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耐德電機(未)公司新聞
開放式流程自動化論壇(Open Process Automation Forum,OPAF )致力於推動互通性和可攜性。本次合作的三家公司與OPAF的目標一 致,共同努力創造現代化及互聯體驗,引領次世代的工業控制。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資深副總裁Nathalie Marcotte表示 :「這個專案是我們兩年來共同創新的成果,旨在打造高效、永不過 時的分散式控制系統。DCN框架對於促進開放式自動化方案至關重要 ,幫助工業客戶為未來的發展和創新做好準備,其互通性和可攜性有 助於客戶根據自身業務需求自由調整技術。」
施耐德電機,這家在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最近在Verdantix的最新「綠色象限:能源管理軟體2023」報告中,以全方位的能力、解決方案和先進的系統整合技術,榮獲了「領導者」的稱號。這個榮譽對施耐德電機來說,無疑是對其不斷努力和創新的肯定。
隨著全球能源與氣候危機的日益嚴重,企業們對能源管理軟體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次Verdantix的報告,正是針對這一需求而發布,對全球15家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進行了評估。而施耐德電機的EcoStruxure平台,以其卓越的能力和動能,在報告中得分最高,能提供真正的端到端能源管理,幫助客戶實現淨零目標。
根據IEA的《追蹤潔淨能源進程》報告,建築物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施耐德電機能源管理執行副總裁Olivier Blum表示,這份報告證實了施耐德電機對於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承諾,並持續推動電氣化和數位化,這是實現淨零的最快途徑。施耐德電機已經發布了推動建築去碳的10件優先事項,而能源管理軟體和數據是這些行動的核心。
這次獲得領導者排名,對施耐德電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榮耀。它不僅證明了施耐德電機在能源管理领域的領先地位,也顯示了其對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未來,施耐德電機將繼續努力,為全球企業提供更加先進、高效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
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 er Electric日前
在Verdantix最新的「綠色象限:能源管理軟體202 3」報告中榮獲「領導者」排
名,對施耐德電機的全方位能力和解決 方案以及先進的系統整合方式予以肯定。
全球能源與氣候危機引發了人們對能源管理軟體的高度需求,企業 積極尋求
解決方案以應對能源價格波動問題,並加速建築物等設施的 去碳化,帶動房地產
和設施管理人員對高品質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需 求日益增加,而本次Verdantix發
布的報告是首個針對此領域資訊的 研究。
根據IEA的《追蹤潔淨能源進程》報告,建築物占全球碳排放的37 %,其中
有26%來自建築物的能源消耗,而數位解決方案是實現淨零 的最快途徑。透過數
位解決方案,欲提升能源效率的企業能在應對氣 候和能源危機的同時,在淨零取
得重大進展,並節省可觀的成本。
Verdantix指出,越來越多公司希望轉型成為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 供應商,因
此Verdantix審查了全球15家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 報告的主要作者產業分析
師Harry Wilson表示,在這次《綠色象限》 報告中,施耐德電機的EcoStruxure平台
在能力和動能方面得分最高 ,此解決方案能提供真正的端到端能源管理,幫助客
戶實現淨零目標 。
施耐德電機能源管理執行副總裁Olivier Blum表示,這份報告證實 了施耐德電
機致力於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承諾,持續推動著電氣化 和數位化,這些是實現
淨零的最快途徑。此外,報告更指出我們能在 能源管理的各方面擔任值得信賴的
合作夥伴與顧問。施耐德電機已經 發布了推動建築去碳的10件優先事項,而能源
管理軟體和數據是這些 行動的核心,很榮幸受外部肯定。
施耐德電機近期在歐洲電力能源展Enlit Europe 2023上大放異彩,帶來一系列創新技術,與業界精英共同探討歐洲電力系統的未來發展。他們強調,全球電網基礎設施的落後將成為能源轉型的障礙,呼籲全球決策者著手於電網智慧化升級,以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在台灣,隨著再生能源發電量的不斷增加,電網的韌性和調度彈性成為關鍵。施耐德電機電力系統和服務部門執行副總裁Frederic Godemel指出,連接更多再生能源至電網,同時確保不增加碳排放,是能源轉型的關鍵。他呼籲政府和業界共同推動升級,避免未來面臨淨零目標的風險。展會上,施耐德電機展示了多項創新技術,如RM AirSeT、EcoStruxure Microgrid Flex、EcoStruxure Transformer Expert等,旨在幫助電力公司快速部署敏捷、數位化的電網,為整個電力價值鏈提供更好的合作方案。
隨著台灣再生能源發電總量不斷提升,2023年風光瞬時發電有時甚至可突破800萬瓩,台灣更需要正視既有電網系統需強化韌性等問題,以優化電力調度彈性,而從提高電網系統的智慧化、自動化程度著手,將有助於台灣加速能源轉型、邁向綠色低碳的永續未來。
施耐德電機電力系統和服務部門執行副總裁Frederic Godemel表示,能源轉型真正的挑戰是提高電網的輸出和效率,方法之一將是連接更多再生能源至電網,同時確保不會增加更多碳排放量。儘管已擁有實現此目標的互聯設備和軟體技術,但產業轉型至靈活、數位化電網的速度還不夠迅速。因此,施耐德電機期望政府和業界齊心展開升級行動,以避免未來面臨無法實現淨零目標的風險。
施耐德電機於此次歐洲電力能源展推出眾多創新技術,以幫助電力公司快速部署敏捷、數位化的電網,並為電力價值鏈中的所有參與者提供更好的合作方式。包括:RM AirSeT是法國國家配電網路的全新純淨空氣解決方案、EcoStruxure Microgrid Flex是業界首創可標準化和簡化微電網配置、EcoStruxure Transformer Expert為易於部署的物聯網感測器和軟體分析服務、 EcoStruxure電力自動化系統等。
台灣電機大廠施耐德電機再創佳績!旗下的印度海德拉巴工廠,剛剛榮獲世界經濟論壇頒發的「永續發展燈塔工廠(Sustainability Lighthouse)」殊榮。這是施耐德電機繼2021年及2022年分別在美國肯塔基州萊星頓市及法國勒沃德勒伊的工廠後,第三次獲此殊榮,顯見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 自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啟動「全球燈塔網路專案」以來,該網路已匯集全球150多座進階燈塔工廠,其中僅有17座工廠透過先進技術,成功大幅改善環境足跡,並獲得永續發展燈塔工廠的認證。施耐德電機海德拉巴工廠便是這17座優秀工廠之一。 該工廠專門生產關鍵電機設備,運用先進的基於雲端及物聯網設備支援的製造系統進行營運管理。透過即時資料和預測分析,實現智慧決策過程。自2018年以來,該工廠已成功減少59%的能耗、改善64%的廢棄物處理、降低6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減輕57%的用水量。 在空氣壓縮機方面,海德拉巴工廠安裝了可支援物聯網的Equalizer 4.0作為調節,有效提高效率;在冷水機組中,則配備了閉環控制的資料驅動能源管理系統,持續監控和調整能耗,優化能源效率。 對此,施耐德電機供應鏈執行長Mourad Tamoud表示,永續發展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宗旨與使命。他期待透過海德拉巴工廠的成功案例,能夠鼓勵更多企業大規模、快速地投資於第四次工業革命尖端技術,共同推動全球的永續發展。
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正式啟動「全球燈塔網路專案」表彰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4IR)成長的廠商。當前,此網路由全球150多座進階燈塔工廠(Advanced Lighthouse)所組成,其中只有17座透過尖端技術大幅改善環境足跡並獲得永續發展燈塔工廠的肯定。這些都是企業運用第四次工業革命解決方案來提升營運永續性及效率的最佳案例。
施耐德電機的海德拉巴工廠生產關鍵電機設備,採用先進、基於雲端且由物聯網設備支援的製造系統進行營運管理,並運用即時資料和預測分析來實現智慧決策過程。4年來成功減少59%能耗、改善64%廢棄物處理、降低61%二氧化碳排放量、減輕57%用水量。
在空氣壓縮機方面,安裝可支援物聯網Equalizer 4.0作為調節,從而提高其效率;在冷水機組中配備閉環控制的資料驅動能源管理系統,可持續、即時監控和調整能耗,優化能源效率。
施耐德電機供應鏈執行長Mourad Tamoud表示,永續發展始終是施耐德電機的企業核心宗旨與使命。施耐德電機期待透過海德拉巴工廠案例,鼓勵企業大規模、快速地投資第四次工業革命尖端技術。
台灣矽科宏晟科技公司作為台灣與亞洲地區的化學藥品供應系統領軍品牌,專注於廠房化學品供應設備的系統設計、規畫與整合。該公司深知高純度化學品在供應、混合、稀釋等關鍵過程中,對設備的抗腐蝕性能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選擇與法國施耐德電機旗下的Pro-face人機系統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總經理柯燦塗強調,人機介面是操作和溝通的重要橋樑,施耐德電機的Pro-face人機介面具有多項優勢,如操作簡單、效益高、經濟實惠、耐酸蝕且軟硬體穩定度佳,大大減少了程式開發的時間。 在台灣矽科宏晟的出廠機台上,施耐德電機的Pro-face人機介面已經成為標配,並受到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客戶的廣泛青睞。這不僅能夠提升產能和效率,還能夠加強台灣矽科宏晟在未來競爭中的優勢。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詹泰一表示,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對周邊化學品和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化工業者必須全面考慮製程的穩定度和軟硬體升級,以提升產品品質和產量。 施耐德電機的Pro-face人機介面以其耐酸蝕、低損壞率等特性,有效提升了製程的穩定度和產線的韌性。其直覺且精準的可視化硬體操作介面,確保了設備更新時系統與軟體的相容性,使用戶能夠更順利地進行升級,實現無痛轉換。這樣的設計讓業主能夠專注於製程優化,從而穩固企業的營運。
台灣矽科宏晟總經理柯燦塗表示,人機介面是人員與設備之間操控、溝通的重要橋樑,施耐德電機Pro-face人機介面內建許多人性化的功能,操作上簡單易懂,能夠大幅減少程式開發的時間。不僅台灣矽科宏晟在出廠機台配備施耐德電機Pro-face人機介面,現在同樣也獲得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客戶的青睞與認可,相信可帶動產能,並提升效率,不斷強化台灣矽科宏晟未來競爭利基。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詹泰一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帶動周邊化學品與材料的龐大需求,為把握此成長動能,化工業者需全面考量製程穩定度與軟硬體升級,以提升產品品質與產量。
對此,施耐德電機旗下Pro-face人機介面具有耐酸腐蝕、低損壞率等特性,可提升製程穩定度及產線韌性,且其可視化硬體操作介面直覺而精準,確保更新設備時系統與軟體相容,讓用戶更易於升級,無痛轉換,使業者更能專心於製程優化,穩固企業營運。
【台北訊】國巨(2327)近期傳來重大喜訊,成功合併法國施耐德電機的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這一歷史性的合作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據悉,合併已於11月完成交割,雙方將從本月開始合併報表,預計將為國巨的營收帶來顯著提升。 雖然10月份國巨的營收因為長假工作天數減少而小幅下滑,但這並不妨礙公司對第四季的樂觀展望。國巨預計第四季營收將持平,這主要得益於新合併的施耐德工業感測事業部開始對營收做出貢獻。 國巨於去年10月宣布以214億元新台幣收購施耐德工業感測器事業部,該事業部是全球知名的關鍵機電與電子感測器供應商,2021年營收約3.3億美元,其中70%來自北美洲及歐洲等高階市場。這次合併將為國巨帶來高階極限開關、近接感測器和壓力感測器等產品,並布局進階電子量測、工業4.0及智慧建築應用等領域。 國巨目前的產品組合中,磁性元件、MLCC、鉭質電容、電阻等零組件的比重分別為28%、22%、17%和15%,其他零組件則佔18%。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度,國巨將將感測元件納入旗下產品線,估比重將達到10%,這將成為公司重要的成長動能。 今年前三季,國巨的財報表現符合市場預期,累計稅後純益達1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0.43元。外資券商普遍預估,國巨2023年可望淨賺四個股本,而2024年將因為感測元件的加入,預期營收和獲利將雙料成長。
國巨10月營收達90.62億元,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月減4.21%、 年減7.58%,而國巨在法說會上針對第四季展望,釋出季減5%的看 法。
國巨2022年10月宣布斥資新台幣214億元收購法商施耐德工業感測 器事業部,由於該事業體剝離母公司的文件作業流程較預期晚,國巨 完成交割的時間遞延,不過在完成相關程序之後,已經在11月正式完 成交割,從11月開始雙方將合併報表,法商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將於 本月開始挹注國巨營收。
依據國巨先前出具的新聞稿,施耐德工業感測器事業部是全球關鍵 機電與電子感測器設計、開發及解決方案的專業供應商,2021年營收 約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億元,有70%營收來自北美洲及歐洲等高 階市場),相關產品包括高階極限開關、近接感測器和壓力感測器等 ,布局進階電子量測、工業4.0及智慧建築應用等。
國巨目前公布的產品組合中,磁性元件達28%、MLCC達22%、鉭質 電容17%、電阻占15%,其他零組件則占18%,國巨將於2024年第一 季開始將感測元件納入旗下產品線,估比重將衝上二位數達10%,2 024年也將是重要的成長動能。
隨著2023年步入尾聲,國巨今年前三季仍繳出算是符合預期的財報 成績單,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30.43元, 依據外資券商報告,普遍預估國巨2023年可望淨賺四個股本,2024年 有感測元件加持,法人預期國巨2024年可望營收、獲利雙料成長。
台灣電機業龍頭施耐德電機,不斷在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領先一步。近期,施耐德電機宣布將其Galaxy VS三相不斷電系統(UPS)的功率範圍從60kW至100kW(380V)擴大至60kW至150kW(380V),這項新動作將為更多關鍵基礎設施和邊緣應用提供強有力的保護。新產品不僅提供更高的功率,還有N+1內部冗餘、IP52/NEMA12套組等新選項,並符合TAA(貿易協定法案)的模組規定。 在這項升級中,施耐德電機巧妙地將一個多餘的電源模組用於N+1冗餘,這意味著即使在電源模組出現問題時,關鍵負載也能得到保障,同時還能將系統可用性提高10倍,而這一改善並不會增加額外的空間佔用。Galaxy VS與EcoStruxure™的整合,使得UPS的狀態可以即時傳送至智慧手機APP,讓客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遠端監控,滿足邊緣運算與小型資料中心對空間的嚴格要求。 在效率方面,Galaxy VS在eConversion模式下能夠達到99%的效率,相當於節省66%的耗電量。此外,選擇搭配鋰離子電池,其壽命可延長一倍,進而降低總擁有成本(TCO)。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暨永續部門總經理黃建棠表示,隨著市場對電力及效率需求的提升,Galaxy VS的升級將更好地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 Galaxy VS的簡潔、容錯及模組化設計,讓其在部署時間上更具競爭力,並能在狹小空間中提供優質的冗餘功能,這不僅為客戶節省了大量工作時間和成本,也降低了能源消耗。
新選項包括N+1內部冗餘、用於加強保護的IP52/NEMA12套組,以及符合TAA(貿易協定法案)的模組。透過將一個多餘的電源模組用於N+1冗餘,即使在電源模組無法運行的情況下,客戶也可確保關鍵負載受到保護;並且在不增加額外占地面積的情況下,能夠提高10倍的系統可用性。
Galaxy VS與EcoStruxure™相連,可將UPS的狀態即時傳送至智慧手機APP中,讓客戶能夠24/7全天候進行遠端監控,也滿足邊緣運算與小型資料中心對於空間的高要求。在eConversion模式下,Galaxy VS的效率可高達99%,相當於節省66%的耗電量,另可選擇搭配鋰離子電池,相較於傳統電池,可使電池壽命延長一倍,也因此Galaxy VS的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較業界低。
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暨永續部門總經理黃建棠表示,隨著關鍵基礎設施和邊緣應用對電力及效率的需求不斷增加,Galaxy VS以及其新擴展的功率範圍能夠更好的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相較於傳統不斷電系統,Galaxy VS的簡潔、容錯及模組化設計可加快部署時間並可在狹小空間中提供冗餘,為客戶節省更多工作時間、能源消耗與成本。
台灣機電產業再迎新力軍!近期,宏于電機總經理詹家榮正式宣布,公司即將啟動IPO計畫,並目標在2025年完成股票公開發行,並登錄興櫃,預計2026年正式在上市櫃掛牌。詹家榮透露,宏于電機目前資本額為1.8億元,2021年營收達21億元,去年則為24億元,今年預計將達26億元,2025年的營收目標則是30億元。從2021年起,宏于每年都實現資本額的盈利,這主要得益於公司自2010年開始的數位轉型,成功開發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和新能源導電銅排模組等產品,近五年運營重點聚焦於新能源產業。
宏于電機近年來與法商施耐德電機、日本三菱電機、士電(1503)等知名廠商建立了策略聯盟,並在今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上展出了智能配電盤、新能源導電銅排模組、智慧型模組變電站及儲能電力工程等產品。隨著近年來電動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充電樁市場和電力需求也隨之上升,宏于電機表示,公司提供的客製化銅件模組和電池接連片,已經成為大陸比亞迪等電動車大廠的供應商,銷售金田銅業的全系列產品。
詹家榮表示,宏于目前資本額1.8億元,2021年營收近21億元、去 年約24億元、今年預估達26億元,2025年營收目標30億元。
從2021年起,每年都賺逾一資本額。營收及獲利成長的主因是宏于 從2010年起,朝向數位轉型,開發結合數位監控的智慧能源管理系與 新能源導電銅排模組等產品,近五年營運著重在新能源產業。
宏于近年與法商施耐德電機、日本三菱電機、士電(1503)等廠商 策略聯盟,今年再度參加18日登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出智能 配電盤、新能源導電銅排模組、智慧型模組變電站及儲能電力工程等 。
鑒於近年電動車銷量快速成長,充電樁市場與電力需求也日益增長 ,宏于表示,宏于客製化銅件模組、電池接連片,成為大陸比亞迪等 電動車大廠採用的金田銅業總代理,銷售金田銅業全系列產品。
國巨(2327)近期在電子元件市場的動向相當受到矚目,繼第二季成功合併德國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事業部後,第四季將進一步與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合併報表。預計2024年,國巨將能完整認列感測元件的營收,超過百億元,這將對公司的產品組合和營收結構帶來顯著的改變。
根據法人預測,隨著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加入國巨集團,第四季的合併營收將不會受到淡季的影響,甚至有可能與第三季持平或略有增長。這項合併對國巨來說是一大步進,將使公司在感測元件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國巨在2022年10月以新台幣214億元的現金收購了施耐德電機的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該事業部2021年的營收約為3.3億美元,主要來自北美洲和歐洲等高階市場,毛利率高達50%。雖然合併報表的時間點因文件流程的冗長而延遲,但今年第四季已經完成相關作業,將與國巨合併報表。
合併後,國巨預計將在2024年為公司帶來逾百億元的營收,加上高雄大發三廠的新產能和公司的內部成長,2024年的集團營收有望實現雙位數成長,並挑戰新的紀錄。這將使國巨更接近法人預估的2025年營收50億美元的目標。
國巨預計在明年第一季推出全新的產品組合,其中感測元件將成為第五大產品線,營收占比上看10%。這將是國巨從純被動元件廠轉型為全方位高階零組件集團的重要里程碑。中期目標是將感測元件的年營收達到5億美元,佔集團營收的14%。
根據國巨的法說會資料,第二季MLCC、鉭質電容、晶片電阻、磁性元件的占比分別為22%、17%、14%、28%,預計明年第一季加入感測元件後,占比將約為9%至10%。
國巨將在10月下旬舉行第三季法說會,法人預期,在第二季未分配盈餘稅侵蝕獲利的衝擊後,國巨第三季的獲利將重返成長軌道。
法人預期,國巨第四季在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加入集團 ,開始挹注國巨集團營收之下,單季合併營收可望淡季不淡,有機會 與第三季表現持平至小增。
國巨於2022年10月宣布以新台幣214億元現金收購施耐德電機高階 工業感測事業部,其2021年營收約3.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05億元) ,約有70%的營收來自於北美洲及歐洲等高階市場,產品毛利率為接 近50%的高毛利率。
而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因剝離母公司的文件流程冗 長,致與國巨合併報表的時間點遞延,今年第四季完成相關作業之後 ,將與國巨合併報表,國巨表示,完成交割之後,第四季會依照比率 認列該事業部營收,2024年將全年完整認列。
法人估計,德國賀利式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法國施耐德電機高 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完整併入國巨集團之下,2024年可望挹注國巨逾百 億元營收,加上高雄大發三廠點火新產能、國巨本身的有機成長,2 024年集團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有望挑戰新高紀錄,距離法人預估 的2025年營收50億美元目標,更近一步。
因應感測元件納入麾下,國巨可望於明年第一季出具全新的產品組 合,感測元件將成為MLCC、鉭質電容、晶片電阻、磁性元件之後第五 大產品線,其營收將來自現有TOKIN及相關產品、賀利氏、施耐德等 感測元件營收,合計比重上看10%,成為國巨從純被動元件廠擠身全 方位高階零組件集團的重要里程碑,中期將以5億美元為年營收目標 ,約當集團營收占比14%,而其他四大產品比重也將因感測元件的加 入,占比各自減少1至2個百分點。
根據國巨法說會資料統計,第二季MLCC、鉭質電容、晶片電阻、磁 性元件占比分別達22%、17%、14%、28%,明年第一季感測元件加 入,占比約9%至10%。
國巨將於10月下旬舉行第三季法說會,法人預期,揮別第二季未分 配盈餘稅侵蝕獲利的衝擊,國巨第三季獲利可望重返成長。
法商施耐德電機與碩成電子攜手合作,最新發表了一款採用磷酸鋰鐵電池的Galaxy VL系列不斷電系統。這款產品不僅故障率低,還在專利技術eConversion下,運轉效率可達99%。搭配碩成電子的Gallant系列鋰鐵電池,從安全性、熱穩定性到循環壽命,都表現出色。這次合作引起了廣泛關注,將幫助各種規模的企業達到電力永續的目標,並打造更安全穩定的綠色機房,同時降低營運成本。根據估計,3年內節省的電費可以抵銷一個不斷電系統的建置成本。目前已有實際案例正在運作中,這款不斷電系統與鋰鐵電池的組合,也是減碳解決方案的重要推手。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與永續事業部總經理黃建棠表示,對鋰鐵電池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它不僅壽命長,回收也方便,更加環保。而碩成電子總經理季振興則強調,與施耐德電機的合作,將兩家公司從供應商關係昇華為策略夥伴,並以專業服務為客戶提供ESG永續心力。(劉美恩報導)
Galaxy VL系列不斷電系統,不僅擁有業界極低故障率,在專利eConversion模式下
更能夠使運轉效率提升達99%,搭配碩成電子的Gallant系列鋰鐵電池,從鋰鐵電
池的安全性、高熱穩定性和優異的循環壽命。
此次雙方的聯手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將能解決科技大廠、用電大戶、中小企
業等電力永續的目標,進而協助客戶建置更安全穩定的綠色機房,並降低營運成
本,3年省下的電費大約為一台不斷電系統的建置成本,目前已有實際案例正在進
行,在綠色能源市場推行上,Galaxy VL系列不斷電系統與Gallant系列鋰鐵電池搭
配的效能,是關鍵減碳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與永續事業部總經理黃建棠表示 ,施耐德電機非常看好鋰鐵
電池相關應用未來發展,鋰鐵電池不但壽命長且回收方便更加環保。對半導體產
業、製造業來說,為了加速布局綠色製造,此次與碩成合作開發的磷酸鋰鐵電池
Galaxy VL系列不斷電系統目前已成功在許多半導體與科技大廠中實際上線運轉。
碩成電子總經理季振興表示,碩成電子在台灣綠能市場耕耘超過十載,Gallant系
列鋰鐵電池能夠整合於施耐德電機UPS系統上,讓碩成與施耐德電機從供應商雙
向昇華為策略夥伴。碩成電子致力以專業一條龍服務,讓客戶使用的每一度電,
為產業植入ESG永續心力。(劉美恩)
【台北訊】在剛剛落幕的SEMICON Taiwan 2023展覽中,台灣的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導者——施耐德電機,不僅展示了他們在數位轉型方面的領先地位,還在半導體永續力國際論壇上,與大眾分享了他們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永續發展的見解。這家在全球享有盛譽的公司,強調了在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施耐德電機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透過數位化與電氣化的策略。他們提出,應該利用數位技術來追蹤碳排放,並準確掌握即時數據,同時導入高效穩定的能源管理系統,以不斷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施耐德電機亞太區電力系統商業副總裁Thibault Godefroy強調,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碳排放不容忽視,預計到2030年將消耗大量電力,這對氣候變遷是一大挑戰。他呼籲各個企業立即行動,無論是開發新技術還是與供應鏈合作,都是關鍵。
為了推動去碳化專案,施耐德電機與英特爾、應用材料等重量級半導體企業攜手合作,通過透明化溝通和全方位合作,結合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的能源購買力,鼓勵採用可再生能源。施耐德電機承諾將成為企業在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的可靠夥伴。
同時,AVEVA資深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監Emon Zaman也分享了對數據運用的看法。他指出,工業數據量不斷增長,但只有少部分被有效利用。AVEVA與施耐德電機的合作,旨在釋放資料潛力,通過高效管理讓資料透明化,幫助企業做出最佳決策,減少生產成本和能源消耗,對抗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