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嘉實業(未)公司新聞
友嘉實業在工業4.0的浪潮中,不僅勇於進取,更以創新為導向,成功導入並進階智慧生產系統。2011年,友嘉正式引入FNPS生產系統,2018年更進一步發展出FIPS友嘉智慧精實生產系統。今年,因應疫情影響,友嘉首次以內部發表會的形式,展現FIPS在物聯網IoT與資訊結合應用上的重要成果。
總經理李進成分享,FIPS的推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前三年是打基礎的時期,公司員工透過小改善、OPL等手法,建立新的生產模式。2015年,友嘉開始利用生產節拍、產線優化布置等,實現生產同步化,縮短製造時間。2016年,公司將過去未涵蓋的作業模式e化,發展供應商平台、雲端查詢系統等,有效串聯上下游資訊。
與此同時,友嘉積極與物聯網結合,發展相關程式應用,進行大數據收集。2020年,利用這些數據進行程式改版與優化,提升使用者體驗。李進成強調,這一切的成功,離不開朱志洋總裁對精實生產的堅持,以及李進成本人全程參與的重視。
友嘉已自主開發工業4.0與智慧化工廠推動所需的軟體,並將人工作業的信息連結轉為系統自動發送,提供各作業流程即時資訊。未來,友嘉將持續優化平台系統,結合集團技術,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友嘉公司總經理李進成表示,FIPS前三年為蹲馬步打基礎時期,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先讓公司員工瞭解改善手法(如小改善、OPL等),並應用手法來建立新的生產模式;2015年開始利用生產節拍、產線優化布置等,結合看板管理、物流系統規劃等,來達到生產同步化,縮短L/T(LeadTime);2016年將過去系統未涵蓋的作業模式,改以e化方式推動將資訊及管理作結合,並發展創立供應商平台、雲端查詢系統、智能化系統及數字化系統,有效串聯上下游資訊,可說是友嘉邁向智慧化工廠相當重要的一步。2018年開始與物聯網結合,發展出其相關程式應用,做大數據的收集,到了2020年,利用大數據的收集資訊,作程式的改版與優化,減少使用者操作上的不便性。
友嘉對FIPS的順利推動,源自於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對於精實生產的堅持,以及李進成全程參與的重視,從前端業務到生產,及終端的售服服務部分,每個階段均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如何做好管理,讓各單位在溝通上打破三現(現地、現物、現象)並攜手合作,將所遇問題提出與各單位討論是很重要的,精實生產模式即可用最短時間將三現做詮釋,透過資訊的及時化、透通化讓各單位間可相互合作,減少資訊上的傳輸與錯誤。
友嘉現已自行開發工業4.0與智慧化工廠推動上所需各項軟體,並以FIPS蹲馬步打基礎的基本功,將以往人工作業才能達到的資訊連結,改以系統自動發送模式,藉由系統取得的相關大數據,透過e化結合將實際需求內容轉以聯網方式,提供各作業流程所需的即時資訊。
而在工業4.0與智慧化工廠推動上,及時化、透通化及資訊串聯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未來友嘉將持續發展及優化各項平台系統及結合集團能量技術,期許能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給客戶。
國內工具機業近期遭遇貿易戰、台幣升值及疫情等多重打擊,但卻意外帶來政府關注。根據最新消息,政府計劃在10月底前,挪用超過20億元經費,讓技職或大專院校購買2000台工具機,以緩解業者的燃眉之急。雖然部分業者對於未來持續看衰,但不少業界領袖如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及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等人都對工具機業的未來抱持信心。
柯拔希理事長指出,台灣工具機產業早已被銀行列為優先觀察名單,若業界持續陷入困境,銀行可能會對工具機業者進行資金壓縮,進而影響整體機械業。但他強調,台灣機械業基礎深厚,即使部分廠商目前沒有接到訂單,也不會造成企業的嚴重損害,預計不會有大量廠商倒閉。
朱志洋總裁及楊德華董事長也對明年工具機業可能倒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預測表示不認同。朱志洋總裁強調,台灣工具機廠商的實力及應付能力都很強,相信大多數廠商都能度過難關,即使有少數企業倒閉,也是個別案例。
另一方面,工具機公會名譽理事長卓永財及現任理事長許文憲等人為了拯救工具機業,選擇向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官員反映現況。他們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工具機業的接單及出貨都受到限制,情況危急。在8月底、9月初,他們成功爭取到政府同意,從經濟部、教育部等部會產學合作經費中挪用超過20億元,用於技職學校或大專院校添購新設備,幫助工具機業度過難關。
卓永財總裁強調,銀行會根據業者的出貨及押匯狀況進行追蹤,業者的狀況無從隱匿。他呼籲政府積極介入,以避免明年中台灣工具機業倒閉三分之一。許文憲董事長則預測,第三、四季工具機產業景氣難以回溫,若冬天疫情再次爆發,明年第一、二季的景氣也不會有所改善。他建議工具機業者在這段時間應該進行體質調整,並積極投入研發及人才培养,以確保未來的競爭力。
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顧及台灣工具機產業早在去年就被銀行列為優先觀察名單,擔憂工具機業持續喊慘,銀行會對工具機業者抽銀根,機械業也連帶遭池魚之殃。柯拔希指出,台灣機械業家底很厚,即使部分廠商眼前未接獲訂單,也不至於傷到企業筋骨,不會有倒閉潮。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也挺柯拔希,對於明年中工具機業可能倒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說法,相當不以為。朱志洋指出,台灣工具機廠的體質、實力及應付能力都很強,應該都可挺過來,即使有企業倒閉,也只是少數。
然而,身為工具機公會名譽理事長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現任理事長的哈伯精密董事長許文憲等人,為搶救工具機業,選擇誠實告知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官員,工具機業目前接單及出貨都因疫情而受阻,情況危急,8月底、9月初,換得政府同意從經濟部、教育部等部會產學合作經費,挪支20多億元,為技職學校或大專院校添購新設備,幫工具機業度過眼前沒有訂單的難關。
銀行員出身的卓永財表示,銀行會根據業者出貨及押匯狀況做追蹤,業者根本無從隱匿,業者即使不說,授信銀行還是可能抽銀根。他指出,政府若不出手相救,明年中,台灣工具機業可能倒三分之一,讓政府知道事態嚴重性,才能搶救台灣工具機業。
許文憲表示,目前看來,第三、四季台灣工具機產業都不可能好轉,冬天疫情如果捲土重來,明年第一、二季景氣未必會好轉,今年工具機出口鐵定衰退。工具機業者要趁此調整體質,依舊拚價格,依賴大陸單一市場,不投入研發及培育人才,財務也不夠健全的廠商倒閉,也不覺得驚訝。
友嘉集團的朱志洋總裁在近期接任了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理事長的職位,展現了企業家不凡的影響力。朱總裁表示,儘管全球工具機業界今年面臨不少挑戰,但台灣的工具機產業仍堅強地挺過了困難時期。他預計,友嘉集團未來將在台灣、越南和土耳其等地擴大生產,並計劃將台灣與海外的工具機事業進行整合,分別成立控股公司,預計在2024年實現台灣及海外掛牌上市。
朱志洋總裁在接任協會理事長時,由閣揆蘇貞昌監交,他對未來兩年的目標是將會員數從現有的200人增加到300人,並計劃對台灣上市上櫃的1,700家企業進行傑出企業家選拔,以及舉辦多場專題論壇和研討會。
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朱總裁認為明年工具機產業的成長機會不會太明顯,但台灣工具機市場在今年表現出平穩的狀態。他指出,台灣工具機業者在過去兩年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展現了韌性和實力,目前沒有聽到廠商倒閉或財務困難的消息。
友嘉集團在明年將加大在台灣中科區的投資,計劃設廠生產多種工具機,並投入至少15億元於廠房、設備和營運資金。此外,朱志洋總裁也透露,友嘉集團將在越南和土耳其設立新廠,以滿足當地市場和歐洲的出口需求。同時,集團也在進行海外工具機廠的整併計劃,預計在台灣和香港以外的地區進行上市。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第三屆副理事長,分別是大聯大投資控股董事長黃偉祥、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佳世達科技董事長陳其宏;常務監事是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珍。
朱志洋表示,他上任後的重點工作,首先要在二年內將會員數衝到300家;每年並依不同主題,針對1,700家上市櫃企業,選拔傑出企業家獎。以今年為例,就將選拔「因應疫情挑戰表現傑出企業家獎」,明年為「傑出二代CEO獎」。
其次,針對近年來女力意識逐漸崛起,在職場上女性企業家的參與程度逐漸提高,且紛紛在不同領域中嶄露頭角,協會也將舉辦「女力論壇」,從多方面探討女性的領導特質及分享成功經驗。
占台灣上市櫃公司產值近七成的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理事長換人做,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擔任友佳-DR董事主席,14日在閣揆蘇貞昌監交下,從卸任理事長台達電子副總裁蔡榮騰手中接下協會理事長印信,目標是兩年內讓協會會員數從200人增加至300人,並針對台灣上市上櫃1,700家企業,選拔出傑出企業家獎,並每年依據不同主題,舉辦女力論壇,社團負責人研討會等。
朱志洋表示,疫情尚未和緩、貿易戰及科技摩擦未解,全球經濟並無成長機會,明年工具機產業明顯成長機會不高,今年台灣工具機市場只是平穩。
他說,早在去年初台灣工具機業經營就很辛苦,經歷兩年,業者展現韌性及實力,都挺得過去,目前沒聽到廠商倒閉或財務困難。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旗下友嘉明年會擴大在中科投資設廠,引進歐洲工具機品牌及關鍵零組件,準備生產加工中心、車床、磨床、五軸機及車銑複合機,連同廠房、設備及營運資金至少15億元。
此外,友嘉集團規劃明年在越南及土耳其兩地設新廠,印度擴廠,越南主要是看好韓國三星電子在越南設廠,明年設廠提供越南當地電子業設備需求;土耳其設廠主要供應當地市場,部分外銷歐洲。
朱志洋指出,集團正著手台灣及海外工具機事業分別設一家控股公司,規劃2024年分別在台灣、海外上市。台灣新成立的控股公司對友嘉、台灣麗偉、眾程、松穎及勝傑五家工具機廠進行整併,預計在台灣掛牌上市。海外新設控股公司將對德國、瑞士、法國、義大利、匈牙利、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及印度等工具機廠進行整併,會在香港以外上市。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與外貿協會攜手,將於3月中旬在南港展覽一、二館盛大舉辦2021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這場盛會預計從3月15日開始,持續六天,吸引了超過2,000家國內外廠商搶先報名,共計超過10,000個攤位需求,而主辦單位僅提供7,000個單位,讓參展熱潮一覽無遺。 根據機械公會的統計,上屆國內外參展廠商的報名率幾乎達到百分百,其中包括了來自日本的DMG-MORI、發那科、MAZAK,以及德國的西門子、海德漢等知名企業。在台灣方面,台中精機、友嘉集團、永進、東台集團、上銀集團、程泰集團、遠東機械、百德、協易機械、台灣麗馳、大立、哈伯及高明等超過2,000家工具機廠及零組件業者都積極報名參展。 為了吸引更多國內外買主參與,貿協與機械公會不斷展開各種行銷推廣活動。近期,在台中舉辦的金屬成型(雷射及沖床)專業技術研討會,就特別選定了雷射、板材與沖床金屬成型技術作為焦點,並邀請了台勵福、金豐機械、台灣創浦及瑛瑜四家公司的技術主管共襄盛舉。這場研討會不僅深入探討了金屬加工技術,還介紹了多款金屬成型工具機新產品,為明年三月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提前暖身。
機械公會表示,台灣疫情相對鄰近國家穩定,機械公會統計上屆國內外參展廠商,報名2021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幾乎是百分百。計有日本DMG-MORI、發那科、MAZAK、德國西門子、海德漢等,台灣則有台中精機、友嘉集團、永進、東台集團、上銀集團、程泰集團、遠東機械、百德、協易機械、台灣麗馳、大立、哈伯及高明等2,000家國內外工具機廠及零組件業者報名,使用攤位數10,000個,超過主辦單位可提供7,000個攤位,屆時可能需要抽籤。
貿協為吸引國內外買主與會,陸續展開國內外、線上線下行銷推廣活動。貿協及機械公會指出,26日在台中舉辦金屬成型(雷射及沖床)專業技術研討會,選定具有利基市場的雷射、板材與沖床金屬成型技術,邀請台勵福、金豐機械、台灣創浦及瑛瑜四家公司技術主管與會,就金屬加工技術中的雷射、板材及沖床進行深入探討,並介紹金屬成型工具機新產品,為明年三月登場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暖身。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2020年廠商會員數,由2019年的150人再增至 190位。該協會第二屆三位副理事長包括大聯大投資董事長黃偉祥、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及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朱志洋將出任第 三屆理事長,至於第三屆副理事長,包括大聯大投資董事長黃偉祥、 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及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2020年新會員廠商,包括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 其宏、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糸秀)珍、緯創集團副董事長黃柏漙、李 長榮化工副總裁楊賽芬、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香港東亞銀行台北 分行總經理溫珍菡、香港恒生銀行在台代表人辦事處首席代表王純如 、渣打銀行總經理林遠棟、新揚科技總經理吳介宏、三聯企業董事林 廷祥、磐儀科技董事長李明、國票金控董事陳淑娟、華南永昌證券董 事長李啟賢、第一金證券總經理陳香如及系統電子董事長李益仁等人 。
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對全球工具機產業帶來不小的影響。不過,在這樣的困境中,台灣工具機大廠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卻看到轉機,他於近期表示,將投資逾1億元新台幣,與貝恩諮詢合作,進行全球工具機事業的資源整合與轉型升級,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工具機集團。
朱志洋提到,友嘉集團今年工具機事業營收較去年衰退,但他認為這是危機轉機的時刻。過去十年間,朱志洋憑藉其「併購大王」的威望,不斷擴張海外市場,如今在全球11個國家或地區擁有50個生產基地,工具機品牌數量達37個,年營收高達500億元。
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朱志洋選擇與貝恩諮詢合作,進行全面的轉型升級。貝恩諮詢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將協助友嘉集團在技術、研發、生產製造、採購、銷售通路、行銷策略、供應鏈、品牌建立、售後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
朱志洋透露,貝恩諮詢將在10月提出三到六年的中長期全球升級計畫,預計在六到八年內,友嘉集團的營收將實現倍增,從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躍升為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
在朱志洋的帶領下,友嘉集團已經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之路,不僅在台灣本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更在全球市場上展現了強大的競爭力。如今,在疫情這樣的挑戰面前,友嘉集團選擇積極應對,進行自我革新,相信未來將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眼光遠大,為了讓公司更上一层樓,他決定超前部署,找來了全球知名的貝恩諮詢公司助一臂之力。朱總表示,貝恩諮詢將不僅在生產製造上給予友嘉集團專業建議,還將協助工具機事業整合全球採購、倉庫管理,從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朱總也透露,他將透過貝恩諮詢的幫助,在全球範圍內招募和培訓未來八到十年國際化經營所需的人才。貝恩諮詢,這家由比爾.貝恩創辦,與麥肯錫、波士頓諮詢並列的全球三大諮詢公司之一,將為友嘉集團帶來全方位的支援。貝恩諮詢的業務範圍廣泛,從戰略決策到供應鏈管理,再到組織變革,無不涉及,2019年全球營收超過45億美元,員工數量超過10,500人,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客戶。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朱志洋在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過後,短短十年, 先後併購德國、義大利、瑞士、日本及韓國等國工具機廠,在11個國 家或地區設有50個生產基地,目前工具機事業擁有37個品牌,年營收 約500億元。
與朱志洋情同兄弟的友嘉集團副總裁陳向榮2018年驟逝後,朱志洋 2019年底開始進行接班布局,兒子朱昱維接任台灣友嘉實業、大陸杭 州友嘉董事長,女兒朱姵穎除擔任友嘉董事外,今年也出任佳鎂科技 董事長,女婿黃威翌則擔任台灣麗偉董事長。
朱志洋昨日表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今年第三季工具機產業 景氣沒有好轉跡象,第四季受疫情影響程度慢慢緩和。友嘉集團在美 國市場上半年持平,大陸市場今年估衰退二成,歐洲市場年衰退至少 三成,今年友嘉集團全球工具機事業比去年衰退。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發展智慧製造,去年在IT及數位管理方面與 IBM合作,現在他要化危機為轉機,主動向國際知名管理諮詢公司貝 恩諮詢,貝恩將協助友嘉集團進行全球工具機事業資源整合、市場布 局、產品轉型升級、企業轉型、擴大及強化行銷網路。
貝恩諮詢客戶涵蓋德國BMW、BNEZ、VW及美國GM等國際汽車大廠, 以及美國波音及法國空中巴士兩大航太業巨擘,具有實戰經驗,並將 派員到台灣、大陸、美國、日本、韓國、義大利、德國、瑞士、匈牙 利、俄羅斯及法國等11國家或地區生產基地實地瞭解營運現況,未來 會從技術、研發、生產製造、採購、銷售通路、行銷策略、供應鏈、 品牌建立、售後服務及全球各行業代表性客戶等全方面著手,整個顧 問費超過新台幣1億元。
朱志洋表示,貝恩預計10月提出三∼六年中長期全球升級計畫,助 友嘉集團提升全球競爭力,六∼八年營收倍增,從全球第三大工具機 集團躍升為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
朱志洋表示,貝恩諮詢除了在生產製造方面,會協助友嘉集團工具 機事業整合及優化全球採購,倉庫及存貨管理,提升生產效率及產品 製造品質、縮短生產週期及降低生產成本。
在業務方面,將會建立網路數位行銷,並重新進行品牌整合,以及 建立售後服務能量及維修效率的提升。
朱志洋指出,貝恩同時將會協助友嘉集團在全球招募及推薦未來八 ∼十年全球國際化經營所需要的人才,除人力招募外,以及進行人才 培訓。
貝恩諮詢創辦人比爾.貝恩帶領的波士頓諮詢集團藍色團隊,197 3年另組貝恩諮詢,貝恩諮詢與麥肯錫、波士頓諮詢,目前並列為全 球諮詢管理公司三大巨頭。
貝恩諮詢業務領域涵蓋戰略決策、電子商務戰略、客戶關係、企業 成長、企業運作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組織與變革管理、兼併重組 。貝恩諮詢在美國上市,2019年全球年營收達45億美元以上,全球員 工約10,500人,客戶分布60多個國家。
【工業新聞】 歐美疫情解封後,卻又來一波重起,對台灣工具機業來說,這個第三季可真的是難關重重。許多廠商都表示,除了上銀等幾家少數廠商外,上百家工具機廠和零件業都決定要申請紓困3.0方案來獲得補助。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指出,上半年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年減8.4%,到了6月,疫情還沒有緩解,大家又擔心第二波疫情,所以企業採購設備的態度變得非常保守,從長單轉為短單,汽車工業不投資,機械業自然也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透露,第二季歐美訂單幾乎停擺,加上匯損的影響,許多廠商都是賺少賠多。第三季的訂單情況比第二季還要糟糕,8、9月之後可能根本無單可生產,「做三休四」成為了常態。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統計,除了上銀外,東台、程泰、亞崴、台中精機、遠東機械、台灣瀧澤、協易機械、大立、高明、全球傳動、友嘉集團、高鋒等上百家工具機業者都已申請紓困2.0補助,每家廠商在第二季領到的補助金額從數百萬到二千多萬元不等。 高鋒主管透露,原計劃對管理職主管減薪10%,但因政府實施紓困2.0方案,這項措施暫時放緩。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則表示,自去年11月起,他帶頭不支領薪資,並推動員工在職訓練,集團也將申請紓困3.0補助。 遠東機械總經理莊宇龍、大立總經理莊大立及台灣瀧澤總經理戴雲錦都指出,汽車和航太產業佔工具機訂單的七成左右,而歐美各汽車廠尚未恢復採購設備,第三季只有零星訂單,工廠稼動率大多降至四至七成不等。第四季的營運情況將視政府是否釋出百億元國產工具機採購商機而定。 莊宇龍表示,遠東機械工具機事業第三季訂單不足,工廠稼動率僅剩四成,雖然新接了印度及東歐汽車輪圈業的搪床及車床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但預計第四季才能出貨。 戴雲錦則提到,台灣瀧澤在疫情前每月為日本大股東瀧澤鐵工廠代工CNC裸機100台以上,但由於日本工具機業受疫情影響,代工台數已從100多台減少到20多台,第三季的接單情況也比第二季更差。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上半年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從前五個月年減8.4%擴大至9.6%,6月疫情未好轉,因憂慮爆發第二波疫情,企業採購設備轉趨觀望,從長單轉為一∼二個月短單。汽車工業不投資,機械業也深受其害。
業者指出,第二季歐美訂單幾乎停擺,匯損又侵蝕獲利,賺少賠多,第三季工具機廠接單比第二季更差,8、9月之後可能無單可生產,「做三休四」成為常態。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統計,除上銀外,東台、程泰、亞崴、台中精機、遠東機械、台灣瀧澤及協易機械、大立、高明及全球傳動、友嘉集團、高鋒等上百家工具機業者申請紓困2.0補助,每家廠商第二季多則領二千多萬元,少則領數百萬元。高鋒主管透露,原打算對管理職主管減薪10%,政府實施紓困2.0方案,才暫緩執行。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去年11月起帶頭不支領程泰、亞崴及益全三家工具機廠董事長薪資,公司內部推動員工在職訓練,集團會申請紓困3.0補助,不無小補。
遠東機械總經理莊宇龍、大立總經理莊大立及台灣瀧澤總經理戴雲錦指出,汽車及航太產業占工具機訂單約七成,歐美各汽車廠尚未恢復採購設備,第三季只有零星訂單,工廠稼動率泰半降至四至七成不等,第四季營運是否好轉,視政府是否釋出百億元國產工具機採購商機。
莊宇龍表示,遠東機械工具機事業第三季訂單不足,工廠稼動率剩四成,新接印度及東歐汽車輪圈業採購搪床及車床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備料需要時間,預計第四季出貨。
戴雲錦指出,台灣瀧澤在疫情前,每月幫日本大股東瀧澤鐵工廠代工CNC裸機100台以上,日本工具機業受疫情影響頗大,代工台數遽減至20多台,第三季接單比第二季更差。
智慧製造風潮席卷全球,台灣友嘉集團早已鋼鐵般堅定地走在這條道路上。自2015年起,友嘉集團便開始深耕智慧製造領域,不僅集結了全球37個工具機品牌,還與17家合資公司及多個事業群攜手,從智慧工具機開始,一路發展到智慧製造、智慧工廠與管理,最終結合5G技術,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讓顧客享受前所未有的數位服務體驗。 這家以併購聞名的企業,在2015年併購德國MAG後,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整廠整線工具機集團,並榮獲德國工業4.0創始會員資格。友嘉集團與全球知名策略夥伴如微软、發那科、西門子與庫卡等合作無間,將德國工業4.0的先進技術與旗下高端工具機相結合,為台灣智慧製造注入新鮮血液,並有望將台灣打造為全球智慧機械之都。 多年來,友嘉集團不斷投入資源於研發,將傳統工具機升級為智慧機械。根據不同產業特性與客戶需求,在工具機關鍵零件加入感應器,能夠即時收集震動值、溫度值、壓力值等資訊。目前,已成功開發切削顫震技術、熱溫差補償技術、防碰撞等應用功能。 在5G智慧工廠應用方面,友嘉集團與台灣凌華科技、資策會與台灣大學共同參與「台歐雙邊合作C ear 5G」計畫,與歐洲5個國家7個單位攜手合作。在台灣新竹湖口工業區內,以友嘉集團岩田友嘉工廠為試驗場域,建置5G無線網路服廠,有效解決傳統工廠網路建置難題,提升自動化產線效益。 聯繫電話:(04)2359-4075。
以併購聞名全球的友嘉集團,在2015年併購德國MAG後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整廠整線工具機集團,並成為德國工業 4.0創始會員之一。在推動智慧製造之際,友嘉集團與全球策略夥伴 (如微軟、發那科、西門子與庫卡等多家知名夥伴)共同合作,並結合德國工業4.0 先進技術與集團旗下37個工具機品牌的高端工具機,可望為台灣智慧製造注入新血、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智慧機械之都。
經過多年來不斷的資源投入與研發,友嘉集團成功將傳統工具機轉型升級為智慧機械,依據不同產業屬性與客戶需求等,在工具機內部關鍵零件加入感應器,可採集顧客所需要的即時訊息,包括有震動值、溫度值、壓力值等,現階段更已完成有切削顫震技術、熱溫差補償技術、防碰撞等應用功能。
友嘉集團在5G智慧工廠應用上,透過國家隊報名方式,攜手台灣的凌華科技、資策會與台灣大學,共同參與「台歐雙邊合作C ear 5G」計畫,與歐洲5個國家7個單位共同合作。目前在台灣新竹湖口工業區內,以友嘉集團岩田友嘉工廠為試驗場域,建置5G無線網路服務工廠,可同時解決傳統工廠不易建置有線與無線網路所造成的生產資訊蒐集難點,以及自動化產線效益不佳等痛點。
友嘉集團電話(04)2359-4075。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在7月16日盛大舉辦了「工具機口罩國家隊感恩會」,為了感謝在台灣疫情緩解期間,勇敢奮戰在口罩生產前線的英雄們。這場感恩會在台中一間五星級飯店舉行,讓這群默默奉獻的工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肯定。 記得那個口罩短缺的時刻嗎?當時,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的會員們,在公會的號召下,立刻組成了快速反應團隊。他們利用工具機業的專業技術,迅速擴充口罩設備產能,共完成了92條產線的製造。原本預計超過半年的工期,在這群英雄的努力下,竟然縮短到了40天,實現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這支「工具機口罩國家隊」的成員來自29家企業,其中包括哈伯精密、台灣瀧澤、東台精機、東捷科技、靄崴科技、永進機械等知名廠商,甚至還有友嘉實業這樣的重量級企業。他們不分日夜,為了順利交機,齐心協力,確保了口罩設備的生產,為了穩定民心,默默付出。 這支團隊的奉獻並沒有白費,政府將他們稱為「工具機口罩國家隊」,並在媒體曝光後,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感謝函。這些鼓勵與感謝,成為他們完成任務的最強動力。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在國內疫情穩定和經濟振興的關鍵時刻,他特別邀請府院高層、經濟部及工業局長官一同出席感恩會,頒發證書,以表達對這群英雄的感謝與榮耀。
在2月初全國因恐口罩數量欠缺之際,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會員在公會號召下自動自發組成快速反應團隊,以工具機業的專業製造技術,支援政府擴充口罩設備產能92條產線,將原本超過半年的工期縮短為40天,提前交機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在支援期間,29家工具機國家隊的前線作戰英雄,為了確保順利交機,日夜趕進度,卻甘之如飴,同心協力,不分彼此,就是為了早日完成口罩設備產線,以達到安定民心。
工具機口罩國家隊廠商成員包括哈伯精密、台灣瀧澤、東台精機、東捷科技、靄崴科技、永進機械、亞崴機電、程泰機械、上銀科技、大銀微系統、台灣引興、普森精密主軸、協易機械、三鋒機器、東培工業、慶鴻機電、盈錫精密、高明精機、友嘉實業、台灣麗偉、德大機械、鍵和機械、新穎機械、高鋒工業、嵩富機械廠、凱柏精密機械、吉輔企業、崴立機電、大立機器等29家企業。
政府給予這團隊「工具機口罩國家隊」之榮耀,在媒體曝光後社會各界感謝函紛紛寄達公會及各家公司,字裡行間的鼓勵及感謝,也是團隊能超前完成作業最大的動力來源。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在國內疫情穩定控制與經濟振興之際,為向全體「工具機口罩國家隊」英雄表達感謝,特別親邀府院高層、經濟部及工業局長官一同頒發見證,希望能讓每位支援的前線英雄感受到滿滿的感謝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