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不動產市場這波熱潮真是勁勁的,三大行庫的不動產放款都猛增呢!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台銀這個大明星,他們近一年的房貸餘額竟然增加了快一千億元,這個數字可是台銀歷史上的新高啊!土銀和合庫也不遑多讓,土銀房貸和土建融的餘額都漲了不少,合計起來,整體不動產放款就增加了快七百億元。 台銀的房貸餘額,到今年8月底已經達到7,100億元,比去年8月底增加了947億元,這一年的淨增長就快千億了。這個數字在八大行庫裡面可是最高的,年增率也超過了15%。這些房貸還款的量,每月大約一百億,一年的舊貸償還量約1,200億元,所以今年新承作的房貸業務量肯定超過千億,台銀的新業務承作量更破兩千億元。 這三大行庫,可說是公股不動產放款業務的大頭,也是全國銀行的房貸前五大行。現在市場上房貸業務量的五大行,就占了約四成的比重,這些數據真的很有代表性。中信銀和北富銀也不差,房貸業務量都超過了6,300億元和4,200億元,和去年相比,年增量也有三百億元和五十億元。 雖然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但房市因為台商回流和低利率的優勢,買氣明顯比去年好。從房貸和土建融的餘額淨增加量,我們也能看出台市的多活躍。
金融人士指出,主要是黃天牧上任後「大案沒有、小案不斷」。黃天牧上任以來開出的56張罰單中,對保險業就有43張、金額2,300萬元,對象包括壽險、產險、保經代及銀行兼營保代等。對期貨業開罰12張罰單、516萬元,銀行業則僅彰銀一張、金額1,200萬元。
其中金管會9月一口氣開出16張罰單,有12張是針對期貨商因油價變負值害投資人因負值無法交易、期貨商系統無法幫客戶沖銷,,家數雖多,但總罰鍰也才516萬元。
相較下,顧立雄時代可就顯得驚濤駭浪許多。顧立雄2017年9月8日、即他上任後三個月,就對中信金開出當時最高上限1千萬元的罰鍰,2017年12月底,海軍獵雷艦採購爆出慶富詐貸案,顧立雄一口氣處分14家銀行、開罰4千萬元,該案以一銀被罰最重,吞下千萬罰單,土銀與高雄銀各吃800萬元罰單。
因慶富案遭罰的銀行包括一銀、土銀、高雄銀、台銀、兆豐銀、台企銀、華銀、合庫、彰銀、輸出入銀行、新光銀、元大銀、台中銀、大眾銀等14家,創近年同一時間、宣布同一案件開罰最多銀行案件。
反觀黃天牧上任以來,目前只開出唯一一張破千萬元罰單,就是彰銀理專監守自盜案;但玉山銀行因理專監守自盜成為累犯,本月可能再出現高額罰單。2月玉山銀才因前理財專員挪用客戶資金3,600萬元,遭金管會重罰1,200萬元,6月又爆出理專疑因投資失利,涉盜領17名客戶存款,涉案金額達1億985萬元,預計裁罰結果本月出爐。
土銀截至8月底止,房貸餘額則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00億元,土建融餘額增加近400億元,年增率超過10%,整體不動產放款合計淨增加近700億元,目前土銀的不動產總放款餘額為1兆2,914億元;至於合庫房貸與土建融業務的增量合計亦超過500億元,其中土建融增量為300億元。
台銀近千億的房貸年增量,不僅增量居全體行庫之冠,亦為全體國銀之冠。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台銀今年8月底的房貸餘額已達7,100億元,較去年8月底大舉成長947億元,房貸餘額一年來淨成長將近千億元,是目前八大行庫房貸餘額增加最多的銀行,年增率已超過15%。
房貸業務還款量通常每月100億左右,一年下來約1,200億元的舊貸償還量,因此等於今年新承作的房貸業務量都超過千億,其中台銀房貸新業務承作量更逾2千億元。
這三大行庫是公股不動產放款業務量最大的銀行,也是全體國銀的房貸前五大行,目前全體金融市場的房貸業務量,五大行即包辦了大約四成比重,上述相關數據的代表性由此可見。至於中信銀、北富銀的房貸業務量,截至8月底大致都超過6,300億元、4,200億元,和去年同期相較,年增量大約超過300億元、50億元。
對於不動產放款業務勁揚,三大行庫高層不約而同指出,今年有新冠疫情,但當前房市有台商回流的剛性需求支撐,加上利率處於低檔,因此不僅建商大舉進行新案開發計畫及獵地,房市整體買氣也明顯較去年更佳,從房貸或土建融的餘額淨增加量即可看出。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再掀風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灣多家銀行在海外授信頻頻踩雷。其中,<台灣銀行>便是這次風波中的主角之一。據悉,這次涉及的海外授信案件,除了大陸、東南亞地區,還遠至英國籌組的中東地區聯貸案。 這項聯貸案的主辦銀行包括大陸交通銀行、日本瑞穗銀行、Caixabank、Generale等,而台資銀行中,台銀、兆豐、一銀、彰銀、合庫等五家參與了貸款。這五家台資銀行對該集團的曝險部位約在1,500~3,000萬美元不等,合計超過1億美元,佔整個聯貸金額2.53億美元的近一半。 除了這起案件,台灣銀行還涉入了印尼最大手機通訊商TiphoneMobileIndonesiaPT的聯貸案,以及香港高銀金融集團在天津的「高銀天下」大樓聯貸案,以及美國紐約的6千多萬美元授信案。這些案件使得國銀海外發生逾放的授信部位合計已超過2.5億美元,等值新台幣75億元。 面對這些損失,多家銀行已開始進行打呆。合庫、一銀分別在7、8月將TiphoneMobileIndonesiaPT的債權全數打銷,台銀則在7月底全數轉銷NMC約2千萬美元的債權。彰銀則主辦了美國紐約WaterscapeResort旗下觀光飯店的聯貸案,已採取先出清不良債權的作法,8月底前已先全數將3千萬美元部位轉銷呆帳。 銀行人士指出,疫情衝擊海外產業景氣,讓許多在該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機構陷入困境。這次的中東醫療集團,還是「富比士成分股」,其破產導致全世界80多家銀行被倒帳,儘管目前仍在營運,但已委託會計師進行重整規畫。
據了解,上述五家台資銀行對該集團的曝險部位約在1,500∼3,000萬美元不等,合計超過1億美元,約占整個聯貸金額2.53億美元的接近一半,大部分的銀行是透過OBU參貸,倘若再合計印尼最大手機通訊商TiphoneMobileIndonesiaPT,及香港高銀金融集團在天津的「高銀天下」大樓聯貸案,以及位於美國紐約,彰銀、華銀有參貸的6千多萬美元的授信案,目前國銀海外發生逾放的授信部位合計已超過2.5億美元,等值新台幣75億元。
其中印尼的TiphoneMobileIndonesiaPT聯貸案,據悉台資銀行參貸陣容包括中信、玉山、兆豐、一銀、合庫、台新、彰銀、上海商銀等八家,金額每家大致介於300∼2,000萬美元,合計約6千萬美元。
除了已向金管會通報上述個案,多家銀行也開始進行打呆。其中合庫、一銀均已分別在7、8月將TiphoneMobileIndonesiaPT的債權全數打銷。台銀則在7月底,全數轉銷NMC約2千萬美元的債權。
至於彰銀主辦、對美國紐約WaterscapeResort旗下觀光飯店聯貸案,總金額6,300萬美元,彰銀、華銀各有3千萬美元部位,據了解上月初紐約已對該案擔保品CassaHotel提出約6,430萬美元的估價報告,華銀也採取先出清不良債權的作法,8月底前已先全數將3千萬美元部位轉銷呆帳,之後如擔保品處分可再回沖。
銀行指出,疫情衝擊海外產業景氣急轉直下,包括印尼、中東等案的聯貸標的,都是當地在該領域產業具有代表性的機構,像是中東這家醫療集團還是「富比士成分股」,據悉隨著這家醫療集團破產,全世界有80多家銀行被倒帳,目前雖然還在營運,但已委託會計師進行重整規畫。
台灣金融業面臨多項挑戰,公股行庫尤其如此。近期,新南向政策下的投資不順利,讓公股行庫的呆帳壓力大增。特別是<台灣銀行>這樣的國營行庫,在低利差環境與紓困政策的影響下,獲利表現遭受重創。雖然財政部已經允許公股行庫調降預算目標,但幅度限制在最多兩成,這對行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由於疫情對市場的影響超過預期,且持續時間長,許多公股行庫已經規劃在第三季季報出爐後,再向財政部提出調降預算目標的申請。這樣的決策過程顯示了金融業在疫情下的緊張與困難。 八大公股行庫中,除了台銀和土銀是百分百國營的行庫,預算須經過立法院通過,其他六家行庫都是上市公司或上市金控的子公司。這些行庫在3月和4月已經向財政部提出調降預算目標的建議,並將調降幅度待半年報出爐後再行決定。 面對這些挑戰,公股行庫必須在保護員工權益與達成預算目標之間找到平衡點。財政部堅持調降幅度不應超過兩成,但行庫私下期望調降幅度能夠更大,以確保新目標的實現。這場金融風暴對台灣金融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難關。
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至9月8日已核貸戶數14.15萬多戶,總 計核貸金額1,456.04億元,平均來說,單月核貸約250∼300億元,由 於企業紓困申請期限至12月31日止,試算下來,原訂總額2千億元可 能不夠用。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表示,原訂2千億元額度如不夠用, 會滾動式檢討調高額度因應。相關人士指出,17日央行第三季理監事 會,可能再增額。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疫情控制良好,但國際情勢依舊嚴峻,預料有 效疫苗及治療藥物問世前,全球解封遙遙無期,台灣以出口為導向, 企業難免續受衝擊,紓困需求仍在,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應適度上 調額度,例如總額增為3千億元。
統計顯示,這次央行專案融通貸款,已有六銀行核貸逾百億元,依 金額高低為合庫銀226.18億元、台企銀193.28億元、華銀176.08億元 、一銀126.22億元、彰銀的116.88億元、台銀103.33億元。第七名至 第十名各為兆豐銀85.82億元、土銀66.32億元、玉山銀64.88億元、 北富銀56.24億元。
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4月上路後,便持續滾動檢討,4月20日增加 小規模營業人貸款,7月24日提高A方案與B方案每戶貸款額度上限各 為600萬與1,600萬元,8月10日調整適用優惠貸款利率期間延長至20 210年6月30日,預料9月17日將調高專案總額度。
疫情下市場對金融業獲利展望轉趨保守,銀行壞帳壓力升高,公股行庫不少獲利受創、衰退嚴重,但配合政策紓困任務第一,因此公股行庫獲利均衰退不少下,已經上報財政部下調目標。
財政部雖然同意目標調降,但卻對調降幅度頗為堅持,希望不要大於兩成,也就是預算目標最多打八折。
不過,潛在呆帳風險仍高下,行庫私下期望調降幅度大於兩成,否則新的目標達不到的機率很高,調了等於沒調,反而影響員工權益。
八大公股行庫中,除台銀、土銀為百分百國營行庫,預算數須列財政部預算書提報立法院通過,其他六家行庫均屬股票上市公司或者上市金控子公司,早在3月、4月間就醞釀調降預算目標上呈財政部公股管理小組,調幅則是等半年報出爐再說。
而疫情衝擊程度大於預期,時間更長,因此有公股行庫規劃等第3季季報出來,再跟財政部呈報調降幅度。
大型行庫高層指出,打從兩年前就警覺到大陸不動產泡沫化問題,當時已對內部下達指示,不論大陸分行或香港分行,只要是和大陸商用不動產相關授信案「能不作就不作」,現在台資銀行對大陸商用不動產相關授信更是「敬謝不敏」。
據了解,高銀天下聯貸案總金額港幣34億元,安泰銀據悉是唯一參貸的台資銀行,其他參貸的都是中資銀行。該聯貸案是在香港籌組,安泰銀是透過OBU參貸,該聯貸案在今年4月已有逾期未還的問題,為此聯貸銀行團曾在4月予以展期,但直至現在該案仍未正常履約。
受疫情及中美貿易影響,台資金融業對陸曝險、放款今年以來原就趨於謹慎。金管會統計,截至第二季止,國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重持續下探歷史新低,整體金控對大陸放款金額也僅6,713.3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2%,更創下2015年第二季有紀錄以來最低紀錄。
金控高層指出,除了對首當其衝的旅遊、觀光業放款保守,對各產業放款也趨謹慎,2020年不求拓海外版圖、衝業績,「只求不踩雷」。
銀行局統計,國銀大陸曝險比重連八季下降,第二季底止,本國銀行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總額度(即大陸曝險總額度)只剩1兆5,674億元,占淨值比率40.9%,創統計以來新低,且沒有一家國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高於七成。
金管會統計到7月底,目前國銀對陸逾放已全數歸零。剩下中信銀、合庫銀、兆豐銀、土銀、一銀、台銀、華南銀、台企銀等八家銀行還有放款,其中中信銀金額最多,達507億元,合庫銀、兆豐銀、土銀逾200億元,一銀、台銀逾百億。
至於「高銀天下」位於天津,但開發商高銀金融集團是香港上市公司,知情金融圈人士指出,由於高銀金融陷入財務危機,連帶也使得這筆聯貸案產生逾放。
第一銀行日前與台灣房屋聯合舉行「2020房貸大調查」,了解民眾的房貸經驗,購屋者表示,挑選房貸的優先條件,高達88.9%的人最在意「房貸利率低」,其次為房貸成數高以及手續費低。而今年降息後,51.8%的人有增加購屋或換屋意願,其中包括22%的民眾已有房,但仍想再買一間。
公股銀行主管也發現,低利時代讓民眾開始改變住屋思維,「租不如買」的意識逐漸推升,同業間於今年的房貸承做量,也都有正成長、遞出亮眼成績,但仍受到利率低迷影響,利收較不可觀。
像是台銀、土銀、合庫、一銀及華銀等五大銀行,近年都以自住客為主要目標,部分行庫也看準土建融熱度仍不減,開始吸收整批進件的房貸客戶,也就是說,土建融衍生的整批房貸客戶,或是團購房貸之客戶群,是銀行主攻客戶群。
臺銀提供100個幸運好禮,最大獎特獎1名,可獲得價值臺幣8萬元黃金存摺,頭獎3名,可得價值臺幣3萬元黃金存摺,貳獎6名,各得價值臺幣15,000元黃金存摺等。
另外符合2項資格之一者,可獲得新手好運獎1次抽獎機會,同時符合2項資格者,可獲得新手好運獎2次抽獎機會:包括活動期間首次新開黃金存摺戶,並於黃金存摺帳戶買進累計達5公克者,以及活動期間內首次成為臺銀財富管理貴賓,且有黃金存摺帳戶者。新手好運獎有50名,可獲得價值臺幣2,000元之黃金存摺。詳情可至臺銀官網查詢。(孫震宇)
臺灣銀行為感謝黃金存摺客戶的支持,特別推出了一場熱鬧的抽獎活動,名為「臺銀財管喜迎新、今生金市鼠於您」。這場活動從9月1日開始,持續到11月30日,期間內凡是有黃金存摺帳戶的客戶,只要在這段時間內買進加回售累計達到50公克黃金(新臺幣、美元及人民幣計價黃金存摺合併計算),就能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如果累計達到100公克,那麼就能有兩次抽獎機會,以此類推,讓你獲獎機會翻倍增加! 不僅如此,臺灣銀行還特別設立了新手好運獎,為了感謝新客戶的加入。如果你在活動期間內首次開設黃金存摺戶,並且買進累計達到5公克黃金,或者首次成為臺灣銀行財富管理貴賓,並且擁有黃金存摺帳戶,那麼你就有機會獲得新手好運獎的抽獎機會。如果你同時符合兩項資格,那麼抽獎機會還會再增加一次哦! 為了鼓勵客戶參與,臺灣銀行準備了豐富的獎品,總共100個幸運好禮等你來拿。特別獎是價值新臺幣80,000元的黃金存摺,只有一名幸運者能獲得;頭獎則是三個,每個價值新臺幣30,000元;貳獎有六個,每個價值新臺幣15,000元;參獎有15個,每個價值新臺幣2,300元;肆獎有25個,每個價值新臺幣2,000元;最後還有50個新手好運獎,每個價值新臺幣2,000元。 想要了解更多活動詳情,請上臺灣銀行的官方網站https://www.bot.com.tw/default.htm查詢。這次的抽獎活動絕對是黃金愛好者的盛宴,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來臺灣銀行一起獲得好運吧!
此外,為感謝客戶參與黃金存摺交易,凡是符合下列兩項資格之一者,可獲得新手好運獎一次抽獎機會;同時符合兩項資格者,可獲得新手好運獎二次抽獎機會:一、於活動期間內首次新開黃金存摺戶(不包含銷戶後重新開戶者),並於黃金存摺帳戶買進累計達5公克者(新臺幣、美元及人民幣計價黃金存摺合併計算);二、於活動期間內首次成為臺灣銀行財富管理貴賓(不包含銷戶後重新開戶者),且有黃金存摺帳戶者。
此次抽獎臺灣銀行提供100個幸運好禮:特獎:價值新臺幣80,000元之黃金存摺,共一名;頭獎:價值新臺幣30,000元之黃金存摺,共三名;貳獎:價值新臺幣15,000元之黃金存摺,共六名;參獎:價值新臺幣2,300元之黃金存摺,共15名;肆獎:價值新臺幣2,000元之黃金存摺,共25名;新手好運獎:價值新臺幣2,000元之黃金存摺,共50名。詳細訊息可至上網https://www.bot.com.tw/default.htm查詢。
台灣金控集團發揮綜效實力驚人!根據金管會最新數據,雖然金控旗下銀行家數僅佔全國銀行總數的四成,但在資產規模和獲利表現上卻佔據絕對優勢。截至今年6月底,金控旗下銀行的資產規模高達37兆5,216億元,佔全體銀行資產規模的71%,顯示出金控集團的龐大實力。在獲利方面,去年全體銀行稅前盈餘3,607億元中,金控下銀行占了72%,今年上半年同樣佔了72%。其中,台銀、中信、兆豐、合庫、國泰世華等知名銀行均屬於金控旗下,讓人不得不對金控集團的綜效發揮感到驚艷。銀行業內人士指出,金控集團在共同行銷和資料共享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希望主管機關能夠進一步開放,以提升金控集團的經營績效。
台灣銀行新聞稿內容轉換報導:
「阿公阿嬤們,退休生活不僅是夢想,更是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一環啊!」近年來,台灣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每個人都要面對退休的挑戰。最新「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發布,結果令人擔憂,退休信心指數只有55分,還不及格呢!大家對於未來的退休生活充滿不確定,對政府退休金制度的信心更是低到50分,這讓人覺得有些危機感。
別以為還很年輕,準備退休的時間已經從43.29歲提前到了37.87歲,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早地開始規劃。過去認為15年就夠了,現在要延長到21年,這顯示大家意識到不能只靠政府,自己的退休準備還是要靠自己。
看看我們的生活,壽命不斷延長,從過去的79歲到現在的81歲,但退休生活卻面臨著「老了沒錢花」、「病很久」和「缺人顧」三大難題。首先,錢存銀行無利可圖,投資又風險重重,這讓我們對退休金充滿憂慮。其次,慢性病患者越來越多,醫療健保支出也水漲船高,這讓我們對健保的未來感到擔憂。最後,長照資源不足,家庭負擔加重,這讓我們對晚年生活充滿不安。
所以,我們要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呢?建議大家要及早準備「晚美三本」,從樂活老本、健康老本和長照老本三個方面著手。首先,從35歲開始規劃退休金,投資要穩健,可透過商業保險來儲蓄。其次,要注重健康,定期檢查,並利用商業醫療險來補充健保的不足。最後,提前規劃長照險,做好個人退休時的健康防護網。
台灣銀行提醒大家,退休生活不僅是一個夢想,更是一個現實的挑戰。我們要及早準備,才能從容面對將來的晚年生活。」
金控開放設立將滿20年,金控的設立究竟有無發揮綜效,金管會官員表示,目前國內大型銀行、壽險公司,大部分都是金控旗下子公司,答案應該很清楚。
根據金管會資料,到今年6月底止,36家本國銀行中,金控旗下的銀行只有15家(16家金控中,國票金旗下還沒有銀行),比重僅四成,但資產規模或獲利表現來看,金控旗下銀行的占比都高達七成以上。
以資產規模來看,到6月底止,金控旗下銀行的資產規模合計有37兆5,216億元,占全體銀行資產規模的71%。
資產規模排名前十大銀行,包括台銀、中信、兆豐、合庫、國泰世華、一銀、台北富邦、華銀、土銀及玉山銀,除了土銀外,全部都是金控下銀行。
在獲利表現方面,去年一年全體銀行稅前盈餘3,607億元中,金控下銀行就有2,590億元,占了72%。
今年上半年國銀獲利1,644億元中,金控下銀行同樣占了72%。在獲利排名前十大銀行,包括中信、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兆豐、玉山、一銀、合庫、台新、上海商銀及華銀,其中除上海商銀外,也都是金控下銀行。
銀行業者表示,除了共同行銷發揮綜效外,金控集團更希望在子公司資料共享運用方面,主管機關能有更多的開放,更加提升金控集團經營績效。
過去十年國人平均壽命從79歲拉長至81歲,生命歷程變長,退休生活面臨「老了沒錢花」、「病很久」,及「缺人顧」三大挑戰:
第一挑戰「老了沒錢花」,政府退休金制度改革勢必影響個人退休時程或財源,一般人還面臨利率創低,台銀牌告利率2015年12月1年期定存固定利率為1.205%,2020年7月剩0.815%,錢存銀行無利可圖,加上黑天鵝事件頻傳,股票波動大(2017年至2020年6月波動率約15%),投資一不小心可能就沒了老本。
第二挑戰「病很久」,台灣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口逾六成,離世前不健康時間拉長達八年,2018年數據指出,醫療健保支出十年間成長1.5倍、新台幣1.2兆元。
「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發現,民眾對健保四大擔憂都落在紅燈,包含擔心未來健保財務可能不健全,健保費負擔增加(87.2%),自費項目愈來愈多(86.6%),健保病房不夠,住院負擔差額(81.7%),健保給付藥品及醫療品質不佳(61.6%)。
第三挑戰「沒人顧」,「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指出,民眾對長照保障信心分數55分,八成民眾對長照資源有高度擔憂,包括長照保障不夠(83.7%)、人力不足找不到人照顧(83.3%)、醫療費用不足支應(78.4%)。
2018年台灣每戶人口僅2.7人,少子化現象嚴重,且扶老比持續上升至20.07%,家庭若有看護需要,每月費用至少3至4萬元,若不幸失能,再加上日常所需、復健治療、輔具、耗材等額外花費,加總每月至少要花6至10萬元,將是龐大負擔。
綜合上述,建議民眾趁早準備「晚美三本」,以從容應對晚年風險。
一、樂活老本:退休金來源有勞保與國民年金(又稱國保)老年給付、勞工退休金及自我退休規劃,但國發會調查顯示,勞保年金在2018年平均每人月領金額約1.7萬元,加上勞退金根本無法支撐退休生活,因此若想過簡約退休生活,從35歲就要開始準備退休規劃,每月提撥金額約1.6萬元;若延後從45歲才開始,每月準備規劃金額約需2.8萬元,為讓退休後保有穩定現金流,投資工具應力求穩健,建議可透過利變增額型、年金型及投資型商業保險,儲備退休金。
二、健康老本:要有健康事前管理意識,包括養成每年定期健康檢查,持續運動。另可預見未來健保醫療給付條件與額度將逐步縮減,若想要享有具一定水準的醫療品質,可運用商業醫療險補強健保不足,如規劃外溢促進健康型、實物給付型、弱體型商業保險來轉嫁風險。
三、長照老本:若不幸失能,長期照顧的醫療費用也將成經濟沉重負擔,建議可提前規劃商業失能扶助險及長照險,做好個人退休時健康防護網。
臺灣銀行近年來不斷關注社會趨勢,特別是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挑戰,決心為民眾提供更實用的金融服務。針對過去信託服務普及度不高的問題,臺灣銀行推出了一系列制式型安養信託契約,讓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彈性約定契約條款,使得信託架構更加簡單易懂,方便民眾運用。 為了讓服務更加親民,臺灣銀行還積極發展在地服務模式,讓民眾可以就近獲得專業的諮詢服務,並辦理簽約手續,既省時又簡便。對於那些希望為特定第三人安排未來醫療及養護生活的民眾,臺灣銀行也提供了他益安養信託,幫助他們實現守護家人的心願。 另外,為了解決實務上信託監察人難以尋找的問題,臺灣銀行推動了「無子西瓜信託專案」以及「台中市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計畫」。這兩項專案旨在為孤身無依的长者以及身心障礙者家庭帶來實質的福祉,讓他們在晚年或身障時期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和保障。
台灣銀行(台銀)與土地銀行(土銀)今年繼續維持比利時台灣聯合銀行的釋股預算,這項決策背後是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的股權變動。根據了解,台銀和土銀數年前便開始規劃釋股予合庫,而這項預算也將繼續列入明年度的預算書中。 兩家銀行強調,這筆釋股預算的保留,主要是為了確保未來在比利時台灣聯合銀行從子行改制為分行時,能夠保持機動性,避免因預算不足而無法執行相關業務。 隨著台捷經貿往來加溫,合庫與輸出入銀行兩家公股行庫也計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設立辦事處,這不僅是國銀的先鋒行動,也引起了行庫對歐陸布局的關注,特別是比利時台灣聯合銀行的未來定位。 若政策許可,台銀和土銀將啟動釋股程序,將股權賣給合庫,使比利時台灣聯合銀行成為合庫100%持有的子行。這樣的變動將使比利時台灣聯合銀行在改制為分行時更具機動性。 然而,比利時台灣聯合銀行是維持現行的子行模式,還是改制成分行,目前尚未定案。這主要取決於子行和分行運作上的優缺點。子行雖然設置程序較為複雜,但設置子行在比利時有更多的營業賦稅優勢,以及參與當地聯貸案的機會。而改制成分行則能夠承作更大的授信案,並減輕法遵負擔。
蘇貞昌期勉銀行持續辦理高齡者跟身障者信託業務,讓高齡者及身 障者可以用得到、感受得到,龐大商機可以在滾動中創造出社會榮景 、業界成績。蘇貞昌強調,一個國家對待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的態度 ,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政府必須制定好的政策來照顧高齡者 及身心障礙者。安養信託對於照顧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是很好的制度 。政府力量有限,因此政府必須有效引導民間力量投入,共創人民、 業者及政府三贏之局面。金管會推動信託2.0的政策很好,希望信託 業者能積極配合,持續與政府共同努力,滾動創造社會榮景。
信託業辦理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評鑑頒獎典禮昨在金融研 訓院舉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政府已啟動信託2.0制度,其主 要目標就是要透過金融創新,強化信託業的未來發展,使信託商品多 元化,以建構社會安全網。 黃天牧強調,信託不只是一個責任,也 是一個商機,希望金融界能夠一起努力,讓信託業成為台灣金融業發 展重要的基礎,也成為台灣重要的社會安全網。
黃天牧對金融界發展信託業務,也有四大期許目標:一、要建立國 人的信託觀念;二、健全信託業發展;三、推展多元化的信託金融商 品;四、信託商品能夠發揮社會功能,使高齡者或身心障礙者可透過 財產信託或安養信託,滿足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