
由於上半年景氣基期低,且市場最恐慌時期已過,下半年股市行情可正向看待,但波動難免,相對看好美股、科技股、大中華股市與台股,定期定額仍是最好的策略。
在台股選股布局上,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科技電子族群仍是未來盤面強勢重點,包括5G相關、半導體、雲端伺服器、iPhone供應鏈等;傳產方面則可留意如工具及受惠於台灣近來經濟與消費市場回溫,從谷底回升的餐飲及飯店族群。
統一投信表示,展望第三季台股行情,疫情對經濟影響仍存在,端看控制程度而定。美國對華為新禁令,台灣供應鏈面臨重新調整。但各國政府為振興景氣,加碼推出救市政策,「政策托底」規模史無前例,預期經濟活動可望緩步回復正常軌道。
美國帶領景氣中長線成長方向不變,電子業進入補庫存循環,台股擁有高殖利率及良好基本面,加深外資及本土中長線資金持股信心,預期指數空間不大,選股仍是主要策略。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各國央行力行寬鬆以避免流動性風險與企業資金斷鏈,大陸企業復工復產已回到正常水準,且內需消費亦呈現快速回溫,市場亟待歐美疫情和緩過後企業恢復投資信心與民眾恢復消費信心;但美國再度提起華為禁令恐使中美貿易戰升溫,為近期股市反彈後下檔最大隱憂。
整體而言,大盤站穩季線之上,代表持股信心回籠,觀察盤面類股,幾乎是遍地開花,漲多個股高檔整理、題材股仍持續飆漲,落後補漲股亦有表現,市場已經有點過熱的跡象,目前電子股已經有部分雜音出現,在第二季淡季不淡之下,第三季個股的表現落差將會很大。操作上建議,選股仍以有營收獲利的NB供應鏈、伺服器、5G基地台、高殖利率等相關個股為主。
投信法人強調,台股隨著經濟回升,P/B(股價淨值比)緩步墊高,目前是在合理位置1.7倍左右,下半年往1.8倍移動。
第三季的投資方向上,投信法人相對看好電子股的後市表現,尤其5G、AI、雲端、物聯網的應用趨勢為產業帶來新商機,第三季最看好半導體、雲端/AI等相關概念股。
統計美股標普500指數自3月低點以來大漲32%、MSCIAC世界指數漲29%、台股加權指數漲26%。現在,投資人有了新難題,股市短期內漲勢急、漲幅大,但經濟數據還很差,專業機構多預估景氣完全恢復最快可能要等到明年,中美重啟貿易戰,不知道美國總統川普晚上又要發什麼推特、出什麼招,股市會不會打第二支腳,或是在全球巨量資金與政府作多下,一路震盪向上。
統一投信建議,台灣正展開防疫新生活,投資也要有新思維,採用進階版定期定額「日日扣」功能,用「三高優勢」來應對千變萬化的國際局勢與高波動的股市。
以統一投信為投資人設計的日日扣為例,具有三大特點,一是高彈性,傳統定期定額每月固定三個扣款日,例如8、18、28。日日扣是每月1日至31日都可扣款,日期任選,天數自訂,可分散投入金額,讓進場風險更分散,投資成本更平均。
二是高效率,傳統定期定額申購或變更需要五個工作日生效,日日扣不論新申購或變更,只要「一個工作日」,例如今天下午4點前變更,明天即可生效。
三是高掌握,自由選擇扣款日,與財務收支規劃更貼近。危機入市也要嚴守資金控管,遇到股災大跌要加碼時,可計算自己三個月或一段時間內可增加的投資金額,均分在不同扣款日。若是採取系統設定一定跌幅就自動加碼的機制,雖然省事,但碰到像3月史無前例的股災跌勢,可能會一個不留神被連續加碼扣款十幾天,連生活費都給扣光了。
「唉唷,這股市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3月那波大跌,真的是想哭都哭不出來,要是當時能多買點就好了。」這些話最近在投資圈裡可是傳得沸沸揚揚。全球股市在3月因疫情衝擊,大跌了三到四成,美國股市更是十天內觸發四次熔斷機制,連股神巴菲特都說他活了89年來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景象。4月原油期貨市場甚至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負油價,金融市場的動盪,真的是創造了太多歷史紀錄。
但美國聯準會出手了,祭出一連串救市措施,利率降至接近零,實施無限量化寬鬆,這被稱為開直升機撒錢,其他國家也跟進貨幣寬鬆、推出振興經濟方案。在大規模政策刺激下,全球股市戲劇性出現強力反彈。統計來看,美股標普500指數自3月低點以來漲幅32%,MSCI AC世界指數漲29%,台股加權指數漲26%。現在的投資人們又面臨新挑戰,股市短期內漲勢急、漲幅大,但經濟數據還是挺差的,專業機構多預估景氣完全恢復可能要到明年,美國跟中國重啟貿易戰,誰知道美國總統川普晚上又要發什麼推特、出什麼招?股市會不會再來第二波大跌?或者是在全球巨量資金與政府做多下,一路震盪向上呢?
這時候,統一投信就提出了建議,台灣正展開防疫新生活,投資也要有新思維。他們推薦投資人採用進階版定期定額「日日扣」功能,用「三高優勢」來應對千變萬化的國際局勢與高波動的股市。以統一投信設計的日日扣為例,這個功能有三大優勢:
首先是高彈性,傳統定期定額每月只有固定的三個扣款日,比如8號、18號、28號,但「日日扣」則是每月1日至31日都可扣款,日期任選,天數自訂,這樣就可以打散投入金額,進場時點更分散,讓投資成本更平均。
其次是高效率,傳統定期定額申購或變更需五個工作日生效,但日日扣不論新申購或變更,只要「一個工作日」,比如今天下午4點前變更,明天就可以生效。
最後是高掌握,你可以自由選擇扣款日,這與財務收支規劃更貼近。遇到股災大跌要加碼時,可以計算自己三個月或一段時間內可增加投資的金額,均分在不同扣款日。危機入市也要嚴守資金控管。若是採取系統設定一定跌幅就自動加碼的機制,雖然省事,但碰到像3月的股災跌勢,可能會一不留神被連續扣款十多天,連生活費都被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