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2025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即將於6月開跑,全台五場免費講座將帶領民眾探索資本市場的最新動態與投資知識。
為了提升民眾的理財能力與投資策略,臺灣證券交易所與相關單位聯手舉辦這一系列講座,活動將於台南、新北、台中、高雄及台北五個城市進行,並提供實體與線上參與的機會。
講座內容豐富多元,將聚焦於投資實務與金融創新,並邀請業界專家為民眾解析新制度、新商品及理財策略。這將幫助投資人更好地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並達到資產配置與財富管理的目標。
首場講座將於6月21日在台南舉行,當天將有兩場專題演講,分別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企劃研究部經理張雅湄主講「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介紹」,以及業界實務專家分享「全民理財時代-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
為了鼓勵民眾參與,活動特別設置了摸彩和線上觀看抽獎機會,獎項包括HITACHI過熱水蒸氣微波爐、ASUS輕薄筆電、PHILIPS負離子吹風機、SOGO禮券、超商禮物卡與餐券等。
所有講座皆為免費報名,民眾可掃描活動QR Code或至證基會活動官網完成報名。成功報名者將收到手機簡訊通知出席資訊。有興趣的民眾切勿錯過這次提升投資知識的機會。
洽詢電話:(02)2397-1222分機338周小姐、337謝先生。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年為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環保活動。進入第三場活動階段,以「生態多樣性」為核心的SDG15目標為主軸,於初夏時節,證交所舉辦了「植樹造林,綠化土地」主題活動。這次活動不僅是為了美化環境,更是員工們對於守護綠色森林、實踐永續減碳行動的具體承諾。
為了加強環保意識,證交所近日與宜蘭三星國民中學攜手合作,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植樹活動。三星國中長期以來都是環境教育與減碳實踐的積極推動者,是宜蘭地區首間倡議永續的學校。在這個特殊時刻,證交所的員工們與三星國中的應屆畢業生們一同在校園內種下了象徵著綠色希望的樹苗,並為每一株新生樹木設置了專屬的識別牌,為它們賦予了獨特的身分。
證交所強調,這片新植的林地不僅將美化校園環境,更將成為未來環境教育的重要學習資源。透過這次植樹再造,證交所期望為下一代營造一個永續綠色的生活環境。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每種植一棵樹,每年可以吸收5-10公斤的二氧化碳。因此,種樹成為了最簡單且實際的減碳方式。證交所表示,這次植樹活動不僅是一場環保行動,更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氣候行動,共同邁向淨零與永續的未來。
全台首檔ETF分割完成,市場再掀投資熱潮
近期,國泰投信旗下正向二倍ETF「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啟動分割「一拆七」,昨日(11日)以證交所公布的參考價24.3元恢復交易,一舉成為全台最便宜的台股正2。該ETF成交量激增至16,822張,較分割前大增6766.1%,同時改寫自身新紀錄,並帶來三大優勢,讓小資族也能輕鬆參與交易。
分割前(6月3日),00663L的最後價格為170.15元,分割後成為市場上唯一市價不到30元的台股正2 ETF。這一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首先,價格更親民,大幅降低投資門檻,讓小資族與策略型投資人更容易參與台股大盤的上漲行情;其次,價格降低有助於靈活執行投資策略,可更有效進行分批進場,資金配置,提升資金運用效率;最後,投資門檻降低有望提升流動性與成交量,吸引更多市場參與者,進一步強化市場表現與交易便利性。
00663L具備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當日兩倍」報酬的特性,成為投資人進行短線操作與趨勢交易的重要工具。基金經理人蘇鼎宇指出,00663L適合在「趨勢明確」的市場環境中進行配置,尤其在台股出現大幅拉回時,正是短線搶反彈的良機。當台股加權指數單日上漲5%,台股正2 ETF理論上將上漲約10%,但在實際操作中,若市場呈現連續上漲的明確趨勢,其報酬表現往往優於預期。例如,當加權指數連續兩日各上漲5%,總報酬率為10.25%,而正2報酬率則可達21%,展現出「漲多」的特性。
相反地,在市場連續下跌的情況下,正2的跌幅也可能略低於預期。以加權指數連兩日各下跌5%為例,總報酬率為-9.75%,而正2的報酬率為-19%,雖具槓桿特性但跌幅相對收斂。對於長期投資型股民,蘇鼎宇則建議可投資原型的市值型ETF,如布局台灣50檔台股大市值領袖公司的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該檔ETF已於今年5月調降經保費,追蹤指數更納入低碳轉型評分特色,能夠排除因須繳交高額碳費而被財務壓得喘不過氣的企業。規模光是今年6月就增加68億元、增幅達26.4%,突破326億元大關,成為近期受到青睞市值型ETF。建議可採用定期定額、逢低加碼策略,為退休生活做打算。
元大台灣50(0050)近期將進行重大變革,自11日起至17日暫停交易,為期一周。這項變革涉及股票拆分,預計將於6月18日恢復交易。拆分後,每股交易價格預計將落在47-48元之間,而原本持有0050的投資人,其持股數將增加四倍,即原本持有250股將轉為一張。
根據集保結算所截至6月6日當周的數據,元大台灣50的投資人數高達110.9萬,其中零股投資人數為67.2萬,是台灣零股人數最多的ETF。平均持有零股數為248股。此次一拆四的改革,將使持有超過250股的零股投資人可以轉為整張股票,未來進行整張交易或以较低價格補足剩餘零股,從而增加交易彈性。
元大台灣50於6月11日至6月17日暫停交易,並將以停止交易首日,也就是昨日的基金淨值進行分割。然而,在6月18日恢復交易前,基金淨值仍可能波動,因此投資者可以參考元大投信官網公布的6月17日基金淨值,以及6月18日證交所公布的參考價。
近期,台股因關稅議題震盪頻繁,但投資者積極逢低加碼。元大台灣50陸續公告調降費用率與分割兩大變革,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截至6月9日,元大台灣50的淨申購金額達到2,223億元,投資人數增加33.9萬。截至5月底,定期定額戶數增加8.6萬,創下ETF之冠,持續推升戶數至36.3萬新高。
自春節後,元大台灣50規模快速突破5,000億元,僅用25個交易日於6月5日再創6,000億元里程碑。目前,該ETF採用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會持續下降的架構,經理費率已降至約0.104%,為全市場ETF最低。若成長至7,500億元時,將降至0.1%以下。
同時,國泰投信旗下的正向二倍ETF-國泰臺灣加權正2也啟動了「一拆七」的分割。11日證交所公布參考價24.3元恢復交易,成為全台最便宜的台股正2,也是首檔完成分割的ETF。成交量激增至16,822張,創下挂牌以來新紀錄,較成立以來日均量的417張,大幅成長3,934%,顯示分割後價格更親民、提升資金運用效率、提升流動性等三大優勢。
證交所表示,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含創新板)分別為955家及88 家,共1,043家均如期完成5月營收申報。5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為3. 69兆元,年增8.81%,營收成長及衰退公司各469家及574家;累計前 五月營收為18.27兆元,年增2.41兆元、年增率15.2%,營收成長及 衰退各642家及401家。
證交所表示,上市公司5月營收成長較大的三大產業中,電腦及週 邊設備業受惠AI伺服器需求,貿易百貨業是因個別公司認列金融市場 波動相關利益,半導體業受惠AI晶片需求。5月營收年增各為45.28% 、44.63%、21.71%。
至於5月營收衰退相較大的三個產業中,金融保險業為新台幣強升 致投資相關淨收益減少,以及油電燃氣業受油價下跌及新台幣匯率強 升變動影響,建材營造業則因完工可交屋成屋量減少。這三大產業5 月營收年減各72.75%、27.13%、24.94%。
累計前五月營收成長較大的三個產業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受惠A I伺服器需求,綠能環保業因承接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半導體 業受惠AI晶片需求帶動,上述三大產業前五月營收年增各達37.49% 、28.87%、26.25%。
累計前五月營收衰退較大的三個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受金融市場波 動影響,建材營造業因完工可交屋成屋量減少,油電燃氣業則受到市 場需求疲弱及油價下跌影響。三產業年減各18.93%、7.56%、7.5% 。
證交所指出,增修無面額或每股面額非屬10元之公司,在計算獲利 能力標準或相關財務比率時,改以公司年度決算淨值替代股本,且比 率折半之方式計算,據以修訂申請上市之獲利能力標準及其上市後監 理相關規章。
證交所為因應市場多元資本結構發展,並回應建議衡平無面額、每 股面額非屬10元及每股面額10元公司申請上市之獲利能力標準,近日 公告完成修正「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 補充規定」及「營業細則」等八部規章。
證交所並就其獲利能力標準及其上市後監理相關規章進行修正,說 明如下:發行公司申請股票國內一般上市之獲利能力標準,是以稅前 淨利除以股本達一定比率進行規範,而發行公司如採行無票面金額股 者,依公司法第156條第二項規定,其所得之股款應全數撥充資本。
因此,相同發行價格下,無票面金額股發行者之財務報表所列示股 本金額,多較採票面金額股發行者為大。
另每股面額非屬10元者,其所得股款高於票面金額部分列為資本公 積,其撥充股本之金額將視其面額所訂高低而有不同,為衡平無面額 或每股面額非屬10元之公司,與每股面額10元公司申請上市獲利能力 之達成難易度,因此,參採主管機關對公開發行公司監理法規架構。
證交所環境保育從種樹開始,以「森林」為主軸,於初夏時節舉辦 「植樹造林,綠化土地」主題活動,一同守護綠色森林、實踐永續減 碳的行動承諾,種下樹的同時,也為地球種下希望。
為響應全球氣候行動、正視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證交所於6月6日 攜手宜蘭縣立三星國民中學,展開一場別具意義的植樹活動。
三星國中長期致力於環境教育與減碳實踐,為宜蘭地區首間積極倡 議永續的學校,正逢莘莘學子高唱驪歌之際,證交所與三星國中應屆 畢業生、合力在校園種下象徵綠色希望的樹苗,並設置證交所專屬識 別牌,為每一株樹木賦予獨特的身分。
證交所表示,林地不僅美化校園,更成為未來環境教育的重要學習 資源,透過植樹再造一優美地景,為下一代營造永續的綠色環境。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種植一棵樹每年可以吸收5到10公斤的二氧化 碳,樹木是最傑出的「碳吸收大師」,而種樹則是最簡單且實際的減 碳方式。
證交所表示,植樹活動不僅是一場環保行動,更盼望讓更多人了解 並參與氣候行動,種下希望、守護環境,共同邁向淨零與永續的未來 ,藉由這次「植樹造林,綠化土地」活動,共同守護自然,齊心推動 SDGs 15永續發展目標: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 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活動由證券暨期貨教育宣導專案小組規劃,在主管機關指導下,推 動投資人教育,並擔任政策與金融產業、民眾間的溝通橋梁。系列講 座聚焦投資實務與金融創新,邀請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及業界專家,解 析新制度、新商品及理財策略,協助投資人因應變化快速的市場環境 ,達成資產配置與財富管理目標。
講座日期為6月21日(六)下午台南場-台糖長榮酒店B1桂冠廳、7 月12日(六)下午新北場-新板希爾頓酒店3F圓滿B廳、8月16日(六 )下午台中場-台中裕元花園酒店4F溫莎廣場、9月13日(六)下午高 雄場-高雄承億酒店萊特薇庭11F晨星廳與10月25日(六)下午台北場 -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5F集會堂。
首場將於6月21日下午2時30分台南登場,安排兩場專題演講,分別 為「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介紹」,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企劃研 究部經理張雅湄主講;以及「全民理財時代-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 ,由業界實務專家分享最新市場觀察與操作建議。當天將同步提供F acebook直播服務,未克親臨者亦可線上收看。
主辦單位表示,活動除了知識內容精采豐富,更設有好禮摸彩以及 線上觀看抽獎機會,獎項包括HITACHI過熱水蒸氣微波爐、ASUS輕薄 筆電、PHILIPS負離子吹風機、SOGO禮券、超商禮物卡與餐券等,鼓 勵民眾積極參與。
所有場次皆為免費報名,請掃描活動QR Code或者至證基會活動官 網(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746 )完成報名,成功報名者將以手機簡訊通知出席資訊。洽詢電話:( 02)2397-1222分機338周小姐、337謝先生。
「2025 CDP台灣發表會」活動10日登場,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親自出席頒獎,表彰於CDP評比中表現卓越的A級企業。今年台灣企業在CDP氣候變遷問卷中獲評為A級者達32家,較去年18家大幅成長,展現企業對環境管理策略及減碳目標的實際行動,已具備高度透明度與最佳實踐。
除氣候變遷外,水安全A級的企業家數也自十家成長至15家;並首次有台灣企業於森林問卷獲選為A級,展現台灣企業對國際永續趨勢的積極回應。
林修銘在致詞時表示,氣候變遷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我國已訂下2050淨零轉型目標,證交所期盼透過與CDP及BCSD Taiwan的合作,協助企業強化氣候風險管理與溫室氣體盤查能力,推動環境資訊揭露邁向系統化及國際化。
值得注意的是,CDP自2024年起已調整問卷架構,正式對應IFRS永續揭露準則中的IFRS S2標準,企業於準備CDP問卷的同時,將有助銜接即將上路的永續資訊揭露規範。
發表會邀請CDP亞太區資本市場主管Dennis Wan以及多位業界代表,共同探討企業邁向淨零的策略與挑戰。Dennis於專題演講中分享,CDP對全球市場最新數據的洞察分析,提供企業全球最新環境趨勢,以及更全面的環境面自我評估方法。
發表會並邀請優秀企業代表,分享不易減排企業的轉型案例、董事會監督等議題。此次活動透過CDP團隊以及企業的分享對談,有助企業掌握永續前瞻議題。
證交所表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平台,配合主管機關永續發展政策,整合資本市場各利害關係人,共同建構ESG生態系,也與企業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邁向未來。
為響應全球氣候行動、正視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證交所近日攜手宜蘭三星國民中學,展開一場別具意義的植樹活動。三星國中長期致力於環境教育與減碳實踐,為宜蘭地區首間積極倡議永續的學校,正逢莘莘學子高唱驪歌之際,證交所同仁與三星國中應屆畢業生、合力在校園種下象徵綠色希望的樹苗,並設置證交所專屬識別牌,為每一株新生樹木賦予獨特的身分。
證交所表示,這片林地不僅美化校園,更成為未來環境教育的重要學習資源,透過植樹再造一優美地景,亦為下一代營造永續綠色環境。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種植一棵樹每年可以吸收5-10公斤的二氧化碳,種樹則是最簡單且實際的減碳方式。證交所表示,植樹活動不僅是一場環保行動,更盼望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氣候行動,共同邁向淨零與永續的未來。
00663L分割前(6月3日)最後價格為170.15元,分割後成為市場上唯一市價不到30元的台股正2 ETF,主要有三大優勢,首先為價格更親民,大幅降低投資門檻,讓小資族與策略型投資人更容易參與台股大盤的上漲行情;其次,價格降低有助於靈活執行投資策略,可更有效進行分批進場,資金配置,提升資金運用效率;最後,投資門檻降低有望提升流動性與成交量,吸引更多市場參與者,進一步強化市場表現與交易便利性。
00663L具備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當日兩倍」報酬的特性,成為投資人進行短線操作與趨勢交易的重要工具。基金經理人蘇鼎宇指出,00663L適合在「趨勢明確」的市場環境中進行配置,尤其在台股出現大幅拉回時,正是短線搶反彈的良機。
當台股加權指數單日上漲5%,台股正2 ETF理論上將上漲約10%,但在實際操作中,若市場呈現連續上漲的明確趨勢,其報酬表現往往優於預期,例如當加權指數連續兩日各上漲5%,總報酬率為10.25%,而正2報酬率則可達21%,並非只有20.5%,展現出「漲多」的特性。
相反地,在市場連續下跌的情況下,正2的跌幅也可能略低於預期,以加權指數連兩日各下跌5%為例,總報酬率為-9.75%,而正2的報酬率為-19%,而非-19.5%,雖具槓桿特性但跌幅相對收斂。
至於長期投資型股民,蘇鼎宇則建議可投資原型的市值型ETF,如布局台灣50檔台股大市值領袖公司的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該檔ETF已於今年5月調降經保費,追蹤指數更納入低碳轉型評分特色,能夠排除因須繳交高額碳費而被財務壓得喘不過氣的企業,規模光是今年6月就增加68億元、增幅達26.4%,突破326億元大關,成為近期受到青睞市值型ETF,建議可採用定期定額、逢低加碼策略,為退休生活做打算。
據集保結算所截至6月6日當周資料,元大台灣50投資人數110.9萬,其中零股投資人數為67.2萬,為零股人數最多的ETF,平均持有零股數為248股。在一拆四的架構下,持有逾250股的零股投資人將轉為一張以上,未來可進行整張交易,或用分割後較低價格補足剩餘零股至整張,增加交易彈性。
元大台灣50於6月11日至6月17日暫停交易,6月18日恢復交易,會以停止交易首日,也就是昨日的基金淨值進行分割,惟至6月18日恢復交易前仍會波動,因此可參考元大投信官網公布的6月17日基金淨值,及6月18日證交所公布的參考價。
台股因關稅議題震盪頻繁,投資人積極逢低加碼,尤其元大台灣50陸續公告調降費用率與分割兩大變革,更獲得市場青睞。截至6月9日,元大台灣50淨申購金額2,223億、投資人數增加33.9萬;截至5月底,定期定額戶數增加8.6萬,為ETF之冠,持續推升戶數到36.3萬新高。
元大台灣50在春節後規模快速突破5,000億後,僅25個交易日於6月5日再創6,000億里程碑,搭配目前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會持續下降的架構,如今經理費率已降至約0.104%,為全市場ETF最低。若成長至7,500億時,將降至0.1%以下。
國泰投信旗下正向二倍ETF-國泰臺灣加權正2啟動分割「一拆七」,11日證交所公布參考價24.3元恢復交易,成全台最便宜台股正2,也是首檔ETF完成分割,成交量激增至16,822張,創掛牌以來新紀錄,較成立以來日均量的417張,大幅成長3,934%,顯示分割後價格更親民、提升資金運用效率、提升流動性等三大優勢。
興櫃市場於本月公布5月份營收,隨著關稱、匯率等因素的影響,營收前十大公司的排名出現了變動。其中,部分個股營收呈現出降溫的趨勢,但仍有三家公司在逆勢中實現了年月雙增的佳績。
根據統計,在全部349檔登錄於興櫃市場的公司中,有108檔在5月份實現了營收的年、月雙增,這一比例與3月份的32%相當。然而,在對等關稱不確定性的衝擊、傳統產業淡季等影響下,除了電子出口業因關稱延後期限而產生提前拉貨潮,其他產業則因淡季、匯損等因素,營收有所下降。
在AI和半導體相關供應鏈方面,由於趕著提前拉貨,仍能繳出相當強勁的雙增業績。其中,鴻勁5月份的營收年增達43.88%,這得益於科技巨擘加速布局AI與HPC所需的先進封裝產線產能維持滿載,並持續擴充,訂單能見度已達第三季。鴻勁精密在測試設備技術與一站式整合能力方面展現強勁的交付能力與市場滲透率。
台積電廠務供應鏈的和今年計劃投資約35億元於竹科擴建智慧新廠,以提升產能和強化開發能力。隨著台積電海內外擴廠速度的加快,相關廠務設備供應商也隨著工程認列而受益。另外,市場傳出和淞更換主辦輔導券商後,今年將再次送件申請上市掛牌,股價近期受多項利多因素推升,達到歷史高點386元。
福邦證券主辦輔導的成衣代工廠振大環球,於上月22日送件轉上市,目前正等待證交所審議會通過。該公司5月與今年以來業績均維持高成長,到第三季產能已滿載,第四季也陸續洽談下單中,對全年營運成長充滿信心。
然而,遠壽在5月份的營收出現了罕見的單月營收丟失,甚至掉出前三名至第七名。這主要是由於壽險業在5月份持續受到新台幣升值匯損的侵蝕獲利,債市表現也不佳。美國債務赤字問題在關稱戰下被放大檢視,引發10年期美債殖利率頻繁反彈至4.5%以上高點,再加上股市波動幅度大,導致不少壽險業客戶出現短期資金調度需求,產生提前解約等問題。
遠壽5月份的業績雙減,單月營收為10.46億,年減81.88%、月減71.35%。近日,遠壽也公告,從今年起財報關於投資不動產後續衡量的會計政策,將由成本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模式,以利接軌IFRS 17公報,公司截至去年底淨值將增加206.3億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於12日與櫃檯買賣中心聯合舉辦「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頒獎典禮」,這是對上市櫃公司公司治理表現的一次盛大表彰。本次頒獎典禮將對評鑑結果排名前5%的上市櫃公司,以及「市值50億元以上至100億元」類別排名前5%的上市櫃公司,以及「市值未達50億元」類別排名前1%的上市櫃公司進行表揚。此外,還將頒發給本屆進步最多的上市櫃公司。
證交所強調,舉辦此次頒獎典禮的目的在於表彰那些在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並鼓勵企業持續深化公司治理和永續發展,共同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韌性和競爭力。
預計典禮將邀請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出席並致詞,同時擔任頒獎人。此外,還將有主管機關及證券周邊單位的首長共襄盛舉,展現對公司治理的共識和重視。
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評核了75項指標,從「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及「推動永續發展」四大構面進行综合評核。評鑑結果於4月底公布,與第十屆相比,共有16家上市公司和8家上櫃公司新進入排名前5%,更迭比率達33%和21%,顯示企業對公司治理評鑑的高度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還有7家上市和8家上櫃公司蟬連11屆入榜排名前5%,這展現了這些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長期深耕和不懈努力。
證交所還表示,公司治理評鑑每年都會進行嚴謹的檢討,並參酌國內外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的趨勢、法規、政策及各界回饋意見,不斷精進指標設計。
關於即將開始的第12屆公司治理評鑑,證交所已根據主管機關公告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和「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等政策,配合轉型ESG評鑑規劃,將逐步增加環境、社會構面指標及權重,以引導企業實現永續發展。
證交所期望透過公司治理評鑑,挖掘積極投入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的企業,並通過表揚各類別中表現優異的上市櫃公司,發揮標竿功能,促進企業間的良性競爭與互相學習,從而強化台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和韌性。
近期台灣股市動態中,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兩檔國民ETF逆勢突圍,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5月定存定額投資戶數合計激增31,093戶,顯示投資者對這兩檔ETF的熱情不減。
與此同時,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台50(006208)及台積電(2330)等知名投資標的,5月投資戶數則有所減少。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減少了7,031戶,富邦台50減少了3,993戶,而台積電則減少了1,427戶。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證券商承作的定存額投資金額大減至144.36億元,較4月的151.82億元持續下滑,創下今年來第二低紀錄。然而,在這波市場調整中,元大台灣50及元大高股息卻逆勢上揚,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根據證交所公布的5月ETF投資戶數前20名名單,元大台灣50以363,020戶的投資戶數,月增19,124戶,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元大高股息則以264,146戶的投資戶數,月增11,969戶,表現亦十分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高息型ETF在市場上的表現並不理想,其中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及凱基優選高股息30兩檔高息ETF,5月投資戶數分別流失1,985戶及1,087戶。
在定存族最愛的前20檔個股中,除了華南金被長榮擠出前20名,長榮以4,603戶入列第19名之外,其餘19檔個股名單不變,但名次略有變動。其中,台積電及兆豐金5月投資戶數分別減少1,427戶及1,059戶,玉山金及合庫金則各月減700多及600多戶。
另一方面,台新金、中信金、富邦金、元大金及國泰金等大型民營金控,則獲得定存族青睞,5月投資戶數分別增加514戶、420戶、378戶、350戶及253戶,顯示市場對這些金控的信心不減。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推動我國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與創投公會攜手合作,共同舉辦「創投上市規範」說明會。會中,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強調,創投是推動多元產業及創新動能的重要力量,證交所樂見並鼓勵創投申請掛牌。李愛玲表示,證交所已於5月公告修訂創投上市資本額門檻,從原本的20億元降至15億元,並在投資總額計算方式上新增友善標準,以幫助創投公司更容易達到上市條件。
李愛玲指出,過去的一些規定對創投上市並不友善,尤其是集中保管股票等退場機制。但她強調,創投不僅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還能給予企業經營理念上的實質協助,幫助新創企業突破資本市場的門檻。此外,創投還能促進被投資公司與同業或上下游的合作,協助其團隊穩健發展,為上市之路鋪平道路。
證交所積極推動創新板,旨在扶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具未來潛力及成長性的公司。李愛玲表示,期待透過與創投公會的合作,能夠扶植更多創新企業進入市場,加速創新企業發展,同時活絡創投資金,提升台灣整體創新能量。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則表示,創投是新創公司背後最重要的資本提供者,它不僅提供資金,還包括知識、輔導與陪伴。邱德成對證交所積極推動創新板2.0表示支持,認為這將有助於市場活絡,並提供更多資金融通與創投退場機制,對創投投資新創事業有更大支持。
邱德成感謝證交所傾聽創投業者的建議,放寬相關創投上市規定,這將為創投帶來更多資金支持與管道,有助於提升本土創投的品牌、專業形象及資金融通管道。
證交所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已做好準備,與創投夥伴共同打造亞洲創新中心。無論是創投公司申請上市,還是被投資企業透過創新板掛牌,證交所都將提供完整支援與資源。展望未來,證交所期盼有更多創投積極申請掛牌,攜手推動制度創新與資源整合,壯大台灣創新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平台,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明日(12日)盛大舉辦「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頒獎典禮」,這是一場對企業公司治理表現的盛大表彰活動。與往年相比,今年參與評鑑的上市公司及上櫃公司數量有所增加,新進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有16家,上櫃公司有8家,更迭比率分別達到33%及21%,這一數據顯示了企業對公司治理評鑑的日益重視,並且積極追求治理水平的提升。
在這屆頒獎典禮中,將會對評鑑結果排名前5%的上市櫃公司、「市值50億元以上至100億元」類別排名前5%的上市櫃公司、「市值未達50億元」類別排名前1%的上市櫃公司,以及進步最多級距的上市櫃公司進行表揚。其中,更有七家上市和八家上櫃公司蟬連11屆入榜排名前5%,這充分證明了這些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不斷努力和卓越成就。
證交所強調,此次評鑑以「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及「推動永續發展」四大構面,共75項指標為依據,全面評核企業的公司治理表現。評鑑結果於4月30日已正式公告,顯示了證交所對公司治理評鑑工作的嚴謹和專業。
此外,證交所也提到,公司治理評鑑每年都會進行嚴謹的檢討,並參酌國內外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的趨勢、法規、政策以及各界回饋意見,不斷精進指標設計。最新的第12屆公司治理評鑑將依循主管機關公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以及「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等政策,並將配合轉型ESG評鑑規劃,進一步推動台灣股市的發展和國際化。
證交所表示,為表彰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表現卓越的企業,激勵企 業持續深化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共同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韌性與競爭 力,決定盛大舉行頒獎典禮。
典禮預定邀請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出席致詞及擔任頒獎人,並將邀集 主管機關及證券周邊單位首長共襄盛舉。
證交所表示,第11屆(113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是以「維護股東權 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 度」及「推動永續發展」等四大構面共75項指標,綜合評核企業整體 之公司治理表現。
評鑑結果已於4月底公告,相比第十屆,本屆共有16家上市公司、 八家上櫃公司新進排名前5%,更迭比率達33%及21%,顯見企業對 於公司治理評鑑之高度重視,並競相戮力精進公司治理。
此外,證交所表示,本屆更有七家上市、八家上櫃公司蟬連11屆入 榜排名前5%,展現其在公司治理之長期深耕,殊值肯定。
證交所進一步說明,公司治理評鑑每年皆會進行嚴謹檢討,並審慎 參酌國內外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法規、政策及各界回饋意見, 賡續精進指標設計。
有關最新一屆(第12屆)公司治理評鑑,證交所指出,已依循主管 機關公告之「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臺 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等政策訂定,並配合轉型ESG評鑑規劃, 將逐步增加環境、社會構面指標及權重,以引導企業落實永續發展。
證交所希望透過公司治理評鑑,發掘積極投入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 之企業,並藉由表揚評鑑各類別中表現優異的上市櫃公司,發揮標竿 功能,以促進企業間良性競爭與互相學習,進而強化我國資本市場之 永續發展及韌性。
證交所日前公布才5月證券商承作定存額額投資金額大減至144.36 億元,較4月的151.82億元持續下滑,月減7.46億元,為今年來僅次 於1月115.49億元,寫下單月第二低。
不過,10日公布定期定額投資個股及ETF戶數最高的前20名名單中 ,則發現0050及0056在5月繳出逆勢成績單,表現一枝獨秀。
依證交所公布結果顯示,5月ETF投資戶數前20名名單未變,名次小 幅更動,其中,前六高都超過10萬戶,依序為市值型的元大台灣50達 363,020戶、月增19,124戶,高息型國泰永續高股息達297,320戶、月 減7,031戶,高息型元大高股息達264,146戶、月增11,969戶。
接下來是市值型的富邦台50為257,113戶、月減3,993戶,高息型的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123,169、月增1,634戶,高息型的元大台灣高息低 波100,093、月減2,089戶。
從上述統計來看,市值型及高息型ETF排名仍名列前茅,仍是投資 人鍾愛的標的,但高息型的幾乎全減,投資大舉轉向0056;另外,復 華台灣科技優息及凱基優選高股息30兩檔高息ETF,5月投資戶數也各 流失1,985戶及1,087戶。
在定存族最愛的前20檔個股中,除了華南金被長榮擠出前20名,長 榮以4,603戶入列第19名之外,其餘19檔個股名單不變,但名次略有 小幅變動,台積電及兆豐金5月投資戶數各減少1,427戶及1,059戶, 玉山金及合庫金各月減700多及600多戶。
另外,台新金、中信金、富邦金、元大金及國泰金等大型民營金控 股,則獲得定存族青睞,5月投資戶數各增加514戶、420戶、378戶、 350戶及253戶。
證交所5月已公告修訂創投上市資本額門檻,自原本20億元調降至15億元,為創投申請上市提供更大彈性。此外,在投資總額占資產總額的計算方式上,也新增「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平均達60%,且最近一年高於前一年」的標準,友善創投公司上市條件。
李愛玲指出,過去有些規定對創投上市,特別是集中保管股票等退場機制不算友善。但她強調,創投始終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除資金協助外,更在企業經營理念給予實質協助,有助新創企業突破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此外,創投也能協助被投資公司與同業或上下游之間尋求業務或技術上的合作,協助其團隊穩健發展,為上市鋪路。
她強調,證交所樂見並鼓勵創投申請掛牌,因其為推動多元產業及創新動能的重要力量。近期積極推動創新板,正是為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具未來潛力及成長性的公司所設,期待透過與創投公會合作,扶植更多創新企業進入市場,不僅加速創新企業發展,也能活絡創投資金,進一步提升台灣整體創新能量。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表示,創投是新創公司背後最重要的資本提供者。創投提供的不只是資金,還包括知識、輔導與陪伴,是一路以來新創公司最主要的支柱。
證交所積極推動創新板2.0,有助市場更加活絡,並提供更多資金融通與創投退場機制,對創投投資新創事業有更大的支持。
邱德成同時感謝證交所傾聽創投業者建議,推動放寬相關創投上市規定,鼓勵創投公司上市,將為創投帶來更多資金支持與管道,有助於扶持本土創投的品牌、專業形象及資金融通管道。
證交所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已做好準備,與創投夥伴共同打造亞洲創新中心。
無論是創投公司本身申請上市,或是被投資企業透過創新板掛牌,證交所都將提供完整支援與資源。展望未來,期盼有更多創投積極申請掛牌,攜手推動制度創新與資源整合,壯大台灣創新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平台,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