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通電收(未)公司新聞
澳洲資深ETC專家強納森史賓博士對於台灣ETC能在短短不到10個月這樣短時間完成319座收費門架建置給予極高評價,並期盼透過產官學深度交流,分享美日等跨國智慧化運輸系統(ITS)平台營運模式作為台灣借鏡,也樂見由台灣一手研發整合資通訊技術優勢的ITS系統,未來更能作為發展中國家ITS智慧運輸系統輸出範本。
各先進國家為滿足龐大運輸交通需求,早期多以工程基礎建設擴大運輸系統容量,但隨建設成本高漲、環保意識、使用率等因素考量,包含運輸系統最發達的美國也轉向思考,改採管理與工程交互使用來改善壅塞運輸交通需求,進而發展出智慧型運輸系統。
主流運輸系統
含括九大領域
美國ITS協會定義ITS是利用先進電子、控制、電信、資訊等技術與運輸系統結合,協助運輸系統有效監控與管理,進而達到減少擁擠、延滯、成本與提高效率以及安全等目的。因此ITS並非新產品或系統,正確來說該是整合資通訊ICT技術的應用服務,包含現有悠遊卡與小額付費系統、信義區停車資訊系統,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統,以及電子收費系統等都屬於ITS範疇。
由於ITS系統可說是先進國家運輸系統發展主流,例如美國在1980年即由政府強力主導推動,鄰近日本也在1997年正式上線。台灣交通部則在2002年完成ITS系統架構研究,並規劃九大服務領域,包含先進交通管理服務(ATMS)、先進旅行者資訊服務(ATIS)、先進公共運輸服務(ATPS)、商車營運服務(CVOS)、電子付費服務(EPS)、緊急事故管理服務(EMS)、先進車輛控制及安全服務(AVCSS)、弱勢使用者保護服務(VIPS),以及資訊管理服務(IMS)等。
交通部依據美國經驗擬定ITS改善台灣運輸系統瓶頸,但相對美、加、日等國家地理、民情、文化的差異,台灣政府相對地狹人稠、汽機車使用比例高,九大服務發展順序應先以大眾公共運輸為優先考量,其中又以影響程度、族群最廣、最多、最關鍵的高速公路電子付費服務BOT專案備受業界關注,對於承接該案的遠通電收公司更背負龐大成敗壓力。
營運團隊高效率
展現跨組織創意
強納森史賓在參加2013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前指出,由於ITS智慧型運輸系統是建立在既有的運輸設施基礎上,並非像是購置家電設備一樣可立即安裝使用,不論施工、安裝與測試都須相當花費時間成本。
因為多數的前置工程都是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進行,然後得在很短的時間、一夜之間把門架立在國道上;就消費者端而言,3分鐘內完成無線射頻技術電子標籤(eTag)的安裝程序。而台灣ETC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全省319座收費門架安裝與相關測試,除展現跨組織創意與執行力,更顯示了營運團隊的速度和高效率。此外,遠通電收更發進一步整合台灣資通訊ICT優勢,其ETC平台採用自行開發扣款、偵測、車型辨識、執法、車牌辨識等先進模組,確保營運、技術、擴充,以及成本自主等優勢。
ETC計程收費服務
創造多元效益
電訊暨智慧運輸科技發展基金會(TTF)在今(21)日舉辦2013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包含交通科技顧問公司總裁安德魯畢克佛、澳洲資深ETC專家強納森史賓博士、挪威公路部門資深顧問莫頓威爾德、電子收費系統專家暨3M技術經理克里斯霍普金斯等跨國專家學者參與。
國內則有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工研院主任唐震寰,以及遠通電收執行董事暨總經理張永昌等產官學代表與會,期盼透過國際交流加速台灣智慧交通國際化接軌速度,更期盼匯聚多位產官學經驗,為即將在年底啟用ETC計程收費服務創造周邊多元效益,打造兼具便利、環保與落實公正公義的一條龍系統的ITS智慧運輸平台。
各先進國家為滿足龐大運輸交通需求,早期多以工程基礎建設擴大運輸系統容量,但隨建設成本高漲、環保意識、使用率等因素考量,包含運輸系統最發達的美國也轉向思考,改採管理與工程交互使用來改善壅塞運輸交通需求,進而發展出智慧型運輸系統。
主流運輸系統
含括九大領域
美國ITS協會定義ITS是利用先進電子、控制、電信、資訊等技術與運輸系統結合,協助運輸系統有效監控與管理,進而達到減少擁擠、延滯、成本與提高效率以及安全等目的。因此ITS並非新產品或系統,正確來說該是整合資通訊ICT技術的應用服務,包含現有悠遊卡與小額付費系統、信義區停車資訊系統,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統,以及電子收費系統等都屬於ITS範疇。
由於ITS系統可說是先進國家運輸系統發展主流,例如美國在1980年即由政府強力主導推動,鄰近日本也在1997年正式上線。台灣交通部則在2002年完成ITS系統架構研究,並規劃九大服務領域,包含先進交通管理服務(ATMS)、先進旅行者資訊服務(ATIS)、先進公共運輸服務(ATPS)、商車營運服務(CVOS)、電子付費服務(EPS)、緊急事故管理服務(EMS)、先進車輛控制及安全服務(AVCSS)、弱勢使用者保護服務(VIPS),以及資訊管理服務(IMS)等。
交通部依據美國經驗擬定ITS改善台灣運輸系統瓶頸,但相對美、加、日等國家地理、民情、文化的差異,台灣政府相對地狹人稠、汽機車使用比例高,九大服務發展順序應先以大眾公共運輸為優先考量,其中又以影響程度、族群最廣、最多、最關鍵的高速公路電子付費服務BOT專案備受業界關注,對於承接該案的遠通電收公司更背負龐大成敗壓力。
營運團隊高效率
展現跨組織創意
強納森史賓在參加2013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前指出,由於ITS智慧型運輸系統是建立在既有的運輸設施基礎上,並非像是購置家電設備一樣可立即安裝使用,不論施工、安裝與測試都須相當花費時間成本。
因為多數的前置工程都是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進行,然後得在很短的時間、一夜之間把門架立在國道上;就消費者端而言,3分鐘內完成無線射頻技術電子標籤(eTag)的安裝程序。而台灣ETC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全省319座收費門架安裝與相關測試,除展現跨組織創意與執行力,更顯示了營運團隊的速度和高效率。此外,遠通電收更發進一步整合台灣資通訊ICT優勢,其ETC平台採用自行開發扣款、偵測、車型辨識、執法、車牌辨識等先進模組,確保營運、技術、擴充,以及成本自主等優勢。
ETC計程收費服務
創造多元效益
電訊暨智慧運輸科技發展基金會(TTF)在今(21)日舉辦2013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包含交通科技顧問公司總裁安德魯畢克佛、澳洲資深ETC專家強納森史賓博士、挪威公路部門資深顧問莫頓威爾德、電子收費系統專家暨3M技術經理克里斯霍普金斯等跨國專家學者參與。
國內則有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工研院主任唐震寰,以及遠通電收執行董事暨總經理張永昌等產官學代表與會,期盼透過國際交流加速台灣智慧交通國際化接軌速度,更期盼匯聚多位產官學經驗,為即將在年底啟用ETC計程收費服務創造周邊多元效益,打造兼具便利、環保與落實公正公義的一條龍系統的ITS智慧運輸平台。
遠通電收為擴大對ETC用戶的服務,即日起與國內汽車百貨業龍頭車麗屋攜手合作,將遠通電收直營店全方位ETC服務,包含ETC申辦、儲值、異動等,進駐車麗屋全國16個門市,由遠通電收副總經理謝明峰與車麗屋總經理卓豐旻共同揭幕。
謝明峰表示,遠通電收為服務廣大ETC的愛用者,將目前34個直營門市,結合車麗屋作異業結盟,成立上百家「遠通服務中心」,讓國道電子收費拓展成為在地化、生活化服務網,提供民眾享受便利的E TC服務。
卓豐閔指出,去年5月eTag全面上線的時候,車麗屋就率先與遠通電收合作,提供eTag申辦、儲值、餘額查詢等服務。
此次雙方攜手合作,讓車麗屋的客戶可以同享與遠通電收門市的E TC服務,此次配合5月份活動,針對eTag客戶提供汽車用品和保養維修促銷活動,預計可增加來客數並可增加營收。
謝明峰表示,遠通電收為服務廣大ETC的愛用者,將目前34個直營門市,結合車麗屋作異業結盟,成立上百家「遠通服務中心」,讓國道電子收費拓展成為在地化、生活化服務網,提供民眾享受便利的E TC服務。
卓豐閔指出,去年5月eTag全面上線的時候,車麗屋就率先與遠通電收合作,提供eTag申辦、儲值、餘額查詢等服務。
此次雙方攜手合作,讓車麗屋的客戶可以同享與遠通電收門市的E TC服務,此次配合5月份活動,針對eTag客戶提供汽車用品和保養維修促銷活動,預計可增加來客數並可增加營收。
遠通電收為加速推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TC)業務,宣布與國內汽車百貨業龍頭車麗屋擴大合作,將遠通電收直營店全套ETC服務,包括ETC的申辦、儲值、異動等,導入車麗屋全台16家據點。
遠通電收副總經理謝明峰表示,為擴大服務層面,遠通電收將在現有的34個直營點外,將透過異業合作的模式,快速布建上百家「遠通服務中心」,第1個合作夥伴就找上車麗屋合作。
遠通電收指出,原有的直營據點多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內,透過與車麗屋等其他業者合作,廣布遠通服務中心通路,可提供民眾享受更便捷的ETC服務。
車麗屋總經理卓豐閔認為,從去年5月eTag全面上線時,車麗屋就率同業之先與通電收合作,提供eTag申裝服務,這次雙方合作擴大,進一步讓遠通服務中心進駐車麗屋各門市,相信可以收到擴大招攬來客,以及增加來店消費的效果。
配合這次合作案,車麗屋5月擴大舉辦會員招待會,針對eTag客戶提供愛車保修、汽車用品的促銷活動。
遠通電收副總經理謝明峰表示,為擴大服務層面,遠通電收將在現有的34個直營點外,將透過異業合作的模式,快速布建上百家「遠通服務中心」,第1個合作夥伴就找上車麗屋合作。
遠通電收指出,原有的直營據點多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內,透過與車麗屋等其他業者合作,廣布遠通服務中心通路,可提供民眾享受更便捷的ETC服務。
車麗屋總經理卓豐閔認為,從去年5月eTag全面上線時,車麗屋就率同業之先與通電收合作,提供eTag申裝服務,這次雙方合作擴大,進一步讓遠通服務中心進駐車麗屋各門市,相信可以收到擴大招攬來客,以及增加來店消費的效果。
配合這次合作案,車麗屋5月擴大舉辦會員招待會,針對eTag客戶提供愛車保修、汽車用品的促銷活動。
除全家便利商店、遠通服務中心外,eTag用戶又有新選擇。遠通電收宣布,即日起新增全國逾1,300家萊爾富便利商店為民服務,用戶可至門市自動儲值及多元化餘額查詢,同時享有免操作機器、零按鈕的eTag相關便利服務。
遠通電收表示,目前國內有2,800餘家的全家便利商店以及50家遠通服務中心,加上新締結的萊爾富便利商店,據點更多更廣。強調無須操作機器,便可透過eTag卡條碼偵測與eTag帳戶進行連結,完成儲值及餘額查詢。
遠通電收表示,目前國內有2,800餘家的全家便利商店以及50家遠通服務中心,加上新締結的萊爾富便利商店,據點更多更廣。強調無須操作機器,便可透過eTag卡條碼偵測與eTag帳戶進行連結,完成儲值及餘額查詢。
遠通電收表示,自10日起購買二手車的車主只要加入ETC,即可享受升級與監理系統連線功能,新車主只要一通電話就可申辦eTag,立即將能啟動eTag帳戶。遠通電收指出,購買二手車且原車上已有黏貼 eTag新車主,只要確認車牌號碼與資料和監理系統吻合,即刻將前車主eTag帳戶中止,並協助新車主完成新eTag帳戶開通。一般來說,e Tag為隨車登記,許多二手車賣方之前已申辦eTag,但在辦理過戶時未主動通知,將eTag帳號中止,因此eTag帳戶依然為前車主所登記,而新車主至全台服務據點申辦eTag時,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且透過遠通連絡前車主關閉帳號,造成用路人困擾。
遠通電收表示,買賣二手車的新舊車主,請勿把原車上已貼的eTa g撕下,只要洽詢遠通電收客服專線(02)7716-1998,即可便利完成E TC異動服務。另外提醒用路人,上路前仍須至儲值據點完成帳戶儲值,始能享有政府核定之ETC通行優惠。
遠通電收表示,買賣二手車的新舊車主,請勿把原車上已貼的eTa g撕下,只要洽詢遠通電收客服專線(02)7716-1998,即可便利完成E TC異動服務。另外提醒用路人,上路前仍須至儲值據點完成帳戶儲值,始能享有政府核定之ETC通行優惠。
遠通電收表示,依照交通部指示,為配合今年清明連續假期,國道高速公路暫停收費日期為4日至7日,共計4日,每日0時至7時,國道全線實施雙向暫停收費,ETC電子收費系統也將同步暫停收費。
遠通電收指出,計程收費政策為政府既定目標,並確定eTag為計程收費單一使用系統,今ETC使用率已破75%,用戶數達375萬,鼓勵未申裝eTag用路人,可至遠通網站www.fetc.net.tw選擇便利服務據點,除享受ETC便利、通行優惠外,也避開計程政策啟動前的申辦人潮,若有申辦相關事項,用路人可洽詢(02)7716-1998。
遠通電收表示,清明返鄉前,eTag用戶可透過智慧型手機APP軟體、4大超商多媒體事務機或持eTag卡至全家儲值查詢,均可確保帳戶內金額,可安心使用通行ETC車道。
遠通電收指出,計程收費政策為政府既定目標,並確定eTag為計程收費單一使用系統,今ETC使用率已破75%,用戶數達375萬,鼓勵未申裝eTag用路人,可至遠通網站www.fetc.net.tw選擇便利服務據點,除享受ETC便利、通行優惠外,也避開計程政策啟動前的申辦人潮,若有申辦相關事項,用路人可洽詢(02)7716-1998。
遠通電收表示,清明返鄉前,eTag用戶可透過智慧型手機APP軟體、4大超商多媒體事務機或持eTag卡至全家儲值查詢,均可確保帳戶內金額,可安心使用通行ETC車道。
遠通電收表示,為紓解收費站區效益,七堵、古坑、白河、善化、田寮共計5個收費站,已彈性開放ETC小型車第二電子收費車道,在E TC尖峰時段及全日ETC平均使用率皆已達60%以上,經高公局同意核准後,自5日零時零分起,並增開ETC小型車第二電子收費車道。遠通電收指出,除竹田收費站外,國道一號及三號全線各收費站,南北各單向均有2個ETC小型車車道以上提供服務,提升收費站使用效益並大幅紓解交通狀況。增開ETC小型車第二電子收費車道,速限一小時為 50公里,請用路人注意。
ETC再推便民服務。自11月1日起,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用戶儲值金額不足須補繳費用,採「欠費補繳帳單合併」新服務,每16筆ETC通行欠費會整合為一張帳單,只須繳一筆5元的代收服務費。同時,因「帳單合併」於11月1日上線,10月16日至31日欠費的ETC用戶適用。
高速公路預定明年進入計程收費,負責建置營運ETC(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的遠通電收提供免費裝置eTag後,eTag用戶破130萬,ETC總有效用戶數近240萬,高速公路ETC利用率達60%,為進入全面計程收費奠下紮實的基礎。
在一場「高速公路智慧化發展與願景」座談會中,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表示,自去年至今是ETC的關鍵年,eTag推出後,電子收費在服務和成效上都有全新的格局。
做好配套 省時又省錢
他說,有人曾問,「為何七、八年前不做eTag,現在才做?」這牽涉的層面,包括科技創新;以eTag採行的RFID技術,美國於2003年已運用在物流管理,但當時RFID技術的安全性、耐久性、系統接觸的長度,都尚未能符合ETC的規格。自2008年ISO國際規格出來後,RFID進入ETC運用初露曙光。2009年的韓國ITS(智慧型運輸系統)論壇上,國際間第一次有RFID進入ETC領域的發表。
他指出,遠通電收的挑展是將現行營運狀況無縫接軌至eTag,像eTag聽不到聲音,遠通就運用手機方式,告訴用路人,餘額快不夠了,要記得盡速去儲值。當然也會照顧少數不會看簡訊的用戶,遠通客服中心主動外撥貼心提醒儲值。以往通行規費的繳納是『一站一罰』,但對餘額不足的用路人,若從南走到北站站罰,就不得了,故自11月起,遠通會對16筆欠費帳單歸戶成一張,降低用路人額外的負擔。
「為什麼政府要做計程收費?」民眾常問這問題。高公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表達政府長期以來面對「公平收費」挑戰:有基隆人說,我才上國道幾公里,汐止就要收費;大型車業者說,我是長途使用者,我有繳費,但是進入都會區路段,前面都是短途的使用者,被沒繳費的車輛佔用車道,很不公平。他相信,落實計程收費,大家可以享受起碼的公平。
他指出,國內ETC使用狀況貼近日本,依據日本的統計基礎,若以計次七成使用率進入計程,使用率會再往上成長。當eTag免費,會有六成用路人有意願裝機,創造九成使用率,因此他認為,遠通要衝九成利用率是有機會的。
目前高速公路有很多短程用路人不必付費,未來按里程收費勢必增加部分用路人的負擔,吳木富認為若其他配套措施做得好,用路人不僅可以不用付費,相對還可以因為少掉塞車的走走停停而更省錢,這些計程費率規劃,政府會讓大家慢慢接受,順利進入里程收費。
紓解壅塞 助節能減碳
元智大學教授彭松村說,談到高速公路全面電子計程收費,可說是全球第一次;最近在媒體常常聽到,台灣在國際上好像難引起大家注意,在科技方面的投資不少,卻看不到有哪些亮點在國際上發光發熱?彭松村個人對ETC目前的進展,認為台灣有很好的機會,讓高速公路變成國際上的亮點。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宏觀來看ETC機制,有兩個層面,第一,政府是國家政策管理者,當管理效益提高,基礎建設的壅塞得到紓解,就達到推動節能減碳。第二,使用者時間節省、等待成本就降低,當使用者無需替現行無付費者分擔費用,進入計程收費後,就是公平正義的實現。
交通大學教授馮正民認為,eTag推出以來,針對民眾要求改善的服務項目,遠通都在變革、進步,這些經驗未來可以推廣到國際市場,這些Know-how的價值值得珍惜。
在一場「高速公路智慧化發展與願景」座談會中,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表示,自去年至今是ETC的關鍵年,eTag推出後,電子收費在服務和成效上都有全新的格局。
做好配套 省時又省錢
他說,有人曾問,「為何七、八年前不做eTag,現在才做?」這牽涉的層面,包括科技創新;以eTag採行的RFID技術,美國於2003年已運用在物流管理,但當時RFID技術的安全性、耐久性、系統接觸的長度,都尚未能符合ETC的規格。自2008年ISO國際規格出來後,RFID進入ETC運用初露曙光。2009年的韓國ITS(智慧型運輸系統)論壇上,國際間第一次有RFID進入ETC領域的發表。
他指出,遠通電收的挑展是將現行營運狀況無縫接軌至eTag,像eTag聽不到聲音,遠通就運用手機方式,告訴用路人,餘額快不夠了,要記得盡速去儲值。當然也會照顧少數不會看簡訊的用戶,遠通客服中心主動外撥貼心提醒儲值。以往通行規費的繳納是『一站一罰』,但對餘額不足的用路人,若從南走到北站站罰,就不得了,故自11月起,遠通會對16筆欠費帳單歸戶成一張,降低用路人額外的負擔。
「為什麼政府要做計程收費?」民眾常問這問題。高公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表達政府長期以來面對「公平收費」挑戰:有基隆人說,我才上國道幾公里,汐止就要收費;大型車業者說,我是長途使用者,我有繳費,但是進入都會區路段,前面都是短途的使用者,被沒繳費的車輛佔用車道,很不公平。他相信,落實計程收費,大家可以享受起碼的公平。
他指出,國內ETC使用狀況貼近日本,依據日本的統計基礎,若以計次七成使用率進入計程,使用率會再往上成長。當eTag免費,會有六成用路人有意願裝機,創造九成使用率,因此他認為,遠通要衝九成利用率是有機會的。
目前高速公路有很多短程用路人不必付費,未來按里程收費勢必增加部分用路人的負擔,吳木富認為若其他配套措施做得好,用路人不僅可以不用付費,相對還可以因為少掉塞車的走走停停而更省錢,這些計程費率規劃,政府會讓大家慢慢接受,順利進入里程收費。
紓解壅塞 助節能減碳
元智大學教授彭松村說,談到高速公路全面電子計程收費,可說是全球第一次;最近在媒體常常聽到,台灣在國際上好像難引起大家注意,在科技方面的投資不少,卻看不到有哪些亮點在國際上發光發熱?彭松村個人對ETC目前的進展,認為台灣有很好的機會,讓高速公路變成國際上的亮點。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宏觀來看ETC機制,有兩個層面,第一,政府是國家政策管理者,當管理效益提高,基礎建設的壅塞得到紓解,就達到推動節能減碳。第二,使用者時間節省、等待成本就降低,當使用者無需替現行無付費者分擔費用,進入計程收費後,就是公平正義的實現。
交通大學教授馮正民認為,eTag推出以來,針對民眾要求改善的服務項目,遠通都在變革、進步,這些經驗未來可以推廣到國際市場,這些Know-how的價值值得珍惜。
元智大學教授彭松村表示,引進智慧ETC目的是要讓交通更順暢,ETC的設計從一開始如果就定位是ITS(智慧型運輸系統)的火車頭,就不會引起後來的困難,他堅信:「ETC是國家的門面,一開始進行就回不去了,非做下去不可。」
高速公路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說,先前大家不是從ITS來看ETC,而是從電子收費來看ETC。當年辦理ETC招標時,只想到把人工收費改成電子收費,那時候根本不敢多想可以在ETC加交通管理的功能,因為不知道這個政策走不走得出來。但ETC現已正式運用在ITS領域,實際能夠做交通旅行時間的推估,進入計程收費之後會更精準、更正確,對用路人來說,會因為獲得更多的資訊感受交通更順暢,吳木富認為,「ETC是ITS領域運用上重要的突破。」
學者認為政府在ETC政策上要全盤考量,交通大學教授馮正民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政府發展ITS:充分發揮eTag與其他領域結合,像悠遊卡進入小額消費就是交通與銀行的結合,未來有沒有辦法讓車主憑著車上的eTag,就享有更多加值應用服務?
第二,政府做差別費率:利用eTag推出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差別費率,將來延伸出來可以走在世界前端,台灣就會是其他國家學習的標竿對象。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未來階段,所有交通運輸管理都應該要智慧化,永遠都要用最先進、最低成本的機具或設施才對,現在的eTag比OBU先進,將來還會有比eTag更進步的系統,所以政府的契約要更開放,讓新的系統可以進來,以免制約新技術發展。
高速公路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說,先前大家不是從ITS來看ETC,而是從電子收費來看ETC。當年辦理ETC招標時,只想到把人工收費改成電子收費,那時候根本不敢多想可以在ETC加交通管理的功能,因為不知道這個政策走不走得出來。但ETC現已正式運用在ITS領域,實際能夠做交通旅行時間的推估,進入計程收費之後會更精準、更正確,對用路人來說,會因為獲得更多的資訊感受交通更順暢,吳木富認為,「ETC是ITS領域運用上重要的突破。」
學者認為政府在ETC政策上要全盤考量,交通大學教授馮正民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政府發展ITS:充分發揮eTag與其他領域結合,像悠遊卡進入小額消費就是交通與銀行的結合,未來有沒有辦法讓車主憑著車上的eTag,就享有更多加值應用服務?
第二,政府做差別費率:利用eTag推出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差別費率,將來延伸出來可以走在世界前端,台灣就會是其他國家學習的標竿對象。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未來階段,所有交通運輸管理都應該要智慧化,永遠都要用最先進、最低成本的機具或設施才對,現在的eTag比OBU先進,將來還會有比eTag更進步的系統,所以政府的契約要更開放,讓新的系統可以進來,以免制約新技術發展。
政府推動ETC(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政策,在一場「高速公路智慧化發展與願景」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都強調,eTag上路之後看到了國道智慧化過程的初步成效,而政府與民間必須攜手合作,以迎接全面電子化的時代。eTag自今年5月15日上路至今,免費提供全台用路人申辦,政府又給予通行費九折的優惠,累積申辦人數已經超過130萬,ETC總有效用戶數達240萬,超過全台六百萬車輛數的三分之一,創造了高速公路六成的ETC利用率。
根據交通部運研所的計算,六年來超過十一億輛ETC車道通行車次,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5.4萬噸,等於140座台北市大安公園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ETC政策精神,在台灣被定位為「電子收費」,其實元智大學教授彭松村說,智慧化的ETC是為了讓「交通更順暢,運輸更聰明」。他表示,ETC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最重要的在於智慧生活,政府的角色是要在政策上使力,讓遠通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讓遠通為廣大用路人提供好的服務,這就是大家樂見的事情。
在政府與廠商任務分工上,經濟日報副社長翁得元指出,ETC是重大交通建設BOT,完全由遠通電收投資金額建置營運,先前虧損已經達34億,後續建置計程收費的投資需再額外投入70億元資金,ETC是個百億建設案。
從政府零出資的角度,又能推高ETC使用率,讓更多用路人接受這個政策,就是政府與民眾的雙贏,更朝向BOT三贏目標邁進。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說,電子收費這件事情,以現在流行用語來說,就是「回不去了」。如果電子收費貿然停掉,無法想像現在收費站的壅塞程度?
以泰山收費站尖峰時段的ETC使用率達七成,平均為六成,十輛車次超過一半使用ETC,政府的立場,人工和電子用路人權益都要兼顧,但ETC利用率只會往前加不會退。吳木富說,政府已規劃今年底前,啟動回數票回收,回收計畫目前沒有期限,考量還有部分民眾沒有裝eTag,回數票停售就沒有那麼快。
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說, 台灣目前的ETC服務模式是全世界唯一,以倫敦都會區擁擠費用來說,一百元通行費裡,有六十元花費在營運管理層面,但以台灣ETC營運,遠通所收取的委辦服務費比例相對很低,讓使用者以非常低的門檻,體驗非常高水準的ETC服務。
eTag目標是走向雲端的服務,對用路人來說看不到、摸不到,這是雲端服務最大的考驗但同時也是最珍貴的,遠通會努力讓這些轉變被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當用路人使用率越來越多,遠通電收會一點一點再創新,提供更多的eTag服務。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遠通扮演收費員的角色,只是一個代理人、協助政策者,卻被塑造成圖利的財團,這是很大的社會問題。林建山認為,政府給予代勞者的補償貼補是應該的,因為政府得到很大的社會利潤, 公平、競爭力、社會價值觀和用路人的好處,都遠比廠商更大。
他建議社會各界,包括立法委員、決策者要把這些東西列入評價,不要一直在「看錢」,如果是這樣走回頭路的觀念,離電子化愈來愈遠,就不會是大家期待的高速公路智慧化的願景和期望。
根據交通部運研所的計算,六年來超過十一億輛ETC車道通行車次,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5.4萬噸,等於140座台北市大安公園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ETC政策精神,在台灣被定位為「電子收費」,其實元智大學教授彭松村說,智慧化的ETC是為了讓「交通更順暢,運輸更聰明」。他表示,ETC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最重要的在於智慧生活,政府的角色是要在政策上使力,讓遠通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讓遠通為廣大用路人提供好的服務,這就是大家樂見的事情。
在政府與廠商任務分工上,經濟日報副社長翁得元指出,ETC是重大交通建設BOT,完全由遠通電收投資金額建置營運,先前虧損已經達34億,後續建置計程收費的投資需再額外投入70億元資金,ETC是個百億建設案。
從政府零出資的角度,又能推高ETC使用率,讓更多用路人接受這個政策,就是政府與民眾的雙贏,更朝向BOT三贏目標邁進。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說,電子收費這件事情,以現在流行用語來說,就是「回不去了」。如果電子收費貿然停掉,無法想像現在收費站的壅塞程度?
以泰山收費站尖峰時段的ETC使用率達七成,平均為六成,十輛車次超過一半使用ETC,政府的立場,人工和電子用路人權益都要兼顧,但ETC利用率只會往前加不會退。吳木富說,政府已規劃今年底前,啟動回數票回收,回收計畫目前沒有期限,考量還有部分民眾沒有裝eTag,回數票停售就沒有那麼快。
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說, 台灣目前的ETC服務模式是全世界唯一,以倫敦都會區擁擠費用來說,一百元通行費裡,有六十元花費在營運管理層面,但以台灣ETC營運,遠通所收取的委辦服務費比例相對很低,讓使用者以非常低的門檻,體驗非常高水準的ETC服務。
eTag目標是走向雲端的服務,對用路人來說看不到、摸不到,這是雲端服務最大的考驗但同時也是最珍貴的,遠通會努力讓這些轉變被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當用路人使用率越來越多,遠通電收會一點一點再創新,提供更多的eTag服務。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遠通扮演收費員的角色,只是一個代理人、協助政策者,卻被塑造成圖利的財團,這是很大的社會問題。林建山認為,政府給予代勞者的補償貼補是應該的,因為政府得到很大的社會利潤, 公平、競爭力、社會價值觀和用路人的好處,都遠比廠商更大。
他建議社會各界,包括立法委員、決策者要把這些東西列入評價,不要一直在「看錢」,如果是這樣走回頭路的觀念,離電子化愈來愈遠,就不會是大家期待的高速公路智慧化的願景和期望。
國道電子收費ETC利用率成長有限,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將對遠通電收開罰2.2億餘元,並要求遠通電收於7月底前繳清罰款,高公局預計今日正式寄發公文。遠通電收表示,已申請月底前召開協調委員會,希望爭取免罰。
高公局官員表示,依據高公局與遠通電收的合約,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ETC的年利用率應達65%,即使遠通電收自5月15日起,免費供裝ETC的新系統eTag,讓ETC的利用率快速提高,但未達合約規定,利用率實際僅達42%,高公局必須依法處罰。
遠通電收則表示,目前電子收費的日利用率,最高已達到58%,主張高公局的檢核時間應延至今年底,並已申請於月底召開協調委員會。
高公局官員表示,依據高公局與遠通電收的合約,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ETC的年利用率應達65%,即使遠通電收自5月15日起,免費供裝ETC的新系統eTag,讓ETC的利用率快速提高,但未達合約規定,利用率實際僅達42%,高公局必須依法處罰。
遠通電收則表示,目前電子收費的日利用率,最高已達到58%,主張高公局的檢核時間應延至今年底,並已申請於月底召開協調委員會。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在6月底無法達到合約要求的年平均使用率65%,營運業者遠通電收將依違反合約規定被處2.21億元罰款,且今年7月每天都將開罰50萬元,直到達成合約要求為止,但遠通認為雙方認知差距甚大,已提協調委員會解決,預期此案一時之間恐怕難善了。
據指出,遠通電收去年4月時,因ETC年使用率未達合約規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原計畫依合約規定處以每天50萬元違約罰款,但為使計程收費可如期上路,高公局要求遠通提出一套可行解決方案。
遠通評估後,決定在合約外,提供所有用路人免費的eTag(電子標籤),希望可以拉高ETC使用率。不過,高公局強調,如果今年6月30日ETC的平均使用率還是沒有達到合約要求的65%,將依合約規定處以每天50萬元的違約罰款,且罰款日期追溯到去年4月15日。
遠通認為,他們以免費的電子標籤(eTag)解決利用率問題,到今年5月底已投資3.8億元,年底投資共達6億元,遠超過罰款金額,這方案應視為替代罰款做法,現在高公局再以合約規定要對遠通開罰,既讓人無奈也不合理。
據統計,遠通電收目前共有193萬用戶(包括OBU與eTag),今年6月份ETC使用率為51%,年平均使用率為42.8%,都遠低合約規定65%,且明年6月30日時,ETC年使用率須再提高至70%,對遠通的挑戰更加嚴峻。
據指出,遠通電收去年4月時,因ETC年使用率未達合約規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原計畫依合約規定處以每天50萬元違約罰款,但為使計程收費可如期上路,高公局要求遠通提出一套可行解決方案。
遠通評估後,決定在合約外,提供所有用路人免費的eTag(電子標籤),希望可以拉高ETC使用率。不過,高公局強調,如果今年6月30日ETC的平均使用率還是沒有達到合約要求的65%,將依合約規定處以每天50萬元的違約罰款,且罰款日期追溯到去年4月15日。
遠通認為,他們以免費的電子標籤(eTag)解決利用率問題,到今年5月底已投資3.8億元,年底投資共達6億元,遠超過罰款金額,這方案應視為替代罰款做法,現在高公局再以合約規定要對遠通開罰,既讓人無奈也不合理。
據統計,遠通電收目前共有193萬用戶(包括OBU與eTag),今年6月份ETC使用率為51%,年平均使用率為42.8%,都遠低合約規定65%,且明年6月30日時,ETC年使用率須再提高至70%,對遠通的挑戰更加嚴峻。
財金公司與國道高速公路局及遠通電收共同合作,6月份起推出eTag即查、即儲服務,民眾可利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上網查詢eTag帳戶餘額或進行儲值,可大幅提升使用eTag的便利性。
國道高速公路局及遠通電收表示,eTag一貼三省,省時、省油、省荷包,貼了即可上路、免電池、無機無卡、下車免收機、預儲帳戶管理、無須IC卡記錄儲值與交易,可大幅節省用路人的時間。
eTag具有多項好處與優點,但是最令車主困擾的問題是「無法上網儲值,必須前往特定門市繳款」,透過財金公司與國道高速公路局及遠通電收合作開發,民眾可輕鬆利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連結至「全國繳費網」(ebill.ba.org.tw),選取「國道高速公路交通資費」後,輸入車牌號碼及用戶證號(即車牌號碼持有人的身分證字號或法人的統一編號),即可查詢eTag帳戶餘額,必要時還可以輸入車主的活期性存款帳號立即儲值,儲值金額單次最低為新臺幣400元,上限為1萬元。
「全國繳費網」提供超過3,800餘家事業單位帳單代收服務,包括水電瓦斯費、電信費、學費、信用卡費、保險費及貸款等費用,安全、便捷、24小時全年無休,用網路取代馬路,為民眾繳納帳單的重要管道。
國道高速公路局及遠通電收表示,eTag一貼三省,省時、省油、省荷包,貼了即可上路、免電池、無機無卡、下車免收機、預儲帳戶管理、無須IC卡記錄儲值與交易,可大幅節省用路人的時間。
eTag具有多項好處與優點,但是最令車主困擾的問題是「無法上網儲值,必須前往特定門市繳款」,透過財金公司與國道高速公路局及遠通電收合作開發,民眾可輕鬆利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連結至「全國繳費網」(ebill.ba.org.tw),選取「國道高速公路交通資費」後,輸入車牌號碼及用戶證號(即車牌號碼持有人的身分證字號或法人的統一編號),即可查詢eTag帳戶餘額,必要時還可以輸入車主的活期性存款帳號立即儲值,儲值金額單次最低為新臺幣400元,上限為1萬元。
「全國繳費網」提供超過3,800餘家事業單位帳單代收服務,包括水電瓦斯費、電信費、學費、信用卡費、保險費及貸款等費用,安全、便捷、24小時全年無休,用網路取代馬路,為民眾繳納帳單的重要管道。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11)日通過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申請使用的頻譜,後續再申請系統裝設和通過審驗,預估最快5月ETC使用的電子標籤(eTag)就可全面上路。
在NCC完成相關作業後,意味著「走多少、付多少」的高速公路計程收費即將在明年初上路,宣告國道全面電子收費時代來臨。
不過,目前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月使用率僅45%,要達到合約規定6月底年平均使用率達65%,難度很高,屆時若營運ETC的遠通電收無法達成,將會被處以每天50萬元的罰金,且從去年4月15日開始計算,總計要罰2.2億餘元。
依據NCC要求,核准指配頻率922.75MHz及924.25MHz供ETC系統使用,有效期間至民國103年12月31日止,期間若發生干擾4G行動通信,必須在期限內辦理具體改善措施,若逾期無法排除干擾,必須降低電功率至符合低功率規範,並繳回執照。
交通部高公局官員表示,NCC通過頻譜申請後,後續還有許多行政程序要走,目前無法預估何時可以完成,因此,也無從判斷遠通是否可於6月底前將ETC的使用率衝高的年平均65%,現在談罰金還言之過早。
官員認為,遠通已完成接受用路人申請eTag的各項準備工作,在開放用路人申請後,相信會湧入大量申請案件,有助於提高ETC的使用率。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說,遠通電收已虧損三、四十億元,但還在繼續做,根本就是在「做公益」。未來eTag將改為「計程收費」,雖然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但會是一個「更大的公益」,因為投入的錢,要十幾年才能回收。
遠通電收發言人周世惠說,如果5月eTag上路,確實有時間的壓力。
在NCC完成相關作業後,意味著「走多少、付多少」的高速公路計程收費即將在明年初上路,宣告國道全面電子收費時代來臨。
不過,目前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月使用率僅45%,要達到合約規定6月底年平均使用率達65%,難度很高,屆時若營運ETC的遠通電收無法達成,將會被處以每天50萬元的罰金,且從去年4月15日開始計算,總計要罰2.2億餘元。
依據NCC要求,核准指配頻率922.75MHz及924.25MHz供ETC系統使用,有效期間至民國103年12月31日止,期間若發生干擾4G行動通信,必須在期限內辦理具體改善措施,若逾期無法排除干擾,必須降低電功率至符合低功率規範,並繳回執照。
交通部高公局官員表示,NCC通過頻譜申請後,後續還有許多行政程序要走,目前無法預估何時可以完成,因此,也無從判斷遠通是否可於6月底前將ETC的使用率衝高的年平均65%,現在談罰金還言之過早。
官員認為,遠通已完成接受用路人申請eTag的各項準備工作,在開放用路人申請後,相信會湧入大量申請案件,有助於提高ETC的使用率。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說,遠通電收已虧損三、四十億元,但還在繼續做,根本就是在「做公益」。未來eTag將改為「計程收費」,雖然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但會是一個「更大的公益」,因為投入的錢,要十幾年才能回收。
遠通電收發言人周世惠說,如果5月eTag上路,確實有時間的壓力。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將邁入新階段。負責建置營運的遠通電收規劃,2、3月在全台自營店與便利商店提供免費的eTag供用路人申裝,為明年初進入以里程收費的方式預做準備。
遠通電收發言人郎亞玲昨(18)日表示,去年9月8日推出「基隆eTag試辦方案」,成效良好,累積有逾2.8萬人申辦,加上已申裝OBU的2萬名車主,基隆地區就有54%的用路人使用電子收費系統。
郎亞玲說,eTag試辦三個月,使用率提升25%,每天有近7,000輛車次(eTag)通過基隆市兩個收費站,顯示eTag免費提供用路人接受度很高。
遠通電收發言人郎亞玲昨(18)日表示,去年9月8日推出「基隆eTag試辦方案」,成效良好,累積有逾2.8萬人申辦,加上已申裝OBU的2萬名車主,基隆地區就有54%的用路人使用電子收費系統。
郎亞玲說,eTag試辦三個月,使用率提升25%,每天有近7,000輛車次(eTag)通過基隆市兩個收費站,顯示eTag免費提供用路人接受度很高。
負責建置營運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的遠通電收公司昨(14)日表示,日前董事會通過由現任董事張永昌擔任遠通電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將協助政府推動國道全面計程電子收費服務的重任。張永昌在93年交通部高局公開辦理電子收費系統BOT案招標時,他即擔任總座。
國內高達近9成的大客貨車都走ETC電子車道,但多數人恐怕不知道,透過觀察大貨車通行數量的起伏,也可以提前看出景氣的變化,其指標性更早於進出口統計數據。
遠通電收總經理李浩正說,「金融海嘯發生是在97年10月,但其實我們從車輛通行量早就看出端倪,當年10月初,我發現大車通行量在1個月內衰退高達7%,在大車中,高比例是貨櫃車通行,通行量衰退顯示我國出口也呈衰退,事後也證明這個立論具有一定正確性。」
李浩正說,他後來與燦坤公司董事長莊興聊到此事才知道,原來早從8月起,大貨車通行量掉6%已是一個很明顯的警訊,但8月起因台灣有3個颱風,讓李浩正以為是颱風導致季節性衰退。不過莊興卻對李浩正說,颱風並不會影響出口量,因為颱風只會造成船舶延後進港,貨櫃車出貨會在颱風過後加速把出貨補上,只有景氣衰退才會讓出口衰退,連帶影響大車通行量也萎縮。
因此,李浩正自此得出一個結論,並將ETC電子車道的數據,提供有關部門參考,作為一個輔助的經濟指標。
此外,國道的通行量大多數以一次通過1~2個收費站為主,一次使用超過10個以上收費站的比率,以一天70萬次車輛使用國道ETC而言比率不高,因此,利用國道仍以中、短途距離居多。
以這樣的邏輯推估,李浩正認為,高鐵營運成長與國道通行車輛的總量,相關性較低,反而是受到油價和經濟景氣影響的衝擊較為嚴重。
遠通電收總經理李浩正說,「金融海嘯發生是在97年10月,但其實我們從車輛通行量早就看出端倪,當年10月初,我發現大車通行量在1個月內衰退高達7%,在大車中,高比例是貨櫃車通行,通行量衰退顯示我國出口也呈衰退,事後也證明這個立論具有一定正確性。」
李浩正說,他後來與燦坤公司董事長莊興聊到此事才知道,原來早從8月起,大貨車通行量掉6%已是一個很明顯的警訊,但8月起因台灣有3個颱風,讓李浩正以為是颱風導致季節性衰退。不過莊興卻對李浩正說,颱風並不會影響出口量,因為颱風只會造成船舶延後進港,貨櫃車出貨會在颱風過後加速把出貨補上,只有景氣衰退才會讓出口衰退,連帶影響大車通行量也萎縮。
因此,李浩正自此得出一個結論,並將ETC電子車道的數據,提供有關部門參考,作為一個輔助的經濟指標。
此外,國道的通行量大多數以一次通過1~2個收費站為主,一次使用超過10個以上收費站的比率,以一天70萬次車輛使用國道ETC而言比率不高,因此,利用國道仍以中、短途距離居多。
以這樣的邏輯推估,李浩正認為,高鐵營運成長與國道通行車輛的總量,相關性較低,反而是受到油價和經濟景氣影響的衝擊較為嚴重。
「『裡子』的問題不能用『面子』解決,『面子』的問題也不見得用『裡子』解決!」遠通電收總經理李浩正,用這句接近繞口令的話,貼切的說明遠通電收這5年多來,從事公共行政服務事業的心得,也說出了許多企業經營不為人知的難處。
私人企業最關心的是企業的獲利,就算為了企業形象而做一些包裝,也是為了企業本身的獲利而為,這就是所謂的「裡子」,然而對遠通這種私人企業卻從事公共服務事業,不能只想到「裡子」,而是必須先解決「面子」問題,這也是遠通與其他企業最大不同之處,「我們必須經常與用路人溝通,且要正確溝通,不管程序有多麻煩,都必須盡快解決!」。
一張錯誤帳單 都會毀了信譽
從事公共服務 不容許失誤
國內重大交通建設服務事業中,遠通電收是唯一以全部的民間企業資金,卻從事公共事業的服務工作的企業,與民眾的接觸相當頻繁,尤其是一旦國道從後(102)年初起,全面改採電子收費之後,只要是駕駛人上國道,就是遠通電收必須服務的客戶,這樣的頻繁度就公共事業而言,是相當高的比率,以國內超過600萬輛自用車主而言,遠通所必須服務的客戶遠超過高鐵旅次人數,這也是遠通在服務工作上不可出現任何差錯的原因。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出現任何一張錯誤帳單,都會毀了民眾的信任,「這種事情我們根本不敢讓它發生!」李浩正強調,企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發生,完全是因從事公共事務。
為了建置國道上的電子收費系統,遠通電收以BOT的方式負責國道收費工作,然而這項公共服務業務由私人企業負責,不管是遠通與交通部,從開始建置設施到現在無法分割的夥伴關係,雙方都面臨重新認識與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對國家整體發展是一件好事,至少政府知道許多政策的推動,並非能一步到位,需要透過引導民眾方式,政策較能成功!」
李浩正舉一個真實案例,「颱風期間國道會因為地方政府宣布不上班而停止收費,但曾有一次,地方政府在半夜12點半宣布從當天12點起停止上班,以人工收費而言,只要收費員撤離即可,但電子收費車道需要花點時間調校,當天我們沒有接獲任何單位的通知,而是我們值班人員主動發現,我們共花12分鐘完成調校工作,事後甚至找出約1,000多個通過收費站的車主,主動退費,有些沒回直營門市的客戶還收到我們所寄出40元的退費支票。」
以私人企業來說,鮮少會有這種牽涉政府一項小決策,得大費周章的處理,就算電信事業要補償客戶,也不會有此問題,但對遠通而言,這種非自身錯誤但得解決的事情經常出現,李浩正笑著說,「很多事情當初簽約時都沒有想到,過去我們錯誤的認為政府一旦決策之後,就是一成不變,有關變動的服務是企業的工作,但幾年合作下來才發現,其實政府也常變動,且還動得厲害!」。
人民荷包緊 新車成長率趨緩
海嘯拖累 投資難回收
企業本就應該以獲利為最大目標,遠通電收承接該項BOT所簽訂的合約是18年4月,原預計營運14~15年左右,可以達到損益平衡的階段,但從過去業績表現與未來因為系統改變,以及為了達成國道全面計程收費系統建置等,所需再投資至少80億元以上,讓企業的獲利目標更加遙遙無期,甚至悲觀的評估,在合約期滿之前,損益都無法平衡,探討其中成因,李浩正認為,當初預估中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金融風暴,「財務平衡出現延後的成因其實很多,碰上國際金融風暴則是第一個難關。」
國道收費每次通行費從民國80年9月1日漲為40元以來,一直都未隨著國內物價做任何調整,然而國道的興建並未停止,可以不漲價的主因就是因為我國每年汽車都以2~5%穩定成長,顯見我國的經濟成長足以支撐國道的資金需求,李浩正解釋「而當初遠通電收也是以這個成長率進行財務規劃,但卻不幸的遭逢金融海嘯,讓車輛的成長率,雖然在這幾年逐漸回到過去水準,可是已經讓我們預估的通行量無法達到原來的財務預估數,且永遠回不來!」
只准拿來支付交通費
e通卡受限多 推廣困難
為了吸引國人使用ETC電子收費車道,遠通電收以各種誘因期望用路人提高OBU的裝機率,但OBU的利用率在今年6月底前仍無法達成交通部合約中的45%目標,遠通決定配合交通部要求,提供免費的eTag取代現在的OBU,這讓遠通的設備投資持續擴大,且原計畫把e通卡作為電子錢包多用途的規劃,也因此面臨改絃易轍的命運。
遠通電收今年營業收入預估10億元,至於其他收入受限於交通部目前只核准e通卡可以用在搭乘公車、台鐵上使用,讓原先希望讓e通卡具有電子錢包功能,在消費上可以享受折扣,但因為交通部並沒有允許其他的功能使用,只限制交通工具費用支付,讓e通卡無法發揮預期成效,又受制於要讓全民免費通行認證需求,OBU將改為eTag型態,讓e通卡的發展更為艱難,甚至有可能因此消失在市場上。
對遠通而言,為了回饋現有120萬車主,以及整體集團企業形象,即便知道未來配合政策,必須完成國道全面收費電子設備,還得再投資7
私人企業最關心的是企業的獲利,就算為了企業形象而做一些包裝,也是為了企業本身的獲利而為,這就是所謂的「裡子」,然而對遠通這種私人企業卻從事公共服務事業,不能只想到「裡子」,而是必須先解決「面子」問題,這也是遠通與其他企業最大不同之處,「我們必須經常與用路人溝通,且要正確溝通,不管程序有多麻煩,都必須盡快解決!」。
一張錯誤帳單 都會毀了信譽
從事公共服務 不容許失誤
國內重大交通建設服務事業中,遠通電收是唯一以全部的民間企業資金,卻從事公共事業的服務工作的企業,與民眾的接觸相當頻繁,尤其是一旦國道從後(102)年初起,全面改採電子收費之後,只要是駕駛人上國道,就是遠通電收必須服務的客戶,這樣的頻繁度就公共事業而言,是相當高的比率,以國內超過600萬輛自用車主而言,遠通所必須服務的客戶遠超過高鐵旅次人數,這也是遠通在服務工作上不可出現任何差錯的原因。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出現任何一張錯誤帳單,都會毀了民眾的信任,「這種事情我們根本不敢讓它發生!」李浩正強調,企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發生,完全是因從事公共事務。
為了建置國道上的電子收費系統,遠通電收以BOT的方式負責國道收費工作,然而這項公共服務業務由私人企業負責,不管是遠通與交通部,從開始建置設施到現在無法分割的夥伴關係,雙方都面臨重新認識與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對國家整體發展是一件好事,至少政府知道許多政策的推動,並非能一步到位,需要透過引導民眾方式,政策較能成功!」
李浩正舉一個真實案例,「颱風期間國道會因為地方政府宣布不上班而停止收費,但曾有一次,地方政府在半夜12點半宣布從當天12點起停止上班,以人工收費而言,只要收費員撤離即可,但電子收費車道需要花點時間調校,當天我們沒有接獲任何單位的通知,而是我們值班人員主動發現,我們共花12分鐘完成調校工作,事後甚至找出約1,000多個通過收費站的車主,主動退費,有些沒回直營門市的客戶還收到我們所寄出40元的退費支票。」
以私人企業來說,鮮少會有這種牽涉政府一項小決策,得大費周章的處理,就算電信事業要補償客戶,也不會有此問題,但對遠通而言,這種非自身錯誤但得解決的事情經常出現,李浩正笑著說,「很多事情當初簽約時都沒有想到,過去我們錯誤的認為政府一旦決策之後,就是一成不變,有關變動的服務是企業的工作,但幾年合作下來才發現,其實政府也常變動,且還動得厲害!」。
人民荷包緊 新車成長率趨緩
海嘯拖累 投資難回收
企業本就應該以獲利為最大目標,遠通電收承接該項BOT所簽訂的合約是18年4月,原預計營運14~15年左右,可以達到損益平衡的階段,但從過去業績表現與未來因為系統改變,以及為了達成國道全面計程收費系統建置等,所需再投資至少80億元以上,讓企業的獲利目標更加遙遙無期,甚至悲觀的評估,在合約期滿之前,損益都無法平衡,探討其中成因,李浩正認為,當初預估中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金融風暴,「財務平衡出現延後的成因其實很多,碰上國際金融風暴則是第一個難關。」
國道收費每次通行費從民國80年9月1日漲為40元以來,一直都未隨著國內物價做任何調整,然而國道的興建並未停止,可以不漲價的主因就是因為我國每年汽車都以2~5%穩定成長,顯見我國的經濟成長足以支撐國道的資金需求,李浩正解釋「而當初遠通電收也是以這個成長率進行財務規劃,但卻不幸的遭逢金融海嘯,讓車輛的成長率,雖然在這幾年逐漸回到過去水準,可是已經讓我們預估的通行量無法達到原來的財務預估數,且永遠回不來!」
只准拿來支付交通費
e通卡受限多 推廣困難
為了吸引國人使用ETC電子收費車道,遠通電收以各種誘因期望用路人提高OBU的裝機率,但OBU的利用率在今年6月底前仍無法達成交通部合約中的45%目標,遠通決定配合交通部要求,提供免費的eTag取代現在的OBU,這讓遠通的設備投資持續擴大,且原計畫把e通卡作為電子錢包多用途的規劃,也因此面臨改絃易轍的命運。
遠通電收今年營業收入預估10億元,至於其他收入受限於交通部目前只核准e通卡可以用在搭乘公車、台鐵上使用,讓原先希望讓e通卡具有電子錢包功能,在消費上可以享受折扣,但因為交通部並沒有允許其他的功能使用,只限制交通工具費用支付,讓e通卡無法發揮預期成效,又受制於要讓全民免費通行認證需求,OBU將改為eTag型態,讓e通卡的發展更為艱難,甚至有可能因此消失在市場上。
對遠通而言,為了回饋現有120萬車主,以及整體集團企業形象,即便知道未來配合政策,必須完成國道全面收費電子設備,還得再投資7
日前在知名網路討論區上,由於不滿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政策, 交通部一再護航,網友已經發起在8月7號上凱道抗議,準備訴求政府「ETC違約廠商依約確實罰款」、「法辦貪腐人員」、「ETC重新招標」等,並呼籲上萬網友參加,此行如果成真將是非常可觀的抗議遊行活動。
這項發起的遊行,主要是網友針對交通部的無能與一再護航現存業者的行為,一方面也針對現行得標業者的從紅外線技術換到RFID,認為這是一項不公平的轉換作業,甚至揚言要在凱道砸毀業者的OBU車上機,以顯示網友、消費者對現行業者的唾棄。就現象而論,台灣現有的ETC系統,已然引起太多民怨,而主管機關交通部的延宕不作為,更是加深民怨的主要原因。
這項發起的遊行,主要是網友針對交通部的無能與一再護航現存業者的行為,一方面也針對現行得標業者的從紅外線技術換到RFID,認為這是一項不公平的轉換作業,甚至揚言要在凱道砸毀業者的OBU車上機,以顯示網友、消費者對現行業者的唾棄。就現象而論,台灣現有的ETC系統,已然引起太多民怨,而主管機關交通部的延宕不作為,更是加深民怨的主要原因。
與我聯繫