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期貨(公)公司新聞
台股在週五受到美股科技股走弱影響,電子股表現疲軟,加權指數在9日開低,一度下跌176點,但最終在買盤湧入下,跌幅收斂至41點,收在17,485點,跌幅0.23%。台指期也從大跌200點回升,終場下跌35點,以17,404點作收。雖然短期內整體籌碼面呈現中性格局,但專家仍認為短線市場以區間震盪為主。
價差方面,台指期逆價差縮至79.15點,電子期逆價差擴至3.67點,金融期逆價差擴至20.66點。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方面,目前以買賣權為主,近月選擇權籌碼為中性格局,賣權OI大於買權OI之差距為六千餘口,賣權OI增量明顯不足。周選方面,買權賣權OI增量相當,多空拉鋸戰局激烈。選擇權未平倉量方面,買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7,800點,賣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6,000點,全月分未平倉量put/callratio值由1.25降至1.2,VIX指數上漲1.3至21.31。永豐期貨研調認為,整體選擇權籌碼面有利空方。
統一期貨指出,三大類股9日皆偏弱,金融僅上漲0.01%,電子與傳產分別下跌0.37%與0.03%。外資現貨賣超73.5億元,期貨淨空單減少2,065口、至26,348口,十大交易人與特定法人合計買進992口。周選支撐與壓力區落在17,200至17,700點間,P/CRatio降至1.2,整體籌碼中性看待。群益期貨也表示,外資期現貨中性布局,自營商選擇權中性偏空,月、周選中性偏多,整體籌碼面中性格局。技術面上,台股仍處高檔區間,短線仍以區間震盪格局看待。
但專家認為,目前整體籌碼面中性格局,短線仍以區間震盪格局看待。
價差方面,台指期逆價差縮至79.15點、電子期逆價差擴至3.67點,金融期逆價差擴至20.66點。
在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上,目前仍以買賣權為主要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為中性格局,賣權OI大於買權OI之差距為六千餘口,賣權OI增量明顯不足。周選方面,買權賣權OI增量相當,目前選擇權多空呈現拉鋸。
針對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買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7,800點,賣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6,000點。全月分未平倉量put/callratio值由1.25降至1.2。VIX指數上漲1.3至21.31。永豐期貨研調認為,整體選擇權籌碼面有利空方。
統一期貨指出,三大類股9日皆偏弱,金融僅上漲0.01%,電子與傳產分別下跌0.37%與0.03%。
籌碼面部分,外資現貨賣超73.5億元,期貨淨空單減少2,065口、至26,348口,十大交易人與特定法人合計買進992口。周選支撐與壓力區落在17,200至17,700點間,P/CRatio降至1.2,整體籌碼中性看待。
群益期貨也表示,外資期現貨中性布局,自營商選擇權中性偏空,月、周選中性偏多,整體籌碼面中性格局。技術面上7月21日低點呈現支撐,台股仍處高檔區間之中,目前在各均線持續靠攏結下,短線仍以區間震盪格局看待。
台股今日走勢整體呈現整理拉高,盤中雖然有點小波動,但最終還是收出紅盤。加權指數收在17,553點,上漲50點,表現還不錯。不過,台指期一度下跌百點,但在拉抬力量下終場奮力翻盤,小漲17點,收在17,484點。這個結果讓人感到一絲驚喜,畢竟市場還在量縮整理,還沒有完全轉向多頭格局。 法人們普遍認為,技術面上季線有支撐,但月線還是有些壓力,所以短線還是以區間震盪格局看待。價差方面,台指期逆價差擴大至71.76點,電子期逆價差擴大至2.49點,而金融期逆價差則縮小至16.53點。 在選擇權方面,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還沒有明確的多空方向,近月選擇權籌碼為中性格局。買權和賣權的OI差距只有六千餘口,增量都不足。周選方面,賣權OI增量持續大於買權,多方逐漸表態。未平倉量方面,買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8,000點,賣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7,000點,整體put/callratio值由1.18升至1.2,VIX指數則下跌0.01至20.59。永豐期貨研調認為,選擇權籌碼面呈中性。 至於統一期貨,外資現貨買超9.39億元,期貨淨空單減少1,266口,至28,545口。周選支撐與壓力區落在17,000點至17,600點之間,P/CRatio升至1.2,整體籌碼中性看待。元富期貨則指出,台指期今日開低走高,雖然一度下跌,但午後買盤湧現,讓指數翻紅。但短期內,指數還是在月、季線之間震盪整理,所以還是以中性區間看待較為妥當。
法人指出,目前台股依舊量縮整理,近日雖反彈,但尚未完全轉為多頭格局,技術面上季線有撐、月線有壓,短線仍以區間震盪格局看待。
價差方面,台指期逆價差擴至71.76點、電子期逆價差擴至2.49點、金融期逆價差縮至16.53點。
在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上,目前仍無明顯多空方向。近月選擇權籌碼為中性格局,賣權OI大於買權OI之差距為六千餘口,買權賣權OI增量依舊皆為不足。周選方面,賣權OI增量持續大於買權,目前選擇權多方逐漸表態。
在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買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8,000點,賣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7,000點。全月份未平倉量put/callratio值由1.18升至1.2。VIX指數下跌0.01至20.59。永豐期貨研調認為,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呈中性。
統一期貨則指出,外資現貨買超9.39億元,期貨淨空單減少1,266口、至28,545口,十大交易人與特定法人合計買進2,644口。周選支撐與壓力區落在17,000點至17,600點之間,P/CRatio升至1.2,整體籌碼中性看待。
而觀察技術面,元富期貨表示,台指期3日呈現開低走高格局,盤中一度下跌百點,所幸午盤過後買盤點火,帶動指數由黑翻紅,終場以紅K棒留下影線作收。然而,目前看來,指數短線在月、季線之間震盪整理的機率較高,在突破月線之前,先以中性區間看待為宜。
【台股新聞】長榮期「沖沖沖」成為當沖天堂,期交所提高保證金降溫市場
近期來,長榮期個股期貨的成交量可是居高不下,不僅超過了大、小台指期日均量,還比去年同期翻倍成長,讓許多投資人將目光聚焦在這個市場上。然而,由於市場過熱,期交所已連續兩日提高長榮個股期貨的保證金,原始保證金比例高達40.5%,顯示出對市場調控的強硬立場。
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台指期日均量為20萬5,319口,小台指期日均量為32萬7,234口,而股票期貨日均量則為32萬8,835口,其中長榮股期成交量居首,單日成交量動輒10~20萬口,對個股期貨成交量的成長貢獻最大。
對於這股熱潮,股科大夫、群益期貨分析師容逸燊表示,長榮個股期貨單日成交量往往比台指期近月的日成交量還大,主要是因為長榮單日波動大,對於「愛衝浪」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個股期貨比台指期更容易獲利。
統一期貨協理廖恩平指出,即使長榮7日股價跌停,其個股期貨成交量仍有14萬8,789口,顯示在現股被處置下,短線投資人改跑到個股期貨沖沖樂,加上期貨早上8時45分就開盤,有時間差,更有空間可以操作。
不過,期貨商提醒,當沖並不是人人都能拿到船票,保證賺錢,投資者宜謹慎。
不過,期交所也發現長榮個股期貨市場太熱,已連續兩日提高長榮個股期貨保證金,原始保證金比例高達40.5%,為對個股期貨調控罕見的重手,意圖降溫市場熱度的意味明顯。
根據統計,今年至6月底止,台指期日均量為20萬5,319口,較去年日均量18萬9,078口,成長8.59%。小台指期日均量為32萬7,234口,較去年日均量24萬5,109口,成長33.51%。
而股票期貨日均量為32萬8,835口,較去年日均量10萬5,458口,大幅成長211.82%。其中,成交量居首的長榮股期,單日成交量動輒10∼20萬口,對個股期貨成交量的成長,貢獻最大。
期貨商指出,在交易成本低,槓桿倍數大,且不會被處置的優勢下,只要風控得宜,個股期貨應該比現股還好沖沖樂。
股科大夫、群益期貨分析師容逸燊分析,近期長榮個股期貨單日成交量,往往比台指期近月的日成交量還大,主要是長榮單日波動大,以7日為例,長榮現股單日波動率超過10%,台指卻不到1%,對於「愛衝浪」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個股期貨比台指期更容易獲利。
統一期貨協理廖恩平指出,在長榮7日股價跌停之下,長榮個股期貨成交量仍有14萬8,789口,雖較6日成交量是19萬3,992口少,但仍是大量,顯示在現股被處置下,短線投資人改跑到個股期貨沖沖樂,加上期貨早上8時45分就開盤,有時間差,更有空間可以操作。
長榮7日再次列為處置股並採20分鐘撮合一盤,也同步取消當沖,使當沖客紛紛轉至期貨市場。期貨商提醒,當沖基本上難度都高,不管是股期或現股,並不是人人拿到船票,就保證賺錢,宜謹慎。
觀察總經市場變化,通膨預期再起,引起市場波動與不安,影響市場震盪。資金就會開始追逐收益率較高的保值商品。雖然在整體環境未轉弱的狀況下仍偏多看待後市,而臺灣永續指數中的台積電權重占比相較台指來的更高,對於整體個股來說台積電仍是相對穩健的投資標的。
投資人可留意近期台積電及重量級權值股的低檔位置做為多頭防守線,可利用期交所推出的永續期貨,參與市場短線的波動行情。投資人欲了解永續指數期貨相關交易資訊,可參考統一期貨官網。(統一期貨提供)
【新聞報導】 哇塞,這個月台灣疫情突然破口,讓大家都好擔心,股市也跟著大亂,特別是那個<統一期貨>,整個市場都好亂啊!許多投資人被這波波動嚇到了,資產也受影響。 現在,我們該怎麼應對這個疫情後的時代呢?台灣高科技產業雖然很厲害,但是市場還是會波動嘛。不過,別擔心,期交所推出了永續指數,這個東西跟台灣加權指數好像還滿搭的,尤其是永續指數裡面科技股超過四成,台積電就佔了三成多,這意味著在市場不理性下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永續期貨來避險,這樣一點點金額就可以避險了,真是方便。 對投資人來說,現在是個好機會,可以關注台積電和那些大權值股,在低檔位置時候可以出手,用永續期貨參與短線行情。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統一期貨官網看看,那邊有更多資訊哦!(https://www.pfcf.com.tw/eventweb/bit168/) 記得啊,期货交易是有風險的,這些資訊只是參考,別亂來哦!(統一期貨提供)
面對接下來疫情後時代,該如何布局及聚焦?身處高科技產業密集及科技代工為主的台股市場如何面對因應?期交所推出的永續指數與台灣加權指數的價格走勢呈高度正相關,永續指數科技類股比重占逾四成,台積電比重更接近三成,因此在面對市場不理性下殺時可以利用永續期貨達成避險作用。永續期貨跳動一點金額為100元,合約規格約87萬,一口原始保證金44,000元,在整體盤勢回檔階段可使用台灣永續指數期貨進行避險。
投資人可留意近期台積電及重量級權值股低檔位置做為多頭防守線,可利用期交所推出的永續期貨,參與市場短線行情。投資人欲了解永續指數期貨相關交易資訊,可參考統一期貨官網(https://www.pfcf.com.tw/eventweb/bit168/)。(統一期貨提供)
期貨交易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據了解,期貨27日成交量(含夜盤)僅138萬8,981口,累計至27日為止本年度日均量為185萬4,390口,較去年日均量成長33.08%,期貨動態穩定機制對早盤下跌發揮作用。
個股期貨交易量為40萬2,114口,表現平平,日成交量第一的仍是長榮個股期貨,成交量19萬835口,遠高於排行居次的群創個股期貨3萬8,537口。個股期貨至27日為止日均量為31萬4,355口,較去年日均量10萬5,458增加198.09%。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研判,此為套利交易人「夾擊策略」奏效,指數反彈到季線及月線壓力區,惟量能不足,難以攻克16,700點,在行情波動度高、多空不確定的情況下,套利交易者一手壓抑大型權值電子股,一手在期貨、選擇權,上方布空單、下方布多單,來回操作,利用震盪行情,多空兩頭賺。
股科大夫、群益期分析師容逸燊則認為,27日MSCI季度調整,台股被調降權重,加權指數來到上檔壓力區,看空者在期貨開盤後的前30秒殺低台指期,指數連續摜破整數關卡,引發後面程式交易連鎖賣單,以致於跌點擴大。
統一期貨專案協理廖恩平認為,由於本土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仍多,在政府實施三級警戒之後,目前是疫情關鍵期,在未排除疫情的隱憂之前,多空拉鋸激烈。
據了解,目前已有部分投信業者提供線上開戶功能,包含:統一投信、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安聯投信、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富邦投信、第一金投信、摩根投信。
線上開戶指的是可以透過投信投顧公會認可的晶片金融卡核印或網路銀行簽署,全程在線上作業,即可完成開戶流程,無須再有任何臨櫃、郵寄等紙本作業,也不像傳統紙本作業需等待銀行端三周至四周冗長的核印時間。
統一投信線上開戶提供兩種方式,一種是讀卡機搭配晶片金融卡核印,另一種不需要讀卡機,直接透過網路銀行簽署。兩種方式各有多家銀行配合作業,投資人可任選對自己便利的方式。
5月賣股走人魔咒發酵,台股陷入一片愁雲!這個月,由於疫情爆發帶來的利空匯集,台股共計有超過1,637檔股票下挫,僅有110檔股價走揚。分析師指出,原本強勁的多頭走勢在五月急轉直下,預計要花上三至五周的時間波修正。
俗話說「每年5月份要賣股走人」,台股因為進入繳稅季節,加上電子股進入五窮六絕的季節性,5月往往是一年中最不利的時期。今年5月,這個魔咒更是發酵得更加猛烈。晶豪科跌幅逼近四成,撼訊則跌了36.97%,連長榮、陽明及中鴻等個股也因融資餘額太高,籌碼凌亂,融資斷頭及違約交割事件頻傳。
然而,股價收紅的股票只有110檔,占比低達6.3%,主要集中在受疫情影響的受惠股,如毛寶、寶齡富錦、美德醫療-DR、亞諾法、瑞基、網家等。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表示,每年農曆年時期投資人情緒最高昂,緊接著進入年報及第一季季報發布期。若上市櫃公司年報獲利不俗,樂觀情緒會延續至4月中旬。但由於接下來是傳統的5月最淡季節,於是大戶收割的時刻來臨。近期國泰金、中信金第一季財報亮眼,最大貢獻來自賣股的資本利得進帳,就是最佳例證。
對於台股而言,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盤中創下17709.23點的紀錄,但由於內外因素影響,5月行情重創。黃文清副總認為,台股17日最低來到15,159.86點,高低點差達2,549.37點,跌幅14.39%。預計台股要瞬間V轉不容易,波動劇烈的行情需時間消化。因此,建議投資人最佳進場布局時間點落在6月中旬,當時台股方能止穩,研判下檔15,159.86點有撐。
台股市場近期熱門股長榮、陽明及萬海因應馬士基運價預期下調及國內疫情影響,股價曾經連續跌停,但隨著投資人搶進,股價急速回升,讓上市航運指數成交量創下新高。20日上市航運指數成交占比衝上31.85%,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長榮、陽明個股成交量分別高達618及603億元,成為台股冠亞軍。不過,分析師指出,當沖過熱及結構失衡可能對台股整體不利。
近期,貨櫃航運股的波動如雲霄飛車,投資人對長榮、陽明及萬海的淘金情緒在20日達到頂點,當沖過度交易導致上市航運指數成交量達1,521億元,創第二大量。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表示,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導致台股結構失衡,強勢航運股讓其他弱勢股被迫出貨。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指出,長榮及陽明股價突破百元後,投信大量出脫,目前仍處於整理階段。長榮、陽明股價的快速反轉下挫,使得操作難度增加。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則認為,多空資金進場交易熱絡,價量不穩,可能會嚇壞長線資金,結構失衡對台股不利。
總結來說,雖然航運股近期表現亮眼,但結構性失衡及當沖過熱的問題仍需關注,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市場風險。
台股市場近期掀起了一股強烈的航運股熱潮,其中以<統一期貨>為焦點,其成交量甚至衝上了歷史新高。根據分析,上市航運指數在20日的成交占比高達31.85%,創下新紀錄,其中長榮、陽明兩大航運股的成交比重分別達到12.94%及12.62%,壓倒群雄,成為台股冠亞軍。
這股熱潮的起因,一方面是投資者對於當沖的狂熱,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對於航運股未來前景的樂觀預期。不過,這股熱潮也引發了市場結構的失衡,使得部分投資者被迫賣出弱勢股,轉而投資航運股。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指出,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上,導致台股出現失衡現象。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則分析,長榮及陽明本波段的漲勢是由內資投信帶動,但隨著股價的漲幅,投信開始大量出脫,目前尚未回頭。廖恩平預測,貨櫃航運股仍處於整理階段,目前市場看多、看空的兩種力量正在激烈拉扯,操作難度越來越高。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則指出,市場結構失衡不利台股發展。他提到,20日外資調降聯詠評等,讓電子股雪上加霜,但貨櫃航運股獨強,當沖、隔日沖大戶頻繁操作,加上鋼鐵股、散裝航運股受大陸政策影響,資金湧入航運股,造成市場波動劇烈。
總結來說,<統一期貨>的熱潮對台股市場帶來了波動,市場結構失衡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未來市場如何發展,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連六日股價如雲霄飛車
貨櫃航運長榮、陽明及萬海日前因馬士基拋出2022年運價將低於今年的震撼彈,又逢國內疫情爆發,股價連續跌停三天,融資斷頭及違約交割的慘況空前情況才剛過去,搶短的投資人又進場操作長榮、陽明及萬海,股價大漲三天,短短六個交易日股價猶如雲霄飛車的走勢嚇壞投資人。
投資人在長榮、陽明及萬海的淘金情緒在20日升到最高點,當沖過度交易下,上市航運指數成交量高達1,521億元,創第二大量,占台股成交比重達31.85%,首度突破三成也創新高,其中長榮、陽明成交量為618及603億元,兩檔個股成交量居台股前兩大。
■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認為,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上,讓成交比重竟然超過三成,航運股獨強下,台股呈現失衡及排擠,搶短投資人被迫賣出弱勢股轉進盤面強勢的航運股,但投資人抱股意願又不高,尾盤長榮及長榮漲幅收斂,顯示出投資人都想在航運股上淘金。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表示,長榮及陽明本波段的漲勢是由內資投信扮演領頭羊角色,惟隨著長榮、陽明股價突破百元並快速反轉下挫,投信在12日及13日大量出脫長榮及陽明後,目前尚未回頭,研判貨櫃航運股尚處於整理階段,目前看多、看空的兩力道強力拉扯,使得股價當日下沖下洗多次,操作難度越來越高。
■專家:結構失衡不利台股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20日外資調降聯詠評等,讓電子股雪上加霜,但短線具有業績題材的貨櫃航運獨強,當沖、隔日沖大戶頻繁當沖長榮及陽明,再加上鋼鐵股、散裝航運股因遭大陸打壓鐵礦砂等利空,資金積極湧入貨櫃航運股,有賺就跑、不留倉的操作,使得20日價波動劇烈,幾次的翻紅又翻黑。
吳文彬說,貨櫃航運類股多空激戰,多方的投資人認為5月營運及第二季獲利持續走揚,但空方訊息則是馬士基航運提出今年運價將見高點,2022年走低言論,多空進場交易熱絡,價量不穩,嚇壞長線資金進駐,結構失衡不利台股。
■連六日股價如雲霄飛車
貨櫃航運長榮、陽明及萬海日前因馬士基拋出2022年運價將低於今年的震撼彈,又逢國內疫情爆發,股價連續跌停三天,融資斷頭及違約交割的慘況空前情況才剛過去,搶短的投資人又進場操作長榮、陽明及萬海,股價大漲三天,短短六個交易日股價猶如雲霄飛車的走勢嚇壞投資人。
投資人在長榮、陽明及萬海的淘金情緒在20日升到最高點,當沖過度交易下,上市航運指數成交量高達1,521億元,創第二大量,占台股成交比重達31.85%,首度突破三成也創新高,其中長榮、陽明成交量為618及603億元,兩檔個股成交量居台股前兩大。
■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認為,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上,讓成交比重竟然超過三成,航運股獨強下,台股呈現失衡及排擠,搶短投資人被迫賣出弱勢股轉進盤面強勢的航運股,但投資人抱股意願又不高,尾盤長榮及長榮漲幅收斂,顯示出投資人都想在航運股上淘金。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表示,長榮及陽明本波段的漲勢是由內資投信扮演領頭羊角色,惟隨著長榮、陽明股價突破百元並快速反轉下挫,投信在12日及13日大量出脫長榮及陽明後,目前尚未回頭,研判貨櫃航運股尚處於整理階段,目前看多、看空的兩力道強力拉扯,使得股價當日下沖下洗多次,操作難度越來越高。
■專家:結構失衡不利台股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20日外資調降聯詠評等,讓電子股雪上加霜,但短線具有業績題材的貨櫃航運獨強,當沖、隔日沖大戶頻繁當沖長榮及陽明,再加上鋼鐵股、散裝航運股因遭大陸打壓鐵礦砂等利空,資金積極湧入貨櫃航運股,有賺就跑、不留倉的操作,使得20日價波動劇烈,幾次的翻紅又翻黑。
吳文彬說,貨櫃航運類股多空激戰,多方的投資人認為5月營運及第二季獲利持續走揚,但空方訊息則是馬士基航運提出今年運價將見高點,2022年走低言論,多空進場交易熱絡,價量不穩,嚇壞長線資金進駐,結構失衡不利台股。
美國華爾街有一句俗諺「每年5月份要賣股走人」(SellinMayandGoAway),台股更因為進入傳統的繳稅季節,大股東賣股繳稅需求以及電子股進入五窮六絕的季節性,5月經常是一整年股市表現較不佳的時期,今年五月賣股走人的魔咒發酵。
統計今年5月以來共計高達1,637檔股票下挫,占比達93.7%,持股的投資人心情都不好過,如晶豪科跌幅逼近四成,撼訊跌36.97%;甚至長榮、陽明及中鴻等個股更因融資餘額太高,籌碼凌亂,融資斷頭及違約交割事件頻傳。
至於5月以來股價收紅的僅有110檔,占比為6.3%,比重相當低,且集中在台灣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受惠股如毛寶、寶齡富錦、美德醫療-DR、亞諾法、瑞基、網家等。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則表示,每年農曆年時期為投資人情緒最高昂的時刻,緊接著進入年報及第一季季報發布期,若整體上市櫃公司年報的獲利不俗,樂觀的情緒會延續至4月中旬,因為緊接著進入傳統的5月最淡的季節,於是5月前是大戶收割的時刻,近期國泰金、中信金第一季財報亮眼,最大貢獻為賣股的資本利得進帳,則是最佳的例子。
以台股而言,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盤中創下17709.23點,寫下完美的紀錄,惟國內疫情利空來的又急又猛,再加上美國有升息及通膨隱憂,讓台股5月行情重創。
至於何時才能進場布局,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台股17日最低來到15,159.86點,高低點差2,549.37點,跌幅14.39%,預計台股要瞬間V轉不容易,波動劇烈的行情需時間消化,因此反彈接近季線的反壓沉重,建議投資人最佳進場的布局時間點落在6月中旬,台股方能止穩,研判下檔15,159.86點有撐。
台股在近期經歷了波動後,於18日展現強烈反彈,全日上漲792點,多檔個股進行報復性反彈。當沖交易與信用交易兩大熱門指標均顯活絡,當沖比率達41.4%,信用交易金額增加16.82億元,維持率上升至150.42%。台股空方勢力自5月起占上風,但18日市場出現轉變,當沖比逾五成的個股高達99檔,其中昇銳飆升至83.01%,富旺、海韻電、撼訊、立積、四維航等個股當沖比達70.29~79.16%。股科大夫、群益期貨分析師容逸燊指出,外資現貨連續兩日大買,若現貨不再出現大額賣超,可視為止穩訊號。不過,近期法人多做短線,市場仍需關注疫情影響。統一期貨專業協理廖恩平則分析,外資雖有增加空單避險,但對指數低檔有限,融資維持率拉高至150%,短線看半年線15,651點是否能守穩。
台股18日強彈792點,百餘檔個股展開報復性反彈,早盤不到半小時即飆升至漲停板價位,壓抑空方勢氣,上市櫃成交值萎縮至4,901億元。當沖及信用交易兩大人氣指標熱鬧滾滾,當沖比41.4%維持高水位,信用交易則呈資券同增,多空對峙戰火一觸即發。
18日當沖買賣總計3,434億元,占比達41.4%,當沖居高不下;信用交易增加16.82億元至2,162.65億元,維持率快速回升至150.42%,斷頭壓力解除,融券單日也大增3.02萬張至45.79萬張,多空大戰在萬五點展開。
5月以來台股空方勢力大勝,18日台股出現報復性反彈,當沖比逾五成的個股高達99檔,人氣當沖股昇銳飆升至83.01%,富旺、海韻電、撼訊、立積、四維航當沖比70.29∼79.16%,亞信、南電、南紡、康那香、佳凌、恆大、集盛、建暐及世芯-KY65.28∼69.28%,當沖標的百花齊放,人氣強強滾。
股科大夫、群益期貨分析師容逸燊指出,外資現貨連兩日大買,淨空單日雖較前一日略增4,707口,但若現貨不再出現大額賣超,可以視為止穩訊號。
不過,近期法人多做短線,買超200∼300億元,可能又反手賣超100億元,目前三級疫情利空市場已反映,接下來,要關注是否連續14天每日確診人數逾百人,且有一半找不到感染源,進入第四級疫情管制(封城),目前處於短暫空窗期,大盤短線跌深反彈。
容逸燊指出,台股成交值縮至4,146億元,顯示當沖及融資未大幅增加,籌碼面比高檔萬七時穩定,成交量若能三至四天維持4,000億元為佳;目前狀況「不好不壞」,指數暫時不破底,短線上暫在萬五至萬六震盪,建議套牢深的人,可在股價反彈時減碼弱勢股,空手者等待回檔時低接部位。
統一期貨專業協理廖恩平分析,外資18日雖有增加空單避險,但沒有很多,顯示外資保有戒心,但認為指數低檔有限。融資餘額減幅與大盤跌幅相較,減幅大於大盤跌幅,融資維持率拉高至150%,斷頭壓力減輕,但融資亦可能有反彈賣壓,不排除仍有回馬槍,短線看半年線15,651點是否能守穩。
台股在近期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受到美股大跌以及境內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發的影響,市場出現了恐慌性賣壓。在這樣的情況下,台股盤中一度重挫774點,台指期更是重挫673點,收在16,556點,期貨交易量創下史上第二大天量,達到328萬2,372口。 長榮集團作為人氣指標股,雖然也受到賣壓的影響,但仍然奮力收漲至95.6元,漲幅2.25%。長榮個股期貨的交易量也創下31萬5,232口的新天量。 自5月份以來,台股已經大跌983.53點,並跌破萬七的高檔,11日的動盪更是讓股期市新手嚇壞。群聯、聯詠、技嘉、彩晶、華新、創意及晶豪科等相關個股期貨都難逃重挫的命運。 投資專家提醒,當期指下跌超過200點時,交易人若沒有足夠的超額準備金,將會收到追繳令,必須在次一日中午之前補滿保證金或自行平倉。若未能及時補足,一旦維持率降至風險指標25%以下,期貨商將自動砍倉。 據了解,11日期貨市場已出現零星被砍倉的個案,但尚未形成大量。業內人士預測,如果12日台指期繼續下跌,交易人的違約風險將會上升。 資深證期分析師李全順表示,期貨老手通常會有100萬做一口,並備有80多萬的超額準備金,不容易斷頭出場。而散戶則是100萬做6口,一旦方向錯誤,沒有錢補就會斷頭。 然而,對於程式交易者來說,11日的下殺行情卻是絕佳的機會,他們空好空滿,大賺一筆。 統一期貨專業協理廖恩平分析,台指萬七出現獲利了結的賣壓,台股進入中期修正。他建議投資人不能輕忽上千點行情修正的衝擊,並建議投資人進行持股調整,短線上可作空電子期進行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