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萊德證券投資信託公司新聞
2016年台灣基金獎揭曉,貝萊德再度獲獎連連。不但連續第2年勇奪理柏台灣基金獎「債券型」團體大獎,貝萊德寶利基金也連續第2年同時獲得理柏及傑出基金金鑽獎肯定,並為第3年獲得金鑽獎台股3年期獎。
貝萊德國內外得獎基金包括股票、債券及平衡型等各種類型,投資區域遍及全球、歐洲、美國以及台灣,提供台灣投資人多元的投資選擇。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以嚴謹的投資管理及獨特的風險管理能力著稱,2016年得獎基金不乏連續多年獲獎的常勝軍:在債券基金部分,貝萊德環球政府債券基金在不同的年期獲得理柏與金鑽共3個獎項,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連續第4年獲得智富台灣基金獎。
股票基金部分,貝萊德歐洲特別時機基金連續2年獲得理柏歐洲股票10年期獎肯定;此外在平衡型基金方面,貝萊德多元資產基金獲得金鑽獎海外平衡型3年期獎,也是第2年獲獎。
貝萊德寶利基金 連年稱霸
值得一提的是,在競爭激烈的台灣股票型基金中,貝萊德寶利基金超越國內逾百檔同類型基金、從中脫穎而出,拿下理柏台灣基金獎台灣股票5年期以及傑出基金金鑽獎國內基金一般型3年期及5年期3個獎項。
貝萊德寶利基金連續獲獎凸顯貝萊德寶利基金經理人詹祖光注重基本功、不隨波逐流,擅長從變動的市場中,掌握長期獲利趨勢、協助投資人掌握財富增值機會的操盤實力。
詹祖光說,2016年台股受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仍低的影響,可能呈現狹幅盤整,但台灣仍有許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因此寶利基金團隊的操盤會更加機動,並著重尋找有成長性的績優股,追求α(超額報酬)。
不畏市場震盪 積極創造價值
展望2016年全球股債投資,貝萊德認為經濟緩步復甦,但全球資產的評價、信用及商業周期不同步使得波動性增加,加上地緣政治風險、美元及油價走勢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等不確性影響,投資人更需格外謹慎,回歸以營運帶動企業成長的基本面。採取主動管理及低波動投資策略,將有機會在震盪的市場中,取得較佳的投資成果。
貝萊德國內外得獎基金包括股票、債券及平衡型等各種類型,投資區域遍及全球、歐洲、美國以及台灣,提供台灣投資人多元的投資選擇。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以嚴謹的投資管理及獨特的風險管理能力著稱,2016年得獎基金不乏連續多年獲獎的常勝軍:在債券基金部分,貝萊德環球政府債券基金在不同的年期獲得理柏與金鑽共3個獎項,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連續第4年獲得智富台灣基金獎。
股票基金部分,貝萊德歐洲特別時機基金連續2年獲得理柏歐洲股票10年期獎肯定;此外在平衡型基金方面,貝萊德多元資產基金獲得金鑽獎海外平衡型3年期獎,也是第2年獲獎。
貝萊德寶利基金 連年稱霸
值得一提的是,在競爭激烈的台灣股票型基金中,貝萊德寶利基金超越國內逾百檔同類型基金、從中脫穎而出,拿下理柏台灣基金獎台灣股票5年期以及傑出基金金鑽獎國內基金一般型3年期及5年期3個獎項。
貝萊德寶利基金連續獲獎凸顯貝萊德寶利基金經理人詹祖光注重基本功、不隨波逐流,擅長從變動的市場中,掌握長期獲利趨勢、協助投資人掌握財富增值機會的操盤實力。
詹祖光說,2016年台股受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仍低的影響,可能呈現狹幅盤整,但台灣仍有許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因此寶利基金團隊的操盤會更加機動,並著重尋找有成長性的績優股,追求α(超額報酬)。
不畏市場震盪 積極創造價值
展望2016年全球股債投資,貝萊德認為經濟緩步復甦,但全球資產的評價、信用及商業周期不同步使得波動性增加,加上地緣政治風險、美元及油價走勢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等不確性影響,投資人更需格外謹慎,回歸以營運帶動企業成長的基本面。採取主動管理及低波動投資策略,將有機會在震盪的市場中,取得較佳的投資成果。
2016年台灣基金獎貝萊德再受肯定,獲得多項獎項,特別是蟬聯理柏台灣基金獎「債券型」團體大獎,基金贏家,實至名歸。
今年,貝萊德在海內外得獎基金橫跨股票、債券及平衡型等各類型,投資區域則遍布全球、歐洲、美國及台灣,顯示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卓越的投資管理能力。
貝萊德投信董事長李豪說,台灣基金獎競爭激烈,能夠連續兩年獲得債券團隊大獎,還有國內外多檔股票、債券及多元類型基金也屢獲肯定,意義重大。貝萊德也將持續引進國際級的投資管理能力,以優異的投資績效,提供台灣投資人先進多元的投資組合選擇,希望幫助台灣投資人達到長期為財富增值的目標。
理柏台灣基金獎債券型「團體大獎」得獎者需管理債券基金5檔以上,三年期穩定回報平均得分最高。貝萊德連續獲獎,充分顯示貝萊德除了一直以來受市場肯定的股票基金管理能力,也證明貝萊德自1988年由債券投資起家,累積深厚的債券投資管理實力。除此之外,投資本身除了以績效為主要目標之一,在目前市場震盪的環境下,風險控管更是不能忽視,對此,貝萊德運用獨有的BlackRock Solutions及Aladdin風險管理系統,積極監測風險,才能在充滿波動的市場中,發掘絕佳的投資機會。
今年,貝萊德在海內外得獎基金橫跨股票、債券及平衡型等各類型,投資區域則遍布全球、歐洲、美國及台灣,顯示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卓越的投資管理能力。
貝萊德投信董事長李豪說,台灣基金獎競爭激烈,能夠連續兩年獲得債券團隊大獎,還有國內外多檔股票、債券及多元類型基金也屢獲肯定,意義重大。貝萊德也將持續引進國際級的投資管理能力,以優異的投資績效,提供台灣投資人先進多元的投資組合選擇,希望幫助台灣投資人達到長期為財富增值的目標。
理柏台灣基金獎債券型「團體大獎」得獎者需管理債券基金5檔以上,三年期穩定回報平均得分最高。貝萊德連續獲獎,充分顯示貝萊德除了一直以來受市場肯定的股票基金管理能力,也證明貝萊德自1988年由債券投資起家,累積深厚的債券投資管理實力。除此之外,投資本身除了以績效為主要目標之一,在目前市場震盪的環境下,風險控管更是不能忽視,對此,貝萊德運用獨有的BlackRock Solutions及Aladdin風險管理系統,積極監測風險,才能在充滿波動的市場中,發掘絕佳的投資機會。
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亞洲可望受惠。不過,市場人士指出,美元升值、中國需求放緩仍是亞洲面臨的疑慮,建議積極投資人區間操作,穩健投資人則布局低波動配息基金。
油價跌跌不休,全球股市也跟著大跌,亞股也不例外。
不過,亞洲卻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消費地區,也是全球最大的淨進口地區。國際能源總署(IEA)去年12月的報告顯示,去年亞洲地區的石油需求為每天3,190萬桶,相當於全球需求每天9,460萬桶的34%。
貝萊德投信指出,低油價提供低通貨膨脹的環境,有助於亞洲央行維持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成長。不過,油價震盪,市場對經濟復甦信心不足,對股市帶來衝擊,短期內市場震盪風險仍高,未來改革進程、消費信心及企業獲利仍是觀察指標。
至於中國需求放緩,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表示,他會避開煤、鋼鐵等「一級產業」,布局受惠於經濟轉型的新興消費、傳媒娛樂等概念股。
林我彥指出,中國股市第1季為全年風險最高的時點,風險包括人民幣貶值、大股東減持、美國升息,流動性相對緊縮、註冊制,幾乎需消化全年利空。第2季風險偏好將開始重建,下半年A股可望強勢反彈。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美國升息,新興市場承壓,但價格已大幅修正,加上資金衝擊高峰已過,新興市場表現將呈現差異化,看好印度、中國、東南亞有區間操作的機會。
由於許多國家厲行改革或刺激方案,中小企業可望受惠。
貝萊德投信表示,亞洲將受惠歐美日等成熟市場的經濟復甦,股價與油價的相關係數又低。最近股市修正,讓亞洲股市評價更具吸引力,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的股價淨值比已降到1.26倍,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
貝萊德投信建議,市場波動風險加劇,投資人如果有意低接亞股,最好選擇以MSCI亞太不含日本低波動指數為指標的基金,逢低布局亞太區域型股票入息基金。
油價跌跌不休,全球股市也跟著大跌,亞股也不例外。
不過,亞洲卻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消費地區,也是全球最大的淨進口地區。國際能源總署(IEA)去年12月的報告顯示,去年亞洲地區的石油需求為每天3,190萬桶,相當於全球需求每天9,460萬桶的34%。
貝萊德投信指出,低油價提供低通貨膨脹的環境,有助於亞洲央行維持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成長。不過,油價震盪,市場對經濟復甦信心不足,對股市帶來衝擊,短期內市場震盪風險仍高,未來改革進程、消費信心及企業獲利仍是觀察指標。
至於中國需求放緩,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表示,他會避開煤、鋼鐵等「一級產業」,布局受惠於經濟轉型的新興消費、傳媒娛樂等概念股。
林我彥指出,中國股市第1季為全年風險最高的時點,風險包括人民幣貶值、大股東減持、美國升息,流動性相對緊縮、註冊制,幾乎需消化全年利空。第2季風險偏好將開始重建,下半年A股可望強勢反彈。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美國升息,新興市場承壓,但價格已大幅修正,加上資金衝擊高峰已過,新興市場表現將呈現差異化,看好印度、中國、東南亞有區間操作的機會。
由於許多國家厲行改革或刺激方案,中小企業可望受惠。
貝萊德投信表示,亞洲將受惠歐美日等成熟市場的經濟復甦,股價與油價的相關係數又低。最近股市修正,讓亞洲股市評價更具吸引力,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的股價淨值比已降到1.26倍,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
貝萊德投信建議,市場波動風險加劇,投資人如果有意低接亞股,最好選擇以MSCI亞太不含日本低波動指數為指標的基金,逢低布局亞太區域型股票入息基金。
得獎基金系列(8) 貝萊德環球高收債 多幣別避險晨星、金鑽、理柏三大基金獎剛公布得獎名單。本系列報導針對主要市場,深入介紹至少獲兩項金獎肯定的基金。
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在2014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年5年期獎後,2015年再度拿下理柏台灣基金獎、晨星最佳基金(台灣)兩大國際評鑑機構大獎,表現受到外界矚目。
貝萊德是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理集團, 1988年成立時即是從債券起家,貝萊德專業固定收益投資管理團隊遍及全球,包括美國、英國及新加坡,並運用獨特的BlackRock Solution和風險計量分析團隊,和基金經理人合作,聚焦風險控管下的投資機會。
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2003年成立,基金總資產至少七成投資在高收益債券,並靈活管理貨幣風險。短中期績效表現優異,至2015年2月底止,近一年至五年的原幣計價(美元)報酬率分別有2.7%至53.6%不等,在同類型基金都居第一。
這檔基金提供投資人多樣選擇,包含近年最受投資人歡迎的A6美元穩定配息股份、A8南非幣、澳幣避險穩定月配息股份及其他A2美元、歐元避險股份、A3美元月配息、歐元避險股份及C2歐元避險等多種幣別及配息方式。
基金經理人祁南傑(James Keenan, CFA) 現任貝萊德高收益債券研究團隊主管,並擔任董事總經理,他擁有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執照,在 2004年加入貝萊德集團。
基金經理團隊在債券領域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在進行投資配置時,並不會侷限在基準指數。他們把基金總資產70%投資在高收益定息可轉讓證券,也可投資包括非投資級證券等定息可轉讓證券,並藉由靈活管理貨幣風險,來提高總回報為目標。
基金投資相當多元,投資區域以成熟市場為主,又以美國高收益債市場比重最高,所投資的高收益債投資評級則以B級為最多,占40%以上,且投資標的天期多在三至六年間。過去五年,每一年度的美元累積報酬率均優於同基金組別的平均值。
貝萊德指出,貝萊德高收益投資團隊的投資哲學結合了「由下而上」的信用研究及「由上而下」的資產配置及風險分析,以質化及量化的信用分析,以動態平衡的方式將資產靈活配置在不同市場循環的產品中,追求每單位風險收益的最大化。團隊擁有多項競爭優勢,得以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勝出。
貝萊德2015的投資展望報告表示,2015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極為分歧,投資人必須積極主動管理風險並做好長期計畫。
因此,對於想要參與市場成長,卻擔心復甦過程中仍有震盪的投資人來說,橫跨股債、不同產業的多元配置,可以更好地分散風險。
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在2014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年5年期獎後,2015年再度拿下理柏台灣基金獎、晨星最佳基金(台灣)兩大國際評鑑機構大獎,表現受到外界矚目。
貝萊德是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理集團, 1988年成立時即是從債券起家,貝萊德專業固定收益投資管理團隊遍及全球,包括美國、英國及新加坡,並運用獨特的BlackRock Solution和風險計量分析團隊,和基金經理人合作,聚焦風險控管下的投資機會。
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2003年成立,基金總資產至少七成投資在高收益債券,並靈活管理貨幣風險。短中期績效表現優異,至2015年2月底止,近一年至五年的原幣計價(美元)報酬率分別有2.7%至53.6%不等,在同類型基金都居第一。
這檔基金提供投資人多樣選擇,包含近年最受投資人歡迎的A6美元穩定配息股份、A8南非幣、澳幣避險穩定月配息股份及其他A2美元、歐元避險股份、A3美元月配息、歐元避險股份及C2歐元避險等多種幣別及配息方式。
基金經理人祁南傑(James Keenan, CFA) 現任貝萊德高收益債券研究團隊主管,並擔任董事總經理,他擁有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執照,在 2004年加入貝萊德集團。
基金經理團隊在債券領域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在進行投資配置時,並不會侷限在基準指數。他們把基金總資產70%投資在高收益定息可轉讓證券,也可投資包括非投資級證券等定息可轉讓證券,並藉由靈活管理貨幣風險,來提高總回報為目標。
基金投資相當多元,投資區域以成熟市場為主,又以美國高收益債市場比重最高,所投資的高收益債投資評級則以B級為最多,占40%以上,且投資標的天期多在三至六年間。過去五年,每一年度的美元累積報酬率均優於同基金組別的平均值。
貝萊德指出,貝萊德高收益投資團隊的投資哲學結合了「由下而上」的信用研究及「由上而下」的資產配置及風險分析,以質化及量化的信用分析,以動態平衡的方式將資產靈活配置在不同市場循環的產品中,追求每單位風險收益的最大化。團隊擁有多項競爭優勢,得以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勝出。
貝萊德2015的投資展望報告表示,2015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極為分歧,投資人必須積極主動管理風險並做好長期計畫。
因此,對於想要參與市場成長,卻擔心復甦過程中仍有震盪的投資人來說,橫跨股債、不同產業的多元配置,可以更好地分散風險。
貝萊德橫掃金鑽晨星獎2015大贏家總經理馬瑜明承諾,將以堅持與努力創造更高的投資價值
繼10日獲得2015年金鑽獎6大獎座後,貝萊德(BLACKROCK)集團昨(12)日再獲得MORNINGSTAR(晨星)暨SMART(智富)頒發3座2015年台灣最佳基金獎,使今年總獎座已高達9座,暫時取得台灣總冠軍寶座。
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右)在接受頒獎後致詞時指出,貝萊德集團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總管理資產規模高達3.46兆美元,比起很多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GDP)還大,透過全球投資研究資源的互相奧援,使該集團即使歷經全球金融風暴,所管理的資產規模不減反增。觀察台灣投資環境,台灣投資人非常喜歡高收益債,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基金,能打敗全球各資產管理公司,獲得MORNINGSTAR評審團的肯定,相當不容易。
馬瑜明指出,貝萊德在零售市場上較著重在股票市場的經營,但未來將在債券上更加堅持及努力,創造更大的投資價值,回饋投資人。
今年貝萊德集團以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基金摘下2015年晨星最佳高收益債基金大獎、再以貝萊德中國基金拿下2015SMART大中華股票基金類台灣基金獎、復以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奪得2015SMART政府債券基金類台灣基金獎,在總頒獎數僅36座下,得獎率8.33%。如加計2015年金鑽獎得獎數,貝萊德集團除以貝萊德寶利基金拿下一座3年期台灣一般類股票金鑽獎外,貝萊德更以貝萊德世界健康科學基金摘下金鑽獎5年期暨10年期2座大獎、貝萊德新興市場債亦同時取得環球新興市場債3年期暨5年期2座大獎、貝萊德多元資產基金再拿下環球平衡型3年期金鑽獎,使總得獎數高達9座,在LIPPER尚未公布得獎名單前,暫時領先群雄。
馬瑜明指出,操作中國基金時,貝萊德集團投資團隊係以價值型取向進行資產配置,尤其,以往中國股市相當疲弱,但從去年下半年起,台灣投資人對陸股投資態度轉熱,想增加部位,但往往囿於選擇太多,導致目前真正的投資比例仍低,貝萊德中國基金獲得MORNINGSTAR(晨星)暨SMART(智富)頒獎肯定,就可以成為投資人很好的參考選項。
根據MORNINGSTAR評選資料透露,在2014年充滿挑戰的高收益債市場中,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基金憑藉靈活多元投資配置能力,在同類型基金中脫穎而出,過去5年,每一年度的美元累積報酬率均優於同組平均。
SMART評選資料則稱,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連續3年獲獎,2014年報酬擊敗同組別平均、3年、5年績效皆優於同組別平均,3年資訊比位居同組之冠;貝萊德中國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21.52%,大幅領先同基金組別平均10.85%表現,3年、5年報酬率皆優於同組別平均,3年、5年資訊比名列前茅。
繼10日獲得2015年金鑽獎6大獎座後,貝萊德(BLACKROCK)集團昨(12)日再獲得MORNINGSTAR(晨星)暨SMART(智富)頒發3座2015年台灣最佳基金獎,使今年總獎座已高達9座,暫時取得台灣總冠軍寶座。
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右)在接受頒獎後致詞時指出,貝萊德集團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總管理資產規模高達3.46兆美元,比起很多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GDP)還大,透過全球投資研究資源的互相奧援,使該集團即使歷經全球金融風暴,所管理的資產規模不減反增。觀察台灣投資環境,台灣投資人非常喜歡高收益債,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基金,能打敗全球各資產管理公司,獲得MORNINGSTAR評審團的肯定,相當不容易。
馬瑜明指出,貝萊德在零售市場上較著重在股票市場的經營,但未來將在債券上更加堅持及努力,創造更大的投資價值,回饋投資人。
今年貝萊德集團以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基金摘下2015年晨星最佳高收益債基金大獎、再以貝萊德中國基金拿下2015SMART大中華股票基金類台灣基金獎、復以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奪得2015SMART政府債券基金類台灣基金獎,在總頒獎數僅36座下,得獎率8.33%。如加計2015年金鑽獎得獎數,貝萊德集團除以貝萊德寶利基金拿下一座3年期台灣一般類股票金鑽獎外,貝萊德更以貝萊德世界健康科學基金摘下金鑽獎5年期暨10年期2座大獎、貝萊德新興市場債亦同時取得環球新興市場債3年期暨5年期2座大獎、貝萊德多元資產基金再拿下環球平衡型3年期金鑽獎,使總得獎數高達9座,在LIPPER尚未公布得獎名單前,暫時領先群雄。
馬瑜明指出,操作中國基金時,貝萊德集團投資團隊係以價值型取向進行資產配置,尤其,以往中國股市相當疲弱,但從去年下半年起,台灣投資人對陸股投資態度轉熱,想增加部位,但往往囿於選擇太多,導致目前真正的投資比例仍低,貝萊德中國基金獲得MORNINGSTAR(晨星)暨SMART(智富)頒獎肯定,就可以成為投資人很好的參考選項。
根據MORNINGSTAR評選資料透露,在2014年充滿挑戰的高收益債市場中,貝萊德環球高收益債基金憑藉靈活多元投資配置能力,在同類型基金中脫穎而出,過去5年,每一年度的美元累積報酬率均優於同組平均。
SMART評選資料則稱,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連續3年獲獎,2014年報酬擊敗同組別平均、3年、5年績效皆優於同組別平均,3年資訊比位居同組之冠;貝萊德中國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21.52%,大幅領先同基金組別平均10.85%表現,3年、5年報酬率皆優於同組別平均,3年、5年資訊比名列前茅。
新興市場基金 亮眼 吳敦義出席晨星獎頒獎典禮,勉勵得獎公司提供更周全和優質的服務
素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 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2015年頒獎典禮昨(12)日在 台北舉行,新興市場基金今年表現亮眼。
而副總統吳敦義也特別蒞臨致詞及頒獎,他勉勵得獎基金公司要考 量投資人的利益,提供周全和優質的服務,為國人創造更高價值。
吳敦義特別指出,今年初由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 dation)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聯合發布 的2015年經濟自由度(2015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報告,台 灣經濟自由度連續5年排名上升,今年在全球186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 第14名,經貿、投資與金融自由度創新高,尤其2014年經濟成長率高 達3.74%,是繼1998年後、再度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去年台 灣境外觀光客創歷史新高超過990萬人,預計在今年突破1,000萬人, 這些都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
今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 星技術指導)」總計頒發34個獎項。其中,富蘭克林集團拿下6席最 多,貝萊德集團抱走3個獎項次之,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 顧分別獲得晨星2個獎項。另外,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首度頒 給兩家公司,由復華投信和德盛安聯投信聯袂得獎。其中,德盛是8 年來首家拿下團隊研究獎的外商公司,復華則是首家同時囊括股票型 基金和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業者。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朱紀中表示,今年是《Smart智 富》月刊和晨星公司連續第8年合作頒發台灣基金獎,根據投信公會 最新統計,台灣人投資境內和境外基金的總規模已達6.6兆台幣(含 全權委託),相當於今年政府歲出預算的3.4倍,與8年多前、2007年 金融海嘯前的高峰時相比,增加了1.43兆,這些資金可蓋3條台灣高 速鐵路。
吳敦義更針對朱紀中建議政府應儘快落實「勞工自選投資方案」的 請求,當場允諾將與行政院長毛治國討論,盡力在任內落實推動勞退 新制勞工自選投資平台,希望造福所有勞工朋友,並帶動台灣資產管 理業界進一步提升。在副總統當場允諾後,投信暨投顧公會理事長林 弘立表示,明日就會與退休基金協會一起將有關「勞工自選投資方案 」的建議資料送交副總統辦公室,期待政府能儘速推動該方案的立法 ,加速落實勞退年金管理的改革。
另外,資政陳(沖)今年再度與會,在針對中國基金相關獎項進行 頒獎的同時,他強調,按台灣投資共同基金的受益人數計算,平均每 人投資金額高達134萬台幣,總計投資基金規模(不合全權委託)超 過5兆台幣,如此龐大的資金,應該要能跟上國際退休基金的投資趨 勢,增加「另類投資」(Alternative)比重,尤其政府應考慮開放 讓共同基金參與公共基礎建設的投資,這樣一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 不會再感嘆要做市政建設卻沒錢!
有關「另類投資」的趨勢,晨星亞洲區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指出, 去年乃是自2011年歐元危機以來、資金連續第4年淨流入共同基金市 場,且是資金流入最高紀錄的一年。其中,歐洲註冊的基金與2013年 底相比,在所有資產類別中流入「另類投資」的增幅最高、達到23. 59%,其次則是流向「股債混合型基金」(Allocation),增幅為2 0.98%。
晨星亞洲區行政總裁張曉海則指出,在遴選得獎基金的過程中,M orningstar強調質量並重。得獎基金除了必須在當年度及過去年度都 取得理想的績效外,也需具備優質的管理,以反映基金管理團隊對投 資人利益的關注。本著服務投資人的精神,Morningstar的遴選方法 著重在管理團隊為投資人所帶來的價值,獲獎更是肯定其對投資人的 貢獻。
素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 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2015年頒獎典禮昨(12)日在 台北舉行,新興市場基金今年表現亮眼。
而副總統吳敦義也特別蒞臨致詞及頒獎,他勉勵得獎基金公司要考 量投資人的利益,提供周全和優質的服務,為國人創造更高價值。
吳敦義特別指出,今年初由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 dation)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聯合發布 的2015年經濟自由度(2015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報告,台 灣經濟自由度連續5年排名上升,今年在全球186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 第14名,經貿、投資與金融自由度創新高,尤其2014年經濟成長率高 達3.74%,是繼1998年後、再度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去年台 灣境外觀光客創歷史新高超過990萬人,預計在今年突破1,000萬人, 這些都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
今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 星技術指導)」總計頒發34個獎項。其中,富蘭克林集團拿下6席最 多,貝萊德集團抱走3個獎項次之,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 顧分別獲得晨星2個獎項。另外,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首度頒 給兩家公司,由復華投信和德盛安聯投信聯袂得獎。其中,德盛是8 年來首家拿下團隊研究獎的外商公司,復華則是首家同時囊括股票型 基金和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業者。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朱紀中表示,今年是《Smart智 富》月刊和晨星公司連續第8年合作頒發台灣基金獎,根據投信公會 最新統計,台灣人投資境內和境外基金的總規模已達6.6兆台幣(含 全權委託),相當於今年政府歲出預算的3.4倍,與8年多前、2007年 金融海嘯前的高峰時相比,增加了1.43兆,這些資金可蓋3條台灣高 速鐵路。
吳敦義更針對朱紀中建議政府應儘快落實「勞工自選投資方案」的 請求,當場允諾將與行政院長毛治國討論,盡力在任內落實推動勞退 新制勞工自選投資平台,希望造福所有勞工朋友,並帶動台灣資產管 理業界進一步提升。在副總統當場允諾後,投信暨投顧公會理事長林 弘立表示,明日就會與退休基金協會一起將有關「勞工自選投資方案 」的建議資料送交副總統辦公室,期待政府能儘速推動該方案的立法 ,加速落實勞退年金管理的改革。
另外,資政陳(沖)今年再度與會,在針對中國基金相關獎項進行 頒獎的同時,他強調,按台灣投資共同基金的受益人數計算,平均每 人投資金額高達134萬台幣,總計投資基金規模(不合全權委託)超 過5兆台幣,如此龐大的資金,應該要能跟上國際退休基金的投資趨 勢,增加「另類投資」(Alternative)比重,尤其政府應考慮開放 讓共同基金參與公共基礎建設的投資,這樣一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 不會再感嘆要做市政建設卻沒錢!
有關「另類投資」的趨勢,晨星亞洲區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指出, 去年乃是自2011年歐元危機以來、資金連續第4年淨流入共同基金市 場,且是資金流入最高紀錄的一年。其中,歐洲註冊的基金與2013年 底相比,在所有資產類別中流入「另類投資」的增幅最高、達到23. 59%,其次則是流向「股債混合型基金」(Allocation),增幅為2 0.98%。
晨星亞洲區行政總裁張曉海則指出,在遴選得獎基金的過程中,M orningstar強調質量並重。得獎基金除了必須在當年度及過去年度都 取得理想的績效外,也需具備優質的管理,以反映基金管理團隊對投 資人利益的關注。本著服務投資人的精神,Morningstar的遴選方法 著重在管理團隊為投資人所帶來的價值,獲獎更是肯定其對投資人的 貢獻。
日股近一周受惠日圓貶值上漲,日本基金繼續搶占成熟市場績效冠軍,貝萊德日本特別時機基金以儘量提高總回報為目標。基金總資產至少70%投資於在日本註冊或中小型企業的股權證券,而獨特的主題式投資,投資較能受惠「新日本」經濟結構轉型,以及內需帶動的景氣復甦趨勢標的。
2015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 得獎率0.82% 堪稱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
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015年度贏家名單正式出爐。本年度「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共頒發13個組別獎項,而晨星技術指導的「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組別獎項部分亦有21個,得獎機率為0.82%,堪稱是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
分析得獎數目,本年度最大贏家由富蘭克林投顧蟬聯,共拿下兩大基金獎合計6個獎項,貝萊德則是抱走3個獎項,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顧分別獲得晨星兩個獎項,而復華投信更首度同時奪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兩項大獎,投研實力獲評審肯定。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是否夠分散、基金規模不能太小等問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是從投資人是否能靠得獎基金長期穩定獲利的角度進行評選;拉丁美洲股市因去年表現不佳,相關基金表現也不好,即使是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報酬率也僅小贏指標指數(Benchmark)2個百分點,因此評審們決定獎項從缺。
另外,因應中國股市的影響力逐漸提升,「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從今年起增設「大中華股票」獎項,並同步將原「天然資源」獎項與「環境生態和替代能源」獎項合併成「商品類」獎項。
在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頒出的20個組別獎項裡,頒給去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僅有5個獎項,比例僅1/4,主因在於評審們強調中長期績效皆持續穩定才是好基金。評審之一、政大財管系教授李志宏解釋,很多基金拿下當年度冠軍,可能是剛好壓對寶,但不見得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因此需要拉長到3年、5年以上的時間觀察。結果,5檔去年績效在同組別基金中拿冠軍的基金通過考驗得獎,其餘13檔基金去年績效穩定維持前1/4,但是3年、5年績效皆名列前茅,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致。
至於獲得雙冠王的復華投信,由於該公司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建立多重經理人制度,採團隊合作,降低單一經理人操作風險,績效穩健為盈,除了在固定收益型基金短中長期表現穩健外,股票型基金績效近3年也有明顯進步;另外,第3度入圍的德盛安聯投信則是因其海外基金產品多元,且積極向海外母公司爭取在台灣投注更多資源,成為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另一個贏家。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經理朱紀中說明,綜觀今年得獎基金的表現,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大環境迥異,能夠得獎一次已相當不易,但有些基金持續繳出耀眼佳績,包括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瀚亞M&G日本小型股基金等3檔基金,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三年獲獎,表現亮眼穩健。
特別的是,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由他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皆入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19.4%,大幅勝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部分,則有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A股歐元與德盛台灣大壩基金連續2年獲獎肯定。連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紀錄,德盛台灣大壩基金3年共抱回5個獎項,表現同樣受到矚目。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近兩年金融市場回歸正常化,讓個別市場因素開始決定基金是否勝出。例如今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分別由「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獲獎,小型股基金勝出的主因就是大型股基金的能源類權重過大,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表現不佳,反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小型股出頭天。
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015年度贏家名單正式出爐。本年度「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共頒發13個組別獎項,而晨星技術指導的「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組別獎項部分亦有21個,得獎機率為0.82%,堪稱是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
分析得獎數目,本年度最大贏家由富蘭克林投顧蟬聯,共拿下兩大基金獎合計6個獎項,貝萊德則是抱走3個獎項,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顧分別獲得晨星兩個獎項,而復華投信更首度同時奪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兩項大獎,投研實力獲評審肯定。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是否夠分散、基金規模不能太小等問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是從投資人是否能靠得獎基金長期穩定獲利的角度進行評選;拉丁美洲股市因去年表現不佳,相關基金表現也不好,即使是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報酬率也僅小贏指標指數(Benchmark)2個百分點,因此評審們決定獎項從缺。
另外,因應中國股市的影響力逐漸提升,「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從今年起增設「大中華股票」獎項,並同步將原「天然資源」獎項與「環境生態和替代能源」獎項合併成「商品類」獎項。
在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頒出的20個組別獎項裡,頒給去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僅有5個獎項,比例僅1/4,主因在於評審們強調中長期績效皆持續穩定才是好基金。評審之一、政大財管系教授李志宏解釋,很多基金拿下當年度冠軍,可能是剛好壓對寶,但不見得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因此需要拉長到3年、5年以上的時間觀察。結果,5檔去年績效在同組別基金中拿冠軍的基金通過考驗得獎,其餘13檔基金去年績效穩定維持前1/4,但是3年、5年績效皆名列前茅,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致。
至於獲得雙冠王的復華投信,由於該公司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建立多重經理人制度,採團隊合作,降低單一經理人操作風險,績效穩健為盈,除了在固定收益型基金短中長期表現穩健外,股票型基金績效近3年也有明顯進步;另外,第3度入圍的德盛安聯投信則是因其海外基金產品多元,且積極向海外母公司爭取在台灣投注更多資源,成為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另一個贏家。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經理朱紀中說明,綜觀今年得獎基金的表現,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大環境迥異,能夠得獎一次已相當不易,但有些基金持續繳出耀眼佳績,包括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瀚亞M&G日本小型股基金等3檔基金,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三年獲獎,表現亮眼穩健。
特別的是,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由他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皆入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19.4%,大幅勝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部分,則有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A股歐元與德盛台灣大壩基金連續2年獲獎肯定。連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紀錄,德盛台灣大壩基金3年共抱回5個獎項,表現同樣受到矚目。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近兩年金融市場回歸正常化,讓個別市場因素開始決定基金是否勝出。例如今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分別由「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獲獎,小型股基金勝出的主因就是大型股基金的能源類權重過大,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表現不佳,反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小型股出頭天。
考量2012年基金業界風波不斷,連帶影響臺灣投資人信心,晨星暨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主辦單位與11家主要投信,發起「自律宣言」,在副總統吳敦義見證下,公開宣示,願盡最大努力,維護及捍衛所有投資人權益,致力要求做到:「忠實誠信、廉潔清正,樹立投資新紀律。」
昨(13)日,包括永豐投信總經理許如玫、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貝萊德投信代理總經理馬瑜明、柏瑞投信資深副總經理黃憲任、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統一投信執行副總經理董永寬、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總經理黃書明、德盛安聯投信執行副總裁陳怡先、摩根投信總經理石恬華,及瀚亞投信投資長黃耀東等人參與宣誓。
吳敦義表示,此一自律運動深具意義,並勉勵基金業界一定要肩負起自律責任,扮演好自己角色,捍衛投資人權益,一旦重振大眾投資信心,經濟復甦契機,就能更有效被掌握。
晨星亞洲區行政總裁張曉海指出,最近幾年有更多的境外基金品牌進入台灣,在台灣設立營運據點,也看到許多國際基金品牌在台灣的業務從基金代理,擴展到綜合性的資產管理,足見國際間看好台灣基金產業的未來發展。然而,只有投資人的勝利,才是基金產業的勝利,我們期許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的基金業者,都要能夠真正珍惜台灣投資人託付的資金,一同攜手讓台灣的基金投資人有更好的投資經驗。
昨(13)日,包括永豐投信總經理許如玫、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貝萊德投信代理總經理馬瑜明、柏瑞投信資深副總經理黃憲任、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統一投信執行副總經理董永寬、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總經理黃書明、德盛安聯投信執行副總裁陳怡先、摩根投信總經理石恬華,及瀚亞投信投資長黃耀東等人參與宣誓。
吳敦義表示,此一自律運動深具意義,並勉勵基金業界一定要肩負起自律責任,扮演好自己角色,捍衛投資人權益,一旦重振大眾投資信心,經濟復甦契機,就能更有效被掌握。
晨星亞洲區行政總裁張曉海指出,最近幾年有更多的境外基金品牌進入台灣,在台灣設立營運據點,也看到許多國際基金品牌在台灣的業務從基金代理,擴展到綜合性的資產管理,足見國際間看好台灣基金產業的未來發展。然而,只有投資人的勝利,才是基金產業的勝利,我們期許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的基金業者,都要能夠真正珍惜台灣投資人託付的資金,一同攜手讓台灣的基金投資人有更好的投資經驗。
金融機構串連占投資人便宜?金管會金檢發現,貝萊德投信結合8家金融機構大量申購其發行的貨幣型基金,再藉此參與操縱受益人會議結果,提高經理費率,這是金管會發現操縱受益人會議的第一個案例。
金管會依法對貝萊德投信處以警告處分,並下令該公司最近3個月內不得申請投資外國事業或設立分支機構,最近半年不得申請全權委託業務及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或追加募集投信基金。
金管會除對貝萊德投信處以警告外,也要求這8家金融機構注意改善。金管會拒不透露這8家金融機構名單,僅表示包括銀行、券商及保險經紀人公司,已分別請銀行局、保險局要求他們要注意改善,加強內控。
金管會依法對貝萊德投信處以警告處分,並下令該公司最近3個月內不得申請投資外國事業或設立分支機構,最近半年不得申請全權委託業務及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或追加募集投信基金。
金管會除對貝萊德投信處以警告外,也要求這8家金融機構注意改善。金管會拒不透露這8家金融機構名單,僅表示包括銀行、券商及保險經紀人公司,已分別請銀行局、保險局要求他們要注意改善,加強內控。
金管會昨(25)日重罰兩家投信,貝萊德投信和群益投信都被要求半年內不得申請募集新基金。此外,聯邦投信、未來資產投信和永豐投信也被金管會處以「糾正」,另對聯邦投信開罰新台幣60萬元。
針對金管會開罰,群益投信表示,蔡姓經理人的作為屬於個人行為,但公司對於金管會處罰「會虛心檢討。」貝萊德投信則指出,對金管會的相關內容還在了解細節,暫時沒有回應。
就金管會的說法,貝萊德投信是因串聯8家金融機構,在受益人大會前大量申購其貨幣型基金,讓受益人大會同意決定調高經理費率,依法被金管會處以「警告」,且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新基金。
金管會指出,這是首家被查到意圖影響受益人會議結果的投信,因此決定重罰。至於8家協助投票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及保險經理人公司,也將交由銀行局、保險局等,再追究內控責任。
金管會對貝萊德投信的懲處包括警告、最近3個月內不得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海外事業或設分支機構、最近半年內不得申請全權委託業務及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或追加募集基金。
金管會昨天同時就投信自清行動,對4家投信開罰。群益投信因蔡姓基金經理人透過配偶帳戶投資28檔股票,與其操盤的基金個股相同,且群益投信未積極配合清查,因此對群益投信處以警告、罰鍰120 萬元,且至少6個月不核准募集或追加募集新基金。
聯邦投信則因何姓經理人投資13檔股票,與自身基金相同,金管會除糾正聯邦投信,也罰鍰60萬元;未來資產投信的鄭姓經理人配偶帳戶查到4檔股票、永豐投信的張姓經理人有2檔,公司也都被金管會糾正。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自盈正案後,證期局、金管會密集開會,希望儘速徹查部分投信人員不遵守法規的情形並立即處置,11月1 日發函自清,同月16日投信回報自清結果,再由證期局檢視,昨天即有懲處結果。
他指出,金管會也已要求投信投顧公會訂出內稽內控自律辦法,各投信公司取得旗下基金經理人同意,可隨時查核基金經理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帳戶,金管會也與四大基金密切通報資訊。
針對金管會開罰,群益投信表示,蔡姓經理人的作為屬於個人行為,但公司對於金管會處罰「會虛心檢討。」貝萊德投信則指出,對金管會的相關內容還在了解細節,暫時沒有回應。
就金管會的說法,貝萊德投信是因串聯8家金融機構,在受益人大會前大量申購其貨幣型基金,讓受益人大會同意決定調高經理費率,依法被金管會處以「警告」,且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新基金。
金管會指出,這是首家被查到意圖影響受益人會議結果的投信,因此決定重罰。至於8家協助投票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及保險經理人公司,也將交由銀行局、保險局等,再追究內控責任。
金管會對貝萊德投信的懲處包括警告、最近3個月內不得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海外事業或設分支機構、最近半年內不得申請全權委託業務及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或追加募集基金。
金管會昨天同時就投信自清行動,對4家投信開罰。群益投信因蔡姓基金經理人透過配偶帳戶投資28檔股票,與其操盤的基金個股相同,且群益投信未積極配合清查,因此對群益投信處以警告、罰鍰120 萬元,且至少6個月不核准募集或追加募集新基金。
聯邦投信則因何姓經理人投資13檔股票,與自身基金相同,金管會除糾正聯邦投信,也罰鍰60萬元;未來資產投信的鄭姓經理人配偶帳戶查到4檔股票、永豐投信的張姓經理人有2檔,公司也都被金管會糾正。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自盈正案後,證期局、金管會密集開會,希望儘速徹查部分投信人員不遵守法規的情形並立即處置,11月1 日發函自清,同月16日投信回報自清結果,再由證期局檢視,昨天即有懲處結果。
他指出,金管會也已要求投信投顧公會訂出內稽內控自律辦法,各投信公司取得旗下基金經理人同意,可隨時查核基金經理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帳戶,金管會也與四大基金密切通報資訊。
繼年初以來7位投信總座異動,5月未來資產投信總經理陳翠芝也離職。隨投信基金規模逐年下降、市場競爭愈趨白熱化,加上投信整併潮,2011年已有7位總經理換將,今年更是才過了4個多月就有8家投信總座異動。
今年異動的投信總座多半是受合併、整併影響,像是元大寶來投信合併後,董事長由原元大投信董事長高抗勝續任,副董事長由元大投信總經理杜純琛升任,總經理則由劉宗聖擔任。柏瑞投信與投顧合併後,總經理則由楊智雅擔任。
未來資產投信是原本的台壽保投信,在陳翠芝近3年的帶領下,規模達59.87億元(Cmoney統計至2012年3月),但去年7月被韓國的未來資產金融集團收購後,不到1年,陳翠芝即求去,現由協理鄭雪如代理總經理職務。
這波投信總座換將潮從去年開始,包括貝萊德投信、華頓投信、富邦投信、安多利投信、瑞銀投信、永豐投信、惠理康和投信的總經理都公告異動。由於整體產業變動大,市場多出許多空缺,像未來資產投信、德銀遠東投信總經理職缺分別由鄭雪如、劉芝齡暫代。
今年異動的投信總座多半是受合併、整併影響,像是元大寶來投信合併後,董事長由原元大投信董事長高抗勝續任,副董事長由元大投信總經理杜純琛升任,總經理則由劉宗聖擔任。柏瑞投信與投顧合併後,總經理則由楊智雅擔任。
未來資產投信是原本的台壽保投信,在陳翠芝近3年的帶領下,規模達59.87億元(Cmoney統計至2012年3月),但去年7月被韓國的未來資產金融集團收購後,不到1年,陳翠芝即求去,現由協理鄭雪如代理總經理職務。
這波投信總座換將潮從去年開始,包括貝萊德投信、華頓投信、富邦投信、安多利投信、瑞銀投信、永豐投信、惠理康和投信的總經理都公告異動。由於整體產業變動大,市場多出許多空缺,像未來資產投信、德銀遠東投信總經理職缺分別由鄭雪如、劉芝齡暫代。
貝萊德投信總經理張凌雲戶(5)日表示,今年預計引進國外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來台掛牌,並以新台幣計價,內部也評估發行包括股債在內的新境內基金,人力則將自現有的50人持續擴大增員。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至去年底管理總資產達3.51兆美元。貝萊德已在香港、新加坡發行ETF,但至今尚未在台灣發行ETF。
台灣現有20檔ETF,其中包括一檔債券ETF。至於貝萊德投信去年1月與貝萊德投顧合併後,旗下含2檔境內基金和40多檔境外基地。張凌雲說,未來除發行產品,重點會放在讓所發行基金或ETF的規模愈來愈大。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至去年底管理總資產達3.51兆美元。貝萊德已在香港、新加坡發行ETF,但至今尚未在台灣發行ETF。
台灣現有20檔ETF,其中包括一檔債券ETF。至於貝萊德投信去年1月與貝萊德投顧合併後,旗下含2檔境內基金和40多檔境外基地。張凌雲說,未來除發行產品,重點會放在讓所發行基金或ETF的規模愈來愈大。
資產管理業換名潮啟動,強勢再出發,昨(14)日英國保誠集團旗下基金業務發布全球識別品牌,統一更名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今年1月1日,摩根富林明也剛更名為「摩根資產管理」。
投信業者指出,近幾年的更名潮,有助帶動資產管理業的新氣象。
業界人士指出,前年以來的幾個更名案件,主要都跟併購有關,包括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今年開始的更名潮則是為了配合集團全球布局,老字號的摩根富林明和保誠投信相繼更名,也透露資產管理業對亞洲市場十分看重。
英國保誠在亞洲的利基與規模達800億美元的基金管理業務,未來會移植至瀚亞投資的品牌下。執行總裁葛拉翰.梅森(Graham Mason)表示,瀚亞投資的新品牌,代表持續追求卓越成長的企圖,未來將強調亞洲專業。
摩根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摩根投信董事長高桂卿指出,更名「摩根」之後,將持續整合J.P.Morgan集團全球資源,建構更完整產品線,提供台灣投資人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
去年台灣人壽將台壽保投信6成股權賣給韓國Mirae Asset資產管理公司後,並在去7月起更名未來資產投信,成為國內首家韓資、台資合作的投信。接下來元大金與寶來證合併後,旗下投信也會於5月改名「元大寶來投信」。
投信業者指出,近幾年的更名潮,有助帶動資產管理業的新氣象。
業界人士指出,前年以來的幾個更名案件,主要都跟併購有關,包括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今年開始的更名潮則是為了配合集團全球布局,老字號的摩根富林明和保誠投信相繼更名,也透露資產管理業對亞洲市場十分看重。
英國保誠在亞洲的利基與規模達800億美元的基金管理業務,未來會移植至瀚亞投資的品牌下。執行總裁葛拉翰.梅森(Graham Mason)表示,瀚亞投資的新品牌,代表持續追求卓越成長的企圖,未來將強調亞洲專業。
摩根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摩根投信董事長高桂卿指出,更名「摩根」之後,將持續整合J.P.Morgan集團全球資源,建構更完整產品線,提供台灣投資人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
去年台灣人壽將台壽保投信6成股權賣給韓國Mirae Asset資產管理公司後,並在去7月起更名未來資產投信,成為國內首家韓資、台資合作的投信。接下來元大金與寶來證合併後,旗下投信也會於5月改名「元大寶來投信」。
品牌名稱向來是一般人對一家公司的第一印象,基金產業當然也不例外。近二年來,共有六家投信因為併購或品牌調整需求展開更名作業,一般而言,除了表示經營權轉移外,也期望帶給投資人更清楚的品牌定位。
統計2010年以來,投信業界先後有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 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至於配合集團決定或統一全球識別品牌的則有瀚亞投信(原保誠投信),以及今年1月1日剛更名為「摩根資產管理」的摩根富林明。
摩根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暨摩根投信董事長高桂卿表示,進入台灣時間超過26年的摩根投信,期間公司名稱曾因集團股權結構改變而由「怡富」轉變為「摩根富林明」,今年則為統一全球中文品牌識別,進一步更名為「摩根」。但更名後仍將持續整合J.P.Morgan集團全球資源,建構更完整產品線,提供台灣投資人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
投信主管表示,觀察投信業更名的現象,可看出併購案占更名理由的最大宗。換句話說,為因應波動愈來愈大的金融市場,資產管理業者走向大者恆大、大者愈大的趨勢已經底定,畢竟整合愈多資源,除可提高集團在投資市場中的「力量」,也較不容易在市場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候「撐不下去」。
除了上述更名案例,接下來元大金與寶來證合併後,旗下投信也將於5月合併成為「元大寶來投信」,再添一樁資產管理業者整併更名案例。
統計2010年以來,投信業界先後有台新投信併台灣工銀投信、貝萊德投信併 華投信、聯博投信併匯達投信,未來資產投信併台壽保投信。
至於配合集團決定或統一全球識別品牌的則有瀚亞投信(原保誠投信),以及今年1月1日剛更名為「摩根資產管理」的摩根富林明。
摩根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暨摩根投信董事長高桂卿表示,進入台灣時間超過26年的摩根投信,期間公司名稱曾因集團股權結構改變而由「怡富」轉變為「摩根富林明」,今年則為統一全球中文品牌識別,進一步更名為「摩根」。但更名後仍將持續整合J.P.Morgan集團全球資源,建構更完整產品線,提供台灣投資人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
投信主管表示,觀察投信業更名的現象,可看出併購案占更名理由的最大宗。換句話說,為因應波動愈來愈大的金融市場,資產管理業者走向大者恆大、大者愈大的趨勢已經底定,畢竟整合愈多資源,除可提高集團在投資市場中的「力量」,也較不容易在市場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候「撐不下去」。
除了上述更名案例,接下來元大金與寶來證合併後,旗下投信也將於5月合併成為「元大寶來投信」,再添一樁資產管理業者整併更名案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