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為了幫助企業順利接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永續揭露準則,特別發布了「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針對企業在準則接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難雜症,證交所於專區發表了首版問答集,內容涵蓋了年報揭露時點、行業分類、溫室氣體盤查、氣候相關資訊揭露等九大議題,提供企業參考。 這份問答集的編製背後,是金管會在8月17日發布的「藍圖」,並成立了專案小組,由證期局、證交所、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及櫃買中心共同參與。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企業需求,證交所和櫃買中心進行了問卷調查,廣泛蒐集了上市公司和上櫃公司的意見。經過第二分組的會議討論,問答集於9月18日正式上線,可於證交所的「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查閱。 證交所擔任「第二分組:IFRS永續揭露準則之導入」召集人,負責整體工作的推進。這包括蒐集和分析接軌準則的問題及影響,協助企業解決適用準則的問題,製作實務範例及指引,以及控管企業導入時程等。目標是透過這項工作,幫助企業與國際標準接軌,共同推動市場的永續發展。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擴大金融教育的推廣範圍,特別將證券知識宣導短片翻譯成越南語、印尼語及英語等三種語言版本,以服務更多元化的語言族群。這項創新措施,不僅落實了普惠金融的宗旨,也體現了對在台新住民關懷的具體行動。17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於台中東協廣場舉辦宣導活動,首度向新住民介紹投資理財觀念,並強調了了解市場特性及注意投資風險的重要性。 活動當日,現場參與人數超過百人,其中以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及來台工作的外籍移工為主,也吸引了來自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民眾共同參與。活動中,證交所播放了專為這三種語言族群製作的動畫宣導短片,包括「開戶交易篇」、「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及ETF篇」及「投資風險停看聽篇」,讓民眾透過視覺與互動,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在台灣開立證券交易帳戶,以及股票與ETF的定期定額投資方式。 此外,活動還透過有獎問答的遊戲形式,讓民眾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投資知識,並提醒大家要防範投資詐騙,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這次宣導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台灣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也對提升民眾的金融素養、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台灣證券交易所再放大招,助力新創發展!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於19日宣布,為加速台灣創新板與戰略新板的發展,將進行五大開放措施。目前創新板已有6家、戰略新板有28家公司掛牌,而今年創新板、戰略新板目標各十家送件掛牌,目前創新板已有四家、戰略新板有11家送件,預計今年20家可望達標。
黃厚銘表示,創新板將取消資本額1億元的掛牌限制,轉而以市值為核心,並針對市值、營收設定不同標準。此外,合格投資人資格也將放寬,法人交易經驗由二年減為一年,自然人財力證明由500萬元降為200萬元,平均所得由150萬元降為100萬元,預計將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
為提升創新板流動性,黃厚銘還提出調整承銷方式,將承銷價格計算連結興櫃基準價由9成調降為7成,並提高對外公開銷售比例。轉列一般上市板時,要求公司對外公開銷售比例至少3%,並採80%競拍及20%申購對外公開銷售。
最值得注意的是,證交所建議開放將「創新板股票」納入信用交易、借券及款項借貸等標的範圍的交易面措施,金管會及周邊單位將配合修正相關法令規章,預計自明年起實施。這將為台灣新創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加速新創產業的發展。
台灣創投市場再創紀錄!第一家永續型創投公司——鑽石生技投資(6901)昨(19)日成功於臺灣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開盤價45.2元,一開始就大漲13%,最終收盤47.7元,漲幅達19.25%,興櫃最後交易收盤價更是高達66元。這家創投公司不僅是今年第13家掛牌的公司,也是自2016年證交所制定創投公司上市規定以來,第一家成功掛牌的創投公司。 簡立忠總經理表示,鑽石投資的上市,象徵著台灣資本市場的多元化和國際關注度的提升。過去十年,鑽石投資投報率達17倍,對台灣六所頂尖大學及研究機構的生技新創公司發揮了重要支持,累積捐助超過6億元,並扶植兩家生技新藥公司市值超過300億元。 鑽石投資由中天生技於2013年發起,背後有富邦金控、台新金控及潤泰集團等三大金融集團作為股東。該公司專注於投資生技新藥、高階醫材、農業生技等高風險創新企業。董事長路孔明指出,全球生技市場預計2030年需求可達3.2兆美元,台灣生技股市值未來五年有望倍數成長。鑽石投資擁有百億元的永續基金,將持續投資早期新創生技企業。 本次上市現金增資募集44.9億元,其中40億元將與國內外金控、壽險、基金等共同集資,目標達到100億至160億元,專注於中晚期的生技創新產品,以加速投資利益實現。路孔明強調,生技產業即將迎來飛躍發展,投資鑽石生技即投資全球生技精英股,透過專業團隊嚴控風險,為投資人創造最大價值。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稿】 哇塞,最近台灣ETF市場真的超級熱鬧,特別是那個超讚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啊!這個ETF真的是讓許多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8月份就新增了11,065戶,單月增加數量冠軍,總戶數快逼近20萬戶了,看來許多人都是穩定投資的愛好者,對00878超有信心! 你猜猜看,如果每月固定投資5,000元在這個ETF上,3年後能夠獲得多少報酬呢?答案是34.08%的投資報酬率!這意味著,原本的18萬元本金可以變成超過24萬元,這樣的投資效益真的是超級吸引人啊! 現在台灣的高股息ETF市場好激烈,但00878還是壓倒性地領先,受益人數比第二名多出近20萬人。而且,它不僅是全台最大規模的高股息ETF,還是唯一考慮ESG理念的大型基金,這對關心永續投資的投資人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根據證交所的最新數據,全台有8檔ESG基金掛牌,總資產規模達2,780億元,其中76%以上都是來自00878的貢獻,這顯示了它在提高ESG及永續投資理念在台灣的能見度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低碳轉型的趨勢。國泰永續高股息ETF經理人游日傑提醒我們,除了ESG,投資人還應該關注低碳轉型的未來趨勢。台灣預計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這是政府積極推動的策略,投資人如果關注低碳議題,真正的關鍵在於「轉型」,因為積極減碳轉型的企業才是最有價值的。 那麼,除了00878,國泰還有一個很棒的ETF——「國泰台灣領袖50 ETF」(00922),這個ETF追蹤的是「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不僅有市值代表性,還有低碳轉型分數篩選,挑選出50檔台股領袖級企業。透過這個ETF,投資人可以一舉囊括價值股和成長股,增加投資組合成長性,絕對不會錯過未來20年的台股企業轉型商機。
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將近出爐,全球金融市場都緊張以待。雖然台灣的匯市昨天還是充滿了觀望氣氛,但新台幣卻在人民幣匯率貶值影響下,終場小跌了2.4分,收在32.002元,連續三天走低,並創下一周新低,當天總成交量也達到了12.955億美元。台股昨天則是開高走低,最終收在16,636點,下跌了61點。根據證交所的數據,外資昨天賣超了127億元。有匯銀主管分析,外資在拋售台股後,確實將資金匯出,估計單日匯出金額達3、4億美元。中央銀行的數據也顯示,美元指數昨天下跌了0.24%,而非美貨幣的走勢則是分歧。由於人民幣匯率單日貶值了0.05%,新台幣和韓元昨天都對美元進行了貶值,分別是0.07%和0.31%。然而,歐元昨天對美元則是大幅上漲了0.31%,而星元與日圓匯率也同時反彈,分別上漲了0.07%和0.05%。匯銀主管還指出,離岸人民幣匯率昨天一度貶破7.3關卡,這是拖累新台幣匯率收盤跌破32元整數大關的關鍵因素。儘管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這波激烈升息循環已經接近尾聲,但高利率還將維持一段時間,這也是近期美元指數仍位於105高點附近波動的原因之一。加上人民幣匯率的貶勢還未停止,新台幣匯率想要振作起來,還是有些力不从心。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期在美東接受專訪時,強調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並詳細解析產業發展及臺灣創新板的上市前景。他與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進行交流,探討T+1交易制度經驗,並與DTCC總裁Mr. Frank La Salla會面,深入了解美國從T+2過渡到T+1的交易結算制度。林修銘表示,臺灣證交所將透過多元化策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支持,並期待帶來更多國際投資機會,創建友善的外國投資環境。
臺灣證交所近期推出了「投資亮點新上線 答題送禮照過來」臉書抽獎活動,自活動開始以來,受到廣大投資人的熱烈迴響。為了持續加溫活動熱度,證交所宣布將從9月18日至24日舉辦第三波加碼活動。 活動參與方式非常簡單,只要追蹤證交所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在活動期間發布與「投資資訊中心」或「ESG InfoHub」相關的貼文,並描述瀏覽這些網站的心得,附上網站連結即可。當貼文按讚數達到20個時,參與者需截圖貼文頁面,並貼至指定活動貼文留言,按讚並公開分享該篇貼文,這樣就完成了抽獎的資格條件。 證交所表示,將從符合條件的參加者中抽出一位幸運者,獲得超商禮券300元。為了提供更好的投資服務,證交所啟用了「投資資訊中心」,這是一個整合了證交所官網、公開資訊觀測站與基本市況報導網站的平台,讓投資人能夠方便地獲取投資相關重要資訊。 此外,證交所還推出了全新的「ESG InfoHub」網站,這個網站整合了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資訊,並提供ESG商品、國內外資源及溫室氣體盤查等專頁,幫助投資人及企業更好地瞭解和使用ESG相關資訊。 證交所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這次抽獎活動,並分享如何善用「投資資訊中心」及「ESG InfoHub」網站。詳情請關注證交所官方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TaiwanStockExchangeCorp/)。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期與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共同踏上了美國的旅程,目的就是要深入瞭解美國證券交易結算制度的最新發展。他們特別參訪了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與總裁、執行長暨董事Mr. Frank La Salla進行了會面,對於美國從T+2過渡到T+1的交易結算制度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這次的參訪對於臺灣證券交易所來說,無疑是重要的學習機會。 林修銘在美東地區的參訪行程中,不僅與彭博媒體進行了專訪,還分享了台灣在ICT產業的領先地位以及完善的產業供應鏈,以及近年來ESG的發展受到國際的肯定。他強調,面對多元化的投資人結構,臺灣證交所不僅要滿足傳統策略,更透過教育訓練、主題式業績發表會以及海外拜會投資人等方式,提供更多元的支持和服務,希望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擴大臺灣的影響力。 此外,證交所近年來致力於優化產業類別,形塑特色亮點產業,並特別推出臺灣創新板,以鼓勵新經濟產業公司上市。林修銘認為,這是鞏固臺灣在全球資本市場地位的另一策略方向。 與此同時,證交所與DTCC的交流也是此次美東行的重要亮點。張振山、林修銘與La Salla的會面,讓La Salla特別將合影分享到他的個人社群網站,顯示了對台灣代表團的高度重視與認可。林修銘期待這次的訪問能為臺灣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國際投資機會,並強調通過與國際金融機構的直接對話,可以了解市場看法並獲得寶貴的反饋,從而創建一個更加友善的外國投資環境,吸引全球投資人關注並投資臺灣。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10月)將盛大舉辦2023年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為期五天的活動將於10月2日至6日在台灣金融研訓院二樓菁業堂開幕。這次論壇以「韌性×數位×永續 共創投資與財管新未來」為主題,將透過約40場專題演講及座談會,深入探討當前市場趨勢與投資機會。活動對象廣泛,歡迎金融業界人士及對投資理財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論壇將聚焦於投資者韌性、加密資產、可持續金融、防範詐騙、基礎投資知識、科技及數位金融等關鍵議題。其中,10月5日將由證交所主導,安排三場主題演講及一場專家座談,邀請來自研究智庫與證券投資實務界的專業人士,從多個角度探討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與潛在投資價值。 為了推廣金融教育並增進投資人保護,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多個單位合作,包括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台灣金融研訓院、退休基金協會、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等,共同籌辦此次論壇。證交所表示,這是為了集結各方資源,提供多元面向的講座,並促進國內外學者專家的交流分享。 過去數年,證交所均積極響應世界投資者週活動,並在10月第一周結合實體校園講座,向青年學子傳遞理財商品知識及反詐騙等觀念。今年則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希望讓更多民眾受益於普惠金融。 活動報名已經開放,對於有興趣的投資大眾或金融投資理財相關從業人員,可以免費報名參加。由於座位及名額有限,建議把握機會儘速上網報名。無法現場參與者,也可報名線上觀看直播。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活動網站(wiwforums.tw/)查詢。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與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近期前往美國,對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進行參訪,並與DTCC總裁、執行長暨董事Mr. Frank La Salla會面,探討台股實施T+1交易結算制度的可能性。這次美東行,林修銘也接受了彭博媒體的專訪,強調台灣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並透露證交所近年來的發展策略。以下是詳細報導:
林修銘在專訪中提到,台灣以其在全球ICT產業的領先地位和完善的產業供應鏈聞名,近年來ESG的發展也受到國際肯定。他強調,面對投資人結構的多元化,證交所不僅僅滿足於傳統策略,而是透過教育訓練、主題式業績發表會以及主動赴海外拜會投資人等方式,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的支持和服務,希望進一步擴大台灣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此外,林修銘也提到證交所近年來致力於優化產業類別,形塑特色亮點產業,並特別推出臺灣創新板,以鼓勵更多新經濟產業公司上市,這是鞏固臺灣在全球資本市場地位的另一策略方向。
在與DTCC的交流中,張振山、林修銘與La Salla進行了深入對話,了解美國如何順利從T+2過渡到T+1的交易結算制度。La Salla分享了其經驗,並強調其中挑戰與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對台灣代表團的高度重視與認可,La Salla還特地將他與台灣代表團的合影分享到他的個人社群網站。
林修銘表示,透過與國際金融機構的直接對話,證交所能夠了解其對市場的看法,並獲得寶貴的反饋。他強調,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創建一個更加友善的外國投資環境,吸引全球的投資人關注並投資台灣。
全球IC通路龍頭文曄科技(3036)最近搞出大新聞,竟然要以38億美元(約新台幣1,212億元)的現金,把加拿大商Future Electronics(台灣創先電子)給收購了!這一來,三年前大聯大(3702)收購文曄股權的舊事又重新浮上台面。大聯大則是強調,他們是基於財務投資的規劃,遵守當年所提的「四不一會」的保證,至今仍是文曄的股東,對文曄的營運沒有影響,絕無惡意。 這個大動作讓市場都震驚了,文曄、祥碩、大聯大15日都分別大漲9.96%、8.6%及2.23%。這不僅是因為文曄的收購案,還因為市場對於IC通路的未來前景充滿期待。 記得2020年1月,大聯大收購文曄三成股權時,可是提出了「四不一會」的五大保證,包括不推派董事代表、不再加碼、不會與第三方合作表決或召開股東臨時會、不對外徵求委託書參與表決的「四不」,及會依法參加股東常會「一會」等承諾。大聯大強調,這些承諾他們都一直遵守著。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文曄的前五大股東中,大聯大持有19.97%的股份,祥碩19.28%,鄭文宗2.76%,許文紅0.52%,高新明0.5%。看來大聯大在文曄的股權結構中可是占有相當重的份量。 近期來,IC通路市場因為庫存去化告一段落,讓市場對於第一季的營運谷底有所預期。大聯大預估,第二季起需求開始回溫,第三季營收估季增4.7~11%,並看好整體下半年略優於上半年,上下半年營收比為49:51。在AI伺服器方面,已經開始出貨相關零組件,需求非常旺。 大聯大表示,他們積極經營AI伺服器相關領域,包括繪圖處理器(GPU)、主機板中央處理器(CPU)、高速I/O輸入輸出系統、電源零組件及網路控制介面(Networking Interface Controller)等。雖然AI伺服器會排擠到一般伺服器,但Server應用將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出現季季高的增溫走勢,後市看俏。
文曄砸重金收購加國通路商市值暴增,證交所密切關注財務支應
近日,市值僅有650億元的台灣公司文曄,驚人地宣布將斥資1,212億元現金收購加拿大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這一決策讓市場為之驚艷,也讓人不禁好奇「這筆錢從哪裡來?」
據台灣證券交易所14日公布的消息,文曄已向證交所表達了關於財務支應的規劃,並表示增資已經有相關規劃。證交所將密切關注此事,並對未來文曄的財務狀況保持高度關注。
市場法人分析,文曄先前被大聯大惡意收購,目前持股19.97%,並成功引進祥碩作為「白衣騎士」,持股為19.28%。然而,大聯大仍持有近二成持股,對文曄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此次收購,文曄可能會再次向「友善」投資人發出招手,一方面挑戰最大IC通路,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稀釋大聯大的持股,實現「一魚雙吃」。
證交所對此次收購表示樂觀,認為這是好事,未來台灣可望再增加一家國際級重量公司。但對於文曄的財務支應能力,證交所也強調將會密切關注,並相信增資主管機關會嚴格把關。
据悉,文曄的籌資方式可能包括發行可轉債、國內現金增資、海外發行存託憑證(GDR)等。無論如何,文曄的這一重大決策都將對台灣股市產生重要影響,我們將繼續關注其後續發展。
為了讓上市公司的老闆們更加了解重大訊息、資訊申報和相關法規,臺灣證券交易所決定來個大動作!從10月13日開始到11月28日,將會舉辦一系列的上市公司業務宣導會,一共是八場,時間從現在開始到9月28日都還可以網路報名呢! 10月13日,我們的台北場就先開始了,接下來台北場還有11月13日、11月27日和11月28日這三場。中南部場次也不少,包括10月26日的台南場、10月27日的高雄場、11月20日的台中場和11月21日的新竹場。 這些宣導會會有證交所的人員親自上場,為大家解說重大訊息和暫停交易的知識,還有近期法規的修正重點、年度資訊申報的修正重點,還有實際的申報案例和常見問題解答。另外,公司治理規章的修正和相關實務也會被詳細說明。 這樣的活動對上市公司來說可是大好機會,好好把握這些會議,對於了解和遵守法規,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都大有幫助啊!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期踏上了美國之旅,與當地兩大交易所進行了會面,並順利拜會了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的高層。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DTCC請益,了解美國即將實施的「T+1」結算制度相關經驗。
「T+1」結算交割制度是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的焦點,美國預計明年5月將正式實施此制度。為了做好準備,臺灣證交所特別選擇了DTCC這樣的市場基礎設施領導者進行交流。DTCC總裁、執行長暨董事Frank La Salla在會面中強調,DTCC始終致力于保護全球金融市場,並不斷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客戶能夠獲得最大的價值。
Frank La Salla對於與臺灣證交所的交流表示期待,他希望能夠分享更多有關美國加速實施「T+1」結算交割的重要措施,以及如何進一步降低風險和提高市場效率的經驗。這次會面對於臺灣證交所來說,是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一步。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奠定資本市場永續發展的基石,與政治大學攜手合作,首度開設學分課程,讓學生能夠無縫接軌證券市場。這項產學合作計劃於12日舉行開幕式,由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和證交所副總謝俊欽共同致詞,強調課程的重要性和對學生的期望。 這門課程涵蓋了證券市場概況、上市發行、交易制度、市場監理、商品研發及資訊資安等六大主題,由證交所各部門的專家擔任業師,將專業知識和實務經驗傳授給學生。課程內還包含了當紅的指數商品及碳權交易議題,讓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市場趨勢。 除了增強學生的金融知識,這門課程也強調碳治理理念,希望培養更多認同淨零永續重要性的人才,幫助企業實現永續轉型。學生透過這個課程,可以將學校所學理論與業界實務結合,進一步了解市場運作和發展趨勢,並與業界建立聯繫。 政治大學作為台灣文法商領域的頂尖學校,長期以來培養了無數優秀的金融、證券及管理人才,是業界徵才的首選。證交所與政大之間的關係深厚,目前超過2成的證交所員工來自政大。 證交所擔負著維持市場秩序和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責大任,需要各領域專才的共同努力。政治大學則在培養人才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幕後功臣。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證交所正積極推動數位轉型,成為金融界的數位領頭羊。 未來,證交所與政大將繼續深化產學合作,共同推動金融資訊安全、金融科技發展及金融創新等領域的發展。透過教育推廣和人才培育,期待能夠孕育出業界所需的跨領域技能與創新能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天宣布,中福公司(股票代號:1435)已經完成財報重編並重新公告111年度及112年第一季的財報,同時也補發了112年第二季的財報。自9月14日起,中福公司的股票將恢復交易。另外,昶虹公司(股票代號:2443)因未依公認會計原則編製財報,自同日起將停止股票交易,而13日的股價應聲大跌至跌停價2.8元。 證交所指出,中福公司先前因111年度及112年第一季的財報分別獲得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查核報告和無法表示結論的核閱報告,且未在法定的規定期限內公告申報112年第二季的財報,因此自4月10日起股票停止交易,之後在5月18日及8月17日又因併案關係再次停止交易。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後,中福公司於9月11日重新編製並公告了111年度及112年第一季的財報,並補發了112年第二季的財報。這次公布的財報已經沒有保留意見的查核報告或保留結論的核閱報告,因此從9月14日起,中福公司的股票將恢復正常交易。
台積電(2330)這家大廠要發放季季配息啦!14號就要開始除息,而且這次可是3元,創下新高紀錄呢。不過,這個好消息對台股指數來說,預估會帶來24.93點的影響哦。 最近外資對台積電可是沒有手下留情,13號又賣了2,390張,連續七天都賣超,壓力真的是挺大的。但是,我們的專家黃文清副總經理和陳奕光董事長卻都對台積電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們認為,蘋果新機的發售對台積電的營收是個好訊號,再加上CoWoS先進技術的領先地位,台積電的填息行情應該會很旺。陳奕光董事長甚至預測,台積電有可能在本周內就填完息。 13號那天,台積電的棄息壓力真的很重,最後一筆交易就賣出了5,219張,一下就壓低了3元,股價從544元直接跌到541元,成交量稍微減少了點,只有16,543張。 從7月18日開始,外資就開始對台積電進行波段賣超,到9月13日為止,一共賣超了13.51萬張。如果未來外資決定回頭加碼,台積電的股價有機會重新上漲。陳奕光董事長還提到,台積電目前的本益比(PE)是17倍,但如果以明年的獲利來看,PE將會降到13倍。相比之下,輝達和蘋果的PE分別是22~23倍和26~29倍,所以台積電未來的評價空間還是挺大的。
台灣證交所為了奠定台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基礎,同時加強培育證券人才,首度與政治大學合作,開設了專業的學分課程,幫助學生順利融入證券市場。在12日的課程開幕式上,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和證交所副總經理謝俊欽都上台致詞,介紹了課程的來龍去脈、內容安排,並對學生們寄予厚望,希望他們未來能成為台灣資本市場的支柱。這次合作對證交所來說,意味著與母校的深厚淵源再結實一層,因為現今證交所超過二成的員工都來自政治大學。作為維護市場秩序和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機構,證交所正積極迎接數位化時代的挑戰,打造嶄新的「數位科技驅動證交所」,成為金融界的數位領頭羊。未來,證交所與政大將以這個學分課程為基礎,持續深化雙方的產學合作,在金融資訊安全、金融科技和金融創新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數位轉型是趨勢所趨,證交所將結合自身的實務經驗和政治大學的資訊科技力量,透過教育推廣和人才培育,培養出業界所需的跨領域技能和創新能力。這門課程的內容涵蓋了證券市場概況、上市發行、交易制度、市場監理、商品研發和資訊資安等六大主題,由證交所各部門的專家擔任業師授課,分享專業知識和實務經驗。此外,課程還包含了當紅的指數商品和碳權交易話題,並邀請證交所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和「臺灣碳權交易所」介紹相關知識,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金融知識,也將碳治理的理念融入教育當中,未來希望培育出更多關注淨零永續的人才,成為企業永續轉型的推手。對於學生來說,這也是一個與業界直接互動的機會,將學校所學的理論與實際運作結合,更深入地了解市場發展趨勢,並與業界建立聯繫。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發布了8月份上市公司的營收報告,揭示了市場上的熱門產業與衰退產業。報告顯示,建材營造業、觀光餐旅業以及綠能環保業在8月份的營收表現亮眼,成為三大成長產業;而航運業、運動休閒業以及油電燃氣業則成為衰退產業的代表。
在這三大成長產業中,觀光餐旅業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將有所緩慢。這主要是因為跨境旅遊的需求增加以及疫後旅遊市場的復甦。不過,對於綠能環保業來說,它顯示出了長線的趨勢,並且長期業績預期將持續成長。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8月份上市公司的營收總計達到3.08兆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661億元,減幅為7.9%。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有419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563家。
若將時間拉長至前八月,上市公司的營收總計為23.47兆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95兆元,減幅達11.1%。在這段時間內,營收成長的公司共有346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636家。
對於營收成長的主要產業,除了觀光餐旅業外,還包括汽車工業和生技醫療業。這些產業的成長主要受益於市場的需求增長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航運業、塑膠工業以及油電燃氣業則是衰退的主要產業,這反映了市場對這些產業的需求減弱。
報告指出,建材營造業的營收增長主要是由於建案完工認列工程收入帶動。觀光餐旅業的增長則是因為跨境旅遊需求大增以及疫後客流量復甦。而綠能環保業的增長則是因為工程案件陸續開工,並按進度認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