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集保結算所 推基金集中清算平台 促進市場自動化、效率化,降低作業成本;預計112年第二季分階段上線
集保結算所表示,因應資本市場藍圖策略目標,金管會於111年5月 12日發布推動投信基金之集中清算與款項收付機制,責成集保結算所 建立「境內基金集中清算平台」,促進基金市場之自動化、效率化, 進而降低作業成本。本案已納入金管會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預計於1 12年第二季起分階段陸續上線,預期於一年內推動全體業者加入,境 內基金市場將邁入標準化與高效能的新紀元。
近年來境內基金市場申購金額大幅成長,依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 示,110年境內基金市場(不含ETF)之申贖金額達新台幣5.5兆元, 申贖筆數較3年前成長超過50%達1,600萬筆,顯示國人對基金產品熱 度逐年升高。惟現行國內已發行逾3,500檔基金級別,無論是銷售通 路或是投資人,皆須按基金分別下單與匯款,形成多對多之複雜流程 ,耗費大量人力與成本,統計去年全市場匯款及扣款成本即高達4.2 億元。
有鑑於此,資本市場藍圖訂定相關策略方向,由集保結算所蒐集與 參酌歐、美、日、韓等基金市場集中結算制度,規劃建置境內基金集 中清算平台,將業者間以及與投資人間多對多的資訊流與金流,透過 集中清算制度予以標準化、自動化,降低作業風險與成本、提升效率 ,進而強化基金市場之競爭力。
集保結算所建置「境內基金集中清算平台」,預計自112年第二季 起分階段上線,第一階段推出投信公司與銷售機構間之資訊與款項收 付服務,期於一年內推動全體業者加入;第二階段預計在113年第二 季推出受投信委託處理其直客之申贖等款項收付服務,預計對投資人 將有節省匯費或扣款費超過千萬元之效益。未來在主管機關之指導, 以及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與信託公會之協力合作下,境內基金 將透過此一前瞻制度開創新的里程碑。
集保結算所表示,因應資本市場藍圖策略目標,金管會於111年5月 12日發布推動投信基金之集中清算與款項收付機制,責成集保結算所 建立「境內基金集中清算平台」,促進基金市場之自動化、效率化, 進而降低作業成本。本案已納入金管會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預計於1 12年第二季起分階段陸續上線,預期於一年內推動全體業者加入,境 內基金市場將邁入標準化與高效能的新紀元。
近年來境內基金市場申購金額大幅成長,依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 示,110年境內基金市場(不含ETF)之申贖金額達新台幣5.5兆元, 申贖筆數較3年前成長超過50%達1,600萬筆,顯示國人對基金產品熱 度逐年升高。惟現行國內已發行逾3,500檔基金級別,無論是銷售通 路或是投資人,皆須按基金分別下單與匯款,形成多對多之複雜流程 ,耗費大量人力與成本,統計去年全市場匯款及扣款成本即高達4.2 億元。
有鑑於此,資本市場藍圖訂定相關策略方向,由集保結算所蒐集與 參酌歐、美、日、韓等基金市場集中結算制度,規劃建置境內基金集 中清算平台,將業者間以及與投資人間多對多的資訊流與金流,透過 集中清算制度予以標準化、自動化,降低作業風險與成本、提升效率 ,進而強化基金市場之競爭力。
集保結算所建置「境內基金集中清算平台」,預計自112年第二季 起分階段上線,第一階段推出投信公司與銷售機構間之資訊與款項收 付服務,期於一年內推動全體業者加入;第二階段預計在113年第二 季推出受投信委託處理其直客之申贖等款項收付服務,預計對投資人 將有節省匯費或扣款費超過千萬元之效益。未來在主管機關之指導, 以及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與信託公會之協力合作下,境內基金 將透過此一前瞻制度開創新的里程碑。
金管會鼓勵股東多使用電子投票行使表決權,辦理電子投票平台事務的集保結算所也呼籲,股東使用電子投票行使股東會議案表決權,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是最方便的參與股東會管道,在此疫情嚴峻當下,更是有效落實防疫的行使表決權方式,展現股東行動主義。集保結算所自2009年開始建置電子投票平台,至2021年,上市櫃、興櫃公司整體股東會電子投票占出席股數比率已達62.7%。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表示,5、6月股東會旺季已到來,為有效落實股東會防疫,集保結算所已訂定「因應防疫召開股東會之作業指引」,並隨時因應疫情變化做滾動式調整,作為發行公司辦理股東會依循。
根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統計至4月22日止,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自3月7日上市以來,短短2個月內,受益人數新增7,312人,成長率達94.01%;受益人持有股數也新增2,850萬股,成長幅度也有22.96%,自4月以來持續掀起投資人申購熱潮,儘管今年以來半導體股價持續震盪、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買氣仍持續發燒,且深受小資族群的青睞。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基金經理人王韻茹表示,臺灣半導體ETF自4月以來持續受一般投資人追捧,ETF股價頻頻出現溢價,加上國內半導體ETF的盤中零股成交股數,也始終維持在台股ETF排名前段班,顯示半導體ETF的散戶買氣旺,受到近年國內存股風氣盛,存ETF風潮興起,基本面佳的半導體類股,股價一旦回檔,有助於拉高個股殖利率表現,也順勢推升半導體ETF的配息收益。另外,半導體ETF的產業前景佳,長線受惠5G、HPC、電動車及物聯網等四大成長動能,未來世代隨著通訊技術愈顯成熟,智慧家庭進入生活,加上AR、VR等消費裝置與車用電子進一步成長,半導體新應用商機,在2025年前將持續發酵,使半導體ETF儘管今年以來股價越跌、散戶進場意願愈強、帶旺國內半導體ETF人氣居高不下,人氣完全不輸給市值型、高股息型ETF。王韻茹建議,投資人挑選半導體ETF,可以選擇-完全複製大盤模式的「市值」篩選成分股機制,作為投資臺灣半導體大盤的替代投資工具,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成分股,即是透過市值篩選臺灣前30大的半導體龍頭企業,中長期持有除能享每季配息收益,更有機會賺取價差,掌握股價潛在資本利得空間。
根據證交所統計,4月以來國內ETF的盤中零股成交股數,累積股數最多的前十名,主要涵蓋市值型、高股息及半導體三大類型,而個股部分則以台積電成為4月盤中零股交易股數最多標的,顯示國內散戶遇半導體跌跌不休時,反而愈跌愈買,對半導體族群情有獨鍾。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指出,展望2022∼2023年科技業表現,創新科技趨勢財仍是台灣電子業成長主軸,國內科技股又由半導體族群帶領,在全球市占率及科技創新領域仍可有持續成長表現,營收有機會持續創高。新光台灣半導體30ETF基金經理人王韻茹分析,半導體ETF受散戶青睞,主要是因為半導體產業長線受惠5G、HPC、電動車及物聯網等四大成長動能,加上AR、VR等消費裝置與車用電子進一步成長,半導體新應用商機,在2025年前將持續發酵,國內半導體ETF在長線趨勢保護下,即便遇股價震盪,一般投資人低接進場賺價差及長線存ETF的人數仍不減反增。根據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統計,4月以來,國內三檔半導體ETF申購熱潮不減,受益人數持續攀新高,截至4月29日止,這三檔半導體ETF總受益人數已突破25萬大關,由於4月以來,半導體ETF股價跌幅不小,使得散戶進場意願強烈、帶旺國內半導體ETF人氣。王韻茹表示,投資人若想布局半導體,建議選擇完全複製大盤模式的「市值」篩選成分股機制,作為投資台灣半導體大盤的替代投資工具,因為市值代表公司競爭力與長線成長潛力,以台灣半導體產業來說,占市值最大的台灣前30大半導體龍頭企業,都是全球半導體界最具競爭力的公司,投資展望長期看好,競爭優勢也難以取代。王韻茹建議,投資半導體ETF可結合「定期定額123策略」,一是「逢低一定加碼、每月最少扣款一次」;二是「準備月月扣款金、季息加碼金二種資金」;三是「不停扣、不換標的、不贖回三原則」,有利分散投資風險,是短線對抗波動、長線對抗升息新策略。
第二屆 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 起跑 此次活動新增「綠色數位金融」獎項,歡迎銀行、證券、保險業者共襄盛舉數位金融發展一日千里,疫情蔓延的此刻,依附科技應運而生的新 商品或交易方式,正在快速取代傳統服務的風貌,加速轉型不僅刻不 容緩,甚至是金融業者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為此,推出以來甚 獲好評的《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在與金融總會為首的共同主辦單 位合作下,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評鑑活動即將隆重登場, 並自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歡迎致力數位發展的金融業者,利用此平 台展現成就,帶領台灣金融同業更上層樓。 由《工商時報》主辦,廣受各界矚目的數位金融獎,首屆活動風光 舉辦以來,不僅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同類型評鑑活動,並成為台灣金融 業年度盛會,獲獎單位所受到的肯定與成果,提供同業參考學習方向 的同時,於赴海外拓展業務的過程中,也藉此提升了附加價值,許多 國家監理機構認同此項評鑑的結果,高度肯定主辦單位的用心。 《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表示,《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的主題 清楚掌握了產業脈動,加上籌備期即召開過數十次會議反覆討論,評 鑑過程、評審陣容均以最高規格打造,數位金融獎才能做到公開透明 、質量俱佳的結果。在此基礎上,第二屆的活動會辦的更用心、更細 緻,不但更有餘裕檢討第一屆活動的不足之處,同時也更縝密的與趨 勢結合,讓金融轉型和經濟發展一起與時俱進。 為此,經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總評審團會議討論後決定 ,本屆評鑑活動將以「綠色數位金融」為第二屆特色主題,銀行、證 券、保險三大分組均設置此一獎項,以期鼓勵業者將數位發展與綠色 金融結合,推出具有時代意義的新產品和服務。 梁寶華強調,堅強的評審陣營絕對是評鑑活動的核心,經由共同主 辦單位的推薦與邀約,本屆活動的總評審團擴編為11人,各分組也同 步充實評審陣營,務求將台灣數位金融領域的菁英匯聚一堂,讓評鑑 結果更具代表性,也讓獲獎者高度看重此一獎項的獨特性與代表性。 主辦單位《工商時報》也特別感謝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證交 所、櫃買、期交所、集保等逾20家金融周邊機構、公協會,以及政大 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東吳大學共襄盛舉,擔任本屆評鑑活動的共同主 辦單位,彼此通力合作,朝著推動數位金融加速轉型,提升台灣的國 際競爭力而努力。 由於首屆活動推出以來,幾乎所有致力於數位發展的金融機構,率 皆踴躍報名,但也有不少單位,因業務屬性難以界定而致缺席,希望 新年度的活動可以爭取參與。為此,本屆除了原有的銀行業(含本國 銀行、外銀分行或子行、網路銀行)、 保險業(含壽險、產險、保 經保代)、證券業(含綜合證券商、期貨業、投信投顧業)之外,也 開放郵局、票券、信合社等其他金融業者,依其業務或服務的類別, 自行選擇適合的分組與獎項,參與本屆的評鑑活動。 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詳細內容請見活動網址:ctee.com.tw/fintech歡迎各金融業者踴躍報名。
集保結算所建構「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正式上線,昨(26)日由力積電(6770)搶頭香,為今年首家採行視訊會議平台的公司。事前登記近百名投資人全程透過視訊轉播方式,無需冒群聚風險,即可線上聽取公司經營團隊對於未來營運方向報告,以文字提問方式與公司互動,並針對各項議案行使股東投票權。今年配合公司法及「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公告修正,法源更完備。2.0版「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於4月1日正式上線服務,已有58家公開發行公司公告採行,力積電為平台上線今年首家採行者。5月採行的大型指標性公司有京城銀、華新、信義、南亞科、新光金、陽明、台塑化等27家。5、6月進入股東會旺季,加上我國疫情升溫,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建議,以視訊方式參與股東會召開,不僅為防疫盡心力,且更有效率地參與股東會。股東會前電子投票可透過「集保e手掌握」App、證券商下單App、「股東e票通」網站等三種途徑來進行。集保指出,股東會當天議程參與則可透過「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來完成。投資人在「股東e票通」(www.stockvote.com.tw/evote/index.html)功能首頁,點選「視訊會議平台」,首次登入需填寫email完成註冊作業。接下來,選定要參與股東會,召開日前3日到30日之間完成登記,「註冊」、「登記」兩個事前步驟,必須在股東會召開前完成,平台會在股東會開會前二日寄發email提醒,到股東會開會當日,登入「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完成報到手續、點選觀看直播、文字提問及參與議案投票等。
「與病毒共存」已是國際間對於新冠肺炎防疫政策共識,急速上升 染疫人數,讓投資人不禁要思考是否「親自」出席股東會,集保結算 所建構「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正式上線,解決這個兩難局面,26日 由力積電搶頭香,為今年首家採行視訊會議平台的公司,事前登記近 百名投資人全程透過視訊轉播方式,無需冒群聚風險即可線上聽取公 司經營團隊對於未來營運方向報告,以文字提問方式與公司互動,並 針對各項議案行使股東投票權。 今年配合公司法及「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公告修正, 法源更加完備,2.0版「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於4月1日正式上線提 供服務,已有58家公開發行公司公告採行,力積電為平台上線,今年 首家採行者;5月依序採行的指標公司有京城銀、華新、信義、南亞 科、新光金、陽明、台塑化等共27家公司,股東可把握時間上網登記 ,以視訊方式參與股東會。 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建議,5、6月進入股東會旺季,加上我國 疫情升溫,以視訊方式參與股東會召開,可免去舟車勞頓辛苦及更有 效率參與股東會,使用「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投資人務必在「股東 e票通」(www.stockvote.com.tw/evote/index.html)功能 首頁,點選「視訊會議平台」,首次登入需填寫email完成註冊作業 ;接下來,選定要參與股東會,召開日前3日到30日之間完成登記, 「註冊」、「登記」兩個事前步驟,必須在股東會召開前完成,平台 會在股東會開會前二日寄email提醒,到股東會開會當日,登入「股 東會視訊會議平台」完成報到手續、點選觀看直播、文字提問及參與 議案投票等。 林修銘表示,持續精進數位環境,股東會各項平台循序漸進完成建 置,股東會前電子投票可透過「集保e手掌握」App、證券商下單App 、「股東e票通」網站等三種途徑來進行,當天議程參與則可透過「 股東會視訊會議平台」來完成,善用數位平台,公開發行公司所規劃 股東會召開時程,不受疫情干擾且更有效率,投資人不用親自出席, 即可充分參與公司重大議案、盈餘分派討論過程,可說一舉數得,對 於資本市場發展有很大助益。
集保結算所受邀於花旗集團13日舉辦「全球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線上論壇-台灣站(Citi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s Focus Series: TDCC/Taiwan)」接受深度訪談中指出,外資持股中有97.8%使用集保結算所的電子投票平台投票,效益不言而喻。另外,因應疫情,2021年更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服務,讓投資人不受疫情影響,仍能線上行使股東權利。本次活動計有國外交易所、券商、保管機構、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等相關機構共110位線上與會,成功展現我國證券市場良好體質與卓越環境,提升國際能見度,期促進外資投資台灣資本市場。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在論壇開場致詞中指出,集保結算所身為台灣資本市場唯一的後台,30餘年來逐步擴展多元服務。配合主管機關「資本市場藍圖」,集保結算所持續發展數位轉型及強化資安,致力打造更安全及有效率的資本市場大後台,並以ESG為使命,推出提升我國公司治理透明度之相關服務。集保結算所經理汪明琇在與談中表示,集保結算所的多項數位化服務在疫情期間發揮顯著作用。在參加人作業方面,核心的帳簿劃撥系統進行數位化升級,首先上線之功能即為外資線上開戶,大幅縮短過去參加人的紙本往來時間,外資開戶更快速。在提升資本市場資訊安全方面,全市場已於2020年全面採用集保結算所的法人對帳系統(VMU),對整體證券市場交割安全性及作業效率有非常大的效益,解決外資過去對以電子郵件寄送交易對帳資料的安全疑慮。此外,2019年推出的ESG服務更是持續成長並開花結果,現在已是台灣多數發行公司倚重的ESG資訊平台。
集保結算所日前受邀於花旗集團舉辦的「全球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線上論壇-臺灣站」,接受深度訪談,與全球外資客戶分享臺灣資本市場近年的亮眼表現、關鍵基礎設施在疫情下展開的營運韌性,以及數位化、資安化與ESG潮流的重要發展,成功展現我國證券市場良好體質與卓越環境,提升國際能見度,期促進外資投資臺灣資本市場。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在論壇開場致詞表示,集保結算所身為臺灣資本市場唯一的後台,30餘年來逐步擴展多元服務。配合主管機關「資本市場藍圖」,集保結算所持續發展數位轉型及強化資安,致力打造更安全及更有效率的資本市場大後台,並以ESG為使命,推出提升我國公司治理透明度之相關服務。集保結算所經理汪明琇在與談中表示,集保結算所的多項數位化服務在疫情期間發揮顯著作用。在參加人作業方面,核心的帳簿劃撥系統進行了數位化升級,首先上線的功能即為外資線上開戶,大幅縮短過去參加人的紙本往來時間,外資開戶更快速。在股東權益方面,外資持股中有97.8%使用集保結算所的電子投票平台投票;另外,因應疫情,110年更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服務,讓投資人不受疫情影響仍能線上行使股東權利。未來,集保結算所將持續與外資、保管機構、券商及其他參加人密切合作,一起打造更完善的臺灣資本市場投資環境。
集保結算所受邀於花旗集團4月13日舉辦之「全球金融市場基礎設 施線上論壇-臺灣站(Citi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s Fo cus Series: TDCC/Taiwan)」接受深度訪談,與其全球外資客戶分 享臺灣資本市場近年之亮眼表現、關鍵基礎設施在疫情下展開之營運 韌性,及更數位化、資安化與ESG潮流的重要發展。 本次活動有國外交易所、券商、保管機構、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等 相關機構共110位線上與會,成功展現我國證券市場良好的體質與卓 越環境,提升國際能見度,期促進外資投資臺灣資本市場。 集保朱漢強總經理在論壇開場致詞中指出,集保身為臺灣資本市場 唯一的後台,30餘年來逐步擴展多元服務。配合主管機關「資本市場 藍圖」,集保結算所持續發展數位轉型及強化資安,致力打造更安全 及有效率的資本市場大後台,並以ESG為使命,推出提升我國公司治 理透明度之相關服務。 集保汪明琇經理在與談中表示,集保的多項數位化服務在疫情期間 發揮顯著作用。在參加人作業方面,核心的帳簿劃撥系統進行數位化 升級,首先上線之功能即為外資線上開戶,大幅縮短過去參加人的紙 本往來時間,外資開戶更快速。在股東權益方面,外資持股中有97. 8%使用集保的電子投票平台投票,效益不言而喻;另因應疫情,11 0年更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服務,讓投資人不受疫情影響仍能線上行 使股東權利。 在提升資本市場資訊安全方面,全市場已經於109年全面採用集保 結算所的法人對帳系統(VMU),對於整體證券市場交割的安全性以 及作業效率有非常大的效益,解決外資過去對於以電子郵件寄送交易 對帳資料的安全疑慮。 另外108年推出的ESG服務更是持續成長並且開花結果,現在已經是 臺灣多數發行公司倚重的ESG資訊平台,為臺灣企業實踐永續發展目 標或接軌國際ESG浪潮的重要助力。 未來集保結算所將會持續與外資、保管機構、券商以及其他參加人 密切合作,一起打造更完善的臺灣資本市場投資環境。
為使客戶有更好的消費體驗,和泰產險網站全面改版,新增英文版官方網站及無障礙友善網站,打破傳統保險公司官網僅提供保險資訊的刻板印象,增加許多生活新知、好康美食及抽獎活動等活潑資訊。同時,和泰產險積極招募會員,於4到6月舉辦「風和日麗春暖花開,月月抽好禮」活動,加入會員即可獲得抽獎資格,投保完成還有Apple iPhone 13等多項好禮。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國內產物保險業網路投保業務呈現大幅度成長,和泰產險也順應此零接觸網路投保之趨勢,將線上投保網以活潑、繽紛的視覺全新樣貌呈現,擺脫大眾對於保險專業、自行投保難度高的刻板印象,利用淺顯易懂的操作指示及平易近人的案例說明,提供客戶「沉浸式投保」的完美體驗。
生活中充滿許多意外,民眾可利用網路投保來規劃自己的意外傷害險及財產保障,和泰產險自1月起持續新增防疫險、旅平險、傷害險和汽機車保險等商品,其中防疫險、旅平險和傷害險針對不同需求族群提供多種方案供民眾選擇。保戶可依照網頁指引,循序進入投保情境,並且依自身的需求、風險考量選擇最適合的保險商品,減少時間、地域限制及繁瑣作業流程,在友善的操作頁面下,實測保戶只要5分鐘即可完成投保。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國內產物保險業網路投保業務呈現大幅度成長,和泰產險也順應此零接觸網路投保之趨勢,將線上投保網以活潑、繽紛的視覺全新樣貌呈現,擺脫大眾對於保險專業、自行投保難度高的刻板印象,利用淺顯易懂的操作指示及平易近人的案例說明,提供客戶「沉浸式投保」的完美體驗。
生活中充滿許多意外,民眾可利用網路投保來規劃自己的意外傷害險及財產保障,和泰產險自1月起持續新增防疫險、旅平險、傷害險和汽機車保險等商品,其中防疫險、旅平險和傷害險針對不同需求族群提供多種方案供民眾選擇。保戶可依照網頁指引,循序進入投保情境,並且依自身的需求、風險考量選擇最適合的保險商品,減少時間、地域限制及繁瑣作業流程,在友善的操作頁面下,實測保戶只要5分鐘即可完成投保。
受俄烏戰爭影響,外資恐慌氣氛延燒,近日連續大賣台積電,導致台積電股價持續走低,2月11日俄烏戰爭開打以來至3月15日,台積電股價已由650元下跌至558元,跌幅14.1%,也影響相關產業與台股大盤表現。然而,在外資將台積電當成提款機不斷拋售股票的同時,國內散戶興起,趁台積電價位拉低,大量散戶湧入股市,入手台積電零股。根據證券交易所公開資料顯示,14日台積電零股交易成交筆數為6.6萬筆,而15日則一舉攀升至22.4萬筆,增加超過三倍;而15日的成交股數1,001萬股,也比14日的279萬股多出3.5倍。法人建議,若想逢低布局權王,投資人也可考慮入手含「積」量高的ETF。ETF算是投信基金的一種,ETF投資人多採波段操作,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方式。最新集保股權分散表顯示,3月11日統計台積電持股逾1,000張大戶有1,544位,較2月11日減少12位。法人表示,此數據可能為主力外資賣超結果,一張以下持股人數則多達69萬人,月增17萬人,則可能為定期定額買入的投資人或其他散戶。
ETF投資再創新高峰。據集保結算所最新統計,ETF總受益人數突破 400萬大關,其中台股原型ETF受益人達279萬人,最受青睞的元大台 灣50、元大高股息ETF合計受益人數更突破百萬人,每不到三個台股 ETF投資人,就有一人選擇0050或0056參與台股行情。 截至2月底的最新ETF受益人數,一共創四大紀錄,除了總受益人數 來到408.1萬人,較前次300萬整數關卡僅花約4.5月,增速大幅加快 ,台股原型ETF同步創279.7萬人新高,最具代表性的0050、0056受益 人數也衝上101.1萬人,帶動ETF發行龍頭元大投信旗下ETF總受益人 數成長到139萬人,將挑戰140萬關卡,均改寫國內ETF投信的人氣發 展里程碑。 近年台灣的ETF市場成長飛快,是很多投資人積極選擇的投資產品 之一。以受益人數破百萬關卡的進程來看,ETF市場首度有百萬受益 人是2020年3月,接下來2021年3月破200萬人,2021年10月跨越300萬 人,再到今年2月一舉衝破400萬人。 本次300萬到400萬人僅短短2.5個月,締造最快成長百萬人紀錄, 顯示國人有加速ETF配置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各類型ETF都呈 現受益人數高成長,主要集中台股原型ETF,占全體ETF受益人比重從 2020年的3月的54%,成長至最新的69%,其中國民ETF 0050、0056 為發展指標。 集保結算所統計,0050在2月最後一周受益人數成長到42.3萬人, 0056有58.8萬人,合計超過101萬人,相較於台股原型ETF受益人數的 279.7萬人,僅該兩檔ETF比重就有逾36%,平均不到三個台股ETF投 資人,就有一人選擇0050或0056。由於0050和0056快速成長,元大投 信ETF總受益人數也來到139萬人,預期今年有望挑戰150萬人以上新 標竿。 0050和0056長期高居國人最愛買的ETF冠亞軍,受益人數持續增加 。0050是台灣第一檔掛牌的台股ETF,投資台股市值前50強企業,成 立近19年來表現隨台股強勁成長;0056則為第一檔台股高股息題材E TF,從上市市值150大個股中,挑選未來一年現金股息殖利率最高的 前30檔,掛牌14多年每年平均的股息率達5%以上,皆吸引投資人布 局。
國際金融管理學院將在4日正式由中山大學率先進行揭牌儀式,目 前已確定,在組織架構上面,政大、中山兩家成立國際金融管理學院 的大學院校,將分別成立「監事會」和其下的「管理委員會」,其中 ,監事會的監事成員將各有八至九席,涵蓋公股銀行及民營銀行,且 大多數將由董事長及總經理出任。 金融業者指出,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金調度及高端財富管理中心, 一直是重要政策,國際金融管理學院的成立更攸關高端理財人員的育 成。 公股本次積極參與該學院出資,並且確定會由五家有金控架構的公 股銀行出任監事,其中,台銀、合庫、兆豐銀將出任政大所設立的國 際金融管理學院的監事,中山大學的國際金融管理學院,則由一銀、 華銀出任。 其中,台銀董座呂桔誠、合庫董座雷仲達、兆豐董座張兆順,都為 政大畢業,分別出身銀行系、國貿系、財稅系,而一銀董座邱月琴、 華銀董座張雲鵬則為台大商學系畢業,因此公股金融圈也打趣五家行 庫的監事安排是「北政大、南台大」。 據了解,其中中山大學招生規劃已經完成,第一學期先招生120名 ,其中有100名將保留給出資投資成立國際金融管理學院的出資機構 ,除八大行庫,其他民營的出資者包括國泰金旗下的國泰世華銀、國 壽,南山人壽、永豐金控、國票金控、台新銀行、新光金控旗下的新 光銀、新壽、玉山銀行,以及富邦金旗下的富邦人壽,此外還有財金 公司,以及證交所、集保、期交所等20多家機構。此外,包括國發會 、金管會等重要政府監理機關部會的官員、公務員,也在招生之列。 該案原本由金融總會與金融研訓院共同推動,但隨著府院重視程度 ,層級愈拉愈高,近來已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親自到第一線進行跨金 管會、教育部、財政部等部會的統籌,近幾次會議亦由行庫的董事長 或總經理參與,以爭取拍板定案及決策的效率。
疫情衝擊,全球環境充滿變數,國際投資人與機構對ESG的要求與期待日趨嚴格。台灣集保結算所近日成功與全球領先的信用評等及ESG研究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達成合作,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平台)今年預計導入S&P ESG數據供大眾參考。集保指出,S&P ESG數據透過具有多方驗證機制且標準化的評核系統,評鑑全球1.1萬多家企業的永續發展能力,其中更有超過2,200家企業,同時透過標普全球的企業永續評比(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直接提供更深入的資訊,使S&P ESG數據更加精準完善。標普全球ESG研究部部長Manjit Jus表示,企業ESG數據為利害關係人衡量公司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很高興能與集保合作,幫助提升ESG資訊的透明度。集保指出,集保IR平台早於2019年上線,在ESG投資中扮演重要資訊提供者角色,更在後疫情時代國內外市場動盪中成為重要ESG資訊平台,提供可信賴的免費ESG資訊,供散戶、機構投資人及發行公司參考。目前平台已取得富時羅素(FTSE Russell)、ISS ESG、MSCI及Sustainalytics等多家國際研究機構的ESG評分數據授權,未來納入S&P ESG數據後,幾乎全數網羅全球大型ESG資料庫。集保結算所股務部經理黃蓁蓁表示,本次與標普全球合作,為跨國合作又一成功案例,IR平台ESG資訊版塊又更完整,加上現已提供之第三方研究機構Glass Lewis的發行公司股東會投票建議分析報告,相信對台灣企業或投資人實踐永續發展目標或接軌國際ESG浪潮均為一大助力。欲了解更多資訊,請洽IR平台網站 (irplatform.tdcc.com.tw/)。
集保結算所表示,新冠疫情衝擊致全球環境充滿變數的情況下,國 際投資人與機構對ESG的要求與期待日趨嚴格,集保近日成功與全球 領先的信用評等及ESG研究機構標普全球(S & P Global)達成合作 ,IR平台預計今年將導入S & P ESG數據(S & P Global ESG Sco res)供大眾參考。 S & P ESG數據係透過具有多方驗證機制且標準化的評核系統,評 鑑全球11,000多家企業的永續發展能力,其中更有超過2,200家企業 ,同時透過標普全球的企業永續評比(S & P Global Corporate S 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直接提供更深入的資訊,使S & P ESG數據更加精準完善。 標普全球(S & P Global)ESG研究部部長Manjit Jus表示,企業 ESG數據為利害關係人衡量公司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很高興能與TD CC(集保結算所)合作,幫助提升ESG資訊的透明度。 集保結算所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平台)早於2019年上線,在E SG投資中扮演的重要資訊提供者角色,更在後疫情時代國內外市場動 盪中成為重要ESG資訊平台,提供可信賴且免費的ESG資訊供散戶、機 構投資人、以及發行公司參考。目前平台已取得富時羅素(FTSE Ru ssell)、ISS ESG、MSCI及Sustainalytics等多家國際研究機構的E SG評分數據授權,未來納入S & P ESG數據後,幾乎全球大型ESG資 料庫已全數網羅。 集保結算所股務部經理黃蓁蓁表示,本次與標普全球(S & P Gl obal)合作,為跨國合作又一成功案例,IR平台ESG資訊版塊又更加 完整,再加上現已提供之第三方研究機構Glass Lewis的發行公司股 東會投票建議分析報告,相信對台灣企業或投資人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或者是接軌國際ESG浪潮均為一大助力;相關更多資訊,可查詢IR平 台網站(irplatform.tdcc.com.tw/)。
集保結算所表示,因應金融科技趨勢及配合金管會推動零接觸金融 服務,加上近來民眾受疫情影響,改採線上申請查詢集中保管有價證 券資料之需求,集保結算所「投資人集保資料查詢系統」之優化服務 ,業已分階段完成,提供民眾更多元及便利之查詢方式。 第一階段優化,除原有可透過電腦申請,新增iPad、平板等行動裝 置之申請管道;另提供父母代理未成年子女查詢資料,以及繼承人查 詢被繼承人資料二項服務,申請人只需上傳內政部網站申請之電子戶 籍謄本或繼承人案件戶籍謄本,經驗證並確認法律關係後,即完成申 請。此項優化措施自110年1月4日上線施行後,110年之網路查詢人數 ,相較於109年已成長超過五倍。 第二階段優化,則為新增身分辨識及確認法律關係機制,針對民眾 反映未普遍持有自然人憑證、證券商下單憑證之情形,110年11月1日 起,新增行動裝置得以內政部TW Fido之生物辨識機制登入申請查詢 ,另自111年1月4日起,持有21家銀行核發之晶片金融卡,也可透過 電腦申請查詢。 而為簡化父母透過網路申請未成年子女資料之流程,集保結算所申 請成為國發會MyData平臺之服務提供者,原來父母須先透過內政部網 站申請下載電子戶籍謄本,再上傳驗證之程序,已可直接透過集保系 統串接MyData平臺,於完成身分認證並同意將內政部之親屬關係資料 傳送至集保結算所後,即完成申請,申請過程無斷點,更為迅速便利 。 集保結算所朱漢強總經理表示,因國人普遍持有晶片金融卡,因此 ,新增晶片金融卡作為數位身分識別機制,並配合MyData平臺傳遞資 訊的服務,不僅回應投資人之需求,並且大幅提升查詢之便利性,為 達共同防疫之目的,民眾若有查詢有價證券之需要,可多透過線上方 式申請辦理。
俄烏衝突造成金融市場動盪,金管會昨(15)日邀集四大證券周邊單位召開會議,並以三點信心喊話,指出台股基本面健全,市場尚未有異常,即使俄烏衝突,短期造成國際股市波動,但最終會回歸到經濟基本面,金管會將密切注意市場動態,適時採取必要措施。元月台股日均量3,647.28億元,比去年同期年減18.6%。金管會表示,元月台股成交量則是因升息考量,導致成交量較去年略減。金管會證期局昨天邀集證交所、櫃買、集保、期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召開股、期市會議,討論俄烏情勢。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目前金管會看法是台灣基本面良好,元月上市櫃營收佳,上市公司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8.9%、上櫃營收年增率也達10.2%,目前看到上市和上櫃公司營運狀況持續成長中。第二是,金管會觀察到近期國際市場有波動,也觀察風險指標,包括VIX指數和避險商品,例如黃金價格或是主要貨幣匯率等資訊,目前沒有顯著異常。第三,金管會評估俄烏衝突對進出口有直接或間接影響,包括能源價格衝擊或是半導體供應鏈影響,整體評估後,也尚未看到顯著影響。她說,就目前來看,台股基本面健全,市場面尚未有異常,成交量還是在正常範圍。
集保結算所2021年自結營業收入100.33億元,稅後純益60.9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 14.03元,營收與EPS再創新高。在推動業務數位轉型方面,集保e手掌握App用戶數已達302萬戶,投資人可以查詢跨證券商的存券資訊。集保配合資本市場藍圖開放銀行政策,擔任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去年4月27日以來已與11家銀行合作,投資人可跨不同往來銀行檢視個人銀行存款帳戶。集保結率先以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於營業處所議價之債券及票券交易確認及單據傳送服務,解決固定收益商品市場30多年來派員或郵寄交割的痛點,有效提升整體作業效率。集保還參與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協助完善架構與規範。在大數據發展方面,集保2018年起將核心系統的股票、債券、票券、基金、跨境資產等資料,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基金市場等視覺化互動式的監理資訊,目前已提供30多項業務應用項目。集保受主管機關委託,建置票券金融公司數位監理申報機制,去年6月底上線,協助主管機關精準監理。在基金服務方面,集保2019年、2020年輔導基富通證券推動「好享退」專案,成功帶動前所未有的退休理財風潮;去年9月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提供適合長期儲備退休金的基金及保障型保險商品,整合教育及公益,落實普惠金融。在推升公司治理與ESG方面,集保在主管機關指示下迅速制定因應防疫召開股東會之作業指引,協助1,930家公司順利召開股東會;並加強宣導多使用電子投票,平均電子投票占股東會出席股數比率為62.7%,再創新高;還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去年共計17家公司使用。此外,集保在國際交流、企業社會責任及公司內部精進方面,去年也都成果豐碩。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表示,集保將持續運用新興技術推升核心與創新業務,積極打造數位金融生態系,推升臺灣市場永續轉型。
集保結算所以金融科技核心能力,積極發展數位創新,如集保e手 掌握、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ESG資訊平台、債票券交易單據區塊鏈 、退休準備平台等多項具體措施,協助建構我國金融市場數位基礎建 設。集保去年業績創新猷,營收100.33億元及稅後盈餘60.96億元, EPS達14.03元。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集保核心理念是「利他共好」,並 與全球集保組織與ESG機構建立夥伴關係,促進制度接軌國際;集保 在金融政策上將扮演建設性的關鍵角色,拓展多元業務與跨域應用場 景,積極打造數位金融生態系,推升市場永續轉型。 「推動業務數位轉型」方面,集保e手掌握APP用戶數已達302萬戶 ,配合資本市場藍圖開放銀行政策,擔任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 ,自去年4月27日起至今已與11家銀行合作,投資人可透過集保e手掌 握,跨不同往來銀行檢視個人銀行存款帳戶。 「大數據發展」方面,107年起集保將核心系統的股票、債券、票 券、基金、跨境資產等資料,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基金市場等 視覺化互動式的監理資訊;另建置票券金融公司數位監理申報機制, 於去年6月底上線,協助主管機關「精準監理」。 「基金服務」方面,108、109年輔導基富通證券推動「好享退」專 案,成功帶動退休理財風潮;另攜手金融業者及結合產官學界力量, 於去年9月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提供適合長期儲備退休金的 基金及保障型保險商品。 「推升公司治理與ESG」方面,因應新冠疫情,集保迅速制定因應 防疫召開股東會之作業指引,協助1,930家公司召開股東會,另在股 東會全面延期召開時,短短兩個多月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 集保「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平台),亦成功與全球主要ESG研 究機構合作,協助提升我國公司治理之國際評價。 「國際交流」方面,集保創新發想於去年主辦ACG線上交流週活動 ,29家機構逾300人線上與會;另集保受邀於亞洲和大洋洲證券交易 所聯合會,分享IR平台發展應用,大幅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