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立委砲轟華映拿錢補貼大陸,金管會啟動三大疑點調查!
近期,立法院財委會上,立委黃國昌對台灣華映公司提出質疑,指責華映利用台灣投資者和勞工的錢來補貼大陸的華映科技,導致華映快倒了。黃國昌還提到,根據華映科技2010年的公告,台灣華映對華映科技承諾保證獲利10%,這實際上是將台灣的資金用來保證大陸公司的獲利。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對此表示,已經要求證交所對華映的承諾內容及其對公司財報和營運的影響進行詳細說明和報告。顧立雄強調,金管會將儘速查明事實,依法處理。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起事件,金管會啟動了調查,重點包括財報是否不實、資訊揭露是否充足,以及華映是否對華映科技喪失控制力等三大疑點。顧立雄表示,將會請會計師到大陸進行查核,並在三周內完成調查並提出報告。
黃國昌還提到,華映重訊表示關聯交易金額未達30%,承諾構成要件沒達成,但根據深交所的公告,2015年到2018年前三季,交易金額都超過50%,為何兩方的公告訊息不一致?顧立雄表示,這部分也將會進行了解。
此外,華映科技今年2月公告,因為控股股東和台灣華映子公司華映百慕達無法完成業績承諾,已向福建省高等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支付19.14億人民幣的「保證款」。顧立雄表示,金管會會了解求償金額的多少,並不會盡信華映說求償機率不高的說法。
最後,華映表示,已經通過子公司華映百慕達轉投資大陸華映科技,持股26.37%,但已經辭去董事長和董事職務,喪失控制力。顧立雄表示,這也是調查範圍之一。
台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金融知識普及計畫:投資未來系列~社區大學講座」在2019年熱鬧開跑,這是一項已經持續了12年的活動,今年共推出了50場講座,涵蓋了六項基礎主題和六項進階主題,讓民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股市變革和實用的金融知識。 在19日的開學典禮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證基會董事長李(啟)賢以及全台各地社區大學代表共同揭開序幕。簡立忠總經理在致詞時強調,這個計畫受到廣大迴響,今年主題更加多元,包括定期定額投資、全面逐筆交易、金融科技、退休理財、理財報稅以及洗錢防制等。 蔡麗玲副局長提到,金管會近年來不斷推動市場制度提升和產品多元化,以滿足民眾需求,並提升金融業的競爭力。她還透露,為了與國際接軌,證券市場將在2020年3月23日正式推出逐筆交易制度,這將提升交易效率、資訊透明度,並整合跨商品間的交易。 李(啟)賢董事長則強調,民眾對退休金的準備越來越重視,金管會也開始規畫勞工退休金自選投資的政策。 「投資未來系列~社區大學講座」活動將從4月24日起陸續開辦,各場次時間及地點將在證基會網頁和證交所「投資人知識網」公告。有興趣的民眾可以至證基會網站或證交所網站查閱場次資訊,並直接洽詢合辦的社區大學報名參加。
台灣證交所為了讓投資人更深入瞭解外國上市公司的運營表現,特別提供了與投資人雙向溝通的橋樑。從3月下旬開始,將會連續舉辦六場法說會,這次會議將會聚焦於14家上市KY股的經營成果。首場會議於20日盛大開幕,當天由矽力-KY(6415)、鈽齊-KY(9802)以及鼎炫-KY(8499)三家公司的法說會帶頭。 在首場會議中,矽力-KY公布了107年前三季的財報,稅前淨利達到15.3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6.47元。鈽齊-KY則在107年全年實現稅前淨利9.3億元,EPS為5.1元。而鼎炫-KY在107年的稅前淨利則為5.28億元,EPS為7.94元。 接下來的會議將會在3月29日進行,當天將會有力達-KY、臻鼎-KY以及聯德控股-KY三家公司的法說會。力達-KY107年前三季的稅前淨利為9.85億元,EPS為6.46元;臻鼎-KY的稅前淨利則達到81.89億元,EPS為6.07元;聯德控股-KY的稅前淨利為2.89億元,EPS為5.04元。 到了4月2日和4月3日,將會有更多公司的法說會。三能-KY在107年前三季的稅前淨利為1.75億元,EPS為2.52元;永冠-KY則在107年前三季出現稅前淨損1.81億元,EPS為1.92元。麗豐-KY在107年全年實現稅前淨利16.69億元,EPS為15.4元;康控-KY的稅前淨利則為10.80億元,EPS為6.04元。 4月8日和4月9日,會議的焦點將轉移到美(吉吉)-KY、波力-KY、捷敏-KY以及慧洋-KY。美(吉吉)-KY在107年全年實現稅前淨利3.15億元,EPS為4.7元;波力-KY107年前三季的稅前淨利為1.26億元,EPS為2.09元。捷敏-KY在107年前三季的稅前淨利為7.49億元,EPS為5.23元;慧洋-KY則在107年全年實現稅前淨利18.13億元,EPS為2.92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宣佈,為提升市場透明度並與國際標準接軌,將於3月25日上線測試逐筆交易新制。這項新制對於投信和長線投資人的影響相對有限,但對於那些習慣快速下單搶價差的投資者來說,可能需要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提前適應新交易制度,證交所將在下周一同時推出逐筆交易擬真平台,讓投資者能夠在實戰前先熟悉新環境。 據證交所表示,台股目前採用的5秒鐘集合競價制將於2020年3月23日改為逐筆交易制。與國際主要股市和台灣期貨市場相比,這項改革將進一步提高資訊透明度,並吸引更多外資投入台股市場。 擬真平台將於台股一般交易日盤後下午2時30分至5時進行測試,從3月25日持續至5月31日。這個平台不僅有證交所的公版,還有11家券商的版本,投資者需使用真實帳號進行模擬交易。為達到擬真效果,證交所將將前一日的實際委託買賣單灌入系統。 為鼓勵證券商參與擬真平台,證交所將從10月1日至明年3月23日舉辦競賽補助,根據每月投資人參與的次數,前100名分公司將獲得獎金。對於投資者來說,從4月1日至明年3月23日,只要完成擬真平台活動網頁註冊,並每交易日完成三筆不同新式委託且成交,就能夠參與天天抽、月月換、周周抽及問券抽獎活動。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3月25日盤後上線一項重大改革——逐筆交易擬真平台。這項新制將為投資人帶來撮合速度更快、三種新增委託下單方式,並且為鼓勵投資人參與,交易所還提供了千萬元獎勵。券商們也給出了各種建議,讓投資人能夠更好地適應新制度。 為了讓投資人提前體驗新制,臺灣證券交易所特別推出了試用方案。這個新制對於不能下市價單的投信法人,或是以定價方式承接股票的一般投資人幾乎沒有影響,但對於那些習慣快速進出、賺取價差的大戶、當沖客,以及傳統的主力來說,卻需要調整下單習慣,甚至更改下單系統。 逐筆交易上線後,最大的差異在於撮合速度從5秒鐘改為隨到隨撮,交易透明度也得到提升。過往大戶、主力透過虛掛單掌握價量變化的方式,將需要做出調整。同時,新增的限價╱市價單搭配IOC(立即成交或取消)、FOK(全部成交或取消),與現行制度當日有效(ROD),總計六種掛單方法,對不熟悉者來說可能會有些手忙腳亂。 券商分析,大戶、當沖等交易量大的頻繁交易者,由於逐筆交易的進出難度提高,每筆成交張數可能減少,透過拆單來消化大單的策略將成為常態。華南永昌證券總經理陳錦峰指出,短線投資人應採用「限價」來鎖定價格,並根據個人操作習慣選擇下單方式。長線投資人則可以選擇「市價」下單,這裡的「市價」指的是當時的市場成交價。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例如利空消息,資深分析師吳火生建議使用「市價+ROD」來降低損失。 對於波段操作及長期投資人而言,逐筆交易的新制影響相對不大,但透過擬真平台,投資人可以更加掌握交易速度及個股波動,進而提高機會。
臺灣證交所將於下周一下午3點啟用逐筆交易擬真平台,以幫助投資人熟悉即將於明年3月23日全面實施的逐筆交易新制。許多投資人對新制可能帶來的影響感到擔憂,尤其是對於未來買賣成交價格的掌握。對此,證交所強調,雖然逐筆交易對策略性交易投資人影響較大,但一般投資人因多採限價買賣,影響將有限。為鼓勵投資人參與,證交所將在擬真平台上線期間提供千萬元獎品作為鼓勵。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將於25日下午2點舉行記者會,由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總經理簡立忠,以及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永誠等人出席,並有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等相關人士參與。
臺灣預計明年3月23日起實施盤中全面逐筆交易,以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交易效率及資訊透明度。為讓市場提前適應,證交所已建置「逐筆交易擬真平台」,並將於3月25日下午3點上線,測試時間從108年3月25日至109年5月底。
證交所於19日舉行說明會,並宣布在測試期間的「交易日」盤後時段提供投資人測試,需以真實帳號進行模擬交易。
證交所指出,逐筆交易對做短線的大戶、中實戶及當沖客,或策略性交易投資人等,成本影響較大,但一般投資人限價買賣影響預期不大。為鼓勵投資人熟悉新制,證交所將提供價值千萬元獎品,包括亞洲行程機票、蘋果iPad等,並在初期加碼抽獎活動。
台灣證交所預計在4月22日至24日盛大舉辦「智慧製造及新上市主題式業績發表會」,這是今年度的首次主題式業績發表會。活動將帶來豐富的內容,讓投資者與市場專家能夠深入瞭解智慧製造的發展趨勢以及新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
活動第一天,22日,將有資策會MIC的魏傳虔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產品經理,為我們帶來「前瞻全球智慧製造發展趨勢」的專題演講。演講結束後,將進行首場業績發表會,當天將邀請時碩工業和穎漢科技這兩家智慧製造相關的廠商來分享他們的業績。
第二天,23日,將有車王電子、全球傳動、廣隆光電等三家公司登場,展開業績發表會。這些公司都是業績亮麗的獲利績優股,去年前三季的每股盈餘(EPS)分別為2.95元、1.75元、1.9元、6.05元及9.61元。
最後一天,24日,將聚焦於新上市公司,邀請南寶、上海商銀及復盛應用這三家去年第四季新上市公司,進行業績發表會。這三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同樣出色,去年前三季的EPS分別為4.86元、2.51元及12.13元。
從19日的收盤價格來看,除了南寶的市盈率(PE)略高之外,其他公司的PE大多在10至15倍之間,股價評價相對合理。市場投資者對於這次主題式業績發表會的內容給予了高度關注。
【台北訊】隨著市場對指數化投資的需求不斷增加,台灣證券交易所旗下的台灣指數公司,最近推出了兩個新指數,並對另一個指數進行了更名,以滿足投資者的多元需求。這些新指數的發布,不僅為台股市場帶來更多的投資選擇,也反映了市場對不同投資策略的關注。 「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和「特選外資豐擁50報酬指數」這兩個新指數,都是針對台股成分股進行篩選,但各有特色。前者聚焦於電子產業的菁英股,強調股票流動性、營運穩定性等優質特徵;後者則是根據外資持股情況,選擇那些在外資中受歡迎的股票。這兩個指數的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主題型與Smart Beta指數的選擇。 另外,原來的「低波動精選30指數」也進行了更名,成為「低波動股利精選30指數」。這個指數採用流動性篩選和股利發放標準,再結合短中長期波動度,挑選出低波動的股票,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投資選項。 台灣指數公司表示,這些指數的定期審核和調整,可以確保其與市場的動態保持一致,並能夠真正反映投資者的投資策略。例如,「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的收盤指數已經存在,但為了配合兆豐證券的ETN連結指數,特別增設了即時報酬指數。 根據統計數據,這些指數在過去多年中,表現出良好的殖利率,其中「低波動股利精選30指數」的殖利率甚至遠超過台股平均水平。這些指數的推出,無疑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並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和參與。
為了幫助台灣的證券商更有效落實內部控制機制,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的期間,精心規劃了一系列的宣導活動。這場「證券商內部控制制度標準規案宣導說明會」將從3月18日開始,連續進行至4月26日,共計13場次,目的是鼓勵券商內部稽核人員以及分公司中那些負責非專職稽核制度的查核人員積極參與。 台北場次的報名從3月4日開始,一直持續到各場次開幕前一個營業日。對於新竹(含)以南的場次,報名截止日期則是4月12日。台北場次將分別在3月18日、19日、20日、25日、26日、27日以及29日進行,所有會議都將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的會議廳舉行。4月16日,會議將移師至高雄福華飯店,17日在台南大億麗緻酒店舉行,18日則是台中永豐棧酒店,19日則是新竹國賓大飯店。 每場次的時間都定在下午1點至5點,其中新竹場次由於人數限制,將只開放90人參加,而其他場次則將接待200位與會者。為了響應環保,講義已經放在證交所官網上供下載,民眾可以通過官網的「產品與服務」→「證券商服務」→「券商輔導部」→「宣導手冊」路徑找到,並自行列印攜帶,會場不提供講義打印服務。
台灣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近期大动作,邀請了日本交易所執行長清田瞭和韓國交易所董事長鄭智元來台會晤,三巨頭攜手合作,共同提升台日韓三個交易所的國際能見度,並創造更高的市場價值。這次會議決議未來將從市場共同行銷、環境社會治理(ESG)為主軸,進行人員交流及技術分享等兩大面向深入合作。
這已經是台灣、日本及韓國交易所自2018年3月15日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後,台灣證交所首次邀請日韓交易所最高首長來台互訪。會議中,三邊交易所工作層級進行細部協商,鞏固未來三方實質合作內容。
近年來,台日合作有顯著進展,2016年雙方完成商品互掛,7檔日本指數ETF於台灣掛牌,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TAIEXFutures)也於大阪交易所掛牌。台灣證交所自2015年起積極參與日本交易所的投資人博覽會IRFesta,今年已是第四度參與,並向當地散戶行銷台股,提供更順暢的投資管道。
台灣證交所也與機構投資人定期會談,深耕市場多年,日本外資比重從2013年底的1.36%增加至2018年底的3.2%,成長幅度高達135%。
台韓合作也進展迅速且深入,自2015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雙方以TAIEX及KOSPI200為標的ETF掛牌,共同編製台韓資訊科技指數(ITP),並將ETF行銷至歐洲。雙方也共同行銷市場,台灣證交所派專家赴首爾參加GlobalETPConference,行銷台灣資本市場。
此次台日韓三巨頭相聚,期望能夠進一步強化交流合作,創造更多佳績。面對全球資本市場激烈的競爭,台灣證交所透過積極的國際連結策略,與區域內交易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除了與日韓合作外,台灣證交所也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積極與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及印尼等交易所合作,並將參加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AOSEF)年會,尋求更多合作機會。
「想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又不想花錢?來對地方啦!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年推出的『2019年金融知識普及計畫:投資未來系列~社區大學講座』,就是要幫助大家掌握最新市場資訊,培養良好的投資習慣。這個活動超級實用,而且全部免費,上半年有25場講座,從4月24日開始,陸續在全台社區大學舉辦,大家趕緊來參加吧!」
證交所表示,這次的講座主題非常實用,都是大家關心的議題,像是「逐筆交易制度」和「ETN新商品知識」這些股市重大變革,都會在課程中詳細介紹。課程分為「金融知識基礎」和「金融知識進階」兩大系列,讓不同需求的民眾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金融知識基礎」系列包含了退休理財、ETF與ETN、權證商品、防範金融詐騙、股市初體驗和理財報稅等六個主題,讓新手也能從基礎學起。
「金融知識進階」系列則是針對有點基礎的投資者,提供活用經濟指標、金融科技、技術分析、財務報表、證券交易制度、綠色產業等知識,幫助大家進一步提升投資技能。
證交所也提醒大家,上半年度的場次和時間地點將在3月底公告,想參加的民眾要密切關注證基會網站(http://www.sfi.org.tw/)和證交所「投資人知識網」(https://investoredu.twse.com.tw/)的公告,並提前完成報名,以免名額滿了無法參加。
【台灣新聞】 為了讓投資者更加了解集中交易市場的投資策略以及最新的交易制度,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即將在4月中旬展開一系列的投資講座。這一系列的講座將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和高雄等八大城市舉辦,總共將有42場講座。 每場講座都會有證券商或投信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擔任講師,他們將針對上市商品的投資策略、總體經濟展望等重點議題進行深入解析。這樣的活動對於想要提升投資知識的投資者來說,絕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此外,證交所還將以「2019年交易新制宣導」為主題,向投資者介紹ETN商品以及未來將實施的逐筆交易制度等多項新交易制度。這些新制度的推出,將對市場的運作方式和投資者的交易策略產生重要影響。 對於對這些議題感興趣的投資者,現在就可以動起來了。你可以透過證交所的網站首頁,點選「關於證交所/新聞資訊/活動訊息/108年投資講座」進行報名。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一系列的投資講座,為投資者帶來豐富的知識和實用的投資策略。
台灣證交所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2月份自然人投資者在台灣股市的成交值比重再創新高,達到57.17%,比1月的54.44%有顯著的成長。這意味著台灣本土投資者對股市的熱情有增無減,反觀外資的投資比重則有所下降,從1月的30.93%減少到27.87%,這一點也反映了近期外資對台灣股市的態度轉變。 在成交量方面,2月的股市成交量周轉率為4.14%,雖然比1月的4.95%有所下降,但這仍然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當沖交易方面,2月的當沖成交值占比為25.1%,平均每日當沖戶數為46,156戶,這些數據與1月相比,當沖成交值占比略降,但當沖戶數則有明顯增加。 至於ETF(交易型指數基金)的成交值占比,2月為7.94%,略低于1月的8.04%。這一點可能反映出市場對ETF的興趣略為減退,但整體來看,ETF仍然在股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另外,2月的交易戶數比1月減少了2.1萬多戶,降至124萬2,409戶,這可能與市場對某些股票的興趣減退有關。不過,2月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則比1月增加了0.03億元,達到3.39億元,這一點顯示了長期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持續增強。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推出全新交易制度,從明年3月23日起,每筆交易都將被詳細記錄。為了讓全體市場參與者能夠充分了解這項新制,證交所將於19日舉辦「逐筆交易說明會」。會中將詳細介紹逐筆交易制度的相關內容,並展示擬真平台的操作方式。此外,還將進行後續的宣導和獎勵措施,以幫助各證券商做好相關活動規劃和交易新制的推廣。 為了讓更多從業人員能夠了解並參與這項新制,原訂於4月1日至4月12日在北、中、南、東等地舉辦的11場次「逐筆交易種子講師培訓課程」因應證券商的熱烈迴響,將於4月12日加開嘉義場,方便嘉義及鄰近地區的從業人員就近參加。 證交所也宣布,台中、台南及新增嘉義場的報名截止日期將從3月8日延長至3月15日。從業人員可透過證交所官網的「新聞資訊╱活動訊息╱108年逐筆交易種子講師培訓課程」進行報名。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一起學習新知,共同迎接市場的變革。
臺灣證交所最新統計出爐,全體上市公司在2月份的營收表現出現小幅度衰退,總計約2兆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0.7%。在這份數字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營收成長與衰退的公司各佔半壁江山,其中,成長的公司有421家,而衰退的公司則有509家。 具體來看,2月份的營收總額為2兆9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兆095億元少了156億元,也就是0.7%的跌幅。這其中,本國公司的營收為1兆9,595億元,同比減少了214億元,也就是1.0%;而外國第一上市公司的營收則是498億元,同比增加了58億元,年增率達到了13.1%。 在這個數字遊戲中,資訊服務業以25.7%的年增率稱霸,主要得益於新產品的上市和專案收入的認列。其次是金融保險業,年增率為19.7%,這是因為保費收入增加以及保險業務淨收益的提升。而貿易百貨業的成長則是因為旗下保險子公司的金融商品收益增加,年增率為15.7%。 相對地,2月份營收衰退幅度較大的產業則是玻璃陶瓷業,跌幅達到16.1%,主要受中國大陸對太陽能產業補助減少影響。汽車工業則因為連續假期和新車掛牌數減少,營收衰退了11.9%。而電機機械業則因為個別公司合併子公司營收漸少,整體產業下滑了11.8%。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累計營收來看,全體上市公司營收共計4兆7,74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減0.1%,營收與衰退的公司各佔一半。其中,資訊服務業的營收年增幅最大,達到了21.9%,這是因為個別公司新產品的上市和相關收入的認列。其他業因為個別公司子公司的運營增長,年增率也達到了10.7%。而航運業則因運價走揚和攬貨量增加,營收成長了10.0%。 總結來說,雖然2月份的營收表現略顯冷清,但從前兩個月的累計數據來看,市場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各產業的動態,以及市場的整體走向。
台灣證券交易所即將在明(109)年3月23日全面實施逐筆交易制,為讓證券商充分了解這項新制度,並積極推廣,證交所將在下周二(19日)上午舉辦一場「逐筆交易說明會」。這場說明會將詳述逐筆交易制度的具體內容,並介紹模擬操作平台的使用方法,同時也會公布後續的宣導計劃和獎勵措施,讓證券商能夠準備就緒,推動逐筆交易在市場的普及。 為了讓更多從業人員接受培訓,原訂於4月1日至12日在北中南東地區舉辦的11場「逐筆交易種子講師培訓課程」,因應熱烈的迴響,特別在4月12日再加開嘉義場次,讓嘉義及周邊地區的從業人員也能就近參加。 對於台中、台南及新增嘉義場的報名截止日期,證交所宣布將從3月8日延長至3月15日,方便更多從業人員把握時間報名。報名方式請至證交所官網「新聞資訊/活動訊息/108年逐筆交易種子講師培訓課程」進行。證交所呼籲各證券商的從業人員把握這個機會,積極參與培訓,為市場的穩定發展盡一份力。
摩根資產管理旗下基金今年實力驕人,在台灣的基金領域中大放異彩。根據最新消息,摩根旗下基金在理柏台灣基金獎、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以及Benchmark<指標>年度台灣基金大獎中,共奪得13項大獎,展現其跨足美國、新興市場及亞洲等市場的投資實力。特別是高收益債券基金,同時獲得雙獎項殊榮,可見其市場地位及投資表現均受到高度肯定。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摩根資產管理對於獲得各大基金獎評審團的肯定感到榮幸。她強調,這些得獎基金不僅是摩根在地研究團隊長期耕耘的成果,也得到台灣長期投資人的支持與認可。劉玲君以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指出這檔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經歷過多種國際風險事件的考驗,今年能夠獲得雙獎項,實至名歸。
劉玲君還提到,摩根在地研究團隊不僅遍佈全球,還會與產業分析師會議,共同討論投資策略。這種全方位的研究與決策流程,旨在為投資人挑選最具價值或潛力的投資標的。
此外,摩根資產管理在多重資產投資領域也表現出色,劉玲君透露,摩根自1979年便開始管理多重資產投資組合,並於2012年在台灣率先提出「多元收益」概念,提供多種多樣的產品選擇,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展望未來,劉玲君建議投資人可以考慮布局全球收益性資產的多重收益型基金,以增添資產的穩定度,並把握全球市場的上升動能。
台灣證交所最新公布的2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營收報告顯示,整體營收總計達2.009兆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了0.77%。在這個數字背後,我們可以感受到市場的變動與競爭的激烈。不過,這份報告也揭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趨勢與變化。
在營收成長的公司中,我們看到資訊服務業表現亮眼,這主要得益於個別公司新產品的上市和專案營收的認列。金融保險業也因為個別公司保費收入增加和保險業務淨收益提升,帶動了整體營收的成長。而貿易百貨業則是因為旗下保險子公司金融商品收益增加,為業績帶來正面影響。
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也不在少數,其中玻璃陶瓷業受大陸對太陽能產業補助減少影響,出貨量出現衰退。汽車工業則因連續假期影響,新車掛牌數較去年同期減少。此外,電機機械業因個別公司合併子公司營收衰退,也對整體營收造成壓力。
進入前兩個月的累計營收數據,我們發現資訊服務業的成長動能持續,航運業因運價走揚和攬貨量增加,也帶來了良好的業績成長。不過,電器電纜業因去年同期有建案出售收入,比較基期較高,造成營收衰退。玻璃陶瓷業的衰退原因與2月份相同,受大陸太陽能產業補助減少影響。
總結來說,台灣證交所的這份報告,讓我們對台灣上市公司的營收狀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市場變動的環境下,各個產業的表現各有不同,但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產業的成長潛力。未來,這些資訊將對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在3月20日至4月9日期間,盛大舉辦六場「外國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說明會」。這個活動將邀請包括矽力-KY(6415)、臻鼎-KY等共14家外國上市公司參與,並為有興趣的機構投資人提供線上報名服務。 為了促進投資人與上市公司的直接溝通,臺灣證交所表示,舉辦這類說明會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平台,讓投資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和財務表現。會議中,公司代表將親臨現場,向與會的投資者詳細介紹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產業發展前景。 本次說明會的時間表及參與公司如下:3月20日將有矽力-KY、鈺齊-KY、鼎炫-KY等三家公司參與;3月29日則是力達-KY、臻鼎-KY、聯德控股-KY;接下來的4月2日、4月3日、4月8日和4月9日,分別有其他公司進行說明會。 作為第一輪的矽力-KY、鈺齊-KY和鼎炫-KY將於3月20日從下午2點30分開始,持續到下午5點30分,這三家公司均在大陸生產。矽力-KY主要生產電源管理晶片,並在中國擁有完整的设计及銷售供應網絡,去年前三季的每股純益(EPS)達到16.47元。鈺齊-KY則是少數擁有Goretex技術的製鞋廠,專注於功能戶外鞋的代工,全球客戶橫跨25個品牌,去年前三季的EPS為3.77元,為同期次高。而鼎炫-KY則從事電子衡器及材料的研發製造,因美元強勢及美系客戶的拉貨,去年前三季的EPS為4.87元。 其餘五天的說明會也將從下午2點30分開始,地點均設在證交所一樓的資訊展市中心。此外,證交所還表示,本次活動將邀請國內的三大法人、四大基金,以及一般法人及證券商人員參與,為投資人提供更多了解市場的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為證券商從業人員舉辦一場關於法規及業務的宣導課程,這場課程將對有價證券上市的最新規範進行詳細解說。活動將於22日下午2點至5點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會議室隆重舉行。為了讓更多從業人員能夠了解相關資訊,證交所已經開放線上報名,從業人員可從即日起至14日進行報名。 這場宣導課程是今年度證券承銷商業務宣導系列活動的第一場,預計還將舉辦三場,讓各券商有機會進行人力規劃並參加。為了確保活動品質,證交所規定每家證券承銷商最多只能輸入十名參與人員,總報名人數上限為200人。報名額滿後將停止受理報名,所以對此課程有興趣的從業人員要把握時間,盡快進行報名。 報名登記網址為https://act.twse.com.tw/R1080308/,有興趣的從業人員請務必把握報名機會,以免錯過這次學習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