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證券(公)公司新聞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川普成功連任,但這對台股來說並非好消息。11月台股行情受到「川普2.0」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盤勢劇烈波動,加權指數單月下挫557點,月K線吞黑,雖然月初指數在選舉行情的拉抬下創出波段新高,但仍未能阻止部分券商獲利的點燃。
在這樣的背景下,元大證券表現突出,11月獲利月增41.55%,達到25.62億元,穩居券商獲利之冠。不僅如此,富邦、凱基、群益金鼎、國泰、台新、國票證券等也逆勢月成長,顯示在市場不穩定時,仍有一些券商能夠逆勢發展。
然而,川普的關稱稱為「關稅2.0」政策對台股造成了重擊,美股費半指數一度跌破年線,加權指數11月震盪走低。外資單月大舉提款2,729億元,拖累大型權值股大幅回檔修正,連帶券商獲利也受到影響。
在21家上市櫃與金控券商中,元大、富邦、凱基、群益金鼎、台新、國泰、國票等證券商逆勢繳出月增佳績,而大展、合庫、宏遠、致和證券則是呈現虧損。11月台股受川普利空打擊,市場觀望氛圍轉趨濃厚,外資提款力道加劇,單月日均成交值3,831億元,連續三個月平均成交金額未達4,000億元。
從月K線的角度來看,台股8、9兩月留下長下影線,10、11月則是留上影線,顯示多空兩股力道出現拉鋸戰。獲利前五大券商全數繳出月增佳績,其中元大證11月稅後純益月增率高達41.55%,衝上25.62億元,持續穩居券商獲利龍頭。富邦、凱基、群益金鼎、國泰證也分別月增60.38%、21.86%、66.8%、19.23%;台新、國票證則是大幅成長,分別較前月增加1.13倍及2.13倍。
在股市震盪和成交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中小型券商獲利受到壓抑,大展、合庫、宏遠、美好、致和等五家11月全數虧損。其中,大展證券連續三個月虧損,致和證券更是自8月以來、連續四個月虧損,今年來獲利縮水至6.8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63元。
永豐銀表示,過去開戶需要30∼40分鐘流程,現在數位化只要10分 鐘就能完成,客戶臨櫃等候時間也降低61%。無紙化措施與智能管理 機制連帶提升櫃員的每日結帳效率25%,每日平均提前半小時完成結 帳作業,讓員工轉而投入更有價值的工作任務;尤其去年因無紙化服 務,成功節省1,211萬張紙,減少254公噸碳排放,相當於保護600棵 樹。
星展策略長林鑫川指出,星展運用AI和機器學習(ML)使員工生產 力提升20%以上、縮短2成工作時間,如幫助客服人員處理速度從數 分鐘縮短至1分鐘內完成,提升客戶滿意度;且自2022年底推出AI/ ML以來,已成功攔截1,500萬星幣(約新台幣3.6億元),防禦效率提 升4倍,預估帶來的經濟效益,涵蓋營收提升、營運和風險成本降低 等,明年將達10億星幣。
北富銀說明,2019年導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技術,至今全 行已有18處部共600餘隻RPA任務協助處理日常重複性作業,每年皆有 雙位數以上全職人力工時(FTEs)的人工作業節省成效;今年導入M 365 Copilot個人辦公助手,在文件處理方面提升員工效率、品質; 尤其AI技術更有效率攔截詐騙,至今年8月底已成功攔截375起詐騙, 金額達3.9億元。
台新銀強調,數位轉型為業務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還能在推出新 產品或新解決方案時,提升用戶體驗;子公司間銀證合作數位專案, 整合產品線與客戶導流,進一步提升整體效益;至於AI模型監控可疑 帳戶,上半年阻詐127件、金額0.88億元。
在數位轉型的大潮中,台灣銀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許多銀行通過數位化服務和人工智能(AI)技術,成功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並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以台新銀行為例,其AI阻詐技術已為銀行帶來約0.88億元的經濟效益。該銀行透過數位轉型,不僅提高了業務流程的智能化,還為客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
台新銀行表示,過去開戶流程需要30至40分鐘,現在只需10分鐘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客戶臨櫃等候時間。此外,無紙化措施和智能管理機制也使得櫃員的每日結帳效率提升了25%,每日平均提前半小時完成結帳作業。
台新銀行的子公司間銀證合作數位專案,也為整體效益的提升做出了貢獻。這些專案整合了產品線與客戶導流,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的效率。
另一家台灣銀行——永豐銀行,也因數位化服務每年省下逾3,000萬元成本。該銀行透過無紙化服務,成功節省了1,211萬張紙,減少了254公噸碳排放,相當於保護了600棵樹。
星展集團則是另一個成功案例。去年,該集團利用AI和機器學習(ML)技術,為員工提升了20%以上的生產力,並將工作時間縮短了2成。這項技術還幫助客服人員將處理速度從數分鐘縮短至1分鐘內,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北富銀行也通過導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技術和M 365 Copilot個人辦公助手,提高了員工的效率與品質。該銀行今年8月底已成功攔截了375起詐騙,金額達3.9億元。
這些案例顯示,數位轉型和AI技術正在改變銀行業的運營模式,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效率提升。台灣銀行業的未來,將更加依賴於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證券市場電子下單的比重已達七成以上,不僅如此,投資人在網路瀏覽與接收資訊的時間也大幅增加,這使得企業或集團的官方網站成為了重要的門面。為了提高證券商在網站的資訊透明度,並加強投資者的防詐意識,臺灣證券交易所特別規劃了補助計畫,鼓勵證券商在其官方網站上建立完善的反詐騙專區。
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了2024年度的證券商反詐騙評鑑活動,活動中得獎的證券商皆於官網置入了豐富的反詐宣導資訊,並於專區明確顯示各證券商的反詐騙服務專線,呼籲民眾在遇到詐騙時能善加利用,多方小心求證,以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在眾多參與評鑑的證券商中,北城證券、國票證券及台新證券表現亮眼,他們積極參與反詐騙行動,並分享了各自的反詐經驗。
北城證券在反詐騙方面不遺餘力,特別關注高齡族群,透過一對一指導,幫助高齡投資人熟悉金融交易系統,降低詐騙風險。該公司還將防詐宣導融入業務部門的洗錢防制標準作業程序中,確保每位客戶都能充分了解潛在風險。此外,北城證券還成功阻止了詐騙集團冒用公司名義進行的暑期打工詐騙,並迅速聯繫相關機關進行澄清。
國票證券則在2024年10月前已舉辦了52場區域說明會,由專業講師向客戶宣導如何預防詐騙,並在官網設立了反詐專區,教導客戶辨識官方網站和社群平台,並提供完善的線上申訴管道。
而台新證券則持續落實數位反詐騙計畫,不定期寄送電子郵件提醒客戶維護自身權益,並在官網設置反詐專區,不定期更新詐騙集團的慣用手法和話術。台新證券還針對社交平台、通訊軟體上的冒名行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反冒名詐騙應對機制,以降低投資人受騙的可能性。
證交所近日舉辦2024年度證券商反詐騙評鑑活動,評鑑活動得獎證券商皆於官網置入豐富的反詐宣導資訊供客戶瀏覽,並於專區清楚顯示各證券商反詐騙服務專線,請民眾遇到詐騙時善加利用,多方且小心求證,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以下分享北城證券、國票證券及台新證券反詐心得。
北城證券
北城證券秉持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反詐騙行動,特別關注高齡族群,透過一對一指導,協助高齡投資人熟悉金融交易系統,使其安心交易並有效降低詐騙風險。此外,將防詐宣導納入業務部門的洗錢防制標準作業程序,確保每位客戶充分了解潛在風險。
此外,近年詐騙集團利用暑期打工求職旺季,專門針對涉世未深的年輕族群進行詐騙。今年,北城證券成功阻止詐騙集團冒用本公司名義的暑期打工詐騙,迅速聯繫公會及主管機關,於隔日公告澄清,並將此案告知公司各單位主管,提醒客戶提高警覺,防範詐騙。
國票證券
隨著詐騙手法及案例層出不窮,嚴重威脅投資人的財產安全,國票證券對於反詐騙不遺餘力,截至2024年10月已舉辦52場北、中、南區的說明會,由經過內部反詐騙訓練的專業講師向客戶宣導如何預防詐騙,保護客戶免受金融詐騙侵害。
今年10月,國票證券於官方網站設立反詐專區,教導客戶辨識官方網站和社群平台、了解常見詐騙手法,並提供完善的線上申訴管道,數位客服也能即時回應客戶需求。
台新證券
台新證券持續落實數位反詐騙計畫,面對近年猖獗的金融詐騙,不定期寄送電子郵件提醒客戶,以維護自身權益、保障財產安全。
為因應日新月異的詐騙手法,台新證券主動在官網設置反詐騙專區,不定期更新詐騙集團慣用的手法、話術及詐騙樣態,提醒投資人切勿上當。
不僅如此,台新證券更針對社交平台、通訊軟體上的冒名粉專、冒名群組及冒名廣告,積極建立一套完整的反冒名詐騙應對機制,透過長期監控、第一時間檢舉下架、官網同步公告等SOP,盡可能縮短詐騙資訊的曝光時間,降低投資人受騙的可能,為金融市場秩序盡一分心力。
隨著社會觀念的變遷,單身生活風潮逐漸興起,尤其是新時代都會女性,她們追求活出獨特精彩的個人人生,同時關注財務規劃,確保未來經濟收入的穩定。針對這股女性自主理財潮流,台新證券特別展開了一項創新活動,與台灣人氣漫畫家日下棗的經典作品《三個不結婚的女人》合作,推出「單身富婆養成計畫」聯名開戶活動。
從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凡透過活動專屬連結成功開立台新證券證券戶的女性投資者,即可獲得限量版《三個不結婚的女人》聯名杯墊與零錢包。台新證券透過這項活動,期待能夠吸引更多女性加入理財行列,一起掀起理財新潮流,讓未來的生活更加從容自在。
對於單身女性來說,雖然沒有傳統家庭的財務負擔,但在理財過程中仍存在不少盲點。例如,為了即時享樂和過度消費,很容易陷入消費陷阱,成為「月光族」。台新證券希望透過本次聯名活動,讓女性理財變得更加親民和有趣,特別是那些追求質感生活的單身女性。
台新證券強調,單身女性往往是自己唯一的經濟支柱,在財務規劃上需要考量的面向更為全面,包括退休金準備、醫療保障及資產傳承等。透過良好的投資規劃,女性不僅能享受當下的美好生活,還能為未來打下堅實的財務基礎。
人氣漫畫《三個不結婚的女人》描繪了三位性格迥異的單身女性,她們選擇不戀愛、不結婚,專注於自我成長與事業發展。這種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和自由生活追求,與台新證券推廣的理財理念不謀而合。透過活動專屬連結開立證券戶,讀者可以獲得限量版杯墊與零錢包,將理財與時尚生活結合,讓理財不再是枯燥的數字遊戲。
無論是剛踏入職場的年輕女性,還是準備迎接退休的熟齡女性,積極規劃自己的財務藍圖都是非常重要的。台新證券提供詳細的活動資訊,歡迎讀者至官方網站www.tssco.com.tw/edm/threewomenpage/進行查詢。
本周櫃買中心審議會議中,新兵陸續加入台灣櫃買市場。新應材(4749)與威力德兩家公司順利通過上櫃審議,為櫃買家族注入新活力。新應材以特用化學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董事長詹文雄領軍,推薦證券商包括兆豐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凱基證券及台新綜合證券。該公司申請時資本額達8.21億元,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3.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86元。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5.49億元,稅後淨利3.68億元,EPS高達4.47元,上半年獲利已超過去年全年。
另一家新兵威力德,則專注於體外診斷設備租賃、試劑銷售、人力派遣及醫療資訊平台等服務。董事長周國忠帶領,推薦證券商是台新綜合證券及統一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4.15億元。威力德2023年度合併營收9.40億元,稅後淨利1.52億元,EPS為3.71元。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87億元,稅後淨利8,594萬元,EPS為2.06元。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2家公司獲得櫃買中心同意上櫃挂牌,其中九家公司尚待掛牌。創泓科技、榮田、新應材、威力德等四家公司已通過董事會核議,待審議的公司仍有11家。
臺灣櫃買中心近日接連公佈兩則上櫃好消息,分別是特用化學材料製造商新應材(4749)及醫療服務提供商威力德生醫(7713)成功通過上櫃審議。這兩家公司分別在5日及6日的董事會會議中獲得通過,讓今年上櫃申請的家數達到34家,超過年初預期的24家目標。 新應材,由董事長詹文雄領導,專注於特用化學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公司推薦證券商包括兆豐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及臺新證券,申請時的資本額為8.22億元。根據新應材112年的財報,公司營收達到23.64億元,稅後純益3.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86元;113年上半年累計營收為15.5億元,稅後純益3.69億元,EPS為4.47元。 另一方面,威力德生醫,由董事長周國忠領軍,提供體外診斷設備租賃、試劑銷售、人力派遣及醫療資訊平臺等服務。推薦證券商為臺新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的資本額為4.16億元。威力德生醫112年的營收為9.41億元,稅後純益1.52億元,EPS為3.71元;113年上半年的營收為4.88億元,稅後純益0.86億元,EPS為2.06元。 今年以來,申請上櫃的家數已達34家,顯示市場對於上櫃的熱情持續升溫。目前已有22家公司成功掛牌上櫃,而還有明遠精密、銳澤、力領科技、全家餐飲、博盛半導體、大井泵浦、久昌、博弘、裕山等9家準上櫃股,將陸續進行掛牌程序。
櫃買市場再迎新血,新應材(4749)與威力德兩家新軍昨(6)日正式獲得櫃買中心審議通過上櫃,將加入櫃買市場的大家庭。新應材專注於特用化學材料研發與銷售,董事長詹文雄帶領下,展現亮麗財報;威力德則在體外診斷設備及醫療服務領域耕耘,兩家新兵的加入,預期將為櫃買市場帶來新動能。
新應材董事長詹文雄推薦兆豐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凱基證券及臺新綜合證券為其上櫃的證券商,申請時資本額達8.21億元。該公司2023年度合併營收達23.64億元,稅後淨利3.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86元。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更是高達15.49億元,稅後淨利3.68億元,EPS4.47元,上半年獲利已超過去年全年。
另一家新兵威力德,由董事長周國忠領軍,專注於體外診斷設備租賃、試劑銷售、人力派遣及醫療資訊平臺等服務。推薦證券商為臺新綜合證券及統一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15億元。威力德2023年度合併營收9.40億元,稅後淨利1.52億元,EPS3.71元;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87億元,稅後淨利8,594萬元,EPS2.06元。
截至目前,今年累計已有22家上櫃公司掛牌,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家數仍有9家。櫃買中心目前正處於審議階段的案件有11家,包括創泓科技、榮田、新應材、威力德等,市場關注這些公司能否順利進軍櫃買市場。
台新證券看好女性自主理財潮流,特別攜手台灣人氣漫畫家日下棗的《三個不結婚的女人》推出聯名開戶活動「單身富婆養成計畫」,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透過活動專屬連結成功開立台新證券證券戶,即可獲得《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限量聯名杯墊與零錢包。台新證券期待邀請所有女性一起掀起理財新潮流,讓未來更加從容自在。
單身女性沒有傳統家庭的財務負擔,但理財過程中仍有許多盲點需要注意,如:因即時享樂、過度消費而陷入消費陷阱成為「月光族」。
台新證券希望透過本次聯名活動讓女性理財變得更加親民、有趣,特別是追求質感生活的單身女性們,尤其單身女性往往是自己唯一的經濟支柱,在財務規劃上需要考量的更全面,涵蓋退休金準備、醫療保障及資產傳承等多個層面,透過良好的投資規劃,不僅能享受當下美好生活,還能進一步為未來打下堅實財務基礎。
人氣漫畫《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主要探討單身女性生活,故事圍繞三位性格迥異的姊妹:務實的基層員警大姊、毒舌美妝YouTuber二姊及戲劇系腐女小妹;她們同住一個屋簷下,選擇不戀愛、不結婚,專注於自我成長與事業發展。漫畫呈現的現代女性獨立精神和自由生活的追求,正好契合台新證券希望推廣的理念:理財應該是每個女性自主生活的一部分。
透過活動專屬連結開立台新證券證券戶,即可獲得《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限量版杯墊與零錢包,讓理財從此不再只是生硬的數字,而是充滿時尚感與生活品味的選擇。
無論是剛踏入職場的年輕女性,還是準備迎接退休的熟齡女性,都應該積極規劃自己的財務藍圖,確保未來每個人生階段都能有財務保障傍身。
活動詳情請至台新證券查詢www.tssco.com.tw/edm/threewomenpage/。
新應材主要從事特用化學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董事長詹文雄,推薦證券商是兆豐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凱基證券及台新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8.21億元。
新應材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為3.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86元。2024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15.4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3.68億元,EPS為4.47元,光是上半年的獲利就超過去年全年。
威力德主要是從事體外診斷設備之租賃及試劑銷售、人力派遣及醫療資訊平台等服務,董事長為周國忠,推薦證券商是台新綜合證券及統一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15億元。
威力德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9.40億元,稅後淨利為1.52億元,EPS為3.71元。2024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4.87億元,稅後淨利為8,594萬元,EPS為2.06元。
截至昨日,今年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22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九家。櫃買中心審議通過,俟董事會核議有四家,包括創泓科技、榮田、新應材、威力德,待審議則有11家。
其中,新應材主要從事特用化學材料之研發、生產及銷售,董事長 為詹文雄,推薦證券商為兆豐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及台新證券 ,申請時資本額8.22億元。
新應材112年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純益3.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為3.86元;113年上半年累計營收為15.5億元,稅後純益3.6 9億元,EPS 4.47元。
威力德生醫主要是從事體外診斷設備之租賃及試劑銷售、人力派遣 及醫療資訊平台等服務,董事長為周國忠,推薦證券商為台新證券及 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4.16億元。
威力德生醫112年營收則為9.41億元,稅後純益1.52億元,EPS為3 .71元;113年累計上半年營收為4.88億元,稅後純益0.86億元,EPS 為2.06元。
今年來申請上櫃家數共計34家,遠超越年初訂定24家的目標,今年 來已掛牌上櫃的家數則已有22家;統計目前已獲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 但尚未掛牌上櫃,共有明遠精密、銳澤、力領科技、全家餐飲、博盛 半導體、大井泵浦、久昌、博弘、裕山等9家準上櫃股,將陸續掛牌 上櫃。
金控獲利創新高 台新證券功不可沒
金管會公布9月金控獲利狀況,包含玉山金、第一金在內,目前已有九家金控公告獲利。截至目前,九家金控前三季獲利合計2,127.26億元,年增率近三成,若加上未公布獲利的五家金控,預估金控業前三季獲利將突破5,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新金前三季稅後淨利達166.6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37.7%,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旗下證券子公司台新證券表現亮眼,帶動台新金整體獲利大幅成長。
台新金證券獲利飆漲的原因,主要歸功於市場交易攀高。台新證券前三季獲利139.6億元,年增率達15.4%。此外,台新金銀行業務獲利表現也相當穩健,資產品質維持穩定。
金控業者預估,第四季受市場不確定性影響,整體獲利表現可能較第三季保守。不過,多數業者對全年獲利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彙整9月已公告的九家金控表現,玉山金、第一金正式加入200億元 俱樂部,參考後續接力公告的金控預估值,尤其壓軸的兩大龍頭國泰 金及富邦金,加上獲利穩健的合庫金、開發金及永豐金,預計將突破 2021年前三季的4,992.62億元,創下金控獲利新紀元。
8日包括兆豐、元大、第一、華南、台新及國票六家金控獲利出爐 ,銀行、證券子公司獲利均向好;惟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旗下壽險 獲利相對受影響。
兆豐金前三季稅後純益已達293.21億元,年增8.48%,EPS衝上1. 98元,穩居獲利第四大金控。兆豐金指出,9月銀行、產險子公司獲 利均有成長,其中銀行主要受惠財務操作、股票部分評價不錯,手收 部分也表現亮眼。
元大金前三季稅後純益達270.95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5. 1%,EPS達2.09元。前三季市場交易攀高,元大證券前三季大賺152 .76億元,年增38.3%;第二獲利引擎元大銀前三季賺76.5億元,則 年增2.7%。
至於兩大公股金控的表現,第一金前三季稅後純益208.08億元,年 增9.4%,EPS為1.48元。觀察9月第一金子公司獲利,銀行為股利收 入減少,證券為投資收益下降,人壽為處分利益衰退。華南金前三季 稅後純益為178.52億元,年增5.68%,EPS為1.3元。華南金預計下半 年成長速度都會稍微緩和,今年全年企金放款成長目標為10%、房貸 則為19%。
台新金前三季稅後純益166.6億元,年增37.7%,EPS為1.17元,主 力獲利引擎台新銀業務獲利動能持續,資產品質維持穩健,前三季稅 後純益為139.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5.4%。
國票金控前三季稅後純益16.9億元,年增6.18%,EPS為0.48元。
**台新證券挺進金控整合前線 新光併台新合併基準日公布**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日前透露,如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新光金控併入台新金控,合併時程將採金控、銀行證券、人壽分階段進行。
合併基準日後,金控將率先合併,接著是銀行和證券子公司合併,最後才是人壽子公司合併。
銀行證券存續公司 台新名稱不變
在銀行和證券子公司的合併方面,台新證券將成為存續公司,而元富證券將會消滅。合併後,將持續使用「台新證券」的名稱。
人壽合併2026年啟動 以新光為主
人壽子公司的合併將等到2026年再啟動。名稱方面,考量新光人壽的品牌價值和歷史悠久,合併後將保留「新光人壽」。
由於新光人壽和台新人壽分別採用不同的資訊系統,合併初期將會並行一段時間。不過,最終將以新光人壽的系統為主,台新人壽配合併入。
2026年後接軌挑戰
林維俊表示,人壽子公司在2026年將同時面臨合併和接軌國際資本適足率(ICS)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17)的挑戰。因此,合併時程將採取較為謹慎的態度。不過,台新金控和新光人壽會提前針對合併後可能產生的缺口進行試算,並向金管會報告合併計畫。
金管會審核恐要求增資承諾
新光金控承諾在3年內增資新光人壽210億元,目前已提前達成目標。新光人壽今後沒有增資需求。不過,考量到2026年後接軌可能產生的缺口,台新金控將與新光金控共同承擔責任。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審核時,可能會要求台新金控的大股東做出增資承諾。不過,林維俊強調,增資不只是大股東的責任,而是所有股東都需要參與。台新金控將在金管會第四波ICS在地化措施出爐後,再試算是否有缺口,以及如何解決缺口。
**台新金併新光金重磅消息!股臨會成關鍵,外資支持率高**
**台北訊**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昨(7)日與新光金控總經理陳恩光共同受訪,透露「新新併」合併案最新動態。林維俊表示,外資投票率已達七成,支持率遠超預期,讓他對通過股臨會充滿信心,最快將在 9 日股東臨時會後向金管會送件申請合併。 林維俊分析,外資支持新新併案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外資認同此合併為策略性投資,可打造台灣第四大金控的規模。其次,兩家金控互補性強,合併後可創造業界前四大壽險公司、前六大銀行(存款)與前五大銀行(放款),以及業界第四大證券公司。 此外,林維俊指出,合併後的壽險業務將獲得爆發性成長動能,並有穩定的銀行和證券業務作為後盾。 若股臨會順利通過,預計 11 日將向金管會申請合併。林維俊表示,希望金管會審核後儘快核准,預計通過審核時程可能在 1 至 2 個月或長達半年不等。 合併後,將由存續公司董事長指定合併基準日,新光金控將下市,台新金控和新光金控股票將轉換為台新新光金控股票,股票代號維持「2887」。合併後兩家公司的股權比重為 52:48。 合併後,第一階段將著手整合銀行和證券子公司,合併後將分別更名為「台新銀行」和「台新證券」。第二階段則配合 2026 年 1 月 1 日 IFRS 17 新會計準則實施,將新光人壽與台新人壽合併,並為保留新光人壽的老品牌,由台新人壽更名為新光人壽。 預計合併後台新新光金控的資本適足率將為 119.5%,雙重槓桿比例降至 113%。林維俊認為,外資支持新新併議案的兩大原因為:第一,外資認同這個策略性投資,認為可以創造出一個規模夠大的台灣第四大金控。
第二,兩家金控可互補,合併後的新壽險公司為台灣前四大,銀行若以存款來看是第六大,以放款來看是第五大,證券也將為台灣第四大。
另外,合併後壽險會有往上衝的爆發潛力,而後面也有穩定的銀行、證券當作基底支撐整家金控。
談到合併時程,林維俊指出,若9日股臨會順利通過,預計11日就會向金管會送件申請合併。至於主管機關多快能夠核准?林維俊認為,快則一、二個月,慢則半年,都有可能,希望金管會儘快許可台新金去報告說明。
若通過金管會核准,則會由存續公司董事長來指定合併基準日,屆時新光金會下市,而所有的台新金、新光金股票,都會成為台新新光金控股票,英文簡稱為「TS」,股票代號維持「2887」,換股後兩家公司比重為52:48。
在金控合併之後,第一階段會啟動子公司銀行與證券的合併,屆時會叫做台新銀行及台新證券。
第二階段會配合2026年1月1日IFRS 17接軌,同步進行新光人壽與台新人壽的合併,為了保留62年的老品牌,將由台新人壽更名為新光人壽。預計合併後台新新光金資本適足率為119.5%,雙重槓桿比例降到113%。
林維俊表示,合併基準日優先是金控合併,新光金控併入台新金控 ,依6月底數據,合併後台新金控雙重槓桿比會往下降,台新新光金 估雙重槓桿比為113%,遠低於125%,資本適足率有119.5%。
第二步為銀行、證券子公司合併,台新銀行、台新證券為存續公司 ,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為消滅公司,合併後持續維持台新銀行、台新 證券名稱。
第三步是人壽子公司合併,林維俊表示,人壽會等到2026年才合併 ,名稱會保留「新光人壽」。因台新人壽之前是保德信人壽,台新人 壽實際只存在3年,但新光人壽是長達62年的公司,品牌價值遠高過 台新人壽,且新壽有自己開發的資訊系統,會以新光人壽系統為主, 台新人壽配合併入,初期兩套系統會併行運作一段時間。
但壽險2026年要接軌ICS與IFRS17,等於新壽要在2026年同時進行 合併與接軌。林維俊表示,2026年1月1日壽險接軌,到當時再合併會 較謹慎,但因今年11月金管會第四波在地化措施會出爐,台新人壽與 新光人壽會先針對合併後的缺口進行試算,並與金管會報告合併計畫 。
陳恩光指出,新光金日前承諾三年增資新壽共210億元已提前達標 ,上半年70億金控轉增資,下半年成功現增138億元,去年第四季也 增資15億元,兩年來增資超過223億元,新光人壽後續已沒有增資需 要,但因應2026年後接軌的缺口,與台新金會責任共擔。
金管會在審核時,恐會要求台新金大股東做增資承諾。林維俊說, 「不是大股東拿錢出來的問題」,台新新光金是上市公司,要增資是 所有股東都要增資,等金管會第四波ICS在地化出來,才能試算有沒 有缺口,與金管會溝通如何解決缺口問題。
<p>台股震盪修正 強勢股蓄勢待發</p> 台股昨(30)日表現疲弱,指數回測22,200點關口支撐。儘管如此,仍有多檔強勢股站穩月線且營收大幅成長,引發法人關注。 台新證券副總黃文清表示,技術面來看,指數已跌破5日、10日及60日均線,但月線逐漸走平甚至上彎,可能提供短線支撐。 KD指標在高檔區交叉向下,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減少,預期短期將呈現區間整理。 展望後市,由於市場變數仍然存在,加上上市櫃公司即將密集公布第3季財報,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台股指數預計仍將維持整理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許多個股股價站穩月線,且今年前8月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4.5%,這些個股近5日股價全數逆勢上漲,如喬山、裕民等更上漲超過5%。此外,台泥、中華、潤泰新、鑽石投資、原相、國泰金、國巨、南亞科等股價走勢也相當穩健。 統計顯示,今年前8月營收年增率超過2成的個股包括鑽石投資、原相、南亞科、台泥、中華等。其他營收年增率超過14.5%的個股則有潤泰新、喬山、國泰金、裕民、國巨等。 法人指出,投資人可以在季報及財測題材的帶動下,逢低布局前述強勢股。不過,短期的盤勢變化仍須密切觀察法說會、國際股市、第3季財報及第4季展望等指標,才能判斷市場多空發展的關鍵。</p>
台新證券副總黃文清表示,就技術面而言,目前指數跌破5日、10日與60日均線,不過,月線逐漸走平至上彎,或將帶來短線支撐,日KD指標在高檔區交叉向下,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減少,短線盤勢將呈現區間整理。
展望盤勢,台股短線預期將會以震盪格局為主,現階段盤面重點包括法說會、季報數字陸續出爐等題材與變數,大盤未來應將維持多空震盪格局,強勢股仍是盤面焦點。
根據統計,目前股價站穩月線之上,且前八月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4.5%的上市櫃個股,這些個股近五日股價全數逆勢上漲,喬山、裕民等,上漲超過5%;另外,台泥、中華、潤泰新、鑽石投資、原相、國泰金、國巨、南亞科等,股價走勢也都穩健攀升。
至於今年前八月營收年增率方面,鑽石投資、原相、南亞科、台泥、中華等,均年增二成以上;其他前八月營收年增逾14.5%的個股,還包括潤泰新、喬山、國泰金、裕民、國巨等。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大盤目前仍失守5日線、10日線、季線支撐,不過仍有不少強勢股站穩月線之上,其中,具備季報業績題材、前八月營收成長的族群,投資人可逢低布局。整體而言,短線觀察指標,包括法說會、國際股市、第3季財報、第4季展望等,將是左右盤勢多空發展關鍵。
展望後市,法人認為,由於短線市場變數仍存,加上上市櫃公司將密集繳交第3季財報,在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台股指數將維持整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