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全台將進入用電高峰期,核三1號機力拚5月中歸隊。台電昨(7)日提出核三1號機大修後再轉申請,原能會表示,近期將到現場視察。台電表示,昨尖峰用電3276.2萬瓩,刷新今年用電新高,名列歷年5月用電量第7,盼歲修機組在5月20日前歸隊加入供電。
核三1號機在歲修期間先發現熱交換管出現裂紋,後又傳出機組緊急柴油發電機發生跳脫停機事件,外界質疑其安全性。台電昨申請再轉,原能會表示,審查約需一周,確保安全無虞才會同意再轉申請。
對此,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熱交換管問題已解決,緊急柴油發電機也只是油壓問題,已立即解決,核三1號機仍以5月17日歸隊為目標,機組裝置容量95萬瓩,若順利歸隊可挹注近3%備轉容量率。
除核三1號機外,台中7號機、興達1號機、大潭6號機也在歲修中,核二2號機仍未獲原能會同意再轉,總裝置容量超過370萬瓩尚未加入供電行列,以致供電顯得吃緊。
徐造華表示,目標仍是讓歲修機組盡量在5月20日前回歸,目前只有興達1號機歸隊時程會稍慢,歸隊時間是5月底。
隨著天氣日趨炎熱,用電屢創新高,昨尖峰用電3276.2萬瓩,再刷新今年用電新高,備轉率5.51%。
然而,供電最嚴峻時段仍未到,依台電未來電力預估,6月下旬將進入用電緊澀時期,7月上旬預估備轉率只有5%,只要有大型機組故障,恐怕面臨缺電危機。徐造華指出,預估備轉率已計入歲修將歸隊機組,但未算入核二2號機。
徐造華表示,台電已回復原能會兩次核二2號機審查意見,第三次審查意見也會盡快回覆,若加入核二2號機可挹注3%備轉率。
核三1號機在歲修期間先發現熱交換管出現裂紋,後又傳出機組緊急柴油發電機發生跳脫停機事件,外界質疑其安全性。台電昨申請再轉,原能會表示,審查約需一周,確保安全無虞才會同意再轉申請。
對此,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熱交換管問題已解決,緊急柴油發電機也只是油壓問題,已立即解決,核三1號機仍以5月17日歸隊為目標,機組裝置容量95萬瓩,若順利歸隊可挹注近3%備轉容量率。
除核三1號機外,台中7號機、興達1號機、大潭6號機也在歲修中,核二2號機仍未獲原能會同意再轉,總裝置容量超過370萬瓩尚未加入供電行列,以致供電顯得吃緊。
徐造華表示,目標仍是讓歲修機組盡量在5月20日前回歸,目前只有興達1號機歸隊時程會稍慢,歸隊時間是5月底。
隨著天氣日趨炎熱,用電屢創新高,昨尖峰用電3276.2萬瓩,再刷新今年用電新高,備轉率5.51%。
然而,供電最嚴峻時段仍未到,依台電未來電力預估,6月下旬將進入用電緊澀時期,7月上旬預估備轉率只有5%,只要有大型機組故障,恐怕面臨缺電危機。徐造華指出,預估備轉率已計入歲修將歸隊機組,但未算入核二2號機。
徐造華表示,台電已回復原能會兩次核二2號機審查意見,第三次審查意見也會盡快回覆,若加入核二2號機可挹注3%備轉率。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五(4日)赴立法院完成能源政策專案報告,但核二2號機再轉卻仍未完成審查,加上核三1號機於大修期間又發生柴油機跳機,能否如期歸隊出現新變數。炎夏將至,台灣的供電警報再度響起。
經濟部高度重視此現象,部長沈榮津已把供電穩定當成「重中之重」任務,據悉,沈榮津今天將召集台電高層,報告未來幾個月的電力供需預測。
據了解,台電迄今仍在大修的主要電廠,除了核三1號機,還包括台中7號機、興達1號機、大潭6號機,總裝置容量超過270萬瓩。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台電會努力讓大修機組如期在5月中下旬如期歸隊。
按台電官網公布,從本月中旬到7月上旬,備轉容量率大約處在5%至6%左右,大約呈現「供電吃緊」黃燈或「供電警戒」橘燈的狀態。這意味著,只要有一到二部的大型機組跳機,就會亮起「限電警戒」的紅燈。
上周五,賴揆在立院的能源專案報告上表示,核二2號機會在安全第一下運轉。但核二2號機自從3月底在重啟升載過程跳機後,已歷經一個多月,召開了三次審查會議,但仍未獲得原能會及外部委員同意再轉,5月2日台電已收到原能會第三次要求補件的審查意見。
至於核二2號機何時可以再啟動?原能會副主委邱賜聰表示,不預設立場,審查沒有時間表,釐清所有審查問題才會同意重啟。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進行大修的核三1號機,原本預計5月17日歸隊。但5月1日在進行緊急柴油發電機運轉測試時,也發生跳機。故障雖然已排除,台電也表示有信心,不影響大修時程,但邱賜聰認為,柴油機也是安全相關設備,若有異狀,都要釐清肇因才能准予啟動。
經濟部高度重視此現象,部長沈榮津已把供電穩定當成「重中之重」任務,據悉,沈榮津今天將召集台電高層,報告未來幾個月的電力供需預測。
據了解,台電迄今仍在大修的主要電廠,除了核三1號機,還包括台中7號機、興達1號機、大潭6號機,總裝置容量超過270萬瓩。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台電會努力讓大修機組如期在5月中下旬如期歸隊。
按台電官網公布,從本月中旬到7月上旬,備轉容量率大約處在5%至6%左右,大約呈現「供電吃緊」黃燈或「供電警戒」橘燈的狀態。這意味著,只要有一到二部的大型機組跳機,就會亮起「限電警戒」的紅燈。
上周五,賴揆在立院的能源專案報告上表示,核二2號機會在安全第一下運轉。但核二2號機自從3月底在重啟升載過程跳機後,已歷經一個多月,召開了三次審查會議,但仍未獲得原能會及外部委員同意再轉,5月2日台電已收到原能會第三次要求補件的審查意見。
至於核二2號機何時可以再啟動?原能會副主委邱賜聰表示,不預設立場,審查沒有時間表,釐清所有審查問題才會同意重啟。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進行大修的核三1號機,原本預計5月17日歸隊。但5月1日在進行緊急柴油發電機運轉測試時,也發生跳機。故障雖然已排除,台電也表示有信心,不影響大修時程,但邱賜聰認為,柴油機也是安全相關設備,若有異狀,都要釐清肇因才能准予啟動。
行政院長賴清德與民進黨立委日前「便當會」上拍板,今夏將針對契約容量1,000kW以上用電大戶,收取較貴的電費,待日後落實節電或更新節能設備時再歸還。台電與能源局昨(6)日皆對此表示,最終方案尚未出爐,還在研議。
據了解,政委張景森提議,在用電尖峰時刻向用電大戶收取較高電費的提議,惹得工商用戶怨聲載道;即便會設置專戶,待有節電成效時再返還,也被解讀為不利企業全力拚經濟。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相信辦法很快就會宣布,但還不確定能否會趕在5月底前上路;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關於對大用電戶加收電費的建議案,台電要等能源局公告辦法後,有了法源才能執行。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則表示,相關辦法可行性還在評估中。
據了解,政委張景森提議,在用電尖峰時刻向用電大戶收取較高電費的提議,惹得工商用戶怨聲載道;即便會設置專戶,待有節電成效時再返還,也被解讀為不利企業全力拚經濟。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相信辦法很快就會宣布,但還不確定能否會趕在5月底前上路;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指出,關於對大用電戶加收電費的建議案,台電要等能源局公告辦法後,有了法源才能執行。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則表示,相關辦法可行性還在評估中。
斯其大董事長暨總經理吳端煇跟國際大廠Itron往來多年,讓他感受最深的是要有國際觀,不能故步自封。他說:「Itron毅然決定停掉生意唾手可得的機械電表,轉向國際主流的電子電表,這是要有壯士斷腕的快心,若無當初的宏觀,如何今日成為全球性的智慧電表大廠。」
吳端煇認為,國內PC代工大廠的廣達、仁寶等多年來一直跟國際主流品牌大廠的IBM、HP、DELL合作,產品搭上最新的潮流,才能進軍全球市場。
回歸到經營的電表事業上,他強調,引進Itron的先進技術來台,斯其大必須加以修改,以免水土不服,讓客戶的台電可以接受,也讓斯其大及Itron的存在更有價值。
他的經營哲學強調「誠信、真心」,用料講究真實,待人講求真心誠意,他要求斯其大員工不可有粉飾太平的企業文化,對上對下不可有報喜不報憂的存在。
他要求部屬,遇到問題最好的方式是誠實告知,在小問題的時候及早處理,才不會最終不可收拾。他常以餐飲業的牛肉麵店為例,只要是真材實料、中規中矩的店一定不會倒,那怕是小店面、夜市的路邊攤,訣竅就在用料是真材實料,就會獲得客戶的青睞,吸引住人流。
「這一點訣竅的比喻,用在智慧電表上十分恰當。」吳端煇說。智慧電表是長年累月使用的產品,斯其大採用的電池比照Itron規格,進口國際大廠的單價比一般貴數倍,在成本上比同業高出很多。
但他堅持不能省下這個重要零件的費用,以免交貨出去,日後面臨因電池有狀況,無法讀表、傳送數據,甚至是亂讀一通,造成終端電力公司無法計價,最終毀損的是公司的商譽、訂單。
座女座的吳端煇,不諱言有龜毛、道德要求高的自我約束,強調又有信仰宗教的戒律,不能說謊話,因此在產品面要求「心安理得、平安過日子」,是簡單、可長期經營之道。
他深深感受到,電表是跟國家的電力事業往來,從提案、認證、到出貨,時間押的很長,必須要有耐心等候,在每次標案、交貨中建立口碑,建立客戶的長期信賴,一點一滴的成長茁壯,更是要回歸到「誠信、真心」的初心。
工作之餘,他偏愛有挑戰性的水上活動,獨木舟、浮潛是放鬆壓力的好去處,東北角、關島、沖繩、夏威夷都有他的足跡;因為只有調整好體力,才能回到職場衝刺。
吳端煇認為,國內PC代工大廠的廣達、仁寶等多年來一直跟國際主流品牌大廠的IBM、HP、DELL合作,產品搭上最新的潮流,才能進軍全球市場。
回歸到經營的電表事業上,他強調,引進Itron的先進技術來台,斯其大必須加以修改,以免水土不服,讓客戶的台電可以接受,也讓斯其大及Itron的存在更有價值。
他的經營哲學強調「誠信、真心」,用料講究真實,待人講求真心誠意,他要求斯其大員工不可有粉飾太平的企業文化,對上對下不可有報喜不報憂的存在。
他要求部屬,遇到問題最好的方式是誠實告知,在小問題的時候及早處理,才不會最終不可收拾。他常以餐飲業的牛肉麵店為例,只要是真材實料、中規中矩的店一定不會倒,那怕是小店面、夜市的路邊攤,訣竅就在用料是真材實料,就會獲得客戶的青睞,吸引住人流。
「這一點訣竅的比喻,用在智慧電表上十分恰當。」吳端煇說。智慧電表是長年累月使用的產品,斯其大採用的電池比照Itron規格,進口國際大廠的單價比一般貴數倍,在成本上比同業高出很多。
但他堅持不能省下這個重要零件的費用,以免交貨出去,日後面臨因電池有狀況,無法讀表、傳送數據,甚至是亂讀一通,造成終端電力公司無法計價,最終毀損的是公司的商譽、訂單。
座女座的吳端煇,不諱言有龜毛、道德要求高的自我約束,強調又有信仰宗教的戒律,不能說謊話,因此在產品面要求「心安理得、平安過日子」,是簡單、可長期經營之道。
他深深感受到,電表是跟國家的電力事業往來,從提案、認證、到出貨,時間押的很長,必須要有耐心等候,在每次標案、交貨中建立口碑,建立客戶的長期信賴,一點一滴的成長茁壯,更是要回歸到「誠信、真心」的初心。
工作之餘,他偏愛有挑戰性的水上活動,獨木舟、浮潛是放鬆壓力的好去處,東北角、關島、沖繩、夏威夷都有他的足跡;因為只有調整好體力,才能回到職場衝刺。
台電昨(3)日委託戴德梁行舉辦南港「北儲中心南側土地」都更案招商座談會,未來將採住宅、商辦等複合開發模式進行,樓地板面積2.5萬坪,開發規模逾200億元,可望成為台北東區門戶另一重要開發案。
台電資產活化以地上權模式、住宅以權利變換為主,也不排除與投資人合組台電持股低於五成的民營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靈活彈性的開發方式,可讓台電以此培養其他資產活化所需人才。
昨日說明會吸引包括富邦、潤泰等大型建商及壽險業者,也有影城業者參與,共近60組投資人到場,台電表示,透過座談會聽取潛在投資人意見,作為未來招商模式參考。
台電在南港較大的二筆土地資產為北部儲運中心與電力修護處,土地分別為3.69公頃與3.40公頃,均位於台北市東區門戶軸帶上,並已變更為商業用地,其中,已拆除的北部儲運中心進度較快,已送件北市府審查都更作業,預計今年第3季進行前期規劃,第4季開招商顧問標,再由得標的顧問公司協訪談及了解潛在投資人意願,預計明年第3季公告招商,2020年第1季進行議約、第2季動工。
戴德梁行表示,台電北儲中心土地東鄰南港調車場開發案,西鄰松山車站,距離捷運後山埤站步行二分鐘,容積率353%,可比照商三土地使用項目,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不超過五成。
台電指出,根據初步估價資訊,目前土地價值約每坪300萬元,光是土地總值便高達約141.83億元,未來將朝向權利變換以及地上權雙軌同步方式進行,其中住宅部分以權利變換為主,商辦部分則採取地上權模式。
台電資產活化以地上權模式、住宅以權利變換為主,也不排除與投資人合組台電持股低於五成的民營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靈活彈性的開發方式,可讓台電以此培養其他資產活化所需人才。
昨日說明會吸引包括富邦、潤泰等大型建商及壽險業者,也有影城業者參與,共近60組投資人到場,台電表示,透過座談會聽取潛在投資人意見,作為未來招商模式參考。
台電在南港較大的二筆土地資產為北部儲運中心與電力修護處,土地分別為3.69公頃與3.40公頃,均位於台北市東區門戶軸帶上,並已變更為商業用地,其中,已拆除的北部儲運中心進度較快,已送件北市府審查都更作業,預計今年第3季進行前期規劃,第4季開招商顧問標,再由得標的顧問公司協訪談及了解潛在投資人意願,預計明年第3季公告招商,2020年第1季進行議約、第2季動工。
戴德梁行表示,台電北儲中心土地東鄰南港調車場開發案,西鄰松山車站,距離捷運後山埤站步行二分鐘,容積率353%,可比照商三土地使用項目,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不超過五成。
台電指出,根據初步估價資訊,目前土地價值約每坪300萬元,光是土地總值便高達約141.83億元,未來將朝向權利變換以及地上權雙軌同步方式進行,其中住宅部分以權利變換為主,商辦部分則採取地上權模式。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昨(3)日在台電招商座談會中表示,今年房市利再讓、價再降、量再縮,預期房市到明年才見底,不過還會再盤整四年,到2023年才有往上的動能。
顏炳立指出,以最近十多年的交易量趨勢來看,一年超過40萬棟才算熱絡,如果一年不到30萬棟,房市都還在走緩跌格局,2016年全年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只有24.5萬棟,2017年回到26.2萬棟,雖然量有小幅回升,但房市並未真正落底,過去微笑進場的人,現在都是含淚出場。
顏炳立指出,以最近十多年的交易量趨勢來看,一年超過40萬棟才算熱絡,如果一年不到30萬棟,房市都還在走緩跌格局,2016年全年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只有24.5萬棟,2017年回到26.2萬棟,雖然量有小幅回升,但房市並未真正落底,過去微笑進場的人,現在都是含淚出場。
台灣電力公司昨(3)日特舉辦「台北市南港區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南側土地都市更新案」之招商座談會,期透過聽取潛在投資人的寶貴意見,做為本案擬訂招商模式的重要參考,以更貼近市場。
台電表示,此次預計招商的土地面積為15,628.58平方公尺(約4,727.65坪)。本案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商業區,將比照第三種商業區使用項目辦理,並可做部分住宅使用,未來除了可以開發商用不動產,長期持有收取穩定租金,亦可開發部分住宅出售獲取合理開發利潤。
台電指出,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位於信義計畫區、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的核心樞紐位置,西側鄰近未來三鐵共構(台鐵、捷運松山新店線、捷運環狀線)的松山車站、東側鄰近南港調車場開發案,步行至捷運後山埤站僅需2分鐘。本案無論是量體規模、坐落位置、交通條件以及未來發展,都是台北市最受矚目的指標焦點。
聯絡電話(02)2366-7630洽業務聯絡人蔡英聖主任。(劉立諭)
台電表示,此次預計招商的土地面積為15,628.58平方公尺(約4,727.65坪)。本案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商業區,將比照第三種商業區使用項目辦理,並可做部分住宅使用,未來除了可以開發商用不動產,長期持有收取穩定租金,亦可開發部分住宅出售獲取合理開發利潤。
台電指出,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位於信義計畫區、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的核心樞紐位置,西側鄰近未來三鐵共構(台鐵、捷運松山新店線、捷運環狀線)的松山車站、東側鄰近南港調車場開發案,步行至捷運後山埤站僅需2分鐘。本案無論是量體規模、坐落位置、交通條件以及未來發展,都是台北市最受矚目的指標焦點。
聯絡電話(02)2366-7630洽業務聯絡人蔡英聖主任。(劉立諭)
政府喊出202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目標為520MW,除了台電(離岸風電一期計畫,110MW)與上緯(海洋,128MW)兩座示範風場外,日前公布「離岸風力發電規畫場址遴選」結果。
而國內大型壓力容器製造指標廠-銘榮元實業,亦是亞洲大型壓力容器專業製造廠之一,董事長廖晟合說,銘榮元是台灣EPC(EPC-Engineering設計、Procurement採購、Construction施工總承包)工程業務主要承攬商之一,更是國際上少數能針對各種耐高壓與耐腐蝕的壓力容器,做出各式規格產品的業者。
而在馬政府時代,潛艦國造的國防政策確定後,國防部已邀請過十多位國外專家到銘榮元實地訪視,也被公認為最具製造潛艦外殼的廠商,如今離岸風力議題,更有許多國外投資商找上銘榮元。
廖晟合強調,「我們的壓力殼經得起考驗,缺的是上舞台展現台灣實力的機會」,而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為提升自我競爭優勢,2008年成立子公司元上工程,專精設計端領域,為業者提供多元整合的工程服務,目的就是要增強自我實力爭取EPC工程。
而國內業者相繼投入離岸風力發電時,銘榮元2017年早已率先其他業者,獲得ISO-3834海事焊接及EN-1090鋼結構認證的雙認證。
廖晟合指出,歐洲在1990年代開始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至今已經有25年以上的卓著成效,需要集合的產業非常的多。而銘榮元在離岸風電供應鏈上,主要聚焦在基樁、轉接段及塔架的製作,輔以銘榮元現有75號碼頭寬廣的空間,在短期上,具有立即作業的優勢。
廖晟合歡迎更多具有離岸風力經驗的歐美企業一起合作,銘榮元所提供的製作能力,絕對可符合歐美企業的製造要求及降低其運輸成本。(張傑)
而國內大型壓力容器製造指標廠-銘榮元實業,亦是亞洲大型壓力容器專業製造廠之一,董事長廖晟合說,銘榮元是台灣EPC(EPC-Engineering設計、Procurement採購、Construction施工總承包)工程業務主要承攬商之一,更是國際上少數能針對各種耐高壓與耐腐蝕的壓力容器,做出各式規格產品的業者。
而在馬政府時代,潛艦國造的國防政策確定後,國防部已邀請過十多位國外專家到銘榮元實地訪視,也被公認為最具製造潛艦外殼的廠商,如今離岸風力議題,更有許多國外投資商找上銘榮元。
廖晟合強調,「我們的壓力殼經得起考驗,缺的是上舞台展現台灣實力的機會」,而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為提升自我競爭優勢,2008年成立子公司元上工程,專精設計端領域,為業者提供多元整合的工程服務,目的就是要增強自我實力爭取EPC工程。
而國內業者相繼投入離岸風力發電時,銘榮元2017年早已率先其他業者,獲得ISO-3834海事焊接及EN-1090鋼結構認證的雙認證。
廖晟合指出,歐洲在1990年代開始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至今已經有25年以上的卓著成效,需要集合的產業非常的多。而銘榮元在離岸風電供應鏈上,主要聚焦在基樁、轉接段及塔架的製作,輔以銘榮元現有75號碼頭寬廣的空間,在短期上,具有立即作業的優勢。
廖晟合歡迎更多具有離岸風力經驗的歐美企業一起合作,銘榮元所提供的製作能力,絕對可符合歐美企業的製造要求及降低其運輸成本。(張傑)
台電進行資產活化,樂當包租公。台電北部儲運中心在南港舊址南側近5千坪土地將釋出都更,預計同步開發住宅和商辦大樓,整體開發規模約新台幣200億元。
台電昨(3)日辦理招商說明會說明,開發案將委外開發,明年下半年招標、後年初正式決標。
台電指出,此次預計招商面積約4,727坪,未來打算開發商辦大樓收取租金、亦有部分土地興建住宅出售。台電新事業開發室主任蔡英聖指出,未來開發案不只是商業導向,也希望可以帶動當地產業、融合地方元素。
台電表示,台電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位於信義計畫區、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在核心樞紐位置,西側鄰近未來松山車站、東側鄰近南港調車場開發案,步行至捷運後山埤站僅需兩分鐘,交通便利。整個開發案將委外進行,蔡英聖表示,預計今年底完成都更,明年下半年招標,後年初正式決標,也不排除與投資人合組公司,共同承擔開發風險並共享營運利潤。
蔡英聖指出,目前已將都更計畫圖送至台北市政府,由市府統一處理都更,之後送內政部核定,整個開發案的詳細規劃會在之後公佈。
蔡英聖說明,台電北部儲運中心以往是用於存放電力設備相關材料,未來設備材料將分散各地到各地倉庫保存。
之後台電打算再釋出一塊土地,蔡英聖表示,台電在市民大道上有近9千坪土地,目前是做為台電「電力修復工廠」,預計明年底將設備移至新廠址,後年展開都更程序,開發規模也上看百億元。
台電分析,未來北部儲運中心附近的南港國家會展中心、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北部流行音樂中心、三井LaLaport商場也將陸續興建完工,加上南港轉運站、基隆輕軌、北宜直鐵等完成後,南港車站將匯集高鐵、台鐵、捷運、輕軌、國道客運,成為北台灣最大交通轉運中心,極具發展潛力。
台電昨(3)日辦理招商說明會說明,開發案將委外開發,明年下半年招標、後年初正式決標。
台電指出,此次預計招商面積約4,727坪,未來打算開發商辦大樓收取租金、亦有部分土地興建住宅出售。台電新事業開發室主任蔡英聖指出,未來開發案不只是商業導向,也希望可以帶動當地產業、融合地方元素。
台電表示,台電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位於信義計畫區、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在核心樞紐位置,西側鄰近未來松山車站、東側鄰近南港調車場開發案,步行至捷運後山埤站僅需兩分鐘,交通便利。整個開發案將委外進行,蔡英聖表示,預計今年底完成都更,明年下半年招標,後年初正式決標,也不排除與投資人合組公司,共同承擔開發風險並共享營運利潤。
蔡英聖指出,目前已將都更計畫圖送至台北市政府,由市府統一處理都更,之後送內政部核定,整個開發案的詳細規劃會在之後公佈。
蔡英聖說明,台電北部儲運中心以往是用於存放電力設備相關材料,未來設備材料將分散各地到各地倉庫保存。
之後台電打算再釋出一塊土地,蔡英聖表示,台電在市民大道上有近9千坪土地,目前是做為台電「電力修復工廠」,預計明年底將設備移至新廠址,後年展開都更程序,開發規模也上看百億元。
台電分析,未來北部儲運中心附近的南港國家會展中心、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北部流行音樂中心、三井LaLaport商場也將陸續興建完工,加上南港轉運站、基隆輕軌、北宜直鐵等完成後,南港車站將匯集高鐵、台鐵、捷運、輕軌、國道客運,成為北台灣最大交通轉運中心,極具發展潛力。
全台高溫、昨(2)日用電量創下今年新高,台電表示,昨日尖峰用電量達3235.06萬瓩,創下今年用電新紀錄,為今年亮出第16顆橘燈。
台電表示,昨日最高用電量發生於下午4點1分,達到3235.06萬瓩,是今年以來新高,在歷年5月中排名第10名。
另外,據台電統計,昨日備轉率4.88%,燈號為供電警戒橘燈,截至昨日止,今年已亮了16顆橘燈,近兩年同期橘燈天數都是16天;相較之下,前年同期橘燈天數掛零、2014年同期只有3天、2013年同期橘燈天數也是掛零,顯示近兩年供電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即將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昨日氣溫偏高,用電量超乎預期,加上正在測試中的大林新2號機,昨進行集塵袋更換工程,所以沒有併聯發電,大林新2號機裝置容量達80萬瓩,也有影響供電能力。
徐造華指出,今明兩天鋒面來襲,氣溫下降,用電需求就會下降,預估備轉率就可以回到6%。依台電預估未來一周預測,備轉率都將可回到6%以上,供電亮黃燈。
徐造華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大修的機組在5月底都會陸續歸隊。核三1號機預計5月17日歸隊、大潭6號、台中7號等機組都會在5月底歸隊,僅興達1號機會稍晚加入供電,預定時程是6月初,所有機組都以夏季用電高峰期歸隊加入供電為目標。
至於仍在停機中的核二2號機,昨日台電收到原能會審查意見。徐造華指出,已立即準備回覆資料,後續原能會還要再評估,台電再依原能會審查內容修正,待原能會同意再運轉才能啟動機組,尊重原能會專業,台電沒有時程表。
台電表示,昨日最高用電量發生於下午4點1分,達到3235.06萬瓩,是今年以來新高,在歷年5月中排名第10名。
另外,據台電統計,昨日備轉率4.88%,燈號為供電警戒橘燈,截至昨日止,今年已亮了16顆橘燈,近兩年同期橘燈天數都是16天;相較之下,前年同期橘燈天數掛零、2014年同期只有3天、2013年同期橘燈天數也是掛零,顯示近兩年供電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即將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昨日氣溫偏高,用電量超乎預期,加上正在測試中的大林新2號機,昨進行集塵袋更換工程,所以沒有併聯發電,大林新2號機裝置容量達80萬瓩,也有影響供電能力。
徐造華指出,今明兩天鋒面來襲,氣溫下降,用電需求就會下降,預估備轉率就可以回到6%。依台電預估未來一周預測,備轉率都將可回到6%以上,供電亮黃燈。
徐造華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大修的機組在5月底都會陸續歸隊。核三1號機預計5月17日歸隊、大潭6號、台中7號等機組都會在5月底歸隊,僅興達1號機會稍晚加入供電,預定時程是6月初,所有機組都以夏季用電高峰期歸隊加入供電為目標。
至於仍在停機中的核二2號機,昨日台電收到原能會審查意見。徐造華指出,已立即準備回覆資料,後續原能會還要再評估,台電再依原能會審查內容修正,待原能會同意再運轉才能啟動機組,尊重原能會專業,台電沒有時程表。
王耀庭要配電系統全面升級因應太陽能併網、智慧電表、儲能設備等新興應用
「心穩,很多事情能看得更細。台電現正面臨轉型期,我希望帶著同仁一起面對公司的轉型之路」。年近耳順之年的王耀庭,在台電面對能源轉型劇變之際,成為台電新任副總經理,未來6年,他要和台電同仁一起讓全台配電系統全面升級,更要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給同仁安定感。
今年2月王耀庭從配電處長擢升為副總,主管台電業務與配電系統,未來太陽能併網、智慧電表、儲能設備等新興應用接踵而來,能否逐步到位,都需要仰賴他的運籌帷幄。
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如何讓整個電力系統維持動態平衡,取決於供需兩面的掌握度。
王耀庭笑著回憶,大學時覺得能夠掌控這樣龐大的系統是件很酷的事,不同於電機系同學多選擇當時最熱門的計算機、通訊領域,他最愛的反而是相對冷僻的電力領域,之後進入台電,一路從基層做起。
配電系統是王耀庭最熟悉的領域,在整個電力系統中,配電系統處於最末端,就是像是人體的微血管、支動脈,但是,配電系統的狀態卻關乎到每一度電,能否確實送到每一戶家庭;雖然不顯眼,但卻不可或缺。
現在全台300萬根電線桿、135萬個變壓器全都由王耀庭負責掌握,他堅定地說,離退休還有6年,首先要把計有設備升級,變電所設備全數改成室內密閉式;另外,隨著綠能發展,要加速推動儲能設備;最後,要加速智慧電網興建,幫助台電轉型為能源資訊公司。
掌握全台數以百萬的配電設施可不容易,尤其是台電未來3年將面臨退休潮,減少10%人力。王耀庭接任副總後,引進科學化的管理訓練方式,盼縮短新進人員的學習曲線。
他笑著說,現場設備維護他有兩個法寶,一是維修同仁每半年到現場,利用紅外線攝錄影像檢視設備溫度,若儀器顯示設備溫度過高,就進行更換;其二,建立數據庫,從過往各地區配電設備歷史資料中,分析出設備應更換年限,接近使用年限時就主動更換。
現在,他更引進無人機、AR等最新科技,讓人員訓練、現場檢測更有效率,「規劃、現場搶修技術人員平均要3至5年養成才能獨當一面,我希望透過新科技讓訓練更有效率。」
隨著再生能源發展,台電未來面臨巨大挑戰。王耀庭指出,電力系統穩定,取決於頻率和電壓是否穩定,再生能源發電注入饋線後,造成線路端電壓上升,就可能影響家戶;台電將以金門為示範島,在各變電所加裝儲能設備,測試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近5成時,如何透過儲能設備穩定電壓,再逐步推回本島。
在這過程中智慧電表將扮演重要角色,王耀庭說,未來智慧電表安裝完成後,不僅家戶可立即掌握用電狀況,台電也能即時掌握各地區的設備狀況,做到停電主動偵測、立即搶修,另外,還能透過整體系統分析,掌握家戶用電狀況,擬定策略。
王耀庭指出,智慧電表是電網智慧化最重要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完成後,下一步就是在全台變壓器內安裝感應器,綜合判斷各地區的供電情形。除此之外,在用戶端也要調整,隨著電動車發展,用戶端可利用汰役電池當作發電設備,這部分需要與各公會討論如何整合。
至於節能部分,今年台電仍將推動「用戶群代表機制」(Aggregator)。去年得標廠商台灣安奈諾克(EnerNOC)並未達成每次抑低20萬瓩目標量,台電依合約解約,王耀庭指出,今年仍規劃推動「用戶群代表機制」,每次抑低20萬瓩為目標,廠商仍在尋找中。
「心穩,很多事情能看得更細。台電現正面臨轉型期,我希望帶著同仁一起面對公司的轉型之路」。年近耳順之年的王耀庭,在台電面對能源轉型劇變之際,成為台電新任副總經理,未來6年,他要和台電同仁一起讓全台配電系統全面升級,更要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給同仁安定感。
今年2月王耀庭從配電處長擢升為副總,主管台電業務與配電系統,未來太陽能併網、智慧電表、儲能設備等新興應用接踵而來,能否逐步到位,都需要仰賴他的運籌帷幄。
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如何讓整個電力系統維持動態平衡,取決於供需兩面的掌握度。
王耀庭笑著回憶,大學時覺得能夠掌控這樣龐大的系統是件很酷的事,不同於電機系同學多選擇當時最熱門的計算機、通訊領域,他最愛的反而是相對冷僻的電力領域,之後進入台電,一路從基層做起。
配電系統是王耀庭最熟悉的領域,在整個電力系統中,配電系統處於最末端,就是像是人體的微血管、支動脈,但是,配電系統的狀態卻關乎到每一度電,能否確實送到每一戶家庭;雖然不顯眼,但卻不可或缺。
現在全台300萬根電線桿、135萬個變壓器全都由王耀庭負責掌握,他堅定地說,離退休還有6年,首先要把計有設備升級,變電所設備全數改成室內密閉式;另外,隨著綠能發展,要加速推動儲能設備;最後,要加速智慧電網興建,幫助台電轉型為能源資訊公司。
掌握全台數以百萬的配電設施可不容易,尤其是台電未來3年將面臨退休潮,減少10%人力。王耀庭接任副總後,引進科學化的管理訓練方式,盼縮短新進人員的學習曲線。
他笑著說,現場設備維護他有兩個法寶,一是維修同仁每半年到現場,利用紅外線攝錄影像檢視設備溫度,若儀器顯示設備溫度過高,就進行更換;其二,建立數據庫,從過往各地區配電設備歷史資料中,分析出設備應更換年限,接近使用年限時就主動更換。
現在,他更引進無人機、AR等最新科技,讓人員訓練、現場檢測更有效率,「規劃、現場搶修技術人員平均要3至5年養成才能獨當一面,我希望透過新科技讓訓練更有效率。」
隨著再生能源發展,台電未來面臨巨大挑戰。王耀庭指出,電力系統穩定,取決於頻率和電壓是否穩定,再生能源發電注入饋線後,造成線路端電壓上升,就可能影響家戶;台電將以金門為示範島,在各變電所加裝儲能設備,測試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近5成時,如何透過儲能設備穩定電壓,再逐步推回本島。
在這過程中智慧電表將扮演重要角色,王耀庭說,未來智慧電表安裝完成後,不僅家戶可立即掌握用電狀況,台電也能即時掌握各地區的設備狀況,做到停電主動偵測、立即搶修,另外,還能透過整體系統分析,掌握家戶用電狀況,擬定策略。
王耀庭指出,智慧電表是電網智慧化最重要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完成後,下一步就是在全台變壓器內安裝感應器,綜合判斷各地區的供電情形。除此之外,在用戶端也要調整,隨著電動車發展,用戶端可利用汰役電池當作發電設備,這部分需要與各公會討論如何整合。
至於節能部分,今年台電仍將推動「用戶群代表機制」(Aggregator)。去年得標廠商台灣安奈諾克(EnerNOC)並未達成每次抑低20萬瓩目標量,台電依合約解約,王耀庭指出,今年仍規劃推動「用戶群代表機制」,每次抑低20萬瓩為目標,廠商仍在尋找中。
短短1小時的專訪中,充分感受到王耀庭身上散發著台電人引以為傲的「工程師文化」,言談中他對台電面臨的能源轉型挑戰,似乎是樂在其中。他酷酷地說,現在正處於電力業巨變時代,他要帶著同仁跨到新一代電網經營,也要給同仁方向,給他們有安定感專心工作。
一般人在工作之餘都會培養出休閒嗜好,王耀庭則是充分將工作與休閒融合,他的興趣之一就是看國外期刊,學習電力、資訊、控制等國外電業的發展趨勢、最新技術。
「電力這條路很寂寞,因為人不多。」王耀庭這麼說。但是他覺得發電原理很特殊、操控一個龐大的電力系統控制有種獨特的美感,於是就一頭栽進去。
他笑著說,早期是自己去看期刊,學習新的技術,現在擔任管理職後,時間有限,就指派同仁去看各類型期刊,再向他匯報,一方面同仁可以獲得新資訊,他也能掌握新知,擬定決策方向。
在他腦中,已清楚勾勒出未來台灣的電業藍圖,未來,台電不只是電力供應者,同時也是消費者-扮演消費者即生產者(Prosumer)的角色。
談到未來的電業,王耀庭指出:「未來再生能源發展起來後,交易模式、管理模式會更複雜,台電不只賣電,也會向用戶買電。」他接著說,而且隨著電動車普及,未來尖峰用電時段可能不再是下午,而是在夜深人靜時,每個家庭電動車充電時分。
他分析說,未來再生能源發展起來後,交易模式、管理模式會更複雜,台電要強化資訊能力,讓資訊系統跑得更快、提升效率。再者,隨著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管理上要透過智慧電表、感應器等新技術,提供資訊系統協助,許多技術要一步一步引進。
未來挑戰很多,但是王耀庭看起來相當習慣與壓力共處,他感性地說,年輕時也曾壓力大到失眠,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現在台電同仁或許會對轉型感到困惑、徬徨,但他會帶著同仁走入電業的下一個世代。
一般人在工作之餘都會培養出休閒嗜好,王耀庭則是充分將工作與休閒融合,他的興趣之一就是看國外期刊,學習電力、資訊、控制等國外電業的發展趨勢、最新技術。
「電力這條路很寂寞,因為人不多。」王耀庭這麼說。但是他覺得發電原理很特殊、操控一個龐大的電力系統控制有種獨特的美感,於是就一頭栽進去。
他笑著說,早期是自己去看期刊,學習新的技術,現在擔任管理職後,時間有限,就指派同仁去看各類型期刊,再向他匯報,一方面同仁可以獲得新資訊,他也能掌握新知,擬定決策方向。
在他腦中,已清楚勾勒出未來台灣的電業藍圖,未來,台電不只是電力供應者,同時也是消費者-扮演消費者即生產者(Prosumer)的角色。
談到未來的電業,王耀庭指出:「未來再生能源發展起來後,交易模式、管理模式會更複雜,台電不只賣電,也會向用戶買電。」他接著說,而且隨著電動車普及,未來尖峰用電時段可能不再是下午,而是在夜深人靜時,每個家庭電動車充電時分。
他分析說,未來再生能源發展起來後,交易模式、管理模式會更複雜,台電要強化資訊能力,讓資訊系統跑得更快、提升效率。再者,隨著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管理上要透過智慧電表、感應器等新技術,提供資訊系統協助,許多技術要一步一步引進。
未來挑戰很多,但是王耀庭看起來相當習慣與壓力共處,他感性地說,年輕時也曾壓力大到失眠,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現在台電同仁或許會對轉型感到困惑、徬徨,但他會帶著同仁走入電業的下一個世代。
離岸風電示範風場開發正式啟動。離岸風電龍頭沃旭能源(Orste d)昨(26)日宣佈,董事會批准投資苗栗外海的海洋風電(Formos a I)第二階段工程。風場總投資額上看新台幣250億元,其中,沃旭 將出資25億元、上緯出資8.6億元。
海洋風電是台灣首座離岸風場,分為兩階段開發。第一階段建置兩 支4MW示範風機,已於去年4月商轉,累積發電量超過2,880萬度。當 時兩支風機是以企業擔保方式建置,投資額高達40億元。
第二階段將再擴建20支Siemens Gamesa生產的6MW風機,預計2019 年施工、當年底併聯發電,以專案融資方式進行,這將是全台第一個 進行專案融資的風場開發案,融資額上看160億元。
風場完工後也有望成為台灣第一個具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可提供 12.8萬戶家庭用電。
海洋風電由沃旭能源(持股35%)、上緯(持股15%)和麥格理資 本(持股50%)合資,目前第二階段開發案,沃旭、上緯董事會都已 通過最終投資決定(Final Investment Decision)。
沃旭表示,第二階段專案融資成數在65%以上,其餘投資額將由三 方合作夥伴按持股比例出資,沃旭能源投資額超過25億元。
由於示範風場須在2020年前併聯發電,並未有國產化要求,僅華城 打入供應鏈,負責陸上變電站建置工程。
在第一階段開發時,華城已完成陸上變電站建置,未來將進行擴建 工程。
另一座示範風場由台電開發,比利時商楊德諾與日本日立團隊於今 年2月,以249.9億元取得開發資格。
台電指出,預計30日與施工團隊簽約,將採用21支5.2MW風機,力 拚2020年底併聯發電。
海洋風電是台灣首座離岸風場,分為兩階段開發。第一階段建置兩 支4MW示範風機,已於去年4月商轉,累積發電量超過2,880萬度。當 時兩支風機是以企業擔保方式建置,投資額高達40億元。
第二階段將再擴建20支Siemens Gamesa生產的6MW風機,預計2019 年施工、當年底併聯發電,以專案融資方式進行,這將是全台第一個 進行專案融資的風場開發案,融資額上看160億元。
風場完工後也有望成為台灣第一個具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可提供 12.8萬戶家庭用電。
海洋風電由沃旭能源(持股35%)、上緯(持股15%)和麥格理資 本(持股50%)合資,目前第二階段開發案,沃旭、上緯董事會都已 通過最終投資決定(Final Investment Decision)。
沃旭表示,第二階段專案融資成數在65%以上,其餘投資額將由三 方合作夥伴按持股比例出資,沃旭能源投資額超過25億元。
由於示範風場須在2020年前併聯發電,並未有國產化要求,僅華城 打入供應鏈,負責陸上變電站建置工程。
在第一階段開發時,華城已完成陸上變電站建置,未來將進行擴建 工程。
另一座示範風場由台電開發,比利時商楊德諾與日本日立團隊於今 年2月,以249.9億元取得開發資格。
台電指出,預計30日與施工團隊簽約,將採用21支5.2MW風機,力 拚2020年底併聯發電。
近期能源轉型議題延燒,立法院經委會昨(26)日舉辦「論析深澳 電廠必要性公聽會」,會中工總代表呼籲政府重新思考調整2025年非 核家園目標,必要時讓核電機組延役,降低投資不確定性,產業界才 敢放心投資。
工總業務處長陳鴻文指出,世界各國興建核電的腳步都未停歇,核 電還是國際趨勢,近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微幅衰退,能否達成2025年再 生能源發電占比20%目標還有疑慮,應動態檢視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必要時讓既有核能機組延役。
陳鴻文進一步指出,既然重啟核四與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願景落差 太大,必要時讓既有核電機組延役,應是各方都可接受的折衷方案。
陳鴻文表示,若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能達成設定的20%目標,有 乾淨替代能源,產業界當然支持,但應給予彈性,每年滾動檢討再生 能源發電狀況再來評估。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則拋出「核四、深澳電廠二擇一」公 投建議,他指出,深澳電廠功能就是平衡南北部區域供電,因非核家 園目標,台電被迫重新推動已經推了10年沒有成功的深澳電廠重建案 ,其實,重啟核四就可立即解決南北區域供電失衡問題。
黃士修表示,在深澳電廠引起這麼大社會爭議情況下,透過公投解 決會是選項,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只占北部電力供應的8%,相較之下 ,核四發電量可以占北部的20%,且核燃料安全存量長達一年,遠高 於燃煤一個月的安全存量。黃士修指出,根據媒體民調,已有超過5 成民眾支持重啟核四,在民意趨勢已逆轉情況下,應透過公投解決。
依台電長期電源開發計畫,核三兩部機組將分別於2024年7月和20 25年5月退役,總裝置容量達190萬瓩;而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分別於2 025年7月和2026年7月商轉,總裝置容量達120萬瓩。
也就是說,若核三兩部機組若延役,深澳電廠開發計畫急迫性就可 減緩,2025年法定備用容量率達15%目標也可順利達標。
工總業務處長陳鴻文指出,世界各國興建核電的腳步都未停歇,核 電還是國際趨勢,近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微幅衰退,能否達成2025年再 生能源發電占比20%目標還有疑慮,應動態檢視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必要時讓既有核能機組延役。
陳鴻文進一步指出,既然重啟核四與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願景落差 太大,必要時讓既有核電機組延役,應是各方都可接受的折衷方案。
陳鴻文表示,若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能達成設定的20%目標,有 乾淨替代能源,產業界當然支持,但應給予彈性,每年滾動檢討再生 能源發電狀況再來評估。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則拋出「核四、深澳電廠二擇一」公 投建議,他指出,深澳電廠功能就是平衡南北部區域供電,因非核家 園目標,台電被迫重新推動已經推了10年沒有成功的深澳電廠重建案 ,其實,重啟核四就可立即解決南北區域供電失衡問題。
黃士修表示,在深澳電廠引起這麼大社會爭議情況下,透過公投解 決會是選項,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只占北部電力供應的8%,相較之下 ,核四發電量可以占北部的20%,且核燃料安全存量長達一年,遠高 於燃煤一個月的安全存量。黃士修指出,根據媒體民調,已有超過5 成民眾支持重啟核四,在民意趨勢已逆轉情況下,應透過公投解決。
依台電長期電源開發計畫,核三兩部機組將分別於2024年7月和20 25年5月退役,總裝置容量達190萬瓩;而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分別於2 025年7月和2026年7月商轉,總裝置容量達120萬瓩。
也就是說,若核三兩部機組若延役,深澳電廠開發計畫急迫性就可 減緩,2025年法定備用容量率達15%目標也可順利達標。
深澳電廠爭議持續延燒,追根究柢這是電力穩定與環境保護間的拉 扯,兩者並非不能兼容,最佳解方,是擱置2025年非核家園信仰,啟 動《電業法》修法程序,滾動檢討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
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去年已正式在《電業法》第95條入法,「核能 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然而,這樣的 時程規劃不是理性計算得出,而是以運轉中最後一部核能機組除役時 程為依據,之後再回頭思考能源配比如何調整。
也就是說,這是「先射箭、再畫靶」的能源政策,導致台電電廠興 建計畫全部亂套,犯錯空間被壓縮到幾乎沒有,也讓發展綠電的美意 打折扣。
產業界並不反對綠電取代核電,但要在穩定電力供應的大前提下, 工商團體多次向政府喊話,動態檢視非核家園目標,必要時讓既有核 電機組延役。
眼下深澳電廠爭議,也是因為2025年非核家園時程下衍生出的不必 要爭議。
深澳電廠興建計畫可以說是為了萬一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燃氣 發電占比50%等無法達標所準備的備案。
為何如此推論,依經部說法,深澳電廠缺席會導致南北區域供電失 衡加劇,然而,南北供電失衡問題已長期存在,並不會因為增建深澳 電廠就獲得顯著改善,解決南北供電失衡實乃「假議題」。
從整體面來看,缺少深澳電廠,2025年備用容量率離15%法定值也 只差0.1%,以近幾年備用容量率甚至低於10%情況下,花費千億又 增加北部空污,補足0.1%備用容量率,說法顯然難以服眾。
立即啟動修法拿掉2025年非核家園時程,滾動檢討再生能源發展狀 況,必要時讓既有核能機組延役,待再生能源發電量穩定達到20%後 再讓核電退場,或許是最佳解方。以執政黨在國會擁有過半優勢來看 ,是否推動修法,只是為與不為的問題罷了。
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去年已正式在《電業法》第95條入法,「核能 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然而,這樣的 時程規劃不是理性計算得出,而是以運轉中最後一部核能機組除役時 程為依據,之後再回頭思考能源配比如何調整。
也就是說,這是「先射箭、再畫靶」的能源政策,導致台電電廠興 建計畫全部亂套,犯錯空間被壓縮到幾乎沒有,也讓發展綠電的美意 打折扣。
產業界並不反對綠電取代核電,但要在穩定電力供應的大前提下, 工商團體多次向政府喊話,動態檢視非核家園目標,必要時讓既有核 電機組延役。
眼下深澳電廠爭議,也是因為2025年非核家園時程下衍生出的不必 要爭議。
深澳電廠興建計畫可以說是為了萬一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燃氣 發電占比50%等無法達標所準備的備案。
為何如此推論,依經部說法,深澳電廠缺席會導致南北區域供電失 衡加劇,然而,南北供電失衡問題已長期存在,並不會因為增建深澳 電廠就獲得顯著改善,解決南北供電失衡實乃「假議題」。
從整體面來看,缺少深澳電廠,2025年備用容量率離15%法定值也 只差0.1%,以近幾年備用容量率甚至低於10%情況下,花費千億又 增加北部空污,補足0.1%備用容量率,說法顯然難以服眾。
立即啟動修法拿掉2025年非核家園時程,滾動檢討再生能源發展狀 況,必要時讓既有核能機組延役,待再生能源發電量穩定達到20%後 再讓核電退場,或許是最佳解方。以執政黨在國會擁有過半優勢來看 ,是否推動修法,只是為與不為的問題罷了。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台電利害關係人包括用戶、員工、股東、政府、合作夥伴等等,未來永續經營關鍵,在於與關係人誠信互動,包括穩定供電、合理電價與友善環境,取得利害關係人的信賴。
楊偉甫出席企業誠信論壇,以「企業落實誠信經營與永續發展標竿分享」為題發表演講。他說,台電經營四大理念為為「誠信、關懷、服務、成長」;為了確保超過1,400萬戶用電權益,台電員工都是風雨無休,在2018年「經商環境報告」中,台電的「電力取得」更是世界第三,供電穩定與費率透明更獲得滿分的表現,可見台電72年來對於自身任務是全力以赴。
楊偉甫表示,每家公司都希望永續生存,企業若能與關係人誠信互動,就會產生信賴感,而台電利害關係人包括用戶、股東、政府機關、媒體、合作夥伴等,他們所關切的議題在於供電穩定,合理電價以及友善環境。
供電方面,即使發生重要意外,也必須維持供電的穩定性,穩定供電也是台電的信念。去年729和平電塔倒塌停電事故、以及815全台大停電,都讓大家體認到供電穩定的重要。
合理電價方面,台電在經歷虧損後,開始落實新電價公式,不過每次調整電價都會引起關注,他說,台電必須充分與大眾溝通說明,減少疑慮。
友善環境也是台電努力的方向。
楊偉甫出席企業誠信論壇,以「企業落實誠信經營與永續發展標竿分享」為題發表演講。他說,台電經營四大理念為為「誠信、關懷、服務、成長」;為了確保超過1,400萬戶用電權益,台電員工都是風雨無休,在2018年「經商環境報告」中,台電的「電力取得」更是世界第三,供電穩定與費率透明更獲得滿分的表現,可見台電72年來對於自身任務是全力以赴。
楊偉甫表示,每家公司都希望永續生存,企業若能與關係人誠信互動,就會產生信賴感,而台電利害關係人包括用戶、股東、政府機關、媒體、合作夥伴等,他們所關切的議題在於供電穩定,合理電價以及友善環境。
供電方面,即使發生重要意外,也必須維持供電的穩定性,穩定供電也是台電的信念。去年729和平電塔倒塌停電事故、以及815全台大停電,都讓大家體認到供電穩定的重要。
合理電價方面,台電在經歷虧損後,開始落實新電價公式,不過每次調整電價都會引起關注,他說,台電必須充分與大眾溝通說明,減少疑慮。
友善環境也是台電努力的方向。
經濟部能源局將在下周一(30日)公佈離岸風電3.5GW(10億瓦) 遴選結果,四大離岸風電概念股包括上緯投控(3708)、中鋼構(2 013)、台船(2208)及世紀鋼(9958)豬羊變色,4檔個股昨日全數 打落跌停,內資主力股出現棄守。
市場盛傳,本次3.5GW(0.5 GW+3 GW)二項標案的得標比率恐將與 原本預估有落差,恐稀釋未來風電業者的獲利能力。由於市場傳言不 斷,相關概念股盤中賣壓倍增,除亞泥股價獲三大法人加碼7,599張 力挽狂瀾外,其餘個股都出現多殺多的走勢。
經濟部能源局將於本周五、周六舉行第二波離岸風電開發商遴選會 議,並於下周一公布二階段遴選結果,目前計有9個團隊、18個案場 、共約11GW競逐5.5GW標案,其中3.5GW下周公佈,2GW則在6月競標再 拍板得標廠商。
根據大慶證券投顧統計,目前18個案場分屬9個開發商,外商申請 8.4GW,包括達德、沃旭、上緯投控和麥格理、北陸電力、哥本哈根 基礎建設基金;本土廠商申請2.2GW,包括力麗、中鋼、台電、亞泥 等。
由開發商送件內容來看,以沃旭、上緯和麥格里申請規畫裝置容量 最大,各申請4個案場,沃旭申請裝置容量逾 2,423MW,上緯和麥格 里為2,423MW(百萬瓦)。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下周一將會先公布獲選取得3.5GW裝置容量的 案場,這3.5GW是按照固定的躉購價格計,其中2020∼2021年躉購0. 5GW,2021∼2025年躉購3GW,6月底前公布獲選取得2GW裝置容量的案 場。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離岸風電概念股已領先基本面提前領 漲,隨遴選結果公佈在即,再加上台股走勢偏弱,昨日出現獲利回吐 的賣壓出籠,然2025年台灣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5.5GW(遴選3.5GW+ 競標2GW),產值上看約9,625億元,且未來將與台電合作併聯發電, 是台灣未來主要電力來源之一,長線仍有可為。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說,根據GWEC統計,2011∼2017年全球累計裝 置年複合成長率(CAGR)陸上增幅為14.2%、離岸增溫為28.8%,而依 照台電用電需求計畫,台灣目標5500MW(5.5GW)將創造約8,000∼9 ,500億元商機,長期成長可期,是台灣另一項綠能新興產業。
市場盛傳,本次3.5GW(0.5 GW+3 GW)二項標案的得標比率恐將與 原本預估有落差,恐稀釋未來風電業者的獲利能力。由於市場傳言不 斷,相關概念股盤中賣壓倍增,除亞泥股價獲三大法人加碼7,599張 力挽狂瀾外,其餘個股都出現多殺多的走勢。
經濟部能源局將於本周五、周六舉行第二波離岸風電開發商遴選會 議,並於下周一公布二階段遴選結果,目前計有9個團隊、18個案場 、共約11GW競逐5.5GW標案,其中3.5GW下周公佈,2GW則在6月競標再 拍板得標廠商。
根據大慶證券投顧統計,目前18個案場分屬9個開發商,外商申請 8.4GW,包括達德、沃旭、上緯投控和麥格理、北陸電力、哥本哈根 基礎建設基金;本土廠商申請2.2GW,包括力麗、中鋼、台電、亞泥 等。
由開發商送件內容來看,以沃旭、上緯和麥格里申請規畫裝置容量 最大,各申請4個案場,沃旭申請裝置容量逾 2,423MW,上緯和麥格 里為2,423MW(百萬瓦)。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下周一將會先公布獲選取得3.5GW裝置容量的 案場,這3.5GW是按照固定的躉購價格計,其中2020∼2021年躉購0. 5GW,2021∼2025年躉購3GW,6月底前公布獲選取得2GW裝置容量的案 場。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離岸風電概念股已領先基本面提前領 漲,隨遴選結果公佈在即,再加上台股走勢偏弱,昨日出現獲利回吐 的賣壓出籠,然2025年台灣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5.5GW(遴選3.5GW+ 競標2GW),產值上看約9,625億元,且未來將與台電合作併聯發電, 是台灣未來主要電力來源之一,長線仍有可為。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說,根據GWEC統計,2011∼2017年全球累計裝 置年複合成長率(CAGR)陸上增幅為14.2%、離岸增溫為28.8%,而依 照台電用電需求計畫,台灣目標5500MW(5.5GW)將創造約8,000∼9 ,500億元商機,長期成長可期,是台灣另一項綠能新興產業。
深澳電廠議題持續延燒,逾7成北北基民眾認為電廠應「重啟環評 」,經長沈榮津昨(23)日二度上火線,表示一切皆依照環保署程序 辦理,間接否決重做環評可能性。他也強調缺少深澳電廠,南北區域 供電失衡問題將更加嚴重。
近5年統計顯示,北部平均電力短缺134億度,仰賴南電北送。沈榮 津指出,北部供電已達失衡狀態,若無深澳電廠,將無法因應未來北 部投資需求,同時區域供電風險也會提高。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補充,北部目前電力短缺134億度,預計2025年 北部用電量會再增加50億度以上,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可提供79億度, 降低南電北送風險。
台電也直言:「火力發電雖不是空污元凶,但台電會盡力採用最新 技術降低污染」;深澳新電廠氮、硫氧化物排放將比舊電廠減少10倍 以上,粒狀物排放也減少1倍。
依環保署統計,台灣約有6成PM2.5污染源來自境內,前三大污染源 為大貨車(占11.2%∼16.8%)、餐飲業(10.7%∼12.2%)及道路 揚塵(9.0%∼9.9%),電力業排第5,占4.5%∼9.9%。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澄清道:「火力發電不是空污元凶」,深澳電廠 計畫經過修正,採取降低環境衝擊措施,包括兩部機組裝置容量皆由 80萬瓩降為60萬瓩、設施集中於深澳灣、煤倉改設廠內,並由6座降 為4座,並取消設置345KV超高壓線路,將降低空污排放量。
台電環保處長蔡顯修也拿出數據,預計2025年全台電力需求增加1 00億度,但透過自主降載、增加燃氣發電、更新燃煤機組三措施改善 空污,屆時污染物排放量將從10萬噸降至6.5萬噸,減少35%。
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昨表態反對深澳電廠,直言若當選,電廠完 成也不會核發生煤許可。對此,沈榮津回應:「社會自有公評,電是 大家在用,不可本位主義。」
近5年統計顯示,北部平均電力短缺134億度,仰賴南電北送。沈榮 津指出,北部供電已達失衡狀態,若無深澳電廠,將無法因應未來北 部投資需求,同時區域供電風險也會提高。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補充,北部目前電力短缺134億度,預計2025年 北部用電量會再增加50億度以上,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可提供79億度, 降低南電北送風險。
台電也直言:「火力發電雖不是空污元凶,但台電會盡力採用最新 技術降低污染」;深澳新電廠氮、硫氧化物排放將比舊電廠減少10倍 以上,粒狀物排放也減少1倍。
依環保署統計,台灣約有6成PM2.5污染源來自境內,前三大污染源 為大貨車(占11.2%∼16.8%)、餐飲業(10.7%∼12.2%)及道路 揚塵(9.0%∼9.9%),電力業排第5,占4.5%∼9.9%。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澄清道:「火力發電不是空污元凶」,深澳電廠 計畫經過修正,採取降低環境衝擊措施,包括兩部機組裝置容量皆由 80萬瓩降為60萬瓩、設施集中於深澳灣、煤倉改設廠內,並由6座降 為4座,並取消設置345KV超高壓線路,將降低空污排放量。
台電環保處長蔡顯修也拿出數據,預計2025年全台電力需求增加1 00億度,但透過自主降載、增加燃氣發電、更新燃煤機組三措施改善 空污,屆時污染物排放量將從10萬噸降至6.5萬噸,減少35%。
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昨表態反對深澳電廠,直言若當選,電廠完 成也不會核發生煤許可。對此,沈榮津回應:「社會自有公評,電是 大家在用,不可本位主義。」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全台即將進入暑期用電高峰期,昨(23)日全 台高溫飆破30度,尖峰用電量達3,148.7萬瓩,刷新今年用電紀錄, 同時也改寫4月歷史用電紀錄。
台電副中央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日尖峰用電出現在下午3點13分 ,用電量達到3,148.7萬瓩,備轉容量率4.86%,供電亮出橘燈;未 來幾天氣象局預估氣溫會下降,預估用電量會減少100萬瓩,備轉率 將升到6%以上,供電燈號回到黃燈,整體負載都會稍微舒緩。
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昨日最高溫出現在台北,氣溫達34.3度,台 南、新北板橋、淡水、台中、高雄高溫都飆破30度,也導致用電量攀 升,據台電統計,昨日用電量打破去年4月19日的歷史紀錄,用電量 整整多出40萬瓩。
除高溫外,大潭電廠7號機組部分故障,也是原因之一。鄭有財指 出,大潭7-2號機因葉片清洗工程沒有照時程完成,依調度規則計入 故障,減少供電30萬瓩,昨晚已完成清洗,今日就會加入供電行列。 目前仍有部分機組在歲修期,影響供電量約300萬瓩,歲修機組會盡 量趕在5月20日前回歸,僅興達1號機稍晚,會在6月左右完成歲修。
不過,今起氣溫將下降,供電壓力有望稍緩,鄭有財指出,中央氣 象局資料顯示,因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天氣轉涼且有降雨機率 ,用電量可望減少,未來1周預估備轉率皆在6%以上。
台電副中央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日尖峰用電出現在下午3點13分 ,用電量達到3,148.7萬瓩,備轉容量率4.86%,供電亮出橘燈;未 來幾天氣象局預估氣溫會下降,預估用電量會減少100萬瓩,備轉率 將升到6%以上,供電燈號回到黃燈,整體負載都會稍微舒緩。
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昨日最高溫出現在台北,氣溫達34.3度,台 南、新北板橋、淡水、台中、高雄高溫都飆破30度,也導致用電量攀 升,據台電統計,昨日用電量打破去年4月19日的歷史紀錄,用電量 整整多出40萬瓩。
除高溫外,大潭電廠7號機組部分故障,也是原因之一。鄭有財指 出,大潭7-2號機因葉片清洗工程沒有照時程完成,依調度規則計入 故障,減少供電30萬瓩,昨晚已完成清洗,今日就會加入供電行列。 目前仍有部分機組在歲修期,影響供電量約300萬瓩,歲修機組會盡 量趕在5月20日前回歸,僅興達1號機稍晚,會在6月左右完成歲修。
不過,今起氣溫將下降,供電壓力有望稍緩,鄭有財指出,中央氣 象局資料顯示,因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天氣轉涼且有降雨機率 ,用電量可望減少,未來1周預估備轉率皆在6%以上。
多年以來世界各地貪腐情事層出不窮,衍生出員工道德水準低落、顧客與商業夥伴等高度不信任及企業社會形象敗壞等問題,台灣透明組織理事長徐仁輝表示,據分析貪腐情事至少提高10%的企業成本,且企業將其轉嫁到消費者。
經濟部與台電公司將於4月25日合辦「企業誠信論壇」,由經濟日報協辦,徐仁輝應邀出席擔任座談會與談人。本次論壇也邀請各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企業誠信經營、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之相關議題。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TI)調查有五分之一的CEO認為他們的生意被有賄賂的對手搶走;超過三分一的人認為企業賄賂情形愈來愈嚴重。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2014年11月5日所公布的企業透明揭露報告的評比,在全球前124大企業中,中國大陸受評的八個大企業(五家銀行、三家石油及能源),當中就有六個名列倒數十名內。
台灣的標竿企業台積電則是國內唯一被納入評比的企業,但在所有受評企業中,也僅列名第83名,徐仁輝說,顯示台灣企業的透明揭露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根據TI的2017年貪腐印象指數調查(CPI),台灣在全球180個國家中清廉度排名第29名,較2016年進步兩名,屬全球前六分之一的優等生。
在亞太國家行賄率調查中,台灣6%排名在前五名內,排名在前的還有日本0.2%、香港2%、韓國3%;行賄率較高的國家則有:中國大陸26%、泰國41%、越南65%、印度69%等。
不過根據企業反貪腐推動評價,由TI針對全球前500大企業進行評比,評比從一顆星到五顆星,台灣企業平均僅一顆星。
徐仁輝認為,台灣企業在推動反貪腐的行動上仍有不足,除了強化法規制度面外,企業要設立與推動反貪政策與計畫時,董事長一定要全力支持,並嚴格執行,需要有專責人員去督促,例如法遵或政風部門,且內部應設有風險評估、內控、回饋等機制。
經濟部與台電公司將於4月25日合辦「企業誠信論壇」,由經濟日報協辦,徐仁輝應邀出席擔任座談會與談人。本次論壇也邀請各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企業誠信經營、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之相關議題。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TI)調查有五分之一的CEO認為他們的生意被有賄賂的對手搶走;超過三分一的人認為企業賄賂情形愈來愈嚴重。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2014年11月5日所公布的企業透明揭露報告的評比,在全球前124大企業中,中國大陸受評的八個大企業(五家銀行、三家石油及能源),當中就有六個名列倒數十名內。
台灣的標竿企業台積電則是國內唯一被納入評比的企業,但在所有受評企業中,也僅列名第83名,徐仁輝說,顯示台灣企業的透明揭露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根據TI的2017年貪腐印象指數調查(CPI),台灣在全球180個國家中清廉度排名第29名,較2016年進步兩名,屬全球前六分之一的優等生。
在亞太國家行賄率調查中,台灣6%排名在前五名內,排名在前的還有日本0.2%、香港2%、韓國3%;行賄率較高的國家則有:中國大陸26%、泰國41%、越南65%、印度69%等。
不過根據企業反貪腐推動評價,由TI針對全球前500大企業進行評比,評比從一顆星到五顆星,台灣企業平均僅一顆星。
徐仁輝認為,台灣企業在推動反貪腐的行動上仍有不足,除了強化法規制度面外,企業要設立與推動反貪政策與計畫時,董事長一定要全力支持,並嚴格執行,需要有專責人員去督促,例如法遵或政風部門,且內部應設有風險評估、內控、回饋等機制。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