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司新聞
國營銀行臺灣銀行近日啟動了2025年新進人員的招考計劃,釋出超過百個職缺,吸引許多應徵者關注。其中,輸出入銀行開放15個職缺,並特別著眼於資安、資訊領域的人才招募,月薪最高可達6萬元。
臺銀今年釋出的職缺包括資安人員、程式設計人員、系統管理人員以及一般金融人員等,其中海外資安儲備人員月薪最高可達6萬3,100元,並有獎金可領。此外,部分職缺對应届畢業生開放提前報考。臺銀新進人員甄試於4月10日開始報名,預計錄取185名,分別為正取134名、備取51名。
輸銀則開出金融保險人員、法務人員、資安人員、資訊架構管理人員、應用系統設計及開發人員等職缺,月薪最高可達5萬4,224元,並有獎金可領。輸銀今年預計錄取54名,分別為正取15名、備取39名,報名已於3月24日截止,4月13日將展開第一階段筆試。
土地銀行年初已招考30名銀行專業人員,月薪約4萬5,178元,獎金另計,目前已放榜,預計將於5月起陸續進用。今年新進人員招考的相關資訊,據了解,目前仍在盤點缺額,預計5月中下旬左右會對外公布甄試人數、類組及招募時間等。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金融業目前最缺乏的人才集中在金融科技、風險管理、數據科學、法遵法務、客戶關係等領域,因此各銀行近期招募的職務類型多以此為主。
土銀表示,今年將根據業務需要提高進用職等,並利用多管道宣傳招考訊息,同時建立合理升遷制度、提供友善職場環境,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臺銀則在員工福利方面做出努力,已在台北市桃源大樓及桃園、鳳山、安南分行設置4處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2歲至6歲學齡前幼兒托育服務。
臺灣銀行榮獲《財訊》2025年財富管理大獎,囊括「本國銀行最佳理專團隊」及「本國銀行最佳永續推動」兩項殊榮,展現其卓越的財務管理能力與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臺灣金控暨臺銀董事長凌忠嫄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臺銀擁有眾多優質客戶,包括薪轉戶、軍公教退休金帳戶等,這些客戶擁有高資產,是財管市場的重要潛在客源。凌董事長強調,臺銀將運用品牌優勢,提供客戶全方位的投資與資產配置規劃,以滿足他們的財富管理需求。
作為百分百國營行庫,臺銀在民眾心中是專業穩健的金字招牌。凌忠嫄董事長提到,臺銀理專團隊不收取銷售佣金,這使得團隊能夠專注於客戶資產的增值與權益維護,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投資理財建議,這也是臺銀獲得「本國銀行最佳理專團隊」殊榮的原因。
近年來,臺銀積極推進數位轉型與創新,推出智能理財服務「臺銀e理財」,結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高報酬、低風險的商品選擇。此外,臺銀還推出了數位品牌,並開設了金融專業對談的Podcast頻道《臺銀問講,你問我講》,以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
臺銀秉持「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不斷推動永續發展。例如,導入「中小企業淨零轉型診斷資料庫平台」(NZTD),協助企業實現淨零碳排目標,並推廣藝術融入大眾生活,這些努力讓臺銀榮獲「本國銀行最佳永續推動」獎項。
臺銀今年釋出資安人員、程式設計人員、系統管理人員、一般金融 人員等職缺,其中以海外資安儲備人員月薪可達6萬3,100元最高,獎 金另計;部分資安人員、程式設計人員及一般金融人員職缺,開放應 屆畢業生提前報考。臺銀今年新進人員甄試於4月10日正式開放報名 ,預計錄取185名,分別為正取134名、備取51名。
輸銀今年開出金融保險人員、法務人員、資安人員、資訊架構管理 人員、應用系統設計及開發人員等職缺,月薪最高可達5萬4,224元, 獎金另計。輸銀今年預計錄取54名,分別為正取15名、備取39名,報 名已於3月24日截止,4月13日將展開第一階段筆試。
土銀年初已招考30名銀行專業人員,月薪約4萬5,178元,獎金同樣 另計,日前已放榜,預計將於5月起陸續進用。至於今年新進人員招 考,據了解,目前仍在盤點缺額,約5月中下旬左右才會對外公布甄 試人數、類組及招募時間等資訊;若以去年招考一般金融及專業人員 待遇來看,起薪約3萬8,000元至6萬6,000元間。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目前金融業最缺乏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 、風險管理、數據科學、法遵法務、客戶關係等領域,因此近期各銀 行對外招募職務類型多以金融、稽核人員、高資產客戶關係專業人員 、風險管理人員及AI應用人員等為主。
針對今年徵才策略,土銀表示,將視業務需要提高進用職等、利用 多管道宣傳招考訊息,且建立合理升遷制度、提供友善職場環境等, 以吸引人才加入。臺銀指出,在員工福利方面,已於台北市桃源大樓 及桃園、鳳山、安南分行,設置4處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2歲 至6歲學齡前幼兒托育服務。
臺銀是百分百國營行庫,是民眾心目中專業穩健的金字招牌,與客戶攜手度過無數次市場震盪,由於臺銀理專無銷售佣金,不會為佣金而銷售,更專注於客戶資產增值及權益維護,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投資理財建議,因此獲得「本國銀行最佳理專團隊」肯定。
近年臺銀積極推進數位轉型創新及實踐永續作為,開辦智能理財服務「臺銀e理財」,結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嚴選最大報酬、最低風險商品;推出「臺灣銀行數位品牌」,以及深入淺出對談金融專業的「Podcast頻道《臺銀問講,你問我講》」,拉近財富管理與年輕世代距離。
臺銀以「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推進永續作為,導入「中小企業淨零轉型診斷資料庫平台」(NZTD),協助企業落實淨零碳排,以及推廣藝術融入大眾生活,榮獲「本國銀行最佳永續推動」獎項。
台灣金融市場再創佳績,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全台38家國銀放款總餘額達42兆7,601億元,月增1,640億元,顯示金融機構放款活動持續熱絡。然而,農曆春節後的放款動態有所變化,不動產放款增速放緩,整體逾放比維持穩定。
在放款餘額方面,2月份的增長較1月份大幅放緩,僅月增1,639.82億元,與1月的3,885.35億元相比,顯示金融市場的放款動能有所減弱。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分析,這主要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農曆春節季節性因素、部分公營企業的大額還款以及不動產放款的放緩。
農曆春節後,民營企業多選擇在年節後還款,這導致2月份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餘額僅增加169億元。此外,部分公營企業在2月份進行了大量還款,使得國銀對公營企業放款餘額減少了27億元。
不動產放款方面,2月份的放款餘額約18兆4,205億元,僅月增250億元,與過去數月相比增速顯著放緩。這與中央銀行去年9月開始實施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有關,導致不動產放款餘額大幅下滑83.5%。
在放款方面,2月份的週轉金月增額為1,216億元,較1月的1,985億元有所減少。這主要是因為許多企業到期還款或提前清償,而企業投資增額則因為幾家海外企業的大額借款而增加,這些借款用於企業併購。
在銀行放款增長方面,台灣銀行(臺銀)增長788億元,中信銀增長674億元,台新銀增長230億元。在存款增長方面,一銀增加815億元,國泰世華銀增加564億元,花旗銀增加48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個月的稅前盈餘累計達1,000.7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這主要得益於利息與手續費收入的雙重驅動,其中利息淨收益年增10.5%,手續費淨收益年增9.2%。雖然股匯市波動影響了投資和其他淨收益,但整體來看,台灣金融市場表現依然亮麗。
繳稅季節即將來臨,根據公股銀行統計,每年此時節信用卡簽帳金額平均成長約五成,顯示民眾在繳稅時對信用卡的依賴度逐漸提高。其中,汽機車使用牌照稅率先於4月開徵,各銀行紛紛推出優惠措施,吸引客戶使用信用卡繳稅。
兆豐銀行在4月1日至5月3日期間,推出信用卡繳牌照稅免手續費的優惠,並提供分期付款的利率優惠,包括3期0利率、6期優惠利率0.88%、12期優惠利率1.88%。此外,透過台灣Pay繫結兆豐卡,還可獲得最高200元的刷卡金回饋。
合庫銀行則在4月1日至4月30日推出限時活動,客戶使用台灣Pay綁定合庫帳戶繳牌照稅,並成功註冊為金庫幣會員,即可獲得每筆500點紅利點數回饋,等值於50元新台幣,每人最多可享四筆、共2,000點紅利回饋。合庫銀還提供信用卡三重優惠,包括掃碼繳稅送50元超商電子現金抵用券,以及3期0利率分期付款,並免收手續費。
臺灣銀行也加入優惠行列,透過「臺銀行動+」APP的「臺銀支付」或「台灣行動支付」APP綁定臺銀信用卡,掃描牌照稅稅單上的QR Code進行繳稅,每筆稅款可獲得50元回饋金,每人最高回饋上限100元。
土地銀行則在4月1日至5月2日期間,推出使用「土銀行動Pay」或「台灣行動支付」APP綁定土銀信用卡或帳戶繳稅的活動,信用卡每筆成功交易送刷卡金50元,帳戶(金融卡)每筆成功交易送台灣Pay金融卡紅利點數500點,合計最高可享400元回饋。
統計顯示,2月放款餘額僅月增1,639.82億元,較1月的3,885.35億 元大幅放緩。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放款餘額增幅下降的 主因有三,一是農曆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民營企業多在年節後借款 到期就不續借,2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餘額約19兆9,110億元,僅較 上月增加169億元;二是部分公營企業有大額還款,2月國銀對公營企 業放款餘額約9,418億元,較上月減少27億元。
三是在用途別方面,購置不動產相較於過去數月呈現放緩,2月放 款餘額約18兆4,205億元,僅月增250億元,中央銀行於去年9月開始 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今年2月不動產放款餘額已大幅下滑83.5%。
放款方面,2月週轉金月增僅1,216億元,少於1月的1,985億元,反 觀企業投資單月增幅108億元,相較1月的77億元增加較多。侯立洋指 出,週轉金增額減少的主因是很多企業到期還款或提前清償,企業投 資增額提高則是因為有幾家海外企業大額借款,作為企業併購使用。
國銀2月放款月增前三大銀行分別為臺銀增788億元、中信銀增674 億元、台新銀增230億元;存款月增前三大為一銀增加815億元、國泰 世華銀增564億元,花旗銀增489億元。
前二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最高,侯立洋說明,三大收益中的利息淨收 益1,082.9億元、年增10.5%,及手續費淨收益575.6億元、年增9.2 %,但因股匯市波動影響,投資和其他淨收益減少399.6億元、年減 8.6%,抵銷部分增幅。
兆豐銀行表示,4月1日至5月3日期間,使用兆豐信用卡或金融卡繳 納牌照稅,不限金額免手續費;另提供分期優惠,登錄後享牌照稅3 期0利率、6期優惠利率0.88%、12期優惠利率1.88%;若以台灣Pay 綁兆豐卡,最高回饋金額達200元。
合庫銀行也推出限時活動,4月1日至4月30日使用台灣Pay綁定合庫 帳戶(金融卡)繳納牌照稅,並成功註冊為金庫幣會員用戶,可享每 筆500點紅利點數回饋,等值新台幣50元,每人最多可享四筆、共2, 000點紅利回饋,限量前1萬筆交易。
此外,合庫銀加碼信用卡三重優惠,如以台灣Pay綁定合庫信用卡 ,4月每掃碼一筆稅款,不限金額就送50元超商電子現金抵用券,於 合庫APP登錄可享3期0利率,且皆享免收手續費優惠。
臺灣銀行指出,4月以「臺銀行動+」APP的「臺銀支付」,或使用 「台灣行動支付」APP綁定臺銀信用卡,掃描牌照稅稅單上的QR Cod e進行繳稅成功者,每筆稅款可獲得回饋金50元,每人最高回饋上限 100元。
土地銀行牌照稅繳納活動期間則自4月1日起至5月2日止,使用「土 銀行動Pay」或「台灣行動支付」APP綁定土銀信用卡或帳戶(金融卡 ),並進行台灣Pay掃碼繳稅,信用卡每筆成功交易送刷卡金50元, 帳戶(金融卡)每筆成功交易送台灣Pay金融卡紅利點數500點,合計 最高可享400元回饋。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新的關稱制裁,此舉引發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在這股趨勢下,臺灣銀行黃金存摺的每公克賣出價格於3月31日亞洲交易時段衝高,達到新台幣3,351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並累計近一年價格上漲超過4成。
臺銀分析,市場對於美國對等關稱實施的內容高度關注。若實施結果未如市場預期般强硬,或出現推遲實施的情況,避險情緒可能會迅速下降。近期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消費者預期通膨率調查數據顯示,一年內通膨率預期回升至5%,市場需警惕通膨復燃的可能性,這可能會阻礙美國聯準會(Fed)降息的步伐,甚至可能因關稱利多鈍化而壓低金價。
臺銀強調,若美國關稱強勢實施並引發各國更大規模的反制,避險資金仍有可能推動金價挑戰3,100美元的整數關卡,並持續上漲。目前支持金價上漲的三大因素包括:基本面穩定增長,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持倉量創近一年多來新高;市場面關於全球關稱貿易與地緣政治衝突的不確定性;技術面上日線MACD零軸區柱體轉增。
然而,對金價不利的三個因素也不容忽視:金價創新高可能抑制黃金消費大國印度的黃金實體需求;美國關稱政策可能導致通膨,使聯準會不急於降息;日及周線KD指標上行接近超買區。
上周,隨著川普對於4月對等關稱態度的和緩,金價在避險情緒短暫降溫的影響下,出現技術性回跌至10日均線。但隨後,川普關稱大刀砍向非美製造的汽車業,引發盟友反擊,市場不安情緒高漲,風險性資產重挫,避險買盤激增,金價上衝至3,08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
今年第一季,國內聯貸市場的競爭結果已經揭曉。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 G)的統計數據,臺灣銀行在這次競爭中蟬聯冠軍寶座,而合庫銀行則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玉山銀行這次成功闖進前三名,成為前五名中唯一一家民營銀行,這對該行來說是一個顯著的成就。
面對今年的聯貸市場展望,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雖然美元已經進入降息循環,但對於企業來說,新台幣的籌資成本仍然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因此,預計今年聯貸案仍將以新台幣為主。
LSEG的統計顯示,第一季額度管理行前十名依次為臺銀、合庫銀行、玉山銀行、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華南銀行及中信銀行。其中,前五大管理行的總聯貸額達到53.12億美元,市場佔率接近五成。若以主辦行(MLA)的統計來看,前十名則依次為臺銀、玉山銀行、合庫銀行、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華南銀行、元大銀行及中信銀行。
公股行庫主管指出,第一季的大型聯貸案中,包括中信銀籌組的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一期離岸風場新台幣1,030億元聯貸、臺銀籌組的台積電轉投資世界先進新台幣660億元聯貸,以及兆豐、合庫等銀行籌組的兩件台塑越南河靜鋼廠合計14.5億美元聯貸等,許多銀行都參與了這些大案,因此排名前幾名的金額和件數相差並不大。近期,還有一件大型離岸風電聯貸案,預計將由民營銀行籌組。
據了解,玉山銀行因一件台商在澳洲的聯合授信案,成為首季聯貸排名的大黑馬。對此,玉山銀行表示,排名之所以能夠居前,主要原因是玉山銀行統籌主辦或共同主辦了多件大型案件,這些案件在第一季已經簽約,涉及離岸風電、大型IC電子廠商及大型集團聯貸案等。
公股銀行主管進一步解釋,政府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以及應對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和AI發展,使得目前市場上資金需求較殷切的產業包括離岸風電和半導體產業。這些產業在國內外的新增擴廠大型資本性支出、營運周轉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不動產市場因受到限制,目前主要以都更、危老等土建融案為主。
中央銀行於近期公布了去年第四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報告顯示,去年全年平均每一名銀行員工的貢獻度達到了263.5萬元,年成長率為14%。不過,銀行主管們也指出,今年面臨兩大隱憂:一是全球股匯市的波動,二是去年創下的高基期,預期獲利將面臨挑戰。
在具體的獲利貢獻方面,央行公布的數據排除了輸出入銀行及全國農業金庫,其中前十強銀行的排名略有變動。中信銀行以405.8萬元的貢獻度躍升至第七名,而國泰世華銀行和台北富邦銀行則分別降至第八和第九名。玉山銀行以347.2萬元的貢獻度進入前十名。花旗銀行以1,646.5萬元的貢獻度連續四個季度位居第一,是唯一一個貢獻度超過千萬元的銀行,京城銀行以638.3萬元位居第二,而(ㄏㄨㄟˋ)豐銀行以554.3萬元位居第三。第四至第六名則是上海商銀、兆豐銀行和臺灣銀行,分別以498.7萬元、472.2萬元和421.3萬元的貢獻度排列。
儘管前十強銀行的貢獻度在第三季有所下滑,但整體來看,這些銀行的貢獻度仍然保持了年成長。其中,國泰世華銀行的年增長率接近23.5%,玉山銀行年增長率為23.3%,台北富邦銀行年增長率為18.6%,中信銀行年增長率為13.3%,臺灣銀行年增長率為12.9%,這些增幅均達雙位數。而(ㄏㄨㄟˋ)豐銀行的年增長率為7.3%,京城銀行、上海銀行和兆豐銀行則呈現年減。
銀行主管們分析,去年12月金融市場的波動導致銀行業獲利走低,第四季每一名銀行員工的平均貢獻度有所下滑。但去年國銀的獲利首次突破5,000億元,與年度比較,貢獻度仍然持續上升。前十強銀行中有四大金控銀行入列,包括兆豐金控旗下的兆豐銀行、金控雙雄國泰及富邦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和台北富邦銀行,以及玉山金控旗下的玉山銀行。
在大型金控旗下的銀行中,因營運規模大、員工人數多,貢獻度相對較低。其中,兆豐銀行的員工貢獻度最高,續列第五名,並且是公股金控下銀行中唯一入榜的銀行。儘管第四季貢獻度小幅年減7.7%,但仍穩居金控銀行最佳。在金控雙雄旗下,國泰世華銀行的獲利年增長逾3成,主要得益於放款動能強勁和債券部位擴大,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北富銀的獲利年增長25%,帶動行員貢獻度提升;玉山銀則因獲利年成長25.1%,包括企業放款、海外放款和手收年成長逾3成,成為最大亮點。
市場預期美國將宣布最新關稅措施,國際資金湧入黃金資產避險,在黃金需求推升下,金價持續走強,國內投資人對黃金議題亦高度關注,櫃買中心「黃金現貨交易平台」詢問度顯著提升,成為近期投資市場的熱門話題。3月31日,該平台成交金額更是衝上達5,309萬元,一舉改寫今年新高。
統計今年來截至3月31日的數據,櫃買中心「黃金現貨交易平台」的日均成交金額達1,507萬元,日均交易量達132台兩,分別較去年同期的日均值348萬元、日均量44台兩大幅成長333%及200%。這一成長數據顯示,投資人對黃金交易的需求倍增。
在櫃買中心於3月31日舉辦的投資人講座中,特別邀請臺灣銀行貴金屬部專業講師分享「金價趨勢展望及策略」。講師指出,根據歷史趨勢,黃金現貨價格與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大致呈現反向相關,即美國聯邦利率愈低,黃金價格則愈高。
從近年國際政經局勢來看,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自2024年9月開啟降息循環,加上中東地緣政治情勢持續緊張,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避險資金湧入金市,進而推升金價再創歷史新高。
該講師還表示,黃金商品可根據不同的資產配置組合,具有投資獲利、避險及防禦效果。過去10年及過去20年的資料回測顯示,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的報酬率相較於未將黃金納入資產配置者為高,這顯示黃金不僅具有投資獲利功能,其避險功能也相當於為自身資產買保險。
自2015年起,櫃買中心建置了「黃金現貨交易平台」,為證券市場投資人提供買賣黃金現貨的管道。透過該交易平台,投資人不需要額外開設新的帳戶,只需透過現有的證券帳戶、集保帳戶及銀行交割帳戶即可進行黃金現貨買賣。交易過程與買賣股票完全一致,且與股票合併於T+2日辦理交割,使得買賣黃金現貨就像買賣股票一樣簡單便捷。
目前,櫃買「黃金現貨交易平台」提供兩檔黃金現貨產品,即「台銀金(AU9901)」及「一銀金(AU9902)」,分別由台灣銀行及第一銀行擔任造市商,負責提供買賣報價。投資人可透過櫃買中心官網「黃金現貨市況報導」查詢最新報價,櫃買「黃金現貨交易平台」成為投資人買賣黃金現貨的最佳管道。
台灣銀行在緬甸強震後迅速回應,確保國內金融機構安全無虞
近期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央超過1,000公里的泰國曼谷也感受到強烈震動。對此,台灣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於31日表示,地震發生後,金管會立即啟動調查,關注人員與行舍狀況,目前回報均為安全狀態。
金管會副主委暨代理銀行局局長莊琇媛進一步解釋,國內銀行在緬甸與泰國的曝險金額分別為新台幣41.42億元與1,280億元。莊琇媛強調,目前各銀行回報顯示,緬甸與泰國的分行人員與建物都未受到影響,人員皆處於安全狀態。
立法院委員關注到,有132家國內上市公司在緬甸設廠,佔比超過1成,對此,彭金隆強調,由於供應鏈的轉移,許多台商已經移至泰國發展,金管會將密切關注情況。地震發生後,銀行局也迅速啟動調查,了解銀行人員及行舍的狀況,確保行舍安全。
多家台灣銀行在緬甸與泰國的辦事處與分行均回報,當地據點人員均平安。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國內銀行在泰國據點共計102處,包括9個辦事處、2個子行、45家分支機構,以及16處分支機構;在緬甸則有13個據點,包括3家分行與10個代表人辦事處。
臺銀指出,本周市場關注美國對等關稅實行內容,若未如市場預期 強硬或出現推遲實施的舉措,恐使避險情緒驟降;近期美國密西根大 學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預期一年通膨率回升至5%,須提防市場焦 點轉向擔憂關稅,進而引發通膨復燃,恐使美國聯準會(Fed)降息 之路受阻,不排除關稅利多鈍化後,打壓金價高檔拉回測試下方均線 支撐。
臺銀認為,若美國關稅強勢實行,引發各國更大規模反制,避險資 金仍有望助金價挑戰站穩3,100美元整數大關,並持續盤堅上行。目 前支撐金價有三大因素,一是基本面,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持倉量 穩定增加,創近一年多來新高;二是市場面全球關稅貿易與地緣政治 衝突,仍處高度不確定性;三是技術面,日線MACD零軸區柱體轉增。
不利金價也有三大因素,一是金價創新高,抑制黃金消費大國印度 黃金實體需求;二是美國關稅政策恐誘發通膨,使聯準會不急於降息 ;三是日及周線KD上行接近超買區。
上周隨川普對於4月對等關稅態度一度和緩,金價在避險情緒短暫 降溫下,出現技術性回跌至10日均線,但後續川普關稅大刀砍向非美 製造的汽車業,引發盟友表態反擊,市場不安情緒高漲,風險性資產 重挫,避險買盤激化金價上衝3,08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
針對今年聯貸市場展望,銀行業者表示,美元雖進入降息循環,但 新台幣籌資成本對企業來說,仍有較大誘因,評估今年聯貸案仍會以 新台幣為主。
據LSEG統計顯示,第一季額度管理行前十名依序為臺銀、合庫銀行 、玉山銀、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 行、華南銀行及中信銀行。前五大管理行總聯貸額53.12億美元,市 占率已近五成;以主辦行(MLA)統計來看,前十名依序為臺銀、玉 山銀、合庫銀、兆豐銀、一銀、土銀、彰化銀行、華銀、元大銀行及 中信銀。
公股行庫主管指出,第一季大型聯貸案,包括中信銀籌組的哥本哈 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一期離岸風場新台幣1,030億元聯貸、臺 銀籌組的台積電轉投資世界先進新台幣660億元聯貸,及兆豐、合庫 等銀行籌組兩件台塑越南河靜鋼廠合計14.5億美元聯貸等,不少銀行 都參貸,因此前幾名金額、件數相差不大;近期還有一件大型離岸風 電聯貸案,預計將由民營銀行籌組。
據了解,玉山銀因一件台商在澳洲的聯合授信案,成為首季聯貸排 名大黑馬。對此,玉山銀表示,排名居前,主因玉山統籌主辦或共同 主辦多件大型案件,在第一季簽約,包含離岸風電、大型IC電子廠商 及大型集團聯貸案等。
公股銀說明,受惠政府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且因應國際地緣政治影 響及AI發展,目前市場上資金需求較殷切的產業包含離岸風電,及半 導體產業國內外新增擴廠大型資本性支出、營運周轉金等;不動產市 場因受限制,則是以都更、危老等土建融案為主。
央行公布第四季國銀每一行員獲利貢獻,排除輸出入銀行及全國農 業金庫,前十強略有變化,中信銀行405.8萬元衝上第七名,國泰世 華銀行397.4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85萬元各降至第八、九名,玉山銀 行347.2萬元擠進第十名。其中,第一名花旗銀行以1,646.5萬元連四 季居首位,且是唯一破千萬元,京城銀行638.3萬元第二名,(ㄏㄨ ㄟˋ)豐銀行554.3萬元第三名,第四至六名為上海商銀498.7萬元、 兆豐銀行472.2萬元及臺灣銀行421.3萬元。
前十強多數雖較第三季下滑,但維持年成長,以國泰世華銀年增近 23.5%最大,其次玉山銀年增23.3%、北富銀年增18.6%、中信銀年 增13.3%、臺銀年增12.9%,增幅均達雙位數,及(ㄏㄨㄟˋ)豐銀 年增7.3%;京城銀、上海銀及兆豐銀為年減。
銀行主管分析,去年12月金融市場波動,銀行業獲利走疲,第四季 每一行員平均貢獻度下滑,但去年國銀獲利首次突破5,000億元,以 年度比較,貢獻度仍持續上升。前十強中有四大金控銀行入列,包括 兆豐金旗下兆豐銀行、金控雙雄國泰及富邦旗下國泰世華銀行及台北 富邦銀行,及玉山金控旗下玉山銀。
大型金控下銀行因營運規模大,員工人數多,使貢獻度相較低,其 中兆豐銀員工貢獻度最高、續列第五名,且是公股金控下銀行唯一入 榜,雖然第四季貢獻度小幅年減7.7%,但仍穩居金控銀行最佳。
金控雙雄旗下,國泰世華銀獲利年增逾3成,主要是放款動能強勁 且債券部位擴大,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北富銀年增25%,獲利衝 新高帶動行員貢獻度提升;最大亮點的玉山銀衝上第十名,因獲利年 成長25.1%,包括企業放款、海外放款、手收年成長逾3成的挹注。
統計今年來截至3月31日之資料,櫃買中心「黃金現貨交易平台」 日均值達1,507萬元、日均量132台兩,分別較去年同期的日均值348 萬元、日均量44台兩大幅成長333%及200%,投資人對黃金交易需求 倍增。
而在櫃買中心3月31日舉辦的投資人講座中,特別邀請臺灣銀行貴 金屬部專業講師分享「金價趨勢展望及策略」,該講師指出,由歷史 趨勢可看出,黃金現貨價格與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大致呈現反向相關, 即美國聯邦利率愈低,黃金價格則愈高。
進一步以近年國際政經局勢來看,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自2024年9 月開啟降息循環,加上中東地緣政治情勢持續緊張,在降息樂觀情緒 及地緣政治避險買盤帶動下,避險資金湧入金市,推升金價再創歷史 新高。
該講師並表示,黃金商品可依不同資產配置組合而具有投資獲利、 避險及防禦效果,另以過去10年及過去20年資料回測,將黃金納入投 資組合之報酬率相較未將黃金納入資產配置者為高,顯見黃金不僅具 投資獲利功能,其避險功能亦相當於為自身資產買保險。
櫃買中心2015年起建置「黃金現貨交易平台」,提供證券市場投資 人買賣黃金現貨的管道。透過該交易平台投資人不需額外開設新的帳 戶,只需透過現有的證券帳戶、集保帳戶及銀行交割帳戶即可進行黃 金現貨買賣。交易過程與買賣股票完全一致,且與股票合併於T+2日 辦理交割,買賣黃金現貨就和買賣股票一樣簡單便捷。
目前櫃買「黃金現貨交易平台」有2檔黃金現貨產品,即「台銀金(AU9901)」及「一銀金(AU9902)」,分別由台灣銀行及第一銀行 擔任造
市商,負責提供買賣報價。投資人可透過櫃買中心官網「黃金 現貨市況報導」(網址: www.tpex.org.tw;「首頁\其他 商品\黃金現貨\市況及統計\黃金現貨行情」)查詢最新報價,櫃 買「黃金現貨交易平台」為投資人買賣黃金現貨之最佳管道。
莊琇媛補充說,國銀目前在緬甸曝險約新台幣41.42億元,泰國曝 險有1,280億,但目前各銀行回報,緬、泰分行的行員與建物都未受 到影響,人員皆安全。
立委提到掌握國內上市公司也有132家在緬甸設廠,若以1,039家上 市公司來說,占比達1成多,影響不小。對此,彭金隆強調,由於供 應鏈移轉,泰國本來就有很多台商會跟著移到那發展,金管會會密切 注意,地震一發生,銀行局也馬上啟動調查,了解銀行人員及行舍情 況,目前銀行行舍都是安全的狀態。
大地震後,一銀、台銀、元大銀辦事處,國泰世華銀、兆豐銀分行 、中信銀泰國子行等銀行皆回報,當地據點人員均平安。金管會統計 ,至2024年12月底,國銀在泰國據點共102處,包括9辦事處、2子行 、45家分支,另有16處分支機構;緬甸有13個據點,包括3家分行、 10個代表人辦事處。
金管會銀行局之前核准中信銀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IFT City)金 融特區設分行、玉山銀行之前孟買分行也獲准設立,加上國泰世華銀 孟買分行,相較去年國銀申設日本據點較多,今年來四家獲准中有三 家都在印度。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考量印度經濟發展基礎佳,自然資源優越,地理 位置位居中東、中亞、南亞間樞紐,人口數量世界第一且結構年輕, 其內需消費市場可期,且孟買金融活動蓬勃,國際化與自由化程度高 ,有助經營跨境臺商與印度大型企業。截至2月底止,國泰世華商業 銀行設有柬埔寨及大陸地區子行,納閩島、香港、胡志明、新加坡、 馬尼拉、永珍及仰光分行等七家分行,及曼谷、河內、廣南及雅加達 等四家代表人辦事處。金管會表示,本國銀行於印度已設有分支機構 者,有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設兩家分行;臺灣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各設有一家代表人辦事處。
台新銀申設菲律賓馬尼拉辦事處也獲准。金管會表示,台新銀為進 一步掌握東協商機,擴大海外布局,並配合新南向政策,因此規劃設 立馬尼拉代表人辦事處。截至2月底止,台新銀海外據點計有五家分 行及四家代表人辦事處,分別設置於香港、新加坡、日本、澳洲、馬 來西亞、越南、緬甸、大陸地區及泰國等地。
金管會表示,目前本國於菲律賓設有分支機構者,計有中國信託商 業銀行、元大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國 泰世華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及臺 灣銀行等九家。
在中央銀行實施打房政策之際,台灣的銀行業尤其是土建融業務受到波及。根據最新數據,不動產信用專業銀行土地銀行在2024年底的土建融餘額年減7.42%,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呈現衰退狀態。而臺灣銀行也面臨類似的減降趨勢。
具體來看,土地銀行截至去年底,土建融餘額為4,719億元,這比2023年底減少了7.42%,比2022年底則減少了7.85%。這一點反映出央行持續實施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土建融業務的影響。
土地銀行指出,這次土建融業務的變動,主要是由於央行對不動產貸款的總量進行管制,同時土銀也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實施了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的配套措施。此外,配合政府政策,對於逾期未動工的案件,土銀採取了收成數、加利率的貸放條件,以促進案件動工。
對於臺灣銀行而言,其土建融餘額近兩年則呈現穩定狀態。合庫銀行去年底土建融餘額約1,600億元,年增幅約0.25%。而兆豐銀行的土建融餘額年增長則達21.94%,這主要得益于去年上半年國內不動產景氣的持續升温,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和AI等商機帶動的辦公及建廠需求增加。
在公股銀行中,去年對土建融的挹注主要來自都更危老放款成長。土地銀行去年承作了50件都更危老案,核准總額度達305餘億元,累計近年已承作417件,額度約2,758餘億元。合庫銀行的都更及危老貸款餘額也分別成長了44%和28%,這主要是由於先前核准的案件陸續開工。
在利率方面,公股銀行指出,目前土建融及都更危老貸款的利率均較去年同期微幅調升。這主要是受到整體資金成本、存放比、同業拆借成本及法令規範等因素的影響。預期在各銀行持續管控不動產放款下,土建融利率將會隨著市場利率的逐步提升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