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指出,集保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
體發行,預計到年底的上市櫃、興櫃公司無實體化家數比例可達
到96.69%。
他表示,無實體化比例已大幅超越原訂的八成達成率,但集保不
以此為滿足,將持續努力推動,希望在短期內達到100%的完美轉
換率,以下是訪談記要。
問:集保推動無實體化,效果超乎預期的好,原因為何?
答:無實體化是前任董事長范志強開始推動,已奠下良好基礎,
上任後抱持「范規丁隨」的貫徹政策決心,當時同仁告訴我,可
於第三季提前達到八成的目標。但我鼓勵同仁,好還要更好,希
望能於年底達到九成五的轉換率,現在不僅達到、更超前我設定
的目標;集保同仁的高效率值得信賴。
集保全體動員,從去年8月到今年4月出動逾3,000人次、拜訪逾
1,000家發行人,舉辦33場說明會及四場座談會,協助解決問題、
提升轉換無實體的意願;加上券商公會、股務協會等全力配合,
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等配套,都加快轉換時程。
問:無實體化對證券市場的意義為何?
答:目前全球前20大主要證券市場都以推動無實體為政策目標,
集保結算所成立20多年來的宗旨,也是朝向更安全、有效率、節
省成本及環保的電子化紀錄方式邁進。推動「全面無實體」,對
內不但解決證券金融市場實體有價證券交割及流通所衍生的問題
,對外更是符合國際潮流。
推動無實體化看似簡單,其實作業細節非常複雜。股數的計算、
核對、轉換、註銷,任何一個環節的安全性及正確度都不能出錯
,轉換工程相當龐大;無實體化是邁入先進市場的重要指標。
體發行,預計到年底的上市櫃、興櫃公司無實體化家數比例可達
到96.69%。
他表示,無實體化比例已大幅超越原訂的八成達成率,但集保不
以此為滿足,將持續努力推動,希望在短期內達到100%的完美轉
換率,以下是訪談記要。
問:集保推動無實體化,效果超乎預期的好,原因為何?
答:無實體化是前任董事長范志強開始推動,已奠下良好基礎,
上任後抱持「范規丁隨」的貫徹政策決心,當時同仁告訴我,可
於第三季提前達到八成的目標。但我鼓勵同仁,好還要更好,希
望能於年底達到九成五的轉換率,現在不僅達到、更超前我設定
的目標;集保同仁的高效率值得信賴。
集保全體動員,從去年8月到今年4月出動逾3,000人次、拜訪逾
1,000家發行人,舉辦33場說明會及四場座談會,協助解決問題、
提升轉換無實體的意願;加上券商公會、股務協會等全力配合,
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等配套,都加快轉換時程。
問:無實體化對證券市場的意義為何?
答:目前全球前20大主要證券市場都以推動無實體為政策目標,
集保結算所成立20多年來的宗旨,也是朝向更安全、有效率、節
省成本及環保的電子化紀錄方式邁進。推動「全面無實體」,對
內不但解決證券金融市場實體有價證券交割及流通所衍生的問題
,對外更是符合國際潮流。
推動無實體化看似簡單,其實作業細節非常複雜。股數的計算、
核對、轉換、註銷,任何一個環節的安全性及正確度都不能出錯
,轉換工程相當龐大;無實體化是邁入先進市場的重要指標。
台灣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林修銘昨(23)日指出,集保結算所與相關證券業者合作,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一年以來,成果相當豐碩。無實體化已由原來約40%的公司家數比率,躍增到目前逾96%,成績非常亮麗。
林修銘總經理昨天在集保結算所集保結算所舉辦的「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作上述表示。他說,主管機關大力支持並協助集保推動執行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集保員工也極力配合政策參與推動,使得無實體化在極短時間內,即有相當亮麗的表現。
此外,證券商公會全力協助、支持集保推動無實體化,透過證券商櫃檯代收繳回實體舊股票的作業,讓投資人在推動無實體的過程,沒有感受到任何不方便,也是成功推動的重要動力。
林修銘總經理表示,無實體化推動至今,除了40多家承諾明年辦理,尚未決定轉換時程的公司僅剩不到十家,相當不易;主要是主管機關全力支持、各證券及股務單位的努力及付出,所獲得的成果。
他指出,去年7月起,在主管機關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政策確定形成後,集保內部即成立跨部門的推動、宣導及法制等專案小組;負責擬定推動計畫與執行步驟,提出費用優惠減免,搭配各項配套措施,市場宣導機制,及法規修正建議等。
他表示,集保今年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在股票方面,到12月底全面無實體發行公司家數將達到1,550家,占全體市場家數比例達到96.69%。
債券方面,除三檔債券發行銀行(三信及永豐銀行)已函知將於明年3月之前,提前買回或到期外,其餘在101年底後到期的實體債券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
林修銘總經理說,基金方面除匯達投信(金鼎更名)發行的八檔預計明年1月可以完成轉換外,其餘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其他商品如台灣存託憑證(TDR)也已在今年6月底完成全面無實體,認購售權證則在11月初完成全面無實體。
他透露,推動無實體化能有高效率的原因是,一年來集保出動近3,000人次,積極拜訪逾1,000家股票、債券、基金及短期票券發行人及其股務單位,因而使得目前的無實體化比例已高達96%,希望於民國101年內,在不修法的情況下能100%達陣。
他表示,為確保無實體轉換的帳務安全、正確,集保總庫存4,600萬張實體股票,已在今年度完成約4,500萬張實體股票的出庫比對檢核作業,總重量高達約230公噸。
集保同時要完成每張實體股票轉換,需要經過比對檢核建檔、調撥調庫、比對回庫歸位等作業步驟,等於集保的保管部門今年總計出動約4,500人次,轉換無實體的工程相當龐大。
林修銘總經理昨天在集保結算所集保結算所舉辦的「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作上述表示。他說,主管機關大力支持並協助集保推動執行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集保員工也極力配合政策參與推動,使得無實體化在極短時間內,即有相當亮麗的表現。
此外,證券商公會全力協助、支持集保推動無實體化,透過證券商櫃檯代收繳回實體舊股票的作業,讓投資人在推動無實體的過程,沒有感受到任何不方便,也是成功推動的重要動力。
林修銘總經理表示,無實體化推動至今,除了40多家承諾明年辦理,尚未決定轉換時程的公司僅剩不到十家,相當不易;主要是主管機關全力支持、各證券及股務單位的努力及付出,所獲得的成果。
他指出,去年7月起,在主管機關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政策確定形成後,集保內部即成立跨部門的推動、宣導及法制等專案小組;負責擬定推動計畫與執行步驟,提出費用優惠減免,搭配各項配套措施,市場宣導機制,及法規修正建議等。
他表示,集保今年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在股票方面,到12月底全面無實體發行公司家數將達到1,550家,占全體市場家數比例達到96.69%。
債券方面,除三檔債券發行銀行(三信及永豐銀行)已函知將於明年3月之前,提前買回或到期外,其餘在101年底後到期的實體債券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
林修銘總經理說,基金方面除匯達投信(金鼎更名)發行的八檔預計明年1月可以完成轉換外,其餘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其他商品如台灣存託憑證(TDR)也已在今年6月底完成全面無實體,認購售權證則在11月初完成全面無實體。
他透露,推動無實體化能有高效率的原因是,一年來集保出動近3,000人次,積極拜訪逾1,000家股票、債券、基金及短期票券發行人及其股務單位,因而使得目前的無實體化比例已高達96%,希望於民國101年內,在不修法的情況下能100%達陣。
他表示,為確保無實體轉換的帳務安全、正確,集保總庫存4,600萬張實體股票,已在今年度完成約4,500萬張實體股票的出庫比對檢核作業,總重量高達約230公噸。
集保同時要完成每張實體股票轉換,需要經過比對檢核建檔、調撥調庫、比對回庫歸位等作業步驟,等於集保的保管部門今年總計出動約4,500人次,轉換無實體的工程相當龐大。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23)日指出,發行市場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一年以來,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已達1,535家,比率高達96%,顯示集保結算所負責推動的成效超乎市場預期的好。
他說,集保結算所在法律未修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讓發行公司了解推動無實體化的重要性;且把民國101年底要完成的目標,提早兩年在今年底即大部分完成,也凸顯集保在證券市場扮演高效率證券單位的重要角色。
吳當傑昨天應邀參加集保舉辦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成果發表會」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今年11月底發生正隆假股票事件,集保確實作到為市場把關並妥善處理,獲得市場信賴。
他指出,集保著重品質、效率、安全,獲得市場高度肯定。市場過去未實施股票無實體發行前,或更早的帳簿劃撥制度剛推行時,假股票案層出不窮;經常發生持有現股的投資人送交發行公司過戶時,才發現持有股票是假的,造成市場沒效率及投資人權益受損。未來全面無實體發行後,由於不存在實體股票,也就不會再發生假股票事件。
吳當傑表示,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金管會推動的重要政策,從民國89年及90年修改公司法及證交法,讓發行公司得以無實體發行。
95年7月1日起,則針對初次掛牌(IPO)上市櫃、興櫃公司,及上市櫃、興櫃公司增資發行的新股(SPO)等,一律採強制無實體發行,主管機關終極目標即是要達到發行市場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
吳當傑副主委表示,政府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是採循序漸進方式,經過長期努力推動,讓市場由有價證券不移動化,逐漸習慣沒有實體有價證券,使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條件臻至成熟,再配合集保結算所戮力推動,成果已相當顯著。
吳當傑副主委強調,政府極力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化,不僅著眼於提升國內證券市場效能,降低作業成本及有價證券偽造、變造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響應全球的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符合國際潮流趨勢。
他表示,目前距離全面無實體化的目標尚有一小段距離,還有3%多的上市櫃、興櫃公司未實施無實體;金管會期望集保結算所、證券商公會、股務協會及股務從業人員等,能持續努力推動最後一步,而未轉換公司也能全力配合政府推動的有價證券無實體政策,讓我國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邁入新的里程碑。
他說,集保結算所在法律未修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讓發行公司了解推動無實體化的重要性;且把民國101年底要完成的目標,提早兩年在今年底即大部分完成,也凸顯集保在證券市場扮演高效率證券單位的重要角色。
吳當傑昨天應邀參加集保舉辦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成果發表會」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今年11月底發生正隆假股票事件,集保確實作到為市場把關並妥善處理,獲得市場信賴。
他指出,集保著重品質、效率、安全,獲得市場高度肯定。市場過去未實施股票無實體發行前,或更早的帳簿劃撥制度剛推行時,假股票案層出不窮;經常發生持有現股的投資人送交發行公司過戶時,才發現持有股票是假的,造成市場沒效率及投資人權益受損。未來全面無實體發行後,由於不存在實體股票,也就不會再發生假股票事件。
吳當傑表示,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金管會推動的重要政策,從民國89年及90年修改公司法及證交法,讓發行公司得以無實體發行。
95年7月1日起,則針對初次掛牌(IPO)上市櫃、興櫃公司,及上市櫃、興櫃公司增資發行的新股(SPO)等,一律採強制無實體發行,主管機關終極目標即是要達到發行市場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
吳當傑副主委表示,政府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是採循序漸進方式,經過長期努力推動,讓市場由有價證券不移動化,逐漸習慣沒有實體有價證券,使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條件臻至成熟,再配合集保結算所戮力推動,成果已相當顯著。
吳當傑副主委強調,政府極力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化,不僅著眼於提升國內證券市場效能,降低作業成本及有價證券偽造、變造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響應全球的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符合國際潮流趨勢。
他表示,目前距離全面無實體化的目標尚有一小段距離,還有3%多的上市櫃、興櫃公司未實施無實體;金管會期望集保結算所、證券商公會、股務協會及股務從業人員等,能持續努力推動最後一步,而未轉換公司也能全力配合政府推動的有價證券無實體政策,讓我國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邁入新的里程碑。
集保結算所訂於明(23)日在台北王朝大酒店舉辦「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除了主辦單位集保結算所向所有與會者分享無實體推動過程中的努力成果。另外,為感謝股務單位人員在無實體推動過程中給予的高度協助,會中並將舉行獎勵活動頒獎儀式。
這場發表會將邀集主管機關、股務協會、證券商公會、自辦股務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等代表與會。
主管機關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集保結算所配合政府政策,經由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及相關股務代理機構配合協助下,今年年底達成比率將可達到96.5%以上,成績相當亮眼。
另外,台灣存託憑證(TDR)早在今年6月底,認購(售)權證也在11月初,均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化,其他商品如金融債與公司債、基金等無實體進度也達96%以上,明年可望完成全面無實體,台灣躋身國際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行列,指日可待。
這場發表會將邀集主管機關、股務協會、證券商公會、自辦股務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等代表與會。
主管機關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集保結算所配合政府政策,經由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及相關股務代理機構配合協助下,今年年底達成比率將可達到96.5%以上,成績相當亮眼。
另外,台灣存託憑證(TDR)早在今年6月底,認購(售)權證也在11月初,均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化,其他商品如金融債與公司債、基金等無實體進度也達96%以上,明年可望完成全面無實體,台灣躋身國際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行列,指日可待。
集保結算所編製之台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TAIBIR),12月已成為國際性組織認同之利率指標。為提供金融市場使用具共同規範,同一報價基礎及受管理之短期票券利率指標,目前國內金融市場中包括銀行聯貸、放款、NIF、 FRCP、IRS、債券及評價等,多連結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作為訂價依據,自TAIBIR上線以來,已有多筆金融商品採用連結,並持續增加使用中。集保結算所指出,受票券公會98年 10月21日委託編製臺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以來,每日公告最新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並於今年4月完成三年歷史指標編製作業後,已具有完整之4年指標資料,可作為相關風險管理及新產品設計規劃之用。票券公會於TAIBIR上線滿一年後重新評選報價機構,報價機構家數將由原來21家增加為26家,並訂於明年1月起實施。
國內外金融市場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多採用國際交換暨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公佈的文件作為雙方合約訂價依據,為使TAIBI R成為該商品標準定義,集保結算所在7月間於美國紐約與ISDA總部洽商,經審核ISDA已於12月1日正式納入為該組織2006年利率及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約名詞定義,TAIBIR將正式成為國際組織所認同之利率指標。
國內外金融市場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多採用國際交換暨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公佈的文件作為雙方合約訂價依據,為使TAIBI R成為該商品標準定義,集保結算所在7月間於美國紐約與ISDA總部洽商,經審核ISDA已於12月1日正式納入為該組織2006年利率及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約名詞定義,TAIBIR將正式成為國際組織所認同之利率指標。
集中保管結算所力推基金自動化服務,繼9月土地銀行後,國內最大基金保管銀行第一銀行及其金控子公司第一金投信,今(15)日加入自動化行列,本項服務將大幅增進基金市場業者中後台作業效率,使國內基金作業朝向資訊化、標準化及自動化邁大步,並與國際基金產業自動化趨勢接軌。
集保結算所表示,目前每年約有600餘萬筆國內基金申購及贖回交易資訊,倚賴銀行及投信公司以傳真、電話及電子郵件等人工方式進行聯繫,其間並沒有如歐美國家使用共同的通訊管道及統一指令格式,不僅欠缺效率,風險也偏高,集保結算所力推標準化、自動化之直通式基金資訊傳輸服務,並且為鼓勵銀行及投信公司儘速同步加入本項服務,提供2年免費使用之優惠嘉惠使用者。
土地銀行在9月間透過基金資訊傳輸服務,正式辦理國內基金下單及交易確認之資料自動化傳輸後,第一銀行及第一金投信在今日加入,加上安泰、寶來、群益、統一與投信公司使用本項服務,還有11家銀行及24家投信公司已經完成簽約,並進行系統開發及上線安排,在這些相關業者使用後,將使得佔市場80%之國內基金皆可透過此服務下單。
集保指出,證券商積極推廣財富管理服務,目前已有統一、寶來、群益、兆豐、大華、元富、元大及凱基等8家證券商取得兼營信託業務之許可,也將陸續加入使用行列,使得自動化服務作業將擴及涵蓋所有銀行、投信及證券商等財富管理業者。
集保結算所表示,目前每年約有600餘萬筆國內基金申購及贖回交易資訊,倚賴銀行及投信公司以傳真、電話及電子郵件等人工方式進行聯繫,其間並沒有如歐美國家使用共同的通訊管道及統一指令格式,不僅欠缺效率,風險也偏高,集保結算所力推標準化、自動化之直通式基金資訊傳輸服務,並且為鼓勵銀行及投信公司儘速同步加入本項服務,提供2年免費使用之優惠嘉惠使用者。
土地銀行在9月間透過基金資訊傳輸服務,正式辦理國內基金下單及交易確認之資料自動化傳輸後,第一銀行及第一金投信在今日加入,加上安泰、寶來、群益、統一與投信公司使用本項服務,還有11家銀行及24家投信公司已經完成簽約,並進行系統開發及上線安排,在這些相關業者使用後,將使得佔市場80%之國內基金皆可透過此服務下單。
集保指出,證券商積極推廣財富管理服務,目前已有統一、寶來、群益、兆豐、大華、元富、元大及凱基等8家證券商取得兼營信託業務之許可,也將陸續加入使用行列,使得自動化服務作業將擴及涵蓋所有銀行、投信及證券商等財富管理業者。
證交所昨(30)日表示,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30日舉報,11月29日收受元大證券員林分公司送存2張正隆假股票。
集中保管結算所周三(1日)指出,目前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及興櫃公司達 1,502家,占全市場家數(1,592家)94.35%,本月持續有30家陸續轉換,達成率可望再提升。集保結算所表示,近期發現正隆假股票流通事件,如果完成無實體轉換的發行公司,可杜絕假股票流通的情事發生。
證券市場沈寂多年的「假股票」又在市場現蹤,台灣集保結算所昨(30)日向證交所舉報,發現兩張正隆假股票,並已向松山分局轄區報案,追查是否有偽造集團。
台灣集保在券商應付款之前即發現是假股票,因此,持兩張正隆假股票的投資人向元大證券辦理賣出股票交割,並沒有獲得交割款。券商則因已與證交所電腦系統完成交易手續,依規定須申報錯帳或違約交割後,作反向操作,由券商自負盈虧。
民國96年5月底假股票詐騙集團將觸角伸進股市,大華證券舉報發現中鋼假股票201張,但這些假股票並沒有在市場完成交割後,事隔三年半,再度爆發的正隆假股票案。
目前檢調正在偵辦正隆假股票案是否有偽造集團死灰復燃。證交所及集保結算所則表示,雖然並沒有影響到市場交割安全,但證券商還是要加強辨識,以防假股票擾亂市場交割秩序。
證交所指出,集保昨日舉報本周一收受元大證券員林分公司送存的正隆假股票兩張,股票號碼為83ND-5352887及83ND-5352895,戶名為「陳慶排」。
這兩張假股票的特點為沒有鋼印、股票長度較正常股票長、股票紙質不對、無底紋及無防偽線。
證交所呼籲全國證券商加強辨識,如有發現可疑,立即送請發行機構或證券過戶機構鑑定,並追查來源。
證券市場過去在集保公司未成立時,多以現股交割,時常發生不肖集團在股市行情熱絡時,製作假股票向證券商交割,詐取鉅額交割款項。
集保成立後,84年開始實施款券集保方式交割,尤其上市櫃股票集保率已近99%後,假股票在市場已銷聲匿跡多年;但昨日市場再度傳出有假股票情事,顯示詐騙集團又把觸角伸向股市。
集保結算所表示,雖然目前上市櫃、興櫃股票送存集保比率已高達99%,股票無實體化也高達94%;但還是希望手中持有股票的投資人能配合送存集保;集保也會協助檢驗股票真偽,避免偽造集團有機可趁
台灣集保在券商應付款之前即發現是假股票,因此,持兩張正隆假股票的投資人向元大證券辦理賣出股票交割,並沒有獲得交割款。券商則因已與證交所電腦系統完成交易手續,依規定須申報錯帳或違約交割後,作反向操作,由券商自負盈虧。
民國96年5月底假股票詐騙集團將觸角伸進股市,大華證券舉報發現中鋼假股票201張,但這些假股票並沒有在市場完成交割後,事隔三年半,再度爆發的正隆假股票案。
目前檢調正在偵辦正隆假股票案是否有偽造集團死灰復燃。證交所及集保結算所則表示,雖然並沒有影響到市場交割安全,但證券商還是要加強辨識,以防假股票擾亂市場交割秩序。
證交所指出,集保昨日舉報本周一收受元大證券員林分公司送存的正隆假股票兩張,股票號碼為83ND-5352887及83ND-5352895,戶名為「陳慶排」。
這兩張假股票的特點為沒有鋼印、股票長度較正常股票長、股票紙質不對、無底紋及無防偽線。
證交所呼籲全國證券商加強辨識,如有發現可疑,立即送請發行機構或證券過戶機構鑑定,並追查來源。
證券市場過去在集保公司未成立時,多以現股交割,時常發生不肖集團在股市行情熱絡時,製作假股票向證券商交割,詐取鉅額交割款項。
集保成立後,84年開始實施款券集保方式交割,尤其上市櫃股票集保率已近99%後,假股票在市場已銷聲匿跡多年;但昨日市場再度傳出有假股票情事,顯示詐騙集團又把觸角伸向股市。
集保結算所表示,雖然目前上市櫃、興櫃股票送存集保比率已高達99%,股票無實體化也高達94%;但還是希望手中持有股票的投資人能配合送存集保;集保也會協助檢驗股票真偽,避免偽造集團有機可趁
集保結算所今年度重點工作─積極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已有顯著績效,截至目前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1,418 家,比率已衝破9成,使得我國將躋升國際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的行列。
金管會於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集保結算所配合政府政策,全體總動員,同時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措施,有計畫、有步驟的進行,統計到上周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到1,418家,比率已正式超越9成大關。
其中各產業老字號以及大型上市公司,包含台泥、嘉泥、環泥、味王、台塑、東元、中化、國建、台火、台積電與聯發科等,都已經完成實體股票轉換為全面無實體發行,至於亞泥、南亞、台紙、彰銀等多家大型上市公司,也已排定將在近期轉換。
集保結算所表示,外界關切無實體是否影響緩課股票的權益問題,實際無論轉換原因為減資、股份轉換、更名,或配合主管機關政策辦理全面無實體轉換者,股東仍可繼續持有「無實體」緩課股票,因此緩課權利絕不受影響。
集保結算所指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行以來,不僅大幅提升市場效能,降低成本風險,同時更是響應綠色環保、節能減碳。
集保結算所再次呼籲,10餘家還未規劃轉換的上市櫃公司,要把握今年底前申請轉換,可享費用減免等多項優惠措施,讓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目標儘早達陣。
金管會於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集保結算所配合政府政策,全體總動員,同時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措施,有計畫、有步驟的進行,統計到上周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到1,418家,比率已正式超越9成大關。
其中各產業老字號以及大型上市公司,包含台泥、嘉泥、環泥、味王、台塑、東元、中化、國建、台火、台積電與聯發科等,都已經完成實體股票轉換為全面無實體發行,至於亞泥、南亞、台紙、彰銀等多家大型上市公司,也已排定將在近期轉換。
集保結算所表示,外界關切無實體是否影響緩課股票的權益問題,實際無論轉換原因為減資、股份轉換、更名,或配合主管機關政策辦理全面無實體轉換者,股東仍可繼續持有「無實體」緩課股票,因此緩課權利絕不受影響。
集保結算所指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行以來,不僅大幅提升市場效能,降低成本風險,同時更是響應綠色環保、節能減碳。
集保結算所再次呼籲,10餘家還未規劃轉換的上市櫃公司,要把握今年底前申請轉換,可享費用減免等多項優惠措施,讓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目標儘早達陣。
國內基金作業自動化服務又向前邁出大步,集中保管結算所表示,土銀、安泰投信、統一投信及寶來投信等今(15)日透過基金資訊傳輸平台,辦理國內基金下單及交易確認資料之自動化傳輸,為國內基金產業自動化跨出歷史性的一步,土銀除已完成境外基金作業自動化外,在國內基金作業自動化的領域拔得頭籌。
其他國內基金主要銷售銀行包含一銀、華銀、國泰世華銀行、合庫以及其他22家投信公司等,已經陸續與集保結算所完成簽約程序或表達使用意願,加入本項自動化服務。
集保結算所指出,目前每年約有600餘萬筆國內基金申購及贖回交易資訊,是倚賴銀行及投信公司以傳真、電話及電子郵件等人工方式進行聯繫,除欠缺效率外,風險也偏高,反觀歐美先進國家則早已藉由直通式作業模式進行相關資訊傳輸。集保結算所因應業者需求,推出標準化、自動化之直通式基金資訊傳輸服務,可望免除以往人工輸入所造成之錯誤,提升交易作業之安全性,並節省業者成本及提升作業效率。
其他國內基金主要銷售銀行包含一銀、華銀、國泰世華銀行、合庫以及其他22家投信公司等,已經陸續與集保結算所完成簽約程序或表達使用意願,加入本項自動化服務。
集保結算所指出,目前每年約有600餘萬筆國內基金申購及贖回交易資訊,是倚賴銀行及投信公司以傳真、電話及電子郵件等人工方式進行聯繫,除欠缺效率外,風險也偏高,反觀歐美先進國家則早已藉由直通式作業模式進行相關資訊傳輸。集保結算所因應業者需求,推出標準化、自動化之直通式基金資訊傳輸服務,可望免除以往人工輸入所造成之錯誤,提升交易作業之安全性,並節省業者成本及提升作業效率。
集保結算所昨(2)日舉行股東臨時會,順利完成7席董事與3席監察人改選,會後隨即舉行董事會,決議通過丁克華連任董事長,且續聘任林修銘為總經理。
集保結算所指出,股東臨時會選任7席董事,分別為丁克華、許仁壽、李明紀、林修銘、林添富、丁紹曾、程明乾,3席監察人分別為黃敏助、謝龍發、馬紹章;其中,丁紹曾及程明乾為新選任,原任董事高抗勝及蔡裕彬兩位卸任,李明紀及謝龍發原任各為監察人與董事,經本次選任為董事與監察人。
丁克華指出,集保各項主要業務均穩健成長,未來仍將提供更精緻、多元化的服務。林修銘指出,集保結算所今年積極推動主管機關無實體政策,截至目前為止,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有1,122家,達成比例為72.29%,預估還有超過300家發行公司規劃在第四季進行無實體轉換,有信心今年底全面無實體家數可順利突破八成的目標。
集保結算所指出,股東臨時會選任7席董事,分別為丁克華、許仁壽、李明紀、林修銘、林添富、丁紹曾、程明乾,3席監察人分別為黃敏助、謝龍發、馬紹章;其中,丁紹曾及程明乾為新選任,原任董事高抗勝及蔡裕彬兩位卸任,李明紀及謝龍發原任各為監察人與董事,經本次選任為董事與監察人。
丁克華指出,集保各項主要業務均穩健成長,未來仍將提供更精緻、多元化的服務。林修銘指出,集保結算所今年積極推動主管機關無實體政策,截至目前為止,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有1,122家,達成比例為72.29%,預估還有超過300家發行公司規劃在第四季進行無實體轉換,有信心今年底全面無實體家數可順利突破八成的目標。
央行已正式核准票券商公會首批送審7家券商申請辦理美元票
券業務執照,票券商在本周將就第2批提出申請業者的資料,送交
央行審查。兆豐銀指出,目前有意加入美元清算業務的業者,除
了36家國內銀行外,尚有票券商、台灣集保結算所及財金公司,
不過,依央行規定第一次辦理外匯業務,需要先取得營業執照。
由於票券商、台灣集保結算所與財金公司,過去並未從事該
項業務,為了取得營業執照,票券商公會在7月23日已將第一批有
意取得執照的業者,以通案方式向央行申請,而央行上周已正式
核准第一批申請辦理美元票券業務。
兆豐銀指出,首批通過央行核准辦理美元票券業務的業者,
包括兆豐、中華、大慶與台新4家票券商,及法國巴黎銀與新光銀
兩家銀行兼營票券商業務與元大證。
此外,已向票券商公會提出第二批申請者有大中票券、國票
、合庫銀與兆豐銀兼營票券商業務等,票券商公會本周會將業者
的資料,送交央行審查。
另財金公司也在8月初向央行提出申請,不過,由於作業要點
並不完整,央行已請財金公司再補充說明,財金公司已就相關文
件做進一步的說明。
券業務執照,票券商在本周將就第2批提出申請業者的資料,送交
央行審查。兆豐銀指出,目前有意加入美元清算業務的業者,除
了36家國內銀行外,尚有票券商、台灣集保結算所及財金公司,
不過,依央行規定第一次辦理外匯業務,需要先取得營業執照。
由於票券商、台灣集保結算所與財金公司,過去並未從事該
項業務,為了取得營業執照,票券商公會在7月23日已將第一批有
意取得執照的業者,以通案方式向央行申請,而央行上周已正式
核准第一批申請辦理美元票券業務。
兆豐銀指出,首批通過央行核准辦理美元票券業務的業者,
包括兆豐、中華、大慶與台新4家票券商,及法國巴黎銀與新光銀
兩家銀行兼營票券商業務與元大證。
此外,已向票券商公會提出第二批申請者有大中票券、國票
、合庫銀與兆豐銀兼營票券商業務等,票券商公會本周會將業者
的資料,送交央行審查。
另財金公司也在8月初向央行提出申請,不過,由於作業要點
並不完整,央行已請財金公司再補充說明,財金公司已就相關文
件做進一步的說明。
集保結算所積極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為年度重點工作,效
益持續顯現,目前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家數已正式突破1,000
家大關,截至7月底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已達
1,034家,占全市場家數的66.75%,預計年底占全體家數8成目標
可順利達陣。
集保結算所表示,主管機關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
無實體政策,規劃以3年為期分階段進行,預計在101年底前完成
,並要求集保結算所於今年達成70%無實體化目標。集保結算所
為落實主管機關政策,提供多項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在不影響
投資人權益的情況下,有計畫、有步驟的推動,7 月底已順利完
成逾1,000家全面無實體轉換,顯示在響應環保無紙化的推行已有
明顯成效。
集保結算所7月13日甫進行新舊任董事長交接,新任董事長丁
克華宣示,持續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工作。集保結算所表示,
目前已有80餘家發行公司排定於8月辦理全面無實體化轉換,主管
機關設定的70%目標將可提前4個月達成;同時,有超過300家發
行公司,規劃在第四季進行無實體轉換,集保結算所有信心,至
今年底全面無實體家數突破8成。
集保結算所去(98)年7月與司法院及法務部全面開辦專線電
子函查債務人/義務人集保戶資料作業,迄今剛好屆滿1年。這項
作業實施以來,讓全體證券商減少80%以上的案件處理成本,相
當每年節省金額超過6,000萬元。
益持續顯現,目前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家數已正式突破1,000
家大關,截至7月底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已達
1,034家,占全市場家數的66.75%,預計年底占全體家數8成目標
可順利達陣。
集保結算所表示,主管機關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
無實體政策,規劃以3年為期分階段進行,預計在101年底前完成
,並要求集保結算所於今年達成70%無實體化目標。集保結算所
為落實主管機關政策,提供多項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在不影響
投資人權益的情況下,有計畫、有步驟的推動,7 月底已順利完
成逾1,000家全面無實體轉換,顯示在響應環保無紙化的推行已有
明顯成效。
集保結算所7月13日甫進行新舊任董事長交接,新任董事長丁
克華宣示,持續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工作。集保結算所表示,
目前已有80餘家發行公司排定於8月辦理全面無實體化轉換,主管
機關設定的70%目標將可提前4個月達成;同時,有超過300家發
行公司,規劃在第四季進行無實體轉換,集保結算所有信心,至
今年底全面無實體家數突破8成。
集保結算所去(98)年7月與司法院及法務部全面開辦專線電
子函查債務人/義務人集保戶資料作業,迄今剛好屆滿1年。這項
作業實施以來,讓全體證券商減少80%以上的案件處理成本,相
當每年節省金額超過6,000萬元。
集保結算所表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家數已正式突破1,000
家大關,據最新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止,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
市櫃公司累計已達1,034家,占全市場家數的66.75%,朝我國有價
證券全面無紙化時代又邁進一大步。
主管機關於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政策,規劃以
三年分階段進行,預計在101年底前完成,並責成集保結算所於今
年達成70%無實體化目標。
集保結算所為落實主管機關政策,提供多項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
,以不影響投資人權益為前提,有計畫、有步驟地推動,7月已順
利完成逾千家全面無實體轉換,顯示集保結算所響應環保無紙化
,成效佳。
家大關,據最新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止,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
市櫃公司累計已達1,034家,占全市場家數的66.75%,朝我國有價
證券全面無紙化時代又邁進一大步。
主管機關於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政策,規劃以
三年分階段進行,預計在101年底前完成,並責成集保結算所於今
年達成70%無實體化目標。
集保結算所為落實主管機關政策,提供多項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
,以不影響投資人權益為前提,有計畫、有步驟地推動,7月已順
利完成逾千家全面無實體轉換,顯示集保結算所響應環保無紙化
,成效佳。
集保結算所昨(13)日上午舉行新舊任董事長交接,新任董
事長丁克華表示,目前已超過58%達成無實體化,將持續推動有
價證券無實體化重點工作。對於成效不佳的通訊投票平台,也希
望多與上市櫃公司溝通,配合主管機關法令修改,先從沒有改選
董監事或外資比重較高的公司著手,來提升上市櫃公司參與通訊
投票意願。
范志強在交接典禮上以詼諧口吻指出,早期曾經在亞旭電腦
服務,還同時兼任怡安科技等三家公司董事長,管理員工人數達
8,000人到1萬人,兩年前轉任集保結算所員工人數減到500人,而
周二轉任期交所新職員工人數再減到200人,因此未來有可能轉任
只有20位員工編制的投保中心,提醒也在交接典禮現場的投保中
心董事長邱欽庭要注意,讓嚴肅會場爆出哄堂笑聲。
丁克華表示,上任後將持續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重點工作
,希望減少砍樹與落實減碳;也將先行爭取沒有董監事改選或是
外資持股比重較高的上市櫃公司,希望逐步提升參與通訊投票意
願。
事長丁克華表示,目前已超過58%達成無實體化,將持續推動有
價證券無實體化重點工作。對於成效不佳的通訊投票平台,也希
望多與上市櫃公司溝通,配合主管機關法令修改,先從沒有改選
董監事或外資比重較高的公司著手,來提升上市櫃公司參與通訊
投票意願。
范志強在交接典禮上以詼諧口吻指出,早期曾經在亞旭電腦
服務,還同時兼任怡安科技等三家公司董事長,管理員工人數達
8,000人到1萬人,兩年前轉任集保結算所員工人數減到500人,而
周二轉任期交所新職員工人數再減到200人,因此未來有可能轉任
只有20位員工編制的投保中心,提醒也在交接典禮現場的投保中
心董事長邱欽庭要注意,讓嚴肅會場爆出哄堂笑聲。
丁克華表示,上任後將持續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重點工作
,希望減少砍樹與落實減碳;也將先行爭取沒有董監事改選或是
外資持股比重較高的上市櫃公司,希望逐步提升參與通訊投票意
願。
台灣證券交易所昨(12)日宣布,自8月2日起,外資法人借券
時的擔保品,將不再只限於新台幣,同時開放使用美元現金為擔
保品。過去1年多來,央行和外資法人機構在防堵及炒匯之間進行
攻防戰,外資一度以借券擔保品為需求積極換匯,被央行認有炒
匯疑慮之後,未來開放美元現金做為借券擔保品,外資換匯需求
再少一項,央行也將配合積極道德勸說,防陼炒匯行為。
證交所公告「有價證券借貸辦法」修正條文第33條,新增特定
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委託證券商從事定價及競價的借券交易時,
得以美元現金為擔保品,訂8月2日起正式實施。
證交所主管表示,過去外資法人借券只能以新台幣做為擔保品
,因此在看好新台幣具升值空間及央行積極防堵炒匯之下,先前
就有外資機構以借券擔保品需求大舉換匯,未來借券擔保品開放
以美元現金當做擔保品,央行將在對外資機構道德勸說時,多了
一項防炒匯利器。
根據證交所主管表示,過去外資借券擔保金雖依台股指數漲跌
而有起伏,但是常見的水位約在500億元至700億元之間,今年第
一季時,台幣出現急升,當時借券擔保金總額一度拉高到930億元
左右水準,也因此讓央行留意到以借券擔保金方式將資金以台幣
停留在台的方式。
證交所主管指出,近期借券擔保金仍保持在700億元至800億元的
高檔區來回。
時的擔保品,將不再只限於新台幣,同時開放使用美元現金為擔
保品。過去1年多來,央行和外資法人機構在防堵及炒匯之間進行
攻防戰,外資一度以借券擔保品為需求積極換匯,被央行認有炒
匯疑慮之後,未來開放美元現金做為借券擔保品,外資換匯需求
再少一項,央行也將配合積極道德勸說,防陼炒匯行為。
證交所公告「有價證券借貸辦法」修正條文第33條,新增特定
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委託證券商從事定價及競價的借券交易時,
得以美元現金為擔保品,訂8月2日起正式實施。
證交所主管表示,過去外資法人借券只能以新台幣做為擔保品
,因此在看好新台幣具升值空間及央行積極防堵炒匯之下,先前
就有外資機構以借券擔保品需求大舉換匯,未來借券擔保品開放
以美元現金當做擔保品,央行將在對外資機構道德勸說時,多了
一項防炒匯利器。
根據證交所主管表示,過去外資借券擔保金雖依台股指數漲跌
而有起伏,但是常見的水位約在500億元至700億元之間,今年第
一季時,台幣出現急升,當時借券擔保金總額一度拉高到930億元
左右水準,也因此讓央行留意到以借券擔保金方式將資金以台幣
停留在台的方式。
證交所主管指出,近期借券擔保金仍保持在700億元至800億元的
高檔區來回。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范志強昨(23)日在股東會中表示,推動
股票全面無實體政策後,目前已逾56%上市櫃及興櫃完成全面無
實體轉換,積效極為顯著,預計今年底前目標率將可達80%。股
東會並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5元。
范志強表示,過去一年國內經濟環境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但
集保結算所撙節開支,並積極開創多項新種業務,使得去年創造
13.7億多元的稅後純益,每股獲利高達4.6元,繳出亮麗的業績成
績單。
集保總經理林修銘指出,去年推動的重大業務包括建置司法單位
專線電子函查債(義)務人資料作業、編製台灣短期票券報價利
率指標(TAIBIR),及推廣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等服務等。集保
配合政府環保政策及降低社會成本,自去年7月1日起,全國21家
地方法院及法務部所屬13個行政執行處,全面改採電子化傳輸作
業,為全體證券商每年減少80%的執行案件處理,節省逾6,000萬
元的作業成本。
股票全面無實體政策後,目前已逾56%上市櫃及興櫃完成全面無
實體轉換,積效極為顯著,預計今年底前目標率將可達80%。股
東會並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5元。
范志強表示,過去一年國內經濟環境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但
集保結算所撙節開支,並積極開創多項新種業務,使得去年創造
13.7億多元的稅後純益,每股獲利高達4.6元,繳出亮麗的業績成
績單。
集保總經理林修銘指出,去年推動的重大業務包括建置司法單位
專線電子函查債(義)務人資料作業、編製台灣短期票券報價利
率指標(TAIBIR),及推廣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等服務等。集保
配合政府環保政策及降低社會成本,自去年7月1日起,全國21家
地方法院及法務部所屬13個行政執行處,全面改採電子化傳輸作
業,為全體證券商每年減少80%的執行案件處理,節省逾6,000萬
元的作業成本。
集保結算所昨(23)日舉行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息
1.5元,今年積極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目前上市櫃及興櫃公司
已逾56%完成無實體化,預估今年底達成率80%的預定目標可望
順利達陣。
集保董事長范志強表示,去年撙節開支,積極開創多項新種業
務,稅後盈餘13億7,10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4.6元,今年持續全力
推動主管機關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政策,目前已逾56%上市櫃
及興櫃公司完成全面無實體轉換,推動效率顯著,今年底前達成
目標將可達80%。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林修銘指出,響應政府環保政策及降低社會
成本,全國21家地方法院及法務部所屬13個行政執行處,全面改
採電子化傳輸作業,為全體證券商每年減少80%的執行案件處理
,節省約6千萬元以上的作業成本,未來積極開發新種業務及強化
各項服務功能。
1.5元,今年積極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目前上市櫃及興櫃公司
已逾56%完成無實體化,預估今年底達成率80%的預定目標可望
順利達陣。
集保董事長范志強表示,去年撙節開支,積極開創多項新種業
務,稅後盈餘13億7,10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4.6元,今年持續全力
推動主管機關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政策,目前已逾56%上市櫃
及興櫃公司完成全面無實體轉換,推動效率顯著,今年底前達成
目標將可達80%。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林修銘指出,響應政府環保政策及降低社會
成本,全國21家地方法院及法務部所屬13個行政執行處,全面改
採電子化傳輸作業,為全體證券商每年減少80%的執行案件處理
,節省約6千萬元以上的作業成本,未來積極開發新種業務及強化
各項服務功能。
台股上週逾670家上市櫃公司上演超級股東會戲碼,本週持
續逾220家公司舉行股東會,不過今年仍僅大同(2371)、益通
(3452)等7家公司實施通訊投票,呈現偏低。
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范志強指出,須主管機關完成配套措
施,才會提高公司實施通訊投票意願。
集保結算所去年首次推出「股票e票通」平台,不過去年實
施通訊投票公司僅7家(柏承、大同、亞聚、京城建設、旭富、信
義房屋以及集保結算所),今年度則有寶來期、大同、和益、益
通、華票、京城建設及集保本身等共計7家公司,連續2年實施通
訊投票家數都只有個位數,與目前超過1,200家上市櫃公司家數
,比率呈現偏低。
其中大同是MSCI成分股中唯一實施通訊投票,主要是范志強
與大同董事長林蔚山私人情誼,林蔚山力挺好友。
集保董事長范志強表示,公司法未作配套修正,是影響通訊
投票無法積極推展的主要關鍵,以股東會若有股東就原議案有修
正或是提出臨時動議,但是對於採通訊投票的股東都視為棄權,
不能當場表決,另外,目前採通訊投票截止日為股東會前5日,
若是要撤銷意見表示則要在股東會前1日,也實際股務作業來不及
處理撤銷意見表示。
集保高階主管透露,主管機關及證券相關單位已就公司法修
正案提出建議,包括將通訊投票截止日及撤銷意見表示截止日都
訂在股東會前2日,以利股務實務作業,也希望規範須持有逾1%
股權的股東,才能提臨時動議,不過能否因此而提高上市櫃公司
實施通訊投票意願,仍有賴觀察明年股東會。
續逾220家公司舉行股東會,不過今年仍僅大同(2371)、益通
(3452)等7家公司實施通訊投票,呈現偏低。
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范志強指出,須主管機關完成配套措
施,才會提高公司實施通訊投票意願。
集保結算所去年首次推出「股票e票通」平台,不過去年實
施通訊投票公司僅7家(柏承、大同、亞聚、京城建設、旭富、信
義房屋以及集保結算所),今年度則有寶來期、大同、和益、益
通、華票、京城建設及集保本身等共計7家公司,連續2年實施通
訊投票家數都只有個位數,與目前超過1,200家上市櫃公司家數
,比率呈現偏低。
其中大同是MSCI成分股中唯一實施通訊投票,主要是范志強
與大同董事長林蔚山私人情誼,林蔚山力挺好友。
集保董事長范志強表示,公司法未作配套修正,是影響通訊
投票無法積極推展的主要關鍵,以股東會若有股東就原議案有修
正或是提出臨時動議,但是對於採通訊投票的股東都視為棄權,
不能當場表決,另外,目前採通訊投票截止日為股東會前5日,
若是要撤銷意見表示則要在股東會前1日,也實際股務作業來不及
處理撤銷意見表示。
集保高階主管透露,主管機關及證券相關單位已就公司法修
正案提出建議,包括將通訊投票截止日及撤銷意見表示截止日都
訂在股東會前2日,以利股務實務作業,也希望規範須持有逾1%
股權的股東,才能提臨時動議,不過能否因此而提高上市櫃公司
實施通訊投票意願,仍有賴觀察明年股東會。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