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在9日遭遇重挫,下跌344點,讓「萬一」失守,但金管會和證交所都來了個信心喊話,強調台股基本面穩健,加上高殖利率的保障,跌幅相對於亞洲其他市場來說還算小。投資人們也相當勇氣,敢在低點進場承接,對市場的信心依然堅定。 金管會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台股的基本面,首先強調台股基本面穩健,即使短期內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但長期來看還是會回歸基本面。台灣上市櫃公司在獲利後的配息意願很高,使得台股的殖利率在全球名列前茅。截至109年2月底,台股的本益比約為18.46倍,现金殖利率達3.90%(含股票股利為4.06%)。在多國及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台股的高殖利率特點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人的目光。 其次,台股整體表現相對抗跌。在9日的收盤時,台股加權股價指數下跌了3.04%,但與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其他主要市場相比,跌幅還是較小的。台股的整體表現顯示出其抗跌性。 再者,雖然9日台股加權股價指數下跌約344點,但各類股價雖然呈現下跌,但只有約20餘檔股票跌停,這也顯示市場中仍有投資買盤。 證交所也強調,投資者在投資時應該著重於基本面。台股基本面良好,上市營收連續兩年超過32兆元,近年來不斷提升公司治理品質、市場效率,並精進各項市場機制。逐筆交易及盤中零股交易即將上路,股利殖利率高,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連續五年超過1兆元,去年達到1.44兆元,這豐厚的股利對於國內外投資人來說是一大吸引點,能夠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台股,活絡經濟動能。 證交所還指出,去年集中市場創下了近30年來的新高,加權股價指數收在11,997點,較前年底上漲2,270點,漲幅達23.3%,是近十年來最佳表現,與國際主要市場相比表現相當優異。另外,上市公司營收也連續兩年創佳績,去年全體上市公司營收達到32兆7,667億元,連續兩年超過32兆大關。上市公司財務表現良好,積極回饋股東,去年上市櫃公司發放現金及股票股利共1.5兆元,其中現金股利高達1.44兆元(含上櫃0.12兆元),再創歷史新高,並已連續五年超過1兆元。
台股市場即將迎來一項重大改革!從3月23日起,台灣證券交易所將正式啟用逐筆交易系統,這意味著未來的盤中委託將擴充到六種格式。為了讓投資者們能夠順利適應這項新變革,交易所提醒大家,若對新系統還不太熟悉,不妨先從最簡單的限價單開始使用。此外,限價委託還新增了一項便利功能——改價功能,讓投資者可以直接調整價格,省去刪除舊單再新增的麻煩。 這次逐筆交易與現行制度的最大差異在於,將從集中競價改為隨到隨撮,並將委託格式從限價和市價擴展到當日有效(ROD)、立即成交否則取消(IOC)、或全部成交否則取消(FOK)等六種。這樣的變革將帶來交易速度的提升,並提供更多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逐筆交易系統啟用後,開盤和收盤時段仍將維持集合競價,因此市價單、IOC、FOK委託不適用於這些時段,仍將採用現行的「限價ROD」委託方式。而在開盤後的時段,投資者可以選擇使用「市價」下單,但這些「市價」委託的撮合順位將優先於開盤前以漲停買進、跌停賣出的限價委託。 收盤集合競價時段也僅接受「限價」ROD委託,若投資者在逐筆交易時段下單的「市價」ROD委託在收盤時段開始前未能成交,將自動刪除。若仍有成交需求,則需以「限價」ROD委託重新下單。 證券商們也指出,逐筆交易系統的實施將加快撮合速度,但對於非短線交易投資者來說,影響並不大。對於不熟悉或進行中長期操作的投資者來說,使用限價委託將是較為穩妥的選擇。 另外,為了提升效率,交易所還新增了限價委託改價功能,讓投資者可以在全時段進行價格調整,但這項功能僅適用於限價單,並且限價單不能改為市價,反之亦然。同時,對於那些選擇「借券賣出」或「融券賣出」的投資者來說,若持有平盤以下的有價證券,則不得將價格調整至平盤以下。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人更加了解逐筆交易,特別推出了逐筆交易擬真平台。自去年10月起,該平台已經舉辦了为期六個月的證券商擬真平台競賽,讓證券商們透過實戰練習,提升交易技能。根據最新公布的2月競賽結果,富邦板橋等分公司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獎金肯定。 這次競賽的獎勵相當豐厚,前30名分點的證券商將獲得2萬元的獎金,31到60名則可獲得1.5萬元,61到100名則是1萬元。在2月的競賽中,前30名的分點獲獎者包括富邦板橋、元富文心、統一中壢、富邦台南、富邦敦南、富邦北港、富邦台北、華南朴子、統一台中、富邦高雄、元富新興、富邦民雄、富邦延吉、元富草屯、富邦仁愛、華南小港、富邦員林、國票彰化、富邦中壢、元富松德、華南虎尾、元富中港、華南斗六、富邦虎尾、富邦左營、合庫高雄、富邦民生、富邦彰化、元富宜蘭和永豐嘉義等。 而第31到60名的獲獎者則有國票中港、日茂南投、元富虎尾、新光證券、合庫台中、富邦台東、國票敦北等。第61到100名則包括合庫西台等,完整名單可上證交所官網查詢。這次競賽不僅提升了證券商的實戰能力,也為投資人帶來了更加透明、安全的交易環境。
臺灣證券交易所 即將在3月23日推出一項重大改革,那就是全面實施盤中逐筆交易。為了讓市場對這項新制有更深的理解,並表達對新制的支持,證交所與知名零食品牌乖乖公司攜手合作,推出了「逐筆交易乖乖联名包」珍藏版和限定版兩款限量商品。 珍藏版以紅色為主色調,象徵著股市的漲幅,包裝上寫著「逐筆交易秒速配股 市乖乖股民嗨」,寓意著新制上線後,股市將會一片長紅。而限定版則以綠色為主,象徵著系統和設備的順利運行,標語為「逐筆交易秒速配系統乖乖 好運來」,期望新制實施後,系統運行無礙,帶來好運。 在這兩款联名包的背面,印有逐筆交易的四大優點,包括撮合效率提升、市場資訊透明化、委託種類多元化以及整合權證、衍生性金融商品策略運用。這些優點將讓投資人能夠更加靈活地操作交易策略。 從9日起,證交所陸續向各證券商總、分公司及周邊單位贈送這些联名包,以表達對逐筆交易推動的感謝和支持。
台灣證交所將於3月31日開放證券及銀行業客戶負面信用資料交換查詢服務,這項新措施將對金融市場帶來重大影響。為了落實金管會的政策,證交所與聯徵中心、券商公會、銀行公會及櫃買中心攜手合作,將客戶的負面信用資料進行共享,未來投資人若在券商或銀行有違約交割或不良信用紀錄,將可能影響其在其他金融平台的使用行為。
根據證交所6日的公告,自3月31日起,將正式實施「金融機構透過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及證券商透過臺灣證券交易所介接交換授信業務負面信用資料管理規範」。這項措施將結束過去券商與銀行只能各自從聯徵系統和聯徵中心獨立查詢客戶單邊信用資訊的狀況,有效降低金融機構授信風險。
證交所強調,此次合作是為了配合金管會的政策,與券商公會、銀行公會等共同研議後,經過不斷修正及測試電腦系統功能,終於達成串接證交所及聯徵中心電腦系統的目標。未來,券商和銀行將能夠通過雙方系統查詢到客戶是否在其他業務上有授信違約的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證交所也提醒,券商或銀行在查詢客戶資料時,仍需取得客戶的同意。初步開放查詢的業務包括信用交易業務、證券業務借貸款項、不限用途款項借貸授信相關業務,而辦理客戶普通交易開戶則不在此開放範圍內。
【台股新聞】
從3月23日開始,台灣證券市場可是大變天啦!大家知道嗎?<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交易更順暢,現在可以全面實施盤中逐筆交易後,還新增了一個超實用的功能——限價委託修改價格!這下子,投資人不用再為了修改價格手忙腳亂了,直接就能搞定,簡直是太方便啦!
那麼,這個新功能有哪些要注意的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這個功能是全時段可用的,不管是盤中逐筆交易時段,還是集合競價時段,甚至是開盤、收盤,甚至是瞬間價格穩定措施實施期間,都能夠隨時隨地修改價格,超級方便。
但是,這個功能也是有規則的哦!它只適用於限價委託,所以如果你想改價格,可不能把限價改成市價,反之亦然。這意味著,你不能把限價委託變成市價委託,也不能把市價委託變成限價委託。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注意事項,那就是在平盤下,是不允許放空有價證券的。所以,如果你是那種選擇「借券賣出」或「融券賣出」的投資人,那麼你就不可以將價格修改為平盤以下,這可是大禁忌哦!
總結來說,這個新功能的推出,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一個福音,但同時也要注意這些規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台灣證交所大動作!3月31日起實施跨業查詢客戶授信負面信用資料
【台北訊】今(6)日,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發出重大公告,即將於今年3月31日開始實施一項重大改革——跨業查詢客戶授信負面信用資料案。這項措施意味著未來證券業界將能夠查看到客戶在銀行的授信負面信用資料,從此,客戶與銀行的往來不良紀錄將不再隱匿。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新政策將涵蓋客戶最近3年內的違約註銷或借款違約又償還等不良紀錄。這將有助於證券業者在授信業務中進行更全面的風險評估。
為了落實這項政策,證交所與聯徵中心、證券商公會、銀行公會及櫃買中心共同攜手合作,這是證券業與銀行業首度在客戶負面信用資料交換查詢方面進行跨業合作。該計劃已經獲得金管會的核定,並在6日同步公告實施。
證交所特別解釋了這項政策的具體內容,指出「金融機構透過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及證券商透過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介接交換授信業務負面信用資料管理規範」將作為證券商查詢投資人在銀行的授信負面信用紀錄的依據。
為了確保系統的順利上線,證交所進行了一系列的協議、電腦系統功能修正與資訊連線測試。從3月31日起,證券商和銀行將能夠通過證交所和聯徵中心的電腦系統進行互查,這將有助於提升授信業務的風險控管能力。
台灣證交所於6日公布了一則重要新聞,關於富時羅素對台灣四大指數的成分股進行審核結果。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首先,讓我們看看台灣50指數。這次的結果讓人感到意外,因為成分股並無增刪,這意味著目前的成分股將維持不變。但別急,富時羅素也公布了一個候補名單,包括緯穎、聯詠、瑞昱、華新科和臻鼎-KY等公司,這些公司將在下次定期審核時備受關注。 接著,我們來看看台灣中型100指數。這次的變動相對較大,新增了和潤企業和長興兩家公司,同時刪除了中石化和亞太電。這兩家公司的退出,讓人不禁好奇,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被刪除呢?而新增的公司,又是基於什麼考量呢? 此外,台灣資訊科技指數則維持不變,沒有成分股的增刪。這對於這個指數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最後,台灣發達指數也有一點變動。長興公司被納入成分股,而中石化和亞太電則被刪除。這次的變動,對於指數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這些成分股的增刪變動將自3月20日周五交易結束後生效,也就是說,從3月23日開始,我們就能看到這些變動在實際交易中的影響了。而那些被刪除的成分股,將會以本次的候補名單進行遞補,這些候補名單自即日起生效。 總結來說,這次的指數成分股變動,對於台灣股市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未來的投資策略,可能需要根據這些變動進行調整。
台灣證券市場即將迎來重大變革!從3月23日起,我們將實施盤中全面逐筆交易的新制。這個新制對投資人來說,意味著交易策略將更加靈活多樣。讓我們來詳細了解這項新規定吧! 首先,盤中委託價格將提供限價及市價兩種選擇,讓投資人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操作。此外,委託有效期別也將提供當日有效(ROD)、立即成交否則取消(IOC)及全部成交否則取消(FOK)等種類,讓投資人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制將於3月23日開始實施,但開盤和收盤時段仍將維持集合競價。這意味著在這些時段,市價、IOC、FOK委託是不適用的,只能使用現行的「限價ROD」委託。 另外,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在開盤後逐筆交易時段,投資人的委託價格可以選擇以「市價」下單。而且,這種「市價」委託的撮合順位將優先於「限價」委託。所以,如果開盤前有投資人使用漲停買進或跌停賣出的「限價」委託,但未能成交,那麼在開盤後,如果有人使用「市價」委託,將會優先成交。 至於收盤集合競價時段,也只接受「限價」ROD委託。如果在逐筆交易時段下單的「市價」ROD委託,在收盤時段開始前未能成交,將會自動刪除。如果投資人還有成交需求,需要重新以「限價」ROD委託下單。 這項盤中逐筆交易新制即將上路,證交所呼籲投資大眾特別注意開盤、收盤及盤中之委託使用方式,以免錯過成交機會。
近來,隨著退休存股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台灣證券市場也呈現了顯著的成長。根據統計,截至今年元月,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買股累計投資金額已經達到115億元,單月總扣款金額更攀升至8.1億元,其中前三大業者均擁有約2億元的規模。這股風潮的興起,要歸功於金管會自2017年元月起推動的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購買股票與ETF業務,目前已有包括元大、富邦、國泰、凱基等12家開辦券商參與。 自台股去年2月重登萬點後,3月份的定期定額買股扣款金額就突破了2億元,到了第4季,行情更是一路攻高至12,000點。長壽風險的熱議,讓存股成為全民運動,證券商也積極把握這股熱潮,讓成交金額在短短數月內連創新高,至今年元月已經達到8.1億元。 其中,富邦證券作為第一家開辦定期定額買股業務的券商,累計至今的定期定額投資ETF扣款金額已達38億元,位居市場龍頭。該公司共有3.9萬客戶參與扣款,每月扣款金額超過2億元,客戶平均年齡約42歲,並有35%首次扣款時為新客戶。 國泰證券也不甘示弱,其每月扣款金額從2018年底的5,000萬元,一路跳升至去年底的1.5億元,現在更是增加至近2億元,年成長率表現領先同業。國泰證券資深副總經理陳俊昇表示,每月實際扣款人數超過2萬人,主力客戶女性偏多,平均年齡約35歲,每月扣款金額約在6,000元至7,000元。 在投資標的方面,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等ETF,以及台積電、大型金控等高殖利率股,依然是最受存股族喜愛的選擇。
台灣證交所新制即將上路,投資人注意交易變革!
親愛的投資人們,注意囉!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於23日實施全新的逐筆交易新制,這將對我們的交易方式帶來一些變化。讓我們來詳細了解這些改變,並確保大家在新的交易環境中能夠順利進行投資。
首先,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開盤和收盤時段,我們將維持現行的集合競價方式。這意味著在這個時段內,所有的交易都將採用「限價ROD」委託,而市價、IOC、FOK等新種類的委託將無法使用。這是證交所為了確保市場秩序和交易效率所採取的措施。
另外,開盤後的逐筆交易時段,投資人們可以選擇以「市價」下單。這意味著如果你在開盤前以漲停買進或跌停賣出的「限價」委託未能成交,一旦開盤後有人以「市價」委託,你的委託將可能因為撮合順位較後而無法成交。
至於收盤時段的集合競價,只接受「限價」ROD委託。如果你在逐筆交易時段下單的「市價」ROD委託在收盤前未能成交,將會自動刪除。如果你還有成交的需求,就需要以「限價」ROD委託重新下單。
此外,台灣證券市場將於23日實施盤中全面逐筆交易。在這個時段,投資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委託價格,包括限價、市價,以及委託有效期別,如當日有效(ROD)、立即成交否則取消(IOC)和全部成交否則取消(FOK)等。
總結來說,這些新制將對我們的交易方式產生影響,因此請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並理解這些變革。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大家在新制上路後,能夠更加順利地在台灣證券市場進行投資。
記憶體模組大廠宇瞻(8271)總經理張家騉昨(4)日在線上法說會中透露,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記憶體市場造成影響,但供應商並未降低價格。他指出,隨著疫情逐漸緩解,資料中心和電競產品的需求強勁,預計下一季DRAM和NAND Flash將會漲價,下半年甚至可能出現缺貨情況,其中NAND Flash的缺貨情況將比DRAM更為嚴重。這場法說會是疫情期間第一家舉行的記憶體模組廠法說會,吸引了眾多法人到臺灣證券交易所現場聆聽及提問。張家騉強調,疫情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但只是需求端造成干擾,實際上供應商並未降低價格。由於資料中心、電競和電商等宅經濟的拉貨力道強勁,與工廠停工或供應斷鏈造成的暫緩拉貨相抵,使得主要供應大廠,包括宇瞻等,都不願意降價。他進一步分析,本季伺服器市場的拉貨需求,使得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DRAM廠庫存水位降至四至六周,加上5G新手機對DRAM位元的需求增加,預計下半年DRAM市場將供給短缺,價格上漲。對於NAND Flash,張家騉預測下半年供應將更加緊張。關於記憶體價格走勢,他指出,目前合約價與現貨價走勢不符,隨著大陸廠陸續復工,通路商強力拉抬價格,現貨市場漲勢顯著。雖然第2季受疫情影響,但預計第2季DRAM和NAND Flash合約價都將上漲,並逐漸與現貨價拉近,下半年NAND Flash的漲幅將高於DRAM。受宅經濟帶動,記憶體族群成為資金新寵,南亞科、華邦電、旺宏、宇瞻、十銓和廣穎等公司均以紅盤作收。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最新動態引發市場關注!近日,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聂建中在公開講座中提到,台灣金融市場的整合,銀行的金流支持與通路發展是關鍵。他強調,F4整合(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與集保中心)的成功,不僅是實體單位的合併,更是電子系統與平台建設的完備,以及業務整合的智慧運用。 教授聂建中提到,首先,實體整合是基礎。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與集保中心這四個單位能夠整合在一起,這是一個看得見的進步。其次,技術面的整合不容忽視。建立一個完整、穩定的電子系統與平台結構,是保障市場運作順暢的關鍵。最後,即便業務單位有各自的專業領域,但必須有整合的思維,例如股票期權等相關業務,就需要在股票市場內進行整合運作。 這番話讓人感受到,台灣金融市場的整合不是單純的物理合併,而是從技術、服務到思維全方位的提升。在國際金融競爭激烈的今天,台灣證交所的這次整合,不僅是為了提升效率,更是為了打造一個更加健全、透明的金融市場環境。
臺股近期表現亮麗,證交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券商發行認購(售)權證的檔數及金額均創新高,其中臺股指數表現突出,成為市場的明星標的。根據證交所資料,2月份申請發行的認購(售)權證檔數達2,213檔,發行總金額逼近268億元,顯示市場對臺股指數的強烈信心。在發行前十名的標的證券中,臺股指數位居榜首,後有國巨、元大S&P原油正2、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知名企業紧跟其後。 進一步觀察,截至2月底,累計申請發行的認購(售)權證檔數高達4,403檔,發行總金額則達到501.86億元,市場熱情持續升温。在累計發行檔數前十名的標的證券中,除了臺股指數外,台積電、國巨、鴻海、聯發科等公司亦穩居高位。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台灣股市的看好,也顯示了券商對市場投資的積極態度。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全球,台灣資本市場也受到影響。為確保市場穩定運作,<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啟動異地備援SOP,全體員工全力投入防範工作。證交所副總兼發言人陳麗卿表示,不管是電腦資訊系統的異地備援系統,或是人員分開在不同辦公室上班的異地上班,證交所早已做好萬全準備,以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
陳麗卿強調,證交所不僅有現有的電腦中心,還有第一、第二備援中心,以確保資訊系統的穩定運作。在人員方面,證交所也早已規劃多個異地辦公點,以應對未來可能的疫情擴大。她以SARS事件為例,當時就是將同事分開在不同地方上班,以確保市場運作不受影響。
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表示,櫃買中心已在台北仰德大樓建置第二辦公室,並於3日進駐約50位員工。下周一(9日)還將建置板橋第三辦公室,並配合主機設備等異地備援系統,以維持櫃買市場的正常運作。李愛玲指出,為避免疫情造成後續困擾,櫃買中心已向證基會承租台北市南海路仰德大樓九樓部分會議室,作為第二辦公室。
期交所代董事長黃炳鈞表示,期交所已進行雙辦公室平行測試作業,一旦出現異地作業需要,可以無縫接軌。期交所的電腦機房設在板橋,該處人員進出管制嚴格,與行政作業人員原本就分處兩地。現在因應疫情,另設第二辦公室,位於中華電信大樓,內有設備可獨立作業,可進駐60~70人,每日進行平行測試。
集中保管結算所為我國資本市場唯一的後台機構,已準備好異地備援相關作業。集保總公司在台北復興北路弘雅大樓,大樓原本對每天進出人員管控嚴格,另集保在南港原有庫房新建置為異地備援辦公室,近期已有部分員工進駐上班。至於集保主要機房設在台北南港資訊中心,以及竹北有異地備援中心,也可確保證券市場後台維持正常運作。
台灣證交所今(2)日宣布,為更加保障上市櫃公司股東的權益,對於子公司申請上市的部分,將上市審查準則進行調整,新增不宜上市條款。根據新規定,若上市櫃公司在子公司申請上市前三年內,對子公司的直接或間接持股比率累積降低超過20%,則上市櫃公司的釋股應採取股東優先認購或其他不損及股東權益的方式進行。該新規定自3月2日起正式實施。
證交所強調,為了落實這項新規定,未來上市櫃公司子公司申請上市時,承銷商必須進行評估,確保不存在不宜上市的情況。同時,承銷商還需說明上市櫃公司在釋股過程中,是否已經經過上市櫃公司及申請上市子公司之審計委員會、董事會或股東會等相關程序,從而確保上市櫃公司股東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這項新規定的出台,主要是為了防止上市櫃公司在子公司申請上市過程中,因持股比率降低而可能對股東權益造成影響。證交所希望透過這項措施,提升市場透明度,並確保股東在子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利益不受損害。
未來,上市櫃公司在子公司申請上市時,將需要更加謹慎地規劃其股權結構,以符合證交所的新規定。同時,承銷商在承銷過程中也將承擔更多責任,必須對上市櫃公司的股權變動進行詳細評估,確保股東權益不受損害。
台股即將迎來重大變革!從3月23日起,台灣證券交易所將全面實施逐筆交易制度。這項新制度將對投資者的交易方式帶來顯著的變化。凱基證券為了幫助投資者順利適應這項新制,特別提醒大家要善用逐筆擬真交易環境,提前體驗並適應新的交易方式。 與現行每5秒撮合一次的集合競價制度不同,逐筆交易是每筆委託都會逐筆撮合。凱基證券為了讓投資者更加了解這項新制度,全省各地舉辦了多場小型說明會,透過當面互動的方式,讓投資者能夠更加清楚新舊制度的差異。此外,還特別錄製了影音說明影片,讓投資者即使是在線上也能夠了解逐筆交易制度的相關內容。 逐筆交易制度實施後,將增加多項委託種類,並在交易撮合及行情揭示方面提供更快的速度。凱基證券建議投資者可以利用他們或證交所提供的逐筆交易擬真平台,熟悉ROD(市價/限價當日有效)、IOC(市價/限價立即成交或取消)和FOK(市價/限價全部成交或取消)等各種新式委託的下單方式,並了解其差異,從而調整自身的看盤及交易習慣。 這次的制度變革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會。凱基證券的專業建議和資源提供,將為投資者們在這個新環境中提供有力的支持。讓我們共同期待台股在逐筆交易制度下的新發展吧!(孫震宇)
台灣IC設計龍頭大舉調薪發分紅,員工收入水準再創高點!近期,聯發科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調薪行動,並發放去年下半年的員工分紅,但具體的調薪幅度和分紅金額並未公開。根據業界估計,去年下半年的分紅總金額大約在37億至38億元之間,平均每位員工可以分到40多萬元。加上去年8月發放的上半年分紅,每名員工一年可以領到約80萬元的分紅。 在調薪方面,傳聞此次基層員工的調薪幅度較往年增加,甚至高達6%。不過,聯發科對此並未做出正式回應。根據市場估計,加上分紅、獎金和固定月薪,聯發科的基層員工收入相當豐厚,E8職等的工程師年薪可達200萬至240萬元,而E9職等的年薪則在250萬至280萬元之間。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2018年聯發科非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平均為270.5萬元,在上市半導體業中位居第一,其次是聯詠和創意,台積電則位居第四。業界普遍認為,聯發科去年非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有望繼續保持上市半導體廠的領先地位。 聯發科的員工分紅政策是根據公司獲利和個別員工的績效表現,分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次發放,分別在每年的2月和8月。根據公司規定,會提撥20%的獲利給員工。去年2月的總分紅金額約為30億元,去年8月的分紅總金額也接近30億元。今年2月的分紅總金額,估計約落在37億至38億元之間,以可參與分紅的員工數約8,000至9,000人計算,每位員工可分得40多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聯發科的員工私下表示,今年2月領到的分紅並沒有高於去年8月的金額。這也讓人對於聯發科的員工收入和分紅政策有了更多的關注。
台股逐筆交易將於23日啟航,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更了解這項新制,特別與網紅團體「這群人」攜手合作。這群人將以他們那種輕鬆有趣的風格,為大家解說逐筆交易的具體內容,並介紹新的委託種類,這些資訊都將在網路上方便大家查閱。 證交所表示,他們與「這群人」合作,就是要讓投資者明白未來將有多樣化的下單選擇。這次的合作內容包括了六種下單規格,這些規格的設計讓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下單方式。這六種委託方式分別是:限價ROD、限價IOC、限價FOK、市價ROD、市價IOC以及市價FOK。這些委託方式分別是基於兩種價格模式(限價與市價)和三種有效期別(當日有效ROD、立即成交否則取消IOC、全部成交否則取消FOK)來設計的。 想要了解這些新內容的投資者,只要在網路平台輸入相關關鍵字,就能找到「這群人」製作的影片,一覽無遺。這樣的互動方式,無疑將為台股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交易選擇,並且讓投資者能夠更加自在地操作股市。
臺灣證交所昨日(2日)公布了一項新規定,針對上市櫃公司於子公司掛牌前進行特定人釋股的行為,為了保障投資人權益,特別新增了「不宜上市條款」。這項條款規定,子公司在上市前三年內,若發生持有公司非透過優先予股東認購等方式累積減持20%以上的情況,該公司將不得掛牌。 證交所指出,這項新規定是根據證期局的指示,對先前已經董事會通過及公告修訂的法令進行文字修正後,正式公告生效。證交所強調,這項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保障上市櫃公司股東的權益,確保股東在子公司上市前能夠享有優先認購的權利。 具體來說,如果上市櫃公司對其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在三年內累積降低達20%以上,該公司釋股時應以上市櫃公司股東優先認購,或者採取其他不會損及上市櫃公司股東權益的方式進行。例如,若上市公司原對申請公司的持股比例為90%,第一次釋股後降至80%,第二次再從80%降至70%,若釋股方式不符合規定,將因累計已減碼20%而觸及不宜上市條款的門檻。 這項新規定的出現,不僅將對上市櫃公司的子公司上市流程產生影響,同時也將對投資人投資決策帶來新的參考依據。未來,投資者在考慮投資上市櫃公司時,將更加關注其子公司的持股情況和釋股方式,以確保自己的投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