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郵政(未)公司新聞
中華郵政與悠遊卡攜手,24日發布了中華郵政首張票證聯名卡,這可是個大新聞啊!這張中華郵政VISA悠遊金融卡,雖然不是信用卡,但是沒有擴張信用的問題,這點讓人放心多了。而且,悠遊卡在台灣的普及程度超乎想像,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張,這下子跟中華郵政合作,就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悠遊生活圈,讓大家的生活更加便利。 悠遊卡公司也說,台灣人的中華郵政帳戶幾乎人手一個,而悠遊卡的流通量也超過了8,200萬張,平均每人擁有3.5張,這次合作就是要讓普惠金融更加普及。 這張金融卡有著悠遊卡的票證和小額支付功能,除了基本的金融卡功能,像是ATM操作、存提款、轉帳、繳費(稅)、消費扣款,還有VISA金融卡的刷卡消費和國外提款功能。最重要的是,它還能夠使用悠遊卡進行交易,讓你搭捷運、公車、臺鐵,或是去超商購物、小额消費時都能派上用場。 中華郵政還特別強調了這張卡的特色,就是結合了郵政儲金存簿帳戶和悠遊卡的儲值功能。如果悠遊卡的儲值金額不足,還可以自動加值500元或其倍數,或者當餘額低於100元時,也可以在指定地點的連線式自動加值設備上儲值500元。每日累積自動加值金額上限是3千元,每卡儲值金額最高上限是1萬元。 這個自動加值是從持卡人的金融卡帳戶內扣款支付的,所以有著存多少、用多少、消費不透支、無循環利息的好處。年滿16歲的中華郵政原存戶或新開戶,都可以去全台灣522家即時發卡郵局申辦這張卡。如果你已經持有原金融卡或中華郵政VISA金融卡,申辦這張卡還可以免收100元手續費呢!
悠遊卡公司指出,台灣幾乎每人都有中華郵政帳戶,悠遊卡至今流通卡數約8,200萬張,每人平均擁有約3.5張悠遊卡,雙方結合希望協助推廣普惠金融。
中華郵政VISA金融卡加載悠遊卡票證及小額支付功能,除具備ATM查詢、存提款、轉帳、繳費(稅)、消費扣款等金融卡功能及VISA金融卡刷卡消費與國外提款功能,兼具悠遊卡交易,藉由三卡合一,持卡人不論搭乘捷運、公車、臺鐵等大眾運輸或至超商購物、小額消費等都可使用。
中華郵政指出,該卡最大特色為結合郵政儲金存簿帳戶及悠遊卡儲值功能,如卡片內儲存的「悠遊卡」金額不足以支付當次消費時,可自動加值500元或其倍數的一定金額;或可用餘額低於100元時,可透過設置於指定地點的連線式自動加值設備,儲值500元至悠遊卡,每日累積自動加值金額上限3千元,每卡儲值金額最高上限1萬元。
中華郵政表示,自動加值是由持卡人金融卡帳戶可用餘額內扣款支付,具備存多少、用多少、消費不透支、無循環利息的優點。凡年滿16歲的中華郵政原存戶或新開戶,可至全台灣522家即時發卡郵局申辦具悠遊票證、小額支付功能的感應式中華郵政VISA悠遊金融卡,持有原金融卡或中華郵政VISA金融卡者可免收100元手續費。
【台灣新聞】金管會整頓失能扶助險,壽險業風雲變色
近來,金管會對失能扶助險進行整頓,這一決策讓壽險市場掀起了一陣「大地震」。壽險業者19日坦承,過去銷售及現售的失能扶助險存在三大風險,可能超出當初保單設計時的預估。這三大風險分別是保證給付風險、高齡理賠風險以及疾病致殘風險,這些風險並不僅僅存在於失能扶助險中,壽險、醫療險保單中也有類似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壽險公會正在緊鑼密鼓地討論失能扶助險增提準備金的機制。近期,保戶和業務員關心的電話幾乎打爆了各家公司。在22家壽險公司中,有5家沒有推出相關失能扶助險的公司也受到了影響,例如南山人壽。南山人壽強調,它只銷售傳統定義的長照險,過去幾年一直堅持沒有推出失能扶助險。其他如中華郵政壽險、法國巴黎人壽、合庫人壽及安達人壽等也沒有相關險種。
國壽則強調了三點:首先,它從未推出過「保證給付」的失能扶助險,只有銷售過保證給付失能扶助金的意外險,但這個險種不包括因疾病造成失能的部分,所以風險並未超出預期;其次,其保單都有再保公司承接;最後,其失能扶助險保戶的平均年齡為30多歲,尚未見高齡理賠風險飆高問題,也沒有保障準備金缺口問題。
壽險業者表示,金管會關心的失能扶助險風險有三個方面:一是有些業者推出一旦確認失能,就開始給付定期失能扶助金,保證給付10~16年之久,等於有些被保險人都已身故,還能領到失能扶助金,理賠超出預期;二是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許多疾病可能必然發生,如失智、高齡失能等,會造成失能扶助險理賠率飆高;三是許多疾病衍生出臟器切除、截肢,或失明、失聰、味覺喪失等問題,都可能符合理賠條件。市場上甚至有人開班授課,教導如何申請失能扶助險理賠,這都造成壽險公司失能扶助險損失率攀高,超出保單當初設計時的預期損失率。
業者表示,若是真正意外失能,如車禍造成癱瘓或重度殘廢,存活期間大多不到10年,反而比保單設計預期要低。但上述三大風險的確超出保單當初設計時的預期,所以未來可能失能扶助險都無法保證給付,改採最高給付,否則就要收足保費,才不會有增提準備金的問題。
壽險公會正緊鑼密鼓討論失扶險增提準備金機制,這幾天保戶及業務員關心的電話幾乎打爆各公司,22家壽險公司中,有5家沒有推出相關失扶險的公司也受牽連,如南山人壽即強調只有銷售傳統定義的長照險,過去幾年一直堅持沒有推出失扶險,另外中華郵政壽險、法國巴黎人壽、合庫人壽及安達人壽等亦無相關險種。
國壽亦強調三點,第一是從未推出「保證給付」的失能扶助險,只有銷售過保證給付失能扶助金的意外險,但這險種就不包含因疾病造成失能的部分,所以風險並未超出預期,第二是其保單都有再保公司承接,第三是其失扶險保戶平均年齡30多歲,尚未見高齡理賠風險飆高問題,亦沒有保障準備金缺口問題。
壽險業者表示,金管會關心的失扶險風險有三大部份,一是有業者推出一旦確認失能(即1到6級殘障或更大範圍),就開始給付定期失能扶助金,保證給付10∼16年之久,等於有些被保險人都已身故,還能領到失能扶助金,理賠超出預期。
二是高齡理賠風險,即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許多疾病可能是必然發生,如失智、高齡失能等,會造成失扶險理賠率飆高;三是疾病致殘風險,即很多疾病衍生出臟器切除、截肢,或失明、失聰、味覺喪失等問題,都可能符合理賠條件。市場上更有人開班授課,教導如何申請失扶險理賠,都造成壽險公司失扶險損失率攀高,超出保單當初設計時的預期損失率。
業者表示,若是真正意外失能,如車禍造成癱瘓或重度殘廢,存活期間大多不到10年,反而比保單設計預期要低,但上述三大風險的確超出保單當初設計時的預期,所以未來可能失扶險都無法保證給付,改採最高給付,否則就要收足保費,才不會有增提準備金的問題。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又見驚人一幕,那就是我們熟悉的《中華郵政》再次以龐大的資金力,展現其「綠巨人」本色。根據最新統計,中華郵政在9月份投資債券市場,豪氣砸下166億元,讓它繼續蟬聯國內「買債王」的寶座。這可不是第一次了,上個月它就已經以115.4億元的買超金額,讓人感受到它的雄厚實力。 中華郵政手握逾7兆元的郵政資金,這讓它在金融市場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被戲稱為「綠巨人」。這個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它確實有著「喊水會結凍」的能力。不僅如此,9月份的買債金額也讓人驚嘆,它以166億元的投資,遙遙領先其他金融機構,讓第二名的元大銀行望塵莫及。 除了中華郵政,9月份的債券市場還有一些亮點。兆豐票券以56億元的買超金額,獲得季軍;渣打銀行和中华票券分別以51億元和31億元的買超金額,位居第四和第五。而台灣資金浮濫的狀況,也讓台債多頭號角續鳴,10年期主流公債的殖利率更是在9月28日創下歷史新低,收在0.295%。 但這股熱潮並未持續,29日和30日債市再度冷清,指標券兩日零成交。不過,這並不妨礙中華郵政的表現,它在9月份買超前十大機構中,除了自己,還有元大銀行、兆豐票券、渣打銀行和中华票券等,其他機構的單月買超金額也介於8億到31億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的賣超王則換成了民營中國信託銀行,它單月賣超210億元,成為這個月的「賣債王」。過去賣超冠軍總是證券商,但這次由中信銀勝出,顯示市場的變化。
9月債券買超前十大金融機構裡,中華郵政可謂一枝獨秀、斥資166億元買債,遙遙領先其他金融機構;緊追「綠巨人」身後的元大銀行,單月買超金額僅57億元。
手握逾7兆元的郵政資金,在金融市場具有「喊水會結凍」的能力,因而有「綠巨人」封號。回顧8月,中華郵政同樣大手筆買超債券115.4億元,為當月買債冠軍。
9月買債季軍為老三票之一的兆豐票券,買超金額56億元;外商渣打銀行買超51億元、同為老三票的中華票券買超31億元,分居買超第四、第五大。
台灣資金浮濫,促使台債多頭號角續鳴,10年期主流公債歷經連三日「零成交」後,28日終於有買家揮軍進場,令殖利率跌破0.3%大關,收在0.295%,締造歷史新低紀錄。不過,29日與30日兩天,債市再度冷冷清清,指標券連兩日零成交。
進一步觀察9月買超前十大機構,除中華郵政、元大銀行、兆豐票券、渣打銀行與中華票券外,還包括兆豐銀、玉山銀、國際票券、京城銀與板信商銀,單月買超金額介於8億~31億元之間。
在賣超金融機構部分,民營中國信託銀行單月賣超210億元,為9月「賣債王」,有別於過去賣超冠軍均為證券商,9月由中信銀勝出,為較罕見情況。
【台灣新聞】 台灣民眾對於銀行與郵局存款的稅收規定一定有所詢問,特別是關於利息的課稅問題。針對此一議題,北區國稅局近期就釋出相關說明,讓大家能夠更明瞭自己存款所得的稅負狀況。 一般來說,個人將資金存放於銀行,無論是活存還是定存,只要利息收入超過特定標準,銀行都會代為扣繳10%的所得稅。具體來說,若同一年度利息金額超過新台幣1,000元,銀行就必須為存款者辦理扣繳申報;若單筆利息超過2,000元,則在給付時即須扣稅。 但是,在郵局的存款情況卻有所不同。郵局提供的活存利息,原則上是可以免稅的。不過,這個「免稅」是有條件的。官員解釋,只有在郵局開立的存簿儲金帳戶,且是按「活期儲金利率」領取的利息,才能夠享受免稅優惠。 這麼一來,台灣民眾在儲蓄時,若想享受郵局存款的稅務優惠,就必須注意存款類型與利率。而這也再次顯示了《中華郵政》在提供金融服務方面的特色與優勢。對於想要避免利息稅負的存款者來說,郵局的活存存款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官員表示,銀行定存利息適用《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第13條規定,銀行在給付同一存戶利息時,若同一年度金額高於新台幣1,000元,就應列單辦理扣繳申報;而如果單筆應扣繳稅額超過2,000元,銀行在給付時,就必須扣繳10%所得稅。
不過有個例外情況,官員表示,郵局存簿儲金的利息,應免除一切稅捐。
官員表示,雖然法規如此規定,但並不是只要來自郵局給付的利息,全都是免稅所得,依據該法規定,於郵局開立存簿儲金帳戶,只有按「活期儲金利率」領取的利息,才得免納所得稅。
臺灣銀行與中央造幣廠攜手打造,一款融合了台灣文化精髓與獨特設計的辛丑牛年彩色鍍金精鑄銀幣,以及金鑽條塊牛年生肖版,於10月13日正式上市。這兩款限量產品不僅是時尚的收藏品,更承载著對牛年吉祥如意的美好期許。 辛丑牛年彩色鍍金精鑄銀幣,作為生肖系列銀幣的第二彈,採用了全新設計與包裝,散發著貴氣與典雅。這款銀幣限量5萬枚,售價2,180元新臺幣,而在早鳥優惠期間(上市日至12月31日),售價則降至1,988元新臺幣。該銀幣以「金牛迎春」為主題,圖案取材自台灣本土黃牛,象徵著勤勞、沉穩與傳統文化的精神。 此外,臺銀金鑽條塊牛年生肖版也同步發售,限量5,000條,售價為新臺幣3,300元。條塊正面有該行及中央造幣廠的標章、中英文名稱、重量、含金成色及條號。圖案面則以「金牛迎春」為主題,背景採用幻彩防偽設計,並可回售,具有較佳的流通性。 這兩款產品由臺灣銀行、網站、臺灣土地銀行、中華郵政、華南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玉山銀行、新光銀行及瑞興銀行共同發售,讓廣大消費者能夠一睹為快,並將這份吉祥與祝福帶進自己的生活。
辛丑牛年彩色鍍金精鑄銀幣為新的一輪生肖系列銀幣之第二枚,全新設計及包裝,展現貴氣的質感,適合收藏鑑賞及饋贈親友,限量5萬枚;此銀幣由臺灣銀行及其網站、臺灣土地銀行、中華郵政、華南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玉山銀行、新光銀行及瑞興銀行於10月13日同步發售,每枚售價新臺幣2,180元。另為回饋客戶,自上市日起至12月31日止為早鳥優惠期間,每枚售價新臺幣1,988元。
該枚銀幣主題圖案為「金牛迎春」,取材自臺灣本土黃牛,其勤勞負重、沉穩踏實的特質,形塑出臺灣傳統文化精神和內在價值。同時,「牛」的諧音與「扭」發音近似,意涵「扭轉乾坤新氣象」,期望牛年平安喜慶、好運興旺。12邊框寓意12生肖、一年12個月,邊緣點綴稻穗圖案環繞,象徵五穀豐登,增添豐收富饒的景象。
為迎接辛丑牛年,接續隆重推出「臺銀金鑽條塊牛年生肖版」。條塊正面標示該行及中央造幣廠的標章及中英文名稱、重量(壹台兩37.5g)、含金成色(FineGold999.9)及條號,限量5,000條。圖案面為帶來好運興旺、新氣象的「金牛迎春」主題,背景為放射狀的幻彩防偽設計,可回售該行,流通性佳。
中華郵政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正式遷移新址,為顧客帶來更優質的郵政服務!
為滿足顧客需求,中華郵政臺北郵局所轄的電子郵件科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高雄作業股)已於109年9月4日成功遷移至高雄市左營區民族一路853號3樓新址。這個新廠房不僅明亮寬敞,還擁有現代化的一貫作業流程,旨在提供更完整的郵政服務。
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表示,此次遷建旨在提升電子郵件處理能力,同時保障顧客資料安全。新中心特別採用區塊鏈加密技術,並通過了英國BSI的ISO27001:2013及BI10012:2017認證,確保郵件資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此外,中華郵政也積極參與森林認證,支持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
這個中心已經運作了25年,擁有台北、台中、高雄三都的設施,每日處理大量郵件。去年,總作業郵件量達2億3千萬件,郵資營收16億6千萬元,並有1億9千萬元的盈餘。南區作業中心約占全國25.8%的業務。
為了改善作業場地和運輸成本,中華郵政於100年起規劃搬遷。現在新中心空間約1,500坪,處理能力從年8,000多萬件擴大至年2.4億件。這不僅提升了作業效率,還降低了運輸成本,並能夠擴大作業規模。
新中心還增建了「南區郵件數位影像掃瞄服務」,提供郵件投遞結果數位化服務及郵件電子查詢服務。這次的遷移和升級,不僅提升了中華郵政的服務水平,也讓顧客對未來的服務充滿信心。
中華郵政在南區啟用了一個全新的列封中心,這個中心不僅能夠從資料處理、列印、封裝到投遞提供一貫化的作業流程,還能夠列印3+3郵遞區號,從而大幅提升郵件作業和投遞的效率。這個中心是中華郵政臺北郵局所轄電子郵件科的全區列封中心,裡面裝備了先進的設備,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這個中心裡頭有22部高速雷射印表機,每天可以正常產出364萬頁的文件,還有15部高速自動封裝機,每天能夠處理258萬件郵件,以及8部高速郵簡機,每天能夠處理227萬件郵簡。南區列封中心則有6部高速雷射印表機,每小時可以列印約23,000頁,工作7小時的產能約可達95萬頁。這些設備可以雙機組合列印雙面各式通知單或帳單,並且可以箱式或捲筒式進紙,折疊堆集或捲進捲出方式列印輸出。 中心還導入了ERP生產管理系統,並利用物聯網技術將設備連線至生產線電子看板,可以即時顯示各台列印設備的作業狀況。此外,中心還有4部高速郵件自動裝封機,這些裝置是從瑞士引進的,每小時可以處理約18,000件郵件,工作7小時的產能約可達50萬件。每台封裝機都配有4個附件站,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隨郵件夾寄各式DM、優惠券或小型賀卡。 所有的郵件都會經過資料處理,並按照郵遞區號3+3排序列印,封裝完成後的郵件可以直接依郵遞區號分區捆紮裝框,送至相應的股室,再封發轉運至全國投遞單位,這樣可以大幅減少郵件分揀的人力,並提升郵遞時效。 為了滿足客戶對郵件型態的不同需求,中心還配有2台全新高速郵簡機及2部備用郵簡機,每天產能約可達57萬件。作業區也配置了生產線電子看板,可以即時監看各台封裝機的作業狀況。所有列印、封裝、郵簡設備的作業狀況以及作業排程,都可以由生產管理系統排定及監控,並將產線數據匯總至ERP系統,作為營運績效及成本管理的依據。
中華郵政公司臺北郵局所轄電子郵件科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高雄作業股)已於109年9月4日遷移至高雄市左營區民族一路853號3樓新址營運,以嶄新、明亮及寬敞的郵件生產廠房,提供完整且符合現代化一貫作業需求與更優質的郵政服務,後續亦將持續辦理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確保資料安全,讓顧客安心,並確保郵政列印封裝業務在激烈競爭環境下得以永續經營、業務持續成長。
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表示,本次臺北郵局所轄電子郵件科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完成遷建,主要是呼應客戶的需求,除了擴大電子郵件處理能量及提供更優質服務外,更為了保護客戶的資料安全,特別納入區塊鏈加密技術,並通過英國BSI「電腦列印封裝資訊安全管理認證ISO27001:2013」及「個人資訊管理系統BI10012:2017」,有效保障顧客郵件之資料安全與保密性,此外並參與森林認證產銷監管鏈驗證,為地球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中華郵政列印封裝服務已邁入第25年,設於台北、台中、高雄三都,隸屬台北郵局管轄,擁有多部高速雷射印表機、高速封裝機、壓膠機、名條機等高功能智慧型機器,每日產量可達十數萬件郵件,從資料處理、列印、封裝到投遞一貫化作業在郵局完成,並列印3+3郵遞區號,提升郵件作業及投遞效率,是各機關公司行號大宗郵件的最佳選擇。108年總作業郵件量約2億3千萬件,郵資營收16億6千萬元郵資、封裝服務費4億2千萬元,盈餘有1億9千萬元,南區作業中心約占全國25.8%。
中華郵政表示,由於中心長年受限作業場地造成作業量無法提升,為改善作業場地及郵件運輸成本,提升作業產能及效率,於100年起規劃由原來位於高雄郵局5樓僅500坪作業區搬遷至高雄郵件處理中心3樓。如今的電子郵件科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空間約1,500坪,郵件處理能量將由目前的年8,000多萬件擴大至年2.4億件。而高雄作業股喬遷後,將持續秉持著服務在地鄉親的精神,提供更安全優質的服務效能和品質。
中華郵政指出,新的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具有多項效益,包括:一、降低區內運輸成本(原由高雄郵局至處理中心:每年額外支出約600趟車次、約8,000籃車)。二、列印完成郵件直封郵件處理中心轉運全臺各地,加速郵件出口。三、充分利用公司幹線運輸高雄往北回頭車,載運中、北部郵件,有效降低運輸車隊成本。四、空間足夠可擴大作業規模,以分攤整體業務承作量。五、全新設備及一貫化標準作業流程,具藍海競爭優勢。六、增建「南區郵件數位影像掃瞄服務」,提供郵件投遞結果數位化服務及郵件電子查詢服務。
南區電腦列印封裝中心於啟用典禮同時首次公開展現作業現場機器作業實況,新穎設備、一貫作業現代化服務所呈現嶄新氣象,讓在地用郵客戶大表稱讚,並對於中華郵政未來所提供的電子郵件服務充滿信心,更表達將持續深化及擴大與中華郵政的合作內涵。
中華郵政臺北郵局所轄電子郵件科之全區列封中心,配有高速雷射印表機共有22部,每日正常產能達364萬頁、高速自動封裝機共有15部,每日正常產能達258萬件、高速郵簡機共有8部,每日正常產能達227萬件。
南區列封中心則配置有6部高速雷射印表機,每小時平均約可列印23,000頁,工作7小時每日產能約可達95萬頁,可採雙機組合列印雙面各式通知單或帳單,並可以箱式或捲筒式進紙,折疊堆集或捲進捲出方式列印輸出,作業中心導入ERP生產管理系統,並以物聯網技術,將設備連線至生產線電子看板,以即時顯示各台列印設備作業狀況。
此外,中心配有4部高速郵件自動裝封機,該項設備為瑞士引進,每小時平均約可列印18,000件,工作7小時每日產能約達50萬件,同樣配置有生產線電子看板,可即時監看各台封裝機作業情形,每台封裝均配有4個附件站,可依客戶需求隨郵件夾寄各式DM、優惠券或小型賀卡。
由於所有郵件均已經由資料處理,並依郵遞區號3+3排序列印,封裝完成之郵件可直接依郵遞區號,分區捆紮裝框後送至同棟5樓的平常函件股,或6樓特種郵件股,再封發轉運至全國投遞單位,大幅減少郵件分揀人力,並提升郵遞時效。
為配合客戶對郵件型態不同需求,中心亦配有2台全新高速郵簡機及2部備用郵簡機,每日產能約可達57萬件,作業區也配置有生產線電子看板,可即時監看各台封裝機作業狀況,所有列印、封裝、郵簡設備作業狀況以及作業排程,均可由生產管理系統排定及監控,並將產線數據匯總至ERP系統,作為營運績效及成本管理。
【台灣新聞】電子支付風潮席捲全台,中華郵政也加入競爭戰!金管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台電子支付使用者人數已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08萬人,創下新紀錄。這次的成長,除了多樣化的合作通路和行銷活動外,中華郵政的加入也功不可沒。
金管會主任秘書陳開元表示,這次電子支付使用人數突破千萬人大關,是電子支付邁向新里程碑的象徵。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也指出,8月份的使用者人數比7月份增加了42萬人,顯示電子支付的穩定成長。
在這波電子支付熱潮中,中華郵政的貢獻不容忽視。根據數據,到8月底,共有五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和23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其中就包含了中華郵政。而使用人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街口支付、一卡通和玉山銀行。
除了使用人數的成長,電子支付的交易金額也逐漸增加。8月份的代理收付交易金額達到55.2億元,帳戶間移轉金額則是21.2億元,收受儲值款項金額則是70.4億元。
在電子票證方面,8月份的消費卡數達到1,412萬張,消費金額為76.9億元,儲值總餘額則是109.6億元。
黃光熙還提到,由於8月份的促銷活動沒有7月份那麼多,所以電票消費金額有所減少。而信用卡的簽帳金額也受到疫情影響,8月份比7月份減少了1,279億元。
總結來說,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看漲,中華郵政的加入也為市場帶來更多選擇。未來,隨著更多機構的加入和技術的進步,電子支付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管會主任秘書陳開元表示,電子支付使用人數突破1,000萬人大關,代表電子支付邁向新的里程碑。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電子支付有些合作通路、行銷活動,吸引用戶加入,今年7月使用者人數966萬人,8月較上月增加42萬人,逐步穩定成長,
並突破1,000萬人。
金管會表示,到8月底止,共有五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3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含銀行、中華郵政及電子票證發行機構),總使用者人數約1,008萬人。
使用者人數最多的是街口支付,有320萬人,其次是一卡通有266萬人、玉山銀行121萬人。
此外,8月當月代理收付交易金額約55.2億元,較上月增加2.5億元;當月帳戶間移轉金額約21.2億元,較上月增加0.4億元;當月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70.4億
元,較上月增加3.4億元。
至於電子票證,8月當月消費卡數約1,412萬張,較上月增加20萬張;當月消費金額76.9億元,較上月減少0.4億元;儲值總餘額約109.6億元,增加1.5億元。
黃光熙表示,電票消費金額減少,主要是8月推出的促銷活動沒有7月多。
在電支等支付工具蓬勃發展下,電票的成長也有變慢趨勢。
除此之外,今年8月底止,信用卡總流通卡數增加到4,939萬張,總有效卡數則有3,236萬張;當月簽帳金額約2,347億元,較上月減少1,279億元。
黃光熙表示,信用卡因為疫情延遲繳稅,使得7月簽帳金額有明顯的增加,但8月扣除此因素後又回復減少情況,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
今年前八月,簽帳金額累計有1.97兆,跟去年同期2.13兆相比,減少7.5%。
中華郵政公司最近又有新動作了!為了讓民眾更方便取件,他們決定再下一城,跟宅配通公司攜手合作。現在,我們全台灣超過2,000座的i郵箱都變成了宅配郵件的領取點,這可是大大方便了許多忙碌的網購族們。 你想想看,現在網購這麼流行,大家都愛在網上買東西,可是有時候因為工作忙碌,家裡沒人,郵件來了也沒人取。這下好了,只要收到郵件投遞的簡訊,記得3天內到指定的i郵箱那邊,輸入手機末3碼和6位取件碼,就能輕鬆把郵件領回家。 從105年7月起,中華郵政就在全臺灣各鄉鎮縣市布建i郵箱,從臺灣本島到澎湖、金門、馬祖,一應俱全。除了可以取寄郵件,還能提供正物流、逆物流和代收貨款等服務,真的是太實用了。所以,不管是電商業還是遞送業者,都可以考慮加入中華郵政的「i郵箱」取寄模式,一起享受這個便利的服務。(孫震宇報導)
網購業務蓬勃發展,部分民眾因工作,無法在家收取宅配郵件。透過i郵箱自助取件模式,可有效解決問題,民眾於接獲郵件投遞簡訊後,3日內可至指定i郵箱,輸入手機末3碼及6位取件碼,輕鬆領取郵件。
中華郵政公司自105年7月起於全國布建i郵箱,據點已涵蓋臺、澎、金、馬等各鄉鎮縣市,除可取寄郵件外,亦提供正物流、逆物流及代收貨款等服務,歡迎全國電商業及遞送業者,加入中華郵政公司全新「i郵箱」取寄模式。(孫震宇)
2020年,台灣的資本市場可說是風雲變幻,新台幣強勢升值,壽險業的淨值隨時可能消失上百億元。為了因應這種情況,金管會從今年三月開始,實施「周周盯」淨值與資本適足率(RBC)的監管策略。這意味著,各壽險公司每周五必須提交當周的自結淨值比與RBC比率,並將競爭對手的淨值列在白板上,嚴格監控自己的表現,不讓自己掉到後段班。 過去,壽險業每半年計算一次資本適足率,必須達到法定的200%以上,若想提高投資額度或增加投資標的,則需達到250%。由於RBC涉及投資資產、保單組成、利率等多個變動項目,因此只要在6月底或12月底調整投資資產,如減少高波動股票、拉尾盤等,就能輕鬆過關。 然而,從去年開始,金管會增加了淨值比的監管指標,要求6月及12月各檢查一次淨值/資產比率,必須達到2%以上。若低於3%,就會被金管會鎖定,列入高度監理對象。若連續兩次不達標,保險局將限期要求公司進行糾正,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導致公司退出市場。 2019年12月,所有壽險公司的淨值比都超過3%。但由於2月底疫情迅速擴散,壽險公司的投資標的受到影響,3月的淨值一下子就少了5,337億元。其中,四家壽險公司的淨值比甚至低於3%,甚至有公司低於1%,讓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金管會都感到驚慌。 因此,從3月底開始,壽險公司每月申報的財務數字改為每周五申報最新淨值比、RBC數據。先前淨值較弱的壽險公司都有被專案金檢或要求提報改善方案,各家公司對淨值變化的敏感度非常高。 例如,8月資本市場再次波動,六大壽險公司的帳上股債價格都有所回落,淨值一個月又少了近760億元,整體壽險業單月淨值減少800~900億元,這是自3月以來淨值首次再次下降。 到今年6月底,只剩下宏泰人壽一家淨值比尚未達到2%,其他壽險公司都在3%以上,低於4%的則有中華郵政壽險部、三商美邦人壽、台銀人壽。新光人壽透過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並加資30億元,6月底已達到5.03%。 目前,壽險業以淨值比不滿4%的幾家壽險企業為「標竿」,每周都試算,緊盯自家數據,絕對不讓數據低於這幾家。一旦成為金管會的盯掃對象,營運壓力將會倍增。
壽險業過往每半年計算一次資本適足率(RBC),必須達法定的200%以上,若要較高的投資額度或更多投資標的,就要達250%。但因為RBC涉及投資資產、保單組成、利率等諸多變動項目,所以只要6月底或12月底調整投資資產,如減少高波動股票、拉尾盤等,RBC過關就不是問題。
但從去年開始,金管會增加淨值比的監理指標,同樣6月及12月各看一次,淨值/資產(扣分離帳戶)比率必須達2%以上,其實低於3%就會被金管會鎖定,列入高度監理對象,若連續二次不達2%,保險局就會限期祭出立即糾正措施,最嚴重就是退場。
2019年12月所有壽險公司淨值比都逾3%,但因2月底疫情迅速擴散全球,壽險公司投資標的想跑都跑不掉,3月淨值一下子就少了5,337億元,四家壽險公司淨值比不到3%,甚至有公司不到1%,嚇壞一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也嚇到金管會。
也因此,以往每月申報的財務數字,從3月底開始,改為每周五要申報最新淨值比、RBC數據,先前淨值較弱的壽險公司都有被專案金檢或要求提報改善方案,各家壽險公司現在對淨值變化,「皮都繃很緊」。
例如8月資本市場又開始波動,六大壽險公司帳上股債價格都有些回落,淨值一個月又少了近760億元,估計整體壽險業單月淨值少800∼900億元,是3月之後首度淨值再次下降。
到今年6月底,只剩下宏泰人壽一家淨值比尚未達2%,其他壽險公司都在3%以上,低於4%的只剩下中華郵政壽險部、三商美邦人壽、台銀人壽,新光人壽透過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加增資30億元,6月底已達5.03%。
壽險業者目前即以淨值比不滿4%的幾家壽險企業為「標竿」,每周都試算,緊盯自家數據千萬不要低於這幾家,否則一旦成為被金管會盯上的對象,接下來的營運壓力勢必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