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交所強調,上市公司必須定期舉行法說會,確保財務透明度。剛剛過去的第二季,許多中大型公司都積極依規定召開法說會,其中不乏每季都舉行的常態。近期,三大外資券商——野村證券、美林證券及花旗證券,特別密集地舉行電話會議,與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交流。19日,台光電、臻鼎-KY、景碩等PCB三巨頭就舉行了電話會議,市場高度關注他們對未來營運的展望。
在季報公布的前後,上市櫃公司舉行情說會的頻率明顯增加。這次三大外資券商積極邀請優質上市櫃公司參與法說會,考慮到疫情影響,大多採取電話會議或線上會議的形式。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野村證券在8月19日邀請了台光電、臻鼎-KY、景碩等三大PCB公司參與電話會議;美林證券則在8月18日至20日邀請臻鼎-KY,並將於8月20日邀請致茂;花旗證券則在8月19日邀請了致茂、國泰金、創意、友達、景碩、旺宏、神基等七家公司,並在8月20日邀請群電、億豐,8月21日則是新日興、晶技,群光則在8月19日至21日進行。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永豐金證券攜手合作,於17日在台北共同舉辦了「邁向台灣資本市場論壇-新冠時代之未來企業展望」。這是三方首次在台北攜手,共同邀請了50餘位海內外有意回台上市企業主、高階主管以及國內上市公司及其轉投資公司代表參與交流。這些企業代表對台灣資本市場表現出極高的興趣。
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與產業供應鏈受到撼動,未來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此次論壇旨在協助企業化危機為轉機,透過專家分享全球變局下的企業風險與因應策略、台商全球布局的稅務規畫與資本市場進入規畫等議題,幫助企業在變局中穩定腳步,重新布局,並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促進企業成長與永續發展。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底,台灣全體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兆美元,在全球交易所聯合會(WFE)中排名全球第18位,成交值則排名第12位。台灣資本市場在法規透明度、審查時程掌握、國際化程度、籌資及再籌資順暢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均受到國際肯定。
簡立忠進一步指出,目前台灣第一上市公司在證交所掛牌的家數為78家。雖然今年上半年股票初次發行募股(IPO)市場受到疫情影響,熱絡程度不如去年,但證交所將以新思維助力資本市場,為台灣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資誠、永豐金三大重量級機構首度攜手合作,為台股注入活水,並成功舉辦「邁向台灣資本市場論壇」,為台灣資本市場帶來新的動能。在疫情影響下,證交所展現出積極應對的姿態,推出多項寬容措施,協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順利進入市場籌資。以下是這次合作與論壇的精彩內容總結:
首先,證交所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新股上市(IPO)的影響,宣布採行寬容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允許申請延長上市掛牌時限,並對109年及110年的IPO案件進行彈性調整,考量企業的營運表現,尤其是對業績已逐步回穩的企業,給予進入市場的機會。
此外,證交所與資誠及永豐金證所共同舉辦的「邁向台灣資本市場論壇」,目的在於向有意上市的企業主提供詳盡的說明。證交所強調,這些寬容措施旨在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尤其是那些業績已經穩定回彈的公司,能夠順利進入市場籌資。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證交所未能如往年一樣前往海外辦理上市宣導說明會,但它仍不遺餘力地宣傳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並推動外國企業來台上市。證交所認為,國際經濟情勢的變局對企業造成挑戰,但也帶來新機會。它鼓勵企業把握這些機會,在變局中創新局,並透過資本市場的資金挹注,為公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後,證交所強調,它將與投資人共享企業成功的果實,創造雙贏的局面。這次與資誠、永豐金的合作,以及舉辦的資本市場論壇,都是證交所積極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步驟。
【證交所新政策】今起實施盤中零股交易,交易時間及撮合方式詳解曝光!
大家注意囉!臺灣證券交易所今(109)年10月26日起正式實施盤中零股交易啦!這項新政策對於投資人來說,又多了一個交易選擇。來看看詳細的規定吧!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新政策的交易時間。從今天開始,投資人可以在上午9點到下午1點30分之間進行零股的買賣申報。而撮合的時間從上午9點10分開始,每3分鐘就會進行一次集合競價撮合。這個撮合是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來進行的,如果遇到同價格的情況,那麼就會由電腦隨機排序來確定成交。
成交後,證交所會對外揭示成交價格和數量,同時還會公布未成交的最佳5檔申報買賣價格和申報買賣數量等詳細資訊,讓投資人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市場情況。
另外,在買賣申報的期間,證交所還會實施試算行情資訊的揭露。從上午9點開始,每10秒就會揭示一次試算撮合後的模擬成交價格、成交數量,以及最佳5檔申報買賣價格和申報買賣數量等資訊,直到下午1點30分為止。
這個新政策的實施,不僅增加了投資人的交易選擇,也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透明度。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這項政策的影響,並為大家帶來更多相關新聞。
近日,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SustainingESGforETFs」線上講座熱烈舉行,吸引超過170位全球機構投資人共襄盛舉。這場講座旨在加強投資者對ESG投資的認識,並展示臺灣資本市場在ESG領域的進展。儘管全球疫情對市場造成影響,臺灣資本市場的韌性和上市公司在永續發展方面的特質,仍受到國際機構投資人的關注。
講座中,證交所與海外機構投資人的溝通未曾中斷,尤其在疫情期間,兩者間的合作更加緊密。今年,證交所與寬量國際、永豐金、元富證券等機構合作,辦理了三場線上引資活動。其中,與永豐金合辦的以ESG為主軸的引資活動,特別受到倫敦交易所集團(LSEG)代表的關注。這場活動讓LSEG對臺灣ESG成果留下深刻印象,並與證交所進行重啟對談,商討未來合作方向。
講座由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FTSERussell永續投資負責人Helena Fung、IHSMarkit指數業務執行董事Randolf Tantzscher及Deloitte企業社會責任服務主管Janice C. Hwang等四位ESG專家擔任與談人,由財資總編輯Bayani Cruz擔任主持人。他們探討了臺灣永續責任型ETF的機會與挑戰、ESG投資對機構投資人之重要性,以及如何將ESG納入資產組合等議題。
黃玻莉在講座中強調,近年來證交所推出多項革新措施,如辦理公司治理評鑑、強化ESG資訊揭露、推動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等,以協助ESG在臺灣資本市場的深耕。此外,證交所全資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與FTSERussell合作編製的臺灣ESG指數,也為臺灣ESG投資發展建立了里程碑。
根據晨星調查報告,全球永續主題基金資產規模自2019年底的9,600億美元,下跌至2020年第一季的8,370億美元,跌幅12%。雖然如此,與同期全球整體基金資產規模縮減18%相比,ESG投資在市場環境多變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相對韌性。未來,證交所將持續鼓勵上市公司重視ESG,並推廣ESG投資對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以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投資循環,引進成長動能。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針對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申購買回機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讓投資者能夠更了解ETF的交易方式和市場運作。根據證交所的資料,ETF在台灣市場上,存在著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兩種交易管道,讓投資者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投資。
在初級市場,投資者可以透過實物或現金的方式申購或買回ETF。實物申購是指投資者將ETF表彰的一籃子股票交給發行公司,而發行公司則會用這些股票創造新的ETF單位。相反的,實物買回則是投資者將手中的ETF換回一籃子股票。而現金申購和買回則是投資者以現金支付給發行公司,進行ETF的申購或買回。
目前,只有部分追蹤台股的ETF可以進行實物申購買回,大多數的ETF則採用現金申購買回的方式。投資者若要進行ETF的初級市場申購買回,必須透過經授權的證券商,也就是參與證券商。這些參與證券商會與ETF發行人簽訂參與契約,以自行或受託辦理ETF申購買回業務。
ETF發行人對於初級市場交易設定了最低數量的限制,這個數量稱為「申購買回基數」。目前上市櫃ETF多以500,000個受益權單位為一基數,投資者可以透過參與證券商,以申購買回基數的整倍數單位,向ETF發行人申請申購或買回ETF。
ETF發行人會每日公布「申購買回清單」(PCF),這份清單包含了次一營業日實物申購1個基數ETF所需的股票組合及預估現金差額,或者現金申購一個基數ETF所需的預收申購總價金,以及ETF的淨資產價值、已發行單位數、每單位淨值、申購買回基數、約當市值等資訊。
當ETF在兩個市場有不同的價格時,可能會產生套利機會。例如,如果ETF在次級市場交易的市價高於初級市場的基金淨值,投資者可以在初級市場以較低的淨值申購ETF,再在次級市場以較高的市價賣出,從中獲利。反之,如果ETF折價時,投資者可以在次級市場以較低的市價買入ETF,再透過初級市場將ETF贖回較高的淨值。
然而,這種套利機會通常需要千萬元以上的資金,並且要考慮交易成本和市場衝擊成本,因此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參與套利機制可能並非易事。證交所提醒投資者在進行ETF交易時,仍需注意價格的合理性,並進行謹慎評估。
臺灣證交所即將於8月13日至21日,分別在三天內舉辦7場次的「第一上市公司線上財務業務說明會」。這個活動將邀請茂林-KY(4935)、基士德-KY(6641)、波力-KY(8467)、艾美特-KY(1626)、科嘉-KY(5215)、鼎固-KY(2923)及康友-KY(6452)等7家公司參與,讓投資人能夠更直接地了解這些公司的營運狀況與未來發展預期。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這次舉辦財務業務說明會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上市公司与投資人之間溝通的平臺,讓投資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第一上市公司的營運表現。在會議中,各公司的代表將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大眾與機構法人詳細說明公司的財務狀況、業務發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具體的活動安排如下:8月13日將有茂林-KY、基士德-KY、波力-KY三家公司參與;8月14日則是艾美特-KY與科嘉-KY;最後,8月21日則是鼎固-KY與康友-KY進行說明會。
這次說明會採用Webpro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由於考量到疫情影響,因此不開放現場民眾進場。投資人可以透過證交所的網站同步收看這些說明會的實況,網址為http://webpro.twse.com.tw/。
此外,第一上市公司的簡報資料將會在會議前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法說會資料區,投資人可先行下載。而為了讓投資人能夠更積極參與,會議前也開放網路表單提問,第一上市公司將在簡報完畢後一併回復。線上提問的網址為https://act.twse.com.tw/R1090503/,開放時間則是即日起至各場次前一日17:00前。
【臺灣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新措施,從今年10月26日起,臺灣股市將正式開放盤中零股交易。這項新規定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交易選擇,並提升市場流動性。 根據新規定,買賣申報時間將從上午9點整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1點30分。值得注意的是,首次撮合將在上午9點10分進行,此後每3分鐘進行一次集合競價撮合。 證交所對此規定給予了明確的解釋,強調盤中零股交易的撮合間隔設為3分鐘,這與大盤逐筆交易的時間點有明顯區隔,不會造成混淆。同時,這樣的設計也讓投資者有更多時間進行下單或委託調整,更加方便。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項新措施將有助於提高股市的整體活躍度,尤其是對於那些持有零股的投資者來說,這將是一個大利好。不僅如此,盤中零股交易也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機會,讓投資者能夠更靈活地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 總的來說,臺灣證券交易所這次推出的盤中零股交易新規定,不僅反映了市場的進步和發展,也體現了對投資者需求的關注。未來,隨著這項措施的落實,我們有理由相信,臺灣股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臺灣金融新聞】 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公布「109年度證券商ETF及ETN競賽」的比賽結果,其中,福邦證券與元富證券城中分公司分別在ETF交易進步獎及ETN交易進步獎中獲勝,各自帶走20萬元與10萬元的大獎。這項競賽由證交所與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及期貨商公會共同舉辦,旨在鼓勵證券商提升ETF與ETN的交易量,以促進市場發展。 證交所透露,此次競賽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進行,預計將有更多證券商參與競逐,並有望瓜分餘下的五大獎項,總獎金達500萬元。該競賽自5月至9月期間進行,不僅有ETF與ETN交易進步獎,還包括ETF交易貢獻獎、臺股ETF交易貢獻獎等多個類別,各類別均設有豐厚的獎金。 在截至7月底的競賽成績統計中,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在ETF交易貢獻獎及臺股ETF交易貢獻獎中暫居領先,而永豐金證券潮州分公司和統一綜合證券則在ETF交易比重獎及ETN交易貢獻獎中佔據領先位置。此外,凱基證券在臺股ETF造市獎上也表現出色,暫時取得領先。 這次競賽的舉辦,不僅加強了證券商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也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對臺灣證券市場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台股在7月份交出亮眼成績,成交量一舉暴增到5.32兆元,創下今年新高,同時權證買賣金額也大漲,達到629億元,月增46.8%,年增24.9%。這股熱潮讓證券商受託權證買賣總額累積今年來達2,81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台股成交量飆破5.3兆元,比6月份的3.9兆元大幅增加,並超越1987年以來的成交紀錄,成為台股成交最熱絡的一個月。
投資者交易熱絡,帶動權證成交額顯著上漲,單月買賣總額達629億元,比6月增加四成。證券商在7月份共發行了3,489檔權證,發行總額達273億元,成長十分顯著。其中,元大證券以發行826檔權證的數量位居第一,遠超過凱基證券的581檔,群益金鼎證券也把握機會發行了522檔權證,各大券商都積極搶市。
7月份最熱門的十檔標的股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玉晶光、台股指數、元大台灣50、國巨、大立光、鴻海、元大滬深300正2及欣興。由於權王台積電表現亮麗,整體券商共發行了283檔權證,超過聯發科的164檔,顯示投資者對權王的狂熱追捧。
【台北訊】昨日台北股匯市場不樂觀,股價與匯率同時下跌。由於國際美元穩定、外資大量匯出以及台股大跌,新台幣實質成交價值下滑,終場在央行作價下貶值2.9分,收在29.531元,創下近一周新低,總成交量達14.085億美元。 台股昨日開盤就表現不佳,最終大跌151.77點。根據證交所統計,外資賣超金額高達300億元以上,匯銀主管分析,熱錢大量賣出台股後,資金流向轉向匯出,進而影響新台幣匯率。盤中最高價僅在29.301元,外資持續買進美元,央行在尾盤進行調節,最終收在29.531元,為近來低點。 從央行統計數據來看,主要亞洲貨幣昨日普遍走弱,除了人民幣升值0.03%外,其他貨幣對美元均呈現貶值。其中,日圓貶幅達1.37%,星元貶值0.39%,韓元貶值0.18%,而新台幣則貶值0.1%,但相較於其他貨幣,新台幣表現還算穩定。
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全國教師證券知識研習營」近期盛大開幕,這場研習營的舉辦,象徵著金融教育在臺灣的深化與推廣。在開幕典禮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臨指導,對於全球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並鼓勵投資人們積極參與,這也讓參與研習的教師們感到興奮,報名參加的人潮絡繹不絕。 黃天牧在會上強調,金融知識的扎根教育是主管機關的關注焦點,他提到,投資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關鍵的是要學會慎選投資標的,並建立投資的紀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投資人和股東。隨著近年來「永續發展」議題的興起,黃天牧期望各企業能將E、S、G融入營運策略,而投資人的響應將對上市公司產生積極影響。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也在會上致詞,她強調台股具有三大優勢,讓投資人可以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並善用股市投資。首先是台股是一個優質市場,長期風險相對低,平均殖利率超過4%;其次,近期股價上漲並非空穴來風,台灣半導體業上半年營收成長23.6%,基本面強健;最後,台股提供了多元的投資商品,年輕族群可以透過定期定額ETF等方式參與長期成長。 這場研習營在台北場率先舉行後,將陸續在8月5日至6日於高雄舉行,以及8月13日至14日於台中舉行,不僅讓更多教師與投資人能夠接受金融教育,也將推動臺灣金融市場的發展。
台灣證交所放大招!10月26日起盤中零股交易全面開放,投資人交易更彈性
為了讓更多投資大眾能夠輕鬆參與台股市場,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最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它已經修訂了上市股票零股交易的相關辦法,並宣布從10月26日起正式實施盤中零股交易。這一舉動意味著,未來投資人將有更多機會在交易時間內進行零股的買賣,而原有的盤後零股交易也將繼續存在,讓投資交易更加多元化和彈性。
證交所透露,這項新措施將從10月26日正式啟動,為投資人增加了一個新的盤中交易時段。由於交易門檻的降低,預計將會激發更多年輕人對股市的投資興趣,為證券集中市場培養更多潛在的主幹投資人,進而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
具體來說,盤中零股交易的申報時間將從上午9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13時30分。在這段時間內,投資人可以進行申報,並且證交所將會在申報期間揭露試算行情資訊。第一盤的開盤時間定在上午9時10分,以後每10分鐘分盤進行集合競價,並將撮合後的成交價及數量對外揭示。同時,未成交的委託將不會保留至盤後零股交易,這樣的設計可以讓投資人更加實時地掌握市場動態。
這次的改革對於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大進步,不僅增加了交易的多樣性,也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交易機會。讓我們拭目以待,看這項新政策將如何影響台股市場的發展。
台灣證交所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方便地參與台股市場,特別針對投資人們在普通交易時段的零股交易需求進行調整。根據最新消息,證交所於3日宣布已完成上市股票零股交易辦法的修訂,並已獲得金管會的核可。從今年10月26日起,投資人就可以在普通交易時段進行零股的買賣,同時,現行的盤後零股交易仍將照常進行。 證交所表示,這次的調整不僅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在盤中交易時段進行零股交易的機會,還因為降低了交易門檻,預期將會激發更多年輕和資金較少的投資者對股市的興趣。這不僅有助於培養證券集中市場未來的骨干投資者,還有望緩解台灣股市的高齡化現象,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
台灣證交所提醒上市公司:第二季財報申報期限即將到來,注意申報格式與時效
各位投資人注意囉!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最近發出重要通知,提醒所有上市公司注意第二季財務報告的申報期限。根據證交所統計,目前台灣上市公司的數量已經達到944家,其中本國及外國第一上市的公司分別有866家和78家。
至於第二季財報的公告申報期限,除了金融保險業的上市公司,其他909家公司的申報截止日期是8月14日(週五)。而金融保險業的35家公司則需要在8月31日(週一)前完成申報。
為了避免申報高峰期時網路流量過於擁塞,證交所強調,上市公司應該要掌握好申報時效,及早完成財報公告申報事宜。
此外,證交所也提醒,上市公司在申報財報時,應該同步公告申報「格式化財務報告」與「電子書」,這樣做可以讓投資人更方便地閱讀並了解上市公司的完整資訊。
特別注意的是,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的電子書中,會計師查核報告及四大表核章等部分,應該上傳已掃瞄的相關人員簽章文件,這樣可以確保與實體財務報告的一致性。
【新聞快訊】為了炒熱台股市場,尤其是那些冷門但具有潛力的股票,臺灣金管會正積極推動一項新政策,計劃讓券商擔任造市者,並鼓勵流動量提供者加入。這項新制度預計將在明年7月1日實施,並已由證交所向金管會提出詳細規劃。 這項雙軌制將分別設置「造市者」和「流動量提供者」。造市者將有提供報價的義務,特別是對那些體質良好但流動性較差的股票;而流動量提供者則不負責報價,但專門負責這些股票的買賣。為確定哪些股票是冷門股,規劃中將採用每股盈餘(EPS)在2元以上且周轉率在後段班的標準。 初期,券商承擔的標的不會超過百檔,以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券商與證交所將每年簽訂一次合約,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目前已有約十家券商表示有意參與,包括元大、凱基、群益等大型券商。 為鼓勵券商投入造市,政府將提供多項誘因,如減免證交所收取的經手費、提供獎勵和競賽獎金,以及採用「紅配綠」策略,讓券商在承擔責任的股票外,也能搭配一些流動性較好的股票。至於「紅配綠」的具體比例仍在討論中。 這項新制度的推出,預期將有助於擴大台股量能,吸引更多企業來台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為台股市場注入新活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舉辦了一場關於《投保法》修正後對董監事影響的座談會,吸引了許多上市(櫃)及興櫃公司的董監事、經理人前來參加。會議中,與會人士對於新法規對董監事職權和責任的規範,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的界定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議中提到,根據《投保法》修正後的內容,董監事在解任訴訟判決確定後,3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櫃)或興櫃公司之董事、監察人,這對董監事職業生涯的影響相當大。此外,操縱、內線交易或詐欺等破壞市場交易秩序的行為,也成為了保護機構對董監事提起代表訴訟、解任訴訟的事由,不僅限於狹義執行職務所造成的公司損害或違法情事。
投保中心代表林仁光強調,公司內部人只要誠信經營,不違反法令或章程,亦無損害公司之行為,則無須擔憂投保法修正。他呼籲董監事善用治理人員,由其提供重要法遵資訊給董事會參考,確實掌握相關規定以免違法。
另外,主管機關也應要求董監參加相關課程,充實法律素養。林國全建議辦理公司治理相關之法律課程及財務相關課程可再予精進,讓一般董監事也能有效聆聽吸收並與實務進行結合。
金管會前請投保中心邀請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結算所及證基會等相關單位共同進行宣導,希望透過這次的座談會及後續的宣導,能讓上市櫃公司董監事、經理人更清楚修法的影響。
對於新法規的適用,余宗普提醒,董事應遵守法令、誠正經營,並透過進修或諮詢專業人員等,組建一個全面而有效能的團隊。同時,公司治理主管應提供董事、監察人執行業務所需之資料,並協助遵循法令。
整體來看,此次《投保法》的修正對董監事職權和責任的規範更加嚴格,對上市(櫃)及興櫃公司的治理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證交所及相關單位將持續進行宣導,幫助董監事及經理人理解新法規,並實施相關措施,以確保市場秩序的穩定。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為加強公司治理與投資人保護,對投保法進行重大修正。此次修法著重於提升董監事的失格效果,並明文規定對已卸任董監事提起代表訴訟的權限,以解決過去訴訟上所面臨的問題。以下為修法重點與專家學者的看法:
首先,修法將失格效果從原本的2年延長至3年,並明確規定在解任董監事之判決確定後,可對其提起代表訴訟。這一修法將對董監事從事違法行為產生嚴重的威懾作用,從而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林仁光教授表示,此次修法可增加對董監事從事違法行為的嚇阻作用,對於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有正面效果。未來可進一步修法,參考英、美制度,延長失格期限,並由主管機關、檢察官或投資人保護中心提起失格訴訟。
林國全教授高度肯定此次修法,認為其將實務運作上的爭議予以納入,並突破以往私權保護的框架,彰顯出投保法保護公益的本質。修法針對以往代表、解任訴訟相關爭議問題予以釐清、明定,給予司法機關審理相關案件時之爭點判斷依據。
劉連煜教授強調,此次修法從重視公益角度著眼,突破私權關係的限制,實質認同。投保中心進行代表訴訟的作用更大,更能發揮外部力量制約董監事之不法行為。
施惠敏表示,此次修法對台灣公司治理及投資人保護實屬於重大的推展。修法將經理人納入代表訴訟求償之對象,並特別將董監事涉及操縱股價、內線交易等行為明文列舉為投保中心起訴之事由。
余宗普表示,此次修法使公司法制更為完備,並促使董監事正視其法規遵循義務,有助於公司治理之促進。對於董監事可能面臨之民事追償責任,自2019年起,已要求上市公司應為董事、監察人購買責任保險。
林婉蓉表示,此次修法將增訂董事或監察人經法院裁判解任確定後,自裁判確定日起3年內不得充任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之董監事或依公司法第27條第1項規定指定代表行職務之自然人,以避免不法行為再度發生。
總之,此次投保法修正對台灣公司治理與投資人保護具有重大意義,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健全的發展。
臺灣期交所舉辦109年度「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聯合捐贈儀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臨見證,與期交所、證交所、集保結算所、合庫銀行、聯徵中心及櫃買中心等捐贈單位共同參與,將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這個活動從104年開始,至今已經邁入第六年,積極回饋社會公益,不斷擴大受惠範圍。
活動透過向民間量販業者採購大宗物資,並按季配送至全台22個縣市政府,包括離島地區,透過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合作,為經濟弱勢和遭遇困境的家庭提供實質幫助。到今年6月底,已經幫助超過27萬戶次家庭,受益人數達8萬餘人次。
今年,期交所等六家金融機構再次投入5,000萬元,累計六年捐贈金額已突破2.1億元。黃天牧表示,這種關懷弱勢的行為,正是台灣的軟實力所在,他呼籲金融機構除了重視競爭力,也要重視對台灣的關懷和社會責任。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感謝所有參與者和支持者,他們的支持讓這項公益活動得以延續。今年,他們將嬰幼兒和老年人作為照顧的優先對象,奶粉、尿布和營養品等高單價商品的比重更達70%,希望能夠讓弱勢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顧,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台灣證交所新聞快訊:國內5G射頻領域再迎新力軍!耀登(3138)即將申請上市交易
近期,台灣市場再傳喜訊,興櫃射頻廠商耀登(3138)已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遞交股票上市申請文件,這將標誌著該公司將迎來一個新里程碑。耀登的主辦承銷商為國票證券,若一切順利,該公司將從興櫃市場直接轉為上市掛牌,為台灣5G射頻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耀登的資本額為4.07億元,去年的營收達到了9.19億元,稅後純益則為5,957萬元,每股純益1.46元,表現亮眼。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收累計達到5.33億元,年增長率達26.5%,顯示出強劲的成長勢頭。特別是在6月份,該公司的單月營收更是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05億元,年增長率為21%,這是該公司今年首次單月營收突破億元,未來下半年的成長前景看漲。
耀登此次申請上市,無疑將提升其在市場上的能見度和資金籌集能力,對於推動台灣5G射頻產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於相關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耀登的上市將為其帶來更多合作機會和市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