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指數公司新創的「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等權重指數」自8月7日上線,這個指數主要是為了表彰那些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出色,同時股息優異的中大型股。從數據來看,這個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中有八檔是電腦及週邊設備股,而且有九檔是AI概念股,顯示了AI股在市場上的熱度和高股息的價值。
具體來說,這個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包括光寶科、仁寶、佳世達、華碩、微星、廣達、京元電子、神基、緯創及智易。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佳世達不具法人認定的AI概念股。這個指數是由台灣指數公司編制,並已經授權兆豐投信發行兆豐ESG永續高股息等權重(00932)ETF,預計自8月15日開始募集。
這個指數的計算基於上市上櫃普通股,並經過流動性檢驗,再結合現金股利、動能、財務穩定度及市值等篩選指標,最後以股利率擇優選取50檔股票。每年4月和10月進行成份股的定期審核,並利用歷史資料模擬指數編製規則進行指數回溯,累積報酬率、夏普比率和殖利率指標均優於加權指數及臺灣全市場指數。
根據證交所公布的數據,6月的定期定額交易ETF交易戶數排行中,涵蓋股息或永續相關主題的ETF有五檔,戶數合計達448,473戶,這也反映了國內投資者對於股息或永續相關主題的興趣。台灣指數公司表示,這個指數的成份股除了具有永續和高股息的特色外,還透過等權重加權方法平均分散投資,以降低集中性的風險,並提供投資人一個更有效率且具分散性的投資工具。
【金融新聞】 近期,台灣金融股因多項因素而受到法人關注,成為市場上的亮點。以下是一些關於台灣金融股的最新動態: 1. 股息入帳、美國升息接近尾聲,海外債券未實現虧損減輕,以及總統大選的展開,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金融股具有政策作多的想像空間。 2. 7日,富邦金漲幅逾1%,成功站回5日線,而14檔大型金控股中,有13檔收紅。其中,元大金(2885)、國票金(2889)、國泰金(2882)等三檔更是近五日法人積極回補的標的。 3. 群益投顧分析,去年全球主要央行的強力升息導致股、債評價大跌,加上防疫險巨額理賠,對金融類獲利表現造成衝擊。但今年升息接近尾聲,近期台股萬七關卡震盪對壽險投資收益來說,是「大補丸」。第三季為股息入帳旺季,預計7月金控公司獲利表現不差,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等為可留意重點股。 4.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科技產業受制庫存去化,加上貨櫃三雄獲利衰退,整體上市公司獲利衰退。但金融股擺脫防疫險理賠,又有投資收益挹注,全年獲利逆勢成長,支撐全年上市公司獲利。第四季將進入總統大選關鍵時刻,金融股向來是政策作多標的,吸引法人低接。 5. 永豐優息存股ETF經理人張怡琳認為,近期台股漲勢以科技類股為主,金融股相對漲幅較小。與台股連動性高的美股走勢,科技類股進入漲多之後進入高檔整理,國際貨幣基金(IMF)上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市場對於景氣軟著陸的預期升高,均有助於金融股迎來補漲行情。 6.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自營投資收益、承銷兩大業務表現均比去年來得佳,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為363.94億元,成長97.23%。 7. 元大金旗下核心子公司元大證為國內券商龍頭,獲利持穩表現,近五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共計買超1萬4千張,成為14檔金控股當中,買超張數最多個股。
台灣創新板指數再添新血!為表彰台灣創新性事業的投資表現,台灣指數公司最新編制的台灣創新板指數正式發布,這個指數每月都會進行成份股的定期審核,這次共新增了五檔成份股,分別是倚天酷碁-創(2432)、錼創科技-KY創(6854)、雲豹能源-創(6869)、泓德能源-創(6873)及走著瞧-創(6902)。 台灣指數公司表示,為了配合政府政策鼓勵創新事業發展,以及母公司證交所推動創新板,特別編制了這個指數,以匯聚創新上市聚落。這個指數的基期是8月4日收盤,當日指數收在5,035.76點,比基期上漲了35.76點,漲幅達0.72%。 從8月7日起,台灣創新板指數將每五秒計算並傳輸發布一次盤中即時指數,讓投資者能夠更即時地掌握創新板公司的股價走勢和發展趨勢,提升市場能見度。 這個指數以上市普通股為指數母體,從中篩選前一個月底已掛牌的創新板股票,並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權重,來表彰台灣創新性事業的投資表現。隨著創新板公司家數的增加,這個指數的範圍也將不斷擴大,預計9月將納入證交所與富時合編的台灣指數系列及台灣高股息指數母體。 台灣指數公司參考國際作法,編制了這個涵蓋所有創新板公司的台灣創新板指數,幫助投資者聚焦創新板公司的發展趨勢和股價變動。這五檔成份股分別屬於電腦及週邊設備、半導體、綠能環保和數位雲端等產業類股,顯示了創新板在多個領域的發展潛力。
臺灣證交所今年來可說是忙得不亦樂乎,積極打國際盃,準備在下半年啟航一場重磅引資活動。這次活動從9月11日開始,將展開為期九天的美國行,這也是自新冠疫情以來證交所首次踏足美國。他們將前往紐約、波士頓等地,拜會重要的交易所,並與機構法人會面,力圖吸引外資投資台股。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後,非常積極地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為今年訂下了四大重點計畫。這四大重點計畫分別是形塑特色產業聚落、促進新創聚市發展、重啟全球引資、以及強化外國企業招商。其中,形塑特色產業聚落的重點放在數位雲端、綠能環保、運動休閒等產業,並聯手打造主板及創新板聚落。而促進新創的焦點則是創新板IPO申請,預計今年將有突破性成長的家數。 外資是台股的重要資金來源,證交所表示,透過深化與重要機構投資法人之間的鏈結,主動出擊造訪,提供資本巿場發展的重大策略與因應國際趨勢,這樣可以吸引外資來台投資。同時,他們也安排拜會國際主要交易所,鞏固友好關係的國際軟實力。 從上半年到下半年,證交所的招商引資活動持續進行。上半年,他們與證期局、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在東北亞、東南亞進行引資活動,包括與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同赴新加坡,以及與台灣指數公司、元富證券、永豐金證券等共同舉辦引資活動。下半年則將聚焦於9月的美東行,明年則規畫訪問歐洲和英國。 在招商方面,由於越南的台商眾多,加上證交所今年在越南設立辦事處,上半年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董事長林修銘分別在越南進行招商行。此外,還有泰國、馬來西亞行,與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及兆豐證券前進泰國,與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赴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等地招商。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響應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與櫃買中心攜手合作,在公司治理中心網站的確信機構專區推出了無紙化申請作業系統。這項新系統預計從10日起正式上線,將為確信機構及人員的認可申請作業帶來便利。從此,申請作業將可透過線上進行,申請者只需在線上填寫申請書並上傳相關附件,過程簡便快捷。而經過認可的確信機構及人員名單也將自動在系統中展示,讓資訊更為透明。 這項措施是基於金管會「2013強化我國公司治理藍圖」中的具體措施之一,旨在形塑公司治理文化、促進股東行動主義、提升董事會職能、揭露重要公司治理資訊及強化法制作業。該藍圖中提到,要整合協調民間資源,成立公司治理中心,並指定證交所設立此中心。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目標,證交所積極落實節能減碳行動,無紙化申請作業系統的推出,不僅提升了作業效率,也對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上市上櫃公司永續報告書確信機構管理要點」,要求確信機構及人員的認可作業需通過紙本申請書及附件進行,未來則將轉向線上無紙化作業,進一步簡化流程。 未來,確信機構在提出申請時,需先至公司治理中心網站的「確信機構專區」註冊帳號,以英文簡稱作為專屬帳號。這將為確信機構的申請作業帶來更加便捷的體驗。
臺灣證交所今年來勢洶洶,積極打開國際市場,特別是下半年將推出一系列重磅引資活動。從9月11日開始,將展開一個为期九天的美國行程,這是自新冠疫情以來證交所首次踏足美國。此次行程將帶領我們穿梭於紐約、波士頓等地,拜會重要的交易所,並與機構法人進行深度交流,力圖吸引更多外資投資台股。
這次的國際行動,是董事長林修銘上任後積極推動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具體行動。他為今年推動的台灣資本市場角逐國際盃訂定了四大重點計畫,包括形塑特色產業聚落、促進新創聚市發展、重啟全球引資、以及強化外國企業招商。
在形塑特色產業聚落的計畫中,證交所將聚焦於數位雲端、綠能環保、運動休閒等產業,聯手打造主板及創新板聚落。而促進新創發展的焦點則集中在創新板IPO申請,預計今年將有突破性的成長家數。
證交所強調,外資是台股重要的資金來源。透過深化與重要機構投資法人的合作,主動出擊造訪,提供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策略與因應國際趨勢的方案,將能吸引外資來台投資。此外,證交所還將安排拜會國際主要交易所,鞏固友好關係,提升國際軟實力。
在招商引資方面,證交所的活動從上半年延伸至下半年。上半年,證交所與證期局、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在東北亞、東南亞進行了多場引資活動。下半年則將聚焦於美東行,明年則規畫訪問歐洲和英國。
在國際市場的招商方面,由於越南台商眾多,加上證交所今年在越南設立辦事處,上半年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和董事長林修銘都曾赴越南招商。此外,還有泰國、馬來西亞行動,與當地會計師事務所及證券公司攜手進行招商說明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表示,高雄市在台灣的碳排放中佔有20%,且列管的高碳排企業有90家,涵蓋石化、鋼鐵等產業。為了推動「淨零轉型」,高雄市與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合作,出資6億元成立碳交易所,並由國發基金出資4億元,以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陳其邁市長積極爭取將碳交易所總部設於高雄,未來計劃南北據點營運,以帶動產業綠色轉型。
羅達生強調,高雄的碳排放量高達全國的五分之一,90家高碳排產業主要集中在石化、鋼鐵及港區港灣業。他認為,若要達到淨零排放,上游產業必須先做好轉型,這也是設立碳交易所總部於高雄的必要性和指標意義。除了淨零轉型外,透過科技取得碳權,也將提升南部地區企業的營運價值,並帶動整個碳中和產業鏈的發展。
羅達生進一步指出,預計明年上半年將開始進行碳權交易。另外,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10月試行上路,雖然初期不需繳費,但進口商需提交碳排放數據。高雄輸往歐盟的鋼鐵業及金屬扣件業已開始準備提交碳盤查報告,並得到工業局的輔導。氣候變遷署副主任黃偉鳴也提醒,CBAM的免費核配制度將於2024年後變為拍賣制,每噸碳費約100歐元,但大多數產業可免費核配,僅少數需要支付。
根據經濟部統計,CBAM將管制248項產品,台灣負責212項,以鋼鐵製品為主。台灣政府將與產業共同努力,應對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以促進產業的永續發展。
台灣證券交易所積極響應全球淨零碳排目標,展開實質的節能減碳行動。為了落實無紙化作業,與櫃買中心攜手於公司治理中心網站上,特別為確信機構專區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無紙化申請作業系統。這項新系統自8月10日起正式啟用,預期將大幅提升申請效率,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根據證交所的說明,未來確信機構在提出申請時,將需要先至公司治理中心網站上的「確信機構專區」頁籤進行操作。在「申請與申報」項目下,點選「註冊帳號」並使用英文簡稱來設定專屬帳號。而那些已經在確信機構專區上揭示的機構及人員名單,則不需要再次輸入或調整資料。
此外,為了方便確信機構參加進修課程,證交所還在「確信機構訓練課程辦理單位」網頁上公布了符合條件的辦理單位名單。這個網頁的連結是:https://cgc.twse.com.tw/agencyCourse/listCh。透過這個網頁,確信機構可以輕鬆查詢並選擇合適的進修課程,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
近年來,為了幫助上市公司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並加強對永續發展的關注,主管機關不斷發布各種公司治理藍圖、評鑑指標以及宣導活動,逐步引導企業建立相關制度。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許多關於提升公司治理品質的量化數據都顯示出進步的趨勢。 在「股東會召開」方面,隨著電子投票的實施,所有上市公司股東常會都採用逐案票決,超過9成的公司在股東常會當日就申報了逐案票決的結果。而股東會議事手冊及股東會年報的申報時間,平均比法令規定的期限提前了許多。 至於「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截至今年6月30日,已有729家上市公司設置至少一名女性董事,830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席次不低於三分之一。未來,將按照「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的相關規定,完成設置工作。 在「資訊揭露」方面,今年2月底前,有197家上市公司申報了前一年度的財務報告,比去年增加了17%。為了提升資訊揭露品質,強化英文資訊揭露並與國際接軌,證交所已逐步規範上市公司申報英文版的股東會議事手冊、會議補充資料、股東會年報及年度財務報告,從今年開始,上市公司應全面申報相關英文資訊。 更多相關的公司治理統計數據,可以至公司治理中心資料庫專區(c gc.twse.com.tw/)進行查詢。
【台北訊】今(1)日,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宣布,依據相關規定,伊雲谷(6689)及視陽(6782)兩家公司自即日起取得信用交易資格,並開始進行融資融券交易。這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新聞,讓我們來詳細了解這兩家公司首日取得信用交易資格的表現。 根據證交所發布的消息,這次伊雲谷和視陽的信用交易資格取得,是基於「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2條及「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21條的規定。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將能夠提供融資融券服務,進一步豐富市場交易手段。 首日交易結果顯示,伊雲谷的股價在取得信用交易資格後,下跌了1.77%,收盤價為139元。不過,成交量並未見明顯增加。而視陽則表現不同,股價上漲1.1%,收盤價達184元,成交量也略有上升。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伊雲谷和視陽的信用交易資格取得,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們的加入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的交易選擇。同時,這也反映了臺灣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即不斷推動市場多元化和金融服務的深化。 總結來說,伊雲谷和視陽今日取得信用交易資格,並開始進行融資融券交易,這是臺灣證券市場的一大步驟。未來,這兩家公司將如何發展,市場表現將如何,都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台灣集中市場的證券戶開戶人數(總歸戶)創下新高,達到1,233.76萬人,月增逾5.35萬人。這個數字不僅刷新了歷史紀錄,也反映了台灣資本市場的活躍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3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新增開戶數達3.6萬人,占比高達67%,顯示台股投資人結構正在逐漸年輕化。
從5月份開始,台股表現強勁,成交值不斷攀升。7月份,台股集中市場的成交值更是飆升至8.1兆元,為近23個月來的最高水平。內外資齊步回流,上市櫃公司股息發放旺季的到來,以及證券劃撥帳戶餘額的創新高,都對股市的活躍度產生了積極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證券商曾大規模進行停滯戶註銷,當時開戶數從1,228萬7,369戶減少至1,194萬9,486戶。然而,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開戶數不斷攀升,並成功突破歷史新高。
按年齡層來看,7月底累計開戶數分別為0~19歲42萬8,644人、20~30歲151萬6,765人、31~40歲203萬913人、41~50歲242萬6,390人、51~60歲225萬169人、61歲以上359萬3,041人及法人91,687人,總計開戶數達1,233萬7,609人。
與6月份相比,各年齡層新增開戶數也有所增加,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新增數量最多,達36,099人,占比高達67%。這一數據再次證明了台股投資人結構的年輕化趨勢。
在性別結構方面,過去台股投資人結構以女性為主,但近年來,這一結構也發生了變化。31歲以上的投資者中,女性仍佔多數,但30歲以下的投資者中,男性投資者的數量開始上升,顯示男性投資者在台股市場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增強。
2023年真的是台灣資產管理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來看看,過去20年,ETF可是從無到有,穩步發展,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環。雖然主動基金和傳統產品還在進行,但這些都是市場多元化的表現,各有各的策略和優勢。從2019年開始,境內基金規模就超過境外基金,到今年6月底,整體規模已經突破5兆元大關,其中ETF就佔了2.7兆元,這個成長速度真的很驚人! ETF的發展可不容易,它可是與複委託平起平坐的強者。這都要歸功於ETF在第一個1.0時代所創造的「4×4×4×4」大格局。首先,ETF涵蓋了「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四大資產類別。接著,「原型、槓桿、反向、smart beta」這些策略,特別是近年來市場對smart beta產品的偏愛,讓ETF更加多元。再加上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這些主管機關在法規和政策的開放,以及「零股、存股、ETF、App」這四大關鍵機制,共同推動了ETF的熱絡發展。 這20年來,ETF的崛起不僅代表著台灣跨證券、投信領域產生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也解決了小資族和投資者的多種需求。零股的開放讓小資族也能夠參與市場,存股則能夠減少行情波動的影響。而ETF的標的分散特點,以及App的數位化和智能化,都讓交易更加便利。 然而,隨著ETF超過200檔,投資者面臨的選擇也變得更多,導致了選擇上的困擾。現階段,ETF規模超過一半集中在債券,超過八成的受益人持有台股,超過500萬的投資人則是配息族。因此,我們應該鼓勵投資者從「交易導向」轉向「配置導向」,從「配息族」變成「配置族」,讓投資更加理性和長期化。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為了幫助上市櫃公司實現減碳淨零目標,並強化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金管會特別對「年報準則」和「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進行修正。這次修正主要包括兩大新規定:一是放寬溫室氣體確信意見的揭露時點;二是增訂上市櫃公司必須揭露溫室氣體減量基準日、減量目標、策略及行動計劃。 對於溫室氣體確信意見的揭露時點,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由於實務上難以在2023年年報刊印前完成溫室氣體確信,因此修正了年報附表,允許上市櫃公司在年報中只揭露截至刊印時的確信情況。此外,為了讓上市櫃公司未來能順利接軌永續資訊揭露,增訂了年報附表在完成合併財務報告的溫室氣體盤查揭露年度,同時也要揭露溫室氣體減量資訊。 以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為例,他們將於2025年揭露2024年度的盤查資訊及當年度的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劃。高晶萍強調,為了幫助上市櫃公司遵守新規定,證交所將在公司治理中心網站提供最佳實務參考範例。 最後,金管會也規定,2024年資本額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可以提前在股東會召開日前14日申報年報。這樣的規定將有助於提升上市櫃公司的透明度和效率。
【台北訊】近期外資股利收入豐厚,不斷匯出台灣,對新台幣匯率造成壓力。昨日(1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再度下跌,貶值8.8分,收在31.518元,創近九個月新低,並失守31.5元關卡。外資雖然在台股市場買超,但股利匯出持續,估計單日匯出金額超過9億美元,導致美元需求大於供給,匯率在盤中最低時貶至31.52元,最多貶值9分。 台股方面,昨日終場上漲67點,收在17,212.87點,成交量達3,815億元。根據證交所資料,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買超81.3億元,但外資在匯市上仍呈現淨匯出狀態。市場分析師指出,主要亞洲貨幣普遍貶值,新台幣匯率只是順應國際金融趨勢,中央銀行並未積極介入市場。 不過,在匯率貶破31.5元後,出口商積極拋售外匯,與外資形成對抗,使得匯市成交量擴增至19.145億美元。央行統計顯示,昨日美元指數上升0.35%,主要亞幣普遍對美元挫跌,其中韓元單日貶幅達0.72%,表現最為疲弱。日圓和人民幣匯率分別貶值0.38%和0.26%,新台幣貶值0.28%,星元貶值0.2%。
樂迦再生(6891)這家生技新秀,最近可是搖身一變,成了創新板市場的新軍!這家由台灣三顧、日本日立集團等重量級企業與國發基金合資成立的細胞治療CDMO公司,在7月31日正式送件申請股票上市,成為今年第四家申請創新板的公司。這個新鮮人來頭不小,不僅是台灣生技CDMO國家隊的成員,更是政府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的重要力量。
樂迦再生從2020年10月15日成立,到2022年7月12日掛牌興櫃市場,短短幾個月內股價就大漲,7月31日收盤時,股價達37.55元,大漲4.71%,收盤均價為37.86元。公司董事長是何弘能,總經理則是林世嘉,兩位領軍人物都帶來強大的專業背景和經驗。
樂迦再生的最大股東是台灣三顧,持股15%,國發基金持股13.96%,而政府小金庫之一的耀華玻璃也持股12.46%。此外,台灣日立持股5%,俊貿國際與法人代表吳振隆各持股2.5%。這些強大的後盾,讓樂迦再生在細胞治療產品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的領域裡,更加穩固。
樂迦再生從成立之初就專注於細胞製程的發展和布局,整合台日資源和技術,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及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為核心發展主軸。公司還取得了日本CellFiber亞洲獨家授權的「高效細胞封裝擴增培養技術」,大幅縮減製造成本,讓更多病人受惠。
台灣證券交易所對於樂迦再生的申請表示歡迎,強調創新板的存在,就是為了鼓勵那些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公司進入市場,提供多元且友善的籌資環境。樂迦再生的加入,不僅為創新板增添活力,更是台灣創新經濟地位的提升。
樂迦再生期望透過整合台灣蓬勃的生醫資源,加上亞洲樞紐的地利之便,拓展國際生醫商機,打造亞洲再生醫療生態系,將台灣細胞治療推向全球。這家新軍的崛起,無疑將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新的希望和機遇。
台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於8月24日盛大舉辦「證券業永續發展轉型策略宣導座談會」,這場座談會將聚焦於未來證券業的永續發展方向,並邀請業界重量級人士共襄盛舉。會議將在台北君悅酒店3樓的凱悅廳隆重開幕。 為了確保座談會的質量,參與人員限證券商總公司的董監事以及高階主管,並且每家券商可報名2至3位代表。報名時間從7月26日開始,至8月16日截止,採用線上報名方式,讓更多業界人士有機會參與。 會議當天,將有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親臨致詞,展現對證券業永續發展的關注與支持。此外,還將有實力派講者陳思寬,擔任永豐金控董事長的他將主講「以永續金融助攻台灣淨零」主題,強調金融業在環境永續發展中的角色。同時,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執行董事趙永潔將帶來「分析與評估氣候變遷及ESG風險」的專業分享,讓與會者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證期局證券商管理組組長黃錫和也將以「證券業永續發展轉型法令遵循架構」為題,介紹相關的法令遵循架構,幫助業界了解並遵守相關規定,促進整體證券市場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這場座談會不僅是台灣證券交易所對業界的一次重要呼籲,也是對未來證券業發展方向的一次深度探討。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座談會能為台灣證券業帶來新的啟示與動力。
臺灣期交所自103年起,就開始了「台灣少年足球聯合捐贈活動」,這個活動不僅是對足球的熱愛,更是對台灣足球未來的一種投資。我們與證交所、集保結算所以及寶成集團攜手,每年都會捐贈50萬元給屏東縣的四所國中少年足球隊,今年更是捐出了200萬元,這樣的持續支持,已經深耕台灣足壇將近十年了。
每年,我們還會辦理「台灣少年足球聯誼賽」,讓屏東縣的瑪家國中、來義高中國中部、東港高中國中部,以及長治國中的足球小將們有機會切磋球技,以球會友。今年,第九屆的聯誼賽就在屏東縣立瑪家國中熱鬧開踢,最終長治國中奪得了冠軍。
這次比賽,我們的主辦單位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集保結算所副總經理陳光輝、寶成集團裕元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義男,以及四家捐助企業的30餘位員工,都從台北、台中兩地來到屏東瑪家國中,為這些足球少年們加油打氣。
吳自心董事長表示,因為偏鄉地區的體育資源比較缺乏,所以期交所決定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大家攜手捐贈,希望為台灣足球埋下十年深耕樹人的種子。未來,期交所也將繼續以實際行動來落實企業關懷理念,為社會注入向上向善的能量,落實ESG精神。
除了捐贈金錢,四家捐贈企業還聯手捐出了200萬元,用來支付足球教練費、集訓及參賽等基本訓練費。由於瑪家國中的操場跑道和足球草地球場年久失修,為了確保球員在練習中的安全,瑪家國中向教育部體育署和屏東縣政府申請補助,但經費還有短缺。得知這個消息後,期交所立刻邀請證交所、集保結算所三方各捐贈50萬元,總計150萬元,讓工程得以圓滿竣工。
這四所國中在獲得資助後,在各層級的賽事中也屢創佳績。瑪家國中勇奪全國協會盃國男組第二名,來義高中國中部在屏東縣中小聯運榮獲亞軍,東港高中國中部在全國協會盃U19摘下季軍,而長治國中在Young Asian Spirit Games中則踢出了季軍的好成績。
【臺灣金融新聞】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公布的6月ETF定期定額人數成長力道驚人,其中以季配高股息ETF為主力,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等ETF受益人數增加上萬人次。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的受益人數增加近萬人,月增26.6%,連續七個月均月增雙位數,今年以來人數成長超過3倍,成為市場焦點。 證交所統計顯示,6月定期定額戶數最多前十名ETF基金普遍呈現成長趨勢,民眾「存個股不如存ETF」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元大台灣50ETF作為33個月冠軍,其成份股涵蓋台積電、玉山金、中華電、台達電等證交所定期定額20大熱門個股,即將成為首檔突破20萬人定期定額的ETF。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人數連續11個月正成長,連續七個月月增率達雙位數,今年以來成長358%,持續吸引投資人關注。該ETF將本益比與營運穩定度納入選股指標,自去年第三季改為季配以來,定期定額人數持續成長,今年以來至6月底,其含息報酬率27.2%,優於台股ETF平均,年化配息率也有6.4%水準。 台股本周周線收紅K,即將挑戰前波高點,8月1日當周共有11檔台股ETF創下收盤價新高,其中七檔是台股高息ETF,讓存股族笑逐顏開。市場法人預期,聯準會升息近尾聲,將帶動全球股市全面走揚,外資回流新興市場,投資人可持續期待高息股資金浪潮帶來的績效紅利,並選擇高股息ETF基金分散風險。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為了增加創新板上市公司的首次上市承銷(IPO)多元性,將採取新措施,讓更多合格投資人能夠參與認購。從8月7日起,創新板IPO將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詢價圈購方式,而是增加全數競價拍賣、部分競價拍賣以及部分公開申購等多元承銷方式。
這項新措施是基於券商公會對相關法規的修訂,證交所將與券商公會共同推動,預計將於8月7日正式上線。未來創新板公司將可以與證券承銷商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IPO方式。
為了落實這項新政策,證交所已舉行線上說明會,詳細介紹了新的承銷方式及相關法規。未來適用的標的包括初次上市股票、轉換公司債(特定條件除外)、創新板初上市股票以及其他適用情況。
競價拍賣採用美國標(複數價格標),價高者得,得標者需按投標金額認購,並規定每一得標人最高得標數量不得超過該次公開銷售的10%。
競價拍賣的參與對象包括成年中華民國國民、本國法人、投資信託基金、得投資證券之華僑及外國人政府基金等,但有一些特定對象如發行公司、投資者、公司高層等則不可參與。
投標方式將通過有價證券競價拍賣系統進行,投標後投標單不得撤回或更改。
證券交易所震撼新聞!福邦證券董事黃顯華炮轟《證券交易法》第155條及監視制度,質疑成為惡意檢舉工具,影響投資人權益!券商公會緊急成立小組研議修法,讓資本市場自由化。
黃顯華指出,監視制度為黑箱作業,執法單位對證券交易實務不熟,造成投資人命運操於外行人之手。他認為,台股投資者成熟度高,應該享有自由化的交易環境,而非因為交易失敗就遭檢舉,增加券商經營成本。
黃顯華強烈建議證券公會成立小組,對第155條及監視制度進行檢討,並推動修法,以符合時代潮流,發揮資本市場在台灣經濟發展上的作用。
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立即響應,裁示成立小組積極研究,展現對市場自由化的堅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