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台灣投資人若想加入股票市場,「開戶」往往就是投資人遇到的第一道障礙,元大為解決這些常見的痛點2019年7月全面升級「開戶通APP」,將開戶過程繁瑣步驟簡化,解決投資人線上開戶的最大痛點。元大證券為鼓勵年輕族群可以踏出投資第一步,自4月起推出「微富進化論」贈獎活動,活動詳情可至元大證券「微富進化論」活動官網查詢。(黃英傑)
國際知名財經雜誌《金融亞洲雜誌》、《歐元雜誌》和《財資》近期公布了各項獎項的得獎名單,其中元大證券表現亮眼,榮獲多項殊榮。這家深耕金融領域超過半個世紀的台灣公司,不僅在台灣市場上穩坐領先地位,更在全球舞台上展現了其卓越實力。
元大證券在《金融亞洲雜誌》中獲頒「台灣最佳證券經紀商」殊榮,這是對其專業服務的肯定。而在《歐元雜誌》的評選中,元大證券則獲得「台灣最佳投資銀行」的榮譽,顯示了其在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此外,《財資》雜誌也將「台灣最佳ETF經紀商」的獎項頒給了元大證券,這三項大獎共計六項,讓元大證券再次證明其無可匹敵的實力。
元大證券不僅在台灣市場上表現出色,近年來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其服務版圖已遍佈韓國及東南亞地區。2019年,元大證券與美國的Nasdaq成為合作夥伴,為台灣投資者提供美國股票市場的數據服務。這項合作讓元大證券成為第一家登上NasdaqTower電視牆的台灣證券商,展現了其國際化的品牌形象。
在創新金融科技方面,元大證券也不遺餘力。2018年推出的「AI智能選股APP-投資先生」成為業界標竿,而「元大開戶通APP」則讓投資者在防疫期間也能輕鬆完成線上開戶,享受24小時的理財服務。這些創新服務不僅提升了投資者的便利性,也確保了在疫情期間的投資安全。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元大證券與Nasdaq合作,在紐約時代廣場的NasdaqTower上刊登支持標語,表達對全球抗疫英雄的感謝,並支持全球共同挺過疫情。這種行動不僅展現了元大證券的社會責任,也讓其在全球金融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元大證券深耕專業金融領域近一甲子,近年更積極拓展海外服務版圖,足跡遍佈韓國及東南亞地區,並在去(2019)年與Nasdaq成為合作夥伴,共同向台灣廣大投資人提供美國股票市場的數據服務,以「WeknowAsia」的鮮明品牌形象成為第一家登上NasdaqTower電視牆的台灣證券商。
除了在國際市場展露頭角,元大證券於創新金融科技服務上的鑽研更是不遺餘力,2018年領先業界推出的「AI智能選股APP-投資先生」至今在業界獨領風騷,同時也提供「元大開戶通APP」,讓投資人在防疫期間免出門、免臨櫃,24小時輕鬆完成線上開戶,享受「聰明理財享受生活」的一條龍優化服務,成為投資人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景況下既安全又方便的後盾。
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在今年初,元大證券與Nasdaq合作,刊登支持標語於其位於紐約時代廣場的總部NasdaqTower,期望能在不確定的局勢中散播正能量,對全球各界正在奮鬥的抗疫英雄表達感謝,支持全球挺過疫情。
國際知名財經雜誌《金融亞洲雜誌》、《歐元雜誌》和《財資》近期公布的得獎名單中,元大證券再度成為焦點,榮獲「台灣最佳證券經紀商」、「台灣最佳投資銀行」和「台灣最佳ETF經紀商」等6項殊榮,再次證明其在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元大證券自創立以來,已深耕專業金融領域超過半個世紀。近年來,該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業務範圍遍佈韓國及東南亞地區。去年,元大證券與Nasdaq建立合作關係,為台灣投資者提供美國股票市場的數據服務,並以「We know Asia」的品牌形象,成為第一家登上Nasdaq Tower電視牆的台灣證券商。
在創新金融科技方面,元大證券也不遺餘力。2018年推出的「AI智能選股APP-投資先生」在業界獨樹一幟,同時推出的「元大開戶通APP」讓投資者在防疫期間也能輕鬆完成線上開戶,享受一條龍優化服務。
面對全球疫情,元大證券今年初與Nasdaq合作,在紐約時代廣場的Nasdaq Tower刊登支持標語,期望能為全球抗疫英雄帶來正能量,並支持全球共同挺過疫情。
元大證券深耕專業金融領域近一甲子,近年更積極拓展海外服務版 圖,足跡遍佈韓國及東南亞地區,並在去年與Nasdaq成為合作夥伴, 共同向台灣廣大投資人提供美國股票市場的數據服務,以「We know Asia」的鮮明品牌形象,成為第一家登上Nasdaq Tower電視牆的台灣 證券商。
除了在國際市場展露頭角,元大證於創新金融科技服務上的鑽研更 是不遺餘力,2018年領先業界推出的「AI智能選股APP-投資先生」至 今在業界獨領風騷,同時也提供「元大開戶通APP」,讓投資人在防 疫期間免出門、免臨櫃,24小時輕鬆完成線上開戶,享受「聰明理財 享受生活」的一條龍優化服務,成為投資人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景況下 既安全又方便的後盾。
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元大證今年初與Nasdaq合作,刊登支持標語於 其位於紐約時代廣場的總部Nasdaq Tower,期望能在不確定的局勢中 散播正能量,對全球各界正在奮鬥的抗疫英雄表達感謝,支持全球挺 過疫情。
【台股新聞】台股創新高,元大金控證券業務獲利亮麗,躍升金控第四名
近日,台股站上萬二關卡,讓不少金控的證券業務在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其中,元大金控上半年税後淨利達110.62億元,年增率0.63%,每股盈餘0.91元,名次從金控前五名晉升為第四名。
在元大金控旗下,兆豐證券的獲利成長更是驚人,上半年稅後獲利7.11億元,年增率將近一倍。值得注意的是,元大金控是國內獲利前五大金控中,唯一以證券為最大獲利引擎的金控。
元大證券不僅對金控獲利提供主力引擎,其市場發揮的「規模經濟」效應也十分顯著。近期,元大證券經紀業務市占率創下新高,達13.77%。在財富管理、自營部財務投資等其他獲利加持下,元大證券獲利已囊括市場全體券商獲利約一半的比重。
具體來看,元大證券上半年稅後獲利52.62億元,年增率26.39%,高於去年上半年獲利41.63億元。此外,元大投信上半年獲利7.57億元,年增率38.02%,是獲利成長最顯著的子公司之一。元大期貨則獲利5.9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合計來看,元大證券、投信、期貨等三家子公司獲利共66億元,已占金控獲利約六成的比重。元大證券的崛起,也讓元大金控在金控界的位置越發穩固。
另外,元大證券旗下的元大人壽上半年獲利11.65億元,年成長6.03%,據悉與財務投資告捷有關。
以國內獲利前五大金控來看,目前元大金可說前五大金控唯一以證 券為最大獲利引擎的金控,其他如富邦金、國泰金兩大金控以壽險為 最重要動能,兆豐金則以銀行包辦金控約八成獲利為主幹,中信金旗 下有台灣人壽,但銀行獲利占比也近六成。
其中元大金旗下元大證等泛證券子公司,不僅對金控獲利提供主力 引擎,在市場發揮的「規模經濟」效應也十分顯著,元大證券近來經 紀業務市占率再以13.77%創下新高,元大證在財富管理、自營部財 務投資等其他獲利加持下,元大證獲利更已囊括市場全體券商獲利約 一半的比重。
若以元大金旗下各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度獲利和去年同期比較,以元 大證券稅後獲利52.62億元帶頭氣勢最猛,以成長26.39%、接近三成 的增幅,高於去年上半年獲利41.63億元;元大投信上半年獲利7.57 億元,比起去年的5.48億元,亦大舉成長38.02%,是獲利成長最顯 著的兩家子公司,同時與台股破萬二的走勢相關。
另外元大期貨5.9億元,獲利則是持平,若合計證券、投信、期貨 等三家子公司獲利共66億元,已占金控獲利約六成的比重,可見泛證 券體系子公司所發揮對金控獲利集體加持的力道。
元大人壽上半年獲利11.65億元,年成長6.03%,據悉也與財務投 資告捷有關。
【台股新聞】太陽能族群股價狂飆,中美晶、環球晶營收創新高,元大證券推權證布局
隨著資金潮的推波助瀾,近期市場的投資焦點轉向太陽能族群,股價不斷創下波段新高。昨日(9日),中美晶(5483)終場大漲3.4%,收在106元,創下波段反彈新高;環球晶(6488)則上漲1.5%,收在433.5元,相關認購權證也全面收漲。
太陽能族群之所以能夠吸引市場關注,主要得益於中美晶和環球晶公布的6月營收表現,兩家公司均創下近月高點。中美晶6月合併營收達55.13億元,月增17.7%,年減4.2%,其中太陽能產品營收4.51億元,月增率達28.7%;環球晶圓6月合併營收50.62億元,月增16.8%,年減1.2%,也是一年來的高點。
中美晶表示,雖然防疫封鎖政策導致許多電廠建設與發展停滯,太陽能和電池儲能需求下降,但隨著綠電政策的發展,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逐漸增加。環球晶則預計,客戶將優先消耗上半年建立的安全庫存,拉貨力道可能稍微減緩,但長期產業潮流仍將正向發展。
市場法人預測,太陽能產業今年下半年將因政策推動太陽能模組內需增加而回升,去年以來已有不少國內大型太陽能模組及系統廠受惠內需成長,後市產業回升值得期待。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建議,看好中美晶、環球晶等個股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透過認購權證參與布局。建議挑選標準為價內外5%以內、距到期日超過四個月以上等條件,進行短線多次操作。
台灣證券業界近期公布6月份營運成果,儘管全球疫情持續影響,但多家中大型證券公司仍成功轉虧為盈。元大證券以其亮眼的表現,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隨著全球風險資產價格的快速反彈,台灣的證券公司普遍獲利改善。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元大期貨在今年前六月每股純益(EPS)達到2.44元,表現十分亮眼。而群益期貨也表現不俗,前六月每股稅前盈餘為2.07元。 在證券商方面,金控旗下的日盛證券、兆豐證券、合庫證券、台新證券及永豐金證券等,6月份單月EPS分別為0.71元、0.61元、0.54元、0.26元及0.23元。而就上半年整體表現來看,元大證券今年前六月EPS達到0.9元,玉山證券0.69元,永豐金證券0.58元,第一金證券則為0.25元。 這些數據顯示,在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台灣證券公司依然能夠穩定發展,並取得可觀的獲利。其中,元大證券以其優秀的經營策略和強大的市場實力,在這次金融市場的挑戰中,成功站穩腳跟,並為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
資金潮效應推升近來台股一路創高走揚,各類股健康輪漲,其中太陽能族群,由於中美晶、環球晶由於公布6月營收表現,紛紛創下近月高點,激勵市場買盤進場加持,拉動股價勢盛,成為市場吸睛標的。
中美晶6月合併營收55.13億元,月增17.7%,年減4.2%,是三個月來高點,其中太陽能產品營收4.51億元,月增率28.7%;環球晶圓6月合併營收50.62億元,月增16.8%,年減1.2%,也是一年來高點。
中美晶說,在太陽能市況部分,防疫的封鎖政策導致許多電廠建設與發展陷入停滯,也使得太陽能、電池儲能等需求下跌,但隨綠電政策的發展,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有逐漸增加趨勢。
展望未來,環球晶表示,客戶會優先消耗上半年建立的安全庫存,拉貨力道可能稍微減緩,但長期的產業潮流仍將正向發展,主產品晶圓在5G、邊緣運算、物聯網與工業4.0等創新科技將持續帶動發展。
市場法人則指出,太陽能產業今年下半年的動能回升,主要還是以政策推動太陽能模組內需增加為主,去年以來確實已有不少國內大型太陽能模組及系統廠受惠內需成長,後市產業回升仍值得期待。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建議,看好中美晶、環球晶等個股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透過認購權證參與布局。挑選標準,則以價內外5%以內、距到期日超過四個月以上等條件為主,短線多次操作。
在近日公告的獲利狀況中,仍以期貨商賺最多。元大期貨今年前六月每股純益(EPS)2.44元。群益期貨前六月每股稅前盈餘為2.07元。
在證券商方面,在金控旗下證券商,6月單月來說,日盛證券EPS為0.71元,兆豐證券為0.61元,合庫證券每股賺0.54元,台新證券0.26元,永豐金證券0.23元。上半年來說,元大證券今年前六月EPS達0.9元,玉山證券0.69元,永豐金證券有0.58元,第一金證券則為0.25元。
台股近期表現亮眼,券商業務獲利大噴發,讓營業員終於可以脫離苦情模式。在這波好行情中,元大證券等證券商領先發聲,6月份業績報告都十分亮眼,其中,日盛證、群益金鼎證、統一證、康和證等8家證券商6月獲利創今年新高,讓市場對於「兩千億元」的行情持續看好。 凱基、富邦、國泰等知名券商也預計將有亮眼表現。隨著7月指數帶量攻堅,站上12,000點大關,對證券商來說,這是衝刺業績的絕佳機會。台股今年來上市櫃成交均值高達2,245億元,經紀部門業績表現強勁。6月三大法人買超金額達1,049億餘元,帶動行情攻堅,指數月K線連三紅,累計大漲679.08點,上市成交量擴增到3兆9,376億元,日均量為1,968.8億元,較5月增加一成,券商的自營及經紀兩大部門因而受惠。 截至目前,已有13家證券商公布自結6月業績,多數表現出色。統一證、群益金鼎證、永豐金證、日盛證、兆豐證、康和證、合庫證、大展證等8家證券商6月獲利創今年單月新高,其中統一證6月稅後盈餘達7.929億元,超越4月的6.173億元獲利,群益金鼎證6月獲利則衝高到6.05億元。金控旗下券商也不遑多讓,永豐金證、日盛證、兆豐證等6月稅後盈餘都突破3億元,分別為3.76億元、3.52億元、3.49億元。
凱基、富邦、國泰等券商近期公布業績也可望有亮眼表現。隨7月 指數帶量攻堅站上12,000點行情,有利於證券商衝刺業績。
台股今年來上市櫃成交均值高達2,245億元,經紀部門業績強強滾 。其中,6月三大法人買超金額達1,049億餘元,激勵帶量攻堅行情, 指數月K線連三紅,6月指數累計大漲679.08點,而且當月上市成交量 擴增達到3兆9,376億元,日均量為1,968.8億元,較5月的日均量1,7 86億元增加一成,證券商的自營及經紀兩大部門受惠大盤量價齊揚行 情。
首波已有13家證券商公布自結6月業績,多呈現出色表現,其中統 一證、群益金鼎證、永豐金證、日盛證、兆豐證、康和證、合庫證、 大展證等8家,6月獲利都創今年單月新高;統一證6月稅後盈餘7.92 9億元,超越4月的6.173億元獲利,群益金鼎證4、5月獲利各4.728億 元、4.288億元,6月獲利衝高到6.05億元。金控旗下券商表現不遑多 讓,永豐金證、日盛證、兆豐證等6月稅後盈餘都突破3億元,各為3 .76億元、3.52億元、3.49億元。
台灣的投資市場中,權證一直是投資人爭相追逐的高桿槓投資商品。然而,權證雖然能夠帶來豐厚的報酬,但也伴隨著較大的風險。在這個市場中,元大證券以其專業的服務和透明的交易環境,成為了投資人信賴的選擇。
根據專家提醒,投資權證時,除了要注意槓桿較大的風險外,還要特別關注權證的隱波穩定性。因為,隱波率的波動會直接影響投資人的賣出價格,進而影響獲利。
元大證券深知投資人的需求,特別推出了「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這個專區將每檔元大權證的「造市委買波動率」公佈於眾,讓投資人可以輕鬆地檢視每檔權證的造市波動率,並透過權證試算器,迅速掌握每檔權證的合理價格。
舉個例子,如果一檔權證的造市委買價格為2.3元,當時標的股票價格為100元,造市波動率為30%。若投資人買進後,造市委買波動率降至28%,則會造成權證價格從2.3元跌至1.9元,損失達0.4元,損失率約17%。
元大證券的「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提供了投資人三大好處:一是可以追蹤造市波動率歷史圖形,完全掌握造市品質;二是精準使用權證試算器,資訊透明,決策快速;三是可以看到券商造市報價的價位、數量及位置,讓投資人安心買賣。
元大證券表示,「隱波不降」是其超過十年的堅持,他們希望能為投資人提供一個「透明、穩定、安心」的公平投資環境。現在,元大證券的「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已全新上線,投資人可以上網體驗,了解更多資訊。
在這個VUCA時代的背景下,台灣金融業面臨著多項挑戰與機遇。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组、金融政策的鬆綁以及資金回流台灣,金融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引人關注。近期,資誠金融團隊發布了《2020資誠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調查報告》,深入訪談了22位台灣金融服務業企業領袖,分享了他們在數位金融、監管科技、永續金融、資產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前瞻觀點。
其中,中國信託銀行董事長利明?強調,在VUCA時代,除了知識技能,培養未來數位人才的工作環境更是金融業的首要任務。券商公會理事長、元大證券副董事長賀鳴珩則提出,應鼓勵證券商自製理財商品,培養及留住台灣金融商品工程人才,達到進口替代、創造就業的效果。
此外,兆豐銀行總經理蔡永義強調員工責任感與果斷力的培養,並提出年輕人應積極爭取外派機會,增加閱歷。統一證券總經理蔡森部則認為,證券業正處於交易電子化、服務數位化的時代,證券商需具備多元化產品及業務,並加強訓練課程,以應對數位轉型。
渣打銀行總經理林遠棟看好台灣未來的科技環境,認為只要方向正確,台灣的金融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星展(台灣)銀行總經理林鑫川則建議台灣銀行應朝多元化發展,並找到自身的優勢,開發特色。
瑞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則提到,金融資產管理中心是一個串聯金融流動的供應鏈中心,只要打破資金流動的迷思,台灣有機會發展成為一個金融資產管理中心。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則強調,導入IFRS 17不僅是合規,更可以讓公司未來的運作與決策更加精準而有效率。
【台北訊】近期台灣金控業上半年獲利報告陸續出爐,其中元大金、兆豐金表現亮眼,兩家公司在6月底累計的稅後純益都成功突破百億元。元大金更是在疫情衝擊下逆轉勝,上半年獲利從去年同期衰退轉為成長,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0.91元,暫居領先地位。玉山金也縮小了與去年同期的獲利差距。 根據最新數據,元大金和兆豐金在昨日(7日)公布了自結上半年獲利。雖然3月份全球資本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導致多數金控公司獲利衰退,但元大金在5月份,透過核心子公司元大證券的獲利率率先轉為成長。隨著市場回穩,台股上攻,各子公司投資操作獲利增長,市場交易量上升,帶動元大證券經紀手續費收入,連兩月單月獲利衝破10億元,6月更是賺得11.76億元。元大銀行在景氣欠佳、紓困與風險升高下,也能守穩營運,單月穩穩賺得8億餘元,推升元大金上半年獲利轉為成長,公司對今年獲利展望也更加樂觀。 兆豐金在核心兆豐銀的穩定表現和兆豐證券的獲利增長下,6月單月獲利29.24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12.81億元,EPS達到0.83元。兆豐銀6月份獲利23.6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92.51億元,EPS突破1元,達到1.08元。兆豐證券6月單月獲利3.49億元,較前月大幅成長一倍多,超越兆豐票券,成為獲利第二多的子公司。
台灣元大證券為了幫助投資人更有效投資權證,特別推出「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讓投資人能夠清晰掌握權證的波動率,避免因波動率調降而造成損失。這項服務不僅提供投資人檢視每檔權證的造市波動率,還有權證試算器,幫助投資人快速掌握權證的合理價格,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權證專家提醒,投資權證時除了要注意槓桿較大的風險外,選擇隱波穩定且不調降的權證非常重要。元大證券的「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讓投資人可以追蹤造市波動率歷史圖形,精準使用權證試算器,並看到券商造市報價的價位、數量及位置,從而提升投資的透明度和效率。
元大證券表示,「隱波不降」是該公司超過10年的堅持,旨在為投資人提供一個「透明、穩定、安心」的公平投資環境。未來,元大證券將繼續努力,讓投資人能夠專注於追蹤標的股走勢,不必擔心因波動率下降而影響投資效益。
權證專家經常叮嚀,買賣權證,除要注意槓桿較大的風險外,挑選權證時,尤其要注意選擇隱波穩定且不調降的權證,才不會明明看對方向,卻因波動率調降的因素,造成投資人賣回時的價格減損,讓本來該賺到的獲利縮水。
一般券商造市時,會用「造市委買波動率」來計算造市委買價格,而造市委買價格是影響權證合理價的觀察重心,若波動率往下調降,委買價格也會跟著降低,代表投資人將來權證賣回時的價格就會吃虧。
為讓投資人不會因為買到波動率被調降的權證而吃虧,元大證券特別推出「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公開每檔元大權證的「造市委買波動率」,提供投資人檢視每檔權證的造市波動率,且可以輕鬆透過權證試算器,掌握每檔元大權證的合理價格,幫助投資人做出快速、正確的投資決策。
舉例來說,某檔權證造市委買價格2.3元,當時標的股票100元,造市波動波率是30%。若投資人買進該權證後,造市委買波動率降至28%,結果就會造成標的股票價格維持在100元,但權證造市委買價格立刻就跌到1.9元,等同投資人現賠0.4元(損失約17%)。
元大權證「隱波大公開」,提供投資人三大好處。第一,可追蹤造市波動率歷史圖形,「隱波不降」看得見,完全掌握造市品質;第二,精準使用權證試算器,可迅速推算連結標的股票在不同價位,對應的權證合理價格,資訊透明,決策快速;第三,可看到券商造市報價的價位、數量及位置,報價看得見,買賣才安心。
元大證券表示,「隱波不降」是元大權證超過十年的堅持,希望能提供投資人一個「透明、穩定、安心」的公平投資環境,讓投資人不用擔心所持有的權證因波動率下降而吃虧,可全心專注追蹤標的股的走勢表現。
元大權證網「隱波不降大公開」專區,全新上線,投資人可上網體驗。https://reurl.cc/5lWyXG
資誠金融團隊自2015年以來,每兩年針對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進行深度訪談並將內容整理成冊發布報告,在《2020資誠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調查報告》中,資誠訪問了22位台灣金融服務業企業領袖,萃取出領袖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下的經營思維與策略,提供產、官、學界作為參考依據。
這次將分成三個系列分別連載這些企業領袖的前瞻觀點,主題包括:數位金融、監理科技、永續金融、資產管理、人才,以及台灣金融業未來的展望與機會,以下排序依各議題受訪者姓名筆畫。
(系列三)
金飯碗新定義 提升員工數位力
中國信託銀行董事長利明?
「在VUCA(Volatility易變、Uncertainty不確定、Complexity複雜、Ambiguity模糊)時代下萬事都模糊不清、甚至有諸多矛盾之處。過去在學校與政府計畫下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半衰期快速縮短。一年前所學的知識,在一年後的應用,可能剩下不到一半。「摸著石頭過河」已成為常態,因此除了知識技能之外,營造足以滋養未來數位人才的工作環境,絕對是金融業首要發展重點。」
券商公會理事長
元大證券副董事長賀鳴珩
「有鑒於我國金融機構長年代銷境外理財商品,造成財務工程及理財人才大量外移,資產管理規模及管理費亦未能留在國內,將鼓勵證券商自製理財商品,藉此培養及留住台灣金融商品工程人才,讓國人的錢交給自己人打理,達成進口替代、創造就業。」
兆豐銀行總經理蔡永義
「員工的責任感與果斷力需靠後天培養,因此年輕人應積極爭取外派機會,增加閱歷,判讀才會更加全面化。有鑒於此,語言能力也應成為金融機構招募人才的重要考量之一,除了滿足外派人力需求,也可以因應國內增設雙語分行之需求,提升國際化之專業品牌形象。 」
統一證券總經理蔡森部
「證券業正處於交易電子化、服務數位化的時代,如今由於網路及手機開戶、下單便利性提高,漸漸取代營業員人工接單的服務,使得證券商需具備多元化產品及業務,且營業員也必須提升財富管理商品能力。因此,不論是前、中或後台人員,都必須從策略或商業模式改變重新配置並加強訓練課程,以便所有人員都能成功躋身數位轉型之列。 」
聚焦優勢 金融業發展空間大
渣打銀行總經理林遠棟
「台灣政府積極發展離岸風電和再生能源,而國際代表性的科技龍頭也先後來台投資,相當看好台灣未來的科技環境也很重視台灣人才,因此,只要方向正確,台灣的金融業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星展(台灣)銀行總經理林鑫川
「台灣的銀行應朝多元化發展,銀行數量的多寡不是問題,而是需要找到自身的優勢進而開發各自的特色,台灣的創意及交通建設的技術是很好的突破口,如果台灣能夠妥善地整合資源、聚焦發展,就能創造新的契機。」
瑞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
「金融資產管理中心是一個串聯金融流動的供應鏈中心,不代表資金一定要留在台灣,資金必須要是可以流動,但關鍵是這些資金要由台灣的專業人才協助管理。只要這個迷思可以打破,台灣有充分的機會發展成為一個金融資產管理中心。 」
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
「導入IFRS 17並不僅僅只是「合規」, 業者可以也可以藉由導入的過程,更有效率的運用營運中累積的數據與資料;因此,公司內部成立專責小組,包含精算、財務、會計及資訊部門,透過緊密合作與多元化專業交流,希望藉此讓公司未來的運作與決策更加精準而有效率。 」
元大金、兆豐金與玉山金昨(7)日公布自結上半年獲利。由於3月全球資本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多數金控受創嚴重,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元大金則在5月時,由核心子公司元大證券獲利率先轉為成長後,6月各子公司獲利持續亮麗表現下,使元大金6月單月獲利持續成長腳步,達24.55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破百億元,來到110.63億元,超越去年同期表現,EPS 0.91元。
元大金去年獲利創新高,突破200億元大關,今年受疫情衝擊,投資評價大幅波動,影響獲利表現,所幸隨資本市場回穩,台股更是帶量上攻、氣勢如虹,使各子公司投資操作獲利增長,市場交易量增帶動元大證券經紀手續費收入,元大證連兩月單月獲利衝破10億元,6月賺11.76億元,元大銀行也在景氣欠佳、紓困與風險升高下守穩營運,單月穩穩賺8億餘元,推升元大金上半年獲利轉為成長,公司內部對今年獲利展望也更趨樂觀。
兆豐金在核心兆豐銀維穩、兆豐證獲利增長下,6月單月獲利29.24億元,與前月相當,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12.81億元,累計EPS 0.83元。其中,兆豐銀6賺23.6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92.51億元,累計EPS突破1元、為1.08元,兆豐證券6月單月賺3.49億元,較前月大幅成長一倍多,超越兆豐票券成為獲利第二多的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