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金融控股(公)公司新聞
人事總處對外招標的公教人員築巢優利房貸專案由台銀得標,據悉,人事總處已正式去函通知台銀,台銀也已承諾人事總處,將在未來三年內合計供應至少2千億元的公教人員房貸部位。
過去台銀長年是房貸市占第二名,僅次於土銀,但前幾年中信銀透過公教人員優惠房貸大舉擴張市占,已超越台銀拿下第二名,現在台銀成功奪標「築巢優利貸」,台銀內部已訂出發展策略,希望在短期內就能超越中信銀,重回房貸市占第二大地位。
本次人事總處的公教人員優惠房貸專案,由台銀、土銀,以及彰銀、一銀、兆豐、上海商銀合組的三大團隊一起競標,在正式遞標近二周後確定花落台銀。台銀也將自明年起正式接下築巢優利貸專案,而在人事總處招標時,已劃定利率「不得超過1.56%」的紅線,未來台銀承作公教人員房貸優惠專案,也將以1.56%的現行利率續作。
熟知內情人士透露,其實台銀在投標的時候,向人事總處所提出的三年內胃納量不僅2千億元,而是高達4千億元,主要是台銀的存款量高達4兆元,對照台銀目前約接近5,500億的房貸業務量,比重僅占總存款量的13%,成長空間大有可為。
即使以先前台銀所開出的4千億元額度來看,也僅占總存款量的23%,這使得台銀即使也和其他銀行一樣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範,但由於存款水位實在太大,使台銀在公教人員優惠房貸能放膽承作,不致發生去年一度「斷炊」,曾發生公教人員貸不到款的窘境,這也是人事總處最後選定台銀的最主要原因。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在今年初就曾對業務訂出「四千金」目標,其中今年要新承作房貸1千億元,也是「四千金」目標之一;如今台銀已承諾人事總處,未來三年內要吃下2千億元的業務量,一年等於得作超過650億元的公教人員房貸,對於其房貸業務推展可說有穩定的案源。
台銀高層指出,公教人員都是優質客戶,而且台銀的公教人員客戶量原本就很龐大,如今再由台銀承作人事總處的優惠房貸專案,可以滿足對公教族群客戶的「一條鞭」服務。
過去台銀長年是房貸市占第二名,僅次於土銀,但前幾年中信銀透過公教人員優惠房貸大舉擴張市占,已超越台銀拿下第二名,現在台銀成功奪標「築巢優利貸」,台銀內部已訂出發展策略,希望在短期內就能超越中信銀,重回房貸市占第二大地位。
本次人事總處的公教人員優惠房貸專案,由台銀、土銀,以及彰銀、一銀、兆豐、上海商銀合組的三大團隊一起競標,在正式遞標近二周後確定花落台銀。台銀也將自明年起正式接下築巢優利貸專案,而在人事總處招標時,已劃定利率「不得超過1.56%」的紅線,未來台銀承作公教人員房貸優惠專案,也將以1.56%的現行利率續作。
熟知內情人士透露,其實台銀在投標的時候,向人事總處所提出的三年內胃納量不僅2千億元,而是高達4千億元,主要是台銀的存款量高達4兆元,對照台銀目前約接近5,500億的房貸業務量,比重僅占總存款量的13%,成長空間大有可為。
即使以先前台銀所開出的4千億元額度來看,也僅占總存款量的23%,這使得台銀即使也和其他銀行一樣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範,但由於存款水位實在太大,使台銀在公教人員優惠房貸能放膽承作,不致發生去年一度「斷炊」,曾發生公教人員貸不到款的窘境,這也是人事總處最後選定台銀的最主要原因。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在今年初就曾對業務訂出「四千金」目標,其中今年要新承作房貸1千億元,也是「四千金」目標之一;如今台銀已承諾人事總處,未來三年內要吃下2千億元的業務量,一年等於得作超過650億元的公教人員房貸,對於其房貸業務推展可說有穩定的案源。
台銀高層指出,公教人員都是優質客戶,而且台銀的公教人員客戶量原本就很龐大,如今再由台銀承作人事總處的優惠房貸專案,可以滿足對公教族群客戶的「一條鞭」服務。
針對公股金控旗下各子公司營運,財政部將提出兩大方向要求檢討,一是對於子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經營人選改由對外覓才,而不再由公股金控旗下銀行的副總或經理、協理兼任;二是檢討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公股金控是否還有繼續維持營運績效過度落後子公司,有些長年營運不善的子公司,必要時也可「收掉」。
財政部目前旗下包括台灣金、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五家金控,除台灣金礙於國營金控的架構,除了台銀本體之外僅有人壽、證券等三家子公司,其他每家公股金控的子公司都有六、七家左右,其中,除了每家都有創投、資產管理、投信、證券等子公司,合庫金、第一金有壽險、華南金、兆豐金則有產險;合庫金、兆豐金旗下也都有票券子公司。
相關人士指出,公股銀行以銀行母體升級改制金控後,十多年來「母雞帶小雞」的效果並不顯著,公股金控迄今超過80∼90%以上獲利仍來自銀行,至於投信、證券、創投、保險等這類與投資領域相關的子公司,超過半數以上獲利常在末段班,整體市占也常遠遠落後十名之外。
據悉,財政部認為公股金控不能僅依賴銀行獲利獨撐大局,應思考從上述兩種方向來壯大其他的子公司。由於財長蘇建榮將在下月13日召集九大公股行庫董總的業務會報,據了解將在該場會議明確指示各公股金控董總進行相關檢討。
未來公股金控的組織架構及營運方向,也將據此作出和以往不同的發展規劃,特別是在組織架構上不再「什麼都要有」,與其開「雜貨店」但營運獲利只有個位數甚至虧損,這類型公股金控子公司將不排除「收攤」。
人才任用方面,財政部也已展開具體的行動。財政部評估,過去公股金控旗下子公司董事長職務多由銀行副總快退休時轉任,或是由金控副總兼任的方式,其實並不妥適,特別是公股金控旗下多種子公司均需要投資專業加持,對外延攬好手有其必要性。
財政部目前旗下包括台灣金、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五家金控,除台灣金礙於國營金控的架構,除了台銀本體之外僅有人壽、證券等三家子公司,其他每家公股金控的子公司都有六、七家左右,其中,除了每家都有創投、資產管理、投信、證券等子公司,合庫金、第一金有壽險、華南金、兆豐金則有產險;合庫金、兆豐金旗下也都有票券子公司。
相關人士指出,公股銀行以銀行母體升級改制金控後,十多年來「母雞帶小雞」的效果並不顯著,公股金控迄今超過80∼90%以上獲利仍來自銀行,至於投信、證券、創投、保險等這類與投資領域相關的子公司,超過半數以上獲利常在末段班,整體市占也常遠遠落後十名之外。
據悉,財政部認為公股金控不能僅依賴銀行獲利獨撐大局,應思考從上述兩種方向來壯大其他的子公司。由於財長蘇建榮將在下月13日召集九大公股行庫董總的業務會報,據了解將在該場會議明確指示各公股金控董總進行相關檢討。
未來公股金控的組織架構及營運方向,也將據此作出和以往不同的發展規劃,特別是在組織架構上不再「什麼都要有」,與其開「雜貨店」但營運獲利只有個位數甚至虧損,這類型公股金控子公司將不排除「收攤」。
人才任用方面,財政部也已展開具體的行動。財政部評估,過去公股金控旗下子公司董事長職務多由銀行副總快退休時轉任,或是由金控副總兼任的方式,其實並不妥適,特別是公股金控旗下多種子公司均需要投資專業加持,對外延攬好手有其必要性。
為強化FinTech(金融科技),台灣金控董事長兼銀行公會理事長 呂桔誠6月首度赴科技創新先驅國以色列參訪後,將在11月請以色列 最早從事金融科技的專家David Gershon來台演講,希望能藉由以色 列創新與發展經驗,提升台灣數位金融競爭力。
呂桔誠說,為深入了解以色列的發展趨勢並加速促進台灣金融創新 ,銀行公會與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舉辦「2018以色列金 融科技及資安產業考察團」,實地參訪以色列金融科技及資安相關產 官學單位,學習以色列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經驗;銀行公會也將在明 年4月再次組團到以色列,希望深化與以色列的合作。
呂桔誠強調,以色列是個勇於創新的國家,很多思維值得台灣學習 ,像是「缺雨不缺水、缺油不缺電、缺地不缺糧、缺人不缺才」,雖 然以色列面臨很多的困境、限制,但都能突破,且很會發現問題、解 決問題,是台灣學習的對象。
呂桔誠指出,未來台銀也將成立名為Inno Lab的「金融創新實驗室 」,除了將直接設在綜覽台銀全體業務及組織架構的企劃部之下,負 責Inno Lab的主事者還將在11月派往以色列取經三星期。
他指出,台銀也推出智慧繳費機「臨機e變」服務,提供以現金或 金融卡繳納各項稅費,現金單筆繳費金額10萬元以下都可繳納,除可 幫客戶節省時間,也能降低分行臨櫃代收的處理成本。
呂桔誠表示,台銀每年臨櫃代收的繳費單大約500萬筆,每間分行 一天需處理近200筆,造成龐大的人力負荷,智慧繳費機可解決這個 問題,預計年底前將會有28台,未來則將布建至全台分行。
呂桔誠說,為深入了解以色列的發展趨勢並加速促進台灣金融創新 ,銀行公會與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舉辦「2018以色列金 融科技及資安產業考察團」,實地參訪以色列金融科技及資安相關產 官學單位,學習以色列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經驗;銀行公會也將在明 年4月再次組團到以色列,希望深化與以色列的合作。
呂桔誠強調,以色列是個勇於創新的國家,很多思維值得台灣學習 ,像是「缺雨不缺水、缺油不缺電、缺地不缺糧、缺人不缺才」,雖 然以色列面臨很多的困境、限制,但都能突破,且很會發現問題、解 決問題,是台灣學習的對象。
呂桔誠指出,未來台銀也將成立名為Inno Lab的「金融創新實驗室 」,除了將直接設在綜覽台銀全體業務及組織架構的企劃部之下,負 責Inno Lab的主事者還將在11月派往以色列取經三星期。
他指出,台銀也推出智慧繳費機「臨機e變」服務,提供以現金或 金融卡繳納各項稅費,現金單筆繳費金額10萬元以下都可繳納,除可 幫客戶節省時間,也能降低分行臨櫃代收的處理成本。
呂桔誠表示,台銀每年臨櫃代收的繳費單大約500萬筆,每間分行 一天需處理近200筆,造成龐大的人力負荷,智慧繳費機可解決這個 問題,預計年底前將會有28台,未來則將布建至全台分行。
6月14日行政院賴清德院長率領施俊吉副院長及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盛大舉行記者會,說明由金管會擬定並經行政院院會通過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以金融攜手產業、結合科技創新、進軍國際市場、普惠金融服務為四大願景;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及金融科技四個面向,分別以擴大機構規模、打造國際化理財平台,兩年內新增百檔上市櫃公司,增加保障型及高齡化產品占比、微型保險承保人數、國內5+2產業創新投資金額,每年受理最少十件創新實驗申請案為目標,訂出了洋洋灑灑15個推動方向、87項具體策略。
仔細研讀了這87項具體策略,相當一部分是公務員的作文比賽,例如:銀行業發展的具體策略中,有一項為制定今年銀行業對中小企業及5+2新創重點產業融資的成長目標,分別為新台幣2,700億元及2,000億元。在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訂定銀行放款成長目標,意義不大。又如:在提升保障型保險商品占比的目標下,具體策略為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加碼優惠,以降低保障型商品保費,但準備金利率應反映市場利率水準,在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已加碼0.25%的情況下,還能加碼多少?
行動方案既以「金融發展」為名,應以勾勒金融業本身發展方向及行動為主,但其中又有許多行政院期望金融業在其所制訂台灣經濟新發展策略上的配合行動。政府似仍未能跳脫上世紀70~8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策略上的舊思維:政府制定產業發展策略,然後透過當時政府主導的金融業,主導資金流向,促成產業發展策略的實現。但是,在今日台灣金融業已基本自由化的情況下,這種金融配合產業的發展思維,已不符實際。政府所策劃的新創產業,若的確大有前景,資金自然流入;若不符期望,資金自然逃離。
在自由市場經濟運作中,金融業以其專業的風險評估,導引社會的儲蓄資金,投入最有前景及效率的資金使用者。政府金融監理單位的責任是確保金融業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夠評估資金使用者的風險及前景;以及足夠的資本來承擔風險,保護資金提供者,以維護金融流通。
台灣的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始終有機構家數過多,市場份額分散,獲利能力弱,股權投資報酬低,以致資本無法大幅擴張;而缺乏足夠的經濟規模,也導致無法吸引一流人才,提升專業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有效競爭,並分散風險的問題。此次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在銀行發展方向下有一個目標為擴大機構規模,而具體的策略則是調降金控公司首次投資其他金控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應取得25%控制性持股的規定至10%,提供先參股合作再整併之機會。這是正確的作法。
然而,很不幸的,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表示金融整併將排除公股金融機構,這大大限縮了整併的範圍。公股金控及銀行目前仍占台灣銀行業資產總規模的50%左右,在前十大銀行中更有七家仍為公股。其實,除了台灣金控以及土地銀行為政府百分百持有外,其餘所謂的「公股」金融機構,皆為上市公司,政府持股也不過20%左右,但擁有經營權。金管會為什麼可以獨厚財政部,保護其經營權不受其他投資者挑戰?公司治理的良窳,最終取決於市場的監督。當公股銀行的經營股東受到金管會的不當保護,無需面對市場監督時,難怪重視公司治理外資,在公股金融機構的持股比率始終偏低。
行政院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亮點不多,其中的一個亮點:放寬金控購併門檻,又因排除公股金融機構,大大限縮了金融業整併的範圍。(作者是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富邦金控高級顧問)
仔細研讀了這87項具體策略,相當一部分是公務員的作文比賽,例如:銀行業發展的具體策略中,有一項為制定今年銀行業對中小企業及5+2新創重點產業融資的成長目標,分別為新台幣2,700億元及2,000億元。在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訂定銀行放款成長目標,意義不大。又如:在提升保障型保險商品占比的目標下,具體策略為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加碼優惠,以降低保障型商品保費,但準備金利率應反映市場利率水準,在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已加碼0.25%的情況下,還能加碼多少?
行動方案既以「金融發展」為名,應以勾勒金融業本身發展方向及行動為主,但其中又有許多行政院期望金融業在其所制訂台灣經濟新發展策略上的配合行動。政府似仍未能跳脫上世紀70~8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策略上的舊思維:政府制定產業發展策略,然後透過當時政府主導的金融業,主導資金流向,促成產業發展策略的實現。但是,在今日台灣金融業已基本自由化的情況下,這種金融配合產業的發展思維,已不符實際。政府所策劃的新創產業,若的確大有前景,資金自然流入;若不符期望,資金自然逃離。
在自由市場經濟運作中,金融業以其專業的風險評估,導引社會的儲蓄資金,投入最有前景及效率的資金使用者。政府金融監理單位的責任是確保金融業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夠評估資金使用者的風險及前景;以及足夠的資本來承擔風險,保護資金提供者,以維護金融流通。
台灣的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始終有機構家數過多,市場份額分散,獲利能力弱,股權投資報酬低,以致資本無法大幅擴張;而缺乏足夠的經濟規模,也導致無法吸引一流人才,提升專業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有效競爭,並分散風險的問題。此次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在銀行發展方向下有一個目標為擴大機構規模,而具體的策略則是調降金控公司首次投資其他金控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應取得25%控制性持股的規定至10%,提供先參股合作再整併之機會。這是正確的作法。
然而,很不幸的,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表示金融整併將排除公股金融機構,這大大限縮了整併的範圍。公股金控及銀行目前仍占台灣銀行業資產總規模的50%左右,在前十大銀行中更有七家仍為公股。其實,除了台灣金控以及土地銀行為政府百分百持有外,其餘所謂的「公股」金融機構,皆為上市公司,政府持股也不過20%左右,但擁有經營權。金管會為什麼可以獨厚財政部,保護其經營權不受其他投資者挑戰?公司治理的良窳,最終取決於市場的監督。當公股銀行的經營股東受到金管會的不當保護,無需面對市場監督時,難怪重視公司治理外資,在公股金融機構的持股比率始終偏低。
行政院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亮點不多,其中的一個亮點:放寬金控購併門檻,又因排除公股金融機構,大大限縮了金融業整併的範圍。(作者是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富邦金控高級顧問)
6月14日行政院賴清德院長率領施俊吉副院長及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盛大舉行記者會,說明由金管會擬定並經行政院院會通過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以金融攜手產業、結合科技創新、進軍國際市場、普惠金融服務為四大願景;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及金融科技四個面向,分別以擴大機構規模、打造國際化理財平台,兩年內新增百檔上市櫃公司,增加保障型及高齡化產品占比、微型保險承保人數、國內5+2產業創新投資金額,每年受理最少十件創新實驗申請案為目標,訂出了洋洋灑灑15個推動方向、87項具體策略。
仔細研讀了這87項具體策略,相當一部分是公務員的作文比賽,例如:銀行業發展的具體策略中,有一項為制定今年銀行業對中小企業及5+2新創重點產業融資的成長目標,分別為新台幣2,700億元及2,000億元。在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訂定銀行放款成長目標,意義不大。又如:在提升保障型保險商品占比的目標下,具體策略為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加碼優惠,以降低保障型商品保費,但準備金利率應反映市場利率水準,在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已加碼0.25%的情況下,還能加碼多少?
行動方案既以「金融發展」為名,應以勾勒金融業本身發展方向及行動為主,但其中又有許多行政院期望金融業在其所制訂台灣經濟新發展策略上的配合行動。政府似仍未能跳脫上世紀70~8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策略上的舊思維:政府制定產業發展策略,然後透過當時政府主導的金融業,主導資金流向,促成產業發展策略的實現。但是,在今日台灣金融業已基本自由化的情況下,這種金融配合產業的發展思維,已不符實際。政府所策劃的新創產業,若的確大有前景,資金自然流入;若不符期望,資金自然逃離。
在自由市場經濟運作中,金融業以其專業的風險評估,導引社會的儲蓄資金,投入最有前景及效率的資金使用者。政府金融監理單位的責任是確保金融業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夠評估資金使用者的風險及前景;以及足夠的資本來承擔風險,保護資金提供者,以維護金融流通。
台灣的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始終有機構家數過多,市場份額分散,獲利能力弱,股權投資報酬低,以致資本無法大幅擴張;而缺乏足夠的經濟規模,也導致無法吸引一流人才,提升專業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有效競爭,並分散風險的問題。此次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在銀行發展方向下有一個目標為擴大機構規模,而具體的策略則是調降金控公司首次投資其他金控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應取得25%控制性持股的規定至10%,提供先參股合作再整併之機會。這是正確的作法。
然而,很不幸的,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表示金融整併將排除公股金融機構,這大大限縮了整併的範圍。公股金控及銀行目前仍占台灣銀行業資產總規模的50%左右,在前十大銀行中更有七家仍為公股。其實,除了台灣金控以及土地銀行為政府百分百持有外,其餘所謂的「公股」金融機構,皆為上市公司,政府持股也不過20%左右,但擁有經營權。金管會為什麼可以獨厚財政部,保護其經營權不受其他投資者挑戰?公司治理的良窳,最終取決於市場的監督。當公股銀行的經營股東受到金管會的不當保護,無需面對市場監督時,難怪重視公司治理外資,在公股金融機構的持股比率始終偏低。
行政院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亮點不多,其中的一個亮點:放寬金控購併門檻,又因排除公股金融機構,大大限縮了金融業整併的範圍。(作者是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富邦金控高級顧問)
仔細研讀了這87項具體策略,相當一部分是公務員的作文比賽,例如:銀行業發展的具體策略中,有一項為制定今年銀行業對中小企業及5+2新創重點產業融資的成長目標,分別為新台幣2,700億元及2,000億元。在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訂定銀行放款成長目標,意義不大。又如:在提升保障型保險商品占比的目標下,具體策略為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加碼優惠,以降低保障型商品保費,但準備金利率應反映市場利率水準,在保障型商品的準備金利率已加碼0.25%的情況下,還能加碼多少?
行動方案既以「金融發展」為名,應以勾勒金融業本身發展方向及行動為主,但其中又有許多行政院期望金融業在其所制訂台灣經濟新發展策略上的配合行動。政府似仍未能跳脫上世紀70~8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策略上的舊思維:政府制定產業發展策略,然後透過當時政府主導的金融業,主導資金流向,促成產業發展策略的實現。但是,在今日台灣金融業已基本自由化的情況下,這種金融配合產業的發展思維,已不符實際。政府所策劃的新創產業,若的確大有前景,資金自然流入;若不符期望,資金自然逃離。
在自由市場經濟運作中,金融業以其專業的風險評估,導引社會的儲蓄資金,投入最有前景及效率的資金使用者。政府金融監理單位的責任是確保金融業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夠評估資金使用者的風險及前景;以及足夠的資本來承擔風險,保護資金提供者,以維護金融流通。
台灣的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始終有機構家數過多,市場份額分散,獲利能力弱,股權投資報酬低,以致資本無法大幅擴張;而缺乏足夠的經濟規模,也導致無法吸引一流人才,提升專業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有效競爭,並分散風險的問題。此次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在銀行發展方向下有一個目標為擴大機構規模,而具體的策略則是調降金控公司首次投資其他金控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應取得25%控制性持股的規定至10%,提供先參股合作再整併之機會。這是正確的作法。
然而,很不幸的,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表示金融整併將排除公股金融機構,這大大限縮了整併的範圍。公股金控及銀行目前仍占台灣銀行業資產總規模的50%左右,在前十大銀行中更有七家仍為公股。其實,除了台灣金控以及土地銀行為政府百分百持有外,其餘所謂的「公股」金融機構,皆為上市公司,政府持股也不過20%左右,但擁有經營權。金管會為什麼可以獨厚財政部,保護其經營權不受其他投資者挑戰?公司治理的良窳,最終取決於市場的監督。當公股銀行的經營股東受到金管會的不當保護,無需面對市場監督時,難怪重視公司治理外資,在公股金融機構的持股比率始終偏低。
行政院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亮點不多,其中的一個亮點:放寬金控購併門檻,又因排除公股金融機構,大大限縮了金融業整併的範圍。(作者是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富邦金控高級顧問)
龍頭銀行台銀總經理魏江霖的延任任期即將在8月20日屆滿,是否 能再獲延任至明年7月台銀董事會任期屆滿,受到金融圈高度矚目, 據了解,目前除了由魏江霖再延半年的選項外,由台灣金控總經理詹 廷楨兼掌銀行總經理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財政部將在8月對相關人事 最後拍板。
台銀工會在上周宣布將發動台銀、土銀、輸出入銀行進行聯合罷工 投票,對此台銀行方已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上 周率銀行公會訪問以色列並進行FinTech交流後,周六一下飛機就直 奔台銀辦公室,坐鎮指揮所有副總及部室主管,全面展開對員工的「 反罷工」部署。
據悉,台銀總行更在周六、周日連續兩個假日密集開會,所有的總 行一級主管,乃至於150多家分行經理,將分區域、分頭勸說員工不 要參加罷工投票。
財政部對此也高度警戒,相關官員指出,三家工會此次要進行的投 票,是對於可發動罷工「權力」的取得,但至於是否真要罷工,還必 須再進行下一個投票決定,並非此次投票取得罷工權,就可馬上發動 罷工。
此外日前已屆齡的華南銀行總經理鄭永春,據了解已獲財政部核准 同意可延任至明年;至於日前合庫金總經理林士朗請辭之後的合庫金 新總座,財部最快會在7月決定。
至於先前已屆齡,並獲財政部同意延任到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的兆 豐證券董事長簡鴻文,在任期屆滿後,目前已知應會比照先前兆豐金 前總經理楊豊彥模式,以轉任兆豐證券顧問的方式,繼續擔任券商公 會理事長。
相關人士指出,呂桔誠上任後,身為「老台銀人」的魏江霖一直是 他重要的左右手,由於財政部對於屆齡的董總任期已由先前的「一年 一延」縮短為「半年一延」,期間呂桔誠已二度為魏江霖爭取展延屆 齡後的任期。
魏江霖本次延任屆期日是8月20日,金融圈已傳出,由台灣金控總 經理詹廷楨兼任台銀總經理的可能性很高。和呂桔誠均為美國西北大 學校友的詹廷楨,與呂桔誠也有一定的合作默契,他先前也當過農業 金融局長、金管會銀行局長,金融資歷很深。
台銀工會在上周宣布將發動台銀、土銀、輸出入銀行進行聯合罷工 投票,對此台銀行方已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上 周率銀行公會訪問以色列並進行FinTech交流後,周六一下飛機就直 奔台銀辦公室,坐鎮指揮所有副總及部室主管,全面展開對員工的「 反罷工」部署。
據悉,台銀總行更在周六、周日連續兩個假日密集開會,所有的總 行一級主管,乃至於150多家分行經理,將分區域、分頭勸說員工不 要參加罷工投票。
財政部對此也高度警戒,相關官員指出,三家工會此次要進行的投 票,是對於可發動罷工「權力」的取得,但至於是否真要罷工,還必 須再進行下一個投票決定,並非此次投票取得罷工權,就可馬上發動 罷工。
此外日前已屆齡的華南銀行總經理鄭永春,據了解已獲財政部核准 同意可延任至明年;至於日前合庫金總經理林士朗請辭之後的合庫金 新總座,財部最快會在7月決定。
至於先前已屆齡,並獲財政部同意延任到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的兆 豐證券董事長簡鴻文,在任期屆滿後,目前已知應會比照先前兆豐金 前總經理楊豊彥模式,以轉任兆豐證券顧問的方式,繼續擔任券商公 會理事長。
相關人士指出,呂桔誠上任後,身為「老台銀人」的魏江霖一直是 他重要的左右手,由於財政部對於屆齡的董總任期已由先前的「一年 一延」縮短為「半年一延」,期間呂桔誠已二度為魏江霖爭取展延屆 齡後的任期。
魏江霖本次延任屆期日是8月20日,金融圈已傳出,由台灣金控總 經理詹廷楨兼任台銀總經理的可能性很高。和呂桔誠均為美國西北大 學校友的詹廷楨,與呂桔誠也有一定的合作默契,他先前也當過農業 金融局長、金管會銀行局長,金融資歷很深。
台銀證券經紀業務再創高峰。根據台灣金控旗下台銀證券內部最新 統計數據,除了今年首季的單月經紀業務營運量再創新高,台銀證券 的電子下單占總下單量比重也遠高於市場平均值,在今年首季已來到 92.58%。
台銀證券全省僅八家據點,逾九成交易是電子下單,加上今年首季 的經紀業務營運量再創新高,足見台銀證券已成功透過數位化,突破 據點有限對於經紀業務擴充所造成的限制。
台灣金控一直以國營銀行台灣銀行為主幹,不過台銀證券近兩年來 已經逐漸成長,特別是去年獲利,除了超目標的預算達成率,若與前 年數字相較,成長率高達377.53%,等於成長快四倍,包括經紀業務 的融資利息收入較前年大舉增加20.22%,遠高於市場平均增幅14.4 1%,台銀證券的成長動能由此可見。
台銀證券今年以來的融資餘額已屢創單月新高紀錄,除了股票融資 ,台銀證券已從今年起首度開辦「不限用途款項借貸」,讓客戶除了 傳統向銀行進行股票貸款外,有更多元的資金調度方式。
台銀證券也主打「效率牌」,每天十點半前申請融通金額新台幣2 00萬元以下者,只要在當日下午三點即可撥款,而且開辦期間還免手 續費。
台銀證券還加碼推出行銷活動,客戶在本月底前開辦不限用途款項 借貸業務者,即贈送百元超商禮券,要是動用還會加碼再送200元超 商禮券。
除了不限用途借貸的新種業務,期貨業務則是臺銀證券經紀部門另 一開發的新主力業務,合作對象則相中期貨業龍頭元大期貨。台銀證 券也火力全開發動行銷攻勢,祭出抽iPhone X等大獎搶客,希望儘快 招徠新客群,擴大業務板塊。
台銀證券全省僅八家據點,逾九成交易是電子下單,加上今年首季 的經紀業務營運量再創新高,足見台銀證券已成功透過數位化,突破 據點有限對於經紀業務擴充所造成的限制。
台灣金控一直以國營銀行台灣銀行為主幹,不過台銀證券近兩年來 已經逐漸成長,特別是去年獲利,除了超目標的預算達成率,若與前 年數字相較,成長率高達377.53%,等於成長快四倍,包括經紀業務 的融資利息收入較前年大舉增加20.22%,遠高於市場平均增幅14.4 1%,台銀證券的成長動能由此可見。
台銀證券今年以來的融資餘額已屢創單月新高紀錄,除了股票融資 ,台銀證券已從今年起首度開辦「不限用途款項借貸」,讓客戶除了 傳統向銀行進行股票貸款外,有更多元的資金調度方式。
台銀證券也主打「效率牌」,每天十點半前申請融通金額新台幣2 00萬元以下者,只要在當日下午三點即可撥款,而且開辦期間還免手 續費。
台銀證券還加碼推出行銷活動,客戶在本月底前開辦不限用途款項 借貸業務者,即贈送百元超商禮券,要是動用還會加碼再送200元超 商禮券。
除了不限用途借貸的新種業務,期貨業務則是臺銀證券經紀部門另 一開發的新主力業務,合作對象則相中期貨業龍頭元大期貨。台銀證 券也火力全開發動行銷攻勢,祭出抽iPhone X等大獎搶客,希望儘快 招徠新客群,擴大業務板塊。
台灣金控為唯一的國營金控,旗下子公司台灣銀行為台灣光復後政府設立的第一家銀行,成立於1946年5月20日,而台銀前身—株式會社台灣銀行1899年9月26日成立,為當時台灣地區金融樞紐,1899至1945年在國內設有22處據點(含18家分行),海外設有27家分行。
1946年5月20日改組成立今日的台灣銀行,並代理中央銀行業務、發行台灣地區通用貨幣、經理政府公庫及國庫,1949年經管外匯業務,兼具一般商業銀行及中央銀行的性質與功能。
1961年7月,中央銀行在臺復業後,台灣銀行以經營一般商業銀行業務為主,並承辦多項政策性業務。
1990年台銀重新邁向國際,改組後於紐約設立第一家海外分行,至今在海外設有12家分行及五家代表人辦事處。
跨時代經營
擁119年歷史
2007年7月1日合併中央信託局,跨足壽險、採購、貴金屬等非傳統銀行業務。
2008年1月,成立以台灣銀行為主體的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並將證券部及人壽保險部分割,成立台銀綜合證券公司及台銀人壽保險公司。
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指出,台銀改組成立迄今已滿72年,若跨越時代自1899年成立的前身株式會社台灣銀行起算,則已深耕台灣119年。
截至2018年3月底,台銀資產總額新台幣4.94兆元,淨值2,985億元,為國內規模最大銀行。
台銀歷史悠久,信用卓著,迄今仍代理臺北市及高雄市以外地區各級政府公庫業務,並受託經理新台幣發行附隨業務、協辦軍公教退休優惠儲蓄存款等政策性業務,在台灣的金融體系,台銀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2017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台灣銀行全年盈餘突破百億,若再加回政策性任務負擔的部份,盈餘則逾200億,多項業務保持業界領先地位,且逾放比率0.29%、備抵呆帳覆蓋率497.80%,資產品質穩健。
培育三千金
今年更上層樓
此外,台銀成功培育了「三千金」,包括:吸收等值新台幣1,000億元的美元存款、主辦聯貸案累計達新台幣1,000億元,及推出危老更新重建優惠專案貸款額度新台幣1,000億元。其中,主辦聯貸在台市占率達43.6%,蟬聯主辦行及管理行雙料冠軍。
呂桔誠指出,去年全行成功培育「三千金」後,今年的目標是創造「四千金」,包括聯貸主辦1,000億元、美元存款折合新台幣1,000億元,新承作住宅貸款1,000億元,以及老危都更貸款1,000億元。
展望2018年,預期全球經濟溫和復甦,先進經濟體及新興市場需求升溫,帶動提振國內出口及國內景氣,金融業商機可期。
呂桔誠表示,台銀在落實政府「基礎建設投資」、「新南向」及「加強與國際鏈結、布局全球」等政策方面,都有優異表現。
在經營網絡拓展及國際布局方面,台銀配合區域經濟發展調整佈局,於2017年1月及8月分別遷設台中國際機場及台中精密園區2家國內分行,並預定今年10月遷設桃園青埔亞州矽谷分行,並陸續於海外設立美國矽谷辦事處(2017年12月)、泰國曼谷辦事處(2018年1月)及澳洲雪梨分行(2018年2月)、德國法蘭克福辦事處(2018年5月),且加速推動菲律賓馬尼拉、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及馬來西亞吉隆坡等辦事處籌設,擴增海外營運規模。
海外大布局
與德銀簽MOU
台銀採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策略,於2017年分別與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及德國德意志銀行簽署業務合作備忘錄,為發展專業性業務如飛機、離岸風電融資及國際布局邁出重要步伐。
據台銀資深同仁指出,呂董事長在2016年8月再度就任台銀董事長當天,即提出5P經營方針。
5P經營方針包括「People-centered」以人為本、「Portfolio-sound」健全資產品質、「Performance-driven」績效成果驅動、「Prospection-oriented」前瞻服務導向、「Principle-based」恪守金融普世價值與原則,作為全行永續發展經營理念,並聚焦於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人才(People/Talent)、紀律(Discipline)和文化(Culture)等五大面向,為台銀奠定穩固根基。
呂桔誠表示,未來台銀將持續落實5P經營理念,並優化組織效能,融合政府經建重大政策,以誠實、務實、踏實的態度,迎接各項挑戰,期能在各項業務均成為同業的標竿,以堅實台灣銀行作為領導銀行之地位與格局。
1946年5月20日改組成立今日的台灣銀行,並代理中央銀行業務、發行台灣地區通用貨幣、經理政府公庫及國庫,1949年經管外匯業務,兼具一般商業銀行及中央銀行的性質與功能。
1961年7月,中央銀行在臺復業後,台灣銀行以經營一般商業銀行業務為主,並承辦多項政策性業務。
1990年台銀重新邁向國際,改組後於紐約設立第一家海外分行,至今在海外設有12家分行及五家代表人辦事處。
跨時代經營
擁119年歷史
2007年7月1日合併中央信託局,跨足壽險、採購、貴金屬等非傳統銀行業務。
2008年1月,成立以台灣銀行為主體的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並將證券部及人壽保險部分割,成立台銀綜合證券公司及台銀人壽保險公司。
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指出,台銀改組成立迄今已滿72年,若跨越時代自1899年成立的前身株式會社台灣銀行起算,則已深耕台灣119年。
截至2018年3月底,台銀資產總額新台幣4.94兆元,淨值2,985億元,為國內規模最大銀行。
台銀歷史悠久,信用卓著,迄今仍代理臺北市及高雄市以外地區各級政府公庫業務,並受託經理新台幣發行附隨業務、協辦軍公教退休優惠儲蓄存款等政策性業務,在台灣的金融體系,台銀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2017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台灣銀行全年盈餘突破百億,若再加回政策性任務負擔的部份,盈餘則逾200億,多項業務保持業界領先地位,且逾放比率0.29%、備抵呆帳覆蓋率497.80%,資產品質穩健。
培育三千金
今年更上層樓
此外,台銀成功培育了「三千金」,包括:吸收等值新台幣1,000億元的美元存款、主辦聯貸案累計達新台幣1,000億元,及推出危老更新重建優惠專案貸款額度新台幣1,000億元。其中,主辦聯貸在台市占率達43.6%,蟬聯主辦行及管理行雙料冠軍。
呂桔誠指出,去年全行成功培育「三千金」後,今年的目標是創造「四千金」,包括聯貸主辦1,000億元、美元存款折合新台幣1,000億元,新承作住宅貸款1,000億元,以及老危都更貸款1,000億元。
展望2018年,預期全球經濟溫和復甦,先進經濟體及新興市場需求升溫,帶動提振國內出口及國內景氣,金融業商機可期。
呂桔誠表示,台銀在落實政府「基礎建設投資」、「新南向」及「加強與國際鏈結、布局全球」等政策方面,都有優異表現。
在經營網絡拓展及國際布局方面,台銀配合區域經濟發展調整佈局,於2017年1月及8月分別遷設台中國際機場及台中精密園區2家國內分行,並預定今年10月遷設桃園青埔亞州矽谷分行,並陸續於海外設立美國矽谷辦事處(2017年12月)、泰國曼谷辦事處(2018年1月)及澳洲雪梨分行(2018年2月)、德國法蘭克福辦事處(2018年5月),且加速推動菲律賓馬尼拉、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及馬來西亞吉隆坡等辦事處籌設,擴增海外營運規模。
海外大布局
與德銀簽MOU
台銀採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策略,於2017年分別與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及德國德意志銀行簽署業務合作備忘錄,為發展專業性業務如飛機、離岸風電融資及國際布局邁出重要步伐。
據台銀資深同仁指出,呂董事長在2016年8月再度就任台銀董事長當天,即提出5P經營方針。
5P經營方針包括「People-centered」以人為本、「Portfolio-sound」健全資產品質、「Performance-driven」績效成果驅動、「Prospection-oriented」前瞻服務導向、「Principle-based」恪守金融普世價值與原則,作為全行永續發展經營理念,並聚焦於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人才(People/Talent)、紀律(Discipline)和文化(Culture)等五大面向,為台銀奠定穩固根基。
呂桔誠表示,未來台銀將持續落實5P經營理念,並優化組織效能,融合政府經建重大政策,以誠實、務實、踏實的態度,迎接各項挑戰,期能在各項業務均成為同業的標竿,以堅實台灣銀行作為領導銀行之地位與格局。
金控資產持續成長,15家上市櫃金控30日公告首季財報,15家3月 底合併總資產47.33兆元,比去年底增加5,847億元,其中國泰金總資 產已達8.96兆元,預計第二季即可破9兆元,站穩國內第一大金控地 位。
國內資產第二大金控為富邦金控,3月底資產 達6.44兆元;第三大 是中信金控,合併資產有5.43兆元,前三大民營金控資產即占整體金 控資產的44%以上;第四大金控為未上市櫃的台灣金控,資產有5.2 8兆元;兆豐金則以3.49兆元排名第五大。
首季因新台幣升值、匯兌成本大增,影響金控壽險子公司獲利,但 壽險公司也大幅實現股債利益,推升獲利,15家金控首季稅後獲利達 1,113.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6億元,成長幅度高達66.86%。
但同時間因為債券殖利率反彈,債券跌價,加上部分金控的海外據 點換算新台幣列帳,出現匯損,造成15家金控在獲利近1,114億元的 情況下,淨值僅增加1,120億元,增加幅度僅3.27%。
也因為金融資產跌價及匯損,首季15家金控綜合損益更是負339.4 7億元,比去年同期綜合損益獲利668億元,大幅減少976億元,代表 首季金控大量實現股債利益之餘,身價也略有下跌。
今年因為實施國際財報準則9號(IFRS9),壽險子公司金融資產重 新分類,之前備供出售項下股票的跌價損失,今年大多消失,如新光 金控去年底淨值項下其他權益是負128.5億元,今年3月底已轉為正1 4億元;而15家金控中,以國泰金其他權益有正358億元為最高,其中 應包含股債未實現獲利,其次是第一金控有111億元。
今年首季稅後獲利金額第一名也是國泰金,有232.57億元,年成長 115.5%;第二名是富邦金控的164.44億元,成長66.9%;新光金則 以162.69億元排名第三,成長475.9%,成長率居金控第一高。
國內資產第二大金控為富邦金控,3月底資產 達6.44兆元;第三大 是中信金控,合併資產有5.43兆元,前三大民營金控資產即占整體金 控資產的44%以上;第四大金控為未上市櫃的台灣金控,資產有5.2 8兆元;兆豐金則以3.49兆元排名第五大。
首季因新台幣升值、匯兌成本大增,影響金控壽險子公司獲利,但 壽險公司也大幅實現股債利益,推升獲利,15家金控首季稅後獲利達 1,113.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6億元,成長幅度高達66.86%。
但同時間因為債券殖利率反彈,債券跌價,加上部分金控的海外據 點換算新台幣列帳,出現匯損,造成15家金控在獲利近1,114億元的 情況下,淨值僅增加1,120億元,增加幅度僅3.27%。
也因為金融資產跌價及匯損,首季15家金控綜合損益更是負339.4 7億元,比去年同期綜合損益獲利668億元,大幅減少976億元,代表 首季金控大量實現股債利益之餘,身價也略有下跌。
今年因為實施國際財報準則9號(IFRS9),壽險子公司金融資產重 新分類,之前備供出售項下股票的跌價損失,今年大多消失,如新光 金控去年底淨值項下其他權益是負128.5億元,今年3月底已轉為正1 4億元;而15家金控中,以國泰金其他權益有正358億元為最高,其中 應包含股債未實現獲利,其次是第一金控有111億元。
今年首季稅後獲利金額第一名也是國泰金,有232.57億元,年成長 115.5%;第二名是富邦金控的164.44億元,成長66.9%;新光金則 以162.69億元排名第三,成長475.9%,成長率居金控第一高。
金金分離認定,金管會說了算!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7日宣布,法人 及其關係人擔任金控或銀行董(監)事,以一家為限,若同時兼任第 二家董事,將由金管會「推定」,有利益衝突又無法提出反證者,其 出任的第二家董事「當然解任」
白話文即是若某一集團投資兩家金控,先出任了A金控的董事,之 後又選上B金控董事,金管會將「推定」是金金不分離、利益衝突, 但會給當事人解釋的機會,若無法有力證明,即B金控的董事就會被 自然解任,這項新規定被視為是「寶佳條款」,預計108年7月1日正 式上路。
現行銀行法35條之1只有規範銀行負責人及職員不得兼任其他銀行 任何職務,過往都只認定是銀行董事長不能兼職,但這次金管會擴大 範圍,包括銀行的法人董事、該法人的董事長及其配偶與直系血親、 法人及其董事長等關係人控有1/3以上股份的企業、公司法的關係企 業等,都在不能兼任的範圍內。
這項規定「意外」打到台新金控董娘彭雪芬,其以進賢投資的法人 代表,出任新光金董事,在新規定上路後,即會被推定因是吳東亮配 偶,其新光金董事自然解任,但若新光金自然人董事額度已足,則進 賢投資可再改派法人代表。
與金金分離同樣在108年7月1日上路的還有增加自然人董事席次, 顧立雄表示,這是要解決法人董事代表造成的影子董事問題,權責不 相當,同時法人可隨時改派代表人,不利董事會專業度與穩定性,雖 然公司法仍在立法院討論此制度,但顧立雄強調,金融業是收受管理 大眾資金,「應採取較高標準」,因此先要求提高自然人董事席次。
金管會要求資產逾1兆元的金控及銀行,其專業董事都須是自然人 ,5席董事以下者須有3席自然人專業董事,每增3席董事要有1席自然 人專業董事,13席董事以上者,以5席自然人董事為限,除100%公股 的台灣金、土銀、台銀及金控下銀行外,國泰金、富邦金等13家金控 ,加上海銀、彰銀、台企銀都要符合自然人專業董事的規定。
白話文即是若某一集團投資兩家金控,先出任了A金控的董事,之 後又選上B金控董事,金管會將「推定」是金金不分離、利益衝突, 但會給當事人解釋的機會,若無法有力證明,即B金控的董事就會被 自然解任,這項新規定被視為是「寶佳條款」,預計108年7月1日正 式上路。
現行銀行法35條之1只有規範銀行負責人及職員不得兼任其他銀行 任何職務,過往都只認定是銀行董事長不能兼職,但這次金管會擴大 範圍,包括銀行的法人董事、該法人的董事長及其配偶與直系血親、 法人及其董事長等關係人控有1/3以上股份的企業、公司法的關係企 業等,都在不能兼任的範圍內。
這項規定「意外」打到台新金控董娘彭雪芬,其以進賢投資的法人 代表,出任新光金董事,在新規定上路後,即會被推定因是吳東亮配 偶,其新光金董事自然解任,但若新光金自然人董事額度已足,則進 賢投資可再改派法人代表。
與金金分離同樣在108年7月1日上路的還有增加自然人董事席次, 顧立雄表示,這是要解決法人董事代表造成的影子董事問題,權責不 相當,同時法人可隨時改派代表人,不利董事會專業度與穩定性,雖 然公司法仍在立法院討論此制度,但顧立雄強調,金融業是收受管理 大眾資金,「應採取較高標準」,因此先要求提高自然人董事席次。
金管會要求資產逾1兆元的金控及銀行,其專業董事都須是自然人 ,5席董事以下者須有3席自然人專業董事,每增3席董事要有1席自然 人專業董事,13席董事以上者,以5席自然人董事為限,除100%公股 的台灣金、土銀、台銀及金控下銀行外,國泰金、富邦金等13家金控 ,加上海銀、彰銀、台企銀都要符合自然人專業董事的規定。
金管會金金分離政策將有條件排除財政部。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2日 在立法院透露,產業出任金融機構董事或介入經營以一家為限,這部 分將排除財政部,即財政部仍可以國家控股公司的角度,指派多家銀 行董事代表,但原則是「台銀的經理人不能再去華銀當董事」。
也就是說,財政部雖仍可指派多家公股銀行董事,但以「外部人」 為宜,就是現行台銀、土銀的經理人出任華南金、第一金董事的情況 ,未來不宜再出現。
其次是金管會要推動自然人董事制度,即要從現行金控、銀行「專 業董事」來要求,但顧立雄表示,台灣金控、土地銀行因為是政府1 00%持股,將「排除適用」,即仍可是政府指派董事代表,未必要強 制要求自然人董事;但合庫金、華南金、第一金、彰化銀行、台灣中 小企等則要比照民營金控及銀行,一體適用。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外界解讀有未來加速升息等較鷹 派的發言,是否造成外資撤離台股?顧立雄表示:「會跟央行保持比 較密切的聯繫」,觀察外資動態外,金管會也備妥5階段11項措施, 以防股市非理性交易出現時,要有所因應。
立委曾銘宗也在質詢時明列金管會可能的護台股措施,包括請董監 事增加持股、實施庫藏股、調降融資保證金成數、調升融券保證金、 平盤下禁空、停止當沖、調降調跌幅、調降證交稅、公股行庫及國安 基金進場等,問顧立雄是不是就準備這些措施。顧立雄則回應「還有 一些」,但強調講了就不靈了。
先前央行為避免外界錯誤解讀,將原本每天提供給金管會的外資匯 出入數字,自1月起改為每月提供,是否造成金管會無法掌握外資相 關動態?顧立雄對此表示,與央行保持密切聯繫,央行對外公布的是 一回事,但與金管會間的聯繫又是另一回事。暗示金管會仍能掌握外 資的動向。
也就是說,財政部雖仍可指派多家公股銀行董事,但以「外部人」 為宜,就是現行台銀、土銀的經理人出任華南金、第一金董事的情況 ,未來不宜再出現。
其次是金管會要推動自然人董事制度,即要從現行金控、銀行「專 業董事」來要求,但顧立雄表示,台灣金控、土地銀行因為是政府1 00%持股,將「排除適用」,即仍可是政府指派董事代表,未必要強 制要求自然人董事;但合庫金、華南金、第一金、彰化銀行、台灣中 小企等則要比照民營金控及銀行,一體適用。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外界解讀有未來加速升息等較鷹 派的發言,是否造成外資撤離台股?顧立雄表示:「會跟央行保持比 較密切的聯繫」,觀察外資動態外,金管會也備妥5階段11項措施, 以防股市非理性交易出現時,要有所因應。
立委曾銘宗也在質詢時明列金管會可能的護台股措施,包括請董監 事增加持股、實施庫藏股、調降融資保證金成數、調升融券保證金、 平盤下禁空、停止當沖、調降調跌幅、調降證交稅、公股行庫及國安 基金進場等,問顧立雄是不是就準備這些措施。顧立雄則回應「還有 一些」,但強調講了就不靈了。
先前央行為避免外界錯誤解讀,將原本每天提供給金管會的外資匯 出入數字,自1月起改為每月提供,是否造成金管會無法掌握外資相 關動態?顧立雄對此表示,與央行保持密切聯繫,央行對外公布的是 一回事,但與金管會間的聯繫又是另一回事。暗示金管會仍能掌握外 資的動向。
去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升息效應、英國脫歐影響、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等諸多變化,金融業經營挑戰性逐日增高。臺灣金控集團落實董事長呂桔誠上任以來,所揭櫫的5P經營方針及5S組織新文化,在經營團隊及全體同仁齊心努力下,業務持續穩健成長,營運成果亮麗。
集團核心子公司臺灣銀行106年度盈餘再破百億、各項業務均保持業界領先地位,並成功培育「三千金」-吸收等值臺幣一千億元的美元存款、主辦聯貸案累計達臺幣一千億元,及推出危老更新重建優惠專案貸款額度新臺幣一千億元。其中,主辦聯貸市占率達43.56%,再度蟬聯主辦行及管理行雙料冠軍,居國內銀行之首。
臺銀人壽秉持國營使命,提供國人最忠實保障,為落實政府加強照顧銀髮族群與經濟弱勢朋友之理念,106年度推出12檔符合高齡化社會需求之保險商品,並持續推廣微型保險,連續4年獲金管會頒獎表揚。臺銀證券於106年建置線上開戶系統,亦賡續強化資訊安全機制與電子交易平台,務實推展業務、深耕資本市場。
該公司今年的目標是創造「四千金」,包括:聯貸主辦1,000億、美元存款(折合新臺幣)1,000億、住宅貸款1,000億、老危都更貸款1,000億。並期望各項業務能更加創新,而成為在評等、客戶關係、風險管理、收益報酬、信譽等方面皆出類拔萃的優質金控。
集團核心子公司臺灣銀行106年度盈餘再破百億、各項業務均保持業界領先地位,並成功培育「三千金」-吸收等值臺幣一千億元的美元存款、主辦聯貸案累計達臺幣一千億元,及推出危老更新重建優惠專案貸款額度新臺幣一千億元。其中,主辦聯貸市占率達43.56%,再度蟬聯主辦行及管理行雙料冠軍,居國內銀行之首。
臺銀人壽秉持國營使命,提供國人最忠實保障,為落實政府加強照顧銀髮族群與經濟弱勢朋友之理念,106年度推出12檔符合高齡化社會需求之保險商品,並持續推廣微型保險,連續4年獲金管會頒獎表揚。臺銀證券於106年建置線上開戶系統,亦賡續強化資訊安全機制與電子交易平台,務實推展業務、深耕資本市場。
該公司今年的目標是創造「四千金」,包括:聯貸主辦1,000億、美元存款(折合新臺幣)1,000億、住宅貸款1,000億、老危都更貸款1,000億。並期望各項業務能更加創新,而成為在評等、客戶關係、風險管理、收益報酬、信譽等方面皆出類拔萃的優質金控。
「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成立進入倒數計時。據透露,對於八大公股行庫與台灣金聯共同成立的「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政務委員張景森已在上周五(16日)召集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財政部次長蘇建榮和八大公股行庫、台灣金聯董座開會,並決定在本周五(23日)召集發起人大會。
屆時,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董總將分別由第一金、合庫金法人代表出任,知情人士透露,董事長目前以由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教授林旺根呼聲最高。
據悉,對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的分工,財政部、內政部已協調好,資金由公股行庫及台灣金聯負責,董總人選則由內政部物色業界專業人士。林旺根在土地法規、都市更新、不動產經紀法規等領域均相當嫻熟,是出線主因。
由於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將專門瞄準「老危重建」,根據花敬群上周在會中出示的最新數據:「現有需要進行老危重建的全國案源,最新統計已超過500件」,比去年底估計的300件更高,只要公司成立,這500件有重建急迫性的案件均為現有案源。
上周五會議據悉有四大重點決議,一是台灣金移交籌備工作給第一金,未來將由第一金旗下第一金資產管理公司統籌負責後續作業;二是所有參與投資的八大公股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台灣金聯,須在本周二(20日)前將投資款匯入專戶;三是23日召集發起人大會,完成董事會成員及董總選任程序。
第四則是發起人大會之後,辦理公司登記的作業將以3月底為限完成,亦即4月「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將正式掛牌上路,初期資本額5億元,中長期則規畫增至20億元。
據了解,未來包括台灣金、第一金、合庫金、華南金、土銀均將各派兩席董事,兆豐金及彰銀各派一席,台企銀則出任監察人,除了第一金、合庫金分別讓出其中一席法人董事名額提供董、總指派人選,華南金也將讓出其中一席法人董事指派專家學者代表出任。
屆時,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董總將分別由第一金、合庫金法人代表出任,知情人士透露,董事長目前以由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教授林旺根呼聲最高。
據悉,對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的分工,財政部、內政部已協調好,資金由公股行庫及台灣金聯負責,董總人選則由內政部物色業界專業人士。林旺根在土地法規、都市更新、不動產經紀法規等領域均相當嫻熟,是出線主因。
由於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將專門瞄準「老危重建」,根據花敬群上周在會中出示的最新數據:「現有需要進行老危重建的全國案源,最新統計已超過500件」,比去年底估計的300件更高,只要公司成立,這500件有重建急迫性的案件均為現有案源。
上周五會議據悉有四大重點決議,一是台灣金移交籌備工作給第一金,未來將由第一金旗下第一金資產管理公司統籌負責後續作業;二是所有參與投資的八大公股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台灣金聯,須在本周二(20日)前將投資款匯入專戶;三是23日召集發起人大會,完成董事會成員及董總選任程序。
第四則是發起人大會之後,辦理公司登記的作業將以3月底為限完成,亦即4月「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將正式掛牌上路,初期資本額5億元,中長期則規畫增至20億元。
據了解,未來包括台灣金、第一金、合庫金、華南金、土銀均將各派兩席董事,兆豐金及彰銀各派一席,台企銀則出任監察人,除了第一金、合庫金分別讓出其中一席法人董事名額提供董、總指派人選,華南金也將讓出其中一席法人董事指派專家學者代表出任。
求才若渴,公股行庫才開春就釋出合計逾千名職缺。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21日上午新春團拜時,明確表示今年台銀至少將徵才250人。合庫也在農曆年前公告將徵才450人、兆豐銀也已委託金融研訓院辦理300人次的招考,彰銀本月也對外徵才45人,若合計其他行庫的對外招考人次,今年上半年大型行庫就將對外釋出千名職缺,可說為就業市場注入強心針。
對於兆豐銀徵才,兆豐銀總經理蔡永義指出,本月委託金融研訓院辦的300人次招考只是第一波,「今年全年應會招考到400、500人」;而在招考外派人員上,為提高應考誘因,兆豐銀的起薪更以4萬6,400元起跳,在各大行庫裡可算最高。
至於台銀徵才,呂桔誠表示,全年預計招募250人,其中第一季將招募70名行員,他也透露,由於台銀歷史悠久,各方面制度健全:「有不少同業做了兩、三年還來報考台銀行員」。
此外,由呂桔誠所發起的台銀內部員工YMD(YoungManagementDevelopmentProgram)培育計畫,去年招進的百名種子部隊將自下週起到各單位實習、交流半年,今年7月將展開第二期種子部隊的培訓,現在已經開始進行評選。
本次台銀對外招考,薪資從3萬3千元起跳,台銀總經理魏江霖指出,除此之外,還有48萬元優惠存款享有13%,儘管國營銀行現在要配合年金制變進行13%改革,但現職人員優惠存款的5千多元利息收入將會轉化為薪資,因此整體薪資水準不受影響。
至於國內經濟表現,呂桔誠分析,由於今年有基礎建設開始要執行,因此經濟成長的力道會比去年更堅實、穩健;他接著以「雞飛狗跳」的成語比喻,比起雞的腳細,狗的腿更有力所以可以跳得更高:「就像拉不拉多犬的腳比較粗壯,所以能走得更穩重、堅實」,因此今年會比去年更好。
對於兆豐銀徵才,兆豐銀總經理蔡永義指出,本月委託金融研訓院辦的300人次招考只是第一波,「今年全年應會招考到400、500人」;而在招考外派人員上,為提高應考誘因,兆豐銀的起薪更以4萬6,400元起跳,在各大行庫裡可算最高。
至於台銀徵才,呂桔誠表示,全年預計招募250人,其中第一季將招募70名行員,他也透露,由於台銀歷史悠久,各方面制度健全:「有不少同業做了兩、三年還來報考台銀行員」。
此外,由呂桔誠所發起的台銀內部員工YMD(YoungManagementDevelopmentProgram)培育計畫,去年招進的百名種子部隊將自下週起到各單位實習、交流半年,今年7月將展開第二期種子部隊的培訓,現在已經開始進行評選。
本次台銀對外招考,薪資從3萬3千元起跳,台銀總經理魏江霖指出,除此之外,還有48萬元優惠存款享有13%,儘管國營銀行現在要配合年金制變進行13%改革,但現職人員優惠存款的5千多元利息收入將會轉化為薪資,因此整體薪資水準不受影響。
至於國內經濟表現,呂桔誠分析,由於今年有基礎建設開始要執行,因此經濟成長的力道會比去年更堅實、穩健;他接著以「雞飛狗跳」的成語比喻,比起雞的腳細,狗的腿更有力所以可以跳得更高:「就像拉不拉多犬的腳比較粗壯,所以能走得更穩重、堅實」,因此今年會比去年更好。
新光金副董事長李紀珠,過去曾在政治大學經濟系任教、也擔任過金管會副主委、中華郵政董事長、台灣金控暨銀行董事長,產官學歷練完整,且被哈佛大學教案喻為「成功翻轉台銀關鍵人物」,她選擇轉戰新光金,跌破市場眼鏡,而今面對規模龐大且沉痾已久的新光集團,其善用經濟學的誘因機制,讓新光金子公司開始動起來,獲利顯著提升,亦獲得外資信賴。
要推動金控旗下子公司合作並不容易,要讓子公司願意合作,但又不會為了各自利益而削弱合作效益,李紀珠將經濟學的誘因機制導入KPI,透過利益共享機制,例如保險介紹給客戶給銀行,銀行與保險都能享有KPI績效,成功推動子公司業務合作,而這個誘因機制也的確讓新光金漸入佳境,並反映在獲利與股價上。
李紀珠認為,新光金的員工素質優秀,且集團資源豐富,只要決策方向正確、確實執行,不僅能改善獲利,還能發揮集團資源優勢,投入銀髮金融與長照領域。
從小跟著天主教義工團隊從事老人照服的她,為了推展長照,在擔任金管會副主委期間曾粉墨登場,替保發基金拍攝公益廣告,更親自奔走遊說政府提供誘因,讓民眾願意投保、壽險業者資金可以投入。
李紀珠表示,要發展銀髮金融可從四面向著手:一、政府提供業者、消費者誘因,二、主管機關協調政策,三、開放保險業加入,四、喚醒消費者意識。而新光集團旗下擁有醫院、保險、投信、銀行、不動產、保全與樓管等子公司,資源一應俱全,相當適合發揮集團的力量投入長照與銀髮金融。
要推動金控旗下子公司合作並不容易,要讓子公司願意合作,但又不會為了各自利益而削弱合作效益,李紀珠將經濟學的誘因機制導入KPI,透過利益共享機制,例如保險介紹給客戶給銀行,銀行與保險都能享有KPI績效,成功推動子公司業務合作,而這個誘因機制也的確讓新光金漸入佳境,並反映在獲利與股價上。
李紀珠認為,新光金的員工素質優秀,且集團資源豐富,只要決策方向正確、確實執行,不僅能改善獲利,還能發揮集團資源優勢,投入銀髮金融與長照領域。
從小跟著天主教義工團隊從事老人照服的她,為了推展長照,在擔任金管會副主委期間曾粉墨登場,替保發基金拍攝公益廣告,更親自奔走遊說政府提供誘因,讓民眾願意投保、壽險業者資金可以投入。
李紀珠表示,要發展銀髮金融可從四面向著手:一、政府提供業者、消費者誘因,二、主管機關協調政策,三、開放保險業加入,四、喚醒消費者意識。而新光集團旗下擁有醫院、保險、投信、銀行、不動產、保全與樓管等子公司,資源一應俱全,相當適合發揮集團的力量投入長照與銀髮金融。
曾出任臺灣最大公股金控及龍頭銀行─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目前則轉任民營金控─新光金控副董事長暨總經理的李紀珠,被問及「在公股工作好還是民營好」?她的回答是:「各有優點!」
李紀珠說在公股行庫任職,雖然有許多限制國營事業的特別規範,可做業務也有些限制,但這些限制是很清楚的,除此之外,大股東財政部較少介入平常業務,除非是一些政府政策性任務。而且當時是擔任董事長,因此,決策及執行力上較容易落實。若有新的想法,只要跟同仁溝通清楚、有共識,就可要求貫徹去做。因此,一些新的想法,其落實的成果,是較可預期的。至於對公股行庫一些不合理的框架,由於自己出身學界,又有立法委員及政務官經驗,帶領同仁一起去突破,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心境是很愉快的,例如爭取修改「臺灣金控條例。」
在臺灣金控3年,李紀珠甚至被美國哈佛大學寫成個案教材,稱為「翻轉臺銀的關鍵人物」,李紀珠說自己在臺灣金工作期間沒什麼請假,因為有好多事情想做,所以上班還蠻開心的。
2017年9月李紀珠正式轉戰民營金融機構,出任新光金控總經理,任職一年多來,李紀珠說民營金融機構在業務及資金運用上有較多彈性,沒有那麼多公股在業務上的限制,而家族式的民營金融機構也有其經營上的優勢,例如:因大股東不變,比較能做長期規畫,比較可忍受長期轉型上前幾年的陣痛期,這與外商機構要求快速獲利、短期見成效,或公股行庫董、總常換,是不太一樣的。
此外,具家族色彩的金融機構,因為同仁很敬重身為大股東的老闆,只要老闆一聲令下,效率是非常高的;不過她也強調,也因為這個特點,若具有家族色彩的金融機構,不重視公司治理或不尊重專業經理人,可能會對投資人形成很大的傷害。
因此,對於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喊出產金分離、去家族化,李紀珠的解讀是「顧主委的本意應該是強調具家族色彩的金融機構,應該更重視公司治理及尊重專業經理人,而不是要家族性的股東出脫持股。」若是這樣的本意,她是支持的,因為金融機構管理這麼龐大的公眾資金,對於社會以及金融秩序影響重大,很難只用外部法令或一些檢查機制,即可督促它去扮演好一個善良管理人角色,因此,強化公司治理,十分重要。(彭禎伶)
李紀珠說在公股行庫任職,雖然有許多限制國營事業的特別規範,可做業務也有些限制,但這些限制是很清楚的,除此之外,大股東財政部較少介入平常業務,除非是一些政府政策性任務。而且當時是擔任董事長,因此,決策及執行力上較容易落實。若有新的想法,只要跟同仁溝通清楚、有共識,就可要求貫徹去做。因此,一些新的想法,其落實的成果,是較可預期的。至於對公股行庫一些不合理的框架,由於自己出身學界,又有立法委員及政務官經驗,帶領同仁一起去突破,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心境是很愉快的,例如爭取修改「臺灣金控條例。」
在臺灣金控3年,李紀珠甚至被美國哈佛大學寫成個案教材,稱為「翻轉臺銀的關鍵人物」,李紀珠說自己在臺灣金工作期間沒什麼請假,因為有好多事情想做,所以上班還蠻開心的。
2017年9月李紀珠正式轉戰民營金融機構,出任新光金控總經理,任職一年多來,李紀珠說民營金融機構在業務及資金運用上有較多彈性,沒有那麼多公股在業務上的限制,而家族式的民營金融機構也有其經營上的優勢,例如:因大股東不變,比較能做長期規畫,比較可忍受長期轉型上前幾年的陣痛期,這與外商機構要求快速獲利、短期見成效,或公股行庫董、總常換,是不太一樣的。
此外,具家族色彩的金融機構,因為同仁很敬重身為大股東的老闆,只要老闆一聲令下,效率是非常高的;不過她也強調,也因為這個特點,若具有家族色彩的金融機構,不重視公司治理或不尊重專業經理人,可能會對投資人形成很大的傷害。
因此,對於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喊出產金分離、去家族化,李紀珠的解讀是「顧主委的本意應該是強調具家族色彩的金融機構,應該更重視公司治理及尊重專業經理人,而不是要家族性的股東出脫持股。」若是這樣的本意,她是支持的,因為金融機構管理這麼龐大的公眾資金,對於社會以及金融秩序影響重大,很難只用外部法令或一些檢查機制,即可督促它去扮演好一個善良管理人角色,因此,強化公司治理,十分重要。(彭禎伶)
對於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提出的「金金分離」,財政部已研擬腹案,直接從「金金不分離」最被外界議論的「競業衝突」問題對症下藥。財部旗下現有在其他行庫派駐法人董事的台銀、土銀兩大國營銀行,未來將僅止於「持股」,不會再直接以該行庫主管作為法人董事代表人,以避免行庫之間的「競業衝突」問題發生。
財部是否採行上述的措施,還要看金管會組成的相關小組和財部的研議結論作最後決定;至於另一種作法,則是現在以台銀、土銀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未來將全部改以財部的法人代表出任,這是最「極端」的處理方式,但原則上仍以採取前述方式的可能性最高。
至於「法人董事」問題,財部目前則「無計可施」,主要是行庫有政策放款必須配合執行,法人董事也有配合政策的義務,倘若法人董事全以自然人出任,若屆時自然人代表為所欲為,財部將難以管理,因此財部擬向金管會爭取,是否能將公股銀行的法人董事問題例外處理。
事實上,由於台銀轉投資其他公股金控、銀行甚多,幾乎已成為超大型的「公股金控控股公司」,其中,尤以在華南金控,台銀因為持股逾30%,因而握有眾多法人董事席次,在第一金也有2席,目前台銀指派企金部經理許志文同時出任華南金、華銀董事,其他法人董事則由財政部指派官員或者學者專家作為代表人,華南金亦為台銀唯一在金控、銀行都有指派銀行主管出任董事席次的轉投資公司。
台銀也同時由主掌國外部、企金部的副總邱月琴出任兆豐金董事,另外主掌投資業務的副總葉修竹,則出任第一金董事,發言人張鴻基出任台企銀董事,土銀則指派發言人何英明出任台企銀董事。
根據財政部盤點,目前持有其他行庫的股權,並且派駐董事的主要為台銀、土銀兩家國營銀行,其中,台銀目前在華南金及華銀、第一金、台企銀、兆豐金,都有派駐經理或是副總出任法人董事,土銀則在台企銀派駐主管出任法人董事。而台銀除了上述公股金控、銀行,也在開發金派駐經研室主任歐興祥出任法人董事。
財政部規劃,八大行庫之間的交叉持股問題若要解決,將涉及股權的交易、轉賣,茲事體大,且公股股權是國家財產,不得任意處分,但關於「金金分離」最核心的解決「競業衝突」精神,財部卻可以透過代表人的指派解決。
也就是說,台灣金旗下台銀持股華南金、第一金、台企銀、兆豐金、開發金,土銀持股台企銀,未來將不再直接派任該行主管擔任該金融機構的董事,會優先以學者專家作為台銀在這些公股銀行的法人代表。
財部是否採行上述的措施,還要看金管會組成的相關小組和財部的研議結論作最後決定;至於另一種作法,則是現在以台銀、土銀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未來將全部改以財部的法人代表出任,這是最「極端」的處理方式,但原則上仍以採取前述方式的可能性最高。
至於「法人董事」問題,財部目前則「無計可施」,主要是行庫有政策放款必須配合執行,法人董事也有配合政策的義務,倘若法人董事全以自然人出任,若屆時自然人代表為所欲為,財部將難以管理,因此財部擬向金管會爭取,是否能將公股銀行的法人董事問題例外處理。
事實上,由於台銀轉投資其他公股金控、銀行甚多,幾乎已成為超大型的「公股金控控股公司」,其中,尤以在華南金控,台銀因為持股逾30%,因而握有眾多法人董事席次,在第一金也有2席,目前台銀指派企金部經理許志文同時出任華南金、華銀董事,其他法人董事則由財政部指派官員或者學者專家作為代表人,華南金亦為台銀唯一在金控、銀行都有指派銀行主管出任董事席次的轉投資公司。
台銀也同時由主掌國外部、企金部的副總邱月琴出任兆豐金董事,另外主掌投資業務的副總葉修竹,則出任第一金董事,發言人張鴻基出任台企銀董事,土銀則指派發言人何英明出任台企銀董事。
根據財政部盤點,目前持有其他行庫的股權,並且派駐董事的主要為台銀、土銀兩家國營銀行,其中,台銀目前在華南金及華銀、第一金、台企銀、兆豐金,都有派駐經理或是副總出任法人董事,土銀則在台企銀派駐主管出任法人董事。而台銀除了上述公股金控、銀行,也在開發金派駐經研室主任歐興祥出任法人董事。
財政部規劃,八大行庫之間的交叉持股問題若要解決,將涉及股權的交易、轉賣,茲事體大,且公股股權是國家財產,不得任意處分,但關於「金金分離」最核心的解決「競業衝突」精神,財部卻可以透過代表人的指派解決。
也就是說,台灣金旗下台銀持股華南金、第一金、台企銀、兆豐金、開發金,土銀持股台企銀,未來將不再直接派任該行主管擔任該金融機構的董事,會優先以學者專家作為台銀在這些公股銀行的法人代表。
台灣金控擬對台銀人壽增資100億元,但台銀人壽虧損持續擴大, 成為昨日財委會質詢焦點,對此,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備詢時為台 銀人壽掛保證:「連續虧損未來3年內可望落幕」,他也強調,由於 類定存保單已經停賣,加上股票投資停損,因此最大風險已在持續減 少中。
呂桔誠指出,台銀人壽目前的虧損問題,主要有三塊,包括利差損 、股票投資損失,及匯損,但仍以10年前賣的高利率保單帶來的利差 損包袱最重,這部分需要時間解決,至於匯損則會隨著新台幣匯率穩 定而改善。
他並在財委會坦言,今年台銀人壽大約還會虧損40億元左右,倘若 能對台銀人壽再增資100億元,增資完之後的資本適足率可望由現在 的168%增至240∼250%。
台灣金控資料顯示,台銀人壽在2008年1月自台銀分割成立時,6% 以上高預定利率保單就需要高達687億元的準備金,對台銀人壽的負 擔由此可見。
台銀人壽原始資本額50億元,先前總共分成4次增資,共注資175億 元,現在台灣金則準備再增資100億元給台銀人壽,以提升資本適足 率至法定水準,此次將是台銀人壽的第5次增資。
除了傳統「利差損」包袱,台銀人壽虧損的另一原因,在於新產生 的投資虧損。
呂桔誠表示,未來在投資項目上,金控、人壽都將對持股損益逐月 評估,加上過往持股後續下檔空間有限,因此損失應會漸得到控制。
呂桔誠指出,台銀人壽目前的虧損問題,主要有三塊,包括利差損 、股票投資損失,及匯損,但仍以10年前賣的高利率保單帶來的利差 損包袱最重,這部分需要時間解決,至於匯損則會隨著新台幣匯率穩 定而改善。
他並在財委會坦言,今年台銀人壽大約還會虧損40億元左右,倘若 能對台銀人壽再增資100億元,增資完之後的資本適足率可望由現在 的168%增至240∼250%。
台灣金控資料顯示,台銀人壽在2008年1月自台銀分割成立時,6% 以上高預定利率保單就需要高達687億元的準備金,對台銀人壽的負 擔由此可見。
台銀人壽原始資本額50億元,先前總共分成4次增資,共注資175億 元,現在台灣金則準備再增資100億元給台銀人壽,以提升資本適足 率至法定水準,此次將是台銀人壽的第5次增資。
除了傳統「利差損」包袱,台銀人壽虧損的另一原因,在於新產生 的投資虧損。
呂桔誠表示,未來在投資項目上,金控、人壽都將對持股損益逐月 評估,加上過往持股後續下檔空間有限,因此損失應會漸得到控制。
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昨日在一場演講中開宗明義為金融業抱屈: 「金融業的產值貢獻值高於平均值,達到1.7倍,所以,所得若是1. 7倍算是合理」,「金融業不是肥貓」。
呂桔誠表示,金融保險業占就業人口比重僅3.75%,但金融業產值 占全台GDP達6.54%,所以金融業所得高於一般行業是合理的。
呂桔誠也透露,2008年底時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連續三個禮拜問他電 子業會不會倒?他那時就連續三周跟他說不會倒,因為那時他觀察台 灣經濟體質沒有問題,不是胃穿孔、肝癌,只是出車禍,金融車禍撞 到健康的經濟,結果肋骨斷了、骨折而已,後來經濟果然就復甦了。
但呂桔誠預警,美國對大陸實施貿易保護,台灣不要高興,因為台 灣與大陸進出口貿易占比都大,2016年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升為40. 1%、進口比重升到19.7%、貿易比重升到30.8%,雙方貿易關係緊 密,若美國對大陸實施保護政策,台灣將間接受到影響。
針對川普的施政效果,呂桔誠另就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分析,認為 資本市場對於川普有沒有能力推動政策,是存疑的。
呂桔誠指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台灣經濟成長率也難回到4字頭 ,主要是民間投資不足,公營企業貢獻度、政府部門貢獻度更長達1 6年呈現負的,全球陷入低經濟成長是新常態,除非有重大衝擊像是 天災人禍才可能改變這局面,但台灣現在推前瞻基礎建設方向是對的 ,當民間投資動能不足時,就要由政府來帶動。
呂桔誠表示,金融保險業占就業人口比重僅3.75%,但金融業產值 占全台GDP達6.54%,所以金融業所得高於一般行業是合理的。
呂桔誠也透露,2008年底時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連續三個禮拜問他電 子業會不會倒?他那時就連續三周跟他說不會倒,因為那時他觀察台 灣經濟體質沒有問題,不是胃穿孔、肝癌,只是出車禍,金融車禍撞 到健康的經濟,結果肋骨斷了、骨折而已,後來經濟果然就復甦了。
但呂桔誠預警,美國對大陸實施貿易保護,台灣不要高興,因為台 灣與大陸進出口貿易占比都大,2016年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升為40. 1%、進口比重升到19.7%、貿易比重升到30.8%,雙方貿易關係緊 密,若美國對大陸實施保護政策,台灣將間接受到影響。
針對川普的施政效果,呂桔誠另就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分析,認為 資本市場對於川普有沒有能力推動政策,是存疑的。
呂桔誠指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台灣經濟成長率也難回到4字頭 ,主要是民間投資不足,公營企業貢獻度、政府部門貢獻度更長達1 6年呈現負的,全球陷入低經濟成長是新常態,除非有重大衝擊像是 天災人禍才可能改變這局面,但台灣現在推前瞻基礎建設方向是對的 ,當民間投資動能不足時,就要由政府來帶動。
保發中心於昨(4日)舉辦「2018經濟與保險發展論壇」,在產、 官、學界代表等將近180人的熱烈參與下揭開序幕。行政院施副院長 俊吉蒞臨會場致詞表示,保險業具有豐沛資金,政府提倡「5加2」產 業,期許保險資金能夠積極投入,也讓保險業與產業建立緊密之重要 夥伴關係。而高齡化及少子化人口結構變遷問題,為我國前瞻基礎建 設之重點工作,保險業提供相關商品為國人老年經濟安全進行保障。 我國經濟金融發展之趨勢,以數位經濟力量為首之金融科技影響重大 ,而政府面對此一趨勢抱持積極開放態度,期盼保險業能夠發展更具 競爭力的保險創新商業模式。
論壇第一場次主題「總體經濟發展趨勢」,由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以 「公司治理在金融市場之角色與功能」發表專題,當今金融產業面對 科技等諸多挑戰衝擊之下,金融產業應勇於改變以面對挑戰,主管機 關亦持續推動創新,放寬限制,以協助產業發展,而此一趨勢益顯「 公司治理」在金融市場之角色與功能及其重要性與必要性。其次由證 券交易所總經理李(啟)賢主講「資本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資金 運用為保險經營重要的一環,國內長期面臨資金去化困難,特別保險 業具有豐沛資金,卻在投資管道不足情況下,使得國外投資比率達6 成多,因此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更是與保險業息息相關。此外,中華經 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將分析全球與臺灣總體經濟發展趨勢與未來,藉 由觀察美國、歐洲、亞洲、與中國大陸經濟狀況,剖析未來情勢。
論壇第二場次主題「金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與重要議題」,由政治 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張士傑主講「變革下臺灣保險業之新局 」,分享金融保險業大陸與亞洲市場布局的新策略與新思維。保發中 心總經理金肖雲針對「台灣保險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發表研究成果 ,分析與預測國內保險市場未來一年之趨勢,並依據總體經濟資料預 測2018年產、壽險業保費規模。另,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 誠以「全球經濟新挑戰與台灣的新策略」為題,分析與分享多變挑戰 的國際經貿情勢下,台灣經濟成長如何突破重圍,快速發展的科技研 發中掌握脈動。台灣彩券副董劉奕成以其豐沛金融相關專長,提供有 關「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之決策建議,讓金融業者掌握先機。最後 ,安侯顧問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以「風險社會對保險市場之影響與機遇 」為題,說明目前我國處在風險社會下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及解決方案 ,也期許為金融保險業者創造新的契機與商機。
保發中心致力於服務社會大眾,秉持客觀、超然、中立立場,善盡 專業職能,以維護並增進保戶整體利益,並促使政府政策順利推動。 希望透過舉辦各種研討會,傳遞保險市場資訊,並有助金融保險市場 發展。
論壇第一場次主題「總體經濟發展趨勢」,由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以 「公司治理在金融市場之角色與功能」發表專題,當今金融產業面對 科技等諸多挑戰衝擊之下,金融產業應勇於改變以面對挑戰,主管機 關亦持續推動創新,放寬限制,以協助產業發展,而此一趨勢益顯「 公司治理」在金融市場之角色與功能及其重要性與必要性。其次由證 券交易所總經理李(啟)賢主講「資本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資金 運用為保險經營重要的一環,國內長期面臨資金去化困難,特別保險 業具有豐沛資金,卻在投資管道不足情況下,使得國外投資比率達6 成多,因此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更是與保險業息息相關。此外,中華經 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將分析全球與臺灣總體經濟發展趨勢與未來,藉 由觀察美國、歐洲、亞洲、與中國大陸經濟狀況,剖析未來情勢。
論壇第二場次主題「金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與重要議題」,由政治 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張士傑主講「變革下臺灣保險業之新局 」,分享金融保險業大陸與亞洲市場布局的新策略與新思維。保發中 心總經理金肖雲針對「台灣保險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發表研究成果 ,分析與預測國內保險市場未來一年之趨勢,並依據總體經濟資料預 測2018年產、壽險業保費規模。另,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 誠以「全球經濟新挑戰與台灣的新策略」為題,分析與分享多變挑戰 的國際經貿情勢下,台灣經濟成長如何突破重圍,快速發展的科技研 發中掌握脈動。台灣彩券副董劉奕成以其豐沛金融相關專長,提供有 關「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之決策建議,讓金融業者掌握先機。最後 ,安侯顧問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以「風險社會對保險市場之影響與機遇 」為題,說明目前我國處在風險社會下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及解決方案 ,也期許為金融保險業者創造新的契機與商機。
保發中心致力於服務社會大眾,秉持客觀、超然、中立立場,善盡 專業職能,以維護並增進保戶整體利益,並促使政府政策順利推動。 希望透過舉辦各種研討會,傳遞保險市場資訊,並有助金融保險市場 發展。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