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年初上漲,券商業界獲利翻倍!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全體證券商在2月份的稅後淨利竟然達到了57.53億元,這個數字比1月份的成長可是高達30.8%呢!前兩個月的累計稅後淨利更是突破了百億元,達到了101.5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成長率更是驚人的71.7%。 為什麼券商業獲利會這麼好呢?首先,2月份大盤的總成交值達到了4.081兆元,比1月份大增了六成三,這自然帶動了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其次,自營部門出售證券的利益較多,讓自營業務的淨利比1月份增加了11.08億元,成長了約66.1%。再者,承銷部門和證券評價的利益也相當豐厚,讓承銷業務的淨利月增3.98億元,成長率達到119.8%。 雖然1、2月的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的衰退而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7.3%,承銷業務淨利也衰退了2.47億元、18.8%,但幸運的是,自營證券評價利益及出售證券利益相當亮眼,讓自營業務淨利同比大增61.71億元。 展望今年,券商們普遍對銷售業務抱持樂觀態度。公股券商預計今年承銷送件數量有望倍增,像兆豐證券就已在今年初輔導龍德造船(6753)掛牌上市,並目標今年挑戰承銷送件五家。國家政策的軍工產業也預計將成為今年的亮點。第一金證券則設定今年送件目標為四家,並涵蓋矽智財(IP)等科技股、集團企業股,其中首家送件目標可望為IP股芯測。華南永昌證券也將送件鑽石生技,看來今年證券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為了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全球能見度,強化國際合作,特地派出了由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和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領導的團隊,前往新加坡進行高層拜訪。這次拜會對象包括新加坡交易所總裁羅文才等重量級人物。會議結束後,雙方團隊就ESG措施、上市監理、碳交易平台等關鍵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儘管過去三年受到疫情影響,但台灣證交所與新加坡交易所依然透過線上會議保持著密切的交流。除了維持高層對話之外,雙方也多次就上市公司管理、REITs制度、結算交割等市場實務進行探討。
這次實體交流活動是自2014年簽署合作意向書以來,台灣證交所與新加坡交易所規模最大的交流。對於未來雙方的中長期發展來說,這次交流具有積極的正面效益,將為金融業者和投資人帶來更多機會,有利於提升市場信心並促進亞太市場的成長。
林修銘強調,這次交流是台星雙方交易所長期合作的重要一步,他期待與新加坡交易所以及其他國際夥伴進一步加強交流,共同推動永續金融的發展。雙方在業務交流中涉及的議題包括ESG措施、上市監理和碳交易平台等。
在ESG方面,雙方分享了ESG資訊揭露規劃、資料平台及相關措施,並探討如何幫助企業遵循ESG標準,提高投資者對ESG相關議題的關注度,以及推廣ESG金融商品。
在上市監理方面,雙方都重視上市公司的管理和資訊揭露,討論如何增進對海外企業的管理、財報揭露與風險控制,並就疫情所衍生的監理挑戰進行意見交換。同時,也分享了各自市場的管理實務與經驗。
在碳交易平台方面,新加坡交易所已與其他機構合資設立碳交易平台,台灣證交所也正在進行相關規劃及工作。雙方討論了如何建立一個效率高、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碳交易平台,以支持碳市場的發展與绿色投資。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滿足投資人學習證券投資理財的需求,在防疫期間特別推出了一個專屬的網站「瘋存股想入市 宅在家學習網」。這個網站針對股市新手,從基礎到進階,提供了一系列的學習內容,幫助投資人逐步建立起正確的證券知識。近期,該網站又推出了新的內容,包括零股交易和定期定額投資的相關資訊。 網站新增的「圖書館」單元,提供了圖文並茂的懶人包,簡單易懂地介紹了如何進行零股交易以及定期定額的購買流程。而「電影院」單元則有生動有趣的影片,不僅解釋了當日沖銷交易的機制,還有關於股價大漲大跌時的處理方式,以及ETF投資風險的懒人包,涵蓋了現貨、期貨、槓桿、反向ETF等商品的風險。 自從8月30日推出以來,這個專區的瀏覽人數已經接近4萬人次,受到許多年輕人和初入股市的投資大眾的喜愛。證交所通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將證券交易常識、風險控管及投資人教育宣導活動等內容,結合影音專區、趣味漫畫和投資Q&A等實用單元,讓複雜的觀念變得深入淺出。 除了10月的零股交易及定期定額投資內容,下期將主打ETF商品的介紹,並提供一系列的ETF影音檔和投資漫畫。接下來,還將推出ETN、權證等新商品、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治理、信用交易等主題,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重新包裝,希望能讓讀者有全新的體驗,並提供正確的資訊取得途徑。 投資大眾還在等什麼?快來「瘋存股想入市 宅在家學習網」專網(https://act.twse.com.tw/stayhomelearning)學習證券知識和了解交易風險吧!這是初入股市新手必訪的學習平台。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10月份將有更多上市公司在證交所場地舉辦法人說明會。除了已經舉辦的味王(1203)、弘裕、偉聯等公司外,還有新海、台榮、南染、中再保、大台北等五家公司將陸續加入這個系列活動。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證交所也調整了參與法說會的規定,允許最多15名投資人親臨現場,但由於名額有限且疫情風險仍存在,投資人也可選擇透過網路轉播同步收看。有關公司簡報的疑問,投資人可以直接聯繫各公司的發言窗口。若要了解最新的活動訊息,請投資人至證交所網站,選擇「關於證交所 > 新聞資訊 > 活動訊息」頁籤進行查詢。
今個年頭到第四季,終於出現了一家申請股票第一上市的公司,而且是外國企業來台灣上市!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說,10月6號,峰源-KY(股票代號:6807)正式送件申請股票第一上市,這是今年來第一個申請KY股的公司哦! 峰源-KY的負責人是蔡文達大老闆,公司的實際營運主體有恩龍實業(嘉興)和嘉興恩捷實業。目前,這間公司的實收資本額有45億元,主打產品是室內家具。在今年上半年,峰源-KY的稅前純益有1.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則是2.55元,看起來賺錢能力還不錯呢!
證交所體恤投資人防疫期間學習證券投資的需求,特別設立了「瘋存股想入市 宅在家學習網」專區,讓剛接觸市場的投資人能從淺入深地學習正確的證券知識。10月份,專區新增了關於零股交易和定期定額投資的資訊,透過圖文並茂的「圖書館」單元,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交易流程。同時,「電影院」單元也推出了生動有趣的影片,而「地雷區」單元則詳細解說了當日沖銷交易機制和ETF投資風險。自8月30日推出以來,瀏覽人數已逼近四萬,深受年輕人和股市新手歡迎。證交所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將複雜的證券交易常識和風險控管知識,結合成音專區、趣味漫畫和投資Q&A等實用單元,讓學習更為輕鬆。未來,專區將繼續更新內容,包括ETF商品介紹和相關資料,並呼籲投資人利用這個平台學習證券知識和風險控管,讓投資之路更加順暢。(詳情請見:https://act.twse.com.tw/stayhomelearning)
【台北訊】今週一(10月4日),台灣證券交易所迎來了一個新成員——富邦基因免疫生技(0089 7)。這檔ETF不僅是今年第九檔新上市ETF,還是國外成分證券ETF的一員,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富邦投信對此ETF的分析指出,它著眼於疫苗與癌症醫療的剛性需求及長期成長性,儘管近期歐美股市回檔影響其淨值表現,但後市仍有發展潛力。 隨著變種疫情擴大、中國限電、美國債務上限與通膨升溫等全球性事件影響,全球股市走勢波動,富邦基因免疫生技ETF的上市,自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該ETF追蹤的是NYSE FactSet全球基因免疫生技指數,涵蓋全球各大交易所上市的50檔股票,成分股選擇嚴謹,每年都會進行調整。 富邦投信進一步解釋,這檔ETF不僅投資mRNA技術概念股,還包括研發新冠口服藥的默克等製藥大廠,同時也關注長期威脅人類健康的癌症相關醫療商機。目前,約有三成持股屬於癌症醫療產業。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透過ETF投資可以分散個股風險,但生技類股的波動度較高,投資者仍需注意整體資產配置及市場變化。
台灣證交所近來對當沖交易實施嚴格監管,從8月底開始實施當沖警示及處置新制,市場原本期待著航運股如貨櫃三雄的表現。然而,在一個多月的執行後,證交所面臨了首個因股價異常波動及當沖占比超過六成而將處置時間從10天延長至12天的個股案例,那就是龍燈-KY(4141)。 龍燈-KY在10月1日被證交所公告,其有價證券的交易,連續三個營業日當日沖銷量百分比達到證交所「公布注意交易資訊」的標準。因此,處置期間從原定的10月4日起至10月20日止,總共12個營業日。 這是證交所首次因當沖比過高而將處置期延長至12個交易日,不過目前來看,對龍燈-KY的股價衝擊似乎有限。除了在處置的第一天,即10月4日,股價震盪收平盤,並留下長長的下影線外,10月5日的股價則是開低收漲,收於22.15元,上漲1.14%,拉出一根大紅棒。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公布,隨著台股波動幅度加大,第4季上市認購(售)權證的檔數從上一季的394檔降至332檔,其中包含了278種可發行標的,以及54種獎勵A級發行人標的。這54種獎勵A級發行人標的,在這個季度內增加了32檔,同時也剔除了40檔,有效期間則是到12月31日。 證交所透露,新增的獎勵A級發行人標的中,包括了名軒(1442)、信錦、岱宇、春雨、官田鋼、聚亨、彰源、鑫永銓、茂矽、精元、國碩、燦坤、大毅、宅配通、華晶科、日電貿、耀登、昇貿、上緯投控、炎洲、正文、茂林-KY、康控-KY、凌通、榮科、訊芯-KY、南六、騰輝電子-KY、安普新、台虹、富鼎、東哥遊艇等。 對比之下,被剔除的標的則有信大、福壽、福懋油、恆大、得力、鑽全、中砂、中化、興農、生達、寶齡富錦、中鋼構、美亞、厚生、宇隆、光磊、海悅、菱生、圓剛、鼎元、志聖、敦陽科、一詮、日勝生、志信、中櫃、全漢、威強電、威健、益登、圓展、新至陞、科嘉-KY、遠雄港、瑞祺電通、穎崴、勤誠、明基材、鼎炫-KY、泰銘等。 在所有發行人標的方面,新增了16檔,包括中砂、中鋼構、光磊、海悅、菱生、一詮、潤弘、中再保、王道銀行、威健、大聯大、富采、遠雄港、明基材、可寧衛、富邦媒等。而剔除的則有68檔,包括嘉泥、環泥、味全、大成、卜蜂、泰山、東陽、台化、永大、伸興、信錦、岱宇、南僑、台肥、喬山、神隆、春雨、豐興、官田鋼、聚亨、彰源、海光、鑫永銓、三陽工業、聯強、精元、建準、創見、大毅、國揚、皇翔、台灣高鐵、漢翔、宅配通、晶華、遠東銀、統一證等。此外,還有三商壽、國票金、神基、德律、健鼎、華晶科、日電貿、耀登、欣陸、上緯投控、炎洲、智伸科、大銀微系統、正文、茂林-KY等公司也進行了相關調整。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了關於公司治理品質的提升報告,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的成果和未來計劃吧!
根據報告,通過主管機關發布的各階段公司治理藍圖、評鑑指標和宣導活動,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們正逐步採用最佳實務,更加重視公司治理和企業社會責任。在股東會召開方面,隨著電子投票的實施,所有上市公司都採用逐案票決,超過九成的公司在股東常會當日就提交了票決結果。
在股東會議事手冊和股東會年報的申報時間上,平均提早了21天和7天,遠超過法令規定的時間。2017年度,所有上市公司都已設置獨立董事,而截至2021年8月底,已有882家上市公司設置了審計委員會,設置比重達到93%,預計到2022年底將全面完成。
在資訊揭露方面,2021年2月底前,已有130家上市公司申報了前一年度的財務報告,比2020年增加了33%。今年,提供英文版議事手冊、股東會年報和年度財務報告書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635家、605家和631家,超過了上市公司總數的六成。從2023年起,上市公司將全面適用規範申報英文版資訊。
在非財務資訊揭露方面,418家上市公司已申報了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其中268家是依法規定編製的,150家是自願編製的,預計到2021年底,將有約431家上市公司提交報告。
證交所強調,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健全資本市場的基礎,也是吸引長期投資者的關鍵。未來,他們將持續推動相關措施,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競爭力和整體資本市場品質。如果你對這些數據感興趣,可以到公司治理中心資料庫專區(https://cgc.twse.com.tw/)進一步查詢。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項令人振奮的消息,那就是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我們的市場正不斷地進步與提升。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882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設置審計委員會,佔比高達93%,預計在111年底將全面完成設置,進而替代原有的監察人職位。 這個成果,無疑是主管機關不斷發布公司治理藍圖、評鑑指標以及舉辦宣導活動的成果。這些措施不僅逐步引導企業採用最佳實務,還促進了企業對公司治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 在股東會召開方面,我們看到電子投票的實施,讓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東常會都採用逐案票決,超過九成的公司在股東常會當日就申報了結果。而且,股東會議事手冊及股東會年報的申報時間,也平均比法令規定的提早了許多天。 在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方面,自106年起,全體上市公司都已設置獨立董事。現在,882家上市公司已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佔比達93%,預計將在111年底全面完成。 資訊揭露方面,今年2月底前,已有130家上市公司申報了前一年度的財務報告,比去年增加了33%。而提供英文版議事手冊、股東會年報及年度財務報告書的上市公司家數,也已超過六成。 為了提升資訊揭露品質,證交所還規範了上市公司申報英文版股東會議事手冊及會議補充資料、股東會年報及年度財務報告,並從112年起全面適用。 在非財務資訊揭露方面,418家上市公司已申報了10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其中268家屬法規強制規範編製,150家為自願編製,預計今年底將有約431家上市公司申報。 證交所強調,良善的公司治理是健全資本市場的基礎,也是吸引投資人長期投資的關鍵。未來,證交所將持續推動相關措施,以強化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提升整體資本市場品質。
【台北訊】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了9月份權證市場的發行及交易情況,數據顯示,市場熱絡程度不減。9月當月,權證發行檔數達到3,569檔,年增逾四成,這一成長速度相當驚人。不過,成交值方面,則低於400億元,年減12%,這個數字讓市場人士感到有些意外。 儘管如此,累計發行檔數已經達到28,922檔,年增28%,成交值則突破5,000億元,達到5,395.49億元,年增46%。這一成績實在是亮麗,顯示了台灣權證市場的活力。 看起來,今年前9個月的權證成交值已經突破5千億元,達到5,395.49億元。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109年全年的5,091.95億元,以及107年的4,970.94億元,這些都是歷史上的高點。但隨著近期成交值的快速萎縮,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成交值難以超過106年7千多億元的歷史新高。不過,仍有機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讓人對未來市場充滿期待。
台股上周受外資大流出影響,整體市場表現不佳,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上周台股下跌3.99%,市值縮水達2.09兆元。其中,台灣50指數跌幅更達4.06%,顯示市場對權值股的信心降低。 上周五(10月1日)的加權股價指數收盤為16,570.89點,與前一周相比下跌了689點,跌幅為3.99%。在各產業別指數中,觀光類指數表現亮眼,上漲2.44%,而航運類指數則成為跌幅最大的產業,下跌11.5%。 在成交方面,上周集中市場成交值為1.51兆元,上市股票成交值為1.45兆元,整體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2.99%。其中,成交量周轉率最高的前三產業分別是造纸、航運和化工,分別為11.88%、8.75%和7.37%。 從今年年初開盤到10月1日,累計181個交易日,市場成交值達75.49兆元,日均值為4,170.65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165.53%。這些數據反映了市場的活躍程度,但也顯示出近期市場的波動性。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日公布了一項關於上市公 司庫藏股買回的統計數據。根據證交所的資料,自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間,共有53件上市公司的庫藏股買回計劃。這些計劃中,有46件已經期限屆滿、執行完畢或被終止。 在這些庫藏股買回計劃中,有21件的執行率達到了100%,顯示了公司對庫藏股的買回決策非常積極。但同時,也有5件的執行率低於50%,分別是冠軍、世芯-KY、柏文、文曄及大魯閣。這些公司的庫藏股買回計劃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難。 對於投資人來說,關注庫藏股的動向是重要的。證交所提醒投資人,可以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專區」中的「庫藏股資訊專區」,查詢「庫藏股統計彙總表」來了解相關的庫藏股資訊。這樣的透明化措施,有助於投資人更全面地掌握市場動態。
「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競賽即將開跑!全國大專院校學生搶報名!
每年的這個時候,台灣的金融教育就會來點「熱鬧」!第18屆「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競賽,將在10月1日開始報名啦!這個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活動,可是全國大專院校學生們展示金融知識與投資智慧的舞台。
報名時間從10月1日到11月5日,別錯過了哦!這次競賽除了有豐富的初賽及複賽獎金外,總決賽的冠軍還能夠獲得10萬元的高額獎學金呢!這個機會,你準備好把握了嗎?
證交所為了推廣金融教育,不僅辦這個競賽,還透過各種行銷方式,為不同年齡層的族群規劃各種活動。像是結合社區大學舉辦主題講座,還有針對樂齡族群的專題,讓大家都能從中學習。
別小看這個競賽,證交所還特別設置了網路闖關有獎徵答,還有專為學生設計的組別,提供多樣化的獎勵,讓學生們在競賽中學習金融知識,培養理財能力。
報名資格很寬鬆,只要你是各大專院校的在籍學生,不管是碩博士、外籍、陸籍、交換生,只要三人組隊就能報名。報名詳情請上證交所官網查詢。
這次的競賽,證交所也會嚴格執行防疫措施,確保與會者的健康。如果複賽和決賽期間疫情有變化,活動也會採取線上視訊的方式進行。
所以,各位大專院校的學子們,還在等什麼呢?快快組隊報名,一起來參與這場金融知識的挑戰吧!
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將於10月4日迎接富邦投信募集發行的富邦基因免疫生技ETF(代碼:00897)掛牌上市。這將是該交易所集中市場ETF檔次的又一次增加,使得上市ETF總數達到125檔。市場上對於這款ETF的期待值不低,因為它聚焦於基因免疫生技這一快速發展的領域,預期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今早宣布,根據相關規定,對於股票代號為3138的耀登公司進行了融資融券標準的重新審查。經過詳細的評估和檢查,證交所確認耀登公司已符合「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2條及「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21條的相關規定。因此,從10月1日起,投資者將可以進行耀登公司的融資融券交易。這一決定對於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為更多投資提供了新的交易選擇。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傳來新消息,讓市場關注度大增。據了解,正基科技(6546)在9月30日向證交所正式函知,將撤回其股票上市申請案。這一決定讓投資者們有些意外,不過,興櫃市場上的正基科技股價在當日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最終,正基科技在興櫃的收盤成交參考價為78.8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了2.99%,收盤均價則是78.78元,看起來投資者對此變動相對鎮定。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公布了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讓我們來一探究竟!9月中旬,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00896)正式掛牌,這檔ETF與之前的電動車、未來車ETF有著顯著的不同之處。它不僅關注台股市場,還將綠能概念股納入投資範圍。看來,全球對於淨零碳排的共識正逐漸凝聚,各國政府也紛紛推動政策來支持電動車及再生能源的發展。 自7月份以來,為了掌握這波零碳經濟的商機,國泰智能電動車ETF、富邦未來車ETF、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等三檔與電動車相關的ETF陸續在集中市場掛牌。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所追蹤的指數由50檔國內上市櫃股票組成,每個股權重不超過15%或低於0.5%,在篩選時,會考慮到流動性、財務要求、公司治理評鑑結果等多方面因素。主要布局在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三大族群,其中,橫跨綠能、電動車兩大產業的個股優先入選,其他產業則按照自由流通市值排序。 中信投信分析師表示,零碳經濟是未來的趨勢,尤其是台灣地理環境適合發展風能,擁有全球最優質的風場資源。根據CleanTechnica統計,全球電動車銷量已破300萬台,年增率達153.8%,而工研院也預估到2040年,電動車產值將高達2.1兆美元,這是智慧手機產值的兩倍。中信投信對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不過,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上市ETF已經達到124檔,提供多樣化的投資選擇。雖然有些ETF的名稱相似,但投資組合成分可能有所不同。投資人若想了解ETF的持股內容,可以透過證交所ETF專區的連結來查詢相關申購買回清單。這樣的透明度,讓投資人能夠更加安心地投資於這些ETF產品。
台股今年表現亮眼,不過,隨著投資人熱情的高漲,金融詐騙事件也變得越來越猖獗。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提醒大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那些主打短期高獲利的投資,往往暗藏險機,投資人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判斷訊息的真實性。 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的統計,今年截至9月17日,已經接獲了203件疑似投資詐騙的檢舉。證交所指出,近期投資詐騙的手法變得越來越複雜,透過電話、簡訊、手機通訊軟體或社群媒體廣告等方式,以「領飆股」、「獲利翻倍」等誘人的標題來吸引民眾加入投資討論群組,然後再以投資海內外飆股、未上市公司股票、虛擬貨幣等手法進行騙局。 為了提高大眾的風險意識,證交所不斷地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各大網路及平面媒體,以及社區大學講座、教師證券知識研習營等活動,向大眾進行投資風險宣導。此外,在擁有2.5萬名會員的「投資人知識網」上,證交所還設置了「防範投資詐騙宣導專區」,並針對年輕學子及投資新鮮人建置了「宅在家學習網」,提供相關證券知識及投資風險宣導內容。 證交所也將投資風險宣導內容融入網路闖關活動、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以及勞動部辦理的金融理財教育課程中,提醒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理財前,一定要停看聽,注意風險,並確保所進行的投資或交易是通過合法金融機構進行的,以維護自身的投資權益和保障財產安全。 證交所持續強化市場監視作業,一旦發現有不實消息影響個股價量或有其他明顯異常情事,都將依監視相關辦法進行處理。若民眾發現金融機構遭到冒名或自身遭受詐騙,可以檢具相關事證,致電警政署反詐欺專線165,向司法檢調機關提出檢舉,或提供金管會轉請檢調單位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