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助營造公司新聞
蔡惠芳/台北報導】 啊啾,最近龍邦國際(2514)可是大動盪啊!董事長邵明斌前幾天突然宣布辭職,讓大家驚呼一聲。結果呢,董事會馬上動作快,1號就完成了新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選舉,原來龍巖(5530)的董事長劉偉龍要來接棒啦!這個人可不一樣,在龍巖那邊可是有豐富經驗的,對龍邦國際來說,這可是如虎添翼啊! 說回來,邵明斌正式辭職了,接任的劉偉龍從1號開始正式上任。龍邦國際昨天透過大股東福座開發公司的法人董事改派,讓劉偉龍坐上了董事長的寶座。 龍邦國際的副總林尚良解釋說,為了讓公司治理更完善,專業經理人制度能夠落實,特別是為了應對集團長期發展和多元化事業體系的拓展,所以請來劉偉龍擔任董事長。 邵明斌辭職後,還會繼續當董事,而且龍邦國際的大股東國寶服務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改派給他啦。 龍邦國際的業務可是多到數不清,有不動產營建、球場休閒、投資和生態事業四大體系。最近幾年,他們可是積極投入危老和都更,還在台北、台中這些精華區買地呢。 林尚良說,龍邦國際最近投了20多億元,在台北內湖和大同區買地,內湖那個案子要蓋廠辦大樓,預計2021年開工,大同區的案子則是參與都更,申請建照中。 龍邦國際的經營一直都很穩健,2020年營收還是達到了107.15億元,年增長14.98%。他們的子公司瑞助營造今年要大展拳腳,在營建、綠能循環經濟和房地產這些領域都要發力,還要挑戰營收和工程承攬雙百億的目標。 不僅如此,龍邦國際在球場休閒事業上也看到了未來的潛力,去年就提前布局,投資購買了北海球場、東華球場等,就是要發揮集團的綜效。 對外來說,龍邦國際還會持續持有泰山(1218)這樣的穩健獲利傳統股,長期投資的目標是什麼,大家都可以想像啦。最近龍邦國際已經持有泰山30%的股權了。
龍邦國際(2514)繼上周公告董事長暨總經理邵明斌閃辭之後,1 日董事會完成改選新任董事長和總經理人選,原任龍巖(5530)董事 長的劉偉龍,正式接掌龍邦國際董座一職。市場預期,對於原本就擁 有殯葬和墓園事業的龍邦國際來說,借重劉偉龍在龍巖的豐富經驗, 勢必如虎添翼。
龍邦國際高層人事異動,原任董事長邵明斌1日正式辭任,其董事 長職缺,由原本擔任龍巖董事長的劉偉龍接任,並自1日生效。龍邦 國際昨日是透過大股東福座開發公司法人董事的改派,選出新任董事 長。
龍邦國際副總林尚良表示,為落實公司治理與專業經理人制度,以 因應集團長期發展及拓展多元化事業體系需要,特延攬劉偉龍擔任龍 邦國際董事長一職。
至於原任董事長邵明斌,林尚良表示,在辭任龍邦國際董事長後, 仍將繼續擔任董事,龍邦國際大股東國寶服務公司法人代表也改派為 邵明斌。
龍邦國際目前事業發展主軸,包括不動產營建事業、球場休閒事業 、投資事業以及生活事業等四大體系,近幾年朝向危老及都更以及站 穩投資開發先機等角度,積極投入都會地區不動產開發及營建事業, 並鎖定雙北市及台中等精華區土地。
林尚良表示,近期龍邦國際已投入約20餘億元,陸續購入台北內湖 、大同區土地,內湖案計畫興建廠辦大樓,預計2021年動工,大同區 土地則參與都更,申請建照中。
龍邦國際近年經營發展穩健,本業方面除已納入瑞助營造為重要子 公司,反應在龍邦國際2020全年營收達107.15億元,年成長14.98% 。
瑞助營造今年將在營建本業、綠能循環經濟及房地產等事業主軸上 ,三箭齊發,挑戰營收、工程承攬雙百億的目標外;在球場休閒事業 方面,看準未來高球產業發展潛力,已於去年提前布局投資購入北海 球場、東華球場等經營球場事業,發揮集團綜效。
業外部份,龍邦國際指出,持續持有穩健獲利傳產股如泰山(121 8),以長期投資為目標,龍邦近期已持有泰山股權達30%。
台灣建築業界近期傳來喜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辦的「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頒獎典禮於24日隆重舉行,其中,瑞助營造承攬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核心C區」榮獲建築類優等獎,展現台灣在智慧綠能建築領域的卓越成就。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核心C區,總樓地板面積達4.3萬平方公尺,是聯合研究中心,專門進行綠能科技創新研發及產品展示。該建築以永續環保、智慧綠能及碳足跡認證等國際前瞻技術規劃設計,將成為智慧綠能示範建築。
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強調,該案特色在於「創能、儲能、節能」,運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全釩氧化儲能系統,結合綠建築及碳足跡技術,實現智慧建築的永續發展。
除了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核心C區,瑞助營造也承攬了綠能科學示範場域(D區),結合產、學、研能量,創建世界級的綠能科技示範應用,並整合相關產業需求及供應鏈。
瑞助營造近年來發展迅猛,2020年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創下歷史新高。該公司連續16年營收正成長,並榮獲多項殊榮,包括「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等,在企業社會責任(CSR)方面表現亮眼。
2021年,瑞助營造將邁入30周年,張正岳表示,公司將以「築誠而立營建領航」為目標,朝向數位轉型與智慧營造發展,繼續為台灣建築業發展貢獻心力。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核心C區,以聯合研究中心為進行綠能科技創新研發及產品展示,以永續環保、智慧綠能及碳足跡認證等國際前瞻開放是創新技術規劃設計,總樓地板面積達4.3萬平方公尺,完工後,將成為智慧綠能示範建築。
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表示,本案最大特色在於「創能、儲能、節能」,透過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全釩氧化儲能系統,做為創能及儲能,再透過綠建築及碳足跡的應用創造節能,將永續智慧建築完整落實於建物中。
張正岳指出,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以建構智慧生態城市、與大自然共生發展為目標,除了核心C區外,瑞助營造也承攬綠能科學示範場域(D區),該區配合推動綠能科技五大主軸,結合產、學、研能量,創建世界級的綠能科技示範應用,整合相關產業需求及供應鏈。
瑞助營造2020年營收有機會衝破百億大關、締造歷史新高!瑞助連續16年營收正成長,屢獲業界肯定,不僅在企業社會責任(CSR)上蟬聯八年、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連續二年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更在建築本業中嶄露頭角,接連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臺灣循環經濟獎」;昨日第六度奪下「公共工程金質獎」。
事實上,瑞助營造2020年無論營收、獲利、新承攬工程等,均有機會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新承攬工程今年挑戰150億元;此外,瑞助子公司-瑞恩開發明年將北上插旗,攜手北部建商於新北市板橋推出逾10億元的都更合建案,瑞助在建築事業上逐漸開花結果。
瑞助營造2021年即將邁入30周年,張正岳表示,瑞助將以「築誠而立營建領航」為朝向數位轉型與智慧營造的目標邁進。
台灣綠色智慧科技協會在台北國際建材展盛大舉辦「後疫情時代,建築轉型與創新」論壇,吸引了超過百位業界人士共襄盛舉。這場論壇聚焦於智慧營造、綠色健康、綠色循環三大主題,透過專家演講,與大家分享BIM及IT科技在綠建材、臉部辨識、維修APP等非接觸服務上的應用。這不僅是追求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與自然共生、共融的關鍵。 在這場盛會中,第32屆台北國際建材展也同期開幕,南港展覽館1館成為了業界交流的熱點。瑞助營造作為會展的亮點,攜手協會會員,共同展出16個攤位,與參訪民眾分享智慧、節能、隔音、防水、健康等多種綠建材。 瑞助營造即將迎來成立30週年,其董事長張正岳一直堅持「與環境共生、產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的理念。早在多年前,瑞助營造就遵循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模式,設立了CSR委員會,並發起供應鏈聯盟推廣綠色智慧科技。這種綠色創新思維的成功轉型,讓瑞助營造成為營造業的領頭羊。 張正岳表示,瑞助營造10年前從傳統營造轉向綠色營造,並成立綠智科協會整合供應鏈,推動綠建材的使用,打造無毒的健康宅。他強調,營建業作為一個垂直整合的產業,有著跨足綠能整合的優勢。近年來,瑞助營造不斷擴展,涉足再生能源、循環經濟及綠色經濟領域,其新合興牧場沼氣發電污水工程案榮獲第二屆臺灣循環經濟獎—跨界傑出獎,沙崙綠能科學城核心區—C區案則獲得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預計24日將進行頒獎典禮。
第32屆台北國際建材展於10日至昨(13)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總計520家廠商參與展出,由瑞助營造成立的台灣綠色智慧科技協會,這4天攜手協會會員,聯合展出16個攤位,與參訪民眾分享智慧、節能、隔音、防水、健康等綠建材。
瑞助營造明年成立30年,本著建築業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堅持「與環境共生、產業共好、與社會共融」,在董事長張正岳的堅持之下,多年前便遵循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模式設立CSR委員會,並發起供應鏈聯盟推廣綠色智慧科技,成功以綠色創新思維帶動轉型,堪稱營造業領頭羊,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表示,瑞助10年前從傳統營造走向綠色營造,成立綠智科協會整合供應鏈,推動綠建材的使用、打造無毒的健康宅。張正岳指出,營建業垂直整合,是最有資格跨足綠能整合的產業,也就是這樣的想法,瑞助近年跨入再生能源、循環經濟及綠色經濟領域,12月以新合興牧場沼氣發電污水工程案於12月2日榮獲第二屆臺灣循環經濟獎—跨界傑出獎,沙崙綠能科學城核心區—C區案榮獲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將於24日進行頒獎典禮。(康?皇)
瑞助營造這家台灣知名營造公司,近期來可是風光無比!它不僅榮獲了台灣企業永續奧斯卡——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的肯定,還一舉拿下四座獎盃,實至名归啊!這四座獎盃分別是綜合績效獎、企業永續報告類-不動產及營造業金獎、卓越案例獎-社會共融獎,以及BSI英國標準協會評選的永續韌性傑出獎。 這些榮耀背後,是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的堅持與領導。他早在多年前就遵循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模式,成立了CSR委員會,並發起供應鏈聯盟推廣綠色智慧科技。瑞助營造憑借這種綠色創新思維,成功帶動了產業轉型,成為營造業的先鋒。 除了在商業領域的成就,瑞助營造在社會參與方面也毫不遜色。自2012年起,它就開始為伊甸基金會提供無償修繕及無障礙空間改造服務。在面對重大社會災害時,如2014高雄氣爆、2016臺南大地震、2018花蓮大地震,瑞助營造也積極投入重建工作。而在疫情期間,它更是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建置「檢疫觀察區組合屋」,為前線醫療人員提供幫助。 瑞助營造在市場上深耕近30年,不僅工程專業,服務品質也得到廣泛認可。它更是國內第1家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營造廠,並通過了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驗證、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驗證及CNS 45001:2018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 即将邁入30周年的瑞助營造,堅持「與環境共生、產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的理念,積極參與再生能源的建設。它期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為推動環境永續不遺餘力,實現「築誠而立,營建領航」的使命。
瑞助營造在董事長張正岳的堅持之下,多年前便遵循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模式設立CSR委員會,並發起供應鏈聯盟推廣綠色智慧科技,成功以綠色創新思維帶動轉型,堪稱營造業先鋒,2012年起更連續9年結合營造本業,開始為伊甸基金會提供無償修繕及無障礙空間改造服務,加上幾次重大的社會災害如:2014高雄氣爆、2016臺南大地震、2018花蓮大地震,瑞助也號召員工、工班、合作夥伴挽袖投入重建,從核心能力出發進行公益修繕儼然已成為瑞助CSR在社會參與面向的重點。甚至疫情期間,第一時間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建置「檢疫觀察區組合屋」,協助前線醫療人員替可能感染者進行第一線分流、隔離,也是此次獲得卓越案例獎-社會共融獎的最大亮點。
瑞助營造深耕市場近30年,以多元角度經營,工程專業以及服務品質皆奠下良好基礎,並且不忘擔任領頭羊的角色號召同業共同提升產業價值,是國內第1家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營造廠,也通過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驗證、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驗證及CNS 45001:2018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
即將於明年邁入30周年的瑞助堅持「與環境共生、產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的理念,積極參與再生能源的建設,期望能透過本業做起,持續為推動環境永續不留餘力,貫徹「築誠而立,營建領航」的使命。(康?皇)
瑞助營造,這家以綠色營建為己任的公司,近年來在企業永續的道路上邁出了亮麗的一步。就在剛剛結束的頒獎典禮上,瑞助營造榮獲四座大獎,這是對他們在綠色創新、社會責任和企業永續領域努力的極大肯定。
在這場被譽為台灣企業永續奧斯卡的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頒獎典禮上,瑞助營造一舉獲得綜合績效獎、台灣永續企業績優獎、企業永續報告類-不動產及營造業金獎與卓越案例獎-社會共融獎,並由bsi.英國標準協會評選的永續韌性傑出獎,共計四座獎盃入袋。這次的頒獎典禮在台北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行,超過千人共襄盛舉,場面相當壯觀。
瑞助營造的董事長張正岳一直堅持著綠色營建的理念,他早在多年前就設立了CSR委員會,並發起供應鏈聯盟推廣綠色智慧科技,帶領公司成功轉型。這家公司在營造業中堪稱先鋒,其綠色創新思維不僅帶動了自身的發展,也對整個產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除了在商業領域的成就,瑞助營造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自2012年起,他們便與伊甸基金會合作,為其提供無償修繕及無障礙空間改造服務。在重大社會災害發生時,如2014年高雄氣爆、2016年臺南大地震、2018年花蓮大地震,瑞助營造都展現了其對社會責任的承擔,號召同仁投入重建工作。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關鍵時刻,瑞助營造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建置「檢疫觀察區組合屋」,為前線醫療人員提供重要的支持,這也是他們獲得社會共融獎的關鍵原因。
瑞助營造已深耕市場近30年,他們跳脫傳統思維,以多元角度經營,工程專業和服務品質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他們也是國內第一家導入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營造廠,並通過了ISO14001、ISO45001和CNS45001的驗證。
即將邁入30周年的瑞助營造,堅持著「與環境共生、產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的理念,積極參與再生能源建設,期望能夠透過自身的努力,為環境永續做出更多貢獻,並持續推動營建領域的領航。
在董事長張正岳的堅持之下,瑞助營造多年前便遵循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模式設立CSR委員會,並發起供應鏈聯盟推廣綠色智慧科技,成功以綠色創新思維帶動轉型,堪稱營造業先鋒。
自2012年連續九年結合營造本業,開始為伊甸基金會提供無償修繕及無障礙空間改造服務,加上幾次重大的社會災害如:2014高雄氣爆、2016臺南大地震、2018花蓮大地震,瑞助也號召同仁、工班、合作夥伴挽袖投入重建,從核心能力出發進行公益修繕儼然已成為瑞助CSR在社會參與面向的重點。
今年爆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瑞助雖不是國家隊,也在第一時間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建置「檢疫觀察區組合屋」,協助前線醫療人員替可能感染者進行第一線分流、隔離,也是此次獲得卓越案例獎-社會共融獎的最大亮點。
瑞助深耕市場近30年,跳脫傳統思維,以多元角度經營,工程專業以及服務品質皆奠下良好基礎,也不忘擔任領頭羊號召同業共同提升產業價值,是國內第一家導入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營造廠,也通過ISO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驗證、ISO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驗證及CNS45001:2018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
明年將邁入30周年的瑞助,雖非上市櫃,卻堅持著「與環境共生、產業共好、與社會共融」的理念,積極參與再生能源的建設,期望能透過本業做起,持續推動環境永續不留餘力,貫徹「築誠而立,營建領航」的使命。
瑞助營造,這個名號在台灣的綠色智慧科技領域裡可是響当当的。從2011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綠色智慧科技協會」至今,已經邁入第10個年頭啦!這些年來,他們的團隊一直以專業和熱情的精神,堅持「綠色」、「永續」、「健康」、「創新」的核心理念,不斷聚集綠色產業鏈,交流經營管理資訊,還與公部門攜手推動綠能、環保、智慧、科技,還有協助公益、賑災活動,為節能減碳和企業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12月11日下午1點,在南港展覽館1館4樓402a會議室,瑞助營造將舉辦「後疫情時代 建築轉型與創新論壇」。這次論壇將透過實務案例,讓大家看到BIM及IT科技是如何應用在綠建材、臉部辨識、維修APP等非接觸服務上,讓我們在這個變動不居的世界中,能夠超前部署,保持優勢,引領業界創新。 瑞助營造還非常重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他們領導供應鏈,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提高資源循環的利用效率,成為全方位綠能服務的提供者。 今年台北國際建材展,瑞助營造攜手會員們共襄盛舉,租了16個攤位聯合參展,還開放攤位給新會員廣宣,讓民眾能夠一次看到智慧、節能、隔音、防水、健康等綠建材。 在疫情過後,與大自然共存、共融的平衡更加重要。瑞助營造特別邀請了中華經濟研究院及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的循環經濟專家,分享如何與地球友好共處,並尋找未來循環經濟的新契機。
12月11日下午1點將在南港展覽館1館4樓402a會議室,舉辦「後疫 情時代 建築轉型與創新論壇」,以實務案例,讓人看到BIM及IT科技 如何應用在綠建材、臉部辨識、維修APP等非接觸服務,在未來充滿 變動的世界中超前部署、保持優勢,創新引領業界。
瑞助以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領導供應鏈,減 少自然資源的使用,提高資源循環的利用效率,成為全方位綠能服務 的提供者。
今年在第32屆的台北國際建材展,協會攜手各家會員共襄盛舉,共 租了16個攤位聯合參展,也開放協會的攤位,讓來不及設攤的新會員 擺放公司的DM等資料做廣宣,讓參訪的民眾可以一次看到智慧、節能 、隔音、防水、健康等綠建材。
兼顧與大自然共存、共融的平衡,運用再生、再用、再改造取代資 源開採的「循環經濟」,在疫情過後更顯重要,這次瑞助更邀請中華 經濟研究院及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的兩位循環經濟專家,分享如何友 善地球,找出未來循環經濟新契機。
瑞助營造近日承攬了一個重頭戲,那就是「台中市東區東勢子好宅新建工程」!這個工程可是大有來頭,市府把它當作環境教育的示範案子,從一棵樹開始,就是要讓我們的環境教育從小做起,從這個新建工程開始。 這個工程是由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主辦的,請來了建築師閻辰昌親自操刀設計。這個建築規畫得還不錯,地下2層、地上15層,一共有102戶住宅,看起來住戶將會很舒服。這個工程預算可是不低,台中市政府編列了3億3千餘萬元來興建這個好宅。 最特別的是,這個工程強調綠色建築,基地上的樹木都會被保留,還有將一半的土地綠化,完工後將成為一個綠意盎然的住宅區。這樣的設計理念,讓人一聽就覺得這將是一個環保又舒適的居住環境。 瑞助營造這次承攬的這個工程,不僅是對公司技術和實力的考验,也是對環保理念的一次實踐。我們期待這個新建工程能夠為台中市帶來新的生活品質,也期待它能成為環境教育的亮點。
本工程由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承辦,邀請建築師閻辰昌設計 ,規畫為地下2層、地上15層共1棟複合混居式住宅,共計102戶,由 台中市政府編列3億3千餘萬元興建。
彰化縣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的運維中心昨(15)日啟動動工典禮,這是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重要一步。運維中心將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座專業的離岸風場運維港口,預計在2021年10月完工。哥本哈根風能開發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表示,這個中心不僅是CIP在彰濱工業區西三區的首位承租戶,也是對工業局、彰濱工業區以及彰化縣政府合作的一個感謝。運維中心將占地超過2萬坪,並將設有運轉控制中心、離岸風機備品倉儲空間和環境教育場域,預計配置70名技術人員。 許乃文強調,運維中心的營建工程是由龍邦集團旗下的瑞助營造與彰化在地金主營造共同領銜,並與台灣世曦工程攜手進行。這個運維中心將是第一座由開發商主導興建,並符合國際標準、可使用20年以上的運維基地。 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表示,瑞助營造擁有豐富的跨國合作經驗,能夠與CIP合作打造這樣的國際級運維中心感到非常榮幸。未來,瑞助營造將按照國際環安衛標準,如期如質地完成這個重要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在廠商資格評選時,就強調必須使用彰化團隊的人員、設備及材料,瑞助營造成功整合在地的產業能量,將在地化比例大幅提升至80%,實現了在地優先、彰化優先的承諾。未來,運轉中心將有國際首屈一指風機大廠駐廠,與本土技術人員共同合作,將世界帶進彰化。
許乃文表示,CIP是工業局彰濱工業區西三區的首位承租戶,感謝工業局、彰濱工業區在土地規劃與承租上的協助,也感謝彰化縣政府協助順利核發建照。
運維中心的營建工程,由龍邦集團旗下的瑞助營造與彰化在地的金主營造領銜,攜手台灣世曦工程一同進行。運維中心以彰化漁港為基地,占地超過2萬坪,今年8月底簽約、9月底取得建照、10月正式開工。完工後將是第一座由開發商主導興建,符合國際標準、可使用20年以上的運維基地。運維中心內部設施將包含運轉控制中心、離岸風機備品倉儲空間、環境教育場域,預計配置70名技術人員。
此外,許乃文也指出,有別於一般工程多以技術、價格作為投標廠商的評分標準,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在最初廠商資格評選,就限定要求包含人員、設備及材料等項目務必使用彰化團隊。
瑞助營造成功整合在地的產業能量,把在地化比例大幅拉高至80%,徹底實踐在地優先、彰化優先的承諾。未來維護運轉中心將有國際首屈一指風機大廠駐廠,與本土技術人員協力,把世界帶進彰化。
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說,瑞助具有豐富跨國合作經驗,很榮幸能與CIP一同打造國際級的運維中心,未來將按照國際環安衛標準,如期如質地完成工程。
龍邦集團旗下的瑞助營造,近日在台中市東區正式啟動了一項新建工程,這個工程就是「東勢子好宅」。瑞助營造的董事長張正岳在動工儀式上宣布了一個重要消息:瑞助將加大力度進軍北部房地產市場,並已經簽下了第一個都更合建案,總金額高達10億元,預計明年第一季動工。 張正岳指出,由於營建成本不斷上漲,再加上缺工問題的影響,瑞助今年決定專注於承攬10億元以下的小型工程。目前,瑞助在手上的工程金額已經達到120億元,預計全年總額將超過150億元。市場分析人士預測,瑞助今年的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大關,獲利也將超越去年。 龍邦集團去年將瑞助營造收歸旗下,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92.9億元,年增長超過88倍,每股稅後純益1.87元,瑞助對龍邦的貢獻顯著,被稱為「金雞母」。今年前九個月,合併營收已經達到72.2億元,年增長35.1%。 瑞助營造在房地產市場的首次嘗試也取得了成功,旗下瑞恩建設的「瑞恩悅琚」項目總銷售金額達到15億元,並在60天內完銷,創下了佳績。張正岳對瑞助的品牌知名度充滿信心,他強調,瑞助將在明年進軍北部市場,並先從危老都更市場開始試水溫。 昨日啟動的「東勢子好宅」是台中市政府推動的社會住宅項目,將提供102戶優質住宅,預計在2023年底完工。
張正岳表示,由於營建成本提升,加上缺工問題日益嚴重,瑞助今年策略改以承攬10億元以下的小型工程為主,目前在手的承攬工程金額已達120億元,預估全年上看150億元。法人估,瑞助今年營收可望突破百億新高,獲利也將優於去年。
龍邦去年納入瑞助營造為子公司,全年合併營收92.9億元、年增逾88倍,每股稅後純益1.87元,瑞助貢獻最多,被視為金雞母。今年前九月合併營收72.2億元、年增35.1%。
瑞助進軍房地產市場首戰告捷,旗下瑞恩建設總銷15億元「瑞恩悅琚」創下60天內完銷佳績。張正岳信心滿滿的說,瑞助在營造界的品牌知名度受到市場肯定,明年進軍北部,將先鎖定危老都更市場試水溫。
昨天動工的東區東勢子好宅,是台中市政府推動的社會住宅,提供102戶優質住宅,預計2023年底完工。
近兩年土生土長的南投人瑞助董事長張正岳,深知所謂城鄉差距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對學童們未來有多大的影響,因此打造「挺愛行動助學行腳」計畫,將資源投入偏鄉,希望能透過自身的力量推動產業轉型、回饋社會。
瑞助營造自2011年起,就積極投入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十年來不斷自我檢視,在企業治理、環境永續、社會關懷等方面不斷進步。這間公司特別注重社會關懷,無論是參與社會救援、海洋保育,還是透過公益修繕,都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堅定支持。
2018年,瑞助董事長張正岳在南投縣中寮鄉廣福國小的公益行動中,看到了偏鄉學童面臨的教育不平等問題。作為南投人,張正岳深知城鄉差距對學童未來的影響,於是「挺愛行動助學行腳」計畫就此啟動。
與廣福國小王校長的深入交流後,瑞助投入資源支持「柑心琴願亮點計畫」,讓學童在課後能繼續學習音樂、繪畫等多元藝術。這項計畫連續三年進行,讓廣福國小畢業生在藝術與音樂方面的進步達到50%,並創下歷年得獎數新高。
瑞助的這一舉動,正是對SDGs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的具體實踐。
2020年,瑞助繼續推動「挺愛行動計畫」,與南投縣國姓鄉國姓國小合作「音緣聚築築夢計畫」。這項計畫支持學校內熱愛小提琴的師生,透過資源匯聚和表演機會,讓偏鄉學子能夠在國家賽事中展現自我。
瑞助營造不僅在商業領域卓越創新,更透過自身力量推動產業轉型,回饋社會,實現1+1>2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