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塑生醫(未)公司新聞
台塑生醫先前看好專精蛋白質與抗體藥物研發的聯生藥、聯亞藥,2015年斥資約6億元入股聯亞藥、持股17.47%,為第二大股東;但在聯亞生技切入新冠疫苗開發,而台塑生醫有意開展其他生技領域投資之際,自今年6月23日啟動持股調節計畫。
台化近期五度公布旗下子公司台塑生醫處分轉投資聯亞藥。台塑生醫6月23日到8月12日持續調節聯亞藥持股,持有張數從15,957張降為8,031張,持股比由15.15%降至7.62%,這次再度伺機逢高處分2,791張,持股比滑落5%之下。台塑生醫不排除後續仍會伺機申讓股權,以支援其他生技策略結盟新投資項目推展之資金需求。
台塑生醫發展範圍涵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醫藥等六大領域,目前為台灣各類清潔劑、保健食品、美容保養品與檢驗試劑領導廠商,近年積極布局生技與新能源領域,擴大營運規模。
在7月前兩次申讓聯亞藥持股後,台塑生醫宣布投入2.5億元,參與台灣關節注射液及人工代用骨等醫材領導大廠和康生私募案,取得9.78%股權,跨入醫材領域,後續將瞄準再生醫學及次世代高階檢測領域,預計半年內可有好消息。
台化(1326)代子公司台塑生醫公告8月3∼12日處分聯亞藥(656 2)1,872張,平均每股轉讓價格為168.59元、總金額3.16億元;台塑 生醫預計本交易可增加未分配盈餘2.36億元。
如此一來,台塑生醫對聯亞藥持有股票已降至原先投資張數一半、 為8,031張,持股比重從9.4%降至7.62%。
台塑生醫不排除後續仍會伺機申讓股權,以支援其他新投資項目之 資金需求。
台塑生醫發展的範圍涵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醫藥等 六大領域,目前為台灣各類清潔劑、保健食品、美容保養品與檢驗試 劑的領導廠商。
近年來也積極布局生技與新能源領域,不斷擴大營運規模與領域。
就初步統計,這一波的聯盟風,以入股和上下游的資源整合最受關注,以鴨子划水方式的生達集團全面進入資源盤整,母公司生達瞄準美國的白宮報告,鼓勵外國藥廠到美國設廠,且針對低價、低利潤的學名藥給予補貼或保證採購下,低調入股易威約5%股權,相中的就是易威在美國有生產基地,在學名藥和OTC市場的布局。
另外,生達集團旗下的生展,也在今年初以2.73億元入股金穎,取得30.08%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上周四(7/29)金穎股東會,生展並拿下2席董事,未來雙方將聯手拓展全球微生物發酵市場。
除了生達集團外,葡萄王則是以私募現增方式,引進統一集團斥資約20億元取得近8%的股權;未來雙方將在生產、銷售、產品線拓展等方向合作,並由台灣延伸至海外市場,而上海葡萄王也不排除幫統一代工,聯手搶進大陸的保健品市場。
上下游供應鏈整合部分,高端開發的新冠疫苗繼取得台灣專案製造核准(EUA),預計8月開始施打,初步可供應100萬劑外,為力拚前進國際市場打世界盃,目前已正式啟動新冠疫苗生產聯盟,目標為今年下半年備貨至少1,000萬劑,明年則規劃超過1億劑的產能。
高端目前除了上游抗原將委由台康生產,下游充填由東洋代工外,為因應明年1億劑的產能需求,外傳除了台耀外,也將結盟國際CMO廠合作。另外,大江則在3月間以6億元收購和康生約30%股權,拿下主導權後,也吸引台塑生醫將以2.5億參與和康生私募案,取得約9.78%股權。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透過和康生私募案,台塑生醫與大江將共組台灣生技大聯盟平台,藉由雙方合作挹注資源,持續尋求合意投資標的,前進國際打世界盃。
大江27日股價上漲4元,漲幅達1.21%,收在334元。籌碼上,外資27日買超大江1,795張,為連七日買超。
法人認為,大江的大陸市場客戶結構調整近尾聲,在大陸的銷售逐步恢復,第三季將轉為成長,同時歐美市場開始進入爆發期,大江今年下半年的營運年增率的成長增幅擴大。
大江通過與NewAge結盟和新收購進行的市場擴張將推動其獲利能力,最快今年第四季由大江正式啟用,大江將以此為集團美國總部,於2023年前打造新台幣超30億元的生產規模。基於此,外資看好大江「美國製造」的ODM服務料將吸引更多美國當地潛在客戶,創造新商機。
此外,大江的策略計畫持續進行,27日台塑生醫宣布與大江結盟,參與和康生私募,進行三方聯盟。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台塑生醫將以私募方式,在8月中斥資2.5億元入股和康生技,並與大江合作,逐步挹注資源至未來合意標的,以打造台灣生技大聯盟為目標,攜手生技業界邁向全球市場。
大江表示,大江具備全球56國客戶與業界領先的科研製造,結合擁有長庚醫療與台塑生醫保健保養資源,加上雙方的資本與國際經驗,組建生技台灣隊邁向全球,向具潛力的生技公司招手,以共榮合作模式打造最強戰隊,希望在全球生技領域掀起台灣熱潮。
大江表示,剛以相同模式完成對和康及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生技公司NewAge的合作,逐步發展生物整合設計商社。現在與台塑集團長庚醫療、台塑生醫合作,透過其雄厚資本,期待擴大台灣生技在國際市場版圖。
先前台塑生醫曾投資蛋白質與抗體藥物研發公司聯生藥、聯亞藥。由於聯亞生技與高端疫苗最近並列國產新冠疫苗供應商,紅透半邊天,聯亞旗下聯亞藥6月23日登錄興櫃後股價飆漲,惟7月以來,台塑生醫兩度公告申讓聯亞藥共4,030張,昨天再公告申讓1,000張,引發外界揣測。
台塑生醫啟動投資組合調整,藉由申讓投資多年的聯亞藥股權,籌措資金以投入其他新投資。台塑生醫預告,參與和康私募案只是開端,未來半年至一年還會有二至三個投資案,金額規模都是億元以上。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指出,和康是國內具國際競爭力的醫材廠商之一,掌握各類醫療等級膠原蛋白、玻尿酸的關鍵技術,多達50張各國上市許可證;而搭配大江生醫全球化的發展能力,可產生巨大綜效。透過此次合作,共同推動台灣生技實力再次站上國際舞台。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表示,參與和康私募案有雙重意義。和康在關節注射液和人工代用骨方面有多達50張各國上市許可證,這方面價值很高,台塑生醫可藉此掌握朝高階醫材發展的契機。
第二是和康7月初獲得大江入主取得經營權。大江有近七成以上營收來自保健品和美容保養品,與台塑生醫的產品重疊度高,雙方沒有直接合作。
法人認為,大江發展生物整合設計商社,產品行銷全球56國,而台塑集團內長庚醫療、台塑生醫擁有豐沛資源,兩家生技大廠期許結盟將不只是打群架,更開創雙強聯手格局,打造最強戰隊,預計將在全球生技領域掀起台灣熱潮。
原本由前財政部長徐立德投資經營的和康生,專攻關節注射液及人工代用骨等醫材,今年3月間大江以每股29元、共6億收購和康生約30%股權,拿下主導權,董事長林詠翔也成為和康生新任董座;該公司上半年營收2.3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4,301萬元,每股盈餘0.62元。
此次台塑生醫以每股32.83元認購和康生技7,534千股,持股比為9.78%,躋身前三大股東。
林詠翔表示,透過和康生私募案,台塑生醫與大江將合作挹注資源至未來合意標的,以打造台灣生技大聯盟為目標,前進國際打世界盃。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指出,除了結盟大江生醫、和康生外,未來還會透過與策略性夥伴合作,選定具有差異化與國際化發展潛力的標的投資,藉以加速跨入不同生技領域。
為配合多元發展需要,台塑生醫已啟動投資組合調整,預計將再申讓聯亞藥股票1,000千股,以投入其他的發展項目。王瑞瑜說,和康生是台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醫材廠商之一,掌握各類醫療等級膠原蛋白、玻尿酸的關鍵技術,多達50張各國上市許可證,搭配大江生醫全球化的發展能力,將可產生巨大的綜和效益。
大江日前才收購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生技公司NewAge猶他州的生產設施及代工銷售業務,並與NewAge展開長期合作的策略結盟,該廠將成為大江集團美國總部,預計第四季啟用,力拚2023年前打造逾30億元的生產規模。
透過此次處分案,台塑生醫可增加未分配盈餘2.7億元。
台塑生醫日前在7月9日和16日兩度公告申讓聯亞藥,數量分別為2,000和2,030張,兩波處分後,對聯亞藥的持股比率由15.15%降至13.12%。
分析師認為,聯亞藥為國家隊代表之一,台塑生醫伺機調節持股,不僅可獲利了結支援新項目資金銀彈,也可避免捲入爭議。
台塑生醫宜蘭廠先前做流感快篩、驗孕快篩等,5月中旬疫情爆發後,開始調度產能生產抗原快篩試劑,目前抗原快篩試劑已出貨10萬劑以上,因需求高於預期,正持續趕工生產中,也規劃跨入居家快篩市場,將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也指出,坊間抗菌噴霧類產品非常多,但能達到「病毒等級防護」的卻不多,台塑生醫抗菌噴霧已累計通過11項病毒的測試驗證,包含腸病毒(71型、D68、B3)、A型流感(H1N1、H3N2、H7N9)、B型流感(維多利亞株、山形株等)、貓杯狀病毒(類諾羅病毒)等,都具相當高抑制率,且這其中包含「有外套膜」跟「無外套膜」兩大類型病毒,顯示其適用性相當廣泛。
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王長怡,其事業發展起點始於1985年美國創立聯合生物醫學(UBI),主要以UBITh 設計型疫苗技術從事人用與動物用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生物藥品的研究開發。
1998年王長怡在政府邀請下,來台創立聯亞生技(UBI Asia),包括行政院開發基金、耀華玻璃、台糖都參與投資,至今官股占聯亞生技的比重仍多達四成。
聯亞生技2013年及2014年先後分割獨立了兩家子公司聯合生物製藥、及聯亞藥業,並在2015年前後吸引台塑生醫投資這兩家公司。據了解,台塑生醫光是投資聯亞藥業的金額就達6億元,並取得聯亞藥業21.99%股權,台塑生醫看好聯亞生技集團的愛滋病治療性單株抗體UB-421、抗HSV單株抗體與系列生物相似性單株抗體。
到了去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聯亞生技的美國母公司UBI更透過新成立的COVAXX疫苗開發公司(今年被併入到Vaxxinity公司),在美國吸引了許多華爾街資金,一來是為了推動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後續也不排除申請在美國掛牌。
化工大廠長興積極跨足生醫領域,旗下新冠病毒「抗體快篩」試劑去年8月就獲得疾管署授權,是國內第一家,另外,長興的「抗原快篩」試劑今年4月取得衛福部食藥署核准專案製造許可。隨著國內疫情爆發,長興目前快篩試劑月產能將近百萬劑,持續供不應求,內部正在評估二期擴產計畫,最快一、二個月內拍板。
長興在2013年開始進入生醫領域,去年第3季將相關業務從母公司拆分成為新的事業育成單位,雖然相關的生醫新事業占公司營收比重仍小,但該部門今年5月首度開始賺錢,未來有望成為長興的小金雞。
台塑生醫承接中研院研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快篩試劑抗體原料與製程參數,開發出「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去年11月通過歐盟CE認證,今年元月再通過國內專案製造許可。5月國內疫情爆發,台塑生醫緊急調度旗下快篩試劑產線,全力生產新冠抗原快篩試劑,不到一個月累積出貨量已超過10萬劑。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表示,台塑生醫為台灣最大的檢驗試劑生產廠商,單班產能達每月100萬劑,不過公司生產的快篩試劑種類頗多,用途包括流感、毒品、驗孕等,由於訂單很滿,加上5月以前國內疫情平和,快篩需求量不大,台塑生醫的新冠抗原快篩試劑雖然早就通過認證,但未大量生產。直到5月中台灣疫情爆發,各地廣設快篩檢測站,為支持國內抗疫,緊急調度產能,投入新冠抗原快篩試劑生產,大約5月底開始出貨,不到一個月累積出貨量已超過10萬劑。
劉慧啟說,目前的快篩試劑產線單班月產能為100萬劑,公司先撥出其中一部分產能生產新冠抗原快篩試劑,接下來視需求,不排除改為雙班生產,整體產能可倍增。衛更顯重要,為後疫情時代做好準備。
中華電信2018年整合旗下資安團隊,成立中華資安國際,中華電信持股八成,成立第一年中華資安國際就繳出小賺的成績單。隨著資安議題持續延燒, 2019年中華資安國際營收約6.9億元,每股純益超過3元;去年營收進一步推升至9.46億元,年增37%,稅後純益1.24億元,每股純益4元。
台塑集團在推廣健康生活風格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旗下的台塑生醫在董事長王瑞瑜的領導下,積極推廣預防醫學理念。近日,台塑生醫宣布了一個重要決策,即斥資5.088億元,取得台北士林不動產,計劃在該地區設立第二間「i醫健康診所」。這項新舊兩間診所的連鎖布局,將更進一步強化台塑生醫在預防醫學領域的影響力。 王瑞瑜董事長表示,自2003年台塑生醫成立以來,其產品線涵蓋了從生活用品到保健食品的五大品牌,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還是專業的保養品,都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今,公司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即著力於預防醫學的推廣。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透露,四年前在桃園龜山設立的「i醫健康診所」,就是為了提供個人化健康管理服務,幫助民眾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並採取預防措施。由於位於桃園的診所距離台北較遠,為了方便台北地區的客戶,公司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據點。此次選擇士林區,正是因為該地區環境優良,交通便捷。 王瑞瑜強調,預防醫學的推廣並非單純依靠保健品或藥物,而是從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入手。台塑生醫已經建構了免費的「i醫健康網」,並與長庚醫療體系合作,提供多種衛教資訊,以教育社會大眾,從源頭開始預防疾病。 「i醫健康診所」將成為預防醫學的管理中心,不僅能降低健保給付的負擔,更能提升國內民眾的健康水平。台塑生醫對此計劃充滿信心,並期待為台灣的公共健康做出更多貢獻。
推廣預防醫學是王瑞瑜的最大心願,她認為,台塑生醫2003年成立,目前旗下包括Drs Formula生活用品、BioLead居家用品、FORTE專櫃保養品、DF美肌醫生開架醫美、醫之方保健食品等五大品牌,可以滿足全家人生活所需,產品線周全,接下來發展將進入第二部曲,基於「預防勝於治療」,傾全力推廣「預防醫學」,i醫健康診所為布局的重要一環。
台化昨天代子公司台塑生醫公告,投資5.088億元取得士林區中山北路上的不動產,包括兩戶建物及九個坡道平面停車位,總土地面積約76坪,建物面積約556坪,主要用途是為未來營運發展需要。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昨天補充,四年前在龜山成立第一間「i醫健康診所」,以預防醫學為號召,提供個人化健康管理服務,透過適當的檢查篩檢及生活習慣評估,比對健康趨勢分析,協助民眾及早發現潛在個人病徵或造成疾病的原因,進而採取預防措施及提供解決方案,達到疾病預防的目的,推出後受到民眾歡迎。
台塑生醫說,因為診所在桃園,有些台北客人反映距離遠,為就近服務,一直在台北市區物色合適據點,此次找到士林的大樓,環境佳,而且停車方便,i醫健康診所準備進軍台北市。
王瑞瑜指出,預防醫學要從觀念宣導開始,台塑生醫已建構免費的「i醫健康網」,與長庚醫療體系合作,提供各種衛教資訊,希望教育社會大眾,預防醫學不是從吃保健食品或醫藥做預防,而是透過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i醫健康診所」定位為預防醫學管理中心,將有助降低健保給付的費用,提升國內民眾的健康。
台塑生醫大膽邁出步伐,與長庚大學及長庚醫院攜手合作,研發出「新冠病毒抗體酵素免疫檢驗試劑」,這項重大突破已經獲得食藥署的專案製造申請核准。就在昨日,台塑生醫正式宣布進入量產階段,並即將展開台灣與國際市場的銷售規劃。此外,已確定有兩家疫苗廠決定採用這項新技術。 隨著國內疫苗開發進入最後階段,各國也陸續開始施打疫苗,並開啟旅遊泡泡。這時,台塑生醫推出的「中和抗體效價試劑」便顯得格外重要。這項試劑不僅能夠縮短檢測時間和流程,還能夠節省成本,對疫苗開發提供有力支援。未來,它還有機會成為「免疫護照」,作為出入境時的健康把關證明。 回顧過去,台塑生醫去年9月承接了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共同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效價檢測」技術,並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了量產最佳化生產條件的開發。根據食藥署法規要求,公司進行了三批次生產穩定驗證、標準校正產品開發與臨床性能驗證,確認量化檢測準確度達到94.2%。本月,專案製造申請順利通過核准,台塑生醫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表示,這次推出的「中和抗體效價試劑」是全球唯一能夠能量化檢測中和抗體的技術。過去,疫苗開發過程或後續效果追蹤都需要送P3實驗室檢驗,這樣既耗時又費力,而且P3實驗室昂貴且稀少。如今,台塑生醫的這項新技術只需搭配簡單的酵素免疫檢測設備,就能判別是否有中和抗體產生,而這種設備在學校和醫院中相當普遍。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在去年疫情爆發後,立刻展開防疫作戰,親自指揮公司全力投入防疫工作。從生產抗菌產品到現在的「新冠病毒抗體酵素免疫檢驗試劑」量產,台塑生醫的防疫貢獻不斷累積。作為國內最大的快篩試劑生產廠,台塑生醫利用自身優勢,為國內防疫做出了實質貢獻。 王瑞瑜董事長在疫情剛爆發時,就立刻下令「防疫優先」,並親自每天進出台塑生醫辦公室,鼓勵大家想辦法幫助防疫。記者訪問時,台塑生醫主管轉述了這段往事,提到王瑞瑜董事長的決策力和領導力。當時,民眾因恐慌而搶購各種抗菌用品,王瑞瑜下令全力加班,一款抗菌噴霧短短三周銷售量就超過了前年全年的銷售總和。 進入第二階段,台塑生醫轉向快篩試劑開發。去年6月,公司承接了中研院研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快篩試劑抗體原料與製程參數,並成功開發出「新冠肺炎快篩試劑」。這次的量產,更是台塑生醫在防疫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台塑生醫近日傳來重大喜訊,25日宣布旗下一款新冠病毒抗體酵素免疫檢驗試劑已獲衛福部通過核准,這意味著台灣在防疫抗疫的戰線上又添一利器。該試劑專門用於檢測中和抗體效價,對於評估疫苗接種後的保護力至關重要。 從2020年9月開始,台塑生醫就與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攜手研發這項技術,並迅速進入量產階段。經過多項驗證,包括在BSL3實驗室與活體病毒標準檢測進行比對驗證,確保了檢測準確度達90%以上。這項技術的通過核准,讓台塑生醫能夠開始生產並規畫台灣與國際市場的銷售。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解釋說,中和抗體是評估疫苗效果的重要指標,它能夠與新冠病毒結合來抑制其複製與感染。而台塑生醫的這項試劑,能夠在1.5小時內完成大量測試,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對於加速開放國境管制與控管疫情蔓延具有顯著的幫助。 台塑生醫劉慧啟副總強調,這項技術的發展,對於疫苗接種後的監測具有重大意義。過去,檢測中和抗體需要耗時費資,而現在,利用台塑生醫的這項技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篩檢,對於防疫工作具有顯著的優勢。 作為台灣最大的檢驗試劑生產廠,台塑生醫擁有90張醫材產品許可證,每月產能達300萬劑以上,並已累積近5千萬劑的各類試劑量產銷售實績。這次新冠病毒抗體酵素免疫檢驗試劑的成功,不僅是台塑生醫的榮耀,更是全台灣人民的驕傲。
台塑生醫表示,2020年9月16日承接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共同研發 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效價檢測」技術,隨即展開量產最佳化生產條 件開發,經進行三批次生產穩定驗證、標準校正品開發與臨床性能驗 證(於BSL3實驗室與活體病毒標準檢測進行比對驗證),確認量化檢 測準確度達90%以上,隨即向食藥署提出專案製造申請,於2021年3月 5日通過核准。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產生抗體,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中和抗體是好的 抗體,會與新冠病毒結合來抑制其複製與感染,是施打疫苗後身體是 否具有保護力的關鍵。」而目前各類新冠疫苗施打後,是否能讓民眾 產生中和抗體,且其保護力能維持多久,全球目前均莫衷一是,台塑 生醫的「新冠病毒抗體酵素免疫檢驗試劑」,正是解決此疑慮的最佳 選擇。
台塑生醫劉慧啟副總表示,一般施打疫苗後要檢測是否產生足夠的 中和抗體,需在P3實驗室進行約3∼5天的活體病毒檢測,耗時長、成 本高,無法安排大規模篩檢,對加速開放國境管制與控管疫情蔓延, 較無法起立竿見影之效。而由台灣病毒防疫專家施信如主任所研發的 「新冠病毒抗體酵素免疫檢驗試劑」,是目前唯一能量化檢測中和抗 體的技術,在一般環境下,利用生化實驗室普遍配置的酵素免疫檢驗 儀(ELISA),在1.5小時即可同時完成90人以上的測試,這項技術是 真正的「台灣之光」。
台塑生醫是台灣最大的檢驗試劑生產廠,設置在宜蘭礁溪的醫療器 材GMP廠,不僅擁有多達90張醫材產品許可證,產能亦已達每月300萬 劑以上,並已累積近5千萬劑的各類試劑量產銷售實績。
由於國內疫苗開發進入最後階段,各國也開始施打疫苗,並開啟旅遊泡泡。台塑生醫這次推出的「中和抗體效價試劑」可縮短檢測時間、流程並節省成本,可輔助疫苗開發,未來更可以成為「免疫護照」,作為出入境時的健康把關證明。
台塑生醫是在去年9月承接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共同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效價檢測」技術,展開量產最佳化生產條件開發,經過三個月努力,依據食藥署法規要求,進行三批次生產穩定驗證、標準校正產品開發與臨床性能驗證,確認量化檢測準確度達94.2%,隨即向食藥署提出專案製造申請,本月通過核准,公司昨天宣布正式進入量產,將展開國內外銷售。
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昨天表示,這次推出的「中和抗體效價試劑」,是目前全球唯一能量化檢測中和抗體的技術。疫情爆發後,不論疫苗開發過程或是後續效果追蹤,都要送P3實驗室檢驗,非常耗時又費力,因為P3實驗室非常昂貴,全台灣只有19座,如果所有檢測都要送P3實驗室,每次檢測動輒要花費數千元和三至五天的時間。
台塑生醫全新推出的中和抗體酵素免疫檢測試劑,只要搭配簡單的酵素免疫檢測設備就可以判別有沒有產生中和抗體,Elisa設備很多學校和醫院都有。
台塑生醫原本就是國內最大的快篩試劑生產廠,公司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為國內防疫做出實質貢獻。
台塑生醫主管轉述,去年初疫情剛爆發時,王瑞瑜第一時間就指示「防疫優先」,每天頻繁進出台塑生醫辦公室,要大家趕快想想辦法,看怎麼樣能幫助防疫。
剛開始時,民眾陷入恐慌,各種抗菌用品全部銷售一空,王瑞瑜下令台塑生醫全力加班趕工,一款抗菌噴霧,短短三周銷售量超過前年全年的銷售總和。
第二階段,台塑生醫投入快篩試劑開發。去年6月先承接中研院研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快篩試劑抗體原料與製程參數,完成「新冠肺炎快篩試劑」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