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租迪和(公)公司新聞
中租集團原訂三月至新加坡IPO的計畫,出現變數!外資圈人士指
出,政府對於中租公司在台成立二五年,卻未選擇在台IPO作法頗
為重視,目前已在進行「道德勸說」,受此影響,即使中租仍決定前
往新加坡掛牌,但時間也將展延到五月以後。
投資銀行人士表示,原計畫於三月赴新加坡IPO一擱置,「財務報
表編製又得多一季的資料!」據了解,摩根大通投資銀行擔任中租公
司IPO財務顧問,前置作業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幫中租進行公司
重整,包括組織架構及清理大股東私人借貸部份,確保未來上市後,
公司資訊更透明。
相關人士指出,中租最初曾提出在台灣IPO的申請,但未獲主管機
關批淮,理由是對於租賃公司的資金組成有疑慮,公司也考量到赴香
港IPO較敏感,因此決定赴新加坡IPO,估計本益比可達到一五
倍以上。
出,政府對於中租公司在台成立二五年,卻未選擇在台IPO作法頗
為重視,目前已在進行「道德勸說」,受此影響,即使中租仍決定前
往新加坡掛牌,但時間也將展延到五月以後。
投資銀行人士表示,原計畫於三月赴新加坡IPO一擱置,「財務報
表編製又得多一季的資料!」據了解,摩根大通投資銀行擔任中租公
司IPO財務顧問,前置作業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幫中租進行公司
重整,包括組織架構及清理大股東私人借貸部份,確保未來上市後,
公司資訊更透明。
相關人士指出,中租最初曾提出在台灣IPO的申請,但未獲主管機
關批淮,理由是對於租賃公司的資金組成有疑慮,公司也考量到赴香
港IPO較敏感,因此決定赴新加坡IPO,估計本益比可達到一五
倍以上。
國內租賃業龍頭中租迪和公司日前與十家國內外銀行簽約,完成為期
三年的9,000萬美元額度聯合授信案,以因應國內外快速成長營
運所需資金。
中租迪和公司董事長陳鳳龍表示,中租迪和掌握「深耕國內市場,拓
展海外市場」的雙軌發展策略,締造出快速且穩健的經營成果。中租
迪和以中長期資產為標的之金融周邊業務,市占率約達一半,去年業
績超過新台幣500億,總資產達770億,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陳鳳龍指出,在深耕國內市場方面,陸續推出漁業融資、重車融資、
微型企業融資、汽車長租等新商品。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2005
年在上海成立「仲利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並完成泰國子公司亞洲興
業租賃在當地的股票掛牌上市目標。今年1月越南仲利國際租賃開幕
,將提供海外台商健全的租賃業務。
參與這次聯貸案共有十家金融機構,主辦銀行為日商瑞穗實業銀行、
台灣工業銀行,參貸銀行有台新銀行、德商漢堡石荷州北方銀行、合
作金庫、華僑銀行、台灣中小企銀、兆豐銀行、上海商銀及台中商銀。
三年的9,000萬美元額度聯合授信案,以因應國內外快速成長營
運所需資金。
中租迪和公司董事長陳鳳龍表示,中租迪和掌握「深耕國內市場,拓
展海外市場」的雙軌發展策略,締造出快速且穩健的經營成果。中租
迪和以中長期資產為標的之金融周邊業務,市占率約達一半,去年業
績超過新台幣500億,總資產達770億,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陳鳳龍指出,在深耕國內市場方面,陸續推出漁業融資、重車融資、
微型企業融資、汽車長租等新商品。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2005
年在上海成立「仲利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並完成泰國子公司亞洲興
業租賃在當地的股票掛牌上市目標。今年1月越南仲利國際租賃開幕
,將提供海外台商健全的租賃業務。
參與這次聯貸案共有十家金融機構,主辦銀行為日商瑞穗實業銀行、
台灣工業銀行,參貸銀行有台新銀行、德商漢堡石荷州北方銀行、合
作金庫、華僑銀行、台灣中小企銀、兆豐銀行、上海商銀及台中商銀。
為提高國際能見度及籌措便宜國際資金,中租企業團董事長辜仲立表
示,中租到新加坡主板掛牌的計畫,今年底前可望完成,這將是繼中
租子公司二○○五年在泰國掛牌後,另一開拓東南亞國家市場的重要
突破。
據悉,中租已找好美商摩根大通,作新加坡上市案的主辦承銷商,預
計作法為:先在英屬開曼群島成立一家名叫Financial O
ne的公司,再由這家公司以股權轉換方式,與台灣的中租迪和公司
作百分之百的股權轉換,讓中租迪和成為Financial On
e的子公司,且由Financial One到新加坡主板掛牌。
Financial One與中租迪和的換股比例為一比一,因中
租迪和目前股本約六十七億,換言之,Financial One
將有六.七億股。至於未來規模會有多大?中租表示初次公開發行(
IPO)的發行條件,及發行價格等目前還沒決定;此案已送經濟部
投審會審查,中租處於等待回音階段。
中租為國內租賃業龍頭,每年新業務量達六百多億,依此計算的市佔
率四二%,遙遙領先其他廿三家參加租賃公會的同業;但中租迪和董
事長兼總經理陳鳳龍表示,國內企業在資本形成的過程中,亦即投資
土地、廠房與機器設備等,透過租賃方式比重不到一○%,與美國的
三○%相比,市場滲透率偏低。
有鑑國內企業以自有資金或銀行融資等,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習慣,
短期內難以改變,加上台灣市場成長有限,中租近年來積極強化海外
佈局,除了到上海設租賃子公司外,另在美國、泰國、越南等,也都
設有租賃子公司。
陳鳳龍表示,中租目前在泰國子公司,深耕當地十幾年,提供當地人
民分期付款融資的車輛分期付款業務,作得不錯,加上服務與付款方
式效率化、催收能力強,因此前年以Asia Sermkij L
easing Public名稱,在泰國上市。
中租之所以選擇到新加坡掛牌,陳鳳龍說,主要著眼於「能見度」因
素。他解釋,亞洲知名籌資中心除日本以外,不是香港就是新加坡,
中國大陸銀行前仆後繼到香港掛牌,對中租而言,爭取國際法人認同
上,排擠效應大,於是轉赴新加坡以爭取較高的能見度。
示,中租到新加坡主板掛牌的計畫,今年底前可望完成,這將是繼中
租子公司二○○五年在泰國掛牌後,另一開拓東南亞國家市場的重要
突破。
據悉,中租已找好美商摩根大通,作新加坡上市案的主辦承銷商,預
計作法為:先在英屬開曼群島成立一家名叫Financial O
ne的公司,再由這家公司以股權轉換方式,與台灣的中租迪和公司
作百分之百的股權轉換,讓中租迪和成為Financial On
e的子公司,且由Financial One到新加坡主板掛牌。
Financial One與中租迪和的換股比例為一比一,因中
租迪和目前股本約六十七億,換言之,Financial One
將有六.七億股。至於未來規模會有多大?中租表示初次公開發行(
IPO)的發行條件,及發行價格等目前還沒決定;此案已送經濟部
投審會審查,中租處於等待回音階段。
中租為國內租賃業龍頭,每年新業務量達六百多億,依此計算的市佔
率四二%,遙遙領先其他廿三家參加租賃公會的同業;但中租迪和董
事長兼總經理陳鳳龍表示,國內企業在資本形成的過程中,亦即投資
土地、廠房與機器設備等,透過租賃方式比重不到一○%,與美國的
三○%相比,市場滲透率偏低。
有鑑國內企業以自有資金或銀行融資等,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習慣,
短期內難以改變,加上台灣市場成長有限,中租近年來積極強化海外
佈局,除了到上海設租賃子公司外,另在美國、泰國、越南等,也都
設有租賃子公司。
陳鳳龍表示,中租目前在泰國子公司,深耕當地十幾年,提供當地人
民分期付款融資的車輛分期付款業務,作得不錯,加上服務與付款方
式效率化、催收能力強,因此前年以Asia Sermkij L
easing Public名稱,在泰國上市。
中租之所以選擇到新加坡掛牌,陳鳳龍說,主要著眼於「能見度」因
素。他解釋,亞洲知名籌資中心除日本以外,不是香港就是新加坡,
中國大陸銀行前仆後繼到香港掛牌,對中租而言,爭取國際法人認同
上,排擠效應大,於是轉赴新加坡以爭取較高的能見度。
中租迪和為中租企業團核心成員,整個業團目前有十家公司,但沒一
家在國內掛牌,中租捨國內就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上市,除了
相較於香港的能見度考量,也著眼於因「油元」而財富快速增長的回
教金融商機。
據悉,中租迪和十年前就申請在國內上市,還申請了兩次,但都被打
回票,主要原因有點可笑,因為當時的上市審議委員們,對以租賃、
分期付款、應收帳款受讓為主業,看起來有點像銀行、實際上又不是
銀行的這家公司,搞不清楚究竟該算哪個行業。由於不知該將中租拿
來跟哪些公司比較,甚至提出一堆問題,來來往往之中,中租只好撤
件。
這十年下來,中租海外生意越作越大,營收或獲利比重均已攀抵四成
左右,但政府對於不能收存款、但可作放款生意的中租或其他融資公
司,到底該歸金管會、經濟部還是內政部管,迄今還在爭執不休。
中租於是決定向海外發展。以泰國子公司為例,因為服務佳、催收能
力強,所經營的車輛分期付款業務,雖利率或手續費比當地銀行高,
還是能吸引到銀行無法服務到的客戶,業務蒸蒸日上,甚至於前年在
泰國掛牌。
中租本次相中捨香港而在新加坡上市,著眼於中租淨值一百億,在新
加坡可以打入金融服務業淨值排行前十名、在香港卻連前五十名都排
不上的因素,據悉,因國際油價飆高帶來的回教世界財富快速累積,
也是另一原因。
新加坡政府法令寬鬆,鼓勵金融商品發展,近年來,服務回教徒的伊
斯蘭金融相當興盛。不過,根據可蘭經律法,回教銀行向回教徒收存
款時,不能給付利息;作放款時,也不能收利息,以致銀行與回教徒
打交道,容易綁手綁腳。
相較下,租賃公司彈性大的多。以從事車輛貸款分期付款來說,中租
幫有需要的客戶買下後每期收租金,收得名正言順,沒有涉及到借貸
的息錢,此一特別的文化獨特利基,讓租賃業硬把銀行比下去,而成
為回教世界最有潛力的金融機構。
家在國內掛牌,中租捨國內就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上市,除了
相較於香港的能見度考量,也著眼於因「油元」而財富快速增長的回
教金融商機。
據悉,中租迪和十年前就申請在國內上市,還申請了兩次,但都被打
回票,主要原因有點可笑,因為當時的上市審議委員們,對以租賃、
分期付款、應收帳款受讓為主業,看起來有點像銀行、實際上又不是
銀行的這家公司,搞不清楚究竟該算哪個行業。由於不知該將中租拿
來跟哪些公司比較,甚至提出一堆問題,來來往往之中,中租只好撤
件。
這十年下來,中租海外生意越作越大,營收或獲利比重均已攀抵四成
左右,但政府對於不能收存款、但可作放款生意的中租或其他融資公
司,到底該歸金管會、經濟部還是內政部管,迄今還在爭執不休。
中租於是決定向海外發展。以泰國子公司為例,因為服務佳、催收能
力強,所經營的車輛分期付款業務,雖利率或手續費比當地銀行高,
還是能吸引到銀行無法服務到的客戶,業務蒸蒸日上,甚至於前年在
泰國掛牌。
中租本次相中捨香港而在新加坡上市,著眼於中租淨值一百億,在新
加坡可以打入金融服務業淨值排行前十名、在香港卻連前五十名都排
不上的因素,據悉,因國際油價飆高帶來的回教世界財富快速累積,
也是另一原因。
新加坡政府法令寬鬆,鼓勵金融商品發展,近年來,服務回教徒的伊
斯蘭金融相當興盛。不過,根據可蘭經律法,回教銀行向回教徒收存
款時,不能給付利息;作放款時,也不能收利息,以致銀行與回教徒
打交道,容易綁手綁腳。
相較下,租賃公司彈性大的多。以從事車輛貸款分期付款來說,中租
幫有需要的客戶買下後每期收租金,收得名正言順,沒有涉及到借貸
的息錢,此一特別的文化獨特利基,讓租賃業硬把銀行比下去,而成
為回教世界最有潛力的金融機構。
中租企業團董事長辜仲立昨(15)日說,「中租迪和是我的未來,
父親(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沒有叫我去接中信金,父親的領導力
很好,有很多高階主管會一起拚命,中信金長期下來沒有問題。」
中信金控去年一年遇到卡債風暴又遇上投資兆豐金控出問題等案件,
中信金前副董事長辜仲諒因為兆豐金司法案件滯留海外,辜仲諒是辜
濂松規劃的中信金接班人,如今接班計畫大亂,日前傳出,辜濂松有
意安排辜仲立回到中信金接班。
中租迪和昨天春酒同時慶祝中租迪和30周年慶,一向僅邀請負責中
租迪和的媒體,首度邀請負責中信金的記者與會,引發媒體諸多聯想
,一度以為是辜仲立要宣布接班中信金的暖身宴,沒想到辜仲立卻在
會中明白表示,不會到中信金接班,這陣子也沒有跟辜仲諒聯絡。
媒體問辜仲立是否會接班中信金?辜仲立第一個回答是:「中租迪和
是我的未來」,中租迪和在辜仲立接手十年,歷經企業改造後,連續
六、七年都以兩位數成長;媒體接著問:「你父親(辜濂松)有沒有
詢問你是否接班中信金?」辜仲立也很快速地回答,「沒有。」
父親(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沒有叫我去接中信金,父親的領導力
很好,有很多高階主管會一起拚命,中信金長期下來沒有問題。」
中信金控去年一年遇到卡債風暴又遇上投資兆豐金控出問題等案件,
中信金前副董事長辜仲諒因為兆豐金司法案件滯留海外,辜仲諒是辜
濂松規劃的中信金接班人,如今接班計畫大亂,日前傳出,辜濂松有
意安排辜仲立回到中信金接班。
中租迪和昨天春酒同時慶祝中租迪和30周年慶,一向僅邀請負責中
租迪和的媒體,首度邀請負責中信金的記者與會,引發媒體諸多聯想
,一度以為是辜仲立要宣布接班中信金的暖身宴,沒想到辜仲立卻在
會中明白表示,不會到中信金接班,這陣子也沒有跟辜仲諒聯絡。
媒體問辜仲立是否會接班中信金?辜仲立第一個回答是:「中租迪和
是我的未來」,中租迪和在辜仲立接手十年,歷經企業改造後,連續
六、七年都以兩位數成長;媒體接著問:「你父親(辜濂松)有沒有
詢問你是否接班中信金?」辜仲立也很快速地回答,「沒有。」
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三子、中租企業團董事長辜仲立昨天明確表示
,他沒有去中信金控接班的規畫,他父親辜濂松是很棒的領導者,中
信金控又有許多能幹的人才,長期發展絕沒有問題。
中信金控插旗兆豐金控捲入司法風波後,中信金副董事長、辜濂松長
子辜仲諒滯留國外不歸、次子辜仲←在開發金控的經營也被金管會釘
上,外界紛紛揣測辜濂松下一步接班藍圖,其中以在中租企業團已經
服務十年的辜仲立接班呼聲最高。
不過,昨天辜仲立打破沈默,他說,並沒有考慮去中信金控。
他強調,中租迪和就是他的未來,他目前正積極籌畫中租在新加坡上
市,還有許多後續策略要推動。他的使命就是待在中租,讓中租事業
版圖繼續擴大。
外界對豪門大院一向好奇,辜仲立又是怎麼看自己?他說,如果沒有
父母親,的確沒有現在的他,但不管生在什麼家庭、姓不姓辜,都不
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份內事情做好。
至於辜仲諒出國後,有沒有聯絡?辜仲立說,沒有。他自己現在只要
一有空,就會回家陪父親吃飯,希望多陪伴辜濂松。
,他沒有去中信金控接班的規畫,他父親辜濂松是很棒的領導者,中
信金控又有許多能幹的人才,長期發展絕沒有問題。
中信金控插旗兆豐金控捲入司法風波後,中信金副董事長、辜濂松長
子辜仲諒滯留國外不歸、次子辜仲←在開發金控的經營也被金管會釘
上,外界紛紛揣測辜濂松下一步接班藍圖,其中以在中租企業團已經
服務十年的辜仲立接班呼聲最高。
不過,昨天辜仲立打破沈默,他說,並沒有考慮去中信金控。
他強調,中租迪和就是他的未來,他目前正積極籌畫中租在新加坡上
市,還有許多後續策略要推動。他的使命就是待在中租,讓中租事業
版圖繼續擴大。
外界對豪門大院一向好奇,辜仲立又是怎麼看自己?他說,如果沒有
父母親,的確沒有現在的他,但不管生在什麼家庭、姓不姓辜,都不
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份內事情做好。
至於辜仲諒出國後,有沒有聯絡?辜仲立說,沒有。他自己現在只要
一有空,就會回家陪父親吃飯,希望多陪伴辜濂松。
國內租賃業龍頭中租迪和公司昨公告,董事會已通過董事長黃明富的
退休申請案,遺缺由總經理陳鳳龍升任,陳鳳龍並將繼續兼任總經理
職位。
陳鳳龍四十四年次、畢業於成大交通管理學系,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
院史隆商學院MBA學位,從中國租賃基層的審查員做起,歷經中租
迪和業務首席主管、授信審查首席主管,兩千年升總經理,且在二○
○四年當選第八屆租賃公會理事長至今。
中租迪和昨表示,黃明富係因自己六十七歲高齡退休,與中信集團人
事異動或接班佈局等並無關係;中信金也表示,沒聽說黃明富要到中
信金或旗下子公司服務的消息。
退休申請案,遺缺由總經理陳鳳龍升任,陳鳳龍並將繼續兼任總經理
職位。
陳鳳龍四十四年次、畢業於成大交通管理學系,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
院史隆商學院MBA學位,從中國租賃基層的審查員做起,歷經中租
迪和業務首席主管、授信審查首席主管,兩千年升總經理,且在二○
○四年當選第八屆租賃公會理事長至今。
中租迪和昨表示,黃明富係因自己六十七歲高齡退休,與中信集團人
事異動或接班佈局等並無關係;中信金也表示,沒聽說黃明富要到中
信金或旗下子公司服務的消息。
中租迪和昨(1)日舉行董事會改選董事長,由於現任董座黃明富今
年67歲,已屆齡退休,改由總經理陳鳳龍升任董事長,並兼任總經
理。中租企業團表示,黃明富除身任中租迪和董事長,也是關係企
業中實投資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明富退休後中實投資董事長和總
經理職務也改由農曆年前已出售的迪和公司董事長簡茂男出任。
今年52歲的陳鳳龍,一直任職於中租迪和,從基層審查員一路升至
董事長,而陳鳳龍畢業於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史
隆商學院,目前也是現任租賃公會理事長。
年67歲,已屆齡退休,改由總經理陳鳳龍升任董事長,並兼任總經
理。中租企業團表示,黃明富除身任中租迪和董事長,也是關係企
業中實投資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明富退休後中實投資董事長和總
經理職務也改由農曆年前已出售的迪和公司董事長簡茂男出任。
今年52歲的陳鳳龍,一直任職於中租迪和,從基層審查員一路升至
董事長,而陳鳳龍畢業於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史
隆商學院,目前也是現任租賃公會理事長。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昨(17)日宣布,百分之百收購中租迪和旗下子
公司迪和公司,匯豐銀將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商。這
項收購案的交易金額將以迪和2006年稅後淨利為計算基礎,匯豐不
願透露價格;但消息指出,溢價幅度不高,交易金額約1,000多萬美
元(約新台幣3億多元),預計第一季完成交易。
中租企業團發言人黃正明說,董事長辜仲立未來會專注於租賃本業
,不會轉調其他公司。他說:「我們是以嫁女兒的心情,完成這筆
交易。」受限應收帳款公司不同於商業銀行,無法直接承作「融資
墊款」,即使迪和是「小而美」,但在集團內會「長不大」。
出售迪和公司後,中租企業團將以租賃為核心業務,並以「國際化
」為定位,除計劃今年在新加坡掛牌,日前甫成立越南分公司,海
外據點將從台灣擴至大陸上海、美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越
南等地。迪和公司目前有45名員工,除迪和董事長簡茂男將繼續留
在中租迪和,其他員工將由匯豐接收,迪和也會改名、搬家。
匯豐銀工商金融業務處資深副總裁鄭克家表示,希望所有迪和的員
工都可以留任。至於匯豐與中租迪和是否還會有其他合作計畫?鄭
克家則表示,尚未洽談其他交易,但只要有好case,匯豐都願意談。
迪和尚未公布2006年稅後淨利,鄭克家表示,最後交易價格尚未定
案;迪和淨資產約1,000萬美元,2005年底資產總值為9,960萬美元
(約新台幣32億6,400萬元)。去年迪和應收帳款業務交易量為12億
美元,市占率約6%-7%,其中出口的應收帳款占迪和九成,約10億
美元。
台灣應收帳款承購業務為全球排名第二,迪和為台灣排名第六的應
收帳款管理商,匯豐收購迪和後,將使匯豐成為台灣市場最大的國
際應收帳款管理商。
鄭克家表示,收購迪和符合匯豐擴展國際應收帳款業務的目標,此
外,迪和在台灣應收帳款業務發展已有20年經驗,有很強的sales
team,是這項業務的專家,迪和主要業務對象為外銷導向的客戶,
符合匯豐的目標客群。
鄭克家說,原本迪和想找partner(夥伴)一起合作,後來匯豐表達
興趣,雙方洽談半年以上,並於昨天簽約定案。
應收帳款商機… 併購主因
根據國際組織FCI的調查,全球應收帳款業務每年都有20%的成長率
,迪和公司主管表示,受惠國內企業愈來愈朝向國際化,加上台商
轉往大陸、東南亞各國,國內應收帳款業務每年約有三成的成長率
,這也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收購迪和的重要因素。
應收帳款是指銀行提供企業融資的一種管道,凡企業因應公司營運
、商品銷售,或勞務服務所產生的應收款項等交易行為,可向銀行
取得資金融通,讓資金操作更為靈活、風險控管更有效益。
公司迪和公司,匯豐銀將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商。這
項收購案的交易金額將以迪和2006年稅後淨利為計算基礎,匯豐不
願透露價格;但消息指出,溢價幅度不高,交易金額約1,000多萬美
元(約新台幣3億多元),預計第一季完成交易。
中租企業團發言人黃正明說,董事長辜仲立未來會專注於租賃本業
,不會轉調其他公司。他說:「我們是以嫁女兒的心情,完成這筆
交易。」受限應收帳款公司不同於商業銀行,無法直接承作「融資
墊款」,即使迪和是「小而美」,但在集團內會「長不大」。
出售迪和公司後,中租企業團將以租賃為核心業務,並以「國際化
」為定位,除計劃今年在新加坡掛牌,日前甫成立越南分公司,海
外據點將從台灣擴至大陸上海、美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越
南等地。迪和公司目前有45名員工,除迪和董事長簡茂男將繼續留
在中租迪和,其他員工將由匯豐接收,迪和也會改名、搬家。
匯豐銀工商金融業務處資深副總裁鄭克家表示,希望所有迪和的員
工都可以留任。至於匯豐與中租迪和是否還會有其他合作計畫?鄭
克家則表示,尚未洽談其他交易,但只要有好case,匯豐都願意談。
迪和尚未公布2006年稅後淨利,鄭克家表示,最後交易價格尚未定
案;迪和淨資產約1,000萬美元,2005年底資產總值為9,960萬美元
(約新台幣32億6,400萬元)。去年迪和應收帳款業務交易量為12億
美元,市占率約6%-7%,其中出口的應收帳款占迪和九成,約10億
美元。
台灣應收帳款承購業務為全球排名第二,迪和為台灣排名第六的應
收帳款管理商,匯豐收購迪和後,將使匯豐成為台灣市場最大的國
際應收帳款管理商。
鄭克家表示,收購迪和符合匯豐擴展國際應收帳款業務的目標,此
外,迪和在台灣應收帳款業務發展已有20年經驗,有很強的sales
team,是這項業務的專家,迪和主要業務對象為外銷導向的客戶,
符合匯豐的目標客群。
鄭克家說,原本迪和想找partner(夥伴)一起合作,後來匯豐表達
興趣,雙方洽談半年以上,並於昨天簽約定案。
應收帳款商機… 併購主因
根據國際組織FCI的調查,全球應收帳款業務每年都有20%的成長率
,迪和公司主管表示,受惠國內企業愈來愈朝向國際化,加上台商
轉往大陸、東南亞各國,國內應收帳款業務每年約有三成的成長率
,這也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收購迪和的重要因素。
應收帳款是指銀行提供企業融資的一種管道,凡企業因應公司營運
、商品銷售,或勞務服務所產生的應收款項等交易行為,可向銀行
取得資金融通,讓資金操作更為靈活、風險控管更有效益。
泛中信集團的中租迪和公司昨天出售子公司給香港上海匯豐銀行,
引起市場關注。事實上,中租迪和擬「變身」赴新加坡掛牌上市,
已引起政府關切。
中租迪和去年與英屬蓋曼群島商「財務控股公司」百分百股權轉換
案,已向經濟部投審會提出申請,卻未在事實發生的兩日內公告。
金管會證期局認定,中租迪和違反重大資訊揭露規定,因此對中租
迪和董事長黃明富開罰廿四萬元。
中租迪和是辜仲立的事業,金管會處分中租迪和,形同處罰辜仲立
的事業,創下辜家三兄弟的事業都被金管會處罰的紀錄。
至於中租迪和與這家外商公司的「換股案」合不合法、能否過關?
金管會官員強調,須由經濟部投審會實審查決定。
其實,中租迪和多年前曾向證交所申請上市,卻因當時本土金融風
暴蔓延,中租迪和主要是做租賃業務,在主管機關眼中是高風險行
業。另外,許多民間租賃公司「不務正業」,業外收益往往比本業
還多,讓人擔心租賃業獲利「初一十五不一樣」。官方對本案細審
慢查,中租迪和最後「知難而退」。
中租迪和在台上市夢碎後,轉而尋求海外上市機會;前年十月,中
租迪和泰國子公司「亞洲興業租賃大眾公司」在泰國證券交易所掛
牌,成為中租企業集團第一家海外上市子公司。
引起市場關注。事實上,中租迪和擬「變身」赴新加坡掛牌上市,
已引起政府關切。
中租迪和去年與英屬蓋曼群島商「財務控股公司」百分百股權轉換
案,已向經濟部投審會提出申請,卻未在事實發生的兩日內公告。
金管會證期局認定,中租迪和違反重大資訊揭露規定,因此對中租
迪和董事長黃明富開罰廿四萬元。
中租迪和是辜仲立的事業,金管會處分中租迪和,形同處罰辜仲立
的事業,創下辜家三兄弟的事業都被金管會處罰的紀錄。
至於中租迪和與這家外商公司的「換股案」合不合法、能否過關?
金管會官員強調,須由經濟部投審會實審查決定。
其實,中租迪和多年前曾向證交所申請上市,卻因當時本土金融風
暴蔓延,中租迪和主要是做租賃業務,在主管機關眼中是高風險行
業。另外,許多民間租賃公司「不務正業」,業外收益往往比本業
還多,讓人擔心租賃業獲利「初一十五不一樣」。官方對本案細審
慢查,中租迪和最後「知難而退」。
中租迪和在台上市夢碎後,轉而尋求海外上市機會;前年十月,中
租迪和泰國子公司「亞洲興業租賃大眾公司」在泰國證券交易所掛
牌,成為中租企業集團第一家海外上市子公司。
中租迪和切割迪和公司給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動機引發外界揣測,
認為中租有意循日月光模式—先賣給凱雷後再到國外上市。中租企業
團發言人黃正明昨(17)晚強調,「我們是真的賣掉,不會再買回
來,而且匯豐銀行是銀行、不是私募基金,我們也不會藉此為新加
坡上市尋求解套。」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鍾慧貞表示,中租迪和屬於經濟部的管轄範圍
,不清楚該公司切割迪和公司的用意。
投審會官員表示,信譽良好的跨國公司收購國內企業,可從全球布
局的角度來思考,只要金管會沒有意見,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認為中租有意循日月光模式—先賣給凱雷後再到國外上市。中租企業
團發言人黃正明昨(17)晚強調,「我們是真的賣掉,不會再買回
來,而且匯豐銀行是銀行、不是私募基金,我們也不會藉此為新加
坡上市尋求解套。」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鍾慧貞表示,中租迪和屬於經濟部的管轄範圍
,不清楚該公司切割迪和公司的用意。
投審會官員表示,信譽良好的跨國公司收購國內企業,可從全球布
局的角度來思考,只要金管會沒有意見,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中信家族兩大事業體已決定年終獎金發放標準。中租迪和公司昨天
確定,今年年終獎金平均至少8個月;最好者可拿到10個月全薪,全
年等於有22個月薪水進帳。
中信銀董事長羅聯福昨天說,中信銀的一般經辦同仁每年都可領固
定14個月全薪(全年12個月再加2個月);考績好的,可以拿到16到
18個月。
但「主管」職,即經理人員以上,因為有業績好壞責任,因此除基
本的14個月全薪之外,羅聯福舉例,像去年卡債問題,無擔保貸款
業務表現較差,頂多只會再加發一個月。但去年表現搶眼的財富管
理及法人金融業務,目前看來都可以拿16個月全薪,即至少4 個月
以上的年終獎金。
確定,今年年終獎金平均至少8個月;最好者可拿到10個月全薪,全
年等於有22個月薪水進帳。
中信銀董事長羅聯福昨天說,中信銀的一般經辦同仁每年都可領固
定14個月全薪(全年12個月再加2個月);考績好的,可以拿到16到
18個月。
但「主管」職,即經理人員以上,因為有業績好壞責任,因此除基
本的14個月全薪之外,羅聯福舉例,像去年卡債問題,無擔保貸款
業務表現較差,頂多只會再加發一個月。但去年表現搶眼的財富管
理及法人金融業務,目前看來都可以拿16個月全薪,即至少4 個月
以上的年終獎金。
匯豐銀十七日宣布,將收購中租迪和百分之百投資、專做國際應收帳
款承購的迪和公司。匯豐銀大中華區台商業務負責人鄭克家指出,迪
和公司逾七百個企業客戶中,屬於製造業等中小企業的比例超過五○
%,匯豐銀收購迪和後,除進一步擴大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外,更可利
客戶名單,增加更多金融投資產品的商機。
中租迪和為國內第一大租賃公司,中租迪和負責國內業務,迪和公司
則專做國外業務。鄭克家表示,由於外商銀行對於中小企業所提供的
產品大同小異,決勝關鍵在「比服務」,匯豐銀在台灣的應收帳款承
作業務雖做得不多,但是做得不錯。
迪和在推動國際化上卻受限於非銀行執照,無法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
,匯豐銀坐擁的龐大海外據點,有助於提供服務給迪和的七百個企業
客戶。
匯豐銀行金融同業處未來是否會再尋求收購其他事業線,以壯大營運
綜效?鄭克家對此表示,匯豐銀行的一貫態度是,有好機會就會考慮
。鄭克家表示,匯豐銀行收購迪和公司後,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交叉行
銷匯豐銀行其他金融服務,如放款等,給迪和公司絕大部分(至少五
○%以上)是已前進大陸的台商客戶。
迪和資本額為二.六億元(見表),於二○○五年底的資產總值為九
千九百六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十二億六千四百萬元)。鄭克家表示
,迪和淨值為一千萬美元左右,最後收購總價會以去年稅後淨利為計
算基準,為溢價收購。據了解,匯豐銀行將花費一千萬美元百分之百
收購迪和公司。
迪和總資產規模雖遠大於其市值。然而,外資圈人士指出,併購價格
的衡量,管理的資產多寡並不具任何意義,只要淨值大於資本額,都
可算是溢價收購。
匯豐銀買下迪和後,所增加的近七百名企業客戶,鄭克家將安排旗下
三名子弟兵接收。分別負責科技與傳產業中小企業客戶的金融同業處
資深副總裁劉政瑩與蔡靜儀將接收一○位左右客戶,剩下的逾六百名
客戶會全交由金融同業處資深副裁李建業負責。
款承購的迪和公司。匯豐銀大中華區台商業務負責人鄭克家指出,迪
和公司逾七百個企業客戶中,屬於製造業等中小企業的比例超過五○
%,匯豐銀收購迪和後,除進一步擴大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外,更可利
客戶名單,增加更多金融投資產品的商機。
中租迪和為國內第一大租賃公司,中租迪和負責國內業務,迪和公司
則專做國外業務。鄭克家表示,由於外商銀行對於中小企業所提供的
產品大同小異,決勝關鍵在「比服務」,匯豐銀在台灣的應收帳款承
作業務雖做得不多,但是做得不錯。
迪和在推動國際化上卻受限於非銀行執照,無法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
,匯豐銀坐擁的龐大海外據點,有助於提供服務給迪和的七百個企業
客戶。
匯豐銀行金融同業處未來是否會再尋求收購其他事業線,以壯大營運
綜效?鄭克家對此表示,匯豐銀行的一貫態度是,有好機會就會考慮
。鄭克家表示,匯豐銀行收購迪和公司後,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交叉行
銷匯豐銀行其他金融服務,如放款等,給迪和公司絕大部分(至少五
○%以上)是已前進大陸的台商客戶。
迪和資本額為二.六億元(見表),於二○○五年底的資產總值為九
千九百六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十二億六千四百萬元)。鄭克家表示
,迪和淨值為一千萬美元左右,最後收購總價會以去年稅後淨利為計
算基準,為溢價收購。據了解,匯豐銀行將花費一千萬美元百分之百
收購迪和公司。
迪和總資產規模雖遠大於其市值。然而,外資圈人士指出,併購價格
的衡量,管理的資產多寡並不具任何意義,只要淨值大於資本額,都
可算是溢價收購。
匯豐銀買下迪和後,所增加的近七百名企業客戶,鄭克家將安排旗下
三名子弟兵接收。分別負責科技與傳產業中小企業客戶的金融同業處
資深副總裁劉政瑩與蔡靜儀將接收一○位左右客戶,剩下的逾六百名
客戶會全交由金融同業處資深副裁李建業負責。
匯豐銀行昨(十七)日宣佈收購中租團旗下的迪和應收帳款公司,金
管會官員表示,「我們之前知道有這個案子!」,匯豐銀行方面,事
前已跟金管會報告過。
至於是否同意該收購案?官員說,銀行原本若無承作該項業務,需要
再審核,應收帳款原本即為匯豐銀行的業務之一,因此,應較無同意
與否的問題。
管會官員表示,「我們之前知道有這個案子!」,匯豐銀行方面,事
前已跟金管會報告過。
至於是否同意該收購案?官員說,銀行原本若無承作該項業務,需要
再審核,應收帳款原本即為匯豐銀行的業務之一,因此,應較無同意
與否的問題。
中租迪和一周前向經濟部投審會申請前往新加坡上市。中租迪和計
劃先和外商「以股換股」,再以海外控股公司名義在星掛牌。這是
繼聯測、奇景光電後,再度有台商準備化身外商,遠走海外市場籌
資的特殊案例。
相關官員低調表示,已收到中租迪和的海外上市申請,全案正進入
投審會的專案審查程序,不便對外評論。據了解,中信金控早前插
旗兆豐金控曾引發「假外資」疑雲,相關主管機關將特別核實雙方
的換股名單、換股比例及投資架構。
此外,中租迪和隸屬中租企業團,該企業團董事長辜仲立是中信金
董事長辜濂松的三子,大哥是目前滯美未歸的中信金副董事長辜仲
諒、二哥是開發金總經理辜仲 ,分別因中信金轉投資兆豐金、開發
金併金鼎證等案而遭到檢調調查。這樣的背景也讓相關單位在審查
時格外謹慎。
中租迪和5月股東臨時會通過,與英屬蓋曼群島商Financial one公司
以1:1的股份轉換比例後,在新加坡掛牌上市。依中租迪和規劃,
先和這家海外公司「以股換股」完成併購;雙方的海外控股公司取
得台灣中租迪和後,再赴星上市。台灣中租迪和將是「中租迪和海
外控股公司」的在台子公司,有助業者靈活調度海外資金。
一般台商常見的海外上市模式主要有二,一是分拆大陸業務前往海
外上市,不需經過投審會審議;第二是台灣母公司和大陸子公司一
同打包上市,通常要投審會點頭。中租迪和案牽涉本國股東和外國
股東交換股權,兼具國人投資海外及外人來台投資等雙重性質,不
僅需要送審,情況也很少見。
熟悉台商海外上市的律師指出,「股份轉換」又稱「以股換股」,
這在企業併購法及金融控股公司法中有規定,允許外商除以現金、
技術作價等方式,還可以股權作為出資種類。
劃先和外商「以股換股」,再以海外控股公司名義在星掛牌。這是
繼聯測、奇景光電後,再度有台商準備化身外商,遠走海外市場籌
資的特殊案例。
相關官員低調表示,已收到中租迪和的海外上市申請,全案正進入
投審會的專案審查程序,不便對外評論。據了解,中信金控早前插
旗兆豐金控曾引發「假外資」疑雲,相關主管機關將特別核實雙方
的換股名單、換股比例及投資架構。
此外,中租迪和隸屬中租企業團,該企業團董事長辜仲立是中信金
董事長辜濂松的三子,大哥是目前滯美未歸的中信金副董事長辜仲
諒、二哥是開發金總經理辜仲 ,分別因中信金轉投資兆豐金、開發
金併金鼎證等案而遭到檢調調查。這樣的背景也讓相關單位在審查
時格外謹慎。
中租迪和5月股東臨時會通過,與英屬蓋曼群島商Financial one公司
以1:1的股份轉換比例後,在新加坡掛牌上市。依中租迪和規劃,
先和這家海外公司「以股換股」完成併購;雙方的海外控股公司取
得台灣中租迪和後,再赴星上市。台灣中租迪和將是「中租迪和海
外控股公司」的在台子公司,有助業者靈活調度海外資金。
一般台商常見的海外上市模式主要有二,一是分拆大陸業務前往海
外上市,不需經過投審會審議;第二是台灣母公司和大陸子公司一
同打包上市,通常要投審會點頭。中租迪和案牽涉本國股東和外國
股東交換股權,兼具國人投資海外及外人來台投資等雙重性質,不
僅需要送審,情況也很少見。
熟悉台商海外上市的律師指出,「股份轉換」又稱「以股換股」,
這在企業併購法及金融控股公司法中有規定,允許外商除以現金、
技術作價等方式,還可以股權作為出資種類。
中租迪和計劃與外商換股後赴新加坡掛牌,中租迪和高層說,未來
在新加坡掛牌後的獲利模式,除延續既有的租賃本業外,新加坡具
備的國際金融中心特性,將能扮演籌措國際資金的角色,屆時中租
迪和也能跨足其他國際市場。
中租高層也提到,會把海外據點延伸至新加坡,而不是香港,除看
好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特性外,由於香港隸屬大陸,在兩岸金融
監理未解套之際,即使香港具備的彈性與資金調度不亞於新加坡,
但受限「政策」因素,絕對先以新加坡為據點,待政策明朗化後,
再布局香港。
中租迪和拓展海外布局再下一城,中租迪和今年5月18日召開股東臨
時會通過與英屬蓋曼群島商Financial one公司,將以1:1的股份轉換
後,在新加坡掛牌上市,這個掛牌計畫將於近期內開花結果。中租
迪和高層說,雙方因簽署保密協定,還不宜公開說明,現階段也還
在申請過程,一旦有好消息會正式對外公布。
依據中租迪和今年5月通過的股東臨時會決議,中租與Financial one
公司將以股份轉換方式,以1:1的換股比例,將使中租成為Finan-cial
one的子公司,並在新加坡完成掛牌上市。
Financial one公司的設立就是企業相當熟悉的BVI模式,該公司是在
今年3月10日設在英屬蓋曼群島,登記資本額為5萬美元,實收資本
額1美元,已發行股份總數1股,每股面額為0.3美元,是普通股。
中租迪和高層說,為辦理雙方的股份轉換,Financial one將在股份轉
換基準日「增資發行」,等同於中租迪和股份轉換基準日已發行的
普通股,每股面額為0.3美元。
針對股份轉換與換股的基準日,高層提到,除依照雙方簽署的備忘
錄(MOU)外,在獲得主管機關同意後,則可進行股份轉換,屆時
就能以Financial one公司在新加坡完成掛牌上市。
在新加坡掛牌後的獲利模式,除延續既有的租賃本業外,新加坡具
備的國際金融中心特性,將能扮演籌措國際資金的角色,屆時中租
迪和也能跨足其他國際市場。
中租高層也提到,會把海外據點延伸至新加坡,而不是香港,除看
好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特性外,由於香港隸屬大陸,在兩岸金融
監理未解套之際,即使香港具備的彈性與資金調度不亞於新加坡,
但受限「政策」因素,絕對先以新加坡為據點,待政策明朗化後,
再布局香港。
中租迪和拓展海外布局再下一城,中租迪和今年5月18日召開股東臨
時會通過與英屬蓋曼群島商Financial one公司,將以1:1的股份轉換
後,在新加坡掛牌上市,這個掛牌計畫將於近期內開花結果。中租
迪和高層說,雙方因簽署保密協定,還不宜公開說明,現階段也還
在申請過程,一旦有好消息會正式對外公布。
依據中租迪和今年5月通過的股東臨時會決議,中租與Financial one
公司將以股份轉換方式,以1:1的換股比例,將使中租成為Finan-cial
one的子公司,並在新加坡完成掛牌上市。
Financial one公司的設立就是企業相當熟悉的BVI模式,該公司是在
今年3月10日設在英屬蓋曼群島,登記資本額為5萬美元,實收資本
額1美元,已發行股份總數1股,每股面額為0.3美元,是普通股。
中租迪和高層說,為辦理雙方的股份轉換,Financial one將在股份轉
換基準日「增資發行」,等同於中租迪和股份轉換基準日已發行的
普通股,每股面額為0.3美元。
針對股份轉換與換股的基準日,高層提到,除依照雙方簽署的備忘
錄(MOU)外,在獲得主管機關同意後,則可進行股份轉換,屆時
就能以Financial one公司在新加坡完成掛牌上市。
中租迪和公告,由辜濂松擔任董事長的大股東仲成投資,轉讓五%持
股給辜仲立夫婦出任董事的日翔投資,金額達五.八一億元;市場揣
測,此舉除財務資金調度,並把將股權移轉給兒子,落實三兄弟各自
擁有一片天,另方面,趁上市櫃之前移轉成本較低,一舉數得。
中租迪和大股東仲成投資申報轉讓股權,係由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擔
任董事長的仲成投資,對中租持股九萬六八七二張,約佔一四.四四
%,透過洽特定人的模式,一口氣申報轉讓五.五一%,張數為三.
七萬張。股權的受讓人則是由中租企業集團董事長辜仲立、辜周靖華
夫婦倆人,所雙雙出任董事的日翔投資公司。
由於中租迪和為非上市櫃的公開發行公司,近期股價約一六元上下,
根據規定,股權轉讓價格不得低於淨值,因此,若以中租迪和今年第
二季季報的每股淨值一五.七一元計算,轉讓金額約五.八一億元。
市場人士分析,持股申報轉讓一方面可以藉此將股權移轉給子女,也
可以透過轉讓股權,取得資金。另外一方面,中租迪和過去曾經規劃
上市、櫃,一旦上市、櫃,屆時每股市價將高於目前價值,因此,在
此之前,先行轉讓,也可以降低股權轉讓的成本。
股給辜仲立夫婦出任董事的日翔投資,金額達五.八一億元;市場揣
測,此舉除財務資金調度,並把將股權移轉給兒子,落實三兄弟各自
擁有一片天,另方面,趁上市櫃之前移轉成本較低,一舉數得。
中租迪和大股東仲成投資申報轉讓股權,係由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擔
任董事長的仲成投資,對中租持股九萬六八七二張,約佔一四.四四
%,透過洽特定人的模式,一口氣申報轉讓五.五一%,張數為三.
七萬張。股權的受讓人則是由中租企業集團董事長辜仲立、辜周靖華
夫婦倆人,所雙雙出任董事的日翔投資公司。
由於中租迪和為非上市櫃的公開發行公司,近期股價約一六元上下,
根據規定,股權轉讓價格不得低於淨值,因此,若以中租迪和今年第
二季季報的每股淨值一五.七一元計算,轉讓金額約五.八一億元。
市場人士分析,持股申報轉讓一方面可以藉此將股權移轉給子女,也
可以透過轉讓股權,取得資金。另外一方面,中租迪和過去曾經規劃
上市、櫃,一旦上市、櫃,屆時每股市價將高於目前價值,因此,在
此之前,先行轉讓,也可以降低股權轉讓的成本。
中租迪和於今年初正式進軍汽車租賃業後,日前併購易昇小自客租賃
公司,購買易昇小自客租賃公司全部資產與業務。中租迪和表示,今
年將積極收購租車公司,預計三年內要成為前三大汽車租賃公司。
與和運、格上爭地盤
目前汽車租賃市場由和運及格上兩家主導,市佔率各為二八%左右。
中租迪和在今年初進入該市場後,就一直與中小汽車租賃公司洽談,
以收購方式擴大市場佔有率。
中租迪和目前主打企業小客車長租業務,也就是負責提供租期一年以
上的汽車租賃服務。
搶攻市場 正當其時
中租迪和汽車租賃事業處副總經理黃石谷認為,目前是大舉進攻汽車
租賃市場的絕佳時機。他再分析,台灣汽車租賃市場到二○○○年的
時候,才真正進入高度成長期,之後持續四年創造出二○%的複合成
長率,去年也有一一%的成長率。
積極尋求合作對象
而易昇小自客租賃為中租迪和第一家收購的汽車租賃公司,該公司有
二百輛小客車,客戶以在台的外商為主。由於國內汽車租賃公司較少
經營外商客戶群,中租迪和收購該公司後,將可以擴大其業務範圍。
黃石谷指出,台灣的汽車租賃市場距離成熟期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租迪和看好該市場的商機,正積極尋找合作對象,未來亦將租車服
務擴展至機器設備的承租客戶,以快速成長汽車租賃業務。
公司,購買易昇小自客租賃公司全部資產與業務。中租迪和表示,今
年將積極收購租車公司,預計三年內要成為前三大汽車租賃公司。
與和運、格上爭地盤
目前汽車租賃市場由和運及格上兩家主導,市佔率各為二八%左右。
中租迪和在今年初進入該市場後,就一直與中小汽車租賃公司洽談,
以收購方式擴大市場佔有率。
中租迪和目前主打企業小客車長租業務,也就是負責提供租期一年以
上的汽車租賃服務。
搶攻市場 正當其時
中租迪和汽車租賃事業處副總經理黃石谷認為,目前是大舉進攻汽車
租賃市場的絕佳時機。他再分析,台灣汽車租賃市場到二○○○年的
時候,才真正進入高度成長期,之後持續四年創造出二○%的複合成
長率,去年也有一一%的成長率。
積極尋求合作對象
而易昇小自客租賃為中租迪和第一家收購的汽車租賃公司,該公司有
二百輛小客車,客戶以在台的外商為主。由於國內汽車租賃公司較少
經營外商客戶群,中租迪和收購該公司後,將可以擴大其業務範圍。
黃石谷指出,台灣的汽車租賃市場距離成熟期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租迪和看好該市場的商機,正積極尋找合作對象,未來亦將租車服
務擴展至機器設備的承租客戶,以快速成長汽車租賃業務。
被銀行視為企金業務一環的應收帳款(Factoring)近年來
因過度競爭造成銀行承作意願不斷降低,但深耕應收帳款業務長達2
0多年的中租企業團關係企業迪和股份公司,不但去年稅後純益較前
年成長15%,今年更看好大陸市場預估業務量將占全年的3%以上
,有機會上看10%。
儘管資本額僅2.3億元、員工人數50多人,但迪和憑藉早期就跨
足應收帳款業務(Factor)不但已是國際應收帳款聯盟(FC
I,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會
員,更早在兩年前於上海成立迪和諮詢(上海)公司。
另外,民國91年時,迪和也與大陸FCI會員共同承作國際應收帳
款業務,為搶進大陸市場提前布局。對照於迪和公司憑藉FCI全球
平台,業務範疇已從國內涵蓋到海外,且業績年年攀升,與各銀行應
收帳款淪為免費、附屬業務大不相同。
迪和公司董事長簡茂男昨(11)日說,隨著近年國際貿易型態改以
「放款」交易,應收帳款規模也逐年攀升,以FCI去年統計,全球
應收帳款總轉讓量達1.02兆歐元,較前年成長18%,其中國際
應收帳款更高達27%的成長率。
儘管國際應收帳款業務不斷成長,但簡茂男與迪和公司總經理林?指
出,銀行過去因專注消費金融,加上企金過度競爭,導致應收帳款獲
利日益減少,甚至演變為附屬業務。簡茂男舉例,過去業者承作應收
帳款業務享有1%的手續費收入,如今因惡性競爭,手續費收入降至
千分之一,業者根本無利可圖,也讓銀行愈來愈不重視此業務。
林瑕表示,國內市場雖已萎縮,但迪和去年應收帳款總轉讓量約9億
歐元,較前年成長9%,同時稅後純益3,600多萬元,也較前年
增加15%。
簡茂男進一步表示,目前在上海成立的迪和諮詢公司,雖不能直接承
作業務,但藉由FCI國際應收帳款的聯盟組織,在會員彼此簽訂協
約的前提下,迪和今年在大陸市場的台商與陸商業務量可望創新高,
達總量的10%以上。
因過度競爭造成銀行承作意願不斷降低,但深耕應收帳款業務長達2
0多年的中租企業團關係企業迪和股份公司,不但去年稅後純益較前
年成長15%,今年更看好大陸市場預估業務量將占全年的3%以上
,有機會上看10%。
儘管資本額僅2.3億元、員工人數50多人,但迪和憑藉早期就跨
足應收帳款業務(Factor)不但已是國際應收帳款聯盟(FC
I,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會
員,更早在兩年前於上海成立迪和諮詢(上海)公司。
另外,民國91年時,迪和也與大陸FCI會員共同承作國際應收帳
款業務,為搶進大陸市場提前布局。對照於迪和公司憑藉FCI全球
平台,業務範疇已從國內涵蓋到海外,且業績年年攀升,與各銀行應
收帳款淪為免費、附屬業務大不相同。
迪和公司董事長簡茂男昨(11)日說,隨著近年國際貿易型態改以
「放款」交易,應收帳款規模也逐年攀升,以FCI去年統計,全球
應收帳款總轉讓量達1.02兆歐元,較前年成長18%,其中國際
應收帳款更高達27%的成長率。
儘管國際應收帳款業務不斷成長,但簡茂男與迪和公司總經理林?指
出,銀行過去因專注消費金融,加上企金過度競爭,導致應收帳款獲
利日益減少,甚至演變為附屬業務。簡茂男舉例,過去業者承作應收
帳款業務享有1%的手續費收入,如今因惡性競爭,手續費收入降至
千分之一,業者根本無利可圖,也讓銀行愈來愈不重視此業務。
林瑕表示,國內市場雖已萎縮,但迪和去年應收帳款總轉讓量約9億
歐元,較前年成長9%,同時稅後純益3,600多萬元,也較前年
增加15%。
簡茂男進一步表示,目前在上海成立的迪和諮詢公司,雖不能直接承
作業務,但藉由FCI國際應收帳款的聯盟組織,在會員彼此簽訂協
約的前提下,迪和今年在大陸市場的台商與陸商業務量可望創新高,
達總量的10%以上。
中租企業於九十三年斥資十五億元買入內湖園區總部後,終於在這個
月完成關係事業遷入動作。包括仲信資融、金仲億、迪和應收帳款及
合迪等,都將齊聚同一大樓。
中租企業表團董事長辜仲立表示,關係企業遷入總部辦公,集團資源
整合將更具效率,也有助於提供客戶更全方位及多元的服務。
中租迪和指出,企業總部約八千坪,為十二層樓建築,未來事業群整
合不但能方便跨部門合作,也可藉由集體教育訓練及會議,提升企業
向心力。
月完成關係事業遷入動作。包括仲信資融、金仲億、迪和應收帳款及
合迪等,都將齊聚同一大樓。
中租企業表團董事長辜仲立表示,關係企業遷入總部辦公,集團資源
整合將更具效率,也有助於提供客戶更全方位及多元的服務。
中租迪和指出,企業總部約八千坪,為十二層樓建築,未來事業群整
合不但能方便跨部門合作,也可藉由集體教育訓練及會議,提升企業
向心力。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