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為了降低證券商的紙本資料管理成本,並簡化靜止戶的銷戶作業,對「證券商帳表憑證保存年限表」以及「證券商內部控制制度標準規範」進行了修正,並自即日起正式實施。
新規定中,證交所對於受託契約部分進行了單獨規範,並放寬了靜止戶部分業務憑證的保存期間。具體來說,若委託人連續五年以上無交易紀錄,且集保存摺無餘額,其受託契約終止後的相關資料保存期間可縮短。但證券商需先完成相關法定程序並留存證明文件。
為維護投資人權益,證交所同時開放了多元化的通知方式,包括親訪、電話、書信、傳真、電子郵件、簡訊等,並要求證券商修正内部控制制度,確保留存相關通知資料及處理程序。
這次修正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證券商的效率,同時也保護投資人的權益,讓整個證券市場運作更加順暢。
三發地產(9946)近期可說是波瀾壯闊,家族紛爭導致公司去年年報出現問題,會計師出具了保留意見。再加上3月底董事會召集未完成經濟部商工登記等事件,公司內控疏失嚴重,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要求其限期內改善。不過,昨日(18日)三發地產公告,去年年報和今年首季季報已經完成查核,會計師也出具了無保留意見,但股票仍然處於全額交割狀態。 從3月中旬開始,三發地產應金管會要求,展開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在3月18日召開臨時董事會,解任原董事長、總經理鍾俊榮,並由蔡智杰接任董事長。此外,臨時董事會也在3月31日完成了經濟部商工登記。 在財務方面,三發地產去年營收達50.79億元,年增長2.2倍;稅後純益為15.88億元,年增長3.5倍;每股稅後純益更是高達5.28元,這些數字都顯示了公司良好的財務表現。
臺灣證交所大刀闊斧,為提升市場效能全面換新!
為了讓台灣的證券市場更加高效能,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決定來個大動作,對前端委託主機進行全面更新。從昨天(18日)開始,我們的證交所已經將前端委託主機全面升級為Linux作業平台,這樣的改變將讓我們的市場運作更加順暢。
你說這改變大不大?櫃買中心的前端委託主機也將跟進,預計在6月1日也會完成汰換上線。這次升級可是有它的必要哦!因為原來的電腦主機已經使用到該汰舊的年限了。
而且,從3月23日起,我們的證券市場已經全面實施盤中逐筆交易,這對投資大眾來說是一大福音,但也對委託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證交所決定採用業界常用的Linux作業平台,並搭配X86系列的電腦主機,這樣的配置可是相當硬派呢!
這次的升級換新,不僅能夠增加委託容量,還能夠縮短反應時間,讓我們的市場更加迅速反應,讓投資者能夠更快地看到自己的交易結果。這樣的進步,真的是讓人期待未來的市場表現啊!
台灣證交所於5月1日起,在台北市的七個社區大學同步開辦「投資未來系列~社區大學講座」,這個活動深受廣大市民的期待。面對COVID-19疫情,學員們的學習熱情並未減退。在證交所嚴謹的防疫措施下,加上社大忠實粉絲的支持和講師的專業解析,活動開啟得相當順利。未來還將在各地陸續舉辦更多講座,詳細時間和地點將在「2020年金融知識普及計畫:投資未來系列~社區大學講座」專區公告。
參與者可透過證交所的「投資人知識網」取得相關資訊,並需注意名額有限,要提早報名。證交所強調,這系列講座是主管機關金融知識普及計畫的關鍵部分,自97年起,與全國各地社區大學合作,推廣基礎金融知識,深受大眾喜愛。
今年證交所不僅深化講座內容,還規劃了股市重大變革及實用金融知識等主題,並在疫情影響下,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學員健康。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證交所制定了風險評估標準,並限制報名人數,課前提醒有相關症狀者勿參加,確保防疫措施到位。
為了確保講座的安全進行,證交所要求學員全程戴口罩、分散座位,並以「可輕鬆、勿鬆懈」的防疫態度參與。部分社大還提供了全程錄影,讓無法到場的學員也能透過遠距學習的方式吸收知識。
為了讓台灣的證券市場更加高效能,<臺灣證券交易所>不斷進行技術升級。近期,交易所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更新計劃,就是要提升委託處理的效能,增加委託容量,並縮短反應時間。為此,交易所將前端委託主機從原有的作業平台更換為Linux作業系統,並於5月18日正式上線。
這次的更新是基於兩個主要原因。首先,原來使用的委託主機已經達到淘汰的年限。其次,從今年3月23日起,證券市場已經全面從集合競價轉變為逐筆交易,這對委託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滿足投資者對委託效能的需求,以及應對市場委託量的增加,交易所決定採用業界常用的Linux作業平台,並搭配X86系列的電腦主機。這項更新計劃自107年開始規劃,經過了概念性驗證測試、內部測試、壓力測試與破壞性測試等各項測試評估,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效能。
在完成所有的驗證測試後,交易所分別在4月26日和5月17日進行了二次全市場會測,確保系統能夠正常提供交易服務。而櫃買中心的前端委託電腦主機汰舊更新作業,則預計在5月31日進行第三次市場會測後,於6月1日正式上線。
台股在4月份來了一波強烈的彈升,漲幅超過了13%,讓許多投資者眼睛為之一亮。這次的強彈讓證券商的獲利終於見到了陽光。根據證交所的公布,4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高達66.79億元,比起上個月成長了184%,雖然累計前四個月還是由虧轉盈,獲利20.82億元,但比起去年同期還是衰退了83%。 不過,這次的成績還是讓人感到滿意。證交所的統計顯示,4月份大盤的總成交值約為3.314兆元,雖然比3月份減少了22.46%,但加權股價指數卻是呈現上漲趨勢,與3月份的下跌形成強烈對比。這也讓證券商的自營業務淨利月增達143.56%,對整體券商稅後淨利的提升有著顯著的貢獻。 在這個月,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的增長而年增42%,但由於前4個月的加權股價指數呈現下跌趨勢,與去年同期上漲的情況相比,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衰退了210%,承銷業務淨利也年減127.63%。雖然如此,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還是達到了20.82億元,年減幅度為83.34%,這個結果對於證券商來說,應該是個不小的鼓舞。
證交所針對上市公司第一季財報進行審閱,針對部分公司進行交易方法變更及買賣限制。東貝(2499)因未依規定公告109年第一季財報,上市有價證券買賣將停止;信昌化(4725)及華冠(8101)因淨值低於股本一半,將變更交易方法;正峰新(1538)則取消採行分盤集合競價方式,但仍列為變更交易方法,自5月20日起生效。
台股本周法說會盛況空前,加上520總統就職、台指期結算及中國兩會召開等重頭戲,市場波動頻繁。投資專家指出,由於15日台積電ADR及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台股盤勢遭遇回測,月線10,694點及季線10,511點成為壓力關卡,指數預計將在季線到萬一關卡之間徘徊。 近期,台股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4月營收及首季財報業績,市場關注基本面。本周將有20餘家法說會登場,其中官辦法說會佔12家。證交所第一上市股如虹揚-KY、波力-KY、永新-KY等3家,以及櫃買中心如東洋、環球晶、中美晶、杏一、普萊德、森田、友華、豪展、寶島科等9家上櫃公司將參與三場主題業績發表會。國泰金19日法說會,以及台泥、國際中橡、江申、裕融、圓剛、圓展等集團股的法說會也受到關注。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分析,美科技指數近期相對強勢,帶動台股電子股表現,但台積電ADR彈回季線後,美商務部發布新的出口限制令,對台積電ADR造成重挫。台積電股價將回測季線294元至年線285.6元支撐,這將加重台股短線拉回壓力。目前台股處於中多格局,但季線走低下引,需提防短線回測4月17日10,710高點及月線,若跌破將下探季線10,500點。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設立晶圓廠,雖然帶動上周五現貨股價上揚及外資轉買超8,841張,但美商務部對華為的出口限制仍對台積電ADR造成衝擊。中國也預計對美國企業進行反制,將其列為不可靠實體清單。雖然台電子股受惠去美化轉單商機,但台積電股價面臨考驗,預計將影響周一指數先跌百點,研判周二盤整,及周三520總統就職及台指期結算再拉高。本周指數回測月、季線壓力,下檔支撐看10,500到10,600點,上檔壓力為10,900到11,000點。
台灣證交所本周二(19日)盛大舉辦「第一上市公司線上財務業務說明會」,為投資人提供一個直擊公司內幕的絕佳機會。當日下午,從二點半到四點半,證交所將連續邀請虹揚-KY(6573)、波力-KY(8467)及永新-KY(4557)等三家公司上台,一一為投資者解析各自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藍圖。 近期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這三家公司今年第一季的獲利表現各有不同。虹揚-KY每股虧損0.77元,波力-KY則是每股獲利0.35元,而永新-KY則表現亮眼,每股獲利高達1.05元。無論是盈是虧,這次說明會的舉辦,對於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了解公司實際運作的好機會。 證交所強調,舉辦這樣的說明會,主要是為了提供一個溝通平台,讓投資人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KY公司的營運績效。會中,將由各公司的代表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廣大投資大眾與機構法人詳細說明公司的財務業務狀況,並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展開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說明會採用的是Webpro線上直播,讓無論身在何處的投資者都能夠隨時隨地關注。這不僅提高了說明會的覆蓋範圍,也顯示了證交所對於創新科技應用的積極態度。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則重要消息,關於MSCI明晟指數權重的半年度調整。根據公告,台股在這次調整中不僅權重被三大指數調降,而且這已是連續五季的調降。這次調降主要是受到中國大陸權重的上升所影響,而台股在各指數調降的百分點上,比上一次的調降還要多。
匯豐證券預估,這次調整將導致被動式資金對台股的減碼,約為13.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400億元。不過,外資法人對此持中性態度,認為這次的調降屬於微調,對於國際買盤來說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事實上,外資昨日對台股的賣超金額已經降至47億元,而終場加權指數還是上漲了58點,收盤於10,938點。
證交所指出,台股近一季的市值減少了0.17%,再加上大陸等權重的調整,使得MSCI全球標準型指數、新興市場指數、亞洲(除日本)指數分別將台股權重調降了0.01、0.33、0.31個百分點,調整後的權重分別為1.5%、12.3%、13.52%。這次權重的調整將從5月29日收盤後生效。
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中國大陸是最大的贏家,其權重再度調升了1.02個百分點,而南韓則是減幅最大的,調降了0.35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於MSCI中國A股指數新增了成分股,從467檔增至478檔,而中國非A股維持237檔。
匯豐證券還推估,由於這次調整,整體陸股將流入41億至42億美元,成為唯一獲得被動式基金加碼的亞股。而台股和韓股則是淨流出最多的兩個亞股,其中南韓股市約流出13.9億美元,台股13.5億美元。相較於前一季的調節,此次的調節金額少約百億元。在全體新興市場中,陸、台、韓的權重依舊排名前三,分別為41.5%、12.3%、11.3%。
資產管理業者分析,雖然全球機構陸續下調經濟成長率,台股也難免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但由於台灣在防疫方面的超前部署,內需衝擊相對較小。再加上美中貿易戰所帶動的供應鏈移轉,以及各國封城導致台灣接獲更多轉單,因此評估此次調整對大盤的影響相對較低,主要影響的是新增和剔除的個股。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4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總營收達2.5兆元,雖然年減2.3%,但仍有超過四成的公司交出亮麗成績單。在年增率方面,建材營造業以26.3%的成長率佔據首位,其次是半導體業的20.5%,以及電子通路業的15.8%。 截至前四月,全體上市公司總營收為9.4兆元,年減約5.7%。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有320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623家,分別佔比33.9%和66.0%。 對於4月份建材營造業營收成長的原因,證交所分析指出,這主要來自於個別公司認列出售土地收入,以及過戶交屋數量的增加。而半導體業的成長則得益于5G和高效能運算的需求強勁。電子通路業的增長則是因為推動數位平台和智能物流服務的效益開始顯現,加上居家辦公和遠距教學的需求帶動筆電、PC、伺服器及5G相關零組件的出貨量增加。 不過,觀光事業在4月份的營收年減達57.5%,這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外旅遊需求大幅減少。此外,油電燃氣業和紡織纖維業的營收年減幅度也分別為54.9%和34.1%,這些行業的衰退與國際油價下跌和終端客戶需求銳減有關。
台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3月份一度急殺3,000點,但隨著全球市場逐漸回溫,多頭力量在市場中逐漸展現。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集中市場市值自3月19日見低後,已經回升至6.9兆元,其中,權王台積電(2330)的市值增加1.27兆元,對市場的回升貢獻顯著。 受到歐美國家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激增以及國際油價大崩跌的影響,台股3月份從11,525點的高點一路下跌,一度跌破10年線,3月19日最低點甚至達到8,523點。幸好,在全球政府積極救市和疫情逐漸受控的背景下,台股近日逐漸向年線及11,000點靠攏。 以收盤8,681點計算,集中市場市值在3月19日的低點為26.3兆元,至昨日(13日)已回升至33.2兆元,增加6.9兆元,增幅達26.1%。在市值增加最多的14家上市公司中,台積電以市值增加1.2兆元居首,其次是聯發科和台塑化,分別增加2,321億元和1,933億元。市值增加逾1,000億元的公司還包括鴻海、南亞、大立光、台塑等。 在市值增加最多的14家上市公司中,國巨以反彈75.3%的表現位居第一,和泰車以54.1%的增幅位居第二,聯發科以53.2%的增幅位居第三。彈幅超過三成的公司還有台塑化、南亞、玉山金、日月光投控等。
【台北訊】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了全體上市公司前四月的營收情況,結果顯示,儘管整體營收年減5.74%,但半導體、電子通路及資訊服務業表現亮眼,分別年增長24.8%、11.82%及8.57%,成為市場的三大亮點。4月份的營收則是呈現成長趨勢,建材營造業、半導體業及電子通路業年增長率分別達到26.38%、20.57%及15.87%,相對地,觀光事業、油電燃氣業及紡織纖維業則是衰退幅度較大的產業。
具體來看,前四個月全體上市公司的營收總計達到9.42兆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74%。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有320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623家。值得注意的是,營收成長的公司數量明顯多於衰退的公司。
4月份的營收成長趨勢,建材營造業因個別公司出售土地收入增加及過戶交屋數上升而帶動,半導體業則因5G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電子通路業則因數位平台、智能物流服務效益顯現,以及居家辦公、遠距教學需求的提升,帶動筆電、PC、伺服器及5G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
而在前四個月的累計營收中,半導體業、電子通路業及資訊服務業的成長幅度分別為24.8%、11.82%及8.57%。其中,半導體業的成長主要來自5G及高效能運算的需求,電子通路業則因筆電、伺服器及5G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資訊服務業則因專案營收認列而帶動成長。
台股在4月份實現了強力反彈,整體上漲了13.23%,這個亮麗的成績當然是多方買盤齊心努力下的結果。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11日公布的數據,4月份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再度創新高,達到11.26億元,這是繼3月份突破10億元後的又一高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2倍。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外資在台股的投資一度受到影響,但隨著疫情的好轉,外資在4月份開始回補台股,累計買入超過200億元。雖然買賣量並不十分活躍,但外資賣壓的緩和對內資的買進提供了支持,這也是台股在4月份大漲的原因之一。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內資在4月份的市場表現相當亮眼。證交所的數據顯示,4月份自然人成交值比重上升至63.58%,外資比重則大幅下降至25.17%。此外,交易戶數也有所減少,從3月的245萬9,203戶銳減至195萬1,290戶。 成交量方面,4月份台股的成交量周轉率為8.41%,較3月份的10.87%有所下降。當沖成交值占比和平均每日當沖戶數也都有所減少。而ETF的成交值占比則從3月的12.75%下滑至10%以下,這反映出市場對於多樣化投資工具的需求有所減弱。 總的來說,4月份台股的強勁反彈,是內資法人、散戶以及外資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角色不可或缺,它不僅提供了透明化的市場環境,還通過數據分析和統計,幫助市場參與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台灣證交所今(11)日宣布,街口投信正式遞交申請,欲取得「標普高盛布蘭特原油ER指數」及「標普高盛天然氣ER指數」的資格認可。這兩個指數分別由全球知名的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編制,分別對應布蘭特原油和亨利港天然氣的期貨契約。這是今年投信公司提出的第七件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總計已有11檔指數申請資格獲得認可。
根據證交所的說明,這兩個指數分別反映了布蘭特原油和天然氣的市場價格走勢。其中,「標普高盛布蘭特原油ER指數」採用英國洲際歐洲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的單一月份布蘭特原油期貨契約作為指數成分,而「標普高盛天然氣ER指數」則是基於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單一月份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契約。
這次街口投信的申請,顯示了台灣ETF市場的發展進展迅速,不斷有新的投信公司加入,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隨著市場對能源ETF的需求增加,這兩個指數的加入,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關於原油和天然氣市場的投資工具。
證交所也強調,這些指數的認可過程將嚴格依照相關規定進行,確保投資者的權益得到保障。未來,隨著更多指數的推出,台灣ETF市場將更加成熟,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機會。
臺灣證交所即將在19日盛大舉辦三場「第一上市公司線上財務業務說明會」,這次特別邀請了虹揚-KY(6573)、波力-KY和永新-KY等三家公司共同參與。這場說明會將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讓無法到場的投資人也能同時收看,進一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會議時間分為三個階段,虹揚-KY的說明會將於當天下午2點30分開始,接著是波力-KY的說明會,時間定於下午3點30分,最後則是永新-KY的說明會,時間為下午4點30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現場不對民眾開放,所以投資人們無需擔心會場擁擠的問題。 為了讓投資人們能夠更加便利地參與,臺灣證交所將採用Webpro線上直播平台進行這場說明會。投資人們只要登入證交所網站,就能直接觀看實況轉播。相關網址為http://webpro.twse.com.tw/,請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另外,為了讓投資人們在會議前就有足夠的資料參考,第一上市公司的簡報資料將會在會議前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法說會資料區。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這些資料。 為了讓投資人們有機會直接向公司提出問題,會議前將開放網路表單提問。投資人們可從5月11日開始至18日下午5點止,透過網址https://act.twse.com.tw/R1090503/提交自己的問題。公司將在簡報後對這些問題進行回覆。
臺灣證券交易所強調,公司董事在執行職責時,對於財務狀況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根據現行證交法規,董事在聘用會計師時,必須經過審計委員會和董事會的通過,並且在聘用前應該與會計師充分溝通。這樣的規定,主要是為了確保獨立董事能夠在財務內控議題上,有足夠的參與和監督。 獨立董事所組成的審計委員會,在面對財務內控的複雜議題時,需要事先進行審核。因此,獨董與會計師之間的溝通變得格外重要,他們應該就潛在的重大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並評估會計師的專業能力和適任程度。 在財報的製作過程中,董事也應該在會計師進行查核之前,與其溝通查核策略,並在董事會通過財報前,與會計師討論查核發現,以確保對公司財報狀況的全面掌握。 臺灣證券交易所還指出,董事在面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或交易時,也應該諮詢會計師的意見,這樣可以幫助董事了解決策和交易的潛在風險,特別是關於法規遵循和財報表達的合理性。 董事與會計師的溝通方式可以多種形式進行,包括書面、當面、電話或視訊會議等,並且所有溝通都應該留下紀錄作為證據。 在會計師進行查核規劃時,董事應該與會計師溝通,傳達董事希望會計師查核應加強了解的事項。會計師完成查核後,董事應該與其溝通查核發現,了解財報會計師查核調整事項的原因,並評估其是由於內部控制缺失、人為疏失或財會專業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最後,董事會必須依法出具內控制度聲明書,對公司內控制度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聲明。
證交所將於5月19日下午2點半至4點半,舉辦「第一上市公司線上財務業務說明會」,特別邀請虹揚-KY(6573)、波力-KY(8467)及永新-KY(4557)等三家公司出席。這場說明會的目的,是為了讓投資人更加了解這些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並透過線上直播的形式,讓廣大投資大眾和機構法人直接聽取公司代表的解說,包括財務業務的具體情況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由於採用Webpro線上直播,所以活動不會開放現場民眾參與,但投資者們可以通過證交所的網站,同步觀看這場重要的線上說明會,掌握相關公司的最新動態和產業發展趨勢。
台灣證交所近日針對上市公司第一季財報公告進行規劃,強調各公司應於5月15日公告財報,並提醒金控公司公告日為6月1日。為避免網路流量過大,證交所呼籲公司把握時間,及早完成財報申報。此外,上市公司應同步公告「格式化財務報告」與「電子書」,並提醒上傳文件需掃瞄簽章,確保與實體報告一致。為提升企業國際能見度,證交所從108年第一季起採用InlineXBRL(iXBRL)申報,使財報可直接在網際網路瀏覽器閱讀。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閱財報資訊,並提醒投資者在進行股票交易前應詳閱相關資訊。
臺灣證交所近日宣布,為了規範市場秩序並保障投資者利益,將對各類型ETF的營業日淨值進行嚴格監管。根據新規定,若ETF在申報淨值日當天的交易時間開始前兩小時內,其經理人或代理人發布的基金淨值為零或負數,證交所將立即公告該ETF停止買賣,並在後續公告終止上市日期。這項新措施將從即日起生效,並已經正式對外發布。 為了確保市場交易穩定,證交所強調,一旦ETF的最新營業日收盤淨值達到0或負數,該ETF將會被下市。投信公司必須在隔日早上7點前發布重訊,並立即停止買賣。這項規定將對ETF市場產生重大影響,迫使投信公司更加謹慎地管理ETF的資產。 為配合新規定,證交所對「營業細則」、「對上市有價證券變更交易方法及停止買賣作業辦法」、「對上市受益憑證信託事業及境外基金機構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及「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及境外指數股票型基金上市之境外基金機構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等相關規章進行了修改。這些修改將從5月5日起正式實施。 證交所表示,這項新規定將有助於保護公益,並維持市場交易穩定。未來,投信公司在發行ETF時將更加注重資產管理,以避免淨值出現異常情況,進而影響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