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助營造公司新聞
瑞助營造長期將永續理念融入企業經營與工程實務,不僅積極響應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更落實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精神,成為推動綠色建築與低碳工程的業界標竿。
面對氣候變遷與資源有限的雙重挑戰,瑞助從設計、施工至營運階段,全方位導入節能減碳技術與綠色建材,提升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環保效益。施工現場則強調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回收,有效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瑞助深知,永續建築的實踐關鍵在於人力,因此特別重視員工的環保素養與安全管理。透過定期教育訓練與內部宣導,提升員工的永續意識與實作能力,同時強化工地安全制度,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在永續建築領域,瑞助已累積多項具代表性的成果。位於台中市東區的「協園好宅」,融合永續設計與社區友善理念,榮獲第24屆金質獎特優,並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章,成功打造宜居綠色生活空間;此外,預計今年完工的台電彰化離岸風電運維中心,有望成為全台首座淨零碳排建築,深具示範意義。
展望未來,瑞助營造將持續秉持「品質為本、永續為先」的核心價值,在數位化與永續發展雙軌推進下,引領台灣營建產業邁向綠色新紀元。不僅是一家專業營造公司,更是推動永續建築的領航者。
台灣知名建築公司瑞助營造在工程界再創佳績,其承攬的「臺中市東區東勢子段社會住宅新建工程」在最新一屆的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中榮獲特優獎。該工程不僅在保護珍貴古樹方面表現突出,更在運用先進技術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獲得高度評價。
該社會住宅原址為蔣公行館「園」,地面上有數棵具有高度歷史價值的老樹。在設計過程中,瑞助營造特別強調「共生共融」的理念,將這些老樹納入整體規劃,實現了自然與現代建築的完美結合。樹木環繞的開放空間,為居住者帶來濃厚的自然氛圍,讓住宅區充滿藝術氣息,同時也展現出與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寧靜與和諧。
在技術應用方面,瑞助營造充分運用BIM技術進行施工前的精確規劃、施工中的即時檢討以及施工後的運維資訊提供,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並確保了工程品質與永續性。
瑞助營造在公共工程和民間工程領域均受到業主的極大信賴,至今已承攬11個社會住宅工程,其中9個為統包設計工程。近期,公司更成功取得「埔心安居BC」標案,預計於118年竣工,將為桃園市提供505戶住宅。
作為一個責任感強的企業,瑞助營造於2011年成立了「永續委員會」,並持續自主發行永續報告書。去年,公司榮獲2024年第17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銀級獎,這對瑞助營造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是一大肯定。
未來,瑞助營造將繼續作為業界標竿,專注於打造精緻建築,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帶來更多福祉。
該社會住宅位於臺中市東區,前身為蔣公行館「恊園」,原地上存在數棵珍貴的老樹,因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在設計過程中,營建團隊特別注重這些老樹的保存,以「共生共融」為設計理念,將這些老樹納入整體規劃,實現自然與現代建築的善美融合。
社宅內的開放空間被這些樹木的千姿百態所環繞,無論身處何處,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不僅讓住宅區充滿自然與藝術的氛圍,也展現出與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寧靜與和諧,仿佛走入一個遠離塵囂的清幽世界,為現代化建築增添雅致氛圍。
此外,營建團隊充分應用先進的BIM技術,在施工前進行精確規劃、施工中進行即時檢討、施工後可提供運維所需資訊,這樣的技術運用不只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也保障整體工程品質與永續性。
瑞助營造無論在公共工程與民間工程領域,皆深受業主的信賴,至今承攬共計11個社會住宅,其中9個為統包設計工程。近期,瑞助也成功取得「埔心安居BC」標案,預計在118年竣工,將為桃園市提供505戶的住宅。
瑞助營造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秉持造福社會的理念,在2011年成立「永續委員會」,持續自主發行永續報告書,去年度再次榮獲2024年第17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銀級獎,給予瑞助在永續發展努力的充分肯定。未來,瑞助將繼續作為業界標竿,專注於打造精緻建築,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
擁有工程界最高殊榮的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近期在台北盛大舉行頒獎典禮。在眾多優秀工程中,瑞助營造承攬的「臺中市東區東勢子段社會住宅新建工程」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建築類別特優獎。
該社會住宅位於台中市東區,前身是具有深厚歷史價值的蔣公行館「園」。在設計過程中,瑞助營造特別關注到原地上數棵珍貴老樹的保存,以「共生共融」為設計理念,將這些老樹巧妙地融入整體規劃,實現了自然與現代建築的完美結合。
在社宅內,開放空間被這些樹木的千姿百態所環繞,無論是漫步其中還是從窗戶向外望去,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氣息。這種與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寧靜與和諧,讓住宅區充滿了自然與藝術的氛圍,仿佛是一個遠離塵囂的清幽世界,為現代化建築增添了一抹雅致。
在營建過程中,瑞助營造充分運用先進的BIM技術,進行精確規劃與施工中的即時檢討,施工後還能提供運維所需資訊。這種技術的運用不僅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也確保了整體工程品質與永續性。
瑞助營造在公共工程與民間工程領域皆享有盛譽,深受業主的信賴。截至目前,已承攬11個社會住宅工程,其中9個為統包設計工程。近期,瑞助營造還成功取得「埔心安居BC」標案,預計於118年竣工,為桃園市提供505戶的住宅。
瑞助營造秉持造福社會的理念,於2011年成立了「永續委員會」,並持續自主發行永續報告書。此次榮獲2024年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銀級獎,對瑞助營造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未來,瑞助營造將繼續作為業界標竿,專注於打造精緻建築,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
社宅內的開放空間被這些樹木的千姿百態所環繞,無論身處何處, 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不僅讓住宅區充滿了自然與藝術的氛圍, 也展現出與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寧靜與和諧,仿佛走入一個遠離塵囂 的清幽世界,為現代化建築增添雅致氛圍。此外,團隊在營建過程中 充分應用先進的BIM技術,在施工前進行精確規劃、施工中進行即時 檢討,施工後可提供運維所需資訊,這樣的技術運用不只提升工程施 工效率,也保障整體工程品質與永續性。
瑞助營造無論在公共工程與民間工程領域,皆深受業主的信賴。至 今承攬共計11個社會住宅,其中9個為統包設計工程,近期瑞助也成 功取得「埔心安居BC」標案,預計於118年竣工,將為桃園市提供50 5戶的住宅。
瑞助營造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秉持造福社會的理念,在2011年成 立了「永續委員會」,持續自主發行永續報告書,這次再榮獲2024年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銀級獎,給予瑞助在永 續發展努力的充分肯定。未來,瑞助將繼續作為業界標竿,專注於打 造精緻建築,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
**ESG風潮興起 瑞助營造持續實踐永續發展**
隨著企業社會責任(ESG)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瑞助營造多年來積極推動永續經營,並定期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向利害關係人透明揭露永續政策與管理成效。
為降低碳排放,瑞助營造導入ISO 14001、ISO 45001及TOSHMS(CNS 45001)管理系統,並積極運用BIM技術,嚴格控管施工過程,減少資源浪費。
此外,瑞助營造承攬建造高雄重要商場,預計2026年開幕,這座全台規模最大的複合型商場,將成為高雄東區指標性的休憩、娛樂中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
在綠建築領域,瑞助營造打造的全台首座淨零排放建築已於去年開工,建築外觀以太陽光電板包覆,不僅自給自足再生能源,更可回輸多餘電力,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重視人才培育的瑞助營造,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提供實習機會給相關科系學生,讓學生在實務中累積經驗,發掘未來潛力人才。同時,瑞助營造配合法令聘用合法移工,並定期舉辦座談會與文化交流,關心移工生活,提供全方位照顧。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深植瑞助營造的企業文化,未來將持續不懈努力,為社會與環境帶來積極影響,實踐永續發展的目標。
多年來「瑞助營造」一直自主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希望能透過永續報告書,讓利害關係人皆能清楚檢視瑞助的永續政策與管理成效。並持續投入ISO 14001、ISO 45001及TOSHMS(CNS 45001)管理系統及導入BIM技術,藉由層層檢核及科技輔助,降低重工碳排放量。
由瑞助營造承攬建造位於高雄的重要商場,已於2023年正式動工,預計於2026年正式開幕,此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複合型商場,亦會是高雄東區具指標的休憩、娛樂中心,屆時一定能提供該區許多工作機會,達到SDGs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夥伴關係的目標指標。另外,瑞助以統包方式打造的全台首座淨零排放建築也於去年開工,建築外觀以太陽光電板包覆,完工後的再生能源發電量,除了基本的自給自足外,如有多餘的電力亦能回輸。
在人力發展上,呼應SDGs的優質教育,瑞助持續推廣產學合作,於2023年提供相關院校科系學生至公司參與實習,希望學生藉由親身參與,能更了解業界生態,並累積實務經驗,同時也為瑞助發掘潛在的優秀人才。瑞助配合法令聘請合法移工,所以會定期舉辦座談會,與移工們交流,縮小文化認知上的差距。在工作之餘,瑞助也關心移工朋友的生活,例如在寒流來臨時提供保暖棉被,並定期宣導有關疾病和衛生教育,全方位照顧移工朋友的異鄉生活。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本就在瑞助的文化中根深蒂固,未來瑞助會持續不懈地努力,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積極的影響,以實踐永續發展的目標。
,一卡通公司10周年發展綠色金融服務,全新服務「一卡通綠點」上線啟動交通運具累點機制,希望促進民眾多多搭乘綠色運具響應減碳生活。為鼓勵民眾加入減碳愛地球行列,於6月底前舉辦綠點加倍送活動,不限運具5倍送,指定運具如捷運、YouBike可享超高10倍送,累點無上限,綠點1點價值等於1元,可折抵交通費,請民眾把握快速累點機會,愛地球賺回饋。
一卡通10周年啟動綠色運具點數經濟,繼上月與聯邦銀行率先合作,結合聯邦綠卡,推出綠卡累積「一卡通綠點」享點數兩倍贈活動外,日前再宣布一卡通綠點加倍送活動,鼓勵民眾多多搭乘大眾運輸。原先民眾使用一卡通記名儲值卡或iPASS MONEY乘車碼每次付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累積一卡通綠點0.1點,現在只要在6月30日前不限運具可獲綠點5倍送,指定運具包含台北捷運、桃園捷運、台中捷運、高雄捷運、高雄客運、高雄渡輪、YouBike更可享10倍送的超高回饋,搭越多省越多,加碼回饋之綠點每人無回饋上限。
要如何啟動一卡通綠點累點? 民眾只要至iPASS MONEY APP>登入iPASS MONEY帳戶>點擊首頁右上角綠點專區同意加入綠點回饋,即可開始累積一卡通綠點。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須使用一卡通記名卡或 iPASS MONEY乘車碼,每筆大於0元之搭乘即可獲得綠點。獲得的綠點可進行事後折抵(折抵過往的交通搭乘交易紀錄),先搭乘、再折抵兌換iPASS MONEY儲值金,1點相當於新台幣1元。
舉例說明,小M原先只要每趟搭乘金額大於0元即可累積一卡通綠點0.1點,6月30日前一卡通綠點加碼活動期間,小M搭乘公車10趟及輕軌5趟,可享5倍獲得綠點7.5點(含原始回饋綠點1.5點),搭乘捷運30趟,可享10倍獲得綠點30點(含原始回饋綠點3點),小M可以在每趟的交通搭乘金額選擇使用綠點折抵兌換成iPASS MONEY儲值金。活動加倍送之綠點將統一於搭乘日之次月底前回饋至本人之iPASS MONEY帳戶。此外,若搭乘是使用聯邦綠卡之一卡通功能扣款,9月30日前每趟搭乘還可以再額外獲得綠點0.1點。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啟動綠能減碳生活刻不容緩,一卡通公司表示,愛護地球就須從日常生活做起,一卡通10周年對內外將持續對齊ESG永續發展策略目標,與民眾及合作夥伴共同攜手為2050淨零碳排而努力,以具體行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帶動社會永續力。
了解「一卡通綠點」網址:i-pass.co/5shr57;一卡通綠點10倍送活動詳情網址:i-pass.co/5shquy,聯邦綠卡綠點兩倍送活動詳情網址:i-pass.co/5qfwex。
對於此議題,瑞助營造早在世界吹起零碳排風氣前便率先跨足綠能與循環經濟,為台灣營造業投入環境永續的先鋒。並長期與供應商共好,引領綠色供應鏈一同往新目標邁進。
位於新莊的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找上瑞助營造,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心疼醫護人員的處境,在了解院方需求後,立即啟動內部防疫搶建小組,從場勘、設計、發包到施作,日以繼夜與時間賽跑,僅用6.5天便完成內含掛號區、檢傷問診區、採檢區、批價區、X光室與更衣室,共6間獨立區隔空間的篩檢站。為了避免感染,每間設置獨立空調系統,並將受檢動線與醫護動線分流。
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專注防疫,營造業發揮建築業的核心價值、為醫護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場所。
張正岳表示,每每看見社會有重大事件,心中皆會有一份必須幫助社會的使命感,其實早在2014年高雄氣爆、2016台南大地震及2018花蓮大地震時,別人是逃出現場,瑞助是第一時間帶著搶建團隊進入現場,運用本業默默為受災戶無償修繕,助其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或許就是因為有著多年的搶建經驗,在去年疫情爆發之時,便能立即為高醫及成大相繼進行檢疫觀察區的搭建。
台灣瑞助營造,一家長期以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為核心營運理念的企業,在2021年第17屆《遠見》CSR企業社會責任獎中,以「一般服務業」類別參賽,並榮獲首獎。這家企業不僅在營收和獲利上連續16年正成長,更在改善營造業缺工、推動綠色科技、支持社會共融等方面表現亮眼。
瑞助營造在環境永續方面,早在10年前就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系統,降低碳排放。2018年更投入綠色產業,發展風水氣電四大領域,預計全案完工後,每年可為台灣減少碳排151萬噸,相當於3,88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這種對環境的責任心,讓瑞助營造在綠色科技領域中成為領軍企業。
在社會責任方面,瑞助營造也展現了強大的社會共融力。去年疫情期間,該公司相繼在高醫、成大等地建置防疫檢疫觀察區組合屋,成為營造國家隊。此外,瑞助營造還連續3年投入偏鄉教育計畫,培養偏遠地區學童多元化發展,並連續8年為伊甸基金會據點公益修繕。
瑞助營造的全方位發展,將ESG理念徹底落實在營運中,不僅扭轉了營造業的形象,更讓公司在永續績效上位居同產業標竿。今年適逢瑞助營造成立30周年,該公司以「與環境共生、與企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為宗旨,從傳統營造到綠色營造,再邁向智慧營造,期許能夠打造一個綠色創新的家園,與全球共同追求永續經營、共好共存。
遠見雜誌首創的全球華人媒體CSR評鑑已邁入第17屆,今年特別聚焦於ESG綜合績效,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大面向進行評選。在昨日舉行的盛大贈獎典禮上,眾多企業董總與高階主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盛事。其中,瑞助營造不僅慶祝成立30周年,更榮獲ESG首獎,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瑞助營造以「一般服務業」類別參與評選,長期以ESG貫徹公司營運方針。在治理方面,公司連續16年營收、獲利雙雙正成長,並積極解決營造業缺工問題,自主成立工班御林軍,兼顧施工品質與解決缺工問題。自2011年起,瑞助更結合上下游綠色供應鏈,成立智慧綠色科技協會,帶動產業共同為綠色家園努力。
環境永續方面,瑞助十年前便導入BIM系統,降低碳排放。2018年,公司更投入綠色產業,發展風水氣電四大領域,預計全案完工後,每年可為全台減少碳排151萬噸,相當於3,88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此外,瑞助也積極參與社會共融議題,在新冠肺炎期間,公司為高醫、成大建置防疫檢疫觀察區組合屋,並連續三年投入偏鄉教育計劃,培養偏遠地區學童多元化發展。
瑞助營造全方位的發展,將ESG徹底落實在公司營運,因而獲得評審好評,以「扭轉營造業形象,永續績效位居同產業標竿」榮獲首獎。公司致力於「與環境共生、與企業共好、與社會共融」,從傳統營造到綠色營造,再邁向智慧營造,期望打造一個綠色創新的家園,與全球共創永續經營、共好共存的新局。
瑞助營造以「一般服務業」類別參加,瑞助長期經營企業社會責任,以ESG貫徹公司營運方針。公司治理方面,不僅連續16年營收、獲利雙雙正成長,在針對營造業缺工亦不留餘力,自主成立工班御林軍、兼顧施工品質及改善缺工問題,更自2011年起結合上下游綠色供應鏈,成立智慧綠色科技協會,不僅自己成長,更帶動產業共同為綠色家園而努力。
在環境永續方面,瑞助十年前便導入BIM系統,降低營造業的碳排放,更於2018年投入綠色產業,發展風水氣電四大領域,預計全案完工啟用後,每年可為全台減少碳排151萬噸,這更相當於於3,88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此外,社會共融議題瑞助亦全力支持,2020年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瑞助雖不是醫療產業,但仍有一顆挺身而出的心,相繼在高醫、成大分別建置防疫檢疫觀察區組合屋,成為營造國家隊。連續三年投入偏鄉教育計劃,培養偏遠地區學童多元化發展、更善用本業,連續八年為伊甸基金會據點公益修繕。
全方位的發展,將ESG徹底落實在公司營運,也因此瑞助得以獲評審好評,以「扭轉營造業形象,永續績效位居同產業標竿」首度獲得首獎。致力「與環境共生、與企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瑞助從傳統營造到綠色營造,再邁向智慧營造,期許能夠打造綠色創新的家園,與全球永續經營、共好共存。
《遠見》自2005年首創CSR評鑑,今年起年度大調查改名為ESG綜合績效。瑞助在公司治理方面,不僅連16年營收、獲利雙雙正成長;針對營造業缺工改善問題,自主成立工班御林軍,兼顧施工品質及改善缺工;更自2011年起結合上下游綠色供應鏈,成立智慧綠色科技協會,不僅自己成長,也帶動產業共同為綠色家園而努力;在環境永續方面,早於10年前便導入BIM系統,降低營造業的碳排放;更於2018年投入綠色產業,發展風水氣電四大領域,預計全案完工啟用後,每年可為全台減少碳排151萬噸,相當於3,88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此外,社會共融議題瑞助亦全力支持,去年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瑞助相繼在高醫、成大分別建置防疫檢疫觀察區組合屋,成為營造國家隊。並連續3年投入偏鄉教育計畫,培養偏遠地區學童多元化發展,更善用本業,連續8年為伊甸基金會據點公益修繕。
全方位的發展將ESG徹底落實在公司營運,也因此瑞助得以獲評審好評,以「扭轉營造業形象,永續績效位居同產業標竿」首度獲得首獎。今年適逢成立30周年,致力「與環境共生、與企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瑞助用30年的時間翻轉營造業,從傳統營造到綠色營造,再邁向智慧營造,期許能夠打造綠色創新的家園,願與全球永續經營、共好共存。
瑞助營造過去一年來為慶祝成立30週年,特別與ESG理念結合,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為了緊接地氣,讓公司文化與社會責任更深地連結,瑞助營造將於5月22日在台中市西屯區筏子溪(西屯路-台灣大道段)盛大舉辦企業志工淨溪活動,這次活動與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攜手合作,展現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 作為一個持續關注環境與社會的企業,瑞助營造多年來不僅在節能減碳和減少廢棄物排放上不遺餘力,更早在十多年前便引入BIM系統,並成立社團法人台灣綠色智慧科技協會,與上下游供應鏈共同研發綠建材。公司不斷追求將每一個建案都轉化為低碳排的綠建築,這種創新與責任的態度,讓瑞助營造在營造業中脫穎而出。 瑞助營造不僅僅是獲利的公司,更是社會的貢獻者。過去30年間,瑞助營造始終以公益修繕、關懷偏鄉教育和海洋保育三大目標為己任,年年以行動回饋社會。今年5月的百人淨溪活動,已是瑞助營造第八次以實際行動來守護海洋,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透過實際的淨灘教育訓練,瑞助營造期望能夠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並鼓勵大家以行動來愛護我們共有的海洋資源。
瑞助營造長期以與環境共生、與企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為使命,多年來更致力在節能減碳、減少廢棄物排放量等有諸多綠色作為,不僅在十多年前便導入BIM系統,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綠色智慧科技協會,結合上下游供應鏈共同研發綠建材,期許將每一棟建案都創造低碳排的綠建築。瑞助用30年的時間翻轉營造業,獲利同時也不忘回饋社會,年年以結合本業的公益修繕、關懷學涯的偏鄉教育及重視海洋的企業志工行動三大目標執行。
5月將舉行的瑞助百人淨溪活動,亦是瑞助營造第八度以行動守護海洋,用身教的方式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透過最直接的教育訓練課程以及親自淨灘,領悟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也願能拋磚引玉,引起更多人關注且用行動去愛護這一片海洋。
30年來,瑞助業務版圖從濁水溪往北擴展至淡水河,再往南跨過曾文溪,從地區性營造廠發展至今,成為旗下設有1間海外子公司、7家國內子公司,業務遍及全台;自2005年起連續16年營收正成長、獲獎連連,其中包含連續8屆獲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蟬聯7屆天下企業公民獎,以及榮獲6屆共7座公共工程金質獎、6屆共9座公共工程金安獎、2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2020台灣循環經濟獎等肯定,董事長張正岳同步榮獲2019國家卓越建設獎年度建築人物獎殊榮。
張正岳以「以誠立基,築信而上」做為瑞助的企業精神,在本業上不斷自我要求、提升並創新;從減碳、減廢、循環、永續、智慧五大面向,達到「低碳智慧建築,綠色創新服務」的首要目標。數位轉型推動瑞助的成長,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VR虛擬實境應用等現代科技結合AI智慧管理,解決施工安全及品質問題;並培養自己的工班,成立鋼筋公司、天花板輕隔間公司及研發噴漆機器人等,解決營建業缺工危機。透過營造統包技術,整合跨產業別障礙,打造出國內首座以「二階段高效厭氧發酵技術」處理養豬廢水的沼氣發電工程,並持續開拓「風、水、氣、電」四大領域,與國際大廠GE、WPD在雲林沿海興建風力發電升壓站,從建築經濟走向綠色經濟,再邁向循環經濟,超越傳統營造業的思維布局,期望為建築產業開創更多元化的發展。(康?皇)
公股金融圈近日人事地震連連,先是土銀董事長、合庫總經理換人做,日前再傳第一金證董事長與彰銀總經理被請辭,這股人事風暴似乎還沒有平息,恐將引發第三波人事變動。瑞助營造這家台灣公司,看來也受到這股風暴的波及,讓我們來看看最新動態。
從去年4月蘇貞昌上任後,公股金控的人事調整就相當頻繁,許多「老藍男」董事長被換下,短短2年間,公股金控高層再度換血。3月初,土銀董事長黃伯川及合庫銀行總經理陳世卿雙雙去職,外界普遍認為與遠航掏空案有關。
第二波人事變動則發生在3月9日,第一金證券董事長葉光章及總經理陳香如請辭,葉光章因為是監委葉宜津的弟弟,格外引人矚目。第一金投信前總經理陳如中、彰銀前總經理黃瑞沐也陸續辭任。
目前,各單位已陸續公布接任人選,土銀董事長由原總經理謝娟娟升任,合庫銀總經理則由副總經理林衍茂接任;第一金證董事長則是由兆豐證總經理陳致全接任,總經理遺缺由副總彭賢生代理。
然而,傳聞指出,這股人事風暴還沒有結束,可能還會有第三波人事異動。其中,彰銀董座凌忠嫄、台企銀董座黃博怡都在檢討之列。前台北縣長尤清之子、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雖然曾是摩根投信總經理,專業度無可挑剔,但在蘇揆刻意要讓公股人事與政治畫清界線下,是否會有異動,也引起關注。
瑞助營造作為台灣知名的營造公司,在這樣的人事變動中,其內部人員和業務是否會受到影響,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隨著第三波人事變動的來臨,瑞助營造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策略,將是外界密切關注的對象。
2019年4月,蘇貞昌上任未久,即大舉調整公股金控人事,許多金控「老藍男」都被震下董事長寶座。短短2年不到,近期公股金控高層再度換血,第一波是在3月初,前土銀董事長黃伯川及前合庫銀行總經理陳世卿雙雙去職,外界解讀因與捲入遠航掏空案有關。
第二波則是3月9日,前第一金證券董事長葉光章及前總經理陳香如連袂請辭,葉光章又特別引人矚目,因為其為監委葉宜津弟弟。未久,第一金投信前總經理陳如中、彰銀前總經理黃瑞沐也先後辭任。
日前相關職缺,各單位已陸續發布接任人選,土銀董事長由原總經理謝娟娟升任,土銀總經理則由原副總經理何英明接任,合庫銀總經理也內升副總經理林衍茂接任;第一金證董事長則是由兆豐證總經理陳致全出線,第一金證總經理遺缺,由副總彭賢生代理。
外傳仍有餘震,恐還有第三波人事異動。首先是凌忠嫄做為官派董事長,卻在先前董事改選中,與台新角力,落於下風,近來彰銀業績表現不佳,引發議論,董總換人做的傳聞不斷,如今在總經理確定改由周朝崇接任後,凌忠嫄能否續任董事長,有待觀察。
黃博怡則是任期到期,6月台企銀董監改選,是否能續任,據了解高層還在討論。第一金控董事長邱月琴,因剛接任暫時還不會異動;兆豐金控董事長張兆順因改善兆豐美國洗錢防制案有功,可能不動,甚至傳聞有機會升官。
超過當代、不斷創新的營建領航者瑞助營造,今年滿30歲啦!這家台灣公司過去30年來,承攬了超過300件建案,從住宅、商辦、科技廠辦、學校、宗教到公共建設,甚至還有符合政府政策的綠能工程,樣樣都來!他們的營收已經超過百億,今年還創下了200億業績與百億營收的歷史新高,實在是驕人啊! 瑞助營造在企業社會責任上也是毫不馬虎,連續8年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亞洲社會責任獎及天下企業公民獎,實至名归。他們還憑著本業優勢,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臺灣循環經濟獎以及6座公共工程金安獎與6座公共工程金質獎,實力強大! 30年的磨一劍,瑞助營造在臺中市中清路上推出了自有品牌瑞恩悅琚,60天內就熱銷完售,看來這個品牌真的很受歡迎。今年,他們還與宏築建設在台北信義區合作,打造了「宏築信義」這個地標建築,位於捷運麟光站旁,基地面積有1,777坪,地上22、24層,地下3層,共計229戶住宅。 這個建案的幕後推手可是非常強大,有建築大師黃永洪、「台北W Hotel」設計團隊G.A Design、結構技師陳村林,還有曾經獲邀設計北京奧運開幕式LED燈捲軸的設計師袁宗南。瑞助營造還將整體建築採用SRC+新日鐵雙制震器,基樁打入岩盤,成為信義區百米制震鋼骨地標,並申請了綠建築銀級標章,真的是非常用心!
瑞助營造30年磨一劍,於臺中市中清路上推出自有品牌瑞恩悅琚,60天內即熱銷完售;今年於臺北信義區與宏築建設聯手打造「宏築信義」一案,位於捷運麟光站旁,基地面積約1,777坪,打造地上22、24層,地下3層、住宅共229戶的國際級地標建築。「宏築信義」幕後推手全為頂尖名師,包括建築大師黃永洪、「台北W Hotel」設計團隊G.A Design、作品涵括全國十大豪宅「天母紘琚」的結構技師陳村林,以及獲邀北京奧運開幕式設計LED燈捲軸的設計師袁宗南,瑞助營造將整體建築採用SRC+新日鐵雙制震器,基樁打入岩盤,為信義區百米制震鋼骨地標,並申請綠建築銀級標章。(康?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