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豐證券(公)公司新聞
法人表示,台股大盤技術面強勢,近期創波段新高,且留了多方跳空缺口16,537點及16,323點。惟台股短期連漲後,指數與月線形成大於3.5%的乖離,加上日KD及RSI指標過熱,且有在高檔交叉向下跡象,研判大盤將進入高檔震盪。
兆豐證券建議,投資人若看好中長期業績成長性與能見度高的優質股,可透過認購權證的槓桿操作掌握漲升的行情。投資人可挑選上銀、寶雅等個股,利用權證代替現股布局,可降低資金門檻,若走勢與預期相同,亦可賺取倍數的獲利。
上銀表示,目前整體接單平穩,為消化訂單不讓交期拉長,到6月底前都要加班趕工。上銀認為,本季業績可望比第1季好,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力拚與去年持平。
上銀表示,近期客戶下單都希望儘快交貨,上銀從4月起加班趕工,交期儘可能控制在三個月內。另外,近年推出醫療機器人、減速機等新產品,隨著疫情解封,客戶詢問度增加,「今年雖是充滿挑戰,但也是很有機會的一年」。
上銀指出,雖然景氣降溫,但因美國及歐洲市場需求持續增加,中國大陸全面解封,預期經濟應會復甦;長期來看,全球在工資上漲及勞動力短缺的影響下,智動化需求將持續成長。
寶雅第1季營收52.93億元,年增12.3%,稅後純益6.58億元,年增30.2%,每股純益6.43元。寶雅受惠於今年解封,第1季營收、獲利和每股純益皆創同期新高。
寶雅表示,寶雅在疫情展開全通路策略,疫後逐步恢復營運;由於近期營收獲利都有不錯表現,去年第2季是低基期,今年疫後恢復「應該會順風順水」。
至於近期發展的寶家,去年已達40家店,寶雅認為,開設寶家是當作研發費用,用於測試以進一步開拓市場,寶家計劃以進駐寶雅的雙品牌融合店中店,今年有機會在中南部率先展開。
大肚山臺地本是茂密森林,因過去開發造成森林消失、環境惡化,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致力推動本土生態教育、生態造林與綠化,兆豐保 險表示,員工藉由本次參與,親身了解以生物多樣性的觀念進行植樹 的重要性,同時減緩溫室效應,因此,邀來兆豐金旗下兄弟公司志工 們一起植樹守護大地。
兆豐保險表示,公司長期致力於ESG發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舉 辦多項公益活動,包括為經濟弱勢族群規劃微型保險,維持其基本生 活;配合政府政策,開發甜柿農業保險;與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 協會合作推廣綠色賽事。該協會長期推動綠色賽事理念及3R原則(R educe、Reuse、 Recycle),並落實賽事碳足跡的計算,合作三年來 ,兆豐保險贊助場次近10場,包含親近深山的台灣棲蘭林道越野競賽 ,同時也將推廣綠色賽事列為集團ESG年度目標,並規劃擴增至其他 運動賽事,舉辦更多健康又環保的運動賽事。
此外,農產品因產銷失衡之際,兆豐保險說,兆豐金集團在這兩年 向在地小農認購近7,500箱鳳梨釋迦、3,000箱文旦及1,500箱鳳梨, 分送給員工及愛心轉贈予八里安老院長者等公益團體,讓愛永續。並 不時透過各項捐助將關懷和愛散布到世界各地,如分別捐助烏克蘭及 土耳其各新臺幣400萬元;長期為家中遭受重大變故,或中低收入戶 等弱勢學生提供教育獎助學金、贊助貧困長者失能照護等,兆豐保險 依循兆豐金控母公司ESG政策,以實際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為需 要被關注與解決的社會議題帶來正面能量。
【證券業新聞】 近來,台灣證券市場大盤震盪,對證券商業績造成一定影響。根據最新數據,4月份多數證券商業績呈現偏弱,但仍有幾家表現亮眼。以下是詳細報導: 在眾多證券商中,前四月獲利突破10億元的共有五家,分別是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和永豐金證。其中,致和證在自營衝高獲利,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447元,位居證券商之首。 具體來看,龍頭券商元大證4月稅後純益為9.05億元,較3月的13.03億元有所下降;凱基證、富邦證、永豐金證和群益證的4月獲利也均低於3月。值得注意的是,致和證4月獲利2.307億元,優於3月的0.982億元。 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以39.43億元獲利居首,凱基證22.76億元、富邦證20.2億元分列第二、三名。其他獲利超過5億元的證券商依次為元富證、致和證、兆豐證、國泰證和統一證。 在累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的證券商中,包括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昌證券等。而大展證、合庫證、宏遠證和美好證等則累計獲利低於1億元。 總的來說,台灣證券市場在近期市場環境的影響下,業績表現有所分化,但仍有部分券商表現亮眼。
21家主要證券商4月業績多數呈現較3月衰退,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 4月稅後純益9.05億元,低於3月的13.03億元;凱基證、富邦證、永 豐金證、群益證等4月獲利各3.84億元、3.8億元、2.35億元、1.855 億元,也都低於3月的6.43億元、5.4億元、2.80億元與3.725億元。 僅致和證4月獲利2.307億元,優於3月的0.982億元。
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方面,呈現大者恆大局面,元大證累計獲利3 9.43億元居首位,凱基證22.76億元、富邦證20.2億元,分居二、三 名,群益證及永豐金證分別為12.915億元、10.38億元。累計獲利高 過5億元,依序有:元富證(8.18億元)、致和證(6.532億元)、兆 豐證(6.43億元)、國泰證(5.8億元)、統一證(5.263億元)。
另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 昌證券等累計前四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大展證、合 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累計獲利低於1億元。
臺灣證券市場再創佳績!經濟日報第13屆「權民搶百萬」頒獎典禮昨日盛大舉行,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在致詞時強調,去年臺灣權證成交值躍居世界第六,展現臺灣資本市場的多元發展與活力。林董事長提到,在疫情與通膨雙重影響下,市場波動加大,但權證商品的靈活特性,讓投資人得以在波動中尋找機會,進而推動成交值的增長。他強調,對投資人的風險教育至關重要,應該在操作權證時,同時關注收益與風險。
「權民搶百萬」競賽自去年10月開始,經過五個月的激烈競爭,最終有賽手脫穎而出。林董事長對於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保持競賽的精彩程度表示讚賞,並感謝經濟日報的舉辦,為權證市場帶來更多活力。
在這屆競賽中,元大證券獲得「權民推動王」等榮譽,中國信託證券、台新證券、永豐金證券等八大券商也分別獲得不同類別的獎項,象徵著與經濟日報的合作成果。其中,兆豐證券榮獲「權民績效王」殊榮,顯示其在權證市場的卓越表現。
比賽結果方面,永豐金敦北分公司參賽者以3,372萬餘元的獲利金額奪得冠軍,群益金鼎證券敦南分公司參賽者以2,895萬餘元獲得亞軍,凱基證券大直分公司參賽者則以2,214萬餘元獲得季軍。這些數字不僅反映了參賽者的實力,也顯示了權證市場的潛力。
根據統計,2022年全球主要證券市場權證成交值排名中,臺灣的交易量達178億美元,這一成績再次證明了臺灣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與國際競爭力。
【金融新聞】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再傳佳音,經過主管機關、周邊單位與券商公會的共同努力,權證避險降稅修正案已順利通過。這項政策的實施,不僅能夠降低權證發行商的避險交易成本,還能夠提升權證的造市品質和流動性,讓更多投資人願意參與權證市場,從而推動市場的成長與活絡。對於政府來說,這也是一個擴大稅基、帶來長期稅收正面效益的好機會。 今年台股表現亮麗,交投熱絡,權證市場也跟著熱鬧起來。第一季的權證交易金額已達1,352億元,累積交易人數也增加三成,達到6萬餘人。權證投資的門檻低,風險有限,特別適合小資族群的投資需求。兆豐證券把握這股熱潮,適時發行多種儲能、重電、AI等新題材的權證,讓投資選擇更加多元。 面對數位時代的到來,兆豐證券也不斷優化電子交易平台和數位服務。他們推出了一站式開戶服務,讓投資人能夠快速開戶並進行交易。同時,為了滿足那些追求交易速度的投資人,兆豐證券還提供了便捷的篩選工具和下單介面,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掌握市場情況。這些努力不僅吸引了更多客戶關注兆豐權證,也為兆豐證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得先機。
林修銘表示,過去三年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去年受通膨升溫,美國聯準會升息等影響,導致股市波動加大。當行情波動大時,權證商品多空皆宜的靈活特性,適合投資人適度納入投資組合,因而推升權證成交值。
林修銘表示,第13屆權民搶百萬競賽自去年10月競賽開始連續五個月,參賽者能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十分不容易;同時也要感謝經濟日報舉辦活動,不遺餘力推廣,讓權證市場更為蓬勃發展。
第13屆「權民搶百萬」實體交易競賽自去年10月開賽以來,歷經各項國際利空、市場動盪,各參賽者仍使出渾身解數努力拚搏,排名屢有起伏,賽事精彩萬分。
在本屆權民搶百萬競賽中,元大證券獲得「權民推動王」獎項、中國信託證券為「權民旺市王」、台新證券為「權民人氣王」、永豐金證券為「權民交易王」。
此外,兆豐證券獲頒「權民績效王」獎項、統一證券為「權民造市王」、凱基證券為「權民財富王」、群益金鼎證券為「權民創富王」等,均在在凸顯出與經濟日報合作的八大券商,透過方方面面推動權證活動的付出與努力。
獲得冠軍的是永豐金敦北分公司參賽者,獲利金額為3,372萬餘元;第二名是群益金鼎證券敦南分公司的參賽者,獲利2,895萬餘元;第三則是凱基證券大直分公司的參賽者,獲利2,214萬餘元。
據統計,2022年世界主要證券市場權證成交值排名,台灣交易量達178億美元。
今年台股表現亮眼、交投熱絡,連帶推升權證交易動能,今年第1季權證交易金額達1,352億元,期間累積交易人數亦提升三成、至6萬餘人。權證投資門檻低,且具有以小搏大、風險有限的特性,讓小資族群能透過權證持續參與相關績優股票的投資。
兆豐證券順應行情,適時發行許多儲能、重電、AI等具備新題材的權證,使權證標的更加多元,滿足投資人的各種需求。
因應數位時代來臨,兆豐證券也持續優化各電子交易平台及數位服務管道,除推出便利的一站式開戶服務,讓投資人可以快速完成開戶進行交易外,也對追求交易速度的權證投資人提供便捷的篩選工具與下單介面,以利掌握行市場情,藉此吸引客戶長期關注兆豐權證。
隨著疫情逐漸緩解,兆豐證券的董事長陳佩君帶著對外拓展的決心,與資本市場業務的副總經理郝振邦一同前往泰國曼谷,尋訪當地的台商,並舉辦了一場關於企業全球化布局的研討會。這場研討會在當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烈迴響。
陳佩君在研討會上強調,台灣的資本市場擁有多樣化的籌資途徑,上市掛牌制度完善,交易流動性良好。這些優勢將成為企業面對未來挑戰時,最堅強的後盾,幫助企業持續成長和發展。
郝振邦解釋了兆豐證券親自前往泰國的原因,他提到,兆豐證券非常重視東協地區,尤其是泰國的客戶。隨著泰國政府積極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和東協經濟共同體,以及東部經濟走廊的發展,許多台商為了應對中美競爭的加劇,開始將供應鏈移至泰國。這些台商隨著營運規模的擴大,將需要資本市場多元化的籌資途徑。
對於台商來說,選擇一個合適的承銷商是成功上市關鍵的一環。承銷商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台商和投資人之間扮演著重要的溝通角色,需要有效地傳達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方向,確保企業的價值得到正確的反映。
陳佩君強調,兆豐證券的承銷業務始終秉持著共好的理念,致力于幫助企業創造永續發展的價值。過去一年,兆豐證券成功輔導了龍德造船、芯鼎科技、台灣精銳、明係和高階自行車等企業掛牌IPO,累積了豐富的承銷經驗,幫助這些企業成功取得資金,並帶動產業的快速發展。
台灣兆豐證券在疫情後勢逐漸穩定下,積極拓寬國際市場,由董事長陳佩君帶頭,與資本市場業務本部副總經理郝振邦,攜手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來到東協台商大本營泰國曼谷,展開了一系列的交流與研討活動。這次活動的重頭戲便是「企業全球化布局新紀元 前進台灣資本市場研討會」,吸引了眾多台商的熱烈參與。 陳佩君董事長在研討會上強調,台灣資本市場擁有多元化的籌資管道,上市掛牌制度健全,交易流動性佳,這些都是企業在面對未來挑戰時,不可或缺的強有力資金來源。她提到:「我們希望讓泰國的台商們更加了解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並提供他們一個持續茁壯、永續發展的舞台。」 郝振邦副總經理則表示,兆豐證券此行是因為重視東協乃至泰國的客戶。隨著泰國政府積極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和東協經濟共同體,以及東部經濟走廊的發展,許多台商將會移師泰國,營運規模擴大後,對資本市場多元化籌資管道的需求將隨之增加。 對於台商來說,選擇合適的承銷商是上市計畫成功的关键。兆豐證券在這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他們扮演著台灣證券交易所、台商及投資人之間的重要橋樑,協助企業充分表達競爭優勢,讓企業真實價值反映在市值上,創造三贏局面。 陳佩君指出,共好的理念是兆豐證券承銷業務穩定發展的關鍵。過去一年,兆豐證券成功輔導了龍德造船、芯鼎科技、台灣精銳、明係與廣閎科等企業掛牌IPO,累積了豐富的承銷專業及輔導送件經驗,為許多企業帶來了快速成長的機會。
兆豐證券此行就是為了讓泰國台商更加了解國內資本市場的優勢,董事長陳佩君在研討會上致詞表示:「在台灣,擁有多元的籌資管道,上市掛牌制度健全,而且交易流動性佳。這些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將是企業面對未來成長的挑戰時,最強而有力的資金來源,支持企業持續茁壯,永續發展。」
兆豐證券副總經理郝振邦談及兆豐證券決定親至泰國拜訪台商的考量,表示「兆豐證券重視東協乃至泰國客戶,泰國政府持續推動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及東協經濟共同體而快速成長,積極推動東部經濟走廊作為泰國最大的工業、製造業聚集地,加以近年來中美的競爭加劇,原有供應鏈的裂解及重組,可以預見許多移至泰國的台商將隨營運規模擴大而需要資本市場多元化籌資管道的支援。」
對於台商而言,如確定未來上市計畫,選擇合適的承銷商成為掛牌成功的關鍵之一。承銷商扮演著臺灣證券交易所、台商及投資人間協調溝通的重要角色,需要以邏輯性的方式向各方充分表達企業的競爭優勢、核心價值、未來在產品技術的布局及發展方向,幫助客戶的真實價值反映在市值上,創造企業、主管機關與資本市場投資人三贏。陳佩君表示,共好的理念是兆豐證券承銷業務行穩致遠的關鍵,協助企業創造永續發展的價值。
兆豐證券在承銷業務已樹立優質口碑,過去推動包含百和-KY、永新-KY在內近15家海外台商回台上市,最近一年成功輔導熱門的軍工股龍德造船、IC設計芯鼎科技、工業減速機台灣精銳、高階自行車明係與工業半導體元件廣閎科等企業掛牌IPO,累積豐富的承銷專業及輔導送件經驗,協助許多企業成功取得資金並投入產業帶動企業快速成長。
兆豐證券此行就是為讓泰國台商更加了解國內資本市場的優勢,陳 佩君在研討會上致詞表示,台灣擁有多元的籌資管道,上市掛牌制度 健全,且交易流動性佳。這些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將是企業面對未 來成長的挑戰時,最強而有力的資金來源,支持企業持續茁壯,永續 發展。
談及兆豐證券決定親至泰國拜訪台商的考量,郝振邦表示,兆豐證 券重視東協乃至泰國客戶,泰國政府持續推動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及東協經濟共同體而快速成長,積極推動東部經濟走廊作為泰國最大 的工業、製造業聚集地,加以近年來中美的競爭加劇,原有供應鏈的 裂解及重組,可以預見許多移至泰國的台商將隨營運規模擴大而需要 資本市場多元化籌資管道的支援。
對於台商而言,如確定未來上市計畫,選擇合適的承銷商成為掛牌 成功的關鍵之一。承銷商扮演著臺灣證券交易所、台商及投資人間協 調溝通的重要角色,需要以邏輯性的方式向各方充分表達企業的競爭 優勢、核心價值、未來在產品技術的布局及發展方向,幫助客戶的真 實價值反映在市值上,創造企業、主管機關與資本市場投資人三贏。
陳佩君認為,共好的理念是兆豐證券承銷業務行穩致遠的關鍵,協 助企業創造永續發展的價值。
兆豐證券在承銷業務已樹立優質口碑,過去推動包含百和-KY、永 新-KY在內近15家海外台商回台上市,最近一年成功輔導熱門的軍工 股龍德造船、IC設計芯鼎科技、工業減速機台灣精銳、高階自行車明 係與工業半導體元件廣閎科等企業掛牌IPO,累積豐富的承銷專業及 輔導送件經驗,協助許多企業成功取得資金並投入產業帶動企業快速 成長。
兆豐證券、兆豐期貨在地球日這個重要的節日前夕,特別響應了天下雜誌與水系公民企業共同發起的「《淡水河公約》世界地球日─ 為大河發聲」行動。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更多的人關注水域環境的保護,一起努力讓河川健康,減少塑膠污染,並推廣環境教育。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兆豐證券和兆豐期貨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推出了淡水河復育的5項行動計畫。這些計畫包括減塑生活、減少瓶裝水使用、綠色採購、作業流程及產品服務e化,以及持續落實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他們鼓勵員工自備餐具杯具,減少一次性食器的使用,並採用具環保標章的產品,從生活中做起,保護水資源。
兆豐證券和兆豐期貨並不僅止於內部行動,他們還積極參與淨灘活動,並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前夕,邀請了所有民眾一起關注河川汙染、水資源及保護環境等議題。他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我們和下一代都能夠享有乾淨的用水和永續生態。
4月22日,兆豐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在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和基隆市八斗子附近的海岸舉辦了淨灘活動,並邀請了集團子公司共同參與。兆豐證券在資訊本部副總趙錫瑞和兆豐期貨總經理凌墉宏的帶領下,員工們熱情參與,希望透過實際行動宣導珍惜海洋生態、保護水資源,並實現環境保護落實ESG。
兆豐證券和兆豐期貨透過這些行動,不僅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也希望能夠透過企業的影響力,發揮正向及擴散善循環的力量,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
兆豐證券、兆豐期貨在世界地球日這個重要的節日前夕,特別加入了「CSR@天下」與水系公民企業共同發起的「《淡水河公約》世界地球日-為大河發聲」行動,展現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這兩家台灣金融龍頭企業,不僅關心自身的營運,更積極參與社會責任,希望引起更多民眾對水域環境保護的關注。 活動中,兆豐證券與兆豐期貨提出了淡水河復育的五項行動計畫,從減塑生活、瓶裝水減量使用、綠色採購、作業流程e化到垃圾分類回收,每一項都是環保實踐的具體體現。這些行動計畫的推出,旨在為淡水河內的生物提供更好的棲息環境,並減少河川污染。 兆豐證券、兆豐期貨的這些努力,不僅限於內部推行,他們還每年積極參與淨灘活動,今年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更特別邀請了所有民眾一起關注河川汙染、水資源保護等議題。這種社會參與的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企業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 此外,兆豐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也在4月22日舉辦淨灘活動,並邀請集團子公司共同參與。在資訊本部副總趙錫瑞及兆豐期貨總經理凌墉宏的帶領下,同仁們熱情參與,展現了對海洋生態、水資源保護的熱情。 兆豐證券、兆豐期貨透過這些環保行動,不僅是為了響應《淡水河公約》,更是希望透過企業的力量,發揮正向影響,讓社會形成一個善循環的環境。這種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無疑是對台灣社會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貢獻。
為了讓淡水河更健康、更清淨,提供河川內生物更好的棲所,因此在世界地球日的前夕,兆豐證券、兆豐期貨響應《淡水河公約》共同推動淡水河復育五項行動計畫:
(1)推動減塑生活,鼓勵同仁自備餐具杯具,積極減少一次性食器,讓「可重複使用」取代「一次即丟」。
(2)推動瓶裝水減量使用,自備環保容器裝水,落實減塑目標。
(3)推動綠色採購,採用具環保標章廠商產品,使用環保標章洗手乳及洗碗精,易於生物分解以保護水資源。
(4)推動作業流程及產品服務e化,節省紙張使用。
(5)持續落實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妥善處理廢棄物。
藉由推動以上計畫,我們希望盡水系公民企業的力量,協助減少淡水河的塑膠垃圾、家庭汙水、工業廢水、河川垃圾山三大汙染源,讓淡水河回復過去的純淨。
兆豐證券、兆豐期貨在響應《淡水河公約》的同時,每年也積極參與淨灘活動,今年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更邀請所有民眾一同關心河川汙染、水資源及保護環境等議題,一起守護這塊美麗的土地,讓我們及下一代能夠享有乾淨的用水及永續生態。
兆豐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於4月22日在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基隆市八斗子附近海岸舉辦淨灘活動,並邀請集團子公司共襄盛舉,此次兆豐證券在資訊本部副總趙錫瑞及兆豐期貨總經理凌墉宏帶領下同仁們熱情參與本次活動,希望藉由實際行動宣導珍惜海洋生態、保護水資源及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並實現環境保護落實ESG。
兆豐證券、兆豐期貨希冀無論是《淡水河公約》推動的各項計畫或公司陸續舉辦各類型的環境保育活動,期待透過企業的影響力,發揮正向及擴散善循環的力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為讓淡水河更健康、更清淨,提供河川內生物更好的棲所,在世界 地球日的前夕,兆豐證券、兆豐期貨響應《淡水河公約》共同推動淡 水河復育5項行動計畫,包含推動減塑生活,鼓勵同仁自備餐具杯具 ,積極減少一次性食器,讓「可重複使用」取代「一次即丟」;推動 瓶裝水減量使用,自備環保容器裝水,落實減塑目標;推動綠色採購 ,採用具環保標章廠商產品,使用環保標章洗手乳及洗碗精,易於生 物分解以保護水資源;推動作業流程及產品服務e化,節省紙張使用 ;持續落實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妥善處理廢棄物。
藉由推動以上計畫,我們希望盡水系公民企業的力量,協助減少淡 水河的塑膠垃圾、家庭污水、工業廢水、河川垃圾山三大污染源,讓 淡水河回復過去的純淨。兆豐證券、兆豐期貨響應《淡水河公約》, 每年也積極參與淨灘活動,今年世界地球日前夕,更邀請所有民眾一 同關心河川汙染、水資源及保護環境等議題,一起守護這塊美麗的土 地,讓我們及下一代能夠享有乾淨的用水及永續生態。
兆豐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於4月22日在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基隆 市八斗子附近海岸舉辦淨灘活動,並邀請集團子公司共襄盛舉,此次 兆豐證券在資訊本部副總趙錫瑞及兆豐期貨總經理凌墉宏帶領下,同 仁們熱情參與本次活動,希望藉由實際行動宣導珍惜海洋生態、保護 水資源及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並實現環境保護落實ESG。兆豐證 券、兆豐期貨希冀無論是《淡水河公約》推動的各項計畫或公司陸續 舉辦各類型的環境保育活動,期待透過企業的影響力,發揮正向及擴 散善循環的力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股在首季的行情可說是震盪中堅定,證券商業績也跟着水漲船高。這裡要來報導一下,我們的本土龍頭兆豐證券表現亮麗,帶領整體業界創下佳績。首季元大證券獲利30.39億元,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6005)等大老闆也都有過10億元的收穫。看起來,台股的強勁表現讓證券商的口袋都鼓起來了。 3月份的台股行情持續堅強,月K線三連陽,月指數上漲了364.27點,月漲幅達到2.35%。成交量也水漲船高,3月的月成交量達到5兆4,363億元,日均值有2,363.6億元,比2月份的日均值2,040.3億元多了15.8%。這樣的成交量,讓證券商的整體業績受益匪淺。 21家主要證券商都公布了3月和首季的業績,其中元大證3月的稅後純益比2月份多出2.77億元,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的3月獲利也都超過了2月份。3月獲利較佳的還有統一證、永豐金證、元富證、兆豐證、國泰證等,獲利介於1億多元。 累計首季的稅後純益,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金證分別名列前茅,其中元大證的獲利高達30.39億元。在每股稅後純益方面,致和證以1.583元的EPS稱霸,富邦證和凱基證分別以1.44元和1.01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其他證券商的EPS則多在0.5元到0.8元之間。
台股3月維持趨堅走勢,月K線連三紅,月指數上揚364.27點(月漲 幅2.35%),3月的月成交量為5兆4,363億元,日均值為2,363.6億元 ,也較2月的日均值2,040.3億元增加15.8%,證券商整體業績持續受 惠大盤價量齊揚行情。
21家主要證券商公布自結3月及首季業績,元大證3月稅後純益13. 03億元,優於2月的10.26億元;凱基證3月稅後純益6.43億元、富邦 證3月稅後純益5.4億元、群益證3月稅後純益3.725億元,也分別優於 2月獲利5.72億元、5.3億元、3.411億元。
3月獲利較佳依序還有:統一證(3.054億元)、永豐金證(2.80億 元)、元富證(2.30億元)、兆豐證(2.08億元)、國泰證(1.9億 元)、福邦證(1.307億元)、玉山證(1.30億元);另華南永昌證 、國票證、第一金證、台新證、康和證等單月獲利介於0.5億元到1億 元之間。至於美好證也擺脫1、2月連續虧損,3月轉獲利0.043億元。
累計首季稅後純益方面,前五大依序是:元大證(30.39億元)、 凱基證(18.92億元)、富邦證(15.3億元)、群益證(11.059億元 )、永豐金證(8.03億元),元富證7.70億元排名第六。
首季稅後純益較高還有:國泰證(4.7億元)、兆豐證(4.65億元 )、台新證(4.3億元)、致和證(4.224億元)、康和證(4.201億 元)、第一金證(3.31億元)。另福邦證、玉山證、華南永昌證、國 票證首季獲利高於2億元,各為2.906億元、2.85億元、2.20億元、2 .15億元。至於每股稅後純益方面,致和證股本較小優勢,首季EPS達 1.583元,暫居證券商EPS首位,富邦證1.44元排第二,凱基證1.01元 為第三名;其餘EPS較高依序為:福邦證(0.73元)、康和證及玉山 證(均為0.71元)、台新證(0.62元)、國泰證(0.61元)、第一金 證(0.54元)、群益證(0.51元)、永豐金證(0.50元)、元富證( 0.48元)。
分析券商2月獲利成長,原因之一是2月大盤總成交值約4.081兆元,較元月大增六成三,帶動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1月增加;原因之二是自營部門出售證券利益較多,促使自營業務淨利較元月增加11.08億元、成長約66.1%;原因之三是2月承銷部門出售證券利益及證券評價利益較多,承銷業務淨利月成長3.98億元、約119.8%。全體證券商2月稅後淨利57.53億元,較上月成長13.55億元。
累計1、2月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衰退而較去年同期減少27.3%,承銷業務淨利則較去年同期衰退2.47億元、18.8%,所幸自營證券評價利益及出售證券利益較多,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增61.71億元。
展望今年,券商普遍對銷業務趨於樂觀。公股券商表示,今年承銷送件有望倍增,兆豐證券今年初已輔導龍德造船(6753)掛牌上市,今年將挑戰承銷送件五家目標,支持國家政策的軍工產業有望成為亮點;第一金證券今年送件目標四家、產業涵蓋矽智財(IP)等科技股、集團企業股,首家可望為IP股芯測。華南永昌證券也將送件鑽石生技。
王子製藥將於29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原料藥製造、保健食品代工、加工、研發及自有品牌之銷售。保健食品主要營運項目為客製化代工,提供從產品配方設計、研發到各式劑型的生產、包裝等一系列整合式服務;而原料藥係以化學合成方式生產,包含用於預防和治療因缺乏維他命B1而引起之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末梢神經炎、末梢神經麻痺等症狀的維他命B1衍生物、醫療處方用之袪痰藥、胃藥、以及外用消炎藥等。輔導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券、富邦證券,興櫃認購價為30元。
中台將於30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廢照明光源及廢印刷電路板回收處理之業務,並於2019年建造以焚化為主之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已於2022年第2季正式商轉營運後,專門處理危害類之事業廢棄物之焚化業務,主要服務對象為國內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化工產業及相關事業單位所產生之廢棄物,進行資源及能源化處理,達到原料化、材料化及能源化之處理目標。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元大、合作金庫、群益金鼎證券,興櫃認購價為85元。
創控將於30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 AMC(氣態分子汙染物)監測技術之研究、 開發,提供獨家設備、專利耗材生產銷售、結合線上即時監控、監測數據分析及應用系統整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是臺灣第一家自主研發及生產精密分析化學儀器的在地製造商,客戶遍布全球,在半導體、鋼鐵、塑膠、石化及公共環境等領域皆有卓越成效。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國泰、群益金鼎、元大,以及兆豐證券,興櫃認購價為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