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為了讓國中生從小培養理財觀,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特別推出「國中版投資理財分齡教案」。
教案內容分為四節課,第一節課教學生如何聰明消費、儲蓄和累積資產。第二節課讓學生化身理財小記者,實際訪問親友,了解他們的投資經驗和理財工具。
第三節課,學生將透過證交所製作的影片,認識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等理財工具。同時,也學習定期定額投資法,分散投資風險。
最後,教案引導學生思考正確的投資原則,並提供尋找合法投資管道的管道,如證交所網站和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等。教案也介紹證交所「宅在家學習網」,讓學生輕鬆獲取證券相關知識和風險控管資訊。
證交所表示,此教案旨在讓學生實踐理財,培養投資世界探索能力和財務管理能力,提升未來的經濟適應力和競爭力。
臺股拚普惠 零股也能出借賺收益
證交所今(30)日公告,升級推出「零股借券」機制,開放交割需求借券出借單位納入零股,讓小額投資人也有機會透過出借零股收取收益。此舉配合主管機關的普惠金融政策,提升零股運用效率。
所謂交割需求借券,是指賣方證券商發生錯帳、違約或申報遲延等狀況,導致交割缺口,向證交所申請借券完成交割的機制。過去出借人只能以一千股為單位申報借出,考量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實施後,零股交易人數持續增加,證交所因此開放零股出借。
證交所表示,配合開放零股借券,已修正「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有價證券借貸辦法」,修正重點如下:
一、明確規範以一千股為單位的申報出借為交割需求借券,以一股為單位的申報出借為零股交割需求借券。
二、交割需求借券與零股交割需求借券的出借對象,依申請借券數量區分。整股與零股分別取借。
三、零股交割需求借券取借順序,按出借人訂定的出借費率,由低至高依序取借。如費率相同,數量較多的優先,再相同就隨機取借。
證交所表示,零股借券機制的開放,不僅能讓投資人增加收益機會,也促進市場交易的流動性,落實普惠金融政策。
**證交所再添兩上市新軍!連加網路、全福生技申請掛牌**
台灣證券交易所宣布,連加網路(7722)和全福生技(6885)日前送件申請股票上市,成為今年第8家和第9家申請上市的國內公司。
連加網路由丁雄注擔任負責人,實收資本額為6億元,主要收入來自手續費。去年(2023年)稅前淨利約6.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8.09元。
全福生技則由林群負責,實收資本額約11.57億元,專注於新藥開發。去年稅前淨損約6.88億元,每股稅後虧損6.84元。
證交所表示,兩家公司的審查進度將按照相關程序進行。
在第一節課,學生已經學會建立聰明消費習慣,增加儲蓄,累積資 產。在第二節課中,將請學生化身理財小記者,訪問2位親朋好友或 師長,瞭解其投資經驗、習慣使用的理財商品、投資商品的管道、可 能遭遇的風險、預期獲利及給新手的投資建議,並利用小組活動,彙 總學習單中資訊,讓學生透過報告分享認識更多元理財商品。
接著教師可運用證交所製作的資本市場、債券、基金等多則介紹影 片,帶領學生認識證券市場的基本概念、瞭解股票/債券/共同基金 等耳熟能詳的理財工具及不同類型定期定額的投資方法;讓同學懂得 善用不同投資管道、不同投資商品、不同投資時間、不同投資區域之 方式分散投資風險。
最後藉由討論活動及影片,引導學生思考正確的投資原則與態度, 並瞭解如何透過主管機關、證交所、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 心及證基會網站,查找合法投資管道及獲取正確的投資資訊。教師更 可補充介紹每月定期推陳出新網站內容,涵蓋上市、交易、商品、投 資叮嚀、市場概述、各類風險等主題之證交所「宅在家學習網」,協 助學生輕鬆瞭解證券學習及風險控管的相關資訊。
證交所「國中版投資理財分齡教案」課程致力於讓學生在實踐中學 習理財,希望引領學生探索投資世界、提升財務管理能力,使其在未 來具備更強的經濟適應力和競爭力。
證交所表示,交割需求借券為賣方證券商因受託或自行買賣發生錯 帳、投資人違約、或境外華僑與外國人申報遲延交割等情事,致出現 券項交割缺口時,向證交所申請借券完成交割之處理機制。
過去出借人僅能以一交易單位(即一千股)為申報出借單位,考量 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實施後,零股交易人數逐年增加,爰開放交割需求 借券出借單位得為零股,讓零股投資人也有機會透過出借帳上零股獲 得收益,提升運用效率,並落實主管機關普惠金融政策。
證交所表示,配合開放交割需求借券出借單位得為零股,已修正「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有價證券借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重 點摘要如下:
一、明確規範以一交易單位為申報出借單位者,為交割需求借券, 以一股為申報出借單位者,為零股交割需求借券。
二、明訂交割需求借券與零股交割需求借券之出借對象,依申請借 券數量予以區分,亦即整股與零股採分別取借。
三、明訂零股交割需求借券之取借順序,係按出借人所訂出借費率 ,由低而高依序取借,如相同費率之出借數量超過所需數量,按出借 數量多至少者依序取借,如出借費率及數量均相同,以隨機方式取借 。
根據連加網路公開說明書摘要資訊,公司負責人為丁雄注;實收資 本額6億元、主要產品為手續費收入;公司112年度稅前淨利約6.13億 元,每股稅後純益(EPS)8.09元。
根據全福生技公開說明書摘要資訊,公司負責人為林群;實收資本 額約11.57億元、主要產品為新藥開發;公司112年度稅前淨損約6.8 8億元,每股稅後虧損6.84元。
由金管會證期局指導,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臺交所)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4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台南場於20日圓滿落幕。講座邀請臺交所櫃買中心副組長林玟君及資深台股分析師杜金龍分別以「掌握交易規則,輕鬆解讀興櫃資訊」與「全民理財時代-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為題進行演講,現場民眾踴躍參與。
興櫃市場:公開透明交易平台
林玟君表示,櫃買中心於22年前設立興櫃市場,最初為提供未上市櫃公司合法公開交易管道。隨著市場演進,興櫃市場目前擔負多項責任,包括作為上市櫃前的準備市場,讓發行公司熟悉證券市場相關法規與運作。此外,興櫃市場也是投資大眾認識發行公司的重要管道,提升其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民眾可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登錄興櫃公司的相關資訊。
申請登錄興櫃條件寬鬆迅速
林玟君強調,申請登錄興櫃市場的條件寬鬆,對公司本身並未設定期限、規模、獲利能力或股權分散等要求。但公司必須取得至少兩家證券商推薦,簽訂輔導契約,其中一家為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負責協助公司建立公司治理及股務相關制度。
推薦證券商必須認購公司3%以上股票,負責造市及提供市場流通性。一般而言,公開發行公司從申請登錄至開始興櫃交易約需8個營業日。相較於上市櫃審查流程,登錄興櫃的時程較為快速。
興櫃市場成交量表現亮眼
截至今年上半年,興櫃市場共有324家公司登錄,參與推薦證券商25家,日均值約37.15億元。林玟君指出,興櫃市場交易量能成長曲線與大盤表現相當,顯示興櫃股票正逐漸納入投資大眾的投資組合。
興櫃市場交易規則
興櫃市場為議價市場,每檔興櫃股票至少有兩家推薦證券商負責報價及應買應賣,最終由推薦證券商的報價決定成交價。興櫃股票交易單位為一股,交易時間自上午9點開始至下午3點。由於興櫃交易無集中撮合機制,因此無開收盤價及每日參考價,僅有當日「成交均價」供投資大眾參考。
為確保興櫃股票交易順暢及保障投資人權益,櫃買中心對推薦證券商資格及義務進行嚴格規範。推薦證券商須進行連續報價,並在報價成交或取消後3分鐘內重新報價。此外,興櫃股票成交均價與前一營業日差距達50%以上時,將暫停該檔股票交易至當日交易時間結束,並於次一營業日恢復交易。
小心詐騙陷阱
林玟君提醒,興櫃股票轉上市櫃公開申購抽籤時,投資人只能透過合格券商申購,且多以一張為限。民眾如有收到可一次申購多張,或須將款項轉帳至其他帳戶的投資訊息,應提高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此外,櫃買中心與臺交所有合力設立「IPO資訊揭露專區」,投資人可查詢IPO公司相關承銷日程等資訊。
林玟君表示,櫃買中心成立興櫃市場已有22年時間,起初是希望藉 由興櫃市場提供未上市櫃公司一個合法且公開透明的交易場所。隨著 市場演變,興櫃市場目前也被賦予許多不同責任,包括做為上市櫃前的預備市場,讓發行公司可以提前熟悉證券市場相關法規及其運作、 並是投資大眾認識發行公司之重要管道、提升發行公司財務業務資訊 透明度,只要登錄興櫃的公司資訊都可以從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以 及在興櫃買賣過程中,提供上櫃前股票之流動性及價格發現之機能。
對於申請登錄興櫃條件,林玟君指出,對公司本身並沒有設立年限、規模及獲利能力、股權分散等要求,但一定要有兩家以上的證券商 推薦,簽訂輔導契約,由其中一家為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其他為協 辦輔導證券商,協助公司建立公司治理及股務相關等制度。
同時,推薦證券商必須認購公司3%以上股票,負責造市及提供市 場流通性。一般而言,公開發行公司從申請登錄到開始興櫃買賣原則 上只要8個營業日。與上櫃審查流程對照,必須符合登錄興櫃滿6個月 以上後才能遞件申請上櫃,後續還要進行書面審查、實地查核,通過 上櫃審議委員會、櫃買中心董事會,取得櫃買中心同意上櫃契約,再 到公開承銷、掛牌交易等,登錄興櫃條件相對寬鬆且時程快速。
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興櫃市場共有324家公司登錄,參與推 薦證券商25家,日均值約37.15億元。林玟君指出,就興櫃市場交易 量能成長曲線來看,與大盤表現相當,凸顯出目前興櫃股票也開始逐 漸納入至投資大眾的投資組合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興櫃市場為議價市場,每檔興櫃股票至少有兩家推 薦證券商負責報價及應買應賣,由推薦證券商報價主導進行,以推薦 證券商的報價為成交價,且成交價格無漲跌幅限制。也就是說,投資 人不管買進或賣出,其相對方一定是推薦證券商之一。
此外,興櫃股票交易單位為一股,交易時間自上午9點開始揭示推 薦證券商報價,並接受投資人委託買賣至下午3點,且由於興櫃交易 無上市櫃股票採集中撮合的成交方式,因此沒有開/收盤價及每日參 考價,僅揭示當日「成交均價」以供投資大眾參考。
林玟君表示,櫃買中心對申請登錄興櫃市場的公司並未多設條件限 制,因此藉由嚴格規範推薦證券商資格及加強其應盡義務,以確保興 櫃股票交易運作順暢並保障投資人權益,推薦證券商必須進行連續報 價,且報價經成交或取消,須在3分鐘內重新申請報價,每次報價都 要達到最低報價數量,同時,對合理價差委託也有應買、應賣義務。
而為了避免興櫃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只要興櫃成交均價與前一營業 日成交均價差距達50%以上,即暫停該檔興櫃股票交易至當日交易時 間結束,至次一營業日恢復交易。
最後,林玟君也提醒,興櫃股票轉上市櫃進行公開申購抽籤,每個 投資人僅能向合格券商辦理申購,且多以一張為限,並把扣款金額存 至自身的交割帳戶中,只要是收到可以一次申購多張,轉帳至其他帳 戶的投資訊息都要慎防掉入詐騙陷阱。另櫃買中心與證交所有合力設 立「IPO資訊揭露專區」,投資人可以在此查詢到IPO公司相關承銷日 程等資訊。
台股電子股賣壓沉重 權值F4蒸發4.89兆元
台股高檔震盪,電子權值股持續遭到調節。22日,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等「權值F4」同步下挫,導致電子族群市值自7月高峰53.25兆元以來,已蒸發4.89兆元,成為盤面的重災區。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外資上周在集中市場賣超1,665億元,總持有股票市值降至32.19兆元,占全體上市股票市值比重減少至44.17%,約減少2.16兆元。其中,電子股調節壓力最為沉重,22日再度減碼5,401張,持股水位降至1,916.8萬張,創下半年的新低。此舉使得台積電收盤市值從高峰28.01兆元回落至24.35兆元,波段下滑3.66兆元。
此外,權重排名第二、三名的鴻海和聯發科也分別從近期市值高峰減少約4,000億~5,000億元。聯發科22日下跌2.78%,收在1,225元,市值降至1.96兆元,跌落2兆元關卡。
資深分析師杜金龍指出,本益比已來到歷史高峰區間的21.67倍,不利於追漲力道持續表現。加上融資水位增速稍快,盤面需要適度降溫回檔,清理籌碼浮額,反倒有助於指數整理後再挑戰更高點。他預期上市櫃獲利跟上後,台股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台股重挫逾1700點,證交所信心喊話**
由於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不尋求連任,台股22日暴跌612點,創下史上第八大跌點,跌幅2.68%為主要亞股最大。近四個交易日已累計下挫1,740點。
金管會表示,已備妥18套穩健股市劇本,但認為「現在還不是出手時候」。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和櫃買中心則信心喊話,指台灣產業景氣持續回溫,國際機構預估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可望超過3%,顯示台灣總體經濟表現良好,呼籲投資人理性看待市場波動。
證交所指出,今年截至7月19日,台股累計漲幅達27.54%,優於其他國際主要股市。今年至今,集中市場日均成交量攀升至4,406.7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8.58%。信用交易的整戶擔保維持率雖從180%下降至172.35%,但尚無斷頭危機,台股基本面仍稱穩健。
金管會強調,台股22日並非「獨跌」,亞股普遍下跌。但目前台股指數仍偏高,金管會將持續觀察市況,必要時採取適當措施,包括請證交所加強說明會,鼓勵企業執行庫藏股,勸阻壽險業暫停借券,以及祭出不同程度的限空令或禁空令等。
從基本面來看,證交所表示,6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營收達3兆3,981億元,年增11.83%。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合計19兆2,097億元,年增10.43%,顯示上市公司營運具韌性。
櫃買中心指出,股價反映企業實際業績和未來展望。第一季上櫃公司有3家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10元,11家在5至10元,78家在2至5元。整體獲利上櫃公司共583家,逾7成公司有獲利,其中512家較去年同期成長,占上櫃公司總數的62%。
**證交所打造國中金融教案 培養學子理財根基**
為落實金融教育,證交所推出「國中版投資理財分齡教案」,協助國中教師發展彈性課程。透過系統化課程,讓學生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培養財務管理能力。 第一節課以過年紅包為切入點,探討金錢運用方式和理財管道。接著透過「我的一日開銷!」活動,讓學生回顧消費支出,理解「想要」、「需要」、「必要」的差異。 課程進一步介紹記帳工具,引導學生掌握金錢流向。透過「現金流CASH FLOW」活動,讓學生了解「聰明消費」和「儲蓄」的關係,培養良好理財習慣。 證交所強調,金融理財力是現代人必備的能力。透過此課程,讓學生從小建立理財基礎,不僅有助於個人財務健康,也能在踏入金融市場前充實基本知識和風險意識,為未來規劃做好準備。**證交所攜手國際S&P推出淨零轉型指數**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旗下的台灣指數公司(TIP)與國際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 LLC宣布合作,將編製淨零轉型主題指數,並委託證交所計算發布即時指數。
TIP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此項合作專案旨在呼應台灣政府推動淨零排放、證交所集團推動ESG生態系的目標。TIP將結合S&P的ESG主題指數經驗和TIP的台股指數編製專長,聚焦台股淨零碳排主題。
S&P Dow Jones Indices CEO Dan Draper表示,合作指數將運用S&P在永續績效指標的經驗,以及TIP對台股市場的了解,提供台灣上市企業永續績效的客觀看法。
證交所表示,這項合作將提升台灣公司的市場能見度和投資價值,並滿足發行人和投資者的ESG需求。
**台股急挫,金管會、證交所籲理性應對**
受美國政經情勢及美股跌勢影響,台股昨(22)日狂瀉612點,跌幅達2.68%,創下亞股最慘紀錄。對此,金管會表示將持續關注國際情勢,視情況祭出應對措施。 金管會指出,台股基本面穩健,投資人應理性分析,並注意投資風險。根據統計,美股四大指數19日下跌0.71%至3.11%,連動亞股表現不佳。台股跌2.68%,亞股最慘,日本跌1.21%、韓國跌1.2%、新加坡跌0.15%、上海跌0.96%、香港漲0.61%。 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也表示,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連結日益緊密,當國際出現重大事項,台股會與全球市場連動。不過,上市櫃公司具備營運韌性,國內經濟也具動能,投資人應保持冷靜,理性判斷。 國安基金強調,台股重挫主要因外在因素,呼籲投資人在美國大選前不要過度反應,應保持理性。國安基金雖已退場,但仍密切關注國際情勢與資本市場變化。 金管會指出,上市櫃公司營運狀況良好,投資人應根據自身投資策略理性分析,避免過度恐慌。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7月19日,台股信用交易整戶擔保維持率為172.35%。 金管會強調,將持續關注國內外政經情勢、美國利率政策及大選情勢對台股的影響,適時採取相應措施。**外資投資台股大鬆綁!證交所解鎖「Prefunding」難題**
國際指數公司 MSCI 向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反映,外資投資台股面臨「提前交割資金」的困境,與市場規定的 T+2 交割周期不符。
證交所與券商公會、保管行協商後,達成共識推出彈性措施:外資透過保管行換匯,可在 T+1 日前進行外匯交易,T+2 日完成外匯交割,取代原本必須在 T+1 日到位的新台幣交割款。
不過,這項措施僅適用於透過保管機構換匯的外資。金管會考量到其他外資可能透過第三方銀行換匯,因此指示銀行公會研議開放提供外資隔夜資金需求的可行性。
據了解,銀行公會已研擬修改相關規定,允許外資投資台股時產生的隔夜資金需求,由各銀行採「墊款」方式先支應,以解決外資「提前交割資金」的問題。
這些措施將有助於優化外資投資台股的環境,提升其便利性,並解決外資面臨的交割資金提前到位問題。
在第一節課中,證交所設計以學生過年領紅包的傳統習俗為切入點,鼓勵學生思考金錢的運用方式及多元理財管道。接著透過「我的一日開銷!」活動,引導學生回顧一天日常生活的消費支出金額,讓學生明白日常生活的消費是屬於「想要」、「需要」、還是「必要」。透過小組成員分享,比較自己與小組的差異,引導學生思索如何修正個人消費支出項目及金額,理解消費優先順序,學習消費支出的必要性,並練習合理安排資金,從小建立理財根基。
接著課程進一步介紹「記帳」的優點、成效及相關記帳工具,引導學生使用記帳工具掌握金錢流向,做好財務管理;也透過「現金流CASH FLOW」學習單活動,使學生在消費項目選擇上更符合「必要」的精神,帶領學生探索利用「聰明消費」增加「儲蓄」的可行方法,培養良好理財習慣。
金融理財力已成為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從小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投資習慣,對於未來的生活品質和人生規劃都有深遠的影響。證交所希望通過「國中版投資理財分齡教案」課程,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就為財務根基建立厚實基礎,不僅有助於個人財務健康,也能讓年輕學子在踏入金融市場前,先充實自身應有之基本理財知識、投資觀念及風險意識,以達到證券投資知識深化校園扎根之目標。
透過這項國際合作,台指公司將借重S&P的ESG前瞻性主題指數發展經驗、引領國際潮流的ESG資料庫優勢,結合TIP長期編製台股指數的豐富經驗,聚焦台股合作編製淨零碳排主題指數。
TIP與S&P自2023年起即研商指數合作,雙方就指數主題、ESG資料運用、指數編製、計算維運、行銷推廣、應用等技術議題進行多次跨國協商會議,於近期達成合作共識並簽署合作契約。
臺灣指數公司林修銘董事長表示,台灣積極邁向2050淨零排放,為呼應金管會推動行動永續方案及落實證交所集團推動ESG生態系,TIP啟動此國際合作專案。我們期待與S&P共同進行國際合作,開發具前瞻性與影響力的ESG主題指數,聚焦包括淨零或轉型相關主題,滿足發行人與投資者的需求,並透過指數商品化應用提升台灣公司的市場能見度與投資價值。
S&P Dow Jones Indices CEO Dan Draper表示,此合作指數運用S&P在永續績效指標的前瞻經驗,及TIP對台股市場的深厚知識與對台灣投資需求之了解,可對台灣上市企業的永續績效表現提供獨立、基於規則且客觀的看法,幫助市場參與者做出明智的決策。
國安基金官員強調,台股基本面良好,出口、國內消費、經濟成長率預測都相當正面,最近台股重挫純粹是因來自外國因素,呼籲投資人在美國大選結果尚未出爐前,對於政治語言不必反應過度,應保持理性、冷靜判斷,國安基金雖然已經退場,但仍會對國際政經情勢保持密切關注,持續觀察國際情勢與資本市場變化。
金管會指出,上市櫃公司具營運韌性,今年國內經濟也具動能,投資人面對近期波動不需過於恐慌,建議應依本身投資策略理性分析,並注意相關投資風險。
據金管會統計,美股四大指數在19日跌幅介於0.71%至3.11%,連動亞股跌多漲少,台股跌幅2.68%為亞股中最慘,同時段日本跌1.21%,韓國跌1.2%,新加坡跌0.15%,上海跌0.96%,香港漲0.61%。
台股截至7月19日止,信用交易整戶擔保維持率172.35%。若以台股基本面來看,到6月底本益比24.4倍,現金殖利率2.34% (加計股票股利2.44%),國內上市櫃公司截至6月底累計營收約20.03兆元,年增10.23%,是歷年同期次高,金管會認為基本面尚稱穩健。
金管會指出,上市櫃公司基本面尚稱穩健,金管會將持續關注國內外政經情勢、美國利率政策及美國總統大選兩黨政策對台股的影響。
證交所及櫃買中心也在昨日盤後發布新聞稿表示,近年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連結程度日增,當國際出現重大事件,台股多會與全球市場連動,惟上市櫃公司具營運韌性,且今年國內經濟仍具動能,投資人面對近期波動無須過於恐慌。
此舉可友善外資投資台股的資金環境、提升投資台股便利性,也解決了外資交割資金得提前到位(Prefunding)的問題。
全案起因是證交所指出,目前上市櫃股票交割周期是成交日後次兩個營業日(T+2日),但國際指數公司MSCI蒐集國際機構投資人意見後向證交所表示,我國雖實施T+2交割周期,但實務作業上,外資仍被要求得提前在成交日後次一營業日(T+1)匯入交割款,與市場規定的交割制度不符。
證交所邀集券商公會、各保管行討論後達成共識,只要是透過保管行做換匯的外資,可採T+1日前(含當天)做外匯交易,T+2日完成外匯交割,以取代新台幣T+1日到位的彈性措施。
但是該彈性措施,主要適用外資可透過保管機構換匯,若外資透過第三方銀行換匯,因保管機構無法透過外匯交易確認資金可到位,恐無法適用該彈性措施。
為了解決外資交割款得提前到位(Prefunding)的問題,藉此友善外資投資環境,金管會要求銀行公會參酌國際各國實務做法,研議開放提供外資隔夜資金需求的可行性。
據了解,銀行公會已研擬修改「銀行辦理在台無住所外國人新台幣授信業務要點」,鬆綁非擔保放款的限制。允許外資投資台股時,產生的隔夜資金需求,各銀行可採「墊款」先支應給外資。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外資上周在集中市場賣超1,665億元,總持 有股票市值為32.19兆元,占全體上市股票市值44.17%,相當於單周 減少2.16兆元。其中,又以電子股調節壓力最為沉重,22日再度減碼 5,401張,持股水位降至1,916.8萬張,約近半年新低,也使得台積電 收盤市值從高峰28.01兆元回落到24.35兆元,波段下滑3.66兆元。
此外,台股權重排名第二、三名的鴻海、聯發科,也分別由近期市 值高峰減少約4,000億∼5,000億元規模,聯發科22日下跌2.78%收1 ,225元,市值1.96兆元,跌落2兆元關卡。
資深分析師杜金龍表示,從本益比角度來看,指數來到21.67倍的 歷史高峰區間,較不利於追漲力道持續表現,加上短期間融資水位增 速稍有過快跡象,盤面需適度降溫回檔,籌碼浮額適度洗淨,反倒有 助於指數整理後再衝,預期後續上市櫃獲利跟上之後,未來仍有更高 表現可期。
證期局指出,今年以來台股表現仍優於國際主要股市,統計至7月 19日,台股累計漲幅27.54%,優於同時間日本漲幅19.72%、新加坡 漲幅6.40%、韓國漲幅5.28%、香港漲幅2.17%、上海漲幅0.25%、 深圳跌幅6.52%、美國道瓊漲幅6.89%;今年至7月19日,集中市場 日均成交量4,406.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8.58%;信用交易的整 戶擔保維持率持續從180%下降至172.35%,但尚無斷頭危機,台股 基本面尚稱穩健。
金管會指出,台股22日並非「獨跌」,亞股也全面走跌,但目前台 股指數仍高,金管會強調,會先觀察市況,畢竟過去幾次救市,台股 都不是在20,000點以上,這次是全新經驗;因此未來會持續關注國內 外政經情勢、美國利率政策及美國總統大選兩黨政策對台股的影響, 必要時祭出相對應的措施,包括請證交所多辦說明會,鼓勵企業多執 行庫藏股,勸說壽險業暫停借券、融資券總量管制、不同程度的限空 令、禁空令等。
以基本面看,證交所表示,6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3兆3,981億元, 年增11.83%;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合計19兆2,097億元,年增10.43 %,展現上市公司營運韌性。
櫃買中心也指出,股價係反映公司實際業績與未來展望,觀察上櫃 公司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10元有3家,5元以上未達10元 有11家,2元以上未達5元有78家,整體獲利上櫃公司共583家,逾7成 公司有獲利,且較去年同期成長有512家,占整體上櫃公司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