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馳利汽車公司新聞
臺灣汽車市場最近可是熱鬧非凡,繼中華汽車成功引入上汽集團旗下的MG品牌後,市場上傳出裕隆集團準備引入更多中國大陸品牌汽車的風聲。尤其是裕隆旗下的裕佳汽車在今年1月更名為「電馳利」,這個名稱變動讓人不禁猜測是否與導入吉利車款有關。 不過,裕隆集團很快就發出聲明,澄清目前電馳利還沒有任何代理銷售業務,後續若有新品牌合作計畫,都會依法進行公告。裕隆集團強調,他們以多元化價值鏈和移動服務生態系為發展策略,電馳利將作為集團新能源車生態系的一環,主要在新能源車的營銷售服務和水平服務方面提供功能。 裕隆集團在執行長嚴陳莉蓮的帶領下,積極推動多元發展,汽車事業也朝多品牌方向邁進。在成功引入MG品牌之後,裕隆還計劃引入MAXUS品牌來補強MPV產品線。這種積極尋求合作模式的態度,讓人不禁想到,下一個與裕隆合作的中國品牌會是誰? 其中,吉利品牌因為早在2009年就有導入臺灣市場的經驗,所以被視為裕隆多元發展的最有可能合作對象。但值得注意的是,雙方是否會再續前緣,最大的關鍵還是臺灣政府的態度。 最近這些傳言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討論話題從中國品牌可能「血洗」臺灣汽車市場,延伸到國內進口車價過高。這些「歪樓」討論讓車輛公會不得不發出聲明,強調進口車賦稅中,貨物稅最重,其次是關稅,呼籲政府應優先改革負擔更重、對產業影響較小的貨物稅,而不是貿然調降關稅。
華汽汽車近期大動作,導入上汽集團旗下的MG品牌,讓臺灣市場熱鬧非凡。現在又有新聞傳出,裕隆集團打算將更多中國大陸品牌車帶進臺灣,讓人們對未來的車市充滿期待。其中,裕隆旗下子公司裕佳汽車在今年1月改名為「電馳利」,這個名稱讓人好奇,不過大家猜測這可能是為了迎接吉利品牌的進入。 雖然傳言四起,但裕隆集團已經出面澄清,表示「電馳利」目前還沒有任何代理銷售業務,未來若有新品牌合作,也會依法公告。裕隆集團表示,他們以多元化價值鏈開放平臺及移動服務生態系為發展策略,而「電馳利」將作為集團新能源車生態系的一環,初步規劃將在新能源車的營銷售服務、水平服務方面提供功能。 這不僅僅是裕隆集團的發展策略,事實上,自從執行長嚴陳莉蓮接手後,裕隆集團就積極開啟多元發展,汽車事業也朝向多品牌邁進。中華車成功導入MG品牌,成為集團教科書級別案例後,裕隆還將導入MAXUS品牌來補強MPV產品線。為了營運長遠發展,裕隆集團探求更多相同合作模式的機會,這也是大家預料之中的事。 在全球眾多汽車品牌中,隨著新能源車的趨勢發展,中國汽車品牌崛起,成為全球攻城掠地的強者。裕隆集團自然也將目光投向這些崛起的品牌,其中,早於2009年就與臺灣市場有過合作的吉利品牌,自然成為裕隆多元發展的最有可能的合作對象。 不過,雙方是否再續前緣,最大的關鍵還是臺灣政府的態度。近來,有關中國品牌可能「血洗」臺灣汽車市場的討論不斷,讓人們對未來的車市充滿了各種猜測。車輛公會也發出聲明,呼籲政府應以負擔更重、對產業影響較小的貨物稅改革為優先,不宜貿然調降關稅。這些討論讓人們對未來的車市更加關注。
隨著傳言甚囂塵上,裕隆集團發出聲明,澄清電馳利現階段仍未有 任何代理銷售業務,後續若有任何新品牌合作計畫,也都將依法公告 。
裕隆表示,集團以多元化價值鏈開放平台及移動服務生態系為發展 策略,電馳利是集團為支持旗下各品牌新能源產品陸續上市,做為集 團新能源車生態系的一環,初步規劃將在新能源車的營銷售服、水平 服務方面提供功能。
事實上,裕隆集團在執行長嚴陳莉蓮接手後積極開啟多元發展,汽 車事業同樣朝向多品牌邁進,中華車成功導入MG成為集團教科書級別 案例後,除接續還將導入MAXUS補強MPV產品線;裕隆為求營運長遠發 展,探求更多相同合作模式的機會,其實也不讓人意外。
而在全球眾多汽車品牌當中,隨著新能源車趨勢發展,中國汽車品 牌崛起,在全球攻城掠地之際,當然也成為裕隆瞄準合作的目標,其 中,早於2009年就已有過合作導入熊貓車系經驗來台的吉利,也理所 當然被認為是裕隆這波多元發展最有可能的合作對象。
不過,雙方是否再續前緣,據悉最大的關鍵仍是台灣政府態度,尤 其是消息傳出後,多次引發市場熱烈關注,討論話題也從中國品牌恐 「血洗」台灣汽車市場,進一步延伸至國內進口車價過高。
諸多「歪樓」討論,也再度逼得車輛公會12日不得不再發出聲明重 申,進口車賦稅中以貨物稅最重,其次才是關稅,就短期稅制來說, 呼籲政府應以負擔更重、對產業影響較小的貨物稅改革為優先,不宜 貿然調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