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洋興業公司新聞
老牌營建股太設(2506)28日舉辦法說會,今年業外大進補,雖然 沒有新案完工交屋,但在「太平洋商業大樓」三個樓層以總價9.8億 元成功處分,以及太設持股48.45%子公司豐洋興業,也以1.32億元 賣掉「太平洋商業大樓」一個樓層,同步挹注獲利下,推升前三季合 併稅後純益達8.7億元,EPS為2.08元,獲利已改寫近11年最高,全年 業績表現可望衝高。
太設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6.54億元,年減55%,主要是因為去年有 台北市都更大案「太平洋之森」完工交屋,認列營收及獲利,因此墊 高去年比較基期,今年業績相對下滑。
不過太設近年積極活化資產、優化財務結構,上半年處分「太平洋 商業大樓」三個樓層,轉投資豐洋興業也處分一個樓層,改由華岡航 務及嘉航國際物流接手,貢獻可觀獲利,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8.7 億元,EPS為2.08元,不但超越去年全年的稅後純益6.45億元、EPS0 .13元,更刷新11年最高紀錄。
太設總經理陳清暉表示,太設短期內業績來源有台北市「太平洋敦 南麗舍」,中期以翡翠灣園區、桃園「太平洋陽光四季」第三、四期 開發案為主,長期目標則為台北市天母雨農市場都更案。
陳清暉表示,目前在手已銷售、已施工新案,包括「太平洋陽光四 季」第一期別墅,基地2,763坪,總銷約10億元,目前社區中心正申 請使照,預計明年上半年可望完工交屋,貢獻獲利。
「太平洋敦南麗舍」小宅案位於台北東區蛋黃區地段,預售時已1 00%完銷,總銷約9億多元,太設可分回約4億元,目前施工中,預計 2024年可望完工交屋。
陳清暉表示,太設開發中新案,「太平洋陽光四季」第二期基地3 ,100坪,共有三大街廓,目前正規劃中,若明年取得建照則有機會推 出。
除此之外,太設還有宜蘭市建業段600坪土地,目前規劃為透天及 電梯華廈,現在也正都審申請中,預期最快2025年推出。
太設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6.54億元,年減55%,主要是因為去年有 台北市都更大案「太平洋之森」完工交屋,認列營收及獲利,因此墊 高去年比較基期,今年業績相對下滑。
不過太設近年積極活化資產、優化財務結構,上半年處分「太平洋 商業大樓」三個樓層,轉投資豐洋興業也處分一個樓層,改由華岡航 務及嘉航國際物流接手,貢獻可觀獲利,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8.7 億元,EPS為2.08元,不但超越去年全年的稅後純益6.45億元、EPS0 .13元,更刷新11年最高紀錄。
太設總經理陳清暉表示,太設短期內業績來源有台北市「太平洋敦 南麗舍」,中期以翡翠灣園區、桃園「太平洋陽光四季」第三、四期 開發案為主,長期目標則為台北市天母雨農市場都更案。
陳清暉表示,目前在手已銷售、已施工新案,包括「太平洋陽光四 季」第一期別墅,基地2,763坪,總銷約10億元,目前社區中心正申 請使照,預計明年上半年可望完工交屋,貢獻獲利。
「太平洋敦南麗舍」小宅案位於台北東區蛋黃區地段,預售時已1 00%完銷,總銷約9億多元,太設可分回約4億元,目前施工中,預計 2024年可望完工交屋。
陳清暉表示,太設開發中新案,「太平洋陽光四季」第二期基地3 ,100坪,共有三大街廓,目前正規劃中,若明年取得建照則有機會推 出。
除此之外,太設還有宜蘭市建業段600坪土地,目前規劃為透天及 電梯華廈,現在也正都審申請中,預期最快2025年推出。
台北東區忠孝東路、延吉街口知名地標「太平洋商業大樓」,其中 四個樓層,25日以總價11.12億元拍板易手給知名航運公司華岡集團 ,賣方為太設及子公司豐洋興業,每坪成交價飆破百萬大關;其中太 設可獲利處分利益達7.9億元,可望為今年業外獲利的大補丸,依目 前股本估算,有機會貢獻EPS達2元,預計第三季認列。 原本為太平洋建設於民國72年就投資興建的「太平洋商業大樓」, 屋齡39年已屆都更年齡,原本一直是太設的總部大樓,為了資產活化 ,太設決定脫手,25日拍板敲定,其擁有的6、8和13樓三個樓層、共 約832坪,以9.8億元處分給華岡航務公司、嘉航國際物流公司、及華 泓國際運輸公司;據經濟部公司登記資料顯示,這三家公司都為同一 集團的華岡集團,公司登記地址都在南京東路三段。 另外,太設轉投資的子公司豐洋興業,25日也公告以1.32億元價格 ,把「太平洋商業大樓」2樓約136.58坪辦公室易手,買家是華岡航 務公司,處分利益約1,730萬元。 其中,太設名下資產處分後,預估獲利7.9億元,可望為今年業外 獲利的大補丸,依目前股本估,有機會貢獻EPS達2元。 太設總經理陳清暉表示,「太平洋商業大樓」原本一直是太設的企 業總部大樓,近幾年頗具都更題材,原本太設有機會進一步整合大樓 產權,耕耘都更,但為了大環境變化,央行逐步升息,為了降低銀行 融資負債比、活化資產,因此決定割愛,處分辦公室;估計平均每坪 成交價格約107萬元,尚屬合理。
太平洋建設近日傳出經營權生變,股價應聲大漲,三個交易日漲幅近二成,太設發言人陳清暉昨(30)日出面滅火,他強調,現任副董事長柳逸義為董座章啟民逾20年老友,雙方為共治合作、並無經營權之爭; 未來結合房地產與有線電視,合力搶攻物聯網商機、投入新藍海市場。
據了解,太設本屆董監事三年任期至明年才到期,除非短期內有董事席次請辭過半情形 ,否則今年股東會不會有改選議題。
儘管如此,近期因市場傳出太設經營權有變化,吸引投資人關注,太設一周來股價從10.65元,最高一度大漲至13.3元,漲幅25%;太設昨日收在12.7元,下跌0.15元。
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包括太平洋建設、太平洋房屋、豐洋興業(台中太平洋百貨)三公司,其中太屋、豐洋的董事長,在去年5月和今年1月,分別由柳逸義一派的得力戰將盧阿水、連錦出任,集團三家企業中有兩家董座換人,加上柳對太設在檯面上持股達15.22%(泉源國際、創美投資、豐富開發),已超過章家的14.26%(章民強、章啟光、章啟民、章蕭蜂、豐洋興業),引發市場對太設集團經營權恐會易主的聯想。
陳清暉表示,章家與柳逸義從1997年就因太平洋聯網的夥伴關係合作至今,加上同為虔誠的基督徒,關係良好。
2016年太平洋聯網四大重要營運夥伴,再度合體進駐太設董事會,包括柳逸義、全國數位副董雷倩、董事俞勝宜,以及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等,也讓太設集團組織架構重新調整。太設指新舊團隊之間、各有各的強項,艦隊成員已經組成,但如何啟航,大家還在發想。
陳清暉否認外界傳言,指新團隊已帶入新思維,舉例來說,柳逸義對於數位匯流服務產業相當專業且技術領先,尤其如何從數位電視機上盒連結至雲端所發展出的物聯網商機,相當有想法,未來房地產業與數位科技結合並轉型成為智慧家庭這一塊市場是未來趨勢,接下來如何讓老店創新則是目前經營團隊的重要任務。
據了解,太設本屆董監事三年任期至明年才到期,除非短期內有董事席次請辭過半情形 ,否則今年股東會不會有改選議題。
儘管如此,近期因市場傳出太設經營權有變化,吸引投資人關注,太設一周來股價從10.65元,最高一度大漲至13.3元,漲幅25%;太設昨日收在12.7元,下跌0.15元。
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包括太平洋建設、太平洋房屋、豐洋興業(台中太平洋百貨)三公司,其中太屋、豐洋的董事長,在去年5月和今年1月,分別由柳逸義一派的得力戰將盧阿水、連錦出任,集團三家企業中有兩家董座換人,加上柳對太設在檯面上持股達15.22%(泉源國際、創美投資、豐富開發),已超過章家的14.26%(章民強、章啟光、章啟民、章蕭蜂、豐洋興業),引發市場對太設集團經營權恐會易主的聯想。
陳清暉表示,章家與柳逸義從1997年就因太平洋聯網的夥伴關係合作至今,加上同為虔誠的基督徒,關係良好。
2016年太平洋聯網四大重要營運夥伴,再度合體進駐太設董事會,包括柳逸義、全國數位副董雷倩、董事俞勝宜,以及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等,也讓太設集團組織架構重新調整。太設指新舊團隊之間、各有各的強項,艦隊成員已經組成,但如何啟航,大家還在發想。
陳清暉否認外界傳言,指新團隊已帶入新思維,舉例來說,柳逸義對於數位匯流服務產業相當專業且技術領先,尤其如何從數位電視機上盒連結至雲端所發展出的物聯網商機,相當有想法,未來房地產業與數位科技結合並轉型成為智慧家庭這一塊市場是未來趨勢,接下來如何讓老店創新則是目前經營團隊的重要任務。
太平洋建設集團歷經財務危機後,17年來償還逾200億元債款;太平洋建設發言人陳清暉昨(30)日指出,旗下有轉投資北京君太百貨、馬來西亞沙巴太平洋百貨及台中太平洋百貨等挹注,均是未來進可攻退可守的標的。
2002年的納莉風災,打亂太設集團的經營事業,不僅公司銀行金融負債超過200億元,當時的太平洋建設險些因財務危機而倒閉,集團金雞母太平洋崇光百貨的經營權,更因此意外拱手讓人、官司纏訟10多年;陳清暉表示,過去超過200億元負債,集團已還到只剩約8億元,公司財務體質漸入佳境,接下來就是累計現金流衝刺營運擴展。
陳清暉指出,今年第2季預計總銷約8億元「太平洋蒔景」完工入帳,另外太平洋商務中心一樓和地下一樓資產,以及楊梅5.69萬坪土地,若之後董事會通過重新釋出標售,預計有超過20億元現金流挹注。
2002年的納莉風災,打亂太設集團的經營事業,不僅公司銀行金融負債超過200億元,當時的太平洋建設險些因財務危機而倒閉,集團金雞母太平洋崇光百貨的經營權,更因此意外拱手讓人、官司纏訟10多年;陳清暉表示,過去超過200億元負債,集團已還到只剩約8億元,公司財務體質漸入佳境,接下來就是累計現金流衝刺營運擴展。
陳清暉指出,今年第2季預計總銷約8億元「太平洋蒔景」完工入帳,另外太平洋商務中心一樓和地下一樓資產,以及楊梅5.69萬坪土地,若之後董事會通過重新釋出標售,預計有超過20億元現金流挹注。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