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穩達科技(未)公司新聞
英業達子公司英穩達破產債留銀行,銀行可能從英業達本身的5億美元聯貸案下手,趁明年英業達5億美元聯貸的續期談判,要求英業達落實其對英穩達支持函的承諾,做為其放款5P中的誠信評量,連動續貸條件。由於該聯貸案主力行庫與英穩達貸款行重疊,因此這筆聯貸成為銀行逼英業達負責的關鍵。
英業達去年10月辦理5億美元銀行聯貸,由華南銀行主辦,其他參貸行有12家,與英穩達貸款行重疊的除了華銀,還有台銀、土銀、彰銀、兆豐銀。
一家行庫主管就直言,如果沒有這筆聯貸案在手,恐怕光是發存證信函,英業達也可能以「拖」字訣對付,畢竟真的打官司曠日廢時,恐怕不會比這筆聯貸談判續期快。
英業達去年10月辦理5億美元銀行聯貸,由華南銀行主辦,其他參貸行有12家,與英穩達貸款行重疊的除了華銀,還有台銀、土銀、彰銀、兆豐銀。
一家行庫主管就直言,如果沒有這筆聯貸案在手,恐怕光是發存證信函,英業達也可能以「拖」字訣對付,畢竟真的打官司曠日廢時,恐怕不會比這筆聯貸談判續期快。
英業達子公司英穩達聲請破產,理由是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債務,翻 閱英業達財報,其實英穩達於109年4月已經申請銀行債權債務協商, 向銀行團要求展延貸款。對照同屬太陽能產業的益通光能,根據公司 登記資料,109年4月已登記為解散進行清算,更早之前,福聚太陽能 則是先聲請重整,經法院駁回後改為宣告破產。
公司如何從夕陽走向沉沒,太陽能產業面對債務清償的法律程序, 值得我們參考。
市面上常有人說某某公司倒閉破產重整,其實這不是同一個概念, 公司倒閉是社會用語,大概是講資不抵債的情形,而解散清算、破產 、公司重整、銀行債權協商都是處理倒閉的選項,從目的來說,可以 做以下兩種簡單的區分。
第一是公司決定不繼續經營,希望把剩餘的財產變現分配給債權人 或是股東,此時的選項就是清算或破產,兩者不同的是,清算是由公 司主動進行,可以由董事或另外選任清算人來處理財產分配的事務, 破產則是由國家介入,讓法院指定破產管理人來接收公司財產,根據 破產法來處理分配財產的事情。附帶一提,人去樓空擺爛也是一種另 類的選項,此時如果債務人還有剩餘財產,債權人也可以要求法院選 派清算人或指定臨時管理人來處理公司的債務問題。
第二是公司決定繼續經營,希望暫時限制債權人對公司行使債權, 也就是先不要還債,保留公司財產繼續營運,這個時候可以考慮重整 或是銀行債權協商。兩者差別在於,重整需要提出重整和償債計畫, 經法院同意並指派重整人,公司的財產跟經營都交給重整人管理,公 司股東會、董事及監察人的職權都會停止。銀行債權協商則不需要透 過法院,程序上是透過經濟部協助提出展延償債計畫,請公司最大債 權銀行召開銀行協商會議,若全體銀行債權總額1/2以上同意公司的 償債計畫,則全體債權銀行都要遵循償債計畫,除非另有限制,公司 仍由經營團隊維持,但這個制度只能適用在債權人是銀行(金融機構 )的情形,一般債權人不受債權協商限制,該追償的債務還是可以繼 續進行。
從英穩達的應對來說,109年出現債務危機時,仍堅持繼續經營下 去,因此提出銀行債權協商,到現階段無法堅持下去,選擇聲請破產 算是合理,畢竟債權人眾多,公司仍有部分財產可以償債,英穩達財 產由法院指定的破產管理人處理,較有公信力,而且根據破產制度, 破產管理人會調查債務人財產跟債務,也有義務公平分配財產給債權 人,同時進行必要的保全財產,甚至若破產宣告前六個月內,債務人 有偏頗行為,例如債務人趁亂將名下不動產抵押給特定債權人,使其 他債權人無法受償、或是對於未到期之債務為清償等不公平的情形, 破產管理人也有權利主張撤銷以維護全體債權人權益,若法院同意英 穩達破產宣告,後續可以持續關注英穩達是否公平合法的處理債務問 題。
公司如何從夕陽走向沉沒,太陽能產業面對債務清償的法律程序, 值得我們參考。
市面上常有人說某某公司倒閉破產重整,其實這不是同一個概念, 公司倒閉是社會用語,大概是講資不抵債的情形,而解散清算、破產 、公司重整、銀行債權協商都是處理倒閉的選項,從目的來說,可以 做以下兩種簡單的區分。
第一是公司決定不繼續經營,希望把剩餘的財產變現分配給債權人 或是股東,此時的選項就是清算或破產,兩者不同的是,清算是由公 司主動進行,可以由董事或另外選任清算人來處理財產分配的事務, 破產則是由國家介入,讓法院指定破產管理人來接收公司財產,根據 破產法來處理分配財產的事情。附帶一提,人去樓空擺爛也是一種另 類的選項,此時如果債務人還有剩餘財產,債權人也可以要求法院選 派清算人或指定臨時管理人來處理公司的債務問題。
第二是公司決定繼續經營,希望暫時限制債權人對公司行使債權, 也就是先不要還債,保留公司財產繼續營運,這個時候可以考慮重整 或是銀行債權協商。兩者差別在於,重整需要提出重整和償債計畫, 經法院同意並指派重整人,公司的財產跟經營都交給重整人管理,公 司股東會、董事及監察人的職權都會停止。銀行債權協商則不需要透 過法院,程序上是透過經濟部協助提出展延償債計畫,請公司最大債 權銀行召開銀行協商會議,若全體銀行債權總額1/2以上同意公司的 償債計畫,則全體債權銀行都要遵循償債計畫,除非另有限制,公司 仍由經營團隊維持,但這個制度只能適用在債權人是銀行(金融機構 )的情形,一般債權人不受債權協商限制,該追償的債務還是可以繼 續進行。
從英穩達的應對來說,109年出現債務危機時,仍堅持繼續經營下 去,因此提出銀行債權協商,到現階段無法堅持下去,選擇聲請破產 算是合理,畢竟債權人眾多,公司仍有部分財產可以償債,英穩達財 產由法院指定的破產管理人處理,較有公信力,而且根據破產制度, 破產管理人會調查債務人財產跟債務,也有義務公平分配財產給債權 人,同時進行必要的保全財產,甚至若破產宣告前六個月內,債務人 有偏頗行為,例如債務人趁亂將名下不動產抵押給特定債權人,使其 他債權人無法受償、或是對於未到期之債務為清償等不公平的情形, 破產管理人也有權利主張撤銷以維護全體債權人權益,若法院同意英 穩達破產宣告,後續可以持續關注英穩達是否公平合法的處理債務問 題。
針對英業達子公司英穩達破產,導致多家公股行庫踩雷吞呆帳,最大債權銀行兆豐銀行昨(2)日指出,將串連其他債權銀行,就之前同意紓困後續作法,以及英業達出具支持函(letter orf support)的法律效力做討論,才能決定能否採取法律行動控告英業達。
兆豐銀行高層強調,目前還在與其他債權銀行串聯交流過程,還沒有做出最後決定,因為在沒有確定支持函的法律效力之前,也無從決定告不告英業達。
不過,兆豐銀高層表示,之前各家銀行支持英穩達紓困申請,豁免貸款違約並寬限本息,沒想到最終卻是遭到英穩達破產、英業達放手的「回報」,因此兆豐銀會和其他債權銀行串聯,協商紓困還有沒有挽救公司的空間,再者是能否依法要求英業達負起該負的「支持」責任。
兆豐銀行高層強調,目前還在與其他債權銀行串聯交流過程,還沒有做出最後決定,因為在沒有確定支持函的法律效力之前,也無從決定告不告英業達。
不過,兆豐銀高層表示,之前各家銀行支持英穩達紓困申請,豁免貸款違約並寬限本息,沒想到最終卻是遭到英穩達破產、英業達放手的「回報」,因此兆豐銀會和其他債權銀行串聯,協商紓困還有沒有挽救公司的空間,再者是能否依法要求英業達負起該負的「支持」責任。
全球太陽能矽晶圓龍頭大陸隆基宣布,調降各尺寸矽晶圓價格約7%至10%。由於先前矽晶圓材料飆漲,一度導致電池、模組廠成本大增,降低市場安裝意願,如今隆基領頭大幅調降價格,茂迪、聯合再生、元晶等台廠成本也將大降,有助後續出貨。
法人指出,英業達轉投資太陽能廠英穩達1日宣告破產,一度讓市場憂心太陽能產業後市,隨著國發基金昨天以實際銀彈參與元晶私募,再次提振市場對太陽能業的信心之際,矽晶圓是太陽能最關鍵的原材料,先前飆漲數十個月,如今關鍵材料報價大幅回檔,為台灣整體太陽能產業發展更添助力,有利市場再度聚焦。
據悉,本次隆基大幅調降矽晶圓報價,主因來自中國大陸矽晶圓新產能陸續開出,因此未來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成本有望開始降低,模組廠減輕成本壓力後,價格也將趨向穩定,有助於吸引太陽能系統廠積極拉貨,並進一步推動下游併網安裝,讓產業回歸健康循環。
針對矽晶圓價格動向,茂迪總經理葉正賢樂觀表示,從目前矽晶圓市況來看,已經從先前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未來矽晶圓報價勢必將開始回落,而模組廠出貨動能則有望轉強,產業也可回到正向循環。
法人指出,英業達轉投資太陽能廠英穩達1日宣告破產,一度讓市場憂心太陽能產業後市,隨著國發基金昨天以實際銀彈參與元晶私募,再次提振市場對太陽能業的信心之際,矽晶圓是太陽能最關鍵的原材料,先前飆漲數十個月,如今關鍵材料報價大幅回檔,為台灣整體太陽能產業發展更添助力,有利市場再度聚焦。
據悉,本次隆基大幅調降矽晶圓報價,主因來自中國大陸矽晶圓新產能陸續開出,因此未來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成本有望開始降低,模組廠減輕成本壓力後,價格也將趨向穩定,有助於吸引太陽能系統廠積極拉貨,並進一步推動下游併網安裝,讓產業回歸健康循環。
針對矽晶圓價格動向,茂迪總經理葉正賢樂觀表示,從目前矽晶圓市況來看,已經從先前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未來矽晶圓報價勢必將開始回落,而模組廠出貨動能則有望轉強,產業也可回到正向循環。
英業達投入太陽能領域11年,旗下太陽能子公司英穩達科技因負債 已大於資產,12月1日董事會決議向桃園地院聲請宣告破產,這也等 同為英業達集團在太陽能產業的布局正式畫下句點。法人則預期此舉 對英業達整體營運體質有正面助益。
英業達1日代旗下英穩達發布重訊指出,因公司資產已顯不足以清 償逾22.12億元的負債總額,因此該公司董事會決議依公司法第211條 規定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發言人游進寶表示,英穩達為英業達持股47.65%之子公司 ,成立於2010年,主要負責太陽能電池之製造及銷售。受到全球太陽 能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競爭廠商低價競,加上歐美關稅壁壘及貿易 保護等因素影響,整體產業景氣不佳、市場需求驟降。
近年英穩達雖已縮減組織規模,但近期再面臨疫情影響,不僅整體 太陽能產業景氣更加低迷,公司亦難以承受營運虧損持續擴大。
英業達於2010年正式進軍太陽能產業,先與穩懋合資成立英穩達後 ,2011年間再以總額達50.6億元、取得益通47.97%持股,另亦切入 下游模組廠、投資英懋達。
儘管太陽能產業市況在過去十年間曾一度好轉,英業達亦曾幾度加 碼投資,然這十年來集團旗下的三家太陽能事業並未能貢獻獲利,益 通自2009年起連年虧損,2018年減資近六成後,翌年第二季僅剩的產 線也宣布停工,同年下半年即下市、進行清算。
至於英懋達於2015年與英穩達整併後雖浮現效益,但仍不敵整體產 業市況走衰拖累。
隨著英穩達此回聲請破產,也宣告英業達在太陽能事業全面止步。
由於英業達歷年財報已陸續認列投資損失,預計該季度及本年度合 併報表不會另再有認列減損的費用。另一方面,預期益通進行清算的 進程將在明年上半年有初步進度,屆時可望有部分迴轉利益認列。
英業達1日代旗下英穩達發布重訊指出,因公司資產已顯不足以清 償逾22.12億元的負債總額,因此該公司董事會決議依公司法第211條 規定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發言人游進寶表示,英穩達為英業達持股47.65%之子公司 ,成立於2010年,主要負責太陽能電池之製造及銷售。受到全球太陽 能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競爭廠商低價競,加上歐美關稅壁壘及貿易 保護等因素影響,整體產業景氣不佳、市場需求驟降。
近年英穩達雖已縮減組織規模,但近期再面臨疫情影響,不僅整體 太陽能產業景氣更加低迷,公司亦難以承受營運虧損持續擴大。
英業達於2010年正式進軍太陽能產業,先與穩懋合資成立英穩達後 ,2011年間再以總額達50.6億元、取得益通47.97%持股,另亦切入 下游模組廠、投資英懋達。
儘管太陽能產業市況在過去十年間曾一度好轉,英業達亦曾幾度加 碼投資,然這十年來集團旗下的三家太陽能事業並未能貢獻獲利,益 通自2009年起連年虧損,2018年減資近六成後,翌年第二季僅剩的產 線也宣布停工,同年下半年即下市、進行清算。
至於英懋達於2015年與英穩達整併後雖浮現效益,但仍不敵整體產 業市況走衰拖累。
隨著英穩達此回聲請破產,也宣告英業達在太陽能事業全面止步。
由於英業達歷年財報已陸續認列投資損失,預計該季度及本年度合 併報表不會另再有認列減損的費用。另一方面,預期益通進行清算的 進程將在明年上半年有初步進度,屆時可望有部分迴轉利益認列。
英業達昨(1)日公告,旗下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子公司英穩達因長期虧損,負債總額22.12億元,全部資產不足以清償負債,決議向桃園地方法院聲請宣告破產,為英業達集團布局太陽能事業11年來劃下句點。
英業達表示,該公司先前已經認列英穩達的累積虧損,此次英穩達聲請破產,對英業達的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
英業達先前進軍太陽能事業三路並進,除了成立英穩達,還投資英懋達,並於2011年以每股22元,總金額約50.6億元取得益通私募股票,持股47.97%成最大股東,之後益通年年虧損,英業達認列投資益通虧損高達34.96億元。
太陽能產業景氣持續反轉向下,英業達近年持續收斂相關投資,英穩達2017年先併購英懋達,變成兩大太陽能投資事業,不過,曾經貴為台股千金股王的益通竟然在2019年6月至11月一筆生意都沒做成,營收連續六個月「掛零」,之後更遭到下櫃處置,英業達持有的益通股票也變成壁紙。
益通已經在去年3月底辦理解散清算,加上此次英穩達破產,英業達集團表示,該公司在太陽能業務投資暫告一段落。
英穩達成立於2010年,股本30億元,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製造銷售業務,英業達持股47.65%,其餘大股東還包括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等。
英業達表示,由於過去十年持續認列投資損失,因此本季度不會因為英穩達聲請破產有更多費用需要認列。
英業達發言人游進寶表示,全球太陽能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廠商低價競銷,歐美關稅壁壘導致競爭加劇,加上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太陽能市場更是嚴峻,英穩達難以承受營運虧損續擴大,已於去年停工。
由於英穩達停工期間仍提列資產減損,以及固定費用支出,游進寶指出,英穩達的累計虧損,已經超出原本英業達投資金額,且資產設備僅約9億至10億元,難以清償負債,因此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表示,該公司先前已經認列英穩達的累積虧損,此次英穩達聲請破產,對英業達的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
英業達先前進軍太陽能事業三路並進,除了成立英穩達,還投資英懋達,並於2011年以每股22元,總金額約50.6億元取得益通私募股票,持股47.97%成最大股東,之後益通年年虧損,英業達認列投資益通虧損高達34.96億元。
太陽能產業景氣持續反轉向下,英業達近年持續收斂相關投資,英穩達2017年先併購英懋達,變成兩大太陽能投資事業,不過,曾經貴為台股千金股王的益通竟然在2019年6月至11月一筆生意都沒做成,營收連續六個月「掛零」,之後更遭到下櫃處置,英業達持有的益通股票也變成壁紙。
益通已經在去年3月底辦理解散清算,加上此次英穩達破產,英業達集團表示,該公司在太陽能業務投資暫告一段落。
英穩達成立於2010年,股本30億元,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製造銷售業務,英業達持股47.65%,其餘大股東還包括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等。
英業達表示,由於過去十年持續認列投資損失,因此本季度不會因為英穩達聲請破產有更多費用需要認列。
英業達發言人游進寶表示,全球太陽能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廠商低價競銷,歐美關稅壁壘導致競爭加劇,加上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太陽能市場更是嚴峻,英穩達難以承受營運虧損續擴大,已於去年停工。
由於英穩達停工期間仍提列資產減損,以及固定費用支出,游進寶指出,英穩達的累計虧損,已經超出原本英業達投資金額,且資產設備僅約9億至10億元,難以清償負債,因此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昨(1)日公告,旗下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子公司英穩達因長期虧損,負債總額22.12億元,全部資產不足以清償負債,決議向桃園地方法院聲請宣告破產,為英業達集團布局太陽能事業11年來劃下句點。
英業達表示,該公司先前已經認列英穩達的累積虧損,此次英穩達聲請破產,對英業達的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
英業達先前進軍太陽能事業三路並進,除了成立英穩達,還投資英懋達,並於2011年以每股22元,總金額約50.6億元取得益通私募股票,持股47.97%成最大股東,之後益通年年虧損,英業達認列投資益通虧損高達34.96億元。
太陽能產業景氣持續反轉向下,英業達近年持續收斂相關投資,英穩達2017年先併購英懋達,變成兩大太陽能投資事業,不過,曾經貴為台股千金股王的益通竟然在2019年6月至11月一筆生意都沒做成,營收連續六個月「掛零」,之後更遭到下櫃處置,英業達持有的益通股票也變成壁紙。
益通已經在去年3月底辦理解散清算,加上此次英穩達破產,英業達集團表示,該公司在太陽能業務投資暫告一段落。
英穩達成立於2010年,股本30億元,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製造銷售業務,英業達持股47.65%,其餘大股東還包括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等。
英業達表示,由於過去十年持續認列投資損失,因此本季度不會因為英穩達聲請破產有更多費用需要認列。
英業達發言人游進寶表示,全球太陽能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廠商低價競銷,歐美關稅壁壘導致競爭加劇,加上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太陽能市場更是嚴峻,英穩達難以承受營運虧損續擴大,已於去年停工。
由於英穩達停工期間仍提列資產減損,以及固定費用支出,游進寶指出,英穩達的累計虧損,已經超出原本英業達投資金額,且資產設備僅約9億至10億元,難以清償負債,因此聲請宣告破產。
英業達表示,該公司先前已經認列英穩達的累積虧損,此次英穩達聲請破產,對英業達的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
英業達先前進軍太陽能事業三路並進,除了成立英穩達,還投資英懋達,並於2011年以每股22元,總金額約50.6億元取得益通私募股票,持股47.97%成最大股東,之後益通年年虧損,英業達認列投資益通虧損高達34.96億元。
太陽能產業景氣持續反轉向下,英業達近年持續收斂相關投資,英穩達2017年先併購英懋達,變成兩大太陽能投資事業,不過,曾經貴為台股千金股王的益通竟然在2019年6月至11月一筆生意都沒做成,營收連續六個月「掛零」,之後更遭到下櫃處置,英業達持有的益通股票也變成壁紙。
益通已經在去年3月底辦理解散清算,加上此次英穩達破產,英業達集團表示,該公司在太陽能業務投資暫告一段落。
英穩達成立於2010年,股本30億元,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製造銷售業務,英業達持股47.65%,其餘大股東還包括砷化鎵晶圓代工大廠穩懋等。
英業達表示,由於過去十年持續認列投資損失,因此本季度不會因為英穩達聲請破產有更多費用需要認列。
英業達發言人游進寶表示,全球太陽能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國外廠商低價競銷,歐美關稅壁壘導致競爭加劇,加上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太陽能市場更是嚴峻,英穩達難以承受營運虧損續擴大,已於去年停工。
由於英穩達停工期間仍提列資產減損,以及固定費用支出,游進寶指出,英穩達的累計虧損,已經超出原本英業達投資金額,且資產設備僅約9億至10億元,難以清償負債,因此聲請宣告破產。
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很少在媒體露面,法人也對他頗陌生,但若從他過去為集團立下的功勞,就不難理解葉、溫二大家族為何會全力支持。
卓桐華今年63歲,2004年英業達首度取得東芝筆電代工訂單,奠定成為全球第四大筆電代工廠地位,英業達至今仍是東芝最大筆電代工夥伴,當時他即被內部視為搶下東芝訂單的大功臣。
卓桐華在2008年時任英立達董事長,負責戴爾伺服器業務,做出好口碑,加速英業達打開伺服器市場的能見度,至今英業達在伺服器的出貨量與鴻海、廣達並駕齊驅,是全球前三大伺服器代工廠。
卓桐華之後陸續接任英保達、英穩達董事長,集團經歷豐富,2015年主導英穩達合併英懋達,讓英業達有效利用集團資源,同時掌握太陽能電池、模組等中、下游供應鏈,提升市場競爭力。
卓桐華今年63歲,2004年英業達首度取得東芝筆電代工訂單,奠定成為全球第四大筆電代工廠地位,英業達至今仍是東芝最大筆電代工夥伴,當時他即被內部視為搶下東芝訂單的大功臣。
卓桐華在2008年時任英立達董事長,負責戴爾伺服器業務,做出好口碑,加速英業達打開伺服器市場的能見度,至今英業達在伺服器的出貨量與鴻海、廣達並駕齊驅,是全球前三大伺服器代工廠。
卓桐華之後陸續接任英保達、英穩達董事長,集團經歷豐富,2015年主導英穩達合併英懋達,讓英業達有效利用集團資源,同時掌握太陽能電池、模組等中、下游供應鏈,提升市場競爭力。
英業達新董座 卓桐華呼聲高葉、溫二大股東家族支持 成集團內定人選 6月改選董監 李詩欽將退居二線
英業達今年6月20日將全面改選董監事,並啟動接班計畫,市場傳出,目前以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出線的呼聲最高,並獲得葉、溫二大股東家族支持,成為集團內定人選。
針對新人事布局,英業達發言系統昨(24)日不予置評。不過,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在今年初時,已提出今年將交棒的計畫,並預告從英業達總經理黃國鈞、英華達董事長張景嵩、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等三人中選出,隨著董監事改選時間愈來愈近,新任董座也逐漸明朗化。
據了解,英業達主要由集團會長葉國一家族、已故創辦人溫世仁家族及外資等三大勢力把持;其中外資持股比重高達35%,但對英業達的經營、人事均不過問,因此人事案主要決定權是在葉、溫二大家族手上。
法人認為,李詩欽已為英業達奠定良好基礎,未來退居二線擔任董事後,仍會持續為營運獻策,卓桐華也會建立新的經營團隊,將為英業達挹注新活水。
英業達今年6月20日將全面改選董監事,並啟動接班計畫,市場傳出,目前以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出線的呼聲最高,並獲得葉、溫二大股東家族支持,成為集團內定人選。
針對新人事布局,英業達發言系統昨(24)日不予置評。不過,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在今年初時,已提出今年將交棒的計畫,並預告從英業達總經理黃國鈞、英華達董事長張景嵩、英穩達董事長卓桐華等三人中選出,隨著董監事改選時間愈來愈近,新任董座也逐漸明朗化。
據了解,英業達主要由集團會長葉國一家族、已故創辦人溫世仁家族及外資等三大勢力把持;其中外資持股比重高達35%,但對英業達的經營、人事均不過問,因此人事案主要決定權是在葉、溫二大家族手上。
法人認為,李詩欽已為英業達奠定良好基礎,未來退居二線擔任董事後,仍會持續為營運獻策,卓桐華也會建立新的經營團隊,將為英業達挹注新活水。
太陽能產業貿易戰一波接一波,所幸,由歐盟啟動的「反規避」調查結果出爐,參與調查的21家台系太陽能廠全部過關,未來產品將可自由銷往歐盟地區,這段時間懸宕心中的大石總算落地。
對照「競爭對手」陸廠目前仍遭歐盟處以延長「雙反」時限的狀況,顯示有助於台廠拓展歐洲市場。
台股本週以來連3個交易日收紅,但之前強勢的太陽能族群明顯出現調節賣壓,昨(23)日即使有台廠免於被歐盟反規避貿易制裁的利多,但收盤時仍只是漲跌各半,並沒有反映消息面的利多。
對於歐盟的調查結果,新日光執行長洪傳獻表示,國內業者沒有反規避本來就是事實,但在結果公布前,心中還是會有不安,歐洲客戶也會擔心,導致下單有所疑慮,如今確定未涉入其中,也有助於恢復下單。
洪傳獻強調,由於中國大陸擴大內需,加上美國延長太陽能稅率補助達5年,加上歐盟貿易制裁疑慮解除,都有助下半年起急速加溫的太陽能市場熱度,延續到明年第一季。
21家業者通過調查的台系太陽能廠中,電池廠有茂迪、新日光、昱晶、中美晶、昇陽科、元晶、益通、英穩達、長生能源、聯景、樂福、太陽光電、光陽科和明徽能源,模組廠則有友達、有成、同昱、安集科技、英懋達、全能以及錸德。
對照「競爭對手」陸廠目前仍遭歐盟處以延長「雙反」時限的狀況,顯示有助於台廠拓展歐洲市場。
台股本週以來連3個交易日收紅,但之前強勢的太陽能族群明顯出現調節賣壓,昨(23)日即使有台廠免於被歐盟反規避貿易制裁的利多,但收盤時仍只是漲跌各半,並沒有反映消息面的利多。
對於歐盟的調查結果,新日光執行長洪傳獻表示,國內業者沒有反規避本來就是事實,但在結果公布前,心中還是會有不安,歐洲客戶也會擔心,導致下單有所疑慮,如今確定未涉入其中,也有助於恢復下單。
洪傳獻強調,由於中國大陸擴大內需,加上美國延長太陽能稅率補助達5年,加上歐盟貿易制裁疑慮解除,都有助下半年起急速加溫的太陽能市場熱度,延續到明年第一季。
21家業者通過調查的台系太陽能廠中,電池廠有茂迪、新日光、昱晶、中美晶、昇陽科、元晶、益通、英穩達、長生能源、聯景、樂福、太陽光電、光陽科和明徽能源,模組廠則有友達、有成、同昱、安集科技、英懋達、全能以及錸德。
英業達(2356)看好太陽能產業,預計年底前啟動擴產計畫,董事長李詩欽昨(22)日指出,近期太陽能市況轉好,預料明年產能將吃緊,擬於11月董事會提出擴產計畫,因應市場需求。
李詩欽昨天出席雲豹育成中心頒獎典禮,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隨著太陽能市場快速回溫,集團旗下英穩達、英懋達、益通等三家太陽能子公司,可望在第4季全面單季為盈,減輕集團業外包袱。
李詩欽表示,目前傾向先擴產矽晶片產能,之後視狀況再擴產太陽能模組產能,實際投資金額必須等董事會決議後,對外公告,但董事會將全力促成今年底前完成擴產,瞄準全球太陽能市場商機。
另外,英穩達、英懋達、益通等太陽能公司的整併之路出現新契機。李詩欽透露,11月董事會將同時討論三家子公司的整併評估,希望儘快完成整併,打造晶片、電池、模組一條龍優勢。
為備戰明年太陽能市場競爭,英業達昨天也完成華南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等多家銀行聯貸案,正式簽約借貸,貸款金額4.8億美元(約新台幣153.6億元)。李詩欽指出,資金用途未必會全用在太陽能投資上,一部分會用於筆電、行動裝置等產品的投資,做為充實公司營運資金之用。
展望未來,李詩欽指出,今年第3季營運優於公司預期,第4季希望能維持上季水準,明年在子公司業績改善及筆電市況回暖下,有信心整體表現優於今年。英業達昨天股價上漲0.25元,收18.25元。
李詩欽昨天出席雲豹育成中心頒獎典禮,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隨著太陽能市場快速回溫,集團旗下英穩達、英懋達、益通等三家太陽能子公司,可望在第4季全面單季為盈,減輕集團業外包袱。
李詩欽表示,目前傾向先擴產矽晶片產能,之後視狀況再擴產太陽能模組產能,實際投資金額必須等董事會決議後,對外公告,但董事會將全力促成今年底前完成擴產,瞄準全球太陽能市場商機。
另外,英穩達、英懋達、益通等太陽能公司的整併之路出現新契機。李詩欽透露,11月董事會將同時討論三家子公司的整併評估,希望儘快完成整併,打造晶片、電池、模組一條龍優勢。
為備戰明年太陽能市場競爭,英業達昨天也完成華南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等多家銀行聯貸案,正式簽約借貸,貸款金額4.8億美元(約新台幣153.6億元)。李詩欽指出,資金用途未必會全用在太陽能投資上,一部分會用於筆電、行動裝置等產品的投資,做為充實公司營運資金之用。
展望未來,李詩欽指出,今年第3季營運優於公司預期,第4季希望能維持上季水準,明年在子公司業績改善及筆電市況回暖下,有信心整體表現優於今年。英業達昨天股價上漲0.25元,收18.25元。
台灣太陽能光電大展「PVTaiwan2015國際太陽能光電展覽會」將於本週三登場,由於今年的PVTaiwan是歷年來景氣能見度最佳的一年,帶動太陽能族群股價昨日普遍走高,漲幅則以中美晶(5483)、茂迪(6244)最高,都超過3.5%。
連續幾年的太陽能光電展都遭利空襲擊,不過,今年中國太陽能買氣持續上升,中國政府又將海外進口多晶矽料源課以高額關稅,有利報價持續走升,法人看好台灣太陽能業者訂單已看到明年農曆年,讓今年的PVTaiwan產業熱度最高,今年的參展廠商超過百家,包括太陽能股王碩禾(3691)、新日光(3576)、昱晶(3514)旗下的同昱,以及今年甫上市的元晶(6443)、友達(2409)、有成精密、英穩達等都參展。
在PVTaiwan即將開展帶動下,昨日國內太陽能類股股價普遍走揚,茂迪漲幅逼近3.9%、中美晶亦達3.82%,漲幅最高,綠能(3519)、昇陽科(3561)、昱晶等昨日漲幅亦在1%上下。
而在PVTaiwan開展前夕,主辦單位也將邀請茂迪執行長張秉衡、新日光執行長洪傳獻、昱晶總經理潘文輝、碩禾總經理黃文瑞及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出席展前記者會,探討全球產業展望。
連續幾年的太陽能光電展都遭利空襲擊,不過,今年中國太陽能買氣持續上升,中國政府又將海外進口多晶矽料源課以高額關稅,有利報價持續走升,法人看好台灣太陽能業者訂單已看到明年農曆年,讓今年的PVTaiwan產業熱度最高,今年的參展廠商超過百家,包括太陽能股王碩禾(3691)、新日光(3576)、昱晶(3514)旗下的同昱,以及今年甫上市的元晶(6443)、友達(2409)、有成精密、英穩達等都參展。
在PVTaiwan即將開展帶動下,昨日國內太陽能類股股價普遍走揚,茂迪漲幅逼近3.9%、中美晶亦達3.82%,漲幅最高,綠能(3519)、昇陽科(3561)、昱晶等昨日漲幅亦在1%上下。
而在PVTaiwan開展前夕,主辦單位也將邀請茂迪執行長張秉衡、新日光執行長洪傳獻、昱晶總經理潘文輝、碩禾總經理黃文瑞及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出席展前記者會,探討全球產業展望。
為布局物連網(IOT)、行動通訊商機,代工廠英業達、品牌廠華碩昨(8)日於台大進行今年首波校園徵才,合計釋出上千職缺,未來連續3個周末,還將前往交大、成大等8所學校舉辦相關活動。此外,英業達也加入近期當紅的台灣年輕人創投基金的陣容,宣布將提撥首批3,000萬元,並於一年內投資20家的新創團隊。
堪稱今年規模最大的聯合徵才活動,昨日在台灣大學正式登場,總計有259家企業參與,共釋出2萬多個職缺。這次除了有全球代工龍頭鴻海喊出覓才「無上限」外,傳產龍頭台塑也開出2,100名職缺,為該集團創立61年來,單年徵才人數的最高紀錄。
「小米機」主要代工廠之一的英業達,這次整合集團旗下英業達、英冠達、英華達、英穩達、英懋達等5家公司,預計在2年內對大學生釋放1,000名職缺,鎖定機械、航太、電子、資訊及企管科系的人才,以因應該集團在PC、伺服器、太陽能領域的研發需求。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表示,有鑑於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以面對瞬息萬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需要更多的新血累積創新力,幫助公司拓展更多元的產品線、海外布局、以及新技術研發。
今年英業達為鼓勵台灣青年創業,啟動首期資金為3,000萬元的「英業達創新育成基金」,將在一年內將投資20家的新創團隊。該集團士林總部也成立「創新工坊」,提供實驗室空間、3D印表機設備等給予被投資的新創團隊使用。
品牌廠華碩則釋出上百職缺,強調聚焦物聯網等新興領域,尋找具國際觀的軟/硬體研發、業務、行銷、設計領域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校園聯合徵才,至4月下旬止,華碩還針對國際業務人才,舉辦9場「GlobalTalentProgram國際業務行銷徵才說明會」。
堪稱今年規模最大的聯合徵才活動,昨日在台灣大學正式登場,總計有259家企業參與,共釋出2萬多個職缺。這次除了有全球代工龍頭鴻海喊出覓才「無上限」外,傳產龍頭台塑也開出2,100名職缺,為該集團創立61年來,單年徵才人數的最高紀錄。
「小米機」主要代工廠之一的英業達,這次整合集團旗下英業達、英冠達、英華達、英穩達、英懋達等5家公司,預計在2年內對大學生釋放1,000名職缺,鎖定機械、航太、電子、資訊及企管科系的人才,以因應該集團在PC、伺服器、太陽能領域的研發需求。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表示,有鑑於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以面對瞬息萬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需要更多的新血累積創新力,幫助公司拓展更多元的產品線、海外布局、以及新技術研發。
今年英業達為鼓勵台灣青年創業,啟動首期資金為3,000萬元的「英業達創新育成基金」,將在一年內將投資20家的新創團隊。該集團士林總部也成立「創新工坊」,提供實驗室空間、3D印表機設備等給予被投資的新創團隊使用。
品牌廠華碩則釋出上百職缺,強調聚焦物聯網等新興領域,尋找具國際觀的軟/硬體研發、業務、行銷、設計領域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校園聯合徵才,至4月下旬止,華碩還針對國際業務人才,舉辦9場「GlobalTalentProgram國際業務行銷徵才說明會」。
去年受「雙反」影響,英業達集團旗下的太陽能事業獲利仍差「臨門一腳」,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指出,今年集團3家太陽能公司益通、英穩達、英懋達,將以「家家都賺錢」目標前進。此外,2月董事會時,將針對3家公司整合策略進行討論。
儘管上月美國雙反終判出爐,台廠平均稅率高於陸廠,但李詩欽認為,基於目標市場與產品有別,這樣的結果對英業達太陽能事業影響不大。展望今年,在產品單價仍不甚佳下,將不以營收增長為目標,而是力拚3家都能賺錢出現盈餘。
考量產品規劃長期發展性,李詩欽表示,首先對電池廠來說,提高單晶矽比重,研發高性能產品,將是未來既定方向;至於模組廠方面,則除了思考如何增加自動化規模外,還可能規畫把產品從目前的主要市場日本、銷向美國。
李詩欽透露,2月底董事會時,英業達將針對3家太陽能公司的整合問題進行討論,初步看來,應不至於有像是相互整併的大幅度變動,預估會以「目標集中、資源互用」為目標,讓整體太陽能事業更具綜效。
儘管上月美國雙反終判出爐,台廠平均稅率高於陸廠,但李詩欽認為,基於目標市場與產品有別,這樣的結果對英業達太陽能事業影響不大。展望今年,在產品單價仍不甚佳下,將不以營收增長為目標,而是力拚3家都能賺錢出現盈餘。
考量產品規劃長期發展性,李詩欽表示,首先對電池廠來說,提高單晶矽比重,研發高性能產品,將是未來既定方向;至於模組廠方面,則除了思考如何增加自動化規模外,還可能規畫把產品從目前的主要市場日本、銷向美國。
李詩欽透露,2月底董事會時,英業達將針對3家太陽能公司的整合問題進行討論,初步看來,應不至於有像是相互整併的大幅度變動,預估會以「目標集中、資源互用」為目標,讓整體太陽能事業更具綜效。
美國反傾銷稅率初判出爐,台灣廠商遭課徵27.59%至44.18%重稅,英業達轉投資的益通、英穩達、英懋達都將受到衝擊,下半年業外包袱恐將持續加重,拖累英業達業績表現。
英業達轉投資太陽能事業共有太陽能電池廠益通、英穩達及太陽能模組廠英懋達,目前持有的股權分別是30%、50%、47%。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去年底曾指出,今年英業達將加碼投資太陽能事業,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能都將擴張,有機會轉虧為盈,營收也可望倍增。
由於市場變化又急且快,目前英業達對太陽能事業轉趨向保守。英業達指出,公司已積極研擬對策,初步將聚焦中國大陸、日本、印度、歐洲等非美國市場,期望將美國反傾銷稅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英業達表示,去年益通來自於美國市場的營收占比僅一成,今年上半年降到1%以下。
英穩達、英懋達也以日本、歐洲為主,估計短時間內影響不明顯,但對第4季太陽能產品接單狀況則持審慎保守態度。
英業達轉投資太陽能事業共有太陽能電池廠益通、英穩達及太陽能模組廠英懋達,目前持有的股權分別是30%、50%、47%。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去年底曾指出,今年英業達將加碼投資太陽能事業,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能都將擴張,有機會轉虧為盈,營收也可望倍增。
由於市場變化又急且快,目前英業達對太陽能事業轉趨向保守。英業達指出,公司已積極研擬對策,初步將聚焦中國大陸、日本、印度、歐洲等非美國市場,期望將美國反傾銷稅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英業達表示,去年益通來自於美國市場的營收占比僅一成,今年上半年降到1%以下。
英穩達、英懋達也以日本、歐洲為主,估計短時間內影響不明顯,但對第4季太陽能產品接單狀況則持審慎保守態度。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日前宣告將對台灣太陽能業者展開反傾銷調查,牽動國內太陽能業者市場布局,英業達(2356)表示,集團投資旗下英懋達與英穩達兩家太陽能廠的計畫不受影響。
英業達表示,即使美國展開反傾銷調查,今年太陽能裝機率大幅提升已是全球市場趨勢,加上公司仍以瞄準日本市場為主,因此ITC調查台廠反傾銷對旗下轉投資子公司影響並不大,也不影響英業達整體營運狀況,目前亦無改變既定投資計畫的決策。
英業達投資太陽能事業累計已注資100億元,今年持續擴大資本支出,且金額會比往年多。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日前表示,在擴產效應與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下,英業達太陽能事業營收將從去年的100億元倍增至200億元。
目前英業達約有60%營收來自PC產品,伺服器設備則占25%,智慧手持式裝置約占10%,太陽能事業營收占比僅僅約5%,法人認為即使太陽能電池模組產品出貨受阻,也不致於影響集團整體財報表現。
英業達表示,即使美國展開反傾銷調查,今年太陽能裝機率大幅提升已是全球市場趨勢,加上公司仍以瞄準日本市場為主,因此ITC調查台廠反傾銷對旗下轉投資子公司影響並不大,也不影響英業達整體營運狀況,目前亦無改變既定投資計畫的決策。
英業達投資太陽能事業累計已注資100億元,今年持續擴大資本支出,且金額會比往年多。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日前表示,在擴產效應與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下,英業達太陽能事業營收將從去年的100億元倍增至200億元。
目前英業達約有60%營收來自PC產品,伺服器設備則占25%,智慧手持式裝置約占10%,太陽能事業營收占比僅僅約5%,法人認為即使太陽能電池模組產品出貨受阻,也不致於影響集團整體財報表現。
英業達(2356)人馬全面進駐益通高層。益通(3452)昨(21)日宣布,原任總經理趙伊尹請辭,改由英業達資深副總經理徐信群暫代,旗下GIH集團3家公司執行長,也全部改由徐信群出任。
英業達派出集團財務重臣擔任益通總經理,加上益通前高層現正經營英業達旗下太陽能電池廠英穩達,集團太陽能事業整合度越來越高。
英業達擊敗鴻海、搶親益通成功近2個月後,終於在昨日發布第1波高層人事調整,益通總經理趙伊尹辭職,由英業達財務大臣、資深副總經理徐信群暫代總經理一職,趙伊尹同時請辭益通旗下的GIH集團-生耀光電、Adema Technology與Gloria Solar執行長職務,新任執行長也是由徐信群暫時接手。
英業達集團積極進軍太陽能事業,不僅去年9月與無敵、穩懋合資成立專攻太陽能電池的英穩達,日前轉投資成立的景懋,則以太陽能電池模組為主,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日前更誇下海口,2014年太陽能電池產能目標要挑戰18億瓦,由於英穩達初期產能僅約180百萬瓦,吃下益通後,讓英業達集團的目標達成可能性提高不少。
另外,隨著英業達派出財務重臣擔任益通與GIH集團總經理與執行長,代表英業達將以深厚的財務實力先行整理益通的任督二脈,尤其據了解,徐信群不只是暫代益通總經理職務,而是將長期留在益通發展,對英業達集團的太陽能事業財務力大有助益,加上英穩達主要經營團隊大多出身自益通,三方財務與人事整合後的實力值得期待。
益通今年將進行董監改選,以英業達已吃下益通近5成股權、又是最大股東,改選後7席董監事可望拿下4至5席。
英業達派出集團財務重臣擔任益通總經理,加上益通前高層現正經營英業達旗下太陽能電池廠英穩達,集團太陽能事業整合度越來越高。
英業達擊敗鴻海、搶親益通成功近2個月後,終於在昨日發布第1波高層人事調整,益通總經理趙伊尹辭職,由英業達財務大臣、資深副總經理徐信群暫代總經理一職,趙伊尹同時請辭益通旗下的GIH集團-生耀光電、Adema Technology與Gloria Solar執行長職務,新任執行長也是由徐信群暫時接手。
英業達集團積極進軍太陽能事業,不僅去年9月與無敵、穩懋合資成立專攻太陽能電池的英穩達,日前轉投資成立的景懋,則以太陽能電池模組為主,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日前更誇下海口,2014年太陽能電池產能目標要挑戰18億瓦,由於英穩達初期產能僅約180百萬瓦,吃下益通後,讓英業達集團的目標達成可能性提高不少。
另外,隨著英業達派出財務重臣擔任益通與GIH集團總經理與執行長,代表英業達將以深厚的財務實力先行整理益通的任督二脈,尤其據了解,徐信群不只是暫代益通總經理職務,而是將長期留在益通發展,對英業達集團的太陽能事業財務力大有助益,加上英穩達主要經營團隊大多出身自益通,三方財務與人事整合後的實力值得期待。
益通今年將進行董監改選,以英業達已吃下益通近5成股權、又是最大股東,改選後7席董監事可望拿下4至5席。
2010年太陽能業者產能急速擴充,除了鞏固自我郇力及版圖外,
各路英雄好漢也透過各種方式紛紛加入,使產業競爭激烈度預估
不斷提升,但2011年需求不明,恐需要以價格來帶動景氣,太陽
光電產業形同進入春秋戰國時代,無力競爭者則積極尋求被購併
或出場,太陽能業者預估,整合情況預估從2011年起連續3年,主
要昅是愈來愈接近太陽光發電與傳統電價成本相當(Grid-Parity)。
2010年景氣回春,具生產優勢的兩岸太陽能業者高速擴充產能,
期能鞏固實力並擴增版圖,太陽能電池業者表示,雖然各方均認
為太陽能電池產能擴充過快,面臨供過於求的危機,不過,有實
力者本來就該擴充,才能凸顯、鞏固本身的實力;沒實力者就算
擴充也會走到退場之路。
雖然如此,2011年較有疑慮的還有市場胃納量的問題,尤其歐洲
各國政府紛紛大力削減補助,第1大德國市場甚至公開表態,不排
除連續下砍,可望承接的新市場者包括日本、大陸、美國等內需
都不是外來廠商容易征服的市場。
太陽能業者預估,2011年需求環境變動大,預估將加速帶動產業
整合,尤其諸多新進者切入、快速崛起,2011年預估也將展現成
效、使競爭激烈度再加大,包括聯電轉投資聯景即使當下是150百
萬瓦(MWp)的電池年產能、年中計劃朝約10億瓦水位邁進,矽晶
圓廠晶及遠雄建設、震旦行攜手的元晶產能規劃也將在2011年投
產。另外,雄心勃勃的友達,從多晶矽到模組甚至系統等一應俱
全,2011年預估布局也將開始陸續發酵。
而市場既有者也早在2010年下半積極築城牆或透過結盟等方式,
以鞏固及加強本身的優勢,尤其垂直整合的布局更為積極,包括
茂迪2011年計畫加速向上游矽晶圓端整合、昱晶投資上游矽晶圓
端並持續模組業務、昇陽科與中美晶合資中陽光伏投入矽晶圓及
電池生產2011年開始投入建置。
太陽能業者指出,全球太陽光電產業其實也像台灣市場積極在整
合中,包括歐、美、日廠因為成本的考量,不斷外移或委外以增
加成本競爭優勢,大陸廠不斷透過擴產、購併加大本身的產能來
鞏固現有的地位,全球太陽光電市場形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
。
各路英雄好漢也透過各種方式紛紛加入,使產業競爭激烈度預估
不斷提升,但2011年需求不明,恐需要以價格來帶動景氣,太陽
光電產業形同進入春秋戰國時代,無力競爭者則積極尋求被購併
或出場,太陽能業者預估,整合情況預估從2011年起連續3年,主
要昅是愈來愈接近太陽光發電與傳統電價成本相當(Grid-Parity)。
2010年景氣回春,具生產優勢的兩岸太陽能業者高速擴充產能,
期能鞏固實力並擴增版圖,太陽能電池業者表示,雖然各方均認
為太陽能電池產能擴充過快,面臨供過於求的危機,不過,有實
力者本來就該擴充,才能凸顯、鞏固本身的實力;沒實力者就算
擴充也會走到退場之路。
雖然如此,2011年較有疑慮的還有市場胃納量的問題,尤其歐洲
各國政府紛紛大力削減補助,第1大德國市場甚至公開表態,不排
除連續下砍,可望承接的新市場者包括日本、大陸、美國等內需
都不是外來廠商容易征服的市場。
太陽能業者預估,2011年需求環境變動大,預估將加速帶動產業
整合,尤其諸多新進者切入、快速崛起,2011年預估也將展現成
效、使競爭激烈度再加大,包括聯電轉投資聯景即使當下是150百
萬瓦(MWp)的電池年產能、年中計劃朝約10億瓦水位邁進,矽晶
圓廠晶及遠雄建設、震旦行攜手的元晶產能規劃也將在2011年投
產。另外,雄心勃勃的友達,從多晶矽到模組甚至系統等一應俱
全,2011年預估布局也將開始陸續發酵。
而市場既有者也早在2010年下半積極築城牆或透過結盟等方式,
以鞏固及加強本身的優勢,尤其垂直整合的布局更為積極,包括
茂迪2011年計畫加速向上游矽晶圓端整合、昱晶投資上游矽晶圓
端並持續模組業務、昇陽科與中美晶合資中陽光伏投入矽晶圓及
電池生產2011年開始投入建置。
太陽能業者指出,全球太陽光電產業其實也像台灣市場積極在整
合中,包括歐、美、日廠因為成本的考量,不斷外移或委外以增
加成本競爭優勢,大陸廠不斷透過擴產、購併加大本身的產能來
鞏固現有的地位,全球太陽光電市場形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
。
台灣2010年仍有許多太陽能電池新進者投入,並可望從2011年開
始貢獻明顯貢獻產業產出。例如,由聯電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聯
景2011年初年產能是 150百萬瓦(MWp)、預估年中或第3季朝約10
億瓦水位邁進。另外,聯景已計劃在南科工買地,進行10億瓦後
的擴產規劃地。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及遠雄建設、震旦行攜手的元晶產能規畫也
將在2011年投產。另外,LCD面板廠友達,從多晶矽到模組甚致
系統等一應俱全,2011年預估布局也將開始陸續發酵。
英業達及景懋共同投資的英穩達,初期規劃300MWp的太陽能電
池,也預估在2011年開始投產運作。
中美矽晶與昇陽科共同投資的矽晶圓暨電池廠中陽光伏,預估也
可望在2011年底或2012年開始運作。
始貢獻明顯貢獻產業產出。例如,由聯電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聯
景2011年初年產能是 150百萬瓦(MWp)、預估年中或第3季朝約10
億瓦水位邁進。另外,聯景已計劃在南科工買地,進行10億瓦後
的擴產規劃地。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及遠雄建設、震旦行攜手的元晶產能規畫也
將在2011年投產。另外,LCD面板廠友達,從多晶矽到模組甚致
系統等一應俱全,2011年預估布局也將開始陸續發酵。
英業達及景懋共同投資的英穩達,初期規劃300MWp的太陽能電
池,也預估在2011年開始投產運作。
中美矽晶與昇陽科共同投資的矽晶圓暨電池廠中陽光伏,預估也
可望在2011年底或2012年開始運作。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