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另外,除證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及集保結算所外,期貨交易所、期貨商公會及櫃檯買賣中心等,因將接續於5月下旬,舉辦同類型宣導活動,也派出多名代表現場觀摩,總計此次會議約有近200名網路報名者參與。
證交所已規劃今年度第2、3季間,舉辦共計三場永續發展宣導座談會。證券暨期貨市場主管機關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尚光琪25日出席首場活動,致詞時表示,她個人認為永續發展英文縮寫「ESG」中,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理念,其實是排在最末的G,也就是governance,治理的意思。據此,金管會也是從公司治理1.0到2.0、3.0,一路推動上市櫃公司的永續發展路徑圖、永續發展行動方案。
談到企業應如何配合政府設定的2050淨零目標時,她表示,必須掌握關鍵三大要素,第一是將永續內化為企業文化;第二是把碳管理納入營運成本暨擬定相關風險管理策略;第三則為按所預先訂定的策略,按部就班具體落實執行。
另外,尚光琪也提醒與會人士,參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下的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日前所公布的兩大揭露準則S1(一般性永續相關揭露要求)以及S2(氣候相關揭露要求),金管會已發布台灣將接軌該永續揭露準則藍圖,目前規劃為自2026年會計年度起,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上市櫃公司必須適用準則完整揭露,之後也將視情形擴大逐步適用對象。
為兼顧理論與實踐,宣導座談會議題涵括法規與實務操作兩大層面。法規面部分由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闡述,李堅明指出,對外應與國際接軌,發揮台灣特色,引領台灣企業全球布局減碳。而對內則應朝促進減碳成本有效性努力,此包括降低碳費履約、環評增量抵減及供應鏈減碳等成本,以期激勵國內減碳科技發展,並開創淨零轉型契機。
他也建議我國得參酌日本與韓國相關經驗,加強國際減碳合作,並導入國際高品質自願性市場碳權。
首先,由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準則提出之「GRI準則」,將永續資訊分為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大主要部分,並為此三大部分編寫詳細揭露架構,可參考SASB準則揭露行業指標資訊。該辦法也修正有關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相關資訊,明定上市公司分階段適用揭露減碳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之時程。另外,為鼓勵上市公司重視永續報告書編製與申報,明訂永續報告書宜經董事會決議通過。
自此永續資訊揭露慢慢已經進入深水區,我們必須正視企業有無利用永續報告書漂綠的問題,例如自稱對環境有所保護並提供不實之數據,但有可能卻是反其道而行,或是僅強調部分合規資訊而刻意隱匿違規資訊,藉此使公司看起來符合ESG,同時讓ESG評等提高。也就是用選擇性揭露的手段隱藏負面信息。或是只進行象徵性行動,聲稱其認同並將響應ESG之標準,但並未採取任何實際行動。
我國證交法第20條第2項規定「發行人依本法規定申報或公告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其內容不得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其中所稱「財務業務文件」應認發行人依法令應申報或公告,對股東權益或有價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各種財務文件均包括在內。
雖然永續報告書資訊揭露之法源依據是依照證交所訂定之「營業細則」、「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其位階僅屬於證交所發布之「自律規則」,因而不符合「依法」申報或公告之要件,看似永續報告書目前可能暫時不會有刑事問題。
但是根據證交法第36條第4項所訂定的「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 」其中附表二之二之二 「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及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及附表二之二之三 「上市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公司在年報當中仍然必須揭露永續發展相關資訊以及氣候相關資訊,這些也都可能是永續報告書當中的部分內容,也就是說實際上永續資訊實質內容,仍然受到證交法規範,如果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董事和相關人員還是要負相關的民、刑事責任。
首先在「虛偽」的要件上,永續資訊中不宜有過多宣示性、象徵性內容,此將涉及資訊使用者之主觀想法,對於是否構成「虛偽」會產生法律風險,故仍然以具體化論述為優先。
再者,「隱匿」此要件之判斷也會因個案而有所不同,公司有可能在GRI準則之框架下自行挑選永續資訊,因此,如何判斷是否有「隱匿」也有一定的空間,所以如何衡平撰寫永續資訊,而非僅僅做選擇性的揭露而落入漂綠的情形,是公司必須小心之處。
我國目前雖尚未有關於永續報告不實之相關判決,但可見的未來,對永續資訊揭露真實性的要求只會愈來愈嚴格,期待企業切勿應付了事,而須認真看待非財務資訊揭露的法律責任。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凱基美國非投等債ETF標的指數為「彭博美國企業非投資等級1-5年Ba至B債券指數」(Bloomberg US Corporate High Yield 1-5 Yr Ba/B 4% Cpn Senior Index),是由Bloomberg Index Services Ltd所編製及維護,該指數成分債為美國公司發行美元計價付息債券,並篩選信用評級介於B3/B-及BA1/BB+之間、剩餘到期日介於一至五年之間,及流通在外餘額、票息及單一發行人上限等條件,指數規則將每月檢視是否新增或剔除成分債券,截至3月底,指數成分債券合計213檔。
證交所表示,包含凱基美國非投等債ETF,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將達157檔。國內ETF商品種類日趨多元,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券、債券及大宗商品等,便利投資人資產配置選擇。
**證交所推永續轉型策略 強化企業治理**
為推動證券業永續發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日前舉辦「113年度證券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宣導座談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主任秘書尚光琪指出,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在於治理(Governance),證交所將於第二至三季舉辦三場永續宣導座談會,協助產業了解永續轉型的策略和執行方式。
尚光琪強調,企業應將永續內化為企業文化,並將碳管理納入營運考量。此外,金管會已發布台灣接軌國際永續準則藍圖,自2026年會計年度起,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須完整揭露永續相關資訊。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表示,淨零排放已成全球共識,政府應促進碳市場流動性,發揮台灣特色,引領企業全球佈局減碳。李堅明建議參酌日本和韓國經驗,加強國際減碳合作,導入國際自願性市場碳權。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協理董育慈分享表示,企業淨零排放的主要途徑為設定減量目標、採用再生能源,以及採取碳中和等抵換手段。企業應盤查溫室氣體排放,並對利害關係人揭露減量方案。
此次座談會共有超過60家證券業者出席,涵蓋董監事、高階經理人等代表。此外,證券公會、投信投顧公會、集保結算所、期交所、期貨商公會和櫃買中心等單位也派員與會,共同了解證券業永續發展轉型策略。
此次證券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宣導座談會,超過60家證券業者 ,均指派董監事及高階經理人等代表出席;另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 會、集保結算所、期交所、期貨商公會及櫃買中心等,均派員出席。
證交所已規劃將於今年第二至三季之間,舉辦共計三場永續發展宣 導座談會。
尚光琪致詞時表示,ESG中,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理念是G,也就是 governance,治理的意思。據此,金管會也是從公司治理1.0到2.0、 3.0,一路推動上市(櫃)公司的永續發展路徑圖、永續發展行動方 案,乃至於與此次宣導座談會直接相關的證券期貨業的永續發展轉型 執行策略。
談到企業應如何配合政府設定的2050淨零目標時,她表示,必須掌 握關鍵的三大要素,第一是將永續內化為企業文化;第二是把碳管理 納入營運成本暨擬定相關風險管理策略;第三則為按所預先訂定的策 略,按部就班具體落實執行。
另外,尚光琪也提醒,參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之下 的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日前所公布的兩大揭露準則,一般 性永續相關揭露要求(S1)以及氣候相關揭露要求(S2)。
尚光琪表示,金管會已發布台灣將接軌該永續揭露準則藍圖,目前 規劃為自2026年會計年度起,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 必須適用前述準則完整揭露,之後也將視情形擴大逐步適用對象。
為兼顧理論與實踐,座談會議題涵括法規與實務操作兩大層面。法 規面由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針對「台灣 碳市場流動性與價格訊號發現」,由長期踐行學術理論者的視角,就 全球碳市場規模與流動性、碳市場流動性影響因子、碳價訊號意涵及 台灣碳定價配套等議題,闡述相關理論基礎。
李堅明主張,「淨零」已是全球共識,也是無法抵擋的趨勢,我國 允宜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及相關子法,促進台灣碳市場流動性及價格 訊號發現,並提高與實踐「國家自主貢獻」(NDCs)所承諾的減少溫 室氣體排放目標。
至於對碳交所的期許,李堅明也指出,對外應與國際接軌,發揮台 灣特色,引領台灣企業全球布局減碳;對內應朝促進減碳成本有效性 努力,包括降低碳費履約、環評增量抵減及供應鏈減碳等成本,以期 激勵國內減碳科技發展,並開創淨零轉型契機。
李堅明也建議,可參酌日本與韓國相關經驗,加強國際減碳合作, 並導入國際高品質自願性市場碳權,以利創造碳權的產銷合一契機。
至於實務操作部分,則由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協理董育慈, 以「企業低碳轉型趨勢、實務與挑戰」為主題,分享該公司近年成功 輔導各國企業進行低碳轉型的經驗。
其中,在企業碳管理應有思維的環節,董育慈提到企業淨零排放的 主要途徑,為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並自主減量、採用再生能源以及 為消除殘餘碳排所採之抵換手段,亦即碳中和等。
她強調,企業除應就溫室氣體的直接與間接排放進行盤查,也應就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相關因應方案等資訊,對利害關係人揭露並積極溝 通。
證交所6月14日開股東會 將配發4.6元股利
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今(6)日公布,將於6月14日(五)下午2點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4樓貴賓廳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擬承認每股配發4.6元股利,包括現金股利3.1元及股票股利1.5元。
證交所表示,此次股東會前停止股票過戶時間為5月16日起至6月14日股東常會終結止。凡持有證交所股票尚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股東,請務必在5月15日下午5點前親自或掛號郵寄(以5月15日最後過戶日之郵戳日期為憑)至股務代理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代理部辦理。
兩檔ETN下市!元富新中國N、凱基臺灣500N將於4/30終止上市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元富新中國N(020002)及凱基臺灣500N(020007)兩檔指數投資證券(ETN)將於4月30日終止上市。
證交所表示,這兩檔ETN的到期日為4月29日,符合證交所「營業細則」第50條之8終止上市規定。25日為這兩檔ETN在證券市場上的最後交易日。
投資人若有任何權益相關問題,可至各證券商公司網站查詢。
證交所6/14召開股東會 配發4.6元股利
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宣布,將於6月14日舉行股東常會,會中將報告去年營業報告與財務報告,並承認去年的財務決算表冊和盈餘分配等議案。
證交所董事會已通過配發每股4.6元股利,包含3.1元現金股利和1.5元股票股利。
去年台股受惠於人工智慧(AI)題材,加上終端庫存逐漸去化,吸引外資和本土資金進場買盤,全年大漲3,793點,創下歷史上第二高的漲幅,成交量大幅提升,帶動證交所得以提高獲利,進而提升股利分派金額。
證交所規畫去年盈餘配發每股4.6元股利,是近五年來第三高的水準,僅次於2021年的6.4元和2020年的5.6元。自2018年以來,證交所連續六年配發股票股利,以增加營運資本。
**證交所提醒:KY股所得納最低稅負**
隨著通膨壓力升高,財政部宣布企業最低稅負免稅額自今年5月起提高至60萬元。過往申報資料顯示,此調整將讓上千家企業受惠。 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當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累計漲幅超過一定門檻,免稅額就會跟著調整。財政部先前已公布此項調升結果。 企業最低稅負的計稅基礎為基本所得額扣除60萬元免稅額,再乘以12%的稅率。基本所得額包含營所稅課稅所得額及特定減免稅所得。 財政部官員提醒,企業最容易忽略的是買賣KY股所得。此類所得屬證券交易所得,不列入營所稅課稅範圍,但仍須納入企業最低稅負制計稅,併入基本所得額。錯誤的觀念是,停徵證所稅後就全然免稅。 官員強調,除了證券、期貨交易所得外,其他如產創條例提供的智財權研發支出加倍減除金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增僱本國員工的薪資費用加成減除金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提供的捐贈加成減除金額,也都要記得計入企業最低稅負的計稅基礎。**證交所停牌京元電,AI熱潮下營收增長**
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昨(25)日公告,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同意,於今日暫停股票交易。
京元電並未透露停牌原因,市場推測可能與公司資產或子公司相關事務有關。
近期,京元電搭上人工智慧(AI)熱潮,首季營收82.1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8%,創歷史同期次高。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年CoWoS先進封裝產能將較去年倍增以上成長,法人看好京元電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有望大幅受益。
法人預估,京元電本季營收將較上季回升,下半年動能更強,全年營收力拚超越2022年高點,挑戰創新高。
京元電總經理張高薰先前透露,已感受到客戶需求回籠,加上AI晶片客戶需求開出,今年營收可望逐季成長。
為因應客戶訂單需求與產業趨勢發展,京元電積極擴充產能,銅鑼四廠預計今年底、明年初開始動工。法人分析,現階段京元電產能利用率約五成左右,下半年有望回升到六成以上,今年營運逐季成長趨勢明確。
財政部調升企業最低稅負免稅額至60萬元,是基於《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當主計總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漲幅達標,免稅額就會調升,財政部先前已公布調升結果。
企業最低稅負制計稅方式,是以基本所得額減除免稅額60萬後,再乘以稅率12%。其中基本所得額是指營所稅課稅所得額及特定減免稅所得。
財部官員表示,過往最常被忽略的是企業買賣KY股所得,屬證交所得,不納入營所稅課稅範圍,但依規定須納入企業最低稅負制,併入基本所得額計稅,常有公司誤以為停徵證所稅後就全然免稅,這是錯誤觀念。
除了證券、期貨交易所得要納入企業最低稅負計稅外,包含產創條例提供的智財權研發支出加倍減除金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增僱本國員工的薪資費用加成減除金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提供的捐贈加成減除金額等,都要記得計入。
京元電近期搭上AI熱潮,首季營收82.15億元,年增5.8%,寫歷史同期次高,尤其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年CoWoS先進封裝產能將較去年倍增以上成長,法人看好京元電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有望大幅受惠,帶動本季營收較上季回升,下半年動能更強,全年營收力拚超越2022年高點,挑戰創新高。
京元電總經理張高薰先前透露,已感受客戶需求回籠,加上AI晶片客戶需求開出,今年營收可望逐季成長。因應客戶訂單需求與產業趨勢發展,京元電積極擴充產能,銅鑼四廠預計今年底、明年初開始動工。
法人分析,現階段京元電產能利用率約五、六成左右,下半年有望回升到六成以上,今年營運逐季成長趨勢明確。
證交所董事會日前已通過配發4.6元股利,其中包括3.1元現金股利及1.5元股票股利。
台股去年受惠AI題材,以及終端庫存逐漸去化,吸引外資及本土資金逢低進場,全年大漲3,793點,歷年第二大,成交量明顯回升,帶動證交所獲利水漲船高,分派股利同步回升。
證交所規畫以去年盈餘配發4.6元股利,是近五年來第三高水準,僅次於2021年的6.4元及2020年的5.6元,並為2018年以來連續第六年酌量配發股票股利,以充實營運資本。
證交所表示,股東會前停止股票過戶為5月16日起至6月14日股東常 會終結之日止,凡持有證交所股票尚未辦理過戶手續者,務請自即日 起至5月15日下午5時以前,親臨或掛號郵寄(以5月15日最後過戶日 之郵戳日期為憑)股務代理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代理部。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上述兩檔ETN到期日為4月29日,已經符證交 所「營業細則」第50條之8終止上市規定,25日為ETN最後交易日。投 資人權益相關事項請至各證券商公司網站查詢。
**證交所携手碳交所成大舉辦論壇 助力企業邁向淨零轉型**
為協助企業因應淨零碳排趨勢,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攜手台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及成功大學(成大),於19日舉辦「淨零轉型大未來,企業如何面對」論壇,邀請產學專家探討淨零碳排發展及商機,吸引超過200位企業人士與青年學子參與。
證交所表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平台,將配合主管機關永續發展政策,建構ESG永續生態系,協助企業進行碳盤查及揭露、人才培育及建置碳權交易平台等,促進相關人才發展,帶動綠色循環經濟。
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黃良銘指出,淨零碳排是全民國民運動,可分為碳盤查、節能減碳診斷、導入先進科技及投入研發未來科技等四個階段,成大將運用技術量能,為企業淨零轉型提供服務。
證交所指出,下半年將舉辦「淨零關鍵科技」論壇,邀請產、學、研界專家交流科技應用;另將開設10日淨零碳排人才培訓課程,培育台灣淨零人才。
為推廣淨零知識,證交所已製作宣導影片,放置於「證交所 WebPro3.0 影音傳播網_公司治理宣導」專區及「ESG InfoHub永續課程」專頁,供企業觀看學習。
**台灣證交所攜手碳交所、成大舉辦「淨零轉型大未來」論壇** 為推動企業淨零轉型,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攜手台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及國立成功大學(成大),日前舉辦「淨零轉型大未來,企業如何面對」論壇。 論壇中,產學專家剖析淨零碳排趨勢和循環經濟商機,吸引超過 200 位企業人士和青年學子參與。證交所表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平台,將配合政府永續發展政策,建構 ESG 永續生態系,協助企業淨零轉型。 證交所將採取八大具體行動,包括提供淨零治理策略、建立 ESG 資訊平台、推動 ESG 評鑑、促進 ESG 商品發展、協助碳盤查及揭露、人才培育,以及建置碳權交易平台。 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黃良銘指出,淨零碳排可分為碳盤查、節能減碳、先進科技導入,以及未來科技研發等四個階段。成大匯集技術量能,提供企業淨零轉型所需的服務和協助。 證交所將在下半年舉辦第二場論壇,聚焦「淨零關鍵科技」,邀請業界專家分享經驗。此外,證交所將開設十日課程,涵蓋淨零相關規範、科技和減碳設計等內容,培養台灣淨零碳排人才。 本次論壇宣導影片已上架於證交所網站和 ESG InfoHub 永續課程專頁,提供企業取用和教育資源。
**證交所投資人查詢免費看!帳戶、交易明細一指搞定**
為了方便投資人,台灣證券交易所宣布,「投資人個人資料查詢系統」從現在起免費讓民眾查詢證券開戶和交易明細資料。
民眾只要上網就能查詢開戶、委託或成交明細,只要持有「自然人憑證」、「工商憑證」或「證券下單憑證」就能使用。證交所還會用電子郵件傳送加密後的資料到投資人的信箱。
值得注意的是,查詢股票庫存餘額仍需向集保結算所申請。證交所強調,網際網路查詢完全免費,民眾可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