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新科技工業(上)公司新聞
**巧新 Q1 營收成長 9.16%,豪華車銷售熱絡推動** 台灣汽車零組件大廠巧新科技工業(1563)今日公布 3 月合併營收為 6.53 億元,年減 3.62%。儘管 3 月營收小幅下滑,巧新第一季合併營收仍達 19.54 億元,年增 9.16%。 巧新表示,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歸功於豪華車銷售熱絡。包括豐田、JLR、保時捷等歐美日系豪華品牌車廠,持續向巧新下單客製化輪圈,帶動雲林廠和屏東新廠的稼動率保持穩定水準。 展望未來,巧新受惠於產能規模經濟、產品結構優化,以及成本管控和生產效率提升,加上運費和匯率回歸正常,預期第一季獲利將有亮眼表現。巧新表示,產能擴充、產品多元化和創新研發等策略,將持續支持公司的長期成長。**
巧新受惠產能規模經濟、產品結構優化、成本費用嚴控、生產效率 精進,加上運費、匯率等回歸正常水位,預期第一季獲利有機會繳出 亮麗成績單。
**巧新科技工業今年出貨目標80萬顆** 汽車鍛造輪圈大廠巧新科技工業今年將由興櫃轉上市,董事長黃聰榮表示,公司去年共生產鍛造輪圈70萬顆,今年出貨目標將挑戰80萬顆。 黃聰榮指出,巧新將運用「母雞帶小雞」概念,整合台灣其他同業發展策略聯盟,以期擴大營運布局。 除了汽車輪圈,巧新今年將跨足光電零組件生產領域,並對公司帶來實質營收貢獻。 巧新去年往來前五大客戶包括捷豹路虎、台灣豐田通商、保時捷、FCA USLLC(原克萊斯勒集團)及賓士,營收占比達45%。 儘管全球超豪華車、豪華車品牌幾乎都是巧新客戶,黃聰榮強調,巧新更為重視客戶的新車款、需求量提升,以及如何滿足客戶需求。 與競爭對手德國Otto Fuchs KG公司相比,巧新在造型與表面處理及高度客製化方面具有競爭優勢。黃聰榮透露,客戶在意輪圈的正面視覺及安全要求,巧新會做到車廠客戶對造型與產品重量都同意為止。 黃聰榮也強調,Otto Fuchs經驗豐富,資金雄厚,是巧新可敬的競爭對手。 巧新去年合併營收77.79億元創新高,營業毛利17.34億元,毛利率22.29%、年增3.3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6.08億元、年增4.47%,每股稅後純益(EPS)2.88元。
汽車鍛造輪圈廠巧新(1563)第二季將由興櫃轉上市,董事長黃聰 榮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公司共服務30個車廠客戶、42個品牌,去年 共生產鍛造輪圈70萬顆,今年出貨將挑戰80萬顆目標。黃聰榮說,巧 新將運用「母雞帶小雞」概念,整合台灣其他同業發展策略聯盟,以 期擴大營運布局。
黃聰榮指出,巧新已在汽車工業奠定良好基礎,未來仍會以鍛造技 術為核心,持續擴大產品應用範圍,除食品產業相關產品不會列入考 慮外,其他產業的發展應用都會積極努力,特別看好設備產對於輕量 化與高強度的需求商機;在此布局下,巧新今年會有機會跨足光電零 組件生產領域,並對公司帶來實質營收貢獻。
巧新去年往來前五大客戶包括捷豹路虎、台灣豐田通商、保時捷、 FCA USLLC(原克萊斯勒集團)及賓士,營收占比達45%。
黃聰榮強調,全球超豪華車、豪華車品牌,幾乎是巧新客戶,但車 廠客戶數並不是重點,巧新更為重視客戶有哪些新車款、如何滿足客 戶需求、需求量怎麼提升。
巧新去年鍛造輪圈產量達70萬顆,相較於最大競爭對手德國OttoF uchs KG公司,其乘用車鍛造輪圈年產約250萬顆,不過Otto Fuchs的 主力業務為建築材料,乘用車輪圈僅占總營收不到1成;與Otto Fuc hs相較,巧新的競爭優勢,在於造型與表面處理及可高度客製化。
例如,輪圈輕量化與製程設計能力方面,黃聰榮透露,客戶在意正 面視覺,且產品須符合安全要求,巧新會做到車廠客戶對造型與產品 重量,都同意為止。這也是巧新能獲得歐美、日等多家國際豪華汽車 與超跑車品牌車廠高度認可的關鍵。
不過黃聰榮也強調,Otto Fuchs具有豐富的經驗,且資金較雄厚, 是巧新可敬的競爭對手。
巧新去年合併營收77.79億元創新高,營業毛利17.34億元,毛利率22.29%、年增3.3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6.08億元、年增4.47%,每 股稅後純益(EPS)2.88元。
巧新表示,除依公司法規定保留發行股份的15%由公司員工認購, 其餘85%現增新股,依法全數提撥辦理對外公開承銷。
興櫃市場最新營收報告來了!2月份的營收全數已經在11日公佈,結果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由於這個月剛好碰上農曆新年,工作天數大減,許多公司的營收都受到了影響。不過,在這些公司中,星宇航空(2646)卻逆勢上揚,創下了年月雙增的佳績,真是可圈可點。 如果你還記得,1月和2月的合計營收,前十大個股中就有6檔累計營收呈現正成長。整體來看,333檔登錄興櫃的公司中,有56檔在2月份的營收上,同時實現了年、月雙增,這個數字雖然比1月的108檔少,但觀光餐旅業的業績卻逆勢上揚,星宇航空、三商餐飲、乾杯、旅天下、錢櫃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說到興櫃2月的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熟悉的名字,像是遠壽、星宇航空、燁聯、日盛臺駿、富基電通、和淞、兆聯實業、世紀風電、巧新、東盟開發等。這些公司2月的營收介於5.9~62.49億元,星宇航空年增108.94%,世紀風電年增132.47%,可見成長速度相當驚人。其中,世紀風電累計前兩月營收年增率更是高達249.12%,成長速度令人咂舌。 星宇航空的表現更是亮眼,2月份營收達28.68億元,創下了單月新高紀錄。公司表示,他們的第五架A350已經在3月初交機,整體機隊規模達到了22架。此外,他們還正在籌備北美第三個航點——西雅圖,預計下半年將開出。 世紀風電也表現出色,他們的子公司世紀風電受惠於離岸風場工程的陸續進入收割期。近期,他們還公告將以租地委建方式,在臺北港南碼頭新建五期廠房,這也意味著他們將有更多的工程認列款進帳。
興櫃市場最新營收數據曝光,2月份營收情況已全數揭露。在這波假期影響下,許多公司營收都受到影響,但星宇航空(2646)卻逆勢成長,帶來一抹亮色。根據統計,1月與2月的合計營收中,前十大個股中就有6檔累計營收呈現正成長。 在333檔登錄興櫃的公司中,有56檔在2月份呈現營收年、月雙增,雖然整體業績有所下滑,但觀光餐旅業卻成為逆勢上揚的主力。除了星宇航空,還有三商餐飲、乾杯、旅天下、錢櫃等公司也表現亮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兩個月的累計營收成長公司高達207檔,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家數佔比達到62%。 在2月份營收規模的前十大公司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熟悉的身影,如遠壽、星宇航空、燁聯、日盛臺駿、富基電通、和淞、兆聯實業、世紀風電、巧新、東盟開發等。其中,星宇航空2月份營收達28.68億元,創下單月新高紀錄。公司表示,第5架A350已於3月初交機,機隊規模擴大至22架,並正籌備北美第三個航點西雅圖,預計下半年啟航。 而世紀風電則因離岸風場工程陸續進入收割期,近期宣佈將在臺北港南碼頭新建五期廠房。這一決策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在風場工程方面的佈局,並有望帶來更多的工程認列款進帳。 無論是星宇航空的成長勢頭,還是世紀風電的積極佈局,都展現了興櫃市場公司在逆境中的抗壓能力與發展潛力。
全數333檔登錄興櫃的公司中,共有56檔呈現2月營收年、月雙增表 現,與1月有108檔相比,整體業績下滑,但業績逆勢上揚的主要集中 在觀光餐旅業,除了前述星宇航空,還有三商餐飲、乾杯、旅天下、 錢櫃等。不過,累計今年前二個月營收成長公司則高達207檔,相較 去年同期的97檔,前二月累計營收成長者大增,家數占比達62%。
據統計,興櫃2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星宇航空、燁 聯、日盛台駿、富基電通、和淞、兆聯實業、世紀風電、巧新、東盟 開發等,全都是興櫃營收前段班的老面孔,2月營收介於5.9∼62.49 億元,其中星宇航空年增108.94%、世紀風電年增132.47%;累計前 二月營收年增率,世紀風電更高達249.12%,成長相當驚人。
星宇航空公布2月營收28.68億元,續創單月新高紀錄,公司表示第 5架A350已於3月初交機,整體機隊規模達22架,正緊鑼密鼓籌備北美 第三個航點西雅圖,預計下半年開出。
世紀綱子公司世紀風電受惠離岸風場工程陸續進入收割期,近期重 訊公告將以租地委建方式,在台北港南碼頭新建五期廠房,風場工程 有政策大力支持,也陸續會有工程認列款進帳。
巧新科技工業(1563)這家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圈廠,最近可是熱鬧得很哪!不僅持續穩定地拿下車廠的訂單,還將目光投向了當紅的半導體領域,準備生產高強度鋁合金零件,夢想著打入國外半導體設備商的零件供應鏈呢! 黃董(黃聰榮)就說,他們要搶攻全球頂級品牌車廠的鍛造輪圈市場,現在已有許多豪華品牌車廠下單,預計今年中高階鍛造鋁圈的出货量會比去年成長不少。像是勞斯萊斯的全新純電車Spectre,也用上了巧新的鋁合金鍛造輪圈,這可是品牌的一大亮點呢! 黃董還透露,巧新不僅鍛造輪圈,他們也準備進軍半導體設備零件市場。由於半導體設備需要高強度的零件,巧新正好可以生產這種鍛造鋁合金零件,並且散熱葉片也能透過鍛造技術來製造。他們已經完成了相關測試,只要客戶下單,就能正式開始生產和出貨了。 現在在興櫃掛牌的巧新,已經獲得證交所的同意,準備轉上市,這也是公司發展的一大步驟。 黃董表示,為了達到永續獲利和提升股東報酬率,他們訂出了三大策略:一是強化在全球超豪華車鍛造產業的領先地位;二是提升營運效率和獲利率,主打「拓展淨成形鍛造鋁圈」和「綠色經濟再生鋁」;三是推動永續經營和公司治理。 黃董強調,只要有需要鍛造技術的產品,只要產能能達到規模經濟,他們就會爭取這些產品訂單,從汽車產業擴展到其他產業。他們還非常重視回收再利用的鍛造鋁材,希望能夠達到ESG的目標。從2000年以來,巧新累積開發生產了2,225款汽車鋁圈,銷量接近1,200萬顆,這可不是小數目哦!
巧新董事長黃聰榮表示,搶新是全球頂級品牌車廠鍛造輪圈的一階 供應商,在豪華品牌車廠客戶訂單挹注下,巧新今年中高階鍛造鋁圈 出貨量可望比去年成長,包括勞斯萊斯第一款純電車Spectre,也搭 載巧新的鋁合金鍛造輪圈。
至於布局半導體設備零件新市場,黃聰榮強調,半導體設備需要高 強度的零件,巧新可生產鍛造鋁合金零件,供應給國外設備廠商;另 半導體設備所需的散熱葉片,巧新一樣可透過鍛造鋁合金技術製成產 品供貨。黃聰榮透露,巧新生產的半導體設備散熱葉片,無論在鍛造 與高強度等方面的要求都已測試OK,待客戶下單後,就可正式出貨。
目前在興櫃掛牌的巧新,已獲證交所同意轉上市。
黃聰榮指出,巧新為極大化永續獲利與股東報酬率,訂出三大策略 ,包括一、強化全球超豪華車鍛造產業的領先地位;二、提升營運效 率及獲利率,主力「拓展淨成形鍛造鋁圈」、綠色經濟再生鋁;三、 永續經營與公司治理。
黃聰榮強調,只有需要鍛造技術,且產能達規模經濟,公司就會爭 取上述產品訂單,從汽車產業延伸至其他產業。尤其回收再利用的鍛 造鋁材,也是公司重點,以期做到ESG目標。據悉,巧新自2000年以 來,累積開發生產2,225款汽車鋁圈,累積銷量近1,200萬顆鋁圈。
台灣證交所於27日舉行的董事會中,正式通過了三家公司上市申請案,這三家新進上市公司分別是鈺寶(3150)、來億-KY(6890)以及巧新科技工業(1563)。預計這三家公司的上市作業若一切順利,將在第二季至第三季之間正式登陸台灣證券市場。 在這次董事會中,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外,還有攸泰科技上市案以及億而得及青新兩家公司的創新板上市案獲得通過。這意味著2月份的董事會共計通過了六家公司的上市申請。 目前,共有11家公司在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後,尚處於等待上市掛牌階段。這些公司包括去年11月通過的阜爾運通,以及12月通過的望隼、眾福科、KKT-K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創新板)等六家,還有今年1月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創新板)、向榮生技(創新板)等四家。 值得注意的是,微矽電子創新板上市案已經完成了競拍程序,預計將於3月7日以每股35元的價格上市,成為創新板第11家上市公司。而望隼則預計在3月4日進行競拍,並計劃於3月18日以科技事業上市一般板的形式登陸市場。
三家上市案。若未來上市作業順利,最快可望在約第二季至 第三季之間上市。
證交所27日加開2月第二場董事會,加計20日董事已通過攸泰科技 上市案,
及億而得及青新二家公司創新板上市案。合計2月董事會共 通過上述六家公司上
市案
目前已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並且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上 市掛牌的
公司共有11家,包括去年11月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阜爾運通 一家,12月通過的望
隼、眾福科、KKT-K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 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
(創新板)等六家,以及今年1月董事會 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
(創新板)、向榮生技(創新 板)等四家。
其中,微矽電子創新板上市案已完成競拍,預計3月7日以每股35元 上市,成
為第11家創新板上市公司;另望隼預計3月4日競拍,擬於3 月18日以科技事業上
市一般板。
台灣股市興櫃市場最新營收數據於1月15日全數公布,其中,巧新科技工業(1563)等5家公司帶動年月雙增的亮眼成績,讓整體市場維持高檔氣勢。在全部332檔登錄興櫃的公司中,共有108檔公司1月營收年、月雙增,與去年12月持平,整體業績表現穩定。 從去年12月的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來看,遠壽(5859)、星宇航空(2646)、富基電通(6707)、日盛台駿(6958)、巧新(1563)、云光(3633)等公司表現突出。其中,世紀風電(3162)的1月營收年增達403.32%,遠壽年增116.98%,富基電通則年增106.33%。 長期霸榜興櫃營收前十大的遠壽,去年全年營收衰退7.28%,但今年1月成功恢復「年月雙增」的佳績,主要受益於匯兌利益收入和自留滿期保費收入增加。星宇航空受惠於寒假旺季,1月營收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年增率達62.91%。而日盛台駿則已遞件申請興櫃轉上市,預計2024上半年內完成上市,為市場增添新活力。
全數332檔登錄興櫃的公司中,則共有108檔呈現1月營收年、月雙 增表現,與去年12月相比成績持平,整體業績表現力守佳績。據統計 ,興櫃12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空、富基 電通、日盛台駿、世紀風電、和淞、東盟開發、巧新、兆聯實業等, 1月營收介於6.42∼75.80億之間;其中世紀風電的的1月營收年增40 3.32%、遠壽年增116.98%、富基電通則年增106.33%。
遠壽長期霸榜興櫃營收前十大的冠軍寶座,去年全年營收741億元 、衰退7.28%,不過2024年一舉恢復「年月雙增」氣勢,1月營收大 增主因在於匯兌利益收入,以及自留滿期保費收入增加的挹注。
星宇航空受惠1月中旬進入寒假旺季,帶動出國旅遊人數強勁成長 ,2024年1月營收24.8億元,續創歷史單月新高,年增率62.91%、月 增3.65%。星宇航空1月營收占比上,客運22.24億元,年增59%;貨 運營收為1.45億元,年增69%,因台灣輸往美洲整體貨量及市場燃油 附加費用下滑,使1月運價小幅收斂。
日盛台駿則已經遞件申請興櫃轉上市,市場預期2024上半年內將可 完成上市,上市租賃股將再添生力軍。
中部汽車零組件產業今年一月營運可說是異常亮眼!巧新科技工業、宇隆、橙的等三家公司都創下了不錯的成績。其中,宇隆1月的合併營收高達3.39億元,月增率25.41%,年增率43.58%,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巧新則因應客戶對鍛造輪圈的需求增加,合併營收6.9億元,年增率25.54%,也創下了同期新高;橙的則繼續保持成長動能,1月合併營收3,413萬元,年增率108.28%,已連續六個月年增表現亮眼。 橙的強調,其AM(售後維修)業務在歐洲雪胎出貨旺季及新客戶的挹注下,1月日本地區營收年增30.67倍,占整體營收的19.91%。同時,大陸商用車廠宇通汽車等OEM客戶的拉貨力道穩步成長,也讓橙的元月的AM、OEM銷售分別年增138.94%及45.58%。 宇隆則是因為汽車業務客戶在農曆春節前持續拉貨,加上歐洲地區客戶提前準備庫存,使得1月營收創下新高。該公司還看好氫燃料車的發展潛力,強調其關鍵零組件除了可用於氫燃料車電池外,也能應用於充電站的储能電池,預計將成為公司主力業務之一。宇隆台中新廠也即將在第一季結束前啟用,公司對今年營運表現充滿期待。
現亮眼,宇隆1月合併營收達3.39億元,月增25.41%、年增 43.58%,創單月歷史
新高;巧新受惠客戶對鍛造輪圈的需求增加, 1月合併營收6.9億元、年增
25.54%,創同期新高;橙的1月合併營收 3,413萬元、年增108.28%,已連續六個
月繳出年增表現。
胎壓偵測廠器廠橙的強調,AM(售後維修)業務受惠歐洲雪胎出貨 旺季及
擴增新客戶效益,加上日本新專案開始出貨認列,帶動1月日 本地區營收年增
30.67倍,占1月整體營收比重達19.91%。此外,大 陸商用車廠宇通汽車等OEM
(車廠代工)客戶拉貨力道穩步成長,橙 的元月AM、OEM銷售分別繳出年增
138.94%及45.58%的成績。
宇隆受惠於汽車業務客戶在農曆春節前持續拉貨,加上歐洲地區客 戶提前準
備庫存,帶動1月營收達3.39億元,創單月新高。宇隆指出 ,因應紅海衝突,車廠
客戶對汽車關鍵零件拉貨力道明顯增大,自行 車及醫療客戶也正在積極備料生
產,同步推升宇隆業績。
宇隆也看好氫燃料車的發展,表示自家關鍵零組件除可用在氫燃料 車電池
上,亦推進應用於充電站的儲能電池,氫燃料電池領域商機有 機會成為宇隆主力
業務之一。宇隆台中新廠預計第一季結束前正式啟 用運行,宇隆期待在新產品、
新產能及新業務等三箭齊發的助威下, 可帶動今年營運繳出佳績。
台灣證交所積極推動優質企業上市,今年開年以來,審議速度加快,多家公司陸續獲得批准上市。其中,巧新科技工業就是這波上市熱潮中的一員。
近期,證交所密集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創下多項新紀錄。巧新科技工業作為其中一員,其董事長黃聰榮領導的這家公司在短短幾個月內,便成功進入上市程序。
巧新科技工業實收資本額為21.43億元,專注於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等產品的生產。該公司111年實現税前盈餘超過7億元,112年前三季則達到5.6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為2.9元及2.15元。
值得注意的是,巧新科技工業只是這波上市潮中的一個案例。在過去兩週內,證交所已經密集審議並通過了多達七家公司的上市案,創下歷史紀錄。
這七家公司中,除了巧新科技工業外,還有攸泰科技、青新、儀而得、向榮生技和安國轉投資的鈺寶等。這些公司的上市,不僅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選擇,也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力和發展潛力。
特別是巧新科技工業,作為創新板上市公司,其成功上市對於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擴大市場影響力具有積極作用。這也再次證明了台灣證交所對於優質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以及對於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決心。
【台灣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新聞!在昨日(24日)的上市審議會上,兩家台灣公司成功通過上市申請案,分別是巧新工業和攸泰科技。這對於兩家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代表著他們在行業內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 話說回來,我們來看看巧新工業的表現。這家公司在112年前三季度的稅前盈餘高達5億6,753萬元,EPS更是亮眼的2.15元。這個數字顯示了巧新工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都相當強。這次的上市,對於巧新工業來說,不僅是品牌形象的提升,更是為了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攸泰科技也表現出色,他們在112年前三季度的稅前盈餘為2億7,662萬元,EPS則是2.99元。這一點也不遑多讓,顯示了攸泰科技在行業中的穩定發展和良好的經營狀況。此次上市,攸泰科技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有望在未來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總結來說,巧新工業和攸泰科技的上市申請獲得通過,不僅是兩家公司自身的榮耀,也是台灣股市的一個好消息。這兩家公司的上市,將為台灣股市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
台灣證交所上市新聞:巧新科技與攸泰科技兩公司申請上市,獲得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通過!兩家公司在市場上的表現引人注目,不僅技術先進,同時盈利能力也相當亮眼。
昨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對巧新科技與攸泰科技兩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案進行審議,結果兩案皆順利通過。這意味著這兩家公司將有機會登上台灣證交所的股票市場,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先來看看攸泰科技公司,這家由大眾電腦分割獨立的公司,董事長簡民智與執行長徐靜珍領軍,實收資本額高達7.5億元。攸泰科技主要業務集中在產業電腦、嵌入式板卡及其周邊零組件,外銷占比高達97.93%。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分別達到2.15億元和2.7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也相當吸引人,分別是3.13元和2.99元。
而巧新科技則是一家專注於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等產品的企業。該公司內銷占比為19.56%,外銷則佔80.44%。巧新科技的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覷,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分別為7億元和5.6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則是2.9元和2.15元。
這兩家公司的成功上市,不僅對公司本身來說是一大步躍,對於台灣股市的多元化發展也將起到推動作用。目前,兩案還需提報證交所董事會核議,預計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帶來更多新聞。
證交所在短短兩周內,密集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寫下多項新紀錄 。
一、七家公司創史上最短的時間內審議最多家數。
二、只有攸泰科技及巧新是上市一般板,其餘五家都是創新板。
三、七家中有四家「母以子貴」,為上市櫃轉投資子公司。
證交所26日將審議安國轉投資25.98%的鈺寶創新板上市案,鈺寶 董事長同為安國董事長羅森洲,實收資本額4.1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 無線音訊控制晶片及模組等。110年及111年稅前純益各7,096萬元及 6,033萬元,112年前三季小虧607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則各為 2.33元、2.15元及-0.21元。
證交所24日審議通過大眾控轉投資50.44%的攸泰科技,董事長也 是大眾控董事長簡民智,實收資本額7.5億元,產品包括產業電腦、 嵌入式板卡及其周邊零組件等。111年稅前盈餘2.15億元,112年前三 季2.77億元,EPS各3.13元及2.99元。
證交所24日審議通過巧新上市案,董事長為黃聰榮,實收資本額2 1.43億元,主要產品為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 111年稅前盈餘為7億餘元,112年前三季5.67億元,EPS各2.9元及2. 15元。
證交所23日審議通過日友轉投資66.04%的青新創新板上市案,董 事長為張芳正,資本額為4億元,主要業務包括醫療及事業廢棄物清 運服務、廢水處理及青新木製造業務等。110年及111年稅前盈餘各5 ,200萬元及1.11億元,2023年前三季為8,265萬元,EPS各3.51元、2 .64元、1.64元。
證交所18日通過億而得創新板上市案,董事長為黃文謙,實收資本 額為2.68億元,主要產品包括可複寫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IP授權及 技術服務。110年稅前盈餘4,321萬元、111年8,137萬元、112年前三 季3,438萬元;EPS各1.44元、2.72元、1.08元。
證交所15日審議通過麗彤轉投資18.39%的向榮生技創新板上市案 ,董事長為蔡意文,資本額為5.546億元,主要業務包括再生醫學領 域脂肪幹細胞新藥研究開發及幹細胞技術應用,幹細胞新藥仍在研究 開發階段,營收來源主要是銷售高濃度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產品、特 管辦法之細胞製劑以及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業務(CDMO)。110年及 111年稅前虧損各為8,637.4萬元及9,115.5萬元,2023年前三季虧損 5,92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各為2.29元、2.2元、1.11元。
證交所12日通過平和環保創新板上市案,董事長為吳明陽,實收資 本額為2.92億元,主要產品為廢污水代處理、廢水處理藥劑及耗材製 造及銷售、廢棄物清除等。110年稅前盈餘為1.97億元,111年1.74億 元,112年前三季1.15億元,EPS各5.44元、5.2元及3.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