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台灣證交所近日針對元大證券在3月19日交易中,元大S&P原油正2(00672L)ETF數量較大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查核,並對其他八家證券商的查核情形也進行了說明。證交所強調,即使ETF清算後,投信仍會分配其剩餘價值給投資人,因此,即便以折價買進並做好避險措施,投資人仍有機會獲得價差利益。元大S&P原油正2由台新證等兩家券商擔任參與證券商,以及元大證等七家證券商擔任流動量提供者,透過申購買回機制平衡ETF折溢價,並活絡市場。證交所也強調,流動量提供者需透過專戶進行造市活動,當ETF出現大量賣盤時,應在市場買進ETF,滿足投資人賣出需求,避免折價情況惡化。對於元大證券在3月19日的交易情況,證交所已依程序調閱相關交易紀錄,並檢視所蒐集的資料,除交易元大S&P原油正2外,也併同元大S&P石油及元大S&P原油反1進行整體性操作,並以相對應原油期貨進行避險。證交所對該等證券商的造市委託報價與報價策略、交易部位、暴險金額等進行了詳盡的查核,並未發現重大異常情事。
【台灣新聞】為提升公司治理,證交所更新多項規章及參考範例,創造國際化投資環境
近日,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為了提升國內公司治理水準,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的國際接軌,發布了一系列的規章修正及參考範例更新。這些修正與更新不僅包括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等相關法律,還涵蓋了上市上櫃公司的治理實務守則,以及各種參考範例的調整。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這次修正的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證交所對「○○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議事規則」等13則參考範例進行了修正,以配合公司法、證券交易法及相關子法、上市(櫃)公司治理相關規章的修正。這些修正旨在確保公司治理的實施與法規保持一致,並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其次,證交所更新了「簡易版英文年報」參考範例,這對於上市櫃公司來說是一大福音。這將有助於提升台灣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並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
此外,證交所還對董事會議事辦法、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辦法等進行了調整,以提升公司治理的標準。
為了落實這些修正,證交所建議上市公司參酌這些參考範例的修正內容,採行相關措施,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總結來說,這次證交所的規章修正及參考範例更新,對於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能夠提升公司治理水準,還能夠為台灣企業創造一個更加國際化的投資環境。
台灣證交所昨日釋出對元大S&P原油正2(00672L)的查核結果,針對外界關注的3月19日該ETF淨值暴跌及之後的市場動態,證交所澄清表示,九家參與證券商均依造市原則進行交易,無異常情事發生。這起事件在市場引起波瀾,讓人質疑是否消息提前走漏,而證交所的這次全面查核,也為此事件畫下句點。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元大標普原油正2 ETF(下稱該ETF)由元大投信發行,台新證券與元大證券分別擔任參與證券商與流動量提供者。3月19日該ETF淨值暴跌,觸及下市門檻,市場出現ETF賣壓,造市商為了平抑溢價轉折價,必須進行買入操作。但接近收盤時,前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宣布寬限,加上3月20日油價大漲,大量買氣造成溢價,造市商又進行賣出。
對此,證交所進行全面查核,並於昨日發布結果。查核結果顯示,3月19日,九家證券商透過自營帳戶買超該ETF共28萬張,20日則賣超24萬張。這些交易均符合證券商的造市原則,並未發現異常情事。
證交所也解釋了ETF的交易機制。當ETF出現折價時,參與證券商可於次級市場買進ETF,以消弭折價。而流動量提供者則提供買賣報價,提升次級市場流動性。這些證券商的交易性質與單純自營不同,並非單純為了圖利。
對於外界關注的「消息提前走漏」疑問,證交所也進行了檢視。經檢視所有資料,證交所表示,相關證券商的交易有併同元大S&P石油、及元大S&P原油反1 ETF整體性的操作,並以相對應的原油期貨避險。對於流動量造市委託報價與報價策略,以及交易部位是否符合投資限額、曝險金額是否在各證券商可接受之曝險限額等,證交所也都進行了嚴格的查核。
台灣金融業在疫情影響下,經歷了波瀾壯闊的變化。近期,金控公司前五月的獲利情況逐漸明朗,其中元大金控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元大金控在5月份的獲利表現中,其子公司元大證券的月增長達14%,成為金控公司中獲利增長的亮點。而中信金控則以累計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96元,暫居全台金控公司的冠軍位置。華南金控在5月份也成功轉虧為盈。 不過,由於央行降息和紓困政策的影響,銀行利息收益下滑的效應逐漸顯現。在這樣的背景下,金控公司的獲利來源不再僅僅依靠銀行子公司的單部營運,而是開始仰賴其他子公司的挹注。例如,中信金控的資深副總邱雅玲就指出,台壽保5月份的稅後純益年增長達15.7%,主要得益於市場回溫和股債處分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數金控公司在3月份的獲利慘跌,但在4月份評價損益回沖後,部分金控公司的獲利快速回升。然而,5月份因降息效應的顯現,影響了獲利的持續走揚。例如,兆豐金控和華南金控旗下的銀行,因降息、增提呆帳準備等因素,導致獲利略有減少。 具體來看,中信金控5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3.55億元,前五月稅後純益累計達186.96億元,年增長8.7%,累計EPS 0.96元,是目前唯一獲利能夠保持年增的金控公司。兆豐金控5月份的稅後純益為29.91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83.58億元,EPS 0.61元。玉山金控5月份獲利17.11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78.52億元,EPS 0.68元。而華南金控5月份自結獲利7.36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5.57億元,成功轉虧為盈。
證交所指出,券商表示,因ETF清算後,投信仍會分配其剩餘價值(淨值)予投資人,若以折價買進並做好避險措施,仍能獲得折價與淨值間的價差利益,因而該ETF達下市標準或啟動下市清算程序,不致影響券商當日的交易策略與操作。
證交所表示,元大S&P原油正2由台新證等兩家券商擔任參與證券商,以及元大證等七家證券商擔任流動量提供者。參與券商為ETF特有的申購買回機制的中介機構,可自行或受託辦理ETF申購及買回,透過申購買回機制平衡ETF折溢價,進而活絡市場。當ETF出現折價時,參與券商可透過專戶於次級市場買進,以消弭折價,事後再適時賣出或於初級市場買回。
至流動量提供者,由具備參與證券商身分的證券商與發行ETF的投信簽約,於次級市場提供買賣報價並應買應賣,方便投資人買得到賣得掉,藉此提升次級市場流動性。
證交所指出,流動量提供者也須透過專戶進行造市活動。當ETF出現大量賣盤時,流動量提供者應於市場買進ETF,滿足投資人賣出ETF需求,並可避免折價情況惡化,該等券商的交易性質與純自營不同。
元大S&P原油正2於3月19日由溢價轉為大幅折價,元大證出現大量買超。證交所表示,已依查核證券商作業程序調閱券商交易相關表單紀錄等書件,經檢視所蒐集的資料,除交易元大S&P原油正2,也有併同元大S&P石油及元大S&P原油反1進行整體性操作,並以相對應原油期貨進行避險。
因此,分析其買賣合理性及損益情形時,應同時檢視該三檔期貨ETF及原油期貨的整體交易情形與結果,因此,其結果與先前外界質疑在3月19日大量買進該ETF,隨即於3月20日賣出獲取暴利的情形有別。
證交所就該等證券商對該ETF流動量造市委託報價與報價策略是否符合該等證券商造市原則、流動量提供者之交易部位是否未逾越該等證券商所訂之投資限額、暴險金額是否在該等證券商可接受之暴險限額內、從事該ETF與其他類似ETF之造市業務與其報價原則有無重大差異、是否依其規定及買賣決策進行交易暨是否執行相關風險控管等項目進行查核,另就部分證券商透過認購權證避險專戶交易該ETF之情事予以瞭解,尚無發現重大異常情事。
證交所近日亦更新「簡易版英文年報」參考範例,提供上市櫃公司參考編制英文年報,以利我國資本市場之國際接軌,創造國際化的投資環境。
證交所表示,為提升我國公司治理水準,除相關法規遵循外,也建議上市公司參酌此次各參考範例修正內容,採行相關措施。此次修正重點包括:
一、配合公司法、證券交易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辦法及股票上市或於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設置及行使職權辦法修正,修正「○○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議事規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範」、「○○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之職責範疇規則」、「○○股份有限公司審計委員會組織規程」、「○○股份有限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股份有限公司提名委員會組織規程」及「○○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之職權範疇規則」等參考範例。
二、配合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規定,修正「○○股份有限公司關係企業相互間財務業務相關作業規範」參考範例。
三、配合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修正、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規定及109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修訂,修正「上市上櫃公司網站重要必要揭露事項」參考範例。
四、配合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修正及公司治理評鑑指標評分指南內容,修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自我評鑑或同儕評鑑」參考範例,並更名為「董事會績效評估辦法」參考範例。
五、配合上市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規定,修正「上市上櫃公司訂定道德行為準則」參考範例。
六、配合107年12月19日金管證發字第10703452331號令,要求所有上市櫃公司應自現任董事、監察人任期屆滿時設置審計委員會取代監察人,刪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監察人選任程序」參考範例條文有關監察人部分,並更名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選任程序」參考範例。
七、配合上市上櫃公司已全面設置獨立董事,刪除「○○股份有限公司併購特別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有關未設置獨立董事部分。
整體券商3月19日透過自營帳戶買超元大S&P原油正2共28萬張,20日賣超24萬張,因張數龐大,使不少人質疑消息是否提前走漏甚有圖利之嫌,對此證交所啟動全面查核,於昨日發布結果。
證交所表示,首先有關元大投信發行之元大標普原油正2 ETF(下稱該ETF),由台新證券等二家證券商擔任參與證券商,以及元大證券等七家證券商擔任流動量提供者,此九家證券商均為此次查核對象。
根據參與證券商為ETF特有之申購買回機制的中介機構,可自行或受託辦理ETF申購及買回業務,透過申購買回機制平衡ETF折溢價,進而活絡市場。
其中,在ETF出現折價時,參與證券商可透過專戶於次級市場上買進,以消弭折價,事後再適時賣出、或於初級市場買回。至流動量提供者係由具備參與證券商身分的證券商與發行ETF的投信公司簽約,於次級市場提供買賣報價並應買應賣,方便投資人買得到、又賣得掉,藉此提升次級市場流動性,且流動量提供者均須透過專戶進行造市。
上述所謂折價,通常為ETF出現大量賣盤,此時流動量提供者亦應於市場買進ETF,滿足投資人賣出ETF的需求,與此同時,避免折價情形惡化,此等證券商的交易性質與單純自營不同。
故查核3月19日元大S&P原油正2,確實有溢價轉為大幅折價情形,元大證券等九家證券商於是依交易策略買進ETF,而致市場所見,19日部分證券商大買該ETF之情形。
相關證券商也表示,若ETF清算,投信公司仍會分配其剩餘價值(淨值))予投資人,故當天於折價時買進該ETF,在做好避險措施下,仍會因ETF折價與淨值間的價差獲得利益,而原本ETF造市操作本即有折溢價產生的價差收益。是以,即使該ETF達到下市標準或啟動下市清算,並不會影響19日的交易操作。
另一方面,證交所亦檢視各證券商作業程序,調閱相關證券商交易元大S&P原油正2的相關表單紀錄等有關書件,經檢視所有資料,相關證券商從事該ETF交易有併同元大S&P石油、及元大S&P原油反1 ETF整體性的操作,並以相對應的原油期貨避險。
對此,證交所也對相關證券商,針對元大S&P原油正2之流動量造市委託報價與報價策略是否符合證券商造市原則、流動量提供者之交易部位是否未逾越各證券商所訂之投資限額、曝險金額是否在各證券商可接受之曝險限額等項目查核。
其中,元大金5月獲利受惠元大證月增14%最佳,中信金累計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96元暫居冠軍,華南金5月則轉虧為盈。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資本市場,多數金控3月獲利慘跌,4月評價損益回沖,部分金控獲利快速回升,5月因降息效應顯現,而影響獲利持續走揚的軌跡。
至昨天為止,七家金控公布5月獲利,比4月獲利成長的是元大金、玉山金與中信金,但都不是因為銀行子公司貢獻,且玉山銀、中信銀5月獲利均較前月衰退。像兆豐金、華南金旗下銀行也因降息、增提呆帳準備等因素,導致獲利略減。
中信金5月稅後純益33.55億元,前五月稅後純益186.96億元,年增8.7%,累計EPS 0.96元,是目前唯一獲利能有年增表現的金控。
中信金資深副總邱雅玲表示,台壽5月稅後純益12.03億元、年增15.7%,主因市場回溫,有股債處分利益,銀行5月增提對星國油商興隆集團呆帳損失準備6億元,中信銀對興隆授信9,000萬美元,累計提存比已經達到一半,中信銀5月稅後純益18.26億元、年減29.6%。
兆豐金5月稅後純益29.91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83.58億元,EPS 0.61元。兆豐金4月單月獲利上衝至34億元,5月回落,是因兆豐銀配合央行降息,以及政策辦理紓困貸款,以致息收減少,而財務投資債券評價略有下滑等,兆豐銀5月單月獲利減少約4億多元。
玉山金5月獲利17.11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78.52億元,EPS 0.68元。不過,核心子公司玉山銀5月獲利11.6億元,較前月衰退逾一成,玉山金5月獲利續成長,仰賴銀行以外的子公司貢獻。
玉山銀5月獲利較前月遜色主因放款增加,使得提存準備金額也增,再加上央行降息,雙重因素作用,獲利年減約8%。不過,玉山金累計前五月獲利年減縮小至5.4%。
華南金5月自結獲利7.36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5.57億元,轉虧為盈,累計EPS為0.05元。
華南金表示,華銀因金融交易手續費收入減少、呆帳提存增加,使得5月單月與累計獲利出現衰退,華南永昌證在權證大虧過後,單月獲利逐步回穩,但5月仍有資產評價損失,因此5月整體表現平淡。
台灣櫃買中心為了讓投資人在防疫期間也能不輸掉投資的腳步,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的線上投資講座。這系列講座將於6月10日和6月17日分別舉行,讓投資人能夠透過網路直播,掌握2020下半年投資的大趨勢,並深入了解富櫃200指數的特色。講座的觀看路徑已經在官網公布,投資人可以輕鬆進入www.tpex.org.tw進行觀看,現場則不開放現場參加。 富櫃200指數(IX0118)是為了幫助投資人選擇交易活絡且市值最大的200檔上櫃股票而設計的,其成分股表現亮麗,已成為投資中小型股票的可靠參考指標。2019年,富櫃200指數的報酬率高達29.3%,這樣的亮點自然吸引了相關業者陸續推出各式指數化商品,包括指數期貨、ETN、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及指數型權證等。 6月份的投資講座內容頗具吸引力,將邀請知名專家分析國際投資展望、台股與全球股市的關聯動脈,並聚焦指數商品投資相關主題。這對於想要進行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者來說,絕對是難得的好機會。講座將會全程錄影,並後置於櫃買中心網站,供無法觀看直播的投資人後續學習。 6月10日的講座將由卓越財務顧問團隊和NEWS98電台財經晚點名主持人阮慕驊主講2020投資展望與富櫃200,而統一證券金融商品部副理陳毓婷將分享如何聚焦指數型商品,輕鬆進行投資。17日下午的講座則由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主講台股趨勢與投資展望,元大期貨研究部協理陳昱宏將聚焦富櫃200期商品的特性與策略交易,元大證券經理曾建翰將介紹富櫃200指數與指數投資工具。
櫃買富櫃200指數(IX0118)按季為投資人挑選交易活絡且市值最大的200檔上櫃股票,成分股表現相當出色,已然成為投資中小型股票最可靠的參考指標,富櫃200指數2019年度報酬率高達29.3%的亮眼績效更吸引相關業者陸續推出各式指數化商品,包括指數期貨(櫃買富櫃200期貨)、ETN(永昌富櫃200N及元大富櫃200N)、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及指數型權證等。
櫃買中心表示,6月份的投資講座內容相當值得期待,各場次均邀請知名專家洞析國際投資展望、台股與全球股市關聯動脈,並聚焦指數商品投資相關主題,對於有意進行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者而言,絕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櫃買中心並指出,各場次也會全程錄影,會後置於櫃買中心網站,歡迎無法觀看直播的投資人後續運用遠距學習(網址:www.tpex.org.tw;「櫃買中心網站首頁櫃買影音投資人講座」)。
直播專題演講時間及內容,10日請到卓越財務顧問團隊及NEWS98電台財經晚點名主持人阮慕驊主講2020投資展望與富櫃200,統一證券金融商品部副理陳毓婷則將告訴投資人如何聚焦指數型商品,輕鬆進行投資。
17日下午則由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主講台股趨勢與投資展望,元大期貨研究部協理陳昱宏則聚焦富櫃200期-商品特性與策略交易,元大證券經理曾建翰將說明富櫃200指數與指數投資工具。
【金融新聞】台灣證券業競賽熱鬧開跑,元大證券領先獲獎!
近日,由證券交易所、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及期貨商公會聯合舉辦的「109年度證券商ETF及ETN競賽」正式揭幕,這場盛會吸引了眾多證券商積極參與。在5月份的ETF交易進步獎及ETN交易進步獎頒獎典禮上,元富證券信義分公司與統一證券松江分公司分別奪得冠軍,將獲得20萬元與10萬元獎金,成為本次競賽的焦點。
根據證交所的表示,未來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將會有更多的證券商在這場競賽中展現實力。接下來的四個月份將會繼續頒發ETF交易進步獎及ETN交易進步獎,此外還有其他五大獎項等著各路英豪來競逐,總獎金高達500萬元,顯見了本次競賽的重量級。
去年,該競賽已經引起廣泛迴響,今年再度辦理,從5月至9月的競賽期間,總共設有七個獎項,總獎金也高達500萬元。其中,ETF、ETN交易進步獎旨在鼓勵證券商在競賽期間超越前一月的交易金額成長比率,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
除了進步獎項外,截至5月底的統計結果顯示,在ETF交易貢獻獎及台股ETF交易貢獻獎方面,元大證券經紀部與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分別佔據領先地位;而在ETF交易比重獎、ETN交易貢獻獎方面,則是永豐金證券潮州分公司與富邦證券台北分公司領先群雄;台股ETF造市獎則由兆豐證券暫時取得領先。這些數據再次證明了元大證券在台灣證券市場的領先地位。
證交所表示,未來還有四個月份的ETF交易進步獎與ETN交易進步獎 ,以及其餘的五大獎項等著證券商來競逐,總獎金高達500萬元。
ETF及ETN競賽去年108年即造成熱烈迴響,今年再度續辦,競賽期 間為5月至9月,共計有七個獎項,總獎金達500萬元。
其中,ETF、ETN交易進步獎為證券商於競賽期間,每一月份與前一 月份ETF或ETN交易金額成長比率最高者,鼓勵證券商超越前月水準。
除了上述進步獎之外,另外五大獎項截至5月底止,競賽成績暫時 統計結果,ETF交易貢獻獎、台股ETF交易貢獻獎分別由元大證券經紀 部、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暫居首位;ETF交易比重獎、ETN交易貢獻分 別由永豐金證券潮州分公司、富邦證券台北分公司暫列第一;台股E TF造市獎則由兆豐證券暫時取得領先。
元大期貨,這家在台灣期貨業界稱霸的龍頭企業,近期可是大放異彩!就在520前夕,也就是紐約時間的19日,它被邀請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那斯達克總部的電視牆,成為亞洲第一、也是唯一登上此牆的期貨商,這份榮耀不言而喻。 全球疫情肆虐,台灣的防疫成果讓世界刮目相看。元大期貨與那斯達克交易所攜手合作,透過一則則簡短有力的標語,向每一位抗疫英雄表達了全力支持與深深的祝福。這份溫暖的正能量,無論是國界有無,都表達了人類為了守護健康,齊心努力的精神。 雖然台灣疫情已逐漸趨緩,但美國,尤其是紐約的許多民眾還在為新冠肺炎所苦。元大期貨的這份關懷,不僅是對客戶的關愛,更是對每一位在抗疫第一線奮戰的工作人員的敬意。在這個非常時期,每個人都要與病毒作戰,元大期貨在紐約那斯達克電視牆上的抗疫標語,不僅展現了它朝向國際化布局的決心,還在520前夕傳達了「我要您健康平安」的關懷。 元大金控旗下的子公司,元大證券、元大投信與元大期貨,都是台灣金融界的佼佼者。能夠受到美國那斯達克的邀約,連續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的電視牆,這不僅是企業的榮耀,更是為全球防疫盡一份心力的表現。
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台灣成功的防疫經驗讓國際看見,元大期貨與那斯達克交易所(Nasdaq)攜手合作,透過標語對每位抗疫英雄表達全力支持與最深祝福。
儘管台灣疫情趨緩,但美國尤其是紐約許多民眾仍飽受新冠肺炎的影響,這份暖心正能量,傳達不分國界、齊心為守護健康共同努力的決心。
疫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元大期貨身為台灣期貨業界的龍頭,2020年以「深耕台灣,放眼亞太」為經營目標,同時也不忘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平時就對企業永續經營著墨甚深,此時挺身代表發聲更是展現企業公民的責任。
元大期貨除了關懷客戶,更關懷守護健康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面對非常時期,每個人都必須力抗新冠肺炎病毒,此時於紐約那斯達克電視牆的抗疫標語,不僅表達公司朝向國際化布局決心,同時在520前夕刊登,更有「我要您健康平安」之意,展現守護全體人類健康展現關心。
元大金控旗下的子公司元大證券、元大投信與元大期貨,同為台灣業界翹楚,能受到美國那斯達克邀約合作,接連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的電視牆,為全球防疫盡一份心力。
台股在4月份大漲1,284點,帶動券商業績強彈。根據統計,主要券商在4月份都成功扭虧為盈,其中凱基證券以10億元傲人獲利,蟬聯4月獲利王寶座,元大證券則以9.5億元緊追其後。統一、群益金鼎、台新等券商也賺得超過3億元,表現亮眼,同時也大幅收斂了累積虧損。 不過,4月份台股總成交量相比3月份的4.2兆元有所下滑,降至3.3兆元。儘管如此,指數卻暴漲1,284點,成功收復前月大部分失土。券商自營和承銷業務的回升,有效抵銷了經紀收入減少的影響。 在眾多券商中,截至報導截稿,已有13家券商的獲利超過億元。凱基證券以10.1億元的獲利位居第一,其次是元大證券的9.5億元,統一證券以6.1億元位居第三,群益金鼎以4.7億元排名第四,台新證券則以3.1億元名列第五。 其他獲利較佳的券商包括永豐金和元富證券,兩家均獲利2.4億元,日盛證券獲利2.0億元,宏遠證券獲利1.7億元,兆豐證券獲利1.6億元,致和證券獲利1.5億元,華南永昌獲利1.3億元,康和證券獲利1.0億元。獲利較低的券商則有第一金證券的0.8億元,福邦證券的0.7億元,玉山證券的0.6億元,大展證券的0.4億元,合庫證券的0.3億元。其中,大慶證券的獲利最低,僅67萬元。 今年累計來看,券商業績逐漸回穩,元大證券以28.7億元的獲利保持領先,凱基證券以10.8億元位居第二,永豐金3.4億元,日盛證券3.1億元,兆豐證券2.2億元,玉山證券1.7億元,合庫證券1.1億元等,獲利均超過1億元。而大慶證券獲利0.2億元,康和證券獲利0.1億元。 在虧損方面,第一金證券淨損0.1億元,大展證券淨損0.7億元,台新證券淨損0.8億元,福邦證券淨損0.88億元,宏遠證券淨損0.9億元,致和證券淨損0.9億元,元富證券淨損1億元,統一證券和群益金鼎證券均虧損3億餘元,華南永昌證券淨損最高,達45億元。
台股在4月份成功揮別了首季的陰影,大盤指數強漲1,284點,帶動證券商業績一片看好。根據最新數據,有13家證券商在3月份虧損,但到了4月份全都轉盈餘,其中凱基證券和元大證券表現亮眼,單月獲利都超過9億元。凱基證券更是以10.17億元的稅後盈餘,蟬聯單月獲利冠軍。富邦證券和國泰證券也分別在4月份獲利3.6億元和0.7億元。
目前已有19家證券商公布自結4月業績,其中統一證和群益金鼎證在3月份虧損9.223億元和8.916億元,但4月份的獲利分別衝高到6.173億元和4.728億元。大型券商如凱基證、元富證、台新證、永豐金證等,在4月份的業績都有顯著好轉,尤其是凱基證券,稅後盈餘達10.17億元。
除了凱基證券和元大證券外,兆豐證、康和證、玉山證、合庫證以及大慶證等六家證券商在3、4月業績也持續獲利。元大證在4月份的稅後盈餘為9.52億元,優於3月的7.29億元;兆豐證和康和證的獲利則分別成長到1.64億元和1.01億元。
在累計前四月的獲利方面,元大證累計稅後盈餘達28.75億元,累計EPS為0.5元;凱基證累計獲利10.89億元,累計EPS為0.34元。其他累計獲利較高的證券商包括永豐金證、日盛證、兆豐證、玉山證和合庫證。
4月台股總成交量降到3.3兆元,較3月的4.2兆元明顯下滑,但指數暴漲1,284點,收復前月大部分失土。券商自營、承銷業務大回升,抵銷經紀收入減少。
上個月多家券商繳出亮眼成績,截至截稿,賺逾億元的券商多達13家,以凱基證券10.1億元第一,其次是元大9.5億元,第三統一6.1億元,第四群益金鼎4.7億元,第五台新3.1億元。
再次永豐金和元富證券均獲利2.4億元,日盛賺2.0億元,宏遠1.7億元,兆豐1.6億元,致和1.5億元,華南永昌1.3億元,康和1.0億元。接續有第一金證券獲利0.8億元,福邦0.7億元,玉山0.6億元,大展0.4億元,合庫0.3億元。少數低於千萬元是大慶證獲利67萬元。
累計今年券商虧損減少,元大證以獲利28.7億元保持第一,其次凱基10.8億元,永豐金3.4億元,日盛3.1億元,兆豐2.2億元,玉山1.7億元,合庫1.1億元等,都在1億元以上,大慶獲利0.2億元,康和0.1億元
累計虧損有第一金證淨損0.1億元,大展0.7億元,台新0.8億元,福邦0.88億元,宏遠0.9億元,致和0.9億元,元富1億元,統一、群益金鼎均虧損3億餘元,華南永昌淨損45億元最多。
目前已有19家證券商公布自結4月業績,其中13家證券商原3月業績 虧損,4月都繳出盈餘成績單,統一證及群益金鼎證3月各大幅虧損9 .223億元、8.916億元,統一證4月獲利衝高到6.173億元,群益金鼎 證單月也大幅獲利4.728億元。
凱基證、元富證、台新證、永豐金證等大型券商3月各虧損4.11億 元、4.49億元、3.8億元、2.05億元,4月業績都有明顯好轉表現,凱 基證4月稅後盈餘10.17億元,更躍居證券商單月獲利第一名,台新證 4月獲利3.1億元,元富證,以及永豐金證單月都獲利2.43億元,日盛 證4月也大賺2.02億元,宏遠證及致和證單月獲利都超過億元。至於 華南永昌證3月因衍生性金融商品大虧損,4月的單月也獲利1.35億元 。
六家證券商3、4月業績持續獲利,包含元大證、兆豐證、康和證、 玉山證、合庫證,以及大慶證等,元大證4月稅後盈餘9.52億元,優 於3月的7.29億元獲利,兆豐證及康和證3月各獲利0.53億元、0.583 億元,4月獲利翻倍,各成長到1.64億元、1.01億元。
累計前四月獲利,元大證累計稅後盈餘28.75億元,累計EPS為0.5 元;凱基證累計獲利10.89億元、累計EPS為0.34元。累計獲利較高者 ,依序有:永豐金證3.45億元(EPS為0.21元)、日盛證3.17億元( EPS為0.27元)、兆豐證2.23億元(EPS為0.19元)、玉山證1.72億元 (EPS為0.43元)、合庫證1.13億元(EPS為0.24元)。
多家台灣證券公司於昨日(7日)公布了4月份的營運狀況。與3月份金融市場的低迷相比,4月份全球風險資產價格迅速回溫,讓各證券商的獲利普遍得到改善,但整體來看,今年以來的業績仍以虧損為主。 在這些公司中,元大期貨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該公司4月份的每股稅前盈餘達到0.48元,累計今年前四月則為2.02元,每股純益(EPS)更是高達1.56元。而群益期貨的4月每股稅前盈餘則為0.38元,今年前四月的總計為1.54元。 轉移到證券商方面,元大證券今年前四月的EPS為0.5元,是少數能夠獲利的券商之一。而致和證券的4月EPS為0.65元,但今年前四月的每股虧損仍為0.41元;宏遠證的4月EPS達到0.51元,今年前四月則為負0.28元;統一證的4月EPS為0.45元,前四月的每股虧損為0.22元;群益金鼎證券4月每股獲利0.22元,但前四月仍虧損0.18元。
昨日公告的獲利狀況中,仍以期貨商最受注意。元大期貨4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48元,累計今年前四月為2.02元,每股純益(EPS)則為1.56元。群益期貨4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38元,今年前四月為1.54元。
在證券商中,元大證券今年前四月EPS為0.5元,為少數賺錢的券商。致和證券4月的EPS為0.65元,累計今年前四月每股仍虧0.41元;宏遠證4月EPS達0.51元,今年前四月為負0.28元;統一證4月EPS達0.45元,前四月每股虧0.22元;群益金鼎證券4月每股賺0.22元,前四月仍虧0.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