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市場即將迎來新變革!據悉,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10月正式開放盤中零股交易,為了讓券商們能夠準備就緒,證交所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的說明會。近期,證交所已於6月15日舉辦了針對券商高階主管的「盤中零股交易規劃說明會」,並邀請了各券商總公司人員及資訊廠商參與。由於這項新制對市場影響重大,因此每家券商僅限報名一位代表參與,並於6月10日前完成線上報名。 為了讓盤中零股交易能夠順利推動,證交所先前已發放調查問卷給各券商,了解他們開辦此項交易意願的相關情況。該調查問卷預計於6月20日回收。接下來,證交所也將為從業人員舉辦宣導說明會,目的是鼓勵更多券商積極參與到這項新交易中來。 這次的盤中零股交易規劃說明會,對於券商來說是個重要的里程碑。透過這次的會議,券商們可以更加了解盤中零股交易的細節和操作方式,進而提升服務品質,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持續監督和指導券商,確保盤中零股交易能夠健康發展,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後疫情時代,台灣市場前景看俏!」這句話不僅是個題目,也是實際上發生的事實。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元富證券攜手,將於6月8日至12日共同主辦「A Post-Pandemic World:Taiwan Market Outlook」線上投資說明會。這場說明會將聚集台灣半導體、電子、傳產、生技醫療及金融產業等24家上市櫃公司,與來自亞洲地區的機構投資人進行線上交流,這是一場不僅關注度十足,而且實質性極高的投資盛會。 在這場盛會中,將有旺宏、致茂、瑞昱、廣達、南亞科、可成、強茂、新光金、欣興、景碩、新日興、創意、貿聯-KY、泰鼎-KY、祥碩、中美晶、聯茂、旭隼、藥華藥、鈺太、矽創、大江、富邦媒、美利達等24家上市櫃公司參與。這些公司代表了台灣經濟的重要力量,也是全球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各種產業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隨著疫情逐漸趨緩,投資人迫切需要了解後疫情時期企業的應對策略和發展方向。這次的線上投資說明會正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讓企業和投資人能有更直接的溝通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臺灣證券交易所第一次舉辦線上投資說明會。在4月,它已經成功舉辦過一場,並獲得了投資人和企業代表的高度評價。6月份的活動是繼續加碼的結果,先是與永豐金證合辦的線上法說會,再來就是與元富證券合作的線上引資活動,這是今年度的第三次活動。 此次活動將吸引來自香港、新加坡、日本及馬來西亞等亞洲金融中心的地區機構投資人參與。透過線上視訊互動,讓他們更深入了解台灣市場及企業。此外,6月8日還將安排兩場線上專題演講,除了分享台灣在疫情期間的防疫成果和台股的佳績,還將介紹市場改革和公司治理發展,展示台灣市場與國際接軌的開放政策。 長期以來,臺灣證券交易所致力於推廣台灣資本市場,不斷提供服務,透過線上會議的形式,為上市公司和投資人搭建橋樑,讓海外機構投資人能夠跨越地域和旅遊禁令的限制,持續關注台灣市場。這次線上投資說明會,無疑將再次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能見度。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提醒投資者,在投資KY股時,必須注意個人與企業的課稅方式有所不同。雖然證券交易所得原則上免稅,但個人獲配KY股利、企業賣股所得,這兩種收入型態雖然目前免稅,但仍有可能依最低稅負制課稅。南區國稅局指出,由於投資標的多元,不少投資人基於節稅考量,會選擇投資海外來台上市股票(KY股),但KY股的課稅方式較為複雜。
對個人投資人來說,KY股股利屬於海外所得,不用課綜合所得稅,但需納入最低稅負制計稅。個人買賣KY股則屬於證交所得,目前停徵,並排除最低稅負制,因此完全不用課稅。至於企業或機構投資人,獲配KY股息則屬於海外投資收益,不適用免稅規定,必須計入年度所得、課徵營所稅。
官員強調,買賣KY股票獲利,對企業來說也同樣有機會課稅。即便證交所得不課營所稅,但會納入最低稅負制,須併入基本所得額計稅。最低稅負制是依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計算的稅額,主要針對證交所得課稅。個人免稅額為670萬元,超過此額度才需依20%稅率課稅;企業免稅額為50萬元,超過此額度則依12%稅率課稅。
【台北訊】今(5)日,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及期貨商公會聯合舉辦的「109年度證券商ETF及ETN競賽」結果揭晓,元富證券信義分公司與統一證券松江分公司分別在ETF交易進步獎及ETN交易進步獎中脫穎而出,獲得20萬元與10萬元的大獎金。這場競賽不僅激勵了證券商的競爭力,也顯示了台灣金融市場的活躍度。 證交所透露,這場競賽將持續進行至9月,還有四個月的時間讓證券商展開競爭,總獎金高達500萬元。去年108年度的ETF及ETN競賽就引起了廣泛關注,今年繼續舉辦,顯見對於促進市場發展的堅定決心。 在競賽期間,證券商需比較每一個月ETF或ETN交易金額的成長比率,以決定當月進步獎的得主。除了進步獎項外,還有ETF交易貢獻獎、台股ETF交易貢獻獎、ETF交易比重獎、ETN交易貢獻獎以及台股ETF造市獎等五大獎項,目前各項獎項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根據5月底的統計結果,元大證券經紀部與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在ETF交易貢獻獎與台股ETF交易貢獻獎中暫居領先;永豐金證券潮州分公司與富邦證券台北分公司在ETF交易比重獎與ETN交易貢獻獎中名列前茅;而兆豐證券則在台股ETF造市獎中取得領先地位。這些結果反映了台灣證券市場的多元發展與競爭力。
台灣證交所近期盛大公布第六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為表揚在提升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特別頒發獎座給評鑑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及上櫃公司。由於疫情影響,頒獎典禮採取了替代方案,邀請得獎公司於6月10日至12日前往證交所拍照留念,以留下這難得的紀念時刻。
截至目前,約有五成的公司已經來電預約拍照時段,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也將錄製特別致詞,為這個重要的活動增添光彩。此外,由於連續六年都能保持前5%排名的公司實屬不易,證交所還將邀請這些公司錄製得獎感言,並將這些感言、致詞以及活動照片製作成紀念影片,置於公司治理中心網站、WebPro上,並寄送給各得獎公司作為留念。
本次評鑑的指標重點在於維護股東權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以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共有85項指標進行綜合評核。與上屆相比,本屆有13家上市公司及5家上櫃公司新進入前5%的排名,更替比率分別達到29%和14%,顯示了公司治理競爭的激烈程度。
為持續提升評鑑質量,證交所於去年12月24日發布的最新一屆評鑑指標中,進一步強化了質化指標,增加了給分差異化比重,並發送問卷蒐集各界的意見,以確保評鑑結果的公正與公平。
【台北訊】為了提升期貨市場的價格穩定性,臺灣期交所決定將ETF期貨正式納入適用商品範圍,這項新措施將於今年6月8日正式啟動。目前期交所的ETF期貨已經涵蓋了台股和陸股相關的ETF,分別有兩檔台股ETF期貨和七檔陸股ETF期貨。 這些ETF期貨包括元大台灣50 ETF期貨、元大高股息ETF期貨、元大寶滬深ETF期貨、富邦上証ETF期貨、元大上證50 ETF期貨、FH滬深ETF期貨、國泰中國A50 ETF期貨、富邦深100 ETF期貨以及群益深証中小ETF期貨。 ETF期貨的動態價格穩定措施將與國內外股價指數期貨的運作方式類似。在逐筆撮合的過程中,對於每一筆新進委託都會進行檢核。如果買進委託的價格超過即時價格區間的上限,或者賣出委託的價格低於即時價格區間的下限,相關委託將會被退單。 針對ETF期貨的特點,進行了以下調整以確保價格穩定性: 1. 退單點數的計算基準從原先的指數收盤價改為最近月契約開盤參考價,這樣更能貼近當日的市況。 2. 考慮到陸股相關ETF的波動水準較高,因此陸股ETF期貨的單式及跨月價差委託退單百分比設為3.5%,而台股ETF期貨的相關委託退單百分比則為2%。 這項新措施的實施,將有助於提高期貨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進一步確保市場的穩定性。
台灣電子產業再傳佳音!義隆(2458)在近期證交所舉辦的上市公司線上主題式業績發表會上,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該公司透露,第二季度的展望相當樂觀,預計今年在觸控板、觸控螢幕、指向裝置等核心產品線的市佔率將再攀新高。
根據最新數據,義隆5月份的營收達到12.25億元,比前月成長17.9%,年增長則達到62.9%,創下單月新高紀錄。市場分析師預測,本季的業績將再創歷史高峰,而第三季的表現也有望更加出色。截至今年五月,義隆的累計合併營收已達44.7億元,年增長率為34.2%。
義隆董事長葉儀皓在會上強調,從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都將超越去年同期。該公司不僅在台灣市場上表現亮眼,其在觸控板、觸控螢幕IC與指向裝置等三大產品線上,全球市佔率也位居第一,顯示了其強大的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台灣證交所近期展開了一項重要行動,成功吸引外資於3日回頭加碼台股達176億元,創下5月以來單日最大買超紀錄。為了讓台灣優質企業與國際機構投資人保持有效溝通,證交所與永豐金證券自6月3日至30日,共同舉辦了「TaiwanDoubleGood」線上台灣投資說明會,透過視訊連線,讓21家上市櫃公司與國際投資人進行對話。 這21家公司中,電子產業佔了大多數,其中半導體產業有7家,生技和金控各2家。活動主題聚焦於5G產業及ESG優良企業,旨在將台灣的「雙好(DoubleGood)」形象推廣給全球機構投資人。 證交所副總陳麗卿在開幕致詞時強調,5G產業與ESG投資是台股未來發展的重點。台灣在行動通訊、資通訊及半導體領域擁有堅實基礎,並且在ESG方面表現亮眼,國際評比中台股權重在新興市場中名列前茅。 永豐金證總經理江偉源則指出,全球5G服務陸續進入商轉階段,相關供應鏈將受惠。ESG責任投資在全球形成浪潮,成為專業投資人制定投資策略的重要依據。 證交所市推部經理陳欣昌則向與會投資人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韌性與潛力,強調台灣在優異防疫成果下,實體經濟成長、國際投資環境評比、台股股價表現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現。他認為,在轉單效應、穩健內需、殖利率高等因素的影響下,台股在2020年依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選擇。
台灣期交所董事長人事變動即將揭曉,消息人士透露,前財政部政次吳自心將接任董事長一職。吳自心在520內閣改組後,自財政部退休,如今將再度回到金融領域,接替因病辭世的許虞哲。這次的人事調整,讓期交所董座職位再度由財政部高層官員接手,顯示金融監督與政府部門的緊密關係。 近期來,證交所的董座職位也成為焦點,現任董座許璋瑤續任的可能性相當高,但仍有其他可能性存在。金管會的證券周邊單位「F4」中,期交所與證交所的動向特別受到關注,如今期交所董座的人選已經明朗,證交所的董座人事也將在下月明朗化。 吳自心離開財政部後,外界對其去向多有猜測,但隨著期交所人事變動的確定,吳自心將繼續在政府部門旗下的事业機構發揮影響力。財政部轄下的公股事業機構,如金控、銀行或金控旗下子公司,近年來變動不大,合庫金、關貿網路等機構的領導人選均有望續任。 此外,各大行庫的高層人員在屆齡後獲得延任,如台銀總經理邱月琴、土銀董事長黃伯川等,均獲准延任至年底。政壇人士預測,即使有公股金控或銀行的人事異動,也將在股東會後進行,且由於疫情紓困期間,各大行庫董總積極投入紓困工作,因此人事異動的可能性不高。
近日來,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IPO市場可謂熱絡非凡,其中昇佳辦理初次上櫃普通股承銷,吸引35.1萬筆投單,凍資高達1,752億元,創下台股紀錄。興櫃股王昇佳此次承銷價定498元,抽一張要價49.8萬元,讓不少大戶、中實戶為了搶籤,甚至借人頭參與。而與昇佳同時啟動申購的ABC-KY和剛開放現金增資股申購的科嘉-KY,也分別吸引大量投資者關注,凍資總額上看2,000億元。證交所今日將公布ABC和科嘉1日的申購情況,預計凍資總額將超過2,000億元。券商分析,近期IPO大熱,主辦承銷商和券商公會成為大贏家。由於台股震盪,IPO也讓市場重現久違的熱度,未來潛在投入台股的資金動能可觀。
「公司治理評鑑大獎,臺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盛大表彰優秀企業!」近日,第六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揭晓,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為表彰那些在提升公司治理方面不遺餘力的企業,特別安排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這次評鑑中,躋身前5%的優秀公司將於10日至12日間,前往101大樓一樓的資訊展示中心背板拍照留念,目前已有約五成的上市公司進行預約登記,尚未登記的公司們趕快動起來啊! 每年,證交所和櫃買中心都會舉行一場盛大的典禮來表彰那些在評鑑中名列前茅的公司。今年由於防疫考量,活動形式有所調整,改為在場地背板前拍照,並特別邀請了新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錄製致詞,以示對優秀企業的肯定。 過去六年來,共有12家上市公司連續六年躋身前5%,他們分別是台積電、玉山金、統一超、台灣大、創意、遠傳、統一、東元、裕隆、中華車、聯電和信義房屋。而在上櫃公司方面,共有13家企業入選,包括穩懋、太醫、台微體、新鼎、立凱-KY、世界、中光電、中美晶、龍巖、寶雅、元大期、頎邦及崑鼎。這些企業的優秀表現,不僅提升了自身的企業形象,也為整體市場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最近公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數據,那就是2019年上市櫃公司的平均薪資費用。根據統計,竟然有35家公司的平均員工薪資超過了200萬元新台幣!其中,上緯投控以516萬元的平均薪資榮獲冠軍,讓人驚嘆不已。而像聯發科、瑞昱、旭隼、信驊、鴻海這些知名企業,也都在這份薪資榜單上有所顯現。 令人驚艷的是,這次公布的薪資榜單中,不僅有科技業龍頭,還有許多傳統產業的企業。比如上緯投控、三商、華固等,他們的平均員工薪資甚至比科技業的領頭羊聯發科、台積電還要高。這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這些傳統企業會有這麼高的薪資? 法人分析指出,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在計算平均薪資時,會將高階員工的薪資考慮進去,從而拉高了整體員工的水準。特別是對於投控公司來說,高階員工是主要組成部分。證交所也強調,公司間的薪資比較應該以同業為原則。 在這份薪資榜單中,除了上市公司,還有13家上櫃公司的平均薪資也超過了200萬元。其中,上市公司以上緯投控的平均每位員工薪資費用達516萬元高居第一,其次是三商468萬元,華固382萬元。而鴻海、群光、和泰車等知名企業也都在這份榜單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櫃公司的「百萬年薪俱樂部」中,還有許多高技術含量的生技公司。這也反映了上櫃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總結來說,這份薪資榜單揭示了臺灣企業在薪酬結構上的多樣性。不僅有科技業的龍頭,還有傳統產業的佼佼者。這對於我們了解臺灣企業的發展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華南永昌證券近期因應3月份新冠疫情對台股的衝擊,權證避險不及,單月虧損達47.59億元,董事長、副董事長及總經理也紛紛請辭。針對這起歷史性的權證避險失誤案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決定修訂相關規定,對於發行人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損失的量化標準進行明確規定。
證交所最新公告,對「對認購(售)權證發行人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進行修正,其中第2條和第7條的內容有所變更。未來,發行人若因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造成的損失金額超過淨值的3%,必須主動提出公開說明表或上網申報,否則將面臨開罰。這一修正條文,將發行人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損失的量化標準明確化。
在3月份,華南永昌證券因應疫情造成的市場變動,權證避險不及,導致單月虧損高達47.59億元,並在4月底受到金管會的144萬元罰款,同時暫停七項業務,人員也被停止執行業務。針對這起事件,證交所迅速作出反應,修訂相關規定,以確保未來類似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新修正條文中,第2條將處理程序所稱重大訊息定義為「發行人因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之交易,依市值評定之損失對股東權益有重大影響者」,並將其修改為「發行人因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之損失金額占淨值3%以上者」。第7條則規定,發行人未依規定主動提出公開說明表或上網申報,將處以3萬元違約金,並可按日追加1萬元違約金,直至辦理之日為止。
此外,證交所還對「審查認購(售)權證上市作業程序」進行修正,以落實公文減量,提升作業效率。對於已完成的發行計畫,也將由每日函報主管機關備查,改為每周彙總報告,以減少主管機關的負擔。
台股今年來雖然疫情陰霾不斷,但市場表現實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從內資法人、大戶到散戶,大家紛紛湧入市場,前五個月日平均成交值竟然高達1,696億餘元,逼近1,700億元大關,比起去年同期的1,154億元,成長幅度竟然超過46%,實在驚人!
看起來,<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從今年年初開盤到5月底,總共有96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已經達到16兆2,863.23億元,日均值更是1,696.49億元,而股票成交量周轉率也高達39.01%,日平均成交量周轉率則是0.41%,這些數字都明顯優於去年同期。
去年前五個月,也就是96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還只有11兆842.15億元,日均值只有1,154.61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28.42%,日平均成交量周轉率則是0.3%。相比之下,今年市場的熱度明顯提升,投資者信心十足。
這麼亮眼的成绩,讓人不禁對台股的未來充滿期待。雖然疫情尚未完全消散,但市場的活力和投資者的積極度都讓人看到希望。未來,台股是否能再創高峰,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季上市公司線上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即將熱鬧登場,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這場盛事,將在這週(2日至4日)盛大展開。這次會議將聚焦於兩大主題產業:半導體和航運,其中半導體領域將有敦泰(3545)、十銓(4967)、義隆(2458)及長華(8070)等四家知名企業參與,航運產業則有台驊投控(2636)和建新國際(8367)等兩家公司亮相,共計六家上市公司將與投資人見面,分享未來的營運策略和展望。 證交所透露,將於6月2日首先邀請敦泰和台驊投控上台,接著3日將是建新國際和十銓的時刻,最後在4日則由長華公司壓軸。這六家公司的代表將透過線上會議,向廣大投資者詳細介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業務發展,同時透過專題討論,凸顯各自產業的競爭優勢,並提升資訊的透明度。 在這六家公司中,台驊投控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焦點。就在會議前夕,大聯大集團宣布將以每股28元的價格收購台驊投控5至20%的股權,這一消息一出,台驊投控的股價於29日一度漲停至26.5元,顯見市場對此投資案的高度期待。 而市場對於台驊投控是否會與大聯大進行策略聯盟合作,也充滿了好奇。這場線上業績發表會,不僅是上市公司與投資人之間的橋樑,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未來的發展動向值得期待。」
時序進入6月,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將舉辦一系列的法人說明會,邀請多家上市公司參與。這次的活動將從6月16日開始,持續到24日,讓投資人能夠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的最新動態。
為了幫助投資人聚焦產業基本面,證交所特別在6月2日至4日,以半導體及航運產業為主題,邀請了包括敦泰、十銓、義隆及長華等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以及台驊投控、建新國際等航運產業公司參與線上主題式業績發表會。
在這波法人說明會中,鳳凰(5706)、華票(2820)、彰源(2030)及欣天然(9918)等四家上市公司將分別在6月16日、19日、23日及24日,在證交所場地舉辦說明會。這四家公司今年前四月的營收表現各有不同,其中鳳凰營收年減51.86%,華票年增12.06%,彰源年減16.79%,欣天然年減1.41%。不過,在每股盈餘(EPS)方面,這四家公司則分別為0.08元、0.27元、-0.17元及0.32元。
證交所強調,舉辦法人說明會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財務和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進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的管道。根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國內上市公司已經辦理了510場法人說明會。
法人說明會不僅是上市公司向投資大眾傳達營運績效及未來產業前景的重要管道,也是投資人表達意見與公司雙向交流的機會。這樣的活動對於提升公司治理品質,以及促進股市的健全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台股ETF市場逆勢發展,證交所專家講座引投資人關注
近期,全球股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劇烈波動,不過台股ETF卻在股災中異軍突起,吸引眾多投資人目光。根據證交所的數據,年初至4月底,台股市值蒸發3兆元,但上市ETF市場資產規模逆勢上揚10%,日均值更是暴衝80%,成為眾多投資工具中的焦點。
為了讓投資人更深入理解ETF市場的發展趨勢,證交所應永豐金證券之邀,於28日舉辦線上ETF投資講座,與投資人線上暢談「運用多元ETF掌握市場脈動」。證交所企研部副理張雅湄在開場致詞時強調,ETF作為股災中的避風港,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
張雅湄表示,目前證交所掛牌的ETF共計119檔,涵蓋台股、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商品、外匯及波動率指數等多元追蹤標的,並且有槓桿/反向ETF,方便投資人進行策略交易。她提到,近期主題式ETF也逐漸受到投資人青睞,如低波動高股息ETF、ESG永續ETF、創新科技主題ETF等,投資人可自由搭配,豐富投資組合。
永豐金證券舉辦的專家講座中,證交所代表與超過300位投資人進行熱烈的交流,透過線上系統提問,與講師互動。證交所表示,透過線上ETF講座,希望能與投資人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共同為台灣ETF市場的穩健發展而努力。講座活動影片將會於會後上傳至Webpro3.0影音傳播網,讓更多投資人能隨時觀看。
【台股新聞】豐藝可轉債競拍不足,證交所將依規定處理餘額
近日來,台股市場上的競價拍賣制度相當活躍,豐藝(6189)可轉債的競拍結果也引發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根據最新消息,豐藝可轉債的競拍結果並不理想,僅拍出3,740張,這是應拍8,500張的44%。在這次競拍中,還有一張烏籠標單以高達498元的高價得標,這個價格是得標均價103.94元的3倍多。
對於這次競拍結果,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表示,未拍出的4,760張可轉債將由承銷團依承銷比例進行認購。這意味著,這部分的可轉債將會按照預定的比例,由承銷商來購買。
豐藝此次的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承銷案是該公司在國內的第三次承銷,採用的是競賣方式。在這次競拍中,共有201筆投標,合格標單192筆,最終得標總數量為3,740張。競拍結果顯示,最低得標價格為101元,最高得標價格則是498元,得標加權平均價為103.94元。值得一提的是,豐藝此次的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公開承銷價格也是101元。
這次競拍結果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於豐藝可轉債的熱度,也展示了證交所對於競價拍賣制度的執行力度。未來,隨著更多公司採用這種方式進行資金籌集,台股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8)日宣布,將有國票金與耿鼎兩家上市公司選擇在101大樓一樓的證交所資訊展示中心舉辦法人說明會。這是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溝通的重要場合,讓投資者能夠直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和未來發展策略。為了確保活動的進行,證交所也特別提醒,現場參與的投資人須佩戴口罩,以維護大眾健康。 證交所強調,法人說明會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橋樑,透過這個平台,公司可以即時向投資大眾披露營運成果,並分享對於產業前景的預測。同時,這也是投資者表達意見和與公司進行雙向交流的好機會。對於無法親臨現場的投資者,證交所提供了網路轉播服務,讓大家都能同步收看法說會的內容。 為了讓更多投資者能夠參與這次的重要活動,證交所已經設置了網路直播鏈接,投資者可以透過以下網址進入觀看:[https://webpro.twse.com.tw](https://webpro.twse.com.tw)。讓我們期待這兩家上市公司的精彩說明會,並且為投資者帶來豐富的投資信息。
近年來,台灣ETF投資風潮紛紛,但你知道嗎?即使都是股票ETF,因為追蹤的標的有所不同,所以報酬表現、波動程度、收益分配可能差很多哦!所以,投資前先了解商品特性很重要,這樣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做選擇。
隨著ETF掛牌越來越多,臺灣證券交易所也特別規劃了一系列專題,幫助投資者在買進ETF前多了解相關資訊,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報酬率。
今天我們要聚焦一種很受歡迎的ETF——追蹤國內外股票指數且報酬型態為傳統原型的ETF。這種ETF有什麼特點?風險如何?該如何挑選投資標的?接下來就來一探究竟。
證交所解釋,股票ETF其實就是追蹤股票市場指數表現的工具。投資者只要用證券帳戶下單買進股票ETF,就等於一次交易就能持有一籃子股票,比起投資單一個股來說,這樣可以省下很多力氣,還能夠分散風險,所以很多人選擇投資股票ETF來參與經濟成長。
但這個籃子裡面到底有什麼股票?每檔股票有幾張?這不是基金經理人主觀決定的,而是基於客觀的指數編製規則來決定。
證交所分析,目前台灣投信發行的股票ETF超過60檔,追蹤的標的琳瑯滿目。從ETF簡稱或標的指數名稱就能看出端倪。
根據市場區分,目前有22檔ETF以國內上市櫃股票為標的,還有追蹤海外單一股票市場指數的,如美國S&P 500指數、日本東證指數、中國滬深300指數等。還有追蹤跨市場或區域型指數的,如台韓資訊科技指數、歐洲STOXX 50指數、富時新興市場指數等,讓投資者可以輕鬆運用股票ETF進行全球布局。
證交所強調,股票ETF涵蓋的市場非常廣泛,而且每檔商品追蹤的指數背後的選股邏輯也不盡相同。有的依市值大小來篩選,有的鎖定特定產業、主題或策略因子。還有兩檔ETF以美國特別股為標的,特別股通常配息穩定,波動較低,性質介於普通股與債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