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新科技工業(上)公司新聞
巧新112年前三季稅前盈餘5億6,753萬元,EPS 2.15元;攸泰科技 112年前三季稅前盈餘2億7,662萬元,EPS 2.99元。
根據證交所資料,攸泰科技公司董事長為簡民智,執行長徐靜珍,實收資本額7.5億元,為大眾電腦分割獨立之專業市場電腦供應商,董事會共七席董事,持股占51.41%;承銷券商為福邦證券。
攸泰科技主要業務為產業電腦、嵌入式板卡及其周邊零組件,市場結構為內銷2.07%、外銷97.93%;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純益分別為2.15億元、2.7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各為3.13元、2.99元。
巧新科技主要業務為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等研發、製造與銷售,產品內銷19.56%、外銷80.44%。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純益分別為7億元、5.6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9元、2.15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4)日將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中將對多項上市申請案進行審議。其中,引人注目的包括大眾控(3701)旗下的小金雞攸泰科技以及被譽為「隐形冠軍」的巧新科技工業,這兩家公司都將申請股票上市。此外,青新環境工程也將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 攸泰科技公司由簡民智擔任董事長,實收資本額達7.5億元。該公司是從大眾電腦分割出來的專業市場電腦供應商,主要提供產業電腦、嵌入式板卡及其相關零組件。過去兩年,攸泰科技表現亮眼,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分別為2.15億元和2.7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則是3.13元和2.99元。 巧新科技工業則由黃聰榮領軍,實收資本額高達21.42億元。這家成立於1994年的公司是全球高品質輕量鍛造金屬產品的供應商,也是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鍛造鋁圈製造廠。巧新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並為勞斯萊斯、賓利、寶馬、賓士、奧迪、麥拉倫、法拉利、保時捷等知名汽車製造商提供一階供應。根據證交所資料,巧新科技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分別為7億元和5.6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則是2.9元和2.15元。 另一家申請創新板上市的青新環境工程,由張芳正擔任董事長,資本額為4億元。該公司主要從事醫療及事業廢棄物清運服務、廢水處理,以及青新木製造業務。雖然是創新板申請,但青新環境工程的財報表現穩健,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分別為5,200.4萬元、1億1,143.1萬元和8,264.7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則是3.51元、2.64元和1.64元。
(3701)小金雞攸泰科技、被譽為隱形冠軍的巧新科技等兩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
案,並將審議青新環境工程申請股票創新板上市案。
根據證交所資料,攸泰科技公司董事長為簡民智,實收資本額7.5億元,為大眾電
腦分割獨立之專業市場電腦供應商,主要產品包含產業電腦、嵌入式板卡及其周
邊零組件,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純益分別為2.15億元、2.76億元,每股稅後
盈餘各為3.13元、2.99元。
巧新科技工業董事長為黃聰榮,實收資本額21.42億元,成立於1994年,是高品質
輕量鍛造金屬產品的全球供應商,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鍛造鋁圈製造廠,
主要產品為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為歐、美、日各大知名
汽車製造商如勞斯萊斯、賓利(Bentley)、寶馬(BMW)、賓士(Benz)、奧迪
(Audi)、麥拉倫(McLaren)、法拉利(Ferrari)、保時捷(Porsche)等一階供
應商。根據證交所資料,巧新科技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純益分別為7億元、
5.6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9元、2.15元。
青新環境工程董事長為張芳正,資本額4億元,主要業務為醫療及事業廢棄物清運
服務、廢水處理及青新木製造業務。雖是申請創新板,但財報表現穩健,2021
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純益分別為5,200.4萬元、1億1,143.1萬元、8,264.7
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3.51元、2.64元、1.64元。
巧新科技工業在車業旺季表現亮眼,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近期,巧新(1563)與宇隆(2233)兩家中部二汽車零件廠,受惠於車業傳統旺季效益,合併營收均呈現成長。巧新在2023年12月合併營收達6.81億元,下半年合併營收則達40.65億元,全年合併營收更達77.79億元,均創下同期新高紀錄。宇隆方面,2023年12月合併營收為2.7億元,年增18.17%,全年合併營收33.37億元,年減0.38%。宇隆指出,第四季汽車傳統產業旺季加上中國大陸車市持續復甦,以及旗下氫燃料電池用零件在大陸正式供貨,帶動汽車關鍵零組件銷售;同時,爭取歐洲區新案開發項目,外銷至歐美市場的出貨力道穩定,是第四季汽車類產品營收年增39%的主因。
宇隆自結2023年12月合併營收2.7億元、年增18.17%,2023年第四 季合併營收8.65億元、年增16.83%,2023全年合併營收33.37億元、 年減0.38%。
宇隆表示,受惠於第四季汽車傳統產業旺季,中國大陸車市持續復 甦,加上宇隆旗下的氫燃料電池用零件已在大陸正式供貨,帶動汽車 類關鍵零組件在對岸的銷售;同時爭取歐洲區的新案開發項目,及外 銷至歐洲、美國市場的出貨力道呈穩定態勢,是第四季汽車類產品營 收年增39%的關鍵。
【臺灣股市新聞】 時間進入年底,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於12月加開會議,於19日一口氣通過藥華藥、愛爾達、科科科技、望隼科技等四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案。其中,藥華藥是從上櫃公司轉為上市,而證交所也將在26日再次召開董事會進行上市案的審查。截至11月底,臺灣上市公司總計已達991家,其中国內公司有912家,外國公司則有79家,比去年底增加20家,包括21家新上市和一家終止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總資本額也達到了7兆6,465億元。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11月份上市公司進行了初次公開承銷(IPO)及現金增資(SPO,含海外存託憑證)共籌資211.2億元,累計今年來共籌資達1,509.29億元,其中IPO為315.48億元、SPO為1,193.81億元。年底是企業申請上市的高峰期,證交所預計12月的審議送件案將加速進行。 在這波上市潮中,巧新科技工業也格外引人注目。該公司11月的合併營收達到了8.11億元,創下了歷史單月營收新高。這主要得益于第4季汽車產業旺季的影響,以及品牌車廠為耶誕假期提前拉貨,帶動了對巧新旗下客製化輪圈的強烈需求。特別是豐通、Jaguar、Porsche等品牌車廠的單月出貨業績大幅提升,使得巧新雲林廠的產能接近滿載,屏東廠的稼動率也持續上升。累計前11月,巧新的合併營收達到了70.98億元,年增率達20.13%。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傳出三地能源因考慮未來長期業務經營策略及近期資本市場環境,自行撤回了股票創新板上市申請案。這也反映了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在上市決策上的謹慎態度。
統計至11月底,上市公司總計991家,國內公司912家、外國公司79家,較去年底增加20家,分別為21家新上市、一家終止上市;11月底上市公司總資本額為7兆6,465 億元。
據證交所統計,11月上市公司初次公開承銷(IPO)及現金增資(SPO,含海外存託憑證)共籌資211.2億元,累計今年來共籌資1,509.29億元,其中IPO為315.48億元、SPO為1,193.81億元。然而年底是企業送件申請上市旺季,也是證交所審查上市公司送件的高峰期,預計12月審議送件案腳步將加速。
統計12月以來,已有五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巧新、攸泰科技、青新等三家為一般板,鈺寶、億而得等兩家為創新板。不過,昨(20)日也傳出三地能源考量未來長期整體業務經營策略,以及近期資本市場環境,自行撤回股票創新板上市申請案。
其中,全球汽車輪圈領導廠商巧新11月合併營收達8.11億元,創歷史單月營收新高紀錄,因第4季汽車產業旺季效應持續發酵,品牌車廠也因應耶誕假期提前拉貨,帶動主要歐、日等品牌車廠客戶對於公司旗下客製化輪圈的拉貨需求續強。
尤其豐通、Jaguar、Porsche等的單月出貨業績相較上期及同期大幅度提升,推升巧新雲林廠產能近滿載水準、屏東廠稼動率持續提升;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70.98億元,年增率達20.13%。
【台灣新聞報導】 最近興櫃市場的營收公布,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在11月的營收前十大中,有富基電通、世紀風電、巧新科技工業、欣新網等四家公司,居然都交出了年月雙增的亮麗成績單。在321檔登錄的興櫃公司裡,有106家公司的11月營收也實現了年月雙增,比10月多了24家,佔比高達3成,這個數字可是直線上升哦! 我們來看看那些亮眼的公司。星宇航空的11月營收達到20.36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年增率更是達到了228%。其中,客運營收17.65億元,年增2.76倍,看來12月的運氣也會很好,因為美日聖誕節旺季就要來了。而星宇航空的貨運市場也進入了傳統旺季,貨量跟運價都齊揚,貨運營收也創下了歷史單月新高。 再來是世紀風電,這家公司在國內可是首家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的公司。由於它先投資百億建廠,並有前瞻性的布局,11月的營收年增率驚人地達到了1,097.29%。它手上的離岸風電水下基礎(jacket及基樁)設施訂單已經滿手,能見度看到2028、2029年。2025年水下基礎營收預計會大幅成長,還會放眼亞太市場布局。 接著是巧新科技工業,這家公司也是11月營收年月雙增的四大公司之一。具體的營收情況我們就不知道了,但能夠在這麼多公司中脫穎而出,看來它一定有它的過人之处。 最後是欣新網,這家全台首家公開發行的電商代營運商,也將在12月15日掛牌轉上櫃。它的承銷價是90元,並已於11日抽籤。欣新網的11月營收也實現了年月雙增,前三季EPS 4.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02元。它的電商商品銷售營收比重從去年的7成降至65%,數位行銷服務則由3成上升至35%,這也是因為今年景氣下滑,加上解封後民眾外出購物或旅遊增加,電子商務商品銷售成長趨緩,但數位行銷服務卻因為客戶增加廣告預算而反受其益。
據統計,興櫃10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 空、和淞、富基電通、世紀風電、日盛台駿、巧新、兆聯實業、欣新 網等。
星宇航空11月營收20.36億元又創歷史新高、為11月單月新高,年 增率228%。其中,11月客運營收為17.65億元,年增2.76倍,12月客 運持續看好,迎接美日聖誕節旺季,全航線平均載客率逾8成;貨運 市場進入傳統旺季,貨量及運價齊揚,貨運營收亦創下歷史單月新高 。
世紀風電為國內首家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的公司,由於率先投 資百億建廠及前瞻布局,11月營收年增1,097.29%,離岸風電水下基 礎(jacket及基樁)設施幾已滿手訂單,公司表示,接單能見度看到 2028、2029年;2025年水下基礎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也會放眼亞太市 場布局。
世紀風電表示,CIP水下基礎訂單168億元已完工,正在執行台電二 期有130億元,海龍風場訂單約100億將於2025年完成,2026年起交貨 的第三階段風場,每年預計1.5GW裝置容量,水下基礎一年約7、800 億商機,其中6成需本土化,但不包含風機塔筒潛在商機。集團整體 未來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2029年,還有國外風場洽談及浮式風場製 造,預估2025年營業額會大幅成長。
本次入榜營收前十大的電商代運營商欣新網定於12月15日掛牌轉上 櫃,日前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承銷價90元,並已於11日抽籤。欣新 網為全台首家公開發行的電商代營運商,除了繳出11月營收年、月雙 增的好成績,前三季EPS 4.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02元。
欣新網電商商品銷售營收比重,從去年全年的7成降至65%、數位 行銷服務則由3成上升至35%,主因今年景氣下滑,以及解封後民眾 外出購物/出國旅遊比例增加,使電子商務商品銷售成長趨緩,數位 行銷服務則反受惠客戶為加強留住其客戶及新品上市而積極增加廣告 預算,客戶數量及廣告預算同增帶動成長。
「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啟動儀式熱鬧登場,35家廠商攜手打造綠色供應鏈
台灣製造業的黃金縱谷大肚山,昨日舉行了一場重要的啟動儀式,標誌著台灣電動車產業的全新起航。這場盛會吸引了義隆電子、台灣數位光訊科技等35家廠商及單位共同參與,共同發起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展現了台灣電動車產業的集體力量。
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儀式上致詞,他強調,台灣在電動車產業上已取得不錯的成果,今年車電產值預估將超過4,000億元,2025年將達到近6,000億元。陳建仁呼籲產官學研共同努力,在台灣建立一個國際級的電動車綠色且具韌性的供應鏈,打造一個新興的兆元產業。
與會的產學界代表包括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等重量級人物。他們都對台灣電動車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陳建仁提到,大肚山作為台灣製造業的發源地,聚集了超過千家廠商,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不斷推動企業創新,維持台灣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的全球領先地位,為電動車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政府也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如「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目標是2040年實現車輛全面電動化,並打造淨零碳排的運輸環境。交通部推出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更是為台灣電動車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陳建仁表示,台灣的電動大客車和小客車已具備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也具有國際競爭力,供貨給全球車廠。中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也將提供完整的車輛驗證能量,協助中部企業應對國際車廠與各國法規測試需求,開拓全球商機。
這場啟動儀式不僅是台灣電動車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台灣製造業走向未來的強有力證據。
由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主辦的「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昨日在清新溫泉飯店舉行。包括陳建仁及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等人都到場。
產學界代表有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晧、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慧國工業總經理江瑞坤、天工精密總經理林筱婷、台中精機協理黃怡穎、雲科大校長楊能舒等人。
陳建仁強調,我國電動車在政策扶植與產業研製共同努力下,已有不錯的階段性成果,今年車電產值預估超過4,000億元,2025年更將成長至近6,000億元,希望大家繼續努力,讓台灣車輛產業進入兆元產值。
陳建仁指出,大肚山是台灣製造業重鎮,聚集逾千家廠商,可說是台灣製造業的黃金縱谷。
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企業持續創新,維持台灣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發展的全球領先地位,也為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奠定重要優勢。
政府於去年頒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設定2040年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打造淨零碳排的友善運輸環境,各部會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例如:經濟部補助整車在地生產、關鍵零組件打入國際供應鏈、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等。
交通部也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陳建仁說,目前我國電動大客車與小客車整車已有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均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供貨給全球車廠,包括和大、華德、成運、帝寶等中部企業,都積極響應政府在台投資政策。
同時,中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具備完整車輛驗證能量,可就近協助中部企業對應國際車廠與各國法規測試需求,佈局全球商機。
目前已知,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由35家廠商及單位共同發起,包括義隆電子、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巧新科技、慧國工業、怡利電子、公信電子、華德動能、成運汽車、雲林科技大學等,後續將以100家聯盟會員為目標。
葉儀晧指出,電動車產業在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下,各國都陸續訂定推動時程,台灣的ICT產業具備領先地位,與電動車產業結合,不但有利於縮短發展時程,更具競爭優勢,而台灣有很多零組件供應商,透過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可發揮打團體戰的實力。
針對交通部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葉儀晧建議政府,對於台灣較具競爭優勢的商用電動車如電動物流車、電動巴士、電動工程車等,應提供相關政策性優惠補助,降低使用者如營運商的成本,進一步提高使用意願,才能帶動整體產業鏈同步成長,達到多贏。
巧新科技工業(1563)董事長黃聰榮近期在法說會上透露,隨著市場對豪華品牌汽車的需求不斷攀升,公司業務也迎來了蓬勃發展。黃董事長提到,隨著豐通、捷豹路虎、保時捷、賓士、BMW等豪華品牌車廠銷量增加和新車上線,巧新科技工業的客戶提貨量也穩步上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營運效益。 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巧新科技工業正積極籌備興櫃轉上市案,並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相關送件程序,最快明年就能完成上市轉型。 受惠於客戶提貨量的穩定增長,巧新科技工業的雲林廠和屏東新廠的稼動率都齊步揚升。這兩廠的發展對公司前十月合併營收達到62.87億元,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可見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黃董事長強調,汽車產業的供應鏈特別具有挑戰性,從取得客戶認證、接單、量產到出貨,需要耗時四至七年。儘管今年大環境不斷帶來負面影響,但巧新科技工業仍能保持年增雙位數的成長,這是公司堅強內功的體現。 此外,巧新科技工業也在積極推動ESG企業永續競爭力,進行綠色轉型。屏東新廠已經導入循環經濟理念,實現下腳料和廢料的百分百回收再利用,所製成的再生鋁成為公司產品的重要原料。 在公司治理方面,巧新科技工業也進行了重大調整,新一屆董事名單中包含了兩名女性,獨立董事席次占比高達4成,這不僅顯示了董事會對公司治理的加強,也體現了公司朝向多元化發展的決心。
巧新由興櫃轉上市案規劃今年底前送件,最快明年完成。
受惠客戶提貨量穩步成長,巧新雲林廠、屏東新廠稼動率齊步揚升 ,助力前十月合併營收達62.87億元,改寫近五年同期新高。
黃聰榮指出,汽車產業供應鏈,因擁有高進入門檻、高訂單能見度 的產業特性,取得客戶認證、接單、量產到出貨,需耗時四至七年, 因此巧新今年營運不畏大環境負面因子的干擾,仍繳出年增雙位數成 長的成績。
他說,巧新亦積極落實ESG企業永續競爭力,一方面持續進行綠色 轉型,屏東新廠已導入循環經濟理念,可百分百回收下腳料與廢料再 生,所製成再生鋁,成為公司產品原料。
在公司治理方面,巧新新一屆董事名單中包含二名女性,獨立董事 席次占比高達4成,凸顯董事會強化公司治理朝多元化發展。
巧新科技工業(1563)在13日舉辦了股東臨時會,進行了董事會的全面改選。會議結束後,董事會決定由黃聰榮續任公司董事長。黃董事長在會後表示,巧新科技轉型上市的重頭戲即將上演,預計將在12月中旬將相關文件送件,並期望能在明年4、5月實現掛牌上市。 黃董事長強調,巧新科技已成功切入多家超跑和豪華車廠的供應鏈,目前在手客製化輪圈的訂單能見度已可看到到2030年底,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在股東臨時會中,巧新科技也通過了配合上市辦理的現金增資計劃,將發行2萬張新股。同時,公司進行了董事會的全面改選,十席董事(包括四席獨立董事)全部換新血。新任董事團隊由黃聰榮、正億企管顧問公司、永名投資公司、前法務部長施茂林、魏隆誠、劉克昌、退休政大校長鄭丁旺、柳婉郁、程明修及陳文宗等人組成。
巧新科技工業(1563)在昨日(13日)舉辦了股東臨時會,會中順利通過了一項重要決議:配合公司股票初次上市,將進行現金增資並發行新股,同時選出了十席董事,其中包括四席獨立董事。這十席新當選的董事分別是黃聰榮、正億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永名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施茂林、魏隆誠、劉克昌、鄭丁旺、柳婉郁、程明修以及陳文宗。 公司董事長黃聰榮在會後表示,巧新科技過去多年來專注於提供專業的鍛造解決方案,這包括研發與生產鋁合金輪圈和懸吊系統零件。他強調,公司已經成功跨足超跑和豪華汽車品牌車廠,並在SUV、電動車等市場上積極搶占更多市佔率。此外,巧新還看準了利基型移動產業市場的巨大商機。 黃董事長透露,根據目前的客製化輪圈訂單量來看,公司已經簽下了有效交貨合約,並預計將持續到2030年底。這個長期的合約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強大的後盾。
新當選之董事十席包括黃聰榮、正億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永名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施茂林、魏隆誠、劉克昌、鄭丁旺、柳婉郁、程明修、陳文宗擔任。
巧新董事長黃聰榮表示,公司多年來提供專業鍛造解決方案包括鋁合金輪圈與懸吊系統零件的研發與生產,跨入且深耕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銷售策略持續往SUV、電動車等市場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以及利基型移動產業市場的龐大商機。從目前客製化輪圈訂單量來看,有效交貨合約已看到2030年底。
黃聰榮表示,巧新切入多家超跑與豪華車廠供應鏈,目前在手的客 製化輪圈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30年底。
巧新股臨會通過配合上市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2萬張,並全面改 選十席董事(含四席獨董),新任董事包括黃聰榮、正億企管顧問公 司、永名投資公司、施茂林(前法務部長)、魏隆誠、劉克昌、鄭丁 旺(退休政大校長)、柳婉郁、程明修及陳文宗。
【台灣股市新聞】 興櫃市場在9月份的營收表現亮麗,其中巧新科技工業以不錯的成績入選營收前十大,顯示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9月份的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中,巧新科技工業以年月雙增的成長勢頭,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在這份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遠壽、燁聯、星宇航空等公司也同樣表現出色。特別是星宇航空,它在9月份的營收達到17.44億元,雖然與前月相比有所下降,但年增率卻達到51.5%,創下了歷史新高。累計前9個月的營收更是以1,044.93%的年增率,再創同期新高,可見其成長動能十足。 另一方面,聯發科旗下的大金雞和興櫃股王達發也將在10月19日掛牌上市。達發在9月份的營收為16.40億元,月增39.83%,年增10.45%,累計前9月營收103.89億元,雖然年減33.82%,但法人在預期達發將會在下半年有更好的表現。 世紀風電的9月份營收為7.76億元,月增5.35%,年增182.71%,年月雙增的成長格局讓人印象深刻。前9月累計營收達48.88億元,年增95.34%,成長速度驚人。 總結來說,這些公司的亮麗表現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躍與多元。巧新科技工業作為其中一員,其出色的成績將對整體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