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微程式資訊公司負責人為吳騰彥,公司實收資本額5億元,主要產 品包括電子支付/智慧設備/半導體感測控制等;2024年稅前淨利1 .8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33元。
微程式21日在興櫃市場以81.2元下跌1.18%作收,收盤均價為81. 12元。主要負責輔導承銷商為富邦證券。
證交所表示,MOPS網站優化,提供全新網頁入口設計、重新架構功 能選單、增設常用功能區塊、響應式網頁設計、功能對照索引等五大 亮點,採直觀的UI/UX設計,改善閱讀舒適度,使用功能選單分類清 楚,查找資料時更為省時、便利,提升使用者優質體驗,廣獲使用者 好評,證交所規劃進行優化網站網址正式上線作業。
證交所提醒,為減少網址轉換對使用者操作使用影響,原新增MOP S網站(mopsov.twse.com.tw),於2月23日起優化網站正式 以(mops.twse.com.tw)網址提供服務。
證交所表示,MOPS為提升投資環境友善度、增強資訊揭露的重要平 台,展望未來,將持續收集使用者回饋意見,精進以滿足投資者的需 求。
櫃買中心說,本次宣導內容計有「2025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介紹暨評分指南與範例說明」、「公司治理相關規章近期修正內容說明」及「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介紹」及「IR議合服務平台介紹」等四項主題,其中2025年度評鑑指標修正方向主要配合主管機關「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轉型ESG評鑑規劃,並參酌國際永續發展趨勢,修正重點包含如下。
一、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鼓勵上櫃公司董事會訂定並揭露「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增進與投資人溝通;二、鼓勵公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強化溫室氣體等揭露情形,新增「揭露過去一年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制定環境管理制度」、「制定能源管理計畫」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指標。
三、推動公司對員工職涯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及建立與員工定期溝通對話管道,新增「制定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指標;為鼓勵公司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新增「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指標;四、為強化永續相關功能性委員會職能,新增「設置董事會層級之永續發展委員會」指標。
公司治理評鑑自2014年實施以來,逐年受到上市上櫃公司重視,櫃買中心為引導公司持續加強ESG資訊揭露及永續轉型,將持續參考國際評鑑機構推動環境及社會面向趨勢,逐步增加環境及社會相關評鑑指標與權重,循序漸進於2026年轉型為ESG評鑑。
元大金控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建立金控層級的投資與融資綠色政策,帶動子公司與供應鏈落實永續行動,透過證交所的號召,元大銀行響應數位與永續的綠色金融,成為首波加入「金融區塊鏈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服務」的唯一先導銀行。
元大銀行針對ESG永續減碳,積極推動無紙化作業,透過數位化轉型提高作業流程的無紙化,並可減少過去須親自派員赴證交所交付銀行保證函正本等瑣碎流程,透過線上一鍵審核機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且透過財金公司的區塊鏈加密特性,提高資訊安全保障,避免紙本被竄改及遺失的風險。
元大銀行表示,發揮永續影響力是金融業企業社會責任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推廣金融服務為股東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格外重視ESG領域的發展,所以不只為了獲利,對永續推廣更該盡心盡力。
田建中表示,以股市為例,財務報表是股市之所以得為交易的基礎,背後是靠眾多的會計師、公司財會人員及教育機構參與,而進入碳有價時代必須要有碳盤查報告,上市櫃公司約1,800家,未來都要有永續報告及公告碳盤查數據資訊(範疇一及範疇二)。
淨零證照 斜槓族新選項
未來依環境規範,還將用電量高、用油或其他化石燃料多的服務業、運輸業、醫療院所、大專校院、中小型製造業等列入管制,如年排放超過5,000噸的醫院、旅館及連鎖商店等也都要納入碳盤查申報對象,國內碳盤查人力明顯不足。
尤其碳有價時代,碳盤查是最重要的基礎,因為業者所用的盤查邊界、排放系數、計算方法所用的基本假設等,不是自己說了就算, 而是要經得起檢驗,供應鏈上下游都要檢查,要有完整的標準,如同會計原則一樣。而取得碳盤查相關證照的「綠領人才」更獲上班族青睞,希望能為未來求職時增加新選項。
碳交所一年多前與國際驗證機構BSI合作開設訓練課程,從ISO14064-1碳盤查、ISO14067碳足跡到ISO14068-1碳中和都有一系列的課程,協助產業培養相關人才,以接軌國際。去年已發出1,200多張證照,由於對課程品質的控管,每次開班的人數只有30多人,扣除假日不開班,一年開40多梯次,預估今年應可再發出1,300張證照。
田建中指出,原預期來參與課程的學員,大多是企業內永續辦公室被動由公司派來取得認證的員工,後來發現其實約五成學員,是自發性的請假及自費來學習及取得證照。主因是看好國際減碳趨勢,為了未來的職場斜槓做準備,或為現在的職涯加分。
接軌國際 養成專業技能
例如有不少科技公司的高階工程師,本身即有製造業生產線的領域知識(Domain-Knowhow),若加上具備碳盤查專業能力,就能為職涯創造更多機會。也就是就算本身並非環境工程相關科系出身,若能對自己所處產業的製程或工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透過培訓課程學習操作系統,結合自己的領域知識,將能實際應用在產業界。
雖然市面上也有不少碳管理師、永續管理師等課程,但有些是國內協會授予的結業證書,或是授證的單位可能權威性不足。碳交所希望透過與英國標準協會(BSI)合作,傳達正確而完整的知識與國際證照,不僅滿足市場的碳盤查人力需求,也希望協助職場新秀增加專業技能,幫助產業因應國際趨勢。
第一季度的尾巴即將逼近,市場目光聚焦於上市公司的營運表現。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率先公布了一則重要消息,即3月份將在證交所場地舉行的法說會公司名單,共有12家企業將登場,展現其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
這12家公司中,晶心科(股票代號:6533)將於3月11日率先在證交所場地自行舉辦法人說明會,展開對外溝通。接下來,神隆、新美齊及弘裕等公司也將陸續舉辦法說會,時間分別為3月13日、3月18日及3月19日。
證交所強調,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的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的管道,已規範全體上市公司每年至少在中華民國境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今年新規定的是,創新板公司每半年、創業投資公司每季至少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
法說會作為上市公司與投資人溝通的橋樑,不僅能讓投資大眾了解營運績效及產業前景,還能傳達經營理念與企業價值。這樣的互動有助於提升公司治理品質,並提供投資人表達意見或與公司雙向交流的機會。
截至目前,2025年全體上市公司已辦理212場法人說明會。3月份預計將有12家上市公司在證交所場地自行辦理法人說明會,詳細的基本資料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或透過網路轉播同步收看(webpro.twse.com.tw)。
證交所提醒,參與法人說明會前,請至證交所網站,選擇「公告/活動-活動訊息」頁籤,查詢活動最新訊息(www.twse.com.tw/zh/news/eventList)。證交所也強調,將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受邀參加實體或線上法人說明會,以提升資訊對稱性及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微程式(7721)正式提交股票上市申請,成為2025年的第一家在台灣上市的公司。這一消息不僅標誌著微程式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也反映了台灣科技業的蓬勃發展勢頭。
微程式資訊公司的負責人為吳騰彥,該公司實收資本額達5億元。微程式主要從事電子支付、智慧設備以及半導體感測控制等領域的產品開發。根據公司2024年的財報,其稅前淨利達1.8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33元,顯示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
在股市方面,微程式21日在興櫃市場的表現也相當亮眼。當日收盤價為81.2元,下跌1.18%,收盤均價為81.12元。這一點也反映了市場對微程式公司的關注和期待。
在微程式股票上市過程中,富邦證券擔任主要輔導承銷商的角色,這也體現了富邦證券在台灣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和專業度。
微程式公司的上市申請,不僅對公司自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對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這將進一步推動台灣科技業的發展,並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者關注台灣股市。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即將在3月4日至13日期間,於台北、新竹、台中及高雄四地連續舉辦「2025年度公司治理評鑑宣導會」。此次宣導會的舉行,旨在讓上櫃公司對2025年度(第12屆)公司治理評鑑的指標修正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掌握最新的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與ESG資訊揭露趨勢。
根據櫃買中心的消息,宣導會的內容涵蓋了「2025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介紹暨評分指南與範例說明」、「公司治理相關規章近期修正內容說明」、「ESG資訊揭露與近期推動措施介紹」以及「IR議合服務平台介紹」四大主題。其中,2025年度評鑑指標的修正方向主要配合主管機關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及轉型ESG評鑑規劃,並參考國際永續發展趨勢。
此次評鑑指標的修正重點包括:一、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鼓勵上櫃公司董事會訂定並揭露「提升企業價值計畫」,以增進與投資人的溝通;二、強化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新增相關揭露指標,如溫室氣體排放量、環境管理制度及能源管理計畫等;三、推動對員工職涯發展的關注,包括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員工滿意度調查;四、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新增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及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指標;五、為強化永續相關功能性委員會的職能,新增設置董事會層級之永續發展委員會指標。
自2014年公司治理評鑑實施以來,這項評鑑已經逐年受到上市上櫃公司的重視。櫃買中心將持續參考國際評鑑機構的環境及社會面向趨勢,逐步增加環境及社會相關評鑑指標與權重,預計於2026年完成向ESG評鑑的轉型,以引導公司持續加強ESG資訊揭露及永續轉型。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新篇章,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財金公司攜手合作,首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金融領域,推出創新的「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服務。該服務不僅匯集了18家證券商與14家銀行共同參與,更由元大銀行於17日正式啟動,展現了金融業對數位化與永續金融的堅定承諾。
元大金控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的成員,積極推動金控層級的投資與融資綠色政策,並帶動旗下子公司及供應鏈實施永續行動。在證交所的號召下,元大銀行積極響應數位與永續的綠色金融理念,成為該服務的首波先導銀行。
元大銀行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永續減碳方面不遺餘力,積極推動無紙化作業。透過數位化轉型,該行成功提高作業流程的無紙化程度,並大幅減少了過去需要親自派員赴證交所交付銀行保證函正本的繁琐流程。此外,透過線上一鍵審核機制,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該服務利用了財金公司的區塊鏈加密特性,進一步提高了資訊安全保障,有效避免紙本資料被竄改或遺失的風險。
元大銀行表示,發揮永續影響力是金融業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部分。在推廣金融服務為股東創造利潤的同時,該行格外重視ESG領域的發展。元大銀行強調,對於永續推廣,不僅為了獲利,更是盡心盡力的責任。
上班日的清晨,證交所的「起家厝」城中大樓內,台灣碳權交易所的30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員,正專注學習ISO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方法。這群學員來自學界、科技業,甚至醫療界,其中約有五成是自費、請假來參加課程的,讓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感到相當意外。
田建中提到,在碳有價時代,碳盤查報告成為股市交易的重要基礎,上市櫃公司約1,800家,未來都必須提供永續報告及碳盤查數據。隨著環境規範的加嚴,將會對電量使用量大、使用化石燃料多的行業進行管制,如醫院、旅館等,碳盤查人力需求顯著增加。
碳交所與國際驗證機構BSI合作,提供從ISO14064-1碳盤查到ISO14068-1碳中和的系列課程,去年已發出1,200多張證照。田建中指出,這些證照對於職場人員來說,是未來求職的新選項,也是職涯加分的好機會。
許多科技公司的高階工程師,透過這些課程,將製造業知識與碳盤查專業能力結合,為職涯創造更多機會。碳交所與BSI的合作,不僅滿足市場對碳盤查人力的需求,也幫助職場新秀增加專業技能,以應對國際趨勢。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為了提升投資大眾對於公開資訊觀測站(MOPS)的使用體驗,不斷努力進行技術升級。在2024年10月21日,證交所正式推出MOPS網站的優化版本,並開放給投資人進行體驗試用。隨著網址調整切換作業於2月23日完成,優化後的網站已正式上線,為投資人帶來更便捷的服務。
證交所透露,此次MOPS網站優化重點在於五大亮點:首先是全新網頁入口設計,讓使用者能夠更加直觀地進入網站;其次是重新架構的功能選單,讓資料查找更加清晰易懂;第三是增設常用功能區塊,方便投資人快速找到所需資訊;第四是響應式網頁設計,確保無論在何種設備上都能有良好的閱讀體驗;最後是功能對照索引,幫助投資人迅速找到相關資料。
為了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證交所採用了直觀的UI/UX設計,大幅改善了閱讀舒適度。功能選單的分類清晰,查找資料時更加省時省力。這一優化措施廣受使用者好評,證交所也規劃進行優化網站網址正式上線作業,以確保投資人能夠無縫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減少網址轉換對使用者操作使用影響,證交所將原新增的MOPS網站(mopsov.twse.com.tw)於2月23日起,正式以(mops.twse.com.tw)網址提供服務。這一變更旨在確保投資人能夠順利地訪問並使用MOPS網站。
展望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持續收集使用者的回饋意見,並根據投資者的需求進行不斷的精進。MOPS作為提升投資環境友善度、增強資訊揭露的重要平台,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為投資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臺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杜惠娟近日榮獲邀請,出席2025年摩根大通(J.P. Morgan)舉辦的「臺灣CEO-CFO大會」,並在午餐演講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投資人分享臺灣證券市場的最新現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在演講中,杜惠娟強調證交所近年來對於投資人關系(IR)服務的極端重視,積極參與國內外的引資活動,透過各種管道向機構投資人展示臺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和未來潛力。她強調,證交所致力于為上市公司和國際投資機構之間搭建一個長期穩定的溝通橋樑,以推動臺灣金融市場和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
此外,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組長劉天業也在會上進行介紹,他指出,受益於全球對AI技術的熱潮,臺灣資本市場在2024年的市值和交易量均取得了顯著成長,並吸引了國際的廣泛關注。劉天業進一步指出,臺灣的ETF市場發展和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表現也位居全球前列。
劉天業還透露,2025年證交所將與各方合作,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這將透過幫助發行公司進行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化金融商品、促進市場發展,以及加强國際合作與培育市場專業人才等多種方式,全力支持臺灣資本市場的成長和國際化進程。
摩根大通的「臺灣CEO-CFO大會」是該公司每年舉辦的盛事,本次活動於2月17日至18日在台北舉行,吸引了約多家上市公司及250多位投資人參與。除了專家學者就產業研究趨勢等議題進行交流外,還安排了多場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的一對一會議,以促進雙方的溝通與交流。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新春伊始,啟動了2025年的SDGs系列活動,首場活動以「水源」為核心,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穿戴永續.時尚公益」主題活動。這場活動不僅展現了證交所對環保和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也為台灣的時尚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綠色潮流。
活動中,證交所全體同仁積極參與二手牛仔褲的捐贈,這些牛仔褲將由全臺唯一零廢時裝品牌Story wear進行重新設計。而這些設計和製作工作,將由二度就業婦女和腦麻家庭負責,讓舊牛仔褲轉化為質感十足的潮流衣物。每減少添購一件牛仔褲,就能夠減少約33.4公斤的碳排放,這是一個值得稱讚的環保行動。
活動不僅推廣了可持續的消費觀念,強調了永續消費生活的重要性,還倡導了在追求時尚的同時,也要注重環保。證交所指出,傳統牛仔褲的製程需要大量的染料和化學物質,消耗大量水資源,使時尚產業成為全球第二大污染源之一。
根據環境署的統計,台灣舊衣回收量在過去六年內成長了六成,達到8.1萬噸。然而,其中將近一半的回收衣物被當作垃圾焚燒,每年焚燒的破損衣物超過2.2億件,積累起來的高度相當於15座101大樓。
證交所透過這次活動,不僅為舊牛仔褲注入了新生命,也為就業市場提供了機會,將公益與永續理念結合,實現社會與地球的共好。同時,也呼籲同仁們珍惜衣物,減少浪費,推動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這次活動旨在達成SDGs12永續發展目標,即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證交所積極與全球永續潮流接軌,預計在2025年度的SDGs系列活動中,每位同仁將為地球減少約219公斤的碳排放量,成為企業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標竿。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近日發布新規定,旨在加強對員工薪酬的透明度與改善。自3月31日起,所有申請上市的公 司必須揭露基層員工的薪資範圍,以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基層員工的月平均經常性薪資平均數。
若基層員工的平均薪資未達到基本工資的1.3倍,公司則需說明原因並提供具體的改善措施。這項新規定將對上市公司的員工福利保障產生重要影響。
根據預測,2025年基本工資將再上調約4%,月薪將調整至28,590元。以此計算,1.3倍的基本工資將達到37,167元。臺灣證券交易所期望通過這一規定,迫使準上市公司更加關注並提升基層員工的薪酬水平。
這項新政策不僅增強了員工薪資的透明度,也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證交所強調,這是為了促進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提升整體勞動市場的穩定與公平。
隨著新規定的實施,市場預期將會看到更多公司積極提升基層員工的薪酬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這對於台灣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將具有積極的影響。
杜惠娟表示,近年證交所高度重視投資人關系(IR)服務,積極參 與國內外的引資活動,透過多元管道向機構投資人展示臺灣資本市場 的優勢與未來發展潛力,並致力於為上市公司與國際投資機構搭建長 期穩定的溝通橋樑,促進臺灣金融市場與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組長劉天業表示,受益全球AI熱潮,臺灣資本市 場在2024年的表現無論是在市值還是交易量方面,都吸引了國際關注 。此外,臺灣的ETF市場發展和ESG績效也位居全球前列。
劉天業並說,2025年將配合推動臺灣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透過 協助發行公司國際化發展、推出多元商品以促進市場發展,及促進國 際合作並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全力支持臺灣資本市場的成長 與國際化。
臺灣CEO-CFO大會為摩根大通年度盛事,本次活動為期兩天(2月1 7至18日)於台北舉辦,邀集約多家上市公司及250多位投資人與會。 除邀請專家學者就產業研究趨勢等議題進行交流外,更同步安排多場 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之一對一會議,促進雙方對話交流。
證交所全體同仁熱情參與二手牛仔褲捐贈活動,所有的牛仔褲將提 供給全臺唯一零廢時裝品牌Story wear重新設計,並由二度就業婦女 以及腦麻家庭進行製作,將舊牛仔褲改造為質感絕佳的潮衣,每人只 要減少添購1件牛仔褲能夠減少約33.4公斤碳排放。活動中更推廣可 持續的消費觀念,與永續消費生活的重要性,倡導買牛仔褲追求時尚 外,更要「永續環保」。
證交所表示,一條傳統牛仔褲的製程,需要大量染料和各式化學物 質將布料染色,消耗近10,850公升的水,讓時尚產業成為世界第二大 污染源之一。
根據環境署統計,臺灣舊衣回收量在6年內成長六成到8.1萬噸,而 這些回收衣物卻有將近一半是當成垃圾進到焚化爐,一年燃燒破損衣 物超過2.2億件,層疊起來有15座101大樓高。
證交所表示,此活動不只為舊有牛仔褲注入全新生命,也提供就業 機會,將公益與永續充分結合,讓社會與地球一同共好,更號召同仁 們多多愛惜衣物,減少浪費,推動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藉由這次「穿 戴永續.時尚公益」活動,邀請同仁們攜手達成SDGs12永續發展目標 :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證交所積極與世界永續潮流接軌,在2025年度SDGs系列活動,估計 每位同仁將為地球減少約219公斤的碳排放量,針對全球面臨的氣候 變遷與環境保護的重要議題,成為企業標竿。
據了解,2025年基本工資再上調約4%,月薪調整為28,590元,依 此乘上1.3倍,等於是37,167元,證交所期望透過此一新規定,要求 準上市公司加強對基層員工福利的保障。
證交所20日公告證交所「初
臺灣創新板自新制上路以來,市場反應熱烈,證明其改進措施成效顯著。根據統計數據,創新板升級後僅短短一個月,總成交金額已超越去年全年三成,日均量更見大幅成長253%,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度與日俱增。
創新板指數今年來的漲幅也達到了16.75%,超越了大盤與臺灣50指數同期表現。1月6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創新板吸引了發行公司、法人及一般投資人的關注,整體交易量顯著增長。
截至目前,創新板已有19家公司掛牌,其指標個股表現亮眼。市值王鴻華先進今年來股價上漲24%,日均成交值增長284%;而首家創新板上市公司錼創-KY的股價則飆漲29%,日均值增長達567%。
創新板指數的表現也相當出色,今年來的漲幅超越了大盤與臺灣50指數。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創新板2.0的聚焦創新性審查不無關係。證交所表示,創新板旨在鼓勵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地位對等,並聚焦推動優質企業。
此外,創新板還新增了創新性審查機制,打造了一個被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隨著創新板全面升級,已有多家優質創新公司啟動申請程序。
證交所表示,為響應金管會積極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今年一開始便對臺灣創新板進行了全面升級。升級的重點包括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引進專家審查制度、開放創新板公司申請改列一般板等,以打造彈性友善的籌資環境。
為了強化投資人權益保護,創新板還提高了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並恢復對集團企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的限制。同時,要求上市後嚴重衰退或無獲利的公司,應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具體規劃及執行情形,並定期舉辦法人說明會,增進未來營運規劃資訊的揭露及與投資人的溝通。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顯示,1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60.72億元,與上月相比,總計衰退了11.49億元,跌幅達到15.91%。這一變化主要受到農曆春節封關休市影響,使得交易天數減少,進而影響手續費收入。
具體來看,今年農曆年較早,落在1月份,導致當月大盤總成交值約為5.301兆元,相比去年12月份減少了約33.26%。這一變化使得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從去年12月的73.37億元降至59.54億元,跌幅達到21.83%,同比去年同期的手續費收入減少了7.53億元。
在自營業務方面,證券商1月份的自營出售證券損失較多,這直接導致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減少了2.02億元,降至18.05億元,月減幅度約為10.06%,年減幅度則達到28.29%。
然而,在三大業務支柱中,承銷業務是唯一呈現正成長的項目。1月份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較上月增加了1.53億元,達到5.25億元,成長幅度約為41.13%。
總結來說,尽管1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有所衰退,但承銷業務的成長為整體業績帶來了一線希望。未來,證券商仍需關注市場變化,調整業務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局。
臺灣資本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為企業提供多元的挂牌選擇。為了讓企業在掛牌後能夠選擇更合適的市場特性,櫃買中心在近期通過了一項重要法規,開放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般板及創新板上市的公司,若符合申請上櫃的條件,也可申請轉上櫃。
這項新政策的推出,讓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以2023年為例,保瑞、藥華藥等兩家指標生技股已經轉投證交所懷抱,但當時市場還沒有「市轉櫃機制」。如今,這一機制終於在2025年正式上路,讓在證交所掛牌的公司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櫃買中心申請轉上櫃。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創新板公司表達了轉上櫃的意願,但相關公司仍在進行多方評估中。李淑暖強調,櫃買市場是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平台,其流動性良好,能夠提供公司良好的能見度。她期待今年能看到相關公司啟動市轉櫃,希望這一政策能夠創造公司在不同資本市場板塊自由流動的機會。
然而,轉上櫃的過程並非易事。目前評估,創新板流動性不足和創新板轉上市資本額規定壓力大是兩大主要因素。雖然證交所於1月6日調降了投資門檻,取消了合格投資人限制,但根據統計,今年創新板日均量僅有四家超過百張,流動性仍較低。此外,公司申請上市需要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以上,而創新板中只有7家達標,對於中小微型企業來說,轉換到一般板壓力相對較大。
證交所則對創新板表現樂觀。自今年1月6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創新板總成交金額已超過2024年全年度的3成,日均成交值年增長253%。臺灣創新板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16.75%,鴻華先進、錼創等指標股表現亮眼,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明顯提升。證交所強調,創新板2.0聚焦創新性審查,期望鼓勵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同樣地位,打造一個被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
總結來說,臺灣證券交易所的這一政策,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發展途徑,也反映了臺灣資本市場的成熟與開放。隨著更多企業選擇轉上櫃,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將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