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森電視事業(未)公司新聞
東森電視公司前董事長魏啟林,經檢察官起訴指控核發東森電視創辦人王令麟之妻蔡雪卿,以非員工身份每月支領45萬元薪資,涉及偽告文書罪嫌,高等法院認定,東森支付蔡女薪資有其根據,並無偽造文書事實,判決魏啟林無罪確定。
魏啟林被控偽造文書罪案,台北地方法院在今年5月31日時,就以檢察官舉證不足,東森按月支付蔡雪卿薪資,係按東森與蔡雪卿在9 0年間所簽訂的服務合同規定辦理,且是在魏啟林於95年9月5日起至 96年6月28日止擔任東森董事長之前,並無偽造文書事實,判決魏啟林無罪。
檢方不服上訴後,高院僅用3個月時間審結本案,在8月30日宣判,上訴駁回;魏啟林無罪確定。
96年1月間力霸掏空弊案爆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人員到東森電視公司查核,發現蔡雪卿非屬該公司員工,卻按月領取該公司45萬元薪資等情,因此向檢方舉報案情,魏啟林、東森法務協理兼副總邵正義與財務規劃處經理顧志正等人都被調查,但檢方偵結起訴魏啟林,顧與邵倆人獲不起訴處分。
判決書指出,蔡雪卿在90年1月與東森簽訂服務契約,擔任東森電視公共事務協理工作。
東森集團負責人王令麟,在82年2月至92年7月間,擔任該公司法人董事長時,即曾簽核指出,因他長期擔任公司借款的擔保人,有保證人的風險溢酬,所以將公司應支付予他的風險溢酬移轉予蔡雪卿領取。
且蔡雪卿對東森美洲電視台之開台,有所貢獻,因而按月支付薪津 45萬元予蔡雪卿。
此外,按照公司治理原則,東森內部對單筆支付金額在300萬元以下的決行,是總經理的權責,唯對外發文蓋有公司章與董事長章,但並非代表是由董事長核定執行。
東森付給蔡雪卿的薪資等文書,為公司業務上的行為所作成的文書,並沒有偽造文書的不實情事。
魏啟林被控偽造文書罪案,台北地方法院在今年5月31日時,就以檢察官舉證不足,東森按月支付蔡雪卿薪資,係按東森與蔡雪卿在9 0年間所簽訂的服務合同規定辦理,且是在魏啟林於95年9月5日起至 96年6月28日止擔任東森董事長之前,並無偽造文書事實,判決魏啟林無罪。
檢方不服上訴後,高院僅用3個月時間審結本案,在8月30日宣判,上訴駁回;魏啟林無罪確定。
96年1月間力霸掏空弊案爆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人員到東森電視公司查核,發現蔡雪卿非屬該公司員工,卻按月領取該公司45萬元薪資等情,因此向檢方舉報案情,魏啟林、東森法務協理兼副總邵正義與財務規劃處經理顧志正等人都被調查,但檢方偵結起訴魏啟林,顧與邵倆人獲不起訴處分。
判決書指出,蔡雪卿在90年1月與東森簽訂服務契約,擔任東森電視公共事務協理工作。
東森集團負責人王令麟,在82年2月至92年7月間,擔任該公司法人董事長時,即曾簽核指出,因他長期擔任公司借款的擔保人,有保證人的風險溢酬,所以將公司應支付予他的風險溢酬移轉予蔡雪卿領取。
且蔡雪卿對東森美洲電視台之開台,有所貢獻,因而按月支付薪津 45萬元予蔡雪卿。
此外,按照公司治理原則,東森內部對單筆支付金額在300萬元以下的決行,是總經理的權責,唯對外發文蓋有公司章與董事長章,但並非代表是由董事長核定執行。
東森付給蔡雪卿的薪資等文書,為公司業務上的行為所作成的文書,並沒有偽造文書的不實情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規劃2017年起有線電視施行「分組付費」制度,引發業界反彈,立法委員楊麗環昨(10)日舉辦相關公聽會,相關業者與在場學者表示,分組付費立意良好,但配套不足,特別是「向下分組」、「管制全體費率上限」,將大幅衝擊既有業者營收,進而影響服務品質,恐形成主管機關、業者、消費者「三輸」局面。
我國有線電視付費方式多年來採用頻道全包的「吃到飽」方式,由於預計2016年有線電視數位化,NCC表示,為因應數位匯流、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2017年起推動「分組付費」,收費方案分成一組「基本頻道普及組」與數組「基本頻道套餐組」。
其中,普及組包含至少11個必載、公用、節目總表等頻道,收費上限為200元;套餐與普及組總和,即系統業者向收視戶收的總費用上限為500元。
有線電視系統、頻道業者則認為,規劃中的方案將衝擊營收甚鉅,已不斷向NCC反映不同意見,昨日公聽會中,業者也踴躍出席,頻道業者包括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TVBS電視總經理楊鳴均上台發言,另外包括福斯國際電視網、Discovery、民視,系統業者中嘉、凱擘代表都派人到場。
與會業者與學者多表示,NCC希望增進消費者權益、促進消費者多元選擇的原意「立意良好」,但現行政策規劃對產業衝擊太大。其中強制業者就現有之100多個基本頻道「向下分組」的分組方式,以及對於「基本頻道普及組」規定應放入哪些頻道、各分組費用上限訂定「全體費率上限」均設細部規定,影響業者之營業自由及消費者的喜好選擇,是與會業者與學者最為反對之處。
在分組方式上,NCC規劃的「向下分組」,接近將現有100多個基本與新增頻道切分成約四組的形式;業者與在場學者認為向下分組將使收視戶大減、頻道普及率不再,衝擊廣告營收,將形成骨牌效應損及消費者權益,且也與既有收視習慣不同。
張榮華認為,向下分組將嚴重衝擊業者本已不足的廣告營收,如果業者陷入困境,也將無法提供優質內容,消費者仍無法受益;楊鳴認為,政府是「好心做壞事」,規劃分組方式變保障無線台成為必載頻道、犧牲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業者既有授權金和廣告收入沒有保障。陳繼業說,業界或許有很多既有問題,但如果只採用廉價討好消費者的做法, 會使產業消滅、消費者得不到更好的,最終三輸。
銘傳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光毅也強調,許多學者的研究報告中,顯示七成左右民眾接受以多數現有頻道做為基本頻道,可見依民眾習慣,向上分組較好。
我國有線電視付費方式多年來採用頻道全包的「吃到飽」方式,由於預計2016年有線電視數位化,NCC表示,為因應數位匯流、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2017年起推動「分組付費」,收費方案分成一組「基本頻道普及組」與數組「基本頻道套餐組」。
其中,普及組包含至少11個必載、公用、節目總表等頻道,收費上限為200元;套餐與普及組總和,即系統業者向收視戶收的總費用上限為500元。
有線電視系統、頻道業者則認為,規劃中的方案將衝擊營收甚鉅,已不斷向NCC反映不同意見,昨日公聽會中,業者也踴躍出席,頻道業者包括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TVBS電視總經理楊鳴均上台發言,另外包括福斯國際電視網、Discovery、民視,系統業者中嘉、凱擘代表都派人到場。
與會業者與學者多表示,NCC希望增進消費者權益、促進消費者多元選擇的原意「立意良好」,但現行政策規劃對產業衝擊太大。其中強制業者就現有之100多個基本頻道「向下分組」的分組方式,以及對於「基本頻道普及組」規定應放入哪些頻道、各分組費用上限訂定「全體費率上限」均設細部規定,影響業者之營業自由及消費者的喜好選擇,是與會業者與學者最為反對之處。
在分組方式上,NCC規劃的「向下分組」,接近將現有100多個基本與新增頻道切分成約四組的形式;業者與在場學者認為向下分組將使收視戶大減、頻道普及率不再,衝擊廣告營收,將形成骨牌效應損及消費者權益,且也與既有收視習慣不同。
張榮華認為,向下分組將嚴重衝擊業者本已不足的廣告營收,如果業者陷入困境,也將無法提供優質內容,消費者仍無法受益;楊鳴認為,政府是「好心做壞事」,規劃分組方式變保障無線台成為必載頻道、犧牲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業者既有授權金和廣告收入沒有保障。陳繼業說,業界或許有很多既有問題,但如果只採用廉價討好消費者的做法, 會使產業消滅、消費者得不到更好的,最終三輸。
銘傳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光毅也強調,許多學者的研究報告中,顯示七成左右民眾接受以多數現有頻道做為基本頻道,可見依民眾習慣,向上分組較好。
大陸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魏地春昨(6)日率團訪台,與東森電視攜手啟動2011印象台灣異地採訪計畫,魏地春表示,將透過深入採訪,積極深入了解台灣文化。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及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昨天出席「走進台灣•美好印象」2011印象台灣異地採訪開機儀式。
魏地春率領各省市電視工作者共28人來台,展開為期八天七夜的採訪活動。魏地春表示,央視投入異地採訪計畫20年,中文國際頻道遍布全球140國,此次結合10家省籍電視台,將報導台灣人情文化,可望深入了解台灣。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及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昨天出席「走進台灣•美好印象」2011印象台灣異地採訪開機儀式。
魏地春率領各省市電視工作者共28人來台,展開為期八天七夜的採訪活動。魏地春表示,央視投入異地採訪計畫20年,中文國際頻道遍布全球140國,此次結合10家省籍電視台,將報導台灣人情文化,可望深入了解台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1)日通過東森、三立、TVBS、民視、年代等五家新聞台換照案,五家業者都承諾成立類似「新聞諮詢委員會」的內部審議機制,控管新聞品質,讓電視新聞的可信度更高。
NCC統計,東森等五家新聞台業者,換照前都曾因違規14到26次不等,被開罰最少370萬、最多730多萬元,節目廣告化或超秒、違反節目分級制度,是主要違規項目。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五家新聞台承諾成立審議機制,每半年向NCC報告執行情形。
NCC統計,東森等五家新聞台業者,換照前都曾因違規14到26次不等,被開罰最少370萬、最多730多萬元,節目廣告化或超秒、違反節目分級制度,是主要違規項目。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五家新聞台承諾成立審議機制,每半年向NCC報告執行情形。
東森國際與森森百貨董事長王令麟昨天接受專訪時透露,非常看好HD高畫質數位電視的未來發展,他已成功說服東森電視最大股東凱雷在未來2年內,投資7、8億元全面提升HD的相關設施。
至於東森國際則不考慮出售東森電視股權,但是森森百貨、東森山莊與關渡土地部分,都會考慮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活化資產運用,以健全公司財務結構。
王令麟指出,去年年初才成立的森森百貨U-Life全年營收已超過60億元,去年9月就達單月損益兩平,今年營業額估計可達120億元,獲利約4億元,估計2013年營收將達250億元,純益達6%,約15億元獲利水平,目前已經在福建、廣東、江蘇、浙江與河北等地,透過與當地業者合作,參與當地家庭購物商貿平台的商機,和目前台灣森森百貨一樣,同時在電視、型錄與網路三個通路進行交叉行銷。
王令麟分析,目前家庭購物商貿平台美國約佔8%,韓國約12%,台灣僅佔3.5%,中國大陸更少,僅約0.1%,由此可清楚看出,兩岸家庭購物商貿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大,而森森百貨在電視頻道部份,已採用850MHZ的高畫質數位電視水準,而台灣目前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原設備又已達折舊年限,因此正是全面提升數位內容的好時機,他認為,未來這一塊所連帶出的相關文創產業將十分蓬勃發達,例如,去年年中成立的森傳媒,在兩岸發展動漫市場已漸露頭角,目前已交出第一檔影集。
王令麟指出,目前東森國際擁有東森電視22%股份,相關企業與個人擁有9%,最大股東凱雷擁有61%,長期看凱雷應會出售東森電視持股,但是目前沒有出售計畫,未來如果出售,東森國際擁有優先議價權。
另外,去年東森國際因為租進的一艘海岬型船的支出,主管單位解釋視為衍生性金融商品性質,因此必須列了10億餘元未實現損失,今年第1季已編列近5億元未實現損失,不過,日本震災後的煤炭需求看好,市場運價可望提升,公司計畫透過活化資產方式引進策略性投資人,以全面改善財務結構。
至於東森山莊度假村部分,現在平均住房率已經達到8成,朝高價位的美容、醫療旅遊等方向發展,已有企業願意買下東森山莊,再回租給東森國際經營;而森森百貨部分目前東森國際持股6成,也有企業希望入股,都在考慮之列。
王令麟表示,東森國際在關渡的土地原本考慮出售,但因森森百貨租用的大樓在5年後就要歸還,未來還是需要蓋自己的企業總部,所以該土地考慮與其他企業合作興建;大陸投資部分,王令麟透露,在上海投資的物流事業東企發展所擁有的316畝的土地,因為距離迪士尼樂園僅5分鐘車程,地價已經漲3倍,每畝達150萬人民幣,當地的業者估計未來可上看800萬人民幣。
至於東森國際則不考慮出售東森電視股權,但是森森百貨、東森山莊與關渡土地部分,都會考慮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活化資產運用,以健全公司財務結構。
王令麟指出,去年年初才成立的森森百貨U-Life全年營收已超過60億元,去年9月就達單月損益兩平,今年營業額估計可達120億元,獲利約4億元,估計2013年營收將達250億元,純益達6%,約15億元獲利水平,目前已經在福建、廣東、江蘇、浙江與河北等地,透過與當地業者合作,參與當地家庭購物商貿平台的商機,和目前台灣森森百貨一樣,同時在電視、型錄與網路三個通路進行交叉行銷。
王令麟分析,目前家庭購物商貿平台美國約佔8%,韓國約12%,台灣僅佔3.5%,中國大陸更少,僅約0.1%,由此可清楚看出,兩岸家庭購物商貿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大,而森森百貨在電視頻道部份,已採用850MHZ的高畫質數位電視水準,而台灣目前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原設備又已達折舊年限,因此正是全面提升數位內容的好時機,他認為,未來這一塊所連帶出的相關文創產業將十分蓬勃發達,例如,去年年中成立的森傳媒,在兩岸發展動漫市場已漸露頭角,目前已交出第一檔影集。
王令麟指出,目前東森國際擁有東森電視22%股份,相關企業與個人擁有9%,最大股東凱雷擁有61%,長期看凱雷應會出售東森電視持股,但是目前沒有出售計畫,未來如果出售,東森國際擁有優先議價權。
另外,去年東森國際因為租進的一艘海岬型船的支出,主管單位解釋視為衍生性金融商品性質,因此必須列了10億餘元未實現損失,今年第1季已編列近5億元未實現損失,不過,日本震災後的煤炭需求看好,市場運價可望提升,公司計畫透過活化資產方式引進策略性投資人,以全面改善財務結構。
至於東森山莊度假村部分,現在平均住房率已經達到8成,朝高價位的美容、醫療旅遊等方向發展,已有企業願意買下東森山莊,再回租給東森國際經營;而森森百貨部分目前東森國際持股6成,也有企業希望入股,都在考慮之列。
王令麟表示,東森國際在關渡的土地原本考慮出售,但因森森百貨租用的大樓在5年後就要歸還,未來還是需要蓋自己的企業總部,所以該土地考慮與其他企業合作興建;大陸投資部分,王令麟透露,在上海投資的物流事業東企發展所擁有的316畝的土地,因為距離迪士尼樂園僅5分鐘車程,地價已經漲3倍,每畝達150萬人民幣,當地的業者估計未來可上看800萬人民幣。
王令麟在擔任東森電視公司負責人時,因支付兩筆香港商亞衛的衛星轉播設備與服務費2,510萬餘元,沒有依所得稅法規定代扣稅款,除被國稅局開單補稅502萬餘元外,還按應扣未扣稅款處1倍罰鍰。不過最高行政法院日前指出,罰鍰應該是在「1倍」以下,因此要求國稅局另為適法罰鍰。
最高行政法院發言人劉鑫禎指出,本件確定判決是指廢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原判王令麟敗訴的判決,並撤銷台北市國稅局原處1倍罰鍰及財政部的訴願決定,應由國稅局另為適法處分,並非指王令麟應扣未扣稅款行為「不罰」。
劉鑫禎庭長說,王令麟對本稅的部分並不爭執,本件起訴請求是指「撤銷罰鍰」的部分。不過由於所得稅法修正後,明定扣繳義務人未依第88條規定扣繳稅款者,除限期責令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外,並按應扣未扣或短扣稅額處1倍以下罰鍰。
2005年,王令麟擔任東森電視公司負責人,該公司在2000年3月及4月,給付香港亞衛設備租金與服務費2,510萬8,343元,未依規定扣繳所得稅款502萬1,669元,台北市國稅局令王令麟補繳稅款,並按稅款處1倍罰鍰502萬1,600元。
最高行政法院發言人劉鑫禎指出,本件確定判決是指廢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原判王令麟敗訴的判決,並撤銷台北市國稅局原處1倍罰鍰及財政部的訴願決定,應由國稅局另為適法處分,並非指王令麟應扣未扣稅款行為「不罰」。
劉鑫禎庭長說,王令麟對本稅的部分並不爭執,本件起訴請求是指「撤銷罰鍰」的部分。不過由於所得稅法修正後,明定扣繳義務人未依第88條規定扣繳稅款者,除限期責令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外,並按應扣未扣或短扣稅額處1倍以下罰鍰。
2005年,王令麟擔任東森電視公司負責人,該公司在2000年3月及4月,給付香港亞衛設備租金與服務費2,510萬8,343元,未依規定扣繳所得稅款502萬1,669元,台北市國稅局令王令麟補繳稅款,並按稅款處1倍罰鍰502萬1,600元。
凱雷集團兜售手中的東森電視,已知東森電視創辦人王令麟具有優先承購權,傳言因收購價錢談不攏而陷入膠著,而事業版圖廣大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殺出來要喊價,不過此消息已被鴻海鄭重否認;業界人士指出,郭台銘雖然一直都對媒體產業保持相當興趣,但此價格稍高,加上過往未具電視媒體經營經驗,可能性備受業界爭論。
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一直都對收購有線電視系統台抱持開放態度,但問及是否會買下電視頻道,徐旭東則清楚說明,兩者具有不同的投資價值,有線電視系統台有月費的固定收入流入,而電視台營收則要各憑本事,但站在電信業者期待數位匯流的角度來看,會比較偏好有線電視系統台。
東森電視售價越喊越高,在郭台銘開始評估收購可能後,據傳,喊價已堂堂躍過新台幣200億元,此價格和先前王令麟願意開出的價格具有相當大的落差,也因此,業界人士也紛紛感到訝異,但是依照凱雷獲利了結、低買高賣的習性來看,此次交易還要再等一段時間,確定喊價最高的賣家勝出。
郭台銘藉由投資電影白銀帝國開始跨足媒體產業,但是談到經營電子媒體卻顯得經驗不足,鴻海買賣製造廠房雖動輒上百億元,但是郭台銘的搶單目地以及擴張手法明顯一致,此次傳言郭董要進攻媒體產業,卻讓相關業者摸不著頭緒,不解這次郭董的棋要怎麼下。
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一直都對收購有線電視系統台抱持開放態度,但問及是否會買下電視頻道,徐旭東則清楚說明,兩者具有不同的投資價值,有線電視系統台有月費的固定收入流入,而電視台營收則要各憑本事,但站在電信業者期待數位匯流的角度來看,會比較偏好有線電視系統台。
東森電視售價越喊越高,在郭台銘開始評估收購可能後,據傳,喊價已堂堂躍過新台幣200億元,此價格和先前王令麟願意開出的價格具有相當大的落差,也因此,業界人士也紛紛感到訝異,但是依照凱雷獲利了結、低買高賣的習性來看,此次交易還要再等一段時間,確定喊價最高的賣家勝出。
郭台銘藉由投資電影白銀帝國開始跨足媒體產業,但是談到經營電子媒體卻顯得經驗不足,鴻海買賣製造廠房雖動輒上百億元,但是郭台銘的搶單目地以及擴張手法明顯一致,此次傳言郭董要進攻媒體產業,卻讓相關業者摸不著頭緒,不解這次郭董的棋要怎麼下。
對於市場傳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有意仿效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的模式跨足媒體產業,同時,連意屬的對象與金額都已經浮現雛形一事,鴻海發言人丁祈安指出,絕無外傳鴻海將跨足電視媒體一事,對於外界繪聲繪影的傳言,鴻海也沒有必要一一回應。
其實,鴻海集團近期為求集團的長期發展,除了在既有的3C產業上持續進行產線西進、全球布局等措施外,對於其他新增的4C市場上,也都陸續有所動作。據了解,目前在通路方面除了藉由大陸萬馬奔騰的廣泛設點外,也透過飛虎樂購等其他購物通路型態,企圖在大陸通路市場上闖出一片天地;醫療照護方面除了與訊聯合作投入預防醫學領域,也希望能搭上雲端運算的風潮將醫療照護與科技相結合;同時在汽車產業上,太原富士康在2010年間也新採購了一台千萬等級的CNC設備,據了解,該設備規格足以從事汽車相關零組件的生產之用。至於在內容部分,目前鴻海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軟、韌體團隊,專職服務特殊客戶的需求外,先前郭台銘所進行的影視投資計畫,並未對集團產聲明顯貢獻。
對於市場傳出鴻海有意跨足媒體產業,部分市場人士表示並不驚訝,畢竟隨著數位匯流風潮的興起,在內容將可能成為今後主導產業發展型態的前提下,鴻海進入媒體市場,並嘗試著從內容著手創造新的產業價值,並非不無可能。但是,對象會不會是一個規模龐大的東森電視集團,就值得再詳細討論。市場指出,畢竟,外傳新台幣200億元的價格,未免稍嫌貴了一些,而且一旦接手後,勢必將面臨長期無法獲利的情況,對於集團而言不見得是好事一樁。
但是,另外也有業者表示,面對數位匯流的洪潮,鴻海應該做的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創新產品型態,是不是需要直接介入媒體的經營,其實並沒有必要性。該業者強調,像是蘋果(Apple)與Google分別投入Apple TV與Google TV的產品生產,但是他們也沒有任何要從事媒體經營的跡象,畢竟,對這些業者而言,如何維持一個順暢創新的平台,才是最重要的任務。
雖然,鴻海本身在媒體的運營方面並非完全沒有經驗,但是,由於目前主要目的,是在集團內部的溝通與交流,與經營實際的商業媒體間,仍有一段差異,所以短期內即便是鴻海有意想跨入媒體經營,應該也不會有大動作的舉措。
而對於外界的傳言,鴻海除再三強調絕無此事外,並表示外界需甚防備假消息誤導。
其實,鴻海集團近期為求集團的長期發展,除了在既有的3C產業上持續進行產線西進、全球布局等措施外,對於其他新增的4C市場上,也都陸續有所動作。據了解,目前在通路方面除了藉由大陸萬馬奔騰的廣泛設點外,也透過飛虎樂購等其他購物通路型態,企圖在大陸通路市場上闖出一片天地;醫療照護方面除了與訊聯合作投入預防醫學領域,也希望能搭上雲端運算的風潮將醫療照護與科技相結合;同時在汽車產業上,太原富士康在2010年間也新採購了一台千萬等級的CNC設備,據了解,該設備規格足以從事汽車相關零組件的生產之用。至於在內容部分,目前鴻海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軟、韌體團隊,專職服務特殊客戶的需求外,先前郭台銘所進行的影視投資計畫,並未對集團產聲明顯貢獻。
對於市場傳出鴻海有意跨足媒體產業,部分市場人士表示並不驚訝,畢竟隨著數位匯流風潮的興起,在內容將可能成為今後主導產業發展型態的前提下,鴻海進入媒體市場,並嘗試著從內容著手創造新的產業價值,並非不無可能。但是,對象會不會是一個規模龐大的東森電視集團,就值得再詳細討論。市場指出,畢竟,外傳新台幣200億元的價格,未免稍嫌貴了一些,而且一旦接手後,勢必將面臨長期無法獲利的情況,對於集團而言不見得是好事一樁。
但是,另外也有業者表示,面對數位匯流的洪潮,鴻海應該做的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創新產品型態,是不是需要直接介入媒體的經營,其實並沒有必要性。該業者強調,像是蘋果(Apple)與Google分別投入Apple TV與Google TV的產品生產,但是他們也沒有任何要從事媒體經營的跡象,畢竟,對這些業者而言,如何維持一個順暢創新的平台,才是最重要的任務。
雖然,鴻海本身在媒體的運營方面並非完全沒有經驗,但是,由於目前主要目的,是在集團內部的溝通與交流,與經營實際的商業媒體間,仍有一段差異,所以短期內即便是鴻海有意想跨入媒體經營,應該也不會有大動作的舉措。
而對於外界的傳言,鴻海除再三強調絕無此事外,並表示外界需甚防備假消息誤導。
凱雷求售東森電視,出現三搶一競局!外傳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已委託外資銀行針對東森電視進行財務評估;此外,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及Sony旗下So-net也正透過管道,表達對於收購東森電視有高度興趣。
此外,再加上知名私募基金從香港直接與凱雷接洽,東森電視已成為今年有線電視市場最受關注的超級大案。
據了解,凱雷已在市場拋出今年內完成處份東森電視持股消息,原本去年市場傳出,東森電視出售案若比照私募基金殷拓收購八大電視,以8倍 EBITDA核算,行情價落在新台幣120億元,不過消息指出,凱雷最新出售價格喊到最低150億元才肯交易,甚至昨日傳出170-200億元,高出市場行情太多,讓業界大感意外。
去年底起,市場就傳出,凱雷積極從市場收購東森電視股票,收購價格從每股26元喊到30元,以墊高凱雷在東森股權由62%提高至67%,超過2/3持股占比,為今年出售東森電視預作準備。
郭台銘曾於2006年出資3億元開拍「白銀帝國」,之後就沒有籌拍其它電影計畫,倒是長子郭守正創立山水電影,文創領域遍及山水電影、電腦動畫、開拍國片,外傳郭台銘對東森電視有興趣,是為郭守正跨足文創及媒體產業舖路。
鴻海集團發言體系對此議題,態度相當謹慎,對外口徑一致,強調「絕無此事」。
正崴董事長郭台強日前投資中影公司,且著手修復中影2,000多部影片,並投資製作國片,而東森電視旗下擁有東森電影台,若能成功收購,也能為影片找到播出平台。
正崴官方管道表示,目前並沒有相關投資計畫,且正崴本業是連接器,不會針對媒體等非本業領域進行布局。
由於郭台強對數位內容一直有高度興趣,4年多前入主中影,外傳投資金額上看3、40億元,日前更注資3.5億元與導演魏德聖合資公司,投資電影「賽德克•巴萊」。外界認為,郭台強極有可能以個人或投資公司名義出資買下東森。
另一買主是Sony旗下So-net,則因去年收購八大電視台遭私募基金殷拓高價殺出,主動表達放棄後,近日將併購標的轉向東森電視。
東森電視總座陳濟業昨日未接電話,無法取得相關看法。
此外,再加上知名私募基金從香港直接與凱雷接洽,東森電視已成為今年有線電視市場最受關注的超級大案。
據了解,凱雷已在市場拋出今年內完成處份東森電視持股消息,原本去年市場傳出,東森電視出售案若比照私募基金殷拓收購八大電視,以8倍 EBITDA核算,行情價落在新台幣120億元,不過消息指出,凱雷最新出售價格喊到最低150億元才肯交易,甚至昨日傳出170-200億元,高出市場行情太多,讓業界大感意外。
去年底起,市場就傳出,凱雷積極從市場收購東森電視股票,收購價格從每股26元喊到30元,以墊高凱雷在東森股權由62%提高至67%,超過2/3持股占比,為今年出售東森電視預作準備。
郭台銘曾於2006年出資3億元開拍「白銀帝國」,之後就沒有籌拍其它電影計畫,倒是長子郭守正創立山水電影,文創領域遍及山水電影、電腦動畫、開拍國片,外傳郭台銘對東森電視有興趣,是為郭守正跨足文創及媒體產業舖路。
鴻海集團發言體系對此議題,態度相當謹慎,對外口徑一致,強調「絕無此事」。
正崴董事長郭台強日前投資中影公司,且著手修復中影2,000多部影片,並投資製作國片,而東森電視旗下擁有東森電影台,若能成功收購,也能為影片找到播出平台。
正崴官方管道表示,目前並沒有相關投資計畫,且正崴本業是連接器,不會針對媒體等非本業領域進行布局。
由於郭台強對數位內容一直有高度興趣,4年多前入主中影,外傳投資金額上看3、40億元,日前更注資3.5億元與導演魏德聖合資公司,投資電影「賽德克•巴萊」。外界認為,郭台強極有可能以個人或投資公司名義出資買下東森。
另一買主是Sony旗下So-net,則因去年收購八大電視台遭私募基金殷拓高價殺出,主動表達放棄後,近日將併購標的轉向東森電視。
東森電視總座陳濟業昨日未接電話,無法取得相關看法。
東森電視傳出大股東凱雷高價出售,價碼直飆新台幣170-200億元,業界直呼不合行情。
業者分析,以最近八大電視出售案,採用2008及2009年EBITDA平均計算,出售總額60億元,相當於EBITDA平均數8倍,若以昨日市場傳出東森電視出售價格喊到170-200億元,相當於採用東森電視2010年EBITDA 15億元的11-13倍;業者認為,以目前台灣電視台的出售價格,沒有這種行情。
東森電視擁有新聞台、財經台、綜合台、電影台等熱門頻道節目,頻道價值相當不錯,但相較於凱擘及中嘉等有線電視系統台,每月每戶固定515元至580元的收視費,電視台價值來自系統台的上架費及廣告收益,現金收入並不穩定,相較於有線電視系統台的價值低。
也因此,去年底差不多同一時期,凱雷出售凱擘,富邦透過大富媒體以約653億元買下凱擘的價格,是以EBITDA約10-11倍進行併購,而八大電視以8倍的EBITDA由殷拓60億元收購。
東森電視自從2年前傳出出售消息至今,價格一路往上墊高,2年前約60億元、去年傳出120億元,今年開春便一路飆到近日上看200億元的天價。
私募基金進出台灣市場,最後都以高價出場,凱雷處分凱擘案,當初467億元買下、653億元出場,獲利近200億元;凱雷1999年買下台灣寬頻,2005年出場時,獲利也高達100億元。
業界認為,若以八大電視成交行情來看,120億元收購價已經相當高,合理行情價約100億元,但如今市場傳出飆價200億元,高出市場合理行情太多,不少業界人士直言,此舉,將於整體電視產業經營環境,並不是好事,有賴相關監理機關出面導正。
業者分析,以最近八大電視出售案,採用2008及2009年EBITDA平均計算,出售總額60億元,相當於EBITDA平均數8倍,若以昨日市場傳出東森電視出售價格喊到170-200億元,相當於採用東森電視2010年EBITDA 15億元的11-13倍;業者認為,以目前台灣電視台的出售價格,沒有這種行情。
東森電視擁有新聞台、財經台、綜合台、電影台等熱門頻道節目,頻道價值相當不錯,但相較於凱擘及中嘉等有線電視系統台,每月每戶固定515元至580元的收視費,電視台價值來自系統台的上架費及廣告收益,現金收入並不穩定,相較於有線電視系統台的價值低。
也因此,去年底差不多同一時期,凱雷出售凱擘,富邦透過大富媒體以約653億元買下凱擘的價格,是以EBITDA約10-11倍進行併購,而八大電視以8倍的EBITDA由殷拓60億元收購。
東森電視自從2年前傳出出售消息至今,價格一路往上墊高,2年前約60億元、去年傳出120億元,今年開春便一路飆到近日上看200億元的天價。
私募基金進出台灣市場,最後都以高價出場,凱雷處分凱擘案,當初467億元買下、653億元出場,獲利近200億元;凱雷1999年買下台灣寬頻,2005年出場時,獲利也高達100億元。
業界認為,若以八大電視成交行情來看,120億元收購價已經相當高,合理行情價約100億元,但如今市場傳出飆價200億元,高出市場合理行情太多,不少業界人士直言,此舉,將於整體電視產業經營環境,並不是好事,有賴相關監理機關出面導正。
電視傳媒產業近來備受科技業大老青睞,除了威盛暨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出手收購香港TVB股權,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都已經在電視台卡位成功。
去年,全球第2大記憶體模組公司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以新台幣1.5億元買下台灣藝術電視台,成為科技業跨足電視媒體的代表。
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對於經營國內媒體,一直興趣濃厚,除了曾經出現在角逐台灣藝術電視台名單中,去年更成功買下國衛電視台。
最受兩岸企業界矚目的,當屬王雪紅與在香港有「殼王」之稱的陳國強聯手收購香港TVB 26%股權,從電子新貴變身成為媒體大亨。
這次東森電視角逐名單,更出現郭台銘與郭台強倆兄弟,更讓市場直呼驚訝。
電視媒體的迷人之處,除廣告收入、強勢媒體每個月還有來自有線電視系統台的頻道費,總計每年高達141億元,當然,科技業的著眼絕不只於此,可說各有盤算。
去年,全球第2大記憶體模組公司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以新台幣1.5億元買下台灣藝術電視台,成為科技業跨足電視媒體的代表。
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對於經營國內媒體,一直興趣濃厚,除了曾經出現在角逐台灣藝術電視台名單中,去年更成功買下國衛電視台。
最受兩岸企業界矚目的,當屬王雪紅與在香港有「殼王」之稱的陳國強聯手收購香港TVB 26%股權,從電子新貴變身成為媒體大亨。
這次東森電視角逐名單,更出現郭台銘與郭台強倆兄弟,更讓市場直呼驚訝。
電視媒體的迷人之處,除廣告收入、強勢媒體每個月還有來自有線電視系統台的頻道費,總計每年高達141億元,當然,科技業的著眼絕不只於此,可說各有盤算。
東森電視股權爭奪戰開打。去年底起凱雷集團及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等,委託特定人士積極搶收東森國際股票,每股價格從26元喊上30元,市場也傳出,凱雷持股目標要超過67%,不僅要鞏固董監席次,更為未來出售做準備。
凱雷自2007年12月取得東森電視經營權,2008年8月東森電視董監全面改選,董監事三年一任,今年東森電視董監事全面改選,股權爭奪戰也搶先開打。
市場盛傳,凱雷集團出售凱擘後,下個重點就是出售東森電視股權,第二大股東王令麟近期也積極希望可以買下東森電視股權。近期有小股東表示,去年底起市場出現特定人士積極收購東森電視股票,從原本的每股26元一路抬高到28元,近期市場更喊出30元的成交價。
有趣的是,除了王令麟以外,市場盛傳,既有大股東凱雷是最積極收購的買家。凱雷集團內部不諱言表示,入主東森電視後,就計劃將其他持股收齊,幾個月前開始布局,不過,在收購過程中也遇到競相收購的對手。東森國際總經理廖尚文則表示,「不清楚」。
東森電視目前股權,由凱雷集團持有約62%最多,王令麟旗下東森國際及遠富持股超過22%,員工、法人及個人投資人等持有約15%。
業界人士認為,雖然兩大股東持有股權相當懸殊,凱雷持股約62%,但持股最好高過三分之二,約67%以上,未來才能掌握董事會,再整體出售東森。
凱雷自2007年12月取得東森電視經營權,2008年8月東森電視董監全面改選,董監事三年一任,今年東森電視董監事全面改選,股權爭奪戰也搶先開打。
市場盛傳,凱雷集團出售凱擘後,下個重點就是出售東森電視股權,第二大股東王令麟近期也積極希望可以買下東森電視股權。近期有小股東表示,去年底起市場出現特定人士積極收購東森電視股票,從原本的每股26元一路抬高到28元,近期市場更喊出30元的成交價。
有趣的是,除了王令麟以外,市場盛傳,既有大股東凱雷是最積極收購的買家。凱雷集團內部不諱言表示,入主東森電視後,就計劃將其他持股收齊,幾個月前開始布局,不過,在收購過程中也遇到競相收購的對手。東森國際總經理廖尚文則表示,「不清楚」。
東森電視目前股權,由凱雷集團持有約62%最多,王令麟旗下東森國際及遠富持股超過22%,員工、法人及個人投資人等持有約15%。
業界人士認為,雖然兩大股東持有股權相當懸殊,凱雷持股約62%,但持股最好高過三分之二,約67%以上,未來才能掌握董事會,再整體出售東森。
市場傳出,私募基金凱雷集團將出售旗下擁有的東森電視台,由於去年獲利佳,交易價格可能達到120億元。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已經喊出有意收購,以重回有線電視業。
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表示,對於大股東規劃並不清楚,但去年營收跟獲利都有成長,今年重點是投入數位及高畫質內容。王令麟曾是東森電視台的創辦人,但在之前出售大部分股權給凱雷集團,目前凱雷持有東森電視的62%。但王令麟一直未忘情電視台經營,因此在與旺旺集團合作收購有線電視系統台中嘉科技後,預備再拿回頻道內容經營權。
東森國際昨天透露,王令麟有計劃買回東森電視其它股權,以去年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15億元來看,交易價格可望是獲利金額的八倍,價值約120億元,每股交易價格超過50元。業者推估,王令麟要買回62%股權,需準備75億元的銀彈。
東森國際表示,目前可動用現金高過20億元,加上其它合作夥伴,資金不是問題,且擁有東森電視的優先承讓權,仍有機會買回東森電視股權。
東森電視資本額22.75億元,董事長為凱雷集團派任的施維德,王令麟旗下東森國際及遠富持股超過22%,由凱雷集團掌有10席董事及二席監察人,王令麟則控有四席董事。
凱雷集團入主東森電視後,經營績效逐年提升,2010年EBITDA15億元,稅後純益約13億元,優於2009年的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約5.7元。
去年起王令麟也不斷對外釋出,有計劃收購東森電視股權,市場也曾傳出凱雷開價高達150億元,但雙方價格一直談不攏。
法人:東森業外獲利俏
東森國際總經理廖尚文說,今年旗下包括觀光、電視購物、資產等事業體,都將進入收成期,營運表現可望優於去年。法人認為,今年東森業外獲利逾5億元,將大放異彩。
不過,東森和沙鋼的船舶合約被視為衍生性金融商品,海岬型運價漲跌對東森的帳上獲利影響非常大,須提未實現損失,因此全年表現如何,東森主管說:「運價每天都在變,得等到最後一天才會知道全年獲利狀況。」
法人估,去年12月24日封關海岬型運價船舶日租金運價跌至2萬美元,東森提列帳上損失,去年全年恐小虧收場。但這屬於帳上虧損,如果運價回升至2萬美元以上,東森損失即可回沖來,19日海岬型日租金收9,100美元。
東森目前有六條船舶,五條巴拿馬極限型,一條海岬型,扣除海岬型船舶虧損外,其餘五條船替東森賺進2億元,但今年散裝市場低迷,如果換約,合約租金恐不如去年。
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表示,對於大股東規劃並不清楚,但去年營收跟獲利都有成長,今年重點是投入數位及高畫質內容。王令麟曾是東森電視台的創辦人,但在之前出售大部分股權給凱雷集團,目前凱雷持有東森電視的62%。但王令麟一直未忘情電視台經營,因此在與旺旺集團合作收購有線電視系統台中嘉科技後,預備再拿回頻道內容經營權。
東森國際昨天透露,王令麟有計劃買回東森電視其它股權,以去年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15億元來看,交易價格可望是獲利金額的八倍,價值約120億元,每股交易價格超過50元。業者推估,王令麟要買回62%股權,需準備75億元的銀彈。
東森國際表示,目前可動用現金高過20億元,加上其它合作夥伴,資金不是問題,且擁有東森電視的優先承讓權,仍有機會買回東森電視股權。
東森電視資本額22.75億元,董事長為凱雷集團派任的施維德,王令麟旗下東森國際及遠富持股超過22%,由凱雷集團掌有10席董事及二席監察人,王令麟則控有四席董事。
凱雷集團入主東森電視後,經營績效逐年提升,2010年EBITDA15億元,稅後純益約13億元,優於2009年的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約5.7元。
去年起王令麟也不斷對外釋出,有計劃收購東森電視股權,市場也曾傳出凱雷開價高達150億元,但雙方價格一直談不攏。
法人:東森業外獲利俏
東森國際總經理廖尚文說,今年旗下包括觀光、電視購物、資產等事業體,都將進入收成期,營運表現可望優於去年。法人認為,今年東森業外獲利逾5億元,將大放異彩。
不過,東森和沙鋼的船舶合約被視為衍生性金融商品,海岬型運價漲跌對東森的帳上獲利影響非常大,須提未實現損失,因此全年表現如何,東森主管說:「運價每天都在變,得等到最後一天才會知道全年獲利狀況。」
法人估,去年12月24日封關海岬型運價船舶日租金運價跌至2萬美元,東森提列帳上損失,去年全年恐小虧收場。但這屬於帳上虧損,如果運價回升至2萬美元以上,東森損失即可回沖來,19日海岬型日租金收9,100美元。
東森目前有六條船舶,五條巴拿馬極限型,一條海岬型,扣除海岬型船舶虧損外,其餘五條船替東森賺進2億元,但今年散裝市場低迷,如果換約,合約租金恐不如去年。
2007年時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因為捲入力霸案,將十多年打下的有線電視產業半壁江山拱手讓人,王令麟沉潛兩年後,當年失去的版圖,現在要一塊一塊拿回來,找回失去的江山。
當年王令麟是一代有線電視霸主,擁有全台灣前幾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東森媒體科技(後改名凱擘)、台灣最大購物頻道東森購物台,以及東森電視,播出版圖包含台灣、亞洲、美洲。但因捲入力霸案,王令麟退守東森國際。
現在王令麟更計劃收回有線電視產業最後一塊拼圖—東森電視。他看準凱雷一般投資時間約為三到五年間,即會獲利了結;業界臆測凱雷出售機會不小,屆時王令麟與蔡衍明可望還會併肩作戰,以銀彈攻勢拿回江山。
當年王令麟是一代有線電視霸主,擁有全台灣前幾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東森媒體科技(後改名凱擘)、台灣最大購物頻道東森購物台,以及東森電視,播出版圖包含台灣、亞洲、美洲。但因捲入力霸案,王令麟退守東森國際。
現在王令麟更計劃收回有線電視產業最後一塊拼圖—東森電視。他看準凱雷一般投資時間約為三到五年間,即會獲利了結;業界臆測凱雷出售機會不小,屆時王令麟與蔡衍明可望還會併肩作戰,以銀彈攻勢拿回江山。
私募基金凱雷順利出售凱擘有線電視持股後,外傳將在今年進一步出售目前持有東森電視61%股權,東森國際已在非正式場合私下向東森電視大股東凱雷私募表達收購股權意願,並備妥資金,目前並傳出多路人馬有意角逐,但都尚未浮出檯面。
看好兩岸三地經貿投資熱於年後加溫,加上股市多頭行情可期,電視財經台開台熱潮、預定農曆春節後點燃戰火,據了解,籌備多時的三立電視將在年後推出財經節目,TVBS也準備在第2季規畫財經帶狀節目;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只有非凡財經及東森財經兩台較勁的局勢,今年上半年在加入三立、TVBS等財經節目後,火拼競局更加激烈。
擁有東森財經等8個台的東森電視,近來再傳大股東凱雷出售持股、農曆年後可能浮出檯面傳聞,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昨(20)晚對此表示,東森電視 19日召開董事會,大股東在董事會上沒有透露出脫持股訊息,但訂出今年營收要比去年成長不少,東森電視現有8個頻道節目,公司今年投資推展數位化節目將更趨積極。
據了解,東森電視去(2010)年營收51億元,EBITDA為15億元,每股盈餘約4.7元,東森電視目前資本額27.46億元,凱雷持股 61%、東森國際持股近23%;東森國際曾經是東森電視最大股東,3年前東森電視辦理私募增資時、凱雷參與認購,使得凱雷躍居最大股東。
據了解,由於當初雙方簽有一紙合約、當凱雷出售持股時,東森國際握有最先出價權,如今東森國際在非正式場合向凱雷表達收購股權意願,市場視為凱雷不排除今年出脫持股的指標。
東森國際表示,公司目前自有資金超過20億元,因此,未來若出手收購凱雷持有東森電視持股,資金不是問題,東森國際發言人鄭應娜表示,未來公司若要出手購買東森電視股權,還會尋找策略合作夥伴加入。
市場人士分析,電視台收入純靠廣告,不像有線電視系統台、每月每家庭用戶固定挹注510-580元收視費,以及頻道上架費,再以私募基金MBK出售八大電視係以EBITDA的8倍推算出售價來看,熟悉市場行情人士指出,凱雷出售東森電視的合理價格,絕不像之前喊得那麼高。
看好兩岸三地經貿投資熱於年後加溫,加上股市多頭行情可期,電視財經台開台熱潮、預定農曆春節後點燃戰火,據了解,籌備多時的三立電視將在年後推出財經節目,TVBS也準備在第2季規畫財經帶狀節目;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只有非凡財經及東森財經兩台較勁的局勢,今年上半年在加入三立、TVBS等財經節目後,火拼競局更加激烈。
擁有東森財經等8個台的東森電視,近來再傳大股東凱雷出售持股、農曆年後可能浮出檯面傳聞,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昨(20)晚對此表示,東森電視 19日召開董事會,大股東在董事會上沒有透露出脫持股訊息,但訂出今年營收要比去年成長不少,東森電視現有8個頻道節目,公司今年投資推展數位化節目將更趨積極。
據了解,東森電視去(2010)年營收51億元,EBITDA為15億元,每股盈餘約4.7元,東森電視目前資本額27.46億元,凱雷持股 61%、東森國際持股近23%;東森國際曾經是東森電視最大股東,3年前東森電視辦理私募增資時、凱雷參與認購,使得凱雷躍居最大股東。
據了解,由於當初雙方簽有一紙合約、當凱雷出售持股時,東森國際握有最先出價權,如今東森國際在非正式場合向凱雷表達收購股權意願,市場視為凱雷不排除今年出脫持股的指標。
東森國際表示,公司目前自有資金超過20億元,因此,未來若出手收購凱雷持有東森電視持股,資金不是問題,東森國際發言人鄭應娜表示,未來公司若要出手購買東森電視股權,還會尋找策略合作夥伴加入。
市場人士分析,電視台收入純靠廣告,不像有線電視系統台、每月每家庭用戶固定挹注510-580元收視費,以及頻道上架費,再以私募基金MBK出售八大電視係以EBITDA的8倍推算出售價來看,熟悉市場行情人士指出,凱雷出售東森電視的合理價格,絕不像之前喊得那麼高。
外資凱雷持有東森電視61%的股權,入主3年之後,目前傳出凱雷繼凱擘有線電視之後,又要獲利了結轉快賣出,市場粗估,喊價將會自新台幣120億元起跳,雖然東森國際擁有優先出價權,但是也不排除還會有其他程咬金半路殺出來競標;至於2011年另一個眾所矚目的中嘉網絡標售案,目前準備要前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送審,要承諾的追加條款與審查時間預估也會讓旺旺集團有得熬了。
以東森電視2010年EBITDA 15億元做為估算基礎,合理的起價應是自EBITDA的8倍喊起,也就是120億元,但市場認為,要喊到150億元也不無可能,甚至謠傳目前的開價已經飆到150億元以上了,凱雷自然是樂得點選出價老,不過凱雷的習性不偏愛輪標,而是直接選定幾組買家直接一對一進行商談;據了解,原?就持有22%東森電視股份的東森國際的確也有意願順手吃下凱雷手的的股權,不過東森國際也沒有十足把握能如願,起因於其他可能買家也在暗處盤算。
2010年有線電視產業終於送走大富媒體買下凱擘有線電視系統一案,2011年則將關注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以及前國泰金控副董事長蔡鎮宇共同成立的旺旺寬頻如何就中嘉網絡收購案連闖公平會、投審會以及NCC等3大關卡;有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曲折買下凱擘的案例在前,外界認為,旺旺寬頻這3關並不好闖,尤其以NCC最為難纏,加上蔡衍明本文即擁有中時集團,牽涉的水平、重直整合問題恐較大幅媒體更形龐大複雜,所需的審查時間恐也不會短。
低調成立的旺旺寬頻目前還未對外宣布其增資計畫,根據消息指出,目前可能不會有增資舉動,未來即便再增加資金,也是各原有股東同步投入,維持現在的持股比例。
以東森電視2010年EBITDA 15億元做為估算基礎,合理的起價應是自EBITDA的8倍喊起,也就是120億元,但市場認為,要喊到150億元也不無可能,甚至謠傳目前的開價已經飆到150億元以上了,凱雷自然是樂得點選出價老,不過凱雷的習性不偏愛輪標,而是直接選定幾組買家直接一對一進行商談;據了解,原?就持有22%東森電視股份的東森國際的確也有意願順手吃下凱雷手的的股權,不過東森國際也沒有十足把握能如願,起因於其他可能買家也在暗處盤算。
2010年有線電視產業終於送走大富媒體買下凱擘有線電視系統一案,2011年則將關注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以及前國泰金控副董事長蔡鎮宇共同成立的旺旺寬頻如何就中嘉網絡收購案連闖公平會、投審會以及NCC等3大關卡;有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曲折買下凱擘的案例在前,外界認為,旺旺寬頻這3關並不好闖,尤其以NCC最為難纏,加上蔡衍明本文即擁有中時集團,牽涉的水平、重直整合問題恐較大幅媒體更形龐大複雜,所需的審查時間恐也不會短。
低調成立的旺旺寬頻目前還未對外宣布其增資計畫,根據消息指出,目前可能不會有增資舉動,未來即便再增加資金,也是各原有股東同步投入,維持現在的持股比例。
有線電視頻道換發營運執照明年將進入最高峰,預期將有60個頻
道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換發執照,包括東森、中
天、非凡等,同時有超過100個流浪頻道爭取上架,再加上,富邦
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新拿下凱擘,掌握頻道上架主導權,將掀起頻
道卡位戰。
所謂流浪頻道,是指已經取得NCC營運執照,但遲遲沒有取得有
線電視頻道位置,沒有辦法在有線電視類比頻道播出。例如壹電
視、自由時報等。
NCC日前宣布撤銷年代綜合45台的執照,預計30日凌晨下架,這
只是有線電視頻道第一波戰局,有線電視頻道業者每六年換照一
次,上一波換照高峰是在2005年,明年六年執照營運時間屆滿,
將有60個頻道面臨換照壓力,尤其有九成以上的頻道業者都將在
明年8月換照。
有線電視業者私下表示,明年頻道業者有三大憂慮,首先,NCC
對於節目廣告化多所設限,恐會對業者的營運有更多設限,不利
於營運。
其次,蔡明忠在入主凱擘後,應會重新思考頻道位置。
再加上,市場上還有100個已經取得NCC執照、但一直沒有拿到頻
道位置,不能上架的業者,正在虎視耽耽,都是影響明年能否順
利換照的關鍵。
有線電視業者指出,蔡明忠在入主凱擘後,掌握有線電視三成以
上的市場,又計劃明年成立收視調查公司,以一年收視調查,作
為2012年頻道上、下架及頻道價格的評選準則,握有頻道上、下
架權力,將掀起頻道大戰。
根據了解,蔡明忠為打造優質的收視節目環境,針對年代綜合台
45台部分,已經另有盤算,旗下凱擘及台灣大,計劃以衛視合家
歡接手在45台上架。
至於台灣前五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MSO)及獨立系統台將
於今(27)日繳交替代頻道方案,外傳年代董事長練台生不放棄
45台頻位,洽商由高點娛樂台接手,內容還是原來的年代綜合台
節目。
不過,由哪個頻道來接手45台,決定權仍在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手
中。
近期練台生已經獲得中嘉、台灣寬頻TBC、台基網及獨立系統台
業者支持。
有線電視業者指出,現在哪個頻道在45台上架都只是暫代,各家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仍須在明年1月送交NCC新的頻道表,蔡明忠
入主凱擘後,凱擘及台固媒體頻道表,會不會來個頻位大搬風,
也備受關注。
道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換發執照,包括東森、中
天、非凡等,同時有超過100個流浪頻道爭取上架,再加上,富邦
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新拿下凱擘,掌握頻道上架主導權,將掀起頻
道卡位戰。
所謂流浪頻道,是指已經取得NCC營運執照,但遲遲沒有取得有
線電視頻道位置,沒有辦法在有線電視類比頻道播出。例如壹電
視、自由時報等。
NCC日前宣布撤銷年代綜合45台的執照,預計30日凌晨下架,這
只是有線電視頻道第一波戰局,有線電視頻道業者每六年換照一
次,上一波換照高峰是在2005年,明年六年執照營運時間屆滿,
將有60個頻道面臨換照壓力,尤其有九成以上的頻道業者都將在
明年8月換照。
有線電視業者私下表示,明年頻道業者有三大憂慮,首先,NCC
對於節目廣告化多所設限,恐會對業者的營運有更多設限,不利
於營運。
其次,蔡明忠在入主凱擘後,應會重新思考頻道位置。
再加上,市場上還有100個已經取得NCC執照、但一直沒有拿到頻
道位置,不能上架的業者,正在虎視耽耽,都是影響明年能否順
利換照的關鍵。
有線電視業者指出,蔡明忠在入主凱擘後,掌握有線電視三成以
上的市場,又計劃明年成立收視調查公司,以一年收視調查,作
為2012年頻道上、下架及頻道價格的評選準則,握有頻道上、下
架權力,將掀起頻道大戰。
根據了解,蔡明忠為打造優質的收視節目環境,針對年代綜合台
45台部分,已經另有盤算,旗下凱擘及台灣大,計劃以衛視合家
歡接手在45台上架。
至於台灣前五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MSO)及獨立系統台將
於今(27)日繳交替代頻道方案,外傳年代董事長練台生不放棄
45台頻位,洽商由高點娛樂台接手,內容還是原來的年代綜合台
節目。
不過,由哪個頻道來接手45台,決定權仍在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手
中。
近期練台生已經獲得中嘉、台灣寬頻TBC、台基網及獨立系統台
業者支持。
有線電視業者指出,現在哪個頻道在45台上架都只是暫代,各家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仍須在明年1月送交NCC新的頻道表,蔡明忠
入主凱擘後,凱擘及台固媒體頻道表,會不會來個頻位大搬風,
也備受關注。
NCC今(17)日召開委員會議,據了解,凱擘案原本沒有納入今日委員會議討論議題,昨晚臨時決定排入議程、續行討論。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及凱雷董事總經理唐子明前天赴NCC,與NC C主委蘇蘅及副主委陳正倉會面,據了解,蔡明忠針對NCC之前附加的 9大附帶條件、做出不少承諾及讓步,市場預期NCC委員會議今日通過大富媒體併購凱擘的機會不小,但NCC是否擴大附帶條件內容?則是市場關注焦點。
NCC之前要求大富媒體做出9項承諾,包括富邦不准購買東森電視,不能跨足經營新聞台、財經台,不能擴增momo電視購物台、必須調降有線電視收視費,以及5年內達到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率50%。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及凱雷董事總經理唐子明前天赴NCC,與NC C主委蘇蘅及副主委陳正倉會面,據了解,蔡明忠針對NCC之前附加的 9大附帶條件、做出不少承諾及讓步,市場預期NCC委員會議今日通過大富媒體併購凱擘的機會不小,但NCC是否擴大附帶條件內容?則是市場關注焦點。
NCC之前要求大富媒體做出9項承諾,包括富邦不准購買東森電視,不能跨足經營新聞台、財經台,不能擴增momo電視購物台、必須調降有線電視收視費,以及5年內達到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率50%。
團出售凱擘部分股權後,下一步打算出售東森電視,喊價150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中嘉標售案已有四組買家投標,進入最後價格談判階段,其中以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及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兩組具備本土資金色彩的買家團隊,態度最為積極。
業界人士認為,凱擘案若順利通過,蔡衍明及尹衍樑等於吃下定心丸,等於是為中嘉鋪好了一條康莊大道。市場也傳出,中嘉交易案進入最後議價階段,預估10月中下旬之後,交易案可望逐漸明朗化,交易金額可望上看650億到700億元之間。
市場人士認為,中嘉標售案已有四組買家投標,進入最後價格談判階段,其中以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及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兩組具備本土資金色彩的買家團隊,態度最為積極。
業界人士認為,凱擘案若順利通過,蔡衍明及尹衍樑等於吃下定心丸,等於是為中嘉鋪好了一條康莊大道。市場也傳出,中嘉交易案進入最後議價階段,預估10月中下旬之後,交易案可望逐漸明朗化,交易金額可望上看650億到700億元之間。
行政院對日招商有成,日本商索尼(Sony)除決定旗下Sony Music Entertainment年底將來台擴大多媒體內容投資之外,市場亦傳出,
私募基金安博凱(MBK)出售八大電視案,Sony已透過旗下So-net
首度出手競標台灣有線電視頻道,出價金額約新台幣60億元。
日圓近期升值至近15年新高,促使日本企業在海外的併購行動更
加積極。行政院政務委員尹啟銘月初赴日招商,透露已成功爭取到
Sony、樂天及TDK等企業擴大對台投資,並分別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合作意向書(LOI)及投資意向保密協定。
在Sony表態有意擴大在台投資之際,市場再度傳出Sony競購八大
電視。市場人士分析,Sony、夏普、Panasonic、東芝及日立等5家
數位電視製造商,和網路ISP業者So-net已共同合資成立acTVila,目
前已是日本知名度最大數位電視入口服務公司,日本購物網站樂天
市場已與acTVila合作,讓日本民眾透過家中數位電視,就能採買樂
天超過1,000種商品,Sony這次競逐八大電視,其實是有意將acTVila
與樂天合作模式拓展到台灣市場。
據了解,競逐八大的人馬,除了Sony、瑞典私募基金、還有其它
原本曾經投資三立電視獲利出場的外資公司,雖然市場傳出此案正
出現2搶1競局,但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仍有多組人馬出手角力。
八大電視高層昨日被詢及此事時,表示不能回應;So-net台灣則
表示,不清楚此案,指出總公司的投資案,必須由總公司回應。
八大電視擁有第一台、綜合台、戲劇台及GTV娛樂K台等4個有線
電視頻道,僅次於東森電視7個、緯來6個及衛視5個。市場人士分
析,八大電視並未擁有新聞台,行情價並不如其它擁有新聞台電視
頻道行情好,不過八大目前在內湖瑞光路擁有兩棟大樓,資產價格
相當可觀,成為八大電視吸引各方買主的誘因所在。
MBK是在2年前透過在台灣境內設置子公司,以每股45元、總值約
40億元買下八大100%股權,成為繼東森電視之後,私募基金進駐的
第2家頻道商,MBK創始合夥人龔國權目前擔任八大電視董事長,電
視名人包括楊登魁、林柏川目前擔任八大電視董事。(相關新聞見A5)
私募基金安博凱(MBK)出售八大電視案,Sony已透過旗下So-net
首度出手競標台灣有線電視頻道,出價金額約新台幣60億元。
日圓近期升值至近15年新高,促使日本企業在海外的併購行動更
加積極。行政院政務委員尹啟銘月初赴日招商,透露已成功爭取到
Sony、樂天及TDK等企業擴大對台投資,並分別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合作意向書(LOI)及投資意向保密協定。
在Sony表態有意擴大在台投資之際,市場再度傳出Sony競購八大
電視。市場人士分析,Sony、夏普、Panasonic、東芝及日立等5家
數位電視製造商,和網路ISP業者So-net已共同合資成立acTVila,目
前已是日本知名度最大數位電視入口服務公司,日本購物網站樂天
市場已與acTVila合作,讓日本民眾透過家中數位電視,就能採買樂
天超過1,000種商品,Sony這次競逐八大電視,其實是有意將acTVila
與樂天合作模式拓展到台灣市場。
據了解,競逐八大的人馬,除了Sony、瑞典私募基金、還有其它
原本曾經投資三立電視獲利出場的外資公司,雖然市場傳出此案正
出現2搶1競局,但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仍有多組人馬出手角力。
八大電視高層昨日被詢及此事時,表示不能回應;So-net台灣則
表示,不清楚此案,指出總公司的投資案,必須由總公司回應。
八大電視擁有第一台、綜合台、戲劇台及GTV娛樂K台等4個有線
電視頻道,僅次於東森電視7個、緯來6個及衛視5個。市場人士分
析,八大電視並未擁有新聞台,行情價並不如其它擁有新聞台電視
頻道行情好,不過八大目前在內湖瑞光路擁有兩棟大樓,資產價格
相當可觀,成為八大電視吸引各方買主的誘因所在。
MBK是在2年前透過在台灣境內設置子公司,以每股45元、總值約
40億元買下八大100%股權,成為繼東森電視之後,私募基金進駐的
第2家頻道商,MBK創始合夥人龔國權目前擔任八大電視董事長,電
視名人包括楊登魁、林柏川目前擔任八大電視董事。(相關新聞見A5)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