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近期台灣ETF市場相當熱絡,3月份的成交值在集中市場中佔比達到12.75%。其中,國泰網路資安ETF(00875)這檔以資安產業為主題的ETF,自上市以來表現亮眼,一周內日均量超過1萬張,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隨著ETF投資風潮的興起,近年來台灣市場陸續推出了AI、通訊、ESG等各種主題的ETF,滿足了多元化的投資需求。根據證交所的統計,今年3月上市的120檔ETF日均成交值超過247億元,在集中市場中的比重約為12.75%。
國泰網路資安ETF是追蹤「那斯達克ISE全球網路資安指數」的產品,其成分股來自全球交易所上市的網路安全相關軟硬體直接服務供應商。篩選條件包括最低流通市值1億美元以上,近三個月日均交易金額須達100萬美元,並排除對外國資本有投資限制的國家上市的股票。
該ETF的收益將全部併入基金資產,不另進行分配。目前,基金持股主要囊括遠距視訊解決方案商「Akamai」、防火牆及VPN技術廠商「防特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分析服務供應商「Splunk」等公司。
今年以來,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遠距工作平台的使用率不斷上升,新創產業中興起的雲端視訊會議廠商Zoom用戶人數也大幅增加,帶動股價在第1季逆勢上漲。然而,近日傳出Zoom因系統存在資訊安全漏洞而遭禁用,股價也進行回檔修正,這也顯示了資安議題的重要性。
國泰投信指出,隨著企業與個人對網路使用的依賴度增加,如何保障網路使用安全,避免駭客攻擊或資料外洩,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未來,與資安相關的軟體、系統、解決方案服務的需求預期將隨之增加,這將有機會推升伺服器及資安產業的成長動能和業績表現。
【台北訊】台灣證交所最近公布了一則關於上市公司董事酬金的重大新聞,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話說去年,在這波景氣變動下,各家公司對董事酬金的態度可是有了不小的變化呢!舉例來說,之前一度慷慨的國巨,去年酬金縮水得相當嚴重,結果排名從前年的高位掉到了第八名。 這次,中信金、台積電和統一三家公司則成了大贏家,分別拿下了董事酬金的冠、亞、季軍。不過,這可不是小數目哦,中信金一個人就派發了6.2億元的董事酬金,比前年增加不少;而台積電和統一也分別有3.7億元和3.3億元的派發金額。 有趣的是,去年總酬金超過1億元的公司竟然有35家,這個數字比前年的26家還是多了三成以上,看來這波景氣對某些公司來說還是帶來了不小的利益。 另外,我們也不能忘了金控業的表現。去年金控獲利創下新高,許多金控公司的董事酬金也名列前茅。像是中信金,就派發了6.2億元,大增於前年的3.8億元;而富邦金和元大金也分別以第五和第六名的位置新進前十名。 不僅如此,華南金、新光金、第一金、開發金、台新金、兆豐金、國泰金、玉山金、國票金、台中銀、上海銀和合庫金這些公司,也都派發了超過1億元的董事酬金。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去年董事酬金總額最高的還是中信金,高達6億元;第二名的台積電有3.7億元;第三名的統一則有3.3億元。這些數字讓人不禁對台灣上市公司的董事酬金政策有了新的認識。
外資對台積電、國巨看旺,法說會前夕大舉進場!近期台股熱鬧非凡,鉅額交易活躍,其中台積電和國巨更是受到外資的熱烈追捧。根據證交所統計,台積電在法說會前夕,高盛證券客戶以305元的高價進場,這一價格比當時的最新收盤價還高出6%,顯示了外資對台積電後市的強烈信心。而國巨則因GDR炒熱被動元件題材,昨日出現多達七筆鉅額交易,法人普遍認為外資看好其價格將再上一階。 野村證券最新報告中,強調台積電法說會將成為領漲指標,預計4月以來反彈的半導體股將有望持續強勁。此外,摩根大通和瑞士信貸等機構也紛紛轉向預期台積電「緩和」調整財測,不會大幅下修。對於國巨,大小摩等機構給予了高度評價,除了國際籌資提高能見度外,還看好華新科的未來發展,這對於投資人對被動元件股的信心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台積電近期受到外資的關注,14日高盛客戶以305.68元的高價敲進,這一價格不僅高於當日和前一天的收盤價,還高於台積電ADR換算的303元現貨價。當日台積電獲外資買超1.53萬張,而昨日則轉為小賣587張。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高盛客戶曾在3月初以294元的價格鉅額買入台積電,這次交易更加引人注目。 券商人士分析,外資願意以高價進場,主要是因為看好台積電後市。雖然305元的價格確實比當時行情高出不少,但考慮到台積電現貨和ADR動輒有3%~5%溢價,這次交易幅度還屬合理。也有法人認為,買盤可能涉及其他工具套利或策略交易。 對於台積電,野村證券認為,由於市場對半導體產業過於悲觀,產業庫存不高,台積電法說會有望提振市場信心。而摩根大通則分析,目前台積電客戶並未大規模砍單,展望可能以小幅調整取代大幅下修。 另一方面,國巨昨日有麥格理、美銀、高盛、瑞信、凱基、富邦和元大七家券商客戶進行配對交易,價格在338元~343.5元之間,總計成交1,203張,金額達4億元。這次交易背後,除了國巨發GDR被搶購、華新科展望佳攻漲停的原因外,法人普遍認為是看好後市的買盤搶進和套利行為。
【台北訊】新冠肺炎疫情對台股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這也讓台股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化。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了第一季的市場交易統計數據,結果讓人意外。數據顯示,首季散戶投資熱情上升,成交1億元以下的人數創下了35季新高,達到283.07萬人,成長44.4萬人。而季成交5億元以上的「大戶」則減少了58人,降至1,216人。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成交值介於1億元至5億元的「中實戶」和低於1億元以下的「散戶」人數都有所增加,這顯示在市場波動中,大量的小投資者進場,而大戶則相對保守。去年第四季的台股因為美中貿易戰止戰、外資大舉買超以及台商回流等因素,市場表現熱鬧,不過今年疫情影響下,台股指數單季重挫2,289點。
不過,市場並未因為指數大跌而減少交易意願。3月份集中市場交易人數戶數達到245.92萬戶,比2月增加65.48萬戶,單月周轉率上升至10.87%。法人分析指出,3月散戶交易人數大幅成長,可能是因為「停損賣壓」和「危機入市」兩股力量所帶動。
此外,台股3月份的ETF成交值占比上升,從2月的8.02%增加至12.75%,而定期定額投資金額也從2月的9.28億元成長至10.56億元。這些數據都顯示,在市場波動中,投資者對於ETF和定期定額投資的興趣不減。
台灣證交所今(16)日宣布,由富邦證券發行的兩檔全新ETN(單日指數投資證券)將正式掛牌上市。這兩檔ETN分別是「富邦蘋果正二N」(02001L)和「富邦蘋果反一N」(02001R),分別代表單日正向兩倍指數和單日反向一倍指數的投資工具,這是自ETN商品開放發行以來,首度有槓桿、反向型ETN掛牌上市。 根據證交所提供的信息,這兩檔ETN的指數是由臺灣指數公司編製,追蹤的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大蘋果報酬指數」的單日報酬表現。該指數則是從蘋果公司最近期公布的供應商名單中,選取符合流動性和財務穩健度的證交所上市公司股票,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以反映臺灣大型蘋果供應鏈公司的投資表現。 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ETN是一種不保本商品,投資人在購買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充分了解其特色、投資成本、費用及風險,並簽訂風險預告書。為了幫助投資人更好地了解ETN,證交所已經建立了「ETN專區」,提供上市ETN的基本資料、新聞及相關法規等資訊。
為了有效對抗新冠疫情,<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積極推出多項便民措施,保障投資人及員工的健康安全。對於投資人或證券商、投信投顧公司員工,若需查詢證券集中交易市場帳戶或交易資料,現在可以直接利用證交所的「投資人個人資料查詢系統」進行,這樣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而且比現場查詢更加迅速、安全且方便。 證交所提供了「網際網路」、「透過券商通訊發函」以及「現場」三種查詢方式供投資人選擇。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並遵循指揮中心的指示,台北101大樓及證交所辦公場所已實施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量體溫、戴口罩、填寫「健康聲明書」等。 考慮到現場查詢的不便和可能產生的群聚感染風險,證交所也提出建議,投資人可以像現在購買口罩時,由藥局排隊改為網路預購的模式。透過使用「自然人憑證」、「證券下單憑證」或「工商憑證」,投資人可以採取網路查詢的方式。在操作上遇到問題時,可以聯繫投資人服務專線:02-27928188尋求協助。 另外,若投資人需要查詢「股票庫存明細」、「被繼承人集中保管有價證券資料」等相關資訊,可以直接聯繫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聯繫電話為:02-27195805。
證交所今(15)日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治理專區,正式揭露國內上市公司及第一上市公司在108年度的董事及監察人酬金支領情形。這項措施讓投資者能夠通過不同排序查詢,了解董監酬金總額及其佔稅後損益的百分比,以及平均每位董監的酬金,從而促進公司制定更合理的董事監察人酬金。不過,由於股東會年報的編製時間較晚,與本次申報時點可能存在差異,投資者需注意此一差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董監酬金為擬議數,實際數將於110年1月底正式公佈。
台灣證交所最新公布,3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營收達2.5兆元,雖然年減4.57%,但仍有逆勢成長的產業,像是半導體業、資訊服務業和電子通路業。累計前三月營收為6.9兆元,年減6.98%。證交所指出,除了個別公司受5G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帶動外,還有資訊服務業因專案營收挹注,以及電子通路業因筆電、伺服器等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不過,觀光事業、油電燃氣業和建材營造業等產業營收則因疫情影響或基期較高等因素,呈現衰退。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13)日攜手舉辦了首場關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的工作坊。這場工作坊透過安永專業顧問團隊精心設計的課程,幫助企業深入思考如何有效揭露氣候議題相關資訊。
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對企業的營運影響深遠,同時也開啟了無數的商機。投資者們日益關注企業在氣候變遷方面的表現,這些資訊不僅影響著企業的永續競爭力,也成為國際永續評比的重要評比項目。
根據安永對機構投資人2019年的調查,有超過半數的投資者,即52%,認為如果企業不能提供相關風險資訊,他們將選擇撤資或不再投資。這一數字與2017年的15%相比,顯示了投資者對氣候變遷風險關注度的顯著提升。
近年來,將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融入公司治理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為了順應這一國際趨勢,主管機關今年在股東會年報、公司治理評鑑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都對相關揭露報導提出了規範要求。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執業會計師曾于哲強調,企業應該從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角度出發,進行嚴謹的評估和管理,從而辨別風險與機會。臺灣證券交易所經理黃玻莉也在課程中回答了企業對主管機關政策的相關疑問。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團隊長期以來積極推動TCFD在國內的應用,並作為TCFD正體中文版的官方授權出版單位,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服務。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成功舉辦了第一季的「第一上市公司線上財務業務說明會」,活動在眾多投資人的關注下圓滿落幕。這次說明會特別邀請了捷敏-KY(6525)和茂林-KY兩家公司參與,由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親自率領經營團隊,向全體投資人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營運狀況、產業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得到了廣泛的正面評價。
對於那些因故未能即時參與線上說明會的投資人,不必擔心,因為證交所已經將說明會的影音檔案上傳到了他們的Webpro平台,讓大家隨時隨地都能觀看。此外,參與公司所提供的財務說明簡報檔案也同步上傳到了公開資訊觀測站,供投資人查閱。
接下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將在15日、17日和20日連續舉辦「生技醫療及健康主題式業績發表會」。這次活動將邀請台耀、南六、柏文、和康生、美時、永信和寶齡富錦等七家公司參與,並採用線上會議的形式進行。這個活動將向全體投資人展示這些公司的財務狀況,並對外開放給國內外的三大法人、四大基金等機構法人、國內外媒體以及一般投資人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人還可以在主題式發表會開幕前,透過活動網頁進行線上提問,與會公司將會針對提出的问题進行即時回覆。有關這些活動的詳細訊息,投資人可以至證交所網站首頁的「焦點專區-公告╱活動」進行查看。
台股自3月23日起實施逐筆交易新制,至今已經過去13個交易日。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這項新制帶來了顯著的成效。在這段時間內,台股的日均值達到了1,572億元,這個數字不僅比去年的3月和4月都有雙位數的成長,而且相比起去年3月的1,135億元和4月的1,322億元,分別增長了39%和19%,顯示了新制對於交易量的正面影響。
在逐筆交易實施的首日,限價下單的比率就創下了99%的記錄,這一比率在過去12日中依然維持在99.52%,而市價委託的比率則低於1%,大約只有0.48%。這些數據說明,投資者對於新制的接受度非常高,並且在交易上更偏向於限價委託,這對於市場的效率和透明度都是一個提升。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逐筆交易的實施不僅加快了交易速度,同時也提升了資訊的透明度,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交易量如預期般增加。從3月23日至4月9日的數據來看,台股的日均值為1,572.8億元,這一成績對於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台北訊】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首度與寬量國際(QIC)及群益金鼎證券攜手,成功舉辦了線上台股引資說明會「Taiwan CEO Week on Air」。這次線上會議在短短一周內,共辦理了925場次,吸引了211名機構投資人參與,與33家上市櫃和興櫃公司的CEO進行了一對一及多方的會議,數量比以往實體活動多出近倍。 證交所指出,這次線上會議的舉辦,不僅克服了疫情對企業活動的打擊,也顯示出台股公司的堅強體質。雖然無法親自見面,但線上會議的便利性讓外資參與度大幅提升。今年證交所與寬量國際在香港舉辦的「Taiwan CEO Day」已經引起廣泛關注,而今年的線上形式更讓外資連線更加便利。 在線上會議中,證交所也投入了線上專題演講,向國際機構介紹台股公司治理和股利豐厚等長線投資價值。隨著逐筆交易實施,交易便利性大幅提高,許多外資對新制和台股開放措施表達了興趣,這也反映了對台股的高度關注。 寬量國際表示,來自台灣企業CEO和國際投資人的反應及回饋都非常正面。長線來看,疫情加速了人類互動的轉變,市場活動可能從「線下」轉為「線上」。線上活動能為不同規模的公司提供一致服務,特別是提升中小企業的能見度,因此說明會的成果具有高度指標性。 群益金鼎證券則強調,台股企業逐漸重視永續經營,短期疫情反而突顯了好公司的價值。透過線上管道,讓各國投資人和國內公司溝通無礙,有助於提升投資信心及企業營運。群益金鼎證券期許這次說明會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台股的優勢被廣泛推廣。
台灣證交所即將於4月15日、17日及20日,一连舉辦三場以「生技醫療及健康」為主題的業績發表會,這次的活動將聚焦於新藥研發、原料藥、醫材及運動休閒等相關領域,並邀請了台耀、南六、柏文、和康生、美時、永信以及寶齡富錦等七家上市公司參與。證交所透過這樣的主題式活動,旨在向投資大眾介紹各公司的財務狀況,並透過聚焦特定產業來凸顯其競爭優勢,同時提升資訊的透明度。
為了幫助投資人更加關注產業基本面,證交所特別選擇了近期受到關注的生技醫療及健康產業作為主題。活動將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讓投資人無需親自到場也能參與。證交所也鼓勵上市公司積極舉辦法人說明會,以加強投資人的信心。
這三場業績發表會的具體安排如下:4月15日(周三)將有台耀、南六及柏文等三家公司的業績發表;4月17日(周五)則是和康生、美時及永信等三家公司的時間;最後,4月20日(周一)將由寶齡富錦公司壓軸登場。
由於疫情影響,為了減少群聚風險,此次活動將採取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不開放現場參與。投資人可以在活動網頁上線提問,與會公司將會針對投資人的問題進行回覆。有關此次活動的更多資訊,請投資人至證交所網站首頁的「焦點專區-公告/活動」進行瀏覽。
「TaiwanCEOWeekonAir」線上台灣投資說明會在10日圓滿落幕,這場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寬量國際(QIC)共同主辦、群益金鼎證券協辦的活動,成為國際引資活動的全新數位典範。在這場活動中,臺灣證交所展現了其創新與韌性,成功跨越地域限制,與全球機構投資人進行空中會見,推廣台灣資本市場的魅力。
由於疫情影響,臺灣證交所主動出擊,與QIC和群益證券攜手,以數位方式舉辦這場以台股為主的大型線上投資說明會。活動持續一周,共吸引全球211位機構投資人代表參與,與國內33家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進行925場次會談。透過密集的行銷活動,將優質台股推向國際投資人的視野。
這不是臺灣證交所與QIC及群益證券首次攜手合作。2019年,三方曾於香港合辦TaiwanCEODay台灣投資說明會,當時的規模和層級均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的全新活動形式,讓參與者更加便利地連線參與,這對許多公司來說是首次線上體驗,也再次提升了活動的出席陣容。
在活動期間,臺灣證交所還透過線上專題演講,向國際法人介紹台股公司治理優異、股利豐厚等長線投資價值,並與多家跨國投資機構進行會談,深入了解外資觀點。法人對近期台股開放措施表達濃厚興趣,並提出對台灣資本市場的建議,顯示了對台灣市場的高度關注。
近期,台灣證券交易所的ETF市場可是熱絡非凡啊!3月份的數據來看,有120檔上市ETF的日均值超過了247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總成交量的12.75%。其中,新上市的國泰網路資安ETF(00875)可是搶眼得很,這是台灣第一檔以資安產業為主題的ETF,上市後一週日均量就超過了1萬張。 說到這個ETF,9日的股價可是飆升了20.49%,上漲了1.84%,還成了法人買超ETF的第一名,買超量高達8,463張。這個ETF的追蹤對象是「納斯達克ISE全球網路資安指數」,它選擇的成分股都是來自全球交易所上市的網路安全相關的软硬件直接服務供應商。 這些供應商的篩選條件相當嚴格,至少要擁有1億美元以上的最低流通市值,近三個月日均交易金額要達到100萬美元,還要排除那些對外國資本有投資限制的國家(像是中國、阿根廷等)上市的股票。 這檔ETF的收益會全部併入基金資產,不會進行分配。目前基金持股的範圍很廣,包括了遠距視訊解決方案商「Akamai」、防火牆及VPN技術廠商「防特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分析服務供應商「Splunk」等公司。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遠距工作平台的使用率大增,新創產業的雲端視訊會議廠商Zoom用戶人數也急速上升,股價在第一季逆勢上漲。但近日,Zoom因為系統存在資訊安全漏洞而遭到禁用,股價也進行了回檔修正,這讓人看到資安議題的重要性。
台灣證交所今(9)日公布了一則關於上市公司108年度財務報告的重磅消息,那就是有關於每股淨值的資料。這次公布的資料影響到了多檔個股的融資融券交易狀態,讓市場上的投資者們都格外關注。以下是詳細的報導內容: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有吉祥全(2491)、嘉威(3557)、新天地(8940)這三檔個股,因為每股淨值已經回復至票面以上,所以將從4月10日起恢復融資融券交易。這對於這些公司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進行更為活躍的交易。
不過,這次公布的資料也顯示,有聚亨(2022)、云辰(2390)、同開(3018)、建碁(3046)、工信(5521)、偉聯(9912)等6檔個股,因為每股淨值低於票面,所以需要暫停融資融券交易。這對於這些公司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會帶來一點不便,因為他們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通過融資融券進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飲(1213)的每股淨值也低於票面,但由於它之前已經因為列為變更交易方法而暫停融資融券交易,所以將繼續暫停。
總的來說,這次證交所公布的每股淨值資料,對於台灣股市的運作影響相當大。不僅影響了多檔個股的交易狀態,也讓投資者們更加關注公司的財務狀況。未來,這些個股的表現將受到市場的關注,我們將繼續關注相關新聞,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準確的資訊。
【台北訊】為了讓國際投資者更加了解台灣的證券市場,<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不斷進行自我提升,近期對英文版公開資訊觀測站進行了全面升級。這次升級的動作,是為了配合政府「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讓外國投資人能夠更加輕鬆閱讀並使用相關資訊。 從去年10月起,證交所就推出了全新改版的英文版公開資訊觀測站,如今再次進行升級,目的就是要讓外國投資人對台灣上市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次升級,證交所特別強化了財務營運資訊的揭露,包括股利分派、董監事酬金、債信專區、募資計畫執行情形、庫藏股買回等,讓投資者能夠全面掌握公司的財務狀況。 除了財務資訊,英文版觀測站還新增了董監事、經理人及大股東持股、質押及轉讓等相關內容,並且在資訊分類和排序上參考了中文版的設計,方便外國投資者透過網頁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這樣的升級,不僅有助於提升台灣股市的國際化,也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友善的投資環境。 證交所表示,這次升級耗時超過半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源,對上百支程式和報表進行了全面的清查和修改。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打造一個友善的雙語金融服務環境,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來台灣資本市場投資,從而提升台灣金融市場的國際能見度和競爭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那就是國泰投信昨日向主管機關申請兩支期貨指數ETF的認可。這兩支ETF分別是「道瓊斯天然氣ER指數」和「道瓊斯原油日報酬正向2倍ER指數」。這是國泰投信今年第五件申請案,顯示該公司在金融市場上的積極作為。 特別的是,這兩支ETF的申請不僅是國泰投信的首創,同時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其中,「道瓊斯原油日報酬正向2倍ER指數」與富邦投信2月中獲准的「道瓊布蘭特原油單日正向二倍ER指數」名稱雷同度很高,但後者的連動資產是西德州輕原油,而國泰投信的則是道瓊斯原油。這讓人好奇兩家公司是否會在這個市場上形成競爭。 而另一支「道瓊斯天然氣ER指數」則是首次見投信公司申請,這種波動度比原油價格更高的指數,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新的投資選擇。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這兩支ETF均由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維護。其中,「道瓊斯天然氣ER指數」的成分是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掛牌交易的單一月份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契約,「道瓊斯原油日報酬正向2倍ER指數」則是追蹤「道瓊斯原油ER指數」單日報酬正向二倍報酬的指數。 隨著市場對於原油和天然氣ETF的興趣不斷增長,國泰投信的這次申請是否能獲得批准,以及這兩支ETF的表現如何,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臺灣新聞記者報導】 最近啊,臺灣證券交易所可是熱鬧非凡,因為它們開始舉辦一系列的「生技醫療及健康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啦!這個活動從1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20日,真的是超級精彩哦! 這次活動請來了台耀(4746)、美時等七家公司來分享他們的業績,真的是讓我們這些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而且,這些發表會都是採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時間定在下午2點到4點20分,真的是方便又實惠呢! 對了,如果你是三大法人、四大基金這些機構法人,或者是媒體和投資大眾,都可以參與這個活動哦!你們只要透過證交所的Webpro網站就能收看實況,網址是https://webpro.twse.com.tw/,超級簡單好找的。 而且,這些公司還會在會議前一天,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法說會專區上傳資料,投資人們可以自行下載來了解。如果還有問題想要提問,可以在會前填寫網路表單,上市公司會在簡報完畢後一併回復,這樣的互動真的太棒了! 這次的活動網址是https://act.twse.com.tw/R1090406/,如果你對生技醫療及健康這個領域有興趣,絕對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哦!
【台灣新聞】 近年來,企業財報在企業經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依據,更是外界評估企業財務健康與投資價值的關鍵。為了確保財報的準確性與透明度,臺灣證券交易所積極推動相關規定與措施,讓企業在財報編製上更加謹慎。 企業財報,簡單來說,就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的總結。這些資訊透過四大報表——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權益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來呈現。這些報表不僅涵蓋了廣泛的財務資訊,還包括重要的會計項目明細,以及對投資人、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作出投資決策時有用的揭露事項。 企業編製財報時,必須負起誠實編製的責任,這不僅是對股東的交代,也是建立良好溝通管道的基礎。對投資人來說,財報是了解企業基本財務狀況的重要來源,對政府而言,則是制定政策與監管企業的依據。 根據審計準則公報第57號「財務報表查核報告」的規定,管理層必須依照適用的財報架構編製報表,並維持與財報編製相關的必要內控,以確保報表未因舞弊或錯誤的重大不實表達而受到影響。公司法、證交法及財報編製準則等法令,也對企業編製財報提出了具體要求。 自104年度起,台灣所有公開發行公司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表準則(IFRSs)編製財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在這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斷協助公司提升財報編製能力。 在第一階段,公司需自行評估與控管,檢視是否能獨立完成合併財報編製的主要工作項目,並將計畫書執行結果列入內控追蹤項目,向董事會報告。第二階段則強調公司應能自行完成四大報表及相關附註附表的初稿編製,並提供會計師查核,進而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財報編製流程的內控作業。 總之,財報編製是企業管理層應盡的基礎責任,而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積極推動與監督,對於提升企業財報品質與整體市場透明度,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