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擷發科技(興)公司新聞
擷發科技的設計工具,已經打入全球前三大的晶片商,讓晶片設計的速度大幅提高,」擷發科技總經理楊健盟雖不願意證實,但業界直指這個廠商就是高通。
這不禁令人好奇,像高通這樣國際級的晶片公司,為什麼需要這家台灣小公司的幫忙?擷發能提供的工具又是什麼?
楊健盟解釋,「簡單來說,擷發提供的就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晶片設計輔助工具,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裡,為客戶找出最好的晶片功能組合以及基礎的晶片布局,幫客戶縮短晶片開發時程與降低成本。」
打造IP授權平台加快流程
擷發在5年前創立時,推出的第一項產品服務,其實是智慧財產(IP)商城。楊健盟指出,晶片設計是非常複雜、門檻極高的工作,需要許多不同功能運算元件組合搭配,才能同時完成很多複雜的處理工作。這些運算功能不論是自行設計,或者是購買授權,都需要非常長時間的驗證過程,而且晶片改朝換代之後,這些功能也可能就會因為性能不夠好而被冷凍起來。
但是這些功能或IP,即使因此被淘汰或閒置,對其他晶片業者而言,可能還是具有極高的價值。擷發最初的IP商城發想,就是要打造一個中立交易平台,可以讓不同的業者購買這些閒置IP使用權,使用於自己的晶片設計中;一來可以為這些IP以及其創造者,帶來更多重的價值轉換能力;二來,也能讓這些IP的購買者能大幅降低晶片設計所需要的時間,能夠快速地推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
在建立業界首個成功營運的IP授權交易平台後,擷發更以之為基礎,建立起所謂的ESL設計工具。「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以後的晶片設計流程,可以高度的自動化,工程師只需要設計最關鍵的演算法部分,以及最終的調整,不需要花費大筆時間在基本功能的建立。」楊健盟表示,這點剛好和目前的EDA晶片設計工具有類似的目標,也因此除了有國際性晶片業者採用,更吸引自動化設計荷商Cadence的關注,都主動向擷發表達合作意願。
只不過,現在雖然獲得一線大廠的青睞,但擷發的發展卻不是一帆風順。事實上,在IP商城平台上線後,由於資金燒完,整個公司差點倒閉。楊健盟感慨地回憶起這段日子,即使當初的創業夥伴都願意以股換薪,持續為公司的發展努力,但楊健盟在遲遲找不到客戶的狀況下,只好為這些夥伴在竹科一一找到去處,最後只留下他自己和另一位創始人繼續衝業務。
所幸,當時有一個貴人找上門來,由於幾年前虛擬貨幣挖礦極為火熱,相關的客製化ASIC晶片需求極高,一位客戶帶來的訂單,為公司創造了數千萬台幣的營收,也讓擷發能夠繼續維持下去。楊健盟笑著說,「後來客製化挖礦產品也成為我們公司的重要產品線之一,尤其最近挖礦又火熱起來,好幾個同業都來詢問,我們怎麼拿到某些特殊的挖礦機板,他們看得羨慕死了。」
推動股票掛牌挑戰那斯達克
如今擷發的營收已逐漸穩定,重要客戶也先後加入,擷發已經有上市的具體規畫,「我們本來就以挑戰科技業的最高殿堂,也就是紐約那斯達克為目標,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這一刻。」楊健盟表示,公司最近才完成Pre A輪的融資,資金並不缺,而且去年營收已經達到2億元,對一個成立不過5年的新創公司來說,已屬難能可貴。「我們終於也從車庫走到這一步了。」
有句俗話「萬丈高樓平地起」,講得是再偉大的工程都要從基本做起,是段勵志的話。但這句話也適用在IC設計上,說再龐大複雜的電路設計,也要從最根本的架構來發想,而且一旦架構錯了,後面再怎麼補,也難竟全功。這就好比高樓不能建在沙地裡,更不能築在淺薄崎嶇的地基上。
而這個電子系統架構的重要性,就是擷發科技(Micro-IP)的核心商業模式。他們透過自行研發且獨步全球的電子系統層級(ESL)設計平台,能為晶片設計業者帶來更強大的晶片效能,同時實踐更佳的經濟效益。
只不過這個商業模式並不是來的如此理所當然,它是由一個心願、一個抱負、以及一個認為工程師應該要有更好的出路的志氣,所蘊化而成。
創業 為父親爭一口氣
談到當初創業的過程,擷發科技總經理楊健盟透露,其實是想替父親爭一口氣。他表示,父親曾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首任特助,當時幾乎每天都早出晚歸的為工作奔波,而他也因此經常見不到父親。
儘管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心力,並為鴻海奠定下了影響至深的品管規範。但楊健盟的父親最後也只能屆齡退休,揮袖與當初的種種功業道別。而這件事對他影響很大,並讓他埋下了要為父親建立屬於自己事業的心願。
圖二 : 紅玉ESL設計流程示意圖。(製圖CTIMES,來源:擷發科技)
圖二 : 紅玉ESL設計流程示意圖。(製圖CTIMES,來源:擷發科技)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期,許多的企業都面臨了空前的經濟危機,紛紛進行裁員和減薪,半導體業也同樣如此。當時楊建盟的許多從事晶片設計的同學朋友,也只能落得被資遣的窘境。而他也意識到即便再努力,自己最多也只能是一個硬體部門的主管,更讓決心放手一搏,走向創業之路。
「我想應該是要走出舒適圈,尋找自己的人生舞台;同時也要一圓父親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夢。」楊健盟說。
由於自己是學IC設計起家,因此楊健盟就從晶片設計產業裡思索如何成功之道。他考慮到晶片設計公司所需的資本極高,而且同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最好的機會就是投入IP的市場,因此他創立了非常獨特的微IP商城(IP mall)商業模式。
他指出,微IP商城的概念就是要讓每個IC設計者都能發揮所長,無論是現職工程師、退休人員、還是學生或教授,每個人都以把自己開發的IP放到平台上,供有需要的人進行下載和導入。
微IP商城 晶片設計的APP市集
「就好像是APP Market」楊健盟比喻。
不過,IC設計的產業風貌並不同於一般的手機APP市場,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經常處於很大的工作壓力,而且較為封閉,因此相關從業人員並無多餘心思能夠開發IP來放到平台上。所以初期楊健盟就請幾個朋友將把幾個獨特的設計放到平台上,藉此吸引其他的用戶投入。
有了新IP的注入,平台也就逐漸運轉了起來,剛開始人們還有些疑慮,但隨著幾家IC設計公司在此取得了一些成果後,願意嘗試和投入的用戶也就多了起來,而IP的數量也開始慢慢的增加。
在取得初步成果後,擷發科技也將業務觸角跨足到IC設計公司上,特別是中小型的業者,他們勸說這些業者把旗下的IP放到平台上,或者將一個大的晶片設計拆成各別的IP來銷售。同時他們也鼓勵大型的晶片設計公司,把已經逐漸淘汰的IP釋出,讓過去投入的心力可以再產生價值。
「目前平台上的IP大約有100個,數量上來說仍是太少,但內容都是非常獨特的。」楊健盟說。
由於熟稔晶片IP的事務,再加上對於整體半導體設計與製造產業鏈的充分了解,間接賦予了擷發科技具備晶片與系統外包服務的能力,他們能協助旗下會員進行設計分析和尋找IP的業務,甚至連晶片製造端的事務都能給予協助。
楊健盟表示,他們先對會員委託的設計進行分析,並他們尋找適合的IP,若旗下平台內有,就可以直接使用;若沒有,則會代為尋找具有相關IP解決方案的公司,若有投片的需要也能協助。
而不同於一般IC設計服務公司,擷發科技能夠承接對IC設計流程完全不懂的客戶,且隨著物聯網這類跨領域應用趨勢的蓬勃發展,這類型的客戶與案件將會越來越多。
透過替客戶分析設計的過程中,擷發科技卻因此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特市場定位。他們發現,多數的開發項目都缺乏電子系統層級的設計思考,因此無論是後續的生產製造成本,或是晶片本身的運行效能,都存在很大改進空間,然而這必須從非常前端的晶片架構設計著手,而這正好是台灣晶片設計的一大弱項。
殺手級服務 紅玉ESL自動分析平台
楊健盟指出,歐美大廠的IC設計都是先從架構下手,具備很扎實的設計基礎,故在實際運行的效能和電耗方面,都優於其他競爭對手。反觀台灣,則多是拿國外的架構來套用,再做後續的添加和修改,所以在運行性能上往往不如國外大廠。
「ITRS研究指出,晶片80%的功耗在架構上就決定了,後續軟體優化能補足的程度,其實非常有限。」
由於晶片的架構設計非常不易著手,而且養成一個架構師至少需要8年的時間,因此全球有能力可從事晶片架構開發的工程師數量十分有限。「全球的架構師大概只有200多人。」楊健盟說。
為了協助客戶突破晶片架構上的瓶頸,楊健盟網羅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架構師蘇培陞博士,他是IEEE ESL標準制定委員,也是前創意電子的電子系統層級設計經理。在他的帶領下,擷發科技開發出了一套獨步全球的ESL設計流程,能為客戶解決架構設計的難題,其中最關鍵的一個技術,就是取名為「紅玉」的自動架構軟體。
「紅玉」取自宋朝抗金巾幗英雄梁紅玉,它是一個ESL自動電子系統合成工具,更能自動探索最佳化架構,提供系統架構設計服務。
楊健盟表示,紅玉可針對客戶所需的性能、功耗和成本來進行架構生成,它可依據客戶的目標市場來提供最適化的架構。而經過分析所生成的架構,客戶就能進行後續的晶片藍圖設計,若企業內有人員可以自主開發,就能接手設計,若內部無工程人員,則擷發也可以將之發包給平台內的全球會員代為操刀。
圖三 : 楊健盟期許擷發科技能成為IC設計領域的建築師事務所。(攝影/籃貫銘)
圖三 : 楊健盟期許擷發科技能成為IC設計領域的建築師事務所。(攝影/籃貫銘)
楊健盟分享了幾個實際的客戶案例。一個客戶想要開發比特幣挖礦機,希望設定功耗在2000W以內,而經過紅玉分析之後,斷定最低只能在2100W。該客戶思考一番之後,決定還是進行設計生產,主要的原因就是已預先得知整體的系統成本,並透過搭配其它的整體調整,仍可以達成獲利的目標。
另一個案例則是網通晶片的設計。客戶要求要滿足基站鋪設後長達10年的期中軟體升級延壽需求,希望CPU的算力需保留50%,原本的設計在每個基頻上使用兩個ARM Cortex A11,內置SRAM之外,還另掛兩顆SRAM,並設計成兩顆晶片,分成前後兩級,以管道(pipeline)方式將效能加倍。
但擷發科技使用紅玉運算出最佳架構,只需一顆ARM Cortex A11,就能滿足保留50%算力的需求,且實際使用的算力為46.9%。此外,只需Cortex A11內含 SRAM就能滿足程式碼和資料記憶體需求,因此只需一顆晶片即可。總共替客戶節省了一顆CPU的權利金,一顆晶片的NRE,及兩顆SRAM的權利金,同時也縮小了晶片的面積。
這兩個實際案例充分顯示了紅玉在晶片設計端所能帶來的效益,尤其是在規劃成本與算力上。
立志做為晶片設計領域的建築師
此外,紅玉也能運用在驗證階段,因此也吸引了EDA工具大廠Candence上門,並提出希望與擷發科技進行合作,要把擷發的方案運用在他們的驗證工具裡。
楊健盟更透露,目前正有一家全球前十大的晶片設計公司在與擷發合作開發專案,預計明年就可以推出上市,屆時擷發在電子系統層級分析的能力就會被全世界看見。
問及是否已經替父親實現了心願,楊健盟笑著說,「擷發在2018年已實現獲利,若一切順利,預計在2024年就可以上市。初步會先在美國與中國推出。」
至於於企業發展的目標,楊健盟說,「我們期許自己,能成為IC設計領域的建築師事務所,為晶片設計帶來最佳的架構。」
為讓老爸有機會做做自己的夢,為一展讓台灣晶片設計業觸角伸及世界各地、賺進全球財的豪情,楊健盟找了父親楊錫珪、同學劉沛穎籌了100萬元,開出全球首創雲端微矽智財授權與需求中心擷發科技,不到1年就受到創投垂詢。 擷發科技(Micro-IP.com)總經理楊健盟坦承,Micro-IP.com官網4月才正式上線,雖仍在推廣業務,但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資本額逐漸擴充到500萬元,率先定義微矽智財(μIP)一詞,全球首創雲端微矽智財授權與需求中心獲得明顯進展,已有國內大型創投表達高度興趣。 「引領你的客戶,讓他們了解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他說,這是創業的動能,也從中引發無限可能,這得要從台灣晶片 (IC)設計業面臨的問題發想。 楊健盟的父親曾在Timex、TDK、鴻海、藍天等世界級科技大廠服務數十年退休,他和同學也曾在聯笙、九暘、瑞昱等著名的IC設計服務十數年,一次尋常的聚會談及台灣IC設計業近幾年的低迷,3人深入思考,認為Mico-IP.com這個革命性的IC設計流程與創新的雲端設計思維,確實有機會為台灣的IC設計業注入一股活水,帶領台灣IC及智財(IP)設計公司重新站上巔峰。 楊健盟指出,目前台灣IC設計業所面臨的問題,是一顆IC所需整合的功能愈來愈多,IC設計的複雜度、研發時間與成本愈來愈高,但競爭者眾多,必須大幅縮短研發到市場時間(Time-to-Market),售價更是一個比一個低,中小型的IC設計公司生存不易。 同時現今IP設計公司只能提供標準規格的一維IP產品線服務,當客戶有特殊規格或有修改標準的需求,往往須付出龐大的客製化費用與時間,無論研發成本、市場行銷都對中小型業者相當不利。 楊健盟強調,Micro-IP.com就是以創新的IP營運模式為起點,鎖定中小型IC、IP設計公司,或是本身無IC、IP設計部門卻有需求的業者,提供多維度的IP產品服務。 他解釋,對IP、微智財的提供者來說,可藉由Micro-IP.com行銷與推廣到網路能到的地方;對需求者而言,可經由Micro-IP.com確定IP、μIP的適用性,迅速將物美價廉的IP、μIP整合在自家的IC產品設計,兼具大幅節省授權成本、大幅縮短Time-to-Market,進而搶得市場先機。 楊健盟說,父親在職時順利催生幾家公司完成上市櫃,如今已從最熟悉的戰場上退役,但最大遺憾是一生都在努力實現他人夢想,如今終於可以帶著兒子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對楊健盟、劉沛穎而言,則期許整合全球IC設計資源,帶領台灣IC設計業重新站上巔峰,將觸角伸及世界各地,賺進全球財。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