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勝投資公司新聞
台灣保勝投資公司近來在泰山公司的股權投資案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根據最新消息,泰山公司面臨了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的裁決,這起案件讓泰山與龍邦之間的經營權攻防戰越演越烈。 龍邦公司昨日發表聲明,指出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已經裁定泰山公司執行取得街口金融科技公司40.39%普通股權的行為違法,並禁止泰山執行相關董事會決議。龍邦強調,泰山公司以董事長詹景超為首的經營團隊,在股東臨時會前夕,對法律置若罔聞,加速掏空公司,行為近乎瘋狂。 對此,泰山公司則表示,法院尚未作成准予定暫時處分的裁定,並呼籲少數股東不要影響多數股東的權益。泰山指出,董事會於本月5日通過的「股權投資案」和「增建包裝水廠案」是關乎公司發展的重要議案,與全體股東的權益攸關。 保勝投資公司雖然在泰山公司的持股僅占少數,卻積極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試圖阻止泰山執行上述議案。泰山公司認為,保勝投資公司的行為是以少數股東的意志影響多數股東的權益,並使得公司的重要議案受阻。 這起案件不僅是泰山公司与龍邦之間的權力鬥爭,也引發了市場對公司治理和股權結構的關注。隨著股東臨時會的日益接近,泰山公司的未來走向仍然充滿變數。
泰山則說,法院尚未作成准予定暫時處分的裁定,籲少數股東不要影響多數股東權益。
泰山經營權攻防戰愈演愈烈,龍邦昨天發布聲明指出,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裁定,禁止泰山執行取得街口金融科技公司40.39%普通股權,及增建包裝水廠的董事會決議,相關執行命令已送達泰山公司,泰山依法不得執行上述違法決議。
龍邦表示,隨著泰山5月31日股東臨時會逼近,泰山以董事長詹景超為首的現任經營團隊,更加肆無忌憚,加速掏空公司,視法律如無物,將證交所依法監督批為立場偏頗,行為荒腔走板近乎瘋狂。
對此,泰山隨後提出說明,表示確實收到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裁定,目前僅有作出緊急處置於七日內有效之裁定,但尚未作成准予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裁定,一切盼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作最終的認定。
泰山表示,董事會本月5日決議通過「股權投資案」、「增建包裝水廠案」,均為關乎公司推廣增進消費客群、維持營運生產、提高生產量能的重大經營議案,與泰山全體股東權益息息相關。
保勝投資公司於泰山持股僅占少數,卻恣意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緊急處置,禁止泰山執行前述議案,顯係以少數股東意志影響其他多數股東權益,且使泰山前述重要議案因而停滯、延宕,實非全體股東所得樂見。
泰山昨日股價大跌2.5元、以34元作收,已跌破半年線,不僅創近58日來新低,近11天已跌掉25%。由於龍邦的泰山持股質設比將近75%,外界憂心如果泰山股價持續下跌,龍邦恐面對追繳擔保品一事,對此龍邦則不予回應。
依據龍邦公告,龍邦及旗下公司保勝累計投入59.79億元、取得23.45萬張泰山股票,換算後每股均價約25.5元。市場人士指出,根據前兩次龍邦宣布加碼買進泰山股權時機推算,當時龍邦取得成本約落在36.7元;若從2020年以來計算,泰山均價則約落在31-32元間,因此,一旦泰山股價逼近30元大關時,龍邦的壓力可能增加。
事實上,泰山股價持續探底,另一個的影響則可能對於尚未完成交易的股權產生變數。市場人士分析,龍邦先前表示已經持有泰山過半股權,只是依照公告資訊來看,尚有2.5%尚未到位。而龍邦為何要持續買進泰山股票、堅持要拿下泰山經營權,恐怕也與這尚未到位的關鍵股權有關。
但近期泰山股價不斷下探,雖然11月30日曾一度衝上波段高點,達47.95元,只是12月2日泰山公告出脫全家持股,之後股價則一路下滑,因此剩餘2.5%的關鍵賣家是否願意低賣泰山股票?「畢竟股票要交割完,才算是龍邦真的持有的(股權)。」但目前龍邦持有泰山股權尚未過半,恐將成為另一變數。
另外,若龍邦想不透過獨董召集、直接以大股東身分召開臨時股東會的話,根據證交法173條規定,必須先持有逾半股權三個月,所以恐怕還得再等等。
【台灣新聞】反制市場派!泰山食品董事會否決龍邦集團兩大股東會提案,強調合法與經營成果
近日,泰山食品在董事會上對大股東龍邦集團提出的兩大股東會提案進行審查討論。這兩大提案分別是解任董事伸揚投資法人代表詹逸宏之董事暨董事長職務,以及提前全面改選董事及獨立董事。泰山食品在9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明確表示這兩件提案因不符合公司法規定,故不予列入股東會議案。
泰山食品在董事會中特別邀請律師列席,針對提案的適法性提供專業分析。泰山食品強調,近期出現的「諸多紛擾」應是「大股東恐有誤會之處」,公司將加強與股東、投資大眾的溝通。
對於龍邦集團提出的解任董事提案,泰山食品認為提案超過一項,且該議案非股東會所得決議者,不符公司法172條之1規定。而對於龍邦子公司保勝投資提出的改選全體董事提案,泰山食品也認為該案超過一項,不符公司法規定。
泰山食品在否決這兩大提案的同時,也對公司近三年的經營成果進行了回顧。過去三年,泰山食品分別配發0.4元、0.8元、0.9元現金股利,合計2.1元。若以年度平均股價換算股息殖利率,2018年為4.6%,2019年為4.5%,與同業比較均屬優質,遠高於銀行定存利率。泰山食品強調,公司經營團隊不會以此自滿,將繼續努力為股東創造更大收益。
龍邦集團在泰山食品否決提案後,未來的動作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市場人士指出,由於解任董事、提前全面改選的重大提案不得在股東常會上提出臨時動議,因此,龍邦的兩大提案已確定無法在5月21日泰山股東會上成為議案。
且為彰顯該決議的合法性,泰山更在新聞稿中強調,董事會昨日特別邀請律師列席,針對提案的適法性提供分析意見;泰山並指出,針對近期的「諸多紛擾」,應是「大股東恐有誤會之處」,泰山會加強與股東、投資大眾溝通。
而在泰山否決兩大提案後,龍邦接下來的動作也值得關注。市場人士指出,由於解任董事、提前全面改選的重大提案,不得在股東常會上提出臨時動議,因此,目前看來龍邦的兩大提案已確定無法在5月21日泰山股東會上成為議案,接下來雙方將再如何過招,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針對兩大提案否決的原因,泰山指出首先是龍邦提出的「解任董事伸揚投資法人代表詹逸宏之董事暨董事長職務」一案,由於提案說明中要求詹逸宏應在股東會向各股東詳細交代,對中聯油脂私募案同意與否之決議完整過程及時間序,因此,泰山董事會主張該「提案超過一項」,且「該議案非股東會所得決議者」,因此不符公司法172條之1規定。
再者是龍邦子公司保勝投資提出的「改選全體董事(含獨立董事)」一案,泰山主張,該案由說明同時包含擬「依公司法第199之1條提案由股東會討論決議是否提前解任全體董事」,因此「提案超過一項」,且「該議案非股東會所得決議者」亦不符公司法172條之1規定。
此外,泰山並細數新團隊上任以來的經營績效,強調近三年來分別配發0.4元、0.8元、0.9元現金股利,合計2.1元,若以年度平均股價換算股息殖利率,2018年為4.6%,2019年為4.5%,與同業比較均屬優質,亦遠高於銀行定存利率。泰山並強調,泰山經營團隊不會以此自滿,會更加努力為股東創造更大收益。
【台北新聞】近期,台灣食品大廠泰山集團的經營權之争再掀波瀾。龍邦集團過去一年半積極籌碼,持股比重不斷攀升,並在股東常會前提出兩項重要提案,正式向泰山發起挑戰。這兩項提案分別是解任董事詹逸宏的職務,以及提前全面改選董事和獨立董事。 根據報導,泰山集團預計在本周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將龍邦集團的提案納入109年股東常會議案。若議案通過,將會在今年股東常會上展開正面對決,成為攻防戰的重點。 龍邦集團提出的解任提案,主要理由是詹逸宏在泰山投資的中聯油脂公司私募案中,未依公司法合法決議通過,擅自同意該私募案,已損害公司利益。至於另一項提案,則是由龍邦子公司保勝投資提出,建議改選全體董事及獨立董事。 回顧龍邦集團與泰山的歷史,早在2018年6月股東常會前,龍邦就是泰山盟友之一。2018年9月,龍邦首次浮上檯面,持股6.25%,至2019年5月,龍邦集團已經成為泰山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6.53%。若結盟保力達集團、王貴增、邱憲道,四大股東合計持股有機會挑戰過半。 市場人士分析,由於泰山詹氏家族股權分散,公司派以外的詹氏家族人士、王貴增、邱憲道,以及保力達集團目前態度未明,接下來這幾股勢力如何拉幫結盟,將成為重要觀察焦點。
食品大廠泰山經營權紛爭再起!龍邦集團過去一年半有計畫性地買進泰山,隨著持股比重日增,龍邦集團也一反過去強調「純投資」的態度,在股東常會前提出兩大提案,正式向泰山宣戰!包括:一、解任董事伸揚投資法人代表詹逸宏之董事暨董事長職務;二、提前全面改選董事及獨立董事;不僅逼宮泰山董座,更直接挑戰經營權!
據了解,泰山預計在本周召開董事會,確認龍邦集團提出的提案,是否納入109年股東常會議案中,也不排除「大同事件」會重演,即公司派否決市場派提案,雙方攻防戰第一波將在本周先攤牌。倘若議案通過,也將在今年股東常會上進行正面對決,屆時將成為第二波攻防重點。
根據龍邦提案內容,提案解任詹逸宏的理由是,泰山投資的中聯油脂公司於2019年11月25日欲召開股臨會討論私募案,詹逸宏同時擔任泰山董事長及泰山於中聯油脂的法人董事代表,卻未依公司法合法決議通過,擅自同意該私募案,已損害公司利益,得予以解任。對此,截至本報截稿時間前,詹逸宏並未做任何回覆。
另一項提案則是龍邦子公司保勝投資為提案人,提案內容為改選全體董事及獨立董事。由於泰山上次全面改選是在2018年11月股東臨時會,按照時間應是2021年才會再進行改選,倘若此議案通過,則將提前全面改選。
據了解,早在2018年6月股東常會前,龍邦集團就是泰山盟友之一,直到2018年9月龍邦首次浮上檯面,當時持股6.25%,到2019年5月泰山股東常會前,龍邦集團已擠下保力達集團相關勢力,成為第一大股東,檯面上共持有16.53%。
當時,保力達集團檯面上持有11.03%,位居第二;中纖集團二代王貴增以7.83%排名第三;元大銀行董事邱憲道6.91%排名第四。倘若以龍邦集團今年2月25日持股24.9%為計,若結盟保力達集團、王貴增、邱憲道,則四大股東合計持股有機會挑戰過半。
至於泰山詹家在十大股東中,僅大房合計持有4.63%、四房合計持有2.68%,總計檯面上詹家持有7.31%。
市場人士分析,由於泰山詹氏家族股權分散,公司派以外的詹氏家族人士、王貴增、邱憲道,以及保力達集團目前態度未明,接下來這幾股勢力如何拉幫結盟,將成為重要觀察焦點。
台灣龍邦集團在投資市場上再度展現其雄心壯志,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投資決策。根據最新公告,龍邦集團董事會決議,未來一年內將投資6億元,增持泰山公司股份超過3.15萬張。此舉將使龍邦集團的總投資金額突破30億元,並將持股比重提升至32.23%,幾乎掌握了泰山近三分之一的股權,讓經營權之爭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這已經是龍邦集團第三次公告對泰山的增資行動,之前的兩次分別發生在2019年1月和2019年8月。龍邦集團對泰山的長期布局已經顯露無遺,它早已成為泰山的單一最大股東,並在去年超越了先前的最大股東保力達集團,持股比例持續攀升。
截至今年2月25日,龍邦集團及其子公司已持有泰山股份逾12.45萬張,持股比重達24.9%。若計入未來預計購買的股份,龍邦將持有泰山32.23%的股份,持股比重上升7.33個百分點,顯示了龍邦對泰山的堅定信心。
龍邦在公告中解釋,對泰山的投資是為了「財務投資」,並強調購買泰山股票的純粹性質。此外,龍邦也看中了泰山所持有的全家超過二成的股權。
然而,市場人士對龍邦的這一連串大舉動表示關注,隨著持股比例的持續上升,是否會引發經營權爭奪戰,這個問題讓市場高度矚目。龍邦的這次大舉動,對原公司派、泰山詹氏家族,以及泰山未來的經營權走向,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事實上,這是龍邦集團第三度公告「董事會決議取得泰山普通股」,分別在2019年1月、2019年8月,以及本次2020年3月。龍邦集團長期有計畫性地加碼泰山,早已是泰山單一最大股東,並在去年超越先前泰山最大股東保力達集團,且持續向上增加持股。
截至今年2月25日,龍邦集團(含子公司)合計持有泰山逾12.45萬張,持股比重達24.9%,已將近四分之一。若加計龍邦未來預計購買之數量,則屆時龍邦持股泰山比重達32.23%,一舉拉高7.33個百分點,幅度相當可觀。
以母公司、子公司持股來看,若包含完成此次公告之交易,則龍邦母公司總投資金額將達25億元,共持有泰山將達12.97萬張,持股比例將達25.94%;子公司保勝投資總投資金額將達5.9億元,持有泰山將達3.14萬張,持股比例達6.29%。合計龍邦集團總投資金額將達到30.9億元,共持有泰山16.1萬張。
龍邦在公告上說明,決議取得泰山的目的是「財務投資」。先前龍邦也曾多次公開強調,買泰山股票是純投資,另一方面也是看上泰山持有全家超過二成的股權。
不過,市場人士分析,龍邦如此大動作、有計畫性地買進泰山,隨著持股比例持續升高,後續是否將會引爆經營權爭奪戰,市場也持續高度矚目。
在龍邦連番大買泰山後,原公司派如何應對?以及泰山詹氏家族態度如何?以及泰山是否再度爆發經營權之爭,也備受外界關注。
曾舉辦不少大型國際賽事的東華高爾夫球場,總面積達36萬坪,由 東華育樂及張氏家族所持有,包含中華開發旗下AMC中華成長資產在 內的四位債權人,債權合計約20億元。
今年9月執四拍時,債權人臨時聲請延拍,當時傳出有潛在買方評 估出手,並規劃為包含休閒度假村在內的大型複合開發案,不過最終 仍受限保護區等相關變更不易,重啟拍賣後最終並未出手,反而由保 勝投資以唯一封單標下,法拍市場的萬年流當品終於拍出。
由於東華高爾夫球場面積大、金額高,加上高爾夫球場經營不易, 土地位於林口特定區的限制開發保護區,本來買方接手性即不高,加 上拍賣內容只有不動產,並沒有包含高爾夫球場最具價值的設立許可 證,還有佔用、租約、部分土地無償轉讓問題,因此過去拍賣乏人問 津,十多年來多次拍賣均流標收場。
觀察十餘年來東華高爾夫球場的拍賣記錄,該案最早曾於2007年進 入法拍市場,拍賣底價自54億元降至27億元,2017年重啟拍賣,一拍 底價更高達65億元,去年底再度以一拍底價33億元拍賣,總共經過三 輪共11拍次流標,這次第三輪的四拍底價降至17億元,等於過去最高 底價的26%,不到公告現值的一半,最後終於脫標。
龍邦預計明年初完成球場過戶,但對未來球場的經營或開發方式,由於仍有占用戶及經營權、球證歸屬等變數,因此態度相當低調,不願多作說明。
市場人士認為,龍邦此次投入資金取得東華高爾夫球場,除考量球場的優勢條件,也是希望參考桃園大溪鴻禧球場及楊梅揚昇球場的模式,將積極爭取專案特許變更,未來朝度假飯店及頂級度假別墅等方向開發。
東華高爾夫球場當初淪落法拍,主要是清償債款,據謄本資料,該案他項設定共有四位、總債權20億元,2007年3月21日執行拍賣,第一輪首拍價格達54億458萬元,在無人接手下,終以四拍價格27.68億元流標。
進入第二輪法拍後,首拍價格底價達65億元,仍無人出手,底價一路下砍;去年第三輪法拍,昨天四拍底價17.05億元,由龍邦旗下保勝投資以18.56億元拍下,溢價率8.87%,終結長達13年的流當品命運。
東華高爾夫球場使用分區為保護區,這次只有拍賣土地和地上物,總計面積35.98萬坪,全案最有價值的球證和經營權並未包括在內。龍邦隸屬國寶集團,該集團目前旗下有新竹東方日星高爾夫球場,在經營球場的經驗。龍邦近期動作頻頻,除介入休閒不動產開發,看好危老及都更題材所帶來的商機,也投入都會區不動產開發及營建事業,主要鎖定台北、新北及台中市等精華區土地。其中,位於內湖睿湖街的500坪土地,規劃廠辦產品,預計明年初進場,總銷近10億元。位於大同承德路的500坪都更合建案,龍邦約占20%,最近通過都更審查,預計明年3月取得建照,總銷達80億元。
證券市場上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烏龍事件!龍邦國際於29日發布了一則重大訊息,對於前一天「取得泰山普通股一年內累計達新台幣三億元」的公告進行了更正,從「取得」變為「董事會『決議』取得」,這意味著龍邦實際上是有意持續買進泰山股票,但目前尚未真正執行這個動作。 就在28日,龍邦公佈了一則引人注目的買進公告,稱單日內購買了泰山近2.26萬張股,每股價格為17.7元,總金額達到了4億元。然而,這個數字與當日盤面上的交易量明顯不符,因為泰山在當日的成交量只有387張,並無盤後交易。經過證交所於29日上午與龍邦的查證後,龍邦承認公告有誤,並即時進行了更正。 龍邦在其公告中提到,計劃與旗下子公司保勝投資共同斥資約18.53億元,購買泰山超過10.11萬張股票,將使持股比重達到20.23%。其中,龍邦自己預計持有逾7.16萬張股票,持股比14.33%,而保勝投資則預計持有2.95萬張股票,持股比5.9%,合計將持有泰山20.23%的股份。 但事實上,截至1月15日,龍邦及其子公司保勝投資已累計持有泰山超過7.82萬張股票,持股比為15.65%,成為泰山單一最大股東,並超過了保力達集團的持股數量。了解情況的人士透露,保力達集團在泰山去年11月21日舉行的股東臨時會前,其持股量已不到兩成,目前估計只剩一成多。而減少的持股量主要被龍邦接手,雙方在持股戰中進行著「你丟我撿」的遊戲,持股比例也隨之變動,保力達集團減少的持股量與龍邦買進的股票數量幾乎相當。
龍邦28日公告,單日買進泰山近2.26萬張股,每股價格17.7元,「一天」就砸下4億元。但此明顯與盤面上交易量不符(泰山28日僅成交387張,亦無盤後交易),經證交所29日上午和龍邦查證,龍邦才表示公告有誤,實際上並未買進股票,證交所也隨即要求龍邦更正。
根據龍邦公告內容,龍邦與旗下子公司保勝投資,「預計」總共斥資約18.53億元,取得泰山逾10.11萬張股,持股比重將達20.23%。其中,龍邦「預計」總持有逾7.16萬張股、持股比14.33%,子公司保勝「預計」總持有2.95萬張股票、持股比5.9%,合計將持有泰山達20.23%。
不過,實際現況是截至1月15日,龍邦公告與子公司保勝投資累計持有泰山逾7.82萬張、持股比15.65%,持續穩居泰山單一最大股東,甚至已超過保力達集團的持股數量。
據了解,保力達集團早在泰山去年11月21日舉行股東臨時會前,持有泰山就已不到兩成,目前估計只剩一成多,減碼的持股主要應都由龍邦接走,雙方持續上演「你丟我撿」,持股比也此消彼長,保力達集團減少的持股幾乎與龍邦買進的數量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泰山股臨會前夕,龍邦國際持續大幅加碼泰山,上周五(16日)最新公告,龍邦國際與子公司保勝投資已合計持股10.11%,躍居單一最大股東。據熟知內情人士透露,不排除是市場派保力達持續出脫持股,據悉目前保力達持股已降至2成以下,至於持股大減原因,不排除是與公司派已達成一定默契。
泰山今日股臨會將於彰化縣田中鎮的員工教育訓練中心舉行,主要議程有三:包括修改公司章程部份條文、提前全面改選董事及獨立董事,以及解除新任董事(含獨立董事)及其代表人競業禁止之限制。
市場人士分析,泰山之所以能在這場經營權之爭取得贏面,積極引進外部策略盟友是重要關鍵,繼今年6月股東會前引進中纖集團二代王貴增、元大銀行董事邱憲道後,加上近期龍邦國際短期間大幅增持泰山至1成以上,總計三方持股應已超過23%。
其次是縮減董事席次,泰山此次將普通董事由6席縮減為4席,獨立董事維持3席,合計共7席,亦成功墊高市場派進入董事會的難度。
針對此次股臨會議程,泰山表示,該公司已設置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另為強化公司治理擬新設各項功能性委員會,故擬修訂公司章程明訂之。此外,為強化獨立董事職能、提高獨立董事在該公司董事會之成員比率,擬同時於股東臨時會中全面改選董事及獨立董事,將選舉普通董事4席,獨立董事3席。
龍邦昨天代子公司保勝投資,公告取得大同普通股一年內累計達3億元。交易日期為去年12月22日至今年6月6日止,累計交易數量1.39萬張,每單位交易價格平均約21.7元,總交易金額達3.01億元。日前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宣布將爭取進入大同董事會,此時龍邦買進大同股票引起市場關注。
龍邦集團持有大同股票1.1萬餘張,其中母公司8,911張,子公司2,700張,合計持股比率約0.5%。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大同現增案已完成補件,金管會昨(6)日公告,重新起算申報生效日,如無重大異常情事,屆滿12個營業日申報生效。
金管會表示,大同公司申報現金增資4億股,每股面額10元,總額40億元案,之前因公司有申報書件應記載事項不充分情事,經金管會在5月21日予以停止申報生效後,公司在6月5日提出補正,申請解除停止申報生效。
知情人士透露,龍邦國際及保勝投資,是當初台壽保併入中信金後的換股,目前合計持股中信金超過3%,其中,龍邦國際持股約2.19%、保勝投資持股約1.07%。
龍邦國際今年10月曾兩度公告,自今年3月至10月26日共賣出近4萬張中信金持股,但相關人士指出,迄今龍邦國際仍具有相當的持股實力,合計龍邦國際、保勝投資合計持有中信金水位仍超過3%,且更重要的是,龍邦國際持股已超過1年,符合現行法規對外徵求委託書的最起碼門檻。
相關人士指出,換言之,有意入主中信金董事會的外圍勢力,只要取得龍邦相助,在委託書徵求這道環節便可透過龍邦來「通關」。
相關人士指出,中信金目前外資持股約38%,若以中信金長年與外資的互動來看,取得多數外資的支持應無問題,但在此同時,由於中信金散戶不少,因此委託書徵求的攻防,也將成為關鍵。
若依10月底前的最新數據,中信金的股東持股在百張以下約接近16%,400張以下接近23%,也就是說,可透過委託書徵求掌握的股權比重約有23%,若以出席率95%,再以這回應選席次7席(包括4席獨董)概算,非公司派透過委託書徵求,也有機會選上1∼2席。
其中,龍邦國際手中有3%的股權,合計能徵求到委託書最高上限為9%,使得龍邦國際在此次中信金改選幾可說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許舒博表示,會與朱炳昱及龍邦國際另一大股東朱國榮繼續溝通,確定未來經營方向,且開始進行台壽保各單位主管面談,預計7月2日董事會就會啟動新的人事布局、薪資制度及確定公司未來經營方向。
許舒博說:「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我給自己3個月時間,就要讓外界看見成績,最遲半年,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台壽保。」
持股近37%的龍邦國際及保勝投資,加計徵求委託書後,昨日股東會中拿下5席董事,代表人分別是朱炳昱、許舒博、前一屆董事周國端、朱炳昱之子朱健瑋、及龍邦國際董事長於知慶,另有一席獨董劉煌基;台銀在力保席次下,取得二席董事即陳永嘉、黃培明,一席獨董吳君誠。
朱炳昱雖以第一高票當選董事,因先前已公開表示無論未來是否與中信金合併,他都不再出任台壽保新一屆的董事長,因此推薦許舒博接下董事長一職;許舒博表示,台壽保仍必須借重朱炳昱多年經營的經驗及人脈,但因為朱炳昱要信守先前對外的承諾,所以不願再出任這屆董事長,但台壽保仍會請朱炳昱擔任駐會董事,協助公司營運。
龍邦強調,此舉是為避免台壽違反股份轉換契約約定訂定股份轉換基準日,以及違反台壽保2月20日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的股份轉換契約,所不得不採取的作為。
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日前在法說會中表示,若台壽保不願配合整併,中信金「也不強求」。
市場預期,台壽今天董事會若無法通過中信金換股基準日提案,合併案恐將宣告破局,一切又回到原點。
龍邦表示,台壽保及中信金去年12月20日分別召開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股份轉換契約,無論是中信金控或台壽保董事會,在依股份轉換契約約定,應取得的所有政府許可尚未全部取得前,均不得訂定股份轉換案的股份轉換基準日。
龍邦強調,到目前為止,此案至少還有「中信金控因股份轉換案募集發行增資普通股、特別股向金管會申報生效」,以及「台灣證券交易所就中信金控因股份轉換案募集發行的增資普通股、特別股上市申請核發同意函」等二項,依股份轉換契約第8.2條約定,應取得政府許可、卻尚未取得。
龍邦國際表示,依據台壽保及中信金於去年12月2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之股份轉換契約,無論是中信金或台壽保董事會,在依股份轉換契約約定應取得之所有政府許可尚未完成前,均不得訂定股份轉換案之股份轉換基準日。希望雙方能確實遵守股東會決議通過之股份轉換契約,切勿違法、違約致損及股東權益。
雙方股權轉換案完成後,預估龍邦集團(含龍邦國際及子公司保勝投資公司)將可取得中信金增資後約3.19%的股權。
法人表示,龍邦國際持有台壽保逾37%的股權,過去以權益法評估認列獲利,一旦與中信金完成股權轉換後,龍邦將改以「市價」評估,龍邦集團持有3.19%、約50萬張的中信金股票,初估市價破100億元。
由於龍邦國際過去要處分台壽保的股票,受限於法令、得向主管機關申報轉讓,一旦台壽保股權轉換為中信金股票後,資產流動性更大。法人認為,這次的股權轉換案,對龍邦是正面利多,不僅資產流通性高,由於中信金專攻銀行業務,對龍邦而言,未來投資收益將更為穩定。
龍邦國際則表示,中信金為國內大型優質金控業,營運規模大,資產品質佳,通路布局完整,業務競爭力強,歷年獲利能力佳、股利平穩,龍邦持有的台壽保普通股轉換為中信金普通股後,未來資產規模、淨值均會擴大。
龍邦進一步表示,未來營運布局將以金融投資、兩岸地產及醫療相關產業為主軸進行規劃,其中,與廈門國貿控股合資的「廈門國貿金融中心」案,目前正依興建計畫的進度執行中;另外,廈門專科醫院投資案也將持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