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停電危機已不是偶發性的單日恐慌,時序尚未入暑 就頻傳跳電危機,15日雖驚險閃過全台大停電,16日下午桃園部分地 區停電也超過2小時,讓民眾苦不堪言,雖是地下電纜故障,也加劇 各界憂心台灣的電路設備和供電準備。
尤其由於今年4月以來天氣炎熱,累計1∼15日用電量創歷年同期最 高,而15日、16日連二日的用電尖峰,也擠進歷年4月用電前榜,導 致電力供應再度拉警報。台電表示,過去4月用電高峰都落在中下旬 ,但隨氣溫越發炎熱,用電創高日也不斷提前。
蔡志孟說,這次危機主因地震過後八部機組故障,加上連日升溫, 大潭、明潭等機組又出現故障等,讓15日晚間供電壓力大增,而台積 電和台電「有默契」,雖沒簽訂需量措施合約,透過台積電啟用自有 柴油發電設備供應約20多萬瓩,躲過停電危機。
蔡志孟強調,供電緊澀、有需要時,會透過「需量管制」請用電大 戶配合,透過啟用自身備用發電機發電,一方面幫系統供電增加,一 方面也不用減少廠商用電。
台電進一步說明,16日夜尖峰備轉容量率約6.21%。穩定供電除關 注白天尖峰備轉容量率以外,太陽下山後,光電不再發電,夜尖峰的 供電情況就更緊張;通常7%代表至少還有200萬瓩以上的餘裕度,一 旦備轉容量率掉到6%以下,情況比較危急。
蔡志孟說,原估夜尖峰備轉容量率都在6∼7%安全範圍,而15日晚 間在眾多機組同時缺席的情況下,備轉一度直落3%,只好緊急呼叫 台積電協助。。
台電表示,地震造成和平、台中、國光、海湖等機組故障,震後也 確實造成部分機組損傷,尤其管路扭曲變形或管排弱化等狀況,例如 興達3號機因鍋爐管排相互推擠,造成爐管劣化破漏已修復,而台中 7號機也發現爐管多處變形易位,預計17日才能修好。
跳電事件近年來屢屢發生。2021年新冠肺炎居家辦公期間,連續發 生兩次備轉容量率不足大跳電意外,2022年3月3日興達電廠也因人為 疏失造成南部停電。台電因此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將以 10年為期投入5,645億元,全面升級電網。
強韌電網計畫也讓電線電纜股受到矚目,因除要維持原本供電穩定 外,太陽能發電場域分散的特性,更須要進階的電纜維繫供發電。此 一族群的個股,主要有華新、大亞、華榮、合機、大山、宏泰等業者 。
智慧電表普及化是另一值得重視的新方向。因可隨時紀錄用電量, 並利用數據監控達到最適使用效率,計畫2035年全面家戶換裝智慧電 表,康舒、大同、中興電、玖鼎電力都是受惠股。
投資專家並提醒,太陽能、風電都受發電時間的侷限,導致儲能重 要性日愈提升,包括台達電、天宇、東元等儲能股的動向值得留意。
吳東進表示,擔任大台北瓦斯董座後,將投入氫能產業能源轉型, 希望能再進一步拓展氫能,且聘任工研院前副院長彭裕民擔任大台北 瓦斯董事。
吳東進認為,當前能源建置所需的管線、土地資源爭取難度日益升 高,而加氫站設置也有特殊要求,瓦斯天然氣公司有完整市場布局, 掌握終端消費者,未來可協同中油主導,透過瓦斯同業的管線及設立 加氣站,協助國內對氫能源使用,支援產業及民間在淨零碳排能更進 一步。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淨零排放早己是各國一致共同目標 ,綠色能源也成為許多國家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其中,氫氣能源引 起廣泛關注。吳東進指出,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氫能 被明確列入12項關鍵戰略之一,短期目標是要建立氫氣輸配與儲存的 基礎設施,中長期要發展氫能商業模式,氫能將佔2050年電力供應一 成。
台電推動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預估2025年台灣天然氣用量要增加 50%,加上天然氣都需進口,天然氣價格未來預期還會漲,電價恐還 有漲價壓力,但天然氣發電只比燃煤發電低碳2∼3成,而氫能則是重 要減碳工具之一,「藍氫」比綠氫便宜6∼7倍。
吳東進說,2007年綠能永續概念還不普及,新光集團就投資1億元 ,和簡又新共同成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回顧17年前台灣 社會對氣候變遷、永續概念陌生模糊,對照今日的永續榮景,大台北 瓦斯將更積極投入能源轉型「氫能」產業發展,貫徹淨零與永續藍圖 實現。
此外,新光醫院也積極響應ESG相關議題,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 金會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後,成為首家簽署倡議的醫院,並 從今年2月起率台灣醫院之先開設「氣候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專班」 ,專班亦於3月30日完成結業,台灣首批的醫院氣候管理師將陸續投 入工作,致力實踐ESG、推動淨零排放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世紀鋼獲得台電離岸風電二期富崴案場訂單,預計今年第三季可以 完成交貨。世紀集團3月底也與富崴母公司森崴能源簽署MOU,森崴正 在投標離岸風電3-2期開發案,建置容量600MW,順利得標後,將由 世紀集團供應國產套管式水下基礎、水下基樁等零部件。
法人看世紀鋼有完整的基本面支撐,與中鋼合作離岸風電水下基礎 建設的受益相當高,為中長期營運狀況帶來正面影響。1月總統大選 後,作為「綠贏」概念股,已經帶起一波漲勢。
今年初,亞力剛交付車廠650台軌道車輛充電機,用於台鐵EMU3000型城際列車;目前正趕工生產的軌道車輛充電機,主要用於E500型牽引機車頭及推拉式(P-P)客車廂,將陸續交貨給車廠。也配合車廠設計台鐵環保列車專用的充電機,已送審中。
軌道號誌方面,亞力與合作夥伴進行嘉義高架化的號誌施工及場站號誌切替;台南市區地下化號誌工程現在進行土建工程,完工後將生產設備及進場安裝施工。亞力表示,去年得標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號誌工程SB01及SB03,今年陸續生產號誌及電源設備,並依進度進場安裝施工切替。此外,也得標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PB01A標,從光復至玉里電車線工程,將在土建標CB01~ CB05動工後,接著進場安裝施工。
亞力也插旗捷運領域,配合法商完成台中捷運綠線電源設備及PDC通訊傳輸設備,目前正投入生產台北萬大中和線一期的設備及未來的大台北環狀線。也配合中華工程及西門子交通承接桃園捷運綠線專案,供應配電設備整流變壓器及一般變壓器設備。此案由八德建德路起,經八德區介壽路、桃園區建國路、延平路,再經臺鐵桃園站,沿著桃園區中正路、蘆竹區中正北路、省道台4線,轉坑菓路,與機場捷運A11站銜接。另自G14站後路線分岔往西,與機場捷運A16站銜接,共設21座車站(含地下10站、高架11站),全長27.8公里,預估2030年12月全線通車。
亞力1968年成立,是老牌重電廠,受惠於長達10年的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旗下配電盤、變壓器、電力電子產品等大幅成長,中長線基本面良好。軌道交通具有進入門檻,亞力具備技術及經驗優勢,隨著交通建設推動持續穩定成長。
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中興電、大亞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挑選價外15%內、距到期天數超過六個月以上等長天期認購權證進行布局。展望後市,法人指出,一線重電廠商會將訂單汰弱留強,營運體質將有結構性提升,此外,台電標案需求將外溢至二、三線重電廠商,但關鍵設備仍需向一線廠商採購。
中興電今年首季月營收61.3億元,年增5%;單月、首季雙創同期新高紀錄。其中,3月營收達23.3億元、年增12.1%,甚至攀上2020年12月來、逾三年的單月營收新高點,營運動能明顯轉強。
法人表示,中興電整合變壓器及GCB和GIL(GIS設備)共同銷售至北美客戶,期初訂單金額約為1,900萬美元,將貢獻在明年營收,認為在供需失衡、過往與美國電廠亦有商業往來,預期後續仍有新訂單,明年北美營收貢獻將有顯著提升,若再加上日本營收有望翻倍,明年外銷營收占比有望上升。
大亞今年首季營收67.4億元,年增6.20%。近期股價勁揚,昨日雖以下跌2元至53.6元作收,然股價仍保持於所有重要均線之上,4月來累計漲幅高達24.6%。
法人指出,大亞為台灣四大345KV電纜生產商之一。展望後市,預期台電未來幾年仍將持續釋出多項線纜相關標案,整體產業展望樂觀;光電方面,大亞預計2025年第2季將再加入志光二期的35MW,至2026年更將增加雲林麥寮185MW案場;儲能方面最快在2025年第2季可再新增台中龍井100MW案場至台電AFC交易平台,綠能事業發展明確,有助於整體事業獲利提升。
華城是近期台股大飆股,股價從2023年封關日的327元,日前攻上歷史天價988元,昨天下跌12元、收864元,今年以來股價大漲逾1.6倍。
華城受市場資金青睞,主要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加上美國兆元基建計畫,推升配電設備需求大增,讓華城營運強強滾。
華城為國內最大外銷變壓器的廠商,近兩年來幾乎每個月的營收都創同期新高,年增幅常常是一倍以上。
華城指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帶來的商機,包括345kV、161kV電力變壓器、69kV比壓器等,約有18%至20%是可以爭取的訂單。
華城透露,現階段在手訂單滿載,能見度到2025年,已經開始接2026年訂單,並增加三班制、產線優化、立體智慧倉儲等去將產能再擴大,預計今年產能可提高三至四成,至於外銷比重則有望擴大至四成以上。
外銷市場方面,華城是國內唯一可做500kv大型變壓器的廠商,因此大幅受惠美國兆元基建計畫、綠能產業興起等趨勢。
法人報告指出,截至今年2月,台灣出口美國變壓器已經達3,041萬美元,創新高,顯見北美市場需求不斷攀升,國內廠商亦不斷提高產能,以因應源源不絕的訂單。
準閣揆卓榮泰昨(16)日在內閣人事發布記者會中被問及供電問題,他也強調,未來對經濟部長、內閣團隊而言,穩定供電都是第一要務。
郭智輝扛下經濟部重責,將面臨三大挑戰:穩定供電、能源轉型、以及地緣政治及數位轉型、淨零轉型的環境下,如何成功帶動產業升級轉型。
穩定供電是經長首要任務。就在賴內閣經長人選揭曉前夕,因403大地震影損壞和平電電廠機組未修好,中火兩部機組破管,大潭新8號機組竟也跳機,備轉容量率一度掉到僅剩2.8%,台電將核電廠燒柴油氣渦輪機全開,並且要求有自用發電設備等企業加入發電,硬是把備轉率拉回到6%,才躲過一場「北部停電風暴」。
這起事件凸顯出,儘管蔡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台灣電力系統仍脆弱的事實。
更嚴峻的是,核三廠1號機即將在7月除役,值此能源轉型之際,核三廠1號機究竟要不要停機役?還是解除非核家園政策?對於產業界殷殷期盼重啟核能,如何回應產業界意見,將是經長上任首道難題。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核三廠1號機,是不是可能發生北部大限電,值得思考。
其次是,如何能順利推動能源轉型。經濟部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1期、3-2期都面臨艱鉅困難,不少業界私下認為,一定會推遲完工。
再看看太陽光電,去年總統選戰中,搶設光電引發的紛擾一度重傷賴清德選情,外界認為,賴清德將會檢討光電政策,追求公正能源轉型;然而,光電涉及千絲萬縷地方利益,這也絕非有光電背景的郭智輝能全然主導。
第三,台灣產業界現面臨地緣政治、數位轉型、淨零轉型挑戰。不僅歐盟碳邊境管理機制(CBAM)實施,國內明年開徵碳費,當今世界是:沒有減碳就沒有競爭力、就沒有生意。
經濟部要如何協助轉型,無疑是經長最艱難的責任,也攸關台灣經濟命脈。
<h1>台電緊急調度,避險停電危機</h1> <p>昨(15)日傍晚,台灣電力公司(台電)接連發生四起發電機組跳機事件,加上地震受損的和平電廠仍無法修復,導致供電瀕臨吃緊,備轉容量率僅剩不到3%。台電一度擬定北台灣停、限電計畫,所幸在緊急調度台積電等單位柴油發電機組後,供電才暫時穩定下來。</p> <p>昨日,台電預估最大供電量為4,062.9萬瓩,最高用電量為3,500萬瓩。然而,午後四部發電機組接連跳機,加上太陽能發電量於傍晚後降為零,供電壓力瞬間升高。</p> <p>下午5時42分,大潭CC8發電機組跳機,影響供電110萬瓩。隨後,明潭電廠的G4、G5、G6機組於下午6時16分也發生跳機事故,再削減供電72萬瓩。</p> <p>面對傍晚用電高峰,台電緊急動員所有可用機組,並調度台積電的36萬瓩柴油發電機組以及核二、核三電廠的柴油發電機組上線支援,才成功穩住供電。這是繼去年303大停電後,台灣最接近大規模停電的一次。</p> <p>電業人士指出,403大地震後,和平電廠因受損暫停發電,至今無法復工,加重供電的負擔。</p>
**台泥再下一城!宜蘭蘇澳35MW儲能系統正式啟用**
台泥企業團持續布局儲能市場,於宜蘭蘇澳建置的35MW E-dReg儲能系統今日正式啟用,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台泥指出,E-dReg儲能為台電電力交易產品中平均結清價格最高的,台泥目前已占國內E-dReg儲能總容量72%,達到145MW,收益顯著。
台泥表示,目前為台灣最大電力交易聚合商。今年底前,另一東部50MW E-dReg儲能案場將分二期併網,進一步鞏固其在台灣儲能領域的領導地位,並支持能源轉型政策。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的dReg「調頻備轉」儲能主要負責電網頻率調整,但目前國內建置併網量已超出台電需求,競標操作難度增加。
台泥指出,台泥啟用的宜花大型儲能案場及建置中案場均屬於E-dReg儲能,是一種長效型儲能系統,具備電網頻率調整及供應電網電能功能,由台泥義大利子公司NHOA規劃設計,台泥儲能負責建置。由於E-dReg儲能建置技術門檻較高,可將多餘電力存下,配合台電調度需求放電供應電網,並能「削峰填谷」,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環境友善性。
台泥表示,雖然E-dReg儲能電池數量為dReg的2.5倍,成本較高,但由於兼具調整電網頻率及供應電網電能功能,在綠能發電快速增加下已成為市場主流。
隨著產業用電電價調漲及生成式AI應用加速資料中心對儲能系統需求增加,時間電價企業用戶對儲能的需求也將提升。
台泥指出,台泥儲能結合子公司能元超商,可協助大型製造業、科技業建置儲能系統,參與台電s-Reg電力交易計畫,並提供生產用電之削峰填谷、降低契約容量及不斷電系統等整合服務,協助客戶發揮儲能經濟效益,並減少國家電網資源浪費。
**台電強韌電網帶動電 кабе股飆漲**
受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和國際銅價上漲影響,沉寂已久的電線電纜股近期股價大漲,老牌電纜廠華榮和華新成為市場焦點。
華榮3月營收成長15.81%,主要受惠於台電高壓電纜訂單。身為台灣少數能生產超高壓電纜的廠家,華榮目前手中訂單已超過50億元,其中超高壓線纜產能已滿載。
另外,華榮的裸銅線業務也因國外競爭對手交貨困難而受惠。目前每月出貨量超過400公噸,貢獻營收超過1億元。華榮表示,今年超高壓線纜和裸銅線業務審慎樂觀。
同樣受惠於台電計畫的還有華新電線電纜。法人指出,加上科技業建廠需求,華新電纜訂單已滿到2026年。目前楊梅廠擴廠完工試營運中,預計下半年將提高公司20%的產能,帶動營收成長。
俄羅斯被制裁後,倫敦金屬交易所暫停俄羅斯金屬交割,導致銅價飆漲,進一步刺激銅概念股表現。投資人可留意台電計畫和國際銅價對電線電纜股的後續影響。
**電網建設和全球需求撐腰 台灣電力股亞力漲勢強勁** 受到台灣電力公司強化電網、科技業擴建廠房和美國基礎建設需求等利多因素帶動,重電設備股亞力(1514)股價連續上漲 6 天,累計漲幅達 65.09%。 亞力 3 月營收為 8.51 億元,較上月成長 50.81%,較去年同期成長 19.64%;首季營收為 20.63 億元,年增 12.52%,均創下同期新高。 目前亞力手中訂單超過 100 億元,能見度持續到 2026 年,部分訂單更延續到 2028 年,預估全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 在國內市場,除了台灣電力公司的強韌電網計畫和台鐵標案外,半導體廠擴廠也帶動電力需求,亞力也積極供貨配合。 此外,亞力也獲得了美國電力公司的訂單,並積極開發日本和新加坡的市場。亞力早在 10 多年前就與美國電力公司展開業務往來,也曾出口變壓器至美國,目前持續搶攻美國配電自動化開關訂單。
**用戶端儲能成藍海市場 電價飆升成關鍵動力** 隨著電價調漲、電動車數量暴增,加上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用戶端儲能成為下一個儲能藍海市場。經濟部能源署也將用戶端儲能設置列為推動重點。 電價上漲讓台灣電力公司的「電動車專屬電錶」費率超過10元,因此沒有儲能的充電站也開始感受到電費壓力。 台泥早早就看準用戶端儲能趨勢,鎖定科技業、工業廠房和電動車快充站等首波需求者,並蓋設多個示範場作為樣品屋,讓客戶參考。 台泥和平水泥廠內設有2MW用戶端儲能,用於調節工廠用電、節省電費,還能參加台電補充備轉。高雄小港超級電池工廠也提供科技業參考,可降低契約容量費與流動電費。 此外,台泥與飛宏科技合作開發DC-DC搭配儲能的快充樁,已建置三座結合儲能的快充站。其他業者如Evoasis、和潤電能、U-Power也跟進,在充電站建置中加入儲能。 業界專家表示,用戶端儲能可讓能源更有效率地使用,隨著電價上漲、再生能源占比提高,用戶端儲能市場將持續成長。
<div>新內閣財經首長敲定 莊翠雲留任財長</div> <div>準閣揆卓榮泰將在本(16)日公布第三波內閣人事案,財經首長人選也傳出底定,其中財政部長莊翠雲獲留任,而金管會與國發會主委將由業界人士出任,預計為新政府注入亮點。</div> <div>財經首長中,莊翠雲留任財長已成定局。現年59歲的莊翠雲是少數非稅務專業出身的財長,去年1月底上任,任期內積極推動政策,表現獲得肯定。預料擅長稅務的政次李慶華與專長公股與國安基金操盤的阮清華將續任,協助莊翠雲推動信賴產業租稅優惠與金融新政。</div> <div>外界關注度最高的金管會主委人選,據傳現任主委黃天牧因協助立委邀宴壽險業高層,恐難留任。準閣揆已決定延攬金融圈人士出任新主委,由於未曾曝光,被視為一匹黑馬。國發會主委也備受矚目,新人選將是來自非製造業的業界人士,這兩位部會首長將成為卓內閣的亮點。</div> <div>至於經濟部長人選,原先政次曾文生呼聲最高,但傳出他不排除轉任台灣電力董事長。若曾文生無法順利接任,經濟部長人選將陷入難產。數位部長人選則從中研院機構中徵詢,專長資通訊與資安的李育杰傳出獲得推薦。</div>
**台電強韌網計畫挹注重電設備商商機**
隨著美國公布3月通膨數據高於預期,但後續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有降溫跡象,市場關注美聯儲今年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過,美國經濟仍強勁,通膨對股市影響性已不若以往。
由於美國移民人口多於預期,使當地就業數據強勁,使聯準會主席鮑爾認為充分就業有助於降低薪資漲幅,進而改善通膨。加上美國擁有強勁的就業,加上AI創新應用,市場預期美國經濟進入成長期應無懸念。
儘管美股進入震盪階段,但台股仍受資金及「520行情」支撐,盤勢維持在2萬點之上。後市預料將在2萬點至21,000點間盤整,近期應優先觀察半導體龍頭及重電設備股的走勢。
輝達在GTC展覽發表的「Blackwell」晶片,帶動台灣ASIC類股修正,AI類股也開始震盪。但散熱、半導體類股仍相對強勁,預料AI供應鏈將調整,下半年態勢明朗後較為清晰。
未來增長趨勢集中於先進製程高階晶片,類似過去蘋果公司的角色。而晶圓代工廠續航力最強,封測和設備等產業也將受惠。
操作建議方面,AI個股已漲多,評價拉高,可關注台灣散熱、半導體供應鏈。電子族群看好網通類股,隨著聯網需求增加,推動WiFi7升級,台廠用戶端設備出貨量將成長。
傳產部分,看好重電設備商機。台電「強韌網計畫」將於2022至2032年間投入5,645億元,加上AI應用需求,將為台廠帶來龐大商機。
此外,金融股去年獲利優異,配息亮眼,今年有望持續成長。紡織成衣也可搭上巴黎奧運題材,加上庫存去化後營運動能可望恢復成長。
台灣電力大手筆訂單逾15億,亞力訂單破百億見2026年 在台電陸續釋出訂單下,台灣電材大廠亞力(1514)已接到超過15億元的訂單。加上美國總統拜登推出龐大的基建計畫,為重電產業帶來新契機,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擴廠帶動變電所設備需求,亞力的在手訂單已突破百億元,可見度延長至2026年。 亞力看好後市表現,法人預估其股價有上漲空間。投資人可留意連結亞力權證的亞力元大3A購06(088723),目前處於價外5.4%,剩餘天數179天,為投資亞力股價上漲的另一種選擇。
台泥領跑儲能市場 穩坐電力交易聚合商龍頭地位
台泥於昨日宣布位於宜蘭蘇澳的35MW E-dReg儲能系統正式啟用,並成功參與台電電力交易。E-dReg儲能是目前台電電力交易產品中收益最高的類型,而台泥於此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擁有全國72%,即145MW的總容量,收益顯著,也使其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力交易聚合商。 此外,台泥預計在今年底之前於東部再建置50MW的E-dReg儲能案場,並分階段上線,鞏固其在台灣儲能產業的領先地位,同時積極支持政府推動的能源轉型政策。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的dReg「調頻備轉」儲能主要負責調整電網頻率,目前國內已建置超過台電需求,導致每日運作競標難度提升。而台泥已啟用於宜花地區的大型儲能案場,以及正在建置中的案場,皆屬於E-dReg儲能,具備長效電網頻率調整及電能供應功能,由台泥義大利子公司NHOA負責規劃設計,台泥儲能則負責建置。 台泥表示,E-dReg儲能屬於複合式系統,技術門檻較高,可儲存多餘電力並配合台電調度需求供電,亦能協助「削峰填谷」,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環境友善性。儘管E-dReg儲能所需的電池數量為dReg的2.5倍,成本較高,但受惠於其兼顧電網頻率調整與電能供應的功能,已於綠能發電快速成長的市場環境中成為主流。 台泥指出,隨著國內產業用電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3.5%,加上生成式AI應用推動資料中心對儲能系統需求大增,皆帶動時間電價企業用戶對儲能的需求。而台泥儲能目前獨家推出採用「EnergyArk防火滅火水泥儲能櫃」的安全解決方案,搭配專屬產品責任險,提供客戶安心保障並承擔儲能火災所造成的財物損失。 台泥強調,台泥儲能與旗下子公司能元超商合作,協助大型製造業與科技業在廠區內建置儲能系統,並參與台電s-Reg電力交易計畫,有效降低用電成本並提升電力穩定度。 ```**台泥儲能大躍進 上線電力交易、布局海外**
台泥企業團持續投資新能源領域,其儲能事業四大主軸已逐步上線。其中,蘇澳35MW E-dReg儲能系統已正式啟用,參與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電力交易。
另外,台泥在花蓮擁有的100MW E-dReg儲能系統已於去年下半年竣工,全數併入電網。尚有50MW E-dReg儲能系統預計今年陸續完成併網。
在充電站方面,台泥儲能與NHOA.TCC合作,於全台建置四處充電站,分別位於宜蘭、花蓮、台糖花蓮和台糖台東,解決電動車車主東台灣出遊的里程焦慮。
台泥於去年發表的EnergyArk儲能櫃已通過國際安全認證,將先推廣至海外市場。透過歐洲子公司Atlante,預計第二季在義大利使用此產品。
Atlante公司去年獲得歐盟補助4,990萬歐元,要在歐洲四國建置1,800個充電點。台泥表示,不排除未來將在這些充電點搭配EnergyArk儲能櫃。
此外,台泥旗下能元超商去年與運動品牌迪卡儂合作,協助迪卡儂台灣供應商取得近百萬度綠電,持續深化綠電銷售服務。
**台電需求帶動 電線電纜股強勢上漲**
大亞電線電纜(1609)有望成為台灣電力公司的電力交易平台成員,加上近年原物料報價持續上漲,帶動電線電纜產業需求增加。 昨日(15日),大亞電線電纜股價開盤便跳空漲停,收盤強勢鎖定55.6元漲停價,創下30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當天有超過13.13萬張委買單未成交,顯示市場對該股的強勁買盤。 大亞電線電纜是國內主要的345kV線纜生產商之一。由於電力需求穩定,且供應持續吃緊,預計去年標得的台電161kV和345kV交連PE電纜標案將陸續交貨,為公司帶來營收增長動能。 證券商分析指出,投資人看好大亞電線電纜後續表現,可選擇價內外5%以內、期限120天以上的權證,靈活參與股價上漲行情。看好亞力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留意連結其權證的亞力元大3A購06(088723),目前處價外5.4%,剩餘天數17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