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於昨日(20日)在鴻華先進的創新板上市典禮上表示,今年底創新板預計將有十家新公司掛牌上市,申請數量則有望達到十五家,比去年翻了一倍。林修銘還宣佈,未來三到五年內,創新板的上市家數目標是八十家,十年內則要超過一百五十家。 今天(21日),證交所將召開董事會,討論包括生技股王保瑞和生技股EPS王泰博在內的多家上市案。如果一切順利,這兩檔生技股將於12月中上櫃轉上市,届时上市生技股市值將接近五千億元。 林修銘強調,他期待未來創新板與一般板的結合,能夠形成一個上市生技聚落。他提到,今年本國公司上市家數可達22至24家,加上KY股的五家,今年上市家數將達到27至29家,創下近五年來的上市潮新高。 在上市典禮上,林修銘對鴻華先進表示讚譽,稱其為第八家創新板股、第1,000家上市公司。他預期鴻華先進明年將成為首檔納入臺灣中型100指數的創新板個股,這對公司及臺灣資本市場都是重要的里程碑。 林修銘認為,鴻華先進作為台灣新創獨角獸,將以其「以大帶小」的領頭羊精神,打造更健全的電動車產業聚落,並在政策支持下,與國際競爭。鴻華先進的上市,也象徵著台灣資本市場將迎來另一個創新起飛的新時代。 此外,林修銘分享了鴻華先進加入創新板的過程,稱之為一段有趣的緣分。他提到,去年上任後,他積極拜訪上市集團,推動創新板發展。9月下旬,他獲引介拜會鴻海,得知其正在評估在美國那斯達克或台灣上市。最終,在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認同下,以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的推動下,鴻華先進成功在創新板上市。
臺灣創新板家族再添新血!鴻華先進(2258)自20日起正式於創新板掛牌上市,這一舉動不僅讓創新板的成交量及成交值再創佳績,更成功吸引了市場的關注,讓創新板的交易活絡度倍增。這波熱潮也帶動了「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的熱度持續攀升,合格投資人戶數已超過24.5萬戶,成長幅度驚人。
臺灣證券交易所提醒,這個推廣活動即將在12月底截止,投資人們要把握機會,早點登錄,有機會獲得Gogoro Delight電動機車或iPhone 14 Pro 128GB手機等獎品。
自110年7月開板以來,臺灣證券交易所不斷努力,透過多元管道參與新創生態圈活動,並積極傾聽各界聲音,不斷鬆綁市值與營收上市標準、縮短轉板時間,以及降低合格投資人資格條件,以提供新創企業更友善、更便利的籌資環境。
鴻華先進上市首日,成交戶數達945戶,成交張數10,411張、成交值達5.05億元,創下創新板股票上市首日最大成交量及成交值紀錄。其市值也達到774億元,超過前七家創新板市值加總,成為創新板市值最大的個股,總市值達1,370億元,創下新高。
目前創新板上市的公司有錼創科技-KY、泓德能源、雲豹能源、倚天酷碁、走著瞧、台灣虎航、巨鎧精密,以及剛剛掛牌的鴻華先進。另外,金萬林、正瀚等兩家公司即將於12月掛牌,而還有五家公司正在審查中,年底前還將有多家企業陸續送件,包括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半導體等產業類別,預計將進一步擴大創新板的規模。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來辦了一場「電動車產業鏈」主題式業績發表會,還有產業講座,真的是熱鬧非凡。前天(20日),我們看到智伸科(4551)帶頭亮相,還有專題演講,講的是全球汽車整車和電動車產業的回顧與未來展望。今天(21日),車王電、鴻華先進、東元這三家也舉辦了法說會,真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工研院(IEK)的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說,現在這個全球晶片荒慢慢緩解,加上疫情降溫,各國經濟活動開始復甦,預計今年汽車銷售量會成長6.1%。而且,電動車這個市場也是猛增,謝經理預測,今年全球電動車乘用車的銷售量會比整車市場成長快,預計會增長28.3%。 新光標普電動車ETF的經理人劉恆誌也分享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他說,第四季開始,各種新的電動車款陸續上市,預計今年電動車的銷售量有可能達到1,332万台,比去年成長超過30%,主要增長來自美國、中國和歐洲的德國、英國、法國。 新光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袁永騰則提到,雖然現在電動車相關個股的股價表現有些低迷,但是據Counterpoint的預估,純電動車(BEV)市場銷量在所有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會從2022年的12%,一路攀升到2030年的40%。所以,從長遠來看,電動車的成長趨勢是明確的,現在的低迷表現反而可以當作是中長期投資的機會。 新光投信預估,隨著電動車作為長期趨勢主題的發展,未來2024、2025年後,全球電動車廠的中長線銷售成績還是值得期待的。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後,帶來一股新風氣,不僅在業務上大刀闊斧,還在內部管理上展現創新思維,成功帶領台灣資本市場進入新紀元。從IPO市場的拓荒,到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林修銘的腳步從不停歇,他的努力已見成效,讓台灣資本市場更加繁榮。
在創新板上,林修銘親自出馬,與團隊走訪各大集團,深入新創產業,挖掘潛力公司。昨日(20日)掛牌的鴻華先進便是他們的成果之一。不僅如此,林修銘還將目光投向生技醫療產業,目標是讓該產業市值在三年內翻倍,達到5,000億元,市值占比翻倍至2%。這並非空口說白話,證交所已迅速出台配套措施,吸引生技股王保瑞、生技市值王藥華藥、泰博等企業申請上櫃轉上市。
在IPO送件家數方面,證交所的成績同樣亮眼。過去一年多來,IPO送件家數呈現跳躍式成長,內部目標從年初的32家,逐漸上修至40家,最終跳增至45家,增長幅度達四成。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林修銘對內部管理的創新,如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納入管理指標,以及親自徵才等。
證交所員工都表示,在林修銘的帶領下,證交所充滿活力,整個團隊的動力大增。一位員工表示:「覺得很累,但又很佩服他有這麼多創意。看到成果,真的很有成就感。」
臺灣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昨(20)日高舉創新板掛牌上市典禮,與鴻華先進共同迎接創新板的新里程碑。林修銘在典禮上表達了對創新板未來發展的信心,並提出了一系列中長期成長目標。他預計,創新板今年底將有十家公司掛牌,未來三至五年內將達到80家,十年後則將超過150家。 「創新板將發揮乘數效應,不是簡單的加法。」林修銘如此強調。他提到,鴻華先進的掛牌上市,讓創新板公司家數達到1,000家,創新板總市值也將一舉推升至近1,500億元。此外,鴻華先進有望成為首檔進入臺灣中型100指數的創新板個股,對公司及台灣資本市場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林修銘進一步表示,今年底創新板預計將有十家公司掛牌,目前已有八家公司送件申請,預期年底前將累計有15家公司申請,顯示出創新板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他強調,證交所將持續推動創新板上市業務,並支持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對於創新板的發展,林修銘提出「數位轉型」和「淨零永續」作為雙軸轉型目標,希望打造更多元的產業價值鏈,形塑台灣未來十年的產業新藍圖。 除了創新板,證交所一般板也傳出佳音。林修銘透露,今年預計本國公司有22至24家送件,五家KY公司送件,產業橫跨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運動休閒等新經濟領域。今年來,新掛牌上市公司已達20家。 關於創新板是否應該放寬合格投資人條件,林修銘認為,創新板開戶交易人數固然重要,但創新板已經在一年內兩次放寬投資人資格和交易條件限制。他強調,現在欠缺的是好的商品,必須吸引更多具有未來性、創新概念的好公司到創新板掛牌。
台灣證交所為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發展,不斷努力提升市場競爭力,並積極吸引優質企業加入。近期,證交所與國內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規畫了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交流座談會,吸引了廣大企業的熱烈參與。這系列的座談會,不僅促進了產業間的交流,也為台灣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在剛剛落幕的系列座談會最後一場,證交所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邀請了來自新藥研發、醫材設備、綠能環保材料、運動用品、藝術文化等多元產業的企業代表參與。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會上致詞,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在半導體等ICT產業的帶動下,不僅在當前地緣政治風險下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還擁有深遠的國際關鍵性地位。 林修銘表示,台灣正處於經濟轉型及產業創新的關鍵時刻,證交所將結合國家政策與資源,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支持新經濟與特色產業的發展,並協助企業掌握轉型契機。他還提到,證交所將聚焦於數位智能與軟體服務、淨零永續、生技醫療等產業,為台灣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並為證券市場規劃下一個十年的產業新藍圖。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也對當前全球經濟不穩定局勢下的企業發展提出了建議。她指出,在疫情和戰爭的影響下,企業開始重視供應鏈的韌性,並加速全球產能布局以分散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選擇通過IPO進入資本市場,將成為一個趨勢。傅文芳強調,企業應該做好充分的計畫和準備,把握上市時機,順利完成募資及上市目標。 會計師馬君廷則以「上市過程財會規畫」為題,分享了上市的優點與機會、上市後的持續性義務,以及上市成功所需的財務與非財務因素等。他還提供了IPO前的上市主體規劃、財務結構檢視、股權與員工認股規劃、重大會計議題等建議及注意事項。 最後,證交所上市服務團隊在座談會中簡報了台灣資本市場的現況及IPO審查流程,並與企業代表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透過經驗分享和中介機構的專業輔導,證交所將協助更多具有上市意願的優質企業順利進行IPO規劃,加速前進資本市場,為台灣的發展貢獻力量。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原訂於12月7日舉行的「證券商負責人業務座談會」,為了配合券商公會的活動,並鼓勵更多業者參與,已將日期調整至12月4日,舉行地點不變。自1993年起,證交所每年都會舉辦這樣的座談會,與證券商的董事長、總經理等負責人代表,就市場發展、政策方向及監管重點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這已成為證券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今年的業務座談會,證交所特別邀請到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及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等來致詞,並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親自主持會議。證交所期望透過這次座談會,持續強化證券業界的「創新」、「永續」及「韌性」三大共識,共同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蛻變與創新,從而精進交易制度及改善籌資環境,幫助臺灣躍升為國際先進證券市場。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來動作頻繁,為台灣資本市場帶來不少話題。今天(20日),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興奮的里程碑,那就是鴻華先進在創新板掛牌上市,這不僅是創新板的第八家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純電動車上市櫃公司。鴻華先進的上市,讓創新板市值一舉突破千億大關,並有望成為首檔進入ETF成分股的創新板個股。 接下來,證交所將在明天召開董事會,會議將審議保瑞、泰博、玖鼎電力、阜爾運通等四家上市申請案。其中,保瑞和泰博兩家櫃轉市公司若通過審查,將成為證交所為「新藥或醫材研發公司」訂定的生技產業市值達5,000億元,三年內市值占比倍增至2%目標的關鍵一役。藥華藥也將進入證交所12月的董事會審議案,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第1季正式上市。 在眾多上市申請案中,創新板的鴻華先進格外受到關注。該公司由鴻海持股49.92%,掛牌資本額估計達174.31億元,每股掛牌價50元,換算市值高達871.5億元,目前在上市公司市值排名中位居第103名。未來,鴻華先進有機會成為元大台灣中型100 ETF成分股,成為創新板個股中首個進入ETF的股票。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0)日公布,全體創新板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營收達208億元,年增率129%,税前淨利累計28億元,轉虧為盈,從虧損到轉盈,共增加稅前淨利53億元。這一串數字,讓台灣資本市場對創新板未來發展更加期待。 創新板自2021年7月開板以來,不斷吸引優質潛力企業,今(2023)年更陸續鬆綁發行面及交易面規定,預計年底將有10家創新公司掛牌上市。而截至目前,已有8家企業送件申請創新板上市,預計全年將有15家創新公司申請,成長速度可見一斑。 其中,第1,000家上市公司、第8家創新板─鴻海及裕隆集團轉投資的鴻華先進,將在下周一(20日)掛牌上市,成為創新板的最新力軍。此外,7家創新板上市公司第三季單季營收計84億元,皆較去年同期成長,累計成長116%;第三季稅前淨利14億元,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且增加23億元。 在這波創新板上市潮中,台灣虎航-創成為最大獲利王,受惠國境解封後,跨境旅遊需求大增,航空客運市場快速復甦,帶動台灣虎航-創營收及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營收成長幅度更高達2,378%。其他營收成長幅度較大的創新板上市公司,包括錼創科技- KY創及走著瞧-創,第三季營收年成長幅度分別達211%及86%。 不僅如此,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以雲豹能源-創的7.66元表現最佳。證交所強調,創新板上市公司正蓬勃發展,未來將有更多元彈性的上市選擇,為台灣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29家企業陸續申請上市,橫跨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運動休閒等新興領域。其中,今年新掛牌上市的公司共有19家,已通過上市審查的有21家,尚有14家處於審查階段,預計年底前還將有更多公司陸續申請上市。
為了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其國際競爭力,並鼓勵更多優質企業進入市場,臺灣證交所自10月起與國內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規劃了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交流座談會。
在最新一場於16日舉行的活動中,證交所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邀請了來自新藥研發、醫材設備、綠能環保材料、運動用品、藝術文化等多元產業的企業代表參與。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開場致詞時強調,臺灣資本市場以半導體等ICT產業為主,不僅在當前地緣政治風險下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而且具有國際關鍵地位。他認為,臺灣正處於經濟轉型及產業創新的關鍵時刻,證交所將結合國家政策與資源,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支持新興經濟與特色產業的發展,把握轉型機遇,引導資本市場新聚落形成,並聚焦於數位智能與軟體服務、淨零永續、生技醫療等產業,為臺灣未來發展做好準備,並為證券市場規劃下一個10年的產業新藍圖。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則指出,在全球經濟不穩定局勢下,企業開始重視供應鏈韌性,並加速全球產能布局以分散風險。隨著經營規模擴大及籌資需求增加,企業選擇IPO進入市場將成為一個趨勢,這將對企業的永續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新聞快訊】美國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下滑,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循環已經告終。這一點在台灣市場也得到體現,因為熱錢昨日再度匯入逾10億美元,讓新台幣匯率在盤中一度衝上32元,最多升值1.08角,終場升值9.8分,收在32.01元。這個升幅讓新台幣連續四日升值,並創近兩個月來的新高,總成交量也擴大至22.29億美元。 根據央行統計,新台幣匯率已連續四日升值,累計升值金額高達3.42角。而日圓對美元走勢疲軟,昨天跌至151.37,日圓與新台幣交叉匯率則跌至0.2115元,創下1993年2月9日以來的逾30年半低點。 匯銀主管分析,這兩天國內匯市爆出逾20億美元的成交巨量,估計熱錢匯入台灣的金額已超過20億美元。而新台幣匯率在11月這半個月來的震盪幅度逼近5角,從11月1日的32.484元一度測試32.5元關卡,到昨天升回32.01元,叩關32元整數大關。 美元指數昨天回漲0.33%,主要亞幣走勢升貶互見。其中,新台幣匯率意外登上「最強亞幣」寶座,單日升幅0.31%,超過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升幅0.3%。而日圓匯率持續疲軟,昨天兌美元貶值0.45%,人民幣與星元也分別下挫0.23%與0.12%。 這波熱錢回流台灣,也推升了國內股匯走勢。根據證交所統計,台股昨天收盤上漲42點,收在17,171點,外資單日買超規模更逼近200億元。匯銀主管指出,這兩天外資持續大舉匯入,新台幣匯率在15日狂升2.22角,收在32.108元,當天總成交量高達21.66億美元;昨天外資繼續大舉匯入,激勵新台幣匯率升值9.8分,收在32.01元,總成交量進一步擴大至22.29億美元。
台灣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16)日主持2023年ESG高峰會,會議中強調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並強調永續經營與資訊揭露的關鍵性。會議分為上下午共4場主題研討會,涵蓋金融、資本市場、科技、環境等永續主題,並有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證交所、櫃買中心、集保結算所、期交所與國泰金控等單位參與。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也強調,近年來會計領域再次受到全球重視,特別是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的成立,展現會計界與各專業領域的結合。黃天牧指出,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已發布認可永續揭露準則,全球130個證券主管機關被號召採用,以引導資本市場資金投資永續發展的企業。金管會已於今年8月發布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的藍圖,並成立專案小組進行相關工作。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動態滿滿的,他們正在積極尋找新血!為了讓交易所更加蓬勃發展,現在開始進行第二梯次的新進人員招募。這次的報名時間從今(17)日晚上9點截止,而筆試將在12月9日舉行,時間上還算充裕,大家要把握機會啊! 這次的甄試類別非常多元,從會計、商管到資訊,應有盡有。會計類別需要2名會計人員;商管類別則分為財金人員、券商服務、業務規畫等,共計17名;資訊類別則有應用系統開發、AI、大數據、網站開發、資通安全等專業領域,一共需要21名人才。這麼多類別,難道不是一個讓你展翅高飛的好機會嗎? 臺灣證券交易所對員工的福利可是非常完善,勞保、健保、團保、伙食、交通津貼、獎金、退休金、旅遊補助、健康檢查、子女教育補助、托兒津貼,一應俱全。還有,他們還提供多元化教育訓練,讓你可以在職業道路上越走越遠。 錄取人員在完成職前訓練並通過測驗後,才能正式加入這個大家庭。這次的薪資級別是六職等一級或七職等一級,如果你有會計師、律師、電機工程技師或資訊技師的資格,還可以額外加薪三級哦! 報名方式非常簡單,一律採網路報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甄試簡章了解報考資格條件,有疑問的話,可以打專線(02)2357-4364向證基會測驗中心傅小姐詢問。記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不要錯過了!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推出一系列以六大民生需求「食衣住行育樂」為基礎的淨零思維活動,其中「環保助造林,深耕愛臺灣」為環保植樹樂共榮的主題。該活動不僅鼓勵同仁在休閒時注意環保,還呼籲自備環保杯與購物袋,以實際行動減少碳足跡。為了落實這項理念,證交所特別與泰雅青年發起人黃一(峰)領導的「一樹一山」公益單位合作,在新竹部落林地種植台灣原生流蘇樹,預期可減少約500~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這項活動不僅展現了證交所對永續發展的承諾,也呼籲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以大手拉小手的態度,維護環境美好,守護山林與自然。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稿】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17)日公布,上市公司的第三季財報形式審閱結果已經出爐。根據審閱結果,虹光精密和大飲兩家公司因為淨值低於股本二分之一,從明天開始,他們的上市有價證券將會變更交易方法,不允許進行信用交易。另外,昶虹國際如果未能在明年4月8日前改善財報,將面臨停止買賣和終止上市的风险。 除了金控公司外,共有14家公司的申報期限延後至11月29日。至於其他975家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的第三季財報,已經全部提交完成。臺灣證交所第一時間對上市公司的第三季財報進行了形式審閱,並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處理。 其中,虹光精密的淨值已經低於財報所列示的股本二分之一,大飲的淨值也低於股本二分之一,這兩家公司將繼續被列為變更交易方法,處置措施將從明天開始生效。 對於投資人來說,證交所也提醒大家注意,上市公司的退場機制自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而昶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因為證券會計師出具了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之查核報告,這份報告將在2024年4月8日滿3年。如果當時昶虹國際未能改善情況,將有停止買賣和終止上市的可能。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全體上市公司的前三季總營業收入為25.88兆元,比去年同期衰退了3.06兆元,減幅達到10.59%。同時,前三季總稅前淨利為2.35兆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29兆元,減幅為35.41%。 在這些數字中,本國上市公司的前三季營收為25.25兆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47%;稅前淨利為2.29兆元,年減35.32%。第一上市公司的前三季營收為6,303億元,年減14.95%;稅前淨利為639億元,年減38.56%。 證交所分析,受到全球通膨、升息政策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增加,這對上市公司的獲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這些不利的影響下,仍有377家公司在逆勢中上揚。其中,汽車工業因為車用晶片和零組件缺料緩解,疫情影響淡化,帶動車市銷售,推升獲利。觀光餐旅業則是因為疫情陰霾散去,旅遊需求回溫,獲利成長。金融保險業則是因為金融商品操作得宜,帶動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15)日宣布,根據明晟公司(MSCI)最新公布的第4季指數權重調整結果,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中的權重將上升,而新興市場指數及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權重則將下降。這項調整將於12月1日開盤時生效,預計會引發龐大的資金流動,為台股帶來國際資金的挹注。 根據調整後的權重,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新興市場指數、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1.61%、15.07%及17.22%。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此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增加最多,達0.39個百分點,而中國大陸與泰國則分別降低0.16個百分點與0.05個百分點,預計資金將從這些地區流向印度、台灣等地。 在市場專家方面,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都認為,這次MSCI調高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的權重,不僅是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全球地位的肯定,也將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流入台股。 此外,法人預計,全球標準型指數總市值約50兆美元,增加0.01個百分點的權重相當於台股增加約新台幣1,500億元的市值。儘管在新興市場指數、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權重調降部分會影響這一數字,但仍有龐大的潛在買盤流入。 在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方面,新增了「股王」世芯-KY,並刪除了巨大。指數成分股維持90檔,並有20檔成分股的外流通股數進行調整。其中,世芯-KY的權重調升最多,達0.57%,而台積電的權重則調降0.2個百分點至42.02%。 世芯-KY在消息釋出後,股價一度上探3,350元,但後來因為消息已在先前實現於股價上漲動能而跌落平盤之下,盤中最低下殺到3,090元,終場收在3,105元低檔,下跌180元,跌幅超過半根停板。而台積電則因為提高現金股利及營運表現轉佳,股價延續近期強勢,上攻至580大關之上,收581元,上漲9元。 在另一方面,全球小型指數的台股成分股也進行了調整,新增八檔、刪除一檔。被刪除的是世芯-KY,而新增的八檔個股中,除了巨大從全球標準型指數轉列全球小型指數台股成分股外,其餘七檔為矽統、愛山林、碩天、營邦、定穎投控、旺矽、北基。這些個股在昨天均呈現上涨,其中愛山林的漲勢最為強烈,盤中一度亮燈漲停,矽統也漲逾半根停板。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盛大舉辦2023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頒獎典禮,南山人壽以卓越的永續表現再獲頒發三項大獎,包括永續綜合績效類「台灣永續企業績優獎」、永續單項績效公司治理類「資訊安全領袖獎」以及「永續報告獎-第一類-金級」。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在領獎時強調,公司將持續以「以人為本」的價值,從心出發,不斷推動企業永續經營,並感謝所有保戶和社會大眾的支持。
南山人壽積極拓展保險產品和服務,以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為目標,不斷開發創新商品,並導入外溢獎勵機制,連結多項健康指標,從事前預防到事後補償,全面關注保戶健康。此外,公司還擴大社會參與,如守護海洋、推廣微型保險等,以應對高齡化、少子化社會的挑戰。
在永續報告方面,南山人壽遵循GRI、SASB、IR等國際準則,並首度採取雙查證/確信,通過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有限確信及SGS-Taiwan的第二類型中度保證驗證,顯示其對永續報告的堅定與誠信。
對於資訊安全,南山人壽堅守資訊安全政策與程序,持續進行監控並建立事件應變機制,加強人員資訊安全認知與職能訓練,定期進行演練,以確保資訊安全防護,減少威脅和風險。
台灣證券交易所再創佳績,外資湧入台股金額逼近500億大關!美國通膨數據低於預期,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列車可望抵達終點站,金融市場同步歡慶大漲。昨日(15日),新台幣匯率狂升2.22角,收在32.108元,連三升並創近兩個月新高。熱錢大舉匯入逾10億美元,匯市交投熱絡,一日便爆出21.66億美元的成交巨量。雖然新台幣匯率升值金額高達2.22角,創下近九個半月來最大升幅,但亞洲其他貨幣升勢更猛,如韓元升幅高達2.16%,新台幣升幅還不及韓元的三分之一。從長期來看,今年迄今,新台幣、日圓、韓元、星元、人民幣匯率對美元仍呈貶值,其中星元表現最為抗跌,日圓重貶12.32%,為「最弱亞幣」。匯銀主管指出,熱錢昨天如潮水般湧入、匯入超過10億美元,證交所統計也顯示,外資大買台股,金額逼近500億元大關,激勵台股指數收盤大漲213點,成功收復「萬七」大關。外匯交易員指出,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從9月的3.7%降至3.2%,核心CPI年增率也自4.1%滑落至4%,兩項通膨數據都低於市場預期,投資人研判美國聯準會再升息的機率不高,金融市場開起狂歡派對。熱錢重返台灣等亞洲新興市場,新台幣匯率一度飆上32.088元、最多升值2.42角,央行進場調節,但由於主要亞幣均呈狂升格局,我國央行最終也放手,讓新台幣匯率升值2.22角,為近九個半月來首見。央行資料指出,美元指數大跌1.41%,主要亞幣全面狂漲,其中韓元勁揚2.16%,升勢最猛。此外,星元與人民幣也分別兌美元升值0.89%與0.73%,新台幣匯率昨天升幅0.69%,僅領先日圓匯率漲幅0.62%。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推出一系列以六大民生需求「食衣住行育樂」為基礎的淨零思維活動,旨在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隨著綠色永續旅遊風潮興起,證交所將「樂」作為活動主軸,推出「環保助造林,深耕愛台灣」計劃,鼓勵員工在享受旅遊的同時,不忘環保意識,共同維護友善旅遊環境,達到旅遊與環境的平衡發展。
為響應綠色旅遊的趨勢,證交所呼籲同仁在出遊時自備環保杯與購物袋,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根據環保署資料,減少使用一個塑膠袋相當於減碳0.057公斤,而減少使用一個一次性飲料杯則能減碳0.032公斤,證交所希望透過這些實際行動,積極參與減碳。
此外,證交所還特別邀請了由泰雅青年發起人黃一所領導的「一樹一山」公益單位合作,進行實地種樹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員工們深入新竹部落林地,種植了100株台灣原生流蘇樹,預期可減少約500到1,000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
黃一在其母幼時居住地尖石鄉馬胎部落種植流蘇樹,並自2019年起以「一樹一山」為名,在網路上號召民眾參與植樹活動,希望透過種樹保護家鄉土地。對於證交所的大力支持,黃一表示感謝,並期待在10年後,當流蘇花盛開時,來到山林的人能感受到流蘇花的祝福。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改革,為了配合主管機關的數位化政策,並降低上市ETF發行人的申報負擔,交易所於13日公告了相關辦法的修改。這次修改的焦點在於簡化上市ETF發行人的ETF基金財報申報相關規定,從即日起正式實施。 交易所指出,由於現行的ETF基金公開說明書及財報已經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人可以很方便地查詢這些資訊。因此,為了應對監管需求,基金每月的資產負債報告書也已經上傳至投信投顧公會基金月報申報平台,這意味著證交所不再需要收取紙本文件。 根據新規定,上市ETF發行人現在不需要再向證交所提供紙本形式的基金年度、半年度財務報告,同時基金每月的資產負債表也不需要重複申報。這項措施預計將大幅節省上市ETF發行人的申報時間和成本,同時也減少了100%的紙張浪費,有助於促進減碳和環境保護。 證交所強調,這次的數位化申報措施不僅提升了申報的便利性,也對投信事業的申報作業負擔有顯著的減輕作用。未來,交易所將持續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工作,並在強化投資人資訊獲取管道的同時,研議進一步的申報作業無紙化、數位化,與業界攜手邁向更加永續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