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塑生醫(未)公司新聞
砸50億 台塑集團切入電池芯 新智能科技彰化廠計劃投資新廠,完備電池產業布局,擴大搶進儲能商機
台塑集團能源事業布局再升級。集團的新智能科技公司彰化廠計劃 投資逾50億元,進行2.1GWh電池芯及電池模組新廠投資,進一步完備 集團在電池產業(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儲能設備)四大領域部 署,為後續儲能、創能、節能等整合發展計畫,開出關鍵的一槍。
台塑集團將由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於5日 對外說明集團能源事業新發展藍圖。
台塑集團認為,各國相繼宣示碳中和發展的政策,催化電動車、再 生能源加速發展,而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的特性,也進一步推升儲能 系統需求。尤其,當前煤價、天然氣發電成本高漲,各國電力能源供 應趨緊之際,建置完備儲能產業支援也是各國電力部署、產業發展的 重要關鍵。
據工研院統計,全球充電電池產值去年達近950億美元,今年可望 突破千億美元;其中,鋰電池產值去年開始,超越長期位居主流的鉛 酸電池,達486億美元,今年上看560億美元。
為此,台塑集團考量長期深耕電池材料、電動卡車、儲能等應用領 域,並陸續開展風力、太陽能等綠能建置,加上鋰電池應用持續擴張 ,決定透過由台塑四寶及台塑生醫合資新成立的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 ,啟動新能源事業整合布局計畫。隨著整合集團旗下電池、綠能相關 子公司資源,組「艦隊」團隊,搭配研發、擴充產能及新投資項目開 展,擴大搶進電池、儲能商機。
台塑集團透露,以國內儲能產業供應鏈來看,最關鍵為電池芯產業 ,但國內自製相對較缺乏,且因規模尚小未達規模經濟,價格偏高, 所以儲能電池芯仍以外購國際同業產品為主。
台塑集團過往在電池產業,僅布局上游材料、下游的模組,獨缺中 游電池芯,而新北五股模組工廠因歐美客戶需求大增,產能已滿載。 因此,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彰化廠區的電池芯廠、模組新廠建置,將 進一步完備集團在電池產業的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儲能設備四 大領域部署。
不同於台泥集團旗下電池芯廠屬統一規格、全自動化,台塑新智能 科技公司電池芯廠保留彈性調整空間,擴大耕耘電動車、儲能等應用 商機,期盼能在儲能發展初期,快速開展客源版圖。
台塑集團能源事業布局再升級。集團的新智能科技公司彰化廠計劃 投資逾50億元,進行2.1GWh電池芯及電池模組新廠投資,進一步完備 集團在電池產業(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儲能設備)四大領域部 署,為後續儲能、創能、節能等整合發展計畫,開出關鍵的一槍。
台塑集團將由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於5日 對外說明集團能源事業新發展藍圖。
台塑集團認為,各國相繼宣示碳中和發展的政策,催化電動車、再 生能源加速發展,而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的特性,也進一步推升儲能 系統需求。尤其,當前煤價、天然氣發電成本高漲,各國電力能源供 應趨緊之際,建置完備儲能產業支援也是各國電力部署、產業發展的 重要關鍵。
據工研院統計,全球充電電池產值去年達近950億美元,今年可望 突破千億美元;其中,鋰電池產值去年開始,超越長期位居主流的鉛 酸電池,達486億美元,今年上看560億美元。
為此,台塑集團考量長期深耕電池材料、電動卡車、儲能等應用領 域,並陸續開展風力、太陽能等綠能建置,加上鋰電池應用持續擴張 ,決定透過由台塑四寶及台塑生醫合資新成立的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 ,啟動新能源事業整合布局計畫。隨著整合集團旗下電池、綠能相關 子公司資源,組「艦隊」團隊,搭配研發、擴充產能及新投資項目開 展,擴大搶進電池、儲能商機。
台塑集團透露,以國內儲能產業供應鏈來看,最關鍵為電池芯產業 ,但國內自製相對較缺乏,且因規模尚小未達規模經濟,價格偏高, 所以儲能電池芯仍以外購國際同業產品為主。
台塑集團過往在電池產業,僅布局上游材料、下游的模組,獨缺中 游電池芯,而新北五股模組工廠因歐美客戶需求大增,產能已滿載。 因此,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彰化廠區的電池芯廠、模組新廠建置,將 進一步完備集團在電池產業的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儲能設備四 大領域部署。
不同於台泥集團旗下電池芯廠屬統一規格、全自動化,台塑新智能 科技公司電池芯廠保留彈性調整空間,擴大耕耘電動車、儲能等應用 商機,期盼能在儲能發展初期,快速開展客源版圖。
為強化能源事業升級發展,台塑集團同步於節能、創能、儲能及智 慧系統進行多軌部署。長期耕耘電池材料、儲能等應用商機之外,近 年加速推動風力發電、太陽能等綠能投資的建置,並成立台塑新智能 科技公司強化節能、創能、儲能等發展,台化也規劃成立新子公司, 展開綠電等電力銷售等策略布局。
台塑集團表示,綠能事業推動將衍生許多包括「節能」、「創能」 、「儲能」、「智能」等發展契機。為此,台塑集團綠能事業布局區 分「節能」、「創能」、「儲能」、「智能」四大領域,期望在台灣 打造儲能產業鏈,以儲能為中心,扮演台灣綠能產業供應鏈中的關鍵 角色。
台塑集團結合企業內鋰鐵正極材料、電解液、銅箔,與國產材料如 負極材料、隔離膜等,應用於車、船用啟動電池;發展工業用大型儲 能及電信基地台備用電源等各領域應用。近期規畫開發電動卡車,支 援地方政府垃圾車環保升級,並自主研發電動車控制器(VCU),將 馬達與電池模組國產化。
看好「儲能調頻輔助服務(AFC)」發展,台塑汽車貨運自主研發 高充放電倍率電池模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已推動包括桃園沙崙物流園 區、明志科技大學及華亞觀音廠三地,分別1.5MWH、2.1MWH及3MWH儲 能櫃建置計畫。
台塑生醫開發大功率(1.5MW)鋰鐵電池儲能貨櫃系統,與工研院 、大同公司合作,順利導入政府前瞻計劃中大型儲能系統「彰濱儲能 示範案場」上線運作。
此外,南亞光電跨入太陽能領域,在桃園長庚、麻豆台亞石油、明 志科大、長庚科大等地,合計十案場完工併網。台塑企業盤點台灣廠 區可建置場址,啟動百億元太陽能自建大投資。
麥電與豐田通商的風力發電投資合資案已送出環評申請,預估202 3年第二季取得環評許可;2024年第四季完工併網,屆時會由麥寮汽 電與台灣豐田共同出資新成立合資公司負責營運。
台塑集團表示,綠能事業推動將衍生許多包括「節能」、「創能」 、「儲能」、「智能」等發展契機。為此,台塑集團綠能事業布局區 分「節能」、「創能」、「儲能」、「智能」四大領域,期望在台灣 打造儲能產業鏈,以儲能為中心,扮演台灣綠能產業供應鏈中的關鍵 角色。
台塑集團結合企業內鋰鐵正極材料、電解液、銅箔,與國產材料如 負極材料、隔離膜等,應用於車、船用啟動電池;發展工業用大型儲 能及電信基地台備用電源等各領域應用。近期規畫開發電動卡車,支 援地方政府垃圾車環保升級,並自主研發電動車控制器(VCU),將 馬達與電池模組國產化。
看好「儲能調頻輔助服務(AFC)」發展,台塑汽車貨運自主研發 高充放電倍率電池模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已推動包括桃園沙崙物流園 區、明志科技大學及華亞觀音廠三地,分別1.5MWH、2.1MWH及3MWH儲 能櫃建置計畫。
台塑生醫開發大功率(1.5MW)鋰鐵電池儲能貨櫃系統,與工研院 、大同公司合作,順利導入政府前瞻計劃中大型儲能系統「彰濱儲能 示範案場」上線運作。
此外,南亞光電跨入太陽能領域,在桃園長庚、麻豆台亞石油、明 志科大、長庚科大等地,合計十案場完工併網。台塑企業盤點台灣廠 區可建置場址,啟動百億元太陽能自建大投資。
麥電與豐田通商的風力發電投資合資案已送出環評申請,預估202 3年第二季取得環評許可;2024年第四季完工併網,屆時會由麥寮汽 電與台灣豐田共同出資新成立合資公司負責營運。
台塑舊廠活化 王文潮掌舵 啟動宜蘭威士忌酒廠、文創園區大開發,總投資達30∼40億元
呼應產業升級、健康創新趨勢,台塑集團近年開展閒置舊廠升級轉 型大變身。繼台塑高雄仁武廠設置醫材、新材料研發中心及兩位創辦 人紀念公園;北中南建置五大樂活園區後,後續將由台塑企業管理中 心常委王文潮主責督導下,啟動宜蘭威士忌酒廠、文創園區大開發。
台塑企業透露,台化在宜蘭龍潭湖畔紡織舊廠共有53公頃土地,2 018年已有台塑生醫於現有醫材廠據點規劃建置宜蘭龍潭湖畔樂活園 區(占地3.1公頃);如今,將再透過與台化承租20公頃土地方式, 推動威士忌酒廠、文創園區二階段開發計畫,預估合計投資總額約達 30∼40億元。
威士忌酒廠 拚年底通過環評
其中,一期國際等級威士忌酒廠投資案現正進行環評,預計年底取 得環評通過,明年啟動為期一∼二年興建工程;完工後,擬以部分產 能支援自有品牌,其餘產能外銷方式營運。二期開發將依據法規支持 ,以40%開發土地進行觀光、文創園區開發。隨著產業轉型、外移, 台化宜蘭舊廠、彰化廠與台塑高雄廠等總計有上百公頃,在堅持不炒 作不動產原則下,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率 先支持,啟動活化舊廠區策略,要讓台塑企業更親民。
台塑2018年宣布仁武廠轉型計畫,規畫成立複材、醫材中心,打造 仁武廠成為低碳及循環經濟材料與能源革新的研發和生產基地,促進 地方就業機會。
結合當地景點 推動旅遊經濟
台塑企業發源地高雄廠內兩位創辦人辦公室等建物,業經高雄市政 府登錄為歷史(紀念)建築,原址2.5公頃將設立「台塑王氏昆仲公 園」。後續將結合大高雄地區周邊知名景點,推動生態旅遊經濟。
此外,台塑集團也結合高雄、桃園林口、彰化、雲林、及宜蘭等廠 區,配合台塑生醫健康養生發展,建置觀光工廠等五大樂活園區,整 合社區周邊資源,訴求地方共榮。
其中,台化宜蘭紡織廠一部分廠區已改為「Herbelle龍潭湖畔悠活 園區」,過去原先因發現溫泉資源,有意由王文潮主導規劃興建溫泉 飯店及威士忌酒廠開發計畫。不料疫情干擾,目前決定修正為不蓋溫 泉飯店,專注推展威士忌酒廠、觀光文創園區開發計畫,盼兼顧產業 創新、助力發展宜蘭觀光遊憩。
呼應產業升級、健康創新趨勢,台塑集團近年開展閒置舊廠升級轉 型大變身。繼台塑高雄仁武廠設置醫材、新材料研發中心及兩位創辦 人紀念公園;北中南建置五大樂活園區後,後續將由台塑企業管理中 心常委王文潮主責督導下,啟動宜蘭威士忌酒廠、文創園區大開發。
台塑企業透露,台化在宜蘭龍潭湖畔紡織舊廠共有53公頃土地,2 018年已有台塑生醫於現有醫材廠據點規劃建置宜蘭龍潭湖畔樂活園 區(占地3.1公頃);如今,將再透過與台化承租20公頃土地方式, 推動威士忌酒廠、文創園區二階段開發計畫,預估合計投資總額約達 30∼40億元。
威士忌酒廠 拚年底通過環評
其中,一期國際等級威士忌酒廠投資案現正進行環評,預計年底取 得環評通過,明年啟動為期一∼二年興建工程;完工後,擬以部分產 能支援自有品牌,其餘產能外銷方式營運。二期開發將依據法規支持 ,以40%開發土地進行觀光、文創園區開發。隨著產業轉型、外移, 台化宜蘭舊廠、彰化廠與台塑高雄廠等總計有上百公頃,在堅持不炒 作不動產原則下,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率 先支持,啟動活化舊廠區策略,要讓台塑企業更親民。
台塑2018年宣布仁武廠轉型計畫,規畫成立複材、醫材中心,打造 仁武廠成為低碳及循環經濟材料與能源革新的研發和生產基地,促進 地方就業機會。
結合當地景點 推動旅遊經濟
台塑企業發源地高雄廠內兩位創辦人辦公室等建物,業經高雄市政 府登錄為歷史(紀念)建築,原址2.5公頃將設立「台塑王氏昆仲公 園」。後續將結合大高雄地區周邊知名景點,推動生態旅遊經濟。
此外,台塑集團也結合高雄、桃園林口、彰化、雲林、及宜蘭等廠 區,配合台塑生醫健康養生發展,建置觀光工廠等五大樂活園區,整 合社區周邊資源,訴求地方共榮。
其中,台化宜蘭紡織廠一部分廠區已改為「Herbelle龍潭湖畔悠活 園區」,過去原先因發現溫泉資源,有意由王文潮主導規劃興建溫泉 飯店及威士忌酒廠開發計畫。不料疫情干擾,目前決定修正為不蓋溫 泉飯店,專注推展威士忌酒廠、觀光文創園區開發計畫,盼兼顧產業 創新、助力發展宜蘭觀光遊憩。
生醫打群架 結盟傳產金融 葡萄王攜手統一、盛弘聯手富邦、大江協手台塑生醫;進軍世界盃
搶攻後疫商機,國內生醫業揪團打群架,結盟風潮再現!保瑞、益 安、馬光-KY拚併購,打進美國、東協市場;大江繼引資台塑生醫後 ,旗下大江基因也與佳世達合作;另外,明基醫則攜手康科特成立「 明悅智醫」,搶攻上千億牙科商機。
就初步統計,這一波新的結盟風,除了有備受關注的BIO(生技) +ICT(資訊)的強強聯手外,統一、富邦集團、台塑生醫等重磅傳產 和金融業分別和葡萄王、盛弘、大江的合作,更是分外吸睛,宣示插 旗生技業已成新顯學。
結盟利多不斷的生技業,光是近一個月就有大江基因引資佳世達, 以每股115.5元,合計5.45億元參與該公司私募案,並取得約17.84% 股權,雙方攜手搶攻精準醫療商機。
保瑞藥業則是聯手台新健康基金、美國學名藥天王趙宇天共同投資 保瑞生技,保瑞生技再斥資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取得伊 甸生醫(喜康生技前身)CDMO業務在台資產。
此一收購案,除了廠房外,保瑞也與伊甸生醫簽訂產品代工協議, 依產品專利到期日,規劃兩階段產品線開發,目前開發中品項已有將 進入一期與三期臨床的新藥。
另外,逆勢拓展的馬光,則預計收購新加坡新康中醫旗下三家中醫 骨傷專科診所,由於馬光在疫情時間擴增了八間中醫診所,法人看好 該公司可望迎接解封後的跳躍式成長。
明基醫則與旗下小金雞康科特合計斥資1.2億元、持股57.14%,成 立「明悅智醫」,跨入數位牙科醫療管理領域,搶攻上千億元的牙科 醫商機。
法人認為,為了快速進軍國際打世界盃,近年來生醫業的聯盟風是 馬不停蹄的進行,入股、合資、併購或引資成為不二法門。
葡萄王採兵分二路方式,除了引進統一集團斥資約20億元取得近8 %的股權;雙方開啟全方位生產、銷售、產品線拓展等方向合作,並 由台灣延伸至大陸等海市場外,也與全宇合資創立GK BIO,布局東協 保健品逾50億美元高成長商機。
以鴨子划水方式的生達集團則全面進入資源盤整,旗下生展以2.7 3億元入股金穎,取得30.08%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
母公司生達則是低調入股易威約5%股權,瞄準的是易威在美國有 生產基地,在學名藥和OTC市場的布局。
搶攻後疫商機,國內生醫業揪團打群架,結盟風潮再現!保瑞、益 安、馬光-KY拚併購,打進美國、東協市場;大江繼引資台塑生醫後 ,旗下大江基因也與佳世達合作;另外,明基醫則攜手康科特成立「 明悅智醫」,搶攻上千億牙科商機。
就初步統計,這一波新的結盟風,除了有備受關注的BIO(生技) +ICT(資訊)的強強聯手外,統一、富邦集團、台塑生醫等重磅傳產 和金融業分別和葡萄王、盛弘、大江的合作,更是分外吸睛,宣示插 旗生技業已成新顯學。
結盟利多不斷的生技業,光是近一個月就有大江基因引資佳世達, 以每股115.5元,合計5.45億元參與該公司私募案,並取得約17.84% 股權,雙方攜手搶攻精準醫療商機。
保瑞藥業則是聯手台新健康基金、美國學名藥天王趙宇天共同投資 保瑞生技,保瑞生技再斥資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取得伊 甸生醫(喜康生技前身)CDMO業務在台資產。
此一收購案,除了廠房外,保瑞也與伊甸生醫簽訂產品代工協議, 依產品專利到期日,規劃兩階段產品線開發,目前開發中品項已有將 進入一期與三期臨床的新藥。
另外,逆勢拓展的馬光,則預計收購新加坡新康中醫旗下三家中醫 骨傷專科診所,由於馬光在疫情時間擴增了八間中醫診所,法人看好 該公司可望迎接解封後的跳躍式成長。
明基醫則與旗下小金雞康科特合計斥資1.2億元、持股57.14%,成 立「明悅智醫」,跨入數位牙科醫療管理領域,搶攻上千億元的牙科 醫商機。
法人認為,為了快速進軍國際打世界盃,近年來生醫業的聯盟風是 馬不停蹄的進行,入股、合資、併購或引資成為不二法門。
葡萄王採兵分二路方式,除了引進統一集團斥資約20億元取得近8 %的股權;雙方開啟全方位生產、銷售、產品線拓展等方向合作,並 由台灣延伸至大陸等海市場外,也與全宇合資創立GK BIO,布局東協 保健品逾50億美元高成長商機。
以鴨子划水方式的生達集團則全面進入資源盤整,旗下生展以2.7 3億元入股金穎,取得30.08%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
母公司生達則是低調入股易威約5%股權,瞄準的是易威在美國有 生產基地,在學名藥和OTC市場的布局。
因應全球ESG(永續投資)及2050年零碳排目標,台塑集團旗下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昨(5)日同步宣布共同成立新智能科技公司,宣告台塑集團新能源投資跨出關鍵一步。根據公告,新智能科技公司初期設立資本額為70億元,將待各公司股東會通過提案後,最快今年6月下旬完成新公司登記,這將是台塑集團跨足新能源的重要布局。據了解,新智能科技公司將會彙整台塑集團旗下公司現有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布局與資源,將其延伸包括電動車、電池材料等領域,並且還將進攻儲能事業,以期加速發揮最大綜效。台塑表示,近年全球企業對於ESG議題日益看重,對於新能源的看法,也不再局限於節能、省碳而已,還包括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等等,而新規劃的新智能科技公司,則將是台塑集團從傳統能源產業跨足到新能源的重要布局。台塑內部人士透露,其實一直以來集團各公司在節能省碳上都各有規劃,但面對2050年零碳排目標的時間壓力下,必須將集團內部力量整合,尤其是新材料、新技術、新思維、新應用等方面,以期發揮最大的經營綜效。不過由於新公司尚未成立,將待各公司股東會通過後,整理盤點資源後,最快可於6月下旬正式成立。依據台塑集團所規劃,即將成立的新智能科技公司,將由台塑、南亞、台塑化各投資17.5億元、持股25%,台化則投資14億元、持股20%,並由子公司台塑生醫投資3.5億元、5%;相當於台塑四寶平均持有。
伴隨全球各國碳中和政策,綠能、電動車發展成趨勢,並進一步催 化儲能市場能量提升;為此,台塑四寶及台塑生醫宣布,合資成立台 塑新智能科技公司,正式擴大切入儲能市場。 台塑四寶指出,台塑新智能科技資本額70億元,其中,台塑、南亞 及台塑化分別斥資17.5億元,參與投資持股各25%,至於其餘25%的 持股則是由台化與旗下台塑生醫合力參與,台化投資14億元、持股2 0%,台塑生醫投資3.5億元、持股5%。 台化先前代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公告,台塑尖端能源科技 董事會決議通過彰濱工業區投標案;如今,台塑四寶宣告成立儲能新 公司,等於宣告集團將擴大在新能源、儲能領域的投資,加速相關布 局規畫。 台塑尖端能源科技是3月10日才成立的新公司,為台塑生醫旗下新 的能源事業體,資本總額30億元,現任董事長是台塑生醫的法人代表 王瑞瑜。 台塑集團旗下台塑生醫,挾著掌握鋰鐵電池關鍵技術,積極布局新 能源領域,宣布成功開發大功率 (1.5MW) 鋰鐵電池儲能貨櫃系統 ,並與工研院、大同公司合作,順利導入政府前瞻計劃中的大型儲能 系統「彰濱儲能示範案場」上線運作,成為台塑生醫在新能源領域上 的重要里程碑。 台塑企業除成立台塑鋰鐵科技公司,生產鋰鐵電池最關鍵的鋰鐵材 料外,也推動台塑生醫建立鋰鐵電池技術,透過獨有專利、大功率充 放電用電池管理系統與主從式標準化模組技術,將鋰鐵電池導入UPS 不斷電系統,成功取代鉛酸電池,並開發鋰鐵儲能貨櫃系統,成為台 灣不斷電UPS系統鋰鐵電池組主要供應廠商。
近期國內疫情再起,快篩需求大增,將推升銷售量,法人機構預估,將貢獻相關供應鏈第2~3季營運,長線上,眼球相關產業包含隱形眼鏡、眼科手術及角膜塑型鏡等族群,受惠剛性需求,看好精華(1565)、晶碩等供應鏈後市營運表現。兩岸疫情更趨嚴峻,台灣單日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大陸每日新增無症狀感染人數也持續走高,不僅主要城市解封時程未定,北京疫情升溫也令市場擔心是否步入封城,影響消費力道甚鉅。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第一金投顧協理黃奕銓認為,近日國內疫情爆發,使快篩試劑需求提升,市場預期在銷量大增下將挹注相關類股第2季營運動能;加上政府推行徵用快篩政策,營運成長具想像空間,因此帶動相關類股如泰博、寶齡富錦、安特羅及普生等股價均擊敗大盤表現。其中,4月底政府進口的快篩試劑將陸續到貨,因此暫不徵用國產試劑,目前國產快篩試劑廠商仍以滿足原來供應為主,而為了不影響國內快篩業者已簽訂的合約,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等五家生產廠商,價格都不會受實名制限制,以維持市場機制。以目前暫不徵用並先以進口徵用為主的情況來看,國內廠商或以出貨通路為主,快篩於通路的銷售價格較政府徵用、標案價格高,獲利貢獻程度將較明顯,但需留意在需求高峰過後,以趨勢來說,終端售價可能將持續下滑。在隱形眼鏡族群方面,雖大陸市場遭逢逆風,但日本市場已復甦;分析師表示,國內3月隱形眼鏡總出口值為11.9億元,年增7.8%、月增1.7%,出口大陸值為年增1.2%、月減7.2%,推估為疫情影響終端需求導致;出口日本值為年增37.5%,月增16.4%,復甦態勢不變。展望第2季,日本市場由於去年基期較低,且疫情影響消費力道較不嚴重,復甦趨勢不變,精華、晶碩第2季營收可望維持季增趨勢。
政府決定在4月14日至7月31日期間徵用家用快篩試劑,目標每月1 ,400萬劑。衛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8日表示,快篩試劑實名制 希望可以在5月初上路,每支價格有望降至百元以下。
陳時中18日出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快篩國家隊整備情形」做 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他表示,因為包裝限制關係,快篩試劑實名制初 步規劃一次一人購買五支快篩試劑,會努力將購買價格壓到百元以下 。惟暫時並無弱勢族群免費購買的規畫,但是而在疫情熱區會提供「 公費快篩」。
陳時中指出,快篩實名制會以國外專案輸入為優先,預計未來四個 月國內則會累積徵用3,090萬劑,進口則採購到1億劑左右。他解釋, 會先請國內廠商滿足自由市場需要,且廠商仍有共同供應平台契約還 沒有走完,暫時不會全數徵用,否則契約會出問題;7、8月另有採購 計畫。
衛福部核准家用快篩專案製造廠商有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 凌越、安特羅、長興材料共六家業者、七項產品,目前每月最大產能 將超過490萬劑。為提升產量,衛福部與經濟部將協助廠商取得新廠 專案製造許可,近期將陸續有新增核准品項,同時,國防部也會派遣 國軍支援生產,預計到5月每月最大產能可提升至1,280萬劑,再加上 新購置設備到位後,每月產能可再提升至1,580萬劑。
至於徵用家用快篩使用時機,指揮中心規劃將用在居家隔離、居家 檢疫、熱點快篩、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的防疫需求,以及民眾實名制平 價購買。
另一方面,衛福部委託台灣銀行建置的家用快篩試劑共同供應契約 也同步進行,分別於2月及3月上架提供給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下單採 購,截至12日止,採購量為200萬餘劑。陳時中解釋,為顧及國內廠 商在共同供應契約履約能力及供貨時效,在快篩徵用期間,倘廠商有 供應共同供應契約平台的需要,可先向指揮中心調借後歸還。
陳時中18日出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快篩國家隊整備情形」做 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他表示,因為包裝限制關係,快篩試劑實名制初 步規劃一次一人購買五支快篩試劑,會努力將購買價格壓到百元以下 。惟暫時並無弱勢族群免費購買的規畫,但是而在疫情熱區會提供「 公費快篩」。
陳時中指出,快篩實名制會以國外專案輸入為優先,預計未來四個 月國內則會累積徵用3,090萬劑,進口則採購到1億劑左右。他解釋, 會先請國內廠商滿足自由市場需要,且廠商仍有共同供應平台契約還 沒有走完,暫時不會全數徵用,否則契約會出問題;7、8月另有採購 計畫。
衛福部核准家用快篩專案製造廠商有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 凌越、安特羅、長興材料共六家業者、七項產品,目前每月最大產能 將超過490萬劑。為提升產量,衛福部與經濟部將協助廠商取得新廠 專案製造許可,近期將陸續有新增核准品項,同時,國防部也會派遣 國軍支援生產,預計到5月每月最大產能可提升至1,280萬劑,再加上 新購置設備到位後,每月產能可再提升至1,580萬劑。
至於徵用家用快篩使用時機,指揮中心規劃將用在居家隔離、居家 檢疫、熱點快篩、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的防疫需求,以及民眾實名制平 價購買。
另一方面,衛福部委託台灣銀行建置的家用快篩試劑共同供應契約 也同步進行,分別於2月及3月上架提供給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下單採 購,截至12日止,採購量為200萬餘劑。陳時中解釋,為顧及國內廠 商在共同供應契約履約能力及供貨時效,在快篩徵用期間,倘廠商有 供應共同供應契約平台的需要,可先向指揮中心調借後歸還。
近期中國大陸對上海的封鎖放鬆,使市場認為疫情在中國大陸似有控制,但整體確診人數仍飆高;據大陸國家衛健委13日公布的確診人數高達27,920例,其中,上海市新增26,330例,後續仍需觀察中國大陸對於疫情管控的調整。
台灣的疫情仍是爆發初期,目前每日確診人數已破千,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政策上,偏向與病毒共存,現在除中國大陸的態度偏向清零外,其餘國家都選擇與病毒共存,並漸漸鬆綁甚至是取消相關的防疫限制。
近日受到美國聯準會官員較為鷹派的升息及縮表的言論造成全球股市震盪,那斯達克指數也從低點反彈後,回落至14,000點附近,而國內確診案例在近日急遽上升,使台股近期盤勢較為偏弱。
生技族群方面,因本土個案持續增加,進而影響快篩需求暴增,行政院也在15日組成快篩國家隊徵用快篩試劑,其中包含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使相關類股近期表現不錯,生技指數相對大盤也有撐。
生技股多空表現波動較大,而台灣生技指數是由57檔台灣上市櫃生技股所組成,而一口台灣生技指數期貨的保證金為15,000元,相較台指期更能靈活搭配運用,若投資人在投資生技股時,或可考慮搭配期交所推出的臺灣生技期貨參與行情或做避險的運用。
台灣的疫情仍是爆發初期,目前每日確診人數已破千,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政策上,偏向與病毒共存,現在除中國大陸的態度偏向清零外,其餘國家都選擇與病毒共存,並漸漸鬆綁甚至是取消相關的防疫限制。
近日受到美國聯準會官員較為鷹派的升息及縮表的言論造成全球股市震盪,那斯達克指數也從低點反彈後,回落至14,000點附近,而國內確診案例在近日急遽上升,使台股近期盤勢較為偏弱。
生技族群方面,因本土個案持續增加,進而影響快篩需求暴增,行政院也在15日組成快篩國家隊徵用快篩試劑,其中包含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使相關類股近期表現不錯,生技指數相對大盤也有撐。
生技股多空表現波動較大,而台灣生技指數是由57檔台灣上市櫃生技股所組成,而一口台灣生技指數期貨的保證金為15,000元,相較台指期更能靈活搭配運用,若投資人在投資生技股時,或可考慮搭配期交所推出的臺灣生技期貨參與行情或做避險的運用。
快篩試劑需求增 生技族群嗨 寶齡富錦、ABC-KY、瑞基再度漲停
本土疫情延燒,每日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15日正式突破千例,「 快篩試劑國家隊」成軍迎戰,當局徵用國產快篩試劑,同時也大量進 口,目標每月4,000萬劑。
題材催化相關個股再攻高,檢測股指標寶齡富錦(1760)、ABC-K Y(6598)、瑞基(4171)等再度漲停,並帶動生技股多檔發威。
包括優盛、雃博、生華科、長聖、久裕、商之器等,也齊步亮燈漲 停,另有亞諾法、台耀、永日、云辰、泰博、盛弘、松瑞藥、杏輝等 也逆勢收紅,漲幅1.2%以上,除泰博外,其他成交量都見日增,資 金明顯進駐。
據統一投顧報告指出,「快篩國家隊」下有五家通過家用快篩專案 製造廠,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等;其 中,泰博在家用市占約達六至七成,為國內主要快篩供應商,寶齡富 錦家用市占率二至三成,但在醫用市占率則是第一。
報告進一步指出,料泰博將不會太過犧牲利潤、完全供應國家隊, 而寶齡富錦供應國家徵用的市占率則將因此提高。此外,寶齡富錦因 股本小、先前獲利基期低,因此,快篩國家隊反映在獲利上的動能料 將高於泰博。
以政府徵用6,000萬劑估算,相當於50多億元的商機,預期利潤空 間不小,對於寶齡EPS(每股盈餘)的貢獻將大有幫助。
五家通過家用快篩專案製造廠,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 凌越生醫、安特羅等,惟第一金投顧報告提醒,實際上出貨量以泰博 最大拿下80%訂單,寶齡富錦、安特羅等次之,ABC-KY及亞諾法並未 沒有加入國家隊,切勿盲目追高。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指出,「快篩國家隊」的消息題材具帶動之 效,更因為台股目前盤面沒有太大亮點,加上生技股股本小、易拉抬 ,也是帶動股價表現的一大主要因素。
另外,台股最近因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俄烏戰爭 、智慧機與PC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有疑慮,科技類股股價壓力相當 大,不少熱門股本月以來都出現雙位數幅度拉回,相對地,如生技等 非電子次族群因不占權值,這時候反而比較容易獲得本土資金關注。
本土疫情延燒,每日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15日正式突破千例,「 快篩試劑國家隊」成軍迎戰,當局徵用國產快篩試劑,同時也大量進 口,目標每月4,000萬劑。
題材催化相關個股再攻高,檢測股指標寶齡富錦(1760)、ABC-K Y(6598)、瑞基(4171)等再度漲停,並帶動生技股多檔發威。
包括優盛、雃博、生華科、長聖、久裕、商之器等,也齊步亮燈漲 停,另有亞諾法、台耀、永日、云辰、泰博、盛弘、松瑞藥、杏輝等 也逆勢收紅,漲幅1.2%以上,除泰博外,其他成交量都見日增,資 金明顯進駐。
據統一投顧報告指出,「快篩國家隊」下有五家通過家用快篩專案 製造廠,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等;其 中,泰博在家用市占約達六至七成,為國內主要快篩供應商,寶齡富 錦家用市占率二至三成,但在醫用市占率則是第一。
報告進一步指出,料泰博將不會太過犧牲利潤、完全供應國家隊, 而寶齡富錦供應國家徵用的市占率則將因此提高。此外,寶齡富錦因 股本小、先前獲利基期低,因此,快篩國家隊反映在獲利上的動能料 將高於泰博。
以政府徵用6,000萬劑估算,相當於50多億元的商機,預期利潤空 間不小,對於寶齡EPS(每股盈餘)的貢獻將大有幫助。
五家通過家用快篩專案製造廠,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 凌越生醫、安特羅等,惟第一金投顧報告提醒,實際上出貨量以泰博 最大拿下80%訂單,寶齡富錦、安特羅等次之,ABC-KY及亞諾法並未 沒有加入國家隊,切勿盲目追高。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指出,「快篩國家隊」的消息題材具帶動之 效,更因為台股目前盤面沒有太大亮點,加上生技股股本小、易拉抬 ,也是帶動股價表現的一大主要因素。
另外,台股最近因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俄烏戰爭 、智慧機與PC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有疑慮,科技類股股價壓力相當 大,不少熱門股本月以來都出現雙位數幅度拉回,相對地,如生技等 非電子次族群因不占權值,這時候反而比較容易獲得本土資金關注。
快篩、生技尖兵 搭上防疫列車 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等訂單暴增;藥物、細胞治療進程傳佳音
本土疫情升溫,單日衝破千人大關,快篩檢測族群成為當紅炸子雞 ,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訂單爆增;而藥物、細胞治療廠也陸續 報佳音,生華科宣布其新冠藥因機制獨特,實驗證實可抗Omicron變 異株,心悅生醫則已完成COVID-19創新口服抗病毒候選藥物Pentarl andir二期臨床試驗的收案。另外,長聖、訊聯和宣捷則投入以細胞 療法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生華科表示,Omicron變異株高傳染力的特性,目前已占全球感染 病毒99.5%,由於Omicron容易逃避現有的疫苗,這將威脅全球近四 成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口,且美國FDA今年陸續已撤回包括禮來、再生 元和葛蘭素史克/Vir等多家大廠的單株抗體藥物EUA,也讓創新藥物 開發可望有新的契機。
生華科說,根據試驗數據顯示,運用旗下Silmitasert ib(CX-49 45)抗Omicron變異病毒株結果十分正向,Silmitasertib可抑制Omi cron增殖活性高達近九成,效果顯著。
心悅也宣布,已完成COVID-19創新口服抗病毒候選藥物Pentarlan dir二期臨床試驗的收案,在前臨床研究中,Pentarlandir針對Omic ron、Delta已確認的高關注變異株、以及多種流感病毒,都已證明初 步效果和極佳的安全性。
至於訂單火紅的快篩檢測業,則因行政院徵用快篩試劑,目標每月 4,000萬劑,也讓已獲得專案製造通過的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 、凌越及安特羅等廠商,均已收到政府啟動徵收通知,將配合政策拉 高家用快篩產能,全力支援國家防疫能量。
就初步統計,五家快篩廠中,泰博單班制月產能可達千萬劑以上, 寶齡富錦約300萬劑,台塑生醫約100萬劑,凌越及安特羅兩家各在百 萬劑以下,目前都採取加班因應,預計若有國軍協助包裝作業 ,產 能定可增加。
家用快篩試劑市占居冠的泰博,已率先採取降價策略,預計將分三 階段逐步降價,自4月25日起,5入裝每劑售價220元,1入裝每劑230 元;5月5日起,5入裝每劑再降至190元,1入裝每劑200元;5月25日 起,5入裝每劑170元,1入裝每劑180元。
另外,瑞磁開發的「新冠流感七合一免萃取檢測試劑」,也獲FDA 核准可進行臨床,該試劑特色是一個檢體一次可同時做到七種病毒的 檢測,包含新冠病毒(SARS-CoV-2)、A型流感病毒與亞型(包括H1 、H1 2009 Pandemic、及H3)、B型流感病毒, 與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等。
本土疫情升溫,單日衝破千人大關,快篩檢測族群成為當紅炸子雞 ,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訂單爆增;而藥物、細胞治療廠也陸續 報佳音,生華科宣布其新冠藥因機制獨特,實驗證實可抗Omicron變 異株,心悅生醫則已完成COVID-19創新口服抗病毒候選藥物Pentarl andir二期臨床試驗的收案。另外,長聖、訊聯和宣捷則投入以細胞 療法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生華科表示,Omicron變異株高傳染力的特性,目前已占全球感染 病毒99.5%,由於Omicron容易逃避現有的疫苗,這將威脅全球近四 成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口,且美國FDA今年陸續已撤回包括禮來、再生 元和葛蘭素史克/Vir等多家大廠的單株抗體藥物EUA,也讓創新藥物 開發可望有新的契機。
生華科說,根據試驗數據顯示,運用旗下Silmitasert ib(CX-49 45)抗Omicron變異病毒株結果十分正向,Silmitasertib可抑制Omi cron增殖活性高達近九成,效果顯著。
心悅也宣布,已完成COVID-19創新口服抗病毒候選藥物Pentarlan dir二期臨床試驗的收案,在前臨床研究中,Pentarlandir針對Omic ron、Delta已確認的高關注變異株、以及多種流感病毒,都已證明初 步效果和極佳的安全性。
至於訂單火紅的快篩檢測業,則因行政院徵用快篩試劑,目標每月 4,000萬劑,也讓已獲得專案製造通過的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 、凌越及安特羅等廠商,均已收到政府啟動徵收通知,將配合政策拉 高家用快篩產能,全力支援國家防疫能量。
就初步統計,五家快篩廠中,泰博單班制月產能可達千萬劑以上, 寶齡富錦約300萬劑,台塑生醫約100萬劑,凌越及安特羅兩家各在百 萬劑以下,目前都採取加班因應,預計若有國軍協助包裝作業 ,產 能定可增加。
家用快篩試劑市占居冠的泰博,已率先採取降價策略,預計將分三 階段逐步降價,自4月25日起,5入裝每劑售價220元,1入裝每劑230 元;5月5日起,5入裝每劑再降至190元,1入裝每劑200元;5月25日 起,5入裝每劑170元,1入裝每劑180元。
另外,瑞磁開發的「新冠流感七合一免萃取檢測試劑」,也獲FDA 核准可進行臨床,該試劑特色是一個檢體一次可同時做到七種病毒的 檢測,包含新冠病毒(SARS-CoV-2)、A型流感病毒與亞型(包括H1 、H1 2009 Pandemic、及H3)、B型流感病毒, 與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等。
為能快速阻斷疫情傳播鏈,行政院即日起徵用快篩試劑,目標每月 4,000萬劑,對此,已獲得專案製造通過的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 醫及安特羅等「快篩國家隊」廠商均表示,已收到政府啟動徵收通知 ,將配合政策,拉高家用快篩產能,全力支援國家防疫能量。
目前本土快篩廠共有五家通過專案製造許可,包括泰博、寶齡富錦 、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其中泰博單班制月產能可達千萬劑 以上,寶齡富錦約300萬劑,台塑生醫約100萬劑,凌越及安特羅兩家 各在百萬劑以下。
泰博透露,已擴大抗原快篩產能並暫停出口,產能足以充分供應國 內所有各大通路、社區客戶及企業法人客戶的需求,且能充分配合政 府所徵用的抗原快篩試劑所需數量。
寶齡富錦表示,目前每月產能約300萬劑,若有國軍協助包裝作業 ,產能定可增加;目前公部門標案價格有鬆動,不過仍會視市場變化 來做價格調整。
台塑生醫為國內最大檢測試劑生廠商,產品包含毒品、流感、驗孕 等快篩檢測商品,也有生產新冠肺炎抗原快篩試劑、居家快篩市場, 單班制月產能可達百萬劑;但因上述非新冠肺炎檢測訂單穩定,約占 產能五至六成,因此單月能支援新冠肺炎居家快篩試劑約40∼50萬劑 。
國光生技子公司安特羅月產能在100萬劑以內,並有提供醫療人員 使用的專業版新冠快篩商品外銷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安特羅總經理張哲瑋指出,目前提給政府的每月產能在100萬劑以 內,但為配合政策防疫需求,如仿照「口罩國家隊」概念,由國軍進 駐協助人力支援,將加速朝百萬劑水準擴充產能,全力支援防疫。
目前本土快篩廠共有五家通過專案製造許可,包括泰博、寶齡富錦 、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其中泰博單班制月產能可達千萬劑 以上,寶齡富錦約300萬劑,台塑生醫約100萬劑,凌越及安特羅兩家 各在百萬劑以下。
泰博透露,已擴大抗原快篩產能並暫停出口,產能足以充分供應國 內所有各大通路、社區客戶及企業法人客戶的需求,且能充分配合政 府所徵用的抗原快篩試劑所需數量。
寶齡富錦表示,目前每月產能約300萬劑,若有國軍協助包裝作業 ,產能定可增加;目前公部門標案價格有鬆動,不過仍會視市場變化 來做價格調整。
台塑生醫為國內最大檢測試劑生廠商,產品包含毒品、流感、驗孕 等快篩檢測商品,也有生產新冠肺炎抗原快篩試劑、居家快篩市場, 單班制月產能可達百萬劑;但因上述非新冠肺炎檢測訂單穩定,約占 產能五至六成,因此單月能支援新冠肺炎居家快篩試劑約40∼50萬劑 。
國光生技子公司安特羅月產能在100萬劑以內,並有提供醫療人員 使用的專業版新冠快篩商品外銷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安特羅總經理張哲瑋指出,目前提給政府的每月產能在100萬劑以 內,但為配合政策防疫需求,如仿照「口罩國家隊」概念,由國軍進 駐協助人力支援,將加速朝百萬劑水準擴充產能,全力支援防疫。
行政院昨(14)日宣布,即日起徵用快篩試劑,目標每月4,000萬劑,配合政府政策,本土家用快篩試劑龍頭廠泰博科技昨日也宣布,配合政府政策,已擴大抗原快篩產能,並暫停出口。
據了解,政府與快篩業者對採購單價,已達成每劑70~80元的共識,有業者私下反映,雖然採購單價偏低,但因為政府提出的全產能的徵用,算一算仍有足夠的利潤。
國內疫情近日急速升溫,引發政府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需求用量大增,據了解,政府日前已和國內業者達成共識,將徵用本土快篩試劑廠商的所有產能,其中又以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及安特羅等五家通過專案製造許可廠商為徵用對象。
泰博科技昨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現有產能足以充分供應國內所有各大通路、連鎖超商、社區客戶及企業法人客戶的需求,且能充分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所徵用的抗原快篩試劑所需數量。
另外,泰博科技正進行內部成本及銷售模式的評估,近日將與各銷售通路協商,共同配合政府政策降低零售價格,以滿足民眾防疫需求。
據了解,政府與快篩業者對採購單價,已達成每劑70~80元的共識,有業者私下反映,雖然採購單價偏低,但因為政府提出的全產能的徵用,算一算仍有足夠的利潤。
國內疫情近日急速升溫,引發政府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需求用量大增,據了解,政府日前已和國內業者達成共識,將徵用本土快篩試劑廠商的所有產能,其中又以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及安特羅等五家通過專案製造許可廠商為徵用對象。
泰博科技昨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現有產能足以充分供應國內所有各大通路、連鎖超商、社區客戶及企業法人客戶的需求,且能充分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所徵用的抗原快篩試劑所需數量。
另外,泰博科技正進行內部成本及銷售模式的評估,近日將與各銷售通路協商,共同配合政府政策降低零售價格,以滿足民眾防疫需求。
本土疫情連環爆,單日確診人數逼近500大關,預期未來1∼2個月 可能達確診高峰下,「快篩國家隊」可望成軍,泰博、寶齡富錦、台 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等五家通過家用快篩專案製造廠,最有機 會入列,搶攻這一波防疫大商機。
為能快速阻斷傳播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 「快篩國家隊」準備中,政府與廠商也已經簽訂800萬劑快篩試劑的 共同供應契約,將讓快篩試劑價格更親民,高風險熱區則可提計畫申 請讓民眾免費快篩,以利監測疫情,相關計畫預計最快於今、明日公 布。
法人認為,由於疫情嚴峻,不排除政府將擴大快篩試劑採購量,也 可望掀起快篩檢測廠搶進「快篩國家隊」行列風潮。
就初步統計,目前快篩檢測廠中,以泰博產量居冠,單班制月產能 可達千萬劑以上,寶齡富錦約300萬劑,台塑生醫也有近百萬劑的水 準,加計凌越、安特羅的百萬劑以下,合計產能超過1,500萬劑。
由於農曆年前,政府曾共同採購契約800萬劑,此次因疫情急速擴 散,4月1日起確診數持續破百並日日創新高,一般預期本周可能衝破 500人大關,甚至達1,000人以上,因此,「快篩國家隊」將可望快速 成軍,採購量也較可觀。
因疫情蔓延,快篩檢測廠第一季營收表現亮麗,穩坐龍頭寶座的泰 博,今年2月指揮中心開出200萬劑標案,該公司即拿下七成標案;自 結3月營收5.66億元,也交出月增17.58%、年增31.04%佳續;第一 季營收17.93億元,更刷新歷史次高,季增30.87%、年增33.14%。
泰博在一般藥局及超商連鎖通路則市占率超過七成,近一年多來國 內外銷售量已超過1,500萬劑,居台廠之冠。
另外,拿下約三成標案的寶齡,3月營收1.4億元,月減27.98%、 年增26.68%;第一季營收4.55億元,季減1.94%、年增21.53%。
瑞基第一季營收2.36億元、年增1.35%, 由於台灣疫情逐漸升溫 ,瑞基積極備貨以因應需求,預期有助後市業績。
為能快速阻斷傳播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 「快篩國家隊」準備中,政府與廠商也已經簽訂800萬劑快篩試劑的 共同供應契約,將讓快篩試劑價格更親民,高風險熱區則可提計畫申 請讓民眾免費快篩,以利監測疫情,相關計畫預計最快於今、明日公 布。
法人認為,由於疫情嚴峻,不排除政府將擴大快篩試劑採購量,也 可望掀起快篩檢測廠搶進「快篩國家隊」行列風潮。
就初步統計,目前快篩檢測廠中,以泰博產量居冠,單班制月產能 可達千萬劑以上,寶齡富錦約300萬劑,台塑生醫也有近百萬劑的水 準,加計凌越、安特羅的百萬劑以下,合計產能超過1,500萬劑。
由於農曆年前,政府曾共同採購契約800萬劑,此次因疫情急速擴 散,4月1日起確診數持續破百並日日創新高,一般預期本周可能衝破 500人大關,甚至達1,000人以上,因此,「快篩國家隊」將可望快速 成軍,採購量也較可觀。
因疫情蔓延,快篩檢測廠第一季營收表現亮麗,穩坐龍頭寶座的泰 博,今年2月指揮中心開出200萬劑標案,該公司即拿下七成標案;自 結3月營收5.66億元,也交出月增17.58%、年增31.04%佳續;第一 季營收17.93億元,更刷新歷史次高,季增30.87%、年增33.14%。
泰博在一般藥局及超商連鎖通路則市占率超過七成,近一年多來國 內外銷售量已超過1,500萬劑,居台廠之冠。
另外,拿下約三成標案的寶齡,3月營收1.4億元,月減27.98%、 年增26.68%;第一季營收4.55億元,季減1.94%、年增21.53%。
瑞基第一季營收2.36億元、年增1.35%, 由於台灣疫情逐漸升溫 ,瑞基積極備貨以因應需求,預期有助後市業績。
台化昨(28)日代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公告,台塑尖端能源科技董事會決議通過彰濱工業區投標案;業內人士推測,未來台塑集團將擴大在新能源、儲能領域的投資,並加速相關布局規畫。台塑尖端能源科技是今年3月10日才成立的新公司,資本總額30億元,依照公司登記營業項目判斷,台塑尖端科技可能成為台塑生醫旗下新的能源事業體。台塑尖端科技為台塑生醫科技子公司,現任董事長是台塑生醫的法人代表王瑞瑜,公司其他董事及監察人也都是台塑生醫法人代表。台塑生醫目前有生活用品、保養美容、醫學技術與臨床試驗事業部,不過該公司也發展其他非大健康領域的工業性產品,尤其在鋰鐵電池方面,經過十年以上的變革,已成功發展出儲能系統與家用儲能系統兩大類。
「再生醫療三法」今年上半年拚上路,引發多家生醫公司爭相布局卡位。去年剛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投資50億元的台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透露,台康已經入股一家病毒載體工廠啟弘生技,將開啟細胞治療代工商機;另一重量級公司台塑生醫日前也宣布,投資7.5億取得長春藤生命科學過半股權,跨足細胞治療市場。為了趕搭這一波細胞治療熱潮,三顧生醫成立的樂迦再生科技,也規劃股票公開發行,目標今年上半年通過興櫃戰略新板;中天集團轉投資的永生細胞,其異體細胞新藥RegeneCyte已進入藥證實質審查程序,最快明年1月上市,永生也計劃明年掛牌。衛福部今年年初預告「再生醫療三法」,並規劃第2季送至行政院審議,爭取上半年立法院本會期法規上路。蔡總統日前呼籲,「再生醫療三法」通過後,希望能帶動再生醫療產業蓬勃發展。劉理成表示,全球細胞治療市場尚未成熟,目前已商業化的多為自體細胞治療,但是台康看好未來異體細胞藥物全球市場,今年農曆年前已入股啟弘生技,啟弘日前剛完成6億元的增資,正在打造東南亞最大的病毒載體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廠。台塑生醫也在3月初宣布,以7.55億元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取得51.0%股權。長春藤目前第一項產品、細胞因子誘導的殺手細胞(CIK細胞)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一旦「再生醫療三法」正式上路,長春藤將以細胞製劑產品,爭取成為首家取得「有條件許可」五年期臨時性藥證廠商。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策略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未來可搭配長庚醫院細胞治療技術,致力降低生產成本,使細胞治療能夠普及化是台塑生醫投入再生醫學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三顧生醫與台灣日立亞太公司合資成立的樂迦再生科技,去年年中完成20億元募資,將打造亞洲最大 CDMO細胞製造廠,新廠預計2024年完工投產。
台塑生醫生技領域拓展再添力!台化代子公司台塑生醫公告,基於 長期投資考量,台塑生醫董事會決議取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股權, 以平均每股12.1元、共取得6萬2342張,交易總金額達7.55億元;台 塑生醫持有長春藤生命科學股權達51%。 據長春藤生命科學官網,該公司成立於2003年,專注研發細胞技術 與相關應用,除了與各醫院進行免疫殺手細胞IKC醫療技術臨床試驗 於肝癌及肺癌之外,也積極開發及引進各項細胞療法。有鑑細胞療法 技術日趨成熟及全球生物技術發展之潮流,長春藤生命科學另設立細 胞儲存庫,將現有之健康細胞冷凍儲存,為日後應用預做準備。 台塑生醫發展範圍涵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醫藥等六 大領域,目前為台灣各類清潔劑、保健食品、美容保養品與檢驗試劑 的領導廠商,近年來也積極布局生技與新能源領域,不斷擴大營運規 模與領域。 基於投資效率與其他新版圖開拓資金運用等考量,台塑生醫先前陸 續調節聯亞藥股票,持股降至3%,不再參與董事席次,並藉此資金 啟動新生技領域策略結盟規劃。 其後,台塑生醫宣布與大江共組台灣生技大聯盟平台,初步將由台 塑生醫以2.5億元參與台灣關節注射液及人工代用骨等醫材領導大廠 和康生私募案,取得約9.78%股權,跨入醫材領域後,雙方將攜手進 軍橫跨保健、美膚、醫材領域。 當時,台塑生醫即透露後續將會瞄準再生醫學及次世代高階檢測兩 大領域,預計在半年內就可有好消息。
台塑集團搶進細胞治療領域。台塑四寶的台化昨(28)日公告,子公司台塑生醫基於長期投資考量,斥資7.55億元,以平均每股12.1元取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6,234.2萬股,預計將占取得該公司增資後51%股權。業界指出,細胞治療領域近年為國際醫療產業顯學,台灣也正研擬再生醫療三法,推動並規範相關產業;由於政策利多加持,將成為下一個明星產業,引發各方投資人關注。長春藤生命科學成立於2003年,根據公司官網資料,該公司由留美博士及國內外技術團隊組成,20年來致力於細胞相關技術研發及應用,目前除與各醫院進行免疫殺手細胞IKC醫療技術臨床試驗於肝癌及肺癌外,也積極開發及引進各項細胞療法,希望為不同需求客戶提供最恰當的醫療選擇。長春藤生命科學短期目標著重於研發各項免疫細胞、成人周邊白血球及臍帶間質幹細胞(MSC)等培養及儲存技術,推動各項細胞療法臨床試驗,並將技術產業化。長期目標為結合各項技術,提供各類疾病治療及抗老化等細胞治療服務,並開發各種組織細胞之應用及開展再生醫學。由於目前細胞療法技術日趨成熟及全球生物技術發展潮流,長春藤生命科學設立細胞儲存庫。
聯亞藥(6562) 14日舉行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事,選出五董 四獨董;大股東台塑生醫退出董事會。台塑生醫原為聯亞藥第二大股 東,持有1席董事;為啟動新結盟投資布局,台塑生醫先前伺機逢高 調節聯亞藥,持股從最高降至3%,並決定不再參與董事席次。
此外,聯亞藥規劃2022年上市,計劃農曆年後向工業局申請科技事 業函(不需看公司盈虧獲利),預計2022年第二季拿到許可,希望第二 季底、第三季,最快6、7月上市,向市場募集更多資金。
聯亞藥6月23日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股價快速飆上百元俱樂部, 一度還曾衝上300元高價。隨著母公司聯亞生技8月16日接獲研發的新 冠疫苗未通過衛福部緊急授權消息,聯亞藥股價跌破200元,最低跌 至140元。目前股價為81.4元。
台塑生醫投資聯亞藥多年,是聯亞生技以外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最 高達17%;興櫃後伺機調節持股,目前持股降至3%,推估獲利逾13 億元,外界讚嘆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的好眼光。
台塑生醫表示,公司有參與參與聯生藥、聯亞藥投資,持股時間已 達7∼8年、6年之多。基於投資效率與其他新版圖開拓資金運用等考 量,方伺機處分聯亞藥持股。目前聯生藥持股逾一成,至於聯亞藥3 %持股短期沒有進一步處分計畫。
聯亞藥指出,這次股臨會改選董是因多位教授公務繁忙,其中一位 過世,因此乾脆重新改選新董事與獨董。此外,目前產能為每年生產 1,152萬瓶針劑,因估計客戶訂單到了2022∼23年產線就會不夠,規 劃2022年底新產線拿到認證,新增一條新產線的產能是目前的四倍, 等於未來一年產能為5,600萬瓶。
此外,聯亞藥規劃2022年上市,計劃農曆年後向工業局申請科技事 業函(不需看公司盈虧獲利),預計2022年第二季拿到許可,希望第二 季底、第三季,最快6、7月上市,向市場募集更多資金。
聯亞藥6月23日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股價快速飆上百元俱樂部, 一度還曾衝上300元高價。隨著母公司聯亞生技8月16日接獲研發的新 冠疫苗未通過衛福部緊急授權消息,聯亞藥股價跌破200元,最低跌 至140元。目前股價為81.4元。
台塑生醫投資聯亞藥多年,是聯亞生技以外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最 高達17%;興櫃後伺機調節持股,目前持股降至3%,推估獲利逾13 億元,外界讚嘆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的好眼光。
台塑生醫表示,公司有參與參與聯生藥、聯亞藥投資,持股時間已 達7∼8年、6年之多。基於投資效率與其他新版圖開拓資金運用等考 量,方伺機處分聯亞藥持股。目前聯生藥持股逾一成,至於聯亞藥3 %持股短期沒有進一步處分計畫。
聯亞藥指出,這次股臨會改選董是因多位教授公務繁忙,其中一位 過世,因此乾脆重新改選新董事與獨董。此外,目前產能為每年生產 1,152萬瓶針劑,因估計客戶訂單到了2022∼23年產線就會不夠,規 劃2022年底新產線拿到認證,新增一條新產線的產能是目前的四倍, 等於未來一年產能為5,600萬瓶。
2021BIOAsia-TaiwanExhibition亞洲生技大展開幕儀式由湯明哲校長致詞時表示,很高興長庚大學加入台大T4GIP科研平台,長庚大學技術商品化含金量高,未來參展將邀請業界一起共襄盛舉,落實產學合作與學研成果實質落地,共享雙贏。
長庚科研產業化平台聯盟攤位包括長庚大學、長庚醫院、明志科大以及會員廠商共展出21項亮點技術,技術亮點主軸包含智慧醫療、照護科技、高階醫材與生技檢測及功能性藥物開發的部分。在防疫科技上最大的成就為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施信如教授研究團隊研發之「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檢測技術」,獲得「2021台北生技獎」之「技轉合作獎」銀獎及科技部「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之榮耀,此技術已獲得台塑生醫技轉2,000萬。
展出的另一個亮點技術為,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今年開發的「COVID-19中和抗體自動檢測系統」,結合台塑生醫生產之檢測套組,可快速效地幫助降低相關疫苗與抗體藥物的開發時間與成本,未來可做為「免疫護照」的測試方法提高檢測體內中和抗體的能量與速度,幫助世界經濟交流時人體健康的把關,展場中已經有國際廠商正積極接洽中。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亦親臨長庚大學現場參觀,其中物理治療學系王鐘賢教授團隊展出的技術「智能運動管理系統」,除今年剛榮獲2021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牌獎外,目前更與台塑生醫、鴻海智慧健康照護系統(iHCTV)、及Wondercise運動平台合作,未來將在「預防醫學」上開創新商機。
長庚科研產業化平台聯盟攤位包括長庚大學、長庚醫院、明志科大以及會員廠商共展出21項亮點技術,技術亮點主軸包含智慧醫療、照護科技、高階醫材與生技檢測及功能性藥物開發的部分。在防疫科技上最大的成就為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施信如教授研究團隊研發之「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檢測技術」,獲得「2021台北生技獎」之「技轉合作獎」銀獎及科技部「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之榮耀,此技術已獲得台塑生醫技轉2,000萬。
展出的另一個亮點技術為,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今年開發的「COVID-19中和抗體自動檢測系統」,結合台塑生醫生產之檢測套組,可快速效地幫助降低相關疫苗與抗體藥物的開發時間與成本,未來可做為「免疫護照」的測試方法提高檢測體內中和抗體的能量與速度,幫助世界經濟交流時人體健康的把關,展場中已經有國際廠商正積極接洽中。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亦親臨長庚大學現場參觀,其中物理治療學系王鐘賢教授團隊展出的技術「智能運動管理系統」,除今年剛榮獲2021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牌獎外,目前更與台塑生醫、鴻海智慧健康照護系統(iHCTV)、及Wondercise運動平台合作,未來將在「預防醫學」上開創新商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