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上周外資於新興亞股賣超再減,淨流出金額縮減為2.5億美元,台灣為上周資金淨流入最多的股市、增加至約2.6億美元,南韓流出金額則縮減至9790萬美元。上周新興亞股延續漲勢,菲律賓、印度、印尼、台灣均有逾1%漲幅,但台灣櫃買指數下跌1.1%。
進一步觀察今年來亞股資金流向,僅台灣、印度、越南為資金淨流入,並以台股最為吸金、達34.64億美元,為連續4年國際資金流入的新興亞股市場。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根據彙整亞洲各國證交所的外資流向資料,今年以來台股吸金規模躍居新興亞股之冠,顯示外資對台灣前景不看淡。由於台股屬於淺碟型市場,易受到全球市場情勢或國際資金流動的影響,但仍不乏未來產業基本面前景展望佳、營收獲利成長潛力的優質公司,這也凸顯選股不選市的重要性。預期2016年若無重大國際經濟事件干擾,台股可望隨著經濟改善而逐季走揚。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市場雖仍謹慎看待中國經濟成長,但近期經濟數據未再全面惡化,官方貨幣及財政政策雙管齊下,房市加上消費區塊,多少彌補製造端產能過剩的問題,2016年中國持續調整經濟結構,更注重供給策改革,預期第1季經濟成長率可望落底,基本面持續改善,亞股可望受惠,而美國經濟穩步復甦,外銷至美國為主的亞洲企業可望受惠,短期仍需關注國際油價及離岸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
亞洲匯市方面,蔡佩怡指出,觀察近期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在高點6.55震盪後,貶幅開始縮小,由於時序步入大中華區農曆新年傳統旺季,近期可觀察亞洲貨幣匯率,若能持續回穩,可視為資金回流亞股的正面訊息,對亞洲股匯市第1季看法仍偏向正面。
進一步觀察今年來亞股資金流向,僅台灣、印度、越南為資金淨流入,並以台股最為吸金、達34.64億美元,為連續4年國際資金流入的新興亞股市場。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根據彙整亞洲各國證交所的外資流向資料,今年以來台股吸金規模躍居新興亞股之冠,顯示外資對台灣前景不看淡。由於台股屬於淺碟型市場,易受到全球市場情勢或國際資金流動的影響,但仍不乏未來產業基本面前景展望佳、營收獲利成長潛力的優質公司,這也凸顯選股不選市的重要性。預期2016年若無重大國際經濟事件干擾,台股可望隨著經濟改善而逐季走揚。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市場雖仍謹慎看待中國經濟成長,但近期經濟數據未再全面惡化,官方貨幣及財政政策雙管齊下,房市加上消費區塊,多少彌補製造端產能過剩的問題,2016年中國持續調整經濟結構,更注重供給策改革,預期第1季經濟成長率可望落底,基本面持續改善,亞股可望受惠,而美國經濟穩步復甦,外銷至美國為主的亞洲企業可望受惠,短期仍需關注國際油價及離岸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
亞洲匯市方面,蔡佩怡指出,觀察近期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在高點6.55震盪後,貶幅開始縮小,由於時序步入大中華區農曆新年傳統旺季,近期可觀察亞洲貨幣匯率,若能持續回穩,可視為資金回流亞股的正面訊息,對亞洲股匯市第1季看法仍偏向正面。
中國信託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朱戌文表示,即便美升息底定,但全球經濟基本面尚無法讓人全然放心,最好方式就是從「穩健」與「息收」下手,採取分散投資的多元配置,期望透過多元入息方式,降低波動風險,進而追求長期穩定的息收與資本利得。
朱戌文認為,接下來股市架構將從資金走向基本面行情,相對看好歐美以及新興亞洲。她說,美國部分高股息股票受惠於經濟改善表現亮麗,且根據歷史經驗,高股息股票通常會隨著升息而出現優於大盤的成績。
歐洲方面,即使歐洲央行(ECB)的貨幣政策與美國走向不同,但歐洲央行維持量化寬鬆,將支撐不動產評價。新興亞洲部分,由於新興亞洲具有企業盈餘預期佳、殖利率誘人等條件,預期在聯準會升息後可吸引資金回流,投資價值與強勁基本面的良好題材,將能讓亞洲再受市場青睞。
朱戌文提到,自從2014年下半年起,高收益債表現就明顯受到油價牽動,預期2016年高收益債券表現仍將取決於油價。一旦油價能夠止穩、甚至緩步走升,收益率具吸引力的高收益債券,就有表現空間。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2016年各市場所處的景氣循環與利率環境不同,若投資人想在震盪中安然度過,多元資產配置仍是王道,選擇結合多元資產,並搭配「動態配置」保護下檔風險的策略,才能讓資產在緩成長、高波動的環境中,奠定成長基石。
朱戌文認為,接下來股市架構將從資金走向基本面行情,相對看好歐美以及新興亞洲。她說,美國部分高股息股票受惠於經濟改善表現亮麗,且根據歷史經驗,高股息股票通常會隨著升息而出現優於大盤的成績。
歐洲方面,即使歐洲央行(ECB)的貨幣政策與美國走向不同,但歐洲央行維持量化寬鬆,將支撐不動產評價。新興亞洲部分,由於新興亞洲具有企業盈餘預期佳、殖利率誘人等條件,預期在聯準會升息後可吸引資金回流,投資價值與強勁基本面的良好題材,將能讓亞洲再受市場青睞。
朱戌文提到,自從2014年下半年起,高收益債表現就明顯受到油價牽動,預期2016年高收益債券表現仍將取決於油價。一旦油價能夠止穩、甚至緩步走升,收益率具吸引力的高收益債券,就有表現空間。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2016年各市場所處的景氣循環與利率環境不同,若投資人想在震盪中安然度過,多元資產配置仍是王道,選擇結合多元資產,並搭配「動態配置」保護下檔風險的策略,才能讓資產在緩成長、高波動的環境中,奠定成長基石。
新興亞太經濟成長動能居全球之首,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除了經濟成長快速外,新興亞洲國家競爭力佳,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菲律賓、印尼等國,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國家競爭力評比名次大幅躍進,而支撐經濟持續成長最大動力的勞動人口,東南亞則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中國大陸、印度。
蔡佩怡指出,由於東南亞國家勞動能力質優量足,已是國際代工製造新聚點,且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此外,2015年算是東亞經濟共同體元年,區域經濟整合儼然成為未來趨勢,加上TPP法案可能在今年底簽署,勢必引來更多的題材與商機。至於身為傳統世界工廠的大陸,則力推「中國製造2025」政策,欲引導大陸製造業創新,將大陸製造業轉型為世界創新引擎、世界品牌新星。
面對當前投資環境,蔡佩怡說,擔心單一國家股市波動較大的投資人,可以選擇以新興亞太區域、結合股、債、REITs多元資產等均衡布局的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能攻能守兼具息收,即便市場可能有短暫拉回,因有基本面支撐,也無礙多頭走勢。
看好亞太經濟動能及滿足投資人追求低風險、報酬相對穩健的投資需求,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即日起至20日展開募集,採多元入息策略,靈活運用亞太債券、亞太股票、亞太REITS三種多元入息投資工具,既能分散投資風險,還可以實現收益最大化。
蔡佩怡指出,由於東南亞國家勞動能力質優量足,已是國際代工製造新聚點,且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此外,2015年算是東亞經濟共同體元年,區域經濟整合儼然成為未來趨勢,加上TPP法案可能在今年底簽署,勢必引來更多的題材與商機。至於身為傳統世界工廠的大陸,則力推「中國製造2025」政策,欲引導大陸製造業創新,將大陸製造業轉型為世界創新引擎、世界品牌新星。
面對當前投資環境,蔡佩怡說,擔心單一國家股市波動較大的投資人,可以選擇以新興亞太區域、結合股、債、REITs多元資產等均衡布局的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能攻能守兼具息收,即便市場可能有短暫拉回,因有基本面支撐,也無礙多頭走勢。
看好亞太經濟動能及滿足投資人追求低風險、報酬相對穩健的投資需求,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即日起至20日展開募集,採多元入息策略,靈活運用亞太債券、亞太股票、亞太REITS三種多元入息投資工具,既能分散投資風險,還可以實現收益最大化。
亞太經濟動能強、題材多,國際資金10月已由賣轉買。觀察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外資分別於2010年5月、2011年8月及2013年6月賣超新興亞股逾100億美元,然6個月之後的指數表現平均上漲10%、正報酬機率達100%。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從新興亞洲10月以來穩定吸金的狀況來看,亞太(不含日本)憑藉經濟穩定成長及企業盈餘股利佳的優勢,料成為資金回補首選。
蔡佩怡說,多數亞太國家2016年經濟成長率為上升趨勢,包括印尼、泰國、菲律賓、大陸、馬來西亞等國,2016年企業盈餘預估均有兩位數的成長率;加上亞太股票股利率較歐美誘人,MSCI亞太(不含日本)高股息股價指數股利率達5.64%,均顯現亞太股市投資價值。
多元入息平衡基金涵蓋高股息股、成長股、優質債、與REITs等多元資產,料將持續成為投資焦點,不僅波動風險較股票為低,又能透過多元資產分散風險,掌握全球經濟翻轉回升的投資契機。
採取股債多元資產均衡配置,能攻能守而且兼具息收,即使未來可能遇到短暫拉回行情,但是因為投資組合具有下檔抗跌能力、多頭攻擊力道,是掌握亞太諸多投資亮點的絕佳選擇。
蔡佩怡說,多數亞太國家2016年經濟成長率為上升趨勢,包括印尼、泰國、菲律賓、大陸、馬來西亞等國,2016年企業盈餘預估均有兩位數的成長率;加上亞太股票股利率較歐美誘人,MSCI亞太(不含日本)高股息股價指數股利率達5.64%,均顯現亞太股市投資價值。
多元入息平衡基金涵蓋高股息股、成長股、優質債、與REITs等多元資產,料將持續成為投資焦點,不僅波動風險較股票為低,又能透過多元資產分散風險,掌握全球經濟翻轉回升的投資契機。
採取股債多元資產均衡配置,能攻能守而且兼具息收,即使未來可能遇到短暫拉回行情,但是因為投資組合具有下檔抗跌能力、多頭攻擊力道,是掌握亞太諸多投資亮點的絕佳選擇。
近年亞太區經濟發展蓬勃,根據瑞士信貸(CreditSuisse)最新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大陸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而象徵最強消費力的中產階級,首度超越美國、人數破億。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因經濟起飛而引爆消費能力不容小覷,看好亞洲區域龐大消費潛力,建議伺機布局局亞太基金,掌握經濟轉型下投資契機。
蔡佩怡說,大陸逐步轉型為消費型國家,受惠經濟增長、中產階級家庭變得更有錢的情況下,消費力增加,消費偏好也轉向非民生基本消費。以麥肯錫所做大陸家庭支出項目佔比數據來看,食物類佔比從2005年的44%到2030年下滑至18%,同一時期文教娛樂佔比從2005年的12%成長至2030年的21%,顯示大陸非民生基本消費成長快速。剛結束的十一長假,就出現明顯消費轉型,以往以零售餐飲、境內旅遊為主,今年以出國旅遊、電影、網購等新興消費的成長顯著。
蔡佩怡說,中產階級代表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投資及消費的能力,隨著亞洲民眾財富增長、消費力提升,預期消費將是支撐亞洲經濟持續成長的最大動力,也將帶動區域內的消費旅遊產業蓬勃發展。
蔡佩怡指出,儘管亞洲各國目前經濟數據仍好壞參半,壓抑投資人投資信心,但政府積極推動改革措施,有助於提振消費與投資信心,股市上漲的機率大增,建議可留意亞太區消費及產業升級等題材。
蔡佩怡說,大陸逐步轉型為消費型國家,受惠經濟增長、中產階級家庭變得更有錢的情況下,消費力增加,消費偏好也轉向非民生基本消費。以麥肯錫所做大陸家庭支出項目佔比數據來看,食物類佔比從2005年的44%到2030年下滑至18%,同一時期文教娛樂佔比從2005年的12%成長至2030年的21%,顯示大陸非民生基本消費成長快速。剛結束的十一長假,就出現明顯消費轉型,以往以零售餐飲、境內旅遊為主,今年以出國旅遊、電影、網購等新興消費的成長顯著。
蔡佩怡說,中產階級代表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投資及消費的能力,隨著亞洲民眾財富增長、消費力提升,預期消費將是支撐亞洲經濟持續成長的最大動力,也將帶動區域內的消費旅遊產業蓬勃發展。
蔡佩怡指出,儘管亞洲各國目前經濟數據仍好壞參半,壓抑投資人投資信心,但政府積極推動改革措施,有助於提振消費與投資信心,股市上漲的機率大增,建議可留意亞太區消費及產業升級等題材。
為了瞭解民眾心中最優良投信公司以及其特色,卓越雜誌日前舉辦「2015卓越最佳投信評比大調查」,共有三家公司獲獎,分別為摩根投信獲得形象獎、中信投信獲得服務獎、宏利投信獲得創新獎。
該調查活動目的為透過調查將台灣投信公司特點呈現出來,並期望經由報導,增加大眾更認識優質投信公司。台灣經濟研究院林建甫院長、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羅明才召集委員、許添財委員、駐台北韓國代表部副代表李鍾模等均親自出席頒獎晚宴,肯定並讚賞此次活動。
卓越雜誌多年來舉辦銀行、證券等相關評比,頗受好評,得獎的都是千錘百鍊評選而出。該評比調查是由卓越雜誌委託異視行銷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以具投資經驗、並有往來過投信業者之民眾為對象。以電話訪問,輔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ATI),採隨機抽樣法進行調查,以北中南地區平均計算完成配額,做為此次評比的調查。
該調查活動目的為透過調查將台灣投信公司特點呈現出來,並期望經由報導,增加大眾更認識優質投信公司。台灣經濟研究院林建甫院長、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羅明才召集委員、許添財委員、駐台北韓國代表部副代表李鍾模等均親自出席頒獎晚宴,肯定並讚賞此次活動。
卓越雜誌多年來舉辦銀行、證券等相關評比,頗受好評,得獎的都是千錘百鍊評選而出。該評比調查是由卓越雜誌委託異視行銷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以具投資經驗、並有往來過投信業者之民眾為對象。以電話訪問,輔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ATI),採隨機抽樣法進行調查,以北中南地區平均計算完成配額,做為此次評比的調查。
中信投信舉辦明年台股展望,認為明年台股有企業獲利成長、高股 息殖利率、總統大選前政策偏多等題材,搭配國際整體環境持續溫和 向上、美股續創新高等,對內外資都有吸引力,預估明年指數區間落 在8,560∼9,859點間,可布局與物聯網連結的5大趨勢族群。
中信投信總經理于蕙玲指出,面對歐元區、中國和日本之成長弱化 ,及油價下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拖 累,但考量美國成長動能增強,加以歐、日、中國等聯手灑錢振經濟 ,寬鬆貨幣環境因有通縮威脅不容輕易改變,將形成穩定金融市場的 三股強大力量。
中信投信研究分析科主管徐培正指出,台股今年在相對高基期的8 ,300~9,600點間震盪整理,相較於新興亞洲今年度漲幅不及2%,或 主要對手韓國股市跌逾7%,甚至是整體新興市場跌逾10%,台股表 現還不錯。
台股自1970年以來歷史資料,在1978、1989、2006年加權指數都曾 前3年收紅的局面,隔年也是收紅,漲幅最低都有18%以上,主要是 經濟持續成長支撐多頭攻勢。明年台灣GDP年成長率由3.4%上調至3 .6%,而外在推力與台股本身條件,都站在有利大盤的一方。外在方 面,包括美國景氣持續溫和成長、貨幣政策不會貿然轉向,及低油價 刺激消費進一步帶動企業盈餘成長等,將推升美股再走揚。內在方面 ,台股明年股息殖利率高達3.5%,比起美股的2.2%、全球股票2.5 %,對外資具投資吸引力。
中國信託投信明年看好明星產業,主要以「物聯網」為中心的5大 族群(SMART),包括:產值成長優於全球的半導體業(Semiconduc tor);老年照護與學名藥市場蓬勃發展的醫藥業(Medicine);改 變傳統金融與穿戴市場的蘋概股(Apple Related);受惠物聯網硬 體需求的機器人概念股(Robot Related),及油價下滑、運費上揚 受惠的運輸類股(Transportation)。
中信投信總經理于蕙玲指出,面對歐元區、中國和日本之成長弱化 ,及油價下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拖 累,但考量美國成長動能增強,加以歐、日、中國等聯手灑錢振經濟 ,寬鬆貨幣環境因有通縮威脅不容輕易改變,將形成穩定金融市場的 三股強大力量。
中信投信研究分析科主管徐培正指出,台股今年在相對高基期的8 ,300~9,600點間震盪整理,相較於新興亞洲今年度漲幅不及2%,或 主要對手韓國股市跌逾7%,甚至是整體新興市場跌逾10%,台股表 現還不錯。
台股自1970年以來歷史資料,在1978、1989、2006年加權指數都曾 前3年收紅的局面,隔年也是收紅,漲幅最低都有18%以上,主要是 經濟持續成長支撐多頭攻勢。明年台灣GDP年成長率由3.4%上調至3 .6%,而外在推力與台股本身條件,都站在有利大盤的一方。外在方 面,包括美國景氣持續溫和成長、貨幣政策不會貿然轉向,及低油價 刺激消費進一步帶動企業盈餘成長等,將推升美股再走揚。內在方面 ,台股明年股息殖利率高達3.5%,比起美股的2.2%、全球股票2.5 %,對外資具投資吸引力。
中國信託投信明年看好明星產業,主要以「物聯網」為中心的5大 族群(SMART),包括:產值成長優於全球的半導體業(Semiconduc tor);老年照護與學名藥市場蓬勃發展的醫藥業(Medicine);改 變傳統金融與穿戴市場的蘋概股(Apple Related);受惠物聯網硬 體需求的機器人概念股(Robot Related),及油價下滑、運費上揚 受惠的運輸類股(Transportation)。
中國信託投信今(24)日進駐位於台北南港的中信金控企業總部,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指出,進駐南港新辦公大樓後,更能整合 金控資源,2015年將採二手策略,一方面加速發行新基金上架,預計 明年至少2檔新基金,另一方面積極找尋境外基金總代理機會。
于蕙玲表示,中信投信納入金控版圖後,過去兩年積極耕耘,包括 人力的重整、舊基金的清算整併,目前舊基金有5檔,另外新募基金 則有兩檔,包括新興債基金、多元入息基金,儘管募集期間市場正值 修正,非常辛苦,但成果都還是不錯,雙雙超越50億元,即使經歷7 到11月震盪,淨值也都維持正報酬,帶動境內基金管理規模,中信投 信整體規模從併購前的21億元,快速成長至目前逾130億元,成長幅 度近5倍。
于蕙玲指出,在境內基金部份,調整方向是朝績效提升、基金表現 的穩定度來提升,讓客戶能對中信投信有重新的認識。而明年的新募 基金將朝向著重股息的全球股票基金、區域型平衡基金為主軸,而外 幣級別基金雖然也是一大趨勢,但要等系統的建置完成後才會考慮。
在境外基金總代理對向的設定,于蕙玲表示,已進來台灣或未進來 台灣的境外資產管理公司都有在評估,首選對亞洲市場、台灣市場有 興趣的對象,而且是必須了解零售市場的、與中信投信配合度高的資 產管理公司,希望雙方的合作能以長期合作為前提,深耕台灣市場。
對於搬進新南港的中信金控企業總部,于蕙玲指出,能提供員工更 完善工作環境與公共空間,且地點緊鄰南港軟體園區捷運站,交通十 分便利。最重要是,由於金控所有事業體均集中於此,可望整合金控 資源並瞭解客戶需求,即時推出貼近市場趨勢與客戶需求產品,更能 提供投資人財富管理的全方位投資服務。
于蕙玲表示,中信投信納入金控版圖後,過去兩年積極耕耘,包括 人力的重整、舊基金的清算整併,目前舊基金有5檔,另外新募基金 則有兩檔,包括新興債基金、多元入息基金,儘管募集期間市場正值 修正,非常辛苦,但成果都還是不錯,雙雙超越50億元,即使經歷7 到11月震盪,淨值也都維持正報酬,帶動境內基金管理規模,中信投 信整體規模從併購前的21億元,快速成長至目前逾130億元,成長幅 度近5倍。
于蕙玲指出,在境內基金部份,調整方向是朝績效提升、基金表現 的穩定度來提升,讓客戶能對中信投信有重新的認識。而明年的新募 基金將朝向著重股息的全球股票基金、區域型平衡基金為主軸,而外 幣級別基金雖然也是一大趨勢,但要等系統的建置完成後才會考慮。
在境外基金總代理對向的設定,于蕙玲表示,已進來台灣或未進來 台灣的境外資產管理公司都有在評估,首選對亞洲市場、台灣市場有 興趣的對象,而且是必須了解零售市場的、與中信投信配合度高的資 產管理公司,希望雙方的合作能以長期合作為前提,深耕台灣市場。
對於搬進新南港的中信金控企業總部,于蕙玲指出,能提供員工更 完善工作環境與公共空間,且地點緊鄰南港軟體園區捷運站,交通十 分便利。最重要是,由於金控所有事業體均集中於此,可望整合金控 資源並瞭解客戶需求,即時推出貼近市場趨勢與客戶需求產品,更能 提供投資人財富管理的全方位投資服務。
中信金控副發言人高麗雪昨(3)日指出,今年中信金業務發展策略以「跨業、跨境、強本」為主,不只積極新增海外據點,也會加速大陸布局,積極尋找可參股20%的大陸銀行與保險公司,「參股對象會優先考慮具財務性報酬、可參與業務經營標的,長期來說至少要讓金控ROE維持12%以上。」
中信金昨天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吳一揆前往日本開會,由代理發言人高麗雪主持。
高麗雪表示,中信金目前在大陸的布局,包括銀行與租賃,其中,上海分行去年稅前獲利達新台幣2千萬元,且上海分行座落的環球金融中心27樓已由租轉買,現在是自有行舍,董事會也已通過申設上海自貿區的支行。而租賃的部份,仲信租賃2012年已在上海、蘇州、東莞、成都、武漢、徐州設立據點,去年底放款餘額達4億人民幣,平均放款利率在10到12%。
高麗雪指出,今年會從三方向加速大陸業務布局,一是取得具全國性執照與管理控制權的銀行,二是同步考量「財務性報酬」與「參與業務經營」為選擇對象,以取得銀行、保險20%股權為目標,三是持續布局銀行與租賃據點。
高麗雪進一步解釋,透過併購台灣人壽、日本東京之星銀行、併購 富鼎投信等方式達到「跨業、跨境、強本」的發展。中信人壽從201 1年併大都會人壽以後,不管首年度保費、壽險排行都有突破,而與台灣人壽的合併也希望在一年內完成。
此外,去年購併富鼎投信以後,管理資產由22億元提升至100億元,今年希望拉升至500億元。在海外發展部份,高麗雪指出,由於東南亞利差大,因此未來發展會以亞太地區為主,計劃今年會新增馬來西亞、澳洲、緬甸等據點開拓新商機,經營重點將以陸企與高端資產戶為目標。
中信金去年稅前淨利達265.6億元,較2012年成長7.5%,但高麗雪指出,未來金融營業稅若由2%提高到5%,若以2013年為基數來算,銀行的影響數在11.6億元。
中信金昨天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吳一揆前往日本開會,由代理發言人高麗雪主持。
高麗雪表示,中信金目前在大陸的布局,包括銀行與租賃,其中,上海分行去年稅前獲利達新台幣2千萬元,且上海分行座落的環球金融中心27樓已由租轉買,現在是自有行舍,董事會也已通過申設上海自貿區的支行。而租賃的部份,仲信租賃2012年已在上海、蘇州、東莞、成都、武漢、徐州設立據點,去年底放款餘額達4億人民幣,平均放款利率在10到12%。
高麗雪指出,今年會從三方向加速大陸業務布局,一是取得具全國性執照與管理控制權的銀行,二是同步考量「財務性報酬」與「參與業務經營」為選擇對象,以取得銀行、保險20%股權為目標,三是持續布局銀行與租賃據點。
高麗雪進一步解釋,透過併購台灣人壽、日本東京之星銀行、併購 富鼎投信等方式達到「跨業、跨境、強本」的發展。中信人壽從201 1年併大都會人壽以後,不管首年度保費、壽險排行都有突破,而與台灣人壽的合併也希望在一年內完成。
此外,去年購併富鼎投信以後,管理資產由22億元提升至100億元,今年希望拉升至500億元。在海外發展部份,高麗雪指出,由於東南亞利差大,因此未來發展會以亞太地區為主,計劃今年會新增馬來西亞、澳洲、緬甸等據點開拓新商機,經營重點將以陸企與高端資產戶為目標。
中信金去年稅前淨利達265.6億元,較2012年成長7.5%,但高麗雪指出,未來金融營業稅若由2%提高到5%,若以2013年為基數來算,銀行的影響數在11.6億元。
中信投信成立滿一年,管理規模爆衝,從去年底的21.35億元大幅躍進至近日的108億元,足足增長四倍,今年成長幅度居同業第一。
中信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中信投信自去年11月併入金控子公司後,積極網羅人才,導入金控各項制度與營運模式,專注市場研究管理、產品開發與整併,並逐步聯結壽險、中信銀個人金融、法人金融及外部通路行銷資源,管理規模於第1季開始就穩定成長。
于蕙玲表示,合併的上半年主要在建構投資與行銷業務團隊,做好績效管理及服務品質,因此旗下四檔股票基金、四檔平衡基金,截至 10月底止,有四檔排名在前1/4,一檔在前1/2。
于蕙玲強調,中信投信不僅重規模,更重視基金績效與客戶服務,因此發展策略將採厚實國內產品線、境外總代理業務的雙軸目標。
其中境外總代理業務部分,中信投信已積極接觸三到四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初期先與一家密切合作,透過中信金控的財富管理平台,提供多元服務,後續再將銷售模式複製至第二家總代理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除投信整併完成,中信金旗下的壽險公司也積極進行整併。中信人壽昨(11)日董事會通過私募724,833,719股、每股20.69元、總額達 150億元的現金增資案,以因應台壽人壽併購案。
中信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中信投信自去年11月併入金控子公司後,積極網羅人才,導入金控各項制度與營運模式,專注市場研究管理、產品開發與整併,並逐步聯結壽險、中信銀個人金融、法人金融及外部通路行銷資源,管理規模於第1季開始就穩定成長。
于蕙玲表示,合併的上半年主要在建構投資與行銷業務團隊,做好績效管理及服務品質,因此旗下四檔股票基金、四檔平衡基金,截至 10月底止,有四檔排名在前1/4,一檔在前1/2。
于蕙玲強調,中信投信不僅重規模,更重視基金績效與客戶服務,因此發展策略將採厚實國內產品線、境外總代理業務的雙軸目標。
其中境外總代理業務部分,中信投信已積極接觸三到四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初期先與一家密切合作,透過中信金控的財富管理平台,提供多元服務,後續再將銷售模式複製至第二家總代理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除投信整併完成,中信金旗下的壽險公司也積極進行整併。中信人壽昨(11)日董事會通過私募724,833,719股、每股20.69元、總額達 150億元的現金增資案,以因應台壽人壽併購案。
中信金控去年收購富鼎投信後,昨(4)日更名「中國信託投信」。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陳國世指出,加入金控行列後,投信將與金控品牌與優勢結合,中長期以躋身國內資產管理業領先群、深耕大中華區資產管理及理財業務為願景。
陳國世指出,會提升操作績效、擴大資產管理規模、規劃多元化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作為發展的優先規劃。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加入金控後,投信積極延攬實務經驗豐富的團隊來提升整體戰力,目前已有初步成效,如2012年富鼎全球固定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的年度績效達11.69%,為市場上同類型基金績效的第一名。
于蕙玲說,今年中國信託投信會著重提升操作績效,將以擠進同類型基金的前三分之一排名為目標,資產管理規模預計可成長至新台幣 150億元。
至於產品,她指出,初期將優先建構保守穩定的新臺幣、外幣債券產品線,股票型基金則會密切關注全球景氣復甦情形與產業趨勢走向,以亞洲相關基金為募集標的。
中信金旗下共有商銀、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台灣彩券、人壽及投信等九家子公司,中信金指出,新加入的投信事業將專注市場研究管理與產品開發,充實中信的財管平台。
陳國世指出,會提升操作績效、擴大資產管理規模、規劃多元化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作為發展的優先規劃。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加入金控後,投信積極延攬實務經驗豐富的團隊來提升整體戰力,目前已有初步成效,如2012年富鼎全球固定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的年度績效達11.69%,為市場上同類型基金績效的第一名。
于蕙玲說,今年中國信託投信會著重提升操作績效,將以擠進同類型基金的前三分之一排名為目標,資產管理規模預計可成長至新台幣 150億元。
至於產品,她指出,初期將優先建構保守穩定的新臺幣、外幣債券產品線,股票型基金則會密切關注全球景氣復甦情形與產業趨勢走向,以亞洲相關基金為募集標的。
中信金旗下共有商銀、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台灣彩券、人壽及投信等九家子公司,中信金指出,新加入的投信事業將專注市場研究管理與產品開發,充實中信的財管平台。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昨(31)日針對中信金登陸進展指出,設立子行仍是中信金的最終目標,但依大陸方面的規定,若要從分行改制子行,需符合經營3年、獲利2年的規定,由於目前兩岸金融政策轉趨開放,希望未來能對分行改制子行有更大的開放空間。
至於是否至大陸設立小額信貸公司,他指出,則要等法規出爐之後,再來評估。
中信金昨天法說會,法人關心大陸布局和國內景氣等問題。吳一揆說:「景氣最壞的情況已過,明年獲利有可能隨著景氣反轉再創佳績。」
他指出,預估明年台灣GDP為3∼3.5%,全球景氣將進入溫和復甦,但下行風險仍大,因歐債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美國大選後也面對財政懸崖問題至少造成GDP1%的影響,因此變數仍多。
中信金財務長高麗雪指出,中信金第2季到第3季淨利息收入增加,但淨利息收益率(NIM)卻下滑,主要是市場量能寬鬆且走低利方式運作,讓NIM難以劇烈擴大,除非在客層或產品有很大的改變,預估第4季的NIM也會呈現區間震盪。
中信金今年8月以4.66億元併購富鼎投信後,預計11月9日交割,未來將更名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為陳國世、總經理則是于蕙玲。
至於是否至大陸設立小額信貸公司,他指出,則要等法規出爐之後,再來評估。
中信金昨天法說會,法人關心大陸布局和國內景氣等問題。吳一揆說:「景氣最壞的情況已過,明年獲利有可能隨著景氣反轉再創佳績。」
他指出,預估明年台灣GDP為3∼3.5%,全球景氣將進入溫和復甦,但下行風險仍大,因歐債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美國大選後也面對財政懸崖問題至少造成GDP1%的影響,因此變數仍多。
中信金財務長高麗雪指出,中信金第2季到第3季淨利息收入增加,但淨利息收益率(NIM)卻下滑,主要是市場量能寬鬆且走低利方式運作,讓NIM難以劇烈擴大,除非在客層或產品有很大的改變,預估第4季的NIM也會呈現區間震盪。
中信金今年8月以4.66億元併購富鼎投信後,預計11月9日交割,未來將更名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為陳國世、總經理則是于蕙玲。
中信金8月底以新台幣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近日更公告許可金控主任秘書陳國世對富鼎投信的競業行為,市場人士指出,此舉應是為陳國世接任投信董事長預作準備,至於總經理人選則是前日盛投信總經理于蕙玲。
中信金對此則指出,目前合併案還在等待金管會核准,之後才會召開新董事會,進而底定相關人事案。
陳國世是政大財稅系畢業,曾擔任中信金總稽核、中信銀美國與印尼子行董事長,現為中信金主任秘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副董事長,在中信金的資歷深厚,且在2010年8月時成為中信金公司治理主管,協助推動金控的公司治理。
于蕙玲則是投信業界最資深的女性總經理,在金融圈打滾逾20年,並在前東家日盛投信擔任總經理達6年,一路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而至總經理,除掌理的基金績效出色,經營管理方面也相當有一套。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2012年7月底止,管理總資產達24.9 億元,目前共有貨幣型、組合型、股票型和平衡型等9支基金,富鼎投信於2012年7月透過減增資,使淨值回到3.06億元;中信金則是以 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
目前富鼎投信剩下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中信金表示,未來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目標是拿下100%股權。
中信金表示,併購富鼎投信主要是著眼兩岸財富管理商機,因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發行基金、代操、私募,未來不管是將大陸基金引進、或是到大陸募基金,都可跨足到兩岸的財富管理市場。
中信金指出,且投信增資到15億元之後,也能參股、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有利中信金拓展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對此則指出,目前合併案還在等待金管會核准,之後才會召開新董事會,進而底定相關人事案。
陳國世是政大財稅系畢業,曾擔任中信金總稽核、中信銀美國與印尼子行董事長,現為中信金主任秘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副董事長,在中信金的資歷深厚,且在2010年8月時成為中信金公司治理主管,協助推動金控的公司治理。
于蕙玲則是投信業界最資深的女性總經理,在金融圈打滾逾20年,並在前東家日盛投信擔任總經理達6年,一路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而至總經理,除掌理的基金績效出色,經營管理方面也相當有一套。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2012年7月底止,管理總資產達24.9 億元,目前共有貨幣型、組合型、股票型和平衡型等9支基金,富鼎投信於2012年7月透過減增資,使淨值回到3.06億元;中信金則是以 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
目前富鼎投信剩下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中信金表示,未來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目標是拿下100%股權。
中信金表示,併購富鼎投信主要是著眼兩岸財富管理商機,因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發行基金、代操、私募,未來不管是將大陸基金引進、或是到大陸募基金,都可跨足到兩岸的財富管理市場。
中信金指出,且投信增資到15億元之後,也能參股、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有利中信金拓展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8月30日董事會通過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市場傳言,新投信公司的總經理人選將由前日盛投信總經理于蕙玲擔任,于蕙玲是投信業界最資深的女性總經理,如加盟中信金集團,將有助於新投信公司開創新猷。
中信金對這項人事消息表示,此一併購案還需主管機關核准,近期就會送件,人事案的部分無法評論。
于蕙玲畢業於輔大企業管理研究所,在金融圈逾20年資歷,在日盛投信9年期間,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經理而至總經理,並在此一職位長達6年,經歷股市的大多頭行情與金融風暴、歐債危機而屹立不搖,堪稱投信業界總經理的長青樹。
中信金對這項人事消息表示,此一併購案還需主管機關核准,近期就會送件,人事案的部分無法評論。
于蕙玲畢業於輔大企業管理研究所,在金融圈逾20年資歷,在日盛投信9年期間,由操盤人、投資部門主管、副總經理而至總經理,並在此一職位長達6年,經歷股市的大多頭行情與金融風暴、歐債危機而屹立不搖,堪稱投信業界總經理的長青樹。
中信金董事會決議以股價淨值比(P/B)1.52倍收購富鼎投信,外資券商一致指出,富鼎投信並不賺錢,中信金買得有點貴,原因可能是中信金不想排隊苦等投信執照。
摩根大通證券執行董事吳永新指出,現在市況不好,投信公司難經營,金控以P/B比1倍買投信算合理,也可提高到1.1倍;中信金大方給到1.5倍,買得有點貴,可能是金管會凍結國內保險、投信等執照,中信金不想排隊苦苦等待投信執照。
中信金今年前7月稅後純益127.86億元,雖然買富鼎出價高,但吳永新說,「這像一大塘池子裡的一小滴水,對中信金的股價沒有影響。」
台灣巴克萊資本證券研究部主管也說,如果富鼎有賺錢,股東權益報酬率有0.8%以上,則以股價淨值比1倍以上買富鼎投信就算合理。不過,富鼎投信近年營運均處虧損狀態,去年全年稅後淨損從前年的747萬元擴至980萬元,每股淨值甚至不到1元。
摩根大通證券執行董事吳永新指出,現在市況不好,投信公司難經營,金控以P/B比1倍買投信算合理,也可提高到1.1倍;中信金大方給到1.5倍,買得有點貴,可能是金管會凍結國內保險、投信等執照,中信金不想排隊苦苦等待投信執照。
中信金今年前7月稅後純益127.86億元,雖然買富鼎出價高,但吳永新說,「這像一大塘池子裡的一小滴水,對中信金的股價沒有影響。」
台灣巴克萊資本證券研究部主管也說,如果富鼎有賺錢,股東權益報酬率有0.8%以上,則以股價淨值比1倍以上買富鼎投信就算合理。不過,富鼎投信近年營運均處虧損狀態,去年全年稅後淨損從前年的747萬元擴至980萬元,每股淨值甚至不到1元。
中信金控昨(3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以新台幣4.66億元取得 富鼎投信98.6%股權,待主管機關核准後再更名。中信金財務副總楊琰表示,此次併購主要考量富鼎基金相關執照齊全、資產單純、容易發揮綜效。
據了解,中信金董事長辜?松認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讓金控版圖更加完整,因此對這宗購併案樂見其成。
楊琰指出,富鼎現有員工28人,納入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後,原有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也完全不受影響。
中信金是在委託野村證券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助價值評估後,決議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每股淨值比約1.5倍,中信金表示,價格符合市場水準。
中信金經理吳文傑說,未來仍以100%持有富鼎投信股權為目標,目前富鼎投信尚未出售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未來也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今年7月底的管理總資產達24.9億元,富鼎今年7月曾辦理減增資,淨值3.06億元。
併購投信後,中信金版圖將更完整,同時跨足商業銀行、人壽保險、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及台灣彩券,中信金指出,預期明年上半年可完成投信更名,至於投信董事長人選,待董事會通過才能確定。
中信金指出,如獲主管機關核准購併富鼎投信,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能充分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對於增加經常性收入、滿足客戶家計資產需求,也有顯著效益。
鑑於國內財富管理市場成長持續看好,中信金指出,取得投信子公司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
據了解,中信金董事長辜?松認為取得投信執照後,可讓金控版圖更加完整,因此對這宗購併案樂見其成。
楊琰指出,富鼎現有員工28人,納入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後,原有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也完全不受影響。
中信金是在委託野村證券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助價值評估後,決議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每股淨值比約1.5倍,中信金表示,價格符合市場水準。
中信金經理吳文傑說,未來仍以100%持有富鼎投信股權為目標,目前富鼎投信尚未出售的1.4%股權分別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東元集團掌控的光元實業、聯電掌握的逐鹿投資持有,未來也將積極與3家主要投資人接洽股權承接事宜。
富鼎投信成立於1999年,截至今年7月底的管理總資產達24.9億元,富鼎今年7月曾辦理減增資,淨值3.06億元。
併購投信後,中信金版圖將更完整,同時跨足商業銀行、人壽保險、綜合證券、保險經紀人、創業投資、資產管理、保全及台灣彩券,中信金指出,預期明年上半年可完成投信更名,至於投信董事長人選,待董事會通過才能確定。
中信金指出,如獲主管機關核准購併富鼎投信,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能充分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對於增加經常性收入、滿足客戶家計資產需求,也有顯著效益。
鑑於國內財富管理市場成長持續看好,中信金指出,取得投信子公司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
中信金董事會昨(30)日決議以4.66億元取得富鼎投信98.6%股權,約當每股15.75元、P/B(股價淨值比)1.52 倍,最慢今年底前可完成交易。
此案仍須報請主管機關金管會核准,富鼎投信併入中信金後,將成為第9家子公司,可能改名成「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與總經理等經營團隊,可能由中信銀投資處處長謝載祥與旗下主管出任。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表示,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相繼發生,投信業大者恆大趨勢明顯,小投信公司成長困難,因而萌生出售念頭。
投信業者表示,金控併小投信趨勢已成形,因小投信在產業已不具競爭力。大型投信早已將眼光放在兩岸三地,台灣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市場,但小投信可能連台灣市場都無法立足,被併購是遲早的事情。
富鼎投信是大同集團創辦人林挺生次子林蔚東所創事業,目前有9檔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24.9億元,員工30人,股本3億元,7月底減增資後淨值回到3.06億元。
中信金表示,希望以同樣價格向其他持股1.4%的股東購買剩下股權,以使投信成為金控百分百持有的子公司。據了解,這1.4%股權目前由1名自然人與3名法人分別持有。
中信金指出,富鼎投信的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富鼎投信目前投資績效普通,管理的資產規模在國內投信業位居末段班,中信金接手後將優先改善投資績效、提升資產規模、提高知名度。
國內金控業前五大財富管理領導品牌,包括國泰金、台新金、富邦金、第一金,旗下都有投信公司,獨中信金缺乏這塊版圖。中信金表示,取得投信子公司後將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未來可藉此平台進軍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表示,中國信託銀行的基金銷售通路結構完整,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
此案仍須報請主管機關金管會核准,富鼎投信併入中信金後,將成為第9家子公司,可能改名成「中國信託投信」。董事長與總經理等經營團隊,可能由中信銀投資處處長謝載祥與旗下主管出任。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表示,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相繼發生,投信業大者恆大趨勢明顯,小投信公司成長困難,因而萌生出售念頭。
投信業者表示,金控併小投信趨勢已成形,因小投信在產業已不具競爭力。大型投信早已將眼光放在兩岸三地,台灣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市場,但小投信可能連台灣市場都無法立足,被併購是遲早的事情。
富鼎投信是大同集團創辦人林挺生次子林蔚東所創事業,目前有9檔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24.9億元,員工30人,股本3億元,7月底減增資後淨值回到3.06億元。
中信金表示,希望以同樣價格向其他持股1.4%的股東購買剩下股權,以使投信成為金控百分百持有的子公司。據了解,這1.4%股權目前由1名自然人與3名法人分別持有。
中信金指出,富鼎投信的員工權益仍受保障、年資不變、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富鼎投信目前投資績效普通,管理的資產規模在國內投信業位居末段班,中信金接手後將優先改善投資績效、提升資產規模、提高知名度。
國內金控業前五大財富管理領導品牌,包括國泰金、台新金、富邦金、第一金,旗下都有投信公司,獨中信金缺乏這塊版圖。中信金表示,取得投信子公司後將有助於財富管理業務拓展,加上未來大陸資產管理市場前景可期,未來可藉此平台進軍大陸資產管理市場。
中信金表示,中國信託銀行的基金銷售通路結構完整,未來將透過自有基金產品加上連結人壽事業的投資型保單等產品,達到銀行、投信、保險等事業單位協銷的綜效。
市場傳言富鼎投信正與台灣金控商議併購條件,台灣金控為取得投信執照,將以高於每股票面價格收購富鼎投信。
對此,台灣金控與財政部高層昨(7)日晚間均說「不可能」,台灣金控已編列3億元預算,打算自行成立投信公司。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指出,有關富鼎投信的交易案,均由董事長林蔚東負責,但他確知沒有台灣金控這位買主。
據CMoney資料顯示,富鼎投信成立於1998年,目前旗下有9檔基金,整體規模23.62億元,市占率0.13%。2年前,富鼎投信因淨值低於10元面額,金管會限制不得公募基金,富鼎投信因而未再募新基金,且市場上一直傳言富鼎投信將出售。
除台灣金控外,早先也傳出中信金有意收購富鼎投信,中信金當時對此事表示不便評論。富鼎投信與台新金、合庫也曾有所接觸,但皆未達成最後決議。
對此,台灣金控與財政部高層昨(7)日晚間均說「不可能」,台灣金控已編列3億元預算,打算自行成立投信公司。
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指出,有關富鼎投信的交易案,均由董事長林蔚東負責,但他確知沒有台灣金控這位買主。
據CMoney資料顯示,富鼎投信成立於1998年,目前旗下有9檔基金,整體規模23.62億元,市占率0.13%。2年前,富鼎投信因淨值低於10元面額,金管會限制不得公募基金,富鼎投信因而未再募新基金,且市場上一直傳言富鼎投信將出售。
除台灣金控外,早先也傳出中信金有意收購富鼎投信,中信金當時對此事表示不便評論。富鼎投信與台新金、合庫也曾有所接觸,但皆未達成最後決議。
市場盛傳中信金控有意併購富鼎投信,相關人士指出,兩家公司已將相關併購計劃呈報金管會,並已進入最後簽約階段。富鼎投信總經理常景翔昨(7)日指出,目前不便評論;中信金則指不回應傳聞。
富鼎投信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每股淨值低於5元的投信,金管會先前要求限期二年內改善,因此在兩年前,多家金控就曾與富鼎投信洽談,如今兩年限期將至,市場人士指出,富鼎投信嫁入中信金可能性極高。
消息人士更指出,中信金併購富鼎投信後,投信董事長將由中信金全球個金執行長黃思國擔任。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先前曾表示,為了金控版圖完整,不排除任何好的併購機會,當中也包含投信。
中信金過去旗下曾有中信投信,但2001年時以每股80元賣給外資,成為現在的景順投信。市場人士分析,成立一家投信的資本額只要3 億元,卻可管理上千億元的資產,但因金管會對核發投信執照轉嚴,中信金在銀彈充足的情況下,併購投信可取得執照,除有助完整業務和產品線,也可更有效拓展財富管理事業。
富鼎投信民國88年成立,董事長林蔚東出身大同集團,市場人士指出,林蔚東因投身科技業多年,一直有出脫投信事業的打算。
民國93年9月16日時,台新金就曾宣布將以9.2億元、每股37.5元的價格購入富鼎投信約82%股權,但後來礙於法規限制一家金控旗下只能有一家投信而破局,當時富鼎投信資產規模約515億元。
但金融海嘯過後,投信業整體資產規模逐年下降,且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小投信生存愈來愈困難,近年市場更常見小投信被併購的案例,包括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牛牛牛)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惠理併康和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富鼎投信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每股淨值低於5元的投信,金管會先前要求限期二年內改善,因此在兩年前,多家金控就曾與富鼎投信洽談,如今兩年限期將至,市場人士指出,富鼎投信嫁入中信金可能性極高。
消息人士更指出,中信金併購富鼎投信後,投信董事長將由中信金全球個金執行長黃思國擔任。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先前曾表示,為了金控版圖完整,不排除任何好的併購機會,當中也包含投信。
中信金過去旗下曾有中信投信,但2001年時以每股80元賣給外資,成為現在的景順投信。市場人士分析,成立一家投信的資本額只要3 億元,卻可管理上千億元的資產,但因金管會對核發投信執照轉嚴,中信金在銀彈充足的情況下,併購投信可取得執照,除有助完整業務和產品線,也可更有效拓展財富管理事業。
富鼎投信民國88年成立,董事長林蔚東出身大同集團,市場人士指出,林蔚東因投身科技業多年,一直有出脫投信事業的打算。
民國93年9月16日時,台新金就曾宣布將以9.2億元、每股37.5元的價格購入富鼎投信約82%股權,但後來礙於法規限制一家金控旗下只能有一家投信而破局,當時富鼎投信資產規模約515億元。
但金融海嘯過後,投信業整體資產規模逐年下降,且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小投信生存愈來愈困難,近年市場更常見小投信被併購的案例,包括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牛牛牛)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惠理併康和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投信投顧公會公布11月基金績效評比顯示,近三個月亞洲12個主
要國家股市平均下滑32.75%,但同期間績效優於大盤逾倍的亞洲
區域型基金卻有五檔,顯示這些亞洲區域基金操作靈活,並未受
亞洲股市重挫波及,上述五檔基金分別為台灣工銀中印越概念、
元大亞太成長、日盛亞洲星鑽、富鼎東方精選與復華亞太成長。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今年來外資大幅賣超亞股
,加上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持續低於預期,使得美股波動劇烈,亞
股亦跟隨震盪,在此投資境之下,基金操作必須非常靈活,才有
辦法面對這波空襲,以近期避險基金(Hedge Fund)贖回及虧損
程度未減緩的情況來看,預期基金贖回潮短期內難以平息。
研究機構HFR總裁Kenneth Heinz日前表示,由於各類資產的投資
人爭相軋平資產,將投資組合轉換為現金,亞洲股市整理期可能
持續至2009年,而信用緊縮導致去槓桿化,資金回流至美元資產
,預期去槓桿化仍會持續,但不會像先前那麼激烈,接下來的亞
股應以中性態度視之。
楊國昌指出,依據彭博資訊統計顯示,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有機
會於第二季脫離負值,第三季開始轉為正值並持續向上。顯見明
年中之後,美國景氣有可能翻轉,與美連動高的新興亞洲也有機
會由谷底翻揚,明年上半年是布局亞股的好機會。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表示,即使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
數據表現都不好,但由於股市已經領先反應,修正幅度都很大,
評價已經偏低,且近期美股逐漸有利空不跌的情況,暗示反彈行
情正在醞釀中。
李祖任指出,就目前新興市場的情況來看,還是以新興亞洲比較
看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新興亞洲明年經濟成長
率仍有7.1%。新興亞洲以中國為首,近期中國政府採取實施貨幣
政策、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挽救經濟動作,將使相關基礎建設、
內需產業受惠。
要國家股市平均下滑32.75%,但同期間績效優於大盤逾倍的亞洲
區域型基金卻有五檔,顯示這些亞洲區域基金操作靈活,並未受
亞洲股市重挫波及,上述五檔基金分別為台灣工銀中印越概念、
元大亞太成長、日盛亞洲星鑽、富鼎東方精選與復華亞太成長。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今年來外資大幅賣超亞股
,加上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持續低於預期,使得美股波動劇烈,亞
股亦跟隨震盪,在此投資境之下,基金操作必須非常靈活,才有
辦法面對這波空襲,以近期避險基金(Hedge Fund)贖回及虧損
程度未減緩的情況來看,預期基金贖回潮短期內難以平息。
研究機構HFR總裁Kenneth Heinz日前表示,由於各類資產的投資
人爭相軋平資產,將投資組合轉換為現金,亞洲股市整理期可能
持續至2009年,而信用緊縮導致去槓桿化,資金回流至美元資產
,預期去槓桿化仍會持續,但不會像先前那麼激烈,接下來的亞
股應以中性態度視之。
楊國昌指出,依據彭博資訊統計顯示,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有機
會於第二季脫離負值,第三季開始轉為正值並持續向上。顯見明
年中之後,美國景氣有可能翻轉,與美連動高的新興亞洲也有機
會由谷底翻揚,明年上半年是布局亞股的好機會。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表示,即使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
數據表現都不好,但由於股市已經領先反應,修正幅度都很大,
評價已經偏低,且近期美股逐漸有利空不跌的情況,暗示反彈行
情正在醞釀中。
李祖任指出,就目前新興市場的情況來看,還是以新興亞洲比較
看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新興亞洲明年經濟成長
率仍有7.1%。新興亞洲以中國為首,近期中國政府採取實施貨幣
政策、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挽救經濟動作,將使相關基礎建設、
內需產業受惠。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