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美實業(公)公司新聞
「永續績效連結貸款」指授信條件連結與永續發展相關的檢核指標 ,若企業客戶符合檢核指標,將可獲得利率減碼,透過金融影響力, 鼓勵企業客戶訂定中長期永續績效目標。
本次彰銀與奇美實業簽署的永續績效連結貸款,主要針對奇美實業 在溫室氣體減量方面,提出經第三方專業機構認證的數據年度檢核, 依達成與否提供優惠的貸款利率,攜手優質企業達成ESG目標,邁向 淨零碳排的未來。
奇美實業秉持「Clean & Green」綠色願景,積極回應全球永續 議題,接軌全球綠色供應鏈,對環境保護及永續的承諾,持續尋求各 種綠色創新方式減少碳排放,以具體行動傳達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實 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且獲2021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 」的綠色領導獎(Green Leadership)」。
全球氣候變遷及減碳趨勢無人能置身事外,金融業更是肩負社會責 任,除了自身積極節能減碳外,希望能發揮影響力來支持及協助企業 轉型,共同朝淨零目標邁進。
彰銀向來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巴黎協定及聯合國全球盟約等 國際重要規範的發展趨勢,並將企業永續概念納入核心計畫及營業活 動,致力於對各利害關係人的承諾,同時透過第三方顧問專業查核, 嚴謹推動綠色相關授信,持續精進環境、社會與治理各面向的永續作 為,提升企業永續韌性,穩步奠定永續經營的服務模式。
擎邦表示,此次取得奇美實業新建資源再生爐工廠工程訂單,將使得擎邦成為國內少數具備有承接資源再生爐EPC統包工程的工程公司,並有助於協助客戶及擎邦實現促進社會永續發展及友善地球的企業目標。
擎邦近年營運出現轉機,去年合併營收17.96億元,年減2.2%,但獲利能力大幅提升,稅後純益0.56億元,年增2.4倍,每股純益0.79元。今年首季稅後純益約2,450萬元,年增1,548%,每股純益0.35元;前六月營收10.63億元,年增近54%。
櫃買中心表示,依據遠東新世紀的SLB計畫書,遠東新世紀致力打 造循環經濟,永續藍圖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GDs),訂有包含 「驅動無限創新」及「領航綠色未來」等策略,本次SLB計畫書選定 之可持續發展關鍵指標(KPI),涵蓋溫室氣體減量、綠色產品營收 成長及再生聚酯(rPET)產能增加,期望藉由SLB之發行,擴大永續 行動目標與範圍,創造永續新世紀。
奇美實業的SLB計畫書則指出,奇美實業以「創造永續幸福的世界 」為核心目標,將綠色生產、綠色能源及綠色倡議納入其永續發展策 略,利用環保創新材料建立新商業模式,本次SLB計畫書將溫室氣體 減量及提升再生水使用比例納入KPI,提供投資人參與塑化產業永續 革命的機會,攜手邁向低碳轉型。
櫃買中心說明,遠東新世紀及奇美實業均是委由安永聯合會計師事 務所擔任評估機構,據其評估報告指出,兩家企業之SLB計畫書皆符 合永續發展債券作業要點及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原 則。未來SLB發行上櫃後,發行人應至少每年公開揭露一次KPI之最新 表現,且相關數據須經外部專業的評估機構驗證,便利投資人追蹤發 行人之永續績效表現。
櫃買中心指出,SLB是近年國際市場上最熱門的新種永續發展債券 商品,其資金用途不受限制,並透過將永續發展目標連結債券本息支 付條件之設計,協助發行人從永續金融市場募集資金。櫃買中心期盼 藉由新制度進一步發揮金融影響力,協助企業邁向永續發展及淨零碳 排目標,同時也提供投資人更直接與更多樣化的ESG投資選擇。有關 SLB制度內容,可查詢櫃買中心永續發展債券資訊專網(www.tpex.o rg.tw/web/bond/sustainability)。
奇美實業此次從CIX平台的項目市場(Project Marketplace)購入總計1萬噸碳權,碳權來源為柬埔寨及祕魯的森林自然保育專案。此次碳權均經過國際減碳標準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認證,並達成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促進當地婦女就業、潔淨水資源與支持生物多樣性等綜效。奇美實業此次購入的碳權,將用於2021至2025年度內部同仁日常通勤與商務旅行產生的碳排放抵換,並已於6月27日完成去年度共計1,416公噸的碳排放抵換作業。
奇美實業長期關注低碳永續議題,以全球化觀點尋求有助於達成地球溫室氣體減量的解決方案。即使目前國際上對於企業是否可以透過購買碳權進行碳抵換尚存在爭議,奇美藉由加入自願性碳權市場,負起碳排責任,未來更將積極尋求與供應商、客戶、金融機構在環境議題的合作,具體實踐「Clean & Green」的永續目標,與世界共同邁向淨零碳排。
奇美實業是高性能材料公司,研發並製造先進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膠和特用化學品,國際企業尋求奇美一起提升產品性能、耐久性及美學的突破,提高生產效率,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自成立以來,奇美實業透過各方面的貢獻以追求幸福,這意味著公司竭盡所能,不斷地提升員工、客戶、終端用戶和世界的生活品質。
奇美實業官網:www.chimeicorp.com。(翁永全)
擎邦表示,累積在建工程金額90億元,續創新高;總計承攬工程合約達150億元,確立營運升溫。
營運有轉機的擎邦2021年全年合併營收17.96億元,年減2.2%;毛利率7.27%,年增2.3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0.56億元,年增2.4倍,每股純益0.79元。股東會通過配發0.4元現金股利,配息率50.6%。
擎邦今年首季合併營收5.05億元,年增67.4%。毛利率7.38%,年增2.4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450萬餘元,年成長率1,548%;每股稅後純益0.35元。
擎邦表示,近期取得重大工程計有:台中市水浦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台電中山D/S改建暨大安—中山161kv線潛盾洞道新建統包工程—附屬機電設備工程、南樹林血袋工廠設計案、勝一化工洲際碼頭儲運消防EPC工程及奇美公司的新建資源再生爐工廠工程等。
其中,南亞生技廠案讓擎邦持續的拓展生技產業實績,而奇美案則是讓擎邦首次跨入了發展資源再生爐EPC統包工程的能源環保領域。
格上還攜手線上旅遊業者Agoda,結合雙方租車、旅遊資源,推出 線上專屬雙向折扣優惠,部署後疫情時代的國旅消費型態。和運租車 則預告將上架目前討論度最高的豐田電動休旅車bZ4X,提升整體車隊 戰力。
此外,和運的共享汽車服務iRent會員數已突破百萬,仍持續推進 ,針對新申辦會員並完成線上小學堂測驗,iRent提供最高300小時免 費時數,瞄準大考過後、暑假年輕族群用車出遊的需求。
租車業者表示,近期本土疫情升溫,確實對汽車短租、汽車共享業 務帶來衝擊,不過有了去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業績幾乎躺平的慘烈經 驗,租車業者自認,今年已較能掌握調整的節奏。
業者認為,目前本土疫情進入高原期,專家依國外模式推估,應該 從6月中以後將能逐漸和緩,生活將逐步恢復正常,接下來7月暑假開 始,可望有一波出遊潮帶動用車需求,因此租車業提前操作早鳥方案 卡位部署。
格上表示,隨著與病毒共存正常過生活的政策趨勢,受到疫情嚴重 衝擊的旅宿業也展開「新常態」,以新的服務模式部署後疫情時代的 國旅消費型態,因此格上與Agoda合作行銷,Agoda推出感謝祭活動, 全台上百家飯店加碼九折優惠,並加贈格上租車日租車200元、共享 車100元優惠券。
和運為迎接暑期租車熱潮,正推出平日七折、假日八折的線上預約 優惠方案,搭配和雲官網預約租車,輸入序號加碼折200元活動,可 享最低優惠六二折起。
柏瑞投信善盡資產管理業者的社會責任,聚焦於用「投資愛地球」 的專業領域,也期待與更多不同產業、理念相同的夥伴相互合作,一 起成為ESG領域各面向的倡議者。奇美實業長期關注友善環境與能源 永續發展的議題,以具體行動傳達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為什麼會有共同植樹的想法?柏瑞投信發言人暨行銷企劃處主管張 靈靈表示,看到奇美把「閒置用地」開發為「綠能園區」是很有意義 的事,也與柏瑞一直努力發行ESG基金,發揮投資影響力的理念相合 。除了發產品也希望實質做一些事來推動ESG。剛好422世界地球日的 一個契機,就促成雙方共同努力成就這樣的一個植樹行動。
奇美實業行政總處副總經理暨發言人陳世賢表示,奇美實業特別將 坐落於台南善化的閒置工廠用地轉型為「奇美綠能園區」,以「樹電 共生」為核心理念,透過綠色工法且全區保留超過22,000棵樹,設置 裝置容量達15MW、年發電量2千萬度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成就同時 具有綠電、綠樹、綠意,與自然環境共生的最美「療癒電廠」,年減 碳效益達12,000公噸。
柏瑞投信攜手奇美實業,透過兩家ESG企業共同拯救雨豆樹、並在 「奇美綠能園區」延續雨豆樹生命的方式,一起「造林減碳」成就別 具意義的志業願景,為台灣ESG盡一份心力。
此次獲頒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獎」,為勞動部推動職場之安全衛 生,提升整體職業安全衛生水準,保障職業安全與健康而設立之獎項 。其中企業標竿獎遴選資格需曾獲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五星獎和職 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且當年度及前三年內無重大職業災害。
奇美致力於打造保障員工與協力廠商安全健康的友善職場,成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委員會」,推動全面性的管理制度,取得ISO 450 01及CNS 45001雙驗證,並且符合國際人權與道德規範全友善職場, 為台灣首間通過SA8000的化工產業製造商。奇美實業每季定期辦理危 險預知與改善提案活動,透過基層的實務提案可積極預防作業風險, 有效改善工作環境與人員安全。
近年公司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以智能化工廠建立友善職場,同時也 將AI與自動化應用於槽車裝卸安全管理、人員防護器具配戴完整度偵 測及無人化分析檢測設備,關心員工通勤往返安全,運用導入VR體感 技術訓練同仁防禦駕駛觀念,強化安全駕駛意識。
奇美實業每年辦理全員健檢,歷年體檢報告數據和趨勢可於奇美同 仁專屬App上查詢,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並聘請醫師與心理師臨廠服 務。
台灣奇美實業近期再次引起市場關注,因為它再次出手大賣群創股票。這次行動讓人不禁回想起2019年6月,當時奇美實業在群創股價波段大跌後,大賣群創股票,結果導致群創股價一度跌至新低價。如今,面對面板市場的波動,奇美實業再度出手,是否意味著它已經嗅到面板後市的端倪,決定不再等待?
奇美實業在2012年退出群創經營後,2013年曾大幅出脫持股。2019年6月,奇美實業分四次公告大賣群創股票,總計近19.6萬張,每股處分價格在7.28元至7.33元之間,當時的股價已經是群創自2010年3月「三合一」後的新低價。當時,這波賣股操作讓奇美實業大虧32.35億元,市場上有聲音認為是「割肉價」,也有人擔心是「砍在最低點」。
然而,事實證明,群創股價在奇美實業賣完持股後,竟然在2020年3月跌至僅剩不到5元,一度創下歷史新低價4.85元。這讓市場對奇美實業2019年6月的處分動作刮目相看,認為它有「遠見」。
新冠疫情爆發後,群創搭上了202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面板業史上最長的多頭行情,今年4月底股價一度衝上近十年來新高價31.15元。但奇美實業卻按兵不動,沒有賣出群創股票,這也讓人對它對面板後市的樂觀預期感到好奇。
如今,面板報價高檔反轉,奇美實業再度出手大賣群創股票,市場對它的行動感到不解。是再次「看到2019年那一波狀況」而出手,還是基於對面板後市的判斷?這次的行動讓人對奇美實業的判斷力和市場預測能力進一步關注。
奇美實業近來在集中市場進行了一波大規模的股權出脫,這個動作自8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9月底,總計賣出18萬3,709張群創股票,交易金額高達32.6億元,不過也因此承擔了11.1億元的處分損失。這是奇美實業自2019年6月以來,兩年多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股權處分。這波股權出脫,主要是為了調整營運資金和資產配置,轉向投資報酬率更高的美元債券。
奇美實業在公告中提到,這次連續出脫群創股票,是為了進行資金調整和資產配置。在這波賣股行動中,奇美實業分四次公告,每次的賣股情況都有所不同。例如,在8月10日至17日,奇美實業賣出了3萬9,000張股票,每股均價為19.85元,總交易金額約7.74億元,處分損失逾1.5億元。而9月27日和28日的第三次賣股,則是這波賣股行動中最大的一次,共賣出7萬5,521張,每股均價17.1元,總交易金額逾12.9億元,損失金額達5億元以上。
經過這波賣股後,奇美實業持有群創的股數降至8,722萬0,561股,持股比重也降至0.83%。值得注意的是,奇美實業原本是群創的最大股東,持股比重曾高達17%以上,如今持股比重大幅下降,甚至可能退出群創的前十大股東之列。根據群創今年的股東會年報資訊,目前最大股東為鴻海集團,持股約6.79%,其次是新制勞退基金持股2.89%,奇美實業當時還持有約2.59%股權,為第三大股東。
奇美實業2012年退出群創經營後,2013年曾大幅出脫持股。2019年6月5日至20日,奇美實業分四次公告大賣群創股票合計近19.6萬張,每股處分價格7.28元至7.33元不等,堪稱群創2010年3月「三合一」後新低價,當時更因此大虧32.35億元。
奇美實業當時大賣群創股票,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是「割肉價」,甚至有人擔心是「砍在最低點」。尤其當年底,群創股價曾小幅反彈至8元以上,奇美實業6月的賣股操作,看似賣得不夠漂亮。
然而面板市況詭譎多變,群創股價在奇美實業賣完持股彈升之後,2020年3月,群創股價竟然跌至僅剩不到5元,一度下探歷史新低價4.85元,市場回顧2019年6月奇美實業那波處分動作,直呼「有遠見」。
新冠疫情去年全球蔓延後,群創搭上202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以來的面板業史上最長多頭,今年4月底股價一度衝上近十年來新高價31.15元,但奇美實業仍按兵不動,沒有賣群創股,透露當時大股東對面板後市仍樂觀,預期股價還有撐。正當面板報價高檔反轉之際,奇美實業再度公告大賣群創股票,是否又是「看到2019年那一波狀況」?引發熱議。
面板報價今年8月起高檔反轉,群創大股東此時認賠大賣股,引發市場關注。
奇美實業共分四次公告這波處分群創股權。奇美實業在公告中指出,這次接連出脫群創股票,主要為調整營運資金與高流動性資產配置。奇美實業受訪時坦言,面板股殖利率相對不高,該公司考量投資性資產配置,開始調節面板股,轉向投資報酬率較高的美元債券。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奇美實業於8月10日起開始執行這波在集中市場拋售群創持股的行動。其中,8月10日至17日賣出3萬9,000張,每股均價19.85元,是這波處分最高價,總交易金額約7.74億元,處分損失逾1.5億元。緊接著於8月18日至9月24日執行第二次,共賣出3萬1,594張,每股均價17.44元,總交易金額逾5.5億元,處分損失逾2億元。
第三次在9月27日和28日兩天,共賣出7萬5,521張,每股均價17.1元,總交易金額逾12.9億元,是這波賣股最大手筆,損失金額也是這波處分最大、達5億元以上。第四次於9月29日賣出3萬7,594張,每股均價17.22元,總交易金額近6.5億元,損失金額近2.5億元。
累計奇美實業近一個半月內大賣18萬3,709張群創股票,總交易金額逾32.6億元,處分損失逾11.1億元。此波賣股後,奇美實業持有群創股數降至8,722萬0,561股,持股比重降至0.83%。
群創於2010年3月與奇美電子、統寶光電「三合一」後,群創為存續公司,成就面板業史上最大合併案。奇美實業做為奇美電子創始股東,經由換股握有群創股票,奇美集團最高持股比重曾高達17%以上,為最大股東。
根據群創今年股東會年報資訊,最大股東為鴻海集團,合計持股約6.79%(包括鴻揚創投持有1.68%、鴻海1.41%、郭台銘1.32%、鴻準1.22%、華準投資1.16%),其次為新制勞退基金持股2.89%,奇美實業當時還持有約2.59%股權,為第三大股東。以這次奇美實業處分完畢持股比重降至不到1%來看,若其他股東持股未減少,奇美實業恐退出群創前十大股東之列。
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春華表示,這座「奇美綠能園區」的誕生,充份 實踐奇美對環境的永續承諾。為建造全台灣第一座不打擾原始生態的 太陽能電廠,透過綠色工法,預先思考土地返還地球時的生態規劃, 太陽能面板基樁混凝土零使用,引進德國鋼樁工法,保留土地原貌, 整個園區最大限度的保留樹木及植被並且不鋪設水泥及柏油,雖然增 加後續廠區除草、除塵等維運成本,並因此犧牲20%以上的發電效益 ,奇美仍然堅持不以追求投資報酬率極大化為目標,並充分善用綠色 科技,同時降低對自然環境負擔。
秉持「Clean & Green」綠色願景,奇美持續尋求各種綠色創新 方式以減少碳排放。而規劃多時的奇美汽電共生廠已於2020年10月底 完成統包工程發包作業,預計於2022年11月完工啟用,年減碳效益可 達12萬4千噸,此裝置容量為60MW,每年可發電5億度電,待完成後, 連同「奇美綠能園區」太陽能發電廠及奇美廠內屋頂型太陽能裝置, 奇美將有80%的用電量,來自自主供給的潔淨能源。奇美實業將繼續 在友善環境與能源永續發展之議題上盡最大貢獻與心力,許春華表示 ,「奇美綠能園區」充份實踐奇美實業對環境的永續承諾,也讓奇美 在響應低碳城市與再生能源發展上盡一份心力,推動綠能發展不但是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更是對企業永續競爭力的投資。
為接軌全球綠色供應鏈,國際品牌大廠對環境保護及對永續的承諾 ,日趨嚴謹及重視,奇美實業是一家高性能材料公司,研發並製造先 進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膠和特用化學品,因此長期關注環境與能源議 題。而奇美綠能園區是奇美「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文化」以及「對永 續發展的承諾」的具體實踐之一,通過扮演綠電、減廢、節能等永續 相關行動方案的領頭羊,奇美可以確保在未來幾十年中穩定供應合規 、先進的高性能材料給大廠客戶。
奇美為傳達其綠色願景,利用舊建物在園區內重新打造一座以「綠 能 & 樹木」為主題的展教館-奇美綠能館,館內包括綠色能源主題 介紹、互動遊戲體驗,以及園區樹木生態系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