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景生物科技公司新聞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再見重量級大咖!聯電(2303)名譽董事長宣明智之子宣昶有創立的宣捷生技,本周將宣布重金購買工研院生物新藥技術,投入蛋白質新藥的開發領域,預計接手後至少將再耗時六年及斥資20億元,力推該新藥上市。
宣捷生技是宣明智之子宣昶有2010年創立,原經營「毛囊幹細胞儲存」,2012下半年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專攻「幹細胞新藥」等生物藥開發。在「幹細胞新藥」為主軸外,亦同時開發「蛋白質新藥」。
此次宣捷將以創國內新高的授權金紀錄,購買工研院生物新藥技術;此次技轉主角的「蛋白質支架抗體」,是由工研院所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蛋白質新藥技術,適應症鎖定「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類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處於前臨床階段,預估宣捷生技接手後至少尚需6年及20億元的成本,才有可能上市。
身為醫生與商人的宣昶有表示,「新藥」同樣是「商品」,值不值得投資還是得回歸商業層面,評估條件包括市場潛力、特色等等因素,而「蛋白質支架抗體」之所以值得投資,主要是「自體免疫疾病」目前在醫學上都是屬於「控制」,但「蛋白質支架抗體」確有可能做到「治癒」。
宣昶有亦強調,以台灣的產業特色,國家在扶植「生技產業」時,挑選「新藥」絕非最省力的做法,反倒應該結合台灣半導體、電子工業、精密機械、製造業等舉世聞名的優勢背景,發展出台灣特色的「生物科技」。
除了瞄準具潛力的新藥商品外,宣昶有也延攬在美國新藥界有30年經驗的女執行長(CEO)龔曉嘉博士,擔任新藥佈局的主將角色。龔曉嘉自台大畢業,早年便赴美從事蛋白藥研發及毒理相關產業,曾任多家國際藥企高級主管,如XOMA、美國博際,並創辦中國博際,並於中國創辦第一個符合AAALAC、GLP規範的實驗室,後返台任太景、神隆(1789)等多家製藥企業高級顧問,屬華人中首屈一指的國際專家。
宣捷生技是宣明智之子宣昶有2010年創立,原經營「毛囊幹細胞儲存」,2012下半年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專攻「幹細胞新藥」等生物藥開發。在「幹細胞新藥」為主軸外,亦同時開發「蛋白質新藥」。
此次宣捷將以創國內新高的授權金紀錄,購買工研院生物新藥技術;此次技轉主角的「蛋白質支架抗體」,是由工研院所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蛋白質新藥技術,適應症鎖定「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類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處於前臨床階段,預估宣捷生技接手後至少尚需6年及20億元的成本,才有可能上市。
身為醫生與商人的宣昶有表示,「新藥」同樣是「商品」,值不值得投資還是得回歸商業層面,評估條件包括市場潛力、特色等等因素,而「蛋白質支架抗體」之所以值得投資,主要是「自體免疫疾病」目前在醫學上都是屬於「控制」,但「蛋白質支架抗體」確有可能做到「治癒」。
宣昶有亦強調,以台灣的產業特色,國家在扶植「生技產業」時,挑選「新藥」絕非最省力的做法,反倒應該結合台灣半導體、電子工業、精密機械、製造業等舉世聞名的優勢背景,發展出台灣特色的「生物科技」。
除了瞄準具潛力的新藥商品外,宣昶有也延攬在美國新藥界有30年經驗的女執行長(CEO)龔曉嘉博士,擔任新藥佈局的主將角色。龔曉嘉自台大畢業,早年便赴美從事蛋白藥研發及毒理相關產業,曾任多家國際藥企高級主管,如XOMA、美國博際,並創辦中國博際,並於中國創辦第一個符合AAALAC、GLP規範的實驗室,後返台任太景、神隆(1789)等多家製藥企業高級顧問,屬華人中首屈一指的國際專家。
兩岸新藥合作臨床,健亞與大陸石藥集團聯手搶頭彩!在健亞授權下,雙方將共同開發治療糖尿病的成分新藥,預計明年第一季同步啟動兩岸共同的人體臨床一期試驗,搶攻上看200億人民幣的藥品商機。
這是繼太景、中裕授權之後,第三起授權中國合作案,不過,不同於太景、中裕是中國的銷售和生產授權,健亞與石藥集團則採合作臨床模式,在兩岸醫藥合作架構下,石藥也可望不用進入動物毒理實驗,直接進入一期臨床,開啟兩岸新藥合作機制。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石藥集團是大陸前三大藥廠,並以新藥開發品項和速度躍居冠軍寶座,目前開發的新藥已超過20項,都屬於國際原廠藥未進入大陸市場,由石藥在大陸開發的第一個新藥,由於雙方藥品開發都各具特色,此模式的策略聯盟,對兩岸醫藥合作臨床相當有意義。
根據合約內容,該新藥將由雙方各自在兩岸進行臨床,健亞將享有一筆簽約金,由於該藥尚屬於臨床前階段,簽約金不多,但後續可依照開發進度認列里程碑金(MILESTONE)。未來完成一、二、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後,健亞將保有藥品的生產權利,石藥則負責中國地區的銷售和生產,健亞再依銷售的一定比例認列銷售權利金(ROYALTY)。
健亞表示,人口老化時代來臨,預估2015年全球治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治療新陳代謝異常的藥品市場將超過800億美元,其中大陸糖尿病藥物銷售額每年將以20%速度成長,2016年將達200億人民幣。
法人表示,健亞該治療糖尿病新藥,與石藥集團合作算是強強合作,將開啟兩岸醫藥合作的成功模式。
這是繼太景、中裕授權之後,第三起授權中國合作案,不過,不同於太景、中裕是中國的銷售和生產授權,健亞與石藥集團則採合作臨床模式,在兩岸醫藥合作架構下,石藥也可望不用進入動物毒理實驗,直接進入一期臨床,開啟兩岸新藥合作機制。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石藥集團是大陸前三大藥廠,並以新藥開發品項和速度躍居冠軍寶座,目前開發的新藥已超過20項,都屬於國際原廠藥未進入大陸市場,由石藥在大陸開發的第一個新藥,由於雙方藥品開發都各具特色,此模式的策略聯盟,對兩岸醫藥合作臨床相當有意義。
根據合約內容,該新藥將由雙方各自在兩岸進行臨床,健亞將享有一筆簽約金,由於該藥尚屬於臨床前階段,簽約金不多,但後續可依照開發進度認列里程碑金(MILESTONE)。未來完成一、二、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後,健亞將保有藥品的生產權利,石藥則負責中國地區的銷售和生產,健亞再依銷售的一定比例認列銷售權利金(ROYALTY)。
健亞表示,人口老化時代來臨,預估2015年全球治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治療新陳代謝異常的藥品市場將超過800億美元,其中大陸糖尿病藥物銷售額每年將以20%速度成長,2016年將達200億人民幣。
法人表示,健亞該治療糖尿病新藥,與石藥集團合作算是強強合作,將開啟兩岸醫藥合作的成功模式。
中國十八政權交替後,兩岸產業結盟由生醫業搶頭彩,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中國藥監局(SFDA)昨(12)日起一連兩天,在成都舉行研討會,雙方將積極在求同存異的法規環境下,尋求共識進行藥品科研合作,雙方初步規劃建立雙邊「試點審評」機制。
目前已分4小組進行,包括:醫材/藥品/保健食品及化妝品/檢驗,由於兩岸互補性強,對於大陸的醫藥產業每年以20%以上成長的需求,科技創新及研發類新藥被列為重點,希望能建立藥品安全信息的溝通和保障人民健康及安全。
另外,被視為重頭戲的是今(13)日台方將由太景、浩鼎、台微體、基亞和泰宗進行個案分享,陸方則由在美股掛牌的先聲藥業代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藥物毒理檢測的XBL(總公司在紐澤西,目前在中國成立分公司)亦將參與論壇,提出兩岸可持續性的合作建議和行動計劃。據了解,為了讓兩岸醫藥合作更具共識,中國藥品查驗中心(CDE)已來台進行可行的合作模式研討。
生醫業界認為,此次成都會對兩岸新藥合作臨床將有具體成果,包括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太景董事長許明珠、基亞董事長張世忠、中裕新藥執行長張念原、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瑞華新藥總經理吳伯文、浩鼎營運長黃秀美等重量級生技新藥公司都出席議程。
這次參與演講的太景的奈諾沙星已遵循兩岸ICH法規架構完成三期臨床;基亞PI-88則直接獲准在陸進入三期臨床;台灣浩鼎的團隊則有成功開發新藥經驗;台微體的癌症藥則授權全球第一學名藥廠TEVA,而以植物新藥為主的泰宗,研發的則是華人共有的肝炎疾病。
至於是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先聲藥業,今年九月與國際大藥廠默沙東合資成立先聲默沙東中國藥業公司,則投入開發治療心血管病、糖尿病、降血壓類藥及疫苗制劑學名藥。
另外,頗為傳奇的XBL,成立於美國紐澤西,營運以CRO臨床為主,過去CRO臨床原本是以加拿大的MDS為首,其高佔加拿大三分之二檢測和CRO市場,不過,有一年,由於同樣藥品在MDS檢測會有一小段不正常反應,但在XBL不會,為此,由於FDA不認同MDS,也讓這家公司而後倒閉,XBL從此也聲名大噪。
目前已分4小組進行,包括:醫材/藥品/保健食品及化妝品/檢驗,由於兩岸互補性強,對於大陸的醫藥產業每年以20%以上成長的需求,科技創新及研發類新藥被列為重點,希望能建立藥品安全信息的溝通和保障人民健康及安全。
另外,被視為重頭戲的是今(13)日台方將由太景、浩鼎、台微體、基亞和泰宗進行個案分享,陸方則由在美股掛牌的先聲藥業代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藥物毒理檢測的XBL(總公司在紐澤西,目前在中國成立分公司)亦將參與論壇,提出兩岸可持續性的合作建議和行動計劃。據了解,為了讓兩岸醫藥合作更具共識,中國藥品查驗中心(CDE)已來台進行可行的合作模式研討。
生醫業界認為,此次成都會對兩岸新藥合作臨床將有具體成果,包括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太景董事長許明珠、基亞董事長張世忠、中裕新藥執行長張念原、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瑞華新藥總經理吳伯文、浩鼎營運長黃秀美等重量級生技新藥公司都出席議程。
這次參與演講的太景的奈諾沙星已遵循兩岸ICH法規架構完成三期臨床;基亞PI-88則直接獲准在陸進入三期臨床;台灣浩鼎的團隊則有成功開發新藥經驗;台微體的癌症藥則授權全球第一學名藥廠TEVA,而以植物新藥為主的泰宗,研發的則是華人共有的肝炎疾病。
至於是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先聲藥業,今年九月與國際大藥廠默沙東合資成立先聲默沙東中國藥業公司,則投入開發治療心血管病、糖尿病、降血壓類藥及疫苗制劑學名藥。
另外,頗為傳奇的XBL,成立於美國紐澤西,營運以CRO臨床為主,過去CRO臨床原本是以加拿大的MDS為首,其高佔加拿大三分之二檢測和CRO市場,不過,有一年,由於同樣藥品在MDS檢測會有一小段不正常反應,但在XBL不會,為此,由於FDA不認同MDS,也讓這家公司而後倒閉,XBL從此也聲名大噪。
全球一片尋找新藥荒中,包括羅氏、默克、嬌生等國際知名八大藥廠來台尋求技轉,浩鼎、中裕、太景、安成和泉盛等5新藥公司入選,預定下周(10-11日)進行二天技術洽談,生醫業界認為此舉將推波產業新能量和投資亮點。
備受矚目的國際大藥廠羅氏、嬌生、賽諾菲安、JANESSEN、AMGEN、默克、葛蘭素、禮來等8大藥廠和知名的KPCM創投公司,是透過生技中心和國家型國際合作辦公室安排,來台尋求技轉合作廠商。
據了解,此次技轉的項目鎖定新藥,適應症則排除牙科,而國內藥廠頗為擅長的新劑型和藥物傳輸,儘管也入列,但不是優先選擇。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該中心自九月進行組織全面大改組後,已啟動五年營運策略規劃,除了積極扮演新藥研發關鍵第二棒外,也做為國內藥廠和國際大藥廠策略聯盟的重要橋接角色。
中裕新藥執行長張念原認為,與國際藥廠的合作有很多種模式,技轉、行銷和生產授權都可以,甚至共同進行臨床到新藥的申請上市,都能創造雙贏的契機,而新藥公司在逐步找到定位,加上有國際經驗的生技專家和國內生醫公司的結合,兩岸目前對生醫產業的合作也是空前的積極下,都有助於產業的發展。
就初步統計,目前入選的五家藥廠各具特色,太景治療社區型肺炎的奈諾沙星,由於早在2005年即進行符合中國ICH與美國FDA規範所要求的新藥人體試驗,而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獲得符合美國FDA與中國1.1類新藥標準的新藥。該藥目前已授權上海A股上市公司浙江醫藥集團,在大陸地區的製造、銷售與行銷權利。
安成、浩鼎都有國際授權經驗,且兩家公司選題精確,經營團隊對美國市場的行銷和布局也有心得。中裕的愛滋新藥原本就備受看好,目前除了TMB355外,也投入研發蛋白質抑制劑的領域,由於屬於長效型的產品,後市相當被看好。
至於泉盛 ,除了FB301(ANTI-CEMX過敏抗體新藥),已提出全球18個國家地區專利申請外,目前也篩選優化出FB704(抗第六型介白素IL6抗體新藥),該產品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抗體標的。
備受矚目的國際大藥廠羅氏、嬌生、賽諾菲安、JANESSEN、AMGEN、默克、葛蘭素、禮來等8大藥廠和知名的KPCM創投公司,是透過生技中心和國家型國際合作辦公室安排,來台尋求技轉合作廠商。
據了解,此次技轉的項目鎖定新藥,適應症則排除牙科,而國內藥廠頗為擅長的新劑型和藥物傳輸,儘管也入列,但不是優先選擇。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該中心自九月進行組織全面大改組後,已啟動五年營運策略規劃,除了積極扮演新藥研發關鍵第二棒外,也做為國內藥廠和國際大藥廠策略聯盟的重要橋接角色。
中裕新藥執行長張念原認為,與國際藥廠的合作有很多種模式,技轉、行銷和生產授權都可以,甚至共同進行臨床到新藥的申請上市,都能創造雙贏的契機,而新藥公司在逐步找到定位,加上有國際經驗的生技專家和國內生醫公司的結合,兩岸目前對生醫產業的合作也是空前的積極下,都有助於產業的發展。
就初步統計,目前入選的五家藥廠各具特色,太景治療社區型肺炎的奈諾沙星,由於早在2005年即進行符合中國ICH與美國FDA規範所要求的新藥人體試驗,而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獲得符合美國FDA與中國1.1類新藥標準的新藥。該藥目前已授權上海A股上市公司浙江醫藥集團,在大陸地區的製造、銷售與行銷權利。
安成、浩鼎都有國際授權經驗,且兩家公司選題精確,經營團隊對美國市場的行銷和布局也有心得。中裕的愛滋新藥原本就備受看好,目前除了TMB355外,也投入研發蛋白質抑制劑的領域,由於屬於長效型的產品,後市相當被看好。
至於泉盛 ,除了FB301(ANTI-CEMX過敏抗體新藥),已提出全球18個國家地區專利申請外,目前也篩選優化出FB704(抗第六型介白素IL6抗體新藥),該產品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抗體標的。
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將於今(28)日號召國內24家生技新藥公司成立「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並揭示將協助業界完成「資源整合、法規協調、市場布局」等主要目標。
永豐餘集團表示,TRPMA是國內第一個鎖定「研發型新藥公司」所成立的法團體,首波創會會員中包括上騰、太景、浩鼎、中裕、東洋、安成及友霖等24家新藥公司,預計今日成立大會後即召開第1次理監事會議,並選出協會理監事。業界推估,何壽川將被推舉為理事長。
何壽川將以「成立大會主席」身分與會,並邀請行政院長陳沖、立法院長王金平等長期關心生技產業的官員共襄盛舉。不過,包括中天生技及懷特新藥等上市櫃新藥研發公司都未參與該會。
何壽川為永豐餘集團大家長,長期對生技及新藥研發有相當高興趣,他最常讓人樂道的,便是十餘年前即轉投資新藥研發公司太景生技。
據悉,TRPMA早於8月3日經內政部核准成立「籌備會」,該籌備會也於9月下旬公開徵求會員加入,其中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即由永豐餘集團上騰創投總經理張鴻仁擔任。
永豐餘集團表示,國內生技公司特別聚焦亞太特殊疾病類型的研究,且在政府、民間生技新藥研發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從人才網羅、技術搜求並結合國內外資源共同發展生技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獲得具體成果。
永豐餘集團表示,TRPMA是國內第一個鎖定「研發型新藥公司」所成立的法團體,首波創會會員中包括上騰、太景、浩鼎、中裕、東洋、安成及友霖等24家新藥公司,預計今日成立大會後即召開第1次理監事會議,並選出協會理監事。業界推估,何壽川將被推舉為理事長。
何壽川將以「成立大會主席」身分與會,並邀請行政院長陳沖、立法院長王金平等長期關心生技產業的官員共襄盛舉。不過,包括中天生技及懷特新藥等上市櫃新藥研發公司都未參與該會。
何壽川為永豐餘集團大家長,長期對生技及新藥研發有相當高興趣,他最常讓人樂道的,便是十餘年前即轉投資新藥研發公司太景生技。
據悉,TRPMA早於8月3日經內政部核准成立「籌備會」,該籌備會也於9月下旬公開徵求會員加入,其中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即由永豐餘集團上騰創投總經理張鴻仁擔任。
永豐餘集團表示,國內生技公司特別聚焦亞太特殊疾病類型的研究,且在政府、民間生技新藥研發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從人才網羅、技術搜求並結合國內外資源共同發展生技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獲得具體成果。
力拚有感生技,逾30家新藥公司合組的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將於28日(下周三)成立,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為首任理事長,該協會將聚焦於生技新藥、新療效新藥的研發。醫藥界認為,此舉將有助於12月中旬將在成都舉行的兩岸醫藥合作協定會談。
除此之外,有鑑於生醫產業將成為台灣經濟命脈未來的動能下,產、官、學目前正通力建立完整架構,除了關注政策研擬的生策會,提出的33項建言,陳(沖)內閣已照單收,並允諾在3年內完成。
生技中心(DCB)9月間組織也全面進行大改組,並啟動5年營運策略規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將扮演新藥研發關鍵第二棒(將學研界和國際間研發的初期案源,研發完成動物實驗或進入人體一期臨床時,再轉介至產業界),並成長台灣生技商機拓展的重要窗口。
由東洋、基亞、太景、杏輝、健喬等逾30家新藥公司合組的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將於28日宣佈成立。此三個單位未來將以三足鼎立模式,結合三各自優勢,推動國內新藥打進國際和中國市場。
杏輝董事長李志文表示,生醫產業已成先進國家積極扶持的產業,而其必須具備的創新、專利法規、研發、生產、行銷人才和資金等條件,國內目前都還沒有完整的經驗,因此,透過新藥組織相互交換心得和聚集能量,將可較快速和國際市場接軌。
該新藥發展協會是由李志文和健喬董事長林智暉等人於一年前即積極籌備成立,由於國內目前的製藥公協會單位,長期都投入於傳統學名藥的領域,有鑑於新藥研發已成趨勢,加上兩岸積極進行的相互認證新藥臨床,更需要有明確目標可以運作執行,才推波生技新藥協會成立。
健喬表示,除了開發全新新藥之外,協會也將新療效新藥廠商納入,包括新適應症、降低副作用、改善療效強度、改善療效時間或改變使用劑量等新藥,未來都有機會創造台灣生醫產業新能量。
除此之外,有鑑於生醫產業將成為台灣經濟命脈未來的動能下,產、官、學目前正通力建立完整架構,除了關注政策研擬的生策會,提出的33項建言,陳(沖)內閣已照單收,並允諾在3年內完成。
生技中心(DCB)9月間組織也全面進行大改組,並啟動5年營運策略規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將扮演新藥研發關鍵第二棒(將學研界和國際間研發的初期案源,研發完成動物實驗或進入人體一期臨床時,再轉介至產業界),並成長台灣生技商機拓展的重要窗口。
由東洋、基亞、太景、杏輝、健喬等逾30家新藥公司合組的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將於28日宣佈成立。此三個單位未來將以三足鼎立模式,結合三各自優勢,推動國內新藥打進國際和中國市場。
杏輝董事長李志文表示,生醫產業已成先進國家積極扶持的產業,而其必須具備的創新、專利法規、研發、生產、行銷人才和資金等條件,國內目前都還沒有完整的經驗,因此,透過新藥組織相互交換心得和聚集能量,將可較快速和國際市場接軌。
該新藥發展協會是由李志文和健喬董事長林智暉等人於一年前即積極籌備成立,由於國內目前的製藥公協會單位,長期都投入於傳統學名藥的領域,有鑑於新藥研發已成趨勢,加上兩岸積極進行的相互認證新藥臨床,更需要有明確目標可以運作執行,才推波生技新藥協會成立。
健喬表示,除了開發全新新藥之外,協會也將新療效新藥廠商納入,包括新適應症、降低副作用、改善療效強度、改善療效時間或改變使用劑量等新藥,未來都有機會創造台灣生醫產業新能量。
國內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生技公司求才若渴,業者表示,除了願吃苦有創意的業務人才,穩定性高、嚴謹精確的研發人才,也是生技產業積極爭取的人才。
行政院科技會報本月23日在生技產業諮議會議中報告「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並表示為培育生技高階人才、提升生技研發水準,行政院預備提出3年3億元的「生技博士」培育計畫,目的在於讓學研界和產業界能夠透過這樣的就業方式,達到真正的產學合作和提供就業機會。
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東洋製藥董事長林榮錦都表示,台灣培養出來的生技人才和產業需求有落差,必須「再加值」,才能夠被產業界所用。
產學合作 人力再加值
陳正說,目前健亞生技徵才的狀況非常穩定,他對於業務部門的徵才可以用「大開大闔」來形容。他指出,「業務人員需要像軍隊一樣」,灑豆成兵的方式,進行鋪天蓋地的行銷,進入各個醫院、藥房等,因此健亞廣開大門、廣納人才。陳正表示,公司給業務部門主管有很大的徵才權限,只要你願意前來挑戰,健亞都願意給業務人員一個機會。
陳正指出,生技產業注重研發,但生技產業界有一定的競爭力,健亞雖然希望廣納兵源,但是對於研發人才卻是「百裡挑一」;他強調,雖然不一定是要有經驗的人,但至少是化工、應用化學系,最好是藥學系畢業的人,若是有在研發部門工作經驗者,更是最佳人選。
至於待遇,陳正說,健亞待研發部門的碩士學歷以上研發人員,基本上起薪應該都可望超過4萬元,一般新鮮人如果破格錄取,也有接近4萬元的水準。
要求超精準 絕不馬虎
陳正說,業務人員是收割、研發人員例如劑型開發人員是播種,產品必須不斷開發,最好能讓某個產品創造出上億美元的市場。業務人才好找,但是劑型人才在台灣更不好找,每1家藥廠都在搶這種人才。目前國內只要是藥學、化工、應用化學等科系畢業的博士人才,若願意和產業界合作,都會受到產業界的重用。
林榮錦指出,目前東洋尋找人才尚稱順利,而進公司的人才就像是進入「東洋大學」,可以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責條理的訓練,因此東洋沒有「入門」的問題。
林榮錦強調,目前產業確實和學校訓練的人才落差很大。他認為,學校對產業的「尊重不足」,讓學生僅流於學術操作,而忽略產業操作,非常可惜。因此,學生應該培養精確、精準的技術觀念。
其中,林榮錦就強調,目前來應徵東洋的人才中,最欠缺的部分還是那種「一定要這樣」的精準觀念;他指出,產業界要求「確定」而不是「大概」,就像打造「針劑」,每一個規格要求非常精確,不是可以隨便進行。
此外,新藥公司太景生技執行長許明珠表示,目前太景的徵才策略是從國外找來20%左右有經驗的人,其餘都是從台灣本土的博士、碩士挑選學有專精的人才,這些人通常經過幾年的訓練,都可以獨當一面成為專案經理。
行政院科技會報本月23日在生技產業諮議會議中報告「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並表示為培育生技高階人才、提升生技研發水準,行政院預備提出3年3億元的「生技博士」培育計畫,目的在於讓學研界和產業界能夠透過這樣的就業方式,達到真正的產學合作和提供就業機會。
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東洋製藥董事長林榮錦都表示,台灣培養出來的生技人才和產業需求有落差,必須「再加值」,才能夠被產業界所用。
產學合作 人力再加值
陳正說,目前健亞生技徵才的狀況非常穩定,他對於業務部門的徵才可以用「大開大闔」來形容。他指出,「業務人員需要像軍隊一樣」,灑豆成兵的方式,進行鋪天蓋地的行銷,進入各個醫院、藥房等,因此健亞廣開大門、廣納人才。陳正表示,公司給業務部門主管有很大的徵才權限,只要你願意前來挑戰,健亞都願意給業務人員一個機會。
陳正指出,生技產業注重研發,但生技產業界有一定的競爭力,健亞雖然希望廣納兵源,但是對於研發人才卻是「百裡挑一」;他強調,雖然不一定是要有經驗的人,但至少是化工、應用化學系,最好是藥學系畢業的人,若是有在研發部門工作經驗者,更是最佳人選。
至於待遇,陳正說,健亞待研發部門的碩士學歷以上研發人員,基本上起薪應該都可望超過4萬元,一般新鮮人如果破格錄取,也有接近4萬元的水準。
要求超精準 絕不馬虎
陳正說,業務人員是收割、研發人員例如劑型開發人員是播種,產品必須不斷開發,最好能讓某個產品創造出上億美元的市場。業務人才好找,但是劑型人才在台灣更不好找,每1家藥廠都在搶這種人才。目前國內只要是藥學、化工、應用化學等科系畢業的博士人才,若願意和產業界合作,都會受到產業界的重用。
林榮錦指出,目前東洋尋找人才尚稱順利,而進公司的人才就像是進入「東洋大學」,可以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責條理的訓練,因此東洋沒有「入門」的問題。
林榮錦強調,目前產業確實和學校訓練的人才落差很大。他認為,學校對產業的「尊重不足」,讓學生僅流於學術操作,而忽略產業操作,非常可惜。因此,學生應該培養精確、精準的技術觀念。
其中,林榮錦就強調,目前來應徵東洋的人才中,最欠缺的部分還是那種「一定要這樣」的精準觀念;他指出,產業界要求「確定」而不是「大概」,就像打造「針劑」,每一個規格要求非常精確,不是可以隨便進行。
此外,新藥公司太景生技執行長許明珠表示,目前太景的徵才策略是從國外找來20%左右有經驗的人,其餘都是從台灣本土的博士、碩士挑選學有專精的人才,這些人通常經過幾年的訓練,都可以獨當一面成為專案經理。
兩岸藥品加強合作,近幾週獲選研發合作試辦專案計畫名單陸續出爐,此波只要是進入臨床晚期階段的新藥,幾乎是人人有獎,受惠程度較市場預期為大;不過,也有業界人士分析,假設給予台灣新藥上市的通關禮遇,恐涉及WTO談判,未來將先觀察對口單位的設立進度,以確認該題材能否從想像面進入實質受惠階段。
近週來光是正式對外公布獲選兩岸藥品研發合作試辦專案計畫的廠商,至少就包括太景的奈諾沙星、基亞(3176)的PI-88、懷特(4108)的骨寶、健亞(4130)的化療貼片Granpatch、賽德的新一代擾素、泰宗(4169)C肝合併治療劑、台微體(4152)抗癌藥及東洋(4105)、杏輝(1734)集團等,都各有產品入列,入選名單遠比市場預期為多,幾乎可謂是人人有獎。
而這些產品的共通特性都在於適應症屬華人共通疾病、且已進入臨床中後期階段,並有計畫在兩岸啟動同步臨床試驗。以進度來看,健亞、基亞、太景旗下入選的藥品都已在人體臨床三期試驗階段,進度最快的奈諾沙星預計今年底完成臨床試驗收案,明年上半年向兩岸提出新藥上市申請,力拼2014年上市。
次之的基亞目標以明年底前的期中分析報告,向兩岸主管機關申請新藥上市,最快上市時間點也力拼2014年。健亞Granpatch貼片則屬新劑型新藥,現也在臨床三期試驗中,目標明年完成,先前原計畫三年內台灣及韓國上市,假設靠兩岸共同通道,有機會將中國上市的時間點提前。
其他藥品的進度方面,懷特骨寶已完成FDA二期臨床;杏輝旗下杏國黃斑部病變用藥今年四月獲FDA核准同步進入二、三期臨床;賽德天然人類干擾素口含錠今年也已完成人體二期臨床。泰宗C肝合併治療劑及台微體抗癌藥Lipotecan等,都已完成臨床二期試驗。
獲准通過的業者評估,符合該專案最大的好處,在於未來兩岸有機會取得新藥共同審核的共通渠道,降低重複臨床試驗的時間,縮短在中國上市時間,資金及時間成本節省可觀。不過,仍有不少業界人士憂心此將雷聲大雨點小,業者私下分析,目前中國藥監局(SFDA)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的對口辦公室還未成立,對口單位實際成立的時間點將是該試辦計畫能否從想像題材轉至實際面的第一個觀察點。
其次,也有經營中國藥品市場多年的業者認為,因台灣在商業活動上,仍屬中國官方定義的外資,假設給予台灣藥品的通關禮遇,還需考慮其他WTO會員國反彈聲浪,實際難度不低,如何在兩岸經貿協商的基礎上,取得新藥上市的優惠條件,可能還需協商。且因中國對於境內藥品仍給予高度保護,能否對台灣廣開大門,都還是後續待觀察的要素。
廠商也認為,即使中國最終可能給予台灣新藥上市的通關禮遇,但最終還是需回歸臨床試驗結果得以取信於眾,且真正上市後,如何在幅員廣大的中國市場銷售,都還是一門學問。
近週來光是正式對外公布獲選兩岸藥品研發合作試辦專案計畫的廠商,至少就包括太景的奈諾沙星、基亞(3176)的PI-88、懷特(4108)的骨寶、健亞(4130)的化療貼片Granpatch、賽德的新一代擾素、泰宗(4169)C肝合併治療劑、台微體(4152)抗癌藥及東洋(4105)、杏輝(1734)集團等,都各有產品入列,入選名單遠比市場預期為多,幾乎可謂是人人有獎。
而這些產品的共通特性都在於適應症屬華人共通疾病、且已進入臨床中後期階段,並有計畫在兩岸啟動同步臨床試驗。以進度來看,健亞、基亞、太景旗下入選的藥品都已在人體臨床三期試驗階段,進度最快的奈諾沙星預計今年底完成臨床試驗收案,明年上半年向兩岸提出新藥上市申請,力拼2014年上市。
次之的基亞目標以明年底前的期中分析報告,向兩岸主管機關申請新藥上市,最快上市時間點也力拼2014年。健亞Granpatch貼片則屬新劑型新藥,現也在臨床三期試驗中,目標明年完成,先前原計畫三年內台灣及韓國上市,假設靠兩岸共同通道,有機會將中國上市的時間點提前。
其他藥品的進度方面,懷特骨寶已完成FDA二期臨床;杏輝旗下杏國黃斑部病變用藥今年四月獲FDA核准同步進入二、三期臨床;賽德天然人類干擾素口含錠今年也已完成人體二期臨床。泰宗C肝合併治療劑及台微體抗癌藥Lipotecan等,都已完成臨床二期試驗。
獲准通過的業者評估,符合該專案最大的好處,在於未來兩岸有機會取得新藥共同審核的共通渠道,降低重複臨床試驗的時間,縮短在中國上市時間,資金及時間成本節省可觀。不過,仍有不少業界人士憂心此將雷聲大雨點小,業者私下分析,目前中國藥監局(SFDA)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的對口辦公室還未成立,對口單位實際成立的時間點將是該試辦計畫能否從想像題材轉至實際面的第一個觀察點。
其次,也有經營中國藥品市場多年的業者認為,因台灣在商業活動上,仍屬中國官方定義的外資,假設給予台灣藥品的通關禮遇,還需考慮其他WTO會員國反彈聲浪,實際難度不低,如何在兩岸經貿協商的基礎上,取得新藥上市的優惠條件,可能還需協商。且因中國對於境內藥品仍給予高度保護,能否對台灣廣開大門,都還是後續待觀察的要素。
廠商也認為,即使中國最終可能給予台灣新藥上市的通關禮遇,但最終還是需回歸臨床試驗結果得以取信於眾,且真正上市後,如何在幅員廣大的中國市場銷售,都還是一門學問。
兩岸新藥搭橋動起來,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欽選基亞的肝癌新藥PI-88及太景的奈諾沙星為「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其中,治療社區性肺炎的奈諾沙星更因已完成三期臨床,有機會搶先在2014年正式上市,成為ECFA架構下第一個在兩岸拿到藥證的新藥。
宛如打了強心劑的TFDA,目前動作十分積極,不僅率先中國藥監局 (SFDA)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也已開放讓廠商申請試點及專案試辦計劃,啟動兩岸以聯合審查方式,合作審查兩岸同步申請的多中心新藥臨床試驗機制,除了新藥臨床計劃外,申請的藥品查驗登記也包括新藥、新成份、新使用途徑、新複方、新適應症等,對生醫產業來說,也是利多大放送。
因此,昨日基亞以92.8元創下歷史新天價,而可望列入兩岸新藥合作認證的智擎也以170元寫天價,中裕、台微體、醣聯、懷特等新藥股股價亦都十分耀眼。
生醫業者指出,入選為兩岸新藥合作案後,將可確保在兩岸新藥共同審核、一同上市的機制,節省藥物上市時間;而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優勢,台灣則有智財法規和研發生產的利基,雙方的互補機制,將可相互合作搶進國際市場。
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表示,太景研發的新藥都具有全球專利保護,為取得中國1.1類新藥的資格,該公司早在2006年,就向SFDA申請奈諾沙星的IND,並在中國進行一至三期臨床試驗。
根據法規,1.1類新藥,將可以獲准進入藥保目錄,並取得較佳的價格保護。目前台灣僅有奈諾沙星符合SFDA的1.1類新藥申請資格。
許明珠表示,太景的奈諾沙星,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收案,明年上半年向兩岸同步提出新藥上市申請,2014年可正式上市。另外,幹細胞驅動劑布利沙福(Burixafor)與抗C肝病毒藥物TG-2349,也規劃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同步進行臨床試驗。
至於基亞的PI-88,目前也在台灣、韓國、中國大陸共23個醫學中心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最快明年底完成期中分析,並以期中分析結果申請藥品上市,最快獲藥證時間點將落在2014年。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PI-88除了保留大中華區銷售權利外,歐洲、美國及日本將考慮對外授權,韓國則還在評估將自售或對外授權。
宛如打了強心劑的TFDA,目前動作十分積極,不僅率先中國藥監局 (SFDA)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也已開放讓廠商申請試點及專案試辦計劃,啟動兩岸以聯合審查方式,合作審查兩岸同步申請的多中心新藥臨床試驗機制,除了新藥臨床計劃外,申請的藥品查驗登記也包括新藥、新成份、新使用途徑、新複方、新適應症等,對生醫產業來說,也是利多大放送。
因此,昨日基亞以92.8元創下歷史新天價,而可望列入兩岸新藥合作認證的智擎也以170元寫天價,中裕、台微體、醣聯、懷特等新藥股股價亦都十分耀眼。
生醫業者指出,入選為兩岸新藥合作案後,將可確保在兩岸新藥共同審核、一同上市的機制,節省藥物上市時間;而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優勢,台灣則有智財法規和研發生產的利基,雙方的互補機制,將可相互合作搶進國際市場。
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表示,太景研發的新藥都具有全球專利保護,為取得中國1.1類新藥的資格,該公司早在2006年,就向SFDA申請奈諾沙星的IND,並在中國進行一至三期臨床試驗。
根據法規,1.1類新藥,將可以獲准進入藥保目錄,並取得較佳的價格保護。目前台灣僅有奈諾沙星符合SFDA的1.1類新藥申請資格。
許明珠表示,太景的奈諾沙星,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收案,明年上半年向兩岸同步提出新藥上市申請,2014年可正式上市。另外,幹細胞驅動劑布利沙福(Burixafor)與抗C肝病毒藥物TG-2349,也規劃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同步進行臨床試驗。
至於基亞的PI-88,目前也在台灣、韓國、中國大陸共23個醫學中心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最快明年底完成期中分析,並以期中分析結果申請藥品上市,最快獲藥證時間點將落在2014年。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PI-88除了保留大中華區銷售權利外,歐洲、美國及日本將考慮對外授權,韓國則還在評估將自售或對外授權。
生醫產業33項政策大利多,由兩岸新藥合作拔頭籌!備受關注的「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昨(20)日揭牌,宣示雙方將推波回歸簽訂的國際準則(ICH、GHTF)為合作機制。
除了基亞、太景原已在大陸進入三期臨床外,至少有33家新藥公司摩拳擦掌搶登申請為第一件指標案。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只要政府落實33項政策,就可以啟動台灣生醫產業的大能量,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的成立,有助於雙方新藥廠商啟動臨床試驗,未來合作搶進10年內將達到的3兆美元的國際醫藥市場。
被認為生醫產業史上最大利多的政策,從8月31日行政院長陳(沖)背書保證允諾三年內全執行下,短短20天內竟然由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中心領先大陸SFDA(藥監局)成立辦公室,讓未來新藥公司有法規和窗口可以和大陸對口下,此利多也推波昨天台股新藥股股價走勢穩健,除了基亞漲停板拉出慶祝行情外,智擎、台灣醣聯股價也都十分搶眼。
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高純琇表示,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以提供「法規科學研析」、「專案推動」、「產業資訊」和「諮詢輔導專線及資訊平台」等4項服務。
生策會執行長吳明發表示,希望TFDA不要唱獨腳戲,如果SFDA也能快速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雙方再各組織審查委員,然後再以公平公開公正的態度,接受廠商申請,那麼兩岸就能真正進入實質的合作,相互認證。
由於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一年半來空轉,為了重啟合作機制,生策會常務理事胡幼圃在8月31日晚即啟程前往大陸將拜會新任藥監局(SFDA)局長尹力,雙方同意以國際準則(ICH、GHTF)為合作機制,籌設兩岸臨床試驗及新藥審議等四項服務,聯手搶進國際市場。
TFDA局長康照洲說,目前兩岸較有興趣的合作領域,在於公共衛生防疫及癌症藥品研發,例如細菌性藥物研發、肝癌或疫苗方面的合作。
據了解,由於兩岸重啟醫藥合作大門,目前包括杏國、中裕新藥、台灣浩鼎、台微體等至少33公司公司都待雙方公布細則,準備申請在兩岸進行臨床。
除了基亞、太景原已在大陸進入三期臨床外,至少有33家新藥公司摩拳擦掌搶登申請為第一件指標案。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只要政府落實33項政策,就可以啟動台灣生醫產業的大能量,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的成立,有助於雙方新藥廠商啟動臨床試驗,未來合作搶進10年內將達到的3兆美元的國際醫藥市場。
被認為生醫產業史上最大利多的政策,從8月31日行政院長陳(沖)背書保證允諾三年內全執行下,短短20天內竟然由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中心領先大陸SFDA(藥監局)成立辦公室,讓未來新藥公司有法規和窗口可以和大陸對口下,此利多也推波昨天台股新藥股股價走勢穩健,除了基亞漲停板拉出慶祝行情外,智擎、台灣醣聯股價也都十分搶眼。
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高純琇表示,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以提供「法規科學研析」、「專案推動」、「產業資訊」和「諮詢輔導專線及資訊平台」等4項服務。
生策會執行長吳明發表示,希望TFDA不要唱獨腳戲,如果SFDA也能快速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專案推動辦公室,雙方再各組織審查委員,然後再以公平公開公正的態度,接受廠商申請,那麼兩岸就能真正進入實質的合作,相互認證。
由於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一年半來空轉,為了重啟合作機制,生策會常務理事胡幼圃在8月31日晚即啟程前往大陸將拜會新任藥監局(SFDA)局長尹力,雙方同意以國際準則(ICH、GHTF)為合作機制,籌設兩岸臨床試驗及新藥審議等四項服務,聯手搶進國際市場。
TFDA局長康照洲說,目前兩岸較有興趣的合作領域,在於公共衛生防疫及癌症藥品研發,例如細菌性藥物研發、肝癌或疫苗方面的合作。
據了解,由於兩岸重啟醫藥合作大門,目前包括杏國、中裕新藥、台灣浩鼎、台微體等至少33公司公司都待雙方公布細則,準備申請在兩岸進行臨床。
東洋董事長林榮錦昨(27)日在生技論壇上表示,台商進入大陸醫藥市場絕不能當老大,唯一的機會在產品特色,並透過大陸與世界連結;基亞董事長張世忠對在大陸發展生技的台商,則送出「趁勢而起、順勢而為」八字。
生技月昨日舉辦大陸市場布局經驗分享論壇,由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鴻仁主持,與會者包括林榮錦、張世忠、永信董事長李芳全、康聯總經理李欣、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誠鼎董事長劉致顯、香港生物科技協會理事長于常海等。
林榮錦表示,東洋第一次進軍大陸就是成立旭東海普公司,但受限於大陸官方持股法規的不同,在經營上無法放手一搏,開始半年就覺得會出師未捷身先死,後來改變策略以時間換空間,在考量現金流是關鍵下,只做高毛利產品,也讓旭東海普18年來都是賺錢的。
他說,第二次布局大陸時,決定重新定位,將中國佈局的腳步放慢,轉向提高世界競爭力,因此投資250萬美元,買下榮港生技,該公司前5年都很賺錢,但是大陸藥價一刀砍下來後,現在獲利也被壓縮。
林榮錦強調,在大陸布局生技醫療千萬不能當老大,要秉持「老二哲學」,因為拚量跟拚大比不過本土藥廠,台灣廠商產品必須要有特色,在特色藥的領域中,在大陸拚出前十大,賺高毛利的錢,然後往世界發展。
張世忠則指出,基亞在2007年才進軍大陸,但事前已做很多準備,大陸在生技產業五大能量中,已涵括原物料、生產製造、行銷及資本市場等四大優勢,唯一欠缺的就是研發,因此,台商布局大陸的關鍵就是要有創新力、自動化能力、關鍵化能力及信任度。
張世忠強調,布局大陸選擇合作夥伴很重要,必須要有忠誠度及向心力凝聚,但在大陸,因人、社會及政府三方面因素影響,要做到此點很困難;對想在大陸布局的台商而言,他送了「趁勢而起、順勢而為」八字箴言。
李欣則指出,大陸醫藥十二五規劃將是業界重新洗牌的機會及危機,企業入市還是出市,未來5?10年將是關鍵。他強調,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75%的市場被外商及大型陸資企業寡占,中小型藥廠在中國市場應轉往2、3線城市發展。
李芳全則認為,布局大陸市場是唯一的一條路,但面對將來,台商同業間應該互補,聯手一起進軍大陸,並善加利用當地政策,共同發展生技產業。
生技月昨日舉辦大陸市場布局經驗分享論壇,由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鴻仁主持,與會者包括林榮錦、張世忠、永信董事長李芳全、康聯總經理李欣、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誠鼎董事長劉致顯、香港生物科技協會理事長于常海等。
林榮錦表示,東洋第一次進軍大陸就是成立旭東海普公司,但受限於大陸官方持股法規的不同,在經營上無法放手一搏,開始半年就覺得會出師未捷身先死,後來改變策略以時間換空間,在考量現金流是關鍵下,只做高毛利產品,也讓旭東海普18年來都是賺錢的。
他說,第二次布局大陸時,決定重新定位,將中國佈局的腳步放慢,轉向提高世界競爭力,因此投資250萬美元,買下榮港生技,該公司前5年都很賺錢,但是大陸藥價一刀砍下來後,現在獲利也被壓縮。
林榮錦強調,在大陸布局生技醫療千萬不能當老大,要秉持「老二哲學」,因為拚量跟拚大比不過本土藥廠,台灣廠商產品必須要有特色,在特色藥的領域中,在大陸拚出前十大,賺高毛利的錢,然後往世界發展。
張世忠則指出,基亞在2007年才進軍大陸,但事前已做很多準備,大陸在生技產業五大能量中,已涵括原物料、生產製造、行銷及資本市場等四大優勢,唯一欠缺的就是研發,因此,台商布局大陸的關鍵就是要有創新力、自動化能力、關鍵化能力及信任度。
張世忠強調,布局大陸選擇合作夥伴很重要,必須要有忠誠度及向心力凝聚,但在大陸,因人、社會及政府三方面因素影響,要做到此點很困難;對想在大陸布局的台商而言,他送了「趁勢而起、順勢而為」八字箴言。
李欣則指出,大陸醫藥十二五規劃將是業界重新洗牌的機會及危機,企業入市還是出市,未來5?10年將是關鍵。他強調,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75%的市場被外商及大型陸資企業寡占,中小型藥廠在中國市場應轉往2、3線城市發展。
李芳全則認為,布局大陸市場是唯一的一條路,但面對將來,台商同業間應該互補,聯手一起進軍大陸,並善加利用當地政策,共同發展生技產業。
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昨(18)日表示,台灣生技產業已經在「快要起飛的階段」,過去政府將較多重心放在研發階段,現在應配合產業主流需求,將協助重心轉往大陸及歐美市場的拓銷及法規突破,將可在最短時間讓產值翻倍。
2012台灣生技大展將於26日啟動,「亞太生技商機高峰論壇」(以下簡稱BBA)也將提前兩天登場,主辦單位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昨日舉行展前記者會,今年生技大展參與廠商數共有600家,參展攤位數也達到1,000家,創下新高紀錄。
李鍾熙說,截至去年底為止,台灣生技產值2,400億元,相較於2002年的1,100億元,成長超過1倍;至去年底上市櫃生技公司市值也有2,800億,與2008年比較,成長4倍。他指出,生技股市值近3年快速膨漲,主因過去10餘年多家指標公司的努力開始發酵,大陸崛起也讓生技發展機會擴大。
李鍾熙強調,目前生技業已有許多營收及獲利相當好的公司,另外有一半公司仍在虧損,但其中包括太景、智擎、台微體及基亞等後市仍相當看好。這些公司的成功,都並非突然間有魔法,而是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開始進入成長期。李鍾熙指出,「政府可以再出點力量」,協助台灣企業從本土走入大陸及國際市場,則生技產值很快就會翻倍。
2012台灣生技大展將於26日啟動,「亞太生技商機高峰論壇」(以下簡稱BBA)也將提前兩天登場,主辦單位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昨日舉行展前記者會,今年生技大展參與廠商數共有600家,參展攤位數也達到1,000家,創下新高紀錄。
李鍾熙說,截至去年底為止,台灣生技產值2,400億元,相較於2002年的1,100億元,成長超過1倍;至去年底上市櫃生技公司市值也有2,800億,與2008年比較,成長4倍。他指出,生技股市值近3年快速膨漲,主因過去10餘年多家指標公司的努力開始發酵,大陸崛起也讓生技發展機會擴大。
李鍾熙強調,目前生技業已有許多營收及獲利相當好的公司,另外有一半公司仍在虧損,但其中包括太景、智擎、台微體及基亞等後市仍相當看好。這些公司的成功,都並非突然間有魔法,而是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開始進入成長期。李鍾熙指出,「政府可以再出點力量」,協助台灣企業從本土走入大陸及國際市場,則生技產值很快就會翻倍。
生技展即將在7月下旬登場,生醫族群在各家公司都已逐步找到獲利的利基,且各具題材下,昨日股價加溫,法人認為,除了中概題材的東洋(4105)、曜亞(4138)聚焦外,搶攻癌藥商機的杏輝(1734)和搶進國際舞台的原料藥股神隆(1789)、中化生(1762)也備受矚目。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國內的生醫產業已開始展露特色,目前已有20個以上新藥進入美國FDA臨床,快的話2014年台灣應有新藥可獲認證上市,而醫材近來在電子產業積極結合,也可望發揮利基,學名藥部分,隨著美國、中國、日本和亞洲等國家紛紛進行醫改政策,配合國內廠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都將慢慢開花結果。
就初步統計來看,太景、基亞生技的新藥可望打進大陸,東洋集團的布局十分穩健,原料藥的神隆、中化生、台耀等公司國際競爭力強,杏輝與旗下的杏國布局的癌藥研發,近年和日本、德國上市藥廠結盟,並獲代工訂單,未來營運展望樂觀。
由於這次生技展中具特色的是增加兩岸生技專區,也讓中概生技股營運有想像空間,目前除了太景、基亞是在中國ICH架構下投入新藥三期臨床外,東洋、神隆、蘇州中化新建的廠房是為大陸新版CGMP廠量身定做新,預計將可享受大陸醫改商機。
另外,美國最高法院最近判決歐巴馬的醫改核心內容並不違憲,因此,未來將擴大美國州政府的醫療補助(MEDICAID)的保險範圍,為此,台灣廠商積極除了積極搶進學名藥市場外,血糖機的五鼎、華廣、聯合骨科等也將受惠。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人口老化快速,各國政府積極實施醫改政策,加上專利藥的密集到期引爆的商機,血糖計、原料藥、學名新藥和新藥研發公司將是國內生醫產業最值得關注的族群,未來將具吸金和吸睛效應。
羅敏菁認為,2010-2015是專利藥到期的高峰期,總計超過700個,其中包括年銷售額曾破兆元的降膽固醇藥LIPITOR,在預期將吸引學名藥廠爭相卡位下,國內廠商有機會沾光。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國內的生醫產業已開始展露特色,目前已有20個以上新藥進入美國FDA臨床,快的話2014年台灣應有新藥可獲認證上市,而醫材近來在電子產業積極結合,也可望發揮利基,學名藥部分,隨著美國、中國、日本和亞洲等國家紛紛進行醫改政策,配合國內廠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都將慢慢開花結果。
就初步統計來看,太景、基亞生技的新藥可望打進大陸,東洋集團的布局十分穩健,原料藥的神隆、中化生、台耀等公司國際競爭力強,杏輝與旗下的杏國布局的癌藥研發,近年和日本、德國上市藥廠結盟,並獲代工訂單,未來營運展望樂觀。
由於這次生技展中具特色的是增加兩岸生技專區,也讓中概生技股營運有想像空間,目前除了太景、基亞是在中國ICH架構下投入新藥三期臨床外,東洋、神隆、蘇州中化新建的廠房是為大陸新版CGMP廠量身定做新,預計將可享受大陸醫改商機。
另外,美國最高法院最近判決歐巴馬的醫改核心內容並不違憲,因此,未來將擴大美國州政府的醫療補助(MEDICAID)的保險範圍,為此,台灣廠商積極除了積極搶進學名藥市場外,血糖機的五鼎、華廣、聯合骨科等也將受惠。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人口老化快速,各國政府積極實施醫改政策,加上專利藥的密集到期引爆的商機,血糖計、原料藥、學名新藥和新藥研發公司將是國內生醫產業最值得關注的族群,未來將具吸金和吸睛效應。
羅敏菁認為,2010-2015是專利藥到期的高峰期,總計超過700個,其中包括年銷售額曾破兆元的降膽固醇藥LIPITOR,在預期將吸引學名藥廠爭相卡位下,國內廠商有機會沾光。
太景奈諾沙星新藥成功授權在大陸搶灘,可望打通兩岸醫藥合作任督二脈,生醫業肯定許明珠的「讓利」換來市場,Vivo創投創辦人孔繁建認為,國內藥廠應加速和陸資藥廠合作搶進中國和國際市場。
初步統計,中國醫藥消費高達3,400億人民幣(台幣約1,7兆),將躋身全球前三大市場規模,國內生醫廠商儘管把大陸列為目標,但目前也僅有太景投入的奈諾沙星、布利沙福(TG-0054)幹細胞驅動劑和C型肝炎病毒蛋白?抑制劑(TG-2349)是同步在台灣、美國和中國進行人體二期和一期臨床;而基亞生技治療肝癌的新藥PI-88,已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取得直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外,新藥研發公司多半還是申請美國FDA臨床為主。
生醫界認為,由於兩岸醫藥合作陷入空轉,而8年前即在大陸佈建市場,並以符合中國法規為主的太景,與江浙醫藥的策盟,將奈沙星授權江浙醫藥生產和銷售下,太景的委託江浙醫藥代工的「讓利」模式,是創造奈諾沙星的價值和快速進軍中國的最佳典範。
孔繁建表示,政府和生醫廠商不要怕兩岸醫藥開放,因為台灣市場太小,陸資藥廠不會想來賣藥,而是想找技術、臨床和台灣對國際專利法規藥廠的認識,這是雙方合作利基。
目前太景、東洋、神隆在大陸布局的模式是正確的。畢竟以中國龐大的13億人口來看,用中國的法規研發新藥,光是研發華人特殊領域的疾病,不僅商機就很雄厚,成功率也很高。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目前在大陸投資以心血管用藥為主的上海旭東海普、專業癌症藥廠的東曜,幾乎就是為大陸量身定做,全部依照大陸的法規和流程進行。神隆總經理馬海怡也表示,常熟的原料藥廠也是以美國FDA和中國SFDA的認證標準設計。
初步統計,中國醫藥消費高達3,400億人民幣(台幣約1,7兆),將躋身全球前三大市場規模,國內生醫廠商儘管把大陸列為目標,但目前也僅有太景投入的奈諾沙星、布利沙福(TG-0054)幹細胞驅動劑和C型肝炎病毒蛋白?抑制劑(TG-2349)是同步在台灣、美國和中國進行人體二期和一期臨床;而基亞生技治療肝癌的新藥PI-88,已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取得直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外,新藥研發公司多半還是申請美國FDA臨床為主。
生醫界認為,由於兩岸醫藥合作陷入空轉,而8年前即在大陸佈建市場,並以符合中國法規為主的太景,與江浙醫藥的策盟,將奈沙星授權江浙醫藥生產和銷售下,太景的委託江浙醫藥代工的「讓利」模式,是創造奈諾沙星的價值和快速進軍中國的最佳典範。
孔繁建表示,政府和生醫廠商不要怕兩岸醫藥開放,因為台灣市場太小,陸資藥廠不會想來賣藥,而是想找技術、臨床和台灣對國際專利法規藥廠的認識,這是雙方合作利基。
目前太景、東洋、神隆在大陸布局的模式是正確的。畢竟以中國龐大的13億人口來看,用中國的法規研發新藥,光是研發華人特殊領域的疾病,不僅商機就很雄厚,成功率也很高。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目前在大陸投資以心血管用藥為主的上海旭東海普、專業癌症藥廠的東曜,幾乎就是為大陸量身定做,全部依照大陸的法規和流程進行。神隆總經理馬海怡也表示,常熟的原料藥廠也是以美國FDA和中國SFDA的認證標準設計。
太景新藥登陸 台灣第一家 兩岸醫藥合作打破空轉,新藥預計2014年
兩岸醫藥合作開新局。太景生技昨(25)日宣佈已進入三期臨床的奈諾沙星,以1,400萬美元授權大陸浙江醫藥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創下台灣新藥插旗中國首例。奈諾沙星預計2014年上市,潛在全球商機高達12億美元。
此一授權協議,簽約金800萬美元,取得中國藥監局口服、注射劑型藥證後,大陸上海A股上市公司浙江醫藥(600216)將分別再支付太景100萬美元、100到500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順利上市後,浙江醫藥將每年支付太景淨銷售額7%至11%的銷售權利金。
目前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為期20年,太景負責在海峽兩岸完成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包含口服與針劑劑型),浙江醫藥則取得奈諾沙星在大陸地區的製造、銷售與行銷權利。
奈諾沙星已獲得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世界主要市場專利保護到2029年,預計在中國布局先鎖定用於治療社區性肺炎市場,年銷售約10億人民幣,將再延伸至糖尿病足感染等其他適應症。
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表示,太景是2005年即進行符合中國ICH與美國FDA規範所要求的新藥人體試驗,預計今年夏天可完成總計超過500個病人的入組口服劑型,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獲得符合美國FDA與中國1.1類新藥標準的新藥。
許明珠指出,中國在2015年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國,它是世界最重要的抗生素市場,2011年銷售金額約680億人民幣,占中國藥品總銷售金額約2成左右,浙江醫藥在奎諾酮類的銷售和成長率是同業之冠,而奈諾沙星屬於奎諾酮類,因此,雙方的策盟,對奈諾沙星未來銷售將有直接助益。
浙江醫藥董事長李春波指出,奈諾沙星具有廣譜性,可有效對抗包括抗藥性金奈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高抗藥性細菌,且安全性高,是國際藥廠矚目的新藥。由於肺炎與糖尿病足感染都是目前具有急迫的醫療需求的病症,以大陸現有6,000萬個糖尿病人,預估將增加到9,000萬人下,太景和江浙醫藥的策盟是「強強結合」。
由於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自2010年簽署以來仍處於空轉,為此,太景搶頭香可望成為ICH的成功範本下,昨日記者會眾星雲集,除了立法院長王金平、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外,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也出席盛會。
兩岸醫藥合作開新局。太景生技昨(25)日宣佈已進入三期臨床的奈諾沙星,以1,400萬美元授權大陸浙江醫藥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創下台灣新藥插旗中國首例。奈諾沙星預計2014年上市,潛在全球商機高達12億美元。
此一授權協議,簽約金800萬美元,取得中國藥監局口服、注射劑型藥證後,大陸上海A股上市公司浙江醫藥(600216)將分別再支付太景100萬美元、100到500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順利上市後,浙江醫藥將每年支付太景淨銷售額7%至11%的銷售權利金。
目前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為期20年,太景負責在海峽兩岸完成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包含口服與針劑劑型),浙江醫藥則取得奈諾沙星在大陸地區的製造、銷售與行銷權利。
奈諾沙星已獲得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世界主要市場專利保護到2029年,預計在中國布局先鎖定用於治療社區性肺炎市場,年銷售約10億人民幣,將再延伸至糖尿病足感染等其他適應症。
太景執行長許明珠表示,太景是2005年即進行符合中國ICH與美國FDA規範所要求的新藥人體試驗,預計今年夏天可完成總計超過500個病人的入組口服劑型,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獲得符合美國FDA與中國1.1類新藥標準的新藥。
許明珠指出,中國在2015年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國,它是世界最重要的抗生素市場,2011年銷售金額約680億人民幣,占中國藥品總銷售金額約2成左右,浙江醫藥在奎諾酮類的銷售和成長率是同業之冠,而奈諾沙星屬於奎諾酮類,因此,雙方的策盟,對奈諾沙星未來銷售將有直接助益。
浙江醫藥董事長李春波指出,奈諾沙星具有廣譜性,可有效對抗包括抗藥性金奈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高抗藥性細菌,且安全性高,是國際藥廠矚目的新藥。由於肺炎與糖尿病足感染都是目前具有急迫的醫療需求的病症,以大陸現有6,000萬個糖尿病人,預估將增加到9,000萬人下,太景和江浙醫藥的策盟是「強強結合」。
由於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自2010年簽署以來仍處於空轉,為此,太景搶頭香可望成為ICH的成功範本下,昨日記者會眾星雲集,除了立法院長王金平、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外,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也出席盛會。
太景生技奈諾沙星授權浙江藥廠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雖然只是打進了中國10億人民幣的競技場,卻換來12億美元進軍全球的商機,也為太景開啟前進資本市場的大門,最近該公司即將募資,每股溢價15元,執行長許明珠是如何打出「再見全壘打」?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奈諾沙星授權浙江醫藥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答:我想對國內新藥研發公司進軍華人市場是有最大的指標作用,證明我們也有能力研發新藥,而且中國市場龐大,太景也不可能自己銷售,透過和浙江醫藥策盟,委託他們生產銷售,創造雙贏模式,應該是未來新藥開發公司也可複製的模式。
問:奈諾沙星授權的過程頗為曲折,這次授權浙江醫藥後,是否會讓太景重新啟動進軍歐美市場的信心?
答:奈諾沙星是一個全新非氟奎諾酮抗生素,原本太景就已經在美國、台灣與南非完成社區型肺炎與糖尿病足美國FDA的二期人體試驗,證實可以消滅具有強大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抗藥性細菌。
不過,因美國食品與藥物管制局(FDA)發佈的新版抗生素臨床試驗指導方針草案,針對社區型肺炎(CAP)進行的臨床試驗,規定受試者在受試前必須沒有接受其他抗生素治療。只是此規定有實務診斷上的困難,因醫生對肺炎病人一定會馬上投藥,且臨床實驗的病人要2千人進入三期也很難。
為此,原本奈諾沙星已授權的WarnerChilcott,即在去年底決定不啟動社區性肺炎的三期臨床試驗,並依合約將奈諾沙星歐美日專利、研發、製造、銷售及再授權的權利無償移轉給太景,使太景取得奈諾沙星的全球獨家權利。
問:奈諾沙星授權浙江醫藥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答:我想對國內新藥研發公司進軍華人市場是有最大的指標作用,證明我們也有能力研發新藥,而且中國市場龐大,太景也不可能自己銷售,透過和浙江醫藥策盟,委託他們生產銷售,創造雙贏模式,應該是未來新藥開發公司也可複製的模式。
問:奈諾沙星授權的過程頗為曲折,這次授權浙江醫藥後,是否會讓太景重新啟動進軍歐美市場的信心?
答:奈諾沙星是一個全新非氟奎諾酮抗生素,原本太景就已經在美國、台灣與南非完成社區型肺炎與糖尿病足美國FDA的二期人體試驗,證實可以消滅具有強大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抗藥性細菌。
不過,因美國食品與藥物管制局(FDA)發佈的新版抗生素臨床試驗指導方針草案,針對社區型肺炎(CAP)進行的臨床試驗,規定受試者在受試前必須沒有接受其他抗生素治療。只是此規定有實務診斷上的困難,因醫生對肺炎病人一定會馬上投藥,且臨床實驗的病人要2千人進入三期也很難。
為此,原本奈諾沙星已授權的WarnerChilcott,即在去年底決定不啟動社區性肺炎的三期臨床試驗,並依合約將奈諾沙星歐美日專利、研發、製造、銷售及再授權的權利無償移轉給太景,使太景取得奈諾沙星的全球獨家權利。
太景生技新藥授權大陸台灣首例與浙江醫藥合作抗生素奈諾沙星後年起搶食彼岸47億元商機
永豐餘仕團旗下太景生技昨(25)日宣布,已與大陸浙江醫藥簽署合作協議,將新藥「奈諾沙星」大陸市場授權出去,創下出去台灣新藥授權大陸首例,太景下半年起將獲得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授權金,最慢後年起搶攻每年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7億元)市場商機。
奈諾沙星是一種全新抗生素,可用來消滅金黃色葡葡球菌(MARS),MARS對人體相當容易產生抗藥性,在美國因為MARS抗藥性所造成死亡的民眾,已經超過愛滋病感染民眾。太景的授權對象浙江醫藥,早在 1999年已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名列中國全國醫藥行業前20強,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形,浙江醫藥在擁有此授權後,可因此「登大人」。
太景董事長暨執行長許明珠說,奈諾沙星授權給浙江醫藥旗下新昌藥廠的大陸製造、銷售權利,合約期限20年,這項新藥將在今年底前完成3期臨床試驗,明年首季兩岸同步申請上市許可,最遲2014年以前可望開始銷售。
太景估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抗生素市場,去年市場銷售額人民幣680億元,預估奈諾沙星在大陸上市後,每年可創造人民幣10億元業績。
此次授權,浙江醫藥須支付授權金800萬美元,加上第3期臨床完成後的里程碑金約600萬美元,共 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可望於今年下半年陸續付給太景。未來藥物進入市場後,太景每年將可取得銷售額7到11%不等的權利金,每年可望坐收新台幣3到6億元。
何壽川表示,生技為21世界最重要的產業,而太景奈諾沙星進行兩岸臨床試驗,也走在「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之前,創造一個兩岸以共同數據標準,進行臨床試驗合作的實驗平台,也代表台灣人有能力自己研發新藥。
何壽川強調,政府發展生技,必須要看得懂好的公,司並且輔導好公司走得快一點。
永豐餘仕團旗下太景生技昨(25)日宣布,已與大陸浙江醫藥簽署合作協議,將新藥「奈諾沙星」大陸市場授權出去,創下出去台灣新藥授權大陸首例,太景下半年起將獲得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授權金,最慢後年起搶攻每年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7億元)市場商機。
奈諾沙星是一種全新抗生素,可用來消滅金黃色葡葡球菌(MARS),MARS對人體相當容易產生抗藥性,在美國因為MARS抗藥性所造成死亡的民眾,已經超過愛滋病感染民眾。太景的授權對象浙江醫藥,早在 1999年已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名列中國全國醫藥行業前20強,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形,浙江醫藥在擁有此授權後,可因此「登大人」。
太景董事長暨執行長許明珠說,奈諾沙星授權給浙江醫藥旗下新昌藥廠的大陸製造、銷售權利,合約期限20年,這項新藥將在今年底前完成3期臨床試驗,明年首季兩岸同步申請上市許可,最遲2014年以前可望開始銷售。
太景估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抗生素市場,去年市場銷售額人民幣680億元,預估奈諾沙星在大陸上市後,每年可創造人民幣10億元業績。
此次授權,浙江醫藥須支付授權金800萬美元,加上第3期臨床完成後的里程碑金約600萬美元,共 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可望於今年下半年陸續付給太景。未來藥物進入市場後,太景每年將可取得銷售額7到11%不等的權利金,每年可望坐收新台幣3到6億元。
何壽川表示,生技為21世界最重要的產業,而太景奈諾沙星進行兩岸臨床試驗,也走在「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之前,創造一個兩岸以共同數據標準,進行臨床試驗合作的實驗平台,也代表台灣人有能力自己研發新藥。
何壽川強調,政府發展生技,必須要看得懂好的公,司並且輔導好公司走得快一點。
永豐餘集團旗下太景生技第1項抗生素新藥「奈諾沙星」正式授權海外,身為集團大家長、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昨(25)日上台致詞說,這一刻等了11年,從公司創辦至今,台灣歷經3任總統、無數位部會首長,能走到這成果,他必須用「彌足珍貴」4字道出自己的感想。
太景生技創立於2001年,做為一家新藥研發公司,沒有任何本業收入、沒有任何轉投資獲利貢獻,太景一路走來花費逾30億元,永豐餘集團從太景創立之初就一路相挺,當別的投資人早已對太景失去信心,唯有何壽川堅信太景一定會成功。
何壽川與太景生技執行長許明珠,兩人對太景生技的發展策略,相互信任,從貼近他們的人士口中,他們合作寫下台灣生技界傳奇,最大的共同點,都擁有超乎常人的堅持與遠見。
兩人家庭背景都是傳產起家,許明珠是砂輪之父許自然的掌上明珠,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早年是她父親的員工;何壽川從小則跟著父親何傳從事造紙業,許、何兩人年紀相仿。
據貼身人士觀察,許明珠個性嚴謹,從北一女、台大化學系一直到美國留學,進入羅氏藥廠成為全球研究愛滋病藥物的先鋒。
太景生技創立於2001年,做為一家新藥研發公司,沒有任何本業收入、沒有任何轉投資獲利貢獻,太景一路走來花費逾30億元,永豐餘集團從太景創立之初就一路相挺,當別的投資人早已對太景失去信心,唯有何壽川堅信太景一定會成功。
何壽川與太景生技執行長許明珠,兩人對太景生技的發展策略,相互信任,從貼近他們的人士口中,他們合作寫下台灣生技界傳奇,最大的共同點,都擁有超乎常人的堅持與遠見。
兩人家庭背景都是傳產起家,許明珠是砂輪之父許自然的掌上明珠,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早年是她父親的員工;何壽川從小則跟著父親何傳從事造紙業,許、何兩人年紀相仿。
據貼身人士觀察,許明珠個性嚴謹,從北一女、台大化學系一直到美國留學,進入羅氏藥廠成為全球研究愛滋病藥物的先鋒。
興櫃岱宇國際(1598)董事長林英俊昨(25)日表示,公司經營的健身器材關鍵零組件,下半年營運樂觀,第3季將近入傳統旺季,新產品與新客戶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年底前將拚上櫃。
岱宇國際去年稅後純益約1.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78元;該公司昨日興櫃參考價平盤收38.16元。
岱宇目前產品為運動健身器材,該公司強調3大趨勢,包括科技、生活與醫療保健結合;公司今年5月單月營收回到0.79億元,年增率為7.99%,成長力道顯現。岱宇說,雖然歐債危機狀況不明,公司在於第3季起進入傳統旺季,新產品與新客戶可望成為公司下半年營收成長主要動力。
林英俊則表示,從5月業績看,公司已逐漸重返成長軌道,下半年呈現大躍進,因此今年業績動能應不是問題。
岱宇表示,公司今年開始積極耕耘國際市場,並積極參與全球運動健身器材大展,已經接獲許多新客戶訂單,將開始進入大量出貨階段。林英俊表示,由於美國通路布局已調整完畢,將以多品牌策略進行市場區隔;其次,由於產品創新,受到市場客戶青睞。
岱宇表示,全美最大健身器材銷售通路Sears,今年成長最為顯著,在去年底以來的產品調整之後,今年Sears下單機種數目將由5款提高至10款,出貨金額也將大幅成長。
此外,美國持續站穩腳步之外,岱宇今年大陸市場業績也將挑戰倍增,去年業績人民幣1,700萬元,今年目標則是上看人民幣4,000萬元。
岱宇國際去年稅後純益約1.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78元;該公司昨日興櫃參考價平盤收38.16元。
岱宇目前產品為運動健身器材,該公司強調3大趨勢,包括科技、生活與醫療保健結合;公司今年5月單月營收回到0.79億元,年增率為7.99%,成長力道顯現。岱宇說,雖然歐債危機狀況不明,公司在於第3季起進入傳統旺季,新產品與新客戶可望成為公司下半年營收成長主要動力。
林英俊則表示,從5月業績看,公司已逐漸重返成長軌道,下半年呈現大躍進,因此今年業績動能應不是問題。
岱宇表示,公司今年開始積極耕耘國際市場,並積極參與全球運動健身器材大展,已經接獲許多新客戶訂單,將開始進入大量出貨階段。林英俊表示,由於美國通路布局已調整完畢,將以多品牌策略進行市場區隔;其次,由於產品創新,受到市場客戶青睞。
岱宇表示,全美最大健身器材銷售通路Sears,今年成長最為顯著,在去年底以來的產品調整之後,今年Sears下單機種數目將由5款提高至10款,出貨金額也將大幅成長。
此外,美國持續站穩腳步之外,岱宇今年大陸市場業績也將挑戰倍增,去年業績人民幣1,700萬元,今年目標則是上看人民幣4,000萬元。
由永豐餘(1907)轉投資的太景生技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該公司的「奈諾沙星」已與大陸上海A股上市公司浙江醫藥(600216)簽訂授權合作協議,創下台灣新藥研發公司首度授權給中國市場的先例。「奈諾沙星」目前已在進行臨床試驗,太景董事長許明珠預估,產品上市後,將搶攻大陸的抗生素市場,年銷售額可達10億元人民幣,商機可期。
許明珠表示,中國是世界最重要的抗生素市場,2011年銷售金額約680億人民幣,占中國藥品總銷售金額約2成左右,預估奈諾沙星上市後,在中國可達約10億人民幣的年銷售額。浙江醫藥為中國大陸以抗生素製造、銷售與醫藥推廣聞名之醫藥集團,將可與太景在中國大陸市場共創雙贏。
今天記者會中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等都親臨現場,顯示對台灣新藥開發成功授權海外市場的重視。
奈諾沙星為新一代不含氟奎諾酮類抗生素,許明珠說,在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中,原創藥(專利新藥)為醫藥產業推動的重點;此一授權合作案,將為兩岸醫藥合作跨出重要的第一步。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為期20年,太景負責在海峽兩岸完成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包含口服與針劑劑型),浙江醫藥則取得奈諾沙星在大陸地區之製造、銷售與行銷權利。
此一授權協議之簽約金為800萬美元,在取得中國藥監局口服藥證後,浙江醫藥將支付太景100萬美元里程碑款,在取得注射劑型藥證後,浙江醫藥將再支付太景100到500萬美元之里程碑款。在奈諾沙星上市後,浙江醫藥將依奈諾沙星在中國市場的淨銷售額支付太景7%至11%的銷售權利金。而太景目前也規劃今年底前登錄興櫃。
許明珠表示,中國是世界最重要的抗生素市場,2011年銷售金額約680億人民幣,占中國藥品總銷售金額約2成左右,預估奈諾沙星上市後,在中國可達約10億人民幣的年銷售額。浙江醫藥為中國大陸以抗生素製造、銷售與醫藥推廣聞名之醫藥集團,將可與太景在中國大陸市場共創雙贏。
今天記者會中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等都親臨現場,顯示對台灣新藥開發成功授權海外市場的重視。
奈諾沙星為新一代不含氟奎諾酮類抗生素,許明珠說,在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中,原創藥(專利新藥)為醫藥產業推動的重點;此一授權合作案,將為兩岸醫藥合作跨出重要的第一步。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為期20年,太景負責在海峽兩岸完成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包含口服與針劑劑型),浙江醫藥則取得奈諾沙星在大陸地區之製造、銷售與行銷權利。
此一授權協議之簽約金為800萬美元,在取得中國藥監局口服藥證後,浙江醫藥將支付太景100萬美元里程碑款,在取得注射劑型藥證後,浙江醫藥將再支付太景100到500萬美元之里程碑款。在奈諾沙星上市後,浙江醫藥將依奈諾沙星在中國市場的淨銷售額支付太景7%至11%的銷售權利金。而太景目前也規劃今年底前登錄興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