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塑生醫(未)公司新聞
此外,台塑生醫發展的微藻技術,利用發酵技術產出藻油及保健品,其中針對藻油將在明年通過認證,之後建立商業化產線,初步年產4萬噸,目標2027年打進永續航空燃油市場。
台塑生醫昨日在亞洲生技大展召開記者會,說明今年在精準檢測、精準修護、精準治療三大面向進展。劉慧啟表示,台塑生醫在董事長王瑞瑜帶領下,發展重心已由原本的健康生活轉向生技領域,鎖定醫材、醫療、醫藥。
劉慧啟表示,長春藤發展的免疫細胞療法,其中含有T細胞、NK細胞、NKT細胞及Gamma Delta-T細胞,四種組成花了20年時間開發完成,目前針對肝癌一期臨床已經完成,非小細胞肺癌二期臨床也已收案完成,長春藤目標明年底完成GMP生產認證後,將依「再生醫療法」申請取得暫時許可。
長春藤生命科學總經理張承能表示, 長春藤在ExoLife人體外泌體研究也有進展,目前細胞與動物實驗證實其神經保護與修復效果,用於預防與延緩帕金森氏症病程。
劉慧啟表示,本次參展以「生技領航、永續健康」為展出主軸,完 整展現預防到治療全方位創新成果,聚焦精準檢測、精準修護、精準 治療,結合核心研發與臨床應用,展出五大亮點技術。
精準檢測方面,台塑生醫除流感A/B+新冠二合一快篩,前年起外 銷日本,每年銷售超250萬劑,台灣也在今年7月取得醫療院所二合一 許可證。另外今年投資矽基分子電測公司,著手開發Bio-FET生物晶 片平台,希望結合半導體與生醫技術,實現多項疾病早期快篩。
屬精準修復的外泌體技術,由長春藤主攻,目前已在臨床前動物實 驗發現對巴金森氏症具明顯預防與治療效果,而IKC免疫細胞療法完 成肺癌二期臨床試驗,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5.6個月,配合GM P廠年底認證,明年將提臨時藥證申請。
台塑生醫是在2022年以7.55億元取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51.2%股 權。長春藤總經理張承能表示,癌症治療的觀念正在改變,過去是要 把癌細胞消滅;新的免疫細胞療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在 體外培養和活化,再輸回患者體內以增強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
張承能表示,未來長春藤將聚焦於拓展特管辦法核可應用範圍,推 進神經退化性疾病與癌症治療臨床試驗,強化國際發表與合作,提升 國際能見度。
台塑生醫與普生科技近期在生技領域展現驚人進展,雙方共同布局新利基應用,積極拓展精準治療、Bio-FET生物晶片等新商機。台塑生醫的ExoLife外泌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細胞與動物實驗證實,外泌體具有神經保護與修復功能,對於延緩帕金森氏症進程具有顯著效果。同時,台塑生醫也發展了精準檢測技術,包括Bio-FET生物晶片和快篩試劑,以及高靈敏度的Bio-FET次世代晶片平台,為多項疾病的早期快篩帶來新紀元。
普生科技則將在亞洲生技大展上展出其CellBio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產品及儀器a2000 CTC system,這項技術展現了癌症早期檢測與監控的尖端能力。此外,普生科技還將分享其旗下高靈敏度與精確度的檢測技術CLIA(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及其試劑,這些技術適用於多種臨床檢測需求。
普生科技還推出AIO M160全自動基因核酸檢測分析系統,該系統整合了DNA/RNA萃取、擴增與數據分析流程,為臨床提供高效且一致的檢測解決方案,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專業體外診斷裝置和試劑。
在亞洲生技大展中,台塑生醫規劃了五大亮點專區,涵蓋精準檢測、精準修護、精準治療等領域。其中,精準修護領域鎖定外泌體和三重喚黑因子,既有的二合一快篩試劑能夠一次檢測流感A/B型及新冠病毒,助力專業臨床防疫與診斷效率。而MelanBloom三重喚黑因子則能啟動黑色素細胞生成、移轉與定位三重機制,突破傳統白髮護理,恢復青春髮色。
普生將在亞洲生技大展展出CellBio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產品及儀器 a2000 CTC system,展現癌症早期檢測與監控的尖端技術,也將分享 旗下擁有高靈敏度與精確度的檢測技術CLIA(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器及其試劑,適用於多種臨床檢測需求。
普生表示,AIO M160全自動基因核酸檢測分析系統,整合DNA/RN A萃取、擴增與數據分析流程,為臨床提供更高效率與一致性的檢測 解決方案,具高度競爭力專業體外診斷裝置和試劑。
台塑生醫在今年亞洲生技大展規劃五大亮點專區,涵蓋精準檢測、 精準修護、精準治療等。台塑生醫指出,精準修護鎖定外泌體、三重 喚黑因子;既有的二合一快篩試劑可一次檢測流感A/B型、新冠病毒 ,助力專業臨床防疫與診斷效率;MelanBloom三重喚黑因子:啟動黑 色素細胞生成、移轉與定位三重機制,突破傳統白髮護理,恢復青春 髮色。
台塑集團近來在產品和事業轉型升級上再傳佳音,與上下游供應鏈結盟,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拓展新應用領域,成功打開航太、電子、AI伺服器電池、醫療生技等新商機。
根據統計,台塑集團去年全企業提報的轉型案件共計106案,預估投資金額約達新台幣1,460億元。預計到2030年,這些轉型措施將為台塑帶來年營收1,941億元,並創造年獲利281億元。
在這些轉型中,台塑透過「乾噴溼紡」技術開發的高階碳纖,已應用於高壓氣瓶、航太及離岸風電葉片,並進入太空產業供應鏈,成為火箭與衛星離子推進器的核心材料。同時,台塑擁有的高吸水樹脂(SAP)也成功進入全球紙尿褲龍頭品牌「幫寶適」的供應鏈,並取得美國FDA認證,拓展至食品液體吸收墊領域,有助提升毛利率。
南亞積極開發電子級氣體和電子級濕式化學品,並自主開發10奈米DDR5產品順利量產,開發矽穿孔(TSV)製程技術,以滿足伺服器、AI邊緣運算等市場對高容量DRAM模組的需求,深化電子材料產業的布局。
台化則成功研發輕量化阻燃聚碳酸酯(PC)複合材料,應用於AI伺服器電池備援系統(BBU),目標是佔據全球市場30%的份額。
南亞將原有的111台膠布機台整併為46台,透過提高單機稼動率,每年可額外創造4.2億元效益,並拓展產品應用至新能源車、醫療及半導體等高附加價值領域。
台塑全企業積極發展醫療級材料,推動多項創新醫材技術,包括南亞的減白過濾血袋、細胞培養袋、真空採血管、抗沾黏膜等醫療產品。台塑則運用雙離子高分子技術開發全球首創的無痛導尿管,並將PVC、PP(聚丙烯)運用於冷卻水塔的散熱材,減少微生物孳生,以及開發太陽能自潔塗佈液,促進環保及能源效益。
台塑生醫則與普瑞博合資成立「台塑生醫材料科技公司」,發展高階醫材及再生醫療產品;並併購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與全台15家醫院及醫材生技產業合作,執行25項細胞治療臨床計畫,已完成晚期肺癌二期臨床試驗。
經統計,台塑集團去年全企業提報轉型案件共計106案,預估投資 金額約達新台幣1,460億元,至2030年將可增加年營收1,941億元,並 帶來281億元的年獲利。
其中,台塑透過「乾噴溼紡」技術開發高階碳纖,應用於高壓氣瓶 、航太及離岸風電葉片,更進入太空產業供應鏈,成為火箭與衛星離 子推進器的核心材料;台塑也將擁有113項專利的高吸水樹脂(SAP) 成功打入全球紙尿褲龍頭品牌「幫寶適」供應鏈,並取得美國FDA認 證,拓展至食品液體吸收墊領域,有助提升毛利率。
南亞積極開發拓展電子級氣體(如氫、氮、二氧化碳等)及電子級 濕式化學品(如剝膜、清洗液及蝕刻/顯影添加劑等)等;另南亞科 技自主開發10奈米DDR5產品也順利量產,並開發矽穿孔(TSV)製程 技術,以供應伺服器、AI邊緣運算等市場高容量DRAM模組需求等,深 化電子材料產業的布局。
台化也已成功研發輕量化阻燃聚碳酸酯(PC)複合材料,應用於A I伺服器電池備援系統(BBU, Backup Battery Unit),以占全球市 場30%為目標。
此外,事業轉型進展,南亞將原有111台膠布機台整併為46台,透 過提高單機稼動率,每年可額外創造4.2億元效益,並拓展產品應用 至新能源車、醫療及半導體等高附加價值領域。
台塑全企業更積極發展醫療級材料,推動多項創新醫材技術,包含 南亞的減白過濾血袋、細胞培養袋、真空採血管、抗沾黏膜等醫療產 品;台塑則運用雙離子高分子技術開發全球首創的無痛導尿管,並將 PVC、PP(聚丙烯)運用於冷卻水塔的散熱材,減少微生物孳生,以 及開發太陽能自潔塗佈液,促進環保及能源效益。
台塑生醫則與普瑞博合資成立「台塑生醫材料科技公司」,發展高 階醫材及再生醫療產品;並併購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與全台15家醫 院醫材及生技產業醫材及生技產業合作,執行25項細胞治療臨床計畫 ,已完成晚期肺癌二期臨床試驗。
在全球外泌體研發的熱潮中,台灣的醫美與化妝品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而台塑生醫、訊聯、尖端醫、安特羅、世紀民生等公司則是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他們不斷啟動多元布局,力圖擴大在這個新興市場中的影響力。
外泌體應用領域廣泛,從癌症治療到神經退化性疾病,再到自體免疫疾病、再生醫學及醫美保養,其潛在商機無疑是龐大的。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使得外泌體在藥物傳輸平台、檢測試劑、新藥與化妝品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台塑生醫已率先推出外泌體保養品,展現了其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而世紀民生則以台灣首家主打外泌體保健食品的策略,不僅去年營收、獲利創下新高,今年前二月EPS更達到9.8元,逼近一股本,展現了強大的發展潛力。
尖端醫則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已送審國際化妝品原料,並計劃布局國際保養品市場。同時,國內市場也推出以靈芝外泌體與多醣體為基底的「詩特甯奇姬」修護系列產品,服務廣大客戶。
訊聯則透過AI技術,開創了外泌體工藝的跨業應用,涵蓋中草藥、動物、婦產科、光電雷射等18個業態,並積極拓展韓國、馬來西亞及拉美市場,其外泌體原料已成功打入韓國市場,並取得當地食藥部的化妝品註冊許可。
安特羅則與向榮生技攜手開發外泌體醫美產品,並計劃利用安特羅在越南的合作通路銷售,搶攻東南亞金字塔頂端消費市場,展現了其國際化的雄心。
分析師表示,外泌體應用領域廣泛,包含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再生醫學及醫美保養等,潛在商機龐大,市場規模也 高速成長。臨床上應用包含藥物傳輸平台、檢測試劑、新藥與化妝品 等;其中,醫美與化妝品產業高速發展,短期醫療用途約半數仍在檢 測領域,預估醫美、檢測市場將是未來五年商業化主流。
台塑生醫已推出外泌體保養品。世紀民生也以台灣首家主打吃外泌 體保健食品策略,擴大市場利基版圖,不僅去年營收、獲利齊創新高 ;今年更在AI、電商、直播等行銷策略助攻,今年前二月EPS達9.8元 ,逼近一股本。
尖端醫投入外泌體研發商機,已送審國際化妝品原料(INCI NAME :EXOBOOST),待取得相關認證,將布局國際保養品市場;國內市場 布局也運用靈芝外泌體與多醣體為基底,打造美妝品牌「詩特甯奇姬 」修護系列產品,服務尖端醫客戶。
訊聯以AI賦能外泌體工藝,開創跨18業態應用,包括中草藥、動物 、婦產科、光電雷射等,並積極拓展韓、馬及拉美市場。
訊聯外泌體原料打進全球妝品出口排名第四、K-Beauty重鎮韓國, 為當地醫療器材商製成醫學美容皮膚促進劑,並取得韓國食藥部化妝 品類別登記銷售。
訊聯還透過拉丁美洲最著名的醫美器材與保養品代理商進行產品登 記,打進哥倫比亞醫療通路,並與南美洲KOL聯手,進一步擴大鄰近 各國醫美市場。
訊聯外泌體製品也取得馬來西亞國家藥品管理局妝品註冊許可,搶 進皮膚、毛髮、慢性傷口等市場;更以外泌體原料研發代工Exosome Foundry服務,結盟當地業者銷售網路,強化耕耘。
安特羅與向榮生技簽約攜手開發外泌體醫美產品,擬藉由安特羅越 南合作通路銷售,搶攻東南亞金字塔頂端消費市場。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親自領軍,帶領公司跨足餐飲業,打造了一個充滿台塑特色的餐飲品牌「FB Kitchen」。自從1月份開始試營運以來,這家主打正宗台塑牛小排的餐廳,午餐時間的翻桌率竟然高達1.2倍,顯示了其受歡迎的程度。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台塑生醫計劃在7月份於高雄的「王氏昆仲公園」開設第二家規模更大的餐廳,名為「昆仲食舍-阿媽的私房菜」。
董事長王瑞瑜強調,FB Kitchen的成立並非為了跨足餐飲業,而是出於對員工的關懷。她表示,這是首次將原本只在台塑招待所內才能品嚐到的正宗美食對外分享,希望傳承母親當年款待員工與創辦人對待賓客的初心,讓更多人能夠品嚐到這份40年經典美味中的溫暖與守護。
台塑生醫資深經理吳鑫昌透露,這個餐廳的設立起心動念是為了照顧員工,並提供他們更便利、更多元的用餐選擇。由於2023年底,台塑企業總部因都更關係遷移到內湖南京東路六段,當時周邊的餐飲選擇較少,王瑞瑜考慮到這一點,指示團隊規劃園區內的餐飲供應。於是,2024年底,FB Kitchen誕生了,FB是台塑生醫英文名稱Formosa Biomedical的縮寫。
吳鑫昌進一步表示,FB Kitchen營運兩個月來,單月營業額已經達到約150萬元,接近損平。這一成績充分顯示了FB Kitchen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市場潛力。
台塑生醫成立FB Kitchen品牌的目的並非要跨足餐飲業,董事長王瑞瑜表示,餐廳設置起心動念是為照顧員工,但也是首次將原本於台塑招待所內才能品嚐的正宗美食對外分享,「傳承我的母親當年款待員工與創辦人對待賓客的初心,能讓更多人能品嚐到這份40年經典美味中的溫暖與守護。」
台塑生醫資深經理吳鑫昌表示, 2023年底,原設於敦化北路的台塑企業總部因為都更關係遷移到內湖南京東路六段,當時周邊的餐飲選擇不多。因此王瑞瑜考量,讓園區同仁有更便利更多元的用餐選擇,指示團隊著手規劃園區內餐飲的供應,2024年底FB kitchen誕生,FB源於台塑生醫英文名稱Formosa Biomedical縮寫。
吳鑫昌表示,FB kitchen營運兩個月來,單月營業額約150萬元,已近損平。
台塑生醫近期發表了一項革命性產品——「台塑生醫微光眼鏡」,這款眼鏡不僅是光療設備的創新,更是台灣醫療科技領域的一次重要進步。透過光照療法,微光眼鏡能夠調節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從而修正人體的生理時鐘。
根據統計數據,使用台塑生醫微光眼鏡的消費者,在減少嗜睡、改善失眠以及提升專注力等方面,都體驗到了顯著的改善。這款眼鏡的設計不僅突破了傳統光療設備的限制,同時在便攜性和舒適性上也做出了重大突破。
台塑生醫強調,這款微光眼鏡的推出,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公司整合製造專業、學術研究以及醫院臨床試驗資源,共同推動高科技與高品質產品研發的成果。這一產品在2025年台灣精品獎中獲得了認可,證明了台塑生醫在研發與創新上的實力。
台塑生醫與明志科大有機電子研究中心的合作,為微光眼鏡的研發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相比於傳統的落地型或桌上型光照治療設備,微光眼鏡的穿戴式設計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
該公司還指出,微光眼鏡過去一年對科技業、輪班人員、學生等族群進行了實際使用數據的累積,並在關鍵指標上顯示了三大改善效果:使用者在光照治療後的專注力明顯提升;68%的使用者失眠症狀有所減輕;75%的使用者嗜睡情況顯著改善。
在舒適性方面,微光眼鏡採用了運動風鏡設計,並配有可調式鏡腳及可調鼻墊,能夠根據不同頭型與臉型進行調整,確保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此外,產品使用的藍光光源經過嚴格測試,確保其危害性不超過日常室內外環境光,從而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
台塑生醫強調,微光眼鏡不僅是一技術突破,更代表公司結合自身 製造專業、學術研究及醫院臨床試驗資源,合作推動高科技與高品質 產品的研發,在醫療科技領域繼續邁進。
台塑生醫結合明志科大有機電子研究中心推出微光眼鏡,相較傳統 落地型或桌上型光照治療設備,微光眼鏡之穿戴式設計大幅提升使用 便利性。
台塑生醫指出,微光眼鏡過去一年針對科技業、輪班人員、學生等 族群累積實際使用數據,在關鍵指標有三大改善效果:包括使用者在 光照治療後專注力顯著提升;68%使用者失眠症狀有所減輕;75%使 用者嗜睡情況顯著改善。
此外,微光眼鏡設計結構採用運動風鏡設計,配有可調式鏡腳及可 調鼻墊,可根據不同頭型與臉型進行調整,確保長時間佩戴舒適性。 產品使用的藍光光源經嚴格測試,危害性不高於日常室內外環境光, 確保使用者安全。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未來球場每年自發9萬度綠電,減碳 約45公噸、相當種植近4,000棵樹,將透過儲能系統在停電、斷電時 為學校禮堂及球場供應長達一周的夜間照明,也作為部落緊急民生、 醫療用電需求,盼為下一代創造安全健康的運動環境,建構全綠能不 斷電小學典範,樹立校園永續發展標竿。
台灣近年推廣各級學校建置光電球場,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及增加室 內運動空間,但石門國小為排灣族部落原住民學校,位置極度偏遠, 饋線容量相對不足,近年也未擴建,遇到天然災害毀損饋線時,修復 時程相當長,也無法供應部落緊急用電,王瑞瑜因此決定捐贈光電儲 能球場。
王瑞瑜指出,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30年前提出「釣竿計畫」免費 提供原住民孩子就學,至今累計投入近17億元、幫助逾5,500人,還 有人多年前從長庚護專畢業後在牡丹鄉衛生所服務,代表釣竿計畫不 僅改善孩子人生道路,也為原住民部落培養優秀醫療人才,促進社會 良善循環,現在自己也秉持創辦人精神,希望透過光電儲能球場為下 一代貢獻力量。
王瑞瑜強調,這是全台灣第一座結合鋰鐵電池儲能系統的太陽光電 球場,幫助學校用電自給自足,且餘電不躉售,透過儲能系統保留珍 貴電力。感謝原民會捐贈36坪原住民保留地,幫助台塑生醫完成善舉 ,也感謝教育部、屏東縣府協助,共同為石門國小打造陽光健康、穩 定供電、節能減碳的光電儲能球場,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以具體行 動承擔責任。
台塑生醫在精準醫療領域繼續闖關,旗下子公司「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傳來喜訊,與台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攜手,成功完成全台首例免疫細胞治療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二期人體試驗。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不僅在臨床實證上取得顯著成效,更讓台灣在再生醫學領域的發展再添一筆亮麗篇章。
根據公告,這項臨床試驗的結果令人鼓舞,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達到5.6個月,疾病控制率竟然達到100%,而存活超過一年的比率更是驚人的85.7%。這些數據不僅證明了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所發展的「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簡稱IK CR)的實效性,也為臨床醫學帶來了一線希望。
台塑生醫強調,目前全國已有15家醫院委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製備細胞,執行特管辦法細胞治療臨床業務,服務範圍涵蓋實體癌與血液惡性腫瘤患者。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借由台塑企業豐富的產醫學資源,大幅提升研究能量,加速再生醫學及細胞應用領域的發展。
長春藤生命科學在細胞治療技術及臨床應用方面已累積了20年的豐富經驗。其核心技術「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能夠在體外快速增殖患者自體免疫細胞,再回輸患者體內,從而提高其自身免疫功能及免疫細胞的抗癌活性。
在與北榮、三總的合作下,長春藤生命科學進行的臨床二期人體試驗結果顯示,接受「自體免疫殺手細胞IKCR」治療的晚期肺癌患者,不僅在臨床成效上顯著,生活品質也得到顯著提升。試驗中,接受超過12劑IKCR針劑治療的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達到5.6個月,疾病控制率達到100%,存活超過一年的比率更是高達85.7%。值得注意的是,治療的副作用發生率極低,僅3.5%,且程度皆為輕微的疲憊等級。
**台塑生醫細胞治療顯著成效,晚期肺癌患者存活率大幅提升** 台塑生醫子公司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合作,完成全台首個以免疫細胞治療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二期人體試驗。試驗結果令人振奮,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達5.6個月、疾病控制率100%,且超過8成患者存活超過1年。 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採用「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IKCR),從患者體內提取免疫細胞,在體外大量增殖後再回輸體內,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抗癌能力。 試驗結果顯示,施打超過12劑IKCR針劑的晚期肺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5.6個月,疾病控制率達100%,存活超過1年比率高達85.7%。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副作用極低,僅3.5%且大多為輕微疲憊等症狀。 台塑生醫指出,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在細胞治療領域擁有20年豐富經驗,除了開發IKCR技術,也導入台塑企業豐沛的產醫資源,加速再生醫學和細胞應用領域的發展。目前全國有15家醫院委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製備細胞,進行細胞治療臨床業務。 該項臨床試驗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再次驗證台塑生醫在精準醫療領域的卓越表現,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契機。
台塑生醫表示,全國目前有15家醫院委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製備 細胞,以執行特管辦法細胞治療臨床業務,治療對象涵蓋實體癌與血 液惡性腫瘤患者。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導入台塑企業豐沛的產醫學資 源,大幅提升研究能量,加速再生醫學及細胞應用領域發展。
台塑生醫指出,長春藤生命科學積累20年細胞治療技術及臨床應用 的豐富經驗,核心技術「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簡稱IK CR),是一種於體外快速增殖患者自體免疫細胞,再回輸患者體內, 藉以提高其自身免疫功能、免疫細胞抗癌活性。
長春藤生命科學與北榮、三總以免疫細胞治療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 的臨床二期人體試驗,證實接受「自體免疫殺手細胞IKCR」治療的晚 期肺癌患者,不僅具有臨床成效,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試驗成果顯 示,接受超過12劑IKCR針劑治療的肺癌患者,其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 為5.6個月,疾病控制率為100%,存活超過一年比率為85.7%。此外 ,治療副作用發生率極低,僅3.5%,且程度皆為疲憊等輕微等級之 不良反應。
台塑生醫攜手大樹,布局東南亞保健市場 生物安全法帶來的商機,以及東協和中國大陸龐大的人口紅利,吸引生技業積極布局。其中,台塑生醫與大樹生醫攜手合作,瞄準東南亞保健品市場的成長商機。 大樹生醫採取分進合擊策略,與晨暉生技在馬來西亞成立合資公司,推出自有品牌保健食品。同時,與當地團隊合作創建新的公司,代理台塑生醫系列產品,進軍東南亞市場。 台塑生醫深耕保健市場多年,其優質的產品和品牌形象,有助於大樹生醫在東南亞市場拓展版圖。此合作策略將結合雙方的優勢,搶攻該地區蓬勃發展的保健品產業。 此外,東南亞地區穆斯林人口眾多,葡萄王生技也在中壢廠區設置清真認證的生產專線,以滿足穆斯林的飲食需求。葡萄王也與全宇生技合資成立GK BIO,預計今年底前將帶來營收挹注。 台灣生技業者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除了美國市場之外,東協和中國大陸也是重要的據點。保健和美容保養品成為業者布局的重點,台塑生醫與大樹生醫的合作,將為台灣生技產業在東南亞市場創造更多的成長機會。
業者分析,生技業軍美國市場,看中的是龐大的製藥市場,布局東 協和大陸市場,則以保健和美容保養品為主。
瞄準東協保健品每年逾50億美元的高成長商機,葡萄王不僅在中壢 廠設有清真認證的生產專線,服務為數眾多的穆斯林飲食外,也與全 宇合資創立GK BIO,最快今年底前有營收挹注。子公司葡眾,明年上 半年也確定進軍馬來西亞直銷市場,成為海外布局的首站。
葡萄王在2021年也引進統一集團斥資約20億元入股,雙方開啟全方 位合作,並由台灣延伸至大陸等海市場。
大樹則以分進合擊策略布局插旗,除攜手晨暉在馬國成立合資公司 ,推自有品牌保健食品外,也與當地團隊創立公司,代理台塑生醫系 列產品進軍東南亞。
麗豐積極布局的大健康產業,則是鎖定兩岸市場,近年陸續入股普 生和永立榮,也成為兩家公司產品行銷兩岸的重磅客戶。
麗豐青睞普生握有專利的原料P113抗菌胜((月太))利基,已積 極協助普生開發系列產品,打開通路知名度。另外,麗豐也攜手永立 榮搶攻抗衰老商機,進軍大陸市場,明年會有更多品項上市舖貨。
金萬林總經理楊文明認為,全基因檢測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提高 健保給付的效益。對無法使用藥物逆轉的年齡老化也能透過基因檢測 ,找出先天的不足,針對可能產生疾病的變因,以預防性保健、保健 習慣,及早控制。
金萬林有LTDs、CLIA與CAP等最高規格認證的檢測實驗室,是目前 國內最多高階檢測項目的本土廠商,已開發多項代謝體檢測項目,預 計近期可再取得血液腫瘤、全面型癌組織用藥檢測、全面型癌循環核 酸檢測等高階基因檢測的認證。
金萬林與旗下AI數據公司元萃數據,結合「台灣精準預防醫學學會 」舉辦「2024癌症精準醫學高峰論壇」,主題涵蓋NGS在固態腫瘤( 如肺癌、乳癌、甲狀腺癌)及液態腫瘤(如血癌)相關應用,並邀請 台大、北榮、高榮、中國醫癌症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
石崇良指出,為強化國家癌症防治計劃,提出政策三箭:首先是篩 檢項目從現行的四項癌症: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再增 加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年齡條件和數量也會放寬,及 胃癌的幽門桿菌檢測;癌症早期篩檢預算提高到68億元。
其次,聚焦精準診斷精準治療,2026年起全台醫療單位需取得LDT s認證;第三支箭則將強化醫師精準醫療知識及臨床使用、運用,至 少要取得八個學分認證。
**普瑞博海外布局奏效 策略結盟助攻掛牌**
醫療器材製造廠普瑞博(6847)近來海外布局逐步發酵,銷售版圖擴展至26國,預計今年海外營收占比將從去年的10%提升至30~40%。此外,普瑞博與台塑集團旗下台塑(1301)及台塑生醫達成策略結盟,共同拓展新市場。
普瑞博董事長陳彥文表示,公司與南亞(1303)合作的血袋廠預計第四季量產,初期將切入動物血袋市場,年產值預估達500~1,000萬元。明年第一季,該廠將取得人體血袋製造許可證,加速開拓海外市場,預計年出貨量可達100~150萬套,產值約300~500萬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普瑞博與台塑集團的合作關係密切。去年7月,台塑挹注普瑞博資金並持股9%,普瑞博也授权台塑「雙離子ZW-03抗沾黏高分子」技術,支持台塑成立醫材中心,提供塑料供應及相關業務支持。
今年,普瑞博更攜手台塑生醫合資成立新公司,普瑞博持股23%,共同開發專一性細胞分離過濾膜,瞄準細胞治療市場商機。該技術可透過委託代工模式,交由台塑生醫建置產線生產,擴大普瑞博的CDMO業務。
基於海外布建和策略結盟的強勁動能,普瑞博預期今年底或明年首季掛牌交易,強化公司營運基礎。隨著海外市場擴張、新技術開發及策略合作的持續推進,普瑞博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